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保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环保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环保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环保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目录

第一篇环保基本常识........................................................................................................ 1

第一章水污染状况.................................................................................................... 1第一节水污染现状............................................................................................ 1

第二节水污染分类及来源................................................................................ 2第二章常用环保术语................................................................................................ 6第三章水处理技术概述............................................................................................ 8第二篇废水处理单元技术 ........................................................................................... 10

第一章筛除........................................................................................................ 10第二章水质水量调节............................................................................................ 10第三章沉淀和气浮.............................................................................................. 15第一节沉淀.................................................................................................. 15

第二节气浮................................................................................................... 17第四章混凝和混凝剂.......................................................................................... 19第五章中和及pH值的控制................................................................................. 24第六章膜法水处理技术........................................................................................ 29第一节概论.................................................................................................... 29

第二节膜分离过程........................................................................................ 30

第三节膜组件................................................................................................ 35第七章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36第一节概论.................................................................................................... 36

第二节生物脱氮工艺.................................................................................... 37

第三节氧化沟工艺........................................................................................ 39第三篇水质分析............................................................................................................ 40

第一章水质分析的基本方法................................................................................ 40第二章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46第三章常用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介绍.................................................................. 60第一节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 60

第二节溶解氧的测定...................................................................................... 65

第三节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 66

第四节废水中悬浮物(SS)的测定 ............................................................. 70

第五节水样PH值的测定............................................................................... 71

第六节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 73

第一篇环保基本常识

第一章水污染状况

第一节水污染现状

水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物质,但又是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如果地球上没有水,就会和月球一样,成为一个没有生命的死寂球体。所以,水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须臾也不能离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是人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水。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物质是水,它约占体重的三分之二。水是构成人类机体的基础,又是传递营养和新陈代谢过程的一种介质,水还起着放散热量、调节体温的作用。从医学的观点看,人类为维护正常生命,每人每天至少需要5升水。

工业生产更是离不开水。据统计,工业用水一般要占城市用水量的80%左右。各种工业,无论是发电、冶金、化工、石油,还是纺织、印染、食品、造纸等等,可以说,几乎没有一种工业完全不需要水。

“水是农业的命脉”,更是充分体现了水对农、林、牧、渔各业的重要性。

但我国是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且南北分布不平衡。根据统计我国人均年淡水资源占有量为272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百分之一,排到世界第84位左右。而广大北方地区持续多年缺水已十分严重,该地区缺水总面积达58km2,人均水资源量仅相当于全国人均的1/5,而淮河流域包括京津两市的年人均水资源仅300m3,为全国人均水量的1/7。目前我国有200多个城市缺水,4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每天缺水2000多万m3。由于缺水造成经济损失每年达200多亿元左右,水资源匮乏已成为统制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年污水排放量为400亿

m3,约每天排放污水1亿多m3,大量未经处理或经处理未达标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造成水体严重污染,全国85%(436条)河流受到不同程度污染,65%以上的人饮用受污染的水。水污染促使水资源短缺进一步加剧,形成恶性循环,危害生态环境,影响人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制约工业发展,据专家推测我国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50亿元,在1985-2000年间,水污染造成的损失达2735亿元。

我国水污染现状是“局部有所改善,整体仍在恶化”,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工业重心的转移,污染已有向农村、向内地转移的趋势,由地表水受污染向地下水受污染转移,我国的湖泊大多呈营养化,面积也不断萎缩,近海水域亦受污染,赤潮频发。例如,由于沿淮河数省1、2千家工厂排放废水,使淮河水质已劣于三类水标准,有时污水团下溯时迫使水厂暂时关门,老百姓饮用水都发生问题;太湖、滇池、巢湖等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有时疯狂的藻类使水厂的取水管边造成堵塞。

因此,治理水污染,保护水资源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第二节水污染分类及来源

一、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

由于水的流动性很大,溶解能力又很强,因此在自然循环中水与大气、土地和岩石接触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有各种杂质混入和溶入,使自然界几乎不存在纯粹的水。而特别是在社会循环中,更会有大量的社会和各种生产的废弃物排入水体,而使水受到污染。

前面说过,自然环境是一个动态平衡体系,对其中各种物质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和缓冲作用,这种能力称为“环境容量”。水体也有这种在一定程度下能自身降低污染程度的能力。通常称为水的自净能力。

当进入水体的外来杂质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而使水质恶化,对人类环境和水的利用产生不良影响,这就叫水的污染。

水体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用途是很多的。主要有:(1)生活和饮用给水,(2)工业用水(包括冷却用水),(3)农业用水(包括灌溉用水),(4)渔业用水,(5)水生生物和海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6)娱乐、旅游和水上运动,(7)水能利用(8)航运。各种不同的用途对水量和水质都有一定的要求。

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所阐明的“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很明显,这里也是把水的污染与水的有效利用相联系的。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

自然污染主要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如特殊的地质使某些地区有某种化学元素大量富集,天然植物的腐烂过程中产生某种有害物质,以及降雨淋洗大气和地面后挟带各种物质流入水体等,都会影响当地水质。造成自然污染的有害物质含量一般称为自然本底值或背景水平。例如一般天然水中,氟的本底值为0.15~0.4毫克/升,镉的本底值为0.007~0.013毫克/升。

人为污染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物对水的污染。它们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田排水和矿山排水。此外,废渣和垃圾倾倒在水中或岸边,甚至堆积在土地上,废气排放到大气中,这些经降雨淋洗后流入水体,也会造成污染。

当前,对水体造成较大危害的不是自然污染,而是人为污染。

二、水体污染物质的分类和影响

水污染主要可分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方面。

1.化学性污染

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矿山废水、农田排水和生活污水主要有下列物质,如任意排入水体,就会引起水体化学性污染。

(1)无机污染物质:污染水体的无机物质主要为酸、碱和一些无机盐类。酸污染主要来自矿山排水和工业废水,矿山排水中的酸主要是含硫矿物经空气氧化与水作用而形成。含酸多的工业废水有酸洗、粘胶纤维及酸法造纸等,雨水淋洗含二氧化硫较多的空气后,流入水体也能形成水体中酸的污染。碱污染主要来自碱法造纸,化学纤维生产、制碱、制革、炼油等工业废水。酸碱污染使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破坏其自然缓冲作用,抑制或杀灭细菌和其它微生物的生长,妨碍水体自净,还会腐蚀船舶和建筑物,影响渔业,破坏生态。矿山排水和一些工业废水中还常含有不少无机盐类。这些无机盐类大量排入水体后,将提高水的硬度和增加水的渗透压,降低水中的溶解氧,对淡水生物有不良影响。

(2)无机有毒物质:污染水体的无机有毒物质主要是重金属等有潜在长期影响的有毒物质,其中汞、镉、铅等危害性较大,其它还有砷(特别是三价)、钡、铬(六价)、硒(四价、六价)、钒、氟化物、氰化物等。有毒重金属在自然界中一般不会消失,也可能通过食物链而富集、积累。这类物质会直接作用于人体而引起严重的疾病或有促进慢性病的作用。

(3)有机有毒物质:污染水体的有机有毒物质种类很多。主要是各种有机农药、

多环芳烃、酚类等。这些物质来自农田排水和有关的工业废水。它们之中有些是化学性质稳定的,如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等都是自然界中本来没有而人工合成的物质,极难被生物所分解。有些有机物质如稠环芳烃和芳香胺等中有不少被认为是致癌物质。

(4)需氧污染物质:生活污水、牲畜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酚等有机物质可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下进行分解。在其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氧气,故称之为需氧污染物质。如果这类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过多,将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溶解氧缺乏,从而影响水中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的生长。水中的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将时行一步恶化。需氧污染物质是水体中最大量、最经常和最普遍的一种污染物质。

(5)植物营养物质:生活污水及某些工业废水中经常含有一定量的磷、氮等植物营养物质。施用磷肥和氮肥的农田排水中也会有残留的磷和氮。近一、二十年来,合成洗涤剂得到了大量的使用,因其中加有三聚磷酸盐等添加剂而使在含洗涤剂的污水中也含有不少的磷。水体中含磷、氮的量较高时,对一般河流的影响还不大,但对湖泊、水库、港湾、内海等水流漫的水域,则影响较大。这些水体内往往会因磷、氮等植物营养物质的含量过高而使藻类等浮游生物及水生物大量繁殖。这种情况称为水体的“富营养化”。一般认为:总磷和无机氮含量分别在20和300毫克/米3以上,就有可能出现富营养化作用。大量繁殖的藻类(通常以兰绿藻为主)等水生生物,使鱼类生活的空间减少,且这种兰绿藻不适宜作鱼类食料,有些还有毒性。藻类死亡腐败后又分解出大量营养物质,促使藻类进一步发展。如此恶性循环的结果,使水体外观呈红色和其它色泽,通气不良,溶解氧下降,引起水质恶化,鱼类大量死亡。在七十年代,北美的伊利湖就因富营养化问题而被美国一些环境研究者认为该湖正面临“湖泊死亡”阶段。日本漱湖内海频繁发生的“红潮”更被称为“死亡的水域”,经济损失极大。我国渤海和天津海于1975年和1977年也曾分别发生过红潮现象。1984年7月下旬又分别在南海珠江口海域和北部湾雷州半岛附近发现过两次红潮。富营养化作用一旦发生后,由于生物循环而延续的时间可能很长。且难于治理,因此已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难题。

(6)油类污染物质:随着石油事业的发展,油类物质对水体的污染已日益增多。炼油和石油化工工业、海底石油开采、油轮压舱洗舱以及大气石油烃的沉降等都可使

水体遭到严重的油污染,尤其海洋采油污染为最甚,影响水质、破坏海滩、危害水生生物,已受到各国关注。

2. 物理性污染

(1)悬浮物质污染:悬浮物质是指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质,包括固体物质和泡沫等。它们是由生活污水、垃圾和一些工农业生产活动和采矿、采石、建筑、食品、造纸等产生的废物泄入水中或农田的水土流失所引起的。悬浮物质影响水质外观,妨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氧气的溶入,对水生生物不利。如果悬浮颗粒上吸附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则更是有害。

(2)热污染:来自热电厂、原子能发电站及各种工业过程中的冷却水,若不采取措施,直接排入水体,可能引起水温升高,溶解氧含量降低。水内存在的某些有毒物质的毒性增加。危害鱼类及水生生物的生长,此称为热污染。

(3)放射性污染:大多数水体(特别是海洋)中在自然状态下都含有极微量的天然放射性物质,如钾40、铷87、铀238以及镭、氡等。本世纪四十年代以后,由于原子能工业的发展,放射性矿藏的开采、核爆炸的试验、核电站的建立以及同位素在医药、工业、研究等领域中的应用,使放射性废水、废物显著增加,其中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的放射性物质有锶90、铯137、碘131等。

3. 生物性污染

生活污水,特别是医院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污染水体后,往往可带入一些病原微生物。例如某些原来存在于人畜肠道中的病原微生物,如伤寒、副伤寒、霍乱、细菌性痢疾等都可通过人畜粪便的污染而进入水体,随水流动而传播、传染。常见污染水体的病毒则有肠道病毒、腺病毒和肝炎病毒等。某些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等以及钩端螺旋体引起的钩端螺旋体病等,也都可通过水进行传播。防止病原微生物对水体的污染。是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的一大课题。

三、制浆造纸废水的来源与特点

1.蒸煮工段废液

即碱法制浆产生的黑液和酸法制浆产生的红液。我国绝大部分造纸厂采用碱法制浆而产生黑液,这里将黑液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黑液中所含的污染物占到了造纸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90%以上,且具有高浓度和难降解的特性,它的治理一直是一大难题。黑液中的主要成分有3种,即木质素、聚戊糖和总碱。木质素是一类无毒的天然

高分子物质,作为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聚戊糖可用作牲畜饲料。某企业黑液成分见表1-1。

表1-1 黑液成分分析表

2.中段水

制浆中段废水是指经黑液提取后的蒸煮浆料在筛选、洗涤、漂白等过程中排出的废水,颜色呈深黄色,占造纸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8%~9%,吨浆COD负荷310 kg

左右。中段水浓度高于生活污水,BOD和COD的比值在0.20到0.35之间,可生化性较差,有机物难以生物降解且处理难度大。中段水中的有机物主要是木质素、纤维素、有机酸等,以可溶性COD为主。其中,对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是漂白过程中产生的含氯废水,例如氯化漂白废水、次氯酸盐漂白废水等。次氯酸盐漂白废水主要含三氯甲烷,还含有40多种其他有机氯化物,其中以各种氯代酚为最多,如二氯代酚、三氯代酚等。此外,漂白废液中含有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二恶英,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3.白水

白水即抄纸工段废水,它来源于造纸车间纸张抄造过程。白水主要含有细小纤维、填料、涂料和溶解了的木材成分,以及添加的胶料、湿强剂、防腐剂等,以不溶性COD为主,可生化性较低,其加入的防腐剂有一定的毒性。白水水量较大,但其所含的有机污染负荷远远低于蒸煮黑液和中段废水。现在几乎所有的造纸厂造纸车间都采用了部分或全封闭系统以降低造纸耗水量,节约动力消耗,提高白水回用率,减少多余白水排放。

第二章常用环保术语

一、环境

“环境”这个词是相对人类的存在而言的,是给环境于人类周围的所在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一般是指由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

和生物圈共同组成的自然界。

二、环境污染

人类与环境构成体系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多元结构的平衡体系。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打乱原有的平衡,必然会引起一定的后果,虽然环境对一定的刺激有调节作用和缓冲能力,可以经过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建立起新的动态平衡,但若超过了环境本身的缓冲能力,就会由量变而引起质变,从而改变了环境的性质和质量,导致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产能力下降,生产环境污染可分为两大:一类是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生活所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另一类是由于对自然资源不适当的开发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沙漠化、气候异常等方面。

三、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它们面目的生物。它包括细菌、病毒、藻类、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生物,不是分类学的概念,而是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

四、生化处理

生化处理也称为生物化学处理,简称为生化法。生化处理法是处理污水中应用最广泛且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微生物,将污水中有机物分解和向无机物转化,达到净化水质,消除其对环境污染和危害的目的。可分为好氧生化处理及厌氧生化处理两大类型。

五、化学需氧量(COD)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用强氧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氧的毫克/升表示。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而水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主要的,因此化学需氧量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指标之一。

六、生化需氧量(BOD)

生化需氧量(BOD)是废水中可生物降解的那部分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BOD5为五天生化需氧量,这相当于比较容易被微生物分解利用的有机物量,是指在温度20±1℃,培养5天,水中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所消耗的氧量,以氧的毫克/升(mg/L)表示。

第三章 水处理技术概述

废水处理的目的,就是利用各种方法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按废水净化程度可将处理分成三级:

一级处理:除去油类、酸碱物质以及可以截留的悬浮物。

二级处理:除去可溶性有机物和部分可溶性无机物以及经一级处理残留的悬浮物。

三级处理:除去难降解的有机物和较高程度的除去可溶性N 和P 等无机物。

按废水处理时的作用性质,可分成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1. 物理法 物理法主要是利用物理作用分离废水中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在其处理过程中不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常用的物理法有采用格栅、筛网、砂滤等方法截留各类漂浮物、悬浮物等;利用沉淀、气浮等方法分离比重与水不同的各类污染物质;利用离心法分离各类悬浮物质等。

????????

??????????????超滤反渗透

电渗析膜分离萃取磁分离离心分离

过滤气浮除油

沉淀筛除术技理处法理物

2. 化学法 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去除污染物或改变污染物的性质。它包括向废水中投加各类絮凝剂,使之与水中的污染物起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化合物,析出沉淀,使废水得到净化的化学沉淀法;利用中和过程处理酸性或碱性废水的中和法;利用液氯、臭氧等强氧化剂氧化分解废水污染物的化学氧化法;利用电解的原理,在阴阳两极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使水体达到以净化的电解法等。

??????

???????消毒离子交换活性碳吸附

混凝电解氧化还原中和化学沉淀术技理处法学化

3. 生物法 生物法也称为生物化学法,简称为生化法。生化处理法是处理污水中应用最广泛且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微生物,将污水中有机物分解和向无机物转化,达到净化水质、消除其对环境污染和危害的目的。

?

???????????????????????

????????????????????????????????????????????????????????

???

?????????????????????????????????-废水土地处理系统厌氧塘兼性塘好氧稳定塘稳定塘术技理处化净然自水废水解酸化法厌氧流化床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生物滤池厌氧接触法普通消化池术技理处氧厌生物流化床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生物滤池生物膜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工艺活性污泥法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再生活性污泥法吸附分段曝气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推流式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术技理处氧好术技理处化生UASB

第二篇废水处理单元技术

第一章筛除

筛除设备通常是指由金属栅条构成的格栅和金属筛(网)设备,一般安置在废水处理流程的前端,用以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飘浮物、纤维物质和固体颗料物质,从而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

一、筛除设备的类型

(一)格栅

按格栅形状,可分为平面格栅和曲面格栅;按栅条间隙,可分为粗格栅(50~100mm)、中格栅(10~40mm)和细格栅(3~10mm);按栅渣清除方式,可分为人工清除格栅、机械清除格栅和水力清除格栅。

(二)筛(网)

筛网设备按孔眼大小可分为粗筛网和细筛网;按工作方式可分为固定筛和旋转筛。

二、设备和装置

(一)常用的机械格栅设备

(1)链条式格栅除污机

(2)循环齿耙除污机

(3)转臂式弧形格栅

(4)钢丝绳牵引式格栅除污机

(二)常用的筛网设备

(1)固定式筛网

(2)旋转筒筛

第二章水质水量调节

无论是工业废水,还是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水量和水质在24小时之内都有波动。一般说来,工业废水的波动比城市污水大,中小型工厂的波动就更大,甚至在一日内或班产之间都可能有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污水处理设备,特别是生物处理设备正常发挥其净化功能是不利的,甚至还可能遭到破坏。同样对于物化处理设备,水量和水质的波动越大,过程参数难以控制,处理效果越不稳定;反之,波动越小,效果就

越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应在废水处理系统之前,设置均化调节池,用以进行水量的调节和水质的均化,以保证废水处理的正常进行。此外,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可以在调节池内中和;短期排出的高温废水也可通过调节以平衡水温。另外,调节池设置是否合理,对后需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基建投资、运转费用等都有较大的影响。

废水处理设施中调节作用的目的是:

(1)提供对有机物负荷的缓冲能力,防止生物处理系统负荷的急剧变化;

(2)控制pH值,以减小中和作用中化学品的用量;

(3)减小对物理化学处理系统的流量波动,使化学品添加速率适合加料设备的定额;

(4)当工厂停产时,仍能对生物处理系统继续输入废水;

(5)控制向市政系统的废水排放,以缓解废水负荷分布的变化;

(6)防止高浓度有毒物质进入生物处理系统。

均化池类型

均化是用以尽量减少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和水质波动的过程。其构筑物为均化池,亦称调节池。调节池的形式和容量的大小,随废水排放的类型、特征和后续污水处理系统对调节、均和要求的不同而异。

主要起均化水量作用的均化池,称为水量均化池,简称均量池;主要起均化水质作用的均化池,称为水质均化池,简称均质池。

一般常有一种误解,认为沉淀池也可起均量或均质的作用,实际上沉淀池的作用主要是分离固体,既不能均量,均质的作用也很小,且无保证。

(一)均量池

常用的均量池实际是一座变水位的贮水池,来水为重力流出水由泵抽。池中最高水位不高于来水管的设计水位,水深一般2m左右,最低水位为死水位。见图3-1。

图3-2为本法的一种变化——旁通贮留方式。贮留池移到泵后的旁通线上,泵房主泵按平均流量配置,多余的水量用辅助泵抽入贮池,在来水量低于平均流量时再回流入泵房集水井。这种作法适用于例如工厂两班生产而污水处理厂24h运行的情况。优点是贮留池不受来水管高程限制,一般为半地上式,施工和维护排渣均较方便;缺点是贮留池水量需两次抽升,多耗了能源。

图3-1 均量池图3-2 旁通贮留方式(二)均质池

最常见的一种均质池可称异程式均质池,为常水位,重力流。与沉淀池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沉淀池水流每一质点流程都相同;而均质池中水流每一质点的流程则由短到长,都不相同,再结合进出水槽的配合布置,使前后时程的水得以相互混合,取得随机均质的效果。根据试验和工程实验,其效果是肯定的。这种均质池设在泵前、泵后均可。但应注意,这种池只能均质,不能均量。

由于均质的机理有很大的随机性。故均质池的设计关键在于从构造上使周期内先后到达的废水,有机会充分混合。以下为几种常用的池型。

1. 同心圆平面布置方式

见图3-3。

2. 矩形平面布置方式

见图3-4。

图3-3 同心圆平面布置均质池图3-4 矩形平面布置均质池

3. 方形平面布置方式

见图3-5。

以上均质池均有大量隔板,在水质清时,虽能保证均质作用,但当废水含杂质多时有维护问题,故隔板底宜距池底保持一定距离。根据试验及实践,在正方形及其他形式较小规模均质池中,隔板可以取消,而仍有明显均质效果。

4. 结合沉淀池的沿程进水式

我国近年也有将沉淀池与均质池相结合的作法,见图3-6。在这种池中,均质作用主要靠池沿的沿程进水,使同时进池的污水转变为前后出水,达到与不同时序的污水混合的目的。池中设泥斗及刮泥机,与一般沉淀池相同。根据运行实测结果看,均质效果也相当好。

图3-5 方形平面布置均质池图3-6 均质沉淀结合式

5. 回流式

将均质池部分出水,用适当低扬程提升机械提升[图3-7(a)],或用池后泵抽部分压力水[当泵的能力较大,有富余能力时,见图3-7(b)]回流至均质池端,重新沿程分配进水,可使均质效果提高。

图3-7 回流式均质池

(三)均化池(均量、均质)

均化池既能均量,又能均质,在池中设置搅拦装置,出水泵的流量用仪表控制。池前须设置格栅、沉砂池,以及(或)磨碎机,以去除砂砾及其他杂质。池后可接二级或三级处理。具体作法一般分为以下两种。

1.线内设置

池内在流程线内,见图3-8。

图3-8 线内设置均化池

2.线外设置

池设在旁通线上,见图3-9。线内设置的均量、均质效果最好,线外设置使泵抽水量大为减少,但均质效果降低。

图3-9 线外设置均化池

(四)间歇式均化池(均量、均质)

当水量规模较小时,可以设间歇贮水、间歇运行的均化池,池可分二或三格,交替使用。池中设搅拌装置。池的总容量可根据具体情况,按一至二个周期设置。

第三章沉淀和气浮

第一节沉淀

沉淀就是利用重力沉降将比水重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操作。沉淀是废水处理用途最广泛的单元操作之一。

一、沉淀池

沉淀池按在废水处理流程中的位置,主要分为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

(一)初次沉淀池

城市污水中既含有分散颗粒又含有絮凝性颗粒。设计初次沉淀池的容量时,有效容积是表面负荷(过流率)和沉淀时间的函数。由于大多数沉淀池的池深为3m左右,虽然停留时间通常作为设计时的指标,但表面负荷也是一个有用的标志。

用于生物处理前的沉淀池常采用2h的沉淀时间。当只采用初次沉淀处理时,常选用3h。我国对于前者常采用1~1.5h,对于后一种情况则为1.5~5h.

(二)二次沉淀池

从生物滤池和曝气池带至二次沉淀池中的悬浮固体通常具有良好的凝聚性,因此竖流式沉淀池特别适宜。但它因有容量小、造价高、施工较困难等缺点,故国外使用也不广泛。近年来,应用较多的是辐流式沉淀池。表3-1列出对不同污水量的活性污泥法二次沉淀池的设计参数。根据处理方法和污水流量,可按此表选择堰负荷的最大值,以减少进入出水堰的水流速度。通常,在池壁内把出水堰建成两侧有堰的排水槽。近年来国外已较广泛采用。我国天津纪庄子处理厂的辐流式沉淀池也是这种形式。

表3-1 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的适用条件及设计要点

二、沉淀池的类型和结构

按水流方向划分沉淀池,有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三种形式。每种沉淀池均包括五个区,即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本厂中段水处理工程的初沉池和二沉池均属于辐流式。

表3-2 各种沉淀池比较

第二节气浮

气浮法是以微细气泡作为载体,粘附水中的悬浮颗粒上,使其视密度小于水,然

后颗粒被气泡挟带浮升至水面与水分离去除的方法。

气浮法目前在给水、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方面都有应用。

一、适用对象

1.固液分离:污水中固体颗粒粒度小,密度接近或低于水,很难利用沉淀法实现固液分离的各类污水。

2.在给水方面,可以用于高含藻水源、低温低浊水源、受污染水源和工业原料盐水的净化。

3.液液分离:从污水中分离油类。

4.生物处理剩余污泥浓缩。

5.要求获得比重力沉淀更高的水力负荷和固体负荷,或用地受到限制的场合。

二、分类

气浮法按照产气方式不同分为:溶气气浮、充气气浮和电解气浮等主要气浮法比较见表3-3。

表3-3 主要气浮法的比较

第四章混凝和混凝剂

混凝的目的在于通过向水中投加一些药剂(通常称为混凝剂及助凝剂),使水中难以沉淀的胶体颗粒能互相聚合,长大至能自然沉淀的程度。这个方法称作混凝沉淀。在给水处理和废水处理中混凝沉淀都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混凝处理中包括凝聚和絮凝两个阶段。在凝聚阶段水中的胶体双电层被压缩失去稳定而形成较小的微粒;在絮凝阶段这些微粒互相聚结(或由于高分子物质的吸附架桥作用相助)形成大颗粒絮体,这些絮体在一定的沉淀条件下可以从水中分离去除。

一、混凝剂与助凝剂

(一)常用的无机盐类混凝剂

常用的无机盐类混凝剂见表4-3。

表4-3 常用的无机盐类混凝剂

环保节能基础知识培训(doc 16页)完美版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想就“什么是节能?为什么要节能?怎么实现节能?”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一、什么是节能?如果问大家的话,我想大家谁都会回答。但既然有今天这个机会,我还是想和大家从根本上去剖析一下。节能,毫无疑问,从字面上来看,就是节约用能。但真正完整的解释或者真正内涵,我们要从根本上弄清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做好节能工作。大家知道,为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我国制定了《节约能源法》,该法于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并在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进行了修订。在这部法律中,对能源、节能等概念,国家进行了统一规定。所谓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从国家节能法对节能的定义,我们应该对节能有一个正确解读: 第一,节能并不是不用能。只是要求大家有效、合理地利用,从而达到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制止浪费的效果。大家知道,能源是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

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只能越来越大,而不是越来越少,更不是限制大家正常的、合理的用能需求。去年特别是下半年,我国部分省市对电力消耗采取了极端措施,不分行业、区域,一刀切采取停限电措施,有的地方甚至连高速公路、市内交通红绿灯、居民生活用电也进行了关停。作为政府节能管理工作的一员,对这样的做法,我首先表示理解,因为这是特殊时期不得已而为之的短期行为。大家知道,节能指标是国家下达的约束性指标,“一票否决”。去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是节能指标是否完成算总账的一年,如果完不成,书记、县长的乌纱帽就要不保,这是有明文规定的。在现在,能当上书记、县长有多难,我想大家知道,所以在丢官位与保官位之间选择,采取一些过激行为,我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一做法严重干扰了公共社会正常生活,也与国家要求的节能减排政策初衷背道而驰。 第二,节能是一个相对比较的概念。相对比较必须有一个前提,这就是满足相等的需要或达到相同的目的。节能是指在满足相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使能源消费量相比减少,这种减少就是节能。生活方面的节能就是要保持与前期相等的生活水平而尽可能少用的能源,或者是以同样多的能源使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或改善。要进行具体的计算,必须用一个指标值表示出来。目前,国家统计体系中,用来计算节能的基础指标主要有三个:

质量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质量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质量基础知识资料 一、质量基础管理知识 1.质量: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关键工序:指有关键质量特性或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或出现不合格品较多的工序 3.质量监督:为满足规定的要求,对实体的质量状况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并对记录进行分析。 4.质量评审:对实体具备的满足规定要求能力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性检查。 5.三自一控:指由操作者按规定对自己加工(装配)的工件进行自检:把所检工件按合格与 不合格进行自分:在合格件上自作标记:并在检验人员配合下控制自检正确率。 6.三按:按产品图纸﹑工艺规程﹑技术标准和合同要求进行生产。 7.五不流转: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毛坯不加工,不合格的零部件不转下道工序, 不合格的零部件不装配,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 8.三检制:操作者日常自检,班组长班组检验员对本组各工序互检和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质 量的互检,和专职检查。 9.三不放过:对废品和质量事故要做到找不出事故原因不放过,没有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不 放过,当事人没有得到教育和吸取教训不放过。 10.什么是3N原则? 所谓3N原则是指工序间不接受不合格品,不制造不合格品,不流转不合格品. 11.什么是5M1E? 所谓5M是指生产管理中的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1E指测量。 12.现场质量管理中的具体内容? ①严格贯彻质量控制计划,保证过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②严肃工艺纪律。 ③执行“三自一控”。 ④开展3N﹑5M I E﹑6S现场管理,搞好文明生产。 ⑤加强质量信息管理。 13.班组长在现场管理中的职责? ①领导本班组职工不断追求高质量﹑低消耗和高效率。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一切为了满足顾客”的思想。 ②组织学习质量管理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增强质量知识。 ③认真落实“三按”﹑“三检制”﹑“三自一控”﹑“五不流转”和“三不放过”活动。 ④做好有关质量情况的原始记录。 ⑤搞好班组的文明生产和定置管理。 14.什么是产品质量责任? 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其他对产品质量负有责任的人违反我国质量法规定的产品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违反产品责任法规定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不履行保证产品质量的民事责任,这也是判断产品质量责任的重要依据。产品质量责任是一种综合的法律责任。 15.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①保证产品内在质量。 ②保证产品标识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③产品保装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④严禁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 三、焊接标准规定

2021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选择题练习及答案2

2021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选择题练习及答案2 1、提出除尘控制方案,确定排风量的主要内容包括( ) A.确定尘源控制方案或集气罩的形式和结构 B.确定除尘系统的形式 C.确定除尘器的形式和型号 D.确定抽风量和装置的处理风量 标准答案:A, D 2、下列属于除尘系统形式的是( ) A.就地是除尘系统 B.分散式除尘系统 C.集中式除尘系统 D.远离式除尘系统 标准答案:A, B, C 3、如何确定处理风量,选择除尘器的内容包括( ) A.确定尘源控制方案

B.确定除尘器的形式和型号 C.确定排灰输灰的方式和能力 D.确定除尘系统的形式 标准答案:B, C 4、下列属于选择风机和电机所必须的是( ) A.确定除尘系统的调节方式 B.确定风机和电机的形式和型号 C.确定管路的布置和走向 D.对电机功率进行校核 标准答案:A, B, D 5、下列属于设计除尘系统中辅助设计内容的是( ) A.排灰输灰的设计 B.消防设计 C.暖通空调和给水排水设计 D.工程技术经济评价

标准答案:A, B, C,D 6、已知某除尘器的处理风量为 1.5 m3/s,除尘器人口粉尘量为 15.0 g/s,除尘器效率为98%,若不考虑系统漏风,经该除尘器处理后的粉尘排放浓度是( ) A.100 mg/m3 B.150 s/m3 C.200 mg/m3 D.300 mg/m3 标准答案:C 7、一般粉尘的比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 A.高温时以表面导电机制为主 B.低温时以容积导电机制为主 C.高温范围内,粉尘的比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在中间温度范围内,粉尘的比电阻达到最小值 标准答案:C

环保知识培训记录

环保知识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主持人:记录: 参与人员: 培训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环保保护基础知识; 3、了解ISO14001环境保护体系 4、如何节约资源; 培训目的:增强员工环保意识 培训效果:很好 XX有限公司 2017年月日 环保知识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主持人:记录: 参与人员: 培训内容: 1、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如何处理废弃物; 3、《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培训目的:增强员工环保意识

培训效果:很好 XX有限公司 2017年 7 月 20 日 环保知识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主持人:记录: 参与人员: 培训内容: 1、学习防治水污染措施 搅拌机前台、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洗处设置二级沉淀池、废水不得直接排入污水管网,经二次沉淀后用于洒水降尘。 2、学习防治施工噪声措施; 施工现场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制定降噪措施,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按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环保部门申报。 培训目的:增强员工环保意识 培训效果:很好 XX有限公司 2017年月日 环保知识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主持人:记录:

参与人员: 培训内容: 1、学习能源、资源消耗的控制措施 对现场人员进行节电教育,办公区使用节能型照明灯具,下班前,做到人走灯灭。 2、学习防扰民措施; 教育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维护群众利益,尽量减少工程施工给当地群众到来的不便。 培训目的:增强员工环保意识 培训效果:很好 XX有限公司 2017年月日

2014年环保工程师考试污染防治技术基础知识及答案三

2014年环保工程师考试污染防治技术基础知识及答案三 单项选择题: 1.固体废物焚烧过程中,主要控制参数为()。 A.垃圾成分、焚烧温度、烟气停留时间和炉型结构 B.焚烧温度、烟气停留时间、混合程度和过量空气率 C.烟气停留时间、废物粒度、空气过量系数和废物粒度 D.废物热值、废物粒度、空气过量系数和废物粒度 2.废物焚烧过程中,实际燃烧使用的空气量通常用理论空气量的倍数m表示,称为空气比或过剩空气系数,如果测定烟气中过剩氧含量为6%,试求此时焚烧系统的过剩空气系数m(假设烟气中的C0含量为0,氮气含量为79%)为()。 A.1.00 B.0.79 C.1.40 D.1.60 3.试计算氧化1000kg有机固体废物的需氧量。已知:有机废物的化学组成式为[C6H7O2(OH)3]5,反应过后残留物为400kg,残留有机物的化学组成式为[C6H7O2(OH)3]2,则需氧量为()kg。 A.350 B.612

D.708 4.试计算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中,单位重量填埋废物的理论产气量为()m3/kg。假定:生活垃圾中有机组分的化学组成式为C60.0H94.3037.8N,有机物的含量为79.5%(包括水分)。 A.0.93 B.0.46 C.0.75 D.1.03 5.19发酵原料中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类脂化合物的重量分别为0.62639、0.06339和0.04639,该原料的理论产甲烷量为()L/g。 A.0.7865 B.0.2483 C.0.3109 D.0.5203 6.拟采用筛孔尺寸为1Cm的筛分设备对500kg的固体废物进行筛选,得到筛下产品400kg,已知500kg固体废物中含小于筛孔尺寸的成分占90%,理论上的筛分效率为()。A.88.9% B.12.5%

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辅导:四种基本力

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辅导:四种基本力 强相互作用力将质子和中子中的夸克束缚在一起,并将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束缚在一起。一般认为,称为胶子的一种自旋为1的粒子携带强作用力。它只能与自身以及与夸克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力(弱核力)制约着放射性现象,并只作用于自旋为1/2的物质粒子,而对诸如光子、引力子等自旋为0、1或2的粒子不起作用。 电磁力作用于带电荷的粒子(例如电子和夸克)之间,但不和不带电荷的粒子(例如引力子)相互作用。它比引力强得多:两个电子之间的电磁力比引力大约大10^42倍。不过,共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之间的力是互相排斥的,而异种电荷则互相吸引。 引力是万有的,也就是说,每一粒子都因它的质量或能量而感受到引力。引力比其他三种力都弱得多。它是如此之弱,以致于若不是它具有两个特别的性质,我们根本就不可能注意到它。这就是,它会作用到非常大的距离去,并且总是吸引的。 “直到1967年伦敦帝国学院的阿伯达斯·萨拉姆和哈佛的史蒂芬·温伯格提出了弱作用和电磁作用的统一理论后,弱作用才被很好地理解。此举在物理学界所引起的震动,可与100年前马克斯韦统一了电学和磁学并驾齐驱。温伯格——萨拉姆理论认为,除了光子,还存有其他3个自旋为1的被统称作重矢量玻色子的粒子,它们携带弱力。它们叫W+(W正)、W-(W负)和Z0(Z零),每一个具有大约100吉电子伏的质量(1吉电子伏为10亿电子伏)。上述理论体现了称作自发对称破缺的性质。它表明在低能量下一些看起来完全不同的粒子,事实上仅仅同一类型粒子的不同状态。在高能量下所有这些粒子都有相似的行为。这个效应和轮赌盘上的轮赌球的行为相类似。在高能量下(当这轮子转得很快时),这球的行为基本上只有一个方式——即持续地滚动着;但是当轮子慢下来时,球的能量就减少了,最

2014年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重点提炼:氧化还原法原理

2014年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重点提炼:氧化还原法原理 氧化还原法: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废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质去除的方法。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的过程叫氧化,失去电子的物质称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得到电子的过程叫还原,而得到电子的物质叫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每个物质都有各自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其氧化还原电位的高低决定了该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废水的氧化还原处理法又可分为氧化法和还原法两类。 常用的氧化剂:空气中的氧、纯氧、臭氧、氯气、漂白粉、次氯酸钠、二氧化氯、三氯化铁、过氧化氢和电解槽的阳极等。 1、氯氧化法 原理: 氯氧化法采用氯系氧化剂,如次氯酸钠、漂白粉和液氯等,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氰化物、硫化物、酚、醇、醛、油类以及对废水进行脱色、脱臭、杀菌等处理。 2、臭氧氧化法 (1)臭氧的特性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其氧化能力仅次于氟,比氧、氯及高锰酸盐等常用的氧化剂都高。在理想的反应条件下,臭氧可以把水溶液中大多数单质和化合物氧化到它们的最高氧化态,对水中有机物有强烈的氧化降解作用,还有强烈的消毒杀菌作用。

臭氧的性质主要有:①不稳定性;②溶解性;③毒性;④氧化性;⑤腐蚀性。 (1)臭氧氧化的接触反应装置 废水的臭氧处理是在接触反应器中进行,为了使臭氧与水中充分反应,应尽可能使臭氧化空气在水中形成微小气泡,并采用气液两相逆流操作,以强化传质过程。常用的臭氧化空气投加设备有多孔扩散器、乳化搅拌器、射流器等。 (2)臭氧处理工艺设计 设计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臭氧发生器型号和台数的确定,确定的依据是臭氧投加量,臭氧化空气中臭氧的浓度和臭氧发生器工作的压力,二是臭氧布气装置和接触反应池容积的确定,确定的依据是布气装置性能和接触反应时间,一般为5~10 分钟。 (3)臭氧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发展很快,近年来,随着一般公共用水污染日益严重,要求进行深度处理,国际上再次出现了以臭氧作为氧化剂的趋势。臭氧氧化法在水处理中主要是使污染物氧化分解,用于降低BOD.COD,脱色,除臭、除味、杀菌、杀藻、除铁、锰、氰、酚等。 (4)臭氧氧化法的优缺点 优点:氧化能力强,对脱色、除臭、杀菌、去除有机物和无机物等效果,无二次污染,制备臭氧只用空气和电能,操作管理方便;

企业环保技术与知识培训内容精选文档

企业环保技术与知识培训内容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企业环保技术与知识培训内容 第一部分:环保的基本知识,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环保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几个有关环保的概念。 环境保护是我国确立的一项基本国策。环保是环境保护的简称。 环境污染要素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 生态环境恶化与新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 第二,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 第三,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义。 第二部分:环保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以及公司的各项环境管理制度。 第一、法律的手段是环境保护最重要的手段。 第二、下面讲公司在贯彻环保法律法规方面所做的工作。 第三部分: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管理。 因环境因素而导致的环境变化就是(环境影响)。 第四部分:应急体系、应急准备及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 环境污染事故指的凡是由于生产装置、贮运设施和“三废”治理设施排放的污染物严重超过国家规定而污染和破坏环境或引起人中毒伤亡,造成农、林、牧、副、渔业较大的经济损失的事故,均称为污染事故。

发生环境污染事故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其具体内容是: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 公司制订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目的有2个: (1)采取预防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消除蔓延条件,防止突发性重大或连锁事故发生。 (2)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和处理事故,尽力减轻事故对人和财产的影响。 第五部分: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统一的。 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不在只是时髦的概念,更是潜力巨大的产业。 公司实施节能减排的着手点。 节能减排和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统一的。 节能不是一句话的事,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更是每一个企业的责任。节能工作需要我们每个人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环评基础知识培训

环境影响评价基础知识 1、建设项目的含义及与建设单位的区别 在一定地域由建设单位进行的投资活动 2、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程序 立项-----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环保局做预审(环境影响评价申请表:确定环评报告类别)——委托有资质的评价单位做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单位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评估——评价单位修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评估单位出具环评报告的评估意见——将环评报告和评估意见报送环保局——环保局对环评报告出批复——建设单位办理规划、工商、土地、消防、银行贷款等其它手续后开工建设——试运营(生产)时3个月内进行竣工验收——取得排污许可证-----正式投入生产----日常监督监测、管理。 3、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 按照环评法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4、分析、预测和评估的含义 在现状监测值(背景值:水环境质量背景值、大气背景值、噪声背景值)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的污染物种类、数量(污染源强),利用相应的预测模式、公式计算,叠加,得出项目建设完成后的环境质量状况,是否超标,是否超出区域的环境容量、总量控制指标及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程度。说明建设项目的建设及运营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大小,影响程度和范围,并提出项目须采取能满足达标排放、满足区域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控制措施。 5、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对评价区域进行的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质量监测。由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部门实施。 6、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根据国家或相关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价,给出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质量的好坏,是否达标,如不达标,需给出最大超标倍数,分析出超标的原因。 原则上环境质量超标,就说明无环境容量,就不能再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不能再加重评价区域的污染负荷。但须考虑实际情况。 7、环境影响评价 7.1评价时期 环境影响评价对建设项目的评价时期:评价建设项目从策划建设

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练习题与答案

单项选择题: 1、污水物理处理法去除的对象是( )。 A.漂浮物 B.悬浮物来源:考试大 C.悬浮物或漂浮物 D.悬浮物和漂浮物 答案:D 2.根据悬浮物质的性质、浓度和絮凝性能分类,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该分类的沉淀是( )。 A.拥挤沉淀 B.絮凝沉淀 C.重力沉淀 D.压缩沉淀 答案:C 3、实际沉淀池和理想沉淀池之间的误差不可能由于( )。 A.浓度方向水流速度分布不均匀的影响 B.宽度方向水流速度分布不均匀的影响 C.水源水对沉淀池带来的影响 D.絮凝对去除率的影响 答案:C 4、下列选项中不是常用沉砂池的是( )。 A.平流沉砂池 B.曝气沉砂池 C.钟式沉砂池 D.多底沉砂池 答案:D 5、斜板沉淀池( )。 A.不宜作为二次沉淀池 B.不宜作为初次沉淀池 C.适宜已建污水处理厂扩大处理时采用 D.适宜作为初次和二次沉淀池 答案:A 解析:斜板沉淀池的应用条件主要有:①受占地面积限制的小型污水处理站,作为初次沉淀池使用;②已建污水处理厂挖潜或扩大处理时采用;③不宜作为二沉池使用,原因是活性污泥黏度大,易因污泥的黏附而影响沉淀效果,甚至发生堵塞斜板的现象。 6、为了分析悬浮颗粒在实际沉淀池内的运动规律和沉淀效果,提出了“理想沉淀池”的概念,下列不属于该过程中理想沉淀池的假设条件是( )。 A.污水在池内沿水平方向做等速流动,水平流速为,从入口到出口的流动时间为 B.污染物被絮凝以后沉淀即认为被去除 C.在流入区,颗粒沿垂直截面均匀分布并处于自由沉淀状态,颗粒的水平分速等于水平流速 D.颗粒沉到底即认为被去除考试大 答案:B 解析:关于理想沉淀池的假定是:①进出水均匀分布在整个横断面,沉淀池中各过水断面上各点的水平流速相同;②悬浮物在沉降过程中以等速下沉;③悬浮物在沉淀过程中的

2013年环保工程考试基础知识及部分答案解析

201 20133年环保工程考试基础知识及部分答案解析 2012年的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已经结束,2013年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课程复习已经开始,为帮助考生全面的了解环保工程师考试的相关重点,在考试的备考练习阶段,小编特编辑了2013年环保工程师考试科目《基础知识》考试试题资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单项选择题: 1.在()的情况下,可采用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A.废水中主要含溶解性有机物 B.由于原有系统的污泥回流能力不足,影响了处理效率 C.在不增大曝气池的情况下提高现有系统的处理能力 D.废水水质波动较大 2.下列关于气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浮法去除的对象是密度接近于1的固体、液体颗粒 B.亲水性颗粒较疏水性颗粒易于去除 C.气浮分离的时间小于沉淀 D.浮选剂一般都具有两亲结构 3.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代表性活性基团有(),其pH值适用范围为()。 A.磺酸基,1~14 B.磺酸基,5~14 C.季氨基,1~14

D.季氨基,1~7 4.砂子在沉砂池的沉淀接近()沉淀。 A.自由 B.絮凝 C.拥挤 D.压缩 5.下列构筑物属于生物膜法的是()。 A.生物转盘 B.曝气池 C.化粪池 D.离子交换器 6.一般城市污水在曝气池中正常运行,其()为宜。A.SVI<50 B.S0C.SVI>150 D.SVI越小越好 7.混凝处理过程中,反应阶段所需时间大致为()。A.20~30s B.3~5min C.15~30min D.1~2h 8.下列平流沉淀池设计参数不正确的是()。 A.长宽比以1~3为宜

B.污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为1~2h C.沉淀池水平流速不大于5mm/s D.沉淀池表面负荷一般为1~3m3/(m2.h) 9.下列有关活性污泥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活性污泥系统中BOD:N:P应为100:5:l B.曝气槽中溶氧至少应维持在4mg/L以上 C.SVI值小于50表示有污泥膨胀现象 D.传统活性污泥系统的曝气时间为12~24h 10.高负荷生物滤池具有()的特点。 A.生物膜主要靠水力冲刷脱落,更新快 B.滤池更容易堵塞 C.滤料尺寸与普通生物滤池相当 D.同时具备硝化与反硝化功能 11.污泥含水率从(),体积减小约一半。 A.98%降至95% B.96%降至94% C.98%降至94% D.98%降至96% 12.下列关于离子交换法处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离子交换树脂一般由树脂母体和具有活性的交换基团构成B.阳离子交换树脂内的活性基团是酸性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内的活性基团是碱性的

环保知识培训资料

环保知识培训资料 (内部使用)

基本概念及基本知识 1、环境保护: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各方面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护和发展生态平稳,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 2、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3、水污染:又称水体污染。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等水体后,使水体的水质和水体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现象。 污水水质指标一般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大类。 1.物理性指标 温度、色度、嗅和味、固体物质 固体物质的三种存在形态:悬浮的、胶体的、溶解的。固体物质用总固体量(TS)作为指标,污水处理中常用悬浮固体(SS)表示固体物质的含量。 2.化学性指标 (1)化学需氧量(COD):指用强化学氧化剂(我国法定用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成CO2与H2O所消耗的氧量(mg/L),用CODcr表示,简写为COD。化学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污染越严重。 (2)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mg/L)。 如果污水成分相对稳定,则一般来说,COD>BOD5。一般BOD5/COD大于,认为适宜采用生化处理。 (3)总需氧量(TOD):有机物主要元素是C、H、O、N、S等,当有机物被全部氧化时,将分别产生CO2、H2O、NO、SO2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TOD)。 (4)总有机碳(TOC):包括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质的含碳量,也是评价水样中有机物质质的一个综合参数。 (5)总氮(TN):污水中含氮化合物分为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四种含氮化合物总量称为总氮(TN)。凯氏氮(TKN)是有机氮与氨氮之和。 (6)总磷(TP):包括有机磷与无机磷两类。 (7)pH值 (8)重金属 4、噪声:从物理学观点来看,噪声是指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从生物学观点来看,只要使人烦躁的不受人欢迎的声音都可看作是噪声。 5、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6、清洁生产:指即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使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采用清洁的能源、少废或无废的清洁生产过程以及对环境无害的清洁产品。 7、中国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 8、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建设项目动工兴建之前,对该项目的选址、设计和建成投产使用后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提出防治措施,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报批的法律制度,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则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文字表现形

最新整理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辅导:电渗析

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辅导:电渗析 ⑴原理: 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透过性(即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透过,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透过),使水中的阴、阳离子作定向迁移,从而达到水中的离子与水分离的一种物理化学过程。 原理是:在阴极与阳极之间,放置着若干交替排列的阳膜与阴膜,让水通过两膜及两膜与两极之间所形成的隔室,在两端电极接通直通电源后,水中阴、阳离子分别向阳极、阴极方向迁移,由于阳膜、阴膜的选择透过性,就形成了交替排列的离子浓度减少的淡室和离子浓度增加的浓室。与此同时,在两电极上也发生着氧化还原反应,即电极反应,其结果是使阴极室因溶液呈碱性而结垢,阳极室因溶液呈酸性而腐蚀。因此,在电渗析过程中,电能的消耗主要用来克服电流通过溶液、膜时所受到的阻力及电极反应。 例如,用电渗析方法处理含镍废水,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废水中的硫酸根离子向正极迁移,由于离子交换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淡水室的硫酸根离子透过阴膜进入浓水室,但浓水室内的硫酸根离子不能透过阳膜而留在浓

水室内;镍离子向负极迁移,并通过阳膜进入浓水室,浓水室内的镍离子不能透过阴膜而留在浓水室中。这样浓水室因硫酸根离子、镍离子不断进入而使这两种离子的浓度不断增高;淡水室由于这两种离子不断向外迁移,浓度降低。离子迁移的结果是把电渗析器的两个电极之间隔室变成了溶液浓度不同的浓室和淡室。浓水系统是一个溶液浓缩系统,而淡水系统是一个净化系统。用电渗析法回收镍时,以硫酸钠溶液作为电极液,硫酸钠可减轻铅电极的腐蚀,浓水回用于镀槽,淡水用于清洗镀件。 ⑵离子交换膜和电渗析装置: ①离子交换膜 (是电渗析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影响电渗析器的离子迁移效率、能耗、抗污染能力和使用期限等。) ②电渗析离子交换膜的分类: 按膜结构分为:异相膜、均相膜和半均相膜。 按膜上活性基团不同分为:阳膜、阴膜和特种膜。 按膜材料不同分为:有机膜和无机膜。 ③电渗析装置 电渗析器的构造包括压板、电极托板、电极、极框、

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辅导: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辅导: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这是因为声调的高低是由声波振动频率的不同决定的,如果频率高,声调听起来就高;反之声调听起来就低。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它是用发现者克里斯蒂安·多普勒的名字命名的,多普勒是奥地 利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于1842年首先发现了这种效应。为了理解这 个现象,就需要考察火车以恒定速度驶近时,汽笛发出的声波在传播 时的规律。其结果是声波的波长缩短,好像波被压缩了。所以,在一 定时间间隔内传播的波数就增加了,这就是观察者为什么会感受到声 调变高的原因;相反,当火车驶向远方时,声波的波长变大,好像波 被拉伸了。所以,声音听起来就显得低沉。定量分析得到f1=(u+v0)/(u-vs)f,其中vs为波源相对于介质的速度,v0为观察者相对于介质的速度,f表示波源的固有频率,u表示波在静止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当观察者朝波源运动时,v0取正号;当观察者背离波源(即顺着波源)运动时,v0取负号。当波源朝观察者运动时vs前面取负号;前波源背离观察者运动时vs取正号。 设声源S,观察者L分别以速度Vs,Vl在静止的介质中沿同一直 线同向运动,声源发出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V,且Vs小于V, Vl小于V.当声源不动时,声源发射频率为f,波长为X的声波,观察 者接收到的声波的频率为: f‘=(V-Vl)V/[(V-Vs)X]=(V-Vl)f/(V-Vs) 所以得(1)当观察者和波源都不动时,Vs=0,Vl=0,由上式得 f‘=f (2)当观察者不动,声源接近观察者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为 F=Vf/(V-Vs)显然此时频率大于原来的频率 由上面的式子能够得到多普勒效应的所有表现。

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辅导:音速的计算

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辅导:音速的计算 在平流层下部,气温不随高度而变,音速也不变,为295.2米/秒。空气流动的规律和飞机的空气动力特性,在飞行速度小于音速和大于 音速的情况下,具有质的差别,所以,研究航空器在大气中的运动, 音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准值。 音速不是一个固定的值。在干燥空气中,音速的经验公式是: 音速u=331.3+(0.606c)m/s(c=摄氏气温) 常温下(15℃),音速为u=331.3+(0.606x15)= 340.4m/s,这 就是为什么都说音速是340m/s(1225km/h)的缘故。潮湿空气的音速 略有增加,但是幅度不到0.5%,绝大部分场合能够忽略不计。对于华 氏气温,能够用公式换算:F=9C/5+32(C=摄氏气温)。 国际标准大气ISA规定:在对流层中(0~11000m),海平面的气 温为15℃,气压101325Pa,空气密度1.226kg/m3;海拔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6.5℃。 利用上面的公式计算不同海拔的气温,再综合前面的音速经验公式,就能够推算不同海拔的音速了。 在11000~20000m的高空(属平流层,气温基本没有变化,所以又 叫“同温层”),温度下降到零下57℃(15-11x6.5= -56.5℃),这 里的音速是u= 331.3+[0.606x(-57)]= 296.7m/s(约1068km/h)。 喷气式飞机都喜欢在1万米左右的高空巡航,因为这里是平流层的底部,能够避开对流层因对流活动而产生的气流。在11000~20000m的同 温层内,音速的标准值是1062km/h,而且基本稳定。 喷气式飞机都用马赫数Ma来表示速度,而不用对地速度。这是因 为物体在空气中飞行时,前端会压缩空气形成波动,这个波动是以音 速传播的(因为声波也是波动的一种)。如果物体的飞行速度超过音

2020年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高频考点整理(含答案)

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高频考点整理河流的生化自净和氧垂曲线模型 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在微生物作用下逐渐氧化分解为无机物质,从而使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大大减少的过程就是水体的生化自净作用。 生化自净作用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所消耗的氧如得不到及时的补充,生化自净过程就要停止,水体水质就要恶化。因此,生化自净过程实际上包括了氧的消耗(耗氧)和氧的补充(复氧)两方面的作用。 氧的消耗过程主要决定于排入水体的有机污染质的数量,也要考虑排入水体中氨氮的数量,以及废水中无机性还原物质(如SO32-)的数量。氧的补充和恢复一般有以下两个途径:①大气中的氧向含氧不足(低于饱和溶解氧)的水体扩散,使水体中的溶解氧增加;②水生植物在阳光照射下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繁多,不同污染物的毒性和危害也各不相同,因此,不能仅用水体中某一种或几种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大小来评价水体的污染程度,为此,在前一章中提出可以用一些综合的水质指标,如生化需氧量BOD 等来反映水体受有机物质污染的水平。BOD 值越高,说明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因此,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生化自净过程,可以用水体的BOD 值随时间的衰减变化规律来反映。 若不考虑硝化作用、底泥的分解、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及有机物的沉降作用等,而将有机污染物的自净衰减过程简化为仅由好氧微生物参加的生化降解反应,并且认为这种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那么:河流接受有机废水后,从受污点至下游各断面的累积耗氧量曲线、累积复氧量曲线和亏氧变化曲线(氧垂曲线)。受污染前,河水中的溶解氧几乎饱和,亏氧接近于零。在受到污染后,开始时河水

中的有机物大量增加,好氧分解剧烈,耗氧速率超过复氧速率,河水中的溶解氧下降,亏氧量增加。 随着有机物因分解而减少,耗氧速率逐渐减慢,终于等于复氧速率,河水中的溶解氧达到最低点。接着,耗氧速率低于复氧速率,河水溶解氧逐渐回升。最后,河水溶解氧恢复或接近饱和状态。当有机物污染程度超过河流的自净能力时,河流将出现无氧河段,这时开始厌氧分解,河水出现黑色,产生臭气,河流的氧垂曲线发生中断现象。 氧垂曲线的形状会因排放的有机污染物量、废水和河水的流量、河道的弯曲情况、水流速度等因素而有一定的差别,例如当河流受到的污染负荷较轻时,最缺氧点距排放口的距离较远,其时的溶解氧浓度也较高; 当河流受到的污染负荷较重时,最缺氧点将很快出现,该点的溶解氧浓度也会很低。 当溶解氧低于4mg/L 时,河道中局部地段的鱼类生长将受到影响,当溶解氧达到零时,河水出现厌氧状态。这种情况下的氧垂曲

最新整理环保工程师考试辅导:基础知识(9)

环保工程师考试辅导:基础知识(9) 相关推荐: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时间 |准考证打印时间|考试真题 |模拟试题 |考试大纲 混合稀释模型 稀释作用的实质是污染物在水体中因扩散而降低了 浓度,稀释并不能改变,也不能去除污染物质。但是对于特定水体的生态系统而言,当污染物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其对该水生环境或从某种使用角度出发来考虑的水质的影响也就很小了,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能够满足环境或人类的要求,也具有实际意义。 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后,存在两种运动形式,一是由于水流的推动而产生的沿着水流前进方向的运动,称为推流或平流;另一是由于污染物质在水中浓度的差异而形 成的污染物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的迁移,这一运动被称为扩散。废水排入河流后,由于推流和扩散作用,逐渐与河水相混合,污染物的浓度逐渐降低。 推流和扩散是两种同时存在而又相互影响的运动形式,其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污染物浓度由排放口至水体下游逐渐减低,即发生了稀释。研究水体的稀释作用时必须注意到,废水排入水体后并不能与全部河水完全混合。

影响混合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1)废水流量与河水流量的比值。比值越大,达到完全混合所需的时间就越长,或者说必须通过较长的距离,才能使废水与整个河流断面上的河水达到完全均匀的混合。 (2)废水排放口的形式。如废水在岸边集中一点排入水体,则达到完全混合所需的时间较长,如废水分散地排放至河流中央,则达到完全混合所需的时间较短。 (3)河流的水文条件。如河流水深、流速、河床弯曲情况以及是否有急流、跌水等都会影响混合程度。 显然,在没有达到完全混合的河道断面上,只有一部分河水参与了对废水的稀释。参与混合稀释的河水流量与河水总流量之比,称为混合系数。 生物净化过程 生物净化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机污染物逐渐分解、氧化使其含量逐渐降低的过程。进入水体的有机污染物的净化,主要有赖于生物化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消耗或吸收了水中的污染物,使得水体向净化的方向转变。造成这一转变的生物化学过程常被称作生物降解。生物降解是指在微生物作用下,有机化合物转化

环保培训资料

环保培训资料 一、环保的基本知识 (一)几个有关环保的概念 环境保护是我国确立的一项基本国策。环保是环境保护的简称。 1、什么叫做环境?我们平常所说的环保究竟保护的是什么? 环境保护中的“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它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乡村等。 2、什么是环境污染? 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还有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所以人类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的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的自净作用。 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也就是说: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二)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恶化与新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 1、环境污染的具体表现 (1)土壤遭到破坏 化肥和农药过多使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的随意倾倒、填埋,与空气污染有关的有毒尘埃降落,泥浆到处喷洒,危险废料到处抛弃,所有这些都在对土地构成一般来是不可逆转的污染。 (2)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全人类 据权威性的科研机构预计,海平面将持续升高,许多人口稠密的地区(如孟加拉国、中国沿海地带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多数岛屿)都将首先被水淹没。气温的升高也将对农业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 (3)空气污染

2012环保工程基础知识模拟练习和参考答案

2012环保工程基础知识模拟练习和参考答 案 1、提出除尘控制方案,确定排风量的主要内容包括( ) A.确定尘源控制方案或集气罩的形式和结构 B.确定除尘系统的形式 C.确定除尘器的形式和型号 D.确定抽风量和装置的处理风量 标准答案:A, D 2、下列属于除尘系统形式的是( ) A.就地是除尘系统 B.分散式除尘系统 C.集中式除尘系统 D.远离式除尘系统 标准答案:A, B, C 3、如何确定处理风量,选择除尘器的内容包括( ) A.确定尘源控制方案 B.确定除尘器的形式和型号 C.确定排灰输灰的方式和能力

D.确定除尘系统的形式 标准答案:B, C 4、下列属于选择风机和电机所必须的是( ) A.确定除尘系统的调节方式 B.确定风机和电机的形式和型号 C.确定管路的布置和走向 D.对电机功率进行校核 标准答案:A, B, D 5、下列属于设计除尘系统中辅助设计内容的是( ) A.排灰输灰的设计 B.消防设计 C.暖通空调和给水排水设计 D.工程技术经济评价 标准答案:A, B, C,D 6、已知某除尘器的处理风量为 1.5 m3/s,除尘器人口粉尘量为 15.0 g/s,除尘器效率为98%,若不考虑系统漏风,经该除尘器处理后的粉尘排放浓度是( ) A.100 mg/m3 B.150 s/m3 C.200 mg/m3 D.300 mg/m3标准答案:C 7、一般粉尘的比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A.高温时以表面导电机制为主 B.低温时以容积导电机制为主 C.高温范围内,粉尘的比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在中间温度范围内,粉尘的比电阻达到最小值 标准答案:C 8、粒子荷电有两种不同的机制:一种是由于在电场中沿电力线运动的离子或电子与粉尘颗粒,使其荷电,称为( ) A.摩擦荷电 B.扩散荷电 C.布朗荷电 D.电场荷电 标准答案:D 9、下列关于起始电晕电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供电压超过起始电晕电压,集尘极附近的电场加强,电晕极电场减弱 B.电晕线越细,电晕起始电压越高 C.气体压力升高,起始电晕电压增高 D.气体温度降低,起始电晕电压增高 标准答案:B 10、当尘粒直径为 2~50 pm时,下列关于电除尘器中荷电粒子的驱进速度说法中正确的是

(建筑工程管理)注册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点精编

(建筑工程管理)注册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点

物理 某种理想气体,其压强p=3*103Pa,温度27℃,质量密度ρ=0.24kg/m3。该气体是H2。 某种理想气体容器漏气,是气体压强和分子数密度各减少壹半,则气体内能减小,气体分子动能不变。 壹瓶氢气,壹瓶氦气,压强相同、温度相同,但体积不同,则它们单位体积的分子数不同。 在壹个固定容器内,理想气体温度提高为原来的俩倍,则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和压强都提高为原来的俩倍。 任何理想气体,在同壹温度下,它们平均平动动能都是相同的。 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分子平均动能、分子平均能量、在壹定温度下对于单分子理想气体三者相等。 壹容器,壹半氦气温度250K,另壹半是氧气温度310K,压强相等,混合后温度284K。 速率分布函数f(v)的物理意义是速率分布在v附近的单位速率间隔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壹定量理想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降温,则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λ不变和平均碰撞频率Z减小。 壹定量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升温,则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λ增大和平均碰撞频率Z减小。 壹定量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体积增大,则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λ增大和平均碰撞频率Z减小。 壹定量理想气体向真空作绝热自由膨胀,在此过程中内能不变、熵增加。

系统的熵增加过程有液体在等温下汽化、理想气体绝热自由膨胀、俩种气体等温下互相混合。 理想气体做功最大的是等温变化。 壹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媒质质元从平衡位置运动到最大位移处的过程中,其能量变化为它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壹段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小。 在简谐纵波传播过程中,其能量为疏部中心和密部中心的动能和势能均为最大。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能够使双缝间距变小。 用白光光源进行双缝实验,用壹纯红色滤光片遮盖壹条缝,用壹纯蓝色滤光片遮盖壹条缝,则干涉条纹的变化为不产生干涉现象。 单缝衍射实验,将单缝延垂直于光的入射方向稍微移动,则衍射条纹的条纹不动,宽度不变。 单缝衍射实验,如果光源垂直透镜稍微向上移动,屏上衍射图样将向下平移,图样不变。 提高分辨率需要增大孔径、减小波长。 若把牛顿环装置由空气放入折射率1.33的水中,则干涉条纹变密。 壹池静水的表面反射出来的太阳光是线偏振光,水的折射率1.33,则此时太阳在地平线上的仰角为37o。 壹无线电天文望远镜,工作的最短波长是4cm,现要求对于此波长时的角分辨率为1’,则此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的孔径为168m。 横波具有偏振性,自然光不具有偏振性,通过起偏振器后就成为偏振光,强度是自然光的1/2。 化学 量子数为n=3,L=1时,则该层原子轨道上可允许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