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遥古城的原真性保护探讨_高祥冠

平遥古城的原真性保护探讨_高祥冠

平遥古城的原真性保护探讨_高祥冠
平遥古城的原真性保护探讨_高祥冠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卷(第2期) 000588

J.Shanxi Agric.Univ.(Social Science Edition )No.2Vol.52006

收稿日期:2006-01-09

作者简介:高祥冠(1981-),男(汉),山西太原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地方文化方面的研究。

平遥古城的原真性保护探讨

高祥冠

(山西大学美术学院与城市设计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原真性是验证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则。根据“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原真性的含义,探

讨了平遥古城原真性保护中注意的几个问题:维护古城的原真痕迹;保持古城应有的人气;合理利用资源、保持社会稳定发展。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与原真性保护的关系,使平遥古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平遥古城;文化遗产;原真性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6X (2006)02-0211-03

Study of the PingYao Ancient City in Authenticity Protection GAO Xian g -guan

(S hanx i University College o f Art School and Urban Desi gn ,Taiy uan Shan xi 030006,China )Abstract :A uthenticity is an impor tant principle to Culture heritage.T his text acco rding to "the culture inheritance o f wo rld "and A uthenticity ,Study into pro tective A uthenticity in Ping Y ao A ncient City inside a few problems :Ancient city in maintena nce of A uthenticity trace ;K eep person 's spirit that ancient city should have ;T he reaso nable makes use o f the r eso urces ,keep society sta -bility dev elo pment.Hand to go od socie ty deve lopment and pr otective A uthenticity ,can make the Ping Yao A ncient City keep on the orbit of the development.

Key words :PingY ao A ncient City ;Culture heritag e ;A uthenticity

世界文化遗产———平遥,是我国现存明清时代城镇体系和历史风貌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和社会综合平衡发展,严格执行国际公约、遵循国际宪章,是历史城镇保护的重要课题。对于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来说,保持历史城镇的原真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世界遗产与原真性原则

(一)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在《世界遗产公约》中被认为是:“人类共同继承的文化及自然财产”。在《世界遗产公约》中,文化

遗产包括纪念物、建筑群、古迹遗址。[1]

平遥古城是属于建

筑群的一类。它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是建筑式样与环境景观的完美结合,是由关联性的建筑物组成的建筑群。但这样体系完整的历史城镇同样也包含有纪念物和古迹遗址。

(二)原真性原则与《奈良文件》

原真性(A uthe nticity )是验证文化遗产的一条重要原则。原真性也译作真实性、可靠性、确实性。其字面意思是原始的、原创的、非拷贝的等。首先原真性是验证富含文化、思想或历史价值的艺术品。它可以理解为那些被用来判定文化遗产价值的信息是真实有效的,并且这些信息的来源也是确凿无误的,这就是所指的“信息源的可信性与真实

性”。

[1]

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异、地域之间的差异等,造就了文化遗产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特色。正是由于这种差异,在世界各地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理解也大相径庭。东南亚的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而欧洲国家的古建筑则

是以砖石结构为主;这就带来了东西方对原真性保护细节方面理解的不同。亚洲的传统木结构建筑的保护和维修,往往是通过一种落架大修的方式来对建筑物做局部维修和更换部件来进行的。这样的维护方式既可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还能保持建筑物创作年代的样式。但是按照欧洲的保护观念,这显然不符合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准则。被重建和复原后的历史建筑,原真性遭到了质疑。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见证,一直保持建设时的材料,这对欧洲国家的石结构建筑是可行的,但对于亚洲各地的木结构建筑和夯土结构建筑来说,这样的标准似乎苛刻了许多。

正是上述现实情况引发了对木文化建筑的原真性课题的争论。1994年11月就此课题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日本古都奈良召开了“关于原真性的奈良会议”。会议就检测世界遗产的原真性条款,通过了《奈良文件》。文件中指出:原真性不应该被用来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本身,而是我们对理解文化遗产价值所需有关信息的来源是否确凿有效。《奈良文件》中肯定并强调了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作为全球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保护和增进人类社会文化的多样性是应被当今世界大力提倡的。正是这种多样性带来的差异,使得人类文化如此的丰富。所以从原真性出发,可以寻

DOI 牶牨牥牣牨牫牳牬牪牤j 牣cn ki 牣issn 牨牰牱牨牠牳牨牰x 牣牪牥牥牰牣牥牪牣牥牬牥

找到对各种文化遗产保护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世界文化遗产登陆地———平遥

1997年12月3日,在意大利的纳不勒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21届大会上,有38项文化遗产、7项自然遗产和1项复合遗产列入《世界遗产清单》。这其中就有我国的平遥、丽江和苏州园林登录世界文化遗产。这是我国的历史城镇第一次列入世界遗产清单,它标志着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世界的肯定。

(一)古城综述平遥县地处山西晋中地区中部,面积1260km 2。人口45.3万人。平遥古城位于县域西北部,面积2.25km 2,人

口6.3万人。[2]平遥旧称古陶,相传为帝尧时封地。平遥古城是按照中国传统“礼制”的思想规划建设起来的,现在平

遥古城的面貌反映了明清时期汉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小城镇的形态特征。城内街市至今仍保持着明清时代的格局。有俗语这样来描述平遥古城的街道“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蛐

蜒巷”。[2]

城墙、街巷、店铺、民居、寺庙等构建了古城完整的城镇空间。具有深厚的汉民族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正因为如此,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这样评价平遥古城:平遥古城是明清时期中国汉民族城市的杰出范例,保存了这一时期所有的风貌特征,是一幅展示中国历史上非同寻常的的文化、社会、经济和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这样的评价肯定了平遥古城历史文化价值的完整性与丰富性。

(二)城镇的特色要素分析

我们在对平遥古城的特色分析时,首先对古城特色要素列举:城墙、街巷、店铺、民居、寺庙、县衙、民俗活动等等。在分析古城特色要素时,可按照三个层面来分析,如图1所示

:

图1平遥古城特色要素分析图

Fig .1Char ac te ristic F acto r in Pingy ao A ncient City 层面一和层面二构成了古城的景观,层面三是充斥在古城中的活动内容,如各种商业、宗教、民俗活动。然而居民的信仰和观念是古城文化的基石。从平遥古城特色要素的分

析,我们可以看出城镇结构的完整性和视觉上的统一感正是平遥古城的特色所在。

(三)古城的价值评析

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到公元前782年的周宣王时期。自明朝明洪武3年(1370年)扩建以来,平遥古城的格局和面积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如今的平遥古城保存了完整的城墙、民居、街巷、店铺、庙宇等古建筑,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的古代县城之一。它是中原汉民族城市体系的代表,同时还是近代中国金融业、现代银行

业的发源地,是汉民族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

[3]

就单体的古建筑来讲,平遥的古建筑并非经典或上乘之作,这与它的城市级别是有必然联系的。城墙、古民居、店铺、庙宇等在全国各地都可以找到,比如五台山的寺庙、北京的宫殿、西安的城墙等,这些都人们称为经典。平遥与这些地方的单体建筑相比,并没有什么特色,从文物保护的级别来讲,也不如后者高;从旅游的空间竞争来讲,是具有替代性的。但就城市体系保存的完整性来讲,它是全国唯一的,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

四、平遥古城的原真性保护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维护古城的原真痕迹

原真性是验证文化遗产的重要标准,它不应被理解为文化遗产的价值本身。而是我们对于理解文化价值的有关信息的来源是否确凿有效。但是,在当今社会的利益驱使下,有一些人对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片

面的层次。[4]

在谈到“文化遗产”、“遗产保护”往往简单地等同于文物保护,甚至将一些新建的“古建筑”纳入到遗产

保护的范围内来。正是由于这种模糊的概念至使平遥古城的

遗产保护常常陷入某种尴尬的境地。

[5]

对平遥古城来讲,各种文物古迹保护重点并不在于如何在旧址、遗址上进行复原工程,其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去维持古城的历史面貌;况且在平遥的保护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重点更不应该在前者。重建城墙门楼、恢复旧县衙署、修复护城河等,这些工程已经相继竣工,古城经过一番大兴土木的景象之后,带来的是一座“明清影视城”的感观。平遥古城的历史价值是真实的,不应该为了眼前的利益,将文物古迹、传统民居全部包装上市,更有甚者将真文物按照假古董来管理了。如2004年古城南大街上一座明代建筑的拆毁和城墙东南角护城河外的“几何花园”,就是典型的将真古董按“假古董”来包装的例证。

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保护并不等于制造“仿古”,这种“仿古”的保护是与文化遗产原真性理论背道而驰的错误作法。像平遥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它的保护工作和管理一定要遵循相关的规定和准则。

(二)保持古城应有的人气

原真性原则要求历史城镇的保护、建设过程与其物质实体的内在同一,真实无误。尽量保持真实历史面貌的性状,尤其是对像平遥这样有人居住的历史城镇,不能过分强调古建筑、古民居而牺牲居住环境的现代化和舒适性。在保护古民居的历史面貌(外立面)的同时,内部设施可以更新为现代设施,古城内部基础设施应同步加强。这样一来可以使居住在古城中的居民继续舒适的生活,维持古城的生气,使古

212—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卷(第2期)2006年

城协调的、有机的发展。

近来有些媒体讨论古城平遥的未来发展时,指出平遥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人口问题。由于古老的平遥城内人口过密、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等,政府正在通过各种政策来鼓励居民向城外搬迁。在《山西省平遥县旅游业发展与布局总体规划》中,参考古城对旅游游客的容量来估算,规划指出需要向外搬迁1.1万人。在规划的调查中,10814位居民当中,就有5641位居民表示不愿意搬迁,占全部调查居民的52.2%。保持历史城镇的“人气”是必要的。平遥古城本身就是属于有人居住的历史城镇,而且是一座将明清时代城镇体系保存完整的古城。居民继续留在古城居住,古城保持其应有的发展,这也是评价文化遗产原真性的重要原则。虽然搬迁是解决居住在旧城区居住状况低水平、密度高的途径之一;但是过多的向外迁出居民,这样一来不仅违反了民意,同时也丧失了古城的“人气”和民俗习气,违反了生活原真性的原则。

平遥古城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一方面说明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正确保护决策和有力的保护工作。另一方面,平遥之所以能够将完整的明清风貌保存到上世纪80年代,也说明了在以往的很长时期,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必然带来了房屋质量老化,基础设施陈旧,居住环境恶化。目前,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改善要求迫切。这里可以看出居民的外迁并不是解决古城内居住问题的唯一方法,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保持古城“人气”可以更好的解决古城居住问题和保持社会生活习俗的原真性。

(三)合理利用资源、保持社会稳定发展

自1997年平遥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给平遥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成功登录后,平遥声名远播,给平遥的旅游业收入带来了跳跃式的发展。1996年平遥县财政收入4000余万元,1999年平遥的财政收入就达到1.01亿元,其中增长的部分有超过80%是由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在平遥古城,发展文化观光产业对地方经济来说是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

在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保护两者的关系中,文化遗产无论在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中,都居于重要的地位。单从旅游发展一个方面来分析旅游开发与旅游资源的关系;显而易见,旅游开发是构建在旅游资源基础之上的。在平遥古城,发展文化旅游观光业,正是依托在以文化遗产为主的人文资源上的。这样的旅游资源具有不可逆转的特性;所以在开发的过程中一旦将资源破坏,是不可能像自然旅游资源通过生态技术手段恢复。因此,旅游开发应已保护文化遗产为先决条件。

世界文化遗产登录地作为特殊的旅游资源,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良好的游览场所和高品位的艺术欣赏及历史文化知识,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带来巨大的贡献。但是这种资源一旦受到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资源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只有将保护工作放在第一位,资源价值还会随时间的发展而升值,旅游业方可可持续发展。保护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同时人类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都得到了保护,使历史城镇保持稳定、平衡的发展。

四、结语

文化遗产只是倡导保护人类文化及文化多样性的方法。文化遗产是先辈创造的历史与文化的见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记录,包括有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产业、艺术等诸多方面的珍贵信息。文化遗产的保护的目的不是要将时间发展定格,而是要敏锐地协调各种变化力量。真正的保护不在于重拾过去的历史风貌,而是要保留现存的事物并通过一脉相承的连续性规律指出未来可能的改变方向。历史城镇的保护常常是要保持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稳定,防止社会生活频繁、过度地变化。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与原真性保护的关系,协调社会各种力量,使平遥古城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参考文献

[1]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5-228.

[2]平遥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平遥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1062-1483.

[4]阮仪三.护城纪实[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37-158.

[3]李剑平.山西古建筑品鉴[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8-92.

[5]阮仪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173-308.

213

高祥冠:平遥古城的原真性保护探讨

关于山西平遥古城调研报告

关于山西平遥古城调研报告 调查人:文化产业管理1002班郑梅,高配辰 调查时间:2011年4月22日 调查地点:山西平遥 调查对象: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 调查目的:了解历史,了解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 前言-------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好的明清时期汉民族城市的杰出范例, 是中国古代民居的实物标本,是古老东方艺术活的载体。她独特的架构和寓意,镌刻着中国历史的足迹和华夏文明的印记。 ... 山西平遥古城1997年 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 名录》。 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 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 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目前 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 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 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 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 县城。平遥旧称“古陶”, 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 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在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现在看到的古城,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进行扩建后的模样。扩建后的平遥城规模宏大雄伟,城周长6.4公里,是山西也是中国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县城城墙。 鸟瞰平遥古城,更令人称奇道绝。这个呈平面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城门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城池南门为龟头,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都要经此流出。城池东西四座瓮

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

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旅游管理 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 杨文华谢晓曼 凤凰古城被誉为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是我国著名的文化遗产地。本文基于旅游者的视角,通过对凤凰古城的实地考察,发放问卷及访谈调研,分析总结出凤凰古城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其未来发展的对策。对于凤凰古城旅游发展过程中现存问题的解决以及未来开发的方向,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整体保护的指导思想,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并确立文化基调,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用文化创意的理念发展旅游,使凤凰古城在保持原有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现代生活文化潮流。 一、凤凰古城简介 凤凰县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尤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闻名于世。凤凰西南,有一座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古城因此得名。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一代文人沈从文的出生地,也因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这座静默深沉的小城开始走向了世界。沈从文曾经这样描述凤凰“若从一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寻找,当可有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一个名为“镇竿”的小点,那里同别的小点一样,事实上应当有一个城市,在那城市里,安顿下三五千人口”。凤凰古城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城内石板小街,古代城楼,明清古院;城外沱江蜿蜒,河水清冽,浆声舟影,山歌互答,好一派宁静安祥的小城风光。凤凰古城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不仅风景独特,依山傍水,名胜古迹众多,而且民族风情丰富

多彩,其独特浓郁的湘西文化气息吸引了众多游客,被誉为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凤凰古城距离省会长沙市430公里,距离吉首37公里。2002年,凤凰古城被国务院命名为第101 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内的青石板街道、沱江边的吊脚楼、众多的古建筑,以及浓厚的苗族风情,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湘西韵味。凤凰古城除了独具风格的古城景观以外,著名的景点有北门城楼、东门城楼、夺翠楼等,古城特色居民住宅精品景点为北边街沿河吊脚楼群。古城历史公共建筑类的精品景点有北门跳岩景观区、虹桥、万寿宫和崇德堂。名人故居类的精品景点有熊希龄故居、沈从文故居和陈宝蔵古宅。还有其它各种文庙、祠堂、古民居共同组成了人文景观体系。 二、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的问题 2013年4月凤凰古城的门票“风波”让这座古城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以前游客进入凤凰古城景区并不需要购票,但4月10日起执行的“一票制”门票方案后,游客只要进入凤凰古城,无论是否游览景点,都必须购买148元的

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形象设计与实施策略_平遥古城的案例研究_崔凤军

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形象设计与实施策略 ——平遥古城的案例研究 崔凤军 蒙吉军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 100871)提 要 本文在对文脉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平遥古城旅游区的一级理念和二级理 念、视觉形象和行为形象,提出了40景组合的平遥古城旅游资源形象。 关键词 平遥古城 形象策划 理念基础 视觉形象 自1982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已有99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它表明这些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也使其保护有法可依。“保护重于开发”是名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持不懈的原则,它告诫人们不应为了开发而破坏古城的文脉和形象。然而,在国家名城保护资金十分有限的背景下,被动的任其自然损坏是毫无意义而言的,因而保护与开发始终是国内名城面临的往往是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如何做到既不破坏名城,又能使其得到有效利用,同时为古城维护提供资金支持,旅游开发似乎是首选途径。 实施名城旅游开发的首要工作是摸清名城的脉络,设计出标志鲜明、生动的旅游形象。本文以山西平遥古城——国家第二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1997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作为案例,探讨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形象设计与实施方略。 1 平遥古城旅游文脉分析 1.1 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县城 平遥古城是我国境内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明清时期的中国古代县城的实物标本,已有2700余年的建成史[2],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成现今规模,基本城市格局600余年未作改动,古城墙完整,古建筑排列有序,近4000处民居中有400余处保存价值较高,古街巷有如“龟背”上的寿纹,主要街道两侧基本保留了17—19世纪建造的商业店铺,是我国古城中能够体现明清时期历史风貌的实物活标本。 1.2 明清时期最繁荣的商业金融中心 金融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中国现代金融的发展是从平遥开始的[3],“日升昌”是中国票号第一家,平遥一度是全国金融中心;平遥为“晋商”的重要发源地,票号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汇兑开始的里程碑,古城在票号发展兴衰的百余年过程中,集中了当时全国最大的票号富商,经济基础雄厚,带动了整个城市建设的大发展,建筑质量也领骚多年,在县治城市中实为罕见。 1.3 中国汉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遗存最丰富的文物大县 第14卷 第2期1999年6月 人 文 地 理HUMAN GEOGRAPHY V ol.14,N o.2 Jun.199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49631030)专项研究成果。本文承蒙王恩涌教授、郭来喜教授指导,并与刘锋、刘家明、郭英之、陶伟、李山等多次商榷,在此一并致谢!来稿日期:98—05—25;收到修改稿日期:98—10—26 DOI:10.13959/j.i ssn.1003-2398.1999.02.002

介绍平遥古城的作文600字-平遥古城600字作文

介绍平遥古城的作文600字|平遥古城600字作文 介绍平遥古城的作文600字一 山西平遥古城导游词诸位游客,大家好。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耸的砖墙就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云南省丽江古城、山西省平迢古城和江苏省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大家可以观赏一下古城的远景和比较完整的外观。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载:西周时期周宣工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派兵北伐萨犹,并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远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京陵衬,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这可以说是平遥建城的开端,也是现在乎迢城的前身。从那时起,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历史了。 现在这座平送城始建于何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大约在北魏太武帝朽跋燕时,为避名讳,将原来的平陶县改为乎迢县.并把县治从别处迁到这里。建城时间应该是这以后的事。在湿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她的繁华,也曾多次道受战火的破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城墙,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来的土城墙加高加厚加砖扩建而成的,明清以来虽曾数次维修,但风格未变。 平遥古城内古建筑保存很多,像文庙大成殿、清虚观、市楼、城

隆庙、武庙戏台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时代风貌。漫步街头,还会看到各种古色古香的院门、院埔、秸雕细刻的古建筑装饰,甚至还能看到门前的接马石桩、下马石等,一派古城风貌。平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名人辈出。是敢于不顾“满门抄斩”的恐吓、秉笔直书的若名晋代史学家孙盛、以“映雪读书”流传千古的孙康等古代名人,当代已故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侯外庐、已故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侯秸一、已歇中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王瑶、着名画家李苟、着名歌唱家郎兰英等都出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适古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介绍平遥古城的作文600字二:游平遥古城 今天下午,我们一家三口,来到平遥古城游玩! 来到古城后,我们一家三口买了票,便兴致勃勃的来到古城门口,我发现地上有许多小坑,爸爸便给我和妈妈讲,以前车马经常经过古城门口,由于车马频繁,所以才形成了这么多的车轴印。 进入古城,我们便爬上了城楼。从上往下看,有一个四方城,叫“瓮城”。瓮城有两个作用。爸爸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叫“翁中 捉鳖”:在战争时期,当敌人进入城门后,我方便将前后的城门一关,便向城下放箭或是投石头,将敌人消灭。还有一个意思:是为了不让雨水流出城外,故用来蓄水。 从城楼下来,我们便来到便来到平遥县衙——是古代县太爷办公的地方。进去后,爸爸便指着一个上面红,下面黑的东西说:“这简 称板子,又叫水火棍”虽说水火无情,但打起来却很有情。比如,打你这个人认识你,和你关系好,他便用宽的地方打你,虽然声音大,

平遥古城的保护规划与开发

平遥古城的保护规划与开发 平遥作为我的第二故乡一直在我心中都有着很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带我回平遥去探亲。那时的平遥发展水平很低,道路建筑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破旧,而来到平遥古城更是觉得这里冷冷清清,破破烂烂的。平遥在我的心里一直就是那么贫穷与落后。而如今,平遥以平遥古城为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业,使平遥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在平遥县政府的努力下,于1997年平遥古城被联合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经过多年的保护与开发,平遥古城作为全省旅游龙头的地位凸现出来,成为中国北方地区崛起的新型文化内涵型旅游城市。 平遥古城素有“小北京”的美誉。这里文物迹存众多,文化内涵深厚,可以看成是一个能够全面展示中国汉民族文化的大型博物馆。古城历史格局具有完整性。平遥古城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县城原型。整座古城以市楼为中心,以完整的古城墙为界,以南大街为轴线,对称地分布着左城隍、古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院的古代城市格局。其文物古迹更具有独特性。平遥古城文物古迹不仅众多,而且有些文物古迹的历史文化价值极高,可以说是现存文物中的极品。平遥城墙是我国现存完整的三座城墙之一,而其规模之宏大,建筑之完整又雄踞三城之冠。平遥的民俗风情具有传统性。平遥古城历史以来文化氛围浓厚,民风淳朴。民间如今保留有秧歌、旱船、踩高桥、民乐表演等众多的民俗文化。城内有二进院、三进院等深宅大院。居住在古民宅的居民对古城情有独钟,传承中国汉民族传

统习俗,睡着热炕头,吃着农家饭,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热情地面对来至世界各地的游客。这种民俗风情,是生活在繁杂、拥挤的大城市居民难以体验到的,这也是平遥古城的吸引力。平遥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平遥古城位于北京与西安两大古都的中间位置,是体现晋商文化的核心。这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这是平遥古城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 而如今,当我再次踏入到这个城市已是一片繁华景象。来这里的游客比肩接踵,很多道路和旅游景点都进行了翻修重建,并对平遥古城的内部结构进行规划,设置出了专门游玩的步行街区。当地人民纷纷依仗这个旅游资源开起了旅馆,餐厅,工艺品商铺。特别是一些特色食品和纪念品商店的经营得到广大当地人民的青睐。很多人民靠发展旅游致富起来。但是仍有很多问题需亟待解决。如今来平遥古城观光的中外游客越来越多,人口的增多使得古城的环境问题日益加重。脏乱的道路卫生,落后的基础卫生设施等问题进一步突显出来。此外,街道旁的店铺和摊位缺乏管理,经营市场比较混乱因此而不能很好的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并且平遥古城内的文物古迹分布较广,历史文化价值珍贵,保护管理的难度很大,特别是古城建筑多数是明清时期的砖木结构,年代久远,年久失修,还有古城内的道路状况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改善,古城内电杆林立、电线如网的不协调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单靠平遥县有限的财力,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古城保护方面的诸多问题。平遥古城的旅游要素市场不完善与游客需求多元化的矛盾。目前,平遥古城内的宾馆饭店,客运车,停车场等

平遥古城旅游资源开发

姓名:_吴亮亮_________ 学号: 20122221 学院:风景园林学院 专业班级: 12级城市规划一班 论文标题: 关于平遥古城研究报告 任课老师:胡希军 2015年11月2日 目录 1 引言 (1) 2 深层次开发战略 (1) 2.1开发现状 (1) 2.2存在的问题 (1)

2.3深层次开发的建议 (2) 3景区交通现状及对策 (2) 3.1景区交通现状及问题 (2) 3.2交通管理对策 (2) 4旅游开发与遗产共存 (2) 4.1旅游资源概况 (2) 4.2古城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系 (3) 4.2.1古城旅游开发对遗产保护的促进作用 (3) 4.2.2古城遗产保护对旅游开发的促进作用 (3) 5结语 (4) 参考文献 (4) MENU 1 Introduction (1) 2 Deep Development Strategy (1) 2.1 Development Status (1) 2.2 Problems (1)

2.3 Recommendation Deep Development (2) 3 Traffic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resort (2) 3.1 Area traffic situation and Question (2) 3.2 Traffic Management Solution (2) 4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heritage coexist (2) 4.1 Tourism resources (2) 4.2 City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heritage protection relations (3) 4.2.1 Promote the ancient cit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o Heritage (3) 4.2.2 Heritage protection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3) 5 Conclusion (4) Reference (4)

平遥古城的保护规划探究

学号13101083300007 天津城建大学 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结课论文 平遥古城的保护规划探究 学生姓名涂铸 专业名称城乡规划学 班级2013级研究生班 成绩 教师刘立钧 建筑学院 2014年05月05日

平遥古城的保护规划探究 涂铸 摘要:本文首先对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保护与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接着指出了古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最后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平遥古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 坐落在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境内的平遥古城,伴随着其在1986年12月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及1997年12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21届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平遥古城已经越来越成为专家学者的研究对象和国内外游客的文化遗产旅游胜地。 一、平遥古城保护与发展的脉络 (一)历史沿革 平遥史称“古陶”,县城附近相传为帝尧的封地,春秋时代为晋国古邑,战国时为赵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立郡县,在现文水境内设置平陶县;西汉时又在现平遥境内置京陵、中度二县;经三国、两晋,北魏时中都县迁往榆次境内,移平陶县至此地。后因避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名讳,改为平遥,并将京陵县并入平遥,遂成现在的建制。 平遥建城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可追溯至距今27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当时周都镐京经常受猃人袭扰,周宣王派将尹吉甫率兵伐猃,猃人败退至晋中以北,相传平遥城为尹吉甫伐猃驻兵所筑。据清光绪八年的《平遥县志》记载:“旧城狭小,东西二面俱低,周宣王时尹吉甫北伐猃狁驻兵于此,扩驻西北二面。”此为古城最早的建造记载,当时的城 址确切位置已不可考。 现存的平遥古城重筑于明洪 武三年(公元1370年),以后景德、 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等朝进行 了十多次大的补建和修葺,完善为 砖石砌面,并筑瓮城,建吊桥于城 门外,植树于四周护城河岸。清初 康熙皇帝西巡路经平遥时,增修了 图1平遥县城图(采自清光绪《平遥县 志》)

对于平遥古城与丽江古城的对比与分析

对于平遥古城与丽江古城的对比与分析 摘要:山西平遥古城和云南丽江古城分别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南边陲,与四川阆中古城、安徽歙县古城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两城均在1997年12月1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两座古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已愈十五年,其为遗产所在地带来的经济、交通、旅游等多方面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遗产所在地政府对于遗产保护的措施与成效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本文将从古城特点、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等多方面来进行对比及分析这两座充满传奇色彩的中国世遗古城。 关键词:平遥古城,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特点,经济发展,现状 1 引言 山西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的文化名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典范,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2。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雪山脚下,已有近千年历史。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 11997年12月4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全体会议上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将云南丽江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V)将山西平遥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于平遥古城的评价。

平遥古城中英双语介绍

平遥古城中英双语介绍 The Ancient City of Pingyao 平遥古城 Natural Features 自然概况 Pingyao is a small town in central Shanxi Provinceinto whose history goes back 2700 years, when itwas first built during the reign of King Xuan(827- 782BC)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Sincethe“Province and County System " by Emperor Qin in221 BC, the city has been the county seat in all thetimes. Despite so many events or incidents, it survived practically as it was in the 600 years ormore since Ming and Cling dynasties, and ranks as the only intact ancient city of Ming andCling dynasties well preserved in China. 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只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平遥古城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 827---前782)自公元前221年,秦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一直延续至今。平遥古城历尽沧桑,但自明清以来的六白多年间,平遥城市面积和布局基本末变,成为迄今为止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的古代县城.

平遥古城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平遥古城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以平遥古城保护实践为例,指出历史文化名城应尊重科学,顺应规律,正确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断创新思路,在切实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前提下,探索多种合理利用方式,为千年古城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走出一条保护与发展良性循环的健康道路。 关键词:古城保护;文化遗产;平遥 Abstract: With the protection of Pingyao Ancient C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should respect science, follow natural law, properly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continuously make innovations and explore various reasonable utilization methods on the premises of earnestly protecting cultural heritage so as to bring new blood and energy to the ancient city with a history of one thousand years and blaze a trail characterizing of benign circulation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ancient city protection;cultural heritage;Pingyao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

山西北部文化名城平遥古城存在问题及其保护对策

北部文化名城平遥古城存在问题及其保护对策摘要: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含许多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及美学价值的文化古迹。现在因旅游业发展,平遥古城保护受到威胁,分惜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平遥古城;主要景点;保护历史;主要问题;解决对策 平遥古城位于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为中国境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发展的完整画卷。平遥古城在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1平遥古城概况: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部省的中部,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平遥目前基本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县城原型,街道格局为“土”字形,建筑布局则遵从八卦的方位,体现了明清时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清道光三年(1823年),在平遥古城诞生了全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平遥一度成为中

国金融业的中心。 平遥古城主要景点简介: 平遥县城古城墙是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城墙。建于洪武年间。明、清两代都有补修,但基本上还是明初的形制和构造。城为方形,墙高12米左右,外表全部砖砌,墙上筑的垛口,墙外有护城河,城周辟门六道,东西各二,南北各一。东西诈外又筑以瓮城,以利防守。有3000个垛口、72座敌楼,据说象征孔子三千弟子及七十二圣人。城墙历经了600余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雄风犹存。 出古城北门有镇国寺,它是古城的第二宝。该寺的万佛殿建于五代(公元10世纪)时期,目前是中国排名第三位的古老木结构建筑,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殿的五代时期彩塑更是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 双林寺原名中都寺,该寺修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在平遥县城西南的桥头村北侧,距平遥城约6 公里。双林寺中的彩塑非常有名,有“彩塑艺术宝库”之称。寺中共有两千多尊彩塑神像,大的可达3、4米高,小的只有几十厘米,每尊塑像都是形神俱备,艺术价值极高,尤为难得的是这样数目庞大的彩塑,竟能完好保存至今。 古县衙位于平遥古城西南部,面南背北,占地约两万六千平方米。县衙分左中右三路,中轴线上从南向北依次为衙门、仪门、牌坊、大堂、宅门、二堂、宅等,并向外一直延伸到南横街上。

平遥古城导游词

平遥古城导游词 各位游客,我们的旅行车正行驶在由太原开往平遥的公路上,过一会儿就能看到平遥城了。这里我先把平遥城的历史沿路简单介绍一下。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汾河以东,距省城太原约100公里。平遥远古时称陶,相传为帝尧的封地。据史料记载,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城垣为夯土筑成,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遗址在今平遥城西北6公里处。西汉时,平遥曾是代王刘恒(后来的汉文帝)的中都。因为北魏太武帝名为拓跋焘,“陶”“焘”音同,犯讳,于是平陶改为平遥,并沿用至今。明代初年,平遥古城在旧城墙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扩修,始成今天的古城面貌。 现在大家可能已经看到了古城,我们今天的平遥之行将从北门登城墙,先上城门远眺古城全貌,然后沿城墙东行,参观敌楼、垛口等城防设施;到下东门参观瓮城、点将台;再进城经清虚观游览日升昌、市楼、明清街、县衙,最后从下西门出城。 [北城门及古城的结构] 我先向大家提一个问题:城门外面这围不大的半圆形城墙叫什么,它有什么作用?(有游客答是“瓮城”)这位游客说得对,它叫瓮城,是为了保护城门而修的。城门是供人们出入的通道,也是全城防卫最薄弱的环节,是敌人攻击的重点,为了保障城门的安全,便在城门外再修了一道防御墙。由于它们大多状似大瓮,形若半圆,所以形象地称之为“瓮城”,也隐含如果敌人进入瓮城,便来个“瓮中捉鳖”的寓意。瓮城的门一般不开在与城门正对的一面,而是开在侧面,这也是为了更有效地防御敌人,保护城门。 登上城墙,我们首先要欣赏一下这座高大华丽的建筑------城楼。城楼的作用主要是供指挥官登高眺敌、指挥作战之用,所以城门之上多筑有城楼。当然,今天它已失去了军事意义,成为游人登高俯瞰古城景色的绝佳景点。北城楼为近几年所复建,面宽三间,进深两间,四面围廊,四层三檐歇山顶,琉璃瓦剪边,古朴壮观。请大家随我上楼。 在城楼之上沿回廊扶栏四望:北边汾河如带,同蒲铁路、大运公路从城外掠过,田野乡村秀色尽在眼底;东西两侧是笔直的城墙垛口;南面则是古城全貌。我们重点来看城里的街道布局。 古城街道基本上保持了明清风貌,其基本布局是仿照灵龟的式样而设计的。全城以东、西、南、北4条大街为主线,纵横交错以8条小街、72条蚰蜒巷,构成近似于龟甲之上的八卦图案格局,主次分明,井井有条。全城的心脏便是南大街北部的那座高大的市楼。 “平遥的街道格局是仿龟背而设计,那龟的四肢和头尾又在哪里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大家可以猜得到。平遥有龟城之称,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安宁、长寿,是有灵气的动物。古城的设计师特意为平遥设计了六道城门,而且各有一个外凸的瓮城,既能方便出入,保障安全,同时又用以象征灵龟的头尾和四肢。我们所在的北门瓮城是龟之尾,当然,与北门相对应的南门瓮城便是神龟之首了,而且在其两侧还各有一眼水井,象征龟之双目。东西两边各有两门两瓮城,象征灵龟的四条腿。值得指出的是,这四座瓮城中的三座,门都开在南方,惟有下东门的瓮城的门与东门正对,开在东方。这是什么意思呢?设计者认为,整个平遥城是一头正欲向南爬行的灵龟,为了不让这个吉祥灵物爬走,便用一条大绳将灵龟的左后腿拉住,位于一条直线上的下东门和其瓮城门就象征这条被拉直的腿。据说这条绳子拴在城东北10公里外的慈相寺麓台塔上。下东门瓮城我们一会儿 要去参观。 [敌楼.垛口.女儿墙] 下面就随我沿城墙东行游览。游客朋友们肯定有去过长城的,平遥城墙的结构与长城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长城是横向延伸,而平遥城墙是方形围垣,另外,凸出城墙外的墩台马面的密度更大些。 我们脚下的城墙是明代洪武年间最后修成的。明代之前已有城墙,但仅是夯土筑就。明初在原来土墙的基础上加高加厚,并在外墙加包了城砖,气候虽屡次维修,但风格依旧。 平遥城墙四周总长6162.7米,其大小是按照古代礼序规定设计的。中国古代礼制贯穿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各个方面,就城池修建而言,更要大小有矩、等级分明。按一般规定,国都城方4.5公里,诸侯都城及后来的州郡府城,城方2.5-3.5公里,县城城方为1.5公里。所以,平遥城6.16公里的周长正符合这一礼序。 平遥城墙的高度约12米左右,足以拒来犯之敌于城外。墙体呈梯形,墙基底宽约10米,顶宽为3-6米不等。墙上里外两侧各有一道矮墙。里侧这道高约0.6米,称女儿墙,或宇墙,护墙,起保护城上士兵安全的作用,并无御敌的功能.外侧护墙高约2米,而且其上部筑成齿形垛口,垛子中下部留有方孔.这样设计完全是为了防御作战的需要.2米的高度可以将守城士兵掩护起来,较大的壑口可供士兵投掷滚木雷石等较大的打击物,垛子上的小方孔既可供眺望,又可用来放箭.在这样的防御工事里,守城士兵既有了安全保障,又不妨碍作战,是十分科学合理的建构. 大家已经看到了,城墙每隔一段便有一个凸出墙外的墩台,而且在台上还筑有一座两层小楼.墩台也叫墙台,还被

古城重建研究——以滦州古城为例

古城重建研究——以滦州古城 为例 摘要:旧城改造往往面临着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的矛盾。本文分析研究了当前旧城改造的突出特点盲目大拆大建致使城市特色消失千篇一律并以文化保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文化的旧成改造模式。同时以滦州古城为例,将文化保护的概念应用到滦州古城重建的改造中。得到一些关于旧城改造的启示。 关键词:滦州古城重建文化保护 城市的旧城区往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它是数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不可代替的精神价值。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旧城改造已经成为刺激城市发展新的生机与活力,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有力手段和措施。但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盲目改建,以“新”为美以“洋”为尚,使城市旧貌换上了高楼林立水泥森林的新颜,城市文化特色消失的同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旧城改造中如何科学规划处理好旧城改造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当前旧城改造的首要问题。 一、我国当前旧城改造得特点与问题 改革开放带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大大加快,城市更新旧城改造建设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又一动力。昨日还是一片矿野或是破旧城区,今朝高楼林立已成为普遍现象。如此快速的更新带来“新貌”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特色危机”:城市失去了个性,千城一面,“南方北方一样,大城小城一样,城里城外一样”。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城镇,正在被千篇一律的钢筋水泥的新建筑所淹没。 1“东施效颦”,简单的模仿。“东施效颦”是当前城市建设缺乏个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城市根本不考虑自身条件,更不考虑市民的行为心理,忽视商业运行的内在规律,只是简单的照抄其他城市的经验,盲目跟风建高楼建公园结果是许多城市都成了标准化样板式的高仿品。而城市管理者们只是简单地认为城市现代化就是高大的楼房、宽阔的道路和广场,不断地将那些原本具有特色、能够代表城市特色的建筑、街区给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众多没有文化内涵、更无历史底蕴的新建筑。所以许多古城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不可避免的逐渐地失去了个性和特色,走向了千篇一律的套式。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复杂的地形和多变的气候使得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俗习惯,人们的衣食住行更是千差万别,南北的建筑也是别具特色。南方的吊脚楼、北方的四合院、西北的窑洞都因各地的气候不同而差异很大。如果这些地方特色建筑都被统一标准模式的高楼大厦所代替出现的结果就是全国各地共同组成了一个大的中专码头,建筑物就是大小不等的集装箱只有编号的区别。这不仅不符合当地的实际更使城市特色缺失,同时历史文脉更被无情的隔断,阻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只片面强调经济的发展而忽视文化的保护。三次科技革命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我国更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的奋斗目标。政府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修建道路桥梁,新建大的购物中心和设施齐全的居民小区方便居民生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大对服务业金融业的资金投入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拉动经济的发展。房地产经济更是蓬勃发展,旧楼拆迁新楼改建,农民不动产变现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都忙于致富共奔小康尤其是地产开发商忙于新建房屋,建筑旧了就拆了重建简单的认为高楼大厦、电视电话就是现代化只要手里有钱

平遥古城导游词15篇

平遥古城导游词15篇 平遥古城导游词(四):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载:西周时期周宣工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派兵北伐萨犹,并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远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京陵衬,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向沿用至今。这能够说是平遥建城的开端,也是此刻乎迢城的前身。从那时起,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历史了。 此刻这座平送城始建于何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大约在北魏太武帝朽跋燕时,为避名讳,将原先的平陶县改为乎迢县。并把县治从别处迁到那里。建城时间应当是这以后的事。在湿长的历史岁月中。那里曾有过她的繁华,也曾多次道受战火的破坏。我们此刻看到的这座城墙,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先的土城墙加高加厚加砖扩建而成的,明清以来虽曾数次维修,但风格未变。 平遥古城内古建筑保存很多,像文庙大成殿、清虚观、市楼、城隆庙、武庙戏台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时代风貌。漫步街头,还会看到各种古色古香的院门、院埔、秸雕细刻的古建筑装饰,甚至还能看到门前的接马石桩、下马石等,一派古城风貌。平遏不仅仅历史悠久。并且名人辈出。是敢于不顾满门抄斩的恐吓、秉笔直书的若名晋代史学家孙盛、以映雪读书流传千古的孙康等古代名人,当代已故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侯外庐、已故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侯秸

一、已歇中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王瑶、着名画家李苟、着名歌唱家郎兰英等都出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适古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平遥古城导游词(五): 欢迎大家来到山西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能够叫我可可,今日我先带大家去的地方是平遥古城,平遥古城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因为这座古城的形状象一只乌龟,所以人们有又叫它龟城。 平遥古城的城墙很宽,城墙的上头铺着很大的城砖。在城墙的瞭望口上架着几门大炮,这是当时最厉害的武器,所以赐了个名字叫神武大将军。人们能够在那里拍照留念,因为不想做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 再让我们到县衙去看看。县衙坐北朝南,正门的两边蹲着两只大石狮子,开着大口看样貌很威武。衙门的门栏很高,两扇大门又厚又重,漆着朱红的颜色。走进院内,东西两房是古代收税和纳粮的地方,各有六个窑洞,寓意六六大顺。再往里走是一个很大的正殿,是古代县太爷办公的地方,上头挂着明镜高悬的大匾,左右两边放着许多审堂用的刑具,让人进去有一种森严的感觉。绕过大殿进入后院,是县太爷吃饭和休息的地方,门口挂着一副对联,意思是视人民如父母。为人民办实事。 从县衙出来,我们漫步在明清一条街。那里全是明清时代的古建筑,各个店铺的门面和牌匾也是古代的样式,如果人们穿上古代的服装,就能够在那里拍古装剧了。这张照片就是我在这条街上照的。

浅谈平遥古城的保护

浅谈平遥古城的保护 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隶属于晋中市。全县辖5镇9乡4个社区,273个行政村,总人口49万,其中农业人口42万,国土面积1260平方公里。南同蒲铁路、大运铁路、108国道、汾屯线、东夏线、穿境而过,距北京66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晋商文化旅游的核心区域,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平遥古城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旅游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逐步成为引领山西旅游业发展的龙头。但是,随着平遥古城知名度和社会各界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一些事关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深层次发展问题不断凸显,平遥古城的深度保护面临严峻考验。认真分析和梳理这些问题,对保护平遥古城这一重大课题进行认真研究探讨,对于更好的发挥古城优势,引导平遥旅游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平遥古城的基本情况及其文化价值 平遥,远古时期为尧舜的封地,史称“古陶”。平遥古城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悠久历史,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与周边的双林寺、镇国寺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专家曾经做出如此的评价:“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的接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民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其文化内涵和特征集中概括为五个方面: 1、平遥古城历史风貌保存完整,是中国古代县城的珍贵孤例。 平遥古城的城墙、店铺、寺庙、民居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原型。总长12华里的古城墙规模宏大,寓意深刻整个城池布局对称,特色鲜明,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了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格局。城内道路骨架纵横,大街小巷动静分明,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八卦图案,南大街、东西大街、城隍庙街、衙门街共同组成“千字型”商业街。古城内主要街道两侧完好的保存了220多家古店铺,拥有3798处具有保护价值的古民居,其中保存完整的有448处。真个民居建筑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青砖灰瓦的民居与古城墙、市楼、衙署、庙宇等建筑构成一幅和谐的城市画卷。 2、平遥古城文物遗存集中丰富,是中华灿烂文明的实物载体 平遥县境内现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9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保护单位14处,市级保护单位4处,有27处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清单,在全省乃至全国都绝无仅有。在《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所列的人文资源景系历史遗产景类的全部21个景型中,平遥包含了18个景型,占到历史遗产景类的85.7%,显示了很强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古城近郊保存了五代、宋、金、元、明、清各个时期丰富的文物真品。有始建于西周、复修于明代、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墙;有建于北汉天会七年(公元960年)的列为中国第三位的木结构建筑—镇国寺万佛殿;有建于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的中国现存很少的文庙大成殿;有建于北齐武二年(公元571年)、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的双林寺;;有始建于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的清虚观;有建于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的惠济桥;有研究中国古代木雕造像艺术和道教发展的20余尊珍稀木雕神像,有研究地方历史发展的1000余通碑刻等,文物数量之多,品味之高,全国罕见。 3、平遥古城文化积淀非常深厚,是汉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符号 平遥古城历史文化发展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变迁,留下了各个时期不同的文化印记,建筑文化、寺庙文化、宗教文化、吏治文化、佛学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

平遥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

平遥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酒店管理(高尔夫)李超楠学号:1323151012 指导老师:杨文棋 摘要:平遥古城是全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是全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基于文化资源的文化经济模式,保护与发展文化遗产,并结合可持续发展机制与对策。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供世人观赏、研究与利用,所以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仍然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平遥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旅游业 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似乎是一对对立的矛盾。一方面每一处世界文化遗产都有其各自的独特性、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因而保护工作便成为第一要务。而另一方面由于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因而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成为众多游客的旅游目的地。但是由于大力发展旅游业,导致了人类的过度活动,有可能会造成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加之,不少地方为更多地吸引游客,追求更高的票房价值,在遗产地制造大量假古建、人工景点和服务设施,对历史文化遗产“原真性”的破坏更为严重。因此,如何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业开发和谐地统一起来,使之步人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轨道,便成为一个世界性命题。尽管世界各遗产地对此进行了不同的探索,且不乏成功的范例,但是由于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差异,不可能形成统一的模式,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实际出发,认真探讨,自主创新。 一、平遥古城是全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城镇不同于一般城镇,它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是人类的历史见证和文明结晶,主要用于生产精神产品,丰富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历史城镇在历史上是区域性经济或政治、文化中心,而现在又是人类的精神生产中心。从市场经济角度,精神生产也是一种精神产品的开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生产不同系列、不同层次的精神产品,同样存在生产与消费、文化与资源、产品与市场的相互关系,明确这种关系,就可以建立城镇历史文化与市场的联系纽带,为历史文化保护的市场运作指明方向。 平遥古城始建于2800多年前的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一公元前782年),

平遥古城保护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平遥古城保护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保护世界遗产已成为全球性的运动和潮流。平遥古城自1997 年12 月登录《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由此获得了一张通向世界的“国际名片”,从而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正是由于世界文化遗产品牌,使平遥古城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带来了县域经济与社会各个方面的巨大变化。面对当前世界遗产保护的新形势与新挑战,我们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用全新的理念和世界的眼光对平遥古城保护工作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不断探索符合平遥实际的世界遗产保护的新路子,竭力把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保护得更好,并传之于后世。 平遥古城保护与管理的现状分析 平遥古城是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和特殊的社会群体,它的保护与管理远远超过了遗产本身,情况复杂,点多面广,头绪繁多,欠账较大。尽管平遥全县上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遗产保护仍然面临诸多的矛盾与压力。 一是基础设施改造的巨大压力。主要是中小街巷的硬化改造,古城内大街小巷达200 多条,完成改造的仅80 余条,受资金制约,尚有110 余条未进行改造,上下供排水系统、绿化、亮化设施不配套,对古城环境的改善和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形成较大影响。由于历史原因,古城四周多为居民建筑所包围,而且多数在古城保护控制范围之内,特别是南城墙外居民和单位达到1200 余户,建筑面积近110 万平方米,拆迁改造所需资金达亿元以上,加上内马道的贯通和环城路、护城河的整治等古城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尤为复杂艰巨。 二是人口分流搬迁的巨大压力。古城2.25 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目前居住人口近4 万余人,人口密度比北京、上海还要大,远远超出了古城的承载力,对古城保护形成种种制约。尽管近年来我们对城内机关、单位、学校、医院等进行了搬迁,但古城内尚有棉织厂、柴油机厂、二针、平遥监狱等单位由于资金困难和方方面面的原因一直迈不出实质性步伐,与古城整体风貌极不协调,同时也给古城管理与环境治理带来一定难度。 三是古城消防安全的巨大压力。古城内多数中小街巷电杆林立,供水管网不配套,居民用电线、路老化,城内建筑多为木结构,火灾隐患比较突出。城内尚无一处专职消防站,街道布设消火栓仅27 处,远远不能满足消防需求,加上城外消防队离城较远,消防装备比较落后,一旦发生火灾,无法按规定时间到达,造成火烧连营,后果不堪设想。古城内民居和文物古迹多为数百年以上建筑,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安全隐患和自然倒塌的危险。城外多数市县级文保单位防火、防盗设施不配套,文物安全保护存在较大隐患,平遥南城墙突然坍塌事件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力口强古城消防安全建设已成为古城保护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 平遥古城长远保护的对策思考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平遥古城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更是平遥人民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我们必须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站在对人类、对历史高度负责的高度,严格遵循有效保护、统一管理、科学规划、永续利用的方针,责无旁贷地把遗产保护的各项措施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 1、要理顺体制,建立一种科学完善的保护体系。组建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文物、城建、房管、交警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作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专门机构,主要负责世界遗产的发掘、监测、协调、科研、教育、宣传与传承等工作。建立遗产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管委会要定期召开会议,对古城保护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和解决。建立专家咨询制度,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组成遗产保护顾问团,定期对遗产保护进行论证、研讨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