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8文化遗产保护下的对古村古镇旅游资源 开发研究——以岳阳张谷英村为例

2008文化遗产保护下的对古村古镇旅游资源 开发研究——以岳阳张谷英村为例

2008文化遗产保护下的对古村古镇旅游资源 开发研究——以岳阳张谷英村为例
2008文化遗产保护下的对古村古镇旅游资源 开发研究——以岳阳张谷英村为例

湖南省第八届大学生旅游论坛本科论文

题目:文化遗产保护下的对古村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岳阳张谷英村为例

学校:

院系:

专业:

姓名:

指导老师:

二00九年月日

文化遗产保护下的对古村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以岳阳张谷英村为例

作者:指导老师:

[摘要]随着新出台的国家法定节假日的问世,拥有独特的文化历史内涵的古村古镇具有广阔的旅游开发前景和市场。张谷英村作为一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在2001年,张谷英古建筑群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张谷英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文化遗产旅游开始扩展到这个神秘古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开发成了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信息,通过对张谷英村当地居民和前来参观的旅游者对张谷英村旅游资源开发意向的感知进行分析,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张谷英村旅游资源开发与新农场建设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与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给其他古村古镇作出示范作用。

[关键词]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古村古镇张谷英村新农场建设

Heritage town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the old vill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 To Yueyang zhangguying village as an example

[Abstract]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national statutory holidays come with a uniqu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onnotations of the old villages in the town have broad prospects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marketing. Harigaya, as an old village with 600 years of history, ancient villages, in 2001, zhanguying ancient buildings by the State Council established a national 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s. In 2003, zhanguying villag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awarded the first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 the title of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began to expand into this mysterious Middle Kingdom's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the use and development have become hot spots of current research . This article uses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through field observations, questionnaires and other methods to obtain information, through Harigaya England come to visit the village of local residents and tourists to the villag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zhanguying perception of intent analysis, using SWOT analysis,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Harigaya English Village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new farm building with a combination of development. Promot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ancient villag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to make a model for other Middle Kingdom town.

[Key words] old villages in the town of 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zhanguying Village, a new farm building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方法

1.当前国内古村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凸显的问题

2009年6月13号是中国第四个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在湖南省永州市上甘棠村,这座千年古村成为了湖南省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点,由此引发来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再湖南省逐步开始由政府干预,这是湖南省旅游业的一大转变。在日新月异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日程中,中国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作为历史性的古都古城,在现代化气息浓浓包围中,古建筑正在逐渐消逝,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建筑物,古都古城的历史气息正在逐渐消退,随着现代旅游的兴起,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旅游业在全国如火如荼的蓬勃开展,一些小有名气的古村古镇也正在被开发成旅游游览地,在一些古文化遗址遗迹中充斥着现代商业气息,原汁原味的古文化古建筑正在被扭曲。保继刚在《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研究》中将旅游商业化作出界定,他认为旅游商业化具有以下特征“商业功能的转化是由旅游推动的,大量商铺的顾客群体发生转变,面向旅游者的店铺数量比例很大,甚至超过面向本地居民的店铺数量,商铺商品的供给超过当地居民的购买力;旅游商品同性质严重,手工艺品减少,大规模生产的产品充斥市场。”

其实早在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频频成功后,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就掀起了一股新的旅游热潮,许多旅游开发商借此契机,开发世界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也有许多古老的具有独特性的古村古镇为促进经济和旅游发展开始忙碌在为申报成功世界文化遗产名列之中。盲目的旅游资源开发虽然促进了当地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当地原生态的自然和人文历史环境被破坏,居民纯朴的生活被打扰,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建筑被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破坏,古建筑的不复存在,趋于商业化的古村古镇文明之旅以失去了其原有的游览意义,这种以牺牲当地环境资源为代价的旅游资源开发最终会阻碍当地的经济发展。张谷英村作为一座古村,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可想而知。针对目前的迫切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新农村建设以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我们选择岳阳张谷英村这个目前尚未被完全开发的古村,我们对实地进行了调查,做出了一个开发研究结果。

2.相关研究背景

2.1.国内相关研究背景

自从安徽西递宏村申请成功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古村镇诞生,中国掀起了的一股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热也扩展道到古村古镇之中,古村古镇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涵盖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研价值是无法比拟的,因此其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学者的研究热点,古村古镇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涉及旅游资源开发的部分主要有:○1.古村落旅游形象设计研究,章锦河,2001,以宏村古村落为例,研

究了其旅游形象定位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2.古村落旅游市场开发研究,胡道生,2002,研究了在可持续发展下怎样对古村落旅游市场开发。○3朱家角古镇旅游深度开发研究,2007,黄瑞华。

目前中国学者也多是针对单个案例进行古村古镇的保护与开发研究,我国理论成果远比实际操作要多,然而针对张谷英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还甚少,目前针对张谷英村的研究中涉及到古村古镇如何开发的相关研究主要有:○1旅游背景下古村落文化生态演变机制——以张谷英村为例,2008.11,李文兵○2岳阳张谷英村旅游开发与管理现状分析,2008.01,江波。

2.2.国外相关研究背景

早在国外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产生了文化遗产旅游,到了90年代因为大量的文化遗产旅游而引发的文化遗产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形势严峻,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了外国学者的研究热点。外国学者主要从旅游管理、社区参与和市场供需等方面进行探讨,如:○1.文化遗产的旅游市场研究Bronwyn.J 2004 研究了文化遗产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需求在旅游形象设计和产品体验方面的作用。[1]○2.如何保持文化遗产的原真性研究,Myra,S 1997 以马里世界文化遗产地Pays Dogon在旅游影响下的社会文化变迁为例探讨了旅游对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影响。[2]○3.以“维京遗产”旅游为例研究了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Halewood 2001。[3]

3.1.研究案例对象分析

张谷英村,位于湖南岳阳以东的渭洞笔架山下,地处岳阳、平江、汨罗三县市交汇处,距离长沙、岳阳分别约150公里和70公里,为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江南民居古建筑群落,至今已存在了600多年。2001年,张谷英古建筑群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张谷英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张谷英村建筑规模之大,建筑风格之奇,建筑艺术之美,堪称“天下第一村”。目前保留1700多座明清建筑。张谷英景区已成为湘北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据记载,张谷英村发展至今已经过了600多年的历史,上海同济大学王绍周教授说:张谷英村可以作为汉民族聚族而居的代表,它集中国传统文化、平民意识、建筑艺术、审美情趣之精华于一体,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有重大价值。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素有“民间故宫”之称的张谷英古村落位于湖南省岳阳县青山环绕、溪水淙淙的渭洞山区。作为汉民族聚族而居的代表,古村始祖张谷英公26代子孙繁衍,数千人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古村规模宏大、布局巧妙、设计巧夺天工,集建筑艺术、民俗文化、宗亲文化、耕读文化、明清风貌之大成。

当前张谷英村旅游资源开发在发展阶段,在我们的调查中,有团队游客前往张谷英村旅游,但是大部分在来张谷英村之前对张谷英村所知甚少,主要是靠他人推荐才来张谷英村参观,而旅行社开设的张谷英村旅游路线的方案很少。在我们对周边朋友进行的调查中也发现,即使是岳阳市当地人也很少有知道有个张谷英村隶属岳阳市,所以目前就张谷英村的知名度来说,其旅游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原始的古村古镇风貌依然存在,但目前形势也相当严峻,古建筑正面临着被商业化吞噬的困难

3.2.研究案例特征分析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第十七届会议于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过关于在国家以及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建议,其中被视为“文化遗产”的建筑群定义为:因其建筑谐调或在风景中的位置而具有特殊历史、艺术或科学价值的单独或相连建筑群。

古村落是一种特殊的人类居住空间环境,古村落的选址、规模、结构和整体建筑的空间布局受“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古代风水的影响,使其轮廓架构的象形特征更加鲜明突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交融的底蕴深厚。[4]

张谷英村就是同时具备这两种特征的古村,由于生活方式的差异,古村落的历史沧桑感更强,而时空景象遗存的差异,使“古村落”作为一种浑然天成的旅游资源显现出其独特的个性,区别于传统村落旅游地。

4.研究内容、目的的分析

笔者主要以岳阳张谷英村为例进行调查研究,从当地居民和前往当地的旅游者两个角度进行调查和分析,对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如何合理的进行旅游资源开发进行研究,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以及古建筑和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当地居民纯朴的生活方式让我们不经意为他们引发反思,反思我们旅游者的游览和旅游开发商对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发所产生的问题。

二.调研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1.基本的思路

1.1.调研对象

此次调研考察以当地居民和到张谷英的游客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从外地回家探亲的当地村民、团体游客、自驾车非团体游客、当地进行导游词讲解的导游们以及张谷英村周围的村民们。包括各个年龄阶段、各种性别、各种职业、各个文化层次的人们,以获得全方位的信息。

1.2.调研内容

此次调研针对张谷英村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现状及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问卷。问卷也分

为居民与游客两大类。调研内容主要集中在景区游客对张谷英村古村古落保护与开发的感知和当地居民对张谷英村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感知,对古村的现状、前景的感知,对景区开发商政策的感知以及为古村创建美好将来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1.3.调研的方法和过程

调研中运用配比法和随机抽样调查等方法选定代表性调查对象。在调研中做到将年龄的横向度,文化程度等因素纳入抽样依据。调研以问卷为主,同时,我们跟正在填写调查问卷的游客和居民进行深入的交谈。访谈中,居民和游客真诚地与我们交流意见想法,这使得我们的调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用抽样调查方法获得基础数据,然后利用一定实际信息和理论依据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实证法得出结论。

笔者主要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到当地实地调查,拍摄图片,对当地的情况进行了解,直接体验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及作为一个旅游者的旅游感受和心态,同时,笔者也采取了走访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形式作出系统的分析。在乘车前往张谷英村的途中通过与司机和乘客们的交流获得了对张谷英村当地现状的基本情况。在考察的一天一晚里,则主要是通过对旅客们发放调查问卷,对当地的居民采取问访,在与当地的村民进行交谈中,对张谷英村的历史、民俗、旅游开发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当地的老人见证了张谷英村的发展,他们给我们也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

1.4.调研的结果

此调查问卷于2009年09月25日下午至26日下午在张谷英村的各个景点及古村外围发放。问卷发放了150份,回收140份,回收率93.33%经过复查确认,其中有效问卷131份,有效率达到93.57%.确保了我们得到足够的信息。其中被调查者中有68位当地居民,63位前往当地参观的游客,还有47份问卷对古村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另外对多位游客和居民进行了访谈,从中了解到许多未涉及到的问题。

2.问卷设计原理

此次自身问卷设计主要采用了李克特量表原理设计问卷,同时,还采用了比较法、多项选择法等形式来完成这次问卷。问卷分两部分,主要针对当地居民和来访旅游者进行调研,从两者利益角度分析出张谷英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切合点。

3.调研的分析方法

主要采用SWOT分析方法和Excel数据图表分析方法。

三.调查分析

1.被调查者基本信息

此次被访者女性占55.1%,男性占44.9%,差别还比较小,而被访者的年龄构成差异较大,

其中以青年和中年人数为主,还有少数小孩和老年人。

图1:被调查者性别比例图

当地居民还过着比较淳朴的乡村生活,以农耕为主,但是新时代的生活用具也在张谷英

村有所展现。当然村内的人已经遍布全国各地,村内主要居住着2000多人,还有4000多张

谷英的后代在全国各地,逢年时节就回家过年。

图2:被调查者职业分布图

由图二可以看出,此次被调查者工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农民占总调查人数的16%,大

部分位当地居民,教师占20 %,服务行业人员占10 %,部门经理占总调查人数的5%,学生

占18%,主要都是慕名而来参观张谷英村,最后其他包括机关退休干部、导游员、考察人员

等占26%。可见张谷英村的旅游资源对各类人群都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不管是其独特的古

建筑还是别具一格的民风民俗,张谷英村的旅游开发前景广阔。

被调查者职业分布图010203040工人农民教师律师服务行业人员部门经理学生其他

数据

职业系列1 被调查者性别比例图

47%53%男女

图3: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分布图

由图三可以看出,此次调查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29%,初中以上至大专文

化程度的占33%,本科及本科在读的占30%,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的占8%。被调查者的文化

程度差异之大,可以更好的分析出不同人群对张谷英村的不同层次的看法,以便作出更好的

研究。

2. 张谷英村居民对当地古建筑文化遗产的感知

2.1古村古镇的可投入性

图4:当地居民对当地旅游资源吸引力的认知与了解

上图是当地68位居民对当地具有吸引力旅游资源的了解与认识,这道题为多项选择题,

其中我们可以看到有35位当地居民选择了建筑和民俗,这里的建筑建于明清年间,距今已

近有六百年的历史了,其历史的源远流长就自然不用说了,当地独特的的古建筑构造至今仍

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个迷,村民们也知道来张谷英村的大部分游客也都是冲着这座“天下第

一村”而来的,欲一睹这座古老的村落的芳容;还有28位村民选择了这里的特色小吃,状

元红薯粉、油豆腐、山间干野菜等农家野味也逐渐成为张谷英村经济不断发展的支柱;另外,

35352834210

5

1015

2025

30

35

40

建筑民俗特色小吃历史文化自然风光

系列1被调查者文化程度分布图29%33%

30%8%初中以下(含初中)初中—大专本科硕士以上(含硕士)

还有21位村民选择了自然风光,也对,张谷英村本就是一块风水宝地,四面环山一条渭西

河贯穿整个村子,正所谓依山傍水,自然与人类建筑的完美结合。具有如此综合性的旅游资

源,说明古村镇的可投入性,其旅游市场的开发前景可想而知。然而,具我们到当地调研来

看,前往当地的道路只有一条,路上有一部分还是泥巴路,让人感到颠簸流离,最重要的是,

路上没有路标,给当地来访者造成很大的不便。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和重点国家保护单位,

张谷英村的旅游市场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到的

新农村建设中就有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的规定,道路

交通是做好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当地经济和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

2.2古村古镇的可居住性

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张安蒙认为村落首先是一个人居空间,它的基础功

能是居住,村落的第一要素是人。在这个层面上古村落也不例外。古村落在被作为景区规划

时应该重视对作为村落第一要素的人的日常生活、生产、生存、生育等进行规划设计。 自

2001年张谷英村被评为“全国第一村”以来,国家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

保护张谷英村的原始建筑,旅游开发公司开始介入当地居民的生活,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从此

有了巨大的改变。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到,5%的人认为夜生活丰富多彩了,6%的人认为生活用具的多样化,9%

的人认为教育有所提高,12%的人认为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交通这一方面有15%的认为改

变很大,以前主要以步行为主,现在大多以摩托车为主,不过在方便的同时,空气、水质也当地居民对村内发展变化的认识16%12%6%5%9%

15%21%16%民俗生活方式生活用具夜生活教育交通环境村内建设及基础设施

在不断下降。不仅是游客的不良行为引起的,当地居民也是这祸端之一。16%的人认为民俗

和村内建设及基础设施变化发展挺快的,包括村内丧喜庆典的方式、村内公路的建设、村内

燃料及燃具的转变等等;21%的人认为在张谷英村被开发后环境受到了严重的侵害。旅游业

的发展,在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该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比较大的负面影响,不

止是自然环境而且人文环境也遭受着现代生活的冲击。当地村民的文化素质和来访游客的文

化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的环境造成破坏,加强新农村建设,增强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和

保护意识,是张谷英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3.生态环境保护

图4中,当地村委会对张谷英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只占到了22%,政府高达49%,旅游开

发公司也这占到了29%;而图5中,当地居民对张谷英村的保护力度达到了35%,政府还是

高居46%,而旅游开发公司却跌到了19%。政府不仅是古村古镇资源开发的主力军,更是古

村古镇资源保护的主力军。一方面政府有雄厚的人力(专家)、物力、财力做支撑,另一方张村旅游资源主要保护者46%19%35%政府旅游开发公司当地居民

张村旅游资源主要投资者22%49%29%村委会政府旅游开发公司

面政府也以保护古村古镇为己任。当地的村委及其领导下的村民虽然对张村的旅游开发投入的比较少但却大大加强了其保护力度,原因何在,他们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不管在专业知识还是财力方面都不能有较大投入,不过这里毕竟是他们祖先留给他们的宝贵财富,是他们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园,对张谷英村的保护更是不能小视的。而作为旅游开发公司的话,其本身就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要对张村的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其成本就会有所增加,其盈利也就会有所减少。据笔者了解到,这已经是张村的第三届开发商了,对环境的保护是一届不如一届,面对这样的现状,当地居民们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园遭到破坏了。张谷英村古建筑的独特的历史文化个性是支撑张谷英村旅游发展的支柱,对当地旅游资源的环境保护不仅是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

3.被访游客对张古英村旅游资源的感知

3.1游客的来源地分布情况

客源地的分布图

国外

周边省市

系列1

省内

本地

0510152025

此次调研中国外游客所占比例为 3.26%,周边省市所占比例为29.03%,省内游客占比例35.48%,而省内游客比例为32.26%。由于受到交通不便、经济滞后、宣传力度不够等因素的影响,国家级历史文化古村张谷英景区的旅游者多集中在省内与周边省市。在笔者访谈中,多数游客反映说这里的交通条件太差,一路颠簸流离才到这里,更重要的就是一路上没有路标指示,几经走错。或许交通改善了,加上张谷英村的历史文化等的魅力,客源地必然能伸延至更广的地方。调查还发现,游客大多数是第一次来到这里,进入张谷英村参观多次的一般是省内游客。他们的目的不再是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建筑特色等古村风貌了,大部分是散散心,放松身心。总的来说,回头客很少。所以加强当地旅游资源吸引力才是根本之所在。因此,笔者又对张谷英村旅游需要改进的方面进行了调查。

3.2张谷英村旅游需改进情况

29%的游客认为张谷英村的游览项目需要改进,譬如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不够,仍旧以同其他

古村落相比较趋同性较强的古民居、祠堂、老房子、老巷子等旅游产品作为其特色。旅游内

容较为单调,吸引力不够。21%的游客则认为张谷英村的交通亟待改善。18%的游客则觉得旅

游引导设施过于单调,简单的跟随到有走马观花般的游走,难以真正领略湖湘文化以及古村

的历史文化魅力,现代化旅游引导设备欠缺。15%的游客提出要改善住宿条件,当地的住宿

主要分为招待所和民宿两种,住宿条件较差,客房有限。9%的游客对饮食条件提出建议,张

谷英村的特色小吃很多,但是要真正的享受其中,恐怕简单的在居民家中吃还不够味,毕竟

饭庄千万家口味就有千万家。8%的游客还为我们提出了其他可改进方面的建议。比如,应该

加强特色文化的重视,避免和其他古村走雷同道路。古村中的风俗民情独具一格,地方特产

风味独特,古屋建筑造型奇特,排水系统俨然成谜等都是可以大力发展的特色。在笔者访谈

中,很多游客向我们提到古村的环境,本是一个小桥流水般幽静美丽的村庄,现在由于不合

理的开发,游客的增多,当地居民环保意识不强等因素,已经被污染了。还古村一个新貌已

是大多数人的呼声。这里的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开发程度较深,可是相应的服务却跟不上古

村发展的步伐,远远滞后。部分游客觉得应该要保持古村原貌,笔者以为,古村落,一是古,

二是村落,如果古气、古风、古韵、古朴、古貌不存,商贾遍地,古村落则变成了新集镇。

需要改进的方面21%15%29%9%18%8%交通住宿旅游游览项目饮食旅游引导设施其他

3.3选择张谷英村的原因分析

在本次调研中22%的游客来到张谷英村游览是因为向往这里的古文化,所以亲自涉足来

到张古英村领略历史文化的熏陶。而22%的游客则是冲着乡村的文化气息而来的,张谷英村

落的节日庆典与风俗民情都毫不质疑的吸引着广大游客。那此外,有20%的游客是为了它古

建筑的建筑美慕名而来,一排排的古屋,一个个天井,神秘的排水系统,悠久的古驿道,古

老的美人靠等无不成为强有力的旅游资源。游客中的15%则是因为其它的特殊原因而来的,

在笔者访谈中就了解到有几位游客是受邀来到这里,还有就是因为好奇而来的,其中还有几

位是全陪导游。有8%的游客是因为选择了旅行社的优惠路线,张谷英村呢,恰好是该路线

的一个景点。7%的旅游者是因为对风水学的浓厚兴趣而来此,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这些人

在查看资料和平时了解中知道张谷英古村落的风水良好,故来。其余6%的游客是受到已来

游客的好评的影响,想来见识一下“庐山真面目”。

3.4游客对张谷英古村落旅游资源认知度概况

游客参观张谷英村的原因8%6%20%22%22%7%15%旅行社优惠的旅游线路朋友的一致好评古建筑的建筑美乡村的民俗气息古村落的古文化

风水学的浓厚吸引力其他游客对当地旅游资源的认知度

2530

35

40

游客对当地旅游资源

众所周知,张谷英古村落是个自然风光优美,地方特色风味独特,古屋建筑造型奇特,它的风水学更是蒙上了一片面纱。这里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较具特色。据此,笔者针对游客对张谷英古村的旅游资源的认知度做了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笔录。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游客对当地古村古落的建筑特色评价较高。虽然笔者去到当地调研时已经过了民俗文化展示时期,但是从游客对当地民宿的高度评价中可以看出,张谷英古村的民俗文化极具特色。比如他们的春节盛典,丧礼的隆重仪式等等都令游客向往已久。游玩了张谷英村,部分游客对这里的风味小吃也是流连忘返。香喷喷的土鸡,油豆腐,红薯粉,豆腐渣饼汤,辣椒炒肉等等特色小吃都值得一尝。古村四面环山,村前玉带河与渭西河传村而过,自然风光优美。故有部分人对这里的自然风光也持高度评价态度。当然,有些游客对古村中其它的人文与自然资源比较喜欢,比如这里所体现出来的湖湘文化,风水学,排水系统等。

四.张谷英村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Qpportunity)、威胁(Threat)。所谓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我们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得出对张谷英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各种结论。

优势strengths:当地旅游资源丰富,周边旅游市场前景广阔,靠近岳阳楼等著名风景区,可强强联合,开发新的旅游线路,促进当地旅游和经济发展。劣势weaknesses:当地交通不便,唯一一条进村之路,对于长远的旅游发展相当不利,当地环境已有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居民的个人素质和保护意识不够,居民和旅游者互动较少。

机遇opportunities:湖南省开始针对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单位和地区投入资金支持和保护,新农村建设的开展,给当地经济和旅游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威胁threats:现代化的发展对当地的历史文化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民俗民风的潜移默化,居民和旅游者的摩擦加剧。

五.张谷英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

张谷英村作为一项特殊的旅游资源,文化性是其本质、核心属性,也是其旅游吸引力的源泉,但在张谷英村旅游开发和管理中存在着种种问题急需解决。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做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与周边旅游景区强强结合开发旅游资源

张谷英村位于岳阳市东南角,岳阳以岳阳楼最富盛名,每年有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岳阳

楼。在2008年我国新出台的国家法定节假日中,短期小假增加,也增加了短途旅游的开发

前景,张谷英村的主要客源地是本地和周边省市,若由旅行社开发新的旅游线路,将岳阳楼

与张谷英村旅游集合成一条线路,将大大促进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加强与周边

景点的紧密结合,同时也向游客展现了不同风格下的文化历史。

2.新农村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向结合

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2006年

的一号文件正式分布,其内容可以概括为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

容整洁、管理民主”。张谷英村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实施,不仅可

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教育交通科学医疗卫生的改善,而且可以为当地

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物质基础,实现资源开发与当地居民的双赢。张谷英村可以向“景村共栖”

方向发展,景点和古村共同发展,共同繁荣。[5]

通过新农村建设,提高张谷英村的教育科学交通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水平,以加强当地

居民的素质水平和对古村落的文化遗产的自觉保护意识,交通条件的改善特别是路标的运

用,给当地旅游发展期推动作用,当地居民正确认识旅游开发对他们的生活水平有显著的提

高作用,让居民充分参与到古村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3.政府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引导者

一个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与鼓励,在第四个我国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日中,湖南省的第一个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单位落成,政府每年投资100修缮和保护

当地的文化遗产,为旅游开发和发展提供动力。张谷英村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地政府出台一系列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给当地居民和文化遗产做资金保障,并合理引导旅游开发者进行旅游开发,减少对当地文化遗产的破坏。

4.当地居民与旅游者的互动

外来者的介入,确实给当地居民造成一定程度的尴尬,日常生活被无形打扰和窥视,让居民对旅游者的意见越来越突出,之间摩擦在加剧,给当地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埋下隐患,为了尽早解决该问题,应该做好居民与旅游者两方面的工作,让村民意识到他们受益于旅游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相互理解。居民可在自家开办民宿,给前往当地的游客提供住宿,以加强相互之间的了解,也更好的展现张谷英村的历史文化气息和特色,扩大游客对张谷英村的满意度和知名度。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相互理解可以更好的维护当地的环境,实现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六.结论

由于生活方式的差异,古村落的历史感和沧桑感更强,而时空景象一寸的差异,使古村落作为一种浑然天成的旅游资源显现出其独特的个性,以区别于传统的村落旅游地。本文以张谷英村为例做出了对古村古镇这一系列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结合新农村建设在古村古镇中的实施,给古村古镇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意见,当然,食物的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古村古镇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实地调研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和方案。

[参考文献]

1. Bronwyn.J Adding psychological value to heritage tourism,Annals of Tourism Reasearch,2003

2.Myra,S.Turism and the management of cultural resources in teh PaysDogon,Mali,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1997

3.Halewood,Viking heritage tourism:Authenticity and Commodification,Annals of Tourism Resreach,2001

4.邹统钎古村古镇旅游开发经典案例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

5.《新农村建设下居民点与旅游景区互动研究》旅游学刊09年5月

6.王天元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论2003

附:

关于岳阳市张谷英村旅游开发的调查

亲爱的朋友:

正在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古村古镇旅游资源开发问题进行调查。如果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帮我们填写此问卷,我们将不甚感激!请在选项字母上打钩,谢谢您的合作!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年龄:A .20岁以下 B.20-45岁 C.45-65岁 D.65岁以上

3.您的文化程度:A.初中以下(含初中) B.大专以下(含大专) C.本科 D.硕士以上(含硕士)

4.您的职业:A工人 B.农民 C.教师 D.律师 E.服务行业人员 F.部门经理G.学生

H.其他_

5.您对当前张谷英村的旅游开发持何种态度?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如果您是当地居民请回答第5-12题及第21题;如果您是来张谷英村的旅游者,请您回答第13-21题。

6.您觉得村内的开发,充分展现的是村内的哪些旅游资源?(可多选)

A.建筑

B.民俗

C.特色小吃

D.历史文化

E.自然风光

F.其他

7.您认为村内旅游开发速度怎么样? A.非常快 B.较快 C.一般 D.较慢 E.没发展

8.您认为村内变化主要集中在哪方面呢?(可多选) A.民俗 B.生活方式 C.生活用具

D.夜生活

E.教育

F.交通

G.环境

H.村内建设及基础设施

9.您认为村内旅游业开发主要靠谁? A.村委会 B.国家政府 C.旅游公司

10.您认为外地游客进本村旅游主要进行哪些旅游活动?(可多选)A.参观古建筑B.观摩油豆腐制作过程

C.参与民俗民风活动

D.体验村间特产小吃

E.感受历史文化

F.其他

11.对于古村的保护,谁给予了最多的关注? A.政府 B.旅游开发公司 C.当地居民

12.目前外地游客到当地旅游多大程度上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A.推动作用非常强

B. 推动作用强

C. 推动作用一般

D. 没有推动作用

13.您对旅游者的行为持何种态度?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14.请问您是来自哪里的游客? A.国外 B.周边省市 C.省内 D.本地

15.您这是第几次来张谷英村? A.第一次 B.2-3次 C.4-5次 D.5次以上

16.您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到张谷英村的?

A.旅行社

B.广告媒体

C.上网查阅

D.他人推荐

E.报刊杂志

F.其他16.您是出于哪方面的原因选择张谷英村的呢? A.旅行社优惠的旅游线路 B.朋友的一致好评

C.古建筑的建筑美

D.乡村的民俗气息

E.古村的古文化

F.风水学的浓厚吸引力

G.其他

17.您觉得对村内的开发充分展现的是哪些旅游资源?(可多选)

A.建筑

B.民俗

C.特色小吃

D.自然风光

E.其他

18.您认为张谷英村比其他的古村古镇旅游地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A.古屋建筑造型奇特

B.地方特产风味独特

C.民俗风情独具一格

D.古村原貌保存完好

19.您认为张谷英村的旅游还有什么方面需要改进?

A.交通

B.住宿

C.旅游游览项目

D.饮食 E .旅游引导设施 F.其他

20.您是否认同扩大旅游市场而使古村商业化? A.非常赞成 B.赞成 C.无所谓 D.不赞成 E.十分不赞成

21.您对张谷英村发展的建议及看法?

XX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农村发展概论》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平湖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专业 年级 学校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制

平湖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人口的增加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旅游需求不断增大,乡村旅游已然兴起。作为现代乡村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对发展我国乡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在开发过程中自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以平湖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为题,结合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研究,进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开发模式文化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以乡村特定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乡间农、林、牧、副、渔、手工业等各类生产活动、村野风光、村寨文化、地方民族、乡村习俗等为旅游吸引物的观光游览、体验乡村风貌、乡村生活、休闲度假、康体娱乐等旅游活动。 随着现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随之兴起,各方面的旅游项目也相继开发,特别是现代社会人民对休闲旅游的需求增加,所以乡村旅游成为当今旅游热点,乡村旅游开发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今的乡村旅游开发状况如何,对它的开发又有何建议?通过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到重要启示。 二、国内外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一)国内乡村旅游资源研究 目前,乡村休闲旅游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将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开发现状来看,存在着整体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定位模糊,缺乏特色,文化特质不突出,中低档产品居多,新型旅游产品开发较少,并且产品软件设施相对落后。针对目前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农业旅游资源,实现新农村建设,打造运动休闲产业,创造“生活富裕、生命阳光”的和谐新乡村,提出开发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发展对策。 例如对秦东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中,就对秦东地区资源经

国内外古镇旅游开发模式

国内外古城(镇)旅游开发模式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基本每个省都有自己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落且各具特色,而目前国内发展较好的古镇主要有丽江、平遥、歙县、西递宏村、周庄和乌镇。所以在天府古镇开发不仅要吸取其他地方古镇的成功经验,也要立足与自己本生的特色才能有效的达到其独特价值的体现。 一、国内古镇的发展模式概况 1、丽江发展模式——丽江模式 “丽江模式”,即政府投入巨资实施,通过建章立制,使积极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其行动计划的实施包括建立机构、制定遗产保护资金管理机制和在核心区鼓励传统文化的开展。主要包括: ①文化经营:从战略高度经营民族文化产业。 ②古城风貌打造:将一座“死城”变成“活城”。 ③发展模式:创造了“民族文化和经济的成功对接”的“丽江现象”和“世界遗产带动旅游发展”的“丽江模式”。 ④开发保护: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处理好遗产保护与旅游业之间的协调关系。 ⑤可持续发展:着眼未来,不追求黄金周的短期效应,而力求可持续发展。 2、平遥发展模式——政府主导 一是组建成立全省旅游行业首家股份制企业平遥古城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二是门票管理体制的改革,实施古城景区门票一票制,大大加快了平遥古城由社区向景区的转变过程; 三是组建成立了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和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形成了旅游业政府主导,民营、股份齐头并进的局面; 四是通过打包整合旅游资源,开发多层次的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业向农村的延伸与辐射。全县14个乡镇中,将有11个乡镇的30多万农民从中受益;

五是为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营造良好的旅游业发展环境,遵循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发展要素,不断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六是通过各种节庆活动对外营销平遥古城。如平遥国际摄影节、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等。 3、江南古镇的开发模式 ①周庄发展模式——旅游业+高科技产业 1998年就把传感器这一高科技产业引入周庄。目前,这一国内最重要的传感器产业基地已经基本建成。基地已引进以研发生产传感器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企业18 家,总投资13.5亿元,年生产各类传感器4.5亿个,其中,95%以上销往美国及欧洲、亚洲的国家和地区。如今,这一高科技产业已在周庄GDP中占有近 50%的比重。 ②乌镇发展模式——政府授权特许经营(被联合国冠予古镇保护的“乌镇模式”) 政府对古镇实行保护的同时,对经营性活动实行政府授权下的特许经营。乌镇经过“开门寻历史、闭门搞保护”,使古镇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并与中信实业银行签约投入2.5亿元用于乌镇的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乌镇还在保护的基础上,融入了最具有地方色彩的民间文化进行衬托,如桐乡花鼓戏和皮影戏等。体现了一个立体和展现在现实中的历史遗产群。在古镇风貌方面:乌镇采用以线带面、逐步修复的手段,一条街,一条河,线路合理、连贯、封闭,一进其门就使游人远离现代都市气息,眼中所见的全是久违了的明清小镇民居。另外它在旅游线路的设计安排与市场营销的推广和包装以及古镇情景氛围的营造方面也值得称道。被联合国冠予古镇保护的“乌镇模式” ③南浔发展模式——政企合作 2003年,上海博大投资公司和浙江湖州南浔区签订了共同开发南浔古镇旅游合作协议,总投资23亿元,近期欲把南浔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江南水乡古镇典范,远期目标则是具有完备城市功能的国际知名旅游胜地。按计划,上海博大首期投资11亿元,一期工程完成后,景区内旅游线路基本贯通,景观打造基本完成,功能配套基本到位,氛围营造基本实现,旅游产业初具规模,将集旅游、休闲、餐饮、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二期投资12亿元,计划实施3年,将南浔古镇建设成为具有独特文化形象与旅游内容的精品旅游,进一步完善古镇旅游整体功能。 2004年4月份,南浔区政府发文正式授权“浙江南浔古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独家拥有30年古镇保护性开发权和旅游经营管理权。而浙江南浔古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则由上海博大投资公司以70%控股.其余30%则由南浔区政府持有。

古镇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古镇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品类型不断增加,古镇旅游日趋兴旺。文章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系统回顾,总结了国内古镇的兴起、问题、开发与保护等问题,希望能够为古镇旅游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古镇旅游保护开发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product type, the ancient town increased tourism is to flourish. Based on the related literature in recent years of systematic reviews, summarizes the domestic problems, the rise of the ancient town,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the hope can for town tourism research provides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 Key Words:town tourism expoliation protectation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周庄率先发展旅游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古镇旅游热的带动下,诸多颇具地方特色的古镇纷纷效仿,竞相进行旅游开发,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古镇旅游实践的影响下,很多学者开始介入古镇旅游的研究领域,累积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古镇旅游研究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为我国古镇旅游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1.古镇旅游的兴起 古镇旅游的兴起 古镇旅游的兴起是近20 年的事。我国在借鉴国际遗产保护经验的基础上,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纳入了遗产保护范围。1982 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6 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提出了要对文物古迹集中的小镇、村落进行保护。随后,全国各省份就开始了历史文化镇的命名工作和古镇的世界文化遗产申

文化旅游资源整理

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它可以凸显一个城市、景区和度假区的个性,提升其品位和内涵,丰富游客体验,促进游客消费。但是,知易行难。如何挖掘和利用文化做好旅游?很多地方还是十分困惑、成效不大。在此,本人做一些总结。 一、文化旅游开发的基本路径 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和研究自己的文化,摸清家底。 这一工作,文化部门责无旁贷。要分门别类,以图片、录音、录影、书籍、杂志等多种形式对于各种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进行整理和挖掘,建立完整的文化资源库。 其次,必须对于文化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进行评估。 文化资源不等于旅游资源。中国是文化大国,各地都有很多地方文化素材。地方官员往往引以为自豪,号称自己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但是,它们有的是遗迹(如古田会议会址),有的是遗址(如赤壁之战),有的是传说(如“黄粱美梦”),有的是风情(如开渔、民歌)。他们往往具有“小、散、虚”的弱点。一个凄凉的墓、一个残缺的碑,一个空中漂浮的传说。1000年历史的,往往只能看到近10年重修的新建筑,有的什么都没有,只是废墟;有的已经无处可寻,只有传说。

哪些文化资源可以做旅游,哪些不可以做,要以旅游吸引力为标准。一般而言,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重点素材是: 1.地方建筑。民居、桥梁、城池、寺庙等,展现地方民居的风格、材料特点,让游客体验其功能; 2.地方曲艺。如山歌、地方剧。对于外地的旅游者,由于存在语言差异,宜以技术手段加上内容解说以能理解和欣赏。 3.地方饮食。包括地方菜、茶、咖啡、水果等等,应尽量向游客展现其魅力。 4.民俗节庆。例如元宵举行的客家梅州埔寨烧龙灯,还有客家山歌节、擂茶文化节、客家艺术节等。 5.历史渊源。重大历史事件(如战争战役)、名人事迹。 6、民间工艺,如刺绣、年画、剪纸等等。工艺品的用材,宜尽量使用当地的独特材料,例如韩国济州岛用火山灰石头雕刻的民间宗教人像。 第三,选择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 文化旅游的开发方式目前主要有以下5种: 1、博物馆。这是最传统的一种方式,如各地的名人故居博物馆、历史博物馆、一些专题博物馆(如雷州石狗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

古镇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贵州XX古镇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XX古镇旅游资源分析 (5) 一、XX古镇概况 (5) 二、XX古镇旅游资源疏理 (5) 三、XX古镇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6) (一) XX古镇旅游资源评价 (6) (二) “和谐古镇”的历史渊源之分析 (8) (三) 主要资源列表及可开发性 (9) 第二章XX古镇旅游市场研究 (13) 一、XX古镇旅游市场背景分析 (13) (一) 国际状况 (13) (二) 国内状况 (13) (三) 西部旅游发展情况 (14) (四) 贵州省目前趋势 (14) (五) 贵阳市发展背景 (14) 二、XX古镇的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15) (一) 开发现状 (15) (二) 管理情况 (15) (三) 游客容纳量 (15) (四) 年旅游接待人数及旅游收入 (16) 三、XX古镇竞争力分析 (16) (一) XX古镇与贵州省其他景点的比较分析 (16) (二) 国内古镇旅游市场比较研究 (18) 四、XX古镇客源市场分析 (24) (一) 国外客源市场分析 (24) (二) 国内客源市场分析 (24) (三) 贵阳市客源市场分析 (25) 五、XX古镇目标市场定位及市场细分 (26) (一) 目标市场定位 (26) (二) 市场功能定位 (26) (三) 市场细分 (26) 六、XX古镇市场预测及目标 (27) (一) 市场预测 (27) (二) 市场目标 (27) 第三章XX古镇旅游市场定位 (28) 一、XX古镇旅游市场的SWOT分析 (28) (一) S-优势 (28) (二) W-劣势 (29)

(三) O-机会 (29) (四) T-威胁 (30) 二、XX古镇旅游的系统定位 (30) (一) 产业定位 (30) (二) 主题定位 (30) (三) 发展目标定位 (31) (四) 功能定位 (31) 第四章XX古镇旅游商业模式设计 (31) 一、古镇开发及运作的总体概念设计 (31) (一) 古镇旅游资源核心的总体概念 (31) (二) 古镇文化核心的总体概念 (31) (三) 古镇产业运作的总体概念 (32) 二、卖点、产品与赢利模式 (33) (一) 卖点策划与分析 (33) (二) 产品结构 (34) (三) 项目盈利结构模式 (39) 三、经济杠杆与商业模式整合 (42) (一) XX开发所需的经济杠杆运用说明 (42) (二) 商业模式整合 (44) 四、建设性项目开发与投融资 (48) (一) XX开发阶段性 (48) (二) 阶段性开发项目概要 (50) (三) XX开发阶段性投资结构 (52) (四) 企业阶段性投资开发项目和盈利模式 (53) 五、营销与管理 (56) (一) 项目营销结构 (56) (二) 管理构架初步思路 (58) 六、财务初步预测 (59) (一) 分阶段投资估算 (59) (二) 分阶段收入估算 (63) 第五章项目总投资预估及评价 (68) 一、项目财务估算的主要说明 (68) 二、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70) 三、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71) 四、折旧摊销表 (72) 五、利润表 (73) 六、借款还本付息表 (74)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关于中国古镇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精品

关于中国古镇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班级:旅游管理113班 姓名:李芮 学号:11341004 关于中国古镇旅游的保护与开发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旅游业更成为全球性的朝阳产业。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古村古镇以其悠久的历史、古朴的居民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水乡风貌吸引着

众多游客前往,当地的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随着古镇旅游的迅速升温,所呈现出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如何正确对待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已经成为旅游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从古村古镇的定位,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古镇旅游资源保护和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研究与综述,为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古镇旅游;保护;开发 20世纪80年代,周庄率先发展旅游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古镇旅游热的带动下,诸多颇具地方特色的古镇纷纷效仿,竞相进行旅游开发,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古镇旅游实践的影响下,很多学者开始介入古镇旅游的研究领域,累积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古镇旅游研究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为我国古镇旅游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一、古镇旅游的兴起 (一)古镇旅游的兴起 古镇旅游的兴起是近20 年的事。我国在借鉴国际遗产保护经验的基础上,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纳入了遗产保护范围。1982 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6 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提出了要对文物古迹集中的小镇、村落进行保护。随后,全国各省份就开始了历史文化镇的命名工作和古镇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至此,古镇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推向了广大的游客。从率先打出“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到最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安徽省西递- 宏村古村落,从江浙的同里、乌镇、西塘到山西平遥古城、西部云南丽江等古镇,无不成为游客追逐的对象。 (二)古镇旅游存在的问题 古镇旅游开发中一些不适当的行为也使许多古镇的生态环境、文化氛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容量饱和 旅游容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不会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旅游者旅游感受质量等方面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旅游业规模最高限度,一般量化为旅游地接待的旅游人数最大值。当旅游地的游客量超过旅游容量时,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摘要:随着世界旅游业成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也以独立的资格和奇特的风采昂首进入旅游市场。但是,由于旅游事业本身过于年轻,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者的钟爱者们忙于享受“异乡情调”或经营“万种风情”,忽略了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造成了民俗资源的破坏。因此,把开发民俗旅游与文化的交流结合起来, 同时将民俗旅游的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 做到统筹规划, 合理发展。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正文: 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不断向纵深发展, 既要挖掘、整理、开发其科学、文学、史学、美学和社会学等文化内涵, 扩大其职能, 又要不断探索建立各类旅游资源的外延机制, 启动综合整体优势, 以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民俗文化对异地他乡的旅游者来说, 其神秘、罕见、趣味等都构成了一种强大的诱惑, 使其成为必然的旅游资源。把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 不仅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更可以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 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繁荣。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早在汉代就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即民俗风情。民俗旅游者越多,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损害也随之加大。在文化旅游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出现了一批以深邃的文化内涵,优美的园林环境,优质的服务和管理的民俗村,风情园,文化村等。但也出现了急功互利,假冒伪劣的民俗经典,乱修乱造石艺粗糙,形式和格调庸俗低下的庙宇及鬼城,组织封建迷信活动,肆意渲染某些不健康的民俗的倾向。如何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成了旅游事业一门重要课程。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 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 包括饮食、服饰、居住、节日、民间歌舞、游戏竞技等各方面的民俗风情。旅游学的理论一般把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 其中,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共同构成人文旅游资源,例如我国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它是民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目前,江南古镇的旅游业正日益快速地发展着,但在这良好发展态势的背后,古镇面临的旅游压力亦逐渐显露出来,旅游开发为古镇保护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旅游承载量过饱和 古镇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压力便是游客流量增加迅速,超过了目前古镇旅游容量允许的限度。尤其在旅游旺季,古镇内经常处于拥挤混乱的场面:幽静的水乡环境氛围被破坏,不仅无法正常游览,甚至对古迹、建筑等造成了破坏,即所谓“旅游公害问题”。其中,垃圾污染和水污染是两个比较严峻的问题。 过度商业化倾向 随着双休日和“黄金周”带来的旅游热,不少地方把开发旅游资源作为经济的增长点,遗产旅游更成为热中之热。在旅游业的发展直接造成了商业网点的大幅增加,特别是在主要游线上各类商店的开设及现代装修材料的采用,导致了建筑用途的改变和传统风貌的消退。同时,近年来不断膨胀的旅游业正在排挤着大量的有地方特色的小本生意,致使受保护街区的风貌日趋千篇一律,旅游设施的充斥、无特色旅游商品的泛滥以及“人人皆商”的浓重的商业气息都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古镇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 开发与保护虽然是一对矛盾,但并非不可调和。 旅游开发与居民生活 旅游业为古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原先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把发展旅游当作古镇保护的主要目的和动力,对于居民的生活质量却没有积极改善,因而现存的建筑老化,基础设施不全,具有水灾隐患,已不符合现代人的居住要求,许多年轻人也因此不愿住在老镇区而纷纷迁往新区或大中城市。同时,居民自发的建筑整修开始使用新的建筑材料与工艺,影响了原来传统风貌的延续。有鉴于此,古镇纷纷着手此事。而对于居民建筑的整修,建议成立专门的修缮队,采用原结构、原材料和原工艺,以保证恢复其原有风貌。 存在的问题张家界市在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现从如下几个方面归纳2.1旅游环境破坏严重.张家界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却忽视了旅游环境的保护,重开发,轻保护. ①在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内,随处可见小商贩的乱搭建的建筑,当然也包括旅游投资工司的建筑,建筑物的增多,势必导致建筑垃圾的增多,这严重影响了张家界这一世界级自然遗产的旅游环境。 ②据有关专家测算,武陵源各生活接待区的空气质量部分超过国家一级标准,大气中的SO2,总悬浮颗粒物都呈上升趋势,酸雨频率大于52%,酸雨的频率一高,武陵源以石英砂岩构成的砂岩峰林地貌将受到侵蚀,这危及到峰林的奇观能否得以长存的大问题. ③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金鞭溪和索溪正遭受严重的污染。 2.2游资源不同程度的受损,在武陵源风景区内,很多岩石只要能触手可及的地方,都会被刻画,如 观看天书宝匣的观景台上,岩石刻满了"**到此一游""快相10元一张"等,由于观景台地方狭小,遭遇两团时,岩层承受力有限,出现下倾趋势,很多景区,白色污染严重,在黄龙洞内,游道太多,开发过度,人为踩踏严重. 2.3对旅游景区的保护的专门性法律,法规还欠缺,因为旅游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区大多数基础建设项目,没有按规定程序办理有关环境保护手续,有的办了却是流于形式.在管理上,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如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国家特级防火区,却可看到不少的游客在防火区内抽烟,管理人员很少!如若一旦失火,美丽的风景将毁于一旦,满山被压断的树枝没有得到好处理

邹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邹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作者:————————————————————————————————日期:

邹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旅游管理 邹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刘强 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孟子的诞生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本文在分析邹城市的旅游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提升旅游资源开发水平的建议。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邹城旅游客源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自助出游。(二)旅游活动边界的泛化,游客的足迹不再局限于景区景点内,景区边界逐渐向外延伸,旅游竞争由单纯的资源竞争向综合竞争转变。 (三)游客更加注重出游的体验性、舒适性和全程的整体品质。这些变化都要求旅游目的地必须在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目的地整体品质和档次上下功夫。 二、邹城市旅游资源现状 (一)自然资源种类丰富 邹城农业基础较好,枣林、桃树、山楂、苹果种植规模大,品种优良,在峄山及城市近郊区大面积分布,特别是百里枣林、千亩桃园花红叶绿,果实甘甜,是观光采摘的好去处。 (二)文化底蕴深厚 邹城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众多。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相交辉映。其中,全

国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老城区历史建筑17处。 (三)民俗节庆活动众多 根据自身资源特点,邹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春赏花、夏采摘、秋收获、冬体验”旅游格局。 三、邹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信息资源整合不足,窗口作用发挥不明显 邹城市旅游网站、旅游咨询服务系统以及旅游标识系统还不完善,旅游信息散布于济宁旅游政务网、邹城外宣网、微信和微博,缺乏统一规划与集成,内容同质性高,利用率低。截止目前,邹城共建有旅游咨询服务中心2家,位于香城镇和看庄镇,数量不足且功能不全。 (二)资源开发深度不够,缺乏核心竞争力 作为邹城市两个核心旅游资源区,孟府孟庙景区和曲阜的三孔存在较大的同质性,因此两孟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峄山景区大力实施“生态邹东”发展战略,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整合,打造了“邹城深呼吸”生态旅游品牌,但大多还停留在“采摘”和“吃农家饭”的初级阶段,难以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旅游分别开来,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 (三)配套设施不完善,存在最后一公里难题 尽管邹城完成了首批40余块旅游交通标识牌的建设,为市内5个A级景区景点及多个乡村旅游景点提供交通指引,提高旅游者的出游效率。但是,城区与景区、景区与景区间道路不够通畅,影响了景区的可进入性;部分景区缺少旅游标识,景区支线路网标准低,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

浅谈靖港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

浅谈靖港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 关键词:靖港古镇;旅游开发;优劣势;建议 摘要:靖港古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建筑风格独特水乡古镇,历朝历代皆为交通枢钮镇、文化名镇、商贸集镇。2008年,靖港在政府的引导下开发为旅游区。靖港的发展有区位、政策、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但是也存在消费档次不高、文化产品开发不够深入等问题。为了让靖港古镇有更好的发展,很有必要在宣传促销、产品开发上重新定位,吸引更多的游客,打开客源市场。在发展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古镇的文物古迹以及风俗文化,协调“资源保护”与“景区发展”的关系。 Abstract:Jing port town is a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culture, unique architectural style, who lived in town for the traffic is relied upon the town, trade, cultural towns. In 2008, the jing port develop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 for tourism. Jing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 area, policy, and the advantages of the resources, but also exist consumption level is not high, the cultural products developed in-depth issues. In order to let the jing port town have a better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in the promotion, product develop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rt also protect the ancient cultural relics and custom. 距湖南省会长沙25公里的靖港古镇濒临湘江西岸,这里昔日为天然良港,历来商贾云集,素有“小汉口”之称。虽历经岁月冲刷,但古街、古庙、老房、深巷仍保存完好,2008年9月,长沙市政府与知名旅行社总投资近5亿元,按照国家5A级景区的标准,准备将靖港古镇打造成区域性都市型休闲度假基地。2009年9月25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湖南省望城县靖港古镇正式对外开放。自开街以来,每天来往的人群川流不息,各大旅行社竞相追捧,成为湖南炙手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_李孝坤

2004年6月第21卷第2期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Jun.2004 Vol.21No.2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李孝坤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047) 摘 要: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资源的”质”。文章从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出发,对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描述,并提出了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模式及策略。 关键词:文化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693(2004)02-0076-03 Exploitation of the C 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 ountry Tour LI Xiao-kun (Geographic Science College,Chongq 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47,China) Abstract:The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 is the core of the country tourism resources.On the base of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ntry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country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by taxonomy and comes up with the model and strategy for thei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country tour;sustainable develop ment;model;strategy 乡村地域(包括农村和城市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广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喧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乡村旅游迅速兴起,这既是农村发展经济的需要,也是城市居民旅游需求多样化的必然。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第一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推进乡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域自然风光为基础,以乡土文化为核心,吸引游客在乡村地域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可见,乡村旅游资源是其发展的基础,而文化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资源中的“质”。没有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是苍白的,要想使旅游区对游客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必须重视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 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 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资源的一种,是指乡村地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活动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1],包括物态、礼态、心态等内容。它具有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的共性,又具有不同的个性。 (1)自然性。乡村地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风光,人口相对稀少,受工业化影响程度低,保存着生态环境的相对原始状态,并且乡村区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也相对保留着自然原始状态。水光山色、耕作习俗、民俗风情等无不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生产性。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一方面扩宽了旅游资源的广度,增加了旅游活动的多样性,满足了游客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农村的生产方式,增加了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农业的附加值,提高了农村的经济效益。此外,还带动了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加工等加工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多元化产业结构的形成,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文化本身不仅仅是一种象征符号或人类创造之精神和物质成果,而是一种推动进步的力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生产力[2]。 (3)纯真性。旅游业是一种产业,因此旅游经营者的经营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乡村旅游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实质是一种生态旅游,经营者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对乡村旅游文化少加干预,保持其纯真性。如家庭旅馆是当地农户把闲置的农屋稍加整理,不豪华、不高档,但干净、卫生、舒适、安全。这样,无论其外观还是室内设计风格都与周围环境和村落整体气氛协调一致,并且游 收稿日期:2004-03-15 作者简介:李孝坤(1962-),男,四川西充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旅游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宝鸡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宝鸡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摘要:宝鸡地处西部,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尤以人文景观著称,种类的多样性及悠远的历史沉淀使其在西部旅游文化资源中独树一帜,充分发挥其优势,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使之推动宝鸡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试对宝鸡旅游的现状、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发的思路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经济 一.宝鸡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1.从旅游资源角度看,宝鸡旅游发展潜力很大 宝鸡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在陕西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全市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国家一级文物481 件(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森林公园2处,国家4A 级景区6处,3A 级景区处19处。我们所调查的7个县、区(陈仓区、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千阳县、陇县、麟游县)中,每个县、区都至少有一个有特色的、有吸引力的旅游区或旅游点。如陈仓区的姜子牙钓鱼台风景区;凤翔的东湖景区、秦宫一号大墓;陇县的关山草原;扶风的法门寺及法门寺博物馆(国家4A 级景区);岐山周公庙;千阳的莲花山狩猎场;麟游的九成宫醴泉铭碑等。有些县、区的旅游资源密度好,可形成小的旅游环线;而且,由于地方多数旅游资源污染小、环境质量高,对城市旅游市场有很强的吸引力,如陇县的秋菊山庄、向阳川;千阳县的莲花山狩猎场;岐山的堀山森林公园等。而且,宝鸡北部各县占有相当的区域旅游资源优势,可以形成周文化旅游区和三国文化旅游区及以草原、山水风光见长的关山,龙门洞,景福山旅游区。相对于优势的旅游资源,宝鸡的旅游业发展落后于宝鸡市经济发展和全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要求,接待的旅游人数总量,特别是海外旅游人数和比例在全省所占份额较低。 2. 宝鸡旅游可进入性具备一定的基础 由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及招商、旅游发展的需要,宝鸡市及北部各县区之间的交通大为改善。陇海、宝(鸡)-成(都)、宝(鸡)-中(卫)铁路在宝鸡市交汇;西宝高速连接西安和宝鸡,宝(鸡)-平(凉)线、宝(鸡)-天(水)线、西宝北线等二级公路贯穿宝鸡市、陈仓区、千阳县、陇县、凤翔县、岐山县和扶风县;较偏远的麟游县也有三级公路与其

凤凰古城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调查分析

凤凰古城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调查分析 一、导言 凤凰古城,作为湘黔边界上的一颗明珠,古城依山傍水,流水穿城而过,建筑高低错落,千百年来聚居着苗族、土家族、汉族人民,是一处兼具独特自然风貌和深厚历史文化的人类聚居地。 凤凰古城开发至今,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可以说十分红火,在全国都享有盛名。2001年,凤凰古城被列 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3年、2004年,凤凰古城连续被评为中国旅游“十大最好去处”;2005年,凤 凰古城跃居“九个最值得去的中国古镇”榜首,被世界著名媒体NHK电视台推介为“世界名镇” ;2007 年凤凰被列为“中国旅游强县”;2008年凤凰古城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从1999开发年至今,凤凰古 城的旅游业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讶,共获“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旅游强县” 4个国字招牌。 在凤凰为期四天的实习活动中,我游览了凤凰古城内的八景,苗人谷苗寨以及南方长城,对这些地方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看到了很多,也了解到了很多,凤凰与其他旅游景点不同,它的自然旅游受到地形,资金开发的影响,自然资源优势并不明显,所以,在它的旅游业发展上,它注重的是人文旅游。凤凰是一个集民俗文化,军事文化,历史文化三者人文旅游资源于一体的独特景点,这种特殊的融合是独一无二的。凤凰古城在开发的时候已经很好的利用了这一优势,但如何更好的利用,保护这一独有资源去发展凤凰的旅游业,使凤凰旅游发展更上一个新层次,是凤凰在现在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调查方法和结果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分别来自这几个方面:①书籍上,报纸上,以及凤凰官方网站查到的资料凰实地研究,参与 ②在凤观察,同时,也对随行的游客,带队的导游,以及撑船的船夫进行了一个随机访问调查得出的结果,采访人数15人 ③用雪球抽样法对周边去过凤凰的朋友,同学进行定向采访,在这一部分,我选择了30个样本进行调查。在获得大量资料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定性资料分析。调查样本包括1999年开始发展至2009年凤凰旅游业的总体发展现状及某些具体方面的发展情况。即:对凤凰古城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的总体评估;古城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近几年来,凤凰县依托资源优势,将旅游产业作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来抓,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对内加强景区(点)建设开发,整合“吃、住、行、游、购、娱”要素,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的模式,对外加强宣传促销,“天下凤凰、神秘古城”旅游品牌初步打 响,已发展成为中外游客的旅游目的地,为湖南省旅游三大品牌之一。从下图可以看出凤凰古城的旅游发展情况 凤凰之所以得到这么好的发展,这跟凤凰的旅游特色是分不开的。凤凰古城是以文化旅游为主,自然旅游为辅的旅游景区,它的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二是以长城兵营为代表的军事文化旅游资源;三是以古城为代表的名人故里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单从每一种景观来看,凤凰并没有什么优势但这三大类人文景观的特殊融合却是世上绝无仅有的,这也就是凤凰

创新古镇旅游开发的几种模式

创新古镇旅游开发模式 在中国旅游产业市场化进程中,随着对中国古老文化的重新认识与发现,景区的开发建设迎来了一个新的增长点:古镇旅游开发。 现有开发模式与特点分析 自2002年以来,国内各级地方政府或者景区(包括古镇)大规模出售(让)旅游经营权的现象已经证明:旅游开发过程中现有的投融资体制已经不适应旅游开发对资金需求,这在古镇旅游开发过程中同样存在,所不同的是:古镇旅游开发比起一般的旅游景区开发在投融资体制方面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具体表现为:开发进程长与古镇城市化相结合;产权关系复杂牵涉面广;面对提升区域经济体综合竞争力的压力。 通过梳理古镇旅游兴起和发展的脉络,我们可以看到如下三种古镇旅游开发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也可以称之为“平台模式”,政府运用掌握的城市规划审批权力对古镇旅游开发进行宏观的管理;开发资金的投入主要依赖地方财政,但是对公共设施的投入引入相关的市场机制,对游客收取费用(古城保护费),对具体的旅游开发项目不作具体干预,主要通过城市规划和行政审批来调控。丽江大研古镇旅游开发属于这种模式的代表。 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模式:政府成立相应的旅游开发项目公司,相关资产以政府财政划拨的形式注入项目公司(或者以资产作价形式出资,资产所有者拥有项目公司相应的股权),项目公司以政府组织注入的资产为抵押,向银行借款,获得的资金用于古镇旅游项目的开发,旅游开发所获得的收益用于偿还银行借款,如此滚动开发古镇旅游。浙江乌镇是这一模式的主要代表。 经营权出让模式:这方面的代表是湖南凤凰古镇,地方政府将管辖范围内的旅游景点(资源性资产)开发出来后,通过出让旅游开发经营权的方式,吸引投资商介入古镇旅游开发。由投资商根据自身优势,结合市场需要对外融资,继续古镇旅游开发进程,政府只在行业宏观层面上对投资商(开发商)进行管理。 各地尽管这三类模式都是在不同的改革阶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的古镇旅游开发的大胆尝试,是古镇旅游开发的阶段性成果。但是以上开发模式仍然不能很好地解决古镇旅游开发进程的资金压力,产出控制,以及开发运作市场化等问题。 首先,从投资的角度看,古镇旅游开发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涉及的资产类型多样,产权关系复杂,投资带来的经济溢出效应高,投资收益不容易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古镇旅游开发项目更多地依赖于政府主导的开发模式,而各级地方政府受财力和物力限制,在古镇旅游开发项目的运作中存在投入不足、开发水平不足、开发缺乏连续性等客观困难,这使古镇旅游开发项目存在一定程度的旅游商业价值流失,从而导致古镇旅游开发进程中的相关资源和资产不能够在资本市场上吸引到足够的资本进入。 其次,从行政管理的角度看,古镇一般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背景,历史遗存和文

乌镇地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乌镇的旅游资源 开发研究 B14020831 靳禹熙

目录 一、绪论1.乌镇历史源流 2.气候特点 3.乌镇旅游开发前景的概述 4. 旅游开发前景预测的意义 二、调查的结果 三、乌镇旅游开发现状及完整意见 1.已有的旅游开发设计理念 2.已有的旅游管理模式的运营现状及完善建议 3.已有乌镇旅游开发的客源市场分析 4.部分景点开发需要改进的建议 四、乌镇旅游开发之路的原则及总体规划 1.乌镇旅游开发的原则 2.乌镇旅游开发总体规划 附录:乌镇旅游建议

【内容摘要】乌镇是一个有1300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当地人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1998年乌镇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乌镇古镇保护规划》,规划明确了乌镇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整体发展方向,并将整个古镇划分为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区域控制区四个不同等级的保护区域,提出不同等级的保护措施,保护范围和缓冲面积达198公顷。 【关键词】江南水乡城镇旅游开发乌镇 一、绪论 1.乌镇历史源流 乌镇古名乌墩、乌戍。乌镇处于河流冲积平原,沼多淤积土,故地脉隆起高于四旷,色深而肥沃,遂有乌墩之名。距乌镇9公里处有一村叫红墩,其镇志上说:“红墩在镇西,地脉坟起,厥土赤壤,村以是名。”又旁有一村名紫墩,就是因为多紫色石土的缘故。[3] 乌镇历史渊源流长,根据镇东“谭家湾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兽骨等的鉴定,该处属于马家浜文化类型,处于新石器时代。可见,六千多年前,乌镇的祖先繁衍、生息在这里。 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境,吴国在此驻兵以防备越国,“乌戍”就由此而来。唐之后,乌镇没有再称“乌戍”的史实。 秦时,乌镇属会稽郡,以车溪为界,西为乌墩,属乌程县,东为青墩,属由拳县,乌镇分而治之的局面由此开始。 唐时,乌镇隶属苏州府。唐咸通十三年(872)的《索靖明王庙碑》首次出现“乌镇”的称呼,这一时期的另一块碑《光福教寺碑》中则有“乌青镇”的称呼。 元丰初年(1078),已有分乌墩镇、青墩镇的记载,后为避光宗讳,改称乌镇、青镇。(南宋宋光宗登基,他的名字是个怪僻字,“惇”,念“敦”,于是天下念“惇”的字全不能用,自此之后乌墩就定称为乌镇。)1950年5月,乌、青两镇合并,称乌镇,属桐乡县,隶嘉兴,直到今天。 2.气候特点 乌镇隶属桐乡市地处东南沿海,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湿润,四季分明,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湿、夏热、秋燥、冬冷的气候特点。

论嘉陵江(南充段)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215386615.html, 论嘉陵江(南充段)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作者:李巧玲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3年第10期 本文通过对嘉陵江(南充段)古镇旅游资源发展现状,笔者对南充古镇旅游资源的进行了实地调查,提出自己的开发思路和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结构和城市景观上发生了巨大变化。曾经辉煌的、悠久古老的中国传统城市城镇,至少是古城古镇的传统空间,正在大规模地、迅速地消失,它们被消失的堂而皇之的理由众多,而传统的城市规划和旅游经济的发展,正是导致传统城市和城镇消失的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通过休闲游憩化提升、文化活化、高度体验、以人为本等手法的运用,能够实现古城古镇经济开发与文化传承的并举。 一、古镇旅游发展现状与趋势 休闲游憩化提升,走出古城古镇保护与开发的两难困境,古城镇的文化是其发展的根基,文化内涵一旦遭到破坏,受损的不仅是地方文化和社会形象,经济利益也会和文化一起被埋葬。将传统文化通过休闲游憩化提升形成满足市场需要的旅游产品,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核心吸引物,是古城古镇发展的根本出路。如今古镇旅游以呈现出以下趋势:休闲游憩化提升,走出古城古镇保护与开发的两难困境;文化活化,是古城古镇独特魅力持续的力量之源;高度体验,是古城古镇获取市场收益的重要手段;以人为本,协调处理好政府、原住民、投资商、游客多方利益。 二、嘉陵江(南充段)古镇旅游开发 (一)开发现状 所谓古镇,一般是指有着百年以上历史,供集中居住的建筑群落。而在流域南充段,因置郡较早且临水易居,传统古镇不胜枚举,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其中,阆中古镇为中国四大名城之一;老观古镇,忝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龙门古镇,跻身“南充新八景”行列,锦屏古镇,也因赋圣司马相如的众多传说,而引发了世人广泛关注…… (二)开发原则 在全面出击,蜂拥而至的打造热中,由于缺乏宏观把控和统一规划的整体思路,古镇开发所面临的困惑也愈来愈多。基于这样的一种思考,我们的打造当建立以下开发原则。 1、整体性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