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技术_教育与人的发展_兼论教育领域的技术观_颜士刚

论技术_教育与人的发展_兼论教育领域的技术观_颜士刚

论技术_教育与人的发展_兼论教育领域的技术观_颜士刚
论技术_教育与人的发展_兼论教育领域的技术观_颜士刚

论技术·教育与人的发展*

——兼论教育领域的技术观

□颜士刚

——————————————————————————————————————————摘要:长久以来,学界一直以“技术应用于教育”的逻辑来阐释技术对于教育的意义,但这种技术观显然不能诠释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教育存在方式的深刻变革。究其原因,将技术置于“人之外”的技术界定方式是此逻辑产生的根源。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方法,可以重新正确认识技术与教育及人的发展的关系。从人类学视野关注人类体内进化、社会人进化以及后人类进化的过程和结果来看,技术发展是推动人类进化的主因,这种认识从本体论上超越了技术“人之外”的界定方式;而教育哲学关于教育的本质与人的发展的论述,为阐释教育如何“使人成为人”的深刻内涵提供了认识论上的营养。以此本体论和认识论为基础,我们可以正确解读“人的技术化”与“社会的技术化”的内涵,以及合理澄清两者遭遇诟病的症结。由此我们认为,人与社会的“技术化”是一种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技术是教育的存在方式,从来就没有外在于教育。以此技术观为出发点,反思我国教育技术的实践,可以梳理出“修旧如旧”和“以旧换新”两种实践形式。“修旧如旧”是落后技术观在实践中的反映,只有“以旧换新”才能逐步有效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关键词:技术;教育;人的发展;技术化;技术观;人类学;教育哲学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195(2014)01-0020-08doi10.3969/j.issn.1009-5195.2014.01.003——————————————————————————————————————————*基金项目:2011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基金课题“在校大学生数字化学习的实践研究”

(ECA110329)。

作者简介:颜士刚,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的方法和手段的总和”(被称为“总和说”)。(姜振寰,2009)这是学术界对技术的一般认识,在科学研究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在教育领域中,学者们也多持这种观点,如认为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一切技术手段的总和”。(顾明远,1990)但是,这种认识显然不能全面阐释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以及对教育的深刻变革。即便在教育领域,还有更为全面的广义教育技术定位,(刘美凤,2003)能够很好地阐释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问题,但“技术应用”的逻辑同样不能全面理清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意义。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这种技术界定的方式有一个共同的困难,那就是将技术置于人之外。使技术成为人之外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技术与人之间天然的固有联系。本文拟从人类学视野重新梳理“技术与人”的关系,并从教育哲学的研究中汲取“教育与人”之关系的研究成果,试图打破技术认识的藩篱,从本体论上解决对技术的认识问题,以重新阐释教育领域的技术观。一、技术起源、发展与人的进化——人类

学视角

人的进化是人类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它不仅指人类从猿到人的体内进化,还包括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完善,也即社会人的进化,当然也涵盖现代科技所触发的后人类进化。前两部分对应人类起源的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后一部分则预示着不太遥远的人类未来。下面分别阐释人的进化与技术发展的关系。

1.人的体内进化

人的体内进化是指人类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身体及其器官在结构、功能、形态等方面发生的适应性变化。这个过程经历了几百万年漫长的历史,其进化过程伴随着技术的起源和发展。目前,从古人类学的考古发掘来看,技术起源和人类起源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王伯鲁在研究技术起源问题时,认为技术蒙初时期可能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侧面阐释了技术起源与人类体内进化的紧密联系。(王伯鲁,2000)其

【理论经纬】论技术·教育与人的发展

论技术·教育与人的发展【理论

经纬】

一,动作技能发展阶段。这是以心理体验与感知为

基础的不自觉地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处于以肢体器官的特定姿态的定向化及其彼此间协调配合为核心的身体技能阶段。原来的天赋本能不能适应新环境,为了生存,古猿被迫进入后天技能发展的阶段,比如前后肢分工,爪开始向手进化等。其二,利用外物技能阶段。前后肢分工明确,能够直立行走以后,古猿活动领域进一步扩大,在趋利避害需要的刺激下,尝试利用外在天然物延伸肢体功能,并最终转化为人的“无机器官”。技术有了外在形态,功能和效率也得到显著提高,直立行走作为从猿到人的至关重要的阶段,也进入稳步发展时期。其三,制造工具技术阶段。天然工具因其便利和高效,已经成为直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天然工具时,他们会有意识地模仿天然工具的形成过程,从而进入人工试制工具的艰难历程。试制工具是从“爪”进化为“手”的催化剂和重要的实践场所。

从现代解剖学的角度,也能够印证人类的体内进化与技术发展的原始关联。比如上下(前后)肢的进化。直立行走改变了古猿四肢的原有结构和功能,前肢不再用于支撑和行动,而专门用于劳动和抓握,最终进化成了人的臂和手;后肢彻底丧失了抓握的功能,而发展了支撑和行走的功能,最终进化成了腿和脚。在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上下肢的结构和特点逐渐完成了与这种功能的适应。指尖的形状、大拇指的功能以及手臂的活动范围、股骨脊的形成等等均是与技术使用相适应的结果。

再比如脊柱的进化,人类脊柱有四个弯曲,都是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猿类的脊柱主体基本成弧形,有一个向下的弯曲,因而不能采取直立的姿势。脊柱的这种弯曲,对直立行走的人来说,意义重大,它能起到缓冲作用,便于保持身体平衡和行走,也更利于上肢自如的活动。再比如大脑的进化。大脑的进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脑容量增大,二是结构变得复杂,各功能区趋向精密化,最终使人具有了高度的智慧,这种变化都与使用和制造工具直接相关。(吴汝康,2002)另外,喉和牙齿的进化也都体现了与技术发展的关系。

据考古发现,大概两万年前的晚期智人和现代人的体质相比,在脑容量和身体机能等各个方面,均基本相似。因此,就人类的体内进化而言,学界一般认为在经历了几百万年的艰难历程后,到晚期智人时期才算告一段落。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人的体内进化,始于技术的起源,是在使用

和制造工具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身体发生的每一个变化,均与所使用技术的特征有着紧密联系,最终人体进化出与原始技术相适应的结构和功能。

2.社会人进化

社会人进化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进化,也即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实际上,人类经历的几百万年的体内进化过程,也是早期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只是那时候的社会主体(那时称为群体主体更恰当)尚未形成。人的体内进化完成以后,人体机能和智慧程度都得到了迅速发展,相应地社会生产力水平也进一步提高。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社会人进化继体内进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可以从技术的历史分期,考察不同技术水平下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清晰地看到技术发展对社会人进化的影响。

原始技术时期。大致对应人类社会发展的石器时代。人类在这个时期完成了从猿到人的体内进化过程,作为“现代人”的人在身体机能、智慧程度以及外在形态都与当下人类几无差别。但是在这个时期,由于采集和狩猎是主要的生活方式,收获非常不稳定,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低下,饱受生存问题的困扰,忍饥挨饿、四处迁徙、居无定所是人们生活的常态,因而生存质量不高,平均寿命很低,据考证仅有十几岁。

古代技术时期。随着铁器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农业作为人类社会的主流产业逐步成熟并推广开来,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产业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农业文明,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幅美妙的田园风光。人们的生活相对稳定,不用四处迁徙,也有了稳定的较为舒适的居所,生存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虽然那个时期人类社会仍然会受饥饿、疾病的困扰,平均寿命也仍然不高(三四十岁),但那幅美丽的生活画卷还时而令现代人向往。

现代技术时期。三次技术革命相应地催生了三次产业革命。人类的生产力在这一百多年中得到了空前发展,社会财富也得到了快速积累,社会主流产业开始由农业为主向工业为主改变,并逐步发展出人类社会的工业文明。这个时期,不仅生产力得到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发生改变。由于物质财富的丰富,进入20世纪以后,尤其二战以后,贫困和饥饿已不再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人类的医疗水平也在稳步提高,长期困扰人类的瘟疫和疾病多数被战胜。同时,现代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开始为人类所认知。人们开始反思技术与人

的关系,在学界催生了人类技术问题的长期讨论。

当代技术时期。随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首的技术群落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的面貌发生了全面改观。不仅整个社会的产业模式正在因信息时代的到来而发生转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正在发生巨变,可以说第四次科技革命直接催生了席卷全球的信息文明。在产业方面,信息产业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产业。在生活方面,“衣”有多姿多彩的服装文化,“食”有特色鲜明的饮食文化,“住”有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行”有联通世界的“海陆空”交通网络。人类生活的幸福指数显著提高。据最近统计,有些发达国家人均寿命已经达到八十多岁。从世界范围看,人均寿命也已经达到七十多岁。与此同时,现代技术所带来的问题也成为困扰人类的难题,并引发技术对人类进化的新的困扰。

3.后人类进化

“后人类进化”问题的触发源于生物技术(比如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对人类自然生殖过程的干预和替代,以及现代医学技术(比如美容、假肢等)对人类机体功能的修补和增强,从而引发了“后人类进化”从理论到实践的争论。“后人类”是指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进入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信息社会之后,利用先进科技,结合最新理念和审美意识对人类成员个体进行部分地人工设计、人工改造、人工美化、技术模拟以及技术建构,从而形成的一些新社团、新群体。(张之沧,2004)经过“人工改造”以后,这些人再也不是纯粹的自然人或生物人,而是经过技术加工或电子化、信息化作用而形成的一种“人工人”。

人类为何要对自身进行“改造”?原因是复杂的。概言之,人类的各种需求是促使其产生的根本动因。这种需求可以来自多个方面,比如残疾人希望能够像健康人一样生活的需求,审美的需求,还有对某些优质基因的推崇等。已经成为现实的案例有南非的“刀锋战士”——奥斯卡·皮斯托瑞斯。他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无腿人”。凭借义肢,他不仅参加了残奥会,夺取了金牌,还参加了伦敦奥运会,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甚至取得了正常人无法企及的成绩。还有时下广泛存在于娱乐界的“人工美女”,以前的整容行业是为残疾人服务,目的是纠偏,现在则是为人类的审美服务,“创造”出了大量的“美女”、“帅哥”,且有泛滥趋势。据媒体报道,在韩国举行的选美活动中,参赛的选手们全都是“一张脸”。还有在学界存在争议的是人类对某种“优质基因”的推崇,有“科技狂人”试图

克隆爱因斯坦。目前科技新闻也时有报道,各种功能的机器人研制取得了成功,这些也是后人类进化的一个领域。总之,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相关医疗、基因技术的支持下,后人类进化一定会有更丰富的新形态出现。无论人们作何评价,后人类进化离我们并不遥远。

综合以上关于人类进化史的研究,可以看出,人类的进化和发展,需求是原动力,技术推动是主因,技术在其中起了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可以说,没有技术,就没有人类的进化,也就没有人类的今天。并且,人类进化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从体内进化到社会人进化再到后人类进化,人类一直在进化的征途中。从人类的进化过程看,技术与人在逻辑上可分,但在形式上不可分,二者(如果非要用“二者”来区分的话)始终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由此带来了技术认识的本体论意义,技术并非“人之外”的存在,而是一直处于“人之中”。将技术置于“人之外”的认识方法存在先天不足。我们认为这种认识上的不足是造成当下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教育的本质与人的发展——教育哲学视角

关于教育本质的理解,数千年来,古今中外,人们给出了很多不同见解,可谓异彩纷呈,虽然角度不同,却不乏深刻之处。综合起来看,无外乎三种视角: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和人的关系。其中第三种视角较为全面,它既看到了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又关注个人的发展。黄济在其《教育哲学通论》中对教育的定义是这种观点的系统表达:“教育就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就是个体的社会化的过程。更具体一点说,教育就是由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一种系统影响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既要体现出社会的要求,又要反映出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黄济,2001)虽然从具体表述上看,教育的定义可以从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其实从本质上讲,社会与个人是一致的。这一点可以从社会学家那里得到证实。在哲学的话语体系中,也是如此。所谓社会,其实是所有人的社会;所谓个人,也是社会中的个人,他们是不可分的。作为主体存在的社会,是由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组成的,其社会的制度、文化、语言、种族等因素均是凝聚社会中个体、团体的内在力量,也是社会主体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因此,教育的定义,不管是从社会层面阐释,

【理论经纬】论技术·教育与人的发展

还是从个人方面论说,其本质上都在讨论教育与人的关系。这里的人,做主体意义上的“人”理解。

桑新民在阐释教育的本质时,即是站在“人类”这个主体视野上。他认为“教育是人类特有的遗传和交往方式,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和再创造”。(桑新民,1993)在阐释社会三大生产的关系时,他凸显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通过对社会主体的再生产和再创造而推动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发展,进而推动人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桑新民,1993)而教育本身即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和再创造,由此他把社会三大系统紧密联系起来。“在人类的能动性、创造性急剧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若没有高度发达的教育系统不断再生产、再创造出一代胜过一代的新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现代化都不可能实现。”(桑新民,1993)由此可见,教育的使命不仅在于个体意义上的“使人成为人”,更是社会主体意义上的“使人成为人”,更确切一点说,是使“社会”成为那个应然的“社会”。综合来看,教育与人的发展之关系应该这样来理解:个体意义上,教育关注社会人形成,能够使人成为人,也就是使“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没有受过教育的自然人,意指这些人没有掌握在社会中生活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也不具备基本的礼仪和综合素质。而教育就是要使人达到这样的要求,从而使人在社会中得到认可,进而实现其人生价值。社会主体意义上,教育一方面是社会主体的机能和任务,也是保障自身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教育还能为社会主体指引方向,为必要的价值选择和判断提供理论依据。三、关于“人的技术化”与“社会的技术

化”问题的讨论

1.“人的技术化”与“社会的技术化”的误读

“人的技术化”与“社会的技术化”这两个概念,是用来阐释技术活动对人和社会的作用和影响所呈现出来的形相。“人的技术化”是指人愈来愈从技术的视角来看待事物,人愈来愈被纳入多种技术系统的建构与运行之中,正逐步转变为技术系统的构成单元或作用对象,人的活动愈来愈按技术活动的原则与规范展开。(王伯鲁,2011)“社会的技术化”是指在现代技术活动愈发深入发展的同时,技术的属性、规律作用于人类社会,使社会的生活和生产逐步按照技术的原则建构、运行和不断改善,进而使社会发展沿着技术的发展方向行进。(颜士刚,2010)这两个概念常被人误解,认为人一

旦被技术化,将逐步失去其作为人应有的自由、人性,将会成为技术的奴隶,为技术所控制和左右,在技术理性的支配下迷失自我,迷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同样,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在技术理性的支配下,社会、自然和人类的关系将逐步恶化,不仅人被技术所奴役,自然也终将被现代技术消耗殆尽。人类社会将失去其应有的秩序,人类的道德、伦常、精神和文化被异化和扭曲,最终将与人类一同步入现代技术布下的万丈深渊。

这种误读是有原因的。随着现代技术的“自动机”逐步深入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人们在分享其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在承受它的负面影响。人在生理、心理、精神等各个领域开始遭受由此带来的痛苦,人类社会也是如此。人们对现代技术的态度变得愈发矛盾和复杂,开始痛恨技术所带来的恶果,恐惧人被技术所控制和左右,也惧怕整个人类社会被技术理性的逻辑所掌控。因而,在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批判思维的影响下,现代技术开始变得面目狰狞,成为危害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根源。在这种背景下,人被“技术化”、社会被“技术化”显然难以被认同,甚至将“技术化”与“异化”做同义来理解的也大有人在。这种认识显然有失偏颇。

首先,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被“技术化”不是从现代技术产生才开始的,人类从起源、发展,直至当下现代人的形成,一直是在技术的作用和影响下稳步推进的,并且现代人也在技术的影响下,有着持续进化的多种可能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进化史就是一部技术影响人类发展的历史。如果非要将这种影响界定为“技术化”的话,那么,在现代技术产生之前,这种“技术化”是被人们推崇的,是人们努力实现的目标。也正是由于这种技术化,使得人以及人类社会能够更好地适应自然,营造符合人类生存需要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进而使人类社会得以产生和发展至今。从猿到人的体内进化过程,更说明了这种“技术化”给人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优势”,不仅实现了从动物界的提升,而且随之产生了自我意识,开始思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使人真正成为人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技术化”的过程,就没有人,就没有人文主义学者所推崇的所谓“田园生活美景”中的人的生活状态。因而,一味的拒斥和否定“技术化”,无论对人还是对人类社会,都缺乏历史感。

其次,从人类发展的内在机制来看,“技术化”本身也是一种必然选择。在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论技术·教育与人的发展【理论经纬】

性上,人类和动物相比,相距甚远,既没有尖牙利

爪,也不具有奔跑、飞翔等特长,只有一个未发育

完全的身体;从生理学上讲,是个彻头彻尾的“早

产儿”。这种天然的“生理缺陷”,直接造成了人类

在自然面前的弱势地位,但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创

造了无限可能性。为了生存,人类不得不改变自

己,尝试各种可能,技术活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

“逼”出来的。而技术活动一旦产生,马上就扭转

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弱势地位,使人类能够不断适

应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逐步成为自然界的强者。

技术活动也从此造就了人本身,人类的“未发育完

全的身体”逐步因为技术活动的开展而向着特定的

方向进化,使之更加适应相应的技术活动,从而也

使技术活动更加纯熟、完善。这就实现了在实践层

面技术与人的双向建构。(李美凤等,2008)人类实

现了由自然界的“早产儿”向自然界的“强者”的

转变,不仅生理上发生了变化,在知识、意识和精

神层面都发生了变化,这种转变是由技术活动带来

的,其实就是人类的“技术化”。因而,从这个意

义上说,人类的“技术化”是人类“天然禀赋”的

必然选择,不能“技术化”就将被淘汰。“技术

化”是人类为了弥补“缺陷”而求得生存。

因此,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技术化”不仅

不可怕,而且是必然选择,是具有鲜明进步意义的

历史事实。认识和理清这段人类的进化史,才能让

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人的“技术化”问题。

2.“人的技术化”与“社会的技术化”的两个批判命题

关于“人的技术化”和“社会的技术化”的批

判,有两个问题是需要直面和审慎考察的。

其一,自从十八世纪初第一次技术革命以来,

人类历史上又相继发生了三次技术革命,这四次技

术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不仅使

长期困扰人类的疾病和粮食问题得到了根本转变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范围内贫困人口虽然仍然占

世界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左右,但这个数字已经比300年前缩小了不知多少倍),也使人类精神文化的生产得到空前的发展。从技术革命前后人类两种

生活状态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对两种生活状态的好

与不好做出价值判断,这也是技术能够得以持续发

展的原因之一。人文主义学者所倡导的“回到过

去”的田园生活,只是一种理想,是对现实生活开

展批判的一种方式,并非真的要“回到过去”。有

人不无嘲讽地评价这种人文主义学者的观点:他们

坐在开着空调的屋子里,享受着空调吹出的缕缕凉

风,义愤填膺而又无限神往地写下了那些文字!因此,对于当下的人们,如果对于“是否愿意”回到过去的生活,还有不同答案的话,那么对于“能否”回去,还“能否”适应过去的生活,答案则是一致的:没有人能够很好地适应过去的生活,这不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能够解释的。这其中涉及人的生理和心理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的诸多不适应,完全适应需要人的全面再次“社会化”和“技术化”。换句话说,由人类主导的现代技术活动发展至今,只能往前走,没有回头路。在这种认识基础之上,才能讨论如何走的问题。

其二,人类的进化并没有停止,也不可能停止。因而,人的技术化与社会的技术化进程也不会停止,一味批判,无益于问题的解决。面对时下在教育领域“崛起”的数字土著们,我们不得不审慎考察余潇枫提出的“信息人”假说的当代意义。在信息文化席卷全球之时,在网络所营造的虚拟时空中,他认为只有“信息人”这种人性假说才更具有解释力和说服力。(余潇枫等,2007)而肖峰的定位更为彻底,他将“信息人”定位为人的本质属性,是比“社会人”、“道德人”、“经济人”等假说更为深刻的人的本质的认识,(肖峰,2010)尤其是在当下的信息时代,这种定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信息作为人与世界存在的基质,当现代信息技术全面重塑信息的活动方式之时,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必然被重塑。数字土著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任务。他们生活在被“技术化”的社会之中,他们的生活当然也是被“技术化”的。我们不应阻止这种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发生,而应对其进行恰当地设计和有效地引导,这恰恰也是教育的现实任务,因为教育承担着引领下一代学会生活的责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现代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持续进步和发展,人的技术化和社会的技术化就不会停止。

综合以上两点,我们认为,“技术化”不应该成为被批判的对象,因为“技术化”是人类从产生、发展至今的历史选择,有其内在必然性,不容否认和忽视,而真正应该被批判的是人的“异化”。正是人的“异化”使得技术走向了人和社会发展的对立面。在理性看待“技术化”的背景下,重新梳理和设计人类社会的应然状态和人的发展的应然状态,才是当下有担当的学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四、教育领域应该秉持的技术观

当人与社会的“技术化”问题成为一种历史和

【理论经纬】论技术·教育与人的发展

现实的必然选择以后,那么,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显然应当承担其应有的责任。并且,教育本身也是被“技术化”了的。笔者在《信息技术影响教育发展的历史、原因和趋向》一文中较为全面地阐释了教育在目的、组织形式、方法、内容等方面被“技术化”的过程和结果,且分析了为何只有信息技术才能够深入影响教育的内在原因。(颜士刚,2009)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教育目的上,应使受教育者对人与社会的“技术化”问题形成充分的认知和恰当合理的价值判断,不仅要能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技术取向问题,也要能合理看待个体受技术影响的过程和结果。在社会的“技术化”问题上,对受教育者而言,更多的是认识问题;而对个体的“技术化”问题,则不仅是合理看待,更重要的是努力促成以及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也即所谓技术化生存,以及随之而后在反思的基础之上重新建构的更为人性化的所谓审美生存。(王能东,2009)而这恰恰是教育应当承担、其实也正在承担着的社会责任。

随着信息技术深入广泛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技术成为人的生存方式的现象日趋显现,教育所承担的这个责任的迫切性也显露无疑。教育应该为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张目,尤其需要为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的行为方式、习惯、价值观和世界观张目,在其有限的学校教育的生涯中,其所养成的习惯和形成的认识注定将影响其一生。霍金需要生命辅助系统的支持才能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是因为有疾病困扰,离不开那套系统。而当下的人们,虽然没有生理疾病,但也已经时刻离不开技术了。比如手机和计算机网络,它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极端的甚至出现了病态——手机和网络成瘾症。没有哪个人愿意成为成瘾者,每个人都希望养成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恰当的生活方式,但现实却恰恰相反,我们没有可供参考的“生活指南”,因而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仍然需要在摸索中前行。更为无奈的是,当我们还没有搞清楚应当如何的时候,却又责无旁贷地承担着为“数字土著”们设计未来的责任,或者更确切地讲,是承担着指导他们如何应对未来的责任。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领域中的技术。从教育的存在方式来说,她是被“技术化”了的,其目的、内容、组织形式、方法等方面均有浓郁的技术印迹。因而,我们可以说,技术已经成为教育存在的基本架构,是教育的存在方式。在现代信息技术介入教育领域之前,教育的所谓“无技术”状态,其实并非无技术,而是技术被“熟视无睹”了。就像带眼镜的人感觉不到眼镜的存在一样,其实他看到的所有都经过了眼镜的“处理”,只是他并未知觉,只有等眼镜出了故障,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及其作用。作为支撑传统教育的技术,比如造纸术、印刷术、黑板、粉笔等均可以看作是教育的“眼镜”,它们已经完全融入了教育之中,以至于人们认为它们不存在了。现代信息技术介入教育领域以后,起初作为一种辅助或者补充,确实可以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工具来看待。但当计算机网络已经将整个地球变成“平的”、(托马斯·弗里德曼,2008)变成“地球村”时,人类的教育资源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统整,教育和学习的方式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影响而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因此,仍然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显然不符合事实。而只有回顾历史,重新审视当下的现实,才能深刻理解“技术是教育的存在方式”这种认识。这还不够,从教育所承载的历史责任看,教育不仅肩负着知识学习的责任,更为重要的是应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这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对技术有清晰的认识,对教育本身的技术属性有充分的把握,还要把这种认识融于教育过程中,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适应未来的能力和素质,从而培养出能适应未来“技术化”社会的“技术化”的人。

技术界定的“人之外”和“人之内”,在认识上相差甚大,必然会影响人的实践方式。之所以认为“总和说”是“人之外”的界定方式,原因在于,无论将技术定位为“手段”、“方法”,还是“知识”,其实这些元素都是“人之外”的存在,包括“物化”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定位,也是如此。外在的“物”的元素当然没有疑问,显然是“人之外”的,而“知识”和“方法”这些没有外在形态的元素,又该如何理解其外在性呢?我们这里说的“人之外”,并非将人理解为物理空间意义上的内外含义,而是指人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上的相关性。“知识”、“方法”以及“智能”形态的技术,都是后天习得的,似乎与人的先天存在没有关系,可有可无,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确实处于“人之外”。“总和说”界定方式,显然将技术理解为“人之外”的存在。而事实并非如此。技术与人的关系从起源开始发展至今,一直是相互促进、相互建构的,从来没有“外在”过,一直都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技

论技术·教育与人的发展【理论经纬】

术始终处于“人之内”,技术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进化史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这种内在性,不仅与人的自然身体条件相关,而且与复杂的人性相关。比如,计算机的显示屏,早期的形状接近“正方形”,现在逐步发展为躺着的“长方形”,我们认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与眼睛的生理结构相关。人的眼睛习惯于左右移动,或者说左右移动比上下移动更便捷。这里需要注意,不是眼睛不能上下移动,而是上下移动相比左右移动更“费事”,所以“正方形”就变成了躺着的“长方形”。我国的古籍书在印刷的时候,习惯于竖排,那是为了适应竹简和木牍的特点,现在改为横排,根本原因也在于眼睛的生理结构。技术是人的存在方式,作为人的重要社会活动的教育,也必然需要技术作为支撑,其实技术也确实是教育的存在方式。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之上,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技术对教育的变革作用。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教育的存在方式总是与该技术条件相适应相协调的,其中的人,当然也是与其中的技术、其中的教育相协调的。(颜士刚,2010)由于技术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当技术发生革命性变革的时候,也必然要求相应的人、相应的教育发生相应的变革,以谋求与新技术体系的协调发展。因而,当技术变革来临的时候,视技术为“人之外”的持有者,想到的是在原来的基础之上进行“修修补补”;而视技术为“人之内”的持有者考虑得会更深远,想到的是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之上逐步实现彻底的改变。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来反思当下的教育技术实践,会发现存在两种典型的实践形式,可以分别概括为“修旧如旧”和“以旧换新”。所谓“修旧如旧”的实践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媒体)看做先进工具,期望其能解决教育中的痼疾(或某些问题),从而强调在现有教育形态不变的情况下,恰当合理地使用先进技术,使其为教育服务。这种情形与文物保护中的“修旧如旧”原则非常相似,途径和手段是使用先进技术,目的是达到“如旧”的形态。笔者曾经与一位小学的老校长交流。她认为,现代化的媒体如果不能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就完全没有必要使用它。这或许是“修旧如旧”观点的典型表达。“以旧换新”的实践是指,实践者能够认识到技术的深刻变革作用,尝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就教育的目的、内容、形式、方法等进行全面地重新建构,使其“脱胎换骨”,呈现出与现代技术相适应的新形态,以求得与现代社会的协调发展。这种形式与消费市场的“以旧换

新”较为相似。实际上“新”并非全面否定“旧”,而是对“旧”实现了某种程度的超越,不仅保留了“旧”的基本功能,还创造性地增加了许多新功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当然,那些陈旧的落后功能也会相应地被淘汰。

显然,“修旧如旧”是技术工具论的实践方式,“以旧换新”才能体现“技术是教育的存在方式”这种认识。就这两种实践形式而言,“修旧如旧”范围广、影响深,广泛存在于教学一线;而“以旧换新”则相对较少,但也初露端倪,在理论和实践领域不断有“闪光点”出现,比如智慧校园的实践,建立在电子书包基础之上的多终端、多学科的教学实践研究,等等。实事求是地讲,对实践者而言,即便他们认识到技术的变革作用,但囿于传统以及现实的压力,往往也很难撼动“修旧如旧”的“惯性”。但无论如何,我们应该坚信,只有“以旧换新”才能最终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当然,变革需要过程,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之上逐步革新,不可能采用一蹴而就的“革命”方式。只有逐步革新才能稳步推进,也才能在不“伤筋动骨”的情况下达到预期的目的,这是有智慧的变革者应该采取的态度。而如何才能在现实教育中寻找切入点实现逐步革新,这显然既需要有识之士的超人智慧,更需要他们具备敢为人先的胆识。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弗里德曼(2008).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M].何帆,肖莹莹,郝正非.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7.

[2]顾明远(1990).教育大辞典(第七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3.

[3]黄济(2001).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341.

[4]姜振寰(2009).技术哲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47.

[5]李美凤,李艺(2008).人的技术化之合理性辩护[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66-70.

[6]刘美凤(2003).广义教育技术定位的确立[J].中国电化教育,(6):9-16.

[7]桑新民(1993).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人类自身生产探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24-125.

[8]王伯鲁(2000).技术起源问题探幽[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44-47.

[9]王伯鲁(2011).技术困境及其超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6.

[10]王能东(2009).技术生存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56.

[11]吴汝康(2002).人类的诞生与进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5.

(下转第32页)

【理论经纬】论技术·教育与人的发展

[12]肖峰(2010).信息主义:从社会观到世界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66.

[13]颜士刚(2009).信息技术影响教育发展的历史、原因及趋向[J].电化教育研究,(12):10-15.

[14]颜士刚(2010).技术的教育价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32,78.

[15]余潇枫,张彦(2007).“信息人假说”的当代建构[J].学术月刊,(2):17-23.

[16]张之沧(2004).“后人类”进化[J].江海学刊,(6):5-10.

收稿日期

2013-09-06

责任编辑

Technology,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On the View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Yan Shigang

Abstract:There is a commonly-accepted idea among the academic circles for a long time that "technology is used for education",but obviously this view can not interpret the profound changes of the existing mode of education caused by technology,especially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is logic originates from the definition of technology that technology is outside human being.We may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echnology,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correctly by the method of unifying history and logic.Focusing on the process and result of evolution of human body,society and post-human evol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thropology,we can realize that among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evolution of human being,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is the most important,and this view may excel the definition of technology that technology is outside human be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ntology;then explain why education can make a pers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pistemology by drawing work from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finally we can understand the technicalization of human being and society correctly based on the 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 above.From what we stated above,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technicalization of human being and society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history,and as the existing mode of education,technology is never out of education.Reflecting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ased on this view of technology,we put forward that "repairing the old as the old"is a backward technical view reflected in practice,only "replacing the old by the new"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process.

Keywords:Technology;Education;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Technicalization;Technical View;Anthropology;Educational Philosophy

(上接第26页)

[J].继续教育研究,(11):92-94.

[9]吴遵民,黄欣,蒋侯玲(2008).终身教育立法的国际比较与评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1-9.

[10]张峰,徐建国(2007).台湾《终身学习法》立法评析[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11-12,14.

收稿日期2013-11-14

责任编辑田党瑞

【学术

时空】

国外终身教育立法启示

Enlightenment of Lifelong Education Legislation Abroad

——Based on the Text Analysi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America,Japan and South Korea

Wu Zunmin,Huang Jian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ifelong education legalization in foreign developed countries,China is still in a backward state.Even though there are a few local regulations,the limitations of legal effect still exist,which indicates that lifelong education in China lacks substantive measures.Therefore,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hina's lifelong education legislation to study the experience of foreign lifelong education legislation.Lifelong Learning Act of America tries not to build a large and complete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but to place "lifelong education"in a close category to avoid the disadvantages of "emptiness"in regulations,which,however,has weakened the status of lifelong education in the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Lifelong Learning Promotion Act of Japan aims to stimulate industrial development,but such provisions that represent the nature of lifelong education as the government's provision of fre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to citizens are not included.Lifelong Education Act of South Korea has been the world's most integrated regulations of its kind so far,but it pays insufficient attention to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citizens in lifelong education.The main issues of China's lifelong education legislation are:to protect citizens'right of lifelong learning,to adhere to government's leading role in building the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to construct the life-long education "overpass",to set up the Credit Bank,to establish lifelong education institutions with full-time professional staff and to list lifelong education funds into the national education budget.

Keywords:Lifelong Education;Legislative Experience;America;Japan;South Korea;Legislative Proposals

教育与技术之间的关系.doc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的教育事业与科学技术也在日新月异的更新。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re。本义为“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从词源上说,西文“教育”一词是内发之意,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技术它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如今教育与技术两个领域紧密结合为人类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模式,为教学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也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效果。 那么在现代教学中到底教育和技术哪一个占据了主体地位?下面我们首先来了解下什么是主体。主体是一哲学范畴,在哲学上,它有多重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指“实体”,它被理解为事物的属性、状态和作用的承担者,与现象等概念相对应。二是指“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与“次要组成部分”相对应。三是逻辑意义上的主体,指逻辑判断中的主语、主词。四是指人,又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凡是人就是主体,另一种观点认为人只有作为某种活动的发出者才是主体,并总是相对于认识和实践的客体而言的。 有的学者认为教育技术中教育占据主体地位,该观点认为教育技术以教育目标出发以科学技术作为手段工具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识。有的学者则认为教育技术中技术占主体地位,该观点认为科学技术融入教学之中应该发挥其全部作用用最快捷的方法达到最好的效果,强调科学技术再教育学中的重要性,用科学技术来推动教育的发展。其实我认为在教育技术学中教育和技术应该是配合处于主体地位换而言之就是相辅相成的。在现代教育当中缺一不可二者的重要性是一样的。下面我们来看两个方面: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主要存在三点:(1)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与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能影响教育的内容。我们分开来讨论,科学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影响到他们对教育内容、方法的选择和方法的运用,也会影响到他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教育过程中教育机制的设定。比如在过去老师的学历普遍不是很高而且科学技术相对落后,教育者仍然使用传统模式的授课形式,教育内容一成不变,教育方式也没有创新。而如今教育者的学历普遍有大幅度的提升而且科学技术也是突飞猛进,在今天教育者通过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式的教学形式向学习者更好的传授知识。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一方面,科学发展正日益揭示出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使教育活动遵循这种规律;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上的广泛运用,使教育对象得以扩大,促进了教育数量的发展。例如由于城乡教学质量的差异,过去生活在农区与山区的学习者很难有机会参与知名教师学者的授课,而且对于已经参加工作的成年人除了上业余学校外也很难有机会得到受教育的机会,而现在通过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可以让山区里的学习者与知名的教师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同步的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参加工作的成年人也可以利用业余的时间在互联网上搜索精品课程来得到教育的机会这样不仅增加了学习者的数量,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活动的质量而且此方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最后,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教育内容的记载与表达方式,教学用具与器材的制造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作用。例如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通常是通过黑板来板书教学的重要内容,此方式有时会占据教学大量的时间,是学习者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类容较少,教学效率不高。如今运用电子白板技术或者电脑课件就可以有效的解决此问题,课堂内容一目了然的显示在屏幕上,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板书时间,多媒体的运用也使课堂更为生动有趣,增加了课堂的教学内容也提高了学习者的兴趣。 同样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存在三点影响:(1)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效用(3)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效用。首先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因为它是有组织、有计

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完整版)

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同志们: 在全党开展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按照中央、省委、州委、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和要求,从201X年3月至201X年2月,全县分两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批: 从201X年3月开始,201X年8月基本完成,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教育局机关和二级单位及试点乡镇,官店、红岩、长梁是第一批,官店是全州的试点单位;第二批: 从201X年9月开始,201X年2月基本完成,包括乡镇、村、中小学等。3月25日,县委召开了动员大会。为抓好教育系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局党委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办公室,拟定了工作方案。刚才学习了《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供大家讨论和征求意见。等一会儿,县领导小组派驻的检查指导组的领导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是学习领会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深刻内涵;二是在我县教育事业发展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做到“三个必须坚持”;三是切实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 一、学习领会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认识有多深,思想解放的程度就有多大,事业发展的速度就有多快。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落实到教育工作中,就是教育要优先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优先发展教育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必须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一方面,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需要,更加紧迫地要求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另一方面,教育必须更好地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优先发展。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服务于伟大的中国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落实到教育工作中,一是要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把培养人作为思考、谋划、推进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育人的全过程、各环节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二是要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人民教师,在教育、管理、科研中充分发挥教师主人翁作用;全心全意建设教师队伍,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这样两个原则,统筹好教师队伍建设与基本条件建设,辨证地处理好硬件与软件、大楼与大师的关系,认真研究如何吸引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来当教师、如何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到新水平、如何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中小学校长队伍,努力建设一支忠诚事业、教书育人、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三是要坚持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要努力做到:

教育学复习-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

教育学复习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 (一)人的身心发展的含义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青少年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展和体制增强两个方面。机体的正常发育包括身体各个器官、各个系统的健康成长,它是个体体制增强的条件和主要内容,而体制增强又有助于机体的正常发育,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联系。 教育学中所说的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指的是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青少年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机体的正常发育包括身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健康成长,它是个体体质增强的条件和主要内容,而体质的增强又有助于机体的正常发育。 青少年心理的发展是指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方面,是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统一的和谐发展。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理论 1.认知发展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时期:感觉运动时期(婴儿期或从出生到2岁);前运算时期(2岁到7岁);具体运算时期(7岁到11岁);形式运算时期(11岁到成年期)。年龄的规定只是一个大体的平均数,因此,阶段的划分会随着某些因素如儿童的环境不同而变化。对于每一主要的时期,他都概括了标志着该阶段儿童特点的认知活动,构成这些认知活动的形式,以及这些认知活动形式在未来发展中的作用。这一理论认为个人具有实现某种逻辑行为的潜能的,这种潜能起源于人最初的动作图式,思想是动作的内化。皮亚杰强调智力发展的生物成熟基础,并认为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是严格确定的。在他看来,外部刺激会引起个体的主动反应,或者同化,或者顺应。但是外部刺激本身和智力发展并无关系。 2.智力发展理论 (1)斯滕伯格(S.Sternberg)的三元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采用信息加工学说去解释与度量智力,提出三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与人类处理日常生活事件的能力有密切的相关,因此把智力分成三个子理论,即成分子理论(组合智力,Componential Intelligence)、经验子理论(经验智力,Experimential Intelligence)、情境子理论(实用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 第一,组合智力指个体在问题情境中,运用知识分析资料,经由思考、判断、推理以达

浅谈中国从古至今教育发展概述

浅谈中国从古至今教育发展概述 摘要中国从国至今的教育已经发展很多年,本片论文主要针对中国古代教育、近代教育以及中国的现代教育展开论述,在这里每一个阶段的教育都体现出他所具有的独特气息,如中国从古代的教育就提倡尊师重道原则,近代教育则是提倡教育立国、科技兴国原则,而现代教育我们则是提倡创新理念原则,当然近代教育包括古代教育原则,现代教育包括古、近代教育原则,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的教育一直都是呈发展趋势逐渐上升高度. 关键词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创新教育 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可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封建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这五个阶段。以下主要就按这五部分展开说明,从古至今的探讨它的必要性。 一、教育的起源--原始社会的教育 教育大约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教育源自人类的生产劳动,服务于人来的发展和生存。起初,人类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劳动,如打猎、捕鱼等活动,这逐渐便成为我们实际生活中所必需的保障,劳动即是教育,随着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变化教育的形式也随之变化着,随后人们逐渐开始发展畜牧业,人们学会了架设栅栏、赶羊喂牛,这些都只是他们生活所必须的教育,除了这些,他们还有原始宗教的教育和原始艺术教育。首先,他们对自然很崇这些崇拜都是原始人的一种精神寄托,拜、对图腾很崇拜以及对鬼魂也很崇拜。其次,他们对音乐和舞蹈像是有一种天赋一样,对于艺术教育体现出原始文化正逐渐变化着,在后面就逐渐形成了文字,文字的形成标志着教育的升级,为以后产生学校建立了基础。总之,原始教育呈现多方面的特点: (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2)教育内容为多方面的生活经验; (3)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 (4)言传身教为主要的教育手段; (5)男女教育分工明确; (6)没有专门的教育场所。 有以上诸多内容,使得原始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开始。 二、奴隶社会的教育 奴隶制时期大约始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四百七十六年,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夏代为奴隶制初期,它是由夏部落首领的儿子启建立的,这一时期的教育主要注重军事训练和人伦道德; (2)其次,便是商代,这一时期文字已经基本达到成熟阶段,文字成为教育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并有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理论,这使得商代的教育上升为

借力科技创新教育教学,推进学校特色发展规划

借力科技创新教育推进学校特色发展 郑铁桥 ——会宁完小特色教育总结会宁完小以新教育理念为引领,以“如何发展学校内涵”为导向,立足本校实际,倡导科学精神,点亮科技理念,拓宽科教途径,创立品牌学校。近年来,确立了走“科技创新”的内涵发展之路。 一、画科幻画,结缘科学体验之路 2009年学生创作了一幅科幻画,以未来的玉米移植到火星上生长为主题,勾勒出对玉米利用的展望,课堂上孩子们议论纷纷,“我可以画太空船……”,“我可以画飞天扫帚……”,科技创新教育的种子就是因这幅科幻画开始了萌芽、成长。 后来,以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DV比赛等科技活动为契机,我校的科学教育活动逐渐开展。我校组织学生办科技黑板报、手抄报,营造科学的舆论氛围。通过这些学习宣传,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积极性。 二、科技大篷车,探索科学奥秘之路 2014年以来,邢台市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多次到会宁完小开展巡展活动。在懒惰环、神秘的磁力等26个展台前,小小科普员认真给学生讲解,学生们仔细听讲,用心观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科学的奥秘。除了科普大篷车活动,市

科协、县科协、县教师发展中心等各级领导还多次来我校指导工作。为小学生普及了科学文化知识、倡导了科学方法、传播了科学思想,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奠定了基础。2018年4月1日,邢台县科协向邢台市科协提出申请,让科技大篷车放到会宁完小,让学生近距离体验科技的奥秘。4月20日科技大篷车送到会宁完小,学校组织教师对大篷车26个展台进行学习,培训26名学生作为小小解说员。4月13日中午,在邢台县发展中心巩主任带领下,邢台市150名小学科学教师冒雨到会宁完小参观科技活动。教师们在引导员的带领下,,观看了蚕的饲养、创意搭建、科技大篷车等学生科技活动。体会了小球运动、铿锵锣鼓等。4月26日上午,在邢台县2018年科技开放日暨会宁中心第二届科技文化节上,共计800多人参加大篷车体验活动。我们每周安排两个班学生的学生利用下午第四节课到科技馆观察体验大篷车活动。学生再次体验了科学的奥妙,进一步提高了科学教育理念,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素养。 三、科技体验,承载科学梦想之路 会宁完小历来重视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绿色点亮生活,创新实现

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的关系及发展趋势

2011年05月 浅析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的关系及发展趋势 文/卢婷 摘 要: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两翼,两者均以技术为手段。远程教育通过运用教育技术手段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而教育技术又把远程教育作为自己的实践领域,教育技术为远程教育提供教育手段、方法和技术保障;远程教育作为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实践领域,教育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也必将促进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两者呈现出双向作用的关系。 关键词:教育技术;远程教育;关系;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238-01 引言: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年轻的、交叉性学科,在目前的发展阶段,还缺少完整的学科体系、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实践领域。但是,教育技术学在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全新的研究内容和实践领域,如多媒体与网络教育、智能技术和虚拟现实以及远程教育和企业培训等。尤其是远程教育,其作为教育技术的一个实践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前景。因此,如果广大技术教育研究者们能在这个领域进行积极开拓和探索,必将极大促进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当前,人们对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的关系的认识还较为模糊和混乱,本文以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的概念分析为切入点,分别对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特点、应用领域进行阐述和分析,以期厘清两者间关系及发展趋势。 一、关于教育技术 (一)教育技术的内涵。所谓教育技术,从广义上讲,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指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的技术和无形的技术。西方教育技术学者认为:“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资源与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这一定义现在为世界各国所广泛接受。这里的“教学技术”可以等同于我们所说的“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是研究教育技术的学科,是教育科学中技术学层次的方法论性质的分支学科。 (二)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教育技术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因此通常把美国教育领域内视觉运动的兴起作为教育技术发展的起点。先后经历了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其中个别化教学方法、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方法对教育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教育技术在上世纪60年代末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教育实践领域,到70年代中期,教育技术发展成为一个有特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学科——教育技术学。之后随着以媒体为物化产品的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技术已经进入了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阶段。短短几十年时间,教育技术已经从一项实验、一项运动发展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和行业。 二、关于远程教育 (一)远程教育的内涵。目前,爱尔兰学者Keegan对远程教育的定义被广泛接受,他认为远程教育是具有以下特征的教育形态:教师和学生分离;教育组织的影响;应用技术媒体;双向通信机制;可能有面授交流的机会;教育的工业化形态。我国学者丁兴富结合中国的实际给出了远程教育的五项描述性定义:学生和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分离状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媒体教学占有主导地位;有组织的系统工程;自学为主、助学为辅;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双向通信和反馈机制。 (二)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19世纪中叶的英国,一种通过通信的方式来完成部分教学的过程被认为是现代远程教育的发端。1892年美国的大学正式出现“远程教育”这一术语,该年因此成为世界公认的远程教育诞生年。其后又经历了三个阶段:函授教育阶段,以印刷教材为主要学习资源、以邮政传递为主要通信手段,主要代表是独立设置的函授学校和传统大学开展的函授教育、函授教育;多媒体教学阶段,主要代表是各国独立设置的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及其他独立设置的自治的远程教学大学;电子远程教学阶段,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主要代表有传统高校新设立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作为主要技术手段的远程教育机构、进行电子信息通信技术革新后的已有远程教学院校和虚拟大学等。 三、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间关系的发展趋势 一直以来,远程教育被看作是教育技术学的一个实践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远程教育将独立成为一门远程教育学,它和教育技术学同属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我们认为,无论远程教育是否会从教育技术中分离出去,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的关系都应是共融共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是因为: (一)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都随着技术的进步,在汲取其他相关学科的营养的基础上发展壮大。 从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在沿着各自路线发展的同时,技术都是二者发展的主要基础和保障。新技术的出现和新媒体的应用,给远程教育和教育技术都带来了新的质的飞跃。过去如此,将来也是如此。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都离不开技术,都需要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不断把新的技术应用到教育。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引入,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的发展。将来,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这些技术应用到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中,也必将带动它们的进步甚至飞跃。 (二)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共生共融,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都是研究教育的,只是研究的角度和层面不同:远程教育学是把远程教育这一社会历史现象的各个方面作为研究客体,探讨这类新型的教育形态的发生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丰富的表现形式;而教育技术是研究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这里的教育指的是各级各类的教育,既包括传统教育,当然也包括远程教育。另外,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都需要把新的技术应用到教育中,以提高教育和教学的效益。这使两者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在教学实践中,远程教育需要对课程结构和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这两个功能进行设计、开发和应用,这离不开教育技术中的教学设计的指导与运用;而教育技术中的网络多媒体教学又体现了远程教育思想。远程教育对教育技术的应用,特别是教育技术的思想、理论、方法、模式的运用,是解决目前存在的远程教育质量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总之,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有如双翼,只有理清两者相互关系,协调双方共同发展,充分发挥两者各自特点和优势,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作者简介:卢婷(1988.09.24— ),女,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研究方向:教育方向。 参考文献: [1]蒋家付.当代电化教学模式比较研究.电化教育研究.1999第1期. [2]赵建华.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及教学应用研究.外语电化教学.1997年第4期. [3]大卫?史密斯著.《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科教纵横 238 2011.05

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论文_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

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论文_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 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 第一篇 一、省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评价的功能定位 (一)诊断省域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不断修正和改进的过程,诊断问题是改进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评价的直接目的。 省域内的高等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大系统中的子系统,省域内的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必须从大的发展形势出发,按照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发展,这既符合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另外,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迂回曲折的现象,教育评价就是要及时发现省域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以便使其尽快转到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来。 省域高等教育评价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理念,对省域内的高等教育发展状况进行监测,根据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诊断出现阶段省域内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路径中所存在的问题。 问题的诊断是进一步修正和完善的前提。 (二)建立动态预警与调控机制 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要了解高等教育发展的实时情况,省域高等教育评价就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改进。 通过改进评价的方式,动态的跟踪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 进而根据动态的评价结果反映省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式是否科学、是否存在问题。 根据内外部形势、态势的发展,对于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发布警报,防患于未然。 特别是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事项要提前建立预警机制,如高校的财务预警、生源预警、专业发展预警、教育质量预警等。 另外,在相关预警机制建立的同时,应该设立一套完备的调控机制,对于已经产生预警的事项进行调控。 通过预警和调控,既节省了不必要的损失,也可以使高等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避免了迂回发展带来的弊端。 二、省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评价的价值选择 高等教育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以价值判断为核心,以与高等教育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事物和人为对象,主要目的不在于价值判断本身,而是通过价值判断,科学地利用其判断结果,优化高等教育,使其功能充分发挥。 省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评价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省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能力、发展质量进行系统全面的审视,其核心价值取向是回归高等教育的本质,促进省域内高等教育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一)以人为本: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评价的精神内核 教育的起点是人,教育乃立人之学。 “人是目的”是评价教育的基点。

谈谈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2

谈谈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 张春燕 教育从古到今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春秋战国的孔子到近代的陶行知,他与人就象一个整体,从来就没有分开过,那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了? 首先,教育必须要用人来做载体,如果没有了人来,教育就无法施展,跟谈不上发展了。 人是教育的核心。只有人参加到教育中来,教育才会充满活力。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学家孔子就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为世世代代所敬仰。为什么他会收到那么多人的敬仰呢?这不光是因为他为当时的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还因为他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不仅仅指孔子,还有大量的人,是他们的参与才让教育不断的发展,壮大,才有了今天的教育百花争鸣的繁荣景象。所以说,教育需要人来参与,只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教育才有了意义,也才会发展。 其次,社会也需要教育来发展。当然,作为社会的主体人也需要教育来发展自己。人类要想进步就需要继承前人的思想文化。牛顿曾经说过:“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所以当人类想要进步的时候,就需要教育来支撑。所以,人来想要得到发展是离不开教育的。 总之,教育和人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只有教育发展了,人类

自身才会有所发展。所以,我们在发展自身的时候,还要注意发展教育,只有二者不断的发展,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谈谈对师生关系的看法 张春燕 在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精神文明的发展却跟不上物质文明。而作为老师和学生应该作业发展呢?值得我们探索。 自古以来,就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来诠释老师这个职业。于是,在一般人眼中,学生就是向老师学习知识。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如此。传授学生知识只是做老师做的最基本的。做老师的不仅要传授学生课本知识,还要交给做人的道理。而且,后者远远比前者重要。要交给学生做人的道理,首先老师就要热爱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热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爱你,以你为榜样。其次,老师还要以身作则,试想一下,如果老师整天在课堂上说老师很爱你们,可是,当地震来时,自己却丢下学生只顾自己逃命,学生会怎么看待自己的老师呢?这样的老师肯定是口是心非,也是让学生们做呕的老师。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想这是很有道理的。再次,老师还应该尊重自己的学生,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学生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觉得自己是老师就可以任意改变别人的想法。 当然,作为学生的,也应该虚心的向老师请教,从古

论中国教育发展

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教育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因为刚才已经说了,2020年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已经不是重点,最大的重点就是我们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首先,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为此,《规划纲要》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从培养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出发,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也是第一次提出要创立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二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对加强高校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创新基地平台建设明确了政策方向,特别针对科研领域当中的体制性障碍,要求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和教育的资源共享。三要牢固树立高等学校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利用高校人才汇聚、学科综合交叉的能力优势,全方位开展服务,要求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加文化建设,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 其次,我们要切实保障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必须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因为我们国家现代化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区域的差异性是世界上不多见的,很难沿用学术学科评价的单一尺子来衡量所有高校。为此,《规划纲要》的文本也明确要求到2020年我们的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这里面有两点是需要注意的,一是国家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不仅要继续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创新,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这里不光包括本科的大学和学院,也包括高职高专的学院,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而且要引导其他各类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包括支持地方或行业背景高校建设优势重点学科,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二是优化学科专业等结构,这也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重点扩大高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化区域布局结构,重点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鼓励东部高等教育率先发展,也就是说让高校既能够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苦练内功,还要面向现代化建设需求办出特色,这是新世纪新形势下打造高质量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 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我们认为在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应是: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使大学成为进行高水平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大学将于社会建立更为广泛的联系,服务于社会,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承担更为重要的责任;同时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确保文化的多样性,使大学真正成为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 在21世纪,知识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而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是拥有大批的高素质人才。哈佛大学荣誉校长Rudenstine指出:“地球上最稀缺的资源是经过人文教育和创新性培训的智力资源。当智力资源对社会的发展比其他资源所起的作用更重要时,智力资源的稀缺性就会表现得尤其明显。”②因此,培养和造就大批掌握高科技和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具有良好人文精神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保证知识转变为直接生产力,促使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而这也是21世纪中国大学的根本任务。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转变人才观念,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牛津大学校长Lucas说:“大学存在的更高价值是为了探究真理,发现和认识真理,从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③为此,我们必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帮助学生掌握方法,知识,技能和研究问题的习惯,这样他们将会终其一生不断地追求学问,领导社会向前发展。”④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中国大学的专业划分过细,学生学习的专业过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局面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教学内容偏旧,教学方法偏死,培养模式单一,缺乏个性和创造性,

浅论科技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浅论科技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黄森飞 (小河区民族学校550006) 摘要:文章从科技教育内涵和社会发展动力入手,揭示科教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文章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谁抓住了今天的青少年,就抓住了社会发展主要动力。文章认为加强他们科技教育,可以增加他们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并将科学之魂植根于他们脑海之中。 关键词:科技教育社会发展动力作用 引言:当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科技的依赖日益加剧和明显,而科学技术的提高依赖于人才。故未来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谁赢得了人才,谁就赢得了未来。而优秀人才和高级人才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和开创性,不再是那种高分低能的“书虫”。要使之具有这样品格,只有从小加强之实践,使之能动手、动脑想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培养他们求知求真的科学之旅之中不畏艰险的精神和科学的精神,并影响周围并影响下代,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一、科学技术教育内涵 人类在长期实践活动中所获取得一切经验知识的总结,后又被实践反复证明谓之正确的,后经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谓之科学。技术也是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知识,但它侧重于实际操作方面的技巧。科技为科学技术的简称,即人类整个历史时期中所有一切的经验与知识,以及在生产劳动中具体的操作技巧。而科学技术教育,则是应用和利用现有的教育场所(学校、科技馆、少年宫、少科站),遵循教育规律的一种教学教育实践活动,也是启蒙一代新人科学素质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包括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普及科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以及在科学实践中所需的方法和知识等方面的普及及传播。其目的使青少年从小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讨探事物本质的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和素质。其重点是培养他们动手实践的能力,并能从中积累起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以及在其中所获得的科学探索精神,并使之热爱科学,并立志献身科学。这是科技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二、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类由于劳动而脱离了动物界,而成为这一蔚蓝的星球的智能的主宰。也正因为人类不断地与自然作斗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财富,并使自身更为强大。每一次社会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人类自己的伟大创造和发明。如人类的纸张的发明,使得知识的传递和传播更为便利,使得寻常百姓家可以接受,也能够接受,从而使得知识掌握较原先更为普及化,也使一些知识能与社会实践最庞大的群体相结合,从而推动了社会的进程;也使得一些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与经验和教训与总结,得以与最为便利和应用的载体相 第 1 页共4 页 1

论文:分析论述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论述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我国发展战略从“科技兴国”到“科教兴国”。教育本身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生和发展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制约,特别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产生反作用,这就是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科学技术功能。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知识和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越大,教育的重要性也就越明显。本文尝试探讨科学技术与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科学技术对教育的推动作用教育是立国之本,科技是强国之基。在新形势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教育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关系。 科技与教育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教育影响科技。首先,教育是科技进步的摹础。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我国培养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科学成果。其次,教育是科技转化为第一生产力的中介。教育继承创造知识,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第一生产力的途径,是培养人才、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阵地。再次,现代教育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科技发展。例如,现代的高等学府创造了许多优秀的科技成果。 科技也影响教育的发展。①科技发展加速化趋势与传统教育注重

知 识传授而忽视智能培养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②科技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与一次性教育方式的矛盾日益突出。③科技发展综合化趋势与两种文化教育相互隔离的矛盾日益突出。④科技社会化趋势与学校单一功能、封闭式教学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⑤科技促进教育手段现代化 互为支撑 教育是科技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实支撑。首先,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基础。马克思指出,科学劳动部分地以今人的协作为条件,部分地又以对前人劳动的利用为条件。科学劳动的这一特点表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专业科技人员以继承他人和前人所积累的成果为前提。教育是连接科技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途径。其次,教育是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础。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一方面,不论生产工具如何先进、劳动对象如何丰富,最终还是要人去掌握、使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的因素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生产过程是劳动者把自己所掌握的科技知识物化到劳动对象上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劳动者素质是决定劳动生产率的首要因素。因此,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提高劳动者素质,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是教育。 教育发展同样离不开科技发展。第一,科技进步促进教育现代化。重大科技进步不仅直接促进教育手段的更新、教育内容的完善,而且

高校科研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的特点 (一)学科齐全,适宜进行重大的综合性课题和跨学科研究。 根据统计,现在高等学校的学科门类已经达到1000多个,使得高等学校具有多学科、多层次的学科结构特点,这种特点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又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发展特征所需要的,同时也为重大的综合性课题的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人才集中、设备较全,机构灵活。 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197.45万人,比上年增加10.1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16.83万人,比上年增加9.23万人。生师比为17.28∶1。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13.63万人,比上年减少0.37万人;其中专任教师8.02万人,比上年减少0.12万人。 在以上这群庞大的队伍中,很多人在学术上都颇有建树,国家将全国重点学科点和大部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都设置在高等学校,以充分利用好人才,增强国家的科研能力,其设备既用于教学、也可用于科研。对于进行跨学科或综合性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比较容易,研究任务结束后,或回原单位,或作为新专业的基础,比较灵活。 (三)研究主体是教师、学生 高等学校的教师不仅是“输出知识”,在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年轻的大学生的想象力很强,常常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新见解、新问题,促使教师去思考或组织力量进行研究,为科学研究提供新的生

长点。同时,高校的学生也是高校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之重要力量。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统计,美国有43万多名研究生。其中,约25%的从事理科研究,包括物理、数学、化学、航天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等;15.3%的从事生命科学研究,包括生物科学和农业学;32%的从事社会—行为科学研究,包括心理学等;27%左右的从事工程研究。为美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高校获奖数分别占全国的1/2、2/3、1/4以上,而且总趋势呈现逐步增长势头。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与作用 (一)在科研系统中的地位 西方发达国家的科研系统一般由三个部门组成:高等院校、国家研究机构、私立研究部门。高等学校具有学科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因而积聚着科学技术的巨大潜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它不仅提供了大量的科研成果,还直接影响着科研与开发的质量,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各个方面起着保证和平衡的作用,在各国的科学研究事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从历史来看,欧美一些国家许多重要的学术中心、国家实验室都建立在著名的大学内,科学上的许多重大发现和发明都和一些著名的大学分不开。科技发展史表明,在有重大贡献的著名学者中,大多数是大学的教授。如经典力学创始人牛顿是剑桥大学的教授,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是哈佛大学教授,数

浅谈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论文

浅谈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论文 摘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重要的人文关怀;人 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为之奋斗的目标,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本文从人的全面发 展的内核的解读、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反思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论述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新时期促进人的 发展提供绵薄之力。 关键词新时期教育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尺度、最高价值,也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一 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中进行,有赖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现代化是各国家、各民族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化推动了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同时,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 程中,现代化也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人的片面发展也即人的异化。基于此,文章 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力发展整体的现代教育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 基础途径和重要举措。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核 一精典作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解读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即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 主义的理想目标。马克思等精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论述是一个不断探索和不 断完善的过程。在《184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初步提出了人的发展的思想,并把它作为“历史之迷解答的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 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①。随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又明确 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唯一使人可以获得全面发展的社会,因而是共产主义者的奋斗目标。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进一步强调,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个 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 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 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②在《184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把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称之为“自由人联合体”,把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这个社会 的基本原则,认为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 形式创造现实的基础。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作为人的发展学说的基础,以实践的观点为基本 出发点,从而第一次把人的发展学说从空想变为科学。概括起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 面发展的思想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价 值取向;第二,满足人的需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条件;第三,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与

论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张培贵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300170) 【摘要】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一方面,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教育发展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教育又能推动和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必须依靠教育。 【关键词】教育;经济发展 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源远流长,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历来观点有三:其一是先行或超前发展,其二是平行或同步发展,其三是滞后发展。在当代,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最为重要和积极的促进因素,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同时也为经济发展的历程所证明。但是,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还有着另一方面性质,即若不恰当处理二者的关系,教育有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并无促进作用。(1)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本优势。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本优势,教育是科学知识传播与再生产的场所,它在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和促进经济建设方面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直接与间接的贡献。从教育的角度说,基础教育与经济的联系虽然是间接的,但各产业部门的职业技术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和训练都是建立在基础教育基础上的,因此劳动者的训练程度、劳动技能和技巧以及劳动速度都与基础教育相关联。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的作用则更加直接。(2)教育与经济需要协调发展。虽然教育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要发展经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越快、规模越大就越好。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总体上是一种辩证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教育发展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教育又能推动和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必须依靠教育。因此,只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充分发挥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3)经济的发展为教育提供物质保障。经济是教育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要素,经济的发展为教育提供物质基础保障,教育通过再生产劳动力和再生产科学技术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可是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保障谈教育的发展那就是纸上谈兵。经济的发展制约着一个国家教育的发展,进而影响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高低、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国民素质的高低以及人力资本的状况,经济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制度。 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功能,在经济发展中居于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地位,对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欠发达国家吸收了这样的观点,把人力资本投资视作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措施。事实说明,欠发达国家各个教育层次的扩展,确实促进了经济的进步:造就了一支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富有效率的劳动力队伍;为教师、学校工人、建筑工人、教科书和纸张工人、学校服装的制造工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培养了一批受过教育的领导者,使政府、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等各方面的管理得以正常运转;传授技术和知识,形成现代化的态度。教育所培养出来的熟练的工人队伍,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宝贵的人力资源和基础。(2)教育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典型地表现为提高劳动力的工作或生产效率。受教育的程度标志着劳动者的发展水平,良好的教育意味着较多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可以用于生产和提高生产率。教育增加知识和技能,而知识和技能增加效率和收入。掌握技能较多的人可以更快地学会工作,更有效率地做好工作,在同样的时间里,他们可以更准确、更聪明地和更多地完成工作任务。如果面临新的工作,他们的适应能力会更强。教育使他们适应更为复杂的环境。(3)教育的综合效益促进经济发展。教育具有综合的和多方面的效益,这些效益将会促进经济发展。通过人的培养,教育一方面表现出直接的经济意义,另一方面还释放出综合的效应,间接地促进经济发展。教育具有多种效益,这些效益超越了受教育者本人的意义。其一,代际价值。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的孩子将会获得较大的益处。其二,雇主收益。雇佣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可能会获得较多的利润。其三,社会收益。教育发达,将减少失业和犯罪。其四,国家收益。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发达,国家将会相应地受益。其五,公平效益。在初等教育上的公共开支具有向穷人进行财产再分配的效果。这种情形在欠发达国家特别明显。在发达国家,在中等教育上的公共开支具有相同的性质。 总之,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大力发展教育。教育承担着培养劳动力的任务,就这意义上来说,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条件。教育活动通过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开发智力等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从而达到缩短社会生产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于同申.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胡西宁.当代西方经济学概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政经视点 35 企业导报2012年第13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