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在铁路视频监控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在铁路视频监控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在铁路视频监控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在铁路视频监控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在铁路视频监控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1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概述

1.1 智能视频分析的定义

智能视频分析IVS(intelligent video surveillance )也称为视频分析或行为分析,可提供对视频图像内容的智能分析和告警功能。通过将场景中背景和目标分离进而分析并追踪在摄像机场景内出现的目标,使计算机能够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来理解视频画面中的内容,达到自动分析和抽取视频源中关键信息的目的。通过预设不同的报警规则,一旦目标在场景中出现了违反预定义规则的行为,系统会自动发出报警。

1.2 智能视频分析的实现过程和原理

1.2.1 视频的获取

视频的获取主要是指系统将输入模拟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化,为计算机进行计算和分析提供原始数据。一幅原始照片的灰度值是空间变量(位置的连续值)的连续函数,在M ×N 点阵上对照片灰度采样并加以量化(归为2b个灰度等级之一),可以得到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字图像。

为了使数字图像能重建原来的图像, 对M 、N 和b 值的大小有一定的要求。在接收装置的空间和灰度分辨能力范围内, M 、N 和b 的数值越大,重建图像的质量就越好。由于M 、N 和b 三者的乘积决定一幅图像在计算机中的存储量,因此,在存储量一定的条件下需要根据图像的不同性质选择合适的M 、N 和 b 值,以获取最好的处理效果。

1.2.2 预处理

视频的预处理是指在视频分析中对输入图像进行特征抽取、分割和匹配前所进行的处理。预处理过程一般有几何变换、图像归一化、图像平滑、图像复原和图像增强等步骤。

1.2.3 运动分割

通常有3 种方法进行运动检测和分割:光流法、相邻帧差法和背景差分法。光流法的计算量非常大, 对硬件要求比较高;相邻帧差法能够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实现实时的运动检测,但分割出的运动目标不完整;背景差分法克服了相邻帧差法的缺点。现有的视频分析产品一般都采用背景差分法。

1.2.4 触发报警

触发报警部分首先加载用户的预定义规则进行视频分析的判断,根据规则追踪目标的活动判断是否违反预定义规则而触发报警。

1.2.5 输出显示

有了之前的背景、目标跟踪及识别分类等过程,视频分析是利用以上过程的结果,根据目标出现的时间、位置、速度和大小等因素,并结合之前设置好的行为规则,实现视频分析结果的输出和显示,如入侵、丢包和越界等。

1.3 智能视频分析类型

目前智能视频分析类型分为前端分析和后端分析两种。

1.3.1 后端视频分析

在视频接入节点的计算机/服务器上安装视频分析软件,对接收到的视频内容进行分析成为后端视频分析。该技术配置灵活,系统可对指定摄像头的视频图像实施分析,但由于视频移动侦测(VMD)算法全部由后台服务器完成,对后台服务器造成了压力,要求后台服务器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该技术需将大量图像信号发到后端进行分析,占用网络带宽较大。目前该技术应用案例较少。

1.3.2 前端视频分析

通过嵌入到编码器或摄像机中的硬件处理器完成核心算法的运行和相关计算,实现视频内容分析的防范称之为前端视频分析技术。该技术通过在前端加入视频分析模块,在前端模块中对视频图像进行分析,当有违反规则的事件发生时,才向后台服务器报警并上传相应的信息。该技术响应时间较快,对网络带宽和后台服务器资源的占用较小。目前市面上流行的视频分析技术大多采用这一方式。但前端视频分析的摄像机和视频分析模块进行了绑定,系统无法对随意指定的摄像头视频图像实施分析,也有其局限性。

1.4 智能视频分析具体功能

1.4.1 入侵检测

针对固定场景中的进入禁入区域的目标进行分析、定位、跟踪,并根据用户设置的规则触发告警的检测模式。

1.4.2 逗留(滞留)识别检测

针对进入保护区域的目标进行跟踪,并对逗留(滞留)时间超过用户设定时间的目标触发告警的检测模式。

1.4.3 逆行检测

针对违反规定的运动方向的目标进行检测并触发告警的检测模式。

1.4.4 流量统计

出站旅客流向的方向、数量管理,帮助最优化的控制公共场所的人群。

1.4.5 拥塞检测

旅客站台、进出站地道等区域发生拥塞时的警告。

1.4.6 穿越双警戒线报警

当人、车辆或者其他物体穿越第一条警戒线时,不产生报警;在规定时间内,再次穿越第二条警戒线时,立刻产生穿越双警戒线报警。可以用双警戒线来判断车辆的非法转弯,也可通过双警戒线报警检测翻越围墙等情况。

1.4.7 离开识别

离开识别是指人、车辆或者物体从某个特定区域中离开时智能分析设备产生离开识别报警。离开识别和进入识别都是为了保护某些禁区在一定时间内不允许人和物体进入或者离开。

1.4.8 出现识别

出现识别是指当有人、车辆或者物体出现在画面中的某个区域中,被认定为出现行为发生。出现识别与入侵检测都是针对画面中的虚拟区域产生的分析识别,两者的区别在于入侵检测强调物体从外部进入到区域,而出现识别强调物体突然出现在特定区域(如盗贼可能从地下挖一个洞钻出来,符合出现识别而不符合入侵检测)。

1.4.9 消失识别

消失识别是针对出现识别而言的,当人、车辆或者物体突然从某个特定区域消失,即可产生消失识别。消失识别强调的是物体从特定区域中突然消失了,而离开识别强调的是物体从区域中离开的动作。

1.4.10 弃置识别

当画面中某人遗弃某物体即产生弃置识别事件。在反恐应用中,有不明身份的人遗弃随身所带物体时,则触发了弃置识别事件。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发现不明物体被遗弃,可及时赶往现场进行处理。

1.4.11 取走识别

当画面中的某个物体被取走,即可产生取走识别事件。主要应用在画馆或者博物馆,某一副名画或者珍宝被取走,智能化分析设备能够及时捕获这样的行为。铁路视频监控中,也可用于盗窃检测:如对监控范围内的重要设施被盗或移动发出告警。

1.4.12 场景变化识别

当摄像头被转动位置时,场景发生变化,智能化分析设备能够自动捕获这类行为。

1.5 铁路智能视频分析系统指标

根据铁运基[2008] 630号《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第6.6节要求,铁路视频监控系统对智能视频分析系统要求达到以下指标:

1.5.1 识别分析目标的大小

入侵检测和逗留(滞留)检测在一定条件下的最小识别告警目标在CIF、4CIF 分辨率下应不小于10×10像素。

逆行检测时,应能检测到不小于所占显示画面的1%的运动目标。

1.5.2 灰度要求

入侵检测和逗留(滞留)检测中,应能分析识别其灰度值与背景灰度值之差大于50灰度级的目标。

1.5.3 图像抖动要求

入侵检测和逗留(滞留)检测中,当图像抖动不超过10个像素值时,应具有滤除抖动的能力,并能正常分析。

1.5.4 误报指标要求(暂定)

在画面抖动不超过10个像素值、目标的大小满足分析识别要求时,误报指标室内环境应达到平均每路每天小于0.1次,室外环境应达到平均每路每天小于0.2次。

1.5.5 漏报指标要求(暂定)

入侵检测和逗留(滞留)检测:在画面无抖动、目标的灰度值与背景灰度值之差不小于50个灰度级、目标大小占画面不小于1‰条件下,漏报率应小于1%。

逆行检测:在摄像机的监视方向与用户关注的运动方向尽量垂直,且画面无抖动的情况下,室内环境下应小于2%,室外环境下应小于5%。

1.5.6 告警图像预录时间

告警图像预录时间不小于10s。

2 智能视频分析具体案例分析

2.1 工程概述

某综合视频监控改造工程,搭建统一平台,视频采集点的设置考虑车务、客运、货运、公安和电务视频监控需求,实现铁路局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运用。在车站咽喉处、运转室内外、编组场、货场、信号楼、通信及信号设备机房、公路跨铁路立交桥、车站旅客站房(包括站前广场、安检口、候车大厅、检票口、出站口、售票大厅、售票房、站台、地道)等场所设置摄像机。

本工程在充分了解各业务部门需求基础上,统筹考虑摄像机布点。车站前端视频信号汇接至车站视频编码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后直接引入视频管理服务器进行存储,对于监控点较多的带客运作业的车站,视频信号引入车站新建磁盘阵列进行存储。

各车站的运转室、公安值班室、客运值班室、站长室以及运输处、客运处、铁通通信段、电务段、车务段监控中心、以及局视频区域中心设置视频监控客户端,车站客户端实现对本站视频图像的监控、调用。其余上级部门客户端可通过权限管理实现对任意车站的任意图像进行调用,并可实现车站报警信息的接收,实现对相应画面的录像功能。

2.2 系统结构

铁路综合视频监视系统由视频区域节点、视频接入节点、视频采集点、视频网络和用户终端构成。视频系统在车站设置存储设备,视频业务由IP数据网承载。

系统总体结构图如下:

2.3 视频分析功能需求分析

针对视频分析功能的特点,本工程需求分析如下:

?视频分析功能在国内监控系统项目中应用较少,部分功能还处于实验阶段,大规模的运用案例不多。在铁路应用方面,青藏铁路及合宁线铁路、京津客运专线、合武客运专线已经有入侵探测和逗留检测等视频分析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

?视频分析功能技术不成熟,性能不稳定。视频分析技术是利用计算机通过数字图像处理算法来分析和理解视频画面中的内容,达到自动分析和抽取视频源中关键信息的目的,并综合运用模糊数学及概率统计等理论,目前业界采用的视频分析算法各有侧重,差异较大。在实际应用中,误报及漏报情况时有发生。

?价格昂贵。根据当前市场调查,监控市场上国产品牌视频分析功能模块每路价格为RMB5000至8000元,国外同类产品的价格超过每路RMB10000元。

?电子产品一般具有“上市初期价格昂贵、大规模应用后价格大幅降低”的特点,本项目采用“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前期试点,逐步推行”的基本原则,待实际应用情况反映良好及价格下降后,再对其余有必要进行视频分析的监控图像实施补强。

?视频分析功能较多,本项目选取部分视频监控点安装视频分析功能,支持入侵检测、逗留(滞留)检测和逆行检测等基本检测模式,对异物侵入、设备严重破坏或丢失、人员上道等主动发出报警信息,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5 视频分析具体实现

据现场调查情况,本项目监控重点为各车站咽喉部位,本设计方案推荐对车站咽喉部位视频图像实施行为分析功能。

各视频接入节点的视频分析功能定义如下:I类视频接入节点“实现视频的接入、分发/转发、视频内容分析和与其他系统的互联等,并对其接入的所有视频信息和告警信息进行存储”;II类视频接入节点“设置视频内容分析单元,实现不同监测模式下的分析功能”。

根据该定义,本工程对铁路局管辖内三等站及以上车站咽喉部位的视频图像均设置视频分析功能,共计175站中的803路咽喉摄像机加装视频分析模块。本方案采用前端分析技术,通过在前端加装视频分析模块的方案,对视频图像进行分析,为这些摄像机提供入侵检测、滞留探测等基本行为分析功能。

由于视频分析要求最小识别告警目标在CIF、4CIF分辨率下应不小于10×10像素,本项目在咽喉部位加装照明设施,视频图像在夜间可以满足分辨率不小于10×10像素的要求。

3 智能视频分析在铁路安防领域的应用前景及建议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在铁路安防领域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本项目只将视频分析技术运用于车站咽喉部以实现异物入侵、人员非法上道、铁路重要设施被盗等

事件发生时视频监控系统实施主动报警的功能,本项目只用到视频分析技术最基本的几项功能。该技术在铁路现场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铁路运转室(离岗检测)、旅客站房出入口(逆向检测、流量统计)、安检通道人员入口(逆向检测)、旅客站台和进出站地道区域(拥塞检测)、沿线无人值守机房(入侵检测)等部位均可使用智能视频分析技术为铁路系统的安全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当然,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还有赖于智能视频分析产品不断完善自身功能、大幅降低产品价格,我们期望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真正发挥其“预警”的作用,为铁路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云平台整体方案

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云平台 整体方案 二〇一五年九月

第一章整体技术构架 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方案整体架构基于“信息联网、资源共享、服务实战”的理念,为了完善当地政府(区\市\县)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结合当地政府各局委办的实际需求,把握立体化、动态化、信息化、社会化四个着力点建立全覆盖防控、基础设施支撑、实战应用、指挥调度、保障体系五个方面,打造具有当地特点的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起点、群众最满意的智慧安防”的目标。 根据广电针对全省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构想,智慧城市整体建设可以按照“感知、传输、管理、应用”的基本原则,将整个智慧城市的架构分为四个层次,整体结构如下: 图1:智慧城市整体结构图

********在智慧城市视频监控领域,提供了包括前端视频感知设备、网络传输设备、管理平台以及视频业务应用在的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视频监控系统总体架构图如下: 图2:整体解决方案 基础支持体系是整个系统的数据中心和传输中心,是其他体系的正常工作桥梁;全覆盖防控体系是整个系统数据信息的源泉,是其他体系的数据采集之源;实战应用体系利用采集的数据信息,结合实际业务应用流程,服务于实战应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体系。通过建立四大体系,加强安防信息化建设应用,助推治安防控提档升级,打造智慧安防的新目标。 视频监控系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社会治安防控的重要举措。 为了使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更加科学、合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同时又能紧跟先进技术的前沿,本着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的原则,依据“圈、块、格、点”的规划设计原则对省各地(区\市\县)视频监控系统未来三到五年的建设容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在详细调研已建系统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对未来的建设进行指导。 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目标通常分为以下两个阶段实现:第一阶段(两年):本阶段主要是建设当地政府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需要建设的容包含了: 监控资源。主要是图像监控资源,扩充后的监控点要能基本覆盖全市各主要街道、各企业,做到全天候实时监控。主要包含高清视频系统、高清卡口系统、高清电子警察系统等。 传输网络。数字视频专网传输网络计划在原有的网络上基础上进行扩容,将所有监控资源接入。 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功能。视频监控管理平台是城市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实现政府视频资源和社会单位视频资源的联网共享。同时基于现有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功能单一的现状,对功能进行拓展,建成服务于公安实战的业务模块。 运维管理系统。实现对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及其基础支撑运行环境的可视、可控、可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城市视频监控系统的运维管理水平。 对已建成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对监控系统部分软硬件进行改造和升级,对各个监控区域进行整合,实现和市局平台的互联对接。 第二阶段(三年):高度整合,深度应用,服务创新,品牌效应

HH-IVMSR型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终端操作手册(V2.0).

HH-IVMSR型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 监控终端操作手册 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06月

目录 1. 用户登录 (1) 2. 用户退出 (2) 3. 设备树 (3) 4. 预览图像 (4) 5. 交换预览视频位置 (6) 6. 系统设置 (6) 7. 锁定/解锁屏幕 (7) 8. 轮巡监视 (8) 9. 全屏幕显示 (10) 10. 图像抓拍 (10) 11. 音频对讲 (10) 12. 录像回放 (10) 13. 云台控制 (11) 14. 预置位设置 (12)

监控终端是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体现者。监控终端主要包含视频浏览、系统设置、屏幕锁定、轮巡监视、图像抓拍、音频对讲、视频回放、云台控制、预置位调用和设置等功能。 1.用户登录 HHClient采用服务器/客户端(C/S)模式来对视频服务器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和分配。为了能够使用HHClient,必须保证为该监控终端提供服务的各个服务器的正常运行,并拥有一个正确的用户帐号和相对应的密码,关于帐号和密码请向服务器的管理员索取。 在用户登录之前,需要对监控终端的配置文件(Config.ini)配置正确的参数,尤其是区域节点信息和服务器信息要保证正确无误,然后用正确的用户信息就可以登录了。 运行HHClient程序时,在配置文件中未设置自动登录,即“自动登录=0”的情况下,会弹出一个登录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将与这个用户名对应的密码输入,单击“登录”按钮,会提示“正在登录管控服务器……”开始登录管控服务器,管控服务器对该用户的信息以及配置文件的信息验证通过后,便可成功登录。如果用户勾选“下次启动时自动登录”选择框,那么HHClient在下次启动时,将记住用户这次登录时所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自动进行登录,而不需要用户再进行手动登录。 在登录过程中: 如果用户输入的用户名或密码不正确,登录对话框将给出对应的提示。 如果提示“连接管控服务器失败”,这种情况一般由两种原因造成:

2021年智慧景区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2021年 智慧景区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建设方案

目录 1项目概述 (1) 1.1监控需求 (1) 1.2监控中心及监控分中心的设置 (2) 1.3建设高分辨率、高帧率实时监控系统 (2) 1.4建设野外高可用、高可靠监控系统 (3) 1.5本案不考虑监控用传输网络的建设内容 (3) 2系统建设难点及对应技术解决方案 (3) 2.1大屏幕显示用摄像机 (3) 2.2大量野外监控前端 (4) 2.3智能视频分析 (4) 2.4大数据量数字视频数据管理 (4) 3设计依据的标准及原则 (5) 3.1 系统设计依据的相关标准 (5) 3.2系统设计原则要求 (6) 4详细方案设计 (8) 4.1系统拓扑结构图 (8) 4.2系统布局结构图 (9) 4.3数字视频监控前端 (10) 4.3.1摄像机 (10) 4.3.2网络型普通球机:一般景点的环境监控 (10) 4.3.3网络型普通枪机:一般景点部位监控 (11)

4.3.5网络型高清枪机:重要部位的DLP监控 (16) 4.3.6网络型红外枪机:用于24小时全天候监控 (18) 4.4网络传输设计 (20) 4.4.1带宽和吞吐量 (21) 4.4.2网络延迟和时间抖动 (22) 4.4.3网络设计及规划 (23) 4.5监控后台设计 (23) 4.5.1智能分析概述 (24) 4.5.2智能监控产品的功能 (26) 4.5.3智能监控系统 (27) 4.5.4平台软件功能 (28) 5系统点位分布图 (32) 6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计划 (33) 6.1 概述 (33) 6.2 项目工作范围及双方职责 (33) 6.2.1 甲方工作范围及职责 (34) 6.2.2 本公司工作范围及职责 (34) 6.3 工程实施和管理 (35) 6.3.1 工程实施管理原则 (35) 6.3.2 工程实施管理的目标和要求 (36) 6.3.3 工程实施管理内容 (36)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视频监控系统在铁路运输中的作用日益显著。铁路公安、车务、电务、客运、货运等部门各自建设了独立的视频监控系统。 这些系统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规模有大有小,互相独立,不能资源共享,重复 建设,造成巨大浪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铁道部决定建设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它是一个共享平台,包括行车、客货运等各类视频监控系统。 然而,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 许多问题。本论文将就视频编码技术、视频存储技术、视频接入技术等方面在铁 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铁路综合视频监 控系统设计方案。 视频编解码技术和视频数据存储技术是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 目前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普遍采用的视频编解码标准是MPEG-4/H.264。 然而MPEG-4/H.264标准都涉及几十项国外专利,而且分别属于不同的公司 机构。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规模巨大,产生的专利费将会非常多,而且手续繁琐。 本论文在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中引入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VS音视 频编码标准,提出一种新型的通信协议栈。这样不但能够节约大量专利费用,而且能够提供与H.264相当的编码效率的情况下,降低编解码复杂度,从而降低建设 成本。 目前,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采用的视频数据存储技术主要有DAS、NAS、SAN。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发现许多问题,比如NAS存储系统在调取存储视频信息时 速度很慢。 本论文对各种存储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适合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

的存储技术。DAS和SAN技术主要是进行“块”存储,而NAS技术主要是进行“文件”存储,连续性差,在历史图像的调用浏览上响应速度较慢。 比较之下,DAS和SAN技术更适合于对视频信息的存储,NAS技术更适合于对 文本信息的存储。采用DAS时,整个视频网络上的存储设备是分散、独立而无法 共享的,资源利用率较低。 FC-SAN的部署方式、构建成本均较之IP-SAN高出很多,所以目前在大型网 络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中更多采用的是IP-SAN架构。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一般 规模较大,视频路数较多,要求资源共享,再考虑到投入维护成本,本文推荐采用 IP-SAN存储技术。 目前,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前端摄像机接入层有以下几种方式:射频同轴 电缆、点对点光端机和节点式光端机。本文提出一种新式的接入方式,基于VPON 和EPON的视频接入方式。 这种方式有以下几个优点:1、节约大量光纤资源。2、无源光网络的稳定性。 3、全光纤网络的安全性和抗干扰性。本论文设计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具 有以下特点:1、采用AVS编码标准,改进了通信协议栈。 可实现与H.264、MPEG-4相当的编码效率,而且实现简单。可避免大量国外 专利费,节约大量投资。 2、采用IP-SAN存储技术,实现网络大容量共享视频存储,降低了投资。 3、基于无源光网络(VPON和EPON)组建视频接入层,节约大量光纤资源,而且可做到无损传输。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方案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方案 一、概述 随着视频监控行业发展,AI 技术的不断提升,在智能楼宇,智慧办公领域需求不断增加,传统视频监控手段已无法满足需求,泓涵智联基于“云-边-端”相结合,打造集多源数据接入、数据质量分级、视频/图像混合解析、全目标识别、多类型任务调度、高智能任务分配于一体的超融合计算解决方案,遵循GA/T 1400 标准体系,高兼容、易对接。 二、功能描述 1.视频流直播 通过云端流媒体技术,可以在异地实时查看IPC 设备视频,通过自适应编解码技术,视频播放低延时,占用带宽小。直播视频按需推拉流播放,不观看时不会占用带宽。 2.视频回放存储 监控视频会默认存放在“边缘计算”设备中,通过智能分析和规则出发“按需”将关键视频存储 到云端,云端采用对象存储技术,异地多副本,保证数据高可用,可实时会看溯源。 3.边缘计算快速响应 在本地放置边缘计算设备,边缘计算设备可实时分析IPC 设备视频流,可进行多路\按需智能分析,通知边缘设备和云端进行交互,做到“边缘快响应,云端轻压力”。 全面兼容GB 国标/ONVIF 协议,无缝对接主流IPC 摄像头。 通过边缘函数计算技术,可以实时下放规则,在本地快速响应时间,发送通知和报警。 4.视频智能分析 人脸识别:通过AI 算法模型实时提取视频中的人脸,转化成AI 结构化数据,能够及时识别监控中人员的身份信息。 人员黑名单\关键人员:边缘设备可存储黑名单\关键人员人脸信息,当有人员进入通过规则引擎及时出发相关行为。 人员统计:可以统计监控设备中的人员数量,身份等信息。 区域\绊线闯入监控:在监控区域可以设定“特殊区域”,有人员闯入会触发相关事件,可以结 合人员黑名单\关键人员信息进一步处理。 三、系统展示

智能视频分析对视频监控应用的意义

智能视频分析系统是监控的发展方向,这技术离我们并不遥远,青藏铁路全线1300路通道采用视频分析,对全线铁路进行入侵保护刚刚开通的地铁5号线,重点区域采用丢炸弹探测及入侵探测北京航空信息中心机房,采用入侵探测及防尾随地铁13号线,利用视频分析抓住偷窃贼浦东机场、首都机场及已经多条在建铁路项目,均预算使用视频分析技术. 智能视频系统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将安防操作人员从繁杂而枯燥的“盯屏幕”任务解脱出来,由机器来完成这部分工作另外一个是为在海量的视频数据中快速搜索到想要找的的图像。操作人员盯着屏幕电视墙超过10分钟后将漏掉90%的视频信息而使这项工作失去意义伦敦地铁案中,安保人员花了70个工时才在大量磁带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因此基于上述两点,你必须选择视频分析系统,视频分析系统将在未来成为监控系统的标配。 视频分析产生的背景很简单,就是当值班人员面对十、百、千的摄像机,无法真正的在风险产生时预防或干预,多数靠事后回放相关的图像其二为非安防应用,如商业上人流统计、防止扒窃等等。将风险的分析和识别转交给计算机或者芯片,使值班人员从“死盯”监视器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当计算机发现问题时候,产生报警,此时值班人员进行响应。 智能视频监控主要优势: ●快速的反应时间-毫秒级的报警触发反应时间 ●更有效的监视–安保操作员只需要注意相关信息 ●强大的数据检索和分析功能,能提供快速的反应时间和调查时间 1、事件检测与行为分析:对视频进行周界监测与异常行为分析,用于检测、分类、跟踪和记录过往行人、车辆及其它可疑物体,能够判断是否有行人及车辆在禁区内发生长时间徘徊、停留、逆行等行为,此外检测人员奔跑、打斗等异常行为。 2、高级视频移动侦测:在复杂的天气环境中(例如雨雪、大雾、大风等)精确的侦测和识别单个物体或多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包括运动方向、运动特征等。

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WORD文档可编辑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1.传统视频监控系统的不足 20多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视频监控系统经历了3代:以视频矩阵为代表的模拟系统、以硬盘录像机为代表部分数字化的系统和以视频服务器为代表的完全数字化的系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视频监控系统与设备虽然在功能和性能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仍然受到了一些固有因素的限制,从而导致整个系统在安全性和实用性的不高,无法发挥具体的作用。主要包括如下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保安值班人员具有人类自身的弱点,在值班时间内,注意能力不可能一直高度集中,不可能全天24小时进行有效的监视,有时无法察觉安全威胁。 2)图像不能长时间显示,几乎没有一个视频监控系统会按照和摄像机数目相同的模式配置显示设备,在中大型系统中,均采用模拟视频矩阵或者数字视频矩阵采用成组切换或者通用巡视的方式把视频图像切换到显示设备上。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有大量的摄像机采集的视频图像,传输到监控中心以后,值班人员无法看到,而刚好在不显示某路视频图像的时间内就有值得注意的异常现象出现,由于值班人员并未当场发现并处理,这时,只能通过事后回放录像文件才能查找到相应的图像信息。这是由于监控视频图像的海量数据和相对较少的显示设备造成的矛盾。 3)数据分析困难,传统视频监控系统缺乏智能因素,录像数据无法被有效的分类存储,最多只能打上时间标签,或者按照某一通道的外接报警信

号或者简单的视频移动报警触发录像,数据分析工作变得非常耗时,很难获得全部的相关信息。 4)传统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被动监控”,目前的监控系统大部分情况下都仅起到一个“录像”的工作,即将一段时间内的视频图像传输到硬盘录像机进行保存,在发生异常情况或者突发事件后,需要查找录像,找出时间发生时的视频图像,但此时损失和影响已经造成,无法挽回,完全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被动监控”。在这种意义上说,传输的视频监控系统还没有入侵报警系统实时性高和实用。 2.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个人认为,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定义为第四代视频监控。 智能视频能够在图像及图像描述之间建立映射关系,从而使计算机能够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来理解视频画面中的内容。视频监控中所说的智能视频技术主要指的是:“自动的分析和抽取视频源中的关键信息”。如果把摄像机看作人的眼睛,而智能视频系统或设备则可以看作人的大脑。智能视频技术借助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对视频画面中的海量数据进行高速分析,过滤掉用户不关心的信息,而仅仅为用户提供有用的关键信息,并依据设定的规则进行判断和报警,是视频监控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智能视频监控技术以常见的网络数字视频监控技术为基础,具备大家熟知的网络视频监控的优势,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还具有更大的优势: 1)全天候监控:借助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全天候24小时可靠监控,彻底改变以往完全由值班人员对监控画面进行监视和分析的模式,通过嵌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分析

13 综合视频监控 13.1一般规定 13.1.1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综合视频系统)由视频节点、视频汇集点、视频采集点、承载网络和终端设备组成。其中,视频节点包括视频核心节点、视频区域节点、 I 类视频接入节点和 II 类视频接入节点,视频终端包括用户终端(含显示设备)和管理终端。 13.1.2视频节点设备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交换设备、解码设备等;视频汇集点设备包括编码设备、视频光端机、网络交换设备等;视频采集点设备,即前端采集设备,包括摄像机、镜头、视频光端机,及与之配套的云台、防护罩、室外设备箱、视频杆塔等附属设备;终端设备包括计算机、通信接入设备等。前端采集设备、编码设备及视频接入设备等设备总称前端设备。 1 13.2设备管理 13.2.1综合视频系统的维护分界 13.2.1.1综合视频专业与通信其他专业分界 ( 1)与传输专业分界:以连接传输设备的第一连接端子为界,连接器(不含)至视频监控设备由视频监控专业负责; (2)与数据网专业分界:以数据网设备所在机房配线架的连接器(或第一端子)为界,连接器(不含)至视频监控设备由视频监控专业负责。 (3)与通信线路专业分界:以进入综合视频系统的第一连接处为分界点,连接处至视频监控设备由视频监控专业负责。 13.2.1.2通信专业与铁路其它专业部门的维护分界 (1)前端设备与节点设备间的分界:前端采集设备为模拟摄像机时,以编码设备的输入端为界,编码设备(含)至节点设备由通信专业负责;编码器(不含)至摄像机由前端设备维护单位负责。 前端采集设备为 IP 摄像机时,以通信接入设备为界,通信接入设备至节点设备由通信部门负责维护,通信接入设备(不含)至 IP 摄像机由铁路局指定单位负责维护。 (2)用户终端与节点设备间的分界:以用户终端的通信接入设备为界,通信接入设备至节点设备由通信部门负责维护,通信接入设备(不含)至用户终端由用户终端维护单位负责。 13.2.2接入综合视频系统的视频终端应进行存储介质封闭处理;严禁在视频终端上进行与视频监控系统无关的操作;严禁在视频终端上安装、运行与视频监控系统无关的软件;未经批准,严禁擅自接入视频终端。13.2.3维护人员不得擅自改变综合视频系统的系统数据,对确实需要改动的系统数据,需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13.2.4铁路局应做好管内综合视频系统用户及设备编码规划、分配和管理工作。 13.2.5维护单位根据测试检修工作需要,应配备以下主要仪器仪表和专用工具:视频测试卡、视频信号发生器、视频信号分析仪、图像质量分析仪、视频监控测试仪、网络仿真仪、照度计 13.2.6维护部门应具备以下主要技术资料:(1)相关工程竣工资料、验收测试记录;(2)视频监控系统组网图; (3)传输通道、路由径路图; (4)室内设备布置和配线图; (5)IP 地址分配表;

水利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1分析

建设背景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视频通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电信、金融和物业管理等各个行业,在改善劳动条件、保障人员及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水利作为传统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日益突出的水资源问题,已严重制约着社会发展。水利信息化建设已是刻不容缓,它是实现防汛抗旱科学指挥,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防汛抗旱决策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随着“数字水利”时代已经到来,视频通信技术也在水利行业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实施水利设施远程视频实时监控系统建设,在闸门、重要水工建筑物以及河道、控制室、配电室等重要工程区域位置布设的图像监控点,可形象反映水流情况、重要水工设施的运行状态、水环境等情况,也可及时对可能或正在发生的汛情、旱情、险情、灾情进行动态监视,随时了解现场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补救措施确保水利设施安全运行,是保证运行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工具,对领导科学决策和减少洪水灾害,缓解城市的防洪压力,保障人民

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建设目标 网真视频指挥调度系统建设目标是充分利用视频压缩技术、多媒体网络等高新技术手段,建设覆盖地市水利系统主要河湖、重要河道、水工建筑物及其管理单位的覆盖面广、技术兼容、高效实用的系统,实现视频信息的科学管理。 具体建设目标为: 水利设施管理可视化 地(市)水利局、县(区)水利局和水利设施管理处在日常管理中利用系统的远程监控功能,对分散的水利工程设施实施管理,可以通过视频监控水库的蓄水水位情况,保证水位安全;水闸、水泵站及水库溢洪道使用实时视频监控,避免误操作,做到无人值守;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分析河道水文情况,监控河道上下游及两岸情况,并监控河道的水质,防止污染。 实现视频信息资源共享 通过系统建设,各级水利管理机构可及时对可能或正在发生的汛情、险情、灾情进行动态监视,随时了解现场情况,实现地(市)水利局、县(区)水利局和水利设施管理处统一的分级管理、分级控制、分级存储、分级检索,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补救措施确保水利系统的安全运行。 在水利行业管理中发挥视频信息辅助决策作用 充分开发视频信息资源,实现决策支持的科学化。对于视频信息的管理,最终从数据处

8、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及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及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尉剑刚 (北京世纪瑞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73) 1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需求分析及简单应用分类 铁路是由多专业、多部门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各专业、部门间各有分工,同时业务上又相互关联,工作空间方面也互有交叉耦合,因此要求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是一个能够满足多业务、多工种、多部门、多场所、多用途需求的综合性视频监控系统。 与铁路运营管理体系相一致,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也是覆盖沿线工区、站段、路局/公司、铁道部的大规模网络化系统,具有空间上大覆盖、时间上全天候的应用特点。从运用范围来看,系统的用途主要包括治安防范、业务监督、日常维修养护、现场作业指导和辅助应急指挥等。 2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现状 由于业务需要,视频监控技术在铁路的应用由来已久,从传统模拟视频到简单数字视频,再到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性视频监控系统都或多或少地得到了应用。但真正开始成规模、系统化的视频监控系统则是从客运专线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开始的。 2.1铁路视频监控的规范体系现状 系统建设,标准先行。为此铁道部相关主管部门组织出台了《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试行版)》,相应的接口规范、测试规范和工程验收规范也在编制之中。系列规范的制定为系统的大规模建设奠定了基础。 2.2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是一个多级管理、多级转发、多级存储的大型网络化视频监控系统,图1是新颁布的技术规范对铁路视频监控系统整体结构的抽象描述。

图1 铁路视频监控系统整体结构 此前已按线路工程招标、建设实施的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基本上均符合这个规范,仅有个别线路的视频监控系统在接入节点设置了系统管理功能,某些线路的存储节点较规范有所下移,但总体结构与规范无原则上的差异。 2.3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对象 目前,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主要覆盖了车站站房、站场、专业机房和区间线路等各主要环节,具体如下。 站场:咽喉区、站台区、进出站口、装卸货区、站场区内的移动作业点; 区间:隧道口、铁路桥梁引桥处、桥梁维修梯、公跨铁/铁跨铁桥梁、重点路堤/路堑路段; 专业机房:各专业室内安防、室内主要设备区; 站房:车站运转室、售票厅、候车厅、电梯等; 供电:电力/电牵引变配电所、开闭所、分区所、AT所,包括关键设备及安防对象监测。 2.4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组网方式 本质上,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是一个分布处理、分布授权、多级管理的大型海量信息系统,信息流自下而上,逐级收敛。 铁路视频监控网络的传输通道,铁道部视频监控中心核心节点与各路局/客专调度所间通过n*2M专业通道互联。基层视频数据流到路局/客专调度所的汇聚,在设置独立IP传输网络的高等级线路中,通过IP数据网传送;其它线路中,通过传输系统的2M通道传送,个别既有传输系统资源确实紧张的,可利用站间空余光纤,构建千兆光纤以太网来承载。视频监视点到前端接入点的传输链路,以光缆及电缆为主,无线传输为辅。 3 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虽然视频监控技术诞生已久,但是无论从视频内容处理角度、传输平台角度还是从应用全面性角度看,都远未达到成熟,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依赖于视频处理技术(包括视频编解码技术、模式识别技术、视频检索技术等)、基础网络技术和相关信息集成技术的发展,紧密跟踪这些基础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是掌握视频监控技术发展趋势的根本之道。总结起来,认为在如下方面应加以关注。 (1)体系规范化:视频编解码标准的多义性、系统数据交换环节强有力规范的缺位(各主要行业、部门均出台或正在酝酿出台各自的规范,这种局面一方面说明各方注意到了规范统一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在这一块权威规范的缺位的现实,必须有强力规范来统一这种混乱局面)是当前视频监控系统发展的最大障碍,统一而清晰的视频编解码标准和权威的系统接口规范是这个行业高速普及发展的主要前提。 (2)系统智能化:只有智能化才能真正形成视频监控系统的灵魂,提升应用价值。视频监控系统的智能化至少应体现在视频内容自动分析与对象识别、传输策略自动调整、存储

监狱智能视频分析解决方案

监狱智能视频分析 解决方案

监狱智能视频分析解决方案 一、方案背景 监狱是关押和改造犯罪人员的重要场所,因此安全是首先要保障的因素。安全保障既要保障社会的安全,也要保障狱警人员和在押人员的安全。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构建好监狱的安全防范体系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公安、司法部门,在监狱管理工作上,“向科技要警力”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在监狱、看守所这种特殊的场所,保安系统处于一个最为重要的位置,而视频监控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国内监狱现多采用模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或普通数字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能够使得安保人员实时了解到监狱内各个重点区域的人员活动情况及其它事件,而且能够将这些视频信息进行长时间的录像存储保存,方便日后查询。可是普通的视频监控系统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最大弊端是完全依赖于人工监控。由于视频太多而监控人员有限,且长时间盯着监视画面容易疲劳而导致疏忽,监控人员根本无力监看成百上千路摄像头的视频信息。据有关数据分析,20分钟后监控人员可能错过最多高达95%的画面。试想一下,人的监控力度是有限的,而突发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预见的,仅靠人为7*24小时的监控难以保证事件是否存在疏漏。一般监狱的视频监控系统能录制并保存数月的监控资料,但一旦事件发生时,没有智能分析的监控系统却无法做出即时判断,只能成为一个事后取证的工具。 本方案的提出旨在利用先进的智能视频分析系统,利用科技手段使得监狱的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化,充分发挥监狱视频监控系统在整个安防体系的作

用,从而为监狱这个高度戒备的场所提供充分可靠的保障。使传统的监控系统从被动变为主动,防患于未然。智能化主要体现在: 1)对事件的发生提前做出预警,最大限制地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例如重点场所的遗留物检测、可疑人员人脸识别、游荡检测等; 2)即时警报,对发生的突发事件第一事件发出报警,从而有利于安保人员做出快速反应,例如奔跑检测、人员跌倒检测、重点区域入侵检测等; 本方案致力于从整体提升监狱的安防系统级别,所采用的视频分析系统基于澳大利亚 iOmniScient Hi-iQ公司的IQ-Infinity产品,iOmniScient公司具有多项业界领先的国际专利技术,iOmniScient以拥有业内口碑和功能广泛独特的智能视频分析系统受到尊敬。IQ系列智能视频分析产品,曾在各大洲的主流安防展上多次获最佳产品奖项。当前IQ系列产品用户超过30,000个。 二、方案特征 2.1 智能视频分析系统概述 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经历了第一代的全模拟系统,第二代的部分数字化的系统,第三代的完全数字化的系统(网络摄像机和视频服务器)三个阶段的发展演变,现在整个行业正在酝酿视频监控新的革命——智能视频监控。 智能视频监控是以数字化、网络化视频监控为基础,但又有别于一般的网络化视频监控,它是一种更高端的视频监控应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能够自动识别不同的物体,发现监控画面中的异常情况,并能够以最快和最佳的方式发出警报和提供有用信息,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协助安全人员处理危机,并最大限度的降低误报和漏报现象。

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说明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1.传统视频监控系统的不足 20多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视频监控系统经历了3代:以视频矩阵为代表的模拟系统、以硬盘录像机为代表部分数字化的系统和以视频服务器为代表的完全数字化的系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视频监控系统与设备虽然在功能和性能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仍然受到了一些固有因素的限制,从而导致整个系统在安全性和实用性的不高,无法发挥具体的作用。主要包括如下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保安值班人员具有人类自身的弱点,在值班时间内,注意能力不可能一直高度集中,不可能全天24小时进行有效的监视,有时无法察觉安全威胁。 2)图像不能长时间显示,几乎没有一个视频监控系统会按照和摄像机数目相同的模式配置显示设备,在中大型系统中,均采用模拟视频矩阵或者数字视频矩阵采用成组切换或者通用巡视的方式把视频图像切换到显示设备上。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有大量的摄像机采集的视频图像,传输到监控中心以后,值班人员无法看到,而刚好在不显示某路视频图像的时间内就有值得注意的异常现象出现,由于值班人员并未当场发现并处理,这时,只能通过事后回放录像文件才能查找到相应的图像信息。这是由于监控视频图像的海量数据和相对较少的显示设备造成的矛盾。 3)数据分析困难,传统视频监控系统缺乏智能因素,录像数据无法被有效的分类存储,最多只能打上时间标签,或者按照某一通道的外接报警信

号或者简单的视频移动报警触发录像,数据分析工作变得非常耗时,很难获得全部的相关信息。 4)传统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被动监控”,目前的监控系统大部分情况下都仅起到一个“录像”的工作,即将一段时间内的视频图像传输到硬盘录像机进行保存,在发生异常情况或者突发事件后,需要查找录像,找出时间发生时的视频图像,但此时损失和影响已经造成,无法挽回,完全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被动监控”。在这种意义上说,传输的视频监控系统还没有入侵报警系统实时性高和实用。 2.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个人认为,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定义为第四代视频监控。 智能视频能够在图像及图像描述之间建立映射关系,从而使计算机能够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来理解视频画面中的内容。视频监控中所说的智能视频技术主要指的是:“自动的分析和抽取视频源中的关键信息”。如果把摄像机看作人的眼睛,而智能视频系统或设备则可以看作人的大脑。智能视频技术借助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对视频画面中的海量数据进行高速分析,过滤掉用户不关心的信息,而仅仅为用户提供有用的关键信息,并依据设定的规则进行判断和报警,是视频监控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智能视频监控技术以常见的网络数字视频监控技术为基础,具备大家熟知的网络视频监控的优势,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还具有更大的优势: 1)全天候监控:借助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全天候24小时可靠监控,彻底改变以往完全由值班人员对监控画面进行监视和分析的模式,通过

铁路高清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铁路高清视频监控系统 解 决 方 案

目录 1、铁路视频监控需求分析 (3) 2、铁路高清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5) 2.1、系统整体架构 (5) 2.2、Ⅰ类站点、Ⅱ类站点 (6) 2.3、铁路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组成 (7) 2.4、站点的点位设置 (7) 2.5、传输设备 (9) 2.6、存储设备 (10) 3、系统功能概述 (10)

1、铁路视频监控需求分析 铁路视频监控有以下特殊需求: (1)旅客进入安检区域后,在安检仪上放置行李,通过安全门检查,进行人身检查,在安检仪上取走行李。视频监控对安检过程进行全程的本地实时视频监控。面部特写采集需求:在安检过程中采集旅客正面面部特征。行李特征采集需求:行李数量和特征图像。 (2)用户数量众多,除了有本站点的管理人员和值班人员外,还有上级铁路局等管理单位及当地铁路公安部门。如何实现上述不同单位、不同部门的实时监控、共享监控的目标也是铁路视频监控重要需求。 (3)铁路客站视频监控需要有良好权限管理、视频流并发访问及转发能力支持,需要支持权限管理,权限分配、合法性认证、访问权限的管理。对于用户登录操作记录等功能,需要支持优先级管理,高优先级的用户在冲突时可以优先抢占资源。 (4)铁路客站视频监控层次多,除了车站本身的监控点位外,还需要接入线路的监控图像,需要接入到上级管理平台;需要监控系统具有开放性,可以兼容其余厂商设备,可以支持平台的互联。 (5)设备数量多的客运车站,需要一个管理设备进行

统一管理,并在设备掉线或故障时进行报警;需要支持网管功能,即对于网络内的所有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检测,故障监测及性能监测。 (6)客运车站人流量大,安全管理人员不足,需要增加智能分析功能。通过对视频图像分析,发现非正常行为,并能发出报警提示(声音、弹出图像等方式)。 (7)对于视频监控的基本需求,主要包括实时视频图像的监控、云台控制、录像资料回放、现场语音监听、报警联动等功能。

智慧工地视频监控系统

智慧工地视频监控系统 1.需求分析 在事故多发的施工现场,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地的建筑材料、及设备的财产安全是建筑企业管理者关心的头等大事;每个建筑企业或者是开发商在地区或者全国都会有很多的建筑工地,这些工地分布很散,很难有足够的人力和精力去频繁的到现场去监管、检查,所以造成管理上的困难。根据上述内容,对建筑企业用户具体的需求分析如下: ?远程对分散的建筑工地进行统一管理,避免使用人力频繁的去现场监管、检查,减少工地人员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及时了解工地现场施工实时情况,施工动态和进度,防范措施是否到位,特别是对于场面比较大的工地,对于重点项目企业领导也需要远程监管。 ?监管建筑工地现场的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的财产安全,避免物品的丢失或失窃给企业造成损失; ?将施工实况展现于客户面前,向客户展现工地的建设规划和进度,达到一个宣传效果,也使得销售计划能够合理制定; ?防范外来人员的翻墙入侵、越界出逃,非法入侵危险区及仓库等场所,保证工地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2.平台设计 海康威视iVMS-8700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是一套“集成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平台,包含视频、报警、门禁、访客、巡查、考勤、停车场、可视对讲、动环等多个子系统。在一个平台下即可实现多子系统的统一管理与互联互动,真正做到“一体化”的管理,提高用户的易用性和管理效率。iVMS-8700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是自主研发的基于SOA系统架构的集成多系统的联网平台,采

用先进的软硬件开发技术,满足系统集中管理、多级联网、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多业务融合等需求,广泛应用于综合安防领域,满足领域内弱电综合管理的迫切需求。(由于本次智慧工地涉及到的是视频监控一类,所以平台设计只介绍视频区块的内容和特点) 2.1平台架构设计 2.1.1平台架构图 综合安防管理平台从系统架构上分为设备接入层、数据交互层、基础应用层、业务实现层、业务表现层。 图1.平台架构图 2.2平台组成 2.2.1设备接入层 第一层为设备接入层,设备接入层包含各监控安防系统设备资源,如视频设

铁路视频监控系统(精选、)

神戎系列夜视产品行业应用之—— 铁路视频监控方案 一、系统概述 近些年,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高铁建设的快速推广,使我国铁路发展无论在速度上还是在密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运行列车最高时速达到了300多公里,列车行驶间隔只有10多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这就对铁路沿线的视频监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监控设备由于监控范围小、分辨率低、夜视能力差等问题,已经很难满足这种日益提高的应用需求。 神戎公司基于先进的激光照明和红外热成像技术,开发出了铁路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基于网络架构,能够实现铁路沿线(包括桥梁、隧道、咽喉等)、货场、机房等室外全天候24小时视频监控,实时提供铁路运营、安全状况。当有突发事件时,站点或铁路局监控中心的软件系统可以及时提供现场画面,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进行报警联动处理。 二、系统构成 铁路视频监控系统由前端视频采集设备、站点监控中心、铁路局指挥中心以及传输线路组成。前端视频采集设备是本系统的重点,可由激光夜视仪、红外热成像夜视仪单独或组合构成。针对铁路应用的特点,激光夜视仪选用无红曝激光器,在大幅提升夜视距离的同时,也避免了对指挥信号产生干扰。同时采用强光抑制、逆光补偿技术,消除机车大灯和背景亮光对视频产生的影响。铁路

沿线安装中远距离激光夜视仪或热成像仪,负责监视铁轨两侧是否有非法入侵物、铁轨上是否有影响运行的杂物、沿线是否有塌方等,保障列车安全运行。在货场、机房安装近距离激光夜视设备,监视是否有偷盗、破坏行为。铁路沿线环境通常比较恶劣,风霜雨雪雾比较多,高速驶过的列车会带来比较大的震动,且常常是山高路远,点位比较分散,有时还要高空作业,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前端设备不同于一般的安防产品,必须具有高质量、高稳定性,否则会给后期维护带来巨大压力。站点监控中心作为二级节点,部署硬盘录像机、显示控制设备等,实现对前端视频采集设备的本地存储和显示控制,同时负责向一级节点转发视频。一级节点为铁路局指挥中心,部署监控管理平台、存储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解码器、电视墙等,负责所有设备管理、用户管理、视频预览、回放、转发、存储、分析、上墙显示等。 在桥梁、隧道、咽喉等特殊路段,以及霜、雾、雨、雪多发路段,推荐采用红外热成像仪或含红外热成像仪的双光谱夜视仪。 三、系统特点 ?全天候视频监控,不受风霜雨雪雾影响 ?具有强光抑制和环境光屏蔽功能,有效消除机车大灯和杂光产生的影响 ?无红曝激光照明,避免对指挥信号产生干扰 ?LCMM激光匀化技术,夜视图像清晰、无散斑 ?具有较强的抗振、防雷、防风、防抖动性能 ?高可靠性设计,抗恶劣环境 四、部分应用案例 ○青藏铁路格拉段视频监控系统扩容工程○广深铁路视频监控系统 ○大秦铁路视频监控系统○广深铁路广坪段视频监控项目 ○青藏铁路格拉段补充加密项目○太原铁路局货场安保监控项目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载视频项目○达成铁路沿线监控项目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视频监控智能分析技术应用分析

视频监控智能分析技术应用分析 一、概述 在视频监控飞速发展的今天,海量视频画面已经大大超过了人力有效处理的范围。而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极大地发挥与拓展了视频监控系统的作用与能力,使监控系统具有更高的智能化,大幅度降低资源与人员配置,全面提升安全防范工作的效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平安城市、智能交通、金融行业、政法监管、商业等领域。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是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安防领域应用的一个分支,是一种基于目标行为的智能监控技术。它能够在图像或图像序列与事件描述之间建立映射关系,从而使计算机从纷繁的视频图像中分辩、识别出关键目标的行为,过滤用户不关心的信息,其实质是自动分析和抽取视频源中的关键信息。 按照智能分析算法实现的方式进行区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的智能分析: 识别类分析:该项技术偏向于对静态场景的分析处理,通过图像识别、图像比对及模式匹配等核心技术,实现对人、车、物等相关特征信息的提取与分析。如人脸识别技术、车牌识别技术及照片比对技术等。 行为类分析:该项技术侧重于对动态场景的分析处理,典型的功能有车辆逆行及相关交通违章检测、防区入侵检测、围墙翻越检测、绊线穿越检测、物品偷盗检测、客流统计等。 图像检索类分析:该技术能按照所定义的规则或要求,对历史存储视频数据进行快速比对,把符合规则或要求的视频浓缩、集中或剪切到一起,这样就能快速检索到目标视频。 图像处理类分析:主要是对图像整体进行分析判断及优化处理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或者将不清楚的内容通过算法计算处理达到看得清的效果。如目前的视频增强技术(去噪、去雾、锐化、加亮等)、视频复原技术(去模糊、畸变矫正等)。 诊断类分析:该项分析主要是针对视频图像出现的雪花、滚屏、模糊、偏色、增益失衡、云台PTZ失控、画面冻结等常见的摄像头故障进行准确分析、判断和报警,如视频质量诊断技术。 二、智能分析核心算法介绍 1. 运动检测算法 帧差法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具备的功能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具备的功能 智能视频能够在图像及图像描述之间建立映射关系,从而使计算机能够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来理解视频画面中的内容。视频监控中所说的智能视频技术主要指的是:“自动的分析和抽取视频源中的关键信息”。如果把摄像机看作人的眼睛,而智能视频系统或设备则可以看作人的大脑。智能视频技术借助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对视频画面中的海量数据进行高速分析,过滤掉用户不关心的信息,而仅仅为用户提供有用的关键信息,并依据设定的规则进行判断和报警,是视频监控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智能视频监控技术以常见的网络数字视频监控技术为基础,具备大家熟知的网络视频监控的优势,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还具有更大的优势: 1)全天候监控:借助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全天候24小时可靠监控,彻底改变以往完全由值班人员对监控画面进行监视和分析的模式,通过嵌入在前端设备中的智能视频模块、或者中心安装的智能

分析服务器,对所监控的画面进行不间断分析。 2)提高报警精确度:不同于简单的视频移动检测报警功能,可以大大提高报警精确度,前端设备可以集成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并运行高级智能算法,使用户可以更加精确的定义一个安全威胁的特征,有效降低误报和漏报现象,减少大量的无用视频数据。 3)突发事件处置:通过设置规则并识别可疑活动(例如有人在公共场所遗留了可疑物体,或者有人在敏感区域停留的时间过长),在安全威胁发生之前就能够提示值班人员关注相关监控画面以提前做好准备,在特定的安全威胁出现时采取相应的预案,有效防止在混乱中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延误。 4)提高安全部门的保护级别:协助政府或其他机构的安全部门提高室外区域或者公共环境的安全防护。此类应用主要包括:高级视频移动侦测、物体追踪、人物面部识别、车辆识别、和非法滞留等。

CR-NIVM-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V3.0-安装手册—接入节点分册

CR-NIVM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安装手册 -接入节点分册 V3.0 版权所有(C)北京世纪瑞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1.系统安装准备 (2) 1.1.系统整体结构概述 (2) 1.2.系统安装环境要求 (3) 2.系统安装 (4) 2.1.管理服务器 (5) 2.2.流媒体服务器、录像服务器 (25) 2.3.客户端 (47) 2.4.GIS插件 (47) 2.5.数字矩阵 (50) 2.6.接入代理服务 (51)

1.系统安装准备 1.1.系统整体结构概述 软件系统由管理服务器、终端、流媒体服务器、录像服务器、外部告警采集(OPC)和数据库、数字矩阵等部分构成。 ?管理服务器:提供对系统的配置;告警的采集、分析、处理;上下级管理服务器间的协调。 ?流媒体服务器:实时采集视频编码设备(DVR)的音视频数据;实时采集行为分析告警及轨迹数据; 根据音视频分发请求进行分发。 ?录像服务器:可定时录像、告警录像和外部触发录像功能。具有定期清理存储磁盘和循环清理功能。 ?终端:可点播或轮巡播放实时音视频;显示实时告警信息;云台控制(上、下、左、右、调焦、聚焦、光圈、预制位、雨刷等);手动录像、抓拍;回放图片及录像(手动、告警);查询历史告警信息;系统管理员可远程管理管理服务器等。 ?数据库:存储系统配置、告警记录和日志等信息。 ?数字矩阵:通过对音视频流的解码,最终将音视频信号输出到大屏。并能将画面进行多种方式的分割播放。 管理服务器程序与终端程序为同一个应用程序,通过配置的运行模式区分当前运行进程是管理服务器或终端。 系统的一级软件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