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韩朝高官不同结局背后的朝战之殇

韩朝高官不同结局背后的朝战之殇

韩朝高官不同结局背后的朝战之殇
韩朝高官不同结局背后的朝战之殇

北京人才市场北京找工作

韩朝高官不同结局背后的朝战之殇

这里是北纬三十八度线上最知名的一段。60多年前,这里一度充斥着炮火、叫喊、缠斗和死亡;如今,平静的“三八线”仍旧显得危机四伏,双方间或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互相威胁、恐吓。对于朝鲜半岛民众而言,民族在这里撕裂。

1950年6月27日,朝鲜人民军攻占汉城(今称首尔)。在平壤,朝鲜领导层正焦急地等待数十万南方朝鲜劳动党党员“揭竿而起”,加入人民军,一举击破韩国李承晚政权,统一南北。因为一个名叫朴宪永的前南方政治领袖曾经承诺,会有至少20万南方同胞正等待着人民军的到来。

同一时期,曾经在朝鲜平安南道人民政治委员会工作的“脱北者”白善烨晋升少将,并执掌韩军第一师。正如朝鲜人民军对朴宪永的期盼一样,在无法确知外部力量是否会介入半岛战事的前提下,韩军也把击败北方军队的重任寄托在这名生长在北方的职业军人身上。

1950年11月,朝鲜平安北道大榆洞指挥部。朝鲜人民军最高领导人金日成和他的副首相、外相,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朴宪永对桌而饮。由于战局不利,屋子里的气氛有些紧张。几个月之前,人民军一举南下,占领了朝鲜半岛90%的国土,但随着美军在仁川登陆,北方告急,连平壤都已经落入韩美军人手中。

一个月之前,朴宪永在北方几乎走投无路之际,刚刚作为金日成的特使前往中国,恳请毛泽东主席派遣军队援助朝鲜。

酒过三巡,金日成显得微醺,他晃晃悠悠地站起来,扶着桌子。突然指着对面的朴宪永骂道:“你的游击队都去哪里了?你不是说老百姓会起义吗?结果都去哪里了?”

金日成所说的,正是家乡在汉城的朝鲜共产主义运动元老朴宪永先前承诺,只要占领汉城,就会有南方劳动党成员起兵支持人民军,推翻李承晚政权。

对于金日成的责骂,朴宪永显得有些委屈。作为总政治局主任,朴宪永从来没有机会执掌战争指挥权,为给人民军争取援助,他东奔西走,已经筋疲力尽。朴宪永认为,作为人民军最高指挥官,金日成应承担战局失利的责任,而不是埋怨别人。他指出,在多次战役中,金正日的命令可能并不是最佳选择。

金日成大怒。他说:“你这个臭小子,你这是什么话?如果战争出现失误,不只是我一个人的责任,你也有。有你这样判断形势的吗?”

说罢,金日成抄起桌上的大理石墨水瓶砸向朴宪永。

这则故事记录在朝鲜战争中南方大将白善烨的回忆录——《白善烨将军朝鲜战争回忆录》中。至于朴宪永有没有被这个墨水瓶砸中,大概已经无据可考。不过,韩国首尔延世大学教授朴林明认定,朝鲜劳动党两位高级领导人金日成和朴宪永之间的关系在朝鲜战争中已经破裂,

北京人才市场北京找工作

这也给朴宪永战后的命运写下伏笔。

朴宪永,生于“三八线”以南,忠清南道礼山郡人。他19岁开始流亡海外,组织共产主义运动,参与1925年朝鲜共产党成立,是朝鲜共产主义运动的元老人物。1945年,后来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领袖金日成从苏联返回朝鲜前,朴宪永在汉城领导共产党党中央,在国内积累了一定的声望。

就朴宪永和金日成的关系,不少历史学家都试图在有限的资料中理出头绪。有人说,朴宪永是朝鲜战争爆发的真正“推手”;有人说,朴宪永为朝鲜人民军最终未能一统南北“背黑锅”。朴宪永的是是非非与这场战争紧密联系在一起。

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但大国之间就朝鲜半岛的未来“暗流涌动”。在苏联军舰的帮助下,金日成返回朝鲜,径直在苏联占领的北方咸镜道成立朝鲜共产党北方局。尽管金日成公开表示服从汉城共产党党中央和朴宪永的领导,但北方局由于在苏控区,得到苏联支持,行动较为独立。

另一方面,朴宪永在南方的日子并不好过。朝鲜共产党在汉城的活动受到美国占领方和南朝鲜政权的打压,主要领导人遭到通缉。朴宪永、李承烨等共产党领导人于1946年被迫撤往北方。随后,南北双方各自建国,半岛即将进入战火纷飞的时代。

一些历史资料记载,撤到北方的朴宪永并不甘心把党内权力让给金日成,两人一度形成对峙关系。

1948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位于平壤的劳动党党校正在举行一场学习班毕业典礼。此前两年,朝鲜半岛共产主义运动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朝鲜光复后,一度形成了朴宪永领导的南方共产党和金日成领导、由朝鲜共产党北方局改组而成的北方共产党,随后两党相继改名劳动党,进而合并。

不少原南方劳动党党员跟随朴宪永一同北上。他们在这次学习班毕业典礼上和北方党员一起庆祝。突然,有一名喝多了酒的南方劳动党党员起身高呼:“朴宪永万岁!”这虽然只是一句酒话,却让朴宪永陷入了被动。不少党内领导人指责朴宪永搞宗派主义,南北劳动党员之间的关系一度剑拔弩张。

在苏联方面的调解下,朴宪永接受了寄人篱下的现实,出任朝鲜南北劳动党联合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并担任朝鲜副首相兼外相,成为朝鲜战争前北方政权的“二把手”。

在第一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中,除朴宪永外,朴文圭、李承烨、许成泽、李炳南、金元凤、白南云6名部长级官员同样来自南方劳动党,形成南北各分天下的局面。

之后的朝鲜战争,不少历史学家认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权力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与战争爆发紧密相关。

北京人才市场北京找工作

由于认定美国不会直接干涉朝鲜战争以及南方李承晚政权不断扬言北进,朝鲜方面普遍持有武力统一半岛的主张。在朴宪永看来,南方是自己已经苦心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存在一定的群众基础,多名南方劳动党领导人也正在汉城等地从事地下工作,一旦战端开启,能够赢得不少南方民众的支持,从而迫使李承晚政权屈服,完成南北统一。

有些史学家坚持,朴宪永之所以屡屡强调南方劳动党员的群众基础,是为了“争功”。按照金日成等人先前的方案,北方将通过人民军为主要力量武装统一半岛,巩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基础。这一方案受到朴宪永的反对,因为朴宪永希望把统一半岛的功劳记在南方劳动党头上。

不过,就在人民军发兵之前数月,南方劳动党留在汉城从事地下工作以及反政府游击队的领导人被李承晚政权逮捕,这使得朴宪永倍受打击,在党内的地位有所动摇。

无论朴宪永当时内心做何种想法,他确实夸下“海口”,称北方军队进入汉城之日,就是20万南方劳动党党员起兵响应之时。

时间回到1950年,根据先前解密的前苏联档案,人民军6月25日凌晨向南方发起突然袭击。韩军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迅速溃败,仅仅过了不到3天时间就丢掉了首都汉城。随后,朝鲜军队势如破竹,一度占领了半岛90%的土地。

不过,朴宪永承诺的20万南方劳动党党员没有“如约而至”,等来的却是3个月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在仁川登陆。随后,战争的发展卷入了更多国家,北方一度溃败,金日成和朴宪永两人就承担战争失利责任陷入争执,这才有了金日成用墨水瓶怒砸朴宪永的一幕。

停战后,南方劳动党在朝鲜政府内威信受到重挫。不少政府内部人士认为,来自南方劳动党的领导人没有尽力发动群众、配合人民军进攻,应该为战争失利负全责。从1953年开始,包括朝鲜劳动党秘书、朴宪永在南方劳动党的副手李承烨在内多人被处决或判刑。南方劳动党彻底失势。

1955年,朴宪永同先前被处决的李承烨一样,被控为“美国间谍”,罪名是促使朝鲜人民军贸然进攻,获死刑判决。在不少传说中,朴宪永被极其残忍的行刑手段杀死,不过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能够证明。

朴宪永的真实想法可能永远无法确切还原。不过,不少历史学家认为,虽然可能存在争夺权力的想法,但多次被敌人逮捕、一直希望南北统一的朴宪永无论如何不会是间谍。

一些俄罗斯史学家曾经撰文思考朝鲜战争的原因。他们认定,朴宪永可能比金日成更热衷于这场战争。朴宪永是汉城人,一直在南方从事共产主义运动,其号召力和人脉资源都留在南方。一旦南北统一,支持朴宪永的党内成员和党外群众都会增加,与一直在海外抗日的金日成相比,朴宪永更有优势争夺党内领导权。

不过,朴宪永的这种想法没有实现,相反,因为政治斗争的缘故,他最终成为南北双方共同

北京人才市场北京找工作

的敌人,遭到南北方民众的指责。

朴宪永为了推动半岛共产主义运动和南北统一成为李承晚政权的敌人,战后又为战争失利承担责任,成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敌人。他是否希冀回到南方,亦或掌握更大权力,无人可知。但朴宪永没能再次回到他一直奋斗的汉城,他的“家国梦”最终上演一出悲剧,留给后代人的只有唏嘘。

还是1950年,9月15日,美军完成了仁川登陆,在短时间内扭转战争形势。28日,美军攻占汉城。一辆吉普车开进忠南道办公大楼院内,韩国国防军第一师师团长白善烨从车上走下来,前往二楼的办公室领取作战计划。

取到作战计划后,白善烨急切地翻着,希望看到第一师团的行军路线。作战计划清晰地标明,美军两个师团从汉城进军平壤,而韩军则要沿着海岸线进军海州方向。

白善烨着急了。多年之后,他在《白善烨将军朝鲜战争回忆录》一书中写到:“我不能理解。在占领敌军首都的过程中,这片土地的主人——(韩)国却被排除在外,怎么也不能只是在一旁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幕的发生。”

白善烨找到了美国第一军军团长弗兰克·米尔本,要求改变作战计划,让韩军第一师负责进攻平壤。白善烨知道,说服美军改变作战计划意味着改变后勤、通信、运输等一系列作战细节,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但他依旧迎难而上。他给米尔本讲韩军的作战能力,讲部队的士气,甚至讲50多年前日军攻占平壤的作战方略。

不知不觉间,白善烨的眼泪开始顺着脸颊流下来。他说:“我的童年是在平壤度过的。大同江哪些地方深、哪些地方浅,我都非常清楚。因为大同江是我和我弟弟一起打滚玩耍长大的地方,我比任何人都清楚那里的情况……”随后,白善烨哽咽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如他所言,白善烨出生在平安南道江西郡,童年在平壤度过。他1939年从平壤师范学校毕业,随后前往伪满洲国奉天军官学校学习。日本投降后,白善烨回到平壤,就职于平安南道人民政治委员会,曾经担任有“朝鲜甘地”称号的朝鲜民主党创始人曹晚植的秘书。

1945年12月,白善烨“脱北”,加入韩国国防警备队,1950年成为韩军第一师师长。

美军仁川登陆后,已经成为韩军第一师团最高指挥官的白善烨已经磨拳霍霍,准备带领第一师团杀回故乡平壤。

在1950年9月的那天,美军米尔本军团长陷入沉思,他面前的白善烨脸上还挂着泪珠。最终,米尔本拿起了电话,要求参谋修改作战计划。而白善烨则飞奔到参谋办公室,亲自等了三个小时拿到修改后的新方案。

拿到作战方案后,白善烨率领第一师团进驻刚刚收复的汉城。在继续北进的同时,他有些担心自己三个月前被迫仓皇南撤时留在汉城的家人。他坐着吉普车去找弟弟白仁烨,后者是韩

北京人才市场北京找工作

军第17独立团团长。一见到哥哥,白仁烨就说:“家人们都没事。母亲和大嫂都很安全。”[Y6]

听罢,白善烨低头思考了一下。他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回到师团指挥部,部署北进行动。在白善烨看来,只要家人没事,自己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打回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家乡平壤。

为了先于美军进入平壤,白善烨动员一切力量。他顶着压力收编那些在南撤时留在汉城的第一师团士兵,补充兵员。就下属对这些士兵忠诚的质疑,白善烨说:“韩国成立不到两年,我们现在正经历巨大国难……现在并不是相互埋怨的时候。过去的一切就让它随着临津江的江水过去吧,让我们重新团结起来,为了此刻进攻敌军的首都团结一致。我一概不会追究过去的事情。”

行军途中,白善烨要求士兵日夜兼程,不少人脚上起泡,只能一瘸一拐地前进。为了振奋军队士气,白善烨在行军途中经常向着士兵们大声喊“平壤”,士兵们也大喊“平壤”。随后,这成了韩军第一师团的口号。

在平壤的边缘地带,第一师团的通讯参谋找到了人民军的通讯线路,接通了平壤总司令部的交换台,但由于没有平壤口音,担心在通话中露出破绽。于是,参谋找到了在平壤长大的指挥官白善烨。

白善烨接过电话,问道:“同志,现在情况怎么样了”。人民军总司令部的接线员非常焦急,甚至没有询问对方的身份,只是在慌张中说:“得赶紧撤退,我们也得活下去啊!”由此,白善烨判断,平壤已经“慌了神”,命令部队加紧进攻,喊出了“回家”的口号。

进军途中,白善烨看到了大同江,这是他和弟弟幼年时经常玩耍、知根知底的江水。白善烨脑海中浮现了自己7岁时的场景。那时,他刚刚失去父亲,母亲从平壤附近的江西郡搬到这座城市。当时,走投无路的母亲把三个孩子带到大同江大桥上,似乎要准备投江自尽。

白善烨回忆,那时13岁的姐姐对妈妈说:“树也得三年后才能生根,我们刚来平壤,不能就这样死去……让我们抱着死的决心再活一次。”于是,平壤成了他们的故乡,白善烨在这里生根,如今则希望带着军队打回故乡。面对熟悉的城市,白善烨“眼角开始发烫,心也跟着跳起来”。

终于,曾经流着泪要做先锋的白善烨终于第一个带兵进入了平壤,在回忆录里,他把这里称作“我1945年12月离开的故乡”。和他一同进入这座城市的还有美国第一军团联络官本·维泽。

按照白善烨的回忆,维泽的父亲是美国传教士,而维泽本人就生在平壤。“他用平壤话对我(白善烨)说:‘我得快点回到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真的想快点回去。’”

在平壤,白善烨首先来到的地方是位于万寿台的金日成办公室。他坐在金日成的椅子上,思考着整场战争的来龙去脉,思考为什么半岛陷入了那场“充满血腥味的同族相残”。

北京人才市场北京找工作

因为首先进入平壤,白善烨被李承晚亲自任命为少将,称他“挽回了(韩国)国军的名誉”。

不过,过了没多久,在中国抗美援朝部队的攻势压力下,白善烨所带领的部队以及支援他们的美军惨败。仁川登陆后,一直处于进攻态势的美韩军队随着战局的扭转开始步步后退。

可以想象,当被迫撤出平壤、再次离开大同江时,白善烨的心情是怎样的惆怅。

1951年7月,交战双方正式开始第一次和谈。北方的和谈代表中,有以南日大将为首的三名朝鲜将军,另外包括抗美援朝部队的邓华将军和解方将军;南方的和谈代表则是由四名美国将军加上白善烨共同组成。一场朝鲜半岛的战争,和谈时,南方军队竟然只有一人出席,这是白善烨的荣誉,也是他最大的可悲。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个白善烨流着眼泪向美军争取获得进军故乡平壤权力的地方——忠南道,正是朴宪永的故乡。两个希望半岛统一的人,一个离开南方家乡去北方参政,而另一个离开北方的家乡率领南方军北进。然而,两人都没有如愿,“三八线”依旧横亘在南北之间。

几十年后,已经垂垂老矣的白善烨早已不在军中服役,谈起朝鲜战争的语气也多了一些平静的色彩。但每次说起战争中带着部队离开平壤时的感受,白善烨就无法再坦然面对。“有多少眼泪来自心底?对于没能实现统一大业、从战线上撤退的军人来说,内心的伤痛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即便是现在,每当想起当时的各种情况,心里都会感觉麻麻的。”

1951年7月10日,白善烨作为韩国军队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当天的仪式,南方军队只有他一人出席,是荣誉也是他最大的可悲

那些未终结战争的一代

对于朝鲜半岛而言,“三八线”是停战协定规定的停火线,但却不是战争终结的信号。事实上,从严格意义上讲,1951年停战后朝鲜半岛仍处于敌对状态,南北双方的战争没有结束,统一梦想没有实现。这或许就是国际政治与民族情感之间的差别吧。

1950年战争爆发时,朴宪永50岁,白善烨30岁。5年后,朴宪永被处决,白善烨离开军队选择从政。战争改变了半岛的发展历史,也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当他们怀揣统一目标投身战争时,或许从未想过无法终结自己发起的战争。

对于朴宪永来说,他背负着“间谍”的罪名死去。作为朝鲜半岛南北政府的敌人,没有人为他说话。

2004年,朴宪永的女儿、莫斯科舞蹈学校教授朴维维安娜告诉韩国《东亚日报》:“将一生献给共产主义运动的父母在朝鲜和苏联被肃清的事实不仅是我们家族的悲哀,也是历史的一大讽刺……希望父亲也能得到正确历史评价的日期早日到来。”几十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开始尝试分析朴宪永在朝鲜半岛共产主义运动中发挥的作用,试图为战争的爆发和

北京人才市场北京找工作

结局提出新解释。

对白善烨来说,他已经是一位90多岁的耄耋老人了。这名与美国名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中国人民解放军名将彭德怀、邓华共同号称“韩战四杰”的功勋将军朝鲜战争后做过韩国驻多国的大使及内阁交通部长官等职务,后来从商。

2002年卢武铉政府时期,韩国民间机构民族问题研究所出版《亲日人名辞典》,指责白善烨在伪满洲国军校上学时在日伪军队服役,是亲日的“韩奸”。这让告别民众关注视线的白善烨又激起不少争议。

然而,2009年,李明博政府执政期间,将白善烨推举成为韩国“名誉元帅”,称老人是韩国军队第一大将,他成为“名誉元帅”能够提高朝鲜战争参加者的自豪感和国民安全意识。2010年,韩国陆军第一师把一块纪念石碑命名为白善烨将军石碑,是韩国第一个以战争指挥官个人名字命名的纪念碑。

这种迥然不同的待遇引发不少人的思考。一些史学家认为,政府更迭,不同领导人的南北政治纲领不同,直接影响了对朝鲜战争一代的评价。卢武铉政府提出对北方缓和的政策,与美国关系不睦,社会力量强调韩国民族主义有利于政府执政。而政策倾向美国的李明博政府对北方态度强硬,于是授予朝鲜战争中韩军中有号召力的将军以特殊荣誉也是有特定意图的。

战争的确从来都没有结束。哪怕战争中的那一代人已经死去或是老态龙钟,他们依旧在朝鲜半岛南北对立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或许有一天,当朴宪永、白善烨或是朝鲜战争中其他半岛人心中的南北统一目标真正得以实现,关于他们的是是非非才能有一个平静的解答。

毒战的观后感作文五篇

毒战的观后感作文五篇 毒战的观后感作文1 杜琪峰是香港电影最后一位大佬,他是银河映像的“红棍”;韦家辉则是个军师,是银河映像的“白纸扇”。银河映像自96年成立以来,宿命论的基调、浓郁的实验色彩、冰冷刺骨的影像、峰回路转的情节,成为银河映像的风格代表。立足于本土,聚焦边缘,黑色气息,充满宿命的味道同时又有希望的前程,也就是以杜、韦二人为代表银河团队的根本。在香港电影北上内地的10年大潮里,杜琪峰都在苦苦固守香港。此次《毒战》在内地公映,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银河警匪片第一次涉足内地题材。对于杜琪峰而言,他不仅仅北上的淘金大军的一员,这也是一次特殊的“北伐战役”——就像17年前,银河映像成立伊始,他们要在一个全新、困难重重的环境下摸索,如何将这类商业题材和个性风格化完美统一。 比起以往的银河映像出品的警匪片,《毒战》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不同之处在于片中并没有杜琪峰惯用的风格化元素,如人物站位式调度、高反差的灯光、镜头内外节奏的对比、人物造型特写,这些烘托气氛的元素统统没有了。电影很常规,无论是街头枪战和谈判交易的片段,嘈杂的街头不再阴郁,平缓的自然光有悖冷峻,

看不出银河的半点风格,没有了气氛,只有写实。 而《毒战》终究与银河映像有共通之处,针对相对的双雄对峙,双方不同人物的各司其职,这些都是典型的银河风格。举个例子,钟汉良与李光洁饰演的两名警察,他们的职责就是驱车跟踪,从头到尾几乎没有下车,停车之后立刻街边小便,这就是典型的银河风格,群戏中的人物无论主配角都特点鲜明,可以参见《暗战》中许绍雄和《ptu》中的黄浩然。结尾多条线索交汇一处,引出了本片最为精彩的段落,是那么的突如其来,如《非常突然》那般,又是典型银河宿命论。 《毒战》并不是一部很具有银河映像风格的电影,但处处却体现了银河的标签。 而本片真正的特质,就是反传统、反类型化。在以往的香港电影中,无论正邪双方都充满了兄弟义气,比如《英雄本色》和《龙虎风云》。过去港产片的黑帮是这样的,洪兴的陈浩南,东星的乌鸦,和联胜的jimmy仔,《枪火》里的阿鬼。他们要么够帅,要么够狠,要么有钱,要么有心计,而在本片中这一切都没有了。片中所有重义气的全都突入齐来的死亡,反倒是最没有义气的能够活到最后。而香港黑帮呢?以林雪为代表的七人组,是何等狼狈,各个光杆司令,要什么没什么,而作威作福的蔡振标和蔡永昌,反倒是七人的傀儡。对比

善意的谎言高中作文800字汇总

善意的谎言高中作文800字汇总 有些谎言是出于迫不得已,是人性使然所不忍,所有的谎言都有一个理由来补充。这些谎言的重量是来自于那些仁慈的说谎者,譬如医者,残酷的现实是对身边人说的,善意的谎言是说给患者听的。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以谎言为话题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以谎言为话题的作文篇1 公元2876年4月23日9时36分48秒,地球网主页发布了一条惊天大新闻:“世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球研究所经过长时间研究发现,因为地球上的各种污染,使得生态恶化,动植物濒临灭绝,沙漠已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三,核战争频繁,银河系中数个黑洞朝地球方向运动,主要原因就是地球周围太空垃圾太多,引力失调,磁场干扰严重。大概一个月后,黑洞会将地球吞下或将其带离轨道,使人类灭亡!” 骇人听闻的信息公众于世后,全世界的人都震惊了,恐慌、哀愁、痛苦……随之而来。每个人脸上几乎都挂着泪珠。一个月后,30天,死亡就这样一步一步的逼近。没有人在工作,在游山玩水,在谈天说地。学校里也没有了读书声,所有人都守在电脑旁等待新信息。 各国元首及科学家们为了人类未来,纷纷来到中国地区研究所会议厅,所长诚恳的表示:“任何人都不能想象2亿年前恐龙那样终结生命,但大家可以想想,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目前只有一个办法,谁污染谁治理,各国采用一切手段把自己的国家净化好,越快越好,时间不多了!” 在这最危急的关头,的人说的话,没人敢不遵循。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人民紧

密的地团结在一起。利用高科技进化空气,阻止河水再次被污染,收集垃圾并将其分类,可循环利用的留下,不可循环利用的装在超光速无人驾驶的宇宙箱中,联合国出资治理太空垃圾,核武器藏在最不易引爆的地方,还有三天了人们吧装载垃圾的地数百个宇宙箱送往太阳,熔化。 还有两天了,一天了,人类看着美好的家园,死在这么美好的地方,值了。地球没有爆炸。专家说:“对不起,我骗了你们,根本就没有黑洞,但是看着这么美好的星球,我的谎言是美好的,有用的。” 没有人生气没有人愤怒,这个谎言是善良的美好的! 高中以谎言为话题的作文篇2 谎言为世人所憎恶,它像一张黑色的大网,蒙蔽了人们原本纯洁的心灵。“善意的谎言”和“谎言”是长得极像的双胞胎,但是“善意的谎言”往往能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动。善意的谎言像久旱过后的甘霖,沐浴着世间万物;善意的谎言像荒地里一根翠绿的小草,给人以勃勃生机。我们被善意的谎言滋润着,从不起眼的小苗长成茁壮的参天大树,最终看见谎言背后蕴藏的深深的爱…… “今天天气真好!”我看着窗外的那轮红日对刚起床的爸爸说。“天气预报可说了,今天会下大暴雨,你别忘了带伞。”爸爸边刷牙边含糊不清的说道。“不嘛,天气这么好,怎么会下雨?我先走了!”不等爸爸说完,我已经背着书包走出了家门。一直到十一点,依然万里晴空。“天气预报都是骗人的,哪儿有下雨啊!”老天爷似乎偏偏要跟我作对,刚说完不久,我正埋头写作业,“忽闻一声惊雷响”,天空黑沉沉的,乌云密布,这是暴雨的前兆! 放学了,我愁眉苦脸的趴在桌子上,窗外已下起暴雨,雨丝又细又密,将整个学校笼罩在了一片白色薄雾中,如同仙境一般忽远忽近,若隐若现。我丝毫没

《扫毒》影视观后感

《扫毒》影视观后感 前两天刚看了一部电影--港片《扫毒》。 先来说说,这部电影的基本情况吧!《扫毒》讲述的是以马昊天为首的毒品调查科,与手下张子伟和卧底苏建秋在执行一次跨国大型扫毒行动中,被毒犯巨头八面佛识破后遭遇反埋伏,最终全军覆没。本来是好兄弟的三人,面对困境和诱惑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从此命运大为不同的故事;但最后三个好兄弟齐心协力,用生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影片分别在中国香港、澳门地区以及泰国取景,重头戏主要在泰国,包括出动军用直升机、潜入鳄鱼潭,以及大量的爆破和动作场面等。导演陈木胜称,《扫毒》是一部比自己以往所有作品更狠、更写实的动作片。 在网上看到大家对这部影片褒贬不一。有网友的看法是,这部影片的初期是警匪布置,是一个写实的港版卧底《毒战》,三兄弟为扫毒一起努力的故事,结果中期成了琼瑶阿姨的设定,末期直接成为了科幻片,认为这部影片存在各种硬伤。也有一些网友认为,这是一部值得观看的影片,认为故事主线脉络很清晰,三位主角刚直不阿,为了剿灭泰国毒贩,拼死一搏,反遭暗算,危机关头,险招惨胜……认为陈木胜导演把电影里的友情元

素做到了极致,真正体现了情与义、值千金。 至于我的看法是,当时看完之后第一感觉就是这部电影太赞了。一直以来,我都是比较感性的人。我个人对于电影技巧什么的也不了解,看电影纯粹就是看电影里面的情节、人物以及人物表现出来的情感。在这部影片中,主演刘青云、古天乐和张家辉,三个都是专业演员,对于他们的演技没话说啦!电影情节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们兄弟三个的情义。他们一起踢球,一起成长,一起当警察,再一起扫毒,一起前往金三角。里面的关于情谊描写的情节,实在令人感动! 其实,我不喜欢看警匪片。我觉得他们太暴力、太血月星了。那种关于黄赌毒的情节都不太吸引我。男生可能对这些都会比较感兴趣吧,比较热血!像我这种女生就比较看重情感方面的内容。所以,这部影片还是很不错的,在我看来。 收集整理:

不想拆穿谎言的句子

不想拆穿谎言的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不想拆穿谎言的句子,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我能想到谎言千万句,可我想不到谎言的背后是你。 2、每个人都是谎言家,戴着谎言的面具,一不小心当成了真正的自己。 3、谎言是爱的表现也是恨的牵绊。既然没做好接受谎言的预备,那就正确看待谎言吧! 4、人生已经如此的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5、这世上有形形**的关系,没拆穿时你好我好,拆穿了便众叛亲离。 6、不是我揭穿的太早,而是你的演技不够。 7、所有的疼痛、都被隐藏在乖戾的微笑里,越是笑,就越疼。 8、童话从来都只是谎言,只是人们不情愿拆穿而更情愿相信谎言。 9、借口比谎言更糟糕,更严峻。因为借口是防备性的谎言。 10、明知你心里没有我,也永远做不到你想要得那个,却不由自主让你看到最真实的我,掩藏住受伤的我。 11、我不去揭穿你虚伪的面具是不想面对撕破嘴脸的尴尬。 12、被真相损害总比被谎言欺骗的好,得到了再失去,总是比从来就没有得到更伤人。

13、每个人都是一个国王,在自己的世界里纵横跋扈,你不要听我的,但你也不要让我听你的。 14、不要去欺骗别人,因为你能骗到的人,都是相信你的人。 15、我知道你会找借口离开,请原谅我是好人不会揭穿。 16、真理的碎片绝不是真理,谎言撕碎后仍是谎言。 17、如果谎言不是诺言,就给我一个永远的谎言。 18、我不想做你生命的插曲,只想做你生命最完美的结局。 19、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自己好不容易才想好的找不到破绽的谎言,被一个知道内情的破小孩给揭穿了。 20、真实的谎言,是假装欢乐,谎言的真实,是无可奈何。 21、我什么都知道只是不想揭穿而已。 22、我的头小,所以所有的单词数字都不进来。 23、我多希望我很聪明,可以一眼看穿你的把戏然后拆穿你。 24、日久见人心,不揭穿不代表看不穿,别自以为是把别人当傻子。 25、我们选择不拆穿爱情里的谎言,无非可怕失去。 26、揭穿谎言背后的谎言多累啊!还不如站的离你远点儿,看着你怎么在谎言中尽情的表演。 27、我不想再斗智斗勇去拆穿你的谎话更不想自欺欺人装聋作哑,爱情里男女平等。 28、在漂亮的谎言中,一个走出了深渊,一个走向了天堂。 29、假如他以谎言为生,他就应该试着以谎言而死。

【最新】电影观后感-精选word文档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电影观后感 电影观后感(一) ——《扫毒》观后感 近年香港电影在角色的设置除了传统的双雄模式还加入了铁三角模式。组 成这个铁三角,演员搭配主要离不开那几个中生代主力如吴彦祖、古天乐,还 有几位中年影帝,有他们在,电影也就保证到阵容鼎盛,比如两部《窃听风云》就是成功例子。《扫毒》这回的铁三角组成是刘青云、古天乐、张家辉。 《扫毒》延续近年港片的男主角组合看似新意欠奉,但这次在陈木胜的掌 控下却拍出近年香港电影少有的豪情壮志和兄弟情义,它更多延续的是八九十 年代经典港片的男性情义传统。片中一曲郑少秋的《誓要入刀山》在重新编曲后,除了保留原有的豪气,加入了不少现代感,可以说是对现代兄弟情义的新 诠释。我认为陈木胜在《保持通话》之后进入了他个人的创作低潮,在之后的 作品中给人有迷失方向感觉,《全城戒备》的类型飘忽导致口碑票房双失, 《新少林寺》更难以体现陈木胜个人风格,于是一等几年,终于在《扫毒》中 我们看到了熟悉的陈木胜回归,看到他擅长的内容和元素。 《扫毒》的故事围绕关系如亲兄弟的三名缉毒警察,马昊天(刘青云)、 苏建秋(古天乐)、张子伟(张家辉)远赴泰国办案,在执行任务时面对大毒 枭八面佛行动失败,最后三人面临生死抉择,三人兄弟情义受到各种人性考验。陈木胜把自吴宇森、林岭东,到师父杜琪峰的男性情义主题在《扫毒》中发挥 到极致,也有不同程度对他们的致敬,比如古天乐在戏中饰演的卧底警察叫 “阿秋”直接致敬林岭东《龙虎风云》里面卧底高秋。全片结尾酒吧内的大枪战,除了凌厉的剪辑体现陈木胜的影像风格,场面设计和调度,还有这场戏所 表现的主题却是很杜琪峰的,最后三人坐在沙发唱起《誓要入刀山》,而大战 将一触即发,他们却回忆起年少时大家一起踢球的经历,这场戏让人想起杜琪 峰《放逐》最后一场戏。 ?陈木胜的铁三角男性主题其实在多年前的《男儿本色》已经见识过,所以《扫毒》在某种程度上又可以是一部中年版的《男儿本色》。但和《男儿本色》相比,《扫毒》在角色设计上更为优秀。陈木胜和文隽在编剧的时候给戏中三 个角色制造出足够的冲突和张力,而且从头到尾都紧扣三个人物之间的兄弟关系,情节的编排也均建立在这三角关系的基础上,所以张子伟在泰国没有死是 预料中的情节,只需看编剧如何在后面交代清楚。

[毒战]观后感

[毒战]观后感 观后感 一直以来,我对于需要去尊敬某些职业这件事,都有着些微的抵触,觉得无论什么职业都是一样的,既应该全部尊重,也觉得他们已经得到了酬劳,那么他们在这其中付出什么就都是理所应当。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刚刚看完了,影片中一幕幕的惊险和危机四伏无不使我胆颤心惊。面对一群亡命的贩毒疯子,缉毒警察为了抓到幕后黑手深入虎穴跟他们斗智斗勇。为了获得信任不惜以身涉毒,与不顾一切的毒贩持枪奋战。我无法判断影片中的情节与真实情况比起来如何,但相信肯定不会比这简单。每抓住一个涉毒份子解决一个贩毒集团,可能都会有许许多多的缉毒警察受伤甚至牺牲。他们难道不知道自己工作所要面对的凶险吗?他们难道不能选择其他安全的工作吗? 在此之前,我一直都抱持着这样一种价值观,觉得各行各业都有他们的难处,能够在其中坚持的就都是值得敬佩的。在这样的思想下,看着铺天盖地的对于警察医生等特殊职业的赞美,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尊敬中蕴藏了莫名的怒火和不屑。为什么惟独他们能得到一切,难道其他的职业就低他们一等就不值得被赞美吗?他们和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些想法在我心里滋生。

此刻看来,我之所以会有这些想法,只是因为无知所以无畏而已。我不曾真正去了解这些职业,不懂他们在其中面对的是什么,承担的是什么,一切都是凭着自己好吃懒做从没经历过凶险和恐怖的无知的大脑臆想出来的。假如说其他职业是需要坚持的话,那这些凶险的职业就是用生命在拼。的确,职业之间是平等的,都是值得尊重的,但是有些职业光是尊重是不够的,而是应该尊敬。尊敬那些过去有所付出的英雄,尊敬那些此刻正在奉献的猛士,尊敬那些未来将要投入其中的勇者。尊敬这些特殊的职业和他们付出的一切,不等于其自身高出一等,更不等于贬低其他的职业。而是因为他们放弃了安逸而选择投身凶险,以自身为赌注守护他人的和平,是其他职业和生活平稳发展的基础,他们无愧于任何的赞美。

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最终人生结局

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最终人生结局 1921年07月的中共一大,是在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下秘密举行的,除了会议一度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以外,在社会上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但是,由此所点燃的革命的火把,给黑夜沉沉的中国大地带来了一道光亮,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也由此谱写出了灿烂的篇章。出席中共一大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共有13人,另有共产国际及远东书记处派来的两名外籍人员。中共一大代表的曲折经历,尽现了复杂离奇的社会变迁,折射出剧烈动荡的时代特点。 李达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代表 李达,名庭芳,字永锡,号鹤鸣。1890年10月2日生, 湖南零陵(今永州)人。早年在长沙、北京等地读书。1913 年后,两次赴日留学。1920年8月回国后,与陈独秀、李汉 俊等在上海发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11月,主编《共产党》 月刊。1921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当选中央局宣传主任。9 月,创办人民出版社。1922年7月出席中共二大,后到长沙 任湖南自修大学学长。1923年4月,任《新时代》月刊主编。 同年,与陈独秀在国共合作问题上激烈争论,随后离开中共 组织。1923至1926年任湖南法政专门学校学监兼教授。1927 年1月,任中央军政学校武汉分校政治教官、代理政治总教 官。5月,任国民党湖南省党校教育长。9月回到武汉,任中山大学文学院教授。1928年到上海创办昆仑书店。1930年任上海法政学院及暨南大学教授。1932年后任北平大学法商学院教授兼经济学系主任。1938年到桂林,任广西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1941年9月后,长期困居家乡。1947年任湖南大学教授。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同年12月,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任北京法政大学副校长,1950年任湖南大学校长,1953年任武汉大学校长。曾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等职。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到诬陷和迫害,同年8月24日在武汉含冤去世(1980年平反昭雪),时年76岁。 李汉俊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代表 李汉俊,原名李书诗,号汉俊,又名人杰。1890年10月 12日生,湖北潜江人。1902年去日本读书,1918年从东京帝 国大学毕业回上海。随后,从事翻译和撰稿工作。1920年, 与陈独秀等先后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上海共产党早 期组织。同年8月创办《劳动界》周刊,任主编。年底陈独 秀赴广州后,负责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工作,并任《新青 年》编委。参与筹建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作为上海组 织的代表出席中共一大。1922年,因与陈独秀的意见不一, 离开上海到武汉,在武昌中华大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执教, 10月,湖北工团联合会成立,任执行委员、教育主任委员。 1923年2月,参与京汉铁路大罢工。二七惨案后,潜居北京。6月,当选中共三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同年秋返回武汉,继续在武汉高师任教。1924年中共中央鉴于他自动脱党,正式将其除名。1925年底,主持武昌大学校务工作。1926年春,任教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同年夏,参加中国国民党,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秘书。9月,任湖北省政务委员会委员,后兼任教育科长。1927年1月,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执委。2月,任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委员,主持校务。4月,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7月,任改组

电影观后感

电影观后感 本文是关于观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电影观后感(一) ——《扫毒》观后感 近年香港电影在角色的设置除了传统的双雄模式还加入了铁三角模式。组成这个铁三角,演员搭配主要离不开那几个中生代主力如吴彦祖、古天乐,还有几位中年影帝,有他们在,电影也就保证到阵容鼎盛,比如两部《窃听风云》就是成功例子。《扫毒》这回的铁三角组成是刘青云、古天乐、张家辉。 《扫毒》延续近年港片的男主角组合看似新意欠奉,但这次在陈木胜的掌控下却拍出近年香港电影少有的豪情壮志和兄弟情义,它更多延续的是八九十年代经典港片的男性情义传统。片中一曲郑少秋的《誓要入刀山》在重新编曲后,除了保留原有的豪气,加入了不少现代感,可以说是对现代兄弟情义的新诠释。我认为陈木胜在《保持通话》之后进入了他个人的创作低潮,在之后的作品中给人有迷失方向感觉,《全城戒备》的类型飘忽导致口碑票房双失,《新少林寺》更难以体现陈木胜个人风格,于是一等几年,终于在《扫毒》中我们看到了熟悉的陈木胜回归,看到他擅长的内容和元素。 《扫毒》的故事围绕关系如亲兄弟的三名缉毒警察,马昊天(刘青云)、苏建秋(古天乐)、张子伟(张家辉)远赴泰国办案,在执行任务时面对大毒枭八面佛行动失败,最后三人面临生死抉择,三人兄

弟情义受到各种人性考验。陈木胜把自吴宇森、林岭东,到师父杜琪峰的男性情义主题在《扫毒》中发挥到极致,也有不同程度对他们的致敬,比如古天乐在戏中饰演的卧底警察叫“阿秋”直接致敬林岭东《龙虎风云》里面卧底高秋。全片结尾酒吧内的大枪战,除了凌厉的剪辑体现陈木胜的影像风格,场面设计和调度,还有这场戏所表现的主题却是很杜琪峰的,最后三人坐在沙发唱起《誓要入刀山》,而大战将一触即发,他们却回忆起年少时大家一起踢球的经历,这场戏让人想起杜琪峰《放逐》最后一场戏。 ?陈木胜的铁三角男性主题其实在多年前的《男儿本色》已经见识过,所以《扫毒》在某种程度上又可以是一部中年版的《男儿本色》。但和《男儿本色》相比,《扫毒》在角色设计上更为优秀。陈木胜和文隽在编剧的时候给戏中三个角色制造出足够的冲突和张力,而且从头到尾都紧扣三个人物之间的兄弟关系,情节的编排也均建立在这三角关系的基础上,所以张子伟在泰国没有死是预料中的情节,只需看编剧如何在后面交代清楚。 《扫毒》片长达130多分钟,这对于港产警匪片来说稍微偏长,因为陈木胜要在这部电影里兼顾三人的戏份,要使刘、古、张三人都能在里面充分发挥各自角色特点。这三人的发挥和在戏中的作用基本能平均分布全片前中后三段。前三分之一属于刘青云,中间三分之一古天乐占主导,这三分之二的戏中张家辉的角色较弱,激烈的矛盾冲突更多体现在刘青云与古天乐之间,而到影片最后三分之一,张家辉“复活”后明显地占据上风,最后对抗八面佛自毁一手,这场血腥戏

12伊索寓言

12 伊索寓言(预习单)姓名: 1.抄写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一遍 。 2.抄写二类字并注上拼音。 3.给下面画线的字注音。 狐狸()葡萄()喉咙()聪明()灾难()教训()4.组词 馋()慌()惯() 搀()谎()贯() 5.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惊慌失措: 一贯: 戒心: 6.我已大声朗读课文( )遍,是否达到正确、流利()。 7.《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 寓言》。从作品来看,时间跨度大,据推测,它不是一人一时之作,可以看作是古希腊人在 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集体创作。《伊索寓言》意为“伊索的寓言集”,伊索,可能是其中 的一位重要作者,一小部分是后人创作,寄在伊索这位大师名下。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往往在文中直接点明寓意,你能找到三则寓言的寓意吗? 《狐狸和葡萄》 《牧童和狼》 《蝉和狐狸》

伊索寓言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掌握“抓住寓意与故事之间联系”的方法学好三则寓言的寓意。 2.通过人物语言仔细品味和比较,体悟三个人物说谎的不同心里。 3..抓住具体语言,感悟寓言语言简洁凝练上口的 教学重难点: 明白谎言背后的出于不同的目的,体会人物的心理支配行动、语言,能正确看待生活中的谎言。通过故事与寓意之间的比较回读、仔细品味,体味寓言中蕴含的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1.引入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伊索寓言》中三个故事。 2.整体感体课文。这三个寓言故事,你最喜欢那个故事,能讲给我们听听吗? 二、体味寓言中蕴含的寓意 过渡语:读了这三则寓言,大家已经基本记住了故事的内容(板书:记住故事),但这还不够,学寓言,不仅要读懂内容,还要理解寓意。(板书理解寓意) (一)找准寓意,初步理解 1.快速默读寓言故事,把寓言中表明寓意的相关语句划出来。 2.交流汇总投影出示三句寓意:都在文末,点睛之笔(精练、概括)。 3.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寓意、提提问题。(提醒:抓关键词) 过渡:这些语句都表达了几则寓言的寓意,请同学们把这几句话放回文中,用心默读思考:寓意是怎么从故事中得出来的?试着找找故事与寓意的联系。 (二)抓住联系,深入体悟 1.默读第三则《蝉和狐狸》,自主找故事与寓意之间的联系。 2.指名读故事,齐读寓意,反馈交流。 3.教师点拨:(1)一个聪明的人指谁,别人的灾难是什么?(2)他的聪明你是从哪

浅析简爱和苔丝不同人生结局的原因

浅析简爱和苔丝不同人生结局的原因 孙璎楠 摘要:《简爱》和《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两个主人公都有着坎坷的人生经历,而结果却相差悬殊,。一个得到了向往已久的幸福,另一个则走向了灭亡。造成这一切巨大差异的原因有三个:人物性格,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和写作风格。 《德伯家的苔丝》和《简爱》是同处19世纪的两部影响巨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而苔丝和简爱这两个经典女性形象又以不同的命运结局给予世界不同时期女性以不同的启示。一位是夏洛蒂布朗特笔下饱尝了童年和爱情苦难折磨,经历了艰难跋涉终于找到幸福的归宿的平民女子;另一位是托马斯哈代塑造的出生农民家庭,一生饱受捉弄,最终走向了生命尽头的农场女工。这两个女子同样在生活中举步维艰,同样都在困境中艰难地挣扎,最終得到如此不同命运的原因和两人性格上的差异,她们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写作思想都是息息相关的。 简·爱的性格堅強,无论面临什么样的艰难困苦她都能够应对自如,并严格遵守自己的人生准则。她可以毅然决然的撇开爱情和金钱的诱惑,离开罗切斯特。宁可独自承担生活中和心理上的所有的压力。而正是因为这样内心的坚强,才使得她从不被外界所谓苦难和困境打垮。她的坚强就是她人生最终得到幸福的源泉。而苔丝却恰恰相反,在外界困难来临之际,她虽然也有过内心的复杂的抗争,但由于她个性中存在的懦弱,让她在与人生激烈的抗争中失去了自我。在这样的抗争中,苔丝一次次在妥协,同时也一寸一寸的让出了自己灵魂的阵地。如果说她第一次失去自己的童贞是因为她的无知而不可避免的,那么第二次,无论是因为生活所迫还是精神需求,她再次回到亚雷身边都是可以避免的。可是他却因为自身的软弱把自己的幸福和全部的希望寄托在男性身上,而因此失去了自己作为女性的自尊和地位。這也正是她命運悲慘的一大原因。 當然性格上的差異並不是造成她們人生巨大不同的全部因素,他們所處的不同的社會背景也是值得关注的一点。《简·爱》创作的年代是维多利亚早期,英国国内随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在新兴资产阶级奇迹般的暴富起来的同时,劳动者却不得不在残酷的压迫下过着越来越穷困的生活。也正是这一时期,爆发了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宪章运动。作者夏洛蒂.勃郎特就以这样的社会背景塑造了一个有独立人格,有理想有抱负的具有新兴阶级特征的女性形象,刻画表现了工业革命时期的时代精神。而简爱的命运正像当时的新兴阶级一样,通过磨砺和无数的坎坷,必将迎来灿烂的曙光。而苔丝生活在英国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大规模浸入农村的时期,新式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和富民的压迫使个体农民逐步走向破产。小说中的大牛奶厂和富农葛露卑的农场就是这时期这种生产方式的真实写照。而苔丝则是农村被雇佣劳动者的代表,她为了谋生而飘荡,做零活打短工受尽了剥削和压迫。她经常从事男人都做不来的繁重劳动,一个人承担往机器里传递麦捆的工作,最后因劳累过度而晕倒在地。苔丝和她全家的遭遇,也正是当时英国成千上万的个体农民的必然结局。是这个悲剧的时代使苔丝成了彻头彻尾的受害者。 另外,夏洛蒂勃朗特和哈代的写作思想和一贯风格对小说主人公的命运起着决定性的因素。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將自己的理想和對女人獨立自主權利的渴望全部寄托在她的创作当中。小说中主人公的生活经历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她对自己生活的回忆和期望。正因为作者对创作寄托了如此深刻的情感,使得小说中具有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离奇而又唯美的情节。不仅仅是简爱这一部作品,在她另外三部作品《雪莉》《维莱特》和《教师》中,作者对女权的强烈愿望都顽强且十分明显地表现了出来。这正是简爱人生完满结局的原因。

扫毒2观后感

扫毒2观后感 《扫毒2》观后感一 先来说说,这部电影的基本情况吧!《扫毒》讲述的是以马昊天为首的毒品调查科,与手下张子伟和卧底苏建秋在执行一次跨国大型扫毒行动中,被毒犯巨头八面佛识破后遭遇反埋伏,最终全军覆没。本来是好兄弟的三人,面对困境和诱惑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从此命运大为不同的故事;但最后三个好兄弟齐心协力,用生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影片分别在中国香港、澳门地区以及泰国取景,重头戏主要在泰国,包括出动军用直升机、潜入鳄鱼潭,以及大量的爆破和动作场面等。导演陈木胜称,《扫毒》是一部比自己以往所有作品更狠、更写实的动作片。 在网上看到大家对这部影片褒贬不一。有网友的看法是,这部影片的初期是警匪布置,是一个写实的港版卧底《毒战》,三兄弟为扫毒一起努力的故事,结果中期成了琼瑶阿姨的设定,末期直接成为了科幻片,认为这部影片存在各种硬伤。也有一些网友认为,这是一部值得观看的影片,认为故事主线脉络很清晰,三位主角刚直不阿,为了剿灭泰国毒贩,拼死一搏,反遭暗算,危机关头,险招惨胜……认为陈木胜导演把电影里的友情元素做到了极致,真正体现了情与义、值千金。 至于我的看法是,当时看完之后第一感觉就是这部电影太赞了。一直以来,我都是比较感性的人。我个人对于电影技巧什么的也不了解,看电影纯粹就是看电影里面的情节、人物以及人物表现出来的情感。在这部影片中,主演刘青云、古天乐和张家辉,三个都是专业演员,对于他们的演技没话说啦!电影情节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们兄弟三个的情义。他们一起踢球,一起成长,一起当警察,再一起扫毒,一起前往金三角。里面的关于情谊描写的情节,实在令人感动! 其实,我不喜欢看警匪片。我觉得他们太暴力、太血腥了。那种关于黄赌毒的情节都不太吸引我。男生可能对这些都会比较感兴趣吧,比较热血!像我这种女生就比较看重情感方面的内容。所以,这部影片还是很不错的,在我看来。

关于人生的心得体会范文结尾5篇

关于人生的心得体会范文结尾5篇 人生正在稍纵即逝,若不把握,人生中的青春就即将离你而去。下面是OK带来的人生的心得体会范文结尾,希望大家喜欢。 人生是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它有时会让你感到痛苦不解,也会让你感幸福温馨。 友人告诉我:“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漫长的棋局,时而狼烟四起,时而又淡无趣味。” 母亲告诉我:“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大海深处的探索,时而危机四伏,时而又 ___。人生的路上只有靠自己,不自己争取,怎能取得成功?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等到百年之后,母亲父亲都不在了,你只有好好的靠自己的实力去支撑起一个家。” 说实话,人生正在稍纵即逝,若不把握,人生中的青春就即将离你而去。 加油吧,希望在人生之路上能再创一个辉煌,不辜负自己滴滴的汗水,不辜负父母对你的期望,更不辜负子辛勤的付出,而是有实力去把握一个美好的青春吧!

加油,追风的少年! 人间是非,总有喜,总有怒,总有哀,总有乐。哪怕是天上的神仙也会有悲欢离合吧。 所谓心态,忽时像是被微风吹过一般,泛起丝丝涟漪,不禁慨叹万分,为此心情大好待人待事怎么会武断——柔情似水。 忽时像是被炽热的熊熊烈火燃烧着一般,平静的心灵霎时吼起大浪,为此心情大糟对谁都会喷出“烈焰”——冲冠发怒。 忽时像是被痛苦的阴影所占据,怂恿着泪花在眼框里打转,不禁苦恼哀叹,为此心情大跌欲哭无泪——哀感天地。 忽时像是被喜庆的气氛包围着,抛开了一切烦恼,留在心里的只有快乐,为此心情绽开了花——怡然自乐。 不要对自己现在的情绪有所抱怨,人世间若没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我们就会被永远的封存在虚拟里。 每个人都有第一次,并且每个人的第一次都不一样。我的第一次是为了不让肚子唱空城计。

电影《毒战》电影观后感

电影《毒战》电影观后感 期待了这么些天,今天终于看到毒战了。回来的一路上我就想着应该为这部戏写点什么,可是真的坐在电脑前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总的来说在被雅典娜这部神剧折磨了很久以后再看毒战实在是件很过瘾的事,以前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叶璇只有在杜Sir的电影里才能演技爆发,看完这部戏才猛然发觉,叶璇身上总有一股淡淡的大哥女人的范儿,和杜Sir 电影的女性角色气场简直太贴合了,如果不是提前知道剧情我肯定会觉得萨婆才是蔡添明的女人。 如果没记错,叶璇在毒战中一共出场六次,每一次出场不过短短几秒,但是每一次出场都要表现出不同的人物心理,掌握其中细微的感情变化对于一个演惯了流水线电视剧的演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初见时的惊鸿一瞥,到在码头得知大买卖做成豪爽大笑时眼神中的贪婪,到夜店监听时候被杂音吓到的爆粗,到七人帮从地下停车场远远走来时候脸上的阴沉霸气,再到把脚翘在车窗毫无形象的睡觉时候的不拘小节,再到最后已经中枪还要锲而不舍的船上高跟鞋时候眼中流露出的果敢与坚定短短六次出场,叶璇把一个仅有三分钟的角色表演的有血有肉。演技、气场、萌点、亮点在短短的三分钟的戏份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实在太喜欢萨

婆躲在车后吃力的穿着高跟鞋的镜头,总觉得有一种不可言说的感觉。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私心作祟,七人帮的其他成员存在感实在略弱,稍微有点印象的只有抱着萨婆尸体逃跑的李阿东和作为七人帮大脑的雀叔。 公映之前的宣传一直在讲古仔和叶璇有一段纠结的虐恋,上映后又有传言说是被内地审查删掉了,后来我还在网上见到过古仔火烧仓库的剧照,所以做一个不负责任的推测:蔡添明知道了仓库并不安全,或者是怀疑他老婆和哥哥背叛自己,所以火烧仓库目的是杀死老婆和哥哥。萨婆是蔡添明派到七人帮内部的奸细,但是却被蔡添明在最后的枪战放弃。 除了叶璇以外的几点感触: 1、整部戏完全是围绕古仔展开的,孙红雷的光芒都完全被古仔的角色秒成渣渣了。 2、每次看到黄奕就觉得很出戏,尤其是扮演大嫂那两段很生硬、很吃力,唯一作用就是诠释了什么是躺着也中枪。 3、钟汉良和李光洁的两个粤警才是真正打酱油,戏份不少但毫无亮点,删掉完全不影响观看。 4、大聋小聋出场也不少,而且很抢戏,但是和蔡

那份埋葬在谎言背后的深爱

那份埋葬在谎言背后的深爱 下着小雨,顾客很少,我正无所事事。突然有人掀开了珠帘走了进来,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干净的面孔,干净的眼神,干净的妆扮。她把伞礼貌地收在了门外,我说了声:欢迎光临。便没有再去打搅她, 让她随意地在店里挑选。 我留意到,她总是先看价钱,然后才将自己中意的物品一一拿起,小心地抚摸着,又放下。我猜想可能是她的经济不太好吧!于是我便主动和她说起话来了。 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啊?我问道。 我叫夏橙。那个女孩毫不忌讳地回答着,然后我们便交谈了起来。 夏橙最后选中的是一款很流行的时装表,一个精致的小背包。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因为这两件东西, 价格并不是很便宜。 要这两件么?我不动声色地问道。 有折扣吗?夏橙小声反问着,她的脸涨得红红的。今天天气比较差,顾客也少,难得你来买,就打八折吧!做了一年店主,面对这样的事情,我轻松应对着。 夏橙犹豫了一会儿,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她把东

西递到我的手中,我习惯性地拿起便开始包装,却被她阻止了。 夏橙又说:我先付给你一部分钱,你把它们都放回原处,晚一会儿我再来取好吗?我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飞快地答应了。可我没有想到,夏橙交的订金, 竟然是全部价格的一大半,剩下的钱,不足100块。我想她真是一个奇怪的女孩,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带走啊? 虽然我感到很疑惑,但并没有多问,因为这是顾客的自由。于是我又仔细地把包包和手表放回了原处。 夏橙的眼神顿时欢快了起来,她说:谢谢你,我很快就回来,然后到门口取了伞,便消失在了细雨之中。 果然,不到两个小时,夏橙又来了。但这次她不是一个人,她的身后跟着一个个子高高男孩,气质和她很登对,都是干净的面孔,干净的眼神。我刚要把夏橙预付过大半订金的包包和手表取给她时,她却似乎没有看见我一样,转过身拉着男孩的手说:我喜欢那个包包,看,就是那个白色的,很精致的。 只要你喜欢就买下。男孩伸手把包包取了下来,边递给夏橙边说:是挺好看的。夏橙点了点头,把包包揣在了怀里。眼睛开始继续搜寻着,我沉住气没有吭声,想看她到底要做什么。 夏橙装得跟真的一样,摸摸这个,看看那个,十几

“汉初三杰”不同人生结局的启示

“汉初三杰”不同人生结局的启示 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这就是刘邦眼中的汉初三杰 楚汉篇第二十后记楚汉战争历时三年多的时间,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宏大,战法韬略之繁复,均大大地超越了春秋战国时期,堪称前所未有,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汉王刘邦出身平民,深知百姓疾苦,为人忠厚仁义,且自身姿态很低,亲和民众而又善于使用人才,其麾下韩信、张良、萧何等人具是当世英杰,在对楚作战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被刘邦亲自称之为“人杰”的三个人,均功劳盖世,日后刘邦对他们的处置方法却却大不相同。三杰之中,刘邦对韩信从来就没怎么放心过,对萧何也是疑神疑鬼,反而对张良则似乎从来都没疑心过。究其原因,韩信手握兵权,而且攻齐之后又主动求封为齐王,犯了帝王家大忌,刘邦对他有疑心一点也不奇怪;萧何与刘邦同乡,在关中也是有着自己势力的,且深得民心,刘邦因此对他也一直放心不下;而张良则是跟在刘邦身边的,淡泊名利的为人使刘邦对他相对放心得多,而且张良是外来户,不象萧何的根深蒂固,这也是日后刘邦有不同方式处置“三杰”的主要原因。

萧何,西汉初期政治家,中国历史上的名相之一。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萧何慧眼识才,力荐韩信,韩信率汉军渡陈仓,战荥阳,破魏平赵,收燕伐齐,连战连胜,在垓下设十面埋伏,一举将项羽全军歼灭,为刘邦平定了天下。高帝十一年(前196年)萧何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而治,喜好"黄老之术"。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卒,谥号“文终侯”。 张良,字子房、汉族、为汉初城父﹑今安徽亳州人。汉高祖刘邦的谋臣,秦末汉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张良是秦末汉初谋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韩。秦灭韩后,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为其主击项羽,歼灭楚军,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坚实基础,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这一名句,也随着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而流传百世。汉朝建立时封留侯,后功成身退,千古流芳。 韩信,古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留下许多著名战例和策略。韩信为汉

毒战影评3篇

毒战影评3篇 如果将这部《毒战》放置在杜琪峰整个电影创作生涯中来看,它绝对算不上是最优秀的代表作,只是保持了杜琪峰警匪片创作的基本水准。下面是有毒战影评,欢迎参阅。 毒战影评篇一:杜琪峰的作品,往往以商业气息与个人风格并重,早前的《暗战》、《枪火》与《PTU》是如此,如今的《毒战》亦是如此。毋庸置疑,《毒战》依然秉持了杜琪峰所惯有的冷峻风格,以犀利而不事张扬的影像姿态,进一步拓展着港式警匪片的世界版图。继杜Sir被法国影评人视为“极具梅尔维尔神韵”之后,如今终于郑重北上,以《毒战》之名,为银河映像重振旗鼓。 这不是电影的好时代,却依然是杜Sir有种的时代。在香港电影人一路北上、全面和谐的今天,杜琪峰作为曾崛起于银河映像的老生代,却依然被影迷们视为独树一帜的电影作者,这实属难能可贵。无独有偶,《毒战》依然由杜琪峰的金牌搭档韦家辉与游乃海操刀编剧,而古天乐与孙红雷作为主角,则以正邪两派各占鳌头,演绎了一场“人心比毒更毒”的破冰之战,将昔日的纯正港式警匪对决,衍伸为一场横跨港陆的正邪终极较量。以孙红雷与古天乐各自代表的黑白阵营之间的力量博弈,推动着层层迭起的意外高潮。值得一提的是,《毒战》中的警匪死伤场面更是前所未见,彻底打破了昔日大陆警匪片的“警察零伤亡”传统。由此可见,即便杜琪峰北上之路受尽质疑,其骨子

里却还是那个有种的杜Sir;他从不讨好主旋律,他只讨好电影本身。 而与以往不同的是,杜琪峰在为《毒战》精心构建一个好故事的同时,却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昔日的风格化铁律,甚至于甘愿放下玩心,不再执着于暴力美学,连标志性的“红色血雾”都被退居幕后。有人说,杜琪峰终究丢失了情怀;但在我以为,这或然是杜Sir的又一次低调变奏。继2011年借《夺命金》作了一次全新尝试之后,杜琪峰开始着力追求一种更能接洽大陆土壤的写实主义,以求不再纠结于总是“被迫修改”的结尾,同时亦能保质保量地秉承港式警匪片的独立个性。由此,《毒战》的诞生便是杜琪峰这一美好愿景的一次绝佳实践;虽“圈地式枪战”已然从香港本土移植到了天津津海,看似铤而走险,实则却是一场“政治上正确”的演习罢了。纵观《毒战》全片,虽影像风格上已不同于以往的银河映像,却依然涌动着戒不掉的银河情怀;这份情怀,深植于香港本土的黑白森林之中,注定不会消散。 从当年红极一时的《暗战》与《枪火》,到当下热度渐涨的《毒战》,杜琪峰依然走在香港警匪片的前沿,并着力影响着新一代电影人,其中《寒战》的成功便是重要一例。《寒战》虽非杜琪峰作品,骨子里却无疑被打上了银河映像的烙印。而在这烙印背后,杜琪峰又无疑是最特立独行,且最具个人化风格的领军人物。换句话说,杜琪峰的风格便是银河映像最纯正的风格;而银河映像的风格,便是日后一大批港式警匪片的风格楷模。还是那句话,杜Sir有种,情怀不灭。 毒战影评篇二:我很纳闷杜琪峰的《毒战》为什么获得了极佳的

以谎言的背后为题的高中作文600字5篇

以谎言的背后为题的高中作文600字5篇相信每个人都说过谎,有善意的谎言;有恶意的谎言;有捉弄人的谎言;也有为了逃避的谎言.....下面是橙子为大家带来的有关谎言的背后为题的高中作文600字5篇。 谎言的背后 在我们的心里,谎言是令人厌恶的,却很少有人想过,有一种谎言是仁爱的谎言。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人自杀而亡,基督教徒们都认为自杀是在上帝面前犯了罪,便远离他的家人。警长为了这些人的一声,拿走了银表,并说这是谋财害命,死者的家人便可以清清白白地生活了。 的确,“一句因为仁爱而说的谎话,连上帝也会装着没有看见”。有时,编造谎言的人不像匹诺曹那样,谎言背后也许会隐藏了一颗仁爱的心。只是为他人着想,才说了一句谎言。警长的一句善良的谎言,换来了六个人的一生,让他们免受唾弃与冷落,过上清白的日子,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仁爱的谎言,上帝是不会责怪的。 还有一位母亲为了自己孩子的高考,瞒着她的父亲患了绝症。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学,父亲却与世长辞了。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为了孩子,可以不顾一切。即使是谎言,其中必定也包含了无数的心血与爱。 谎言的背后,也许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我们不能只看到表面的事物,而忽略了最本质的东西,要用辩证的眼光看世界。做一个细心的人,善于观察,你会发现很多。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

你的手。即使是善意的谎言,没关系,一切安好。 谎言的背后 你家里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人:“撒谎”从不脸红,让你置身于“谎言”弥漫的家中,而你却心甘情愿“上当受骗”。 我要揭穿你的“谎言”!你说你喜欢吃西瓜靠近皮的那部分,小时候我信以为真,每次都把那一圈留给你。你还笑嘻嘻地说:“我有福气呀!”出于好奇,有一次偷偷摸摸吃了一口,真酸啊!才知道我被你骗了! 你说你怕热,每一次爬山到山顶,你就不停地说:“山顶上冷,你多穿点,来来来,把我的衣服穿上。”说着就把你的衣服给我套上,我也没见你有一颗汗珠,你还用手紧紧地握住我,好像我还会逃跑似的,你的手凉凉的,你还笑着说:“人老了一活动啊就出虚汗!”我连忙把衣服给你,你摆了摆手,说不用。 你说在我军训时不会想我,是啊,是啊,你会把我的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把我喜欢的书摆好,让我的小熊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我一回家你就帮我准备好拖鞋,摸摸我的头,看着我身上过敏了,就赶紧下楼买药给我抹…… 我后悔过了好久才明白了你的那些“谎言”背后的爱,这些“谎言”我会珍藏在内心最深处,好好呵护。 谎言的背后 美是多种多样的,向善是美,诚信是美,崇学是美,务实是美…… 如果你说世上少美,只是你缺少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美无处

毒战电影观后感

毒战电影观后感 《毒战》是一个好电影,至少是最近一段时间在电影院里上映的影片中流畅度、节奏感和紧凑感最好的电影。它是一个精彩的电影。而且,它的NB之处还在于,在《毒战》中,广电局的审查制度仿佛开了天眼一般,电影院里的中国大地上奔跑着当代的警察和毒贩,海港上开出了数量惊人且红旗飘飘的贩毒船,天津马路上响起了鞭炮般的枪声,欢腾的火焰烧着通胀的人民币这些,都令《毒战》成为了一个颇为感人的奇葩。 我想应该有不少人都希望这朵奇葩能变成一朵正常开落的花。可是,如果抛开大陆背景,而把《毒战》放归到银河映像的电影群中,我觉得它本来就是一朵如常开放的花。 在《毒战》里面有着很多银河前作们的影子,例如,毒贩巨头们有如《神探》般的几个分身,其实是编剧韦家辉很久以来的母题之一。好比《大只佬》、《再生号》,无论是针对一个人还是一段时空,韦家辉都喜欢进行这种关于一分裂为多,多又聚合为一的主题的探讨。再例如,《毒战》的结局总让人不免想起《非常突然》、《PTU》等一系列银河电影,而这种结局方式,更是银河映像自成立以来最重要的母

题,这个母题的核心,即,人总是无法掌控自身的命运。有人说这是存在主义的,有人说这是宿命论的,而在我看来,不妨称之为是《红圈》的。 银河电影中诸多的突如其来的死亡和宿命感,就如同梅尔维尔这部1970年的巨作开头时的一段话:佛祖达摩用红笔画了一个圈,并说,“尽管人们一开始并不知道,终究有一天他们会相遇。可是,就算他们的人生际遇各异,他们所走的是不同的道路,但到了特定的那一天,他们终究会在这血红的圈中会合。” 从这个角度看,银河的诸多作品,就好比是一支支的红笔,画着一个又一个的红圈。所有剧情上的峰回路转、起承转合仿佛都在等待着那个让所有人聚集到一起时刻,然后:开枪!(可惜的是,杜琪峰在几年前就发话说,他要翻拍《红圈》,这个令人期盼的事情却一直没有落实。)我想这是不能称之为存在主义的,因为在银河的电影里,你根本找不到“局外人”。在如此惨烈的集体死亡面前,生命不能只仅仅用存在主义的荒诞和恶心来总结。 你看,在银河里给人指路,指路的方法就是:右转,右转,右转再右转,就到了。因为银河里所有的星星都是这么活着的。但这些已经不重要了。在银河里不断右转的生命体验,看多了银河的电影你就会习惯。对我而言,银河电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