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兴灌区规划设计(补充)

新兴灌区规划设计(补充)

新兴灌区规划设计(补充)
新兴灌区规划设计(补充)

1. 灌区流域概况

1.1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1.1.1 地理位置

新兴灌区位于黑龙江省饶河县境内,隶属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分局饶河农场。地理坐标:东经134°07′08″~134°12′30″,北纬47°11′30″~47°13′26″之间。灌区东临乌苏里江,北以挠力河自然保护区为界,西以饶河农场五队至七队公路为界,南以五队截流沟、十队截流沟为界。

1.1.2 地形地貌

饶河农场新兴灌区位于乌苏里江左岸,完达山东段,东北麓山前平原地带,属三江低平原东部。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地面高程多在44~55m,地面比降1/2000左右,地貌单元主要为河漫滩、阶地,组成物质为薄层粉质粘土、粉土及厚层砂、砂砾石,局部地段为河流一级阶地及山前台地。

本区第四系地层成因类型复杂,主要有残坡积、冲积、湖积、冲湖积、冰碛冰水堆积、沼泽堆积等。地质构造与区域稳定性:

1、灌区位于兴凯湖一布列亚山地块区。完达山一西锡霍特地槽褶皱系(VI)完达山伏地槽褶皱带(VI1),饶河复背斜(V11)的皮克山凹陷(VI1-1) 。

2、地震设防烈度小于VI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周期为0.35g,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区域稳定性良好。

据《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标准冻深为2.2米。

1.2水文地质与流域状况

1.2.1水文地质

灌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砂砾石孔隙潜水,局部为微承压水及上层滞水,分类不均匀,连续性差,含水层组成岩性为中粗砂及砂砾石,厚度一般10~70米,地下水位埋深多为1.5~9米,富水性强,渗透系数50~100米/日,单井涌水量2000立方米/天左右。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以碳酸—钙镁型水为主;矿化度<0.5克/升,属低矿化淡水;PH值6~7,属弱酸~中性水;水质良好,适宜农田灌溉,对建筑物弱浸蚀性。

多年平均地下水补给量为0.763×108m3/a,地下水可开采量为0.61×108m3/a。

1.2.2流域状况

乌苏里江发源于俄罗斯境内的锡霍赫特岭山脉西麓,由南向北至伯力汇入黑龙江,虎头到伯力全长397公里。流域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在我国境内约占三分之一。

乌苏里江上游江面宽40米左右,中游300~1000米,下游1000~2000米,在松阿察河汇入口处以下为中俄边境河流(包括松阿察河),河床宽阔,坡降很小,水流缓慢,河道弯曲。乌苏里江径流的补给,雨水约占65%,雪水约占20%,地下水约占15%。春汛常在4~5月份出现,来势较猛。秋汛多发生在7~9月份,个别出现在6月或10月,枯水期一般在11月至次年3月。最低水位均出现在冬秋春汛前。最高水位年变差不超过4.5米,水位变幅一般在3~6米左右。

1.3气象水文与洪水

1.3.1气象水文

灌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而短暂,冬季严寒而漫长,春季多大风,夏季多暴雨。据饶河农场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9℃,多年平均降水量593.8毫米,最大879.2毫米(1981年),最小354.3毫米(1975年),作物生育期多年平

均降水量486.2毫米,无霜期126天,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365小时,多年平均风速3.3米/秒。

乌苏里江洪水成因基本分为融雪解冻洪水与暴雨洪水两类,其中以夏季暴雨形成洪水为主,由于干流由南向北流向,每年四、五月之间,春风送暖,冰雪融化,大量流冰向下游推进,由于乌苏里江江汊多,加上下游尚未开江,大量冰凌下泄时,在河汊、浅滩处形成冰塞冰坝,导致水位猛涨,以至有的年份出现春汛水位高于夏汛水位,但从总的看,凡大水年还是暴雨洪水形成的洪峰高。

1.3.2洪水

1. 洪水特征

乌苏里江自1915年以来,发生较大洪水有7次:1931、1950、1967、1978、1989、1994、2000年,平均约10年左右就出现一次较大洪水。解放前1931年大洪水,由于当时该地区人烟少,无灾情记载。解放后的几次大洪水,以1971年洪水为最大,无论上下游、1971年洪水均超过50年一遇洪水。

2. 渠首设计洪水位

由于渠首无实测水位资料,本次设计直接利用上述单站设计洪水及设计洪水水面线,量取渠首站至临近水位测站间距离,用同频率设计水面线比降计算而得。

3. 渠首各种特征水位

根据规范,渠首需要的特征水位为灌溉泵站设计的各种外江特征水位,包括防洪水位、设计水位、最高运行水位、最低运行水位、平均水位等。其推求方法与单站设计洪水位推求方法类同。成果见表1。

表1 渠首特征水位成果表

洪水位频率(%) 枯水位频率(%)

站 名

间距

(km)

5 2

80 85 95 取水口乌苏里江水位 0 47.73 48.30 41.89 41.8 41.6 渠 首 站 水 位

1.638 47.58 48.15

41.74 41.65 41.45

1.4饶河农场经济发展概况

饶河农场前身为八五九农场的一、二分场,1956年建点,建场41年来随着垦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粮食产量和人民生产水平有突飞猛进的发展,2004年农业总产值为2.2亿元,人均纯收入6028元。

随着农村经济政策的广泛开展以及国家和地方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大力投入,近年水田面积发展迅速,群众种地积极性很高,现已有水田面积15万亩,由于当前水田灌溉全都采用地下水,致使地下水开采量已接近极限,因此,水田发展受到制约,为了进一步发展高产稳产的水田,必须要充分利用农场丰富的过境水资源。

1.5灌区建设的必要性

1.5.1社会经济情况

饶河农场属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所辖,现隶属红兴隆分局。新兴灌区位于农场的东部低平原区,灌区内现有农业生产队3个,共有人口865人。

饶河农场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企业,土地资源比较丰富,经济基础比较稳固,适宜农牧业、加工业及其它各业的发展,建场41年来随着垦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粮食产量和人民生活水平有突飞猛进的发展,2004年农业总产值为2.2亿元,人均纯收入6028元。

1.5.2水利工程现状

本灌区是在冰障涝区内,冰障涝区1984年开发建设以来,已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目前灌区的排水系统基本成型。

1.5.3灌区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加入WTO,没有优质的粮食和绿色的农产品就不会有市场的竞争力,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超前的认识,从战略上做好产品结构调整迎接新的挑战。开发利用没有污染的乌苏里江水灌溉农田,为农业提供优质灌溉水源,加快发展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稻米产业,将对农场经济增长,职工增收起到重大作用。

1. 发展水稻生产是实现本区根本治理的最佳选择

饶河农场自建场以来,农业生产一直以旱田为主。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经常发生旱、涝、低温、冷害、虫灾、雹灾等灾害。但对生产危害性最大,发生次数最多的是涝灾,其次是旱灾。旱涝灾害导致农作物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经济效益不好。而水田具有极强的抗灾能力,基本旱涝保收。

近年的生产实践证明,种植水稻是改造低产田,变水害为水利的一项重要措施,水田效益为旱田效益2-3倍,尤其近年的水稻旱育稀植,大棚工厂化育秧,钵育摆栽等技术在垦区的大面积推广,使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广大职工种稻积极性不断高涨。因此灌区建设对于农场脱贫致富走出困境,增强实力繁荣边境地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现实意义。

2. 大力发展灌溉农业,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

本区经过八、九十年代的防洪治涝的初步治理,排涝工程基本格局已经形成,并正在发挥一定的抗灾效益,而灌溉事业刚刚开始,井灌水稻面积不断扩大,将导致地下水超采。因此,开辟新的水源,发展地表水灌溉就成为本区发展的新课题。

3. 调整水资源结构提高米质

灌区紧靠乌苏里江,其水量丰富,水质好,发展地表水灌溉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利用地表水灌溉水稻米质好,产量高。

4. 有利于改善农田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地下水有限,不允许超采,势必要引江水灌溉发展水田,水田相对于旱田是一种人造湿地,湿地被誉为“自然之肾”,具有良化小区气候功能,如果说过去开垦湿地对自然生态有所影响的话,那么开发水田就是一种湿地的恢复和补遗,对建设有利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百利而无一害。

三江平原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要求今后的工程建设应着眼于长远的可持续发

展战略,水利工程的建设要做到综合治理,应注重综合效益的发挥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而新建新兴灌区完全符合三江平原工程建设的进程和“十一五”总体规划的要求,同时也满足当地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迫切需要。因此,新建新兴灌区对饶河农场的水田发展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并对以后的水田发展新模式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2. 灌区建设的任务、原则和设计标准

2.1灌区开发范围及方式

灌区东临乌苏里江,北以挠力河自然保护区为界,西以饶河农场五队至七队公路为界,南以五队截流沟、十队截流沟为界。灌区控制面积4.81万亩,设计灌溉面积为3.6075万亩。

灌区内地势比较平坦,海拔高程在44~55米之间,平均坡降在1/2000左右,经渠系设计水位推求,水位不能满足自流灌溉的要求,所以采取建渠首提水站,进行提水灌溉。

2.2灌区设计规模及标准

本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6075(通过CAD图自己再一次进行校核)万亩,为小⑴型灌区,工程等别为Ⅳ等。

1. 灌溉保证率P=80%。

2. 建筑物工程标准按《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执行。

3. 灌溉制度

3.1基本资料

1. 气象资料:主要为降雨、蒸发资料,由饶河农场气象站提供37年资料(1965~2002年)。

2. 土壤资料:根据土壤调查,灌区内大部分为白浆土,草甸土和沼泽土,土质属粘性土。

3. 设计方法:采用时历年法确定历年水田的灌溉制度,根据灌溉定额及泡田定额的频率分析选出2~3个符合设计保证率的年份,以其中灌水分配过程不利的一年为典型年,以该年的灌溉制度作为设计灌溉制度。

4. 设计保证率

根据灌区水土资源和气候条件,参照规范选定灌溉设计保证率为80%。

通过饶河农场降水计算灌溉制度,选出频率80%左右年份的3年份(1975、1998、2000),通过比较选出不利的1998年作为设计代表年。

3.2灌溉制度

1. 水田泡田定额

采用公式:()()[]

022021022223110667.0P t E F h H r M b ?+++?×=ωω (3-1) 式中 M 1—泡田定额(m 3

/亩)

h 0—插秧时田里所需的水层深度(mm)为20mm。

F 1—泡田期的渗漏量,即开始泡田到插秧时的总渗漏量为1.0mm×

15=15.0mm

t 2—泡田期天数,为5月1日~5月15日,共15天。 E 02—t 2时间内水田田面平均蒸发强度(mm/日),用水面蒸发强度代替,根

据资料E 02=62.7 mm/15日。

P 02—t 2时期内的降雨量(mm),查得为10.5mm. H 2—稻田犁底层深度为0.2米。

r 2—稻田H 2深度内平均容重(t/m 3

),为1.2(t/m 3

)。

ω2b —H 2深度内土壤饱和含水率(占干容重%),为45-50%,取50%。

ω

2—H

2

深度内开始泡田时土壤含水率(占干容重%),为25-30%,取30%。

则泡田定额为

1

M=

2. 水稻生育期灌溉定额

水稻生育期灌溉定额,与水稻各个生育期水层深度的要求有关,同时和阶段的降水量、蒸发量、渗漏量以及水稻叶面蒸腾和棵间蒸发量有关;生育期采用“薄、浅、湿、晒”的灌溉模式。其灌溉定额的计算可根据水层要求,以水量平衡进行计算: 公式:C

E

m

p

h

h?

?

+

+

=

1

2

(3-2)

式中

2

h—时段末田面水层深度(mm);

1

h—时段初田面水层深度(mm)

p—时段内降水量(mm);

m—时段内灌水量(次净灌水量)mm

C—超过水层深度要求的排出量(mm)

E—时段内田间耗水量(包括叶面、棵间蒸腾量和渗漏量)(mm)。

3. 水稻生育期和淹灌水层的确定

根据调查并参考哈市新仁灌区,合江水稻新试验成果以及整个垦区的调查资料,拟定水稻泡田期和生育期适宜淹灌水层的上、下限确定如下:

表3—1 水稻生育期划分及最适宜水层表

生育期 泡田 插秧 返青 分蘖初分蘖末 晒田

拔节孕

抽穗期 乳熟期 黄熟期

日期 5.1-5.15 5.16-5.31 6.1-6.7 6.8-6.14 6.15-6.307.1-7.27.3-7.318.1-8.14 8.15-8.208.21-8.31适宜

水层

(mm)

20-40 0-10-30 20-30 30-70 0-20-30 0 0-10-200-10-20 0-10-20 0

4. 水稻需水量的计算

由于水稻需水量包括水稻的叶面蒸腾量和棵间蒸发量两部分,本灌区缺乏水稻需水量的观测实验资料,本次借用哈市新仁灌区及其它灌区试验资料,其叶面蒸腾和棵间蒸发综合如下:

表3—2 水稻生育期需水量计算表

生育期 天 数 叶 面 棵 间 需水量

日蒸发 0.54 2.46

48.00

插 秧(mm)

16天 8.64 39.36

日蒸发 0.54 2.46

21.00

返 青(mm)

7天 3.78 17.22

日蒸发 1.39 3.89

36.96

分蘖初(mm)

7天 9.73 27.23

日蒸发 1.45 3.18

74.08

分蘖末

16天 23.20 50.88

日蒸发 2.68 2.10

148.18

拔节孕穗

31天 83.08 65.10

日蒸发 3.61 1.88

76.86

抽穗期

14天 50.54 76.32

日蒸发 2.88 1.20

24.48

乳 熟

6天 17.28 7.20

日蒸发 0 0

黄 熟

11天 0 0

合 计 108天 196.25 233.31 429.56

5. 水稻耗水量确定

水稻耗水量=需水量E+田面渗漏△S1+田埂渗漏S2

水田逐日耗水量,按公式计算列表如下:

表 3—3 水田逐日耗水量

生育期 日 期 天数 阶段需水量 阶段渗漏量 阶段耗水量 逐日耗水量

48.0 32.0 80.0 5.0

16

插 秧 5.16-5.13

返 青 6.1-6.7 7 21.0 14 35.0 5.0

分蘖初 6.8-6.14 7 36.96 14 50.96 7.3

分蘖末 6.15-6.30 16 74.08 32 106.08 6.6

拔 节 7.1-7.2 2 9.56 4 13.56 6.8

孕 穗 7.2-7.31 29 138.62 58 196.62 6.8

抽穗期 8.1-8.14 14 76.86 28 104.86 7.5

乳 期 8.15-8.21 6 24.48 12 36.48 6.1

黄 熟 8.21-8.31 11 0 22 22.0 2.0

6. 水稻生育期灌溉制度计算

1). 采用前述水量平衡方程,列表进行计算。

表 3—4 生育期灌溉制度表

日期 月 日 生育期 设计灌水

层 逐日耗水量 逐日降雨量 灌溉水层变化 灌水量 排水量1 2

3

4 5

6

7

8 9

15 泡田

10.5 20

16

17 3.7 18 5.4 19

20

2.6 21

22

0.9 23

24

23.3 25

26

27 28

29 2.4 30 7.4 五 月

31 插 秧 期

0-10-30 5.0

0.8 1 0.8 2

0 3

0 4

0 5

0 6 0 7 返 青 期 20-30 5.0

8 0 9

0 10

0 11

3.9 12

2 1

3 0

六 月

14

分 蘖 前

30-70

7.3

0.2

日期 月 日 生育期 设计灌水层 逐日耗水量 逐日降雨量 灌溉水

层变化 灌水量 排水量

1 2

3

4 5 6 7 8 9

15 0 16 0 17 0 18 0 19 0.3 20 6.7 21 0

22 0

23 0

24 0 25 0 26 0 27 0 28 0.5 29 24.3 六

30 分 蘖 末

0-20-30

6.6 0

1 0

2 晒 田

0 6.8

17.9

3 0

4 0 6 53 7 2.7 8 0 9 24.7

10 0

11 0 12 0 13 0 14 0 15 0 16 0 17 0 18 0 七 月

19

拔 节 孕 穗

0-10-20

6.8

日期 月 日 生育期 设计灌水层 逐日耗水量 逐日降雨量 灌溉水

层变化 灌水量 排水量

1 2

3

4 5 6 7 8 9

20

21 0 22 0

23 0 24 0

25 0

26 0

27 0 28 0

29 0 30 0

七 月

31 拔 节 孕 穗

0-10-20

6.8

1 0

2 0

3 0

4 1

5 5.8

6 9.6

7 0

8 0

9 0

10 0

11 1.2 12 0 13 15.7

14

0-10-20 7.5 0 15 0.3

16 8.8

17 12.5

18 0

19 30.8 20 乳

熟 期

0-10-20 6.1

3.6

21 0.2

22 0 23 0 24 7.2

八 月

25 黄 熟 期 0 2.0 24.8

校核: 末始h d M P h =Σ?Σ?Σ+Σ+WC (3-3)

3.3水稻灌水率计算

灌水率是指灌区单位面积(例如以万亩计)上所需灌溉的净流量

q 净

,又称灌水模数,

它是根据灌溉制度确定的,利用它可以计算灌区渠首的引水流量和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

灌水率净q 应分别根据灌区各种作物的每次灌水定额,逐一进行计算。

3.3.1计算公式

若水稻的各次灌水定额分别为m 1、m 2……m 3,要求各次灌水在12T T …、昼夜完成,则对水稻各次的灌水率可以按以下公式(3-4)计算,计算结果见表3-5。

=

8.64m

q T

α净 (3-4)

表3-5 修正前水稻灌水率计算表

日期

生育期

设计灌水层 逐日耗水量 逐日降雨量 灌溉水

层变化

灌水量 排水量

月 日 1 2 3 4 5 6 7 8 9 26 6.2 27 0.4

28 11.2

29 0

30 4.6 八 月

31 黄

熟 期

0 2.0

灌 水 定 额

灌溉次数

灌水日期

3m

泡田

合计

450 300.15

表3-6 典型年水稻生育期灌溉制度表

灌水时间 灌水次 数 灌水定额

亩3m 始

灌水延续时间

d

灌水率

)(3万亩?s m

泡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3.2 绘制灌水率图

根据修正前水稻灌水率计算表绘制灌水率图,见图3-1,对灌水率图进行修正时,要以不影响主要作物需水要求为原则,尽量不改变主要作物关键用水期的各次灌水时间,若必须移动时,以往前调整移动为主,前后移动不超过三天 ;调整其它各次灌水时,要使修正后的灌水率图比较均匀、连续。此外,为了减少输水损失,并使渠道工作制度比较平稳,在调整时不应使灌水率数值相差悬殊。一般最小灌水率不应小于最大灌水率的40%。修正后的灌水率图见图3-2。

图3-1 修正前灌水率图

图3-2 修正后灌水率图

作为设计渠道用的设计灌水率,应从修正后的灌水率图中选取延续时间较长的最大

灌水率值,水田设计灌水率q

设=?为/(s·万亩)。最小灌水率为 ?(s·万亩)。

4. 灌区规划

4.1灌区总体方案

4.1.1灌区规划原则

1.干渠应布置在灌区的较高地带,以便自流控制较大的灌溉面积。其他各级渠首亦应布置在各自控制范围内较高地带。对面积较小的局部高地宜采用担水灌溉的方式,不必据此抬高渠道工程;

2.要使工程量和工程费用最小。一般来说,渠线应尽可能短直,以减少占地和工程量。但在山区、丘陵地区,岗、冲、溪、谷等地形障碍较多,地质条件比较复杂,若渠道沿等高线绕岗穿谷,可减少建筑物的数量或减少建筑物的规模,但渠线较长,土方量大,占地较多;如果渠线穿过岗、谷,则渠线短直,工程量和占地较少,但建筑物投资较大。究竟采用哪种方案,要通过经济比较才能确定;

3.灌溉渠道的位置应参照行政区划确定,尽可能使各用水单位都有独立的用渠道,以利管理;

4.斗、农渠的布置要满足机耕要求。渠道线路要直,上、下级渠道尽可能垂直,斗农渠的间距要有利于机械耕作。

5.要考虑综合利用。山区、丘陵区的渠道布置应集中落差,以便发电和进行农副业加工;

6.灌溉渠系规划应和排水系统规划结合进行。在多数地区,必须有灌有排,以便有效地调节农田水分状况。通常先以天然河沟作为骨干排水沟道,布置排水系统,在此基础上,布置灌溉渠系。应避免沟、渠交叉,以减少交叉建筑物。

7.灌溉渠系布置应和土地利用规划(如耕作区、道路、林带、居民点等规划)相配合,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方便生产和生活。

4.1.2各干渠、支渠长度和控制面积

新兴灌区各干渠和支渠的长度及灌溉面积如下表4-1至表4-3。

表4-1二干渠、支渠长度及灌溉面积

渠别 二干渠 一支 二支 三支 四支 合计 长度(km)

灌溉面积(万亩)

表4-2 一干渠、支渠长度及灌溉面积

渠别 一干渠 一支 二支 合计

长度(km)

灌溉面积(万亩)

表4-3 总干渠、支渠长度及灌溉面积

渠别总干渠 一干渠 二干渠 独立支渠 合计 长度(km)

灌溉面积(万亩)

4.2渠道流量计算

4.2.1典型渠选择

支渠为灌区末级续灌渠道,通常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支渠(面积适中、土壤代表大多数)作为典型支渠,典型支渠控制的区域为典型区。

该灌区内有2条干渠,干渠下面都有多条支渠,为了计算方便,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某个支渠为典型区,综合考虑支渠的控制面积,斗农渠的轮灌分配等因素考虑,选**支渠为典型渠,灌溉面积*万亩。为满足各主要分水口的用水要求,及时配水,干、支渠实行续灌制度,斗农渠采用轮灌制度,这样可以使水量集中,缩短输水时间,减少输水损失,提高灌溉水工作效率。同时工作的斗渠有*条,同时工作的农渠有*条,所以,n=*,k=*.

4.2.2 灌溉渠道流量

在灌溉实践中,渠道的流量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设计渠道的纵横断面时,要考虑流量变化对渠道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以三种特征流量覆盖流量变化的范围,代表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工作流量。

1、设计流量

在灌溉设计标准条件下,为满足灌溉用水要求,需要渠道输送的最大流量。通常根据设计灌水率和灌溉面积进行计算的。

在渠道输水过程中,有水面蒸发、渠床渗漏、闸门漏水、渠尾退水等水量损失。需要渠道提供的灌溉流量称为渠道的净流量,计入水量损失后的流量称为渠道的毛流量,设计流量是渠道的毛流量,它是设计渠道断面和渠系建筑物尺寸的主要依据。

2、最小流量

在灌溉设计标准条件下,渠道在工作过程中输送的最小流量。用修正灌水率图上的最小灌水率和灌溉面积进行计算。应用渠道最小流量可以校核下一级渠道的水位控制条件和确定修建节制闸的位置等。

3、加大流量

考虑到在灌溉工程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难以准确估计的附加流量,把设计流量适当放大后所得到的安全流量。简单说,加大流量是渠道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最大流量,它是设计渠堤堤顶高度的依据。

在灌溉工程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和设计情况不一致的变化,如扩大灌溉面积、改变作物种植计划等,要求增加供水量;或在工程事故排除后,需要增加引水量,以弥补因事故影响而少引的水量;或在暴雨期因降雨增大而增大渠道的输水流量。这些情况都要求在设计渠道和建筑物时留有余地,按加大流量校核其输水能力。

4.2.2 渠道工作制度

渠道的工作制度就是渠道的输水工作方式,分为续灌和轮灌两种。

1、续灌

续灌是指在一次灌水延续时间内,自始自终连续输水的渠道称为续灌渠道。这种输水工作方式称为续灌。为了各用水单位受益均衡,避免因水量过分集中而造成灌水组织和生产安排的困难,一般灌溉面积较大的灌区,干、支渠多采用续灌。

2、轮灌

轮灌是指同一级渠道在一次灌水延续时间内轮流输水的工作方式叫轮灌。实行轮灌的渠道称为轮灌渠道。

(1)轮灌优点

实行轮灌时,缩短了各条渠道的输水时间,加大了输水流量,同时工作的渠道长度较短,从而减少了输水损失水量,有利于农业耕作和灌水工作的配合,有利于提高灌水工作效率。

(2)轮灌缺点

因为轮灌加大了渠道的设计流量,也就增加了渠道的土方量和渠道建筑物的工程量。如果流量过分集中,还会造成劳动紧张,在干旱季节还会影响各用水单位的均衡受益。所以,一般较大的灌区,只在斗渠以下实行轮灌。

(3)轮灌分类

实行轮灌时,渠道分组流量轮流输水,分组方式可以有集中编组和插花编组。无论采取哪种编组方式,轮灌组的数目都不宜太多,以免造成劳动力紧张,一般以2-3组为宜,且应使各组灌溉面积相近, 以利于配水。

3、本灌区灌溉渠道工作制度

**

4.2.4 新兴灌区灌溉渠道流量计算

支渠以上各级渠道按设计、加大、最小三种流量进行设计,斗、农渠按设计流量进行设计。

1、设计流量计算

渠道的工作制度不同,设计流量的推算方法也不同。

(1)轮灌渠道设计流量的推算

根据轮灌组划分情况自上而下逐级分配末级续灌渠道(一般为支渠)的田间净流量,再自下而上逐级计入输水损失水量,推算各级渠道的设计流量。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支渠的设计田间净流量计算,计算公式为: 设支支田净q A Q = 式中 支田净Q ——支渠的田间净流量,m3/s;

支A ——支渠的灌溉面积,万亩; 设q ——设计灌水模数,m3/(s.万亩)。 2)每条农渠的田间净流量

由支渠分配到每条农渠的田间净流量计算,计算公式为:

nk

Q Q 支田净农田净=

式中

农田净

Q ——农渠的田间净流量,m3/s;

n ——同时工作的斗渠的条数; k ——每条斗渠同时工作的农渠的条数。

3)农渠的净流量计算

农渠的净流量计算 f

Q Q η农田净

农净=

式中

f

η——田间水利用系数,水稻的田间水利用系数取0.95。

4)各级渠道的设计流量

各级渠道的设计流量(毛流量)计算计算公式

()L Q Q n g σ+=1

式中

g

Q ——渠道的毛流量,m3/s;

n Q ——渠道的净流量, m3/s;

σ——每公里渠道损失水量与净流量比值;

L ——最下游一个轮灌组灌水时渠道的平均工作长度,km。计算农渠毛流量时,可取农渠长度的一般进行估算。

(2)典型灌溉区支渠以下设计流量计算

规划和计划的区别

规划和计划的区别 篇一:规划和计划的区别 规划和计划区别 语言本来就容易流于虚假(余秋雨语),而词汇也容易流于模糊。您可能有过这样的体会:细到深处,受限于自然语言,思维已然进行不下去了。要描述得精准,则要借助于数学语言,但显得不太现实,必要性也不大。区别一,规划时间较长,计划侧重短期。 在《辞海》(全新版)上对“计划”和“规划”是这样定义的: 计划:⑴基本义: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⑵(动)做计划。并列式。制定下一个五年计划。(做宾语)先计划一下再动手。(做谓语)(同义)筹划计划。 规划:⑴基本义:(名)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 ⑵(动)做规划:积极规划基本建设。(做宾语)并列式:规+划。 从基本义看:“规划”也是“计划”,是比“计划”更为长远的“计划”,就是说:从时间尺度来考量,“规划”侧重于长期,“计划”侧重于短期。

这非常符合中国人的用词习惯。对于长远蓝图,按照中国文字习惯,往往用“规划”比较合适;而对于短期蓝图,则用“计划”比较合适。 第二个区别,“规划”是战略性的,“计划”是战术性的。 规划是实现战略目标和策略手段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活动。“计划”是“规划”的子集,“规划”可以包含着一个或若干个“计划”。实现“规划”需要一个个小的“计划”来实现。这大概就是“规划”和“计划”的有机关系。 大概还有一个区别:“计划”偏重于主观,“规划”更多带有客观意味。“规划”是在特定时期段内,为完成特定目标体系而对展开的经营活动所处综合环境、企业内外影响因素、以及企业自身发展历史性对比等项因素的归纳总结和科学分析。“计划”是依据“归纳总结和科学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制定相应的措施、办法以及执行原则和标准。 由此可见,如果一个单位不大,或者时间不长(三年之内),称作计划是比较合适的;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叫法也是精当的。 篇二:规划-计划-安排区别 计划、规划与安排的区别与联系

灌区灌溉规划设计报告书

1 综述 **县**水轮泵站位于**河干流中段的**镇**村,工程引、提、蓄、灌溉结合,是集灌溉兼发电为一体的全国示范的一项**县县办水利骨干工程。本站灌溉项目区可控制灌溉面积12680万亩, 其中已建灌区覆盖灌溉面积5730亩,由于部分灌溉设施损毁,实际能发挥效益的灌溉面积为4590亩。灌溉区的建成,有力地改善了当地农业基础条件,增加了受益区的收入,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为当地工农业生产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本站始建于1968年,于1972年12月建成投产,至今已运行有四十年,由于受当年技术条件和资金限制,施工质量较差,加上运行时间长久,泵站陈旧老化,机组检修频繁、效率低下,工程多处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水工建筑物和金属结构也年久失修,各部分不同程度存在着损毁和渗漏现象,致使水能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降低,亟待解决。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水力资源、发挥泵站的效益,保障生产安全,促进节能减排,提高科技水平和能效,使工程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应水电站管理处的要求,特对该电站进行续建和改造规划。我院组织了技术力量,收集、整理和分析了河流、水文、气象、地质资料,以及项目区原设计、运行

和接入系统资料,开展了必要的现场调查和踏勘,通过对广泛的研究和会审,按照国家有关灌区建设和技术改造规程、规范。并参考《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意见》(财农[2009]92号)及《**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2011-2013》及已建灌区维修和技术改造经验,完成了本工程的续建和改造规划设计报告。 本工程规划是**水轮泵站灌溉项目区的的续建和改造,工程实施后可全部发挥控灌面积立体效益、提高用水效率、缩短供水时间、保障工程安全性能、增强抗旱能力、促进灌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主要工程措施是对遗留的6950亩灌溉区工程的续建采用管道灌溉措施,其它灌溉附属设施也尽量采用先进的设备, 全面实施续建配套,以达到节水、高效、管理方便的目的;改造工程是对已建工程进行恢复和改善,主要包括水工建筑物改造、金属结构改造、泵站机组改造和电气设备改造。

项目规划设计建议5

第七章、项目规划设计建议 一、产品策略原则 1、使本案的产品能适应市场,紧扣本案的主题概念,开发出别具风格的产品; 2、产品设计从宏观上配合本案的主题定位,从微观上塑造主题定位,共同构筑本案的鲜明形象; 3、要充分考虑本案的目标客户群,重点从户型设计等方面迎合目标客户群的需求; 4;要针对XX市房地产市场,寻找其不足或空白之处,结合本案实际作为突破口; 5、注重创新产品与高附加值产品在本案的使用。 二、用地布局建议 1、布局考虑因素 ⑴“以创造和谐邻里精神为主的XX市首家体验式景观休闲社区”的定位为基点,运用房地产经济学与市场学原理合理布局,促进产品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⑵根据用地价值分区进行相应功能和物业类型的配置; ⑶项目实施从已具备基础设施条件的东南部开始,逐步向后推移; ⑷大盘宜采用低开高走的价格策略,因而首期开发物业应以宜消化的经济型为主,来聚集人气,带动后续开发;

⑸从资金运作的角度来看,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的物业类型应滞后安排; ⑹在注重环境景观的均好性以及环境景观优化与产品组合配置一致性的同时,注意分期产品组合的合理性,考虑物业类型、户型、面积的搭配。 2、功能区块的划分 按照从南到北或从东南到西北的的推进方向,形成分期开发四大版块: ⑴一期:商住综合,物业类型以商业服务和多层公寓房为主; ⑵二期:居住,物业类型考虑安排多层公寓和情景洋房; ⑶三期:居住,物业类型配备多层公寓、叠加别墅; ⑷四期:居住,物业类型配备多层公寓、高层公寓。 3、布局结构与组团规模特性 ⑴采取“组团院落”的规划布局形式,强调层次领域空间的塑造,形成和睦亲切的组团邻里关系; ⑵体现环境均好的设计理念,围绕公共绿地进行建筑组团(群)布置,形成从组团(群)院落空间到公共绿地的良性互动关系; ⑶组团规模按不同的物业类型分别考虑,并尽量将组团建设规模控制在2-3万平方米以内,户数在200户以内。 4、道路系统 ⑴道路系统: 采取人车分流或部分人车分流的形式

设计合同补充协议

设计合同补充协议 甲方: 乙方: 本协议作为《施工图设计合同》的补充,与《施工图设计合同》 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以下条款与《施工图设计合同》中的相应条款有不符之处,均以本协议条款为准。 一、施工图设计的程序 1、签订设计合同及补充协议 2、甲方提供设计所需的各项资料(见本协议第三条第二款) 3、乙方完成建筑单体方案的设计,并提交甲方书面认可 4、乙方根据甲方认可的单体方案完成建筑立面设计和各种管线 的平面及系统的方案设计,并提交甲方书面认可 5、乙方依据甲方认可的单体平面和管线布置方案完成人防、消防、规划的报批图,并提交甲方,甲方在上报主管部门后将有关批 准文件和修改意见复印件转乙方备存。 6、乙方在收到甲方出图通知后完成施工图设计,并提交甲方审核。甲方审核施工图后,如需乙方修改设计则由甲方提出书面意见。 7、由甲方组织设计交底,乙方配合参加并签字可交底记录 8、在工程施工、销售过程中,如需修改设计则由甲方提出书面 意见。 9、乙方进行现场配合 二、施工图设计的组织

1、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双方应明确各自的项目负责人,形成一 对一的工作关系。乙方应组织项目组,并提交一份各专业负责人名单。 2、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如其中一方的项目负责人或专业负责人 更换、休假、出差或调离,应口头通知对方,并应有相应的人员顶 替 3、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如乙方项目负责人或专业负责人出现设 计错误或配合不力,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更换相应人员,并书面通知 甲方。 4、双方同意本项目甲方项目负责人为:; 乙方项目负责人为:0 三、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1、甲方对其认可的文件、方案、图纸等应尽可参保持前后一致,并加盖公章;如无特别说明,皆应作为施工图设计的依据;如有不一致,应有书面说明并以最后一次为准。 2、甲方应向乙方提供的资料 (1)设计范围内准确、完整的地形图、地界坐标和地质资料 (2)本项目的审定总体方案及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文件 (3)本项目的施工图设计要求 (4)本项目的竖向规划 (5)本项目的市政管网综合图 (6)如甲方对建筑的材料、设备有特别要求,应做出说明,并提 供相关资料。 3、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应由甲方确认并作乙方设计的依据 (1)建筑单体方案

水稻灌区规划

水稻灌区规划

目录 第一章灌区基本资料 1、概况 2、气象 3、种植计划 4、土壤 第二章灌溉制度及灌水率的确定 1、水量平衡法制定早稻的灌溉制度 2、由灌溉制度确定灌水率,绘制灌水率图 第三章渠道设计 1、灌区灌溉渠道系统的布置 2、灌溉渠道系统设计 3、灌溉渠道断面设计 第四章灌溉方式设计 1、田间渠系布置 2、格田规格 第一章灌区基本资料 一、概况 灌区位于新疆阿拉尔市,地处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塔里木盆地。属塔里木河冲积细土平原,沿河岸及冲沟两侧略有抬升,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年均气温℃,日照2556~2991小时,无霜期180—224天,年降水量520mm。地下水埋深3m,水源为渠水,引水水源为上游水库,距离灌区4公里。 二、气象

根据当地气象站资料,设计的中等干旱年4~11月水面蒸发量(80cm口径蒸发皿)及降水量见表1及表2。选定灌溉设计保证率 P=80%。 表1 设计年蒸发量统计 表2 设计年降水量统计

三、种植计划 灌区规划种植早稻,采用淹灌。 早稻试验基本数据 注:全生育期需水系数a=。早稻泡田日期为4月13日,定额为:80m3/亩。 四、土壤 土壤质地为粘土。 第二章灌溉制度及灌水率的确定 一、据基本资料用水量平衡法制定早稻的灌溉制度 1、先求出水稻全生育期的需水量 水稻全生育期需水量计算表 日蒸发量=月总蒸发量÷天数 算出每个月份占生育期的天数,再由某月的日蒸发量和某月占生育期的天数的乘积,得到全生育期在某月的蒸发量,然后再把各个月份在生育期的蒸发量相

加既得整个生育期的蒸发量,由全生育的蒸发量乘以全生育期需水系数α既得全生育期的需水量。 2、求出水稻的日耗水量 各生育阶段的作物需水量为: 逐日耗水量计算表 灌区早稻生育期灌溉制度计算表

规划项目建议书

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第一编. 项目策划: 1.1项目策划意义 项目策划的目的在于使投资者明晰本项目运作的过程与预期结果,从而能够更好的把握项目的进展。同时策划还需对项目定位、市场、规模、投资与收益以及项目管理和产品的设计营销提出初步设想,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建设规划的依据。它是项目决策的最初、最重要的基础是项目成败的关键。 1.2项目概况: 1.3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1.3.1有利条件 区位适中,交通便捷 林木葱翠,风景秀丽 文化意蕴,地灵人杰 水清如镜,山水有情

周边环境,蓄势待发 1.3.2尚待解决的问题: 用地权的问题 用地的详尽范围、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合同仍需进一步落实。以免影响今后的开发。 公路接口问题 基地距公路5公里,这一段路的建设问题需要落实。 建设规划问题 基地地形较为复杂,资源条件未充分的挖掘,尚未进行系统的规划。 开发管理机构问题 目前尚未建立明确、健全的开发管理机构。应尽快按公司法建立专项开发公司,健全机构,明晰产权,以便今后的工作顺利开展。 其他问题 1.4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为:————项目综合开发规划 ——以松泉为名,突出基地自然景观特征。 “松”:点明基地的植物景观特征。基地林草覆盖率高,主要树种为松树。 “泉”:比喻基地内的两座水库,宛如两面晶莹的宝镜镶嵌在万松林中。

“地业”:突出项目开发的特点,即以土地资源为依托,进行生态农业、健康疗养、休闲娱乐综合性项目的开发。 1.5项目定性与定位: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双休日,黄金周假日消费和外出旅游日益增多.一方面刺激了旅游市场的消费,同时也对旅游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单一型的旅游开发项目,由于缺少综合性,参与性,娱乐性和特色,造成游客停留时间短,回头率低,直接影响旅游经济效益的整体提升,使本身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不能吸引游客。 所以在本项目的定性中我们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性:指在苑区根据基地的景观和用地条件在项目安排上,要能满足不同消费能力、不同消费兴趣的消费群体的要求。如要综合考虑安排生态农业、健康疗养、娱乐、休闲、度假项目 2.针对性:园区开发的主打项目一定要针对某一特定消费层。 生态农业——广泛的旅游人群,不同收入的消费群;学生团体等。 健康——项目内容包括健康检查与治疗,主要正对城市中高收入阶层,该年龄组的人群,由于工作强度大,竞争和生活压力大,多数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利用 基地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和系统的健康疗养设施,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疗养——拟把该项目的受众定位在老龄人群。我国已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竞争日益激烈,无形中,人们对老年人由身到心的关注日益不足, 亟需要有专门的社会机构来关注这一方面的问题。此外,这种社会现实也对旅游及服务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专门针对老年人及离退休人员的旅游服务设施严重不足。一般的旅游度假区、度假山庄虽然有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设施,但针对性不强,服务管理专门化不强。同时,这一方向的市场潜力也是巨大的。 娱乐休闲——在关照老龄人福利的同时,在项目设置上,考虑到家人探望和团聚时年轻人和儿童的活动和消费需求。这样可以增加子女探望在此疗养的老人的频率,不仅扩大了接待人群,也使在此疗养的老年人颐享天伦之乐,对老年人的身心修养大有裨益。同时,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作者:薛静, 余翔, Xue Jing, Yu Xiang 作者单位:薛静,Xue Jing(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60), 余翔,Yu Xiang(中国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四川,成都,610017) 刊名: 天然气与石油 英文刊名:NATURAL GAS AND OIL 年,卷(期):2010,28(2) 参考文献(11条) 1.许乙弘Art Deco的源与流 2002 2.张建华建筑设计 2007 3.张兵城市规划实践的分析理论 1998 4.谢文慧;邓卫城市经济学 1999 5.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原理 2006 6.徐建刚城市规划信息技术开发及应用/新世纪中国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丛书 2002 7.王爱华;夏有才城市规划新视角 2005 8.王祖华;蔡健;徐进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2008 9.同济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城市环境保护 1982 10.许浩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技法 2005 11.日本建筑学会建筑与城市空间绿化规划 200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窦志.赵敏试论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期刊论文]-建筑学报2002(10) 2.王民成.WANG Min-cheng浅析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关系[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09,35(26) 3.高云.金长峰试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期刊论文]-城市建设2010(9) 4.李冠.朱方位浅谈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关系[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09(27) 5.冯丹.王东军浅谈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6) 6.彭碧.向德军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研究[期刊论文]-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9) 7.郑伟.王健浅议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期刊论文]-中华民居2010(11) 8.尹彦凤.李勇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一体论[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2010(25) 9.郑倩.Zheng Qian现代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分析[期刊论文]-价值工程2010,29(6) 10.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期刊论文]-科技创新导报2008(8) 引证文献(1条) 1.胡术颖.叶崇福关于建筑设计与城市的综合探讨[期刊论文]-中华民居 2011(6)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5015508355.html,/Periodical_trqysy201002016.aspx

M灌区农田灌溉规划设计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M灌区灌溉排水 系统的规划设计 班级:14水利2班 姓名:陈志聪 学号:140321206

目录 第一章基本资料 (1) 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 (1) 一、地理位置及范围 (1) 二、地形地貌 (1) 三、水文 (1) 四、气象 (1) 五、土壤 (1) 六、水文地质 (1) 第二节社会经济条件 (2) 一、工农业生产情况 (2) 二、自然灾害 (2) 三、现有水利工程情况 (2) 四、灌区开发要求 (2) 第三节灌溉排水设计依据的资料 (3) 第四节灌水率设计资料 (4) 第五节排水模数计算资料 (4) 第六节田间水利用系数 (4) 第二章农作物灌溉制度设计 (5) 第一节作物需水量的计算 (5) 第二节有效降雨量 (5) 第三节计算定额 (5)

第四节灌水率 (6) 第三章灌区总体规划布置 (10) 一、灌区总体规划布置原则 (10) 二、总体规划设计指标 (10) 第四章灌溉渠道流量的计算 (11) 一、计算农渠的设计流量 (11) 二、计算斗渠的设计流量 (12) 三、计算支渠的设计流量 (12) 四、推求干渠的设计流量 (13) 五、渠道最小流量的计算 (14) 六、渠道最大流量的计算 (14) 第五章干渠渠道断面设计 (15) 第六章渠道纵断面设计 (19) 附图......................................................

第一章基本资料 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 一.地理位置及范围 M灌区位于我国北方某地。灌区范围西起铁路,东至精深公路,南临c河,北连F河。总面积82km2,约合12.3万亩。M灌区地形图见附录Ⅰ。 二.地形地貌 灌区属山前冲积扇平原,地形平坦。总的趋势是西南高东北低,地面坡度一般在1/1500之间。灌区东北部有一条古河床遗迹,地面上仅残留沙丘。草桥关附近有一常年积水的湖泊——草泥洼。 三.水文 C河及F河皆发源于西部山区,出山后向东穿过铁路即进入平原。二河出山口处建有X水库及Y水库,并于C河沿岸修筑了堤防,基本上可控制一般洪水。经二库调节后,除汛期外,河水位均低于地面,地表水及地下水皆可自流排入二河。 四.气象 M灌区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气温以7月份最高,在25℃以上;1月份最低,在- 2℃左右。无霜期220天。春季常有旱风,尤以五六月份的干热风危害最大,风向偏南,风力可达六七级;冬季多西北风,风力最大可达八九级。多年平均降水量517. 2mm,多集中在七八两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8%,冬春雨量极少,多年平均蒸发量1357mm。干燥度2.62。 五.土壤 灌区内土壤大部为中壤土,肥力中等,灌区东部有小部分盐渍化现象。经测定:灌区土壤0~80cm平均容重1.51t/m3,空隙率41. 3%(占土体的%),田间持水率为空隙体积的75%。 六.水文地质 灌区不透水层顶板埋深为20m,含水层渗透系数K=3m/d,灌溉季节深层渗漏的灌溉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强度ε=lmm/d。地下水等水位线大致与地面等高线平行,地下水流向大致为东北方向。在古河床、九里牌与四十里铺以西,地下水埋深在2~3m之间,矿化度小于lg/L;以东埋深在1~2m之间,有时小于1m或接近地表,矿化度在1~3g/L之间。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在汛期是降雨,旱季是灌溉;地下水的消耗主要是蒸发。地下水动态类型为降雨(灌溉)——蒸发型,主要是垂直运动。

X住宅项目规划设计建议

X住宅项目规划设计建议 某住宅项目规划设计建议 1、总体思路 在此,本方案的演绎,以项目园林和建筑的设计走中式路线为住。即在建筑和园林的设计上,吸取中国传统设计的一些特点,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特征鲜明的古典风格住宅区。 建筑与园林特色的表达,主要在于吸取部分特征性的元素,重在装饰而不在建造。在建筑物或园林的设计上,强调功能性和舒适性,采用必要的现代设计风格,使身处自然环抱的”南湖春天”,富有生机与激情。 2、项目的开发周期 本项目规模不算很大,完全可以一次性开发,开发周期预计18个月,从20**年10月至20XX年3月。 销售工作完全可与入伙交楼同期完成。 3、对小区的规划具体设想 由于该地块呈较规则的梯形状态,南北两面展开均达60米以上,东西纵深140米以上,地势平坦,加之周边环境优良,从总体规划上可考虑作点阵式组合,人车分流设计。因地块容积率为3.3,故建筑应以中高层为主,两梯6户,楼高18层,顶层为复式,沿街楼宇一层裙楼可做商场。 为增大庭园空间,拟设半架空车库和架空绿化层,小区会所亦可以利用底层架空面积巧妙设置。建筑楼栋之间或用连廊、或绿化架连接,形成高低错落的立体空间环境。 4、户型选择与设计建议 结合对南宁市场的考察和对客户家庭构成的分析,以及本地块的实绩定位,我公司认为,两房和三房应是本项目户型构成的主力,配以适量的四房和少量顶层复式房,以充分利用高层景观资源。我们注意到,面积较为紧凑的两房三房户型,在市场上走俏而供应量偏小,当前在售项目面积普遍偏大,因而加大了对小面积户型的考虑。 具体户型配比如下表。 户型配比建议表 户型每套建面套数套数比例面积面积比例 二房65~75㎡约154套34%11200㎡25% 小三房85~95m2约146套32%13500㎡30% 中三房105~115m2约60套13%6700㎡15% 四房(部分复式房)130~145m2约96套21%13400㎡30% 合计456套44800㎡ 其中三房套数合计45%,两房三房合计79%,较为符合市场主流需求。 在户型设计上,尽可能实现卧室的集中排布,厨房放在一进大门的入口处,保证室内的”动静分区”和”干湿分区”。客厅应有不少于3米的完整直墙面以方便摆放家具,层高不可低于2.8米,但也不必一味求高无谓增加成本。走道过长、面积难以利用、房间与卫生间正对开门等问题应注意避免。 感谢您的阅读!

设计合同补充协议(协议范本)

The role of the agreement is first to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both parties. If the terms of the agreement are violated, the agreement is evidence that the other party seeks justice. (协议范本)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合同补充协议(协议范本)

设计合同补充协议(协议范本)协议的作用首先是保护当事人双方的正当权利。“口说无凭,立字为证”,如果有一方违反约定而不满足另一方的要求,协议就是另一方讨回公道的证据。下载后可以修改或直接打印使用(使用前请详细阅读内容是否合适)。 甲方: 乙方: 本协议作为《施工图设计合同》的补充,与《施工图设计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以下条款与《施工图设计合同》中的相应条款有不符之处,均以本协议条款为准。 一、施工图设计的程序 1、签订设计合同及补充协议 2、甲方提供设计所需的各项资料(见本协议第三条第二款) 3、乙方完成建筑单体方案的设计,并提交甲方书面认可 4、乙方根据甲方认可的单体方案完成建筑立面设计和各种管线的平面及系统的方案设计,并提交甲方书面认可 5、乙方依据甲方认可的单体平面和管线布置方案完成人防、消防、规划的报批图,并提交甲方,甲方在上报主管部门后将有关批准文件和修改意见复印件转乙方备存。

6、乙方在收到甲方出图通知后完成施工图设计,并提交甲方审核。甲方审核施工图后,如需乙方修改设计则由甲方提出书面意见。 7、由甲方组织设计交底,乙方配合参加并签字可交底记录 8、在工程施工、销售过程中,如需修改设计则由甲方提出书面意见。 9、乙方进行现场配合 二、施工图设计的组织 1、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双方应明确各自的项目负责人,形成一对一的工作关系。乙方应组织项目组,并提交一份各专业负责人名单。 2、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如其中一方的项目负责人或专业负责人更换、休假、出差或调离,应口头通知对方,并应有相应的人员顶替 3、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如乙方项目负责人或专业负责人出现设计错误或配合不力,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更换相应人员,并书面通知甲方。 4、双方同意本项目甲方项目负责人为:; 乙方项目负责人为:0 三、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1、甲方对其认可的文件、方案、图纸等应尽可参保持前后一致,并加盖公章;如无特别说明,皆应作为施工图设计的依据;如有不一致,

最新灌区规划大纲

山西省 大同市灌溉大水网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目录 前言(编制说明) (1) 工程特性表 (1) 1.综合说明 (1) 1.1规划背景 (1) 1.2规划目标任务 (1) 1.3工程总体布局 (1) 1.4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1) 1.5环境影响评价 (1) 1.6投资估算 (1) 1.7国民经济评价 (1) 2.基本情况 (1) 2.1自然概况 (1) 2.2社会经济状况 (1) 2.3农业生产状况 (2) 2.4自然灾害情况 (2) 3.农田水利现状及存在问题 (2) 3.1农田水利现状 (2) 3.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做法和成效 (2) 3.3农田水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 3.4加快农田水利事业发展的必要性 (2) 3.5加快农田水利事业发展的可行性 (3) 4.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3) 4.1水土资源总量 (3) 4.2水土资源利用现状和需求预测 (5) 4.3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与评价 (8) 5.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目标任务 (10) 5.1指导思想 (10)

5.2发展原则 (10) 5.4规划依据 (11) 5.5规划范围和水平年 (13) 5.6发展目标与建设任务 (13) 6.工程建设规划 (16) 6.1工程建设标准 (16) 6.2总体布局及分区发展重点 (16) 6.3主要建设内容 (16) 6.4重点工程 (16) 7.工程典型设计 (17) 8.工程管理 (17) 8.1建设管理 (17) 8.2建后管护 (17) 8.3服务体系建设 (17) 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8) 9.1投资估算 (18) 9.2资金筹措 (19) 9.3分期实施计划 (19) 10.经济和环境影响评价 (19) 11.保障措施 (19) 附表 20 附图 20

对众鑫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建议

引 天地纵横对众鑫项目规划方案建议 目录言 (3) 一、物业类别及延伸问题的建议 (4) 二、建筑风格及功能配套建议 (6) 1、建筑风格 (6) 2、色彩 (6) 3、功能配套建议 (14) 三、车行路网及地下车位 (15) 四、景观处理建议 (16) 1、标志性景观的塑造 (16) 2、园林景观的设置 (17) 3、入口处的塑造 (17) 4、售楼处的设置 (18) 5、楼王旁景观的设置 (18) 6、主题景观的设置 (18) 五、会所及幼儿园的设置 (20) 六、户型配比 (21)

天地纵横对众鑫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建议 引言 06年10月10日在众鑫公司会议室召开了众鑫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评审会,有3家规划设计公司参与了此次项目的规划设计。 在 以2号方案为主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再结合天地纵横公司自身的思路,建议: 本案地处朝阳洲,虽处市中心,但接壤于乡镇边界,因此建议以“都市村庄”的社区规划为出发点,既有都市的繁华便利,又有村庄的静谧绿色,结合天时、地利因素,将更有利于项目的打造。 ? ‘都市村庄’的社区规划Urban Village a. 都市村庄是一个有趣的、丰富多彩的、高水准的住区,既有城市的功能,又有乡村的环境,并提供多样的都市活动场所。 b. 中心区有较高密度的发展,以公共服务设施和就业内容为主,辅以居住,形成混合用途。 c.商业、居住、工作、公园、学校等,皆在步行可及的范围内,创造一个以人为主的居住环境。 d.便利的交通组织、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及秀美生态的自然环境,既给予人们都市的便利,又满足了他们拥抱大自然的梦想。 e. 建立社区的凝聚力、回归感和亲密的邻里关系。 f. 降低能源的消耗,大量利用太阳能,水的循环和再利用,垃圾回收和处理等。

工程设计合同补充协议范本

工程设计合同补充协议范本 工程设计往往是在工程项目施工前先行完成的,那么对于工程设计合同补充协议你又了解多少呢?以下是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程设计合同补充协议范文,感谢您的欣赏。工程设计合同补充协议范文一本合同书由与于日签署。设计人按先前签订的合同要求完成了工程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并配合完成了相关专题论证和第三方审查工作。现因建设地点附近拟建,对本工程影响较大,属于重大设计变更,需易地重新设计,为此,双方经友好协商,就原合同形成补充协议如下: 一、鉴于工作量和成本变化较大,经双方协商决定在原合同基础上,增加设计费人民币。 二、本费用包干重新设计和变更设计的全部费用,包括上级各级主管部门要求报送的全部设计文件编制、出版费用,咨询审查费用,以及为满足审批要求而完成的设计工作费用。 三、付款方式:本协议书的总金额是完成协议书所规定义务的一切费用。由设计人包干使用,业主将按进度分期支付。 1、在签订协议书后3天内业主预付总费用的20%作为预付款; 2、设计人完成施工图设计文件,并提交业主后3天内业主支付总费用的40%; 3、施工图设计文件通过业主和上级主管部门审查、修

改批准后支付总费用的40%; 4、本协议书费用为补充费用,不重复留质量保证金,原合同约定的质量保证金不变。 四、本协议书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五、本协议书经双方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后即产生法律效力,本协议书作为原合同的补充件,与原合同具有同等效用。 六、本协议书一式六份,正本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副本四份,双方各执两份。 业主:设计人: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或其授权代理人:或其授权代理人 年月日: 工程设计合同补充协议范文二委托方: (以下简称甲方) 受托方: (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于20xx年5月15日签订建筑工程设计合同(以下简称原合同),现因方便面车间的工艺修改。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现甲方将XX公司方便面车间内及料包车间的布置、方便面车间增加局部四层、面粉仓工程委托乙方设计,为明确双方责任,经双方同意就原合同基础上签订本补充协议,以供双方共同遵守。 第一条工程造价 1. 本工程总价为含税RMB350000元,即人民币叁拾伍万

M灌区灌溉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文本

标题1:黑体3号加粗 段前距17 磅段后16.5磅 多倍行距 2.4 标题2:黑体小3号加粗 段前距0.5 行段后13磅 1.5倍行距 标题3:宋体, 4号, 加粗 段前距0.5 行段后13磅 1.5 倍行距, 正文宋体, 五号, 首行缩进2字符 行距: 单倍行距, M灌区灌溉排水系统规划设计 计算说明书 XXXX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年三月 1灌区的概况 M灌区位于太行山前河北平原,灌溉面积包括磁县、临漳、成安,控制面积80km,约12万亩灌区地形平坦,趋势是西南高东北低,地面平均坡度一般在1/1000~1/2000之间。灌区东北部有一条古河床,灌区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气温以7月份最高,在25℃以上,1月份最低,在-2℃左右,无霜期220天。春季常有旱风,冬季多西北风,灌区内表层土壤以中粘壤土、砂壤土为主,灌区东部有一小部分盐碱土,灌区潜水不透水层埋深为20m,地下水等水位线大致与地面等高线平行,地下水流向大致为西南-东北方向. 灌区主要种植冬小麦、夏玉米、棉花、油料、谷物等旱作物。该灌区土地垦殖率为0.8,作物复种指数1.50。作物种植比:小麦0.50,夏玉米0.50,棉花0.20,花生油料0.20,春玉米0.1。在古河床以南,九里牌以北零星分布盐碱地约1.0万亩,在C河及F河修建的Y水库及X水库皆为防洪、灌溉、发电及水产养殖等多目标综合利用水库,水库下泄流量可满足灌区灌溉要求。 灌区的工作制度采用干支续灌,斗农渠轮灌。灌区设有干渠一条,支渠5条,并设有2条直接从干渠上分水的斗渠。其中每支渠控制若干斗渠,1支有6斗,2支有5斗,3支有6斗,4支有5斗,5支有6斗,干渠的渠首引流量为4.34 /s。灌区排水为由中间向两侧排水,排水承泄区为C河,F河,末级农渠与末级排水农沟呈相邻布置。排水沟分干支斗农四级, 渠系建筑物有干渠进水闸,支渠分水闸,斗渠分水闸(1.2干斗处),节制闸,退水闸,桥涵,公路桥等,当地形较陡时,要布置跌水,建筑物的规划布置要尽量紧凑,减少工程量,减少投资。渠道的纵断面纵坡比降可根据平原区经验值取值,干渠1:4000,支渠1:3000,斗渠1:2000,农渠1:1000,根据《《GB50299-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参照平原区的灌溉排水经验数据确定断面设计要素,进行水利计算,具体见附图。 1.1自然条件 1.1.1地理位置 M灌区位于太行山前河北平原,灌区范围西起京广铁路,东起京港澳高速公路,南临C河,北至F河,灌溉面积包括磁县、临漳、成安、魏县等县市部分土地。总控制面积80km2,约12万亩。M灌区地形图见附图 1.1.2地形地貌 灌区处于太行山东麓冲积平原,地形平坦,总的趋势是西南高东北低,地面平均坡度一般在1/1000~1/2000之间。京广铁路一带的灌区高程约为58m,灌区东部一带高程约为50m,灌区东北部有一条古河床,已干涸,地面上仅残留些沙丘。灌区地貌较简单,没有特殊地形。 1.1.3水文 M灌区属海河流域南系(在永定河以南),C河及F河皆为海河二级支流,发源于太行山西部山区,出山后向东穿过铁路即进入河北平原。二河出山口处修建有X水库及Y水库,并于沙河沿岸加固了提防,基本上可控制一般洪水。经二库调节后,在一般情况下河水位均低于地面,地表水及地下水皆可自流排入二河。 1.1.4气象 M灌区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气温以7月份最高,在25℃以上,1月份最低,在-2℃左右,无霜期220天。春季常有旱风,尤以5、6月份的干热风危害最大,风向偏南,风力可达六、七级。冬季多西北风,风力最大可达八、九级。多年平均降水量517.2mm,多集中在7、8两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8%,冬春雨量极少,多年平均蒸发量1357mm。干燥度为2.62,相对湿度一般在50%~85%。 1.1.5水文地质 灌区地质构成主要由新生界第四系松散沉积物构成,厚度在200~300m。灌区潜水不透水层埋深为20m,地下水等水位线大致与地面等高线平行,地下水流向大致为西南-东北方向。灌区东西两部分水文地质条件略有不同,以古河床-九里牌-四十里铺一线为界,西部地下水埋深在5~8m之间,矿化度小于1g/L;东部埋深在15m左右,矿化度在1~3g/L之间。地下水补给来源包括汛期降雨、地下水侧向径流、旱季灌溉等;地下水的消耗主要是潜水蒸发。地下水动态类型为降雨(灌溉)-蒸发型,主要是垂直运动。 1.1.6土壤 灌区内表层土壤以中粘壤土、砂壤土为主,中粘壤土占52.32%,砂壤土占37.63%。土壤肥力中等,灌区东部有一小部分盐碱土,表土全盐量在0.2%~0.5%。灌区0~100cm平均容重1.45t/m3,孔隙率为43.5%(占土壤体积的百分数)。 1.2社会经济条件 1.2.1工农业生产情况 灌区内人口密度较大,劳动力充足,灌区总人口约8.0万,劳动力1.9万,建筑业熟练工人较多。灌区内村镇的乡镇企业比较发达,有纺织、粮食加工、油脂、陶瓷、日用工业品等轻工业,铁路沿线及西部山区有机械制造、水泥、化肥和煤炭等重工业。灌区附近山区盛产石料,沙河河滩盛产砂料及卵石。灌区交通发展,有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穿过。 灌区主要种植冬小麦、夏玉米、棉花、油料、谷物等旱作物。该灌区土地垦殖率为0.8,作物复种指数1.50。作物种植比:小麦0.50,夏玉米0.50,棉花0.20,花生油料0.20,秋粮0.1。

项目规划设计建议书

项目规划设计建议书 一、项目规划设计编制大纲 1、项目以弘扬炎帝文化为主轴,光大炎帝业绩,发扬炎帝精神,后人缅怀祭拜始祖---炎帝。挖掘红色文化,结合民间传说,对炎帝神农的传奇故事整理和编写,使之具有传奇特色的文化体系。 2、对业主方项目规划总要求,结合当今市场联想未来社会的发展及市场的展望,精心规划设计。 3、确定新东方炎帝神农国际旅游产业园一期二期的规划区域,对区域内的地形地貌进行勘测,对现有资源充分整合利用,全面分析,科学评价。 4、项目的规划设计,依据国家有关的现行政策及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和挖掘与其相关的资源,形成合力,使之顺利健康的运行。 5、项目的规划设计,要考虑近景效益与远景效益的关系,注重成本核算。 6、项目的规划设计,以古代的建筑造型为主轴,全面考虑,精心设计。 7、项目的规划设计,必须要考虑到国家的土地政策,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严禁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8、项目的规划设计,道路及管网系统要合理布局,科学构成。 9、高山景点要根据项目特性结合自然环境,处理好特性与环境的关系。

10、项目规划设计,要处理好静与闹、人与自然、效益与发展、境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游客与居民的关系等。环环相扣,互利共存。 11、项目规划设计,充分考虑防灾系统和安全系统,针对项目生存的重要性、严肃性与结合项目的特性要科学布局。 12、提出项目的近期、中期、远期的建设规划,分清轻与重、主与次、缓与急,确定2012年具体建设内容,规模投资估算以及实施安排。 13、详细规划各年度的用地计划,整体项目五年内完成。 14、对项目进行总体投资分析。 15、确定区域内的规格及红线位置。 二、项目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现状 项目处在群山脚下与炎帝陵毗邻,境内山川秀丽、景色优美、气候宜人、处处鸟语花香、溪水潺潺,总面积约800公顷,其中高山约540公顷,丘陵面积约200公顷,耕地面积约60公顷。区域由九个自然村民小组,总人口近900人,住户219所,当地民风淳朴。 三、项目设计的指导思想 以炎帝文化为项目建设的主轴,光大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充分发挥优美的自然环境的作用,高起点、高标准、全方位的打造,突出古老建筑物的风格。 四、项目分为六大块 (一)主块:炎帝文化

初步设计与方案设计的区别

初步设计与方案设计的区别很多人分不清初步设计与方案设计,总觉得都一样,其实严格起来是有区别的,下面小编收集整理了初步设计与方案设计的区别,供大家参考。 一、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是设计中的重要阶段,它是一个极富有创造性的设计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设计者的知识水平、经验、灵感和想象力等。方案设计包括设计要求分析、系统功能分析、原理方案设计几个过程。该阶段主要是从分析需求出发,确定实现产品功能和性能所需要的总体对象,决定技术系统,实现产品的功能与性能到技术系统的映像,并对技术系统进行初步的评价和优化。设计人员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选择合理的技术系统,构思满足设计要求的原理解答方案。 1、DBS3900 RRU级联不能超过3级、BBU与最后一级RRU 设备不能超过40千米。 2、现如今1个BBU下支持1个普通小区+1个共小区组网情况;多个普通小区和多个共小区在1个BBU下暂不支持。 3、共小区目前软件版本最大支持6位置组*6载波配置,不支持4*9、12*8的配置。 4、主RRU和辅RRU地理位置上应属于同一BSC和LAC 区内。

建筑有不同的风格,当然,园林也会有不同的风格。但我这里所说的“园林风格”并不仅仅是指同事口中的“风情园林”,更多的是指其所处的地域的整体环境的特色。如中国皇家园林有它自己独有的“风格”,西方皇家园林也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苏州私家园林有它自己独有的“风格”,西方的私家庭院也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这些“风格”的背后有着很多的载体的支撑,这些载体包括地理因素、历史背景、宗教背景、建筑物的特色、人文特色……所以,这些“园林风格”所体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其所处的地域的整体环境特色。 确定设计方案,首先要清楚设计的目的和所要达到的效果。 由此引出了另一个话题:我们在做一个方案的时候,首先考虑的问题是什么。 做设计,打造“某国风情园林”这样的设计思路是会首先被枪毙的。因为我们认为这样的打造是没有意义的。首先,我们的设计人员都没有到过“某国”;再者,如上文所说的,这样的风情园林并不是单靠一个楼盘项目的园林环境就能够支撑的。 当我们接到一个新项目的时候,首先我们会去现场考察——看地。经过对地块特性的研究,这时候我们就开始考虑

项目设计合同补充协议

发包人(以下称甲方) 设计人(以下称乙方) 甲方委托乙方承担项目工程的工程设计,对“项目设计合同《以下称原设计合同》”的未尽事宜,经双方协商一致,签定本补充协议。 本补充协议为原设计合同的组成部分,与原设计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本协议与原设计合同有不一致之处,以本协议为准。 一、增加甲乙方责任如下: 1.甲方有权参与或聘请技术专家(有关费用由甲方负责)参与乙方的技术方案优化评选,在听取各方意见后确定技术方案; 2.在不同的设计阶段(扩初阶段、施工图阶段),设计院应及时提供相应的与该工程相关的所有资料(包括电子版的计算模型和计算书); 3.单桩承载力按照试桩结果进行取值,但是如由于时间节点原因暂时无法按照试桩结果进行取值时,桩基设计应根据咨询单位意见先行设计,后期根据试桩的实际结果对桩基进行适当调整; 4.当设计优化意见可以通过施工图审核时,并确定其符合相关的国家及地方设计规范后,设计院必须无条件接受,且在较短时间内将优化意见落实到施工图中,否则,业主保留更改设计院的权利或拒付设计费等其他强制措施; 5.甲方负责及时提供本工程项目设计的部分通用做法及装修标准,以设计指导书的形式提供给乙方;如有延误由甲方负责重新调整设计进度; 6.甲方有权审核各设备专业的非通用产品的规格、型号及厂家; 7.乙方应邀请甲方参与技术方案优化评选; 8.乙方应出席设计图纸会审及所有设计交底会议,在收到会议纪要后三个工作日之内

(甲方同意除外)对会议纪要中所提出的设计变更出正式变更。 二、增加关于工程设计质量和深度的条款: 1.基础方案应在基础方案专家研究论证的基础上,乙方将有关桩基布置图和桩基节点详图及桩基轴力、桩基承载力等数据和图纸向甲方进行中间汇报,由甲、乙双方共同确认后进行后续工作;如果乙方提交后48小时未有回复即认为甲方已认可,乙方按确认后的方案进行施工图设计; 2.上部结构方案应满足甲方设计要求。乙方所提出的上部结构方案,应提供给甲方予以确认,有关墙、柱、剪力墙的平面布置及断面尺寸需经甲方同意后方可进行后续工作。如果乙方提交后72小时未有回复即认为甲方已认可,乙方按确认后的方案进行上部结构的施工图设计; 3.设计质量,建筑、结构、电气、通风、水专业应相互协调,把错漏碰缺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4.梁、板、柱完成典型户型配筋后乙方需将配筋白图打印交付甲方算量,预测钢筋、混凝土的有关指标,乙方不得以设计周期紧张等任何理由提出异议。中间检测到异常技术经济指标时,在不违反国家有关规范的条件下,乙方必须进行设计调整优化。为方便中间控制,有关控制指标详见下: 三、对原设计合同增订下列关于工程设计经济性的条款 1.乙方应采取限额设计。结构含钢量和混凝土含量、强度等级,应控制在经济、合理的范围之内; 2.以现行国家设计规范为基础,标准计算程序计算出来的结构计算结果为标准。基础和上部结构的施工图的钢筋及混凝土含量不应超过在计算结果标准的15%。设计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