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2

水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2

水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2
水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2

水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摘要】:论述了水资源评价的涵义,综述了国内外水资源评价的研究

进展,评述了当前水资源评价理论和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水资源评价水资源研究进展

【正文】: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

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一种宝贵资源,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提出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水资源正在取代石油而成为全世界引起危机的主要问题”①。21世纪世界面临三大水问题,即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 这三大水问题已在不同程度上威胁到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②。其中,干旱缺水引起的问题在当前表现得为突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③。因此, 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水资源,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和可持续地开发利用有重要的意义。水资源评价不应是简单地算水帐, 必须紧密结合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来进行,在评价理论、方法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和扩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水资源评价的研究进展, 评述了当前水资源评价理论和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展望未来的研究发方向。

1 水资源评价的涵义

水资源一词最早出现于正式的机构名称是 1894 年美国地质调查局内设立的水资源处,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在英国大百科全书中, 把自然界各种形态的水, 包括气态水、液态水和固态水的全部数量定义为水资源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 -ESCO) 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共同制定的水资源评价活动国家评价手册中, 则定义水资源为可资利用的或可能被利用的水源,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 并可适合某地对水的需求而能长期供应的水源⑤。中国大百科全书6定义水资源为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 包括水量( 质量)、水域和水能资源,一般指每年可更新的水量资源⑥。可见,关于水资源的定义差别较大,有的把自然界各种形态的水作为水资源; 有的只把逐年可以更新的淡水作为水资源; 有的把水资源与用水联系考虑;有的除了水量之外,还将水域水能列入水资源范畴之内。这些提法都是从不同角度出发,均有一定道理。水资源的定义决定了水资源评价的内容。综合各种水资源的定义, 较全面的水资源评价的涵义可概括为: 进行水资源评价活动应当包括对评价范围内全部水资源量和质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的变化幅度及特点、可利用水资源量的估计、各类用水的现状及其前景、评价全区及其分区水资源供需状况及预测、可能解决供需矛盾的途径、为控制自然界水源所采取的工程措施的正负两方面效益评价,以及政策性建议等。

2 水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2. 1 国外研究进展

水资源评价是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管理的前提, 是进行与水有关活动的基础。联合国在 1977 年召开的世界水会议的第一项决议中就指出⑦:没有对水资源的综合评价,就谈不上对水资源的合理规划与管理, 并号召各国要进行一次专门的国家水平的水资源评价活动。美国在 1840 年对俄亥俄河和密西西比河进行过河川径流量的统计,以及在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编写了纽约州水资源科罗拉多州水资源联邦东部地下水等专著; 前苏联在1930年起编制国家水资源编目,1960 年编制苏联水册等,这些都主要是对河川径流水量的统计, 有的也包括了径流化学成分的资料整理和其他各类水文资料的统计数据⑧。从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 由于水资源问题突出和大量水资源工作的出现, 加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和保护被提上议事日程。美国在 1968 年完成了第一次国家水资源评价报告,对美国水资源现状及展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到2020 年全美国的需水展望,即进行了约 50 a 后的预测。1978 年, 美国完成了第二次国家水资源评价报告,侧重分析可供水量及用水要求,再次对各类用水现状及对未来展望进行了分析, 对一些专门的水资源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途径⑨。苏联则把他们从 1930年开始编制5国家水资源编目以及 1960 年起编制苏联水册的第二次修订工作作为进行国家级水资源评价的经验⑩。

2. 2 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对水文和气象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图表化的工作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 并于 1963 出版了5中国水文图集。这项工作只涉及水文基本天然情势, 未涉及水的利用和污染。内容则涉及对降水、河川径流、蒸散发、天然水质、泥沙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因部门分工原因,当时未统计地下水资料,但对暴雨和洪水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及图表化。1980 年后,在农业规划工作的带动下, 全国开展了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规划和水资源利用的调查评价工作, 并分别于1983、 1987 年和 1989 年出版了成果。这是一次内容比较完整的水资源基础评价和利用评价活动, 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大国进行了类似的工作。但限于当时的条件, 有些成果如全国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成果还没有协调一致。因此,还不能说已经取得了国家级公认的水资源评价成果11。从 20 世纪80年代初开展全国第一次水资源评价以来, 我国水资源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根据我国水资源的实际状况、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的水资源问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以及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需要, 2002年 3月水利部和国家计委发出关于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评价被列为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重要基础工作。该项工作在第一次全国水资源评价工作的基础上, 根据近年来水资源条件的变化,全面准确地评价我国水资源条件和特点, 系统地调查评价水资源的数量、质量、能量、可利用量时空分布特点和演变趋势, 分析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此次评价工作主要包括几方面内容12:( 1) 水资源系列延长与评价。按照统一的水资源分区, 收集有关水文、泥沙、气象、水质、生态与环境等方面的基础资料;延长水文系列并进行系列代表性与合理性分析; 在分析研究地表与地下水相互转换关系, 研究气候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影响的基础上,对现状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做出评价,包括水资源的数量

及其时空分布规律、河湖天然水化学状况及水域现状水质状况等。( 2) 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在考虑生态环境用水的基础上,确定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控制指标, 估算现状条件下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及分布状况。在进行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时,确定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中利用一次性淡水资源的数量与比例。( 3) 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分析对水资源的形成和转化起主要作用的因素的未来变化趋势, 对未来水资源量和可利用量的可能变化做出趋势分析与预测。从各国在开展水资源评价工作的进展中, 可以看出水资源评价的内容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增加。从早期只统计天然情况下河川径流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开始,继而增加为水资源工程规划设计所需的水文特征值计算方法及参数分析, 然后又增加为水资源管理及水源保护的内容,特别是水资源供需情况的分析和展望, 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水资源开发前景展望和水资源优化配置逐渐成为主要的内容。我国的水资源研究起步虽晚于国际同类研究, 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 与发展历程与国际大体相同, 也经历了水资源评价、水资源规划、水环境保护、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水法规建设、水管理体系建设、节水技术与机制研究、水价研究等几个大体阶段。从研究深度与广度、研究对实践的指导所用和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到的效果看,我国水资源研究在评价与规划两大方面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在管理方面还有待于加强13。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水资源评价技术相对成熟, 研究内容丰富多样, 对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 随着研究的深入, 水资源评价中一些重要的间题也凸现出来,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水资源量的计算。水资源评价方法还不统一, 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结果, 如干流区间水资源量的计算。可利用水资源量评价。即满足一定水质功能的水资源量评价, 要求水质水量联合评价; 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人类活动影响产水过程, 导致水资源评价结果系列的不一致性;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评估。定量评价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是水资源评价面临的重大问题; 生态需水问题。水资源评价要求不但考虑生产生活用水,还要考虑生态环境需水。本文将简要讨论这4 个问题。

3 . 1 干流区间天然径流t 计算天然径流量评价方法主要有控制站法和

分区还原累加法。断面控制站法是以干支流各主要断面控制站点的实测径流加上还原水量得到各断面以上天然径流量。分区还原累加法是将整个流域划分为若干分区, 首先对各分区的实测径流进行还原, 方法上采用控制站法或降水一径流关系法等, 再逐区由上而下对应年累加, 即可得到流域的天然径流总量。在干流区间, 这两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差别较大。从评价方法上看, 控站法天然径流量已经扣除干流河道水量净损失量, 而各分区仅评价未进人干流前的分区天然径流量, 因此, 其总和并没有扣除干流河道径流输移中净损失水量。显然, 分区评价之和大于控制站评价结果。从评价目的看, 断面控制站法从整体宏观角度对控制站以上天然水资源进行评估, 为控制站及其下游水资源利用规划提供依据, 是流域规划和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的基础。对整个流域而言, 分区还原法能真实反映每个分区的天然径流情况, 但是分区之和不能作为全流域的天然径流量。以某干流河道区间为例,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 探讨天然径流量这两种评价结果之间的关系。设干流河道区间B 的天然径流量为B 区( 河道

之外的区域) 。对区间干流河道水体而言, 存在以下水量平衡: B , 一T Z 一刃, ; 讯十B 区+ w 地一W 燕一W , 一T Z ; B 区二T Z 一T , + (W 熟+ w 渗一w . ) 一B 控+ △w 补损, 其中, T , 和T Z 分别代表区间干流上、下游控制站的天然径流量; B 控为下、上游控制站天然径流量差值;W 地为地下水补给河道量;W 燕为河道蒸发量; W , 河道渗漏补给地下水量; △W 补, 为补损平衡差值, 正值说明损失量大于补给量, 反之则损失量小于补给量。河道降水量比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 从第3 个公式可以得到区间天然径流B 区与上下游控制站天然径流量差值B 控之间的关系。

3. 2 水质水且联合评价

水资源表现为在一定时间、空间具有足够数量的可用水, 它具有水质和水量的功能。就狭义水资源的定义来说, 水资源的丰富与否主要取决于水质与水量这两个方面。但由于各种原因, 传统的水资源评价在对流域水量和水质进行评价时, 把水量和水质割裂开来。计算不同的水质等级水资源数量、时空分布, 为定量、保质、稳定供水打下基础, 是水质水量联合评价的主要课题。搞好水质水量综合评价, 就必须掌握水质水量的变化规律。要根据水的来源和水量水质的动态变化规律分期分区进行, 即不同时期的水质与相应时期的水量结合评价。目前进行水质水量联合评价, 主要分为2 种情况: 其一是宽松结合, 即在评价水量的同时也评价该水资源的水质及其二者匹配的变化情况14; 其二是紧密祸合, 即建立一定考虑水质水量的模型来进行评价。从评价结果看,前者简单明了, 可操作性强, 后者比较复杂, 可操作性差, 有待进一步研究。下面对水质水量紧密祸合评价进行第5 期李春晖等: 水资源评价进展与存在的几个问题初步探讨。

3.2.1数表示

水资源水质水量相结合含义水资源都具有水质和水量的功能, 对某一时刻的某水资源可以用逻辑函W 一f (v , Q ) , 其中, W 表示水资源的天然可利用值, 是关于水量和水质的函数; V 表示水量; Q 表示考虑到水资源具有可再生性, 则该水资源的可利用值表示为: w ~ f (V ,Q ) + 习关(邵, 峻) , 其中,wi= 1为某水资源的再生利用值; 人(△V , △Q ) 为该水资源社会再生的第i 次可再生值; n 是再生次数; △V, △Q 分别表示社会再生的水量和水质。通过公式w 一f (V ,Q ) + 艺关(邵,峻) 把水资源自然再生和社会再生、水量再生i~ 1和水质恢复统一起来。这种考虑水质水量紧密藕合的具体函数关系式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3.2.2水质水量相结合水资源平衡模型某一地表水资源评价单元在某时

间段内有以下水量平衡:艺△v , 一艺△V * 十艺八犷、十乏△矶、一乏△V 、一乏△V : 一艺△V in ‘十乏△砚(1)式中: V : 为水资源变化情况; 认。为进流量(包括降水、外单元来水) ; V , 为出流量; V * : 为取水排回量; V 、为人类利用取水量; V 二为蒸发量; 认n f 为渗漏给地下水量; V ; 为地下水补充地表水量。Milo ra do 设想把水质水量结合起来, 有以下水资源平衡方程式15:艺△V 刀, ~ 艺△V 切c , , 一艺△V 、tC 刚+ 艺△V 、C d 。一艺△V 洲C 、一艺△V 厂二一艺△认nf c in f 十艺△V g C; (2 )式中: 各项意义同式(1 ) ,C ‘分别代表不同类型水的水质情况。显然在理论上是成立的(物质平

衡) , 但在实际应用时尚难以进行。因此, 建立更为适用、科学的水质水量联合评价模型是今后水资源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3.3 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的干扰包括: 改变水文循环的路径; 改变流域的水文特性; 改变水循环的动力条件16。传统水资源还原径流量中的人类耗水部分仅考虑取用的径流量部分, 对近年来由于用于人畜饮水和灌溉用水的雨水工程和植树造林、小流域治理、人工梯田、小水库等蓄水工程截留和渗漏导致的地表径流量减少部分没有计算进去, 从而减少了天然径流量的数值。显然, 现行的水资源评价成果难以反映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是不断渐变的过程, 对将来水资源的利用产生影响。人类活动不但影响水资源的质量, 也影响水文系列的一致性。现行的水资源评价的基础是数理统计, 要求水文系列的随机性和独立性, 即资料产生的一致性。人类活动使水资源产生的条件处于持续变化的过程中, 而现行的“还原”只能对调出水量进行还原, 难以满足系列一致性的前提条件。由于评价“背景一致性”发生改变, 必然对评价的结果造成影响, 只有定量地评估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才能保证水资源的持续利用。目前开展的第二次全国水资源评价要求对这部分进行计算。事实上人类活动的影响与自然因素交叉一起, 影响错综复杂, 很难完全确定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影响的大小, 人类活动对产水量的影响评价与计算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关注17, 穆兴民等对水土保持措施对河川径流影响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18。传统的研究多是进行简单趋势分析或者借助水文模型进行研究; 有学者提出水循环“自然一人工”二元演化模型, 但主要用来评价人类取水用水的侧支循环。也有利用降水一径流关系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评价人类活动对径流量的影响19。

3.4 生态环境需水评价

在传统的水资源评价中, 供需分析中仅考虑生产和生活用水, 而没有顾及到生态环境用水, 因此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黄河断流就是一个例子。广义的生态环境用水是指“维持全球生物地理生态系统水分平衡所需用的水, 包括水热平衡、水沙平衡、水盐平衡等, 都是生态环境用水”。狭义的生态环境用水是指“为维护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所需要消耗的水资源总量” , 主要包括保护和恢复内陆河流下游的天然植被及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及水保范围之外的林草植被建设; 维持河流水沙平衡及湿地、水域等生态环境的基流; 回补超采地下水等方面山20。一般认为, 生态环境需水量是指为维持地表水体特定的生态环境功能, 天然水体必须储存和消耗的最小水量。在河流系统, 需要考虑的生态环境需水问题有: 防止河道断流、湖库萎缩所需要的河道基本流量; 维持江河水沙平衡的最小流动水量; 防止海水人侵所需的河口最小流量; 改善江河水环境质量的最小稀释水量; 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所需的河流流量; 维持地下水水位动态平衡的最小补给水量等。主要研究方法有湿周法、美国的7Q 10 法和中国的10 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法、Mon tan a 法等, 目前关于生态环境需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21。1 9 2 水土保持学报第18 卷现在水资源评价要求从“三生” (生产、生活和生态)角度重新评价和认识水资源, 无疑将推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变。

4 研究展望

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水资源评价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 一些新的技术方法和手段被应用于评价中。在流域地表水资源评价中应用水文模型, 如降水径流模型、分布式水文模型、月水量平衡模型等22。在评价技术上,有限元模拟、人工神经网络( ANN)、 GIS、RS 和同位素示踪技术等得到广泛应用23。( 2) 评价由单一指标评价发展到多指标综合评价。随着可持续思想的深入, 水资源评价内涵和内容有了新的扩展, 由 20世纪 80 年代主要对资源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评价,发展到在可持续思想指导下, 不仅进行水量评价, 还包括水质、水资源保护、供需状况、水资源预警和管理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24。( 3) 水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许多专家学者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流域, 在水资源评价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采用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 该体系大致可分为水资源单项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不少专家学者针对水资源的某一特定属性, 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 如水资源的质量、承载力、丰富度、脆弱性、价值、生态环境影响、利用特性、管理等,不同属性的评价有其相应的指标体系25。(4) 不同来水条件的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分析研究。按照水资源可利用量的一般定义,水资源可利用量是多年平均值。但在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年际分配不均的地区, 多年平均值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能满足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 有专家开展了不同来水条件的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分析研究, 并取得应用成果26。

(5)气候变化对水资源情势的影响研究。借助全球气候模式输出未来气候变化情景, 研究未来可能的水资源变化情势。在气候变化作用条件下,水资源系统的结构将发生变化,引起水资源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从而导致水资源供给、需求和管理的变化,加大旱、涝等自然灾发生的程度,加剧水资源系统的脆弱性27。

①WCED. Sust 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at er. St at ement on theWCEDReport / Our Common Future0 .

Wat er Int ernat ional, 1989, 14( 3) : 151- 152.

②钱正英, 张光斗.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各专题报告[ M] 北京: 中国水利水

电出版社, 2001.

③刘昌明, 陈志恺. 中国水资源现状评价和供需发展趋势研究[ 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④左其亭, 陈曦.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M ] .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3.

⑤刘昌明, 何希吾, 等. 中国21 世纪水问题方略[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⑥陈家琦, 王浩, 杨小柳. 水资源学[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⑦UNESCO and WMO. Wat er Resources Assessment Activities: Handbookfor Nat ional Evaluat ion. Genva: WMO Secretariat , 1988.

⑧钱正英. 水利, 见: 中国大百科全书, 水利[ M] .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2.

⑨U nit ed Nation. Mar Del Plat a Action Plan. Unit ed Nat ion Wat er Conference. Mar Del Plat a , Argentina, 14 - 25 March, 1977. Issued bythe Division for Economic an d Social Inf ormat ion/ DPI for the Departmentof Int er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Aff airs, May 1983.

⑩耿雷华, 钟华平, 贾健, 等.人类活动对西北地区地表水资源量影响的初析〔J〕. 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2 。。2 , 13 (4 ) : l一6.

11李丽娟, 郑红星.华北典型河流年径流量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力分析[ J〕. 地理学报, 2 0 0 , 5 5 (3 ) : 3 09 一31 6.

12〔1 8〕L 宜lia n g R e n , Me ir o n g W a n g , Ch u n h o n g Li, e t al.Im p a e ts o f h u m a n a e tiv ity o n r iv e r r u n o ff in th e n o rt h e rn a r e a 〔J〕.Jo u r n a lo f H yd r o lo g y , 2 0 0 2 , 6 1 :2 0 4 一2 1 7.

13Ma ri a n D r u z k o w s ki. T h e in flu en e e o f n a tu r a l a n d h u m an 一r ela ted fa e t o r s o n th e w a t e r e ir e u la tio n in th e C a rp a th ia n fo t hills

(So u th e r n Po la n d ) 〔J」.

W a t e r R eso u rc e s Ma n a g e m e n t , 2 0 0 1 , 2 5 : 9 3 一1 0 0

14穆兴民, 李靖, 徐学选. 水土保持措施对河川径流影响的评价方法研究进展「A j. 郭生练. 水问题研究与进展一全国首届水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 03.90 一97.

15罗先香, 邓伟, 亲兆擎. 三江平原沼泽性河流径流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J〕, 地理学报, 2 0 02 , 5 7 (5 ) : 6 03 一6 10.〔2 」邓居礼. 祖历河流域水沙时空分布及变化分析仁J〕. 水文, 2 0 0 1 , 21 (2 ) : 47 一5 0.

16中国工程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J〕.中国水利, 2 0 0( 8) : 5 17倪晋仁, 崔树彬, 李天宏, 等. 论河流生态环境需水〔J〕.水利学报, 2 。。2 (9 ) : 14 一20.

17王西琴, 刘昌明, 杨志峰. 生态及环境需水量研究进展与前瞻[J. 水科学进展, 2002 , 1 3 (4 ) : 507 一5 14.

18杨志峰, 崔保山, 刘静玲, 等. 生态需水量一理论方法与实践〔Mj.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 0 0 3.

19刘九夫, 张建云. GIS 在水资源评价应用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J] .水文, 2002( 6) : 11- 15.

20胡铁松, 袁鹏. 人工神经网络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 J] . 水科学进展, 1995, 6( 1) : 76- 81.

21[ 25] 李春晖, 杨志峰. 水资源评价进展与存在的几个问题[ J] . 中国水

土保持学报, 2004( 10) : 189- 192.

22[ 26] 文俊等.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评价的理论框架探讨[ J ] . 水

科技与经济, 2006( 8) : 518- 524.

23文俊等.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系统研究进展[ J]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1( 3) : 361- 364.

24[ 28] 邓绍云等.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的探讨[ J]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19( 5) : 607- 610.

25[ 29] 贾仁甫等. 区域水资源预警管理研究[ J ] . 江苏水利, 2006( 12) : 28

- 31.

26[ 30] 钟平安等. 灰色系统在水资源预警中的应用研究[ J] . 水资源保护, 2006( 2) : 39- 42.

27[ 31] 贺瑞敏. 区域水环境承载能力理论及评价方法研究[ D] . 南京: 河

海大学. 博士论文, 2007.

28[ 32] 郑通汉. 论水资源安全与水资源安全预警[ J ] . 中国水利, 2003

( 6) : 19- 22.

29[ 33] 左东启, 戴树声, 袁汝华等. 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 水科学

进展, 1996, 7( 4) : 367- 374.

30来海亮, 汪党献, 等.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J] .

水科学进展, 2006( 1) : 95- 101.

31[ 35] 黄薇, 陈进. 流域水资源评价广义指标体系研究[ J] . 长江科学院

院报, 2005( 8) : 22- 25.

32[ 36] 张丽萍等. 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及问题探讨[ J ] . 资源

调查与评价, 2004( 4) : 5- 9.

33[ 37] 杜晓舜, 夏自强. 洛阳市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J ] . 水文, 2003 ( 1)

14- 17.

34[ 38] 谢新民, 张海庆等. 水资源评分及可持续利用规划理论与实践

[ M] . 郑州: 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3.

35[ 39] 张建云. 气候变化对水的影响研究及其科学问题[ J] . 水文, 2008

( 2) : 14- 18.

全球水资源调查报告

全球水资源调查报告 篇一: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 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 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 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 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 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中国水资源量评估

20世纪80年代初,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全国开展了第 一次水资源评估工作,并根据1956-1979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对全国水资源量进行了评价。 (1)降水总量。1956-1979年间的平均年降水总量为万亿立方米,折合降水深为648mm比全球陆地平均值低约20% 受气候和地形影响,降水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从东南沿海 向西北内陆递减。台湾省多年平均年降水为2535mm而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多年平均年降水深则不足25mm (2)河川径流量。在我国,降水量中约有56%通过陆面 蒸发返回空中,其余44%形成径流。全国河川径流量为万亿立方米,折合径流量深为284mm其中地下水排泄量为6780 亿立方米,约占27%冰川融水补给量为560亿立方米,约占2%;从国境外流入的水量约为172亿立方米。 (3)土壤水通量。根据陆面蒸散发量和地下水排泄量 估算,全国土壤水通量约为万亿立方米,其中约有16%通过重力作用补给地下含水层,最后由河道排泄形成河川基流量,其余万亿立方米消耗于土壤和植被的蒸散发。 (4)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系指与降水、地表 水有直接补排关系的地下水总补给量。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全国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约为8288亿立方米,其 中有6762亿立方米分布于山丘区,1874亿立方米分布于平 原区,山区与平原区的重复交换量约为348亿立方米。

《水资源分析与评价》课程复习题

四、名词解释(每个 3分,5个题,共15分) 1.地下水的给水性: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石能够自由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 2.水质量指标:水质评价的主要指标有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生化指标。 3.地下水资源:指赋存和流动于含水系统中,具有利用价值的地下水体,其量是参与水循环且可以 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 4.渗透系数:是水力坡度等于1时的渗透速度,反映含水层渗透、导水的性能。 5.水文比拟法:将参证流域的水文资料移置到设计流域的一种方法。 6.水资源:指在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那部分动态淡水水体。 7.矿化度:指单位水容积中内含有的无机矿物质总离子量。 8.地下水文分析法:是指依据水文学,用测流的方法计算地下水在某一区域一年内总的流量的方法。 9.释水系数:表征含水层(或弱透水层)全部厚度释水(贮水)能力的参数。水头下降一个单位时,从单位面积含水层全部厚度的柱体中,由于水的膨胀和岩层的压缩而释放出的水量;或者水头上升 一个单位时,其所贮入的水量。 10.径流模数:指单位流域面积上产生的流量。 11.水资源评价:指按流域或地区对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和开发利用条件作出全面的 分析估价。 12.开采试验法:是指用探采结合的办法,直接开凿勘探生产井,按开采条件(包括布井方案、开采 降深和开采量)进行一到数月的抽水试验,以其稳定的抽水量(即补给量)直接确定开采量。 13.流量过程线:是指河流断面上的流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14.水资源质量评价(水质评价):是以水环境监测和现状调查资料为基础,根据评价目的、水体用途、水质特性,选用相关参数和相应的国家、行业或地方水质标准,应用一定的评价方法对水质进 行定性或定量的评定过程。 15.水量平衡:根据物质不灭/质量守恒定理,地球上的任何地区在任意时段内,收入的水量和支出 的水量之差等于该地区在该时段内的蓄水变化量。 16.湿润度:是降水量与同期无降水时的最大可能蒸发量之比。 17.蒸散度:是实际可能蒸发量与同期有效降水量之比。 18.河川基流量:又称地下径流量,是指河川径流量中由地下水渗透补给河水的部分。 19.地下水的持水性:在重力作用下,岩石依靠分子引力和毛细力在其空隙中能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能。 20.潜水蒸发系数:是潜水蒸发量与水面蒸发量的比值。 21.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并估算下游用水 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可供河道外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一次性最大水量。 22.导水系数:水力坡度等于1时,通过整个含水层厚度M上的单宽流量,表示含水层导水能力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渗透系数(K)与含水层厚度(M)的乘积,即T=KM。 23.给水度:是指饱和岩土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排出的重力水的体积和该饱和岩土体积的比值。 24.允许开采量:指具有现实意义的地下水资源,通过技术经济合理的取水构筑物,在整个开采期内 出水量不会减少,动水位不超过设计要求,水质和水温变化在允许范围内,不影响已建水源地正常 开采,不发生危害性环境地质现象等前提下,单位时间内从含水系统或取水地段中能够取得的水量。 25.降雨入渗系数:是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26.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定义为年蒸发能力和年降水量的比值。 27.贮水系数:面积为一个单位、厚度为含水层全厚度M的含水层柱体中,当水头改变一个单位时弹 性释放或贮存的水量。 28.地下水的透水性:指岩石允许水流通过的能力。 29.稳定入渗率:也称最小入渗率,指在充分降水条件下一定地段的一定土壤经较长时间的下渗后, 入渗率接近于某一稳定的常数。 30.降水量:指一定时间段内降落在某一面积上的总水量。 31.蒸发力:又称潜在蒸发量,在充分供水的条件下,某一蒸发面的蒸发量,即同一气象条件下可能 达到的最大蒸发率 1.简述土壤蒸发的物理机制。 答:土壤蒸发是指土壤孔隙中的水分离开土壤表面向大气逸散的现象,根据土壤供水条件差别

水资源评价

水资源评价复习资料: 1~什么是水资源评价?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评价? (1)水资源评价一般是针对某一特定区域,在水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研究特定区域内的降水、蒸发、径流诸要素的变化规律和转化关系,阐明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数量、质量及其时空分布特点,开展需水量调查和可供水量的计算,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寻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最优方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服务。 (2)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科学地评价本地区水资源的状况,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前提;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规划的依据,合理的水资源评价,对正确了解规划区水资源系统状况、科学制定规划方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水资源评价是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的基础,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与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政策等的制定等一系列的根本依据就是水资源评价结果。 2~水资源评价分区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进行水资源分区? (1)水资源评价分区的目的是把区内错综复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根据不同的分析要求,选用相应的特征指标,通过划区进行分区概化,使分区单元的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和社会经济、水利设施等各方面条件基本一致,便于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利用。 (2)尽可能保持流域、水系的完整性;供水系统一致,同一供水系统划在一个区域内;边界条件清楚,区域基本封闭,有一定的水文测验或调查资料可供计算和验证;基本上能反映水资源条件在地区上的差别,自然地理条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基本相似的区域划归一区;尽量照顾行政区划的完整性,按以上原则逐级分区,就全国而言,先按流域和水系划分一级区,再根据水文和水文地质特征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划分二级或三级区。 3~水资源评价在水资源规划、管理中有何作用? 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规划的依据,对正确了解规划区水资源系统状况、科学制定规划方案有十分重要作用,水资源评价对水资源规划具有指导意义,是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的基础。 4~降水资料的收集与审查:资料收集:在分析计算降水量之前,应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这样才能得到比 较可靠的分析成果。因此,除了在水资源评价区域(流域或地区)内收集雨量 站、水文站及气象台(站)资料,还要收集区域外围的降水资料。 资料审查:(1)与邻近站资料比较:具体做法有两种,点绘逐年降水量等 值线图及多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相关分析法即绘制审查站年或月降水 系列同邻近站(单站或多站平均)的相应系列间的相关曲线图,对离差较 大的点据进行审查或修正。(2)与其他水文气象要素比较:年(时段)降 水径流关系法 5~资料的一致性审查:(1)单累计曲线法(顺时序);(2)双累计曲线法(逆时序) 6~代表性分析:周期分析,差积曲线法,滑动平均值过程线法;稳定期与代表期分析,累计平均值过程线法 7~干旱指数:反映一个地区的干湿程度,用年蒸发能力与年降水量的比值表示 9~论述题: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1)人类活动对水平衡要素的直接影响:我国的用水量以农业用水量为主,故农业水利措施对水资源系统的影响最大,跨流域调水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更大,人类活 动对径流的时程分配以及对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转化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人 类活动对水平衡要素的间接影响:水量平衡方程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其他因素必须随 之而变,这种自动的调节变化,就是人类活动间接影响所致,灌溉和排水:大规模的灌溉增大 了蒸发,减少了径流量,灌溉还能活跃水循环,增加降水量,增强“三水”转化,在有地下水 开采系统的地区,年净流量有可能增加,地表径流量则明显减少;水库等蓄水工程:对降水和 蒸发、径流、地下水、泥沙等均有影响;城市化:改变局部的小气候,对水文循环影响显著, 蒸散发的减少增加了径流量,整治河道可以增大泥沙的输送能力,不透水面积增加降低地下水

水资源论证报告1

萍乡市上栗县农村饮水安全赤山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 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 二O一五年元月

乡市上栗县农村饮水安全赤山镇集中供水工程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 委托单位: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人民政府 编写单位: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 证书等级: 证书编号: 批准:(上岗证号) 审定:(上岗证号) 项目负责:(上岗证号 ) 报告编写:(上岗证号 ) 编写日期:二O一五年元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5) 1.1项目来源及任务 (5) 1.2取水规模及范围 (7) 1.3编制依据 (7) 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 (9) 2.1取水点地理位置 (9) 2.2气象水文 (9) 2.3地形地貌 (9) 2.4生活用水量标准划分 (10) 2.5综合供水类型 (10) 2.6合理取用水量标准确定 (11) 第三章区域水资源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12) 3.1区域水资源基本情况 (12) 3.2水源泉出露状况及成因特征 (14) 3.3水源补给、迳流、排泄条件 (15) 3.4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15) 第四章建设项目地下取水水资源论证 (17) 4.1地下泉水资源量分析 (17) 4.2水资源论证等级及分析范围 (19) 4.3地下水可开采量分析 (19) 4.4取用水可靠性与可行性分析 (21)

第五章地下水质评价及水资源保护 (23) 5.1地下水水质类别划分 (23) 5.2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 (24) 5.3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 (24) 5.4退水量与退水处理 (25) 第六章水资源论证结论与建议 (27) 6.1结论 (27) 6.2建议 (28) 附件:宜春市袁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报告复印件

调查报告 关于节约水资源的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节约水资源的调查报告范文 一. 调查对象 在校师生及周边小区居民和周边各部门单位 二. 调查时间 xx年xx月xx日 三. 调查目的 水是生命之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作为与粮食、能源同等重要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了解世界及我国普遍缺水的种种真实状况,并深入分析出现水资源危机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组织同学在课余时间进行一次关于市民水资源观和节水意识的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争做节水宣传员,形成正确的水资源观,能在生活中自觉节水 四. 调查内容 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2.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约0.007%的水可为人类直接利用,而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即使我们拥有的水资源如此之少和珍贵,但我们还没有认真地对待它。全球性的水污染,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管理不当已经

造成可利用水资源水量和水质的大幅下降。现在,世界上每天有6000人因为得不到水或足够清洁的水而死亡。如果这种趋势不能得到有效控制,20年后,世界人口的2/3将面临无水可用的危境。分别在校园.居民家.部门单位中进行调查,了解水资源浪费情况,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形式了解当今人们对水资源形式的了解以及对节约水资源的态度和看法,同时通过问卷分析是资源浪费的根本原因。 五. 存在的问题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xx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中国水资源总量并不算多,排在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量更少,2240立方米,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的国家中排在第88位。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也很不平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面临这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人们确认然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甚至好在浪费水资源。有些人却还不了解我国水资源匮乏这一严峻形

关于水资源的调查报告

关于水资的调查报告 1 关于水资的调查报告 为了使我们在学校学到的环保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会组织了一次水质调查勘测活动。在环保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对萍水河水质进行了勘测,对萍水河的有关内容进行了更深的了解,并向沿岸居民及相关部门领导进行了采访。 据近几年调查,我国的水资总量约为3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然而,人均占有量仅为230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居世界第110位。中国已被列入世界上13人均水的国家之一。 一、我国淡水污染概况 随着人口人增多和污染的增加,我国有300多个城市缺水,而且江、河、湖、水库的水质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8%的城市河段不适宜做饮用水,城市中 80%以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中,使七大水系和主要大淡水湖泊都受到污染。东海、渤海、黄河和南海四大海域的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无机氮、无机磷和石油污染普遍超标。 二、萍水河概况 萍水河是我市境内最大的河流,它于杨岐,有多条支流汇入,

中部贯穿整个萍乡城,流域面积达1600平方公里。它是萍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及农业用水的主要。 三、关于萍水河水质问题调查。(访谈录) 针对萍水河水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记者:您好,我想问您一些关于萍水河的问题。您以前见到的萍水河怎样? 路人:河水清澈,可以洗衣、洗菜,还可以洗澡。萍水河历史上曾经是一条水上交通运输通道。 记者:现在的萍水河呢? 路人:河水水质明显变差了。有些地段可以看见水上有一层油脂,河上还浮有许多垃圾。河道变窄,水变浅。 记者:您认为导致今天萍水河现状的原因是什么? 路人:附近的从们向河中倒垃圾,排放污水,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责。 记者:您好,能否问您几个问题?现在的萍水河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住在河岸居民:原水更清,河沿岸环境好,现在河上经常漂流着垃圾。夏天蚊子多,臭味熏天。治理后,情况有所好转。 记者:您认为为什么有这种变化? 居民:一些人环保意识差,向河里倒垃圾。沿途工厂、矿、

水资源评价

1~什么是水资源评价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评价 (1)水资源评价一般是针对某一特定区域,在水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研究特定区域内的降水、蒸发、径流诸要素的变化规律和转化关系,阐明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数量、质量及其时空分布特点,开展需水量调查和可供水量的计算,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寻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最优方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服务。 (2)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科学地评价本地区水资源的状况,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前提;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规划的依据,合理的水资源评价,对正确了解规划区水资源系统状况、科学制定规划方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水资源评价是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的基础,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与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政策等的制定等一系列的根本依据就是水资源评价结果。 2~水资源评价分区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进行水资源分区 (1)水资源评价分区的目的是把区内错综复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根据不同的分析要求,选用相应的特征指标,通过划区进行分区概化,使分区单元的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和社会经济、水利设施等各方面条件基本一致,便于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利用。 (2)尽可能保持流域、水系的完整性;供水系统一致,同一供水系统划在一个区域内;边界条件清楚,区域基本封闭,有一定的水文测验或调查资料可供计算和验证;基本上能反映水资源条件在地区上的差别,自然地理条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基本相似的区域划归一区;尽量照顾行政区划的完整性,按以上原则逐级分区,就全国而言,先按流域和水系划分一级区,再根据水文和水文地质特征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划分二级或三级区。 3~水资源评价在水资源规划、管理中有何作用 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规划的依据,对正确了解规划区水资源系统状况、科学制定规划方案有十分重要作用,水资源评价对水资源规划具有指导意义,是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的基础。 4~降水资料的收集与审查:资料收集:在分析计算降水量之前,应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这样才能得到比 较可靠的分析成果。因此,除了在水资源评价区域(流域或地区)内收集雨量 站、水文站及气象台(站)资料,还要收集区域外围的降水资料。 资料审查:(1)与邻近站资料比较:具体做法有两种,点绘逐年降水量等 值线图及多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相关分析法即绘制审查站年或月降水 系列同邻近站(单站或多站平均)的相应系列间的相关曲线图,对离差较 大的点据进行审查或修正。(2)与其他水文气象要素比较:年(时段)降 水径流关系法 5~资料的一致性审查:(1)单累计曲线法(顺时序);(2)双累计曲线法(逆时序) 6~代表性分析:周期分析,差积曲线法,滑动平均值过程线法;稳定期与代表期分析,累计平均值过程线法 7~干旱指数:反映一个地区的干湿程度,用年蒸发能力与年降水量的比值表示 9~论述题: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1)人类活动对水平衡要素的直接影响:我国的用水量以农业用水量为主,故农业水利措施对水资源系统的影响最大,跨流域调水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更大,人类活 动对径流的时程分配以及对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转化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人 类活动对水平衡要素的间接影响:水量平衡方程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其他因素必须随 之而变,这种自动的调节变化,就是人类活动间接影响所致,灌溉和排水:大规模的灌溉增大 了蒸发,减少了径流量,灌溉还能活跃水循环,增加降水量,增强“三水”转化,在有地下水 开采系统的地区,年净流量有可能增加,地表径流量则明显减少;水库等蓄水工程:对降水和 蒸发、径流、地下水、泥沙等均有影响;城市化:改变局部的小气候,对水文循环影响显著, 蒸散发的减少增加了径流量,整治河道可以增大泥沙的输送能力,不透水面积增加降低地下水 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有三项措施,林业措施,梯田,其他水土保持措施,对水文、气象等

水资源评价复习总结

水资源评价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1.水资源是指可资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种水源应当具有足够的数量 和可用的质量,并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得以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水资源的基本特性:可再生性(水循环)不可替代性有限性(存在更替周 期)多用途性(工业发电灌溉饮用)不均匀性(分布不均)利、害两重性(洪涝灾害)脆弱性(水易污染) 3.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1)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2)地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 (3)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匀,年际、年内变化大 4.我国四大水问题 水多水少水脏水浑 5.水资源评价的定义,内容,步骤 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推荐:水资源评价是指对水的来源、数量范围及其可依赖程度、水的质量等方面的确定,并在此基础上评估水资源利用和控制的可能性。 内容:(1)水资源区划;(2)水资源量的计算;(3)水质评价;(4)水资源供需分析;(5)水资源开发规划;(6)水资源系统分析;(7)水资源管理 步骤:1. 背景与基础资料收集调查2. 水资源量的估算与评价3. 水资源质量评价4.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5. 水资源综合评价6. 对策分析 6.水资源评价分区的目的: 把区内错综复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根据不同的分析要求,选用相应的特征指标,通过划区进行分区概化,使分区单元的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和水利设施等各方面条件基本一致,便于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利用。 水资源评价分区的主要原则: 水系统一致,同一供水系统划在同一区内。 边界条件尽可能保持水系、流域的完整性。 供清楚,区域基本封闭,有一定的水文测验或调查资料可供计算和验证。 同一区内自然地理因素、水资源特点、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和水利建设发展方向基本相同或相似。 尽可能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 中国水资源评价分区: 10个一级区——按流域水系划分,以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等江河为主体,并入其邻近单独入海或出境的河流各成一个一级区; 80个二级区——一级区以下划分二级区,基本保持河流水系完整性;

水资源调查报告范文

水资源调查报告范文 范文一 最近,我国的西南地区又闹干旱了,不要说种庄稼,就是人喝的水都难以保证。我总觉得不可想象,水不是地球上最多的东西吗?大江、大河、大湖、大海不是有那么多吗?怎么会缺水呢! 后来,我上网查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我才明白: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总水量为18万亿亿升。这个数量似乎能满足全球人口对水资源的需求,但实际情况并不令人乐观。现存水储备的99%是不宜人类利用的海水和极地冰,其余1%还大都在800米以下的地层,人们生存所依赖的河流湖泊的水仅占总量的0.01%。世界上已有18个国家的人均可再生水资源拥有量不到1000立方米。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一项报告表明,世界上有34亿人口平均每年只能得到50升水,这标志着人类正面临着淡水短缺的危机。 我们家乡地处黄河之滨,水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是大部分水都是海水,而海水是咸的,是不能直接饮用的,我们日常饮用的大部分淡水都分布在地球上寒冷的南、北两极和终年积雪的高山上,这样淡水资源就所剩无几了,而且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缺水的地方实在很多。因此,流到我们家乡的生活和生产用水更是稀少。随着家乡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河流、湖泊正面临着越来越多污染的威胁。水的危机,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二、调查目的 (一)、让我们了解家乡水污染的现状,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让同学们知道水污染的危害,使同学们都来关心、保护家乡的水资源。 (三)、培养同学们热爱自己美好的家乡,热爱社会,热爱大自然,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四)、提高同学们深入社会、关心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三、调查过程 (一)、调查时间:20xx年4月20日 (二)、调查地点:东坎镇境内的响坎河、中山河流域 (三)、调查方法:询问长辈、实地考察 (四)、调查组成员: 领队:王老师 组长:xxx 成员:xxx县实验小学xxx]班3组同学 四、调查结果 十年前: 水的颜色:无色;水的用途:生活用水、农业用水;河道大小:一般大小;水上漂浮物:水草等水生植物。 现在: 水的颜色:大部分呈现黑色;水的用途: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河道大小:好多河道变窄,河床升高;水上漂浮物:白色垃圾,生活垃圾等。 五、主要原因分析 (一)、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有不少居民随意将生活垃圾抛入河道中。 (二)、由于农民在种植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水质越来越坏。 (三)、某些工厂的废水不经过污水处理直接排入河道中,导致水质变坏,水生植物消亡。 六、建议

某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报告

某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报告 各县区水利局: 为贯彻落实《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建立全国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工作的通知》(办资源(XX)57号),根据省水利厅要求,我局组织编制了《XX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报告》,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工作。建立水资源承截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重要内容,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探索建立水资源预警机制预的重要基础,也是落实国家、省资源环境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县区要高度重视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工作,在现有评价成果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工作。 二、严格水资源管控,制定和落实超载区域综合整治措施。各县区要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成果,严格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上线,严格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大力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积极推进节水减排,因地制宜地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积极利用当地地表水,外调水和非常规水源,替代地下水,认真开展超采区综合治理;对水功能

区纳污控制指标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超截的水功能区和地区,要分析超载成因,制定和落实限制性措施,维护河湖健康,保障区域内水资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各超载有关县区治理方案于2018 年5月底前上报市水利局。 三、积极研究和建立水资源预警机制工作。开展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是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基础,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动态监测预警机制,是强化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目标与任务。各县区要按照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的统一要求,加快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完善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制定监测预警措施,力争2018年初步建立县级水资源承载能力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定期发布监测预警报告,对水资源承载负荷超过或接近承载能力的地区,实行预警提醒和限制性措施,构建政策引导机制和空间开发风险防控机制,促进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均衡协调发展

水资源调查报告范文

水资源调查报告范文 目前水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面跟大家分享几篇水资源调查报告范文,以供参考! 一、调查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了解水资源的现状,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作用,使同学们都来关心,保护家乡水资源。 2、知道水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 3、让人们下意识地节约水资源、注重水污染问题 二、调查过程 1、调查时间:20XX年8月 2、调查方法:询问长辈、实地观察等 3、调查组成员:××、××、×××等 镜头一:同学们玩装满水的气球和用水枪互相喷射; 镜头二:少数农民还是有用水不方便的情况(无自来水); 镜头三:许多人用完水后没有把水龙头拧紧; 镜头四:当人们看到水龙头没有拧紧时,竟置之不理; 镜头五:将清澈的水源直接倒掉; 镜头六:废水、污水随意往河沟里倒,往河道仍垃圾。 三、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的消费还是比较倾向于经济实惠和既实惠又高标准的商品,也有25.5%的同学选择看心情。虽然追求高标准的同学的比例所占最少,但也占到了18.6%的比率。有很多同学对于自己热衷的方面会经常控制不住去购买,而偶尔去购买的人数比率也占到了30.1%。 (一)用水调查 水样分析:(见附表1) 1、生活用水调查分析

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临河居民有随意将生活垃圾倒进河道中的现象;家庭节 水意识不强,一水多用现象比较少见,节水器材的使用率低。 2、农业用水调查分析 由于农民使用化肥、农药的增加,导致水中生物锐减,有水质变坏的现象。 3、工业用水调查分析 某些工厂的废水直接排进河道,导致水质变差,水生动植物濒临灭绝。 (二)问卷调查问题一:你怎样看待浪费水资源这一件事?结果如下: 10%的人认为浪费水可耻,应加以制止、批评; 40%的人持无所谓态度; 这方面主要是讲在精神方面的生活了.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主要是指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道德标准和社会心理等精神世界.其价值取向是真善美,其核心目标和功能在于培 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为整个社会创造意义的世界.这方面的生活对于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的法宝.就农民工 来讲,已经成为了社会一大问题,广大农民工没有接受较好的教育在外面生活精神方面不能够较好的享受,导致生活水平的不高. 50%的人认为我们国家我们乡水多着呢!不愁没水!那点水算什么? 问题二:你如何看待洗完手不把水龙头拧紧这一事情? 分析显示: 5%的人认为虽然没把水龙头拧紧水只是一滴滴的往外流,但是时长了,这滴掉的数量是惊人的,对于这一现象还是应制止; 20%的人依然人持无所谓态度,他们觉得不关他们的事; 调查背景:水质决定体质,体质决定健康。水是人类生命的第一要素,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水质优劣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世界上每年都有人因水污染而患病甚至死亡。 75%的人对这一事情的态度很轻蔑,他们认为这一滴滴的能浪费多少水,又能花多少钱? 问题三:你如何看待随意倒废水问题? 分析显示:

水资源评价报告

某县水资源调查与评价 [提要]:本文对某县水资源总量进行了估算,同时对某县水资源统筹开发、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看法。得到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1.45亿m3,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1650m3,比全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还低504m3的结论。 [关键词]:水资源、调查、评价 1.概况 某县位于湖南中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11°53′至112°46′,北纬27°55′至28°29′;处于中低纬度区,属中亚热带与亚热带的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8℃,无霜期达296天,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达1358mm,西部因靠近暴雨中心,年雨量达1600mm以上。 全县总面积2906km2,总人口1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0万人),耕地面积76667hm2,其中水田68000 hm2,年工农业总产值为20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为154亿元),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实力前沿的县。 全县地势西高东低,南陡北平,地貌因处于山地与平原交接带,故兼有山、丘、岗、平四种类型,东西部相对最大高差为1042.1m,地表植被覆盖好。 本县水系较为发育,境内有沩水与靳江两水系,均注入湘江。沩水水系尚有乌、楚两大支流,辖流域2447km2,某县境内占2300km2,为全县面积的77%;另外还有河长10km以上的溪流46条,5km以上溪流114条,水库山塘广为分布,这就为较好地利用水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开矿、采砂等人类活动造成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水源污染日趋严重,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已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2 地表水及水资源总量估算 2.1降水计算 受县区垂直差异和地貌、植被等因素影响,降雨在时空方面分布是不均匀的。总趋势是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在西部山区沩山,年降雨量达1600毫米以上,而东部丘陵区的道林,年降雨量只有1282mm。在时间上,年际和年内变差也较大,降雨量最大的1969年为1723mm,降雨量最小的1978年为1199毫米,两者相差1.4倍。而年内降雨一般集中于4-7月份,降雨量为全年降雨量的55-60%。为有较好的代表性,共收集了本县13个水文雨量站和邻县8个水文雨量站的资料作降水计算,计算时利用宁乡、黄材、石坝子三个雨量站有同期28年的较长

水资源评价考试复习总结

1.水资源:可以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种水源应当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得以利用。广义:地球上一切具有直接利用或潜在利用价值的天然水。狭义: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人类社会直接利用,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保证,并能在短时期内得到恢复的天然水。 2.水资源评价:是指对于水资源的源头、数量范围及其可依赖程度、水的质量等方面的确定,并在其基础上评估水资源利用和控制的可能性。 3.水资源评价分区:是在一个时期内相对固定并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分区模式,以利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各项水利规划都采用统一的基本资料,也有利于不同时期规划成果的参照与比较。 4.大气水:以水汽、水滴和冰晶形式存在于大气中的水。大气水是降水的来源。每天全球有12%的大气水降落到陆地或海面上。其全球大气水平均更新时间为8.1天。 5.干旱指数为年蒸发能力与年降水量比值,是反映气候干湿程度的指标。蒸发能力是指充分供水条件下的陆面蒸发量。 6.地表水资源的概念:广义的地表水资源,是指存在于地球表面不同形态的水体总量,包括河流水、湖泊水、冰川水、沼泽水和海洋水等。狭义的地表水资源,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中由当地降水形成的、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用天然河川径流量表示。 7.还原计算的概念:通过一定的途径,将人类活动对水平衡要素有明显影响以后的观测资料“还原”到其本来面目,即不受人类活动明显影响的状态,以保证样本的一致性。这种计算过程常称为还原计算。 8.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河道内生态环境和其他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可供河道外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一次性最大水量(不包括回归水的重复利用)。 9.允许开采量: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能的条件下,不引起水质恶化和水位持续下降等不良后果时开采的浅层地下水量。 10.给水度:含水层的释水能力,表示单位面积的含水层,当潜水面下降一个单位长度时在重力作用下所能释放出的水量,数值上等于释出的水的体积与释水的饱和岩土总体积之比。 11.渗透系数: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它定义为单位水力梯度下的单位流量,表示流体通过孔隙骨架的难易程度。 12.导水系数:具有一定粘滞度的地下水在单位水力梯度作用下,通过单位宽度含水介质的流量。 13.水资源管理:为了保证特定区域内可以得到一定质和量的水资源,使之能够持久开发和永续使用,以最大限度的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环境而进行的各项活动(包括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方面)。 14.地下水资源:赋存于地壳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本身又具有不断更新、恢复能力的各种地下水量可称为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具有可恢复性、调蓄性和转化性等特点。 15.水均衡法:水均衡法实质上是用“水量守恒”原理分析计算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通用性方法。 16.水资源总量:某特定区域在一定时段内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补给的有效数量总和,即扣除河川径流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部分。 17.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保证特定区域内可以得到一定质和量的水资源,使之能够持久开发和永续使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环境的要求而进行的各项活动(包括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方面)。 1.水资源的特性

GEF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5b14909700.html, GEF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环 境影响评价报告 (送审稿)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5b14909700.html, 目录 1.执行摘要 (1) 2.概述 (3) 2.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依据及评价标准 (3) 2.2.评价原则 (5) 2.3.环境保护目标 (6) 2.4.评价范围、内容与工作程序 (6) 3.环境现状与项目概况 (7) 3.1.海河流域环境现状评价 (7) 3.2.项目描述 (17) 3.3.项目费用 (22) 4.项目环境影响 (24) 4.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24) 4.2.运行期环境影响分析 (27) 4.3.项目实施对水资源的影响 (28) 4.4.项目实施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 (29) 4.5.项目实施对渤海及海洋生态环境影响 (31) 4.6.项目实施对工农业综合节水措施的影响 (33) 4.7.项目实施对区域生态文明的影响 (34) 4.8.项目实施对其他环境项目的影响 (35) 4.9.示范项目所带来的影响 (37) 5.公众参与 (40) 5.1.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40) 5.2.公众参与的目的和组织原则 (40) 5.3.公众参与及信息公开程序 (40) 5.4.公众参与的内容设置 (41) 5.5.公众参与的工作安排 (42) 5.6.公众参与的统计分析 (44) 6.结论与建议 (47) 6.1.对水资源影响的结论 (47) 6.2.对水环境影响的结论 (47) 6.3.对其他环境因素影响的结论 (47) 6.4.对提高水资源及水环境综合管理的结论 (48) 6.5.尚存在的不利影响和解决措施 (48) 6.6.对该项目的建议 (48)

2018年关于水资源调查报告

2018年关于水资源调查报告 一、我区的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的状况,或者说水资源对环境的承载力可以用两个方面的指标来反映。一是水量状况,二是水质状况。通过调查了解,我区的水资源状况是这样的:水资源总量、水质状况总体均呈下降趋势。 1.水资源总量年均趋少 降雨量偏少,水资源总量逐年减少,这是近半个世纪来全球气候演变的趋势,我区亦然。水资源量趋少可以通过两项指标来大概反映:一是河道径流量和可利用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减少首先表现在河道径流量的变少。我区河流几乎都是澧水水系的源头,因而无过境水量。本行政区域内所产生的降水量,除去蒸发量和流出水资源量外,即为我区水资源总量。我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2.0亿立方米,现状水平年约为1.6亿立方米,下降了18.7%。经调查,索溪河多年平均流量为2.88m3/s,而现在每到枯水季节,索溪水库一旦不放水,索溪河基本上是干河一条。黄龙洞断面最枯流量仅为0.19 m3/s。其次,可用水资源量不足,尤其是环境生态用水量严重不足。物体与环境两者相结合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综合体的总体系统中,为防治水污染,改善水质、美化环境,促进具环境属性水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促进国家水安全、生态安全及生态保障体系的建立,并为不断满足广大人类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和社会化高福利公共用水而协调自然生态平衡与发展所需用水,称为“环境生态用水”。不容置疑,其中部分用水与农业用水、城市用水、特种用水是相互交叉利用的。在我国长期供用水制度中,形成工业、农业、生

活传统的供用水制度,唯独环境生态用水没有列入我国的用水制度。环境生态用水是保障人民生活与健康质量的不断提高,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水生态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用水。武陵源区作为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从理论角度来说,生态用水至少要达到占总用水量的20%,但我区生态用水占不到10%。就拿索溪河来说,河道用于维系水生态环境的必需水量都不能得到基本的满足,干旱少雨季节,河道断流可以说是常见现象,更谈不上河道景观用水,由此造成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鱼虾等水生生物几乎绝迹。更有甚者,近几年来,上游的金鞭溪径流量也逐渐减少,几近断流,令人揪心。 2.饮用水源地单一,缺乏饮水安全保障 城区饮用水源主要靠索溪水库保障,这种单一的供水水源模式为饮水安全埋下隐患,一旦发生不可预见的水源安全事故,城区供水将完全中断,带来严重后果。因此,有必要考虑筹建后备水源建设问题。 3.水质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 根据已进行过的水质检测情况表明,我区水质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水污染的主要是生活污染,不仅地表水如此,局部地区浅层地下水也是一样,如军地坪城区,通过水样分析,其大肠菌群数量至少要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100倍以上。水体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到河道生命健康,破坏水生态环境。具体反应到索溪河,造成的是河床中的石头变黑,藻类等水生生物滋长,严重影响河道的容貌。 二、形成原因 (一)水资源总量减少缘由

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思路

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思路 1.风险度量的确定:风险度量v=用水量-供水量 若v>0,则存在风险,若v<0,则无风险。 计算自1979年至今2010年(2000年后的数据自己收集)的风险度量v,将风险度量大于0的求出平均值与标准差。 2.风险因子的确定: 通过计算各个影响因素与风险度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根据相关系数确定哪些影响因素为风险因子。其中风险因子的确定可以考虑题目提供的因子,关键是能够找到历年数据的因子,这些数据可以在北京2009统计年鉴上找,可以进入中国统计局网站和北京市统计局网站上收集。 3.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的综合评价模型 利用上述讨论的风险因子及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以风险度量为因变量,风险因子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中最后剩下的自变量即为主要风险因子,这些自变量前的回归系数即为该变量每变化一单位对风险度量的影响程度有多大,从而确定该如何调控风险因子,使得风险降低。该模型可以指出如果这些主要风险因子不加控制,将会对风险度量产生多大的影响,实质即为一综合评价模型。 4.风险等级的划分 风险等级的划分可以根据1计算所得的风险度量的均值和标准差来确定,如果1中计算所得的均值>0,则说明近几十年均存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等级的划分可以考虑为:均值+标准差—风险较大,均值+2标准差—风险很大,均值+3标准差—风险非常大。这样可以根据各年的风险度量来确定落在哪个范围,以判断其实什么级别的风险。 5.北京市未来两年水资源短缺风险的预测 可以考虑建立以时间为自变量,风险度量为因变量的一元回归模型,该模型有可能是线性的,也可能是曲线的,看具体的数据做出来的图像来判断。根据该模型可以对未来两年的风险度量进行预测,说明未来两年将处于什么等级的风险。也可以建立风险度量的时间序列模型来说明。注意:所建的预测模型是考虑主要风险因子并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的情形,可见需要进行调控。

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范文(标准版)(1)

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范文(标准版) Model text of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Standard Versio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范文(标准版) 前言: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X市水资源现状调查 一、我市水资源现状我市是国家商品粮主要基地之一,农业人口多,人均土地少,水资源贫乏。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50.5毫米,水资源总量为7.2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3.6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3.6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84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省人均占有量的1/4,被列入全国300个缺水城市之一。尤其是近年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地表水资源逐渐减少。我市虽然中有洋河东西穿过,北有泷河,南有松、洪、赵等主要河道。还有南北流向的新河、宁、宋及洋松、大观等二十多条大的输水河道,并有几十处涵闸。但是由于拦蓄工程不配套,干旱少雨气候蒸发强烈,水资源大量流失。使之大部分沟河蓄水量不多,大旱时甚至干涸,加之能用提水设施缺少、而不全,设备不配套,造成仅有的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水位下降迅速。目前我市机井管理不完善,淤积严重,布局混乱,全区虽有两万多眼机

井,但有的百亩仍无一眼,有的百亩竟达三眼之多。特别是靠近市区的地方机井越打越深,越打越密,平均每平方公里达 六、七十眼。地下水日开采量达8万多立方米,年开采 量约三千万立方米,而浅层地下水资源的年补给量仅为七百多万立方米,常期严重超采,引起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据有关资料获悉,深层水位70年代高出地面两米多(曾在政府院内、 宋营、洋北等地打深井40余眼,当时成井后不用动力抽水, 有的能自流,有的水头能喷出地面一人多高)。现在抽水降深至地面下三十多米,并且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面积达三十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其中心静水位埋深二十五米左右,动水位埋深六十多米。将造成地面下沉,为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灾害。水质污染严重。据有关部门监测表明,一些地区不论是地表水或地下水,水质甚优,耗氧有机物“三氧”铁、锰、氧等均超过标准值。据今年二月中旬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对洋河铁路桥处的测试,其值为劣Ⅱ类水质,属于严重污染。特别是市区人口和工厂迅猛增加,化肥农药大量使用及工业、生活废水的无控制排放,严重影响着我市绿色农业的发展和城乡人畜饮水。 二、如何开发利用现有水资源我市的水资源大致可分为 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外来客水及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