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学习材料

体育学习材料

体育学习材料
体育学习材料

1、体育锻炼前后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2、在日常体育教学中,请举出3个发展灵敏素质的练习方法。

3、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4、游泳的一般安全常识应注意哪些问题?对一些现象处理如头晕、抽筋、呛水、耳朵进水等,溺水者岸上救护方法?

5、体育锻炼中营养、卫生有哪些?

6、竞赛规程包括哪些内容?

7、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师在制订教学方案时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哪些要求?

8、体育锻炼为什么能提高学习效率?

9、水平一学生的身体健康领域的水平目标有哪些?

10、列举三到四项发展跳跃能力的方法,并写出跳远的完整动作技术过程。

11、青春期体育锻炼要遵循什么原则?

12、学校每年度均要举行一次以田径为主要项目的运动会,现将编制一本运动会的秩序册。请你简述学校田径运动会秩序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3、篮球运球的练习方法有哪几种?(要求答四种以上)

14、撰写体育的科研论文(实验报告),一般应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四、简答题答案

1、体育锻炼前后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答:(1)、每次参加体育锻炼前,要根据体育项目的特点,相应活动一下身体各部位,这叫准备活动准备活动。是使人体从相对安静状态到活动状态,它使身体各器官系统功能逐步提高,使各器官系统之间的配合协调,以便充分调动和发挥肌体的能力。

(2)、准备活动为预防运动损伤事故,避免肌肉、韧带、扭伤、撕裂及其他损伤。(3)、在体育运动之后,要做好整理活动,特别是做放松动作和调整呼吸的动作(如深呼吸),能帮助补偿身体所欠的氧债,使呼吸和血液循环畅通,氧和养料供应充分,这样代谢产物消除也快,并有利于消除疲劳,使机体逐渐过渡到相对的安静状态。

3、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4、游泳的一般安全常识应注意哪些问题?对一些现象处理如头晕、抽筋、呛水、耳朵进水等,溺水者岸上救护方法?

答:(1)准备活动(2)游泳下水前,应用冷水淋湿全身

(3)水温较低时,游泳时间不宜过长

(4)游泳前体检(5)场所、水情事先了解

(6)有组织、有纪律

抽筋处理:

如果自己不能处理及时求教、反向牵引,如腓肠肌,手握脚趾,按髌骨;

如大腿肌,屈膝;如胃部,屈髋,屈膝近腹

溺水处理:

(1)清除口腔杂物(2)排水(3)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5、体育锻炼中营养、卫生有哪些?

答:营养:

(1)讲究膳食平衡

(2)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3)合理安排进餐与体育锻炼时间

(4)活动中控制喝水,做到少喝水不喝水

(5)糖类供能

卫生:

(1)体育锻炼前,做好准备活动

(2)运动量不宜过大,持续时间不要太长

(3)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注意身体正确姿势

(4)锻炼内容多样化

(5)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6)运动后避免身体受凉

(7)场地器械安全检查

6、竞赛规程包括哪些内容?

答:竞赛目的、竞赛日期及地点、

参赛单位及组别、竞赛项目、参赛办法、

报名手续截止日期、竞赛办法、录取名次与奖励,

其它未尽事宜。

7、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师在制订教学方案时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哪些要求?

答:(1)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

(2)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

(3)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

(4)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

(5)简单易行。

8、体育锻炼为什么能提高学习效率?

答:人脑重量只占人体的1/50,而它需要的血液约占人体血液总量的1/5。

体育锻炼促进了人体的新陈代谢,使血液循环加快,传给大脑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增多,改善了脑的工作条件,使大脑能更加高效的工作。因此,白天进行早操、课间操、体育课、课间活动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增进健康,也可以更好地提高大脑的功能和学习效率。

9、水平一学生的身体健康领域的水平目标有哪些?

答:(1)注意正确的身体姿势;

(2)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

(3)知道身体各主要部位的名称和自己身体的变化。

10、列举三到四项发展跳跃能力的方法,并写出跳远的完整动作技术过程。

答:跳绳、立定跳远、单脚跳游戏、双脚跳游戏、摸高跳、协同跳等助跑——踏跳——腾空——落地

11、青春期体育锻炼要遵循什么原则?

答:1、全面锻炼。 2、坚持经常。 3、循序渐进。 4、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5、要进行自我监督。

12、学校每年度均要举行一次以田径为主要项目的运动会,现将编制一本运动会的秩序册。请你简述学校田径运动会秩序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1)封面;(2)目录;(3)竞赛规程;(4)开幕式、闭幕式程序;

(5)组委会及工作人员名单;(6)仲裁委员会名单;(7)裁判员名单;

(8)各单位参加人数统计表;(9)各项参加人数统计表;

(10)兼项人数统计表;(11)大会作息时间表;(12)各代表队名单;

(13)竞赛日程表;(14)竞赛分组表;(15)男女最高纪录表;

(16)场地平面示意图。

13、篮球运球的练习方法有哪几种?(要求答四种以上)

答:篮球运球常有以下几种练习方法:

①熟悉球性练习;

②原地高运球、左右手交替进行;

③原地低运球,左右手交替进行;

④原地体前左右手变向运球;

⑤行进间高运球;⑥行进间低运球。

14、撰写体育的科研论文(实验报告),一般应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①论文题目;②论文摘要及关键词;

③问题的提出或前言;④实验的内容、方法、数据的采集和统计;

⑤数据的分析和论证;⑥结论和建议;⑦参考文献。

五:问答题

1、在体育教学中,最应注意的是安全,你在实际教学中是怎样做的?请举例说明?

2、结合本校实际,谈谈你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对体育设施资源进行开发?

3、说出上挑式与下压式传接棒的动作要领,并阐述其动作技术在比赛过程中的优缺点。

如何理解新课程标准中的四个基本理念

4、有利于人体生长发育的营养素有哪些?并说出三种营养素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

5、什么叫“极点”与“二次呼吸”?

五:问答题答案

1、在体育教学中,最应注意的是安全,你在实际教学中是怎样做的?请举例说明?

答:建立课堂常规,强化纪律教育。

(1)要求学生穿运动服上课,身上不能带有小刀等锋利硬物,不要佩带胸针等饰品,不要留长指甲等;

(2)上课前要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组织教学。

(3)上课要听指挥、按要求有次序的进行活动。

(4)准备活动要充分,避免肌肉拉伤和扭伤。

(5)不要在不牢固的器械上进行运动。

例如;做山羊、单杠、双杆等运动,要相互保护与帮助,还要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2、结合本校实际,谈谈你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对体育设施资源进行开发?

答:(1)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

体育器材一般都具有多种功能,例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投射门,还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等;利用跳绳可以做绳操、斗智拉绳等。只要转换视角和思维方式,就可以开发出常用器材的许多新功能。

(2)制作简易器材

各地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制作简易器材,改善教学条件。例如:用废旧的铁锨杆、锄把等制作接力棒,用废旧的竹竿和橡皮筋制作栏架,用废旧足球、棉纱和沙子等制作实心球,用废旧的棕垫、帆布制作沙袋,用木块制作起跑器,用树桩制作"山羊",用砖头水泥或石块砌成乒乓球台,用砖头、木板、竹竿代替球网等。

(3)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场地利用价值

可以把学校成人化的场地器材改造成适合中小学学生活动的场地器材,例如:降低篮球架高度,降低排球网高度,缩小足球门,缩小排球、篮球的场地等。

安装多向篮球架,因地制宜设计自然地形跑道等。

3、说出上挑式与下压式传接棒的动作要领,并阐述其动作技术在比赛过程中的优缺点。答:(1)上挑式的动作要领:接棒人的手臂自然向后伸出,掌心向后,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下,传棒人员将棒由下向前上方送入接棒人的手中。

优点:接棒人向后伸手的动作比较自然,容易掌握。

缺点:接棒后,手已握在接力棒的中部等第三棒传给第四棒时,只能握住棒的前部,容易造成掉棒和影响持棒快跑。

(2)下压式的动作要领:接棒人的手臂向后伸出,手腕内旋,掌心向上,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后,传棒人将棒的前部由上向下直接传给接棒人的手中

优点:每一棒次的接棒,都能握住棒的一端,便于持棒快跑。

缺点:接棒时,接棒人的手臂紧张,不自然

4、有利于人体生长发育的营养素有哪些?并说出三种营养素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

答:(1)、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可以使组织得以修补、更新及生长。

(2)、脂肪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作为组织细胞修补、再生的原材料

(3)、糖类是碳水化合物,氧化能释放能量。

(4)、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有机化合物,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要素,它主要参与各种代谢过程。

(5)、无机盐又称矿物质是人体组织细胞的成份,它能平衡体内酸碱度,调节和维持机体功能。

(6)、水是生命之源是营养和代谢的溶剂。

5、什么叫“极点”与“二次呼吸”?

答:人们常有这样的体会,长袍开始后不久,就会感到胸口发闷、呼吸困难、奔跑非常吃力、动作不协调等,这就叫“极点”现象。

极点现象出现是由于运动开始后,内脏器官机能水平提高慢,在短时间内赶不上肌肉活动的需要,而引起能量供应不上,呼吸和循环机能暂时失调。

出现“极点”?是正常的现象,只要稍稍减慢速度;加深呼吸,调整呼吸节奏,就会感到轻松起来,身体的不适感逐渐消失,极点现象的消失称为“第二次呼吸”。

“第二次呼吸”时,内脏器官的工作能力一调动起来,与肌肉运动相一致,心脏跳动加快,保证了体内所需要的氧气量:“第二次呼吸”的出现意味着身体进入了稳定的工作状态。

六:实践操作题

1、某校篮球赛,有9个队参赛,分A、B两组采用单循环比赛。小组前二名进行交叉赛,决

一、二、三、四名,小组第三名决五、六名。试问,每队每天一场比赛,第一阶段共需几天?几场比赛?整个比赛有几场?并排出比赛轮次表。

答案:

①第一阶段共需五天,16场比赛。整个比赛共21场

②篮球赛轮次表:

A组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

1——0 5——0 4——0 3——0 2——0

2——5 1——4 5——3 4——2 3——1

3——4 2——3 1——2 5——1 4——5

B组

1——4 1——3 1——2

2——3 4——2 3——4

决赛:

A1——B2 胜队——胜队争夺1、2名

A2——B1 负队——负队争夺3、4名

A3——B3 胜队第5名,负队第6名

体育保健学复习资料

1、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新兴的综合应用科学。 2﹑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3、健康标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1989年WHO提出) 4、健康的分类:A、根据健康定义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B、从微观和宏观上分:个体健康和人群健康;C、根据健康评估的综合判断可分:第一状态(健康状态)、第二状态(疾病状态)、第三状态(亚健康状态)。 5、理想的运动健康效果,有利于人体的健康:运动时心率在120~150次/min之间波动,锻炼时间达到 20~60min,每周至少运动3~5次。(对健康人来讲) 6、运动缺乏:每周运动不足三次,每次运动时间不足10min,运动强度偏低,运动时心率低于110次/min。 7、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及听诊。 8、评价发育程度的三项基本指标:身高、体重、胸围。 9、体格检查的基本形式:初查、复查、补充检查三种形式。 10、脊柱形状:正常型、"C“型侧弯、"S"型侧弯。 11、胸廓形状:正常胸、扁平胸(横径与前后径之比大于4:3)、桶状胸(前后径加大,与横径之比几乎达到1)、鸡胸、漏斗胸(前胸部呈凹陷状)、不对称胸。 12、腿型:正常腿、“O”型腿、"X"型腿三种。 13、足型:正常足、扁平足、弓形足。 14、国际流行的标准体重测量方法:计算体格指数(BMI)=实际体重(kg)/身高(m)2 15、心脏杂音:是在心脏收缩期或舒张期出现的不正常声音。 16、pwc170测定:pwc170表示心率达到170次/min时受试者身体做功的能力。 17、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检查的实验有:卧倒——直立式试验;直立——卧倒式试验。 18、运动性疲劳: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了机体工作(运动)能力暂时性降低,但经过适当的休息和调整以后,可以恢复原有机能水平的一种生理现象。 19、运动性疲劳的分类:A、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大类;B、整体疲劳和局部疲劳;C快速疲劳和耐力疲劳。 20、运动性疲劳的机制:能量耗竭;代谢产量堆积;自由基学说;内环境稳定状态失调;疲劳链学说;中枢神经递质失衡;保护性抑制学说;突变理论。 21、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劳逸结合;物理措施(温疗浴、桑拿浴、按摩);营养补充;中草药。 22、健康分组的依据:健康状况;身体发育状况;生理功能状况;运动史和身体素质状况。 体育健康分组的组别:基本组;准备组;医疗体育组。 23、自我监督包括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查两个方面。 24、常人安静时平均脉率(心率)70次/min,正常范围是60~100次/min。 25、运动性心动过缓:一般心率低于60次/min。 心动过速:如果安静时心率超过100次/min。

《学校体育学》学习重点

《学校体育学》复习重点 绪言 前身为从苏联引进的《体育理论》。1988年11月,教育部明确规定把《体育理论》课程分为体育概论与学校体育学等课程,并将《学校体育学》列为体育教育专业主要课程之一。 学校体育学就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就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与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学校体育学教材的基本内容含4篇16章。篇名:学校体育概论、学校体育教学、学校课外体育、学校体育管理。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我国学校体育的沿革 一、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简况 奴隶社会文武合一。夏代:校、序、庠;商代:大学与庠;西周:国学与乡学。时称“学在官府”,教育内容就是“六艺”1。西周以后,变为“学在四夷”。封建社会教育内容为儒家“四书”2、“五经”3为主,教育思想重文而轻武。唐代实行文举、武举分开的科举制度,宋代开始兴办武学,文武教育分途。 二、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形成与发展概述 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与国前为我国近代体育时期4。 洋务运动兴办的西式学堂推动西方近代体育在我国传播。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倡西学,首次提出了在学校中必须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思想。清政府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级各类学堂设立体操科并规定学时5,结束了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体育的历史。辛亥革命后学校体育“双轨现象”。 五四时期教育思想空前活跃。毛泽东1917年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对我国体育及学校体育现状作了深刻的分析与尖锐的批评,对体育的意义、锻炼的原则等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德智体三育并重。恽代英作《学校体育之研究》。 1922年《壬戊学制》标志军国民主义的没落。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分布,正式将“体操科”改为“体育课”,内容与方法有了更新。 师资培养有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 1927年中国出现两种政权:南京政府1940年3月公布了《各级学校体育实施方案》,就是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全面的学校体育实施方案。苏区学校体育受到重视,1941年创建延安大学体育系。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可分四个阶段: (一)初创阶段(1949-1957) 1950年与1951年毛泽东两次作出健康第一的指示。1951年8月,政务院发出“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1953年毛泽东将“身体好”作为三好学生的第一条。 1952年教育部设立体育处,国家体委设立群体司学校体育处。同年,教育部与国家体委联合颁布《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教育部于1952年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中正式规定,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均开设体育必修课,每周2 学时。1953年教育部组织翻译苏联十年体育教学大纲向全国体育教师介绍,1957年出版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参考书。 国家体委于1954年参照苏联模式制定并公布《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劳卫制),1952年创办上海体育学院,此后1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御、乐与体育有关。 2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3诗、书、易、礼、春秋 4一般的历史分期就是以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作为我国近代历史时期。 5小学每周3学时,中学2学时,高校3学时。

体育保健学实验课

体育保健学实验课 心肺复苏术 方法与步骤: 一) 判断意识和畅通呼吸道 ①发现昏迷倒地的病人,轻摇病人肩部并高声呼叫。 ②掐压人中、合谷等穴位5s现场救醒。向周围群众和医院求救。 ③将病人放置成复苏体位(病人仰卧,头颈躯干平直,双手置于躯干两侧)。 ④用仰头举颌法开放病人气道(一手置于病人前额使头部后仰,另手抬起下颌)。 二)口对口人工呼吸(无自主呼吸) ①判断病人有无呼吸:以脸贴近病人口鼻,感受气息流动,观察病人胸部起伏。 ②人工呼吸:用置于病人前额的手捏住病人鼻孔,另手抬起病人下颌,口对口(覆盖手帕或纱布,要包住病人口)向病人口内快而深地吹气,直至病人胸部上抬。 ③一次吹气后,与病人口部脱离,进行深呼吸。放松病人鼻孔,观察病人胸部下落。 ④同上操作,吹气每次800~1200ml。 三)胸外心脏按压(无脉搏) ①判断病人有无脉搏:一手置于病人前额使头部后仰,另手触摸颈动脉有无搏动。 ②按压点定位:以食指、中指并拢沿病人肋弓向中间滑移,找到胸骨下切迹(剑突处),食指中指横放在胸骨下切迹上方,食指上方的胸骨正中即为按压区。 ③胸外挤压术:先吹气2次后,两手重叠,以下掌跟接触按压区,两臂伸直,垂直向下按压15次(频率60~80次/min,按压深度3~4cm)。 ④同上操作,等待医务人员到来。双人操作,按压与吹气比:5:1或4:1。 注意事项: 1.仰头举颌法开放病人气道时,避免手指压迫病人颈前部、颌下软组织和颈过伸。2.人工呼吸每次吹气800~1200ml,过大易引起胃部大量充气。 3.10s以内检查病人有无脉搏时轻触颈动脉,避免用力过大,以免影响头部供血。 4.胸外按压用力平稳,禁止猛烈冲压。以掌跟着力于胸骨中段,避免肋骨骨折。 5.两手重叠,以掌跟接触按压区,两臂伸直(肘关节伸直),垂直向下按压,按压放松时手掌根部不可离开胸骨定位点。

体育保健学试题及答案

体育保健学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体育保健学: 2、肌肉拉伤: 3、运动按摩: 4、运动饮料: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体育锻炼是、、、的一种手段。 2、运动时,心脏的工作负荷,致使心率适当,血液流量, 全身血循环得到改善。 3、体育锻炼对儿童少年身体的积极影响,除表面在运动、心血管、呼吸、神经系统外还 对、、等系统也有良好的影响。 4、软组织挫伤是直接作用于人体某处而引起的或软组 织的急性闭合性损伤,是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 5、按伤后皮肤黏膜是否完整可将运动损伤分为和。 6、一个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是由体育课、、、下午课外活动四个方 面的教学效果综合体现的。 7、医疗运动是指将一般体育手段用于疾病的预防、。 8、在穴位上拔罐对穴位是一种刺激有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的作用。 三、问答题 1、体育保健学的内容包括几个部分? 2、体格检查的内容是什么? 3、如何判别心理健康? 4、运动中腹痛产生的主要的原因和发病原理是什么? 四、简述题 1、运动性中暑的类型和治疗。(16分) 2、按摩时应注意哪些事项。(12分)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体育保健学:绪论 2肌肉拉伤:p314 3运动按摩:p370 4运动饮料:p66 二、填空题 1、体育锻炼是增进健康、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增强体质、防病抗老的一种手段。 2、运动时,心脏的工作负荷加大,致使心率适当增加,血液流量增大,全身血循环得到改善。 3、体育锻炼对儿童少年身体的积极影响,除表面在运动、心血管、呼吸、神经系统外还对消化、泌尿、内分泌等系统也有良好的影响。 4软组织挫伤是钝性暴力直接作用于人体某处而引起的局部或深层软组织的急性闭合性损伤,是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 5、按伤后皮肤黏膜是否完整可将运动损伤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6、一个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是由体育课、早锻炼、课间操、下午课外活动四个方面的教学 效果综合体现的。 7、医疗运动是指将一般体育手段用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 8、在穴位上拔罐对穴位是一种刺激有疏通经络、宣通气血、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的作用。三问答题 1、体育保健学的内容包括几个部分?p2 2、体格检查的内容是什么?p44 3、如何判别心理健康?p85 4、运动中腹痛产生的主要的原因和发病原理是什么?p225 四简述题 1、运动性中暑的类型和治疗。(16分)P236 2、按摩时应注意哪些事项。(12分)p356

体育保健学资料整理(保健营养)

体育保健学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健康的概念: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2、适量运动:指根据运动者的个人身体状况、场地、器材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使运动负荷不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 3、营养:是人体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全过程,它是一种全面的生理过程,而不是专指一种养分。 4、营养素:营养素是指能在体内吸收,具有供给热能,构成机体组织和调节生理功能,为机体进行正常代谢所必须的物质。 5、合理营养:是指对人体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平衡膳食,使膳食的质和量都能适应人体的生理、生活、劳动以及一切活动的需要。 6、平衡膳食:有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素,且各营养素之间的比例适合人体的需要,有合适的酸碱平衡。 7、运动性疲劳: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了机体工作能力暂时性降低,但经过适当的休息和调整以后可恢复原有机能水平的一种生理现象。 8、自我监督―――是体育运动参加者,在运动过程中特别是训练时对自己身体的健康和功能状况,经常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自我监督的内容包括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查两个方面。 9、运动性贫血;运动员发生贫血,除有一般人的发病原因之外,由于因训练因素引起的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的现象。 10、晕厥;由于脑血流再是降低或血中化学物质变化所致的意识短暂紊乱和意识丧失,过度紧张的表现形式 11、过度紧张;运动应激综合症是指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时,体力负荷超过了机体的潜力而发生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病理现象,常在一次剧烈训练课或比赛后即刻发生,或在训练后,比赛后短时间内发生。 12、运动性血尿;运动员或健康人在运动后出现一国兴血尿,经详细检查找不到其他病因,这类血尿称为运动性血尿。 13、体格检查;运用眼,手,耳,鼻等感官或借助简便器械对人体进行身体检查的基本方法

考研资料学校体育学重点.doc

《学校体育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二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几位推进体育课程化的人物1.夸美纽斯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成为课程的先驱者,他认为“身体不独是推理 的灵魂的住所,而且也是灵魂的工具”。他确立了学年和班级教学制度,并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 2.卢梭主张在非自然中效仿自然的法则,采用自然的方法对儿童进行包括体育 在内的全面教育。把洛克和卢梭的体育思想变为教育现实的是以巴赛多等人的德绍五项(跑步、跳高、攀登、平衡、负重),德意志博爱学校的德绍五项是学校体育课程的雏形。 3.裴斯泰洛齐是19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使体育课程走向成熟的代表人 物。他的要素主义课程思想可以认为是科学主义课程论的先驱,但他的体育课程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因为他的体育教育却格守着卢梭以来的自然体育传统。 三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科学化 1.对于人体及人体运动本质的科学认识,则是体育和学校体育得以形成并沿着 科学轨迹发展得重要基础。 2.意大利安.维萨里在1543逐步形成发表的《人体的构造》中指出男人并不比 女人少一根肋骨;1680年阿.波雷利在《论动物的运动》中,详细讨论了行走、跑、跳、滑冰、举重等运动时所发生的机械运动;《教育论:体育》说细讨论了体育课程的性质、任务与内容等。这些学科基础为体育科学化奠定了基础;1909年,哥本哈根大学开设了解剖、生理与体操原理课程。 3.学校体育科学化最明显的标志是专门培养体育师资的体育师范学校的出现。 如19世纪中,丹麦、瑞典、法国、德国和美国等先后开办了军事体操学校、体操学校或体育师范学校。 四现代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 1.高尔霍夫尔是20世纪前期奥地利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设计者和推动者。高 尔霍夫尔建立了以保健和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发育为特色的教材体系,主要包括补偿运动。形成运动,完美运动,在教学法方面,他提出了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儿童中心主义。 2.军国民教育思想对近代教育和体育课程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推动了近 代体育课程的确立,冲破了传统教育重智轻体的束缚,促进了“尚武”风气的形成。军国民教育内容包括:批判传统文弱教育,宣传尚武精神;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军事知识和技能训练;重视学校体育;在社会上加强军事教育和训练。 3.苏联凯洛夫构建的一套体系完整,结构紧密课程体系的影响,除了强调共产 主义思想教育以外,其强烈的主智主义――科学主义色彩成为其课程体系的特色,突出表现是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三个中心论),三个中心的核心则是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简称“三基”。主智体育思想规定了统一的学校体育大纲,实现了学校体育的规范化。(凯洛夫提出了直观性、学生自觉性与积极性、巩固性、系统性和连贯性、通俗性与可接受性5大教学原则。) 4.20世纪60年代末,苏联学者明确提了了终身体育的主张,1970年,欧洲娱 乐会议发表了“休闲与娱乐宪章”。

体育保健实验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人体一日需热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学会运用活动观察计算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对人体一日需热量进行测定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应用由直接或间接测热法所取得的人体各项热能消耗的数据,计算其实际活动的热能消耗,详细观察记录人体一天(24h)中,各项活动的内容和时间(以min计),然后归类相加,将全天各项活动的热能消耗量相加,再乘以体重或体表面积,即得出人体一天活动的热能消耗量。在此基础上再加上l 0%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消耗的热能,就是人体一天的需热量。 三、实验器材 人体各项活动热能消耗数据表格资料,计算工具。 四、实验步骤 (一)查找各项活动或动作的单位热能消耗值(KJ/m2/min、Kcal/m2/min)。(1 Kcal=4.184 KJ)(二)记录人体一天身体各项活动内容的名称及其所占用的时间,计算各项活动或动作的热能消耗值,登记在实验报告的相应栏目内。 (三)合计1日(1440 min)单位体表面积消耗的热量D (KJ/m2、Kcal/m2)。 (四)计算人的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 (五)计算身体1日内各项活动的耗热总和E(也可用其它方法计算,如体重)。 E =D×体表面积 (六)计算受试者食物特殊动力作用耗热量H H=E.×l0% (七)受试者身体一日需热量S(KJ/d、 Kcal/d) S=E十H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天的基础代谢需求量在1500 Kcal以上。成年男子每千克体重1小时的基础代谢为4185 KJ,或每一平方米体表面积1小时的基础代谢为167 KJ。女性比男性约低5%,老年人比成年人约低10%。基础代谢可有10%—15%的波动。 五、注意事项 (一)记录一昼夜活动内容时间应计满24h(1440 min)。 (二)记录中对查表查不到的活动项目,在选靠近似活动项目时,选靠应恰当,合理。(三)影响计算结果准确性的非计算性问题:如查表中,看错行或串行,其活动的耗热 量与活动项目不对应;抄录数据时,计错数字中小数点的位置,都会造成计算结果有较 大出入,特别要注意热能单位的换算。 六、实验作业要求 按步骤完成实验,记录、计算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二体质测试与健康检查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设计与测量,学会对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因素的基本评价指标的测定,学会如何初步评价体质与健康。通过本实验的设计与测量,学会采用常规指标对人体运动过程中的机能反应进行监控和评价。 二、实验原理

体育保健学复习资料

1、健康:健康是不只是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和虚弱状态,而是躯体、心理和社会心理和社会适应状态。 2、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上、智力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围,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3营养:是人体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和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 4、营养素:人类为维持生命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食物中的养分被称为营养素。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指儿童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共同具有的一般规律。 5、运动损伤: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 6、肌肉拉伤:由于肌肉主动的猛烈收缩或被动的过度牵伸,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担的限度,而引起的肌肉组织损伤。 7、肌肉痉挛: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收缩所显示出的一种现象。 8、理疗:应用自然或人工的各种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9、急救:指对意外或突然发生的伤病事故,进行紧急的临时性处理。 10、能量:指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热量。 11、身体素质: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通过肌肉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活动能力。 12、运动型贫血:直接有运动训练所造成的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的贫血。 13、关节脱位:凡相连两骨之间失去正常的连接关系。 14、生长:是指细胞的繁殖、增大及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人体各组织器官,各部分的大小、长短及重量的增加,一个量的渐变过程。 15、衰老:一切多细胞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发的必然过程,它表现为一定的组织改变、器官衰老及功能,适应能力和抵抗力的减退。 16、运动性血尿:由于剧烈运动中引起肉眼或显微镜下的血尿,检查时无原发病发现者。 17、体育保健学: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一门新兴的综合应用科学。 18、过度紧:运动者在比赛或训练时,运动负荷超过了机体的承受能力而引起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病理现象。 19、人工月经周期:人为的使女子月经周期提前或延后的方法,使用分泌制剂提前或续后期,人为的形成卵巢子宫膜周期性变化的方法。 20、骨折:骨与骨小梁的连续性发生断裂。 21、热习服:又称热适应,指在高温环境较长时间的反复作用下,人体在一定限度可产生对高温环境的适应 22、运动缺乏:包括久坐习惯、机体缺乏运动应激刺激,不运动或很少运动。 2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指儿童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共同具有的一般规律 24、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了机体工作(运动)能力暂时性降低,但经过适当的调整和休息以后,可以恢复原有机能水平的一种生理现象。 二、填空题 1、当维生素D缺乏时,儿童发生(佝偻病),成人出现(骨软化症),老年人出现(骨质疏松)。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学校体育学历史演变 一、学校体育学的历史 1.西方体育发展 1632年夸美初斯《大教学论》 1693年洛克《教育漫画》绅士教育思想 1760年卢梭《爱弥尔》自然教育思想,首先使用了“体育”一词2.古希腊:苏格拉底—对活法、产婆术 柏拉图—《身心调和论》、《理想园》 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并论证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二、我国学校体育发展 夏—(学校名称):校、序、庠目的:为政尚武内容:礼仪教化商—大学、序 西周—国学、乡学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乐射御为体育) 1903年从洋务运动开始近代学校体育形成(因为开设了体操课) 1917年毛泽东《体育之研究》 1923年将“体操科”一词改为体育课 1951年强调增加人民体育 1952年《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

1954年【劳卫制】公布了《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制度》国民体育标准 1956年颁布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1956年—出版了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材 1957年第一个教育方针,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1979年粉碎了“四人帮” 在江苏扬州召开学校体育教育会议,里程碑《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1990年,改为《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2001年进行了第八次课程改革年级——(改为)水平小学每两个年级为一水平,初中为水平四,高中为水平五 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第二章学校体育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身体发展主要体现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体能 1.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 (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 (2)提高身体机能能力,促进健康水平提高; (3)提高身体运动能力,全面发展体能; (4)增强人体适应能力和身体抵抗力。 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 (1)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2)根据学生身体机能的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3)根据学生体能发展的敏感期,合理安排身体练习。

体育保健学复习资料整合版

体育保健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3.健康行为:指一个人为了预防疾病、保持自身健康所采取的各种活动。 4.运动缺乏的含义:包括久坐习惯、机体缺乏运动应激刺激、不运动或很少运动。 5.体适能:指身体适应生活、活动与环境(如温度、气候变化或病毒等因素)的综合能力。 6.出血:血液从损伤的血管外流称为出血。 7.骨折:指骨与骨小梁的连续性发生断裂。 8.心肺复苏: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病人员所采用的抢救措施,即以人工呼吸代替伤病者的自主呼吸,以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自主搏动。 9.休克:是人体遭受体内外各种强烈刺激后所发生的严重的全身性综合征,临床上以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为特征,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是复杂综合征中的主要矛盾。 10.脑震荡:是脑损伤中最轻而又最多见的一种,可发生于体操、足球、垒和棒球等运动中,也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常见损伤。(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收到普遍震荡所引起的一时性意识和功能障碍,不久即可恢复,多无明显解剖病理改变)。 11.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指受伤部位皮肤或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破裂伤口与外界相通,常有组织液渗出或有血液从创口流出。 12.闭合性软组织:指局部皮肤或黏膜完整,无裂口与外界相通,损伤时的出血积聚在组织内,这种损伤在体育运动中最为多见。 13.骨化性肌炎:是严重挫伤的病发症。挫伤部位会续发感染化脓,肌肉挫伤有时会继发钙质沉着化骨。症状为局部疼痛,僵硬. 14.运动损伤: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 15.肌肉拉伤:指由于肌肉突然猛烈收缩或被动牵伸,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担的限度而引起的肌肉组织损伤。 16.不完全骨折:是指骨的连续性未完全破坏,或骨小梁的一部分连续中断。 17.完全骨折:是指整个骨的连续性以及骨外膜完全破裂。 18.关节脱位:凡相连两骨之间失去正常的连接关系成为关节脱位。P155 19.疤痕修复:缺损的组织不能完全由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组织来修补,而有肉芽组织代替,最后形成瘢痕,则称不完全再生或或疤痕修复。P167 二.填空题 1.体育保健学的内容包括:体育卫生、医务监督、运动创伤防治和医疗体育四个部分。 2.健康的分类:健康状态、疾病状态和亚健康状态。 3.健康行为包括:日常健康行为、保健行为、预防行为、改变危害健康的行为。 4.体育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两种属性。 5.体适能分为:竞技体适能和健康体适能两种。

体育考研 《学校体育学》复习大纲

《学校体育学》复习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 本教学大纲是依据西南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专业确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等有关规定而制定。 一、课程目标与任务 (一)课程目标 阐明学校体育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基本具备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 (二)具体任务 第一,使学生从理论上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教育、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体育教师 应具备的政治、业务素质。树立体育教师的专业思想与师德规范。忠诚党的教育、体育事业。 第二,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中等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外运动 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掌握学校体育管理的基本知识。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的具体要求 (一)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的学习,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学校体育专业的特点。 (二)本课程主要是阐释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方法,基本内容分为4篇,即学校体育概论、学校体育教学、学校课外体育以及学校体育管理。教学内容分为识记、领会、运用三类,在每章的“目的要求”中分别加以了注明,供学生学习时参考。 三、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去总结理论。 (二)课后留有思考题、题目尽量联系现实学校体育实践及学校体育的相关理论认真思考。 (三)重视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特别是引入教育、哲学方面的知识来加强对学校体育相关理论的理解。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共计40学时,其中教师授课22个学时,其余学时由学生自修。学期期末考试。评价由考勤、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考试方式用笔试开卷。比例为10%、10%、80%。评定学期成绩结合平时得出综合成绩为该门课成绩。 五、学习时数分配 编次绪言一二三四 学时 1 6 15 10 8 第二部分:复习大纲 绪言 1、目的要求:明确学校体育学的概念、学科性质,了解学校体育学的课程目标、任务、基本内容以及学习的基本要求。 2、复习重点:学校体育学的概念、学科性质、课程目标、具体任务、基本内容、学习的基本要求。 3、阅读书目:《学校体育学》 4、思考题:什么是学校体育学?它的学科性质是什么? 第一篇:学校体育概述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1、目的要求:了解我国学校体育的形成与发展,明确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2、复习重点: (1)、我国学校体育的沿革; (2)、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3、阅读书目:《学校体育学》、《体育史》 4、思考题: (1)、概述建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所取得的成就。

《体育保健学》实验报告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书 院系:体育系 专业:体育教育 班级: 二0 年月日

实验一 人体一日需热量计算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学会并初步掌握运动用活动来观察计算法对人体一日需热量进行测定的基本方法。 【实验原理】 应用由直接或间接测热法所取得的人体各项热能消耗的数据,计算实际活动的热能消耗。详细观察记录人体一天(24h)中,各项水运的内容和时间(以min计),然后归类相加,查表找出每项活动单位时间的热能消耗值,与该项活动的时间相乘,即得出该项活动的热能消耗量。将全天各项活动的热能消耗量相加,再乘以体重或体表面积,即得出人体一天活动的热能消耗量。采用平衡膳食时,在此基础上再加上10%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消耗的热能,就是人体一天的需热量。 【实验器材】 人体各项活动热能消耗数据表格资料(附录1-1)、计算工具。 【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记录人体一天(24h,折合1440min)内,身体各项活动内容的名称及其所占用的时间(以min为单位计)。 二、合并相同活动内容的活动项目时间(min),并将活动名称和时间(min)逐项登记在实验报告的相应栏目内。 三、核算一日活动时间是否满24h,即1440min。 四、依附录1-1查找各项活动、动作的单位热能消耗值(J),登记在实验报告的相应栏目内,对于查检不到的活动项目,可查找与其近似项目的热能消耗率,以取代该项目。

五、逐项计算活动项目消耗的热量,并在合并相同的活动后,总计1日内消耗的热量(J·kgˉ1)。 六、合计各项活动的总耗热量D (J·kgˉ1)。 七、计算身体的各项活动的耗热总和E (J·Dˉ1)。 E = D×体重 八、计算受试者食物特殊动力作用耗热量H (J·Dˉ1)。 H = E×10% 九、得出受试者身体一日需热量S (J·Dˉ1)。 S = E + H 【注意事项】 一、记录一昼夜活动内容时间应计满24h,(1440min)。 二、计算中,应将一昼夜内相同活动内容的时间合并后计算。 三、记录中,对表中查不到的项目,在选择近似活动项目时,选择应恰当、合理。 四、影响计算结果准确性的非计算性问题:如查表中看错行或串行,则其活动的耗热量与活动项目不对应;抄录数据时计错数字中小数点的位置,会造成计算结果有较大出入。

体育保健学 课程期末考试ABCD卷

体育保健学A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20分,共40小题,每题各 0.5分) 1.很浅的皮肤擦伤的处理,不包括()A.生理盐水清洗B.涂碘伏C.包扎D.暴露伤口 2.当只有一人抢救实施心肺复苏术时,按压与吹气之比为() A.5:1 B.30:2 C.5:2 D.15:1 3.判断心肺复苏成功最主要的标志是()A.口唇转为红润B.瞳孔开始缩小C.摸到颈动脉搏动D.出现呼吸 4.扎止血带时一般隔多长时间放松一次。()A.30-60分钟B.60-80分钟C.80-120分钟D.120-150分钟 5.某16岁中学男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体检发现血压160/70mmHg,运动负荷试验反应正常,该学生应该()。 A.停止参加任何运动 B.避免进行长跑训练 C.避免参加球类运动 D.避免举重练习 6、某学生参加长跑集训前体重为60Kg,集训第3-4周降至57Kg,以后逐渐恢复。 该学生体重下降的原因是()。 A.脂肪和水丢失B.运动量过大C.训练水平下降D.患病 7.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健康分组的目的在于()。 A.使学生提高运动成绩B.使体育教学既安全又有效 C.避免有病学生参加运动D.便于发现体育人才 8.有一位同学突然发生休克,最理想的体位是()。 A.平卧位 B. 头低脚高位 C.侧卧位D.头高脚低位 9.运动员平时宜多吃(),以有利于酸碱平衡。 A.猪肉B.蔬菜、水果 C.鸡蛋D.面包10.剧烈运动中或运动后,运动员饮水每次不宜超过()ml。 A.300 B.150 C.150~200 D.50 11.运动员膳食中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应该是()。 A.1:1:4 B.1:0.7:5 C.1:1:7 D.1:0.7-0.8:4 12.一女运动员血红蛋白为10.8克%,训练安排原则应该是()。 A.停训治疗B.停止大中运动量,以治疗为主 C.正常训练D.减少训练强度,避免长跑 13.一学生晚餐后与同学打篮球,运动中突感脐周阵发性绞痛,此时应考虑()。 A.肝脾淤血B.胃痉挛 C.急性阑尾炎D.肠痉挛 14.过度紧张的病人若出现口唇青紫、呼吸困难,现场急救中,有条件者除立即给予吸氧外,并应使病人处于()位置急救。 A.半卧位B.平卧位C.坐位D.头低足高位 15.一学生久蹲之后突然站起,即感头晕、眼前发黑、面色苍白,此时应立即()处理。 A.口服热浓糖水 B.指掐人中、涌泉 C.由人搀扶快慢跑一段距离 D.足高头低卧位,下肢向心性推摩 16.在夏天进行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发生小腿肌肉抽筋的多见原因是()。 (1)局部肌肉疲劳(2)准备活动不足(3)电解质丢失过多(4)寒冷刺激 A.1~4都对B.1、2、4对C.1、2、3对D.2、3、4对 17.剧烈运动后出现血尿,此时应该()。 A.减少运动量,继续观察 B.停止训练,进行检查 C.停止正规训练,进行一般活动 D.住院治疗 18.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变性、坏死、渗出B.变质、增生、渗出 C.坏死、渗出、增生D.变质、出血、增生 19.损伤部位出现肿胀,是因为()而导致。 A.渗出或增生B.肌肉痉挛C.组织坏死D.以上都是

体育保健学学习资料

体育保健学学习资料 体育保健学学习资料一、填空题1、用指量法取穴时,拇指的横度为 1 寸,食指与中指二指宽寸,四指并拢总宽度为 3 寸。2、我国成年男子正常血红蛋白含量为120g/L,女子为110g/L。3、对运动建筑物来说,自然采光的系数标准为1:3~1:5。 4、按伤后皮肤、粘膜是否完整将运动损伤分为开放性、闭合性。 5、健康成人每千克体重平均约有75ml血液,当出血量超过全身总血量的30 %时即可危及生命。 6、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早期的处理原则是制动、止血、镇痛、防肿和减轻炎症。 7、根据按摩的目的分保健按摩、医疗按摩和运动按摩三类。 8、自我医务监督包括主观感觉、客观感觉两个方

面。9、人体水分的来源有三方面,即饮水、进食食物和代谢水。10、对运动建筑物来说,自然采光的系数标准为。11、体育课生理负担量在课的基本部分应达到最高峰,脉率可达160~180次/min。12、心肺复苏术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所采用的抢救措施,即以人工呼吸代替病员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挤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13、为了避免女子运动员月经期间身体不适应和对发挥运动技术水平的影响,可以采用人工经期的方法,错开比赛日期。14、创口较浅的擦伤,可用生理盐水洗净创口,创口周围用75%的酒精消毒。15、体育课健康分组的组别基本组、准备组和医疗体育三组。16、针灸治疗法的取穴原则包括就近取穴、循经取穴。16. 机体的“热源物质”是__蛋白质、脂类和

碳水化合物三类17. 体格检查的重点应该放在_运动___系统和__ 呼吸___系统。18.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冷敷法、抬高伤肢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加垫屈肢止血法、直接指压止血法。19.运动应急综合症常见的类型有: 单纯虚脱型、晕厥型、脑血管痉挛和急性胃肠综合征。20. 取穴方法有两种解剖标志取穴法和指量法取穴,指量法通常以本人拇指指关节处的宽度为 1 寸,其余四指并拢宽度为 3 寸。21.穴位推拿时,常用的取穴方法有解剖学标志取穴和指量法。选穴的原则有就近取穴、远道选穴和对症取穴。22.运动员自我监督包括两部分,其中主观感觉有精神状态、运动心情、不良感觉睡眠、食欲、排汗量;客观指标为脉膊、体重和运动成绩。23.心肺复苏步骤为,一步畅通呼吸道、二步人工呼吸、三步胸外心脏按压。24.急性闭

学校体育学考研知识点汇总

学校体育学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新特点:1)教学内容更加丰富2)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3)推行体育测试制度4)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 2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1)学校体育竞技体育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拖至门外;2)竞技体育进入学校的途径是竞技体育项目教材化 3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结构:1)学前教育阶段体育2)初等教育阶段体育3)中等教育阶段4)高等教育阶段;功能:1)教育功能(德育、智育、美育)2)健身功能3)娱乐功能4)文化功能5)辐射功能6)经济功能7)竞技功能;目标:1)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A学校体育基本功能;b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c社会发展的需要;d学校体育和国民体育发展的需要;e学校体育的环境条件。 2)学校体育的目标;a)学校体育的目标b.效果目标①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②传授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健康生活知识,以及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使学社具有一定的体育化素养③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基础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⑤发展学生的运动才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4体育课程:指在学校的指导下,以身体练习主要手段,以身体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以及情感与社会矛盾和谐发展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5体育课程的特征:1)实践性: 体育课程必须通过身体实践活 动,并承受适量的运动负荷,以 促进身体器官、抗能的发展,提 高身体质量,并通过实践活动掌 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培养对体育 的兴趣及团队精神、合作精神 等。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 惯。2)整体法:根据体育锻炼 的规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时无 法实现课程目标的只有课内向 课外的合理眼神与有机结合才 能收到预想效果。3)社会性: 体育教学过程中自然会形成小 集体小社会、随时会出现好多适 应社会问题。4)差异性:体育 教学受学生身体条件和性别的 制约较之其他课程更为显著,更 要讲究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而 且地理气候办学条件,体育传统 等因素对课程的影响,也比以室 内教学为主的深程更为明显。5) 非阶梯性:体育课程的许多内 容和手段在教学安排中没有明 显的阶梯性,本身很难分出先 后顺序,因此,体育课程体系必 须从小学到大学进行通盘研究, 以免顾此失彼。6)复合法:体 育课程融知识,技能,身体,精 神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一 体,既要提高身体质量,又要提 高“智商”,这与其他课程相比 也具有鲜明的特色。 6体育课程的目标:1)增强体能, 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知识 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兴趣 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 出人际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4) 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 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 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7体育课程的内容的分类:1) 体育知识与技术:主要是指间接 的,传统的,科学的体育文化内 容评价,按传统运动方式项目, 可分为球类,体操,田径,游泳, 冰雪等内容,按运动与外界的关 系,可分为开放式运动和封闭式 运动,按运动结果的判断标准, 可分为评分式,计数式,计时式, 测量式。2)运动参与类:主要 指学生实际进行体育活动的状 态。按人体参与活动的解剖部位 分类。可分为上下肢运动,躯干 运动,合身运动等,按人体参与 活动的基本方式分类,可分为 走,跑。跳,跃,投掷,攀登, 爬越,悬垂支撑和平衡,脚力等; 按参与活动的人数分类,可分为 个人运动和集体运动等内容;按 参与活动的情感分类,可分为接 触与接受,爱好与兴趣,自愿与 自觉,自信与表现等内容。3) 体育活动经验类:主要指学生在 体育活动过程中或结束后机体 及心理的反应。按体育活动过程 中学生素质发展情况分类,可分 为速度,灵敏,力量,耐力,柔 韧等内容;按体育活动过程中防 病治病的效果分类,可分为养 生,健康,防病,治病,康复等 内容;按体育活动对人体新陈代 谢的影响分类,可分为有氧和无 氧运动。 8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1) 完善课程体制,增强体育课程方 案的适应性;2)课程的教学功 能与育人功能紧密联系;3)开 发课程种类,优化课程结构;4) 课程教材多样化;5)课程内容 组织现代化,生活化;6)课程 评价强调促进学生发展 9体育教学活动的要素:1)三要 素说:体育教师,学生,教育教 材;2)四要素说:体育教师,

《体育保健学》实验报告

《体育保健学》实验报告 院 专 班 系:
业: 级: 二0 年 月 日 《体育保健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 人体一日需热量计算 专业班级 师 日期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和器材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姓名 学号 成绩 b5E2RGbCAP
指导老
体表面积 cm2=0.0061 身高(cm)+0.0128 体重(kg)-0.1529 一般情况下,成年男子每千克体重 1 小时的基础代谢 所消耗的热能为 4.185kg,女性比男性的低 5%。老年人 比成年人低 10-15%在正常情况下,基础代谢有 10-15%的波动。 实验二 包扎与止血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师 日期 成绩 p1EanqFDPw 一、实验目的
指导老
了解和掌握包扎与止血及临时处理方法,并能熟练其操作。 二、实验原理 1.减少局部的血流量 2.减慢局部血液的流动速度 三、实验仪器和器材 .冷敷用品(冰袋)棉垫或绷带卷,黏胶和健合包三角巾,止血带,急救药 品,消毒敷料,清洁的手巾。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判断出血的类型和出血部位,选择治学方法 (1) 冷敷:一般用冷敷或冰袋于损伤局部。常与加压包扎和抬高伤直脚法。

(2)抬高伤直肢法:将受伤肢体抬高于心脏,使出血部位压力降低,常在 绷带加压包扎后使用 (3)加压包扎止血法:先用天菌纱布覆盖压迫创口,在用三角巾或绷带用 力包扎 (4) 加垫屈肢止血:前臂,手和小腿,足出面,但没有骨折和关节损伤时, 可将棉垫或绷带卷放在肘,膝关节窝上,屈曲小腿或前臂,用绷带做“8”字缠 好。DXDiTa9E3d (5)直接指压止血法:用消毒散敷料等盖在伤口处,再进行指压止血,用 手指指腹直接压迫止血动脉的近心端 2.根据出血部位选择包扎法:(1)环形包扎法,适用于头额部,手腕 和小腿下不等半圆细匀部位(2)螺形包扎法,用于上臂,大腿下段和手指等粗 细相差不多的部位(3)转形包扎法:用于前臂,大腿和小腿粗细相差较大的部 位。RTCrpUDGiT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不论用以上几种方法止血,只要将面止住就是止血成功,止血完毕,需 让伤员注意休息,最好方法是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5PCzVD7HxA 2.若用以上方法都无法将血止住,则应以最快的速度到最近医院进行治疗 实验三 心肺复苏术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 师 日期 成绩 jLBHrnAILg 一、实验目的 掌握心肺复苏术,能熟练进行单人操作 二、实验原理 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使呼吸血液循环得意恢复,挽救生命 三、实验仪器和器材 心肺复苏模拟人,无菌纱布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熟悉心肺复术模拟人模型 二.心肺复苏术 《1》人工呼吸法 1. 病员仰卧,松开衣服,消除口腔内异物 2. 急救者使患者头后仰,手指捏住病人鼻孔,另一手托起下颌 3. 深呼吸一口气,张嘴,用双唇封住病人的嘴外唇,吹气 4. 每隔 5S 吹一口气,12-16 次/min 频率进行,知道患者恢复 《2》胸外心脏按压 1. 病人压我于硬板床或地上,急救者以一手掌按胸骨,另一手重叠节奏性 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