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治与法治结合的典范

德治与法治结合的典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814757290.html,

德治与法治结合的典范

作者:朱晨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3年第22期

摘要在努力建设法制社会的今天,许多人把目光投向了欧洲等大陆法系国家,然而却忽略了我们存在了千年的本土法制文化。本文从法治与德治两个方面浅析了原心定罪原则从汉朝一直沿用的清朝的原因,剖析了法律的性质,将目光聚集在中国古代。并且简单讨论了在当今社会原心定罪原则的适用性。为法制建设的完善提出了一个有利的建议。

关键词原心定罪原则法治德治和谐社会

作者简介:朱晨,山东省临沂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8-122-02

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大力发展、完善法制建设。广大学者提出了许多有利的建议。然而大多数人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希望中国借鉴西方已经成熟的法制体系。却忽略了自己的本土文化。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拥有着极为久远的文化。在法制发展上,古代中国也曾经长时间领先其他国家。在中国近千年的法制建设中,有许多制度、原则非常有利于当今社会的法制发展。原心定罪原则就是其中之一。

一、原心定罪原则得以沿用的原因

原心定罪原则,是中国一项非常古老的法治原则。原心定罪原则始于汉朝汉武帝时期,由董仲舒首次提出,适用于整个封建时代。汉代之前的秦朝,十分注重法制建设,然而严法重刑“专任刑罚”所导致的后果却是短短的二世而亡。追究其根本原因,或许是因为过于注重法治而忽略了人情。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人情的民族,如果纯粹法治而不讲人情是不能为人民所接受的。

汉朝作为中国第二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不论其政治制度还是法律制度都尚处于初建状态。但是,汉代却吸取了秦朝短暂灭亡的教训,朝代建立初期便宽省刑法,至文、景帝时期更是大力改革肉刑,使刑罚更符合伦理,更有人情味。汉武帝时期,汉初的黄老之学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于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心定罪原则便是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产生的法律原则。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封建时代初期的原则,却几乎沿用于整个封建时期,这是不得不让人困惑的。然而事物的产生与存在总是有它的其道理的,原心定罪原则能沿用千年自然也不是偶然。这与其贴近社会与生活、将德治与法治完美的结合有着莫大的关系。

礼或者说道德是约束中国人行为的古老传统。夏代时,礼就已经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而被广泛应用;西周更是将明德慎罚作为法律的指导思想。虽然秦朝崇尚法治、推行严刑酷法,使得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一度低迷,然而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确立了以儒家思想和法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