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步步高2015高三物理(新课标)一轮讲义:实验16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步步高2015高三物理(新课标)一轮讲义:实验16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步步高2015高三物理(新课标)一轮讲义:实验16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步步高2015高三物理(新课标)一轮讲义:实验16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十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考纲解读 1.会用实验装置测速度或用其他物理量表示物体的速度大小.2.验证在系统不受外力的作用下,系统内物体相互作用时总动量守恒.

考点一对实验原理和操作的考查

例1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O 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球落点痕迹如图2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图1

图2

(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取______ cm.

(2)在以下选项中,本次实验必须进行测量的有________(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及B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

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E.测量O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3)实验中,关于入射球在斜槽上释放点的位置对实验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释放点越低,小球受阻力越小,入射小球速度越小,误差越小

B.释放点越低,两球碰后水平位移越小,水平位移测量的相对误差越小,两球速度的测量越准确

C.释放点越高,两球相碰时,相互作用的内力越大,碰撞前后动量之差越小,误差越小

D.释放点越高,入射小球对被碰小球的作用力越大,轨道对被碰小球的阻力越小

解析(1)用一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可知圆心的位置是65.7 cm,这也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2)本实验中要测量的数据有: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三个落点到O点的距离x1、x2、

x3,所以应选A、B、D.

(3)入射球的释放点越高,入射球碰前速度越大,相碰时内力越大,阻力的影响相对越

小,可以较好的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也有利于减小测量水平位移时的相对误差,从而使实验的误差减小,选项C正确.

答案(1)65.7(2)ABD(3)C

考点二对实验数据处理的考查

例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他设计的装置如图3甲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长木板下垫着薄木片以平衡摩擦力.

图3

(1)若已测得打点纸带如图乙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已标在图上).A为运动的起点,

则应选________段来计算A碰前的速度.应选_______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选填“AB”或“BC”或“CD”或“DE”).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 kg,小车B的质量为m2=0.2 kg,则碰前两小车的总动量为________ kg·m/s,碰后两小车的总动量为________ kg·m/s.

解析(1)从分析纸带上打点的情况看,BC段既表示小车做匀速运动,又表示小车有较大速度,因此BC段能较准确地描述小车A在碰撞前的运动情况,应选用BC段计算小车A碰前的速度.从CD段打点的情况看,小车的运动情况还没稳定,而在DE段内小车运动稳定,故应选用DE段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

(2)小车A在碰撞前速度v0=BC

5T=

10.50×10-2

5×0.02

m/s

=1.050 m/s

小车A在碰撞前动量

p0=m1v0=0.4×1.050 kg·m/s=0.420 kg·m/s 碰撞后A、B的共同速度

v=DE

5T=

6.95×10-2

5×0.02

m/s=0.695 m/s

碰撞后A、B的总动量

p=(m1+m2)v=(0.2+0.4)×0.695 kg·m/s

=0.417 kg·m/s

答案(1)BC DE(2)0.4200.417

创新实验设计

1.实验方案

方案一: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重物、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等.

方案二:带细线的摆球(两套)、铁架台、天平、量角器、坐标纸、胶布等.

方案三: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两个)、天平、撞针、橡皮泥.2.实验步骤

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质量.

(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

(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①改变滑块的质

量.②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碰撞前后的速度.

(4)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方案二:利用等长悬线悬挂等大小球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

(2)安装:把两个等大小球用等长悬线悬挂起来.

(3)实验:一个小球静止,拉起另一个小球,放下时它们相碰.

(4)测速度:可以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从而算出碰撞前对应小球的速度,测量碰撞后小球摆起的角度,算出碰撞后对应小球的速度.

(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

(6)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方案三:在光滑桌面上两车碰撞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车的质量.

(2)安装: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长木板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后面,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

(3)实验:接通电源,让小车A 运动,小车B 静止,两车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小车连接成一体运动.

(4)测速度:通过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及时间由v =Δx Δt

算出速度. (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

(6)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方案四:利用斜槽上滚下的小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例3 气垫导轨(如图4)工作时,空气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在导轨表面和滑块内表面之

间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层,使滑块不与导轨表面直接接触,大大减小了滑块运动时的阻力.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放置两个质量均为a 的滑块,每个滑块的一端分别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两个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均为b .气垫导轨正常工作后,接通两个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并让两滑块以不同的速度相向运动,两滑块相碰后粘在一起继续运动.图5为某次实验打出的、点迹清晰的纸带的一部分,在纸带上以相同间距的6个连续点为一段划分纸带,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其长度x 1、x 2和x 3.若题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那么,碰撞前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____________;碰撞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________.重复上述实验,多做几次.若碰撞前、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则动量守恒定律得到验证.

图4

图5

解析 打点周期为1b ,打x 1、x 2、x 3均用时5b

.碰前其中一个滑块的动量 p 1=m v 1=m x 1t =a bx 15

=0.2abx 1 碰前另一个滑块的动量p 2=m v 2=m x 3t =a bx 35

=0.2abx 3,故碰前总动量 p =p 1-p 2=0.2ab (x 1-x 3),同理碰后总动量

p ′=2m x 2t

=0.4abx 2 答案 0.2abx 1 0.2abx 3 0.2ab (x 1-x 3) 0.4abx 2

1.在利用悬线悬挂等大小球进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悬挂两球的线长度要适当,且等长

B .由静止释放小球以便较准确地计算小球碰前的速度

C .两小球必须都是刚性球,且质量相同

D .两小球碰后可以粘合在一起共同运动

答案 ABD

解析 两线等长能保证两球正碰,以减小实验误差,所以A 正确;由于计算碰撞前速

度时用到了mgh =12

m v 2-0,即初速度为0,B 正确;本实验中对小球的弹性性能无要求,C 错误;两球正碰后,有各种运动情况,所以D 正确.

2.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入射球a 的质量为m 1,被碰球b 的质量为m 2,小

球的半径为r ,各小球的落地点如图6所示,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图6

A .入射球与被碰球最好采用大小相同、质量相等的小球

B .让入射球与被碰球连续10次相碰,每次都要使入射球从斜槽上不同的位置滚下

C .要验证的表达式是m 1ON =m 1OM +m 2OP

D .要验证的表达式是m 1OP =m 1OM +m 2ON

E .要验证的表达式是m 1(OP -2r )=m 1(OM -2r )+m 2ON

答案 D

解析在此装置中,应使入射球的质量大于被碰球的质量,防止入射球反弹或静止,故A错;入射球每次滚下必须从斜槽的同一位置,保证每次碰撞都具有相同的初动量,故B错;两球做平抛运动时都具有相同的起点,故应验证的关系式为m1OP=m1OM+m2ON,D对,C、E错.

3.在实验室里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一般采用如图7甲、乙所示的两种装置:

图7

(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

A.m1>m2,r1>r2

B.m1>m2,r1

C.m1>m2,r1=r2

D.m1

(2)若采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________.

A.直尺B.游标卡尺C.天平

D.弹簧测力计E.秒表

(3)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则在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时(P

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所得“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用装置图中的字母表示)

答案(1)C(2)AC(3)m1·OP=m1·OM+m2·O′N

解析(1)为防止反弹造成入射小球返回斜槽,要求入射球质量大于被碰小球质量,即m1>m2;为使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发生对心碰撞,要求两小球半径相同.故C正确.

(2)设入射小球为a,被碰小球为b,a球碰前的速度为v1,a、b相碰后的速度分别为v1′、

v2′.由于两球都从同一高度做平抛运动,当以运动时间为一个计时单位时,可以用它们平抛的水平位移表示碰撞前后的速度.因此,需验证的动量守恒关系m1v1=m1v1′+m2v2′可表示为m1x1=m1x1′+m2x2′.所以需要直尺、天平,而无需弹簧测力计、秒表.由于题中两个小球都可认为是从槽口开始做平抛运动的,两球的半径不必测量,故无需游标卡尺.

(3)得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应为m1·OP=m1·OM+m2·O′N.

4.如图8(a)所示,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停着甲、乙两辆实验小车,甲车系一穿过打点计时器

的纸带,当甲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冲量时,随即启动打点计时器.甲车运动一段距离后,与静止的乙车发生正碰并粘在一起运动.

图8

纸带记录下碰撞前甲车和碰撞后两车运动情况如图(b)所示,电源频率为50 Hz ,则碰撞前甲车运动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甲、乙两车的质量比m 甲∶m 乙=________.

答案 0.6 2∶1

解析 由纸带及刻度尺可得碰前甲车的速度为

v 1=12×10-

30.02 m/s =0.6 m/s. 碰后两车的共同速度

v 2=8×10-

30.02 m/s =0.4 m/s.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 甲v 1=(m 甲+m 乙)v 2.

由此得甲、乙两车的质量比

m 甲m 乙=v 2v 1-v 2=0.40.6-0.4=21

. 5.气垫导轨上有A 、B 两个滑块,开始时两个滑块静止,它们之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质弹

簧,滑块间用绳子连接(如图9甲所示),绳子烧断后,两个滑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图乙为它们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频闪的频率为10 Hz ,由图可知:

图9

(1)A 、B 离开弹簧后,应该做________运动,已知滑块A 、B 的质量分别为200 g 、300 g ,根据照片记录的信息,从图中可以看出闪光照片有明显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不计此失误,分开后,A 的动量大小为____kg·m/s ,B 的动量的大小为________kg·m/s.本实验中得出“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两滑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这一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匀速直线 A 、B 两滑块的第一个间隔

(2)0.018 0.018 A 、B 两滑块作用前后总动量不变,均为0

解析 (1)A 、B 离开弹簧后因水平方向不再受外力作用,所以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离开弹簧前A 、B 均做加速运动,A 、B 两滑块的第一个间隔都应该比后面匀速时相邻间隔的长度小.

(2)周期T =1f =0.1 s ,v =x t

,由题图知A 、B 匀速时速度分别为v A =0.09 m/s ,v B =0.06 m/s ,分开后A 、B 的动量大小均为p A =0.018 kg·m/s ,方向相反,满足动量守恒,系统的总动量为0.

6.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和气垫导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气垫导轨装置如图

10甲所示,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滑块、弹射架等组成.在空腔导轨的两个工作面上均匀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小孔,向导轨空腔内不断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会从小孔中喷出,使滑块稳定地漂浮在导轨上,这样就大大减小了因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误差.

图10

(1)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②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

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紧靠气垫导轨左端弹射架的外侧,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和弹射架并固定在滑块1的左端,调节打点计时器的高度,直至滑块拖着纸带移动时,纸带始终在水平方向;

④使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

⑤把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

⑥先________,然后________,让滑块带动纸带一起运动;

⑦取下纸带,重复步骤④⑤⑥,选出较理想的纸带如图乙所示;

⑧测得滑块1(包括撞针)的质量为310 g ,滑块2(包括橡皮泥)的质量为205 g ;试着完善实验步骤⑥的内容.

(2)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 打一个点,计算可知,两滑块相互作用前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________ kg·m/s ;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后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______ kg·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试说明(2)问中两结果不完全相等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放开滑块1 (2)0.620

0.618 (3)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有摩擦

解析 (2)作用前滑块1的速度v 1=0.20.1

m/s =2 m/s ,其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为0.310 kg ×2 m/s =0.620 kg·m/s ,作用后滑块1和滑块2具有相同的速度v =0.1680.14

m/s =1.2 m/s ,其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0.310 kg +0.205 kg)×1.2 m/s =0.618 kg·m/s.

7.如图11是用来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弹性球1用细线悬挂于O 点,O 点下方桌子

的边缘有一竖直立柱.实验时,调节悬点,使弹性球1静止时恰与立柱上的球2右端接触且两球等高.将球1拉到A 点,并使之静止,同时把球2放在立柱上.释放球1,当它摆到悬点正下方时与球2发生对心碰撞,碰后球1向左最远可摆到B 点,球2落到水平地面上的C 点.测出有关数据即可验证1、2两球碰撞时动量守恒.现已测出A 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a 、B 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b ,C 点与桌子边缘间的水平距离为c .

图11

(1)还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测量的数据,该实验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略小球的大小)

答案 (1)弹性球1、2的质量m 1、m 2 立柱高h 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

(2)2m 1a -h =2m 1b -h +m 2c H +h

解析 (1)要验证动量守恒必须知道两球碰撞前、后的动量变化,根据弹性球1碰撞前后的高度a 和b ,由机械能守恒可以求出碰撞前、后的速度,故只要再测量弹性球1的质量m 1,就能求出弹性球1的动量变化;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只要测出立柱高h 和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 就可以求出弹性球2碰撞前后的速度变化,故只要测量弹性球2的质量和立柱高h 、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 就能求出弹性球2的动量变化.

(2)根据(1)的解析可以写出动量守恒的方程

2m 1a -h =2m 1b -h +m 2c H +h

.

MSP430单片机实验报告v3.0

MSP430单片机课程设计 一.设计要求 数字温度计 (1)用数码管(或LCD)显示温度和提示信息; (2)通过内部温度传感器芯片测量环境温度; (3)有手动测量(按测量键单次测量)和自动测量(实时测量)两种工作模式; (4)通过按键设置工作模式和自动测量的采样时间(1秒~1小时); (5)具备温度报警功能,温度过高或过低报警。 二.系统组成 系统由G2Launch Pad及其拓展板构成,单片机为MSP430G2553。 I2的通信方式对IO进行拓展,芯片为TCA6416A; 使用C 使用HT1621控制LCD; 三.系统流程 拓展的四个按键key1、key2、key3、key4分别对应单次测量、定时测量、定时时间的增、减。定时时间分别为1s,5s,15s,30s,60s。在自动测量模式下,当温度超过设定温度上限

即报警,报警时在LCD屏幕显示ERROR同时LED2闪烁,在5s后显示0℃。此时可重新开始手动或自动测量温度。 系统示意图: 四.演示 a)手动测量温度 b)自动测量温度 c)报警

显示ERROR同时LED闪烁d)设置时间界面 五.代码部分 #include "MSP430G2553.h" #include "TCA6416A.h" #include "LCD_128.h" #include "HT1621.h" #include "DAC8411.h" #define CPU_F ((double)8000000) #define delay_us(x) __delay_cycles((long)(CPU_F*(double)x/1000000.0)) #define delay_ms(x) __delay_cycles((long)(CPU_F*(double)x/1000.0)) static int t=0; long temp; long IntDeg; void ADC10_ISR(void); void ADC10_init(void); void LCD_Init(); void LCD_Display(); void GPIO_init(); void I2C_IODect(); void Error_Display(); void WDT_Ontime(void); void LCD_Init_AUTO(); void LCD1S_Display();

2016届高中物理实验读数练习全面总结

高考物理实验 读数练习专题(1) ——游标卡尺 1、结构 2、读数方法 第一步:看游标尺总刻度确定精确定度(10分度、20分度、50分度的精确度见上表) 第二步:读出游标尺和主尺对齐的刻度...........数. (n ); 第三步:读出对齐处主尺读数(Xmm )和游标尺读数(n ×0.9或0.95或0.98mm)。 0.9或0.95或 [读数经验之谈] (1)看清游标的精确度; (2)游标卡尺都是根据刻线对齐来读数的,所以都不再往下一位估读。计算出来的“0”也不能舍去。 读数练习【练习1】读出下列游标卡尺测量的读数; ⑴ ⑵ ⑶ 【练习2】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 游标卡尺读数练习 3 4 cm 678 20 cm 0 12345 6 0123456789 cm

高考物理实验 读数练习专题(2)——螺旋测微器 读数公式:测量值=固定刻度值+固定刻度的中心水平线与可动刻度对齐的位置的读数×0.01mm [经验之谈]: (1)看半刻度是否漏出,固定刻度上的刻度值是以mm 为单位; (2)可动刻度要估读,小数点后应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如右图读数时,从固定刻度上读取整、半毫米数,然后从可动刻度上读取剩余 部分(因为是10分度,所以在最小刻度后应再估读一位),再把两部分读数相 加,得测量值。右图中的读数应该是6.702mm 。 测量值=6.5+20.3×0.01mm =6.703mm (6.702mm ~6.704mm 均正确) 例1、 ⑴ ⑵ 练习1、 e f g h i 读数 mm 读数 mm 读数 mm

练习3、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物体厚度时,示数如图甲所示,读数是______mm 。 用游标卡尺可以测量某些工件的外径。在测量时,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读数分别为_______ mm 练习4、 (1)用螺旋测微器测一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由图可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 mm . (2)现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的 (填图中的A 或B )测脚,测定某圆筒的内径,卡尺上的示数如图,可读出圆筒的内径为 mm . 高考试题回顾 1. 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圆柱体的长度l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圆柱体的直径d ,示数如图。由图可读出 l = d = 示数 ______

2015步步高理科数学选修4-1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1.平行截割定理 (1)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__________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______,那么在任一条(与这组平行线相交的)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________.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两条直线与一组平行线相交,它们被这组平行线截得的对应线段成________.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①两角对应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________;

②两边对应成________且夹角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________; ③三边对应成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________.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的比等于____________. ②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____________. ③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 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的平方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斜边上的高的平方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圆中有关的定理 (1)圆周角定理: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其所对弧的度数的________. (2)圆心角定理:圆心角的度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的度数. (3)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定理 ①切线的判定定理 过半径外端且与这条半径________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②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________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4)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切线长________. (5)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的度数等于其所夹弧的度数的________. (6)相交弦定理 圆的两条相交弦,每条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________. (7)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该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________.(8)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一条割线与一条切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的两个交点的线段长的________________. (9)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 ①圆内接四边形判定定理 (ⅰ)如果四边形的对角________,则此四边形内接于圆; (ⅱ)如果四边形的一个外角________它的内角的对角,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②圆内接四边形性质定理 (ⅰ)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________;

南理工 王宏波 MSP430F6638单片机实验报告

MSP430单片机应用技术 实验报告 学号:XXXXXXXX

实验1 一、实验题目:UCS实验 二、实验目的 设置DCO FLL reference =ACLK=LFXT1 = 32768Hz, MCLK = SMCLK = 8MHz,输出ACLK、SMCLK,用示波器观察并拍照。 UCS,MCLK、 SMCLK 8MHz 的 1 2 六、实验结果 实验2 一、实验题目:FLL+应用实验 二、实验目的

检测P1.4 输入,遇上升沿进端口中断,在中断服务程序内翻转P4.1 状态。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 计算机、开发板、示波器、信号源、电源、Code Comeposer Studio v5 四、实验步骤 1、用电缆连接开发板USB2口和电脑USB口,打开电源开关SW1,电源指示灯D5点亮; 2、运行CCSV5; WDT 1、用电缆连接开发板USB2口和电脑USB口,打开电源开关SW1,电源指示灯D5点亮; 2、运行CCSV5; 3、新建工作空间workspace; 4、新建工程project与源文件main.C; 5、编写程序; 6、编译、调试、下载程序到单片机;

7、观察、分析、保存运行结果。 五、实验程序 实验4 一、实验题目:WDT_A实验 二、实验目的 定时模式 1 2 六、实验结果 实验5一、实验题目:Timer_A实验

二、实验目的 比较模式-Timer_A0,两路PWM 输出,增减计数模式,时钟源SMCLK,输出模式7 TACLK = SMCLK = default DCOCLKDIV。PWM周期CCR0 = 512-1,P1.6 输出PWM占空比CCR1 = 37.5%,P1.7输出PWM占空比CCR1 =12.5%。 要求: (1)用示波器观察两路PWM 输出的波形并拍照,测量周期、正脉宽等参数,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 (2 (3 1 2 实验6 一、实验题目:ADC12实验 二、实验目的 ADC12 单次采样A0 端口,根据转换结果控制LED 状态。

步步高2015(新课标)一轮讲义:实验08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考纲解读 1.掌握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连接方式.2.掌握伏安特性曲线的描绘方法.3.理解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为什么不是一条直线.

考点一对实验原理和电路设计的考查 例1(2013·天津理综·9(3))要测绘一个标有“3 V0.6 W”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灯泡两端的电压需要由零逐渐增加到3 V,并便于操作.已选用的器材有: 电池组(电动势为4.5 V,内阻约1 Ω); 电流表(量程为0~250 mA,内阻约5 Ω); 电压表(量程为0~3 V,内阻约3 kΩ);

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①实验中所用的滑动变阻器应选下列中的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 Ω,额定电流1 A) B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 750 Ω,额定电流0.3 A) ②实验的电路图应选用下列的图________(填字母代号). ③实验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如果将这个小灯泡接到电动势为1.5 V 、内阻为5 Ω的电源两端,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是________W. 图1 解析 ①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能较大范围地测量数据,所以控制电路部分应用分压式接法,滑动变阻器应用最大阻值小额定电流大的A. ②因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由零逐渐增加到3 V ,故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灯泡的电阻R =U 2P =15 Ω,额定电流I =P U =0.2 A ,由R =15 Ω< R A R V = 15 000 Ω,依据 公式法“大内小外”的原则,可知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故选B. ③在灯泡的I -U 图上作出电源的I -U 图线,交点坐标即为这个电源给这个灯泡供电时的电压和电流,此时P 灯=IU =0.1×1 W =0.1 W. 答案 ①A ②B ③0.1 考点二 对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考查 例2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从实验室中找到一只小灯泡,其标称功率值为0.75 W ,额定电

MSP430单片机实验报告

MSP430单片机实验报告 专业: 姓名: 学号:

MSP430单片机实验报告 设计目标:使8位数码管显示“5201314.”,深入了解串行数据接口。 实现过程:主要分为主函数、驱动8位数码管函数、驱动1位数码管函数及延时函数。 延时函数:采用for循环。 驱动1位数码管子函数:设置74HC164的时钟传输和数传输,声明变量,使数据表中每一个要表示的字符的每一位都与shift做与运算从而进行传输,上升沿将传输数据传送出去。驱动1位数码管子函数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驱动1位数码管子函数流程图 驱动8位数码管子函数:调用8次驱动1位数码管子函数。驱动8位数码管子函数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驱动8位数码管流程图

while 图3 主函数流程图 实验结果:供电后,数码管显示“5201314.”字样。 源程序: /************* 程序名称:5201314.*************/ /***程序功能:通过模拟同步串口控制8个共阳数码管***/ /*******P5.1 数据管脚,P5.3 同步时钟管脚*******/ #include // 头文件 void delay(void); // 声明延迟函数void seg7_1 (unsigned char seg7_data); // 声明驱动1 位数码管函数void seg7_8 ( unsigned char seg7_data7, unsigned char seg7_data6, unsigned char seg7_data5, unsigned char seg7_data4, unsigned char seg7_data3, unsigned char seg7_data2,

大学物理实验讲义实验牛顿环.docx

实验09用牛顿环测曲率半径 光的干涉现象证实了光在传播过程中具有波动性。光的干涉现象在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方面有着广 泛的应用。获得相干光的方法有两种:分波阵面法(例如杨氏双缝干涉、菲涅尔双棱镜干涉等)和 分振幅法(例如牛顿环等厚干涉、迈克尔逊干涉仪干涉等)。本实验主要研究光的等厚干涉中的两个典型 干涉现象,即牛顿环和劈尖干涉,它们都是用分振幅方法产生的干涉,其特点是同一条干涉条纹 处两反射面间的厚度相等,故牛顿环和劈尖都属于等厚干涉。在实际工作中,通常利用牛顿环来测量 光波波长,检查光学元件表面的光洁度、平整度和加工精度,利用劈尖来测量微小长度、薄膜的厚度 和固体的热膨胀系数等。 【实验目的】 1.观察光的干涉现象及其特点。 2.学习使用读数显微镜。 3.利用牛顿环干涉测量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R 。入射光 4.利用劈尖干涉测量微小厚度。 【仪器用具】 R 读数显微镜、钠光灯、牛顿环装置、劈尖 r K d K 【实验原理】O (a) 1.牛顿环 牛顿环干涉现象是 1675 年牛顿在制作天文望远镜时,偶 然地将一个望远镜的物镜放在平面玻璃上而发现的。 如图 8-1 所示,将一个曲率半径为R(R很大)的平凸 透镜的凸面放在一块平面玻璃板上,即组成了一个牛 顿环装置。在透镜的凸面与平面玻璃板上表面间,构成了 一个空气薄层,其厚度从中心触点O (该处厚度为零) 向外逐渐增加,在以中心触点O 为圆心的任一圆周上的各点,薄空气层的厚度都相等。因此,当波长为的单色 光垂直入射时,经空气薄层上、下表面反射的两束相干光 形成的干涉图象应是中心为暗斑的宽窄不等的明暗相间 的同心圆环。此圆环即被称之为牛顿环。由于这种干涉条 纹的特点是在空气薄层同一厚度处形成同一级干涉条纹,因 此牛顿环干涉属于等厚干涉。 D 1 X (左)X(右 ) 11 D 4 X 4(左)X 4(右 ) (b) 图8-1 牛顿环的产生 设距离中心触点O 半径为 r K的圆周上某处,对应的空气薄层厚度为 d K,则由空气薄层上、下表面反射的两束相干光的光程差为 K 2d K 2 ( 8-1)

步步高2015届一轮讲义:13.1动量守恒定律及其指导应用

考点容 要求 考纲解读 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Ⅱ 1.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是本部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动量和动量的变化量这两个概念常穿插在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中考查. 2.动量守恒定律结合能量守恒定律来解决碰撞、打击、反冲等问题,以及动量守恒定律与圆周运动、核反 应的结合已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 3.波粒二象性部分的重点容是光电效应现象、实验规律和光电效应方程,光的波粒二象性和德布罗意波是理解的难点. 4.核式结构、玻尔理论、能级公式、原子跃迁条件在选做题部分出现的几率将会增加,可能单独命题, 也可能与其他知识联合出题. 5.半衰期、质能方程的应用、计算和核反应方程的书写是高考的热点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Ⅰ 光电效应 Ⅰ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Ⅰ 氢原子光谱 Ⅰ 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 Ⅰ 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衰变、半衰期 Ⅰ 放射性同位素 Ⅰ 核力、核反应方程 Ⅰ 结合能、质量亏损 Ⅰ 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 Ⅰ 射线的危害和防护 Ⅰ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问题,试题一般以基础知识为主, 较简单. 第1课时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考纲解读1.理解动量、动量变化量的概念.2.知道动量守恒的条件.3.会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碰撞、反冲等相互作用问题. 1.[对动量、动量变化量的理解]下列说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它的动量一定也大 B.动量大的物体,它的速度一定也大 C.只要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不变,物体的动量也保持不变 D.物体的动量变化越大则该物体的速度变化一定越大 答案 D 2.[动量守恒的判断]把一支弹簧枪水平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枪射出一颗子弹时,关于枪、弹、车,下列说确的是( ) A.枪和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枪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枪弹和枪筒之间的摩擦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二者组成的系统动量近似守恒D.枪、弹、车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答案 D 解析力、外力取决于系统的划分.以枪和弹组成的系统,车对枪的作用力是外力,系统动量不守恒.枪和车组成的系统受到系统外弹簧对枪的作用力,系统动量不守恒.枪弹和枪筒之间的摩擦力属于力,但枪筒受到车的作用力,属于外力,故二者组成的系统

MSP430单片机AD转换实验

A/D转换实验 一、转换原理 MSP430F149的A/D转换器原理请参考相关书籍。 实验板上与AD相关的硬件电路: 编程工作实际就是对以下寄存器的操作: 寄存器类型寄存器缩写寄存器的含义 转换控制寄存器ADC12CTL0转换控制寄存器0 ADC12CTL1转换控制寄存器1 中断控制寄存器ADC12IFG中断标志寄存器ADC12IE中断使能寄存器ADC12IV中断向量寄存器 存储及其 控制寄存器ADC12MCTL0 ~ ADC12MCTL15存储控制寄存器0~15 ADC12MEM0 ~ ADC12MEM15 存储寄存器0~15

设计主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 二、转换程序 1、程序1:转换结果发送到PC 主程序中进行A/D初始化,中断服务程序读A/D转换结果,主程序中通过串口发送结果。 “”主程序与中断程序: /********************************************************* 程序功能:将ADC对端口电压的转换结果按转换数据和对应的 模拟电压的形式通过串口发送到PC机屏幕上显示 ----------------------------------------------------------- 通信格式: 9600 ----------------------------------------------------------- 测试说明:打开串口调试精灵,正确设置通信格式,观察接收数据 **********************************************************/ #include <> #include "" #include "" #include "" #define Num_of_Results 32 uint results[Num_of_Results]; //保存ADC转换结果的数组 uint average; uchar tcnt = 0; /***********************主函数***********************/ void main( void ) {

2016年临沂市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fu答案

临沂商城实验学校九年级物理组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临沂市 2016 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年实验操作考试 考号: ___________ 探究凸透镜成像 桌号:___________ 一、提出问题 凸透镜既能成正立放大的像(如图 1),也能成倒立放大的像( 如图 2) 。 在灯泡和墙壁间移动凸透镜,可在墙上得到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灯丝像, 也可能在墙上看不见像。那么凸透镜成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二、猜想与假设图 1图 2 在焦距一定时,凸透镜成像与物距有关 三、实验方案凸透镜 1. 写出实验步骤烛光屏 ⑴. 按照图 3 将器材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 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⑵ . 将蜡烛分别放在距离透镜,大于2f 、等于 2f 、大 于 2f, 等于 f, 以及小于 f 处。 ⑶ . 观察成像情况以及物距、相距,并记录,填入表格。光具座图3 于f小 2. 实验器材 _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凸透镜焦距 f= 10cm) 实验次数像的大小像的正倒像的虚实物距 /cm像距 v /cm u 1缩小倒立实像3015 2等大倒立实像2020 3放大倒立实像1530 4∕∕∕10∕ 5放大正立虚像8∕四、实验操作 在进行实验的同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五、分析得出结论 ⑴ . 当物距大于 ⑵ . 当物距等于2 倍焦距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2 倍焦距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_倒立 __、 ___缩小 _____的 ___实 ___像。___倒 立 _____、 ____等大 ____的 ____实 __ 像。 ⑶当烛焰在 2 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___倒立 ____ 、 ___放大 ___的 _____实像 _像。 ⑷ .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从光屏这一侧透过凸透镜可以观察到烛焰的像,这个像是____正立____、____放大 __的__虚 _像。 六、评估 你的假设是否与实验结论一致?实验步骤是否合理?操作是否规范?结论是否可靠? 一致、合理、规范、可靠。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临沂市 2016 ___________ 年实验操作考试 考号: ___________桌号:___________ 实验名称:探究并联电路的干路和支路电流间有什么关系 一、提出问题 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是串联和并联,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那么并联电路干路和支路电流间有什么关系呢?

步步高2015高三物理(新课标)一轮讲义:5.1功 功率

第1课时 功 功率 考纲解读1.会判断功的正负,会计算恒力的功和变力的功.2.理解功率的两个公式P =W t 和P =F v ,能利用P =F v 计算瞬时功率.3.会分析机车的两种启动方式. 1.[功的理解]下列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了一段位移,该力一定对物体做功 B .力对物体做正功时,可以理解为该力是物体运动的动力,通过该力做功,使其他形

式的能量转化为物体的动能或用来克服其他力做功 C .功有正、负之分,说明功是矢量,功的正、负表示力的方向 D .当物体只受到摩擦力作用时,摩擦力一定对物体做负功 答案 B 2.[功率的理解]关于功率公式P =W t 和P =F v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P =W t 知,只要知道W 和t 就可求出任意时刻的功率 B .由P =F v 既能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也可以求平均功率 C .由P =F v 知,随着汽车速度的增大,它的功率也可以无限制地增大 D .由P =F v 知,当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 答案 BD 3.[功和功率的计算]一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某一时刻开始受到恒定 的外力F 作用,物体运动了一段时间t ,该段时间内力F 做的功和t 时刻力F 的功率分别为( ) A.F 2t 22m ,F 2t 2m B.F 2t 2m ,F 2t m C.F 2t 22m ,F 2t m D.F 2t 2m ,F 2t 2m 答案 C 4.[对重力做功和摩擦力做功的分析]如图1所示,滑块以速率v 1沿斜面由底端向上滑行, 至某一位置后返回,回到出发点时的速率变为v 2,且v 2

步步高2015高考生物二轮讲义:专题2.2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第2讲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考纲要求] 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3.细胞呼吸(Ⅱ)。 1.细胞呼吸的过程图解 2.影响细胞呼吸的环境因素分析

[ 1.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2013·新课标Ⅱ,3D)(√) 2.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2010·课标全国,2B)(×) 3.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2010·课标全国,2C)(×) 4.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2014·新课标Ⅱ,6C)(×) 5.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2010·课标全国,2A)(×) 6.葡萄糖氧化分解为丙酮酸只发生在细胞有氧时(2012·上海,25A)(×) 7.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2012·福建,1B)(√) 8.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2009·浙江,4A)(×) 题组一从细胞呼吸的过程与方式进行考查 1.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消耗等摩尔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 TP多 B.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 TP C.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 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 TP主要来自于线粒体内膜 答案 A 解析由题意可知,快肌纤维进行无氧呼吸,慢肌纤维进行有氧呼吸。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 主要来自于线粒体内膜。消耗等摩尔葡萄糖时,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要少。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 2.不同种类的生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呼吸作用方式不同。若分解底物是葡萄糖,下列对呼吸作用方式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只释放CO2,不消耗O2,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B.若CO2的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C.若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MSP430单片机GPIO实验教程

GPIO实验教程 2015/7/24 官网地址:http://www.fengke.club

目录 第一节GPIO硬件介绍 (2) 第二节GPIO寄存器介绍 (3) 第三节实验 (5) 第四节实验现象 (7)

第一节GPIO硬件介绍 MSP430F5438A单片机属于5系列单片机,该系列的单片机最多可以提供12路数字IO接口,P1~P11以及PJ。大部分接口都有8个管脚,但是有些接口会少于8 个管脚。可以参考说明文档中关于接口的章节。每个I/O 管脚都可以独立的设置为输入或者输出方向,并且每个I/O 接线都可以被独立的读取或者写入。所有接口的寄存器都可以被独立的置位或者清零,就像设置驱动能力一样。 P1和P2接口具中断功能。从P1和P2接口的各个I/O管脚引入的中断可以独立的被使能并且设置为上升沿或者下降沿出发中断。所有的P1接口的I/O管脚的中断都来源于同一个中断向量P1IV,并且P2接口的中断都来源于另外一个中断向量P2IV。在一些MSP430x5xx单片机中,附加的接口也具有中断功能。详细说明请查阅芯片的说明文档。 每个独立的接口可以作为字节长度端口访问或者结合起来作为字长度端口进行访问。端口配对P1/P2、P3/P4、P5/P6、P7/P8 等联合起来分别叫做PA、PB、PC、PD 等。当进行字操作写入PA 口时,所有的16 为都被写入这个端口。利用字节操作写入PA 口的低字节时,高字节保持不变。相似地,使用字节指令写入PA 口高字节时,低字节保持不变。其它端口也是一样的,当写入的数据长度小于端口最大长度时,那些没有用到的位保持不变。所有的端口寄存器都利用这个规则来命名,除了中断向量寄存器P1IV 和P2IV。它们只能进行字节操作,并且PAIV 这个寄存器根本不存在。 利用字操作读取端口PA可以使所有16位数据传递到目的地。利用字节操作读取端口PA(P1或者P2)的高字节或者低字节并且将它们存储到存储器时可以只把高字节或者低字节分别传递到目的地。利用字节操作读取PA口数据并写入通用寄存器时整个字节都被写入寄存器中最不重要的字节。寄存器中其它重要的字节会自动清零。端口PB、PC、PD 和PE 都可以进行相同的操作。当读入的数据长短小于端口最大长度时,那些没有用到的位被视零,PJ 口也是一样的。 数字I/O的主要特征有: 1、可以独立编程的独立I/O口; 2、可以任意的混合输入输出; 3、独立配置P1、P2口的中断; 4、独立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寄存器; 5、独立配置上拉或下拉电阻。

大学物理实验 复摆实验讲义

利用复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实验目的】 (1)根据复摆的物理特性测量重力加速度; (2)利用拟和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3)练习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仪器用具】 复摆,光电计时器,游标卡尺等。 【实验原理】 在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中,有一类利用了摆的性质:小振动周期的平方与成反比(由量纲分析即可得到此结论)。对于大家熟悉的单摆,由于摆球并不是理想的质点,摆线也有一定的质量,导致等效的摆长很难精确测定,严重制约了的测量精度(因为周期测量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我们这次实验使用的复摆就是为了克服这个困难而设计的专用于重力加速度测量的仪器。 所谓的复摆就是一个刚体摆。在重力作用下,刚体绕固定水平转轴在竖直平面内摆动(见图1)。设复摆的质量为m,其重心G到转轴O的距离为h,从重心到转轴的垂线OG与铅垂线的夹角为,则重力对复摆产生的恢复力矩为 图1 复摆示意图 根据刚体定轴转动定理,复摆的角加速度 其中I为刚体相对O轴的转动惯量,为刚体相对其重心的转动惯量,这里用到了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

当摆角很小的时候, 上式简化为 这是简谐运动的方程。由此可知,与单摆一样,复摆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小振动是周期为 的简谐振动。注意 不是 的单调函数:当 趋于零或无穷大时,周期都趋于无穷大(见图2)。 图2 复摆 曲线(A,C 为一对共轭点)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改变转动轴O 轴(即悬点)的位置。悬点始终在经过复摆重心G 的一条直线(即复摆摆杆的中心线)上。通过改变悬点而改变 ,测量不同 对应的周期 ,用理论公式对测量结果进行拟合,就可以得到 了。 除了上述的曲线拟合方法,这里再介绍一种只需要测量两个点的方法,这也是利用复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传统方法。如图2所示,我们选择的两个悬点O 1和O 2分处重心的两侧,它们到重心的距离分别为 ,振动周期分别为 和 ,根据周期公式有 如果O 1、O 2满足 但 ,则称它们互为共轭点。对于共轭点的情况,上式右边第二项为零,只需要测量两个悬点的距离 就可以计算 了。由于不需要确定重心的实际位置(这一步的精度远比测量两个悬点的距离要低),共轭点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注意,即便O 1、O 2不是一对精确的共轭点,只要 和 相差做够小(比如

MSP430单片机AD转换实验

AD转换实验 一、转换原理 MSP430F149勺A/D转换器原理请参考相关书籍。实验板上与AD相关的硬件电路: RV3 10K ------------ 3-3\ J6 P61 SI?2 Al)输入电路 RV4 III-10K f > 2 ; ||| 二、转换程序 1、程序1:转换结果发送到PC 主程序中进行A/D初始化,中断服务程序读A/D转换结果,主程序中通过串口发送结果。

“ main 、c ”主程序与中断程序: /********************************************************* 程序功能:将ADC 对P6、0端口电压的转换结果按转换数据与对应的 模拟电压的形式通过 串口发送到 PC 机屏幕上显示 通信格式 :N 、 8、 1, 9600 测试说明 :打开串口调试精灵 ,正确设置通信格式 ,观察接收数据 **********************************************************/ #include #include "allfunc 、 h" #include "UART0_Func 、 c" #include "ADC_Func 、 c" #define Num_of_Results 32 uint results[Num_of_Results]; // 保存 ADC 转换结果的数组 uint average; uchar tcnt = 0; /*********************** void main( void ) { uchar i; uchar buffer[5]; WDTCTL = WDTPW + WDTHOLD; // 关狗 /* 下面六行程序关闭所有的 IO 口 */ P1DIR = 0XFF;P1OUT = 0XFF; P2DIR = 0XFF;P2OUT = 0XFF; P3DIR = 0XFF;P3OUT = 0XFF; P4DIR = 0XFF;P4OUT = 0XFF; P5DIR = 0XFF;P5OUT = 0XFF; P6DIR = 0XFF;P6OUT = 0XFF; P6DIR |= BIT2;P6OUT |= BIT2; // P6DIR|=BIT6;P6OUT&=~BIT6; // InitUART(); Init_ADC(); _EINT(); buffer[4] = '\0'; 主函数 ********************* 关闭电平转换 关闭数码管显示

2016年高考物理实验word解析版

2016·北京卷(物理) 21.J9E5[2016·北京卷] (1)热敏电阻常用于温度控制或过热保护装置中.图1-为某种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的阻值R随温度t变化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这种热敏电阻在温度上升时导电能力___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相对金属热电阻而言,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更________(选填“敏感”或“不敏感”). 图1- (2)利用图1-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①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________. A.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B.速度变化量和势能变化量 C.速度变化量和高度变化量 ②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________. A.交流电源B.刻度尺 C.天平(含砝码) 图1- ③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图1-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 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 A、h B、h C.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ΔE p=________,动能变化量ΔE k=________. 图1- ④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_. A.利用公式v=gt计算重物速度 B.利用公式v=2gh计算重物速度 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 D.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

⑤某同学用下述方法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在纸带上选取多个计数点,测量它们到起始点O 的距离h ,计算对应计数点的重物速度v ,描绘v 2-h 图像,并做如下判断:若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请你分析论证该同学的判断依据是否正确. 21.[答案] (1)增强 敏感 (2)①A ②AB ③-mgh B 12m ??? ?h C -h A 2T 2 ④C ⑤该同学的判断依据不正确.在重物下落h 的过程中,若阻力f 恒定,有mgh -fh =1 2m v 2-0解得v 2 =2????g -f m h .由此可知,v 2-h 图像就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要想通过v 2-h 图像的方法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还必须看图像的斜率是否接近2g [解析] (1)由题目图像可知,随温度升高热敏电阻的阻值明显减小,所以导电能力增强.又由图像可知,随温度变化,热敏电阻的电阻变化更明显,所以更加敏感. (2)①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动能的减少量和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相等,选项A 正确. ②需要用低压交流电源接电磁打点计时器,需要用刻度尺测量纸带上点迹间距离.选择A 、B. ③ΔE p =-mgh B , ΔE k =12m v 2B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v B =h C -h A 2T 代入可得,ΔE k =12m ??? ?h C -h A 2T 2 . ④由于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有一部分重力势能会转化为热能.选项C 正确. 2016·江苏卷(物理) 10.J10[2016·江苏卷] 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某一金属电阻的阻值R 随温度t 的变化关系.已知该金属电阻在常温下的阻值约10 Ω,R 随t 的升高而增大.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控温箱用以调节金属电阻的温度. 实验时闭合S ,先将开关K 与1端闭合,调节金属电阻的温度,分别记下温度t 1,t 2,…和电流表的相应示数I 1,I 2,….然后将开关K 与2端闭合,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再次为I 1,I 2,…,分别记下电阻箱相应的示数R 1,R 2,…. 图1- (1)有以下两种电流表,实验电路中应选用________. A .量程0~100 mA ,内阻约2 Ω B .量程0~0.6 A ,内阻可忽略

步步高2015高三物理(新课标)一轮讲义:4.4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4课时 万有引力与航天 考纲解读1.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应用.2.理解环绕速度的含义并会求解.3.了解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 1.[对开普勒三定律的理解]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 动定律可知( ) A .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B .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C .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 D .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答案 C 解析 火星和木星在各自的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速度的大小不可能始终相等,因此B 错;太阳在这些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因此A 错; 在相同时间内,某个确定的行星与太阳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因此D 错,本题答案为C. 2.[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关于万有引力公式F =G m 1m 2 r 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公式只适用于星球之间的引力计算,不适用于质量较小的物体 B .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趋近于0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 C .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也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D .公式中引力常量G 的值是牛顿规定的 答案 C 解析 万有引力公式F =G m 1m 2 r ,虽然是牛顿由天体的运动规律得出的,但牛顿又将它 推广到了宇宙中的任何物体,适用于计算任何两个质点间的引力.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趋近于0时,两个物体就不能视为质点了,万有引力公式不再适用.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也符合牛顿第三定律.公式中引力常量G 的值是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用实验测定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故正确答案为C. 3.[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美国宇航局2011年12月5日宣布,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外第一颗 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开普勒—22b ”,其直径约为地球的2.4倍.至今其确切质量和表面成分仍不清楚,假设该行星的密度和地球相当,根据以上信息,估

大学物理实验讲义Word版

大学物理实验讲义 普通物理教研室编 班级: 学号: 姓名:

学生实验守则 1、进实验室前,必须根据每个实验的预习要求,阅读有关资料。 2、按时进入实验室,保持安静和整洁,独立完成实验。 3、实验开始前,应仔细检查仪器、设备是否齐备和完好。若有不全或损坏情况,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 4、爱护公物,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设备,不得随意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和设备。 5、接线完毕,先自行检查,再请指导教师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接通电源。 6、在实验过程中必须服从教师指导,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精力高度集中,操作认真,要有严格的科学态度。 7、实验进行中,严禁用手触摸线路中带电部分,严禁在未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改接线路;若有分工合作的情况,必须要分工明确,责任分明,操作要有序,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8、实验中若出现事故或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关断电源,报告指导教师,共同分析事故原因。 9、实验完毕,应报请指导教师检查实验报告,认为达到要求后,方可切断电源。并整理好实验装置,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才能离开实验室。

目录 序言 (1) 绪论 (2) 测量误差与实验数据处理基础知识 (4) 实验一长度的测量 (15) 实验二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 (20) 实验三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量 (23) 实验四测量比热容 (25) 4-1 混合法测固体比热容 (25) 4-2 冷却法测液体比热容 (26) 实验五测量冰的熔解热 (28) 实验六测量线胀系数 (30) 实验七万用电表的使用 (32) 实验八磁场的描绘 (36) 实验九惠斯登电桥测中值电阻 (40) 实验十伏安法测电阻 (43) 实验十一电位差计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45) 实验十二示波器的使用 (48) 实验十三静电场的描绘 (52) 实验十四测量薄透镜焦距 (55) 实验十五等厚干涉现象的研究 (58) 【参考文献】 (60)

高2021届高2018级版步步高3-5高中物理第四章 4-5

4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5 不确定关系 [学习目标] 1.了解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说的内容, 知道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和粒子动量的关系.2.知道粒子和光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 了解电子波动性的实验验证.3.初步了解不确定关系的内容, 感受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一、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1.德布罗意波 (1)定义:任何运动着的物体, 小到电子、质子, 大到行星、太阳, 都有一种波与它相对应, 这种波叫物质波, 又叫德布罗意波. (2)德布罗意波的波长、频率的计算公式为λ=h p , ν=E h . (3)我们之所以看不到宏观物体的波动性, 是因为宏观物体的动量太大, 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太小. 2.电子波动性的实验验证 (1)实验探究思路:干涉、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 如果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则在一定条件下, 也应该发生干涉或衍射现象. (2)实验验证:1926年戴维孙观察到了电子衍射图样, 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3)汤姆孙做电子束穿过多晶薄膜的衍射实验, 也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二、氢原子中的电子云 1.定义:用点的多少表示的电子出现的概率分布. 2.电子的分布:某一空间范围内电子出现概率大的地方点多, 电子出现概率小的地方点少.电

子云反映了原子核外的电子位置的不确定性, 说明电子对应的波也是一种概率波. 三、不确定关系 1.定义:在经典物理学中, 一个质点的位置和动量是可以同时测定的, 在微观物理学中, 要同时测出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是不太可能的, 这种关系叫不确定关系. 2.表达式:Δx·Δp x≥h 4π.其中以Δx表示粒子位置的不确定量, 以Δp x表示粒子在x方向上的动量的不确定量, h是普朗克常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