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

新型城镇化,这个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如何充分开掘出来?什么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之路?城市居民对进城农民工有看法,说他们不能既保留农村的宅基地、承包地,又享受城市的社会保障待遇。农民是“两头得利”?还是对以往几十年农民所受的不公平待遇的补偿?城镇化过程中,如何不让耕地减少反而增加?同时又让工业化和城镇化所需用地不缺少?城镇化不仅要解决城与人、城与地的问题,还要解决城与乡的问题,不能用城镇化取代新农村建设。
这些都是重点思考的问题。也在研究破解难题的办法。内需的最大潜力,是城镇化。李克强说过,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这以后,从国务院释放出来的信息,让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轮廓,看到了新型城镇化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很多人担心城镇化是否又要来一次“造城”运动?城镇化要有产业支撑,要确立起每个地区的比较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集聚,使各中小城市紧密围绕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建立龙头产业,发展特色鲜明的城市产业。农民工变市民能否一步到位?在当前备受关注的户籍问题上,要走一条稳妥的道路,坚持新社区先行,中小城市次之,大城市再次,特大型城市最后。要做好大量准备工作,循序渐进,水到渠成,这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户口一元化的基本途径。城镇化的直接衡量指标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这个转变应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的户籍集中、人口搬家。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就地城镇化,是不是最可行的办法?城镇化应实行差别化发展战略,在东部地区,中心镇是其主攻方向,在中部地区,县城和部分中心镇应该成为重点,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县城及地级城市可能是最佳选择。要先大体测算好整个城镇化过程需要多少成本?中央能拿出多少钱?地方拿出多少?社会投资模式拿出多少?融资主体交给谁?粮食主产区也是人口密集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城镇化率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自身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因此,加快推进城镇化必须坚持有利于城乡差别的缩小。一方面要坚决执行18亿亩耕地红线毫不动摇,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避免产粮大省在新一轮城镇化进程中再一次落后。
户口一元化忌急进
在户籍制度改革问题上,现在社会舆论并不一致。一方面,已经进城务工20多年的农民工及其家属至今依然是农村户

口,权利受限制,受户籍歧视
。另一方面,城市居民对进城农民工及其家属也有看法,说他们不能既保留农村的宅基地、承包地,又享受城市社会保障待遇。户口一元化是方向,但不能急于求成。如果急于求成,匆忙宣布户口一元化,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经费必然造成中小城市债务累累。虽然大城市、特大型城市有财力承担城市安置费用,但城市环境能否支撑大量农民工及其家属迁入?如果城市匆忙实行户口一元化,效率必定因此下降。为走一条稳妥的道路,应循序渐进,坚持新社区先行,中小城市次之,大城市再次,特大型城市最后。在调查中,我们注意到,农民工和家属最关心的是能否在城镇安居乐业,孩子能否受到与市民孩子同样的教育。所以,应先解决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问题。可以分阶段进行,在城镇已有稳定职业和住房(包括廉租房)并常住若干年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想改变户籍,在一定阶段内可保留他们的承包地,也可保留自己的宅基地。要向城市居民说清楚,农民并不是单纯“两头得利”,而是对以往几十年农民所受不公平待遇的某种补偿。农民融入老城区和新城区要比融入农村新社区困难得多,从财政支出上说,也要比融入农村新社区支出大得多。从农民生活质量提升角度看,大多数农民家庭认为融入农村新社区要比融入老城区和新城区更适宜自己。新农村会不停地成长并转化为新社区,还将陆续转化为新城镇。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之路。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大多数农民将在这里转变为城镇居民,这就是“就地城镇化”。
 处理好六个关系
推进小城镇建设,实现新型城镇化,必须以全局理念和统筹思维,正确处理好六个关系:一是“城”与“人”的关系。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应当把维护和发展农民权益作为工作出发点,把推进农村转移人口融入城市作为政策落脚点,激发农民创新活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城镇发展规划编制、公共事务决策、集体土地开发利用等。二是“城”与“地”的关系。推进城镇化,必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健全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和补偿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城镇建设用地应与常住人口规模、与吸纳进城落户人口规模相挂钩,完善征地补偿办法。三是“城”与“乡”的关系。城镇化不能取代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也绝不能放松农业、农村建设和发展;把促进城乡统筹作为新型城镇化重要内容,引导城镇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向农业和农村流

动,改善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推进农民就地
城镇化。四是“点”与“面”的关系。在由“点”到“线”到“面”的推进过程中,更需要总结一些可供推广的成功模式,通过政策和制度稳定试点成果,促进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提升。五是“大”与“小”的关系。面对小城镇在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所呈现的发展分化趋势,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对于一些特大镇,建议完善设市标准和模式,推动撤镇建市;对于一些特色鲜明却又规模不大的小城镇,则应鼓励走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的路。六是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只有坚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坚持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特征,才能使我们的城镇化更具特色、更可持续;加大对偏远、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扶持力度。
 城镇化决非简单“造城”
 科学规划是前提。新型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突出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品位,不搞“千城一面”。地方层面要与国家层面的相关规划对接、配套,防止出现“两张皮”、“多张皮”现象。要坚持“统筹兼顾、远近结合、分步实施”的原则,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生态文明的要求。中小城市是重点。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要有利于农业转移人口顺利从农村转出,在城镇安居乐业,还要有利于避免出现“城市病”。最适合大量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应该是中小城市,且城市有能力,农民有意愿。因此,当前阶段的城镇化战略实施应当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全面发展,对于中小城市,应在政策方面予以倾斜。产业发展是基础。城镇化决非简单的“造城”,更不能唱“空城计”、造“鬼城”,必须要有产业、有就业、有人气。产业选择至关重要,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选择得当,并注重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发展主要依托企业发展,为此需创造良好的法律、政策等外部环境,淡化所有制标签,促进国企和民企融合,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让耕地不减反而增
推进城镇化要发挥土地的潜力。在加强宏观管控的同时,建立健全有效机制,做到耕地不减少甚至增加,工业化和城镇化不缺地。从各地实践来看,特别是经国务院批准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改革试点地区,成效是显著的。实地考察证明,通过“增减挂钩”可以达到“一不减、二增加”,即地力不减,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增加。为确保“红线”,建议还可对基本农田采取“补大于占”的做法。如何破解工业化和城镇化缺地、新农村建设缺钱

、耕地保护缺动力、城乡统筹缺抓手这“四缺”的难题?看看安徽的情况很有说服力:到今年上半年,农
业发展银行安徽省分行通过地方融资平台共支持新农村建设项目200个,投放贷款356亿元,覆盖15个市69个县(区),实现土地复垦43万亩,新增耕地42万亩,置换建设用地41万亩,建设农民安置房2226万平方米,安置农民63万人,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取得了党政欢迎、农民满意、风险可控的效果。目前,地方政府的基本做法是:通过土地出让金支持城镇化建设,已经取得积极效果。在现行体制下“土地财政”的存在有客观必然性,依托规范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是必然选择。我们也发现在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上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工业用地的浪费现象。现在全国平均的政府供地价格,最贵的商贸用地,约为5800元一平方米,住宅用地约为4800元一平方米,而工业用地价格最低,仅700元左右。如此价格,企业拿地后既可以保值又可以升值,这是造成工业用地浪费的原因之一。推进城镇化,还应尽快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城镇化与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的“进城易、落户难,同工易、同权难,生存易、过好难,共存易、融入难”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近年来又出现财力支撑不足、利益诉求分化等情况。我国城镇化率2012年已达52.57%,但按户籍人口统计则只有35.29%,大量被纳入城镇人口统计的农业转移人口尚未落户城镇。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核心推进城镇化建设。未来各级政府都应从注重城市规模扩张转到注重人口集聚上来,从注重经济增长转到注重为全体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上来。现阶段应着力解决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推动他们落户城镇、融入城镇。要把就业放在城镇化建设的首位,注重增强城镇就业吸纳能力,提高城镇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大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城镇服务业。要按照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的原则,通过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融合城乡社会保障体制,推动地域之间跨区域转移接续,建立健全基于公民身份号码的一卡化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根据城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通过差别化的落户政策,逐步放开落户限制,合理有序地使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市民。
建设智能城市
智能城市是城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230多个城市提出或正在建设智能城市,其

中95%是副省级以上城市,76%是地级以上城市,“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规模超过万亿元。智能城市建设目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有的地方存在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轻软件、盲目跟风等现象;国家级的政策法规尚不清晰,系统科学的标准与评价体系尚未形成,阻碍了城市间的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有关部委分别组织各地从技术研发、标准制定、试点示范等方面建设,造成一定程度的分散投资和重复建设;部分城市大量采用国外信息技术或产品,存在严重信息安全隐患;建设主要靠政府投资,未能有效调动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充分认识智能城市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智能城市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透明、高效与均等化,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解决各种“大城市病”。准确把握智能城市内涵。定位上,要明确智能城市在各自城市发展中的位置和作用;路径上,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智能城市建设和发展模式;目标上,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智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紧顶层设计,鼓励地方创新。在国家层面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划,制定并推行有利于信息共享的技术标准。同时,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各具特色的智能城市建设。将智能城市建设工作的主抓权交给市长,建立市政府牵头、各职能部门参与的机制,使信息共享程度达到最高,服务和行政效益最大化。智能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应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长效机制,使企业成为智能城市研究、建设和运营的重要力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