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评论央行对互联网金融监管要有利于创新_0

新闻评论央行对互联网金融监管要有利于创新_0

新闻评论央行对互联网金融监管要有利于创新_0
新闻评论央行对互联网金融监管要有利于创新_0

“允许看,但要坚决试”,透露的是包容和开放思维,是改革的气魄,是大智慧。不可否认,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模式还十分不完善,但显然还没有到要引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地步。目前的互联网金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就像要学习走路的孩子,歪歪扭扭的。但凡事都有个过程。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害怕摔跤就放弃走路,更不能一棍子打死,将这些充满活力的新业态扼杀在襁褓中,还是要多给它们一个宽松的土壤,让其快速成长。

朱幼平

互联网金融自2003年诞生以来,很短时间内可谓创新连连,吸引了大众的眼球。面对来势汹涌的互联网金融,央行[微博]终于坐不住了,最近频频出台严厉的监管政策措施。例如,央行先是3月13日暂停了二维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业务,不日又就支付宝[微博]等第三方支付设限政策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并于3月18日通过有明显政策导向文章发声,释放对余额宝[微博]、财付通等实施存款准备金管理信号,还在3月21日勒令汇付天下、易宝支付、随行付、富友、卡友、海科融通、盛付通、捷付瑞通等8大收单公司4月1日起停止收单,最近又终止了货币基金提前取款不罚息的政策红利。总之,央行的思路是宁缺毋滥、从严监管。

受其影响,日前工、农、中、建四大行也开始了对支付宝进行设限应战,相继调低对支付宝快捷支付额度。工行的额

度由原先的单笔5万下调为5000元,每月限额则从20万降为5万;中行、农行则将额度从原先的单笔5万降为单笔1万元;建设银行3月22日下调了其用户通过支付宝快捷支付网上消费及购买余额宝的额度,从原先的单笔5万降为5000元。面对这样的局面,有人建议马云[微博]可以采取反制措施,例如,阿里集团旗下公司彻底断绝与四大行包括资金存放等所有业务,说不定四大行伤得更严重。因为这样做可能造成许多支付宝、余额宝客户弃四大行银行卡而去,四大行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但我们认为这样做显然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应该做技术创新上的、用户体验上的超越式竞争,才是正确选择。

当下,关于互联网金融监管与创新、业务竞争,各种力量之间的博弈愈演愈烈。可以预计,未来搏杀还会持续升温。而媒体和专家舆论,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央行的出发点

这是一次监管思维与创新思维的碰撞。

这个碰撞,折射出来的意蕴悠远深长,令人玩味。央行的从严监管主张是否过头?究竟怎样掌握监管和创新的平衡点呢?

有人认为,央行出台严厉的监管措施,是出于对国有银行和旗下中国银联的袒护,央妈对亲儿子偏心,这实在是天

大的误解。实际上,执掌货币政策的央行一直就在与银行等各路大金融机构博弈。特别是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央行致力于控制货币总量、盘活存量的努力,试图在金融领域挤泡沫、去杠杆、控风险,把钱逼到实体经济中。2014年政府把M2增速目标定为13%左右,仍然是在有意识地控制货币投放。

但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这些努力的实际效果并不很理想。经济增速下行,需要大货币投放支持;而防通胀、抑制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等,又需要收紧货币,货币政策处于两难境地。更头疼的是,央行放宽了货币,银行等金融机构资金都流入到信托、理财、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投机等影子银行领域,货币空转,反而因抬高资金价格,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越发得不到资金的支持。央行钱投得越多,实体经济越拿不到资金。

互联网金融兴起,作为鲶鱼效应,虽然在打破垄断、提高银行货币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作用很明显,但由于目前余额宝等商业模式设计缺陷,银行储蓄搬家,加价后又回到银行,也没有实现央行把钱逼到实体经济领域的政策意图,反而加剧了“钱能生钱”的生泡、发泡机制空转。在这个当口,央行能不出手从严监管吗?

从宏观角度看,金融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银行效率低,而是钱不能进入到实体经济,转化为资本,为推进转型升级助

力。看懂了这个棋局,就能理解央行的立场和监管思路。毕竟,央行是货币政策的操盘人,有为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功能,不希望金融系统有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金融系统看起来复杂,实际上都在经营货币这个单一产品,高度同质化,风险传导超速度。所以,央行不愿看到哪怕只是一点点风险苗头。

可以讲,从货币诞生到金本位,再到美元国际货币地位,全球都还没有找到一个稳妥的金融治理体系。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充分说明了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不完善,危机发生后也没有一个很好的应对之策。我国当然也不例外,金融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同样还需要长期而艰苦地不断摸索。

央行监管确实过头了

监管是必要的,但央行从严监管有些过,而且做法似乎有些凌乱。

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是央行的责任不假,但宏观调控也需要创新。特别是,不能让某几款产品、某几个公司,甚至一个行业,去担纲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应该设计合适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系统性解决问题。事实上,金融业是一个资产总规模超过150万亿元人民币的高管控行业,互联网企业则规模小得多,十几家主流互联网公司年收入总和不及工、农、中、建四大行中的任何一

家。2012年工行净利润2387亿元,而BAT三家净利润总和不过261亿元。两者之间的竞争被形象比喻为大象与蚂蚁打架。虽然余额宝声势很大,已取得5000万用户和8100亿元融资额,在竞争中其年化收益率已经开始持续下降,还没有看到大的风险。

确实,当前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存在合规性问题。比如,虚拟信用卡、二维码支付都没有本人亲自验证环节,在连身份证复印件都不能采信的信用大背景下,似乎面签是必须的。再有,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是金融业务无疑。它留存了用户账户上的余额,本质上等同于存款,而且还占有了用户的零利息存款。支付宝等在我国银行没有发展起第三方支付业务的空白处产生,虽后追加了牌照管理,但并没有纳入一般存款准备金管理。

还有,余额宝、财付通等通过与货币基金捆绑,本质是理财产品。因为理财产品比一般存款利息高、风险也高,应加收比存款准备金比例更高的风险准备金。余额宝暂时的“从银行中来,到银行中去”商业模式,还存在严重缺陷,必须找到新的资金出口。

而且,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上市,可惜的是中国大陆大多数投资者不能分享阿里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果,拱手让给了美国乃至西方投资者。这是中国投资者的一大遗憾,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与体制的悲哀。

但是,传统银行对申请信用卡客户的资信调查和把控只能是过去的和静态的。如果客户申报的静态工薪收入等不实,信用卡授信额度和透支风险就会裸露出来。阿里、腾讯等互联网金融就大不相同了,特别是阿里。他们与中信银行联手推出网络信用卡后,在拓展客户的信用把控上将会更加全面、真实、准确,风险敞口非常之小。阿里、腾讯把控客户的动态和最及时的资信状况,中信银行把控客户静态的、过去的资信状况。一静一动相结合,对客户的信用状况基本可以了解得既清楚又全面,进而能够准确对其进行授信。既然阿里、腾讯等公司愿意承担风险,央行就没必要在这些技术细节上纠缠不休。何况货币政策应公平、统一,要一碗水端平,不能以厚此薄彼的方式解决问题。

互联网金融被称为草根金融,服务的是最底层的中小微企业和最为普通的百姓民众,正好弥补了我国长期以来小额融资、小微贷款的金融短板。监管部门如果不遗余力地打压互联网金融,将会扼杀创新、保护守旧、损害百姓的利益。创新和监管虽是一对矛盾,但创新更难。马云说打败他的不是技术,而仅仅就是一份文件。马云说的没错。不如先鼓励创新,出现风险或出现风险苗头再叫停也来得及。

先实践、后监管是正常节奏

国际上,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美国出现无数逃避存款监管的金融创新工具,美国政府在合法化前给了20年

观察期,并不是打压叫停和限制金融创新。

国内情况,记得在开办上海证券交易所[微博]时,邓小平说过这样的话:“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搞一两年对了就放开,错了就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有多种办法,可以留一条尾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回头看,我国股票市场经历的风风雨雨,中间也付出过十分惨痛的代价,股票市场所承受的风险比如今的互联网金融要大得多。时至今日,股票市场也还有圈钱、赌场的诟病,也不完善,还在不停改革、探索。但总体来看,股票市场作为一种重要的要素市场,大方向是正确的,对我国经济发展积极作用应该充分肯定。

互联网金融发展道路就应该像邓小平说的那样,“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从我国互联网发展看,实际上道路也不平坦。互联网与传统冲突、跨界问题也是层出不穷,比如盗版、第三方支付等。但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新技术,更是一种新思维,它正在荡涤着传统行业的思想,互联网企业颠覆了传统行业。我国电子商务业务也是在既没有支付也没有网上交易的情况下,在缝隙里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互联网的策略是包容的、开放的。比如,正是央行对线上支付的包容开放政策,才使像支付宝这样的业务迅速发展起来,才有今天电子商务的空前繁荣局面。

宏观上管住,微观上放活,这正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使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主张。而且,在结束不久的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央行行长周小川也说过“余额宝等金融产品肯定不会取缔”的话。3月25日刚结束的国务院常务会,我国政府进一步重申了要鼓励创新,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李克强总理说,市场要“法无禁止即可为”,而政府要“法无授权不可为”。“先实践、后监管”,这不正是一种改革思路,创新驱动思路吗?

应以包容、开放思维拥抱创新

宏观监管有三个目标:一是创造一个地位与资格相同、进入与退出一致、各显其能与各得其所的自由竞争的公平公正平台。二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经济不能大起大落,也不能有大的风险,特别是不能发生颠覆性错误。宏观监管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鼓励创新。特别是我国在转轨和发展双重目标驱动下,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通过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政策应向创新大力倾斜。保护创新是政府的职责。

一方面,支付宝等视为银行存款、余额宝等视为理财产品、二维码支付等同于银联POS机支付、虚拟信用卡视为信用卡,同权同价;另一方面,鼓励互联网金融做小微、普惠式和脱媒化金融服务创新,坚持用户体验发展方向,用大数据

化解小额金融巨大的风险隐患;还有一方面,以包容开放的态度,鼓励包括银行、互联网企业在内的所有实体,大胆尝试各类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业务,先行先试,在出现问题和积累经验后,再探索监管办法,规范市场和行业发展。

互联网的核心特征是大数据、互动、无时空限制。互联网金融可以在金融业态里,充分施展互联网这些特长,推陈出新创造众多的新颖业态。互联网金融创新空间巨大。利用大数据优势捕捉机会、规避风险、提高效率,存在巨大的机会;同时,金融脱媒、普惠金融等理念,激发海量民间小额资金活力,也存在巨大的想象空间;互联网金融可以打破时间空间限制,节约传统银行的巨大实体柜台成本;有专家甚至认为,数字化和网络可以创造一种新颖的信用关系,每人一个独立身份和网上账户,解决一切计价、支付、结算、储备等功能,最终取缔传统货币。

比如,阿里金融,从支付业务到货币市场基金,到信用卡,再到银行,从阿里巴巴、淘宝和天猫[微博]商城众多店主,发掘海量融资和贷款,相信有巨大业务空间,能够成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的重要环节。

“允许看,但要坚决试”,透露的是包容和开放思维,是改革的气魄,是大智慧。不可否认,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模式还十分不完善,但显然还没有到要引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地步。目前的互联网金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就像要

学习走路的孩子,歪歪扭扭的。但凡事都有个过程。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害怕摔跤就放弃走路,更不能一棍子打死,将这些充满活力的新业态扼杀在襁褓中,还是要多给它们一个宽松的土壤,让其快速成长。

显然,央行应该转变观念,好在央行近期表态放松互联网金融从严监管,已经在转了。比如,央行召集部分机构和学者座谈,并透露《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短时间内不会发布实施。而此前被叫停的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将在第三方认证安全后放行。相信一向开明的央行在互联网新金融大潮下最终是会站在支持创新、勇于改革一边的。

“允许看,但要坚决试”,透露的是包容和开放思维,是改革的气魄,是大智慧。不可否认,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模式还十分不完善,但显然还没有到要引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地步。目前的互联网金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就像要学习走路的孩子,歪歪扭扭的。但凡事都有个过程。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害怕摔跤就放弃走路,更不能一棍子打死,将这些充满活力的新业态扼杀在襁褓中,还是要多给它们一个宽松的土壤,让其快速成长。

朱幼平

互联网金融自2003年诞生以来,很短时间内可谓创新连

连,吸引了大众的眼球。面对来势汹涌的互联网金融,央行[微博]终于坐不住了,最近频频出台严厉的监管政策措施。例如,央行先是3月13日暂停了二维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业务,不日又就支付宝[微博]等第三方支付设限政策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并于3月18日通过有明显政策导向文章发声,释放对余额宝[微博]、财付通等实施存款准备金管理信号,还在3月21日勒令汇付天下、易宝支付、随行付、富友、卡友、海科融通、盛付通、捷付瑞通等8大收单公司4月1日起停止收单,最近又终止了货币基金提前取款不罚息的政策红利。总之,央行的思路是宁缺毋滥、从严监管。

受其影响,日前工、农、中、建四大行也开始了对支付宝进行设限应战,相继调低对支付宝快捷支付额度。工行的额度由原先的单笔5万下调为5000元,每月限额则从20万降为5万;中行、农行则将额度从原先的单笔5万降为单笔1万元;建设银行3月22日下调了其用户通过支付宝快捷支付网上消费及购买余额宝的额度,从原先的单笔5万降为5000元。面对这样的局面,有人建议马云[微博]可以采取反制措施,例如,阿里集团旗下公司彻底断绝与四大行包括资金存放等所有业务,说不定四大行伤得更严重。因为这样做可能造成许多支付宝、余额宝客户弃四大行银行卡而去,四大行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但我们认为这样做显然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应该做技术创新上的、用户体验上的超越式

竞争,才是正确选择。

当下,关于互联网金融监管与创新、业务竞争,各种力量之间的博弈愈演愈烈。可以预计,未来搏杀还会持续升温。而媒体和专家舆论,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央行的出发点

这是一次监管思维与创新思维的碰撞。

这个碰撞,折射出来的意蕴悠远深长,令人玩味。央行的从严监管主张是否过头?究竟怎样掌握监管和创新的平衡点呢?

有人认为,央行出台严厉的监管措施,是出于对国有银行和旗下中国银联的袒护,央妈对亲儿子偏心,这实在是天大的误解。实际上,执掌货币政策的央行一直就在与银行等各路大金融机构博弈。特别是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央行致力于控制货币总量、盘活存量的努力,试图在金融领域挤泡沫、去杠杆、控风险,把钱逼到实体经济中。2014年政府把M2增速目标定为13%左右,仍然是在有意识地控制货币投放。

但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这些努力的实际效果并不很理想。经济增速下行,需要大货币投放支持;而防通胀、抑制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等,又需要收紧货币,货币政策处于两难境地。更头疼的是,央行放宽了货币,银行等金融机构资金都流入

到信托、理财、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投机等影子银行领域,货币空转,反而因抬高资金价格,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越发得不到资金的支持。央行钱投得越多,实体经济越拿不到资金。

互联网金融兴起,作为鲶鱼效应,虽然在打破垄断、提高银行货币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作用很明显,但由于目前余额宝等商业模式设计缺陷,银行储蓄搬家,加价后又回到银行,也没有实现央行把钱逼到实体经济领域的政策意图,反而加剧了“钱能生钱”的生泡、发泡机制空转。在这个当口,央行能不出手从严监管吗?

从宏观角度看,金融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银行效率低,而是钱不能进入到实体经济,转化为资本,为推进转型升级助力。看懂了这个棋局,就能理解央行的立场和监管思路。毕竟,央行是货币政策的操盘人,有为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功能,不希望金融系统有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金融系统看起来复杂,实际上都在经营货币这个单一产品,高度同质化,风险传导超速度。所以,央行不愿看到哪怕只是一点点风险苗头。

可以讲,从货币诞生到金本位,再到美元国际货币地位,全球都还没有找到一个稳妥的金融治理体系。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充分说明了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不完善,危机发生后也没有一个很好的应对之策。我国当然也不例外,金

融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同样还需要长期而艰苦地不断摸索。

央行监管确实过头了

监管是必要的,但央行从严监管有些过,而且做法似乎有些凌乱。

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是央行的责任不假,但宏观调控也需要创新。特别是,不能让某几款产品、某几个公司,甚至一个行业,去担纲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应该设计合适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系统性解决问题。事实上,金融业是一个资产总规模超过150万亿元人民币的高管控行业,互联网企业则规模小得多,十几家主流互联网公司年收入总和不及工、农、中、建四大行中的任何一家。2012年工行净利润2387亿元,而BAT三家净利润总和不过261亿元。两者之间的竞争被形象比喻为大象与蚂蚁打架。虽然余额宝声势很大,已取得5000万用户和8100亿元融资额,在竞争中其年化收益率已经开始持续下降,还没有看到大的风险。

确实,当前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存在合规性问题。比如,虚拟信用卡、二维码支付都没有本人亲自验证环节,在连身份证复印件都不能采信的信用大背景下,似乎面签是必须的。再有,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是金融业务无疑。它留存了用户账户上的余额,本质上等同于存款,而且还占有了用户的

零利息存款。支付宝等在我国银行没有发展起第三方支付业务的空白处产生,虽后追加了牌照管理,但并没有纳入一般存款准备金管理。

还有,余额宝、财付通等通过与货币基金捆绑,本质是理财产品。因为理财产品比一般存款利息高、风险也高,应加收比存款准备金比例更高的风险准备金。余额宝暂时的“从银行中来,到银行中去”商业模式,还存在严重缺陷,必须找到新的资金出口。

而且,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上市,可惜的是中国大陆大多数投资者不能分享阿里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果,拱手让给了美国乃至西方投资者。这是中国投资者的一大遗憾,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与体制的悲哀。

但是,传统银行对申请信用卡客户的资信调查和把控只能是过去的和静态的。如果客户申报的静态工薪收入等不实,信用卡授信额度和透支风险就会裸露出来。阿里、腾讯等互联网金融就大不相同了,特别是阿里。他们与中信银行联手推出网络信用卡后,在拓展客户的信用把控上将会更加全面、真实、准确,风险敞口非常之小。阿里、腾讯把控客户的动态和最及时的资信状况,中信银行把控客户静态的、过去的资信状况。一静一动相结合,对客户的信用状况基本可以了解得既清楚又全面,进而能够准确对其进行授信。既然阿里、腾讯等公司愿意承担风险,央行就没必要在这些技术

细节上纠缠不休。何况货币政策应公平、统一,要一碗水端平,不能以厚此薄彼的方式解决问题。

互联网金融被称为草根金融,服务的是最底层的中小微企业和最为普通的百姓民众,正好弥补了我国长期以来小额融资、小微贷款的金融短板。监管部门如果不遗余力地打压互联网金融,将会扼杀创新、保护守旧、损害百姓的利益。创新和监管虽是一对矛盾,但创新更难。马云说打败他的不是技术,而仅仅就是一份文件。马云说的没错。不如先鼓励创新,出现风险或出现风险苗头再叫停也来得及。

先实践、后监管是正常节奏

国际上,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美国出现无数逃避存款监管的金融创新工具,美国政府在合法化前给了20年观察期,并不是打压叫停和限制金融创新。

国内情况,记得在开办上海证券交易所[微博]时,邓小平说过这样的话:“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搞一两年对了就放开,错了就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有多种办法,可以留一条尾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回头看,我国股票市场经历的风风雨雨,中间也付出过十分惨痛的代价,股票市场所承受的风险比如今的互联网金融要大得多。时至今日,股票市场也还有圈钱、赌场的诟病,也不完善,还在不停改革、探索。但总体来看,股票市场作为一种重要的要素市场,大方向是正确的,对我国

经济发展积极作用应该充分肯定。

互联网金融发展道路就应该像邓小平说的那样,“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从我国互联网发展看,实际上道路也不平坦。互联网与传统冲突、跨界问题也是层出不穷,比如盗版、第三方支付等。但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新技术,更是一种新思维,它正在荡涤着传统行业的思想,互联网企业颠覆了传统行业。我国电子商务业务也是在既没有支付也没有网上交易的情况下,在缝隙里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互联网的策略是包容的、开放的。比如,正是央行对线上支付的包容开放政策,才使像支付宝这样的业务迅速发展起来,才有今天电子商务的空前繁荣局面。

宏观上管住,微观上放活,这正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主张。而且,在结束不久的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央行行长周小川也说过“余额宝等金融产品肯定不会取缔”的话。3月25日刚结束的国务院常务会,我国政府进一步重申了要鼓励创新,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李克强总理说,市场要“法无禁止即可为”,而政府要“法无授权不可为”。“先实践、后监管”,这不正是一种改革思路,创新驱动思路吗?

应以包容、开放思维拥抱创新

宏观监管有三个目标:一是创造一个地位与资格相同、进入与退出一致、各显其能与各得其所的自由竞争的公平公正平台。二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经济不能大起大落,也不能有大的风险,特别是不能发生颠覆性错误。宏观监管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鼓励创新。特别是我国在转轨和发展双重目标驱动下,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通过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政策应向创新大力倾斜。保护创新是政府的职责。

一方面,支付宝等视为银行存款、余额宝等视为理财产品、二维码支付等同于银联POS机支付、虚拟信用卡视为信用卡,同权同价;另一方面,鼓励互联网金融做小微、普惠式和脱媒化金融服务创新,坚持用户体验发展方向,用大数据化解小额金融巨大的风险隐患;还有一方面,以包容开放的态度,鼓励包括银行、互联网企业在内的所有实体,大胆尝试各类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业务,先行先试,在出现问题和积累经验后,再探索监管办法,规范市场和行业发展。

互联网的核心特征是大数据、互动、无时空限制。互联网金融可以在金融业态里,充分施展互联网这些特长,推陈出新创造众多的新颖业态。互联网金融创新空间巨大。利用大数据优势捕捉机会、规避风险、提高效率,存在巨大的机会;同时,金融脱媒、普惠金融等理念,激发海量民间小额资金活力,也存在巨大的想象空间;互联网金融可以打破时间空

间限制,节约传统银行的巨大实体柜台成本;有专家甚至认为,数字化和网络可以创造一种新颖的信用关系,每人一个独立身份和网上账户,解决一切计价、支付、结算、储备等功能,最终取缔传统货币。

比如,阿里金融,从支付业务到货币市场基金,到信用卡,再到银行,从阿里巴巴、淘宝和天猫[微博]商城众多店主,发掘海量融资和贷款,相信有巨大业务空间,能够成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的重要环节。

“允许看,但要坚决试”,透露的是包容和开放思维,是改革的气魄,是大智慧。不可否认,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模式还十分不完善,但显然还没有到要引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地步。目前的互联网金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就像要学习走路的孩子,歪歪扭扭的。但凡事都有个过程。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害怕摔跤就放弃走路,更不能一棍子打死,将这些充满活力的新业态扼杀在襁褓中,还是要多给它们一个宽松的土壤,让其快速成长。

显然,央行应该转变观念,好在央行近期表态放松互联网金融从严监管,已经在转了。比如,央行召集部分机构和学者座谈,并透露《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短时间内不会发布实施。而此前被叫停的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将在第三方认证安全后放行。相信一向开明的央行在互联网新金融大潮下最终是会站在支持创新、勇于改革一边的。

天使投资https://www.doczj.com/doc/5913564051.html, M8H5

2015年中国新经济年会1月14日在京举行,年会邀请知名经济学家、不同行业领军企业家以及监管部门,碰撞求解新经济之路,分享互联网金融、创业创新等汹涌“声浪”。新华网记者黄博阳摄

新华网北京1月14日电2015年中国新经济年会今日在京举行,年会邀请知名经济学家、不同行业领军企业家以及监管部门,碰撞求解新经济之路,分享互联网金融、创业创新等汹涌“声浪”。

年会上揭晓了2014年度“十大新经济关键词”,包括创业创新潮、BAT生态圈、中概股上市潮、O2O、互联网金融等。

一、网络信息安全

随着网络空间重要性的不断上升,社会、经济、生活、生产等活动的重心逐渐转移到互联网上,各国均开始重视网络空间战略。在此背景下,网络空间安全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的核心要素,也将成为未来国家经济、政治、军事的核心。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强调,要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体现了中国最高层全面深化

新闻评论写作复习重点

上编 第一章: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 【选择】 1、新闻评论最早出现于报刊。 2、和新闻报道相比,新闻评论可以说是有形的意见。 3、新闻评论作为政论性的载体,其首要的特征是新闻性。 4、新闻评论学除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之外,还具有政治性。 5、新闻评论说理分析的切入点主要有理论捆、政治、政策、思想。 [简答] 1、新闻评论主要有那些体裁? 新闻评论的体裁主要有: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文、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 2、新闻评论的特点有那些? 新闻评论的特点主要有: (1)新闻性 它有表现为:现实的针对性,即在选题和立论上有的放矢,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 发表意见;较强的时效性,即对现实做出及时的反映。从社会效益出发,掌握时机,切合时宜。 (2)政治性 具体表现为: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注重选题的政治意义;着重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分 析和论述问题。 (3)群众性 面向广大群众,关心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说理论述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 3、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有哪些? 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有: (1)引导作用:旗帜鲜明地分清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界限。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行舆论引导。 (2)监督作用:弘扬先进的思想和精神,揭露和抨击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各种不良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实现有效的监督。 (3)表态作用:代表新闻媒介表明对重要事件和问题的态度。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介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表明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却中的态度。 (4)深化作用: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配合发表,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分析,从思想、政治高度说问题。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 第二章: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 [选择] 1、新闻评论写作过程的第一道程序是选题和立论。“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对评论写作而言,讲的就 是选题和立论的重要意义。 2、新闻评论的选题是指选择和确定论题。 3、立论要做到新颖的前提是准确。 4、新闻评论若能及时地洞察矛盾和预测将会出现的矛盾,其立论就有前瞻性。 5、引语在新闻评论写作中的作用主要是充当论据。 6、立论的基本要求有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前瞻性。 7、立论的前瞻性具体表现在重提示、洞察力、预见性。 [简答]

金融创新与监管问题研究

金融创新与监管问题研究 一、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 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来自不同的金融主体,金融机构推出新的管理制度,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是为了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技术发展的要求,或是为了避免风险,逃避监管,达到在新的市场条件下提高金融密集效益的目的。 金融监管和防范金融风险以维护金融秩序为目的,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金融创新在促进金融体系变革的过程中,将向金融监管提出新的课题,带来新的制度和规范,和推动金融监管水平不断的提高。而新的监管因为金融创新提供新的动力和更为广阔的空间。正是金融创新和监管创新共同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下,金融运行效率不断得到提高,金融系统的安全性不断得到增强。此处,有效的金融监管既要给予金融创新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还要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也就是说金融监管一方面要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活动,防止出现因为管得过死,统得过紧,不利于金融企业的创新,另一方面要消除和防范金融创新带来的金融风险,迎接伴随金融创新而来的日益复杂的金融环境和金融风险的挑战。因为每次创新它都是在旧规则上突破,在旧监管手段的突破,如果创新很多,突破的速度过于快,整个市场风险,整个监管的盲点就会增加。因此,监管的环境就越发复杂,监管的手段也就越来越困难。 二、传统意义上的金融创新与监管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金融机构受到政府的政策性干预,自主创新能力差,业务类型单一,主要充当的是政府的政策执行职能。在那个时候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主要集中在国家的大型重点项目和重点扶持项目上,为国家重点工程提供资金支持。个人储蓄业务是当时主要的吸收存款业务,也是针对个人的核心业务,其它理财业务很少。保险业、证券业还处于萌芽状态。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先后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后来随着国内各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成立,大大增强了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同时也增强了彼此间的竟争,以往的以国家政策扶持的国有商业银行的老大地位已一去不返。自主经营,自谋出路,自我创新就成了各金融机构的工作核心。这个时期,保险业、证券业也得了飞速的发展,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健全。 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更是加快的金融体系的发展,保险业、证券业、银行业,三业同进,更是互相竟争,为了应对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我国的金融机构必须增强自身实力。 三、现代金融体系对金融创新提出的新要求 为了兑现我们当年加入WTO时的承诺,五年内逐步开放银行市场,到时候面对管理经验丰富,服务质量优越,机构发展成熟的外国金融机构,我们将何去何存,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头等大事。 为了应对这一天的到来,我国金融机构积极应对,努力创新,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法律体制更加健全,金融业经营更加规范

最新浅谈美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实践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浅谈美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实践及对我国的 借鉴意义 互联网金融(ITFIN)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ITFIN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兴领域。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监管;意义;实践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主要以下几点: 一是互联网金融涉及面广,影响力大。互联网金融是传统意义上的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和创新,它的风险会比单纯的传统金融和互联网行业大得多。互联网金融中由于普遍存在着跨业经营,非传统的金融行业进入到金融行业的现象,这时的对金融风险认识不足和管控能力不够,任何的企业都无法保证投资者能够永远获得比银行存款要高的回报。如果投资者不能获得当初承诺的预期收益,再或者出现了基金的亏损,那么会带来非常大的风险。 二是在监管手段和模式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创新太快。由于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通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等非金融机构纷纷挤入了互联网金融领域,这使得传统金融产品加紧创新步伐,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出现了许多新产品、新模式还有新业态。但是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严重跟不上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步伐,传统的金融监管不适用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监管中跨部门的协调机制还没有形成,部门间职责划分不清,互联网金融行业还存在着非常多不规范的地方。这

一系列问题将导致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发展模式过于创新或者是创新不足,严重脱离现实社会经济状况,将最终使互联网金融行业出现发展瓶颈。 三是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很大。我们以P2P为例,网上信贷平台要求借款人向平台提供个人的基本信息,比如本人的学历证明、财产证明等。此类信息很容易伪造,给平台的信用评估工作带来难度。借款人也有可能为了交易的顺利进行而有意隐瞒一些信息,加大了信用风险,导致P2P平台处于不利的位置。 随着互联网金融日益发展,美国监管者们开始探讨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问题。早在2008年9月,波士顿联储和亚特兰大联储写了《理解新型零售支付中的风险》,这篇文章写到零售支付正在从纸质支付转向非现金交易,这会带来清算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系统性风险、法律风险等许多风险。这篇文章指出,对于新型零售支付的监管,监管者应该相信市场,但不能盲从。为此,波士顿联储和亚特兰大联储组织成立了MPIW(the Mobile Payments Industry Workgroup),邀请业界和监管机构一起来讨论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监管状况和建立新的法律法规的需要等问题。 一、在市场准入美国的P2P平台受SEC的严格监管,SEC规定网络信贷平台注册为证券经纪商,并且将网上信贷平台交易的凭证认定为证券。在SEC注册的成本较高,如P2P平台Lending Club注册成本竟达到400万美元,此举能够增强P2P借贷平台的抵抗风险能力和偿债力,有利于维护P2P市场的安全。Zopa作为英国贷款规模最大的P2P平台因为这个原因而放弃了进入美国的市场。所以高门槛也减少了许多潜在的市场参与者。网贷平台不仅要求在SEC登记,还要求在所在州的监管部门进行登记,州证券登记部门的登记要求与在SEC登记大致相同,但不排除有些地方在投资者登记时增加一点儿其他内容,如增加个人财务信息,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分析剖析

防灾科技学院 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 题目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分析 专业 层次 学号 答辩人张全东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分析 防灾科技学院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专科)****级*****专业 ***** 摘要:随着金融全球化和综合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我国金融业已经进入互联网金融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互联网用户急剧增多,消费者的网络消费习惯逐渐形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在2014 年,互联网金融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出我国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视。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在满足实体经济发展、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信息技术革新、普惠金融的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这一新生金融事物也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在对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的研究,更是显得尤其重要。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本文论述,以期对我国金融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中国金融业影响风险监管

目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文献综述 (2) 二、互联网金融理论概述 (3) (一)互联网金融 (3) (二)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3)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 (4)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存在的原因分析 (5) (一)现有金融体制方面的不足 (5) (二)现实供需矛盾的存在 (5) (三)低成本高收益的盈利模式 (6) 四、互联网金融监管风险监管存在的问题 (6) (一)市场机制不完善 (6) (二)现行体制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适应 (7) (三)政府监督体系不健全 (7) 五、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措施和建议 (8) (一)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8) (二)创建互联网金融监督机构的行政管理机制 (9) (三)健全政府部门监督管理 (9) 六、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实现中国金融的新发展 (11) (一)转变观念,认清互联网金融的价值 (11) (二)提高金融机构电子化 (11) (三)提高互联网金融的网络安全性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时事评论的写法

时评写作的基本要求应该有这样几条: 第一条是时效性。时效是对整个新闻传播来说的。从新闻评论的传播来看,时评的时效性要求应该更高、更严一些,毋宁说常常是到了苛求的程度。例如嘉兴日报对其开创的“嘉兴时评”的要求是在新闻一线“第一时间发表评论”。{4}新华社的许多“新华时评”也大都是随新闻事件或新闻报道而随时播发的,有的甚至还会早于新闻报道播发,以抢占舆论引导的制高点。总之,就是要求能及时、随时、即时发表评论。 第二条是针对性。就是所论何来?是冲着什么来的?是否有的放矢的问题。新华社对“新华时评”的要求是“缘事而发”“抓住新闻事件,紧扣时代脉搏”“针对性强”。人民日报对“人民时评”的追求是“紧密关注事实”“让评论与新闻如影随形”,都是说的时评要见事见物,不能无的放矢、无病呻吟,放空枪、打乱炮。 第三条是战斗性。这是时评从一产生就与生俱来的传统,它来自于报纸设立的监督政府的功能,来自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报刊论战的特色,甚至来自于时评初创时曾经有过的别名“短批评” (1896年6月26日创刊于上海的《苏报》)和“批评”(1907年4月2日创刊于上海的《神州日报》)等。就是说时评因为本质上含有的批评甚至批判的意味和功能在里面,就总是免不了要批评、批判甚至骂人的。骂什么人?当然是一骂贪渎腐败者,二骂为富不仁者。正是时评的战斗性要求,才使得它可以体现出“尖锐泼辣”的特点。 第四条是简捷性。因为时评的特点有“简洁明快、短小精悍”,是匕首和投枪似的文体,又由于时评对时效性的苛刻要求,是短兵相接的快速肉搏,所以不能也无法走“漫长”的路线,只能要求以最简洁的文字表达尽可能深刻的思想,传达成熟的意见,传播正确的观点。 在具体的写作中还须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自圆其说。 你的观点,说出你的道理。并且要说得有道理,才能以理服人,这叫做“有理走遍天下”。 事实为依据”“事实胜于雄辩”的要求和过程,是使时评写得有理有据、不容置辩、令人信服的必然要求。

写作指导:如何写好新闻评论

如何写好新闻评论 浅谈我的新闻评论观 新闻评论是所有新闻作品中比较特殊的一环,不似通讯、消息等新闻文体要求高度客观,新闻评论只要是立足于事实,其所言不受诸多限制,可以嬉笑怒骂、可以寻章摘句,亦可以高瞻远瞩,只要文责自负便可。 新闻评论形式自由,从长短来讲,可以寥寥几百字,就事论事、点到即止,这类评论的特点是一针见血、以语言和观点取胜。评论也可以洋洋洒洒几千字,以小见大、分析鞭辟入里,这类评论则以缜密的思辨和旁征博引取胜。而无论哪一种评论都离不开深厚的学识功底和独到的见解,以及良知的坚守。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评论更需要有冷静的头脑和高屋建瓴的气魄和能力。离开这些,新闻评论就不免隔靴搔痒、言穷气短,令读者观后或不以为意或一笑置之,起不到引起思考和讨论的作用。从这点来讲,虽然评论较一般新闻自由性强,但写好评论绝非易事。从事实到观点的选择、提炼和表达都蕴含着深刻的学问。一般来讲,要有重要的事实,新颖的观点,以及成熟的表达。 事实是一篇评论的由头,事实的发生是客观的,不需要有人为的提炼和修饰。评论者只需做出选择即可。评论选择的事实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经过记者报道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的事实,也就是平时所说“热点”和“焦点”;另一种是并未得到公众的注意还未形成舆论的事实,可以看做“冷点”,通过有力的评论让这些事实

18 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无论哪一种事实,都是与人民生活和福祉息息相关的。“激 浊”一文关注的便是 2011年10月发生在广东的小悦悦事 件,一个倒在车轮下的两岁女童经历了肇事者的逃逸和 个路人的漠然,最终被一个拾荒者救起,却仍然没有能够生 还。这一事件之所以造成了如此强烈的社会反应,正因为我 们处于一个社会变革、信仰流失、价值观重塑、人心浮躁和 焦虑的时代。小悦悦事件的震撼让很多人暂停了忙碌求生的 脚步,回视灵魂深处的一抹阴暗和深藏的人性光明。这是事 实的力量,这样的事实让拿笔的人有责任、有义务去关注和 写作。 新颖独特的角度、深刻有力的观点无疑是一篇评论的核 心。没有好的观点也就无所谓表达。观点的选择要建立在公 民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心之上。我坚定认为只有“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才能写出真正的好评论,玩世不 恭的调侃读起来有趣却容易流于肤浅,当然我指的不是表面 上的玩世不恭。“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 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这些名人包括司马 迁都是在痛苦中“有所郁结”,从而“发愤”著书,为世人 留下宝贵遗产。同时,严肃而庄重的态度会感染读者,让读 者感同身受。 一个新闻事件,头绪万千,有的人会觉得事实就摆在那 里找不到什么观点,有的人会觉得思路太多不知选择什么角 度。此时观点的提炼便是要在芜杂的事物中找到观点的突破 口。

论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从历史看来,一个世纪的金融创新都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金融创新也存在金融风险。如果金融创新缺乏有效监管,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演变成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是金融主管部门依法利用其行政权利,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实施管制和约束,以控制金融业整体风险,限制金融业过度竞争,促进金融业依法健康稳定运行。 金融创新指新的金融工具的广泛应用和新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出现并被社会广泛接受。 金融创新的总趋势是证券化和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 即将信贷流量从银行放款转为可上市买卖的债务证券。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是宏观经济发展、金融管制放松、金融技术进步和金融工具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整个链条看来,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利于金融效率的提高和金融资源的有效配 置;同时,金融创新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财务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对于整个金融体系可能会导致金融脆弱性,影响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动。 我们必须要承认,金融监管体系构建的初衷并非是要限制金融创新,而是维护社会信用秩序的完好和保证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充分发挥金融的经济助推作用,其实质是介入金融体系的政府活动,目的是促进经济与金融的健康发展。 监管对创新的无意识强制性推进和创新引起的监管手段或体系的被动调整完善,决定了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即没有金触监管,就没有金融创新,没有金翮创新,也就没有金翮监管的逐步完善。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矛盾对立,形成了“监管——创新——再监管——再创新”的良性动态循环博弈发展过程。如果单纯地强调金融创新,而放弃金融监管,就会产生新的金融风险甚至导致金融危机,金融效益就无法继续;如果单纯地强调金融监管,而放弃金融创新,就会抹杀金融的活力甚至遏制金融发展;只有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掌握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平衡点,在监管中创新,在创新中监管,才能共同发挥两者的效用。 适度进行金融创新。实施有效的风险监管,防范金融危机 必须首先从立法上对风险监管进行规范因此,深刻认识金融创新带来的负面影响,建议从商业银行、金融控股公司、保险业、证券交易所调研不同金融创新的,行为并进行法律规范,保障金融机构业务经营的合法性和安全性,防范金融风险; 其次要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提升监管效率,随着金融创新进程加快,金融业务交叉增多,不可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造成监管成本过高和监管效率降低。建议央行、银监局、保监局、证监会统一联合成立一个金融服务局,专门从事金融创新的风险监管,加大监管的透明度,加深监管程度,推行以目标为导向的监管规则,提升监管效率; 第三要约束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稳步推进复杂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应对国有金融控股集团的高管们进行管制,对投资复杂金融衍生品进行严格限制,要进行预算硬约束,约束高管们的冒险投机行为,预防道德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最后是要建立金融创新的风险预警机制,加强系统性风险评估。我们应采取不同的系列指标,根据预防货币危机预警系统的理论框架,建立一个风险评估体系,确定一个临界范围,有效管理金融创新所产生的风险,监督金融市场各方面的投资战略、投资领域、投资信誉等多个方面情况,形成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浅谈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和建设思路

浅谈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和建设思路 在近些年,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大大的冲击了传统金融体系,同时也给我国金融产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契机。而发展迅速必然其中就会有弱点存在,而如何减轻问题,从而加快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是我们所要认识并探索的问题,通过进行良好的建设,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朝现代化社会迈进。 一、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现状 (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现状 目前我国网络第三方支付已经在逐步形成一个体系,通过不断的完善和建立,已将大大的降低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第三方支付监管主要具有是两个问题,首先是作为主要的监管部门的人民银行在近些年连续的颁发了关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都有效了限制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一些潜在风险,避免了一些由于监管不力而引发的金融漏洞。其次,支付清算协会针对目前的发展推出了一些规范性文件,有效的预防第三方支付机构所带来的风险,从而使得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能够有效的进行。 (二)众筹融资的现状 我国近几年流行起一种融资形式,叫做众筹,而这种融资方式存在着不规范行为,我国在2014年推行了相关文件对重筹融资进行规范,这项文件的推出对于众筹融资具有很大的限制性,但是众筹已经是非常广泛的一项行为了,文件是难以杜绝的,因此,面对不规范和风险的地方可以进行有效的管理,而不是遏制。 (三)销售渠道业务的现状 销售渠道的业务主要指的就是电子商务,目前,随着生活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购物,而一些金融支付机构与互联网销售进行有效的合作为销售机构和金融支付机构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一)个人会在利益驱使下产生不理智行为 以互联网作为媒介来进行金融交易本身不是面对面的进行交易,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在网络上不能够准确的核对交易双方的信息,因此中间产生金融欺诈的行为是非常多的。现在网络上有很多借贷机构,由于出资人不能准确的核对借资人的信息,因此这种交易就存在着很大的风险,而如果被欺骗,那么就会

浅谈新闻评论的新闻性与创新

浅谈新闻评论的新闻性与创新 摘要: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最大区别在于,新闻报道是将新闻事件原滋原味地告诉受众,而新闻评论则是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评述阐明某种道理。新闻评论就其内容和性质来说,仍属新闻报道,是新闻报道的的延伸、拓展和深化。新闻评论具有新闻价性。同时,在新闻评论实践中,新闻评论表现出新的形式和新的要求。 关键词:新闻评论新闻性新形势新要求 近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受众心理需求的不断变化,各种不同的新闻文体在改革中不断求异、创新,积极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新闻评论也是如此。 一、新闻评论的新闻性 新闻评论从其产生、形成和发展,一直作为新闻宣传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在新闻报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新闻评论这一样式的特征是什么,一直以来是业界和新闻评论研究界所争论的问题。对于新闻评论的特性可以说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各持己见。不管对新闻评论的特性的认识持何种主张,我以为,新闻评论的新闻性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写作新闻评论和研究新闻评论都离不开新闻评论的新闻性这一根本特性。新闻评论的新闻性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真实性。新闻评论依赖于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是建立在真实事实基础之上,是对真实事实展开的评论,如果事实失去了真实性,有关评论就毫无价值可言。 2.时效性。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同样包括时新性和时宜性。新闻评论新闻媒体、个人就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或问题展现观点、表明立场、发表意见的文体。 二、新闻评论的新形式 新闻评论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方式,是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求异闻创新的,新闻评论最早运用于报纸新闻,尔后经过被广播电视媒介所借鉴。新闻评论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了新的形式。 1.评论主体的人格化。新闻评论是说理的论说文,重在说理,表明评论者的态度、观点和立场。以往新闻评论在说理议事过程中,常以居高临下地说服教育,受众听到的仿佛是“神”的声音。评论主体的人格化,由“神”变为“人”。这个“人”是媒体的代言人,而在受众的感觉中,他就是他本人,他在表达着他自己,他说的都是他想说的,他说的都是从他的思想情感中流淌出来的,受众感受着他的内心情感,品味着他的人格魅力,为其吸引,与其共鸣。

【2019新闻时事评论10篇】2015年新闻时事评论的写法

【2019新闻时事评论10篇】2015年新闻时事评论的写法 【--其他祝福语】 时事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体裁。 与其他言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1、展开话题:说说你对这件事的观点。 2、分析这件事对社会、对人们、对自然等的影响。

3、提出建议或希望。 (1)按评论对象的内容分类:有政治评论、军事评论、经济评论、社会评论、文教评论、国际评论。 (2)按评论的解说型评论性质功用分类,有论、鼓舞型评论、批评型评论、论战型评论等。 (3)按评论写作论述的角度分类,有立论性评论、驳论性评论、阐述性评论、解释性评论、提示性评论。 (4)按评论的形式分类,有社论、编辑文章、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思想评论、专栏评论、新闻述评、论文、漫谈、专论、杂感等 时事评论的写作:

第一,要注重针对性。 需要文明回答的主要思想,解决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 第二,论点要新鲜。 就一篇评论而言,论点是观点。是灵魂。论点不新鲜,或者和报纸上或网络上发表过的相雷同,读者看了开头就兴味索然,不想看下去了。 第三,论据要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 评论的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论据,既是论点的依据,又是评论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

精心挑选作为论据的事实,至关重要。 第四,说理要有深度。 写评论,要在说理上下功夫。一篇评论,说理有无深度,往往关系到它的成败。 此外,评论写作还要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有点文采,使评论写得更好。

浅谈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以P2P网贷平台监管为例概要

101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年1月下2013. [4]任晓燕.培训师品牌塑造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5]邓倩.太原市英语培训机构发展战略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 [6]陶茜.国内英语培训机构品牌营销问题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 师范大学,2011. 摘要:P2P网贷在2007年传入中国,虽然P2P不是我们的原创,但是在监管真空和法律灰色地带下的“监管套利”,同时迎合市场需求野蛮生长,极大的冲击了我国金融行业原有的生态位。P2P网贷既填补了金融某些领域的空白,被社会各界人士所看好;又使得“金融脱媒”,脱离了传统银行完善的风控体系,加剧了行业不稳定因素,引发了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讨论,成为了极富争议的“生态入侵者”。社会对互联网监管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试从P2P网贷平台的监管展开分析,从而打开国内整个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格局。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P2P;网贷;金融监管;跑路 一、导论 国内专家及学者对于P2P网贷,持正面看法者,主要从其对成本的节约、对百姓的方便、对利率市场化的推动等方面力挺;持负面看法者,主要从是否推高了利率成本,技术上是否安全等方面进行质疑,而无论何者,都在监管的理论基础、监管的必要性和监管的审慎尺度等方面缺乏深入的讨论。 而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国外具体又是如何做的呢?笔者试从国外互联网金融发展借鉴经验,发现国外相对成熟的金融体系下,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同化程度极

高,很多“传统”银行正是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主体,有完善的监管和风控体系,也就没有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什么特别的监管。而我国尚处于较低的金融发展水平阶段,金融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商业银行发展还不规范,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使得注重安全与风控的传统银行与互联网融合缓慢。这恰恰为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带来机会,一方面市场需求带来盈利,另一方面也是利用监管真空“套利”;一方面促进了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促使国内传统银行与互联网的结合,另一方面提高了行业风险,给行业健康发展带来隐患。 二、研究背景 近两年来,P2P网贷平台频频发生非法吸储、诈骗、倒闭、跑路等恶性事件,动摇了民众对互联网金融的信心,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社会对互联网监管的呼声日益升高,国家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监管也正落实在细则规定当中。立足国情,国内互联网金融监管已是势在必行,然而互联网金融模式涉及范围特别广,互联网金融监管也不是一朝一夕据能实现的。故本文将研究定位在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重要模式之一的P2P网贷模式上,为其监 管的理论基础、监管的必要性和监管的审慎尺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研究。 三、问题原因分析 1.行业尚处于监管真空,法律灰色地带一套软件只要数千到几万,行业进入门槛低,而短期获利高,使得很多平台负责人一开始就抱着吸收资金后试试看碰运气的成分,成功自然不说,失败就卷款跑路的心态进入行业,甚或一开始就抱着圈钱后跑路的心态进入行业,是行业安全的最具威胁的风险因素。 2.缺乏行业标准,进入门槛低缺乏专业知识和相应人才,更缺乏相应的行业从业资质认定,风控能力差不具备危机时抵御风险的能力,在危机发生时只得卷款跑路。 四、结论和建议1.立法方面央行条法司设立的互联网金融协会已经报民政部审批,近期将成立。央行会制定一个互联网金融框架性的监管制度,但具体到每个门类,现在正由证监会与银监会配合制定互联网金融监管规则,比如P2P的监管细则将由

浅论新闻评论的创新

浅论新闻评论的创新 发表时间:2010-10-11T13:15:13.810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8月第2期供稿作者:阎峰[导读] 新闻评论是一种论说性的新闻文体,它对读者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充分说理、以理服人阎峰(商丘广播电视总台河南商丘 476000)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新闻评论是一种论说性的新闻文体,它对读者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充分说理、以理服人。它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科学分析、缜密论证,以表达作者的观点,让读者信服地接受观点、接受指导。一定的内容需要一定的形式与之相适应,新闻评论也是如此。新闻评论需要改进,新闻评论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 长期以来我们的新闻评论因为其有较强理论性的特点,也正是由于新闻评论的理论性,有时对一般受众来说,有一种居高临、敬而远之的感觉。然而“新闻评论写作要吸引读者、拉住读者”,且“评论撰稿人的职责之一就是形成一种抓住读者、能有效传递思想的行文风格”。所以,作为大众传媒,要使自己发布的信息为更多受众所接受,除了思想理论的深刻外,还必须注意自己的表现形式。 现有的一种片面认识是,新闻评论的大众化会影响其政治属性,削弱其战斗力。其实,这是对新闻评论大众化的一种误解。的确,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新闻评论历来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但评论的大众化决不是庸俗化。评论大众化并不是要新闻评论无原则、无取舍地见事就评,甚至迎合某些低级趣味的东西,它的前提必须是:一是对社会进步有积极作用;二是引起人民群众的关心、关注。认为评论的政治属性就是单纯地自上而下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那是狭隘的政治观。事实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要求新闻评论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且要求新闻评论对文化、教育、娱乐等各个方面发生的新闻事实加以评论,以获得正确的理解。群众需要、欢迎的评论,应该说都有着重要价值,都应该是新闻评论政治属性的体现之一。 长期以来,新闻评论还被认作是“官方的声音”,是给领导看的,是“阳春白雪”。由于这些评论往往是代表一级党委发言,所以新闻评论在某些人心中就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红头文件”。这种认识在今天仍然还有市场。一些社论、评论员文章追求所谓的“庄重严肃”,老是讲一些“永远正确但缺乏新意和生气的空话”,这恐怕是今天不少评论在社会上不受欢迎,引不起关注和反响的重要原因。造成人们对社论和评论员文章的这一片面认识,体现在评论员的写作态度上就是不敢或不能自由融入个人的主观认识。一篇社论、评论员文章,几乎没有撰稿人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独到认识,而是对上级文件和领导讲话的摘抄、剪辑和图解印证。结果,群众看到的是冷冰冰的面孔,敬而远之,评论便达不到上下沟通的目的。 由于这种狭隘思想意识的支配,使得新闻评论形式僵化。出色的新闻评论却总是能抓住受众心理,从受众的角度出发,采取恰当的形式,将撰稿人的目的表达出来。 在现代新闻评论中,个性化的“你”的结构,被越来越多地使用。采用“你”结构有两个优势:第一,对你——受众——说话,把一个模糊的问题加以个人化处理。新闻评论撰稿人邀请“你”参与聊天,使受众能够设身处地和撰稿人一起思考。第二,把一个超乎理解力的数字简化为每一个读者都能接受的数字,也就是把专业化名词换化为大众词汇。 和个性化“你”的结构如出一辙的还有“同我一起想象”结构。用这种方式的优点有:第一,快速把读者带入情境。第二,文章短小精悍,在掌握了事实的对比之后,不需要过多的劝说。 此外,在现代媒体竞争中,信息渠道更多样,受众更挑剔。强大的声势很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所以开门见山的“震惊方式”以及“幽默方式”也被越来越多地运用。 另外,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网络的开放性使得新闻评论的撰稿人和受众的身份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利用网络发表自己对新闻事件的观点,他们不讲求形式的规范性,通常BBS是他们现身的最佳场所。各大媒体的电子版也推出了言论板块,作为新闻评论的延伸。 “新闻评论是一种写作的艺术,它任何时候都可能因创造之美而显得荣耀,它经常是强有力的,可它总是用知识撰写出来的,当我们新闻工作者进入思想和观念的领域,也因此进入人们的头脑时,严肃的任务也就已经在进行中了。”一切符合新闻规律的新闻评论形式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在借鉴它方之长的同时,结合各地实情,不断创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浅谈新形势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

浅谈新形势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 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浅谈新形势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2020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工作方向,互联网金融一时间快速吸引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确保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健康,离不开科学、完善的监管体系,然而,在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尚缺乏成熟的理念,各方对监管的功能、地位尚未达成普遍共识,因此,探讨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确定各部门在监管中的位置以及监管职能和监管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一)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业界普遍认为自由放任的监管理念只针对理想的金融市场,这种情景认定市场参与者都是理性的,市场价格全面、正确地反映了所有市场信息。然而,现实生活中金融业特别是刚刚兴起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并未达到这种理想的地步,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不可控等非有效因素广泛存在,必须实施必要监管。具体来讲,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个体行为的非理性。在P2P平台中,投资者对于借款者信用风险的了解仍不能做到全面、系统,其投资行为仍属于高风险投资,同时,由于P2P门槛较低,一些投资者不具备一定的投资经验,对投资失败对个人的影响也了解不足。2.集体非理性。

在货币市场大幅波动时,个人投资者出于理性可以赎回资金,但如果大部分投资者一致采取理性赎回,整个平台就会遭遇挤兑,表现出集体行为非理性。3.互联网金融创新仍存重大缺陷。互联网金融行业在我国属于新兴领域,部分P2P平台的客户资金同平台自有资金缺乏有效隔离,使得平台负责人卷款跑路事件频发,多数平台缺乏对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管控,将高风险产品销售给不能承担风险的人。 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不成熟就采取自由放任的监管理念,应以监管促发展,在一定的底线思维和监管红线下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 (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特殊性 1.信息科技风险。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网络金融诈骗、钓鱼网站、客户资料泄露、支付不安全、账号被盗等信息技术风险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表现尤为突出,这些风险或是由平台工作人员、投资人违规操作造成,或是基于互联网的特殊性与互联网大环境导致,其后果往往较为严重。 2.长尾风险。互联网金融有效拓展了交易的可能性边界,使以往不被传统金融覆盖的人群也参与到投资中来(即长尾特征)。这部分人投资经验不足,风险识别与承担能力也相对欠缺,容易受到误导、欺诈,加之投资额较小且分散,一旦出现风险厌恶,极有可能造成挤兑。 二、新形势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 (一)审慎监管 审慎监管就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采取限额监管等一系列

互联网金融现状、监管及前景分析

互联网金融现状、监管及前景分 析 互联网金融当前尚没有科学的定义、业务边界和明确的监管规则,作为一种金融创新路径,已经快速演变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经历了两次大的发展浪潮:1990 年代中期开始,传统金融业务的网络化,银行等实体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开展了线上服务,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移动支付、网上保险等;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移动支付等互联网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另类互联网在线服务平台直接或间接向客户提供第三方金融服务业务开始兴起。由于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推动,电子商务、互联网业与金融业三者之间的交叉业务日益频繁,三业融合趋势明显,派生了一种新金融形式——“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与生俱来的特征是便利、快捷、具有包容性(例如对服务对象没有收入歧视等),体现了普惠金融的理念和价值。有人认为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不是互联网技术的金融,是基于互联网思想以技术作为必要支撑的金融。也有人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各种金融业务与现代 IT、Web 技术的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金融形式。 由于贷款人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对匿名网络环境下的贷款经验不足以及信息非对称性更严重等,面临的资金交易风险比传统金融业要高出很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除了改变传统金融格局竞争外,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优化资金、资源配置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鼓励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多层次发展的宗旨。互联网金融正在改变传统金融生态环境,给传统金融领域带来了新情况、新变化、新挑战。但在互联网金融繁荣的背后,最终的发展结果如何仍然存在很多变数。在此背景下,要冷静思考,联网金融因何而起?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是什么关系?互联网金融是否需要监管,需要怎样的监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新闻评论重点

《新闻评论》重点整理一、名词解释(20分) 概念性名词 1.新闻评论:作者就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发表议论,表明自己立 场的一切新闻作品表现形式的总称。 2.选题:新闻评论要予以探讨、研究、解决的问题。 3.结构:文章内部的组织安排形式。 4.述评:又叫记者述评,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于一体的一种边缘体裁。 5.评论员文章:根据评论重要性和规模性分出的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的中型评论 文章,是新闻评论的一种重要形态。 6.短评:根据重要程度和规格来划分的一种新闻评论体裁,短小精悍,内容单一, 形式灵活。是新闻评论的一种,规格比社论、评论员文章要小,但同具影响力。 7.编者按:媒体对所发表的新闻报道、理论文章及其他形式的文稿的简要评论, 是编者对新闻稿件的评介或说明性文字。是新闻评论的一种,具权威性。 8.社论:代表媒体表明对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的立场与观点,是报社的旗帜、 媒体的灵魂,是新闻评论的一种。 9.新闻评论学:运用各学科的综合知识和原理研究新闻评论的运用、写作方法、

写作规律和表现形态的应用性极强的学科。 10.舆论:社会公众的意见,表示多数人对某种事态的共同意见或趋向一致的看法。 11.舆论监督:社会环境、民意民心的监测站,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权力。 12.主题/命题:议论的题目,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对选题的深化和具体化。 17.立意: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 作意图及动机等,其概念的内涵要比主题宽泛的多。 18.立论:就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论点、见解。 19.论点:作者所持的观点。 20.联想思维:从一个基点出发,全方位、多角度对问题进行广度的认识。 横向思维: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打开思路。 逆向思维:从事物的相反方向去思考,提出与一般人及常理不同的看法。 纵向思维:推进式思维,论证时不断提出为什么、是什么,不断深入、探索。 21.纵向结构:按事件时间顺序或事物内在逻辑顺序来表现文章的写作思路,安排层次。 横向结构: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表现写作思路,安排层次。 22.思路: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形成的印象、看法及理性的判断和思考,并通过文章有条理地表达。

《新闻评论写作》名词解释应试题集

《新闻评论写作名词解释应试题集》 1.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题材。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它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文、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体裁,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的评论文章和节目的总称。 2.选题:就是选择素要评价的事物或素要论述的问题,也就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就一篇评论来说,选题就是确定论题,只要是指出的是什么问题,是针对什么问题发言的。 3.立论:就是指一篇评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它是作者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起统率全文所有观点和材料的作用。 4.由头:所谓由头,就是特指据此引发议论、印证论点的事实性材料。有了典型又恰当的由头,议论也就有了头绪。 5.新闻评论的标题:标题是以醒目的形式刊出,用以提示文章内容的简短文字。新闻评论的标题是概括或提示评论的议论范围、中心论点或基本倾向的简短文字。 6.易字法:是使用成语、俗语的第一种做法。是指将约定俗成的成语、俗语、古语等加以改造,用易字的方式,或凸现新的矛盾,或提出新的见解,以此引人注目或发人深思。 7.谐音法:是易字法的特殊形式,即选用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替换成语、俗语中原有的字,使其在具有新的词义的同时别有一种新的意趣。 8.比喻法:是一种用某些具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描绘想要说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以使表述更为生动、鲜明。 9.比拟法:是一种借助于想象力把物比做人或把人比作物的修辞手法,以使标题更具活力或更显新奇。 10.对照法:是一种将两个悬殊巨大的事物、矛盾、现象、做法等放在一起加以比对、形成反差的修辞手法,用以突出标题开阔的思路和辩证的态度。 11.回环法:是一种在词语或句子组合过程中通过有意的颠倒或重复,使其首位呼应的修辞方式,以使标题在“回文”与“连珠”中,别有一番妙趣。 12.寓虚于实:也是虚实结合的一种特殊的说理方法。它不是通常采用的直截了当地讲道理,而是一种寓理于事,寓思想、见解道理与客观事实或典型论据的叙述之中的论述方法。13.算账说理:正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统计、推演、比较和折合计算,进而对事物作出说明和判断,找出其内在联系,揭示其本质意义的一种科学的分析说理的方法。 14.折合算账:所谓折合算账,就是将一个事物的量用另一个事物的量来表示,旨在将抽象的数字折合成有形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东西,从而缩小数字与读者的距离。 15.比较分析法:就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比较和具体分析来论证或说明论点,就是运用马列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从事物的普遍联系、发展变化和对立统一中去正确理解和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的科学的分析方法。 16.论辩交锋法:论辩交锋就是通过思想交锋、辩论和批驳,在辨明是非的基础上讲述道理的一种说理方法。 17.虚实结合:即说理论述应当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本质上讲,虚实结合就是现象与本质的结合,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政治和业务的结合。18.归纳式结构: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先结论后分论的结构方式。一般先摆出作者的观点,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和谐发展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和谐发展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和谐发展 摘要:金融创新是金融深化的突破口,金融监管作为一种管制手段对金融创新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不同类型的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在“博弈”互动过程中共同促进金融业发展。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监管;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5-0061-05 引言 2008年9月,次贷危机高潮迭起,引发了美国“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从贝尔斯登到“两房”,到雷曼兄弟,再到美林、AIG的一系列事件,强烈冲击着全球金融秩序。 危机背后,我们可以看出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失调。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品创新、工具创新、市场创新、交易方式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等层出不穷,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效率,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次金融危机是一系列金融衍生品环环相扣后由一个“蝴蝶效应”所引发的,而其本身就属于一个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但金融危机的发生本质上并不是金融创新本身的问题,而是监管的问题。 一、金融创新的基本理论 (一)金融创新的概念 创新这一概念是本世纪初美籍奥地利经济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首次提出的。熊彼特使用“创新”一词是用来定义将新产品、工艺、方法或制度引用到经济中去的第一次尝试。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将金融领域的这些变化称之为金融创新。但是金融创新真正成为金融领域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并成为研究的对象,则是80年代的事。虽然金融创新是一个普遍接受并广泛使用的概念,但直到目前为止,金融创新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