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2012学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2011-2012学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附件5: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成都宇宏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实习实践

负责学生姓名王天鹏

学号201010420226

所在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班级网络工程2010级2班

指导教师陈倩龄

序号成员姓名学号手机号码承担任务与贡献成绩

1 王天鹏201010420226 1354806919

2 项目负责人、撰稿人

2 袁裴201010420307 135******** 宣传招生、理化教学

3 王梅201010420235 158******** 宣传招生、英语教学

4 陈黎201010420124 156******** 宣传招生、数学教学

5 王洪201010420230 187******** 数学教学

6 周强201010420228 135******** 数学教学

7

8

9

10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导小组

2012年8 月12 日

大学生城镇支教

作者署名: 网络工程王天鹏 201010420226

网络工程袁裴 201010420307

网络工程王梅 201010420235

网络工程陈黎 201010420124

网络工程王洪 201010420230

网络工程周强 201010420228

【摘要】:本文介绍了大学生城镇支教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支教对大学生发展的有利方面和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在了解支教活动意义和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城镇支教提出了一些观点和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义务城镇支教

现在大学生利用假期下乡支教的活动在社会上愈演愈烈,可以说是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志愿者大军。这种形式的活动之所以受青睐,是因为它是一种善良之举,触动了人性的深处,意气风发的大学生尽自己所能把知识文化带到农村,这是大学生对自己所负社会责任的重视,同时也给大学生提供了一次接触社会的机会;再者,下乡支教调研把知识与实践结合,更能反馈学习,有利于对知识的吸引和运用。然而,事物总有其相对性,我们在感受到支教意义的同时也要认识到目前支教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更深刻地认识到支教受众的需求,从而确定好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背景

1994年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联合实施开展了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

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每年组织动员近百万名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深入农村基层和受灾地区,发挥自身的知识智力优势,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扫盲和文化、科技、卫生服务。其中,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假“三下乡’’的文化下乡和农村扫盲活动,可以看作是我国大规模大学生志愿者支教的开始。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大城市中开始出现专门为农民工子女提供教育场所——打工子弟学校。打工子弟学校的产生,也为大学生支教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特别是在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2005年“三支一扶”计划之后,打工子弟学校开始普遍成为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主要支持和帮扶对象,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学生社团本着“为流动儿童献爱心、改善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的愿望,纷纷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打工子弟学校,开展支教活动。

从1997年,首师大晨曦社作为北京第一个参与流动儿童支教的大学生社团开始,到现在打工子弟学校大学生支教已经有了10多年的历史。在这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生支教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如何解决大学生支教的问题,提升大学生支教的效果,就成了现阶段大学生支教的当务之急,也是大学生支教未来发展方向确立过程中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现状分析

一、成效

1、对接受帮助的学生的影响

(1)帮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三下乡”支教活动中,大学生群体认真对农村未成年学生开展行为习惯的教育,对处于相对教育环境较差的农村未成年学生群体进行引导、启发、教

育、纠正,让真正代表社会发展倾向的东西成为这些群体身上的一种既得的习惯。

(2)有效激发崇拜心理。

对学生崇拜心理的有效激发,有利于把思想与道德品质教育的具体化,形象化、人格化,有利于增强教育的效果。

(3)扩展兴趣爱好,增强学习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拉大智力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智力本身,而是包括学习欲望、毅力、自信心等在内的非智力因素。

2、对参加支教活动的大学生的影响

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生活在新时代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具有独立性木强、合作意识淡薄等不足,“三下乡”支教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通过艰苦环境的锻炼,能够磨练意志,把学到的知识有效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在支教活动中,集体的生活、相互的帮助能够让大学生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更加热爱集体,利于将来事业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1、支教期限太短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部分学校的校长认为支教工作为解决教师短缺起了很大作用但也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一年一茬由于更换人员在学科上的差异给课程的安排带来了不便,同时由于这种行为的短期性使支教者在支教快结束时情绪不稳影响工作。

2、专业不对口现象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和大学生水

平的充分发挥

在支教人员中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比重不大,志愿者虽然大多乐于接受陌生的教学工作的挑战但面对具体的教学工作任务常感到力不从心。乡镇中学最缺的是数学英语语文师,而前去支教的大学生往往又不是学这些专业的,这些大学生只好“现学现卖”。

3、支教大学生后顾之忧严重

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期满后都面临就业问题。部分支教者认为一年的支教对贫困地区的教育做了贡献而对个,人却是损失。服务一年后又把他们推向社会还不如早点走向社会寻找就业出路。由于担心就业,有些支教人员情绪不稳定甚至有些人一边教课一边又在四处找工作。同时支教大学生中也都存在一种编外的感觉。更是担心在一年的志愿服务中做出的成绩得不到认可,志愿服务期满后在学校和本人达成一致意见时也不能留下来就业。

三、未来的发展方向

由于支教有短期的、志愿的性质,这就决定了不少支教者是将支教当做一种“个体锻炼”、“优势积累”和“就业缓冲”来看待。在对服务期满后的打算进行调查时, 更多的人是一边支教一边为将来的目标做准备, 对于未来的就业目标, 处于观望和比较状态, 只有少数支教大学生表示愿意将支教作为自己未来长期的事业, 争取考得编制, 然后继续(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留在学校任教。既便如此, 仍要视教师编制是否能够取得、工资及福利待遇的高低而定。而农村真正的需要的是教育质量的全面进步,支教虽能达到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目的,但短期支教只能有限的提高农村老师的教学能力,在硬件方面没有大的进步,这仍会使农村的教育被

城市越拉越远。而教育的落后会使城乡差距继续加大,社会矛盾更加突出,影响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所以,我们应继续大力推行农村支教,并通过改善农村教育的待遇和硬件水平,吸引更多的大学生留在农村,是农村教育得到真正的提升。这也正是短期支教真正的目的。我们也应作出改变,使短期支教达到最初的目的。下面是我们总结出的发展方向:

1、招募高标准化

目前,各支教社团在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上基本上都是宽口径的,对招募志愿者缺少具体选拔标准,志愿者队伍良莠不齐,而且也并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适合支教工作。

首先,要减少盲目报名,找到真正愿意去支教的志愿者。我们可以在大学生志愿者招募前应该增加一个类似“企业宣讲会"性质的“志愿者招募宣讲会”,让大学生志愿者在报名参加志愿者支教之前就能对自己要去支教的学校、学生、支教时间、支教内容、支教责任、支教要求等等有一个比较清晰、全面地认识,这样可以减少大学生志愿者盲目报名,从而提高大学生志愿者报名的有效性。

其次,要严格要求,提高标准。支教志愿者招募后,要对志愿者的支教时间和支教任务严格要求,强调支教的重要性、影响性和责任意识,对于不能完成志愿者支教时间和支教任务的应该“鼓励退出"。同时也要对志愿者进行基本信息统计,根据志愿者的兴趣并征求志愿者的意见确定支教方案。

2、组织和管理完善化

首先,要加强志愿者管理,减少志愿者流动性。可以在支教过程中,通过团队建设活动,提高大学生支教的凝聚力,通过情感的手段提高对大学生的管理和约束。

其次,要加强支教管理。在大学生志愿者支教前支教的大学生社团、学校院系、党团机构负责支教的负责人或小组,要检查支教大学生志愿者的备课和教案,没有备课和教案的大学生志愿者不能准许去打工子弟学校支教,并进行登记备案。

最后,要加强支教形象管理。支教的大学生社团、学校院系、党团机构要要求自己的大学生志愿者“为人师表”,要求大学生志愿者在支教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穿着打扮,时刻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要保证给学生树立一个健康的正面的榜样。

3、信息交流多元化

首先,要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支教的反馈。一方面支教的大学生社团、学校院系、党团机构负责支教的人员和机构要定期针对大学生志愿者支教中遇到的挑战和问题,集中予以反馈并给支教的大学生志愿者一定的支持和建议。另一方面,支教的大学生社团、学校院系、党团机构负责人和机构,要建立大学生志愿者支教反馈机制,在志愿者支教的同时接受志愿者的反馈,能当场解决的要立即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可以在定期的支教反馈或总结会议上给志愿者予以反馈。

其次,加强大学生志愿者与学校老师和学校学生之间的交流。大学生志愿者与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一方面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带给学校教师一些“新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学校教师可以给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管理经验,弥补大学生志愿者支教经验的不足。大学生志愿者与支教学生的交流,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志愿者更加了解自己所支教的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支教需求,更好满足学生支教需求,还可以促进支教中的“因材施教”,更好地帮助打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健康的全面的发展。

4、建立评估激励体系

支教的大学生社团、学校院系、党团机构要在自己的志愿者团队建立一套完整的志愿者支教评估体系。一方面要建立志愿者支教评估小组,支教评估小组成员的主要职责就是跟随大学生志愿者支教进行观察和记录,另外支教评估小组的成员还要征求学校老师和大学生志愿者所支教班级的学生的意见。大学生志愿者支教评估的内容主要应包括志愿者支教的次数、每次支教教案、支教总结、评估小组支教纪录、学校老师的评估建议、学生课堂建议等内容,对评估中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对评估中不足的大学生志愿者要进行持续支持和进一步培训,对评估中不合格的大学生志愿者要停止其继续进行支教。

大学生志愿者激励体系的建设,应该包括大学生的价值激励、成就激励、提升激励和快乐激励,使大学生在支教过程中感受到自己支教的价值、支教的重要性、支教的收获和支教的快乐。

5、支教方式创新化

(1).创新支教内容

由于学校教育、教学安排的学期性特点,和大学生支教缺少连续性的特点,大学生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上很难和学校取得一致性。再加上,大学生缺少支教专业知识、技能及教学经验,使目前支教不仅无法补充学校的教学活动,反而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甚至给学校及教师增添了负担。所以,我们应该在正确认识大学生支教的特点和大学生自身的能力的基础上,创新支教的内容。大学生支教并不一定要担任教师的重任,也并不是一定要给学生上课或亲自、单独组织教学活动。大学生可以更多地从“支持者”的身份出发,可以从承担学校辅助教学的工作开始,例如可以从帮助教学负担繁重的教师入手,帮助学

校老师批改作业,开班会,协助开展学生活动,这样既可以弥补大学生缺少支教专业知识、技能及教学经验的缺点,也可以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可以更好地发挥支教的作用。

(2).延长大学生志愿者支教周期

现阶段大学生志愿者支教,基本上是以“一个学期”为周期,但是由于大学生志愿者支教“无头无尾”的问题,现阶段大学生志愿者真正支教时间也就是“12周”左右,所以在支教时间上大学生志愿者支教很难发挥真正的作用。在大学生志愿者支教的时间上,我们应当延长大学生支教的周期,由原来的“以一个学期为一个支教周期“延长为“以一年为一个支教周期"。这样,在大学生志愿者支教时间的衔接上,就可以给招募新的大学生志愿者争取时间,也可以使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和支教时间相结合,从而解决大学生志愿者支教的“无头无尾”问题。

综上所述,大学生支教未来必然是朝着标准化、多元化、创新化、完善化的方向发展。而大学生支教问题的解决和支教效果的提升,需要支教的组织者、大学生志愿者、农村学校三方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大学生支教的问题与对策——以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为例王瑞2009年5月

【2】大学生支教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赵芬《大众商务》2010年3月(111期)

【3】激情燃烧在西部西部地区大学生支教情况调查李真

附件7: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指导教师评语表

评语:(评阅参考要点:选题的价值或意义;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调研过程是否符合要求;调研方法的合理性;研究报告格式是否规范;优点与不足。)

评阅人:(教师姓名及所在学院)

年月日

附件8: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学生成绩表

姓名王天鹏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联系方式135******** 学号201010420226 专业网络工程班级2010级2 班

实践地点四川省广汉市实践时间2012.7.10-2012.8.10 实践项目名称成都宇宏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实习实践

学生个人参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1、做调研调查、了解城镇地区孩子的学习状况;

2、为城镇的教育尽一点点绵薄之力;

3、给城镇的孩子们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

4、提升个人对中国教育现状的认识,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该实践项目实施过程评定等级:

(学生所在学院已评定)

该实践报告评阅成绩:

综合评定成绩:

评阅教师签名:

年月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