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儒家角色理论

儒家角色理论

儒家角色理论
儒家角色理论

儒家角色理论

钟桂男

介绍

本文讨论儒家的角色理论。儒家的角色理论源自于易经的世界观来看待各种事物的发展和变迁,也受到阴阳学说不同系统平衡的影响,更进一步受到系统平衡理论-五行学说的影响,引导重要的生命能量,在不同角色之间来达到系统平衡和协调的状况。儒家的角色方法跟中庸之道是阴阳学说的运用,在社会结构和社会行政的系统中将易经的世界观操作出来。中庸的管理方法教导人们如何守中,儒家的中庸之道不仅意味着阴阳之间的平衡,为人处事之间的适度,它也可以协助解决矛盾与冲突,引导人们达到系统操作的最佳状态。儒家的角色方法旨在对当时社会结构缺乏秩序,是以规范社会结构的社会背景下所产生出来的寻求对无规范和社会混乱解决方式的历史产物和方法。为此本文讨论包括阴阳的平衡学说,以及如何运用它的方法作为跨文化的社会工作思路指导。当我们讨论儒家的角色平等和阴阳理论相关观念时,读者应该考虑到阴阳理论、五行理论,易经这些理论所讲的系统平衡的观念,这些是儒家角色方法的核心。阴阳五行用于伦理学,虽并非原始儒家的思想,也不符合孔、孟或(大学)、(中庸)原典的内容,主要是汉代学者的主张也并非所有汉儒如此。但笔者认为在历史的长流下,应为考虑。在这个背景下,读者可能应比较容易接受儒家所主張的角色配套(Role Set),以及他所产生的历史背景。今天当我们讨论儒家的角色观念跟方法的时候,我们也必须根据今天的时代背景跟社会结构来考虑。

儒家角色方法的历史根源

孔子提倡五伦(五种社会关系)是因为下列的两大社会问题:这两大问题是角色的混淆和社会混乱,因而导致战争,缺乏规范的社会行为,政治的动乱与贫穷造成一般百姓的悲惨生活,缺乏适当的角色观念跟清楚的社会规范来引导社会行为是最根本的问题。为了要澄清解释肯定以及建立一个适当的社会规范与稳定的社会结构,儒家设置了五伦,即五種相对角色。这五種相对角色观念即:君臣(今天应为政府与人民)、父子、夫妇、兄弟(含姐妹),与朋友。儒家当初所讲的五伦是基于宗族关系。五伦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社会规范和社会结构,因此个人能够有正常的生活,从而避免持续不断的战争,社会解体失衡,和经济的紊乱。孔子同时倡礼,一种适当的人际关系,规范内在和外在的礼节,礼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反映道相(仁爱,公正,平等,诚信),也就是宇宙的真理。因此,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公正、政治的平等、社会的协调以及系统的平衡可以再度恢复与建立。“仁”意指两个人之间的适当关系,《說文解字》解釋「仁」字言︰「親也。從人二。」仁是一种对角色关系的描述,这种适当的关系即道相的根本。换句话说,仁的角色关系就是道相的核心。因此,个人的角色扮演成为华人理想社会的奠基石。

儒家的角色方法是一种将中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所产生的无规范和社会混乱重新组合起来的一个制衡的系统。施行仁政以進大同社会是儒者从政的目标。回顧历史,除了短暂的贞观, 文景之治外,中国殊少达到选贤与能、里仁亲民的小康或大同之境,使儒家仁政的方法论与理想遭到挑战。(其原因诸多,权力使儒者腐败是其一。)

历史上,历代的中国统治者都推行儒家的学說,但大部分是阳儒阴法,真正儒家的精髓和核心,即仁爱,已经丧失掉了。到清朝时,五伦的仁的角色关系已经绝大部分被丧失掉了或转化为一种扭曲的或被挟制的礼节工具(例如,夫死期待妇陪葬以求得贞洁牌坊之恶习)。到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及批孔运动达到了高点,19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更试图把儒家的文化及遗产,如庙宇毁坏。今天我们谈儒家的角色理论应着重在如何恢复当初的仁学―以仁爱的伦常观念来重建社会架构以反映内、外在的道相,是当今社会工作者,行政官员,教育学者所应当关心的。

专语和相关概念解释

下面一段,根据戴维斯(Davis, 1996)角色方法和角色观念的名词做一个比较和定义,以利于对儒家的角色理论清楚地理解与认知。

社会位置和社会地位(Social Position and Social Status)

社会位置是社会给予个人所属类别和身份的定位,古代的儒者在宗族关系的前提下把人分为四类:士农工商,其他的位置比如君臣,夫妇,父子与朋友等社会位置。有些社会位置是与生俱来,如男人和女人,其他社会位置是经过奋斗而取得的,是透过个人的努力和技巧,例如社会工作者,老师,医生或农民。社会地位意指体现于权利,财富和声望多寡的社会评价位置。儒家用社会定名的方法来定位某个人的社会位置,评价其社会地位。例如:一个皇帝(社会位置)如果没有履行自己的适当角色,在经过评价后可能会被定名为独夫或暴君(社会地位),即,例如为政者未能履行他所应该扮演的角色和责任,他的社会地位会被人民所降低或取消。在《易经》中,用一、三、五爻来表示阳位,二、四、六表示阴位。二、五为中,一至六爻由下而上代表系统的开始与结束(时间因素),对卦(六爻)的解释,受到位、时的因素影响,是否阴阳有应,得中,得正。这种社会位置与社会地位的定名及实施,使中国社会的关系结构变得阶梯式的上下结构的相對关系而不同于西方的看重个体平等的横向关系。

角色(Role)

角色意指某些特色的行为,存在于某些个人因所具有的社会位置所必须具备的特殊行为。角色在中文中意味着“伦”,他是一种人际关系存在两人之间因某种特殊的社会位置所应具有的人际关系。任何制度的角色设置,每一种角色都有他的角色配对,如有父必有子。儒家观测宇宙的运转而把道相解说成仁、公正、自由和诚信,他们把这种道相隐藏在角色的配对中实施出来,道相的运用把社会的人际关系跟宇宙的运转反映在阴阳五行学说中操作,五伦就是述说这五种重要的人伦关系,角色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意味着个人的定位以及本身应该具有的对人与对环境的社会行为,角色因此规范了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影响及控制了个人的行为和态度。儒家的仁学着重在培养个人内在的仁,透过“仁”人格的培养(内在)及仁的关系(二人间的适当关系-外在)来建立及达到仁人,里仁,仁政及大同的世界。

角色配对(Role Partner)

角色配对的观念为Shaw & Constanzo, (1982) 所介绍用以描述角色行为的本质,相互间的社会互动。每个角色有它自己的角色配对,如同阴阳体系般地执行角色扮演,例如有夫必有妇,无妇不足以称为夫。根据儒家角色观点,这种角色配对的关系应该回应道相。如果这种关系无法维持,则这种角色配对将会失去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将会恶化。配对双方的关系是一种双向行为。角色双方为了维持这种关系需要彼此互敬互让,互相尊重彼此的权利与义务,信任并忠于对方,这些是角色的行为规范所应遵守的重要原则。

角色配套(Role Set)

角色配套意指不同的角色跟随某一特定的社会位置,例如一个教师,他有一组师生的角色行为;同时与校方是一种雇用关系,这又是另一组角色行为;另外与其同事、家人也存在其他形式的角色行为。儒家的五伦就是一个五种的角色行为配套,它述说政府对国民

应尽的义务,身为国民,应当忠于国家;身为父母,应当对子女慈爱;身为子女,应该对父母孝顺;夫妻之间应相敬相爱;兄友弟恭;朋友之间要讲信义。这就是儒家的五伦角色行为配套。

这种角色行为配套包含了施与受。阴和阳作为一种角色系统(配对),为了要使角色配套能够发挥正常功能,道相必须反映在角色的动态系统中。儒家倡导以五伦的君臣(雇用双方),父子,夫妇,兄弟和朋友来规范社会行为,重建社会结构。这是儒家重建社会以竟小康進大同的基石。

角色期待 (Role Expectations)

角色期待是社会一般人士对某人因持有之社会位置所应具有的全套行为期待。这种期待存在于角色配对的双方。角色期待包括权力与义务,这些角色期待往往也成为社会期待。例如社会期待教师把教育做好,父母把子女教好,医务人员把健康与公共卫生做好。

角色关系网络(Role Network)

儒家使用上述的五伦来推展角色关系网络理论,这是儒学对社会工作教育与实践的重大贡献。每一个角色配套应该不仅反映阴阳动态的平衡,更应该达到全体配套间的系统平衡(五行平衡)。五伦(君臣、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可能同时具有生与克的关系,例如雇用配对就具有“水行”(支持生命)的功能,支持了木(父母和子女)的生长,木可以助火(夫妇间的爱),火可以助土(兄弟姐妹),土可以助金(矿物质),金又可以净化水(供资本家开发,增加工作机会),这是一种环状的维持生命的系统。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義》言:

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之始也,水,

五行之 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

生水,水生木,此其父子也。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後,土居中央,此

其父子之序,相受而布。是故木受水而火受木,土受火,金受土,水受金也。 

授之者,皆其父也;受之者,皆其子也;常因其父,以使其子,天之道也。是故

木已生而火 之,金已死而水藏之,火 木而 以 ,水 金而 以 ,土之事

火竭其忠。故五行者,乃孝子忠臣之行也。

这种角色关系网络可以促进以及达到社会安定,有秩序的社会,实现和谐社会,达到安居乐业的状态。如果在这个角色关系网络中有任何的不平衡存在,那么该系统又同时具有制衡的功能,即相克。制衡功能是角色关系网络的控制机制,以水制火,以火制金,以金砍木,以木安土,以土治水。儒家把所有的能量分类为金、木、水、火、土,五大类的能量,从而管理制衡,使其相生相克,生生不息。儒家将这套自然的能量系统推广至人道上,这就是儒家的社会行政理论基础所在。儒家的角色关系网络具有弹性和动态,来管理角色扮演中的各种能量,使达到一种内外在相互联系的角色关系网络。

然而,历代的中国政府皆为儒家的学者所管理,他们忽略了阴阳五行的精髓,使其成为一种自己获取利益的工具,而不是恢复以建立道相。这种统治行为在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这样,因此,战争与革命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反复不息,推翻压迫政权,以恢复道相,但是恢复后不久又反复。因此,如何恢复良性的角色关系网络,以达到社会安康乐利,是儒家角色理论的要旨所在。

角色互补(Role Complementarity)

所谓角色互补即当角色配对的角色行为与期待在人际间达到平衡协调的状态时,称为角色互补,例如郎才女貌、夫唱妇随,要达到这种角色互补,各种角色配对与配套达到阴

阳系统的平衡,相生相应,各得其位、各取所需、各展其长,从而获得系统性的平衡。《春秋繁露˙基義》言:

凡物必有合;合必有上,必有下,必有左,必有右,必有前,必有後,必有表,必有 ,有美必有 ,有 必有逆,有喜必有怒,有寒必有暑,有 必有夜,此皆其合也。 者, 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物莫 合,而合各相 。 兼於 , 兼於 ,夫兼於妻,妻兼於夫,父兼於子,子兼於父,君兼於臣,臣兼於君,君臣、父子、夫 之 ,皆取 之道。君 ,臣 ,父 ,子 ,夫 ,妻 , 所 行,其始也不得 起,其 也不得分功,有所兼之 。

在每一种角色配对和角色配套之内,角色行为和角色期待都会产生矛盾或紧张,但彼此应试图维持平衡。当共同利益被确定以后,权利与资源被平均分配,各自发挥特长,彼此互相尊重各自的禁区时,角色期待的满意程度得提高,互补性增强。

未能达到角色互补的原因很多。主要来自于对角色系统的缺乏了解,角色配对双方不同的目标,对角色期待无法达成共识,及缺乏适当的资源来支持角色行为等。这些都是可能导致系统失衡及破裂的原因。

角色形象(Role Image)

角色形象意指对某特定角色认知的内在形象,这种角色形象可能被内在或者外在所认知。例如,许多青少年看待很多的电影明星作为他们的理想角色形象。儒家创造了很多的礼和仪,从庆祝生日、结婚、拜师、出师来协助个人的角色扮演。

角色认同(Role Identification)

角色认同(Role Identification),意指当某一个人认同一个外在的角色形象作为其内在的理想角色形象。儒家以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作为角色认同来协助个人认同天道的刚健形象。

角色模范(Role Model)

角色模范意指外在一个人的角色形象被某个人,团体或者很多人作为理想的角色形象,例如,儒家弟子,学者认同孔子作为他们的角色模范、基督徒认同基督为他们的角色模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董仲舒稱之曰「聖者法天,賢者法聖」 (《春秋繁露.楚莊王》)。

角色扮演(Role Performance)

角色扮演意指伴随某一社会所应有的个人和社会行为,例如,儒家所讲的父慈子孝。角色扮演是与个人的角色形象紧密相关,根植在文化的内涵中。儒家的核心价值是协调,因此,对于崇尚儒家思想的人,传统的儒家协调思想经历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社会变更后,其角色思想只得因文化变迁而改变,受斗争思想的影响;又因斗争的思想是很难影响根深蒂固的儒家协调思想的,因此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后,儒家形象人群的角色扮演又会倾向于协调的儒家文化思想内涵,回归仁的内涵。

与角色相关困难问题的观念

本端叙述与角色扮演有关的问题。对这些观念的了解有助于对因各种不同原因导致的角色扮演问题的解决。

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

角色冲突意指当一个人在扮演不同角色时遭遇到的困难。个人不同角色的角色需求之中形成不相协调的情况时,称为角色冲突。角色冲突可能存在于个人内在的经历,也可能是人际间的问题(Siporin,1975)根据Shaw和Costanzo(1982),Thomas,Feldman和Kamn(1967)这些学者的研究,有两种不同的角色需求。一种是横向(Inter-role)的角色冲突,例如一位移民的母亲可能在她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中经历内在角色的冲突,它存在于一个人同时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因所持不同角色期待而形成冲突,例如母亲、雇员、太太,三种角色同时冲突。另外一种是纵向角色(Intra-role)冲突。它发生于同一社会位置却有不同的角色期待中,比如说该母亲受父母,丈夫和孩子不同代人的思想夹击下所产生的角色冲突。母亲(社会位置)应如何养儿育女在各不同家庭成员中可能有不同的期待和看法

角色逆转(Role Reverse)

当角色配对双方的社会期待无法达成而存在的需要必须透过互换角色来达成的状况称之为角色逆转。例如新移民父亲不熟当地语言,所有行事皆靠子女办理时,父子的角色呈逆转现象。

角色混淆(Role Ambiguity)

当事人对某一特殊的社会位置不清楚时,其所期待的应有角色扮演会遭遇到混淆不清而不知所措,这种现象被称为角色混淆。它专指某人对某特定角色期待不清楚或不了解时,当事人无以为应的混乱状况,它意味着当事人对所处的职位的角色期待缺乏了解,不良的工作职位说明常常导致员工的角色混淆。

角色过量(Role Overload)

当个人所面对的角色配套过分繁多与复杂时,使得难以执行而产生了角色过量。到底有多少角色配对(Role Partners)所形成的角色配套(Set of Role)会导致失衡,因人而异。有些人喜欢不同角色配套的工作,而有些人则无法承受多重角色配套工作所带来的负担。例如老年人可能面对多重角色配套的雇员、父母、配偶、祖孙而承受角色过量之苦。

角色终止(Role Discontinuity)

角色终止意指当某个人从某一角色转到另外一个角色,在转变过程中因角色从熟悉的旧角色改变到新的角色会伴随着紧张。例如,从雇员到退休,从结婚到离婚,从酒精中毒的身份过渡到康复。角色扮演的内容更改到新的角色时,往往有些旧的东西还停留在目前所扮演的角色中。儒家提倡不同的阶段的人生应该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妥善处理角色终止。在万物不停变新的过程中,应该常以新的角色代替旧的角色以求发展和更新以适应新的环境。儒家的大学提出新民、亲民、日新又新来调适一生中变动不居的角色终止与更新问题。

角色均等(Role Equity)

角色均等意指在某特种角色和权利之间取得均等。例如,夫与妇、雇主与雇员、父子、朋友。儒家提倡仁学及五伦的角色方法,根据阴阳和五伦学说,儒家的角色理论要求角色均等,这是儒家重要的社会策略,透过个人跟社会扮演角色均等的方法来达到个人身、心、

灵的健康、齐家、国治与礼运大同的境界。

角色改变(Role Change)

角色改变意指,从一种角色改变到另外一种角色。Beneict(1979)与Davis(1986)也称这种角色改变为一种角色终止。例如,学生毕业后,学生的角色改变到雇员或者失业、结婚以后,两个单身变为夫与妇的角色改变、从在职到退休、被虐待的妻子变成恢复健康(心理)后的妇女、从结婚经历离婚后回到单身,这些改变都称之为角色改变。角色改变这个名词意味着个人的生活经历紧张与不安,需要某种程度的支持,以便从一种旧的角色过渡到新的角色。儒家的人生发展阶段论叙述了人生过程当中的变异模式,以便成功地适应各种不同的角色变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中国农民工试图改变他们的角色融入城市,但却遭遇到经济、社会、政治及文化因素的制度性障碍导致角色改变困难,因而形成嚴重的社会问题。当人与环境互动中遭遇角色改变困难时可能形成诸多适应的问题。下端叙述这些互动中可能产生的问题。

变态和变异角色(Deviant and Variant Roles)

每个社会都创造和建立它的社会规范来规范社会行为以保证社会和谐与稳定。当社会上有某些不同的争论或当社会上对规范行为有所差异时,这些行为即被定名为变态行为(Deviant)。从事这些行为的人即被定位为变异角色(Variant Roles)。在社会过程当中,许多人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被迫做出一些违反社会规范的事时,这些人从社会工作角度上讲是受害者却承受到社会的惩罚或者身背不良的社会定名。因此他们的行为是否需被控制或再教育,是否须调整恢复到所谓的规范,值得考量。

儒家效法万物运行中学习其自然法律,作为人道或社会行为的准则。他们叙说自然法(即道相)作为社会榜样。历史上,儒家透过社会教育和社会行政,實踐角色的方法,塑造了华人的人格,如有违背者,他们会承受羞辱或社会惩罚。儒家的《大学》旨在恢复内在善良的人性,效法天道。孔子谈中庸来促进个人潜能的发展,达到最高的效率,包括解决冲突的方法。儒家的定名论旨在探讨万事万物的真理,根据他们量化或质化的研究结果加以定名。根据研究发现加以定名确定社会政策建立社会规范以及社会创新,这个社会过程可以说是一种良性的社会干涉(社会治疗),用以防治变态和变异的角色与行为,这是历史上儒家的宏观社会工作实务,这是中国社会工作的史实。如何透过研究与计划来防止与改变或教育这些异于常规者的行为与角色,使各得其所,是儒家创新角色理论的要旨。孟母三迁以改变环境来规范,引导良性的行为。今天我们論述儒家社会工作学,社会工作者应该追随同样的精神,透过研究把社会问题澄清,取得社会的支持,形成社会的舆论与政策,达成社会规范来解决问题。这是儒家角色方法的运用。

儒家角色理论

儒家的角色理论繁多,基本上它根据儒学的宇宙观而来。它的理论背景包括长期观察宇宙运转的时空印证而得的阴阳理论。阴阳说由一太极图以说明自然规律的道相。这些自然规律(道相)包括仁爱、公正、平等、诚信等德性作为天道、地道与人道的依据。古人因观察而发现万物皆抱阴而负阳,而呈平衡。更深一层发现宇宙的能量乃由五种元素所构成。五行之理论因此述说金、木、水、火、土如何于各阴阳平衡系统外在五行间如何相生相克来达到宇宙系统的平衡。

《易經》以阴(— —)阳(一)的符号组成易卦,它以排列组合的方式来述说宇宙变易的规律与模式,它以六爻组成一卦,每爻以阴或阳加时序与位置的变化规律来预告现象与事物的吉凶,它以一、三、五爻居阳位,二、四、六爻居阴位,配以一到六的时序来

说明简易、变易与不易的自然规律。因此,六十四卦加上爻变、卦变相错、相综及旁通等来说明阴阳消长、生生不息的自然现象与规律。後來的儒家以「十翼」解释及扩大易经的自然规律于人事(经济、社会、政治及文化事务)。上经始于乾坤、终于坎离,说明天地万物之形成由于气化流于形质,籍说明天道来叙说人道;下经始于咸恒、终于既济未济,说明万物之相生,以形传气的人、事、物无穷尽现象。旨在说明人道以合天道的理论,最终达成天人合一的境界。(见《易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天作为人的角色模范,以阴消阳长互推的自然规律作为各种角色扮演的规范。

《论语》

《论语》是孔子与门生弟子日常谈论的集要,它反映了孔子的角色理论观点。有关角色观念,扮演原则与主题可以节录如下表论语角色内容的分析(共19 篇)。角色评价与角色扮演是孔子论述的最常见与最重要的主题。

1。角色评价:孔子以仁及忠恕之道为角色评价的核心。他在宪问,卫灵公及公冶长篇谈论最多。仁为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为评价标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恕道的标准(卫灵公,23)。这些角色评价标准在今天民意,公投盛行的时代,显得特别重要。

2。角色扮演:允执其中(尧曰,1)是孔子对角色扮演的独到见解。即守中道是最佳的角色扮演法。在讲求效率的当今社会,有在其特殊的地位与贡献。

3.角色期待:孔子对社会人士所持有的社会位置。寄予高度的角色期待。他期待扮演角色配对的双方各尽他们应有的权力与义务。例如: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宪问;2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宪问,32);以直抱怨,以德抱怨(宪问,36);人能弘道(卫灵公,28);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35);有教无类(卫灵公,35) 4.角色模范:孔子以角色模范的策略来达成移风易俗的社会转型目的。例如,为政以德(为政,1);思无邪(为政,2);里仁为美(里仁,1);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8);见贤思齐(里仁,17)。

5.角色形象:孔子以仁,恕为角色认知的内在形象作为角色认同及社会转型的目的。例如:刚,毅,木,衲近仁(子路,2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26);君子思不出其位(宪问,28);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30)。

6.角色认同:孔子教人认同一个外在的角色形象作为其内在的理想角色形象来达成个人及社会转型的目的。例如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16);俅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逑而,1)。

7.角色失误与变异角色:孔子对角色扮演失误者采取以个人及社会舆论加以制裁的方式来达到健康社会的发展。例如:季氏八悦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悦,1);陈成子轼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宪问,22);宰予尽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公冶长,9)。

8.角色关系网络:孔子推展五伦来稳健角色关系网络,例如:德不孤,必有邻(里仁,25);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5);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24);近者说,远者来(子路,1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季氏,4)。

《论语》的吾日三省吾身,来促进个人日常生活中对于专业、个人及家庭的角色扮演与发展。其他的論述,與角色理論相關者亦多。主要策略为内圣外王,教民。

知己,知人,为政以德,思无邪,言孝,里仁,季氏之八佾舞于庭,忠恕之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三人行必有我师,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必也正名乎,中行,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远虑近忧,有教无类,君子三戒(色、斗、得),君子九思,性相近,习相远,礼,学而优则仕,允执其中,为政。竟小康,致大同。

这些观念与原则构成儒家角色理论的核心基础,因为它反映了孔子的哲学、人生与宇宙观点。它述说如何做人(扮演角色)以成仁人而为圣。

图一:论语角色内容的分析

议题 次数

角色评价 251

角色扮演 193

角色期待 108

角色模范 59

角色形象 17

角色认同 9

角色失误 7

变异角色 5

角色关系网络 5

角色观念 3

角色互补 3

角色改变 3

角色终止 2

角色冲突 1

角色配套 1

《大学》

《大学》一书为儒学之进门课,朱熹說:「大學者,大人之學也。」「大人」即聖人,是學習成人、成賢、成聖的道理與方法。它教导儒学的核心在于教育人们发挥人性的潜能(明明德),使人民过一全新的生命(亲民),使人们达到至佳、至善的境界(至善),是儒学的基本方法论。它说明了儒家的心法(止、定、静、安、虑、得)作为内在身、心、灵能量管理的制衡术。根据此儒家社会工作学作为内明明德与外治其国以竞世界大同的根本。儒家的方法论是由内而外,从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一书可以说是儒学的角色理论教科书。它赋予儒者具时代性的使命,规划了统一的方法论。它是儒者从事扮演不同角色时,如何做好工作职位的过程说明书。

《中庸》

《中庸》一书为孔子传授心法之言。他在《大學》之上进一步教导能量的管理方法。它指出天道、人性皆存备于一己。因此,人应当素其位(根据本身的身份、地位)而行,因此而时中。它指出五达道(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三达德(智、仁、勇),为政九经(规则),及五种不同的方法(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达到致中和的系统协调,「诚」是角色扮演成败与否的核心关键。

《中庸》一书因此提供了儒家角色理论的基石-五伦及相关扮演角色的方法、知识、规则与态度(诚)。

综合上述的儒家的各种学说,儒家的角色理论可以被归纳为以下几种假设做为儒家的角色理论架构。

角色理论架构

1, 在宇宙的起初自无始

2, 道存在于太极,太极生两仪(阴与阳),两种不同相生相克的能量。

3, 这种相生相克的阴阳能量存在于各种不同的系统之中,形成各系统的生产与再生产以及无限的能量转换,这种现象存在于自然规律之中,也可以被发现在人类的基本价值观中。

4, 人性本善,但基于环境的因素以及内在欲望的原因,在许多状况下,及许多时空的影响下使人类的行为身不由己。人类可以透过寻找真我、体现真我把人类性本善的“仁”

开发出来,人因此可以成圣。

5, 所有的个人都存在于互相关联的网络中,因此当个人了解他的角色地位与其他系统的关系时,他将会很在意周围各个方面的协调。当社会上所有的个人都体验到这种相互关系和爱时,将会把这个社会展现为“仁”的社会。如天道一般,人与人之间应当存在着适当的“仁”的关系。

6, 人人存在于仁的角色关系网络 (Role Network) 中。人是承先启后的生命连键。人透过角色扮演-明明德、新民等内、外在的“仁”人格的开发及延伸被期待成为仁人,创造里仁与仁政的环境来达到大同世界。

7, 古代的华人经历过春夏秋冬,不论你住在何方,你是什么样的人或物,到了年末,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受到百分之五十的阴和百分之五十的阳。这种天道的规律暗示了公平性,也提示了中道规律性、互补性和动态性。中庸之道是一种能量的管理原则与操作方法,是能量体系的平衡与协调。这种能量的管理原则是在两种力量的制衡下针对改变和适应、弹性与平衡、相生与相克、分离与结合来达到系统的平衡与协调。儒家称这种阴阳交替的动态为太极图,它显示了以下的道相:仁(爱)、公平、自由、诚信,运用在自然规律中。

8, 人透过生活中的社会位置与社会地位,角色配对与角色配套来扮演不同的角色(五伦),满足不同的角色期待。道相应为人内在的角色形象与外在的角色模范。角色平等与角色互补,成为仁人,因此成为人角色扮演的核心。角色平等存在于各系统的阴阳平衡系统中,因此每一个人的角色配对间的责任与权力是平等的。例如,夫妇,雇主与雇工,政府与人民,父子、母女、兄弟、朋友,等角色配套。

9, 角色改变是人生的必经途径,它具有四种原则:

a.角色改变是容易的,它发生在人生的日常生活中。

b.角色改变是阴阳自衡的动力关系,阴消阳长,阳消阴长,在这种转换过程中形成一种膨胀与收缩的转换模式。这种模式存在于角色配对、角色配套、角色期待及角色关系网络中,形成角色扮演的动力。

c.角色改变本身既有它的永恒性和不可改变性,任何人和个别系统无法抗拒改变。 d.最好的角色扮演与改变过程应该是提倡个人与整体社会同时的成长与发展,换句话说,最佳的角色扮演与改变方式是促进达成相互关系的最优状态。

10, 在促进角色扮演及寻求角色改变的过程中应考虑下列的因素:

a.在相互关系网络中的位置、角色、地位、权力、义务。如阴阳爻位中一三五为阳爻,二四六为阴爻。这些因素在个人与组织发展中具有举足影响的重要性。如,组织中生产部门(阳)与维修部门(阴)功能各异,其位置、角色、地位、权力与义务也迥然不同,应加考虑。

b.时间因素是否为角色改变的好时机,儒家強調「時」的觀念。

c.是否合乎中道(所有系统运行的最佳路线)-在最合适的时机处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取得大多数相关系统的支持。透过角色扮演的互动来达到“仁”。“仁”即两个个体之间的适当和谐关系

d.阴阳是否有应-角色配对与配套在角色关系网络中的各有关角色是否相互沟通与支持。

e.部分与整体之间的三一整合-也就是计划谋变中的经济、政治、文化动力的社会整合(精、气、神及身、心、灵的个体整合),天、地、人是否相交合一。

11, 个体的存在包括在角色网络关系中,这种模式相互关系存在于各种不同等级的系统中,组成相互联系的角色关系网。群体是基于各个个体部分的整合协调,部分则需要整体的供给与支持。儒家认为在这个相互依赖的互助架构最终是宇宙本体,个体是连接过去与将来的一个连接键,是由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来实现的,个人与整体是透过仁的互动来产生达到人本主义的里仁、仁爱的境界。个人和社会的转型和发展是基于个人的自我训练来寻求互相补给支持的真理。因此,寻求和发现真理可以导致创新,这个过程可以使自我、个体的系统与相关的系统成为互补共生的具有“仁”

的人格的体系。智、仁、勇是不可分割的三位一体的观念。

12, 儒家观念中,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应基于个体与次体系能够发现和遵循真理。诣在组织发展过程中,考虑各个不同部门协调发展产生的效果较之仅仅考虑某个或某些单一部门的发展产生的效果好,即发展的方法。组织的效率可以透过角色网络关系的重整,在部分与整体的角色与关系的分配上,当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以道的循环为中心时,社会才能真正达到协调发展。一言之,一个平衡与协调的发展在社会的相互关系网中是一个最有利的发展方式和状态。因此,个体的自我实现跟社会集体的目标永远应该整合在一起。

因此,用现在的语言来形容,根据阴阳理论的儒家转型学说,是一种研究取向,可以应用在多重纬度、跨文化、跨阶层、跨理论、跨方法的一种综合性的发展方式,应用于宏观和微观的体系中。这种角色理论既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旨在协调宇宙间各系统内个人与整体的目标。

中道的角色扮演法

儒家的角色理论可在下面几点中探讨如何以儒家的中庸之道来诉说儒家的角色理论的应用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观察到变迁的规律性,因此可以追随其中庸之道。例如,观察四季的变迁以及循环是中道的自然规律,是中道好的榜样。古代的华人经历过春夏秋冬,不论你住在何方,你是什么样的人或物,到了年末,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受到百分之五十的阴和百分之五十的阳。这种天道的规律暗示了公平性,也提示了中道规律性、互补性和动态性。中庸之道是一种能量的管理原则与操作方法,是能量体系的平衡与协调。这种能量的管理原则是在两种力量的制衡下针对改变和适应、弹性与平衡、相生与相克、分离与结合来达到系统的平衡与协调。儒家称这种阴阳交替的动态为太极图,它显示了以下的道相:仁(爱)、公平、自由、诚信,运用在自然规律中。

应用中庸之道在角色理论中意味着诚敬地遵循中道――道、自然律、真理。这种寻中道而行的角色扮演法能够带给个人最优的状况。应用人类意识与中庸意味着意识的忠诚与无误、最优与协调,行所当行之事、思所应想之思、表所应表之态(Lee,1971)。由于道存在于万物中,人们应观察自身所处的环境来观察道,与环境的变异相协调。随道而行因此意味着人在自然及社会环境中辨识真理、寻求变异的原则而行。

中庸角色冲突管理法

图二 描述中庸的动态关系,在钟式冲突管理法的模式下,不同的角色冲突(横向或纵向)的状况与发展管理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处理方法。第一,当角色冲突发生时,可以寻求共同目标来化解冲突(即整合法)。第二,透过协商达到施与受的资源分配法。第三,拟定角色的底线因此避免对自我的伤害。总之任何系统的冲突解决与发展目标旨在以天道的仁爱、公平、自由与恒定作为仲裁之道。这是处境性地满足人的需要。公平可见于系统周期的末了。自由反映于冲突双方在协调中自主的选择与参与。恒定可以由自然律和社会律充分地表明出来。在冲突的动态中,应用中庸之道来达成仁爱、公平、自由以及恒定的准则,是儒家角色冲突管理学的核心,它是达成最优角色扮演的途径。角色平等与角色改变是运用阴阳理论于冲突管理的核心观念。

图二

第四,透过研究及评估来找出动态的中线来整合目标、分配资源,在不触动两者底线的前提下守住动态的中线。第五,可将上述四种方法加以整合解决冲突。第六,寻求一个崭新的角色系统并重新扮演,以求脱困。结论,任何系统的角色冲突与发展应该以道相相整合,即仁、公平、自由、诚信。在人生的能量整合中加以平衡。该道相因此可作为角色冲突中中庸的角色冲突管理方法。诚信是儒学角色扮演的中心,角色平等与角色改变是阴阳学说协助人们达到人格整合、达到仁人的重要观念与方法。革新关系,去除不良关系网络,新八伦共生-相生相克,以竞小康大同

儒家角色理论的应用

新八伦

儒家的五伦角色配套在今天复杂的社会中显然已不适用。笔者根据实际需要提出新八伦,作为新儒学的角色配套。这八种角色关系可以作为儒学今天引导人们处于各个不同的社会职位、从事扮演不同角色时,如何维持与他人的“仁”的适当关系,来达成内圣与外王的个人与社会使命。这八种角色关系包括:亲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姐妹关系、朋友关系、人民与政府关系、雇主与工人关系、人与环境关系,及人与自己和宇宙的关系。这八种角色关系具有相生,相克的社会功能。外环圈具有相生之功能。环内两井具有相克功能。这些功能的产生与运用能导致各系统内在以及相互间的系统平衡。因而达到组织内与各组织间的社会和谐。从而达到小康社会,迈进大同世界。这些社会角色关系又根源于道相。

新八伦与旧五伦最大的不同在于去除君臣关系改为现代的雇佣关系,人民与政府关系,人与环境关系,人与宇宙关系。这四种新角色关系极待教育群众去了解角色内涵及适当的扮演。如何在快速经济发展中平衡雇主与员工关系,平衡财富与权力分配是华人社会的紧急课题。如何教导人民监督政府,当主人,而不停留在官管民的“君臣关系”使民主

生根。这是华人社会的文化根变,也是新八伦的核心关键。今天的人心思维“向钱看”与

“经济挂帅”的政策导向,已然严重地污染了大地环境,大自然已经开始以高血压,肿瘤,精神疾病等做回报,人们的角色改变只是时间问题,死神进屋之后角色关系自然会改过来,“问题”“不大”。最重要的关键可能在于人与宇宙的角色关系上。古时华人敬天,孔子虽不谈鬼神但他倡导敬神如神在 。老子更亲身体验道以道德经言道,教人返道。今天的许多华人,尤其中国人,在经过多年的无神论教导之后,已失掉了人与宇宙的那份联系与关系。这种关系的丧失反应到为人处世的态度与方法。例如商场失去了诚信,社会关系只着重人与物质(钱)的关系,天人相交的人生面似乎微弱至极。诚信为儒家之本、道相为诚信之源。无诚缺源期待角色扮演有成,难矣哉。

最近,中国的领导人倡导八荣八耻,国家政策更标明以和谐为本。明显的指出新八伦的需要,特别人与环境、人与宇宙、人与社会的关系。环观历史,儒家的角色平衡以及五伦的相生相克早被误解误用。在历史长河中,儒家的精华已经被丧失殆尽。例如:不再偏重言公,而倾向于讲个人关系。历代为数众多的为政者早以忘了坐忘(儒家的核心),只讲究自己(自我)。华人能否正本归源需视能否了解自我,寻找自我,成就自我。能了解自我(坐忘的结果),接纳自我,才能返道行道(扮演好自身的角色)。

图三

东南亚华裔美人的儒家角色理论应用

传统东南亚华裔家庭到达美国后,性别角色,家庭期望,时代透视,家庭关系上有着巨大的变化. (Rutledge, 1992). 这些家庭经常遭受了孩子或配偶分离。损失经济保证,社会地位,甚至自尊会消沉,并且角色逆转使得婚姻、父母与孩子,或两代之间产生了隔阂。这经常导致离婚,虐待配偶或儿童,少年犯罪,或滥用毒品等,并且对这些问题的调整是非常困难的。

被安置入家庭主妇角色的家庭妇女必须恢复她们也许感到不胜任的责任。对于来自男

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的男人来说,发现自己在的这个国家强调男女平等,会很不适应。妇女在美国家庭与过去在传统文化模式之内妇女更加弱的位置的家庭相比,男人在面对女人时会有位置被降低的感受。男人在背井离乡后不仅仅会发现他们对原本文化根源的失控,更会感到对家庭的失控;他们已不能把他们的爱建立在掴他们妻子和孩子耳光并训诫他们的基础上了,在美国如此的行为会被拘捕,这会使他们感受自己不是在为他们的家庭负责。 由于缺乏适当的工作技能,面对事业或工资不高的处境会使得男人非常尴尬,这样当他们的妻子为谋生而开始寻找工作时,他们便有可能失去曾经的支撑家庭生活唯一来源的地位,当这种地位发生时,他们会更加注重家庭内在事务。当一个人的权威和传统角色遭受重大打击时,不论男人和女人,都会开始调整他们新的期望与价值取向。

当这样的家庭移民入美国后,妇女的角色发生了相当的改变,她们在保持着妻子和母亲这样的角色之外,有了更多的机会,她们有机会进入学校,有机会参加更多的工作,在家庭生活中取得适当的经济独立性。这样有好有坏,因为这样会减轻她们对家庭的付出程度,使得家庭生活不如以前;但同时她们从同事和周围人身上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以充实自己,使自己有了更多的社会期望,这对重建家庭有利。

除家庭内部调整外,东南亚华裔移民妇女在美国劳动力方面面对的困难和问题与其她工作的美国妇女一样,例如薪水和升职差异,不公平评估,不公平儿童福利,和不公平的工资等级。 在社会环境里和在家庭内部平衡这些新的挑战与变动和家庭设置之内,东南亚华裔移民妇女比任何种族女性改变都要显著,并且不是所有的难民妇女都能很热情地面对这样的挑战。

孩子和青少年也面对在社会和家庭角色上的变化。除身分问题之外他们也像其他美国青年一样面对大大小小的问题:人际压力,自身定位问题,吸毒和醺酒,东南亚华裔移民的青年和青少年都面对语言问题,而且他们中的很多人作为难民来到美国时是失去了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很多人都有着战争逃亡和居住过收容所的经历。迷惘对她们来说似乎已经是很正常的感觉了。当他们需要特别教导和注意时,儿童的父母也许也一样迷茫地象孩子一样。

他们的工作态度概念和适应性是他们在新的美国教育系统下取得成功的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孩子和青年时期设法履行他们父母的期望,使自己学会英语在社会中得以生存和达到学术成功。在学校进入不了状态总感觉挫败的青年人在传统家庭中角色的履行也会有问题,他们会对传统观念直接发起挑战或者让步。父母,特别是父亲,其权威角色遭到质疑,经常会反应为通过增强传统等级观念的姿态,要求家庭成员对其更多地服从和尊敬力度。如果其妻子孩子无法做到他的要求会使得他感觉很不适应,他们也许会采取更为强力的形式。东南亚移民的孩子和青年则处在一个很艰难的时期,因为他们学习英文了解社会的能力比父母要强,他们必须学会适当的的语言而生存。 但在他们的成功,一般情况下,依靠可以作为翻译或文化差异解释者运用在他们的语言能力很差的父母身上。 这样的关系颠覆了传统职权范围,减弱了父母的控制意识。这样的角色逆转经常会导致两代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家庭冲突。

青少年对新鲜事务的接受不可避免地会降低他们的种族根源文化,对于东南亚年轻人来说,听从父辈训诫的传统价值观念虽然并没有被他们完全毁灭,却与之伴随着其他外在的权威意识,很多儿童和青少年就像美国的孩子一样,对做非法事情,滥用酒精和加入帮派等冒险行为很感兴趣.

孩子和青少年会像家庭其他成员一样,通过教育背景遇到一些新的行为和现象透视。他们对约会的反应已经不是很统一了,有些新的风俗习惯他们会欣然接受,有些他们虽然也採纳但在思想上仍未完全接受,而有些干脆就彻底否定。如果在极端形式面前他们採取中立立场,将会被父母赶出家门独立生活,家庭关系的持续其实也是他们获得知识和寻得工作而独立的前提基础。

家庭婚姻配对继续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虽然方式不是绝对的。至此,由于双方父母的同时存在,通常为子女选择配偶的条件是他们自身做出的。 即使如此,传统的男女之间的约会在订婚之前是不允许发生的, 并且这里所说的约会与美国人心目中的约会是

完全不同的概念,订婚前的约会往往与平常意义上的男女约会差别很大。处子之身这一情节在婚姻之前受到高度重视。对于美国人来说,选择婚姻配偶是由自己做出的意愿,而对传统家庭来说,当男女之间相亲时双方家庭派出的代表通过他们的观察判断后决定,这很像是一场交易。

案例研究(角色理论)

应用于弱势群体、妇女、农民工。利益冲突的解决 Harmony Win-Win

运用阴阳学说中的儒家角色理论和中庸理论理解与帮助东南亚华裔家庭

以下内容介绍如何在文化转型过程中运用阴阳学说中的儒家角色理论和中庸理论理解来帮助东南亚华裔家庭。根据阴阳双极的相对稳定性和在改变环境中的调节性,东南亚华裔移民建立了以家庭为单位的以儒家模式为中心的共荣体系。这样的家庭结构可被描述为依靠自我培养、仁爱和施舍,这样的精神不仅体现在其内部家庭成员,而且在家庭为单位的个体间也能互相补给,依靠阴阳理论的二元性,家庭间、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以及文化生活各方面领域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相互关联的协调关系。“礼”被当作一个正式的分界线,以约束管理、简化期望满意度和提供成功环境(Allison, 1989),其与“Ho”并列成为FIRO的一部分,通过“包含”的理念维持满意关系,通过“控制”的理念维持家庭管理,通过“友爱”的理念维持友好关系。

根据道相和中庸之道的理论,改变总是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发生。无论是因为饱受压迫的逃亡或是因為經濟因素移民,东南亚华裔家庭来到美国的行动是由他们的道相所决定的,这类家庭保存的协调观念、等级观念和依赖于明确角色和相互协调的家庭协作类型的观念均受到了混淆、挫败和冲突,其原因主要是此前明确的家庭等级结构概念受到了影响而发生了改变。“仁爱”的协作关系受到了冲击后,家庭的血缘关系和社会裙带关系网随之受到了影响,因此在随后的文化转型过程中,东南亚华裔家庭受到的社会支持也越来越少。

另外,它还强调了,在文化转型过程中,不明确和含糊的家庭相互关系也是这个改良过程中的一部分。它在任何时间,发生在任何人和事物上,无论是本地性的还是全球性的。为了从压抑和被压制的改变过程中解脱出来,东南亚华裔家庭应当通过认识四季改变的自然现象,将规范的儒家思想发展成为适合自己生存的培养模式,这样的顺序和平衡被历史证明是正确地,过去能、现在能,将来也能。因此,家庭间可依靠互相借鉴的方式来妥善对待当前形式,家庭成员的一个小小的改变也是这个家庭整体改变的一个开始。

道的精髓在于人们应通过观察周围环境,同步跟随环境的改变而觅道。身体上的,教育上的,社会心理上的和正式社会组织之间相互适应协调的同步过程应该是东南亚华裔移民家庭来到美国以后需要面对的环境改变。我们可视东南亚华裔家庭的这种“不完整性”为“改良性”。当种族理念被家庭接受后,以仁为本的社会协作观念可被重组。

当互补互给的仁爱、平等、信任与自由的品质被延续时,个体与社会间的相互协调可以被恢复。将家庭和其间的每一位个体视为一个整体,当仁爱、平等、信任与自由的品质被履行,每一个个体都能本着儒家的世界观来行事时,则可缓解这个家庭所遭遇的角色冲突、从容面对角色改变所产生的变化。当遇到角色冲突时,如果每一位家庭成员都能诚挚地交换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他们就能有效地避免冲突,他们的期望和目标更容易被实现,他们也可以在尽可能保持本民族传统的同时适应社会环境的改变,每一个家庭都将能够清晰有序地发展自己的再定义角色组、功能互补和互反角色关系。对于所面对的冲突,家庭成员可将其转化为策略,例如整合策略、分配策略、互谅互让策略、妥协策略,以及分离策略。因此诚挚的角色平等和角色转变可以维持和协调个体与社会间的平衡。

儒家角色理论当今的应用

本段叙述儒家角色理论在当今华人社会中的应用状况。以下论述分析与角色扮演有关的不同文章从而引证儒家角色理论确存及实际应用的状况。同时提供了社会诊断与可能

解决方案的角色理论观。

“农民工”- 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

陈映苛在“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一文中探讨与“农民工”相关联的制度在中国为什么会存在,它又是如何得以维持的?(P232)该文探讨从农村地区流入城市的迁移者在城市中的身份与权利的问题。它提出了社会诊断:一国二民(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问题的症结在于城乡二元分割的户口制度。它探讨这种户口制度的安排和拥有起码一亿二千万人口认同身份的农民工如何得以成立并维持的机制。它说明户籍制度之建立是基于政府控制人口流动的需求,也依赖该制度从事资源配置功能。为此,各级政府缺少取消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的内在驱动力。城市人口压力导致的种种社会问题更为现行的户籍制度的延用提供了便利之由。

然而,各级政府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它们包括户籍制度(制度性的歧视)已形成系统内部以及和其他制度系统间的不和谐,农民工普遍承受人地分离,职业身份与户籍身份错位,国民权与市民权冲突,这一制度的合法性受到了挑战。它叙述了各级政府在此压力下如何从自身的利益需要出发来逐步开放市民权。

该文继而解释一群特殊“沉默的群体(流动人口)”、如何认同“农民工”身份的过程。它指出农民工对来自制度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偏见和歧视会造成适应困难及对城市和城市居民抱有排斥心理。最后提出解决之道。

该文从宏观的角度探讨国民角色的问题,它暗示了中国在儒者统治管理的广史长河中,应如何从传统的君臣、子民角色中走向政府与人民的适当角色关系。社会关系(人伦)的重定和重组有其迫切的需要性。

转换角色融入城市

熊风在《转换角色融入城市-试论农民工社会转型的若干途径》一文中形容中国的由粗放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由高度集权的传统政治体制向民主政治体制、由传统精神文化向现代精神文化转变。该文指出农民工群体在这转变中试图实现角色转变却遭遇到“经济性接纳、社会性排斥”的边缘化状态,进而建议通过农民工个人、社会、国家三方面的努力来实现农民工角色的转变。

该文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儒者为政之道的风格-可以分享经济的成长但非权力的参与问题(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它也真切地反映了自然规律(角色伦常),说明了权利与义务在角色扮演中因诸多社会因素(尤其是户籍制度)形成不平衡而导致社会问题。该文为儒家角色理论及应用提供了注释。它也指出了新八伦的角色配套的积极及迫切需要性-因为它直接挑战了人民与政府的角色关系问题。

当代中国农民工阶层特征分析

阎德民在当代中国农民工阶层特征分析一文中分析了农民工这个角色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从而指出他们的社会位置和社会地位。他们的角色配对包括:经济方面的雇主,政治方面的各级政府-被制度地排斥在城市政治生活之外,社会方面则遭遇到公共歧视与个人歧视,这些角色行为配套充满了不公的施与受,远离了儒家的以人为伦(关系)的传统。

该文指出在这种不良的角色关系网络中,不但每一个农民工角色配套失去平衡,而且影响了全体配套间的系统平衡(经济、政治、社会的平衡),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农民工的精神生活遭遇到种种心里不适,长期处于矛盾冲突之中。因此精神类功能性的疾病、过激行为及犯罪案件与农民工的角色扮演有关联。该文成功地分析了农民工这个角色改变所遭遇到的困难。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犯罪问题

令狐冲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犯罪问题一文中,以城市边缘的农民工与犯罪边缘的农民工来描述农民工成为边缘角色所遭遇到及形成的问题。它提出加强国家干预,完善社会管理,社会资源和结构重组。亦即重定农民工角色的社会位置与地位,重组其角色配对关系及角色配套,进而改善及促进正性的角色关系网络,达成农民工都市角色转换,避免角色冲突与角色混淆,协助终止农民工的角色,达到农民与城市的角色均等,成功地达到角色改变的目的。避免因众多的社会压力歧视下(不良的角色配套)而产生变态和社会变异角色(精神疾病与犯罪)。

农民工实现角色转换

蒙立胜在农民工实现角色转换一文中描写了一个从打工妹到一个企业老板的个案。该文指出能成功实现角色转换的秘诀在于获得并应用知识,在角色形象与角色模范下确立目标并坚决地执行本身的角色扮演,寻找适当的角色配对与配套,形成良好的角色关系网络。

农民工:中国社会一个特殊的群体

姚维中在农民工:中国社会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文中探讨了建设小康生活(以竞儒家大同理想的初步)的过程中所需解决的问题-农民工。该文首先解说农民工这个角色群体如何产生,进而分析农民工所遭遇到的经济、住宅、教育、社会等的歧视与不平等待遇。该文提供了农民工在现实环境下所形成的反抗-犯罪。它以财富不均造成心理不平,被排斥于社会主流文化之外,因而角色参与得不到,所产生的越轨行为,自己的亚文化导致犯罪,以及社会地位低下,人格受到伤害抑制而采取报复。

该文提出解决之道在于取消二元户籍制度,实行一元户籍制度(即一国一民,权利与义务均等的国民角色)以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将农民工纳入保障的范围。它具体地提出透过法律来达成国民角色均等的问题,藉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来协助农民工角色转变的顺利完成。该文为应用儒家角色理论于建设小康社会奔向大同世界提供有力的时空证据。

大学生如何面对自己的角色改变

该文描述当代大学生面临毕业于角色改变伴随的许多心里适应问题。他以个案叙述的方式说明了个人对角色认知、角色期待、角色形象、角色模范、角色扮演、角色冲突、角色混淆、角色终止与角色改变所可能形成的压力、紧张、不安与失衡。该文提供了角色观念与内涵的缺乏认识与体验因而形成心里失衡与行为失控的调适问题提出了佐证。它也说明了华人在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影响下可能形成的角色改变与调适模式。因而提供了儒家角色理论在当今大学生角色扮演与改变的急切需要性、适用性与可应用性。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协助应当考虑应用儒家角色理论。

中国当代知识女性角色选择与儒家文化

魏国英在《中国当代知识女性角色选择与儒家文化》一文中探讨了中国当代知识女性角色选择与儒家文化的关系。该文描述了当代女性对优良传统儒学文化的继承。例举了许多可作为角色模范的处世准则,如“自强不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者也同时对不良儒家文化,例如“三从四德”、“男尊女卑”提出批判,加以摒弃。对五伦的角色配套实施后果做出评价,认为角色配对的实施从汉代以后已失去了角色均等,只偏重于臣忠于君、子孝于父、妇顺于夫等角色不等的社会制度。该文主张妇女应该寻求经济、政治及文化多层面的角色均等与改变。它清楚地厘定了现代妇女的新角色,从传统的“贤妻良母”、“相夫教子”转变为主动、平等、自主、独立的现代妇女角色。

该文同时分析了现代妇女选择职业妇女与家庭主妇的理想双重角色中所遭遇的曲折和矛盾问题。它描述妇女从单一的家庭角色分工向社会角色的过渡,继而又从单一的社会

角色回归某种家庭角色。这个过程充满了许多矛盾与冲突。从事业与家庭的双重角色扮演中由于评价标准不同-有酬与无偿,角色期待不同,角色形象互异,角色模范有别,形成角色扮演内外在的矛盾与冲突问题。造成了“活得挺累”“作知识女性真难”的困境。

许多的社会因素影响了现代妇女对双重角色认同与扮演,如“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不良文化传统。该文指出了传统儒家角色配套、理论的被歪曲,急需加以除恶存金,新八伦之急需创建,阴阳五行八卦原理中的角色均等,平衡与和谐急需恢复与重建。离婚率的高涨意味妇女双重角色扮演的困难度日增。儒家角色理论的创新应用为当今社会工作学者所应该积极探讨的议题。

角色扮演与京剧

白脸 黄脸 赭石脸 红脸

京剧是华夏文化的结蒂。它反映了华夏文明长流中如何发掘叙述中华文明、如何透过历史人物的故事来说明人与环境的关系。它借描述历史故事来说明华夏文化的价值体系,教导因果关系及社会规范。久之,这种聚教育、文化、社会、政治与娱乐多重目的于一炉的活动成为华夏文化提供儒家角色扮演的最佳活动。它藉脸谱说明不同的社会位置与地位,叙述扮演的角色及其配对行为,角色配套的反应与互动,反映社会的期待及角色关系网络的影响。“脸谱”是指中国传统戏剧里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这种脸部化妆主要用于净(花脸)和丑(小丑)。它在形式、色彩和类型上有一定的格式。内行的观众从脸谱上就可以分辨出这个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聪明还是愚蠢,受人爱戴还是使人厌恶。例如京剧中刚正威严的人物常用紫色脸,黑色脸则多以武人为主,黄色脸示人物之骁勇凶暴;蓝色脸示人物之刚强阴险;绿色脸示人物之暴躁勇猛等等。

京剧脸谱说明角色的形象及如何互补。它提供了角色模范及应如何扮演的隐喻。透过演者的脸部表情、音量、音质、姿势、体态来表达各种角色的内(思想)外在行为模式。从而说明社会互动中的角色扮演如何陷入角色过量、角色混淆、角色终止、角色均等、角色改变以及各种角色冲突及变异的情况。

它在短暂的故事叙述中把中华文化的价值体系透过角色扮演在舞台上做系统的介绍。京剧因此成为儒家角色理论的介绍教场。它深深地影响华人的文化延伸、人格铸造、日常的行为模式及思想行为。它是儒家角色理论及应用的教科书。

融合与认同:美国新华人与华人新生代角色的比较

李其荣在《融合与认同:美国新华人与华人新生代角色的比较》一文中对美国新华人与华人新生代的角色进行了比较研究。它探讨了这两个华人团体的构成,从心理状态、居住模式、教育背景、职业选择、社会参与及家庭婚姻等方面分析了两个群体在融入美国主流社会过程中的角色扮演特点。该文描述了华人因教育水准高导致的在美的优异角色表现于各种不同行业间。这些华人追求多元化的社会,反对种族歧视,参与美国政治及寻求跨文化的婚姻。从而更新了传统的理论道德和家庭观念。

该文也探讨了新华人与华人新生代的中华文化观。新华人(第一代移民)对华人新生代(第二、三代移民)的角色期待包括继承中华文化,因此开办中文学校并提倡书法、国画、舞蹈、歌咏、武术、气功等课程。华人新生代则经历“我恨中文”到“我要学中文”

的认知改变过程。该文叙述华人在经历文化冲突中寻求角色模范的过程。它解释华人办报及从事大众传媒的动机。它描述华人的角色观念从“为国”向“为华服务”的转变。新华人因认同美国而移民美国,希望迅速融合进美国社会,完成他们的美国梦。华人新生代也寻求美国梦,他们“西化”认同美国人,但却因“黄皮肤”而接纳中华文化或寻求与异族通婚。

该文为儒家角色理论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宏观个案,一群寻求美国梦(经济开放、教育发达、学术及政治自由的环境中展现自我的理想)的华人运用中华文化的儒家核心价值在美国开创了他们辉煌的人生、展现了优异的角色扮演。为儒家角色理论的实用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结论

本文介绍了儒家角色理论与应用。描述了儒家角色方法的历史根源,厘定了与角色相关的概念与定义。它说明了与儒家角色理论渊源的易经、阴阳说、五行论、论语、中庸、大学,从而提出了儒家角色理论的架构,提供了实际可行的中庸角色冲突管理法。根据历史的评价提出了可行、应行的新八伦来重建个人、家庭、社会、政治、文化、自然与宇宙的新关系、新角色配套及良性的角色关系网络。从继承儒家的优良传统、去除不良积习中建构了儒家角色理论。

本文对儒家角色理论可应用性的文献查考中发现:儒家的角色及价值观念仍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华人社会中。它正经历着去旧布新的革新过程。这些优良的儒家角色及价值观不但可以作为为人处世的评价标准,更可以作为公共管理、制定福利政策的通则。它不但决定了民意(如88.5%认为农民所受到的歧视很严重,非常不应该-姚维中文),左右了学者、专家及知识分子的观点-认为农民工的问题仍是主因于户籍制度,更从而提供了解决之道-改革方案的提出。甚至于在美华人他们的角色扮演也因奉行儒家角色观念而在美有创新的表现。这些文献的考察证明了儒家角色理论的可行与应行性。它不但可为华人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更可为公共行政的政策方案评价与设计之用。

当今中国国内华人的寻梦过程中,他们的角色认同与扮演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可以归类为下列:

1、认同物质作为人生安全的标的。

2、认同大国国民。

3、逐渐认同一个更开放、更民主、更清廉、更和谐、更公平的社会。

4、认同社会正义,因此弱势群体、艾滋病、环保、反腐败等成为社会关注的议题。

美裔华人角色认同的趋势可以总结为下列四点:

1, 第一代华人移民在移民进入美国的初期阶段一般都认同他的原国籍身份,随着对美国文化的认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开始认同美国。第二代的华人则皆认同他们的美裔华人身份。

2, 许多美裔华人因为他们的社会身份与地位更认同他们的专业角色和服务对象,而突破了国籍,种族等其他因素的限制。换而言之,他们走向了专业角色扮演的道路。

3, 某些美裔华人更认同自己的世界公民身份。因为他们能够整合东西文化的优点,从而创造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宇宙观,将不同的文化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因此将自己视为一个世界公民。他们将是宇宙礼运大同的创议者与支持者。

4, 许多美裔华人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开始走入教会,认同基督,从而成为基督王国的一份子。他们的身份认同与角色扮演因此有了崭新的体现,这是因为他的宇宙生命观有了新的变化,从纯粹物质的生活转变成了丰富的精神生活。正是因为缺乏这种从物质到精神的转换过程,缺乏这种原始的生命动力,因此儒家的角色理论和世界大同的观念在中国社会一直没有被完全的实现。

因此本文所阐述的理论模式的限制可能存在于笔者于儒家社会工作学的教育与实践模式-文中所提出的检讨。一,内圣外王的策略是否可行;二,阳儒阴法的历史能否突破;

三,儒学的实用主义的恢复与应用。这些因素是限制从物质向精神文明转换的障碍,都可能直接影响到儒家角色理论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本文为作者承担的国务院侨办2002年——2003年重点研究课题:“美国移民发展趋势和我国移民对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文号:政发[2002]11号。

1 关于美国新华人的著述有:David Zweig and Chen Changgui,China’s Brain Drain to the United Stat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1995;周敏著《唐人街》(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和令狐萍著《金山谣——美国华裔妇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两书都设有专章论述美国新移民问题。经浏览1994——2002年清华网站,关于美国新移民的文章有6篇:(1)、沈立新:《美国华人新移民状况分析》,《八桂侨刊》1996年第2期;(2)、李其荣:《1965年以来美国华人新移民的特点》,《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3)、黄锦明:《美国的中国新移民》,《当代亚太》1998年第1期;(4)、程相文:《美国新移民的中国文化观》,《八桂侨刊》2000年第4期;(5)、李其荣:《华人新移民与后工业美国社会——兼论“模范少数族裔理论”》,《世界民族》2001年第3期;(6)、蒋述卓:《草色遥看——我所知道的美国华人新移民文学》,《中国比较文学》1997年第4期。

1 Stephen Castles,Ethnicity and Globalization,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2000,P.106.

1 Darrell Y. Hamamoto and Rodolfo D. Torres,New American Destinies,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1997,P.74.

1 黄润龙等.90年代美籍华人的人口及婚育状态研究.人口与经济,1998(6):44.

1 仲欣.美国华人简讯.华声报,1994-05-24.

1 (美)麦礼谦.从华侨到华人——二十世纪美国华人社会发展史.香港:三联书店,1997.529——530.

1 张俞.美华社会的新兴力量——印支华裔难民在美国.华声报,1988-04-08.

1 (美)麦礼谦,前引书,531.

1 (美)麦礼谦,前引书,531.

1 麦子.美国的“土生”华裔.华声报,1989-11-28.

1 (美)黄光荣.战后洛杉矶地区新移民对华侨华人社会的影响.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4):62.

1 黄润龙等.90年代美籍华人的人口及婚育状态研究.人口与经济,1998(6):44.

1 麦子.美国的“土生”华裔.华声报,1989-11-28.

1 (美)周敏.唐人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08.

1 David Zweig and Chen Changgui,China’s Brain Drain to the United

States,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1995,P.13

1 David Zweig and Chen Changgui,Ibid,P.16.

1 (美)周敏.唐人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86.

1 麦子.美国的“土生”华裔.华声报,1989-11-28.

1 (美)周敏,蔡国萱.美国华文媒体的发展及其对华人社区的影响.社会学研究,

2002(5):85.

1 黄锦明.美国的中国新移民.当代亚太,1998(1):57.

1 (美)周敏.唐人街.100.

1 (美)周敏.唐人街.100.

1 https://www.doczj.com/doc/5e15085413.html,/immig3.html.

1 (美)周敏.华裔美国人的精英群体.社会学研究,2000(5):54;(美)周敏,蔡国萱.美

国华人媒体的发展及其对华人社区的影响.社会学研究,2002(5):85.

1 麦子.美国的“土生”华裔.华声报,1989-11-28.

1 (美)令狐萍.金山谣——美国华裔妇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82.

1 David Zweig and Chen Changgui,Ibid,P.2.

1(美) 周敏,王晓晖.华裔美国人的精英群体.社会学研究,2000(5):54.

1 (美)周敏,王晓晖.华裔美国人的精英群体.社会学研究,2000(5):54.

1 港闻.难以适应美国生活方式,华裔新移民苦恼困惑多.华声报,1991-04-23.

1 黎平.新移民的甜酸苦辣.华声报,1990-08-07.

1 (香港)亚洲周刊文.新华人崛起,演绎新角色.参考消息,1999-04-07.

1 (香港).华人月刊.1995(30):18——19.转引自沈立新.美国华人新移民状况研究.八桂侨史,1996(2):27.

1 (美)周敏,蔡国萱.美国华文媒体的发展及其对华人社区的影响.社会学研究,

2002(5):87.

1 (美)周敏,王晓晖.华裔美国人的精英群体.社会学研究,2000(5):60.

1 (菲)大公报.2001-08-07:何大一、杨咏威医学成就获《时代》选为顶尖人才.转引自华侨华人资料,2001(5):47.

1 (香港)星岛日报.2002-09-28文:何大一抗艾滋有突破.参考消息,2002-10-01.

1 Peter Duignan and Lewis H. Gann, The Debate in the United States over immigration,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1998,P.236.

1 (法)世界报.2000-05-31`文:美国硅谷的中国人.参考消息,2000-06-14.

1 (美)侨报.2000-05-11文:中国留学生企业在美国硅谷崛起.转引自华侨华人资

料,2000(4):38.

1 (法)欧洲日报.1998-01-17文:美国第三代亿万富翁在崛起.转引自华侨华人资料,1998(2):27.

1 一新.美华裔“电脑大王”王加廉再展宏图.华声报,1992-04-21.

1 北岛.走近华裔福尔摩斯李昌钰.世界文化,2002(5):25——27.

1(法)欧洲时报.2001-09-26文:新华商瞄准新财富.转引自华侨华人资料,2001(6):12. 1(美)侨报.2000-04-06文:华人改变美国社会风景线.转引自华侨华人资料,2000(3):49. 1(法)欧洲时报.2001-09-26文:新华商瞄准新财富.转引自华侨华人资料,2001(6):14.

1 冯尔康.当代海外华人述略.南开学报,1999(5):155.

1 庄礼伟.美国华裔社群的生存环境与参政路向.社会,2001(9):45.

1 刘国强.美国首位华裔众议员吴振伟.美国大观,2000(10):36——37.

1 (香港)亚洲周刊文:旅美新华人演绎新角色.参考消息,1999-04-07.

1( 澳门)澳门日报.2000-12-27文:美国华人参政步入新阶段.参考消息,2001-01-02. 1彭广场.从华埠车衣女工到女法官.(香港)亚洲周刊.2002-11-24.转引自参考消

息,2002-11-26.

1 麦子.美华人参政跃上新台阶.大公报,1996-12-20.

1 (香港)大公报.1988-11-08文:亚裔美国人的政治影响力.

1 庄炎林.世界华人精英传略.美国卷.南昌: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239.

1(美)令狐萍.金山谣——美国华裔妇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87.

1 麦子.华人参政关键在于同心力和团结力.华声报,1994-09-13.

1 丁飞.美国首位华裔高官——赵晓兰.美国大观,2001(11):13.

1 冯尔康.当代海外华人述略.南开学报,1999(5):156.

1 滕剑峰.曾哲——全世界华人和美国人民永远铭记你.侨务工作研究,2002(6):42.

1 丁宝忠.劫难中的旅美华人.参考消息,2001-09-25.

1 美国华裔青年的婚姻天地.上海侨报,1996-07-09.转引自吴前进.美国华侨华人文化变迁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127——128.

1 Donna Gabaccia,From the Other Side:Women,Gender,and Immigrant Life in th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