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示踪气体测风方法有关理论问题的研究

示踪气体测风方法有关理论问题的研究

示踪气体测风方法有关理论问题的研究
示踪气体测风方法有关理论问题的研究

第37卷第1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Vol.37No.1 2008年1月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Technology Jan.2008示踪气体测风方法有关理论问题的研究

陈开岩1,李尚国1,张作华1,贺俊杰1,周 延1,

冯学武2,孙海河2,郝圣艾2,吴吉南2

(1.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 221008;

2.平朔煤炭工业公司,山西朔州 036006)

摘要:基于对示踪气体在巷道中移流扩散过程的3阶段分析,借助于时间连续点源在无限空间中三维和一维扩散模型的解析解,利用像源法原理,获得了巷道周壁固体边界只有完全反射的三维扩散解析解,并确定了示踪气体在巷道中弥散的最短均匀混合距离和最短稳定时间.结果表明,在巷道水力半径和摩擦阻力系数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巷道风速的增大,最短均匀混合距离呈线性增加,最短稳定时间呈负幂函数衰减;在巷道水力半径和风速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巷道摩擦阻力系数的增大,最短均匀混合距离呈负幂函数减小,最短稳定时间呈多指数函数叠加变化.

关键词:风量测定;示踪气体;最短均匀混合距离;最短稳定时间

中图分类号:TD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1964(2008)0120010205

Theoretic Research Related to t he Met hod of Measuring

Air Quantity by Means of a Tracing Gas

CH EN Kai2yan1,L I Shang2guo1,ZHAN G Zuo2hua1,H E J un2jie1,ZHOU Yan1,

FEN G Xue2wu2,SUN Hai2he2,HAO Sheng2ai2,WU Ji2nan2

(1.School of Mining and Safety Engineering,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esources and Mine Safety,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Technology,Xuzhou,Jiangsu221008,China;

2.Pingshuo Coal Industry Company,Shuozhou,Shanxi036006,China)

Abstract:An analytical solution of one2and t hree2dimensional diff usion models in an unbounded space about a time2continuous point source and t he met hod of image interference were used to st udy t hree2dimensio nal diff usion in roadway air wit h a f ully reflecting boundary wall.The shortest f ully2mixed distance and it s stabilizing time were determined for dispersion of t he trac2 ing gas in t he roadway air.If t he hydraulic radius and f riction coefficient are kept constant,t he shortest f ully2mixed distance increases linearly,and t he time to reach equilibrium decreases by

a negative power,wit h an increase in airflow velocity.The shortest f ully2mixed distance de2

creases by a negative power,and t he time to reach equilibrium follows a power law f unction, wit h an increase in t he friction factor when t he hydraulic radius and airflow velocity are con2 stant.

K ey w ords:air2quantity measuring;t racing gas;t he shortest f ully2mixed distance;t he shortest stabilizing time

收稿日期:20072022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376076)

作者简介:陈开岩(19622),男,江苏省徐州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从事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可靠性仿真与评价、除尘、防灭火、瓦斯防治等方面的研究.

E2m ail:kychen109@https://www.doczj.com/doc/5f15363580.html, T el:0516283884136

第1期 陈开岩等:示踪气体测风方法有关理论问题的研究

目前,矿井巷道风量的测定主要是采用风表断面测量法,即用风表测出巷道平均风速,并用皮尺或其它工具量测断面积,然后用风速乘以断面积算出巷道风量,这种测量方法因受断面不规则或铺设的运输设备等因素影响,往往测量误差较大,不能达到精确测量,尤其是微风或漏风测量的要求.利用示踪气体测量巷道风量是利用一种精密的示踪气体恒流释放装置,在已知的释放流量和释放浓度下,通过在巷道风流中精密检测示踪气体的浓度值,从而换算出巷道的风量[1].由于这种方法的测量参数可以达到很高的精确度,故可以满足巷道风量精确测量的要求.但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尚未引起人们重视的应用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有:示踪气体在巷道风流中是如何扩散的?从释放点至达到全断面均匀混合所需的距离(最短均匀混合距离),以及在该处达到断面平均浓度稳定不变所需的时间(最短稳定时间)各为多少?

由于矿井巷道风流一般为完全紊流状态,故在释放源下游的示踪气体运移遵循紊流弥散定律.在距离释放源的某个范围之内,示踪气体的浓度沿巷道径向是不均匀的.观测点距离释放源越近,浓度的不均匀性越明显,距离越远浓度越趋于均匀.但是过长的距离会给测量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有时甚至没法进行测量.

在一条长巷道中,由于巷道轴向尺度远远大于其横向尺度,故示踪气体可视为连续源的一维紊流弥散问题.气体稳定需要的时间随着释放距离的增加而延长.过早的检测示踪气体浓度会使测量的风量比实际的风量偏大;但过迟的检测又会浪费时间,并增加示踪气体的使用量.因此,确定一个最短均匀混合距离和最短稳定时间,对于利用示踪气体精确测量巷道风量或漏风是至关重要的.

1示踪气体在巷道中移流扩散过程分析示踪气体在巷道中心处以恒定的时间连续点源的方式开始释放流入巷道后,与巷道风流的混合,一般要经过3个阶段:第1阶段为初始稀释阶段,示踪气体离开点源后顺风流以射流的形式与周围空气掺混扩散,使示踪气体得到初步的稀疏.当射流的动量逐渐消失后,进入第2阶段为扩散带的扩展阶段.示踪气体初步稀释后,如尚未扩展到巷道的全断面,示踪气体将以与巷道风流一样的流速随之运动,并由于湍动而继续横向扩散.从初始稀释阶段结束,到扩展至全断面,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当示踪气体扩展到全断面后,还需经过一段距离才能达到全断面上的均匀混合,进入第3阶段为纵向弥散阶段.第3阶段的特点是已经不存在横向扩展,主要是沿纵向的扩散,并以弥散为主.上述第1阶段发生在释放源下游的近区域;而第2、第3阶段发生在释放源下游的远区域.在第1和第2阶段的扩散过程比较复杂,一般为三维问题;而第3阶段一般按一维纵向弥散来处理[2].

由此可见,巷道风流中示踪气体扩散达到全断面上均匀混合的距离应等于第1与第2两阶段长度之和.在矿井巷道风量测量中,由于示踪气体释放流速一般很小,并远小于巷道时均风速,故第1阶段长度所占比例很小.

2恒定时间连续点源三维湍流扩散模型解在流速均匀分布的湍流场中,扩散质不仅有分子扩散、移流扩散还有湍动扩散;即各点处的流速分量u x=u, u y=0, u z=0,假定流速u并没有由于源的存在而受到扰动.由于湍动的尺度远大于分子运动的尺度,即湍动扩散系数远大于分子扩散系数,故略去分子扩散项.并假定扩散在垂直于流动方向x轴的平面内各向同性,而且湍动扩散系数沿流程x轴方向不变.其三维扩散模型为5c

5t+u

5c

5x=E x

52c

5x2+E r

52c

5y2+

52c

5z2,(1)式中:E x为x轴方向的湍流扩散系数,m2/s;E r为垂直于x轴方向平面内的径向湍动扩散系数, m2/s;u为风流运动方向的时均速度,m/s;c为扩散质浓度的时均值,kg/m3.

当示踪气体在均匀湍流中以时间连续点源的方式恒定释放时,在经过足够长的一段时间后,其三维扩散趋于稳定.可由式(1)得到无限空间时间连续点源三维湍流扩散的解析解[223]

c(x,y,z,∞)=m

4πE r x

exp-u

(y2+z2)

4E

r x

, (2)沿x轴方向一维湍流扩散的解析解[3]

c(x,t)=

c0

2

1-er f

x-ut

4E x t

,(3)式中:m为单位时间投放扩散质的质量,kg/s;c0为流体和扩散质均匀混合的理想浓度,kg/m3; er f(x)为余误差函数,erf(x)=

2

π

∫x0e x2d t.

3井巷风流中时间连续点源三维湍动扩散在矿井巷道中风流一般都处于完全紊流,在过流断面上风速场分布不均匀,属剪切流的弥散问

11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第37卷

题;同时扩散质在巷道中的扩散又是受限空间的扩散.下面尝试利用上述无限空间均匀流场中扩散的解析解,对巷道中扩散的这2个条件进行处理:

1)不均匀流场中的湍流扩散

由于巷道断面上流速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纵向分散现象称剪切流的弥散.它与分子运动或流体质点湍动所引起的扩散在概念上是有本质区别的.在剪切流中,由于过流断面上具有流速梯度,即有不同的纵向流速;同时,由于湍动所引起的横向扩散,造成剪切流的更大的纵向扩散,浓度沿纵向的扩散速率与均匀流中相比要快得多.

对于剪切流的弥散,式(2)中E r径向湍动扩散系数是湍流横向脉动作用的结果;由于扩散质在巷道中的弥散过程是横断面上风速梯度和湍流纵向脉动作用的结果,故式(3)中E x可用所谓的纵向综合扩散系数K(等于纵向弥散系数与湍动扩散系数之和)所替代.根据李恩良的研究[427],巷道的纵向综合扩散系数K和径向扩散系数E r可分别表达为

K=65147Rαu,(4)

E r=01076RαuRe-0104,(5)式中:u为巷道平均风速,m/s;K为巷道纵向综合扩散系数,m2/s;R为井巷当量水力半径,m;a为巷道摩擦阻力系数,N?s2/m4;Re为巷道风流雷诺数.

2)巷道周壁固体边界反射扩散

在井巷中当扩散质遇到周壁固体边界时可能会发生吸收和反射.假设扩散时间充分长,以致于扩散质与巷道周壁间的吸附已达到平衡稳定,故忽略不计.假设示踪气体扩散到巷道周壁边界上可以完全反射回去,采用工程流体力学中的像源法[223],即加对称于边界的虚拟源代替固体边界,以满足巷道扩散的边界条件.

矿井巷道断面一般为矩形锚网或半圆拱锚喷支护,现以图1所示边长为R的正方形断面为例.释放源在4个边界围成的正方形中心,求解时分别在4个与壁面垂直的方向上加上虚拟源,其位置分别为y=-2R,y=2R,z=-2R,z=2R,以满足边界条件.但在y=-2R处的虚拟源所产生的浓度场扩散至y=R的边界处时仍会有浓度梯度,必须在y=4R处设置映像虚拟源来抵消这个浓度梯度,如此类推,要求在y=-6R,8R,…处设置一系列的虚拟源,理论上需要无数个映像虚拟源才能完全代替边界反射作用,同理在z方向上也需要设置无数个虚拟源来抵消边界的影响

.

图1虚拟源边界映射

Fig.1Virtual fountain boundary

由于正方形的当量水力半径为正方形边长的一半,为了方便确定虚拟源的位置,只比较观测断面y轴上y=0和y=R处的浓度关系,在距离释放源x处的壁面边界y=R上的浓度c(x,R,0)为y,-y,z,-z方向上虚拟源和释放源产生的浓度叠加之和.

释放源产生的浓度对c(x,R,0)的影响为

c O(x,R,0)=

m

4πE r x

exp-

R2u

4E r x.

(6) y方向上虚拟源产生的浓度对c(x,R,0)的影响为

c y(x,R,0)=∑

n=1

m

4πE r x

×

exp-

(1-2n)2R2u

4E r x.

(7) -y方向上虚拟源产生的浓度对c(x,R,0)的影响为

c-y(x,R,0)=∑

n=1

m

4πE r x

×

exp-

(1+2n)2R2u

4E r x.

(8) -z和z方向上虚拟源产生的浓度对c(x,R,

0)的影响相同为

c z(x,R,0)=c-z(x,R,0)=

∑∞

n=1

m

4πE r x

exp-

((2n)2+1)R2u

4E r x

.(9) c(x,R,0)的浓度为

c(x,R,0)=c O(x,R,0)+c y(x,R,0)+

c-y(x,R,0)+2c z(x,R,0).(10) 距离释放源x处巷道中心浓度c(x,0,0)为释放源,y,-y,z,-z方向上虚拟源产生的浓度叠加之和.

释放源产生的浓度对c(x,0,0)的影响为

c O(x,0,0)=m

4πE r x

.(11) -y,y,-z和z方向上虚拟源产生的浓度对c(x,0,0)的影响相同均为

∑∞

n=1

m

4πE r x

exp-

(2n)2R2u

4E r x.

(12) 故c(x,0,0)的浓度为

21

第1期 陈开岩等:示踪气体测风方法有关理论问题的研究

c (x ,0,0)=c O (x ,0,0)+c y (x ,0,0)+

c -y (x ,0,0)+c z (x ,0,0)+c -z (x ,0,0)=

c O (x ,0,0)+4c y (x ,0,0).

(13) 3)最短均匀混合距离L

在实际应用中,取n =1000,c (x ,R ,0)/c (x ,0,0)=019,即断面上侧壁中心时均浓度(最小值)与巷道中心时均浓度(最大值)之比为019以上时,可认为已达到全断面均匀混合.由此解出的x 即为最短均匀混合距离L.

4)最短稳定时间T

在巷道纵向紊流弥散过程中,某观测点的稳定时间与其至释放源的距离(称释放距离)相关.由式(3)可知,在最短均匀混合距离x =L 处,t 时刻过流断面的平均浓度c (L ,t )与此处达到纵向均匀混合且稳定后的断面平均浓度c 0之比可以反映扩散的稳定程度.从释放开始,到c/c 0比值达到0199所历经的时间,定义为最短稳定时间T.令c =0199c 0,代入式(3),即可解得距离释放源x =L 处,示踪气体断面平均浓度达到稳定历经的时间t ,即为最短稳定时间T.

4实际应用

选一条足够长的矩形锚网支护的平巷作为试

验巷道.该巷道断面周长c =1718m ,断面积s =1819m 2,当量水力半径R =2s/c =211236m ,

摩擦阻力系数a =33.267g/m 3,巷道平均风速为

u =115m/s.雷诺数Re =4us/(νc )=4×115×

1819/(15×10-6×1718)=424720,并将有关参数代入式(4)和(5),可分别得到:K =3810375m 2/s ,E r =010263m 2/s.

现采用图解法,将上述参数代入方程c (x ,R ,0)=019c (x ,0,0)中,作出图2a ,可得x =119m ,实际测量中取最短均匀混合距离L =120m ,然后代入式(14),在x =120m 处作出图2b 可得t =322

s ,实际测量中取最短稳定时间T =6min .

图2 图解法计算

Fig.2Graphicd computation

同理,在巷道水力半径R =211236m 和摩擦阻力系数α=33.267g/m 3一定的情况下,可得不同巷道平均风速u 和巷道摩擦阻力系数a 对应的最短均匀混合距离L 和最短稳定时间T 如表1和图3所示.由此可见,随u 的增大L 略有增加,而T 逐渐减少;在巷道水力半径和风速一定的情况下,最短均匀混合距离随摩擦阻力系数的增大逐渐减小,而相应的最短稳定时间T 逐渐延长.

表1 L 和T 随u 及a 的变化

T able 1Changes of the L and T with u and a

参数

u /(m ?s -1)

110115210215310315410a /(g ?m -3)

358101520253035404550100L /m 1171191211221231231243973082432171781541381261161091039769T /s

480

322

243

195

163

140

123

416

367

336

325

316

314

316

320

324

330

336

341

404

图3 L 和T 与u 及a 的关系

Fig.3Variations of L and T with u and a

针对表1的数据,按相关系数最高原则,进行曲线拟合筛选,最后分别确定出曲线方程为

L (u )=21214u +11517.

(14)T (u ,L )=47916u -019842

+013503.

(15)L (α)=21183α-014994

.

(16)T (α,L )=243e

-23316

α+29016e

31265

α.

(17)

式(14)~(17)的相关系数均在0195以上,故

可用来快速计算不同风速和摩擦系数条件下的最

3

1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第37卷

短均匀混合距离和最短稳定时间.

5结论

1)基于时间连续点源在无限空间中三维和一维扩散模型的解析解,利用像源法原理,获得了巷道周壁固体边界只有完全反射的三维扩散解析解,分别确定了示踪气体在巷道中弥散的最短均匀混合距离和最短稳定时间.实践证明该理论计算与实际基本吻合,可以作为示踪气体精确测定巷道风量方法的应用依据.

2)当示踪气体在巷道中弥散时,巷道壁与巷道中心的气体浓度差随着释放距离的延长逐渐减小,当超过某一最短均匀混合距离后基本趋于一致,即沿巷道径向方向气体浓度达到均匀混合状态.在最短均匀混合处,示踪气体浓度随着释放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当释放时间超过最短稳定时间后基本趋于一致,即沿巷道纵向达到稳定状态.

3)在巷道水力半径和摩擦阻力系数一定的情况下,巷道风速与最短均匀混合距离的关系L(u) =21214u+11517,而与最短稳定时间的关系T(u,L)=47916u-019842+013503;在巷道水力半径和风速一定的情况下,巷道摩擦阻力系数与最短均匀混合距离的关系L(α)=21183α-014994,而与最短稳定时间的关系T(α,L)=243e-23316α+ 29016e31265α.

参考文献:

[1]王海桥.示踪气体测量理论及在矿井通风中的应用

[J].工业安全与防尘,2000(2):11213.

WAN G Hai2qiao.Theory and application in mine

ventilation of tracer gas measurement[J].Industrial

Safety and Dust Control,2000(2):11213.

[2]闻德荪,李兆年,黄正华.工程流体力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142235.

[3]余常昭.环境流体力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1992:1382149.

[4]李恩良,王秉权.井巷紊流传质的数学模型及紊流

弥散系数[J].东北工学院学报,1985,4(3):41247.

L I En2liang,WAN G Bing2quan.Mathematical model of turbulent mass transfer and coefficient of turbulent

dispersion for mine ventilation[J].Journal of North2 east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85,4(3):41247. [5]李恩良,王秉权.井巷污染物横向紊流扩散系数的

研究[J].东北工学院学报,1986,5(1):91296.

L I En2liang,WAN G Bing2quan.Study on diff usion coefficient of the transverse turbulence of pollutant in

mine tunnel[J].Journal of Northeast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86,5(1):91296.

[6]李恩良,王秉权,王振诚.井巷紊流扩散与弥散的实

验研究[J].东北工学院学报,1986,5(2):38243.

L I En2liang,WAN G Bing2quan,WAN G Zhen2 cheng.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urbulent diff usion

and dispersion for mine ventilation[J].Journal of

Northeast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86,5(2):382

43.

[7]王英敏.矿内空气动力学与矿井通风系统[M].北

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71277.

(责任编辑王继红)

41

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

教育研究的含义: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创新性、理论联系实际、伦理原则 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选题阶段、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总结与分析 教研选题的基本要求:1、问题有研究价值:1、满足教育科学发展的理论意义或价值,即学术价值。2、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意义或价值。 2、问题的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3、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 4、问题表述必须明确具体:1、课题表述主要是为研究活动提供一个聚焦点,要明确显示课题的范围和变量。 2、陈述要精确和无可置疑。 3、陈述应该简洁明了 假设的类型:按复杂性程度分为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 操作定义的作用:1、提高研究的客观性。2、有助于教育研究的统一性。3、有助于研究假设的检验。4、有利于研究评价、结果的检验和重复 系统随机取样: 优点:1、比简单随机取样方便。2、能在总体范围内有系统地抽取样本,使抽取到的样本较分散,一般抽样误差比随机取样小 缺点:当总体排列顺序与抽样间隔具有对应的周期性特点时,系统抽样会导致严重的抽样误差 分层随机取样:按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或指标先将总体划分成几部分,然后从各个部分中进行单纯随机抽样或机械随机抽样 研究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1、课题价值论证。2、相关研究文献综述。3、课题研究基本思路论证。4、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观察法的优缺点:1、可以在现象或行为发生的当时进行现场观察、记录,以收集研究资料。 2、能够得到不能直接报告或报告可能失实的材料。 3、在研究对象不配合的情况下可用观察法收集资料。 4、采用特殊设计时课在隐蔽的情况下进行自然观察,得到真实资料。 5、避免被试自陈时由于被试的偏见等导致的误差 缺点:1、观察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观察者的能力水平及心理的影响。2、对不能预知的现象采用现场观察优势难以奏效。3、有时观察会使被观察者不自然,使观察结果失真。4、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时间。5、对观察谁及要求高,观察法的新都、效度难以保证 时间取样法:是研究者在特定的时间内专门观察和记录所发生的特定的行为 时间取样观察法中研究者收集以下三方面内容:1、某一行为或事件是否出现或发生:2、该行为或事件出现或发生的频率如何:3、该行为或事件出现或发生的持续时间有多长 检核表的编制方法:1、列出重要项目。2、根据主要项目列出具体项目。3、按一定逻辑顺序排列项目编制行为检核表。 教育调查法:实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以分析教育现状或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方法 教育调查法的类型:按调查目的来划分:1、现状调查。2、相关调查。3、发展变化调查。4、预测调查 问卷法:是研究者以按照一定要求和程序编制的问卷为工具,收集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 问卷法基本结构:前言指导语问题和答案 问卷法种问题的内容与表述的要求:1、尽量用简单的语言。2、问题要尽量简短。3、避免双重含义。4、问题不要带倾向性。5、不用否定形式提问。6、不提问回答者不知道的问题。7、不直接提问敏感性问题 问题的顺序:1、把调查者熟悉的、简单易懂的放在前面。2、把能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放在

教育研究的过程

教育研究的过程 我们前面把“研究”界定为利用有计划与有系统的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的方法来谋求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且说明研究中运用的“科学方法”是指人们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所采取的一套符合科学规律要求的程序步骤,因此,对教育研究过程的一般步骤作简要说明是非常必要的。 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 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曾在其《思维方法》(How We Think)一书中谈到,人们解决问题一般需要经过5个步骤:(1)发现疑问或问题;(2)认定疑问之所在并加以清楚界定;(3)提出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提出“假设”;(4)推演“假设”的结果;(5)验证“假设”。杜威所提出的思维5步骤,揭示了人们在解决问题时的一大有系统的步骤。 人们的教育研究活动,同样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一般过程能常分为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一、确定问题 教育研究的第一步工作是选择研究问题。对于一个研究新手而言,确定研究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工作,这里涉及到所确定的问题的价值、与研究主体的关系、研究问题的条件等。当研究的问题确定以后,整个研究有了方向,后续的工作就比较容易进行。 一般研究问题的产生,可透过理论或相关文献的探讨,也可由自己的实际经验中寻找,此外,亦可通过向人请教来确定。然而不管研究问题的来源如何,有了问题之后,接下来必须确定的是问题的性质与范围。 二、提出假设 所谓“假设”指的是理智的猜测。假设并不是随便乱猜胡设的,而是根据理论、往昔的研究发现、自己的经验或是逻辑的推理而针对问题提出的暂时性解答。 在侧重统计分析的量化研究中,一般均有假设的呈现,然而在侧重文字描述的质化研究中,并非一定要有研究假设。 三、设计或选择研究方法 在确立了研究主题与假设后,接下来所要着手的是研究设计,亦即考虑使用何种方法进行研究较为合宜、研究工具如何设计与实施等等。如果研究者所从事的是量化研究,则另须考虑各项研究假设该用何种统计公式进行分析。 四、搜集资料 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此步骤所涉及的是实际动手搜集实证资料。资料的搜集必须以研究问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步骤.pdf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步骤:选择研究课题,查阅文献资料,制定研究计划,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教育研究的特点: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可验证性。 教育研究的伦理原则:自愿原则、匿名原则、保密原则、无害原则。 教育研究的意义: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是定量和定性的方法。 资料分析的基本步骤:阅读资料、筛选资料、解释资料。 研究论文可分为两大类:实证性的研究报告、理论性的学术报告。 影响研究方法选择的因素:综合与分析、归纳与演绎、因素的控制程度、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常用的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质的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相关性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内容分析研究法。 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课外、校外活动多数是以学生的亲身实践活动为主。 课外、校外活动的意义: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 课外、校外教育是对青少年儿童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 课外、校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 小组活动是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 小组活动的特点是自愿组合、小型分散、灵活机动。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 家庭教育的特点: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教育方式的情感化、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家庭、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 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统一;要理解和尊重孩子;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 社会教育对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途径和形式: 1、社区对学生的影响; 2、各种校外机构的影响; 3、报刊、广播、电影、电视、戏剧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 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协调一致,相互配合; 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 1、相互访问 2、建立通讯联系 3、举行家长会 4、组织家长委员会 5、举办家长学校 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互相联系 1、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 2、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

教育研究方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教育研究方法》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简答题 1.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答: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科学与技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科学与技术不同.技术是"为了同一母的而共同协作所形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的体系".技术的根本职能在于对客观世界的控制和作用,即在于设计和制定用于生产通讯.科研及生活等方面的工具和手段,它着重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实际任务,而科学是系统知识理论,是发现,当前早已有存在的事物或现象的规律,科学提供它用理论而即使则是创造创造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东西之手段或规则,是将理论变成现实 .2.简述科学的特点.答:科学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客观性②实践性 ③理论性④逻辑系统性⑤真理性⑥发展能够性 3.简述科学研究的特点.答:科学研究的特点:①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组织性.②具有自觉性的继承性与创造性.③具有极强的探索性 .4.简述科学研究的类型.答:科学研究的类型: ①探究性研究②叙述性研究③因果性研究 5.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答: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①准备阶段②研究设计的发展阶段③搜集资料阶段④整理分析阶段 6.简述科学方法的分类.答: ①按它用方法划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可分为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②按科学研究阶段划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可划分选择和确定课题的方法.③按研究方法的性质划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为定性研究法与定量研究法 .第二章简答题 1.简单叙述科研問题提出的一般途径.答:①一般只有经过对人类教育行为

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提出研 究的問题,确定科学研究的起点②寻求何种教育现象之间的关系.各种行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③探究经验事实与已有理论之间的矛盾④揭示已有理论的逻辑矛盾⑤受文献资料的启发,广泛地查阅文献,发现研究問题⑥与各行各界学者的交流⑦社会实际問题的探讨⑧交叉学科所产生的空白区 2.简述叙述科研問题的一般分类.1) 科学問题与非科学問题2) 有意义問题与无意义問题3) 常规問题与突破常规問题4) 具体問题与抽象問题 3.简单叙述确定研究問题时的原则.1) 价值性原则,即問题是否在理论与使用上有价值2) 科学性原则,即問题是否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为依据3)可行性原则,即是否具备客观条件,主观条件,人力,物力,理论准备等 4.说出多元智慧的八种智能.答: ①语文智能②逻辑一数学智能③空间智能④肢体一动觉智能⑤音乐智能⑥人际智能⑦内省智能⑧自然观察智能 第三章简答题 1.研究时机的工作内容答: ①取样时机②工具设计③分析设计④策略设计 2.列出4种随机取样方法1简单随机取样法2) 分层随机取样法3) 等距随机取样法4) 整群随机取样法 3.简述建党随机取样法.答:简单随机取样法就是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 个单位中抽取出若干个单位作为样本.它保证总体中的每一个对象有同等的被抽噎到的可能性.并要求个体一件都相互独立

考研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整理

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整理 一、教育研究概述 (一)教育研究的界说—— 1.教育研究的含义: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 2.意义:①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②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③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 3.教育研究的类型:(1)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二)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 (1)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的特点;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 (2)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20世纪初,以经验论(培根)和唯理论(笛卡尔,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是康德)两个派别的形成以及实践中重思辨、逻辑和分析为基本特征;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3)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构成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

派与传统派、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思潮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也同时取得显著进展;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还受到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的和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两个方面因素的直接影响; (4)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冲破了对科学理论的静态的逻辑分析,把对方法论的研究同科学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科学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科学研究手段日益复杂、精密,科学研究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 (三)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1.特征:①重经验描述,缺乏理论概括②重先王之道,遵循历史传统③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脱节④思维方式整齐划一、整体直观; 2.现状:①研究的主体在不断地扩大;②研究的范畴在不断拓展;③研究的问题意识增强;④研究角度和方法多元化; 3.存在问题:①多元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没有得到重视;②定性和定量的综合研究不够;③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依旧占据教育研究的主流,应加强科学实证性;④不善于吸收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四)教育研究的主要趋势——①自然化、生态化②综合化(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多变量实验设计)③多文化趋势④现代化;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科学研究:所谓教育科学研究,是指研究人员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遵循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以教育现象、教育存在为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寻求有效教育教学方式和途径为目的的科学探究活动。(要正确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涵义,还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教育研究是一种自觉的科学认识活动。教育研究作为一种科学认识活动,它不同于一般日常生活、教育工作中的认识。2.教育科学研究既是一种发现,也是一种创造。) 2、基础研究:也称为理论研究,是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形成新的科学认识,以发展、丰富或修正、完善教育理论为主旨的教育科学探究活动。 3、应用研究:是指以为着改善教育实践活动,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而寻求教育对策、制定教育方案、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等为主旨的教育研究活动。 4、定量研究:指对教育教学现象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获取量化资料,并用统计方法加以分析,以检验某种理论假设的准确性或对某种教育现象进行数量描述的一类研究。 5、定性研究:也称为质的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式,对教育教学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的一类研究活动。 6、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或者说是研究结果能被证明的充分性程度。在实验研究中即指对实验结果进行归因分析的明确性程度,亦即能否肯定实验效果是由实验变量引起的。 7、外在效度: 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推广的范围大小。一项研究结果其所推广的总体范围愈大,外在效度愈高。 8、实验研究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主动操纵某个或某些教育变量,观察其引起的变化,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9、内容分析法: 是对教育文献所承载的内容、信息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定量的描述方法。内容分析是把文献作为直接的分析对象的,是对文献的定量研究。 10、思辨性研究:主要是指依靠研究者的“哲学沉思”而寻求教育问题答案的研究。它不需要从研究对象那里获取系统的经验事实。 11、观察研究法: 就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遵循一定程序,在自然情景条件下,运用自己的感官或辅助工具,对有关教育教学现象进行考察,从而获得系统的关于教育教学现象的资料,进而进行分析整理,深

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

名词解释 研究群体:指为适应特定研究任务的需要而将专业人员组织起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学术团体 科学方法:主要是一种诉诸观察与实验,将归纳与演绎结合起来,以试图揭示现象背后的因果律或自然法则的方法 基础性教育研究(纯研究):主要是研究教育的事理,揭示教育活动本身所固有的法则或规律 量的研究(定量研究):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的效度:指研究的结果反映研究对象情况的真实程度 内在效度:指研究结果在研究对象所涉及的领域中可以精确解释的范围,反映了研究结果所达到的科学性 内容效度(表面效度、逻辑效度):用来衡量一个测量工具的各个部分是否真实而全面地测量了研究对象的相关特征 描述型效度:指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考察后所作描述的准确程度 纵向课题:指由国家、省市(区)等上级科研主管部门发布(或招标)、个人或集体申报、有关部门及专家审查批准的项目 横向来源(委托课题):指由一些企事业单位或非直接的上级部门委托实施研究的项目 研究者自选课题:虽说主要是个人行为,确实非常重要的研究资源,许多有价值的选题及成果出于其中 假设:是依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做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说明 轶事记录法(记事法):以记事为主,即将研究者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或感兴趣的事件完整的记录下去 事件取样法:以特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取样标准,注意记录某些预先确定的行为表现或事件完整过程的观察方法 事件取样法:是研究者在特定时间内观察和记录所发生的特定的行为 调查法: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以分析教育现状或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方法 一般调查:指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教育的一般情况或搜集与心理、行为或教育有关的代表性数据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1.本节知识在历年考试中均为单选题。 2.在历年考试中,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为考查重点,考生需要掌握各种方法的 基本含义。 一、中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和特点 (一)中学教育科研的含文 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以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的分析,对假设或理论进行检验,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的活动。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科学自身发展的基本途径。 中小学教育科研是指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为了改进中学教育工作,围绕某一主题,运用科学的方法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探究教育现象本质的活动。其目的是在自己工作中研究教育现象,进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为了准确理解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含义,需要区分科研和教研两个概念。教研是指教学研究,是教师以各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进行的研究。而科研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不仅要研究教学问题,还要研究学校德育问题、管理问题,以及社会、家庭中发生的教育现象,与教育相关的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等。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 教育科研除具备一般科研的特征,如:探索性、问题性、系统性、继承性和创造性等,还具有自己的 特点。 1.研究角度的多维性 中学教育科研涉及广泛的学科领域,需要与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学科有机 结合,并从多角度进行研究。 2.研究目的的针对性 中学教育科研是基于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它是改进中小学教育工作的主力军。 3.研究主体的多元性 参加中学教育科研的,不仅包括教育理论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更有广大中学教育工作者,而且 他们是中学教育科研的主力军。 4.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教育科研属于科学研究范畴,教育现象是一种复杂的人文现象。因此,科研方法是多样的,既有宏 观的哲学思考,又有实证研究;既有定性研究,又有定量研究。 5.研究成果的滞后性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周期性很长的活动,这使得教育研究的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内显现和“量化”。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意义 (一)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需要 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总是会面临许多问题,尤其是在当今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教育教学中也有很多情况是不断变化的,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家长对学校的要求、学生的时代特征

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两种范式

■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两种范式 从本体论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两种范式:实证主义(或逻辑实证主义)与解释学(或建构主义),以及与这种两种方法论对应的量化研究(方法)和质化研究(方法)。 ■关于“科学”概念的界定 今天所说的或所使用的“科学”一概念是以17~20世纪西方的知识活动为基础而立起来的。关于“科学”概念的界定: 《不列颠百科全书》:“涉及对物质世界及其各种现象并需要无偏见的观察和系统的所有各种智力活动。一般说来,科学涉及一种对知识的追求,包括追求各种普遍真理或各种基本规律的作用[2]”。(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5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P137)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对各种定量规律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第5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P2664) 科学活动又是与理论密切相关的: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科学理论是“由人类的想象力构想出的广阔领域的系统性概念化结构,它包括关于物体和事件内在规律性的经验定律的体系;这些物体和事件可以是可观察的,也可以是假定的;由这些定律所提出结构并设计用科学的合乎理性的方式来解释这些事物”。(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4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P720) 由此可以得知,科学是指通过理性精神和手段用以探索具体事物规律性的知识活动,它与无知和迷信相对立;理性精神与理性手段(包括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假设、推理、分析、综合、计算、实验等)彼此关联、互相依赖,而科学活动既包括质化研究,也包括量化研究,在理论形态与技术形态之间,这两种研究不存在排斥关系(吾淳.古代中国科学范型[M].北京:中华书局,2002.P4~5)。 ■中国古代有无科学活动以及中国有无科学史? 吾淳先生认为,古代中国的知识活动是以经验为核心,这种知识活动除了通过目标———反复(实践与观察)———归纳(总结)———修正(提高)———目标这样一个结构模式以提高技术水平、达到精湛技艺这一条重要路径外,还有另一条路径,那就是倾向或热衷于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创造又依赖于积累、直觉、类比、归纳、试误、修正等与经验密切相关的方法[5]P32。因此,中国古代的科学知识活动带有明显的经验(直觉)思维特征,由此推断中国思维忽视逻辑的观点较为流行。 中国逻辑中的最典型的判断形式主要不在与对事物的性质有所确定,而主要在于对因果关系等有所确定。另外,中国逻辑具有辨证思维、综合思维、注重概念内涵多样性及对应性等特征,由此可以对中国逻辑冠之为“形式更多样或更复杂的逻辑”或“非形式化的逻辑系统”。(吾淳.古代中国科学范型[M].北京:中华书局,2002.P350~35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所要追求的“理”所用的方法是归纳法,近代科学也用归纳法来追求这个“理”,但还用逻辑的方法来推演,而这种逻辑推演的方法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没有。(杨振宁.中国文化与科学[J].杨振宁、饶宗颐.中国文化与科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P13) ■什么是“实证研究”? 国内学者把“empiricalresearch”翻译成“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normativeresearch)”相对立]是指以实证主义(positivism)为理论基础的研究,有不少学者误将其等同于定量研究。在英语世界中,“empiricalresearch”的确切涵义为“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theoreticalresearch)相对应,涵义要比国内学者指称“实证研究”要宽,以…后实证主义?作为理论基础的之一的“质化研究”应属于广义的实证研究之列[蒋凯.涵养科学精神:教育研究方法的省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什么是“定性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原理试题(自己整的)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原理 名词解释 一、抽样:是从一个总体中抽取部分有代表有代表性的个体作为样本,然后用这一样本的结果去推断总体。P13 二、观察研究(观察法):指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系统地感知、记录、分析,从而获取第一手事实材料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调查研究(调查法):是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围绕一定的教育问题,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有关的事实材料,从而做出科学分析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 四、问卷调查:是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而编制成的各种问题表格,是由调查对象自己填写答案的一种收集资料的工具,同时又可以作为测量个人行为和态度倾向的测量手段。 五、访谈调查: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的交谈,以口头问答的形式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和某种态度的调查方法。 六、实验法(教育研究):是指研究者根据实验的目的,人为地创设一定的情景,在控制无关变量的条件下,通过操纵自变量,观测因变量,以探求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认识教育本质和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七、前实验:是一种不够规范的实验,实验前缺乏清晰的假设,影响实验的干扰因素多(无关变量),实验结果具有或然性。 八、真实验:在试验中能随机选择和分配被试,有效操纵实验变量并能严格控制影响实验内部效度的无关变量,实验结果能客观地反映实验处理的影响的实验。 九、准实验:对实验变量的控制不能像真实验设计那样充分和广泛,对被试的选择不能像真实验那样做到随机取样,在试验中所使用的各被试组往往是那种已经形成的现成团体(如现有的两个班级、两所学校等)的实验。 十、实验控制:在试验过程中要对无关变量和X、Y进行控制。 十一、实验效度(基本目的:提高效度):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的程度,分为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内部效度是反映变量间因果关系的揭示程度,外部效度是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 十二、校本(教育)研究(school-based research):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思想,以教师为主体,自主进行的教育科学研究。它是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为研究目的,以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为起点,选择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进行的教育科学研究。 十三、行动研究:由教育情景的参加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或者:行动研究是指在真实的教育情景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教师、教育管理人员,有时与教育专业研究人员之间相互协作),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改进并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为根本目的一种研究方法。 十四、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属于科学研究的范围。它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教育规律,创造和生产教育科学理论知识体系的一种脑力劳动。 填空

教育研究方法

a一、教育研究方法:按照某种途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以一定的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特点:目的性移植性多样性规范性人文性创新性 a三、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现状及发展(p6—p12) 21世纪初以来中国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综合化、多元化、层次化、现代化、真实化、规范化 四、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选择和运用(p35)(选择、填空) 1.教育研究的基本类型(问题性质标准)(4种分类) 理论方法: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 实证方法:观察、问卷、访谈、测量 实验研究方法:前试验、准实验、真实验 历史研究方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 五、练习题:1.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直觉观察时期,其研究水平表现为:() A.定性与定量研究 B.分析推断与定性描述 C.现代系统科学方法研究 D.定量分析与实验研究 3.教育研究是为了解决和发现教育领域中的各种问题而去()、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A.查证问题 B.研究实验 C.收集资料 D.教育实习 A一、好的教育研究问题的特征1、重要性:有意义或价值2、清晰性:焦点突出,意思清楚 3、创造性:有新的东西 4、可行性:具备主客观条件 5、道德性:合乎伦理道德规范 二、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调查对象的特征以及有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作的推测性判断或假定性解释,它是对问题的尝试性解答,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三、研究假设的特征:(理解) 1假设是一种具体的推测 2设想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期望关系 3假设表述应尽可能准确、简洁、明了 4假设必须是可验证的 四、研究假设的类型 1、按复杂程度分: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 2、按假设的性质可分为三类:特定假设、一般假设、虚无假设 五、抽样的具体方法(区分):简单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 一、教育文献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1教育文献的知识传承和信息传播作用2教育文献的成果查新作用3教育文献的理论证据作用 教育文献一般作用:1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2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3、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4、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二、教育文献的等级(区分):零级文献一级文献二级文献三级文献 三、教育文献的分布:书籍、报刊、教育档案、声像媒体、其他 四、教育文献检索方法(区分):顺查法、逆查法、追踪法、综合查找法 a五、文献综述:是对单个文献的阅读评析和内容分析基础上的综合,简称文献综合评述,它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a一、教育观察法:指教育研究者根据一定的观察目的,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通过感觉器官和辅助设备,对处在自然状态下的教育现象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作用:一是可以发现问题,二是可以积累资料,三是可以验证假说。 局限:缺乏控制,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样本数小,观察结果的代表性不高;观察材料难以量化 三、类型(区分p117-P118) 四、观察法的实施步骤:1教育观察研究的准备工作2实际观察3观察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A五、运用教育观察法的基本要求(简答) 1紧扣观察目的2坚持客观真实3必须细心准确 4做到全面系统 5注意样本典型6熟练掌握技术 六、定性观察法的基本类型(看懂)1、日记观察法(优缺点)2、轶事观察 3、事件翔实观察法(p125-p126) 七、定量观察法的基本类型(看)1、检核表法2、时间取样法3、事件取样法(p134)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论 转引

[收稿日期] 2006-09-12 [作者简介] 王洪才(1966-),男,河北省永年县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05JJD880068)。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论 王洪才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厦门 361005) [摘要] 教育研究方法论问题始终是教育学研究的最基础和最前沿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教育学的科学地位并影响到教育学的进展方向。目前人们在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探讨上存在着严重分歧,典型表现在人们对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缺乏共识,而且也没有一个系统的明晰的分 类标准,特别是对各种研究的方法论基础缺乏明晰的阐释,这阻碍了教育研究的深入和教育学的进展。通过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及其哲学基础的探讨,我们认为教育研究应有思辨、批判、行动及实证四种基本方法范式。 [关键词] 教育研究;方法论;研究范式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0209(2006)06-0021-07 一、教育研究方法的标准和规范意义 教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是教育学研究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对教育研究的科学性的证明,进而关系到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和发展前途,因而也是教育学的最前沿的课题之一。坦白地讲,教育研究在这方面的突破并不大。目前教育研究的方法论论述主要依赖于其他学科的资源,并且主要从哲学角度来论述教育学研究的独立性,这使得教育学面临着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但要使教育学真正摆脱尴尬的境地,仍然需要从方法论方面进行突破。因而它又变成了一个最具前沿性的课题。但要谈论教育研究的方法论,首先要从“什么是研究方法”谈起,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学者叶澜指出,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1](P1-12) 。那么,什么是研究方法呢?简言之,研究方法 就是我们在探究世界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的总称。通常人们是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或学科不同来区分研究方法。那么,教育研究方法就是人们在探讨教育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总称,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就是人们在探讨高等教育过程中所 采用的方式方法总称。 一般而言,人们在论述某一研究领域或某一学科的研究方法时都对“方法”有一个隐含的限定,即所谈论的方法专指“科学的”或“正确的”方法。也就是说,人们所探讨的方法具有理想性和规范性,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排他性”。如此,“方法”也具有“标准”和“规范”的意味。而关于这些规范和标准的理论依据就是方法论。所以任何一项自称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必须为自己提供方法论的说明,否则它的科学性质将面临严重质疑。而且作为一门学问的教育研究方法,当然不能只是罗列一些现象,告诉人们教育研究方法包含些什么等“是什么”的问题,还必须向人们讲解究竟“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因此探讨教育研究方法,必须包含方法论部分,方法论为“规范”和“标准”提供依据。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研究经验和心得,这些都构成了个人独特的研究方法,但很难说得上是“科学的”研究方法,因为“个人的”研究方法往往不具有普遍性,很难被别人认同,或者说往往自己认为是有效的方法别人却很难应用,而且即使应用,也未必有实际效果,因此这些“方法”只能 2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总第198期)

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一、为什么要提倡小课题研究 说到小课题,大家马上就会想到,既然有小课题,当然应该还有大课题。其实,在教育科研领域,并没有分什么大课题、小课题。准确地说,“小课题”这个概念以前是不存在的,但在近几年的校本教研过程中,研究者们发现,以往的几种教研形式已走入了一种死胡同,很大程度上是流于一种形式。教研的时候谈教研话题,上课的时候按部就班继续上课,从成效上来说,这样的教研已经没有什么实质上的进展和突破,不能真正触及教师的内心,让教师真正动起来。如何走出这样的困境?这时大家重新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的办法:

要想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让教师从事教育研究”,也就是让教师搞课题研究。搞什么样的课题研究呢?一方面,教师的时间、精力、能力均有限,另一方面,一线教师教研的兴趣只在实际教学中,在这种情况下,“小课题”诞生了。其实就是选取教育教学实践中内容比较具体,研究切入口比较小的问题进行研究。也有人把它叫作“草根研究”,说“草根”,是因为它的平民性,由教师自己从教学实践中选择问题,在实践中进行研究,然后将研究成果又用于教学实践中,即源于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再服务于实践。是一种土生土长、自下而上的研究。 那么回到我们临渭区的教研现状中来,这些 年来,全区各学校的教研也存在着与其他好多地区一样的情况,突出的问题是教研活动无主题、无计划,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教研活动随意而盲目。教研教研,就是对教学问题的研究,可我们却没有将教学中的问题排到教研活动的日程上来,结果是教研活动虽然一直在搞,可教学中的问题总是存在,而且不少问题成了大家见怪不怪的老问题。我想,这些话已经很明白地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提倡各学

教育研究方法整理

1、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是什么?基本特点各是什么? 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有“实证主义范式”和“自然主义范式”。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一些学者也将这两种范式称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一)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基本特点 1、实证主义范式的出发点:教育研究中实证主义范式的兴起,得益于教育研究向自然科学学习,以实现“科学化”的不懈努力。这种范式以自然科学的研究为典范,强调通过观察和实验、运用数学工具、推究因果关系,对研究对象加以说明或解释 2.实证主义范式关注的主要方面 研究结果的客观真实性; 研究过程和结论的可检验性; 所获认识的确定性; 研究结论的普遍有效性 3.实证主义范式评价研究质量的主要指标 有代表性的抽样技术; 确立研究变量的规范;(每一个变量是否有清晰的操作性定义,否则在实施研究过程中难以准确地控制和考察这些变量;还要看变量之间及变量内部是否具有逻辑关系:同一变量的不同指标之间是否既不重复也不遗漏,不同变量之间是否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标准化的研究工具; 控制干扰变量的手段; 符合线性因果观的论证过程; 检验假设时精确的统计处理 (二)自然主义研究范式的基本特点 1.自然主义范式的出发点 自然主义范式是在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研究中形成的 本体论,它认为教育活动是由人在意识和情感支配下完成的,必然带有参与者的主观价值因素,因而不存在纯粹客观的现实,而只有被人赋予意义的现实 认识论,它认为研究主体和客体不可能分离,也不可能存在精致地等待被人发现的纯粹客观的规律,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实际上是主体通过与客体的接触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有意义的、可沟通的见解。认识的结果不是对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确证,而是理解人的特征、活动和教育情境 方法论,它特别强调研究者深入现场,在尽可能自然的情境中与被研究者一起生活,了解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倾听他们的心声,同时,对自己所用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刻的反省,注意自己与被研究者的关系对研究的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移情理解被研究者的行为和思想,获得对研究对象的真切认识。 这种范式更多地采用归纳法的研究思路,研究者不是从一定的假设出发,只关注由此

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

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 期末作业 姓名:杨琪 专业:09生科二班 学号:0907040124 老师:田宗友

一、结合实例具体阐明一种选题方法。 答:选择研究课题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聚焦选题法、菜单选题法、边缘搜索法。 聚焦选题法:视研究课题的形成过程为一个不断缩小包围圈的过程,即一个不断从朦胧粗略的研究方向向具体明确的研究课题逐步逼近的过程。 菜单选题法:又称分解菜单法,是将某一研究范围分解成许多类别,然后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其中一个类别进行研究。 边缘搜索法:是在学科边缘地带或学科之间的交叉处寻找课题。 现就聚焦选题法举一实例分析: 现初步确定研究问题范围选题是“小学生的美术表现”,这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范畴,从中可以分解出许多与小学生美术表现相关联的因素。小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与年龄、兴趣、动机、教师、美术技能水平、生活经验水平、美术教学方法、美术教学组织策略、教学资源、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因素可能都有关联。应尽可能详尽地罗列,但研究者在一个课题的研究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或者几个进行研究,这样研究的范围就缩小了,研究问题也就具体化了。当然研究问题还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一直到适合自己研究为止。如要选择美术教学方法与小学生美术表现之间的相关研究,可以进一步罗列各种美术教学方法,如对话法、实践练习法、示范法、言语分析法、观察法、情景激励法等等,然后依据研究问题特征对项目进行筛选。比如确定对示范法进行研究,示范还可以再进行分解,如完整示范、部分示范、不示范等。经过这三个层次的分解、选择,最后可以将课题具体到“完整示范与部分示范对小学生美术表现影响的比较研究”。

二、选题的基本原则要求。 答:选题一般有四个基本原则要求。 (一)科学性 所选的课题是客观存在的,且存在一定的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并不 是凭空想象或捏造的。一般的,那些明显相背于已确证理论的题目都 不应作为选择对象。 (二)价值性 所选的课题要能满足社会需要,或者能够实现个人目的。要求教育科 学研究选题首先对社会教育事业以及教育科学自身的发展有一定的 价值。所选问题的价值可以表现在理论、应用、综合三方面的价值。 1.理论价值在于有关知识的拓展,能为教育理论增添新内容,如理论的构建、发展、完善,对原有理论的检验或突破等 2.应用价值在于解决现实问题,用于直接指导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或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 3.综合价值在于满足对学术、社会的需要。 (三) 创新性 所选的课题要有其独创性和突破性。选定的问题应该是前人未曾解决、 或者尚未解决的问题,或者是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解 决别人没有解决的方面,它是新颖的。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 和时代感。创新性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视角创新、观点创 新、方法创新、应用创新。 (四)可行性 所选课题具备客观条件,通过努力能够获得。选题是否可行具体包括 主观条件、客观条件、时机条件三方面。 1.主观条件是指研究者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科学品格、兴趣爱好及献身精神等; 2.客观条件是指所研究的课题必须具备有相关的文献资料、协作条件、环境条件、相关的科学发展程度以及研究经费等; 3.时机条件是涉及与研究有关的理论、工具、技术手段的发展成熟程度。 选题时建议避免出现以下的情况: ●范围太大,无从下手; ●所选题目太难、太专业; ●问题范围太窄,意义不大; ●在现有的条件下课题太难,资料缺乏;

1月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预测试题及答案(2)

1月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预测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科学研究三个基本组成要素不包括( ) A.现象与客观事实 B.科学理论 C.科学假设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D.方法和技术 2.下列不属于定量研究特点的是( ) A.以纯形式化符号反映事物特征 B.分析对象是具有数量关系的资料 C.强调结论的客观性 D.注重整体的发展的分析 3.文献综述报告主要内容除正文和主要文献目录外,还应包括( ) A.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方法 B.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假设 C.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 D.研究假设和研究计划 4.取样的基本方法中,抽取一个或几个单位整群作为样本,这是( )

A.简单随机取样 B.系统随机取样 C.分层随机取样 D.整群随机取样 5.不属于历史分析法的特点的是( ) A.丰富性 B.直观性 C.具体性 D.本质性 6.★教育观察研究根据观察方式可分为( ) A.自然情境中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 B.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C.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7.下列对“行为核对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主要用来核对重要行为的呈现与否 B.观察项目需预先列出表格 C.只判断行为出现与否 D.提供行为性质的材料 8.历最早进行专门教育调查的学者是( ) A.恩格斯 B.费舍

C.赖斯 D.肯德尔 9.测量调查中,一般测验题目难度应控制在( ) A.0.1 -0.7之间 B.0.2-0.8之间 C.0.3 -0.6之间 D.0.4-0.9之间 10.下列是实验教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 A.梅伊曼和拉伊 B.艾宾豪斯和G.缪勒 C.冯特和艾宾豪斯 D.蒙台梭利和杜威 11.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其研究主要目的在于( ) A.形成教育科学事实 B.形成教育科学理论 C.获得一手数据资料 D.获得一手理论信息 12.★定性分析的研究程序( ) A.是一个标准化的程序 B.用数学语言表示事物状态 C.具有逻辑的严密性和可靠性 D.具有一定的弹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