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子

老子

老子
老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帛系若存,用之不勤。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如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澹兮其若海;

飂兮若无止。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全,全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儽儽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

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

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无执,故无失。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

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其事好远。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

虽小,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生;

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

地无以宁,将恐废;

神无以灵,将恐歇;

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

进道若退;

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

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质真若渝;

大白若辱;

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

以其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

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

财货有余;是为盗夸。

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

以家观家,以乡观乡,

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

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

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人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

「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唯啬,是谓早服;

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

天下之交也。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

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

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

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

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

是谓用人之力,

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

扔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

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

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

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

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之道,

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

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

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

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释义

《老子》精选释义 1、道可道,非常道、、、 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道理,就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用文字描述的概念,就不是永恒的概念。无法用言词表述的原初状态,那是天地混沌未开的本来面貌;已经用言词确定了的概念,那是万物的本原。经常保持虚无的状态,就可以观察世界的幽微本质;经常保持实有的状态,就可以观察世界的明显表象。虚无与实有,这两者同出于人心却有不同的名称,都可以说是玄秘的现象。玄秘中的最高玄秘,那就是一切奥妙产生的根源。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如果天下人都知道了美好的事物是怎样成为美好的,那么丑陋的东西就出现了;如果下人都知道了善良的事物是怎样成为善良的,那么不善良的东西就出现了。所以,实有与虚无相互滋生,艰难与容易相互完成,修长与短绌相互比较而显现,尊贵与卑下相互倚靠而存在,单音与回声相互和谐而成乐曲,先进与落后相互追随。这是不会改变的。 3、天长地久、、、 天空和大地长久存在。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的原因,是由于它们不养育自己的生命,所以能长存永生。因此,圣人把自己摆在众人的后面,却身居前列;把自己的身体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难道不是用于不追求私利的缘故吗?正是由于不追求个人私利,所以才能实现个人价值。 4、上善若水、、、 修养最高的人就像水一样。水滋润养育万物,而与世无争,身居众人所厌恶的卑湿之地,所以更接近于得道。它居处总是亲和卑下的土地,思想总是深藏不露,交往总是真诚相待,言谈总是恪守信义,从政总是维护安定,办事总是喜欢干练,举动总是切合时宜。正是由于它与世无争,所以才没有过失。 5、宠辱若惊、、、 世人得宠就惊喜,受辱就惊惧,看重祸患就像看着自己的身体。为什么说受宠与被辱都要大吃一惊呢?不论得到尊宠,还是遭受凌辱,都好像遇到令人惊恐的事情。为什么说看重祸患就像看重自己的身体呢?我所以有祸患,是因为我有自身的利益;若是心中没有私念,我还有什么祸患呢? 6、孔德之容、、、 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最真实的,这精质是可以信验的。 7、曲则全,枉则直、、、 委屈反而可以保全,弯曲反而可以伸直,底下反而可以盈满,破旧反而可以更新,少了反而可以得到,多了反而变得疑惑。 所以圣人守道,以作为天下的法则。不自我表现,反而更凸显,不自以为是,反而更显着,不自夸邀功,反而有功劳;不自大自满,反而能够长久。 正因为不和人争,所以全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 8、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老子的生平介绍

老子的生平介绍 老子,他的本名叫做李耳。在公元前571年出生在公元前471年死去,公元前770年周朝时期的人。下面是搜集整理的老子的生平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子是我国有名的思想大家、教育大家、哲学大家,因为老子担任过管理书籍的官职,所以他在学习了前朝人的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独成一派的道家思想,因此老子被认为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老子从一刚出生下来,眉毛和胡子都是白色的,所以被人称为老子。老子在春秋时期,曾在现今的河南洛阳做过国家的图书馆馆长。老子博才多学,孔子在游玩的时候,去过老子所在的地方,专门向老子问礼和学习。在老子老年时期的时候,相传是乘着青牛西去,并在函关谷,现如今的河南灵宝写了五千多字的《道德经》。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以“道”解释宇宙之间所有事物的演变,认为世界原本是一片模糊。然后从中分出了天地,再出现了万物生灵。《老子》一书中有许多唯物主义观点。老子认为世界所有的事情都有两个不同的方面,并且认为这两个不同的方面不仅是对立而且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到后来,道教出现之后,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开始被人当成神仙,称老子为太上老君。从汉代开始,每一代的皇帝都会去老子所在的庙祭拜老子。可见,老子的生平活着的时候,威望是很大的,

不然不会从汉代开始,会让每一代的皇帝都去祭拜。因为,古代的皇帝,代表的是龙,龙一般都是高高在上的,除非遇到能让他所尊敬和崇拜的人,而老子恰恰就是那个人。 老子的学说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者,他认为宇宙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道所产生,道是世间万物的起源。老子所说的道并不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物体,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它是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一种东西,是超越一切有形事物的得最高自然规律。它无形,却又孕育了众生万物。老子学说用天道自然的观点代替了我国自古以来有神论的观点。老子学说以“无为”为核心。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在遵循着的规律是:事物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复杂的变化的。所有事物都有阴阳两级,是阴阳的同一体。因此老子思想中的“无为”不是以“无为”为目的,其目的是“有为”,因为先前的“道”所说“无为”和“有为”是阴阳两级,会相互转换。 老子提倡无谓寡欲,要减少自己的私欲,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老子学说在后朝的更替中不断的发展。汉朝时有学者根据老子的思想提出安定人民生活,让人民得到充分休息的政策。不仅如此老子的学说在后世的总结的基础上不断的壮大发展,成为中国本土的一大宗教信仰;;道教。 老子学说是受当时的特殊的社会背景影响。老子时期各国征地不断,硝烟弥漫在华夏大地之上,统治阶级迫切的想要稳定社会秩序,保护自己的封地和子民不受硝烟的迫害。所以老子主张小国寡民的治国理念。让人们可以远离战争的的摧残,顺应规律调养身心。

《老子》全文

《道德经》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 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4、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 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 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 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 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 10、哉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1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

EXCEL财务函数(IRR、XIRR、MIRR)

EXCEL财务函数IRR、XIRR、MIRR 日期:2009-06-25 IRR(Internal Rate of Return)称为内部报酬率,其应用非常广大,是学习财务管 理不可或缺的工具。Excel也提供了一个相对函数IRR 来呼应。本篇也包含IRR 相关的其他两个函数XIRR以及MIRR,让读者可以清楚知道每个函数的应用时机。 现金流量(Cash Flow) 阅读本篇之前读者必须先了解现金流量,才会知道IRR的意义。对现金流量还不了解的读者,怪老子网站的『现金流量』篇有详细介绍。 IRR函数 一个投资案会产生一序列的现金流量,IRR简单说:就是由这一序列的现金流量中,反推一个投资案的内部报酬率。

如何反推呢,所用的方法是将每笔现金流量以利率rate折现,然后令所有现金流量的净现值(NPV)等于零。若C0、C1、C2、https://www.doczj.com/doc/5413230448.html,分别代表为期初到n期的现金流量,正值代表现金流入,负值代表现金流出。 0 = C0 + C1/(1+rate)1 + C2/(1+rate)2 + C3/(1+rate)3....+ Cn/(1+rate)n 找出符合这方程式的rate,就称为内部报酬率。问题是这方程式无法直接解出rate,必须靠计算机程序去找。这个内部报酬率又和银行所提供的利率是一样的意思。 IRR函数的参数定义如下: =IRR(Values, guess) IRR的参数有两个,一个是Values也就是『一序列』现金流量;另一个就是猜个IRR最可能的落点。那么Value的值又该如何输入?有两种方式可输入一序列的现金流量: 1.使用数组:例如=IRR({-100, 7, 107}),每一个数字代表一期的净现金流量。 2.单元格的范围:例如=IRR(B2:B4),范围中每一单元格代表一期

道德经释义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释义】 最善的事物莫过于水。无水,则不能产生芸芸丛生的生命世界;无水,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水生育万物,滋润群生而与物无争,不求后报。它柔弱温顺,总是处于为人们所鄙弃的最低下的地方。所以,水最相似于道。 第九章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释义】 既知过盈倾失之患,锐利不可常保其刃,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富贵而骄必遭祸殃,万事万物“过犹不及”,那么,功成名遂,已达顶点,退身于外,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只有这样,才能善终其功,善全其名,避免咎祸。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释义】 能知人之德才,察物之体性正邪是非者,只能算做睿智。而只有了解自己德才体性过失的人,才算明白。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释义】 能胜过别人的人,不过是强壮有力,只有能主宰和控制住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第四十一章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释义】 端方正直的人,虽坦然大公,堂堂正正,却似一大中至正之圆,无棱无角,不伤害他人。 成大器的人,无不经受长期磨炼,艰苦奋斗。姜尚直至八十余岁才辅佐文王灭纣兴周,大展宏图,功勋卓著。此乃“大器晚成”的典型例子。 大“道”“听之不闻”,犹“视之不见”,因而最大的声音是无声,谓之“希声”。 “道”无形象,“视之不足见”。因而,最大的物象是无形之象。 虚无自然的真常之道,隐含在天地万物之内,无名象可睹可闻。此谓“道隐无名”。 大“道”虽无形象,下士闻之而大笑,但只有“道”善于辅助,万物才得之以成。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释义】 有“道”的圣人,他们无私无偏,不固执个人之见;他们大公无私,不贪名利,而以百姓之心为已心,以万民利益为至上,能热爱百姓,处处为百姓着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对万民百姓,善良的人,我以善心对待之,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心对待之。这样,可使不善者转变为善者,使人们同归于善。对于信实之人,我以诚信之心对待之,对于不信实的人,我也以诚信之心对待之,使不信实的人,转变为信实之人,使大家同归于忠诚信实。 第五十八章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释义】 宇宙间的品物万类,虽然复杂万端,其造化之机及运化规律,莫不过对立统一而已。“祸”,是难、凶害、灾殃之类。“福”是吉、荣贵、昌达之类。无论哪一类事物,它的变化规律是向相反的方向转移。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夏至后必移于冬,冬至后向于夏,周而复始,无有休止。人类亦是此理:人在贫穷时,与人相处态度谦恭,在事业方面向上奋发,其结果,人必辅助,事业必成功。贫穷虽是福,可它无形中带着福。人若富贵,为人处世易横蛮骄傲,对事业易轻率为之,久而久之,人必厌恶,而事业必败。富贵虽是福,可它无形中隐含着祸。故《老子》第九章中说:“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亦与此意相通。社会变迁,仍遵循这一规律:犹如水向东流,一浪接一浪,兴了又向衰的一方转化,衰中又隐含着兴的因素。每个朝代在刚兴盛时期,必内修道德,外施仁政,处处以国事民生为重,政通人和,事事得宜。待至日久,以得民富国强,执政者贪求享乐,以荣贵执权,骄肆于民,于是引起了人民的反抗,酿成天下大乱。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即是此意。它将自然界里一切事物的两重性相互转化之情理概括无遗。正如《周易·乾卦》:“上九,亢龙有悔。象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因之老子还说“冲气以为和”,也就是事物发展变化时保持“和”的境界为佳。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注解】 小鲜:小鱼。 【释义】 常言道:善于烹调者,可以治国。大国民众,风俗有殊,三教九流,其旨各异。若一一检点,必难办到。有道之君,欲治者,不论大小,均以投之于釜,掌握好火候。不轻举妄动,而能一心一意,文烹武炼,使火候不过、不及。先后缓急得宜,则鱼虽熟,其形大小自然齐全,不会搅烂。治国者,如不知此道,恣情纵欲,妄用机智,其政察察,法令滋彰。犹如烹鱼之在釜,不慎火候,胡乱搅动,鱼肉不待熟而溃散,愈搅愈混,愈治愈乱。 第六十三章

论老子的礼学思想

摘要:人们通常因《老子》第三十八章的内容,将老子视作反礼的代表人物。但是,礼有形式与内容(即礼之文与礼之质)两个层次,从《老子》文本看,老子所反对的是礼的形式,而不是礼的内容。他重视“质真若渝”的礼之质,拒斥生活中的种种装饰、种种疯狂。他对“因名而知止”的交往理性的强调,对“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礼学精神的阐发,都表明了他的思想与礼学之间有着深刻的一致性。关键词:老子;礼学;礼论;道家人们通常因《老子》第三十八章的内容,将老子视作反礼的代表而论述。但《礼记·曾子问》中的老聃深于礼数,且言孔子问礼于老聃,由此引发了几种不同的判断。或以为孔子所问礼的老聃,非着《道德经》的老聃,宋代叶适、清人汪中以及二十世纪的疑古派学者多持这种观点。或认为孔子所问礼的老聃与着《道德经》者为同一人,“知礼乃其学识,薄礼是其宗旨。”[1]詹剑峰、吕思勉、徐复观等持此观点。将个人的学识与学术主张区分开来,这确实一种洞见,且也是学术史中一种深有影响力的观点。本文在研读《老子》文本的基础上,认为礼有形式与内容(即礼之文与礼之质)两个层次,从《老子》文本看,老子所反对的是礼的形式,而不是礼的内容,并试图重新检视老子所论及的礼学内容。一、“质真若渝,大白若辱”的礼质论在《老子》八十一章中,直接谈到礼的有两章,即通行本三十一章及三十八章。在三十一章中,涉及到礼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礼中的方位,二是方位的象征意义。“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方位问题在礼学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孔子称,“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刑昺把礼解释为立身之本,这是说不知礼的人,没有办法立身处世。其实立也是人在日常行事中所能占据的方位问题。《通典·凶礼二》引郑玄语:“礼者在于所处”。所以,现代有学者称,所处,就是指门内门外之治,包括各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亦在其中),包括各人在社会各种关系、各个场合中的地位,人之所以立,国之所以治,事关重大。[2] 在老子看来,方位除了通常表示处所的意思之外,它还有更深层的象征意义。所谓“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老子》第三十一章,以下只注章序。)在这里,他主要讲方位的象征意义,虽然讲到了“以丧礼处之”,但并不是讲丧礼的仪节,而是藉丧礼表达对战争为人类带来惨烈灾难时流露内心戒惧审慎的哀戚心情,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深入到了礼之质的问题,即指出战争方位仪式中的深层含义,而不是叙述战争仪式的具体规定。在三十八章中,有三句话明确地提到礼,且都是从否定的层面论及的,所谓“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正是这种激烈的反礼的态度,使得人们将老子看作是一个礼的绝对定否者。但是,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自己的时代,一个被礼——无论是以扭曲的形态还是常态浸润的时代,老子同样摆脱不了礼对他的影响,只是他对礼的思考,已没有为礼之文所局限,而是直指礼之质。因此,今人陈鼓应先生认为,所谓“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并非对礼的否定,而是对那个时代的动乱发出沉痛的呼唤,反映在周文凋敝的历史背景下,如何重建社会人伦,这是对一个时代的重大课题进行的深刻反省。[3][!--empirenews.page--]如何重建人伦,以调适礼崩乐坏时代的人际关系,确实是老子要作反省的问题。在《韩非子·解老》中,韩非接受了荀子的“称情立文”的礼学理论,称“礼薄”是指“父子之间,其礼朴而不明”(《韩非子·解老》),而礼的致乱之由,则与荀子的制礼理论恰为相反,荀子以为圣人制礼是为了“定分”而使人们各守其分,消弭争端。韩非则以为为礼是为了人心的安顿,但礼却依靠名发来确定人们应该承担的责任,所以礼是致争乱的根源。所谓“今为礼者事通人之朴心,而资之以相责之分,能毋争乎?有争则乱,故曰:‘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韩非子·解老》)在这里,韩非子实际上是用荀子的理论来解释老子,与老子本身是有差异的,因为《老子》书中,谈到“情”的地方几乎没有,韩非了却提出“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韩非子·解老》)不过,提出老子对于礼是“好质而恶饰”则适足以引人深思。在《老子》第八十一章中,老子标举“信言不

第四章、老子的认识论

第四章、老子的认识论 第四章、老子的认识论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识开始于人的感觉,进而知觉,随后表象产生思维。也就是说,认识是一个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然而,老子并不承认认识的这一客观过程,认为思维与感觉是隔裂的,理性与感性是对立的,实践不能获得真知,因此,人的感觉器官无益。他说“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第五十二章)。一个人如果开启用于感知的孔窍器官,让它们发挥各自的功能,去品味和感知周围世界,必然纠缠于世象的纷扰,其结果终身不可挽救。因为现实世界的林林总总,尤其是仁、义等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它们是“道之华,而愚之始”(第三十八章),这些附着在“道”的表面华而不实的虚像,不是现实社会的本质。如果把它们作为认识的目的,只能导致人性的迷惑和愚顽。 那么,作为认识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之根”(第六章)、“万物之宗”(第四章)是包罗万象的宇宙法则,“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第三十九章)。因此,认识的目的在于体悟“道”的奥妙内涵,把握“道”的运作方式。至于天地万物,它们是“道”的派生物,这些派生物与“道”

是母与子的关系,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按理说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应该互为反映。然而,万物在“自化”中“化而欲做”(第三十七章),会背离“道”的本性。这样一来,我们看到的世象并非天地万物的本质,反映不了“道”的本性。如果直接认识它们,不仅是舍本求末,甚至造成认知上的混乱。因此,老子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第五十二章)。这就是说,若想取得真知,就要找到天地万物的本质,什么是天地万物的本质呢?老子已经告诉我们,“道”是宇宙的本始,世界的根源,“为天地母”(第二十五章)。所以,在认识的过程里,唯一的任务是“坐进此道”(第六十二章),只要体悟了“道”这个天地之母,那么,作为“其子”的天地和万物,不必再去认识它,便可了然于胸了。老子又说:“既知其子,复守其母”(第五十二章)。既然了解了“其子”,还应该返回来守住“其母”。也就是说,我们了解天下万物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个中间环节,最终目的是为了守住“道”的本性不流失。 看来,老子认识的出发点是“道”,落脚点依然是“道”,“道”既是认识的目的,又贯穿于认识的全过程。然而老子又认为“道”是无法认知的,他说:“道可道,非常道”(第一章)。“道”不是“万有”中的存在物,也不是现实的具体道理,不能用语 言来表述,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第十四章)。因此,人们要想弄懂它,“开其兑”是无济于事的,只有

秧歌曲

兰玉莲担水 我说是亮了者你说是早,亮明星上来者有多高,东方呀发白者大亮了,东海里闪出个太阳呀。 太阳呀上来者照山川,照着了绣房的兰玉莲,我公公今年五十三,我婆婆今年四十三呀。 我丈夫今年一十三,送着南学里把书念,我姑娘年幼正贪玩,门里把门外者叫奴家管。厨房无柴,叫奴家拦,缸儿里无水叫奴家担。 柏木的桶桶柳木的圈。桶桶底底儿尖对尖。担上水来着不能还,桑木的扁担压两肩。一步走了个三寸三,三步走了个一页砖,一天担料个几十担,一晚上担到了五更天,上河里担水路又远,下河里担水脚不干。上河呀下河都一般,鸳鸯的井口把水担,低头走来抬头看,井口不远在眼前。大步走来小步行,转步来到井沿边,慢慢的放下柏木桶,宽宽的放下妙扁担。左手忙把碌碌搬,右手又把井绳拴。一尺二尺往下溜,,三寸五分往上升。升了一通将一只,再升一只是一双。年又轻来力又单,担上担子脚步缓。桶桶无有掩水板,清水溅满了席裤边。不怪老子不怪娘,只怪媒婆婆坏天良,我姑娘脚小走不快,担上担子摆三摆。慢慢走来抬头看,兰桥不远在眼前。忽然呀有一相公喊,担水的小姐你且站,口干舌燥的腿又酸,买碗凉水

抿口干,娘家呀婆家是有钱汉,那里的凉水卖铜钱,到了呀眼前细细看,原来丈夫回家院。我的水桶哈你担上,你的书包哈我背上。兰桥呀相会遇的巧,欢天喜地的回家转。全家人团圆是尽开颜,幸福生活比蜜甜。 搬船词 一修(嘛)天高(者)十万丈, 二修(嘛)地狱十八层(哎呵要) 三修(嘛)如来这(者)莲台坐 四修(嘛)童子(者)拜观音(哎呵要)五修(嘛)五福真罗汉 六修张老念佛经 七修鹦哥巧说话 八修老虎穿山甲九修菊花头上戴 十修莲花海里开 十一修再没修,修一双鱼儿水面上游船里船外香龙木 珍珠玛瑙镶船沿 船帮水来水帮船 观音老母船头坐 四大金刚把船扳 哗啦啦一声船开了 绣荷包 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儿圆。 姑娘们绣房里做呀吗针线忙, 姑娘们绣房里做呀吗针线忙, 嚓啦啦钥匙响,打开个牛皮箱 取两张改善纸,剪一个荷包样

老子圣人治国思想的得与失

老子圣人治国思想的得与失 -------读史笔记之五 一般地说,《老子》开篇就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了“道”、“名”这二个哲学概念,和“无”、“有”这二个抽象思维的成果,全书反复通过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形象地阐述了对立与统一、世界本源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所以认为其是一部哲学著作是毫无疑问的。但就全书的最主要内容而言,该书提出“道”这个哲学概念,是为了来探究治国救民的方法,追索世界的本源是为了让统治者依据这一亘古不变的规律统治国家。全书八十一章中,涉及治国治民的内容远比阐述哲学概念要多。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老子》是一部关于国家治理的书。 老子生活的年代,周王朝日渐衰弱,诸侯割剧纷争,社会动荡日益加剧,奴隶制社会行将崩溃。老子身为周王室的一位史官,从历代王朝兴衰中吸取了诸多有益的经验教训,面对残酷的现实,既为周王室前途唉叹,又为百姓生活担忧。《老子》这部书,是在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奴隶制社会统治者治国策略的总结与发展,实际就是他治国思想的宣言,也是他对统治者如何治国的劝诫。 老子在书中反复提到了圣人这个概念。在老子眼中,圣人以国为重,以民为本,是完全得道之人,所以国家才可以托负给他,人民才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在这一点上,这个圣人的概念与先人们对尧舜的认识是一脉相承的。所不同的是,《老子》第二章就对圣人又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不仅要求圣人主宰一切而又不占有一切,成就一切而又不居功自傲,其实也鲜明地对夏以后的统治者把天下当作家天下,把百姓当作奴仆,随意渔肉百姓,暴虐天下的做法提出了强烈质凝。与这种统治方法相对应,在第三章中,老子就提出了圣人治国的思想,认为只有圣人来治理国家,才能使得国家大治。 老子认为,圣人是与百姓“二不相伤”的,通过圣人的无为而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得“百姓皆注其耳目”,成为圣人的追随者,这样天下就太平了。圣人之治的最高境界是“不知有之”,即人们根本不知道有统治者的存在,民众自然地生存和自由地发展。当然,这样的圣人之治是少之又少的。所以,老子对“其次,亲而誉之”也有较高评价。这种圣人之治的思想在历经夏桀和商纣酒池肉林荒淫无度残暴得今人发指的统治后,在当时周王室气数将尽之时,无疑是有其积极进步意义的。更为伟大的是,老子这种圣人治国的思想,不仅被国人所接受,而且历经几千年的王朝变迁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份。从此以后,圣人之治就是国人衡量对照统治者的一把尺度。 然而,长期以来对圣人的“亲而誉之”,使得人们把国家治理完全寄托于圣人之上。历朝历代演绎多少圣人出则天下大治的悲欢离合,由此人们逐步习惯了对圣人的崇拜,习惯了对圣人的依赖,最后把一个国家的复兴,把一个民族的强盛之希望完全寄托在圣人身上。这就是圣人之治的另一面。 《老子》一书中,非常强调相对立的事物,“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交,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与圣人相对的,就是愚民。愚民政策既是与圣人之治相对而存在的,又是圣人治国之策的重要辅助手段和组成部分。“是以圣人之治也,。。。。。。恒使民无知无欲。”由是,历代统治者一方面不断压制不同言论,另一方面使教育贵族化,剥夺绝大部分平民的受教育的权利,使他们变成没有思想,没有愿望的顺民,以利于统治者奴役驱使。 美国《独立宣言》作者托马斯﹒杰弗逊说:人人生而平等。其实老子也说过:“不尚贤”。圣人与平民本没有区别,但“圣人在天下”即圣人治理天下时,要做到圣人与普通百姓平等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百姓对圣人“皆注其耳目”,而圣人必能对百姓“皆孩之”。所以圣人之治一方面造就了中华民族不同朝代各有千秋的兴盛,同时也造就了统治者的高高在上和国人的人格依赖。小小七品县令徐九斤有句名言: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方面说

中国文化与中国式管理智慧

中国文化与中国式管理智慧 《中国文化与中国式管理智慧》可在网上看!直接搜索《中国文化与中国式管理智慧》即可,内容和我们讲话时的差不多。谢谢。 时间:2011年1月22日 主讲: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思政部副主任唐少莲 陈实:各位街坊、各位听众,亲爱的朋友们,“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第六十九讲现在开始!今天的主讲嘉宾是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思政部副主任唐少莲博士,他演讲的题目是《中国文化与中国式管理智慧》。说起中国文化我想我们要记住有一个近代文化大师,他叫做辜鸿铭,是一个很怪的老人,生在南洋,学在西洋,结婚在东洋,干活在北洋。他讲过一句话,他说“美国人博大纯朴,但是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但是不博大;德国人博大又深沉,但是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文化那么深沉,也没有美国文化博大,也没有英国文化纯朴,但是它比这三个民族都灵敏;只有中国文化四者兼备,既博大深沉,又纯朴灵敏。这是辜鸿铭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我很欣赏这个怪老子的讲法。今天唐博士他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了对比,他在对比的过程中他认为中国文化是一个含蓄的内敛的阴柔文化,他是一个讲人情,讲面子的情感文化,是一个整体本位的宗法文化,重视家、国和整体,是一个阴阳协调的和谐文化,是一个“内圣外王”的伦理文化,同时他是一个重视经验和直觉的悟性文化。 由于有了中国文化这样的一些特点,所以就形成了中国式的这种管理智慧,管理智慧里面唐博士给了我们6个特点,第一叫“和而不同”;第二叫做“以人为本”;第三叫做“道德齐礼”,“导之以德”,“齐之以礼;第四个是基本路径,叫做“中庸之道”;《三字经》里面讲中不偏,庸不易;第五就是因变制胜;第六是“无为而治”,这是中国管理的最高境界,这就是今天唐博士演讲的主要内容。 唐博士是70后的,在我们这个论坛上算是比较少的,他是湖南双峰人,曾国藩的老乡,双峰出了很多人物,网上是这样来描写他的,“这个家伙履历比较长,听他自己说自己以前是中专毕业教小学,后来又考本,考研,读研究生,又考博,读博士生,厉害”。他有两个大的特点,除了高中没有上过,什么学都上过,小学、中学、中专、本科、研究生、博士生都上过。第二他什么课都教过,小学、中学、大学、培训、MBA之类的都教过。所以,他讲课的特点是见多识广,干练洒脱,声音宏亮,用词精当,很善于把深奥的东西讲浅,也很善于把浅的东西讲深奥,因为他会把股票什么统统搬到课堂上来。所以他会在轻松、幽默、生动活泼之中,让你忘记那些无风的夏天,或者多雪的冬天。有请唐博士! 唐少莲:大家好!很高兴也很荣幸有此机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中国文化与中国式管理智慧。选择这样一个课题,乃是基于对两个问题的追问:第一是作为五千年未曾中断的文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基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精神追求上到底有着怎样的区别?受中华文化哺育和浸染的我们又究竟体现了怎样的不同于西方人的国民性格与民族精神?第二是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中国管理智慧亦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一度对西方管理理论趋之若鹜的中国人蓦然回首时,却发现我们自己的老祖宗其实也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管理思想资源。那么,我们应该

上善若水——读《老子解读》

上善若水 ——读《老子解读》、《老子的智慧》 刘强 这个暑假,回到阔别三年的故乡,在故乡青山绿水间,我一边默默抚慰多病的母亲,一边静静阅读有关老子的几本书。尤其是中华书局出版的兰喜并《老子解读》一书更是反复研读,认真揣摩,感到颇有启悟。 提起老子,人们要么觉得深奥枯涩,要么觉得不合时宜。确实,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可谓“玄之又玄”,让人不知所云,连老子自己也说“微妙玄达,深不可识”。而老子的“无为”、“不争”、“小国寡民”、“不为天下先”等观点,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肯定被认为落伍儒腐。余秋雨在《黑色的光亮》一文中以色块设喻:“我觉得孔子是堂皇的棕黄色,近似乎我们的皮肤和大地,而老子则是缥缈的灰白色,近似乎天际的雪峰和老者的须发。”似乎也认为老子遥不可及、深不可测。 其实,老子并不遥远,我们也不陌生。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成语,其实都源于老子;它所体现的精神早就渗入我们的灵魂。如,天长地久、知足常乐、大智若愚、大器晚成、大巧若拙、出生入死、功成身退、被褐怀玉、上善若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至于阐释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语出《淮南子人间训》),更是被人们常常念叨。而“治大国,若烹小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更是经常被人们引用。 读了兰喜并《老子解读》,我们对老子的认识更加清晰,如揩拭的明镜置于桌前。老子的“无为而治”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主张顺应自然、遵循规律,艺术大师范曾在《老庄心解》中称之为“阴柔的进取”,颇为准确。老子的“小国寡民”也不是要倒退、回归远古时代,而是要表达一种人生境界,也是对大国争霸、战乱频仍时代的矫枉过正。 《老子》或称《道德经》,总共八十一章约七千字,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尽量用原话给每一章都取了四字标题,如“混而为一”、“至虚守中”、“绝学无忧”等。可是,等我再读林语堂的《老子的智慧》时,惊喜地发现林语堂也是如此,他高妙之处在于把八十一章的《老子》又细分七篇,每篇、每章都重新拟定新鲜的标题,显得条分缕析、醒目简约。 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弱水三千,只取一勺”,单从老子与水的关系生发出点滴感悟。 老子的哲学不是板着面孔说教,而是设喻做譬,给人丰富的联想和自然的启迪。如果说法家严酷似冰雪、儒家厚重似高山、墨家亲切如大地,那么道家老子就像浩瀚江海让人豁然放达。他尤其善于用“水”来说明道理。如第四章以“渊”、“湛”等水的特性来说明“道”的幽隐莫测。第二十章“惚(澹)兮其若海”比喻得道者的恬淡宁静如大海般寂寥广阔。第三十二章把天下之“道”明确比作“犹川谷之于江海”。第六十六章更提出“江海为百谷王”的论点。第七十八章人们最为熟悉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阐释“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尤其是第八章,林语堂标题就是“水”,我用了老子原话“上善若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美德如水。水能使万物获益而无所争,它可以安处人们厌恶的卑下之地,所以最接近于道。处世要能安于卑下,精神要能保持沉静,交友要有爱心真情,言谈要能坦率真诚,从政不刻意作为而能把天下治理得太太平平,办事并不逞能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行动能顺应客观时势。正因为,能做到像水一样与物无争无夺,所以,没有差失没有过错。 在老子看来,水的特性最能体现自然无为的哲理。水是生命之源,它滋养万物,但却没有任何私念,它付出并不是为了索取。它圆融通达,遇方则方,遇圆则圆,随物赋形,与物无争。众人好高远而恶卑下,而水独处之;众人好洁雅而恶污浊,而水独居之。水不以人

论_老子_道论_的美学内蕴

论《老子》“道论”的美学内蕴 刘春阳陈泽阳 提要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本源性的,也是本体性的,更是一种超越性的。这种超越性的“道”不仅仅是关于宇宙自然真际的考察,其落实处还是在于现实的人生、在于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在于个体生命的超越之途。老子的“道”论不仅在于对形上本体的探讨、在于对对象世界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在于对人的生存体验的关注的结果,而这一点也正是美学的落脚点。 关键词老子道美学 作为《老子》一书的核心概念,“道”的讨论延续了两千多年,本文试图沿着前人的足迹来探讨一下老子“道”论的超越性,也即美学的内蕴。 一 “道”,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道,所行道也,从訾,从首,一达谓之道。”段玉裁注说:“道者人所行,故亦谓之行。首者,行所达也。”所谓“一达”也就是长而没有旁出的路。许慎对“道”的解说是从造字时的本意立论的,因此“道”的初始含义就是人行的道路。这在《诗》和《易经》中表现的比较多。《诗经》中说:“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小雅·采薇》)、“顾瞻周道,中心恒兮”(《桧风·匪风》)。《易经》中说:“复自道,何其咎,吉。”(《小畜·初九》)、“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履·九二》)、“有孚在道,以明何咎”(《随·九四》)。由以上所列举的意思可以看出,在这里,“道”还不具有理论思维的形态或含义,不是一个用来表示“超越一切事物的具有普遍性、统一性和绝对性的观念”,“更不是与具体事物相对待可以用来解释一切的实体和本体”。① 随着思维水平的不断加深,“道”的含义也不断拓宽,不再仅仅是“道路”之意,还具有了“天道”、“人道”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种意义:言说、理则或法则、方法、命令或政令、正义或公正、引导或通达等等。② 冯友兰先生说:“古时所谓道,均谓人道,至《老子》乃予以形上学的意义。以为天地万物之生,必有其所以生之总原理,此总原理名之曰道。”③首先不管冯先生的解释是否有 ①② ③王中江:《道家形而上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王中江《道家形而上学》列举出了中国古代“道”字的七种常用法,此处不一一赘述。具体可见 《道家形而上学》第104—105页。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

老子的生平及其事迹

老子的生平及其事迹 首先,是他自己的生平,即充满疑向和矛盾,按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记载,先秦的老子就有三个,一位是楚苦县的李耳,一位是楚人老莱子,还有一位是周太史儋,世莫知其然否。真有点如传中孔子所形容:“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矢曾。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而上天。吾今见老子,其犹龙邪!”这条人间的龙出显隐灭,难以捉摸,“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养乎阴阳。”孔子犹如此感觉,何况常人! 当然,从司马迁的记述中看,他是倾向于第一位老子李耳。他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疆为我着术。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这就是著作《道德经》的圣人老子。至于老莱子、太史儋,似当为老子之传人。 《道德经》的作者之所以被称为“老子”,大概首先是因为他年老,长寿。孔子曾说:“窃比我于老、彭。”古传彭祖寿高八百,老子又是多少岁呢?司马迁曰:“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三百余岁,以因修道而养寿也。”看来他为长寿者当

属无疑。汉郑玄注《礼记·曾子问篇》说:“老聃,古寿考者之号也。”国外也有学者认为老子是因为“老”而得称。例如卡尔登·海士和汤姆·蒙说:“老子是老哲学家的意思。”他们强调老子“少私寡欲”,抑制生理欲望和感官快乐的思想,与老年心理状态有关,“在这些意义中,老子或者可以承认他自己与下一世纪的佛陀,或斯多噶学派的罗马皇帝卡斯奥理略是不谋而合了。”到了十八、十九世纪欧洲人间接翻译《老子》的时候,也常用“东方老人”一词来传达与这个世纪许多想法相沟通的中国思想。从文化人类学看,岁数的大小跟经验和智能被认为成正比例。韦尔斯曾从幼猿害怕老猿开始追述人类对“长老”的恐惧和崇拜。他说,在人类的婴幼期,这是一种必要的进步。“对长老的畏惧是智能的开始,在原始蹲所里的幼年人是在这种畏惧中长大的,凡是和长老有联系的东西可能都是禁物,任何人都被禁止去接触他的矛或坐在他的椅子上。”这个最古老的传统延续了很久,直到今天还可能感受到它的余烈,如老龄崇拜有时会转化为“资历崇拜”,而加倍地发挥它的威力。 梁启超先生亦从文化人类学的角义着手,指出原始社会的“巫史”多由耆老担任,而古史多以史诗、传说形式出之。他说:“当人类之渐进而形成一族属或一部落也,其部族之长老,每当游猎斗战之隙暇,或值佳辰令节,辄聚其子姓,三三五五,围炉藉草,纵谈己身或先代所经之恐怖,所演之武

老子名言精选100句

老子名言精选100句 老子是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的名言无数,习古堂国学网给喜欢老子的朋友精选老子名言100句,希望大家喜欢。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1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堵车趣事儿

堵车趣事儿 转载 那年国庆,轱辘与谢大侠、呆呆、老铁一行四人自驾游四川,我们的车子沿着川藏线朝着康定城开去,到了天全县境内,遇到了一宗满载化学品的货车与货车相撞的车祸,整条公路本来就两条车道,一来一往,遇上堵车,就形成了延绵好几公里的车龙。 眼见着车龙纹丝不动,我们进退两难,插翅难飞,大家知道前方遭遇了车祸。可是让人恼火的还不是这个,我们老老实实地排队等待,可是我们这边的一些车子明知道只有两条车道,偏偏要逆行超车到前方插队,结果引发羊群效应,更多的车子逆行往前方开去。 我暗叫不妙,这下可麻烦了,这些车子的逆行,必将导致更严重的堵车,就算是前方已经解决车祸问题,但是对方的车子也因为我方逆行的车子而动弹不得。国人不是来自礼仪之邦吗,不是经过了几千年文明礼让的熏陶吗,结果熏陶出一

些不讲文明、不讲道理、不讲规则、不讲秩序、没有素质的“四不一没有”的乌合之众,这应该怪孔子还是怪老子还是怪他们的孙子呢? 我决定下车步行到前方查看情况,走了大约3公里,才发现这里发生了一宗严重车祸,一辆满载化学易燃品的货车与一辆大货车相撞,大货车的驾驶员被夹在驾驶室里,天全县的消防官兵和救护车都已经到了现场,正在实施抢救,结果我用傻瓜机拍下了抢险全过程。但是现场看不见有交警维持秩序。 回到车上跟大家讲述了前方发现的情况,于是大家只能等待。眼看着一辆又一辆车子逆行前往,前方的堵车情况势必恶化,我们估计这样下去,今晚就会在车上过夜了。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我们在一根电线杆上看到了天全县的报警电话,老铁开玩笑说,打电话报警,就说我们车上有领导!一语惊醒梦中人,谢大侠说,我来打吧! 我们一车人就听谢大侠打这个电话,于是,一个比较低沉而富有磁性的超级稳重男中音出现了:“喂,是XXX 吗?咱们天全县这里发生严重堵车你们知道吗?你们的警力明显不够啊,啊,请你说普通话!……我们车上有政协领导,堵在你们这个地方已经多时了,请你们加派

任法融 著《道德经 释义》——完整版

任法融著《道德经释义》——完整版 任法融简介 任法融,原籍甘肃天水县,生于公元1936年。家中世代务农,家境贫寒,幼年丧父,弟兄3人,任法融为最小者。其外祖父为清末秀才,颇精儒学,以教学为生,其父在外祖父教育影响下,亦通读儒家四书,并常阅读佛、道教经典书籍。1943年任法融7岁时入乡垫读书,1950年14岁时因家庭生计困难而废学,在家习农事并从其慈母课读儒家四书,身体渐成长,文化涵养亦渐增长。 1955年冬,年已19岁的任法融到陕西陇县道教宫观" 龙门洞" 游览,见这里山清水秀,环境幽美,又听说元代的著名道士丘处机(长春)曾在这里修炼得道,心颇慕之,因而在山中盘桓数日。当时龙门洞常住有廿多位道士,任法融见他们个个朴素善良,勤于道家修炼,便请得该观监院同意留居,每日随道众干农活,闲暇时便借阅道书。渐读便渐对道教产生信念,与道教结下不解之缘。尔后,正式入道,拜全真龙门正宗廿八代玄裔王嗣林道长为师,随师学道。 王嗣林道长擅长斋醮法事经韵,精通道教科仪,任法融虽从师学经韵,但却不愿终生作经忏道士。他认为,经韵是诵经的表达仪式,只是阐道宣传的外表形式,而道教的精神实质,一是修真体道延年益寿,二是穷宇宙造化之源,明万类消长之理,既有哲理性,又有实用性,不但对己身有益,而且对人类幸福、社会稳定、天下太平都有积极作用。因此,他虽习经韵但不重经韵,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读道书、研道意。从1955年至1958年(1958年曾参加全国民主青年代表会议,为陕西省青年代表)这3 年中,他利用农作之暇,细读《道德》、《南华》、《四品》。《阴符》。《素书》等道教经书,自感获益不浅。 1957年冬,任法融辞别师父,离开陇县龙门洞,到陕西周至县楼现台道院挂衲。当时楼观台总理为梁宗和道长,颇谙儒、道经籍,赞扬任法融读了不少书,但还必须精读儒家五经,以打好冶学的基础。于是任法融认梁宗和道长为师,在梁道长指导下,认真学习了《左传》、《尚书》、《易经》。在习儒学6年之后,任法融觉得儒学虽然渊博,但道教徒还是对博大宏深的《道德经》感到亲切。 从1964年至1966年,任法融认真阅读《道藏精华录》中所载60余家高人对《道德经》的注释,这使他大为开阔了知识的视野,深化了对《道德》的理解。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楼观台道教徒受冲击,大部分殿堂、园林被文管、园林部门占住,大部分道教走被遣散。任法融时年31岁,仍坚持在楼观台,与道众垦荒种地谋生。在十年浩劫中,他们的生活十分困难,处境十分危险,但任法融处险不惊,遇难不悲,心胸豁达,信仰虔诚,一直没有放弃对《道德经》的研究,通过十年浩劫,他更领略了世事之艰苦,人生之困苦,从而更深地豁然彻悟《道德》的深玄妙理。于是他下定决心,要用道教义理重新注释《道德经》。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拨乱反正,认真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陕西楼观台又重归道教界自己管理。1980年,任法融担负起了募筹资金,招工维修楼现台的责任。在尔后的5 年中,他工作十分繁忙,但他依然利用间暇之时,注释《道德经》。相传楼观台为道教圣地,老 子曾在此讲授《道德经》。楼观台古遗有石刻《道德经》,称之为" 楼正本" ,是此书的一种著名版本。任法融道长便是以此为底本,从事注释。5 年间,注写三遍,约40万字,1986年又刻意求精,重新改写,1987年冬脱稿,篇幅10万宇,1988年由陕西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