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膜分离技术在染料脱盐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染料脱盐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染料脱盐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染料脱盐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染料脱盐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以其在染料工业应用中可以有效脱盐和浓缩的优势,一直是染料工艺中一种绿色清洁生产工艺。本文就对膜分离技术基本概况以及在染料工业中的应用和发展方向进行分析研究。

一、引言

染料工业是一个资源和能效消耗比较大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传统的染料制备方法具有获得的染料粒径度大、色牢度不好的弱点,如果不进行提纯的话,会严重影响染料的上色效果以及色牢度,另外在采用传统的蒸发浓缩和盐析方式进行提纯的时候,得到的产品质量比较差,不但盐的消耗量要达到质量分数的10%~15%,染料流失率也会达到质量分数的5%左右,所造成的废水污染也相当的严重。膜分离技术不但可以有效的进行粗制染料的脱盐以及浓缩,而且所得到的染料还可以制成液体产品,或者经过干燥后制成固体粉状产品,大大的改善了传统染料制备方式中的弱点,成为了染料工业中的一种绿色清洁生产工艺。

二、膜分离技术的基本概况

膜分离技术是通过一张具有选择性通过物质的薄膜,利用外力推动,可把混合物进行分离、浓缩以及提纯的方法。就是利用一张薄膜,这张薄膜必须是有的物质可以通过,有的物质不能够通过,膜分离技术就是把这张具有选择性的薄膜作为了分离介质,然后再在膜的两侧施加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等不同的推动力,把原料中的物质进行分离,以达到提纯、浓缩以及分离的目的。其中把压力差作为推动力进行膜分离的过程,依据所分离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微滤(MF)、超滤(UF)、纳滤(NF)以及反渗透(RO)。微滤以及超滤的目的都是对溶液进行净化,只是超滤比微滤的效果要好,还可以实现液体浓缩的目的;纳滤是一种比较新的分离技术,他可以通过膜表面的电荷把多肽以及氨基酸进行分级分离;反渗透则是一种最先进、最节能的分离技术之一,他可以有效的把水中的溶解盐、有机物、细菌以及胶体等杂质进行消除。

三、膜分离技术在染料生产以及脱盐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染料生产中采用的是盐析以压滤来实现把合成染料从水溶液中进行分离的目的,不但生产出的染料纯度低,还给产品的质量以及附加值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使用膜分离方式中的纳滤膜技术进行合成染料分离,可以有效的改善传统染料生产的缺点。

利用膜分离技术进行染料脱盐浓缩的流程。膜分离技术中的纳滤膜技术的孔径是在0.002~0.005s之间,可对分子量在200~1000之间的物质、小分子、无机盐以及水进行有效的分离,他还可以把染料的浓度提高30%,后续蒸发能耗可以比传统的方式降低1/4,所以说,膜分离技术不但使产品的含盐量以及生产成本降低了,同时还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益。

我们对M—8B红采用卷式纳滤膜进行脱盐试验,其结果如下表

以上数据是M—8B红在平均操作温度是40℃,压力为44/38×105Pa下的处理结果。根据数据得出膜纳滤不仅能将染料中的盐分离出来,染料的强度甴112%提高到132%,而且能使纯度由80.24%提高到88.1%.滤出水的色度在400倍左右。膜纳滤浓度提高后,滤出水量

会逐步下降,当浓度较低时,脱盐效果才好。反之,浓度提高后,含盐量较低时,脱盐效果大大下降。我们还对活性艳蓝KNR在平均操作温度为25℃,压力为34/27×105Pa下进行过实验,结果其浓缩倍数可达1.5,强度增加了10%,纯度提高了14.7%。由此可得出结论,在染料的生产以及脱盐中可以广泛的应用膜分离技术,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四、膜分离技术在染料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采用传统的盐析分离工艺在生产染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质量分子大于5%的高盐度,高达十几万的高色度废水,其中废水的BOD一般都是在50~2000mg/L、COD一般都是在80~4000mg/L,BOD和COD的比值一般都会小于0.4,导致可生化性差,使废水的处理难度增加了。其次盐析压滤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盐度太高,所以不适宜采用生化法进行处理,因为生化法中的微生物只有在含盐度比较低的环境中才能够保持活性。如果采用膜分离技术来进行废水处理,那么可以直接把废水分离成浓缩液以及透过液,都可进行回收利用,这样不但处理了废水,减少了水质污染,又不会造成染料的流失,实现了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可以说膜分离技术进行废水处理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五、膜分离技术的发展方向

为了促进膜分离技术的发展,我们对新型膜材料进行开发和研究。其中纳滤膜技术的发展相当的迅速,新材料以及新工艺的研究不断,以后膜材料的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着力开发新型的有机高聚物膜,努力向超薄和活化技术方面进行研究开发;

(2)着重对新型有机—无机混合膜的开发,有机膜耐腐蚀,但耐高温性较差,无机膜耐高温性强,但质地较脆,不易加工,所以兼具两者优点的膜材料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3)加大对新型无机膜的研究,无极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克服有机膜上所存在的不足,其利用领域更加的广泛,所有新型无极膜的研究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例如聚丙烯中空纤维膜,他是国际上一种新型膜分离材料,主要优点是强度高、耐温性好、微孔均匀、抗污染能力强等。

生态燃料的应用与发展

《染整概论》课程论文 生态燃料的应用与发展题目: 学生姓名李垂彪 学号3100307121 所在班级:非织造101 2013 年12月

生态燃料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及对自身健康的日益重视,重新评估和开发生态染料已成客观需要。文章重点介绍了生态染料的染色机理以及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情况,指出了生态染料应用过程中的局限性,提出了解决其局限性的一些思路,并对生态染料的应用前景做出了乐 观估计。 关键词:生态染料;染色;应用研究;进展。 根据英国染料和染色家协会给出的定义,生态染料是指从植物、动物或矿产资源中获得的、很少或没有经过化学加工的染料 Abstract:With the strengthening eco-friendly coception and harmless to human health,it has become objective demands to re-evaluate and develop naturaldyes.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classes,dyeingmethod andmechanismof natural dyes.Furthermore,natural dyes.applicationswere elucidated in each field,andtheir limitations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were referred to during the using process,too.Based on some researching developments,it can be convinced thatnatural dyes will have a good prospec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natural dyes; dyeing;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生态燃料是指以柴油和汽油、航空油品、煤油、甲醇、乙醇等为基础进行科学的调配而成的新型生态燃料。生态燃料应具备提高燃烧值、降低成本、降低排放、可再生资源,存储运输较传统燃料安全、充分利用回收资源再利用等特点。由于生态燃料的这些特性,其可推广性备受青睐。现在生态燃料正全力发展,长征5号也将全部使用生态燃料。 1 生态染料的上染机理 生态染料的上染机理因染料和所染纤维类型而异,由于生态染料品种繁多,结构复杂,目前对 各类纤维的染色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印度的Dr.Deepti Gupta研究了5种生态染料对合成纤维的上染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奈醌类染料Juglone、Alkannin和Bixin染尼龙、涤纶织物的附等温线属于Langmuir型,而Berberine与腈纶织物之间可形成离子键。生态小檗类染料上染丙烯腈纤维标准亲合力相当高,70e和90e时分别为3319 kJPmol和4313 kJPmol,其牢度性能与碱性染料类似,水洗牢度良好,但耐光牢度只有1级。这5 种染料与合成纤维的染色焓是正值,说明染色是吸热过程。随染色温度升高,染料上染率会继续增加。此外,染料在水中是部分溶解的,可能是染料发生聚集,因此容易在高浓度时染得深色。 2 生态染料的染色方法 由于生态染料分子结构各不相同,染色方法也有较大差异,对蛋白质纤维和纤维素纤维而言,染色方法主要有无媒染色法、先染后媒法以及先媒后染法。对合成纤维而言,主要分为常压染色和高温高压染色。最佳染色工艺应根据染料性质而定。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同种生态染料,当使用不同的媒染剂染色,往往会使被染纤维呈现不同的色相。 3 生态染料的应用 生态染料由于其良好的环境相容性和药物保健性能,引起了许多染料研究和应用机构的关注, 其应用已涉及多个领域。

氢气膜分离技术的现状

氢气膜分离技术的现状、特点和应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摘要: 气体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化工分离技术。由于它具有能耗低、投资省、占地面积小和使用方便等特点,现已在石化和化工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气体膜分离技术中,氢气分离膜占有很大的比重。到目前为止,氢气膜分离技术是开发应用得最早,技术上最成熟,取得的经济效益十分显着的气体膜分离技术。 本文简要地介绍氢气膜分离技术的发展概况,一些氢气膜分离器的性能和特点以及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氢气膜分离膜分离技术氢气回收 作者简介: 董子丰:男,1937年生;祖籍:浙江绍兴;研究员。 1961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化工系。从那时起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国防科技事业的研究。80年代中,曾作为访问学者到德国海德堡大学从事激光化学的合作研究。88年回国到现在,主要从事气体膜分离的技术开发,已撰写10余篇文章刊登在国内外杂志上。 中图分类号: TQ028. 8 氢气分离膜技术的现状、特点和应用 一、概述 目前,在气体膜分离技术中,氢气膜分离技术是开发应用最早、适用范围很广、技术最成熟和经济效益十分显着的膜分离技术。氢气膜分离技术主要用来从含氢和其它气体的混合气中,分离和提浓氢气。它之所以在气体膜分离技术中占有如此重要位置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氢气在化工和石化工业中的重要性,而且还在于氢气膜分离所具有的技术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 1、氢气在化工和石油化工工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代石油化学和炼油工业的特点是,在一些大型工艺过程中,氢气是重要付产物(重整、裂解),同时,氢又是重要的原料(合成氨、合成甲醇、加氢精制、加氢裂化)。石化工业是个耗氢大户,多年来,在石化工业中,氢气一直供不应求,随着原料油的加重和对辛烷值要求的提高,氢气的供需予盾将会更加突出。

膜过滤技术及其应用范围介绍

膜过滤技术及其应用范围介绍 北京陶普森膜应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孙永杰 过滤是分离液体中固体性颗粒的常用方法之一。我们熟悉的土壤就是一个天然过滤器,池塘、湖泊和河流中的地表水在通过不同类型的土壤之后,渗透聚积成相对洁净的地下水,土壤让水透过的时候截留了其它成分,如颗粒物和污染物等,而渗透到深处的地下水得到了净化。 过滤是实验室常用的物料分离技术。从筛网、滤纸到膜滤器等技术手段的延伸、发展,促进了产品提纯技术的提高,净化效果明显,分离精度大大提高。在能量消耗,过滤效果和操作简便方面,相比于传统的分离方法如蒸馏或结晶,膜过滤技术的表现优于其他分离过程。在许多分离领域,膜过滤克服了传统技术局限性,尤其对生化或药物的加工应用过程,膜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产品品质和收率,因为其中的蛋白质和有效成分大多是热敏感的。因膜过滤为物理过滤方式,膜材质稳定性强,经验证的实验室过滤工艺,很容易被放大和改进,更易成功应用到实际的大规模生产中。 在生物和制药技术行业的许多领域,包括食品和饮料行业,生物技术和饮用水处理行业,都普遍使用过滤膜用于过滤。 过滤膜的工作原理:膜过滤器的原理类似于上面提到的地下水渗透过程,人工制备的膜相当于地表土层,待过滤的溶液中一部分的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薄膜的微孔,其渗透性取决于孔的大小。比滤膜孔更小的颗粒可透过滤膜,而比滤膜孔大的颗粒就被截留下来。

一般情况下,膜的孔径决定了应用,根据孔径的大小,将不同的过滤膜技术分为四类:微滤,超滤和纳滤以及反渗透。 1. 微滤膜技术 过滤膜的孔径一般在5μm和0.1μm之间。在微生物实验中经常被使用孔径为0.1μm至0.2μm的膜,可以分离出酵母菌和细菌,是一种温和快速的杀菌方法。在工业化生产上,这种滤膜技术通常为过滤器的滤芯,广泛应用在医药,食品和饮料工业生产线中。例如,生物制药厂用于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生长阶段之后的“收获”和细菌菌体的分离,废水处理或浑浊液的油水分离等。 2. 超滤膜技术 超滤技术常常用于大分子的浓缩和脱水,超滤膜过滤“孔径”在0.1μm和0.01μm之间。由于该技术主要用于分离或浓缩蛋白质分子,所以膜的过滤孔径被定义为“分子量切断”(MWCO)或“标称分子量切断”(NMWC),单位为道尔顿(质量单位,等于一氧原子的1/16)。MWCO值表示可被膜截留的球状分子的小分子量。为了安全起见,应总是选择MWCO值至少比要分离的大分子的分子量高20%。这种膜过滤技术的应用操作压力,通常在2-10巴之间。 3.纳滤技术 是纳米级过滤技术的简称,纳米级过滤的膜过滤器,其孔径小于0.005μm,可截留更小的有机分子和大部分盐类物质,以及重金属离子等。陶普森纳米级过滤需要更高的外部压力,过滤压力一般在10-80巴之间。

油气回收膜分离法

油气回收膜分离法 1国内外发展现状 国外对膜法油气回收的研究和工业应用较早。日本公司1988年建造了第一套用于油库油气回收的膜装置。1989年德国公司也成功推出了膜法油气回收装置,至今已有180多套大型装置在运行。德国的公司、日本的日东电工和美国的公司都在膜法油气回收方面实现了工业应用。欧洲建造了很多安装在输油管线终端的大型膜装置,用来从输送过程产生的气流中分离和回收油气。 由于国外在气体分离膜领域开展的研究较早,目前国外己经实现工业化的膜分离法回收的生产厂家以及回收体系有: 我国对气体分离膜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开始的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但由于气体分离技术与催化燃烧、吸附等传统处理方法比较,具有效率高、能耗低、操作简单、装置紧凑、占地面积少、无二次污染等显著特点,所以得到了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等单位在该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目前使用膜分离技术主要应用的领域有:氢气的回收和利用、从空气中制取富氮、从空气中富集氧气、二氧化碳的回收和脱除、工业气体脱湿、从天然气中提取浓氦气、空气中易挥发有机物的回收等。在这些领域,膜分离技术基本都得到了工业化应用,但在回收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领域的研究应用工作只是最近几年才开始。

在化工生产、油罐、油轮及加油站等有机物质制造、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经常要排放挥发性有机气体。他们通常由惰性气体和烷烃、烯烃等有机气体组成,采用膜技术实现有机混合气体的分离,不仅可以回收附加值高的烷烃、烯烃等有机物和等,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2002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吉化公司合作进行了现场实验,采用螺旋卷式膜分离器回收聚乙烯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乙烯和丁烯单体,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但在膜材料的研究和生产领域,我国还没有全部实现自己研制开发。寻找成本低,分离效率高、化学稳定性好、耐热、并具有优良的机械加工性能的膜材料,并将其工业化应用将是我国研究人员面临的挑战。 近几年来,国外的实验室研究分离使用得最多的膜分离材料是聚二甲基硅氧烷P()。它从结构上看属半无机、半有机结构的高分子,具有许多独特性能,是目前发现的气体渗透性能好的高分子膜材料之一。研究人员大多是采用聚枫()、聚偏氟乙烯()、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酯()等材料作为支撑层,使用涂层堵孔,作为选择性分离层,选择性分离2或空气体系,都取得了理想的实验结果。 2003年,大连欧科力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与德国研究所、公司合作,率先引进膜法油气回收技术,在中石油上海灵广加油站应用成功。这座加油站安装上膜法油气回收装置后,油气回收率达到98%以上,尾气排放浓度降到15 g 3以内,低于欧洲标准(35 g 3),是国内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安全、环保、效益型的加油站。 2膜分离机理 膜法气体分离的基本原理就是根据混合气中各组分在压力的推动下透过膜的传递速率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目的。对不同结构的膜,气体通过膜的传递扩散方式不同,因而分离机理也不同。目前常见的气体通过膜的分离机理包括: (1)气体通过非多孔膜即致密膜(如,高分子聚合物膜)的溶解—扩散的分离机理。一般橡胶态聚合物的气体渗透是溶解控制,玻璃态聚合物为扩散控制。此时,气体透过膜的过程可认为由3个环节(步骤)组成:①吸着过程,即气体在膜的上游侧表面被吸附、凝聚、溶解。这个过程带有一定的选择性;②扩散过程,即该被吸着的气体在膜两侧压力差、浓度差的推动下,按不同扩散系数扩散透过膜另一侧;③解吸过程,即该已扩散透过的气体在膜下游侧表面被解吸、剥离过程。

膜分离技术处理工业废水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3 —2014 学年 第一学期 文献检索论文 课题名称: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发展方向设计时间: 2013.10.10~2013.12.15 系部:化学工程学院 班级: 1301应用化工 姓名:郑鹏 指导教师:王富花 学号: 1301110137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第一章前言 (3) 1.1膜技术在水处理中应用的基本原理 (3) 1.1.1根据混合物物理性质的不同 (3) 1.1.2根据混合物的不同化学性质 (3) 1.2 膜分离技术的特 点 (4) 2.1 分离性 (4) 2.1.1 分离膜必须对被分离的混合物具有选择透过(即具有分离)的能力 (4) 2.1.2 分离能力要适度 (4) 2.2 透过性 (4) 2.3 物理、化学稳定性 (4) 2.4 经济性 (5) 3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具体应用 (5) 3.1 淀粉污水处理 (5) 3.2 含酚废水处理 (5) 3.3 含氰废水处理 (5) 3.4 重金属离子的处理 (6) 3.5 炼油废水处理 (6) 展望 (6) 参考文献 (8)

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发展方向 摘要:本文阐述了膜分离技术基本原理及其特点、分离膜需要具备的条件,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膜分离技术发展趋势。 关键词:膜分离技术;废水处理;发展趋势 膜分离技术是在20世纪初出现、20世纪60年代迅速崛起的一门分离新技术,膜分离技术作为新的分离净化和浓缩方法,与传统分离操作(如蒸发、吸附、萃取、深冷分离等)相比较,过程不发生相变,可以在常温下操作,具有能耗低、效率高、工艺简单等特点,受到世界各技术先进国家的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促进膜技术迅速发展,使用范围日益扩大,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等处理过程,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效应。膜分离技术应用到工业废水的处理中,不仅使渗透液达到排放标准或循环生产,而且能回收有价资源。 1. 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1.1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应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溶液(原水)中的水分子具有透过分离膜的能力,而溶质或其他杂质不能透过分离膜,在外力作用下对水溶液(原水)进行分离,获得纯净的水,从而达到提高水质的目的。总的说来,分离膜之所以能使混在一起的物质分开,不外乎两种手段。 1.1.1 根据混合物物理性质的不同——主要是质量、体积大小和几何形态差异,用过筛的办法将其分离。微滤膜分离过程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将水溶液中孔径大于50 nm的固体杂质去掉的。 1.1.2 根据混合物的不同化学性质。物质通过分离膜的速度取决于以下两个步骤的速度,首先是从膜表面接触的混合物中进入膜内的速度(称溶解速度),其次是进入膜内后从膜的表面扩散到膜的另一表面的速度。二者之和为总速度。总速度愈大,透过膜所需的时间愈短;总速度愈小,透过时间愈久。 1.2 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膜分离技术是以高分子分离膜为代表的一种新型流体分离单元操作技术。在膜分离出现前,已有很多分离技术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蒸馏、吸附、吸收、苹取、深冷分离等。与这些传统的分离技术相比,膜分离具有以下特点: (1) 膜分离通常是一个高效的分离过程。例如:在按物质颗粒大小分离的领域,以重力为基础的分离技术最小极限是微米,而膜分离却可以做到将相对分子质量为几千甚至几百的物质进行分离(相应的颗粒大小为纳米)。 (2) 膜分离过程的能耗(功耗)通常比较低。大多数膜分离过程都不发生“相”

膜分离技术的介绍及应用讲解

题目:膜分离技术读书报告日期2015年11月20日

目录 一、膜的种类特点及分离原理 (1) 二、最新膜分离技术进展 (3) 1.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在膜分离中的应用 (3) 1.1 静电纺丝技术的历史发展 (3) 1.2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制备新型结构复合膜 (3) 1.2.1 在超滤方面 (4) 1.2.2 在纳滤方面 (4) 1.2.3 在渗透方面 (5) 1.2.4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制备空气过滤膜 (5) 2. 多孔陶瓷膜应用技术 (6) 2.1 高渗透选择性陶瓷膜制备技术 (7) 2.1.1 溶胶—凝胶技术 (7) 2.1.2 修饰技术 (7)

一、膜的种类特点及分离原理 膜分离技术(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MST)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薄膜以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和温度差等外界能量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的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方法。常用的膜分离方法主要有微滤(micro-filtration, MF)、超滤(ultra-filtration,UF)、纳滤(nano-filtration,NF)、反渗透(reverse-osmosis, RO)和电渗析(eletro-dialysis, ED)等。MST具有节能、高效、简单、造价较低、易于操作等特点、可代替传统的如精馏、蒸发、萃取、结晶等分离,可以说是对传统分离方法的一次革命,被公认为20世纪末至21世纪中期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之一,也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效益技术之一。 分离膜的根本原理在于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按照分离过程中的推动力和所用膜的孔径不同,可分为20世纪30年代的MF、20世纪40年代的渗析(Dialysis, D)、20世纪50年代的ED、20世纪60年代的RO、20世纪70年代的UF、20世 纪80年代的气体分离 (gas-separation, GS)、20世纪90 年代的PV和乳化液膜(emulsion liquid membrane, ELM)等。 制备膜元件的材料通常是有 机高分子材料或陶瓷材料,膜材料中的孔隙结构为物质透过分离膜而发生选择性分离提供了前提,膜孔径决定了混合体系中相应粒径大小的物质能否透过分离膜。图1是MF、UF、NF、RO的工作示意图。MF的推动力是膜两端的压力差,主要用来去除物料中的大分子颗粒、细菌和悬浮物等;UF的推动力也是膜两端的压力差,主要用来处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或者不同形状的大分子物质,应用较多的领域有蛋白质或多肽溶液浓缩、抗生素发酵液脱色、酶制剂纯化、病毒或多聚糖的浓缩或分离等;NF自身一般会带有一定的电荷,它对二价离子特别是二价阴离子的截留率可达99%,在水净化方面应用较多,同时可以透析被RO膜截留的无机盐;RO是一种非对称膜,利用对溶液施加一定的压力来克服溶剂的渗透压,使溶剂通过反向从溶液

植物染料的应用及发展

第一部分:植物染料及其历史: 印染行业通常使用的合成染料的原料都是芳香烃类的化工产品,因此多数合成染料都对人体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危害,这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能分解出20余种有致癌或过敏的禁用偶氮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还可离解出铅(Pb)、铬(Cr)、镉(Cd)、钴(Co)、铜(Cu)、镍(Ni)和汞(Hg)等重金属离子。即使目前允许使用的合成染料也不一定是安全的染料,其或多或少都会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和危害,尤其是儿童服饰及贴身纺织品。现阶段各印染企业使用的所谓环保合成染料都仅仅只是在现有的病理学检测条件和现有标准条件下通过检测的染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病理学的研究发展,它们中相当部分也将进入禁用染料的行列,因此合成染料的使用发展空间将越来越受到限制。 此外合成染料的生产过程还会带来严重的的环境污染。印染行业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印染废水排放量约每天达3-4万M3。印染厂每加工100m织物,产生废水3-5M3。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这些废水如果排入江湖,用于农田灌溉或作为饮用水,可对人类产生长期毒害,后果严重。 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各种纤维材料加工中的染料﹑助剂和纤维上所含杂质;染整加工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和无机化学品:染料、表面活性剂、荧光增白剂、柔软剂、烧碱、硫酸、盐酸、磷酸、硫酸钠等。而且这些有毒有害物质还会挥发到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1,2]。 而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出现的天然植物染料不但其色泽自然有特色,而且无毒无害,对人皮肤无过敏性和致癌性,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和环境相容性,在真丝制品、纯棉制品、保健内衣、儿童服饰、家纺产品、装饰用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第二届“绿色中国”论坛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人指出:人类正面临着一场新的转型,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正面临严峻挑战,应彻底实施绿色战略。 我国是世界纺织品、服装生产、出口和消费第一大国。20世纪是人类快速发展的100年,然而人类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环境日趋恶化。纺织业是世界上一个庞大的轻工业,它对环境污染严重,同时危害人体健康,而纺织业最大的污染源来自染整加工。对此,1987年联合国提出“可持续

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_童汉清

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 童汉清 海金萍 (蚌埠高等专科学校食品系,蚌埠市233030) 摘 要 针对膜分离技术的一系列独特优点,介绍了工业中常用的各种分离膜的性能、材料及其各自的应用,并简述了世界上最新的膜分离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 膜分离技术 反渗透膜 超滤膜 微滤膜 0 前言 膜分离是用半透膜分离均相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一种方法。由于膜分离技术在生产中物料无相变过程,因而无需再沸器、冷凝器等设备,与蒸发、精馏等分离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节能、高效等特点,特别是对于食品工业,膜分离技术可以完好地保留食品原有色、香、味,而其营养成分又不会被高温破坏。因而膜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极大关注,被誉为重大的新技术革命之一。 现代膜技术的开发还仅仅是近三十年的事情,虽然近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目前仍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国内外膜分离技术已在许多不同行业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反渗透膜及其应用 1.1 反渗透膜的性能 反渗透膜的孔径在0.3~2nm之间,通常为非对称的微孔结构膜,压差作为操作推动力,工作压力可高达7.0~7.5M Pa,膜通量一般为0.5m3/(m2d)。 反渗透膜能截留住除水分子、氢离子、氢氧根离子以外的其它物质,因而主要用于水和其它物质的分离。 1.2 膜材料 最先开发并成功应用的反渗透膜材料是醋酸纤维素,70年代以来逐渐开发出一些新型反渗透膜材料,如芳香族聚酰胺、聚苯并咪唑、磺化聚苯撑氧、磺化聚磺酸盐、聚酰胺羧酸、聚乙烯亚胺、聚甲苯二异氰酸酯和等离子处理聚丙烯腈等。醋酸纤维素在强酸和弱碱条件下易发生水解且不耐高温,易受微生物和酶的作用,在正常使用时还会发生蠕变使透水速率降低。尽管存在这些缺点,但目前工业上最广泛使用的两种反渗透膜材料,还是首选醋酸纤维素,其次为聚酰胺。 1.3 反渗透膜的应用 1.3.1 海水淡化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在全世界海水淡化装置中,约有30%用反渗透方式来实现。反渗透膜由极薄致密表层和多孔支撑层构成,具有高透水率及高脱盐率,可脱去海水中99%以上的盐离子。 1.3.2 果汁、果酒等产品的浓缩 膜浓缩是在常温下进行的。用反渗透膜对果汁、果酒进行浓缩,可保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不受破坏以及挥发质不损失,并可保留其原有的风味,这是其它浓缩技术难以做到的。另外,反渗透膜可以完全除去细菌和病毒,使产品不加任何防腐剂而延长储存期,食用更加卫生可靠。 19 《化工装备技术》第20卷第2期1999年

功能染料的应用

功能燃料的应用 摘要通过查阅各种资料了解功能染料在生活、医学等方面的应用,举行说明在 各个方面上的应用。 关键词功能染料、医用、光色变 1引言 功能染料指具有特殊功能性的染料,后来称为非组织染料,也称为专用染料。染整工业是传统应用染料的最重要的部门,过去主要利用染料的光与色的特性,今后虽然仍然离不开光与色的领域,但在开发新产品,特别是产业用的纤维制品过程中,将会注重染料多方面的性能。 功能性染料是一类具有特殊功能或应用性能的染料这种特殊功能指的是染料用于着色用途以外的性能通常都与近代高、新技术领域关联的光、电、热、化学、生化等性质相关。目前功能染料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液晶显示、热敏压敏记录、光盘记录、光化学催化、光化学治疗等高新技术领域。在光电子学领域功能性染料的一个重要应用是作为电荷生成材料通过光诱导电荷分离和电场诱导载流子迁移形成静电潜影进而用于激光打印或静电复印。功能染料主要有两种开发途径一是筛选原有染料利用传统的染料和颜料的某些潜在性能二是改变传统染料的发色体系使其具有新的功能。所以功能性染料的开发应用是功能性高分子和染料化学的一个新领域。 2功能染料的应用 2.1光变色染料 光变色染料,当其受一定波长的光照之后能显色或变色,受另一波长光照后能消色或恢复原色。主要用于光储存系统中这种发色—消色反应可作为反复读写和擦除的光盘记录材料。这种化合物有四烃基顺己烯酸酐( 浮精酸酐) 系列﹑螺吡喃系列﹑二芳基乙烯系列。光变色染料发生光变色现象的光化学反应主要有下列三类: ( 1) 互变异构,( 2) 氧化还原,( 3) 闭环开环。利用闭环﹑开环光华学反应的光变色染料是最有希望进行实用性开发的光变色染料。 浮精酸酐衍生物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氢转移而闭环。最近开发的杂环浮精酸酐光变色染料具有色谱范围广﹑耐光疲劳性高﹑光量子产率也高等特点。利

天然染料的应用现状与前景.docx

天然染料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内容摘要: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及对自身健康的日益重视,重新评估和开发天然染料已成为客观需要。本文章简要介绍了天然染料的染色机理、方法以及在部分领域中的应用情况,指出了天然染料应用过程中的局限性,并对天然染料的应用前景做出了乐观估计。 关键词:天然染料染色应用前景 0 引言 天然染料是指从植物、动物或矿产资源中获得的、不经过人工合成,很少或没有经过化学加工的染料【1】。天然染料根据来源可分为植物染料、动物染料和矿物染料,其中以植物染料为主。矿物染料是各种无机金属盐和金属氧化物,主要有棕红色、淡绿色、黄色、白色,经过粉碎混拼后可得20多个色谱;植物染料有茜草、紫草、苏木、靛蓝、红花、石榴、黄栀子、茶、崧蓝、荩草、柿子、紫草、墨水树等;动物染料有虫(紫)胶、胭脂红虫等。天然染料无毒无害,对皮肤无过敏性和致癌性。具有较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环境相容性。其色泽柔和、自然有特色,在高档真丝制品、保健内衣、家纺产品、装饰用品等领域中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我国染料业的发展方向 2004年我国染料产量约59.83万吨,占全球产量的近60%,是世界染料主要的生产国,但我国要成为世界染料生产强国,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其关键因素在于是否环保。【2】 国际上老牌的染料强国为了保证原有市场和提高竞争力,已呈现出专业化、高档化、环保化、新型化的发展趋势。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染料业在产品创新能力、生产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环保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环保型新产品缺乏,环境污染治理任务严峻,使我国染料工业缺乏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合成染料自19世纪中叶问世以来,由于色彩缤纷、色谱齐全、耐洗耐晒、价格便宜等特点,逐步取代了天然染料,成为纺织品最主要的着色剂。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以及对人类健康的日益重 视,部分合成染料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副效应愈来愈受到关注。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有100多种常用染料有可能产生致癌物质。不仅如此,随着地球石油资源的消耗,合成染料的原料问题已暴露出来,因此我国的科研人员开始致力于开发“天然环保染料”和“环保清洁染整工艺”。 ◆2 天然染料的性质 天然染料多数取自于植物,是有机化合物,强度较低,吸收光谱较宽。多数天然染料完全溶于水,但提纯后染料的溶解度变小,部分溶解的染料分子中含有羟基,加入碱性物质(如碳酸钠)可提高其溶

天然染料的应用及其局限性

1 天然染料的分类 天然染料是指从植物、动物或矿产资源中获得的、很少或没有经过化学加工的染料。天然染料根据来源可分为植物染料、动物染料和矿物染料。植物染料有茜草、紫草、苏木、靛蓝、红花、石榴、黄栀子、茶等;动物染料有虫(紫)胶、胭脂红虫等;矿物染料有各种无机金属盐和金属氧化物。据统计天然染料中以黄色和红色品种最多,蓝色、绿色和黑色最少。植物和动物中的色素能溶于水,在性能上与合成染料最接近,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上染天然纤维。各种植物中所含有的天然染料成分不是单一的,通常是多种化合物。其中有一些色素是基本结构相同而取代基不同的一类化合物,如红花中除含有红色素外,还含有黄色素,其他植物也有类似情况。按天然染料化学组成不同可分为类胡萝卜素类、蒽醌类、萘醌类、类黄酮类、姜黄素类、靛蓝类、叶绿素类共7种。 2 天然染料的染色机理 天然染料的上染机理因染料和所染纤维类型而异,由于天然染料品种繁多,结构复杂,现在对各类纤维的染色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还不太充分。印度的Dr.DeeptiGupta研究了5种天然染料对合成纤维的上染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奈醌类染料Juglone、Alkannin和Bixin染尼龙、涤纶织物的吸附等温线属于朗缪尔(Iamagmuir)型,而Berberine与腈纶织物之间可形成离子键。天然小檗类染料上染丙烯腈纤维标准亲合力相当高,70℃和90℃时分别为33.9KJ/mol和43.3KJ/mol,其牢度性能与碱性染料类似,水洗牢度良好,但耐光牢度只有I级。这5种染料与合成纤维的染色焓是正值,说明染色是吸热过程。随染色温度升高。染料上染率会继续增加。此外,染料在水中是部分溶解的,可能是染料发生聚集,因此容易在高浓度时染得深色。莽草宁、苏枋等媒染型天然染料,是通过媒染剂与纤维分子形成络合物上染,但媒染前后色调有些变化。靛蓝等还原型天然染料,是通过染料分子的聚集吸附在纤维上,因而摩擦牢度较低。胭脂红酸等亲水型天然染料,水溶性好,具有阳离子性的化学结构,可以上染蚕丝。李清蓉等研究了天然染料等同体茜素的染色热力学,并对茜素上染丝绸、羊毛、涤纶和尼龙等4种织物进行了染色吸附平衡实验,结果表明,这4种织物对茜素的吸附属于能斯特(Nemst)吸附,符合分配机理,具有分散染料的特性。李辉芹等认为利用紫草、胡桃等萘醌型天然染料对聚酯纤维进行染色时,其吸附机理非常符合分散染料染聚酯时的Nernst吸附;而用胭脂树籽染色时,因其色素为线型离子型分子,可有多种上染机理,但Langmuir机理占优势翻。对小檗碱上染丙烯腈纤维的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其染色机理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这表明带正电荷的染料可以和带负电荷的纤维形成离子键,使染料吸附在纤维上。 3 天然染料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天然染料具有无毒、无害、无污染和可再生等优越特点。纺织品用天然染料染色。不仅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实现了对环境的生态保护,符合新世纪人们对服装的要求,是开发“生态服装”、“全绿服装”纺织品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例如天然染料黄檗中所含的小檗碱是目前所知的天然染料中唯一的阳离子染料,它也可以用来染丙烯腈纤维。聚酰胺纤维中含有氨基和羧基,可用离子型染料如酸性和金属络合染料,也可用分散染料染色。天然染料中的紫草、胡桃、胭脂树等适合上染聚酰胺纤维。虫胶、姜黄、洋葱、茜草、紫草和大黄等天然染料都可用于涤纶染色。它们的分子量很小,并具有疏水性,这些天然染料上染聚酯的机理与分散染料类似。 目前印度、意大利和德国等国家的一些染料公司都在开发生产天然染料。近年来,我国对天然染料的应用也在积极的探索之中:中科院已制得用于棉和丝绸染色的天然黄(TR—Y)和天然绿(TR—G);“铜牛牌”系列童装选用纯天然植物染料系列染色;江苏二毛集团已将植物染料用于制备高支天素丽环保型高档面料,效果较好同。除此之外,许多天然色素还因其特殊的成分及结构而应用于新型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例如大黄防紫外线织物,日本青森试验

膜分离技术应用综述

膜分离技术应用综述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食品科学概论》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膜分离技术应用综述 学 院 :生物工程学院 专 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年级班别 :09级一班 学 号 :10122 学生姓名 :齐莹 学生 指导教师 :陈清禅 2011年 5 月 24 日 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膜分离技术应用综述 齐莹 10122 摘要综述膜分离技术的特点、种类及分离机理,介绍国内外膜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现状,同时指出该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选用更佳的膜材料以及多种膜分离技术联用是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膜分离技术微滤超滤食品工业 膜分离是在20世纪初出现,上世纪60年代后迅速崛起的一门分离新技术。膜分离技术由于兼有分离、浓缩、纯化和精制的功能,又有高效、节能、环保、分子级过滤及过滤过程简单、易于控制等特征,因此,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生物、环保、化工、冶金、能源、石油、水处理、电子、仿生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当今分离科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据统计,膜销售每年以14%~30%的速度增长,而最大的市场为生物医药市场[1] 。 1膜分离的简介 1. 1 膜的定义 膜是一种起分子级分离过滤作用的介质,当溶液或混和气体与膜接触时,在压力下,或电场作用下,或温差作用下,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膜,而另些物质则被选择性的拦截,从而使溶液中不同组分,或混和气体的不同组分被分离,这种分离是分子级的分离。 1. 2 膜的种类 分离膜包括:反渗透膜(0. 0001~0. 005μm) ,纳滤膜(0. 001 ~0. 005μm) 超滤膜(0. 001 ~0. 1μm) 微滤膜(0. 1~1μm) 、电渗析膜、渗透气化膜、

关于荧光染料(资料集合)

关于荧光染料(资料集合) ●人肉眼对光源波长的颜色感觉 红色770-622 nm 橙色622~597 nm 黄色597~577 nm 绿色577~492 nm 蓝靛色492~455nm 紫色455~350nm ●理想的荧光染料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具有高的光子产量,信号强度高; 2.对激发光有较强的吸收,降低背景信号; 3.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之间距离较大,减少背景信号的干扰; 4.易与被标记的抗原、抗体或其他生物物质结合而不影响被标记物的特异性; 5.稳定性好,不易受光、温度、PH、标本抗凝剂和固定剂的影响。 ●染料在生物化学中最早的应用是直接对切片进行染色,然后进行观察。随着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荧光光谱测定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染料尤其是荧光染料在细胞检测、肿瘤基因蛋白分析、毒物分析、临床医疗诊断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荧光染料泛指吸收某一波长的光波后能发射出另一大于吸收光波长的光波的物质。利用荧光染料进行抗体标记分析在现代生物免疫学领域中应用广泛,并逐步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 下面简要介绍应用于标记抗体的荧光染料及其种类: 1.荧光素类染料,包括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羟基荧光素(FAM)、四氯荧光素(TET)等及其类似物。这是一类具有较多苯环的化合物。应用最广泛的是FITC(如图为FITC标记的组织荧光图),在488nm 处由氩离子激光激发,发射525nm的蓝绿色荧光。FITC能够与各种抗体蛋白结合,并在碱性溶液中稳定呈现蓝绿色荧光。 2.罗丹明类染料,包括红色罗丹明(RBITC)、四甲基罗丹明(TAMRA)、罗丹明B(TRITC)等。TRITC在550nm处被激发可发射出570nm的黄色荧光。 3.Cy系列菁染料,菁染料通常有两个杂环体系组成,包括Cy2、Cy3、Cy3B、Cy3.5、Cy5、Cy5.5、Cy7及其类似物。 4.Alexa系列染料,它是由MolecularProbes开发的系列荧光染料。其激发光和发射光光谱覆盖大部分可见光和部分红外线光谱区域,应用广泛。以高亮度、稳定性、仪器兼容性、多种颜色、pH值不敏

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领域分析

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领域分析 膜分离技术是指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粒径分子的混合物在通过半透膜时,实现选择性分离的技术,半透膜又称分离膜或滤膜,膜壁布满小孔,根据孔径大小可以分为: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反渗透膜(RO)等,膜分离都采用错流过滤方式。 一、膜分离技术原理及特点 膜分离技术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如图1所示,当膜两侧存在某种推动力(如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等)时,原料侧组分选择性地透过膜,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膜分离技术以其低能耗、高效率被认为是理想的分离技术之一。 图1膜分离技术原理 利用膜分离技术进行分离所具有的特点包括:1)膜分离过程不发生相变化,因此膜分离技术是一种节能技术;2)膜分离过程是在压力驱动下,在常温下进行分离,特别适合于对热敏感物质,如酶、果汁、某些药品的分离、浓缩、精制等。3)膜分离技术适用分离的范围极广,从微粒级到微生物菌体,甚至离子级都有其用武之地,关键在于选择不同的膜类型;4)膜分离技术以压力差作为驱动力,因此采用装置简单,操作方便。 基于膜分离技术所具有上述特点,是现代生物化工分离技术中一种效率较高的分离手段,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过滤、吸附、蒸发、冷凝等分离技术,所以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化工分离工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二、膜分离技术种类分析 按照膜孔径和成膜材料分类,常用的膜分离技术主要有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以及气体分离等。各种膜过程具有不同的分离机理,可适用于不同的对象和要求。按分离原理和按被分离物质的大小区分的分离膜种类,从下表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分离膜技术均可应用于任何分离、提纯和浓缩领域。反渗透和纳滤作为主要的水及其它液体分离膜之一,在分离膜领域内占重要地位。

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和前景

膜分离技术概论 XXX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机械104班1003010414 摘要:膜分离是在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的一门分离技术,膜分离主要包括分离、浓缩、纯化和精制等功能且操作简单、易于操作,因此目前膜分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供水、制药、食品、环保、废品回收、水的淡化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首先介绍了膜分离技术中的一些概念、膜的种类及其原理,然后介绍了一些常见的膜分离过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最后介绍了我国膜分离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前景。 关键词:膜分离,技术,前景,概况 Membrane-Seperating technology Abstract: Membrane-Seperating technology is a separating technology which developed fast in the 1960s. This technology involves in various functions like separating、concrntrating、purifying and refining,what else, for it’s easily to operate it’s now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s of water supplyment、medicine production、food、environment protecting、waste water recycling and so on, make great economical and social benefits. This passage first explain some concepts membrane technology、main theory involved and sort of it. Key words: Membrane-Seperating,technology,introduction,prospect 1膜分离技术的原理 现代膜分离技术分离的根本原理在于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膜分离法是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薄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的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方法,可用于液相和气相。对于液相分离,可用于水溶液体系、非水溶液体系、水溶胶体系以及含有其他微粒的水溶液体系。以下重点介绍反渗透的基本原理、微滤原理及超滤原理。

酸性染料及应用

酸性染料及其用途 临沂东龙染料科技 电话:150******** QQ:5701677 简介:酸性染料(Acid Dyes)是一类结构上带有酸性基团的水溶性染料,在酸性介质中进行染色。酸性染料大多数含有磺酸钠盐,能溶于水,色泽鲜艳、色谱齐全。酸性染料色谱齐全,色泽鲜艳,日晒牢度和湿处理牢度随染料品种不同而差异较大。和直接染料相比,酸性染料结构简单,缺乏较长的共辄双键和同平面性结构,所以对纤维素纤维缺乏直接性,不能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不同类型的酸性染料,由于分子结构不同,因而它们的染色性能也不同,所采用的染色方法也不同。 分类:酸性染料按其化学结构和染色条件的不同分为强酸性、弱酸性、酸性媒介、酸性络合染料等。 用途:主要用于羊毛、蚕丝和锦纶等染色,也可用于皮革、纸张、墨水等方面。对纤维素纤维一般无着色力。 山东临沂东龙染料科技生产的酸性染料品种: ①酸性大红GR 黄色红光粉末,用于毛丝织物的染色,也可用于 纸张和皮革的染色,还可用于塑料、木材和水泥的着色,也可以用关于制造墨水。 ②酸性黑ATT 红棕粉末,溶于水呈黑色溶液。主要用于羊毛、蚕 丝、锦纶及混纺织物的染色。 ③酸性橙Ⅱ属于化工染料,通常是金黄色粉末,故俗称金黄粉。 工业上主要用在羊毛、皮革、蚕丝、锦纶、纸张的染色。同时,它又是一种指示剂,医学上常用于组织切片的染色。食品工业中,酸性橙Ⅱ属非食用色素,食品中禁止加入。这些物质如果在食品加工中使用,人食用后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长期食用甚至会致癌。但是,一些不法商贩利用其色泽鲜艳、着色力强、价格低廉的特点,将其作为色素掺入辣椒面的生产与加工中以牟利。 ④酸性金黄G 橙色粉末,溶于水,溶于醇,中度溶于苯和醚,微溶 于丙酮。主要用于染色剂,酸碱指示剂,用于肥皂的着色以及蚕丝、羊毛、纸张、皮革等的染色。 ⑤酸性红B 本品是暗红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为蓝光红色, 加入浓盐酸呈红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呈红光橙棕色。本品主要用于羊毛、蚕丝、锦纶的染色及其织物的直接印花,以毛纺织物多用。还用于皮革、纸张、电化铝、墨水、木制品、生物制品、化妆品等的着色,以及医药、食品着色,也可制成色淀颜料。 ⑥酸性大红3R 又名食用胭脂红,用作食品着色剂、药品及化妆品 等色剂。 ⑦酸性绿GF ⑧酸性蓝BN

《膜分离技术及应用》学习心得

一、学习安排 1、学习目标要明确,做好切实可行的计划; 2、合理安排时间,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3、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4、认真地完成布置的作业,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 5、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6、及时做好考前的复习工作。 总之,虽然客观制定了个人初步学习计划,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与不足之处,还需要今后根据自己的切实情况,在学习中不断地补充,加以改进、及时地总结经验,以合格的成绩来完成自己的学业。 二、学习心得 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都没有接触过这类知识,所以由对膜的不理解进而升华为对膜的好奇,进而增加了对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以前书本中介绍过人体中的一种膜-细胞膜。细胞膜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它既使细胞维持稳定代谢的胞内环境,又能调节和选择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膜会对物质进行选择性的进出,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膜类材料都有此功能呢?带着疑问,带着兴趣开启了胡老师与我们的《膜分离技术及应用》这门课程的学习,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详细介绍,我收获颇多。 1.超滤膜的简介 超滤(Ultra-Filtration ,UF)是一种压力驱动的膜分离过程,是根据分子的大小和形态进行分离的。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超滤很快从实验规模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单元操作技术,它已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工业废水处理,高纯水制备及生物技术工业。在工业废水处理方面应用最普遍的是电泳涂漆过程,城市污水处理及其他工业废水处理领域都是超滤未来的发展方向。 2.超滤膜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含油废水处理 机械行业工件的润滑、清洗和石化行业的炼制及加工等都会产生含油废水,

其油一般为漂浮油、分散油和乳化油三种存在形式。其中乳化油的分离难度最大,用电解或化学法破乳使油粒凝聚的费用较高,而超滤就不需要破乳直接可将油水分离,特别适用于高浓度乳化油的处理和回收。超滤处理乳化油废水时,界面活性剂大部分可透过,而超滤膜对油粒子完全阻止,随浓度增加油粒子粗粒化成为漂浮油浮于液面上,再用撇油装置即可撤除。陆晓千等用超滤膜技术处理清洗车床、设备等含油污水,颜色为乳白色,含油(1000~5000)mg/L,COD浓度高达(10000~50000)mg/L,经超滤膜处理后,颜色透明。含油低于10mg/L,COD(1700~5000)mg/L,除油滤99%。 3.纳滤膜的简介 纳滤膜(Nanofiltration membrane,NF)又称疏松型反渗透膜,它是介于反渗透与超滤之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但纳滤膜多数为荷电膜,其对无机盐的分离行为不仅受到化学势梯度控制,同时也受到电势梯度的影响。其表面由一层非对称性结构的高分子与微孔支撑体结合而成,以压力差为推动力,对水溶液中低分子量的有机溶质截留,而盐类组分则部分或全部透过,从而使有机溶质得到同步浓缩和脱盐的目的。 4.纳滤膜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在金属加工与合金生产中产生的金属废水,含有浓度相当高重金属离子。将这些重金属离子生成氧氧化物沉淀除去是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一般措施。采用纳滤膜技术,不仅可以回收90%以上的废水,使之纯化,而且同时使重金属离子含量浓缩10倍左右,浓缩后的重金属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如果条件控制适当,纳滤膜还可以分离溶液中的不同金属。 三、学习总结 通过胡老师对课程的认真讲述,我了解了膜分离技术中的一些概念、膜的种类及其原理,同时也介绍了一些常见的膜分离过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以及我国膜分离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前景。目前膜分离、浓缩、纯化技术正在被各个领域广泛应用,随着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各行业对传统工艺改造更新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膜分离技术也有了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这几个月来,我们由浅入深,时刻跟着老师的节奏去复习和预习,老师要求的重点我会主动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