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提纲

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提纲

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提纲
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提纲

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提纲

第一节运动解剖学

一、人体结构的基本组成

(一)细胞与细胞间质

人体细胞可分为三部分: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糖类构成,有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内部的稳定性,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的作用。

细胞质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中心,主要由水、蛋白质、核糖核酸、酶、电解质等组成。细胞质中还悬浮有各种细胞器。主要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中心体等。

细胞核由核膜围成,其内有核仁和染色质。染色质含有核酸和蛋白质。核酸是控制生物遗传的物质。细胞核是细胞的核心结构。除成熟的红细胞外,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核。

细胞间质是指由细胞所产生的并存在于细胞周围的物质,由纤维和基质组成。纤维包括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基质包含复合性糖类、水分和一些代谢产物等。

(二)人体四大基本组织

1.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也叫做上皮,它是覆盖在身体表面或体内管腔和囊(如肠、胃、血管、关节囊)的内表面上,由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构成。结构特点是细胞结合紧密,细胞间质少。通常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的功能。

2.结缔组织

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包括基质、细丝状的纤维和不断循环更新的组织液,具有重要功能意义。其功能是保护、防御、支持、修复和贮存等。细胞散居于细胞间质内,分布无极性。广义的结缔组织,包括液状的血液、松软的固有结缔组织和较坚固的软骨与骨;一般所说的结缔组织仅指固有结缔组织。

3.肌肉组织

肌肉组织包括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大部分。它是由细长的纤维状肌细胞组成,故也称作肌纤维。骨骼肌一般通过腱附于骨骼上,但也有例外,如食管上部的肌层及面部表情肌并不附于骨骼上。心肌分布于心脏,构成心房、心室壁上的心肌层,也见于靠近心脏的大血管壁上。平滑肌分布于内脏和血管壁,如消化道。心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还具有自律性和传导性。

骨骼肌与心肌的肌纤维均有横纹,又称横纹肌。平滑肌纤维无横纹。肌肉组织具有收缩特性,是躯体和四肢运动,以及体内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等生理过程的动力来源。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4.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是人和高等动物的基本组织之一,是神经系统的主要构成成分。神经组织是由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组成。神经元是神经组织中的主要成分,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也是神经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神经胶质在神经组织中起着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

人体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一般每个神经元都有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几条短而呈树状分支的树突。神经元的突起也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分布到所支配的组织。神经元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沿神经纤维传导兴奋。

二、人体主要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

(一)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

1.骨

人体由206块骨组成,形状各异,按骨的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等。长骨大部分由致密骨组成,主要分布于四肢,但是一些骨骼除外,如髌骨、腕骨、掌骨、跗骨等,短骨一般呈立方形,外面被以薄层密质,内部以松质为主,主要分布在手腕和脚踝,扁骨主要分布在颅和肩胛处,不规则骨主要分

布在躯干、颅部和髋骨。根据其存在部位分为附肢骨与中轴骨,附肢骨共126块,包括上下肢骨,中轴骨共80块,包括颅骨和椎骨、胸廓骨。

骨主要是由骨质、骨髓和骨膜三部分构成,活体的骨还包括血管和神经等。

骨质即骨组织,分为骨松质和骨密质,骨密质由若干层紧密排列的骨板构成,质地致密,抗压、抗扭曲性能强,构成长骨骨干及骺和其他类型骨的外层。骨松质由许多针状、片状的骨小梁构成,结构较疏松,骨小梁的排列与骨所承受的压力和张力方向一致,组成压力曲线和张力曲线,使骨具有节省材料、轻便、坚固的特点。成熟骨组织中的主要细胞是骨细胞,骨细胞相当于人的成年期,由骨母细胞转化而来。当新骨基质钙化后,细胞被包埋在其中。此时细胞的合成活动停止,胞浆减少,成为骨细胞。骨细胞能产生新的基质,改变晶体液,使骨组织钙、磷沉积和释放处于稳定状态,以维持血钙平衡。骨细胞对骨吸收和骨形成都起作用,是维持成熟骨新陈代谢的主要细胞。

骨髓填充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成人的红骨髓分布在扁骨、不规则骨和长骨骨骺端的骨松质中。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骨膜由结缔组织构成,包裹除关节面以外的整个骨。骨膜可分为浅、深两层,浅层较厚,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深层疏松,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分布,对骨的营养、新生和感觉有重要的作用。

骨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构成,分别赋予骨的韧性和硬度。骨中的有机物主要是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无机物主要是磷酸钙和碳酸钙等。

2.骨连接

按照连接组织的性质和活动状态,骨连接可分为无腔隙骨连接和有腔隙骨连接。无腔隙骨连接包括韧带连接、软骨连接和骨性连接。有腔隙连接主要指关节连接。

(1)关节的基本构造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①关节面:是参与组成关节的各相关骨的接触面。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

②关节囊:包在关节的周围,封闭关节腔。可分为外层的纤维膜和内层的滑膜。滑膜能产生滑液,可增加润滑,是关节软骨、半月板等新陈代谢的重要媒介。

③关节腔:为关节囊滑膜层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腔内有少量滑液,呈负压,对维持关节的稳固具有一定作用。

(2)关节的辅助结构包括关节唇、关节内软骨和韧带滑液囊

①韧带: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分为囊内韧带和囊外韧带。可加强关节的稳固性和限制关节的运动。

②关节唇:关节唇是附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它加深关节窝,增大关节面,增加了关节的稳固性。

③滑膜囊:滑膜呈囊状膨出形成滑膜囊,起充填和减少摩擦的作用。

(3)骨骼肌

骨骼肌收缩,牵拉骨绕关节运动轴转动,或使身体局部与整体保持某种姿势,因而是运动系统中的动力源。(二)消化系统

1.消化系统的组成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

口、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消化管。其中小肠分化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分化出盲肠、结肠和直肠。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最重要的一段,消化作用和全部消化产物的吸收几乎都是在小肠内进行。

消化腺包括肝脏、胰脏和唾液腺,它能分泌消化食物的消化液,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能够促进营养物质的分解。

2.消化和吸收

食物的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物理性消化如牙齿的切割、撕碎、咀嚼肌的咀嚼、肠壁肌肉的蠕动等;化学性消化是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完成的。

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腺、舌下腺、腮腺分泌的唾液可将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形成食糜。胃部肌肉的运动和酸性胃液的分泌使食物进一步分解。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长5~7米,肝分泌的胆汁、胰腺分泌的胰液等进入小肠,配合小肠的分解运动,将食物充分消化。小肠黏膜的环形褶皱、指状绒毛突起、绒毛上的微绒毛突起等,使得小肠内

表面扩大了600倍,大大增大了吸收面积。大肠吸收一部分水和电解质后将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体外。(三)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内封闭的连续管道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心脏位于胸腔内,左右两肺之间,2/3在正中矢状面左侧,1/3在正中矢状面右侧,心脏的上方连着上、下腔静脉,左、右肺静脉,主动脉和肺动脉等大血管,心腔分左右两个半心,两半心之间互不相通,被房间隔和室间隔隔开,左半心上下分为左心房和左心室,同理右半心上下分为右心房和右心室。右心房上方有上腔静脉开口,下方有下腔静脉开口,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相通,但由右房室瓣控制,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不能倒流。右心室的上方的出口为肺动脉口,由肺动脉瓣控制,血流不能倒流。左心房上有肺静脉口,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相通,但是由左房室瓣控制,血液不能倒流。左心室流出口为主动脉口,并由主动脉瓣控制血流。此外,心脏上还有一套节律性波动的传导系统。血管可以运行血液,具有传输营养和运输氧气等作用,可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按管径大小可分为大、中、小3种,静脉也按管径分为大、中、小3种,其管壁分为内、中、外三层。人体中心部位以小动脉和小静脉为主。毛细血管的口径最小,平均8微米左右,仅能通过一个红细胞,血管壁也最薄,主要由内皮细胞核基膜构成。毛细血管壁薄,通透性大,管中血流缓慢,有利于血管内血液和血管外组织进行物质交换。

(四)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是心血管系统的辅助结构,由各级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成。

淋巴管道包括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管内含有淋巴,淋巴产生于组织液。组织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组织交换后,大部分在毛细血管静脉端被吸入静脉,少部分进入盲端的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扁桃体、脾、胸腔等。淋巴器官具有产生淋巴细胞、浆细胞、滤过淋巴,参与免疫反应等功能,是身体重要的防御装置。

淋巴组织与相邻的组织有明显的界限,除了参与淋巴器官的构成外,在人体内广泛分布,如呼吸道、消化道及尿道等部位。

(五)呼吸系统

是人和其他动物与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系统。通过呼吸,机体从外界环境摄取氧气,排出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其他代谢产物。

1.气体交换原理

根据物理学原理,各种气体无论处于气体状态还是溶解在液体中,当各处气体分子压力不等时,通过分子运动,气体分子总是从压力高处向压力低处净移动,直至各处压力相等。

2.人的呼吸系统

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

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其中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唯一通道。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流通畅;其内的鼻毛、鼻腔表面、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和黏液对灰尘和细菌有阻挡的作用,并能够温暖、湿润、清洁进入肺内的空气。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位于胸腔内,每叶肺由几百万个肺泡组成。肺泡壁仅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外面密布有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所以血液内的气体与肺泡内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氧气)可以充分地进行交换。

3.呼吸的全过程

(1)高等动物和人体的呼吸过程由3个相互衔接并且同时进行的环节来完成,包括肺通气(外界空气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或组织呼吸)即组织换气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有时也将细胞内的氧化过程包括在内。可见呼吸过程不仅依靠呼吸系统来完成,还需要血液循环系统的配合,这种协调配合与机体代谢水平相适应,又都受到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之间的距离很短,允许气体分子自由通过。肺内的大量肺泡为气体交换提供了非常大的交换场所。在呼吸过程中,吸入气体中氧气的气压大于肺泡内氧气的气压,氧气进入肺中,而当血液流经肺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氧比肺泡中氧的气压要低很多,肺泡内的氧气由于分压差向血液净扩散,血液的氧压便逐渐上升,最后接近肺泡内的氧压。二氧化碳则从血液向肺泡扩散,

快速达到平衡。

(3)组织中的气体交换:在组织中,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不断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组织中的氧压比动脉中的氧压低,而二氧化碳的压强高于动脉中二氧化碳的气压。氧便顺着分压差由血液向细胞扩散,二氧化碳则由细胞向血液扩散,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使得组织不断地从血液获得氧,供代谢需要,同时把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由血液运送到肺而呼出。

(六)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是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输尿管管壁有较厚的平滑肌,可以节律性蠕动,把尿液排入膀胱。输尿管有三个狭窄的部位——输尿管起始处、跨越小骨盆入口处和斜穿膀胱壁处,常成为结石滞留的场所。

(七)神经系统

(1)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的脑和位于椎管的脊髓。周围神经系统是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成分,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也就是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反射活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2)反射弧的五个环节有:感受器、感觉神经元、神经中枢、运动神经和效应器。脑分为大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和延髓。脑神经12对。脊髓位于脊椎管内,有31个节段,由上至下具体包含:8个颈节、12个胸节、5个腰节、5个骶节和1个尾节。脊神经与脊髓节段相对应,左右成为一对,共31对。

(八)感觉器

感觉器是感受器及其辅助装置的总称,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环节,把感受到的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沿着一定的传导途径至脑,产生相应的感觉。

1.视觉器官

眼是人体的视觉器官,有眼球及其附属结构组成,眼球是视器的主要部分,位于眼眶内,近似球形,由视神经连于脑。眼球由眼球壁与遮光装置两部分组成。

眼球壁可分为外层纤维膜、中层血管膜、内层视网膜三层。眼球纤维膜为眼球壁外层,由坚韧的致密结缔组织构成,有保持眼球外形和保护内部结构的功能。眼球血管膜营养眼内组织并形成暗箱,有利于视网膜的光色感应。视网膜为眼球感光部位。遮光装置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晶状体位于虹膜和玻璃体之间,为双凸面的扁形弹性无色透明体。晶状体浑浊成为白内障会影响视力。晶状体的曲度可因视物远近不同而受睫状肌的调节。眼的附属结构包括眼睑、结膜、泪器和眼肌等,它们对眼球起保护、运动和支持作用。

2.听觉器官

又称前庭蜗器,即耳。按位置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和鼓膜。鼓膜是椭圆形半透明的纤维组织薄膜,起到传播声音的作用,中耳由鼓室、咽鼓管和乳突小房构成。鼓室有传导和放大声波的作用。内耳位于颞骨内面,分为骨迷路和膜迷路两个部分。迷路系统是由耳蜗、前庭、骨半规管、膜半规管、蜗管、椭圆囊和球囊组成,是感受人体运动状态和头部空间位置的感受器。声波在耳内传导的途径为:外耳道接收的声波振动鼓膜,再经听骨链而传至前庭窗,引起前庭阶的外淋巴波动,使得蜗管内的内淋巴波动和螺旋膜振动,毛细胞的纤毛接触盖膜受到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动,由听觉传导路至大脑皮质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3.本体感受器

本体感受器是负责机体深部感觉的感受装置,多位于骨骼、肌肉、肌腱、关节与韧带等部位的神经末梢。与运动关系较大的本体感受器主要是肌梭和腱梭。肌梭位于骨骼肌内,与骨骼肌纤维纵轴平行排列,它是一种长度感受器,当肌肉受到牵拉而收缩时,肌梭内的感觉神经末梢受刺激而兴奋,将肌肉收缩的感觉传导到中枢,产生对肌肉收缩状态的本体感觉。腱梭是位于肌腱、肌腹与肌腱连接处或肌鞘内的感受器,其结构与肌梭相似,但较其简单,主要感受肌肉张力的变化产生本体感觉。

三、人体各大系统的功能及与运动的关系

(一)运动系统的功能及与运动的关系

1.骨和骨连接的功能特点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种器官组成。骨以不同形式连结在一起,构成骨骼,形成了人体的基本形态,并为肌肉提供附着。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牵拉其所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接为枢纽,产生杠杆运动。运动系统主要的功能是运动。简单的移位和高级活动如语言、书写等,都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实现的。运动系统的第二个功能是支持。构成人体基本形态,头、颈、胸、腹、四肢,维持体姿。运动系统的第三个功能是保护。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形成了多个体腔,颅腔、胸腔、腹腔和盆腔,保护脏器。

2.大关节运动中的主要肌群

关节在人体运动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关节活动幅度是评定柔韧性的重要指标。运动上肢的主要肌群是背肌和胸肌;运动肩关节的主要肌群是背肌、胸肌和肩肌;运动肘关节的主要肌群是上臂肌和前臂肌;运动腕关节的主要肌群是前臂肌;运动髋关节的主要肌群是下肢带肌;运动膝关节的主要肌群是周围的屈肌、伸肌、旋内肌和旋外肌;运动踝关节的主要肌群是小腿后屈肌和小腿前伸肌。

3.肌肉的协调工作

原动肌是主动收缩直接完成动作的肌肉或肌群。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叫做对抗肌。还有一些起到协调作用的固定肌和中和肌。身体所有的生活动作和体育运动都是由这四种肌肉协调配合来完成的。

(二)消化系统的功能及与运动的关系

运动对消化系统的整体机能有提高作用。加强胃肠蠕动,促进肠道内消化废物和毒素的排出。能预防和改善胃食道反流症,促进排便,改善便秘。长期运动锻炼能使固定肝、胃、脾、肠等内脏器官的韧带得到加强,能有效地防治胃肠下垂病症。胃肠蠕动的加强又能积极地消耗胃肠外壁的脂肪组织,缩小腹型、降低腹腔内的压力,解除腹内压力对肝、肾、脾等重要脏器的不良作用。经常规律的运动锻炼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和脂肪代谢,增强消化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肝脏的脂肪代谢在运动锻炼的作用下变得活跃,因此,脂肪肝可以在运动锻炼的作用下得到有效的防治,目前,脂肪肝防治的方法中运动锻炼已是被公认的切实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就会引起过度疲劳而对消化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会导致一些胃黏膜缺血、降低胃黏膜的防御能力、减少胃液分泌、削弱消化和吸收等。

(三)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及与运动的关系

长期的有规律体育运动可引起心脏结构域功能的适应性变化,形成运动性心脏的特点。运动性心脏主要的特点是心室容积腔明显增大,而且心室壁增厚,这样就使每搏输出量增大和心肌收缩力增强。合理的体育锻炼对血管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的形态结构产生良性作用,有利于维持血管的弹性,促进微循环的功能,维持适当的血压,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并能预防和减缓高血压的发生。

(四)呼吸系统的功能及与运动的关系

呼吸系统的生理指标在长期有规律的运动锻炼下会有所提高,特别是青少年,效果会更加显著。在一些运动中要防止特定的呼吸动作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过高的胸内压就会引发上下腔静脉的血液回流,可能会造成心输出量不足,从而发生脑部暂时性缺血导致晕厥。

(五)泌尿系统的功能及与运动的关系

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排出体内在代谢过程中的残渣和多余的物质,以及维持机体内环境的酸碱平衡,但在运动中,肾脏一般会处于缺血状态从而导致少尿,这个时候,代谢的终产物的排泄主要靠汗液的分泌。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肾脏受损,会出现蛋白尿甚至血尿等现象。

(六)神经系统的功能及与运动的关系

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对机体进行调节和指挥,并且直接控制人体的运动。运动单位是任何一种动作的基本功能单位,而运动单位就是由一条运动神经纤维的所有分支及其所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也就是说肌肉只有接受神经的直接支配才能产生运动。

(七)感受器与运动的关系

本体感受器又称运动感觉,其特点是它可以相对独立于视觉和听觉而起作用,比如说人即使闭上眼睛都能感受到自身身体各个部位的位置及状态,篮球运动员即使不需要依靠视觉也可以进行运球。本体感受器具有可训性,有效的重复训练可以提高本体感受的灵敏度,本体感受器在把它所接受到的刺激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输到中枢神经引起本体感觉的同时,还把肌肉关节处的活动信息及时反馈给中枢,来调整和矫正中枢神经对外界的控制,使运动完成得更为准确。

第二节运动生理学

一、骨骼肌收缩的生理学原理

(一)肌肉的细微结构与收缩原理

1.肌肉的细微结构

(1)肌原纤维

骨骼肌由束状排列的肌细胞组成,又称肌纤维。一条肌纤维由许多肌原纤维组成。肌原纤维是由可调节的粗肌丝和细肌丝组成。在显微镜下每条肌原纤维全长都呈现有规则的明暗交替,分别称为明带(I带)和暗带(A带)。在肌原纤维上,暗带长度比较固定,其中间有一个比较透明的区域为H区,H区中间有一横向暗线称M线,明带长度可变,其中央有一条横向的暗线称Z线。

(2)肌管系统

注:钙离子在肌肉收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肌肉的收缩原理

在完整的机体内,肌肉的收缩活动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完成的,其收缩过程至少包括: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肌肉兴奋—收缩偶联和肌肉的收缩与舒张三个环节。

(1)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

运动神经纤维在到达所支配的骨骼肌时发出分支,形成末端膨大的神经末梢。神经末梢与肌纤维接触前先失去髓鞘,再以裸露末梢嵌入肌膜上被称为终板膜的凹陷中,形成神经—肌肉接点。

神经—肌肉接点类似于突触,其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三个部分。

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是通过化学递质乙酰胆碱和终板膜电位变化来实现的,它包括突触前和突触后两个过程。

突触前过程指乙酰胆碱的合成、贮存和释放。突触后过程为乙酰胆碱进入突触间隙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时,立即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对的Na+和K+等离子的通透性改变,突触后膜被极化,形成终板电位。终板电位属局部反应电位,他通过局部电流作用,使临近肌细胞膜去极化而产生动作电位,实现了兴奋由神经传递给肌肉。

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有如下特点:

①化学传递。神经和肌肉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化学递质乙酰胆碱进行的;

②兴奋传递节律是1对1的。即每一次神经纤维兴奋都可引起一次肌肉细胞兴奋;

③单向传递。兴奋只能由神经末梢传向肌肉,而不能相反;

④时间延搁。兴奋地传递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和作用等多个环节,因而传递速度缓慢;

⑤高敏感性。易受化学和其他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易疲劳。

(2)肌肉的兴奋—收缩偶联

肌细胞兴奋过程以膜的电变化为特征,而肌细胞的收缩过程是以肌纤维机械变化为基础,他们有着不同的生理机制,肌肉收缩时必定存在某种终结过程把它们联系起来,这一中介过程称为肌肉的兴奋—收缩的偶联。

主要有三个步骤: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处、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肌浆网中Ca2+释放入胞浆以及Ca2+由胞浆向肌浆网的再聚积。

(3)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过程

肌丝滑动学说认为在收缩时肌小节的缩短(也就是肌肉的缩短)是细肌丝(肌动蛋白丝)在粗肌丝(肌球蛋白丝)之间主动地相对滑行的结果。肌小节缩短时,粗肌丝、细肌丝的长度都不变,只是细肌丝向粗肌丝中心滑行。由于粗肌丝的长度不变,因之A带的宽度不变。由于肌小节中部两侧的细肌丝向A带中间滑行,逐渐接近,直到相遇,甚至重叠起来,因此H区的宽度变小,直到消失,甚至出现反映细肌丝重叠的

新带区。由于粗肌丝、细肌丝相向运动,粗肌丝的两端向Z线靠近,所以I带变窄。当肌肉牵张或被牵张时,粗肌丝、细肌丝之间的重叠减少。

从分子水平上分析,肌肉收缩是构成粗肌丝和细肌丝的收缩蛋白(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互相作用的结果,而存在于细肌丝中的调节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则起着控制作用。

(二)肌肉的收缩形式与特征

1.单收缩与强直收缩

2.缩短收缩、拉长收缩、等长收缩

(1)缩短收缩

缩短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阻力时,肌肉缩短,并牵引骨杠杆做相向运动的一种收缩形式,又称向心收缩。如进行屈肘时,主动肌就是做缩短收缩。

根据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张力与负荷的关系,缩短收缩又可分为非等动收缩和等动收缩两种。非等动收缩(又称等张收缩),在整个收缩过程中负荷是恒定的,由于关节角度的变化,引起肌肉收缩力与负荷不相等,收缩速度也变化。

等动收缩是通过专门的等动练习器来实现的。在整个关节范围内肌肉产生的张力始终与负荷相同,肌肉能以恒定速度或等同的强度收缩。等动收缩肌肉做正功。

(2)拉长收缩

当肌肉收缩力小于外力时,肌肉虽然在收缩,但却被拉长,这种收缩形式称拉长收缩,又称离心收缩。在人体运动中,拉长收缩起着制动、减速和克服重力等作用,肌肉做负功。

还有一种收缩形式叫超等长收缩。例如,跳高练习,肌肉做负功。

(3)等长收缩

当肌肉收缩力等于或小于外力时,肌肉虽在收缩但长度不变,这种收缩形式称等长收缩。等长收缩时,肌肉做内功,对运动环节固定、支持和保持某种身体姿势起重要作用。等长收缩肌肉只做内功,外功=0。肌肉三种收缩形式的特点比较

(三)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能力

1.分类

2.两类肌纤维的形态功能特征与生理学特征

肌纤维类型的形态学特征

肌纤维类型的生理学特征

肌纤维类型的代谢特征

3.不同肌纤维在肌肉中的分布

慢肌:一般成年男女,占44%~58%。

快肌:快A占大部分;快B少;快C占2%~3%。

功能:维持姿势的肌肉中慢肌多,如比目鱼肌(ST,89%);以动力为主的肌肉中快肌多,如肱三头肌(ST,43%)。

性别:未统一,有人认为男子的慢肌百分比较女子高。

年龄:青少年期无差异,在20~29岁,慢肌百分比增加,快肌百分比减少。

遗传:单卵双生子之间的肌纤维百分比分布一致;双卵分布一致性差。

遗传度:男,99.5%;女,92.2%。

4.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1)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

优秀运动员的肌纤维百分组成具有明显的运动项目特异性。应当指出的是,运动员的肌纤维构成并不是决定运动成绩的唯一因素,它只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因素之一。优异的运动成绩最终是由生理、生化、心理和生物力学等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

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的转变的影响:

两种观点:“遗传学派”和“训练—适应学派”。遗传因素可能起主要作用。原因:①肌纤维百分比组成的遗传度多数在90%以上;②快慢肌的转化主要发生在Ⅱ型肌的亚型中,且变化范围小于10%。

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的面积和数量的影响:

经常进行运动训练或体育锻炼,可使骨骼肌组织壮大。这种壮大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①肌纤维增粗,即肥大;②肌纤维数目增多,即增生。但主要是第一种作用。就肌纤维肥大而言,不同形式的运动可优先引起骨骼肌中某种肌纤维产生肥大,这种现象称为肌纤维的选择性肥大。

(3)训练对肌纤维代谢特征的影响

①训练对肌纤维有氧能力的影响。耐力训练可使肌纤维中的线粒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容积密度增加,使线粒体中的有氧代谢酶活性增加,因而使肌纤维的有氧氧化能力提高。力量训练使肌纤维的面积大大增加,而线粒体却未相应增加。因而,力量训练不仅无法增加肌肉的有氧能力,甚至可能降低肌肉的有氧能力。

②训练对肌纤维无氧能力的影响。短跑运动员乳酸脱氢酶最高,长跑运动员最低,其他项目介于两者之间。

③训练对肌纤维影响的专一性。训练所引起的肌纤维的适应性变化,具有很明显的专一性,这不仅表现在不同的运动专项或不同训练方式上,而且也表现在局部训练上,即使同一个体,各部肌肉的活动程度不同,反应也不同。

二、氧的运输系统与能量代谢

(一)氧的运输系统

人体有氧工作能力决定于机体氧运输系统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其中心泵功能是制约运氧能力的主要因素。氧的供应是实现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和运动的必要条件。氧的供应,首先是氧的运输,即氧从体外运输到体内,直至细胞中。氧的运输是由包括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所构成的氧的运输系统完成的,并接受神经和体液的调控。人体有氧工作能力取决于机体氧运输系统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

1.运动时的呼吸功能

(1)运动时肺通气的变化

①肌肉利用氧的能力主要取决于肌肉的供氧量与细胞肌中线粒体氧化酶的活性、血流量与肌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等因素。训练可以提高机体有氧能力及最大吸氧量的利用率。人体在进行体育运动时,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体内代谢的加强,所需的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量也随之加大,同时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呼吸肌收缩与舒张加强,表现为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在运动强度小的情况下,机体所需要的氧和所摄取的氧保持一致的状态,才能够使这种状态持续较长时间。运动时需氧量是随着运动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并受到运动持续时间的影响。

②训练可导致人体在进行亚极量运动时的每分通气量增加的幅度减少,但训练者能承担的运动强度及运动时能达到的每分通气量的上限较无训练者高。运动时,运动员的最大通气量可达180升/分,无训练者约为120升/分。在一定范围内,每分通气量与运动强度呈直线关系。

(2)运动时的潮气量(深度呼吸)与呼吸频率

运动时,呼吸加深加快使通气量增加。在运动强度较低时,每分通气量的增加主要是靠潮气量的增加,呼吸频率的增加不明显;在运动强度较强时,每分通气量的增加主要靠呼吸频率的增加,潮气量的增加幅度有所下降。运动强度大、持续时间短,虽然总需氧量少,但每分钟需氧量却大。反之,运动强度小、持续时间长,虽然每分钟需氧量少,可是总需氧量却大。例如,从百米赛跑速度计算出的需氧量可达每分钟40升,而马拉松跑时的需氧量却为每分钟2~3.5升。如果从持续时间计算需氧量,百米(12秒)总需氧量达7升左右,而马拉松(2个小时以上)总需氧量达700升以上。

(3)运动时的合理呼吸

①呼吸与技术动作相结合。通常周期性的运动要特别注意呼吸的节奏,富有节奏地呼吸,将会使运动更加

轻松和协调,更有利于创造出好的运动成绩。同样呼吸运动是一种节律性活动,其深度和频率随着机体代谢水平而改变,运动时为维持内环境稳定,呼吸必须加深加快,这都是通过神经与体液的共同调节实现的。同时要注意的是呼吸形式、呼吸时相、呼吸节奏与技术,与动作相配合,如长跑,宜采用2~4单步一吸、2~4个单步一呼的方法。非周期性运动时,原则上以完成两臂前屈、外展、外旋、扩胸、提肩或展体时采用的吸气较为有利,而在完成与上述相反的运动时采取呼气为好。

②体育运动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了运动与呼吸的配合、协调。加大呼吸深度,控制呼吸频率,提高肺换气效率。剧烈运动时,呼吸频率和肺通气量迅速上升,呼吸深度反而减小,容易引起呼吸肌的疲劳,甚至衰竭,造成运动效果下降。径赛运动员的呼吸频率不宜超过30次/分,若超过45次/分,即为无效呼吸。对儿童少年来说,经常进行胸式和腹式的深呼吸锻炼,对发展肺通气功能是非常有益的。由于解剖无效腔的存在,加大呼吸深度,才能有效地提高肺泡通气量。

③减小呼吸道阻力。运动时呼吸的目的是保证在吸气时,期望肺泡腔中有更多含氧的新鲜空气,呼气时,期望能呼出更多的含二氧化碳的代谢气体。正常人安静时的呼吸是经过鼻呼吸的方法进行的,但运动时,由于肺通气量的增加,需要采取口鼻并用法来呼吸,以减少肺通气的阻力,延缓疲劳的出现。剧烈运动时,用口呼吸可以使肺通气量从用鼻呼吸时的80升/分增加到173升/分。当人体进行慢跑时,对氧的需求量不是太大时,采用以鼻吸气,以嘴吐气的方式为佳,随着速度的加快,可增加吐气的深度和频率,当然,在严寒的季节里,最好不要过多地用口呼吸。对于锻炼者来说,主观感觉必须使用嘴帮忙吸气时,说明跑步速度太快,此时应适当放慢运动速度。

④正确使用憋气方法。胸膜壁层与胸膜脏层之间的腔隙称为胸膜腔,其内存在的压力称为胸内压。在正常情况下总是低于大气压,因此称之为胸内负压。憋气是会反射性地引起肌张力加强,胸廓与腹腔固定,在完成一些运动技术动作时,可为上肢的发力获得稳定的支撑。但憋气过长时,胸膜腔内压会呈正压,导致静脉血回流困难,心输出量减少,致使心、脑、视网膜供血不足,产生头晕、恶心、耳鸣等感觉。憋气结束,会出现反射性深吸气,使胸膜腔内压骤减,滞留于静脉的血液迅速回心,血压骤升。这对于儿童少年的心脏发育和缺乏心力贮备者或老年人的心血管功能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此,憋气在运动中一定要谨慎应用。

(4)运动与氧通气当量

经常锻炼的人,氧扩散容量随年龄降低的趋势将推迟,无论安静时还是运动时,运动员的氧扩散量比非运动员高。在肺换气过程中,由肺气泡扩散入肺毛细血管,并供给人体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为吸氧量。氧通气当量是指每分通气量和每分吸氧量的比值。氧通气当量是评价呼吸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氧通气当量小,说明氧的摄取效率高。正常人安静时氧通气当量为24(6升/0.25升)。运动时,在相同吸氧量情况下,运动员的通气量比无训练者要少;在相同肺通气量情况下,运动员的吸氧量较无训练者要大得多,即运动员的呼吸效率高。

2.血液与氧的运载

(1)氧在血液中的运输

氧在体内的运输方式有两种:即结合氧与溶解氧。血液中(P■高)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方式运载。物理溶解量很少,但物理溶解是化学结合的前提,以化学结合形势的运输占98%以上,氧与血红蛋白的化学结合叫氧合,其分离叫氧离。在肺部,当氧分压P■升高时Hb与O2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O■),而在组织,当P■降低时氧合血红蛋白又解离出O2。血红蛋白是氧合还是解离,取决于该组织P ■的高低。血红蛋白不断地在肺部(P■高)通过氧合结合血红蛋白(HbO■),并随血液循环运输至组织(P■低)进行氧离,释放出O2,供组织利用。

(2)血红蛋白氧氧饱和度、氧容量和氧含量

①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简称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Hb与O2结合(被氧饱和)的程度。影响血氧饱和的因素是由P■所决定的。平原地带的人安静时动脉血P■为13.3kPa(mmHg),血氧饱和度为96%~98%。

②血红蛋白氧容量。是指血氧饱和度达100%时,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所能结合的O2最大量。影响血红蛋白容量的主要因素是血红蛋白浓度。正常男子的血红蛋白Hb浓度为150克/升,其容量约为200毫升/升。

③血红蛋白氧含量。实际上,正常人血液的血氧饱和度并不能达到100%,故把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实质结合的氧含量称为血红蛋白氧含量,其值受氧分压的影响。例如,动脉血氧分压高,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大,血氧含量多。正常男子动脉血氧含量约为194毫升/升,其氧容量约为200毫升/升。

(3)血液的酸碱缓冲功能

人体血浆正常的酸碱度可用pH表示。正常人血液的pH比较恒定,平均值为7.4,动脉血浆的pH为7.35~7.45,静脉血平均低0.02~0.10。这是机体代谢和各种酶活动所要求的适宜条件之一。人体生命活动所能耐受的最大pH变动范围为6.9~7.8,pH低于7.33为失代偿性酸中毒,高于7.45为失代偿性碱中毒。在进行剧烈运动时,机体内主要依靠无氧代谢功能,还会产生大量较强的酸性物质——乳酸。这些酸性物质使血液pH下降。人体从饮食中也会摄入碱性物质。当这些碱性物质进入血液后,解离出OH-又会使血液呈碱性,pH升高,而人体pH只能在一个非常狭小的范围内波动。代谢中产生酸性或碱性物质首先进入血液,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所平衡。缓冲物质是成对存在的,人体的肾脏也具有维持酸碱平衡的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某些指标来确定酸碱平衡是否紊乱及其代偿情况。

3.心血管功能与氧的运输

(1)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

血液循环的形式是多样的。循环系统的组成有开放式和封闭式;循环的途径有单循环和双循环。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一次心搏中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搏输出量。在安静状态下,正常成年人左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为145毫升,收缩末期的容积为75毫升,二者差值即为每搏输出量,约为70毫升。心室在每次射血时,并未将心室内充盈的血液全部射出。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毫升)×100%

成人安静时射血分数约为60%。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与心肌收缩力有关。收缩力越大,心脏播出血量越多,心室内剩余血量就越少,射血分数越大。肌肉活动时射血分数提高。

(2)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

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心输出量等于心率与搏出量的乘积。安静时,健康男子每搏输出量约为70毫升,如心率为75次/分,则心输出量约为5000毫升/分。在身体、体重等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女子心输出量比男子约低10%;老年人心输出量低于青年时期;情绪激动或身体活动时,心输出量增加。安静时的心输出量与体表面积成正比。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为心指数。在安静和空腹情况下的心指数为静息心指数,它可作为比较不同个体心功能的指标。我国中等身材成年男子静息心指数为3.0~3.5L/min·m2;女子静息心指数比男子低7.96%~10%。人在10岁左右时静息心指数最大,可达4L/min·m2,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运动时,由于心输出量增加,心指数也增加。

(3)心功能贮备

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称之为心功能贮备或心力贮备。心力贮备是最大心输出量与安静时心输出量之差。健康成人安静时心输出量约为5升/分;剧烈运动时,心输出量大幅度增加,最大心输出量可达30升/分,心力贮备可达25升/分。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最大心输出量可达35升/分。心功能贮备也可以用心率贮备来表示,即:心率贮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一般而言,一个人的最大心率可用“220-年龄”来衡量。因此,同年龄的人的心率贮备就决定于其安静心率,安静心率较低者有较高的心率贮备。研究发现,运动训练不能提高最大心率,但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训练能降低安静心率,故耐力运动员的心率贮备较大。

(4)动脉血压

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心脏射血、外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可扩张性和弹性以及血管系统内有无足够的血液充盈量等因素有关。

①血压是指血管内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其单位常用帕斯卡(Pa)、千帕(kPa)或毫米汞柱(mmHg)表示。一般来讲,血压多指人体循环中的动脉血压。血液充盈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血液充盈,就不会对血管壁造成侧压。血压的形成还有赖于心脏的射血和血液流

动过程中所遇到的外周阻力。

②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对动脉血压起缓冲作用,当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降低时,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不变或稍高,脉压增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纤维逐渐减小,而胶原纤维增多,导致血管的弹性降低。阻力血管也具有一定的弹性,其弹性也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降低,被动扩张能力减小,外周阻力增大,所以舒张压虽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但升高的程度不如收缩压。

③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尽管血液是连续不断的,但动脉血管内的血压却是周期性变化着的,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收缩中期动脉血压达到最大值,称收缩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主动脉压最低值称舒张压。

④动脉血压通常用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得的血压来代表。我国健康青年人在安静状态时的收缩压为13.3~16.0千帕(100~120mmHg),舒张压为8.0~10.6kPa(60~80mmHg),脉压为4.0~5.3kPa(30~40mmHg)。如果安静时血压持续超过21.3/12.6kPa(160/95mmHg)者为高血压;在18.6/12.0~21.3/12.6kPa(90/50mmHg)者为低血压。

⑤正常人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动,但保持相对稳定。如果动脉血压过低,各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可导致脑、心、肾等器官缺血、缺氧,严重时将危及生命。血压过高,则心脏射血的阻力增大,心肌负荷加重,久之可导致心脏扩大,以致心力衰竭,严重时可致血管壁受损。如果脑血管损伤,会发生脑出血。

(5)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调节与适应

①运动时,由于体内能量物质消耗的增强和代谢物的增多,因此就必须加快血液的流通量,及时满足机体各部能源的供应和代谢物的排泄。由于心交感神经活动加强,因此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加。骨骼肌节律性收缩的静脉泵作用和呼吸运动的加强等也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导致心输出量增加,②运动中动用心率贮备是调节输出量的主要途径,充分动员心率贮备可使心输出量增加1.5~2.0倍。长期从事耐力训练的运动员,运动时心输出量可比静息时增加7~8倍。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增加并不是平均分配给全身各个器官,而是心脏和进行运动的肌肉里的血流量明显增加,不参与运动的骨骼肌及内脏的血流量增加不大或减少。在最大强度运动时,所增加的心输出量中由88%流向了运动的肌肉。

(二)运动中的能量物质与能量供应

1.机体的能源物质及其能量价值

(1)能源物质。体内贮存的能量物质有多种形式,包括血液中葡萄糖、肝糖原、肌糖原等。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糖、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水、膳食纤维等7大类,其中只有糖、脂肪、蛋白质是能源物质。另外,体内还有两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即三磷酸腺苷(ATP)和磷酸肌酸(CP)。这些物质经过消化吸收后,通过血液来运输到各组织细胞内参与其中间代谢过程。

(2)糖、脂肪和蛋白质的能量价值。1克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氧化时的热价分别是17.17kJ(4.1kCal)、38.94kJ(4.1kCal)和12.00 kJ(4.3kCal)。其氧热价分别为20.93kJ(5.0 kCal)、19.68kJ(4.7kCal)和18.84kJ(4.5kCal)。

2.运动中的能量供应

(1)三磷酸腺苷(ATP)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可形象地比喻为能量转化与传递的“载体”或“通货”,是肌肉活动时能量的直接来源。三磷酸腺苷(ATP)存在于细胞内,由自身合成并可迅速分解从而被直接利用的一种自由存在的化学能形式。它由一个大分子的腺苷和三个磷酸根组成,故称为三磷酸腺苷。在ATP分子结构的后两个磷酸根结合键中蕴藏着大量的化学能,故称为高能磷酸键。ATP也因此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

ATP是肌肉活动唯一的直接能源。肌肉活动时,贮存在肌肉细胞中的ATP不断在ATP酶的催化下,迅速分解为二磷酸腺苷(ADP)和无机磷(Pi),并释放出能量用于肌肉运动,完成机械功。然而,肌肉中的ATP储量很少,仅为5mmol/kg(湿肌),肌肉运动时若不及时补充,ATP可在极短时间内消耗殆尽,必须边分解边合成ATP才能不断供应肌肉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该能量提供给肌小节中的横桥摆动,产生肌丝滑行,引起肌肉收缩。ATP的分解与再合成,即高能键的断裂与再连接在活的细胞

内是永不停止地进行着,运动中当ATP再合成速率下降时,表明能量供应受阻,意味着疲劳开始出现。(2)ATP的再合成过程。ATP的再合成实际上是ADP与Pi再连接,是一个磷酸化的吸能过程。ATP再合成所需要的能量来源有三个途径:一是磷酸肌酸(CP,C为肌酸,P为磷酸)的分解供能;二是糖原无氧酵解供能;三是糖和脂肪(可能还有蛋白质)的有氧氧化供能。

①磷酸肌酸的分解——磷酸源供能系统(ATP-CP系统)。磷酸肌酸是储存在细胞中的另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分解时可释放出大量能量。当肌肉收缩时。可随着ATP的迅速分解而立即分解,为ADP与Pi再合成ATP提供能量。然而,肌纤维中CP的含量也是有限的。当其全部分解时,释放出的能量也只能维持数秒钟的剧烈运动。磷酸肌酸在三磷酸腺苷再合成中的重要意义在于其快速动用性。

②糖原的酵解——乳酸能系统。当运动的持续时间达10秒以上时,体内能量主要依靠糖原的无氧酵解来提供。1mmol肌糖原酵解后释放的能量可合成3mmolATP,1 mmol葡萄糖酵解后释放的能量可合成2mmolATP。糖的酵解虽然生成的能量少,但在运动时,特别是机体处于缺氧或供氧相对不足的条件下,是机体保证能量供应的应急措施,因而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因为在糖的无氧酵解过程中产生副产品——乳酸,所以,这个供能系统又被称为乳酸能系统。乳酸产生后,会引起肌肉疲劳,这是限制运动能力的一个因素。

③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供能系统。当运动中氧的供应能满足机体需要时,ATP再合成所需能量要由糖、脂肪的有氧氧化提供。有氧氧化过程提供的能量较多,有利于维持较长时间的运动。1mmol子糖原通过有氧氧化,最终可产生3mmolATP,lmmol葡萄糖通过有氧氧化可产生38mmolATP。此过程的产能是糖无氧酵解过程产能的13倍。

三、运动过程中人体功能的变化与运动技能的形成

(一)运动过程中人体功能的变化规律

1.竞技状态及其调节

在参加比赛或训练前,身体的某些器官和系统会产生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由此引起的生理过程和机能反应称为赛前状态。它可产生在比赛前数天、数小时或数分钟,并一直持续到运动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按其发生的顺序可分为赛前状态、准备活动、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和恢复6个阶段。

2.赛前状态的生理意义及其调整

赛前状态可分为三种,不同的赛前状态对运动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1)准备状态

赛前状态的生理反应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氧运输系统和物质代谢等方面的变化。其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适度提高,自主性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惰性得到一定的克服,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适当缩短,有利于发挥机体工作能力和提高运动成绩。

(2)起赛热症

其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高,表现为过度紧张,常有寝食不安、四肢无力、喉咙发堵等不良反应,运动能力和成绩下降。例如,初次参加比赛的年轻选手,或参加特别重大比赛的运动员,或运动员过分重视比赛结果时都容易出现起赛热症。

(3)起赛冷淡

其特点是:赛前兴奋性过低,引起超限抑制,表现为对比赛淡漠、浑身无力,比赛时不能充分发挥体能与技能,通常是起赛热症的继发反应。

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必须把起赛热症和起赛冷淡调整到准备状态。因此,要求运动员提高心理素质,正确对待比赛;让运动员多参赛,增加比赛经验。例如,运动员兴奋性过低时,可做强度较大的准备练习;运动员兴奋性过高时,准备活动的强度可小些,可安排轻松和转移注意力的活动,赛前作息制度应尽量与比赛条件一致。此外,准备活动与正式练习的时间间隔一般不超过15分钟,在一般的体育教学课中以2~3分钟为宜。

3.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

(1)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时间、强度、内容、形式以及正式练习之间的时间间隔等因素都能影响准备活动的生理效应。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进行身体练习,目的是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比赛做好准备。准

备活动的生理作用是:

①调整赛前状态,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的兴奋性。

②克服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生理惰性,使肺通气量及心输出血量增加,心肌和骨酪肌毛细血管扩张,工作肌能获更多的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程。

③提高组织的兴奋性与代谢水平,升高体温,降低肌肉黏滞性,增加肌肉的伸展性、柔韧性,提高收缩和舒张速度,增加肌力并预防损伤;使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释放更多的氧;增加体内酶的活性,保证有较充足的能量供应。

④增强皮肤的血流量以利于散热,防止正式比赛时体温过高。准备活动的时间、强度与正式练习的时间间隔、内容和形式等是影响其生理效应的主要因素。准备活动以45%最大摄氧量、心率在100~120次/分、时间在10~30分之间为宜。此外,还应根据项目特点、个人习惯、训练水平和季节气候等因素适当加以调整,通常以微微出汗为宜。若准备活动与正式练习之间的间隔时间过长,其痕迹效应则消失。实验证明,准备活动后间隔45分钟其痕迹效应全部消失。

(2)整理活动

人体在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刺激后,机体机能和工作效率会逐渐降低,整理活动就是指在正式练习后所做的一些加速机体功能恢复的较轻松的身体练习。通过整理活动,可减少肌肉的延迟性酸疼,有助于消除疲劳;可使肌肉血流量增加,加速乳酸利用;可预防激烈活动骤然停止可能引起的机体功能失调。例如,跑到终点后站立不动,血液大量集中在下肢扩张的血管内,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因而心输出量下降,血压降低,造成暂时性脑缺血,甚至出现“重力性休克”。因此机体对运动负荷的耐受程度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并受许多因素,如训练负荷的量和强度、训练后机体机能的恢复及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等因素的影响。4.稳定状态与进入工作状态

(1)稳定状态

稳定状态可分为真稳定状态和假稳定状态。①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人体的机能水平和工作效率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一种动态平衡或相对稳定状态,这称为稳定状态。②在进行中小强度的长时间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机体的摄氧量能够满足需氧量,各项生理指标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状态为真稳定状态。

③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机体摄氧量已达到并稳定在最大摄氧量水平上,但仍不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运动过程中氧亏不断增多,这种状态称为假稳定状态。

(2)“极点”与“第二次呼吸”

在进行剧烈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满足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心率剧增及精神低落等一系列暂时性生理机能低下综合征。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

“极点”出现后,采取适当降低运动强度、调整呼吸节奏等自我缓解措施,生理机能低下综合征症状会明显减轻或消失。这时,自主神经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会达到新的动态平衡,人体的动作会变得轻松有力,呼吸也会变得均匀自如,这种机能变化过程和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第二次呼吸”的出现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的结束。

(3)进入工作状态

进行体育运动时,人的运动能力逐渐提高的生理过程叫进入工作状态。肌肉活动必须依赖内脏各器官的协调活动和配合才能实现,协调循环与呼吸系统的惰性对进入工作状态影响较大。研究表明,在不做准备活动的情况下跑1500米,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活动需要在运动开始后2~3分才能达到最高水平,而骨骼肌在20~30秒内就可发挥出最大工作效率。

(4)减轻极点反应的措施

①良好的赛前状态和适当的准备活动都能预先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从而减轻极点的反应程度。②极点出现时,应继续坚持运动,并注意加深呼吸和适当控制运动强度,有助于减轻极点的反应和促使第二次呼吸的出现。

5.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继续维持在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关于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有衰竭学说、堵塞学说、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保护性抑制学说、突变理论和自

由基学说。

6.运动后的恢复与运动能力的提高恢复过程

运动后的恢复与运动能力的提高恢复过程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结束后,各种生理机能和能源物质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的功能变化过程。

(1)促进人体功能恢复的措施。有活动性手段、营养性手段、睡眠、物理手段和心理学手段等。

(2)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恢复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运动时能源物质消耗占优势,消耗大于恢复,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下降;第二阶段,运动停止后能源物质消耗减少,恢复占优势,能源物质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第三阶段,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机能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超量恢复或超量代偿。超量恢复保持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水平。

(二)运动技能的形成

1.运动技能的条件反射本质

从生理学本质来看,运动技能的学习就是建立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在学习运动技能时,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内支配肌肉活动的相关神经元在机能上进行排列组合,兴奋和抑制在运动中枢内有序、规律地交替发生,这种条件反射的系统化表现为相对固定的动作定型。也就是说,运动技能的形成是建立动作定型的结果。

2.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运动技能的形成可以用神经反射机制和控制论机制来说明。根据大脑皮质建立条件反射的机制,可以把运动技能的形成分为相互联系的4个过程。

(1)泛化过程

在学习一个动作的初期,由于人体内外环境的刺激通过感受器(特别是本体感觉)传到大脑皮质,引起皮质细胞的兴奋,而这一阶段皮质的内抑制尚未精确建立,故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呈现扩散状态,条件反射的通路不能集中,缺乏特异性,这称为泛化阶段。这一阶段的行为特点是动作僵硬、不协调、不够放松,出现多余动作。在技能学习的泛化阶段,教师应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进行教学,不宜过多强调动作的细节。(2)分化过程

在不断练习动作的过程中,大脑皮质运动中枢的兴奋和抑制从分散趋于集中,而且抑制过程增强,特别是分化抑制得到发展,能比较精确地反映动作的细节,这就进入了技能形成的分化阶段。这一阶段动作定型初步建立但不够巩固,容易受新异刺激的干扰而出现错误。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体会动作的细节,注意纠正错误动作。

(3)巩固过程

经过对正确动作的不断重复,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在空间和时间上更加集中、精确,动作定型比较稳定地建立起来,而且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配合协调,这就进入了运动技能形成的巩固阶段。在这一阶段仍然要坚持不断的重复性技术练习,以防止动作定型的消退。

(4)自动化过程

随着对动作的练习和记忆,动作定型已经牢固建立,并能自动重现,而且在完成动作时可以暂时不需要有意识地控制,而是可以让整套动作流畅自如地展现出来,这时就进入了运动技能形成的自动化阶段。达到自动化阶段的动作精确、自然,并具有美感。

四、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一)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1.力量素质与神经系统的调节

神经系统调节实现肌肉运动,神经系统调节机能是肌肉力量大小的决定因素。发展肌肉最大力量取决于支配肌肉的神经中枢的机能改善,肌肉中每一运动单位发生最大的紧张性变化,肌肉中更多的运动机能单位参加活动,肌肉活动过程中各种肌肉群协调性改善。只有在神经中枢机能改善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肌肉的功能。神经系统生理学基础论证了神经系统调节是发展肌肉力量的决定因素。神经系统动员越多的肌纤维参与工作,所产生的力量就越强,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单位的募集效应。训练水平低的肌肉,在极度用力时只能动员60%的肌纤维参加活动,而训练水平高的肌肉,参与活动的肌纤维可达90%,从而表

现出更大的力量。力量训练可以使运动中枢的机能得到改善,从而产生强而集中的兴奋过程,产生同步的高频率兴奋冲动。募集更多的运动单位参与工作。这样,肌肉收缩的力量就更大。

2.力量素质与肌纤维性能

力量素质是通过克服外部阻力和内部阻力来发展。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是指与某块肌肉的肌纤维行走方向垂直的横断面的面积,它决定于肌纤维的数量和每条肌纤维的粗细。肌肉生理横断面面积也表现为肌肉的体积,它是决定肌肉力量的重要基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越大,其收缩产生的力量就越大,二者几乎成正比。肌肉体积增加或肌肉横断面积增大是由于肌纤维增粗的结果。力量训练能加强氨基酸向肌纤维内部的转运过程,肌组织中收缩蛋白质的合成增加分比高的人,产生的肌肉力量较大。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时的初长度越长,收缩时的力量就越大。根据这一原理,在体育运动中往往要预先拉长某些肌肉,以获得更大的肌力,如投掷项目中的引臂动作。

3.力量素质的训练

力量素质的训练要遵循一定的生理学原则,这些原则有:超负荷原则、渐增阻力原则、针对性原则、顺序性原则和适宜频度原则。

(二)速度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速度有三种类型,即动作速度、反应速度和位移速度。

1.动作速度

动作速度的决定因素之一是肌纤维类型的百分比组成及面积。肌肉中快肌纤维占优势是速度素质重要的结构基础,快肌纤维百分比越高,快肌纤维越粗,肌肉的收缩速度越快,产生的力量越大。因此,凡能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也会影响动作速度。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对动作速度的影响也很重要。如果肌肉组织兴奋性较高,即使刺激强度较低,且作用时间较短,也能引起肌肉的兴奋。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对动作速度也起作用。在完成一种定型动作的过程中,运动条件反射越巩固,技能越熟练,自动化水平越高,动作速度也就越快。此外,动作速度还与神经系统对主动肌与对抗肌的调节能力有关。

2.反应速度

反应速度的生理学基础是反应时。反应时是指从出现刺激到开始发生反应的一段时间。反应时间长短取决于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反射弧传导直至引起效应器开始兴奋所需的时间。反应速度主要取决于感受器的敏感程度,即兴奋阀值的高低、中枢延搁时间的长短和效应器(肌组织)的兴奋性。其中,中枢延搁是最重要的。反射活动越复杂,历经的突触就越多,中枢延搁的总时间越长,反应也就越慢。

3.位移速度

周期性运动位移速度的生理学基础比较复杂,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以跑为例,周期性运动的位移速度主要取决于步长和步频这两个因素及其协调关系,而步频和步长又受多种人体形态与机能因素的制约。步频则主要取决于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与抑制的转换速度(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快肌纤维的百分比及其肥大程度。各肌群之间的协调,可以减少因对抗肌群紧张而产生的阻力,也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速度。而步长主要取决于腿部肌力的大小、腿的长度、下肢关节的灵活性以及相关肢体的柔韧性。

4.速度素质的训练

速度素质训练的原则有:改善和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发展磷酸原系统供能的能力;提高肌肉协调放松能力;发展腿部力量及关节的柔韧性。

(三)有氧耐力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有氧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肌肉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必须依赖于结构和机能方面的基础条件,如对氧的摄取、运输与利用,肌纤维类型和神经调节功能等。

1.有氧耐力与心肺功能

心肺功能是有氧耐力的重要条件。强有力的心肺功能是运动中供氧充足的保证。长期耐力训练能够使心脏产生适应性变化,表现为运动性心脏,其特点是左心室扩张时心室腔容积增大。这是长期从事耐力运动,使心输出量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造成容量性应激所致。运动性心脏的另一个标志是安静时心率缓慢。优秀耐力运动员安静时心率可达60次/分。这样能够节省心脏活动的能量消耗,以补充肌肉维持长时间运动的能量需要。

心肺功能的一项综合指标是最大吸氧量,这也是有氧工作能力可靠的生理指标。最大吸氧量是指人体在进

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氧量。我国成人男子最大吸氧量的绝对值为3.0~3.5升/分,相对值为50~55mL/kg·min,女子比男子低10%左右。运动员可达5~7升/分。优秀耐力运动员最大吸氧量的相对值男子最大为94mL/kg·min,女子为85.1mL/kg·min。

2.有氧耐力与血液功能

最大吸氧量取决于心脏的泵血功能、血液的气体运输能力以及肌肉组织对氧的利用能力,如血液的携氧能力对最大吸氧量有很大的影响。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氧的运载媒体,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多少是影响最大吸氧量的重要因素。

3.有氧耐力的训练

有氧耐力训练一般采用持续性练习和间断性练习两种方法。在实践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的持续训练以及长距离的匀速跑或长段落的间歇训练。对少年及训练程度低者,应以匀速低强度的持续练习为主。运动生理学提出一些有氧运动的适宜强度标准。其中比较流行的是靶心率或目标心率的标准。

靶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0.6-0.8)+安静心率

其中的最大心率可以用“220-年龄数”来推算。由此公式得出的两个心率数所构成的范围称为靶心率区,在此强度范围内运动能有效而安全地锻炼有氧耐力。对年老体弱者,应适当将标准降低到100~120次/分,一般可简便地用“170-年龄数”作为强度要求。一般认为,耐力训练产生效果的最短持续时间为5min,因为这是氧的运输系统克服生理惰性开始运动系统的工作状态相匹配所需的最短时间。当然,在体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宜强度的耐力训练,持续时间越长,越有利于提高耐力。研究表明,每天以中等强度训练30~60分钟,效果较为理想。

(四)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1.无氧耐力与机体对酸性环境的耐受性

无氧耐力是指人体处在氧供应不定的情况下较长时间进行肌肉工作的能力。影响人体无氧耐力的因素很多,如乳酸能系统的供能水平、机体对酸性物质的缓冲能力与耐酸力以及体内肌糖原含量等。无氧耐力能源主要来自乳酸能系统,即糖的酵解系统,其供能能力是决定无氧耐力的重要因素。

在做大强度运动时,肌肉中糖酵解释放能量所产生的乳酸进人血液,会影响血液的酸碱平衡。但血液中的碱贮备对乳酸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在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中,如果乳酸的产生量较大,缓冲有一定限度,血液会向酸性偏移,进而促使机体疲劳。乳酸浓度增高会严重影响脑细胞的工作能力。耐力训练有利于提高腑细胞的耐酸能力。所以血液中的碱贮备也是增强无氧耐力的重要条件。

2.无氧耐力的训练

增强无氧耐力常采用间歇性训练,训练方法是:运动强度达到90%最大吸氧量或以上,一次练习持续时间以1~2分为宜,间歇时间可比练习时间长2~3倍,间歇期后应立即进行下一次练习。因为在1~2分运动中产生的大量乳酸会在2~4分的间歇期中迅速进入血液,使血乳酸浓度大幅度上升。而此时立即进行下一次无氧间歇性训练,有利于在血乳酸未完全清除之前,使其累积量进一步提高,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机体对血乳酸的耐受度,从而提高人体的无氧耐力水平。

(五)灵敏素质与柔韧性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1.灵敏性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灵敏素质的训练,其实是对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灵活性及各器官敏感性的训练。如通过各种手段,包括利用声、光等信号刺激来提高各种感受器的敏感性,并进行重复性训练,以巩固视动反射和听动反射的神经联系。还可以让练习者在多变的环境中练习,以提高练习者的判断分析能力以及对多因素和变化因素的反应灵活性。

灵敏性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灵活性,同时也与其他的身体素质有关。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及其分析综合能力是灵敏性素质重要生理学基础的关键环节。神经过程灵活性越高,兴奋与抑制的转换既稳定又迅速,能使机体在内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能准确地作出判断和反应,并及时地调整动作。各感觉器官的机能在完成各种灵敏性动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信息引导与反馈作用,对运动员的时间感与空间感的形成十分关键。此外,运动技能的掌握及其巩固程度,也是灵敏性素质完美体现的必不

可少的生理因素。灵敏性只有在运动技能掌握熟练程度较高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灵敏素质是多种生理因素和身体素质在运动中的综合表现。

2.柔韧性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身体素质的训练效果是可逆的,停训后身体素质趋于下降,下降程度与训练水平及停训时间有关。柔韧素质的训练应从幼年开始,其成效才能达到最佳。儿童少年阶段即进行系统的柔韧素质训练,再加上青年期之后的坚持训练,已获得的柔韧性甚至可以保持到老年。提高柔韧性可采用拉长肌肉及肌腱、韧带等结缔组织的方法,一般有爆发式牵拉和缓慢的牵拉两种形式。缓慢拉长不易引起损伤,还能有意识地放松肌肉,是提高柔韧素质的有效方法。

柔韧性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包括关节的骨结构,关节周围组织体积的大小,关节附近的韧带、肌腱、肌肉和皮肤的伸展性,中枢神经对骨骼肌的调节能力等。关节软骨适度增厚有利于关节能够适应运动中所承受压力的变化。身体脂肪或肌肉体积过大,也会使邻近关节的活动幅度减小,导致柔韧性降低。特别是跨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和皮肤的伸展性,成为影响柔韧性的重要因素。儿童和青少年的柔韧性较好,发展潜力较大,也正是因为在这一时期骨关节附属结构的弹性和伸展性处于最佳状态。柔韧性还取决于中枢神经系统对骨骼肌的调节机能,特别是对抗肌的协调功能以及对肌肉放松的调节能力等。

第三节体育保健学知识

一、体育卫生与健康促进

(一)健康与亚健康的现代概念

1.健康的现代概念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将健康的概念描述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这表明,健康的概念已从单纯的生物学角度逐渐转向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健康观。

2.亚健康

亚健康是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特殊状态,又叫“次健康”、“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是指机体在内外环境不良刺激下引起的心理和生理的异常变化,但尚未达到明显病理性反应的程度。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疾病,但却有虚弱和诸多不适症状,如日常精神欠佳、反应能力减退、社会适应性较差、缺乏机体活力、工作效率降低等。

(二)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1.运动缺乏对个体健康的不利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至2002年,全世界的疾病有70%属于“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和高血压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而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运动缺乏是导致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运动缺乏包括休闲与持久座位性工作,机体缺乏运动性刺激,每周运动不足3次,每次运动时间不足10分钟,运动时心率低于每分钟110次等。运动缺乏对个体健康的不利影响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1)运动缺乏可导致氧的运输系统能力低下,心脏收缩功能不足,血管弹力减弱,心功能贮备降低,易引发心血管疾病。久坐不动易使血粘度增高,血流缓慢,诱发血栓,或使动脉壁淤积大量脂类,堵塞血管,影响组织的血液供应,从而加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运动缺乏可使肺通气和肺换气能力削弱,肺血流量下降,同时呼吸频率加快但呼吸深度减小,导致呼吸效率显著降低,不利于氧的摄入。

(3)运动缺乏可使体内能量积蓄过多,导致超重或肥胖,甚至会发生胰岛素抵抗,糖和脂肪的代谢异常,引起代谢紊乱综合征。

(4)运动缺乏还可能对心理情绪造成负面影响,如疲劳压抑、精神不振、困倦嗜睡、情绪不稳定、厌食虚弱、注意力不集中和拒绝社会交往。

2.适量运动对个体身心健康的良性效应

适量的运动对以上所列举的运动缺乏引起的不利影响有着缓冲、避免和预防作用。如适当的运动能促进呼吸肌的力量,增强呼吸功能,提高肺通气和肺换气能力,增强心肺功能,同时能加速血液循环,有利于氧的摄取和运输,有利于全面改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从而促进身体健康,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

从心理层面而言,适量的运动能使运动者产生特殊的体验,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使人振奋精神、缓解压力、宣泄情绪、锤炼意志,感受成功和喜悦。

3.过度运动对个体健康的负面作用

过度运动一是指运动负荷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机体在精神、能力方面过度消耗,使体力无法在正常时间内恢复。二是指当身体的某些机能发生改变时,恢复手段无效,营养不良,情绪突变,思想波动等,使正常负荷变成超量负荷,从而使主动运动变成被动的应激刺激。

过度运动往往表现为:交感型和副交感型两类。前者以过度兴奋和枯燥为主,后者以抑制冷漠为主,两者都会出现疲劳症状,加重心血管疾病和肾病,运动能力明显下降,出现某些不正常的生理状态以及心理症状等现象。

(三)运动与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综合研究表明,现代人类的健康问题是生活方式综合影响的结果,特别是恶性肿瘤、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诱发这些疾病的不良生活方式包括过度的工作负担、吸烟、酗酒、暴饮暴食、生活作息时间紊乱和急躁、过于争强好胜、易怒行为等。

休闲成为现代生活方式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是消除疲劳和恢复体力的途径之一。运动生理学研究发现,消除疲劳和恢复体力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方式,采取轻松、积极的体育运动休闲方式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能达到迅速有效恢复体力的目的。运动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会随着身体适当的运动而得到缓解,激烈的情绪会在轻松的运动中逐渐减弱。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化娱乐形式相比,适量的体育运动能产生最强的生理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

(四)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

不同人群涉及的面很广,包括儿童少年、女子、中老年、残疾人和各类职业的人群,这里重点介绍儿童少年的体育卫生。

1.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1)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随着形态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的改变,各组织器官也在不断的分化,其机能也逐渐成熟与完善。“生长”着重于对量变的描述,而“发育”着重于对质变的描述。两者相辅相成,亲密联系。

(2)儿童少年的发育是波浪式的。如身高体重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内处于增长高峰,身高平均增长20~25厘米,体重平均增长6~7公斤,之后增长幅度有所减小,到10~12岁时又出现第二个增长高峰,身高平均增长7~8厘米/年,体重平均增长5~6公斤/年。

(3)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表现为时序上的差异性。神经系统发育最早,在胎儿期就迅速生长发育,出生后到8岁时,神经系统的某些功能以达到成人的80%以上。而生殖系统的发育,从出生后到10岁之前几乎处于静止状态,到10岁以后才开始发育。

(4)青春发育期是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一般为10~14岁。在这一阶段,身高、体重增长明显,心肺功能增强,下丘脑和脑垂体前叶迅速发育,在其调节下,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素、生长激素分泌旺盛,形成骨骼、肌肉、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的性别差异。

2.儿童少年的形态和机能发育特点

(1)运动系统的功能。相对成人而言,儿童少年骨组织水分和有机物较多,无机盐较少,因此,弹性和韧性好而坚固性较差,虽不易骨折,但易受强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形,肌肉的收缩蛋白和无机盐含量较少,肌肉收缩能力较弱,耐力差,但疲劳易恢复。15岁之后肌肉开始迅速增长。

(2)心血管系统的特点。儿童少年心肌纤维短而细,收缩力较弱,心脏泵血力小,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较小,但相对于体重的比值,并不很低,能够满足短时间较大强度的运动需要。儿童少年的血管壁较薄,血管内径相对较宽,血流阻力小,因此血压较低。但在青春发育期,心脏发育速度增快,血管发育相

对处于落后状态,加之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暂时偏高现象,称为“青春性高血压”,如血管调节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完善,高血压会自行消失。

(3)呼吸系统的特点。呼吸肌弱,胸廓狭小,肺泡数量少且弹性不足,故儿童少年的肺容量和肺活量等指标均低于成人,但相对于体重的比值,并不低。儿童少年主要是依靠加快心率和呼吸频率来增加对氧的摄取和运输。因负氧债的能力较小,故儿童少年无氧运动能力较弱。

(4)神经系统的特点。儿童少年时期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的发展是不均衡,6~13岁左右神经系统的兴奋占优势,兴奋与抑制的转换较快,灵活性高,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条件反射建立的快,消失得也快,但兴奋容易扩散。大脑皮质的持久工作能力较低,工作持续时间短,易疲劳,可是由于神经过程有较大的可塑性,神经细胞有很快恢复机能平衡的能力,因而也能使疲劳较快地消除。儿童少年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分析综合能力较差。

3.儿童少年的体育卫生要求

(1)依照儿童少年运动系统的特点,在体育教学训练中要培养他们站、立、跑、跳的正确姿势,注意矫正其错误姿势。尽可能选择能够全面发展肢体各部位的运动项目,以避免肢体发育的不均衡。不宜在坚硬的地面上进行跑、跳、从高处落地的动作练习,避免引起脊柱、骨骺、下肢、骨盆的损伤和变形。运动时应注意保护好关节,避免采用长时间的掰、压、甩、吊等动作。不宜过早地从事过多、过重的力量练习,避免促使下肢骨化早期完成。要注意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避免因动作的不正确而造成肌肉、韧带的拉伤或其他伤害事故。膳食中应保证充足的钙磷供给,并注意多进行户外体育活动。

(2)依照儿童少年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的特点,合理安排运动量,强度可以稍大一些,但密度要小,间歇次数要多一些,每次的练习时间不宜过长,特别要注意循序渐进,个别对待的原则,以免加重心脏的负担。要避免过多做屏气的动作,注意培养在运动中适宜的呼吸方法,并注意呼吸卫生,以防止出现脑部缺血而导致晕厥等事故的发生。体育活动形式要多样化,生动活泼,多穿插游戏和小型比赛,增强趣味性,避免单一枯燥。并注意活动中要有适当的间歇。体育教学方法多采用直观教学和示范教学的手段,不要过于注重动作的细节。要根据青春发育期男、女少年对体育锻炼的不同心理特点进行教育。

(3)依照儿童少年的个性特点,指导体育活动时要区别对待。提倡对教学对象进行健康分组,按照他们不同的形态特点(如身高和体重)、不同的机能特点(如功能低下或障碍)以及不同的生理阶段(如女性的月经生理周期),合理安排他们(她们)的运动类型、运动方式、运动项目和运动负荷,甚至允许进行短期的休息。

(五)环境和卫生

1.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体健康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威胁和危害,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是人类始料未及的。其主要途径是通过大气、水源、土壤以及噪声和室内装潢等,危害物质主要是大气、水源和土壤中的有害成分。

环境污染产生的危害有以下几种:短时间一次性大量有害物质进入体内引起急性中毒和长时间多次性少量有害物质进入体内引起慢性中毒;有害物质的理化性质具有致癌、致基因突变和致畸变作用;环境污染物质刺激机体产生变态反应,降低机体免疫力,影响呼吸系统功能等。

2.环境卫生的防护

(1)与体育相关的环境卫生防护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自然环境的卫生防护、学校环境卫生的防护和运动建筑设施的卫生防护。

(2)运动建筑设施的卫生防护包括:运动场地的选择要避开环境污染源,场地或水质要清洁,土壤或水中不应含有较多致病菌;合理利用阳光而不受阳光直射;采光充足;维持通风和适当的温度湿度;如果运动场馆或体育用品缺乏必要的卫生安全保障,都会给人体健康带来许多不利影响,所以要选择无污染性的场馆装潢材料与施工方法;确保运动设施的坚固性与安全性。

(3)运动设施是运动锻炼的重要条件资源,其卫生安全标准包括:田径场应有100米以上的直线跑道,跑道应平坦结实、富有弹性、表面无坑洼、碎石和其他杂物,既保持一定湿度,又能及时排除积水;投掷区与其他运动区分开,并保持足够的距离,投掷时应严禁人群穿行;沙坑内的沙子应宜松软;单、双杠等器械应牢固无螺丝松动、锈蚀或断裂等;球场平整无碎石,四周三米范围内不应有任何障碍物;游泳池水

质的pH为7.2~8.0,余氯量不低于每升0.3毫克,细菌总数不超过每毫升100个,大肠杆菌不超过3个每升,水温18~25℃,另外,池岸边上应备有做准备活动的空地、急救设备及技术熟练的救生人员。要保持馆内的卫生。

(4)运动服装是参加体育锻炼的必备用品,应符合运动项目要求,并具有透气性、吸湿性、既有利于身体活动,又能防止运动创伤。在炎热的夏季,运动服装应通气、质轻、宽松和色淡。在冬季,室外运动服装既要保暖,又不妨碍运动的完成。运动后潮湿的运动服装应立即换掉,以免受凉感冒。

3.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1)环境是人类生活的空间,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影响是尽人皆知的。

(2)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环境温度、湿度和海拔高度等因素产生的。气温即空气的温度。气温对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新陈代谢有很大影响,当气温低时,体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相反,当气温高时,人体内散热增加,产热减少。气湿是指空气的含水量,即空气的湿度。从事体育运动的最佳环境温度与湿度因运动项目而异。不同的运动项目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不同的要求。一般而言,在高温、热辐射、高湿度的条件下长时间进行剧烈运动,会由于体表散热效率较低而造成体内热量淤积,易出现中暑、热痉挛和热衰竭等现象。因此,在夏季进行体育锻炼时要选择早上或傍晚较凉爽的时候进行,并注意适当补充水和休息,注意通风。在0℃以下的冷环境下运动时,容易造成感冒和局部性的冻伤。但在具有一定适应能力的情况下,在寒冷条件中从事运动锻炼能增强自身的抵抗力,有利于身体各系统机能的进一步加强。高原的低氧和高辐射环境可能会引起高原反应,给机体带来不适应,从而不利于运动。但在科学训练的条件下,高原的低氧环境能刺激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增加,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在机体产生适应后反而有利于增强机体的有氧和无氧运动能力。但在高原运动中要加强医学监督,做好防护措施,确保安全。

二、体育课的医务监督和医疗体育

(一)体育课的医务监督

医务监督的目的: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消除或控制一切有害健康的因素,保证体育运动参加者从事合理规律的运动,以实现增强体质健康的目的。

体育课的医务监督主要包括:体育课、早锻炼、课间操、课外活动等的监督。

1.体育课的健康分组

(1)依据

健康状况:通过健康状况调查和有关的医学检查;

身体发育状况:通过对身高、体重和胸围等生长发育指标以及身体发育有无缺陷等情况,综合评定身体发育的程度。

生理功能状况:通过机能试验,主要对心血管、呼吸、运动和神经系统检查。

运动史和身体素质状况:了解过去是否参加体育运动,以及参加的运动项目和运动的年限、运动成绩、运动的等级和是否发生运动伤病,并对身体素质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2)健康分组的组别及教学

①基本组:基本组是指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基本正常者,且有一定的锻炼基础。

教学:按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和体育测验。也可以从事专项训练和比赛。

②准备组:是指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有轻微异常者,过去很少参加运动。

教学:这些学生在原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降低运动负荷进行教学,避免参与剧烈的体育竞赛。

③医疗体育组:是指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有明显异常和残疾者,不能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

教学:可以不按教学大纲的规定教学,而可以让他们按照医疗体育的教学计划进行体育活动,帮助其治疗疾病,恢复健康。

当然,确定身体发育与健康的标准应遵循医学检查与诊断结果。

(3)健康分组的注意事项

①一般应在新生入学初,在体格检查的基础上。由校医和体育教师共同协商确定组别。

②经过一定时期的锻炼后(一般是一个学期)再根据学生健康状况和功能水平的变化进行调组。

③调整组别一般在每学期或每学年复查后进行。

④如分组发生困难时,可暂缓分组或暂时将其编入较低的一组。

初中地理知识点汇总(人教完整版)

七年级上册 与同学们谈地理 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 ?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经、纬线的特点: ?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 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 一、知识梳理 陆地和海洋 1、海陆分布状况:①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叫大洲,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叫半岛,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叫海峡 2、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中国位于亚洲。 3、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大西洋呈“S”形、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 4、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5、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都是南极洲。 6、牢记大洲的分界在图上的位置:亚欧的分界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非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南、北美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的分界是白令海峡;(见P30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课本后面的世界地形图) 7、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大陆漂移假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板块的运动可以分为张裂和碰撞挤压两种运动。 8、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最大)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中东 1、中东地处亚洲,欧洲和非洲之间,濒临地中海、红海、阿拉 伯海海、里海、黑海,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中东的主要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老伯联合酋长国,伊朗,伊拉克。 2、波斯湾的石油运往西欧的最短路线是经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 3、中东的水资源很匮乏,所以有关河流、湖泊水资源的分配和争夺,成为中东地区的又一焦点。 4、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种人,最多的居民是阿拉伯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犹 太教和其他宗教。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尊为圣城的是耶路撒冷。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默罕默德的诞生地,被伊斯兰教尊为圣城。 5、中东问题的关键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阿以冲突的焦点在巴勒斯坦地区 美国 1、美国的地形分为三个南北纵裂带: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为低缓的 高地。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大山系。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五大淡水湖: 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安大略湖,伊利湖,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群,通过圣劳伦斯河注入大西洋。苏必利尔湖为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密歇根湖全在美国境内。世界

201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已排版)

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 1.什么是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美国《教育百科全书》提出: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的科 学研究。 3.我国将教育学心理学定义为: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 律的科学。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 么?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各 种心理现象,揭示教育同心理发展的关系。它重点研究人类学习与教育,特别是学校情景在促进个体心理发展变化 中的心理问题,包括:受教育者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道德品质的形成、心理的个别差异等重要问题。教育心理学不仅研究人们如何有效地学习,同时也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即它既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也研究老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包括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学效能的评估等。 5.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体系包括哪 些内容?最早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体系 是由桑代克奠定的。在《教育心理学》中,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确立为四个板块:人性问题、动物学习心理、教学测量评估、个别差异。 6.美国心理学会(APA)提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发展问题。学习问题。人格与适应问题。测量与评估。教育心理学的方法与技术。从欧美来看,应该包括:性质与作用、发展与差异心理、学习理论与应用、教学心理与设计、学习动机与管理、学习测量与评价。 7.国内学者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提出研究内容的“五要素”“三过程”学说。所谓“五要素”是指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②教师(教学过程的主导)③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⑤教学环境(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三过程”是指:①学习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③评价/反思过程 8.当前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主要六种:①学习心理学②教学心理学③学校心理学④学科心理学⑤教育社会心理学⑥教师心理学 9.学习与记忆的研究,占整个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半以上。教学心理学主要包括知识方面的教学,也包括情感动作技能方面的教学。学习心理学主要研究中小学生的心理咨询、课程安排、帮助解决学生情绪失常和学习困难等问题。学科心理学研究各科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包括因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不同而各有其特点方面的问题,也涉及各特殊学科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的具体 心理规律。教育社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结合。教师心理学研究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心理特点和应具 备的心理品质的领域,探讨教师的知识、能力、性格、教师威信、专家型教师解决问题的特点。 10.为什么说教育心理学有科学性质?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必须遵循科学的普遍法则。科学是指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和学问,即发现事物真相、探求原理和规律的知识学问体系。现代科学研究是一种范式研究,也就是以一定的框架、范式结构开展学术研究活动。 1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对象是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 象和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 研究如何有效地知道学与教 的活动。教育心理学应该是 一门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并 重的学科。 12.教育心理学的学科 性质?①教育心理学是一门 育心理学既是一门基础学 科,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 应用学科。②教育心理学是 一门综合学科。教育心理学 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 性质,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 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跨界学 科,因此可以将教育心理学 称之为一门交叉科学,边缘 科学; 13.心理学的两个学科 特性:自然科学属性、社会 科学属性。教育心理学也具 有实验科学和应用科学这样 两方面的科学性质。 14.教育心理学有两种 研究范式:一种是外推的基 础研究范式,即将心理学的 原理和学说直接用来设计学 习条件和课堂教学实践,强 调实验室研究结果和有关抽 象理论概念的直接应用;另 一种是具体学科教学范式, 如语文教学心理学外语教学 心理学、数学教学心理学等。 15.教育心理学与其他 相关学科关系?一教育心理 学与教育学的关系。二者既 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① 二者共同关心教育与发展关 系,教育如何促进学生的认 知能力、道德品质的发展, 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等内容 ②二者侧重点不同,教育学 研究的内容是教育现象中的 宏观性问题,而教育心理学 则着重研究教育活动中比较 具体微观性的问题。二教育 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学 科的关系。①普通心理学是 心理学的基础学科;②发展 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理论 基础之一;③认知心理学的 理论与实验成果是当代教育 心理学的发展主流。 16.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是什么?揭示教育教学活动 的心理学基本规律,从质上 与量上确定心理的具体现象 和事实,对教育心理活动进 行描述和解释。 17.教育心理学对教育 实践的作用:①提供先进的 教育观念,帮助教师准确地 了解问题;②总结教育经验 和规律,为实际教学提供科 学的理论指导;③提供方法 手段,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 学生;④帮助教师结合实际 教学进行研究。 18.先进的教育观念是 指教师对教育工作的基本理 解,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教 育的理念与信念。 19.教育心理学独立于 20世纪初期,其标志是美国 著名学者桑代克出版的《教 育心理学》一书。 20.教育心理学的独立 和发展经历了哪些历史时 期?各历史时期的标志 20世 纪20年代以前)1879年被 誉为“19世纪的亚里土多 德”的德国学者冯特,在世 界上建立了第一个实验室, 标志着心理学这门实验新 科学的正式创立。1903年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教 育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 理学的独立。二、发展时期 (20世纪20至50年代末)。 ①主要发展方向是自然科 学化;②广泛吸收心理学各 分支学科有关教育的内容 扩充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③将教育心理学的实验原 理运用推广到教育实际部 门。三、成熟、完善时期 (20 世纪60到80年代末) 成熟完善时期,重大转折时 期。研究内容和体系出现了 很多的进步,其主要标志: ①研究内容日益集中,学科 体系逐步稳定。形成了行为 主义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 “双峰对峙”的发展格局; ②理论观点之间分歧冲突 日趋缩小,相互融合吸收。 联结主义逐渐上升发展为 强劲的行为主义的学习理 论;③更加重视结合教育实 际,积极为学校教育实践 服务;④教育教学技术心理 学的研究异军突起。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 育 1.人的发展包括哪些 方面?人的发展主要包括: 身体、心理、认知、社会发 展四个方面。 2.什么是心理发展,其 实质是什么?广义的心理 发展:指个体终身发展中心 理发展、发展以及变化的有 次序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狭义的心理发展:指个体从 出生到成年这一过程中所 发生的一系列心理成熟。心 理发展实质是指个体从出 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 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 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心理发展的一般(基 本)特点是什么?①连续性 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 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4.心理发展由一系列 连续而又相互区别的几个 阶段构成,是一个不断地从 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5.什么是心理发展的 年龄阶段特征?个体心理 发展的两个加速期出现在 什么时间?心理发展的年 龄阶段特征:是心理发展 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 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 征。个体心理发展的两个加 速期分别出现在(幼儿期) 和(青春发育期)。 6.青少年心理发展的 年龄阶段特征(点)是什 么?一、少年期(初中阶 段):这一阶段的学生身体 的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达 到成熟,心理的各个方面虽然也在发 展,但相对于生理发育的速度而言则 相对平稳。这一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是:①在生理上的成熟使他们产生心 理上的成人感,但由于心理水平的限 制,他们在心理上具有半成熟、半 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 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②抽象 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 维,但水平还较低,仍以具体形象思 维为主;③辩证思维开始萌芽,使思 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 思想方法上仍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 主观性;④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 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 调节自己的行动;⑤由于身体外形的 变化,使初中生产生成人感,独立性 意识增强,出现了自我意识发展的第 二个飞跃期;⑥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 的内心世界,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和认 同大大增强,社会高级情感发展迅 速;⑦初中生道德行为更加自觉,能 根据具体事实概括出一般伦理性原 则,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但自 控力还不强。二、青年初期(高中阶 段):高中生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 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均趋于成熟和稳 定,个性与其他方面的心理品质更加 丰富和稳定。这一时期的心理发展特 点是:①青年初期在生理上、心理上、 社会性上接近成人;②高中生智力接 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 型”转向“理论型”已具有一定的假 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形式逻辑处 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③ 高中生社会高级情感(如道德感、理 智感、美感等)有了深刻发展;④高 中生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在心理 上把自己分为“理想自我”与“现实 自我”,并且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开 始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理想自我与 现实自我、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的冲 突;⑤高中生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 自觉性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有时 也会出现于生活相脱节的幻想。 7.什么是“学习准备”“关键期” “终身发展”?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 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 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 识时,那些促进或阻碍学习的个人生 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学习准 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 和横向两个维度。关键期是指个体早 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 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 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 小或没有影响。这一概念由奥地利习 性学家罗伦茨首先提出。终身发展问 题主要研究人从出生前到终年的全 程发展规律。认为人的一生都在不断 的、连续的发展着,发展是毕生的过 程,贯穿于人生命的全过程。其主要 观点是:①个体发展是持续一生,是 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②发展是多维 度的,主要包括了生物、认知和社会 三个维度;③发展是多方面的、多层 次的心理发展的各层次和方面发展 的速率、进程是不同的;④个体的 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的, 年龄是其中的一种主要影响因素,此 外还包括与历史时期有关的生物和 环境因素以及对个体生活产生重要 影响的不平常事件。 8.个体从出生到成熟(0-18岁左 右)大致经历了六个关键期:新生儿 (0-1个月)、1岁左右、3岁左右、

1中学教育基础知识

《教育基础知识》 考试的内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三个主要部分。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识记,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识和领域有大致的了解;二是理解与掌握,要求考生对所涉及的领域或者问题能够清楚地知道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三是运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所学理论分析教育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Ⅲ.考试范围与要求 第一部分教育学 一、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识记 1、“教育”的概念, 2、教育的基本要素。 (二)理解 1、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和特征。 2、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 3、教育学发展过程中中西方著名教育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与意义。 4、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主要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三)运用 1、能够辩析“教育”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能够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 二、教育目的与功能 (一)识记 1、教育目的概念。 2、国外发达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教育目的或学校教育目的的最新表述。 3、我国教育目的以及学校培养目标。 4、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及其意义。 5、教育功能及其类型,不同的教育功能观。 (二)理解 1、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宗旨变革。 2、新中国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 3、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4、教育功能的演变 (三)运用 1、能够根据自己对当前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面临问题的认识,就当前应该重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哪些关键素质提出自己的见解 2、能够识别不同的教育功能观和功能的类型。 三、学校教育制度 (一)识记 1、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内涵、类型。 2、教育行政体制与教育管理体制内涵、类型。校长负责制 3、学校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4、校园文化 (二)理解

初中地理总复习(全册)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总复习--知识总结(全册)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 ⑵、比例尺:①、比例尺=———— 实地距离 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 线段式 0 1 2 3 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 10 面上的表格)。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的纬度 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 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 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 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纬度最大值90°。

中考复习: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全4册)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让我们走近地理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一、解开地理之迷: 我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是公元前5世纪《易。系辞》 西方: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写出第一本地理专著《地理学》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熟悉生活环境、确认方向、识别天气、了解风土人情、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三、地理与生产建设:1、地理与农业生产2、地理兴建工业企业 3、地理与交通、商业网点、区域规划、解决全球性的问题等 四、地理与风土人情:西伯利亚居民、狂欢节、圣诞节、斗牛、阿拉伯人的服装等。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习地理 一、学会看地图:1、地图制作过程:鸟瞰图形----平面图-----地图(P6) (学习基础)2、最早的地图:距今4700多年苏美尔人 3、地图的种类:(P7) 二、地图三要素: 1、方向: (1)通常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地图:箭头指向北方 (3)有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 (4)室外看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5)确定地平面方向: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年轮;树叶疏密;山两侧的潮湿程度 2、比例尺:(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2)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大小比较:分子为1分母大,比例尺小 (4 (5)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 (6)学校平面图宜用约1/1000的比例尺 3、图例与注记:(1)图例与注记的区别(P10) (2)常用图例符号(P10) 4、看地图的顺序:图名——方向——图例——比例尺——图的内容 5、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习之本):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社会实践等 6、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学习关健):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征、成因、联系等 7、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重要途径):准备好地图、指南针、笔记本、照相机等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探测 即天圆地方—张衡的“天之包地,犹地之裹黄”—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麦哲伦航行的时间和路线:(P15)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海边看船;(2)草原看马;(3)麦哲伦环球航行;(4)月食时月球表面的圆弧形阴影;(5)现代探测技术及照片;(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登高望远 二、地球的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三、地球仪 1、几个概念:地球仪;地轴;北极;南极;赤道;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2020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全套)

2020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基础知识复 习提纲(全套)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2.《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3.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4.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5.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分支制学制。6.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即《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颁布并正式实施了“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1922年颁布实施了“壬戌学制”即现在的“六三三” 学制,沿用至今。 7.中国早在四千多年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8.西周就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典型特征:“学在官府”和“政教合一”。 9.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 10.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11.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 12.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北宋的程颢、程颐和南宋的朱熹) 13.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模式。14.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兴学堂。 15.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 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16.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17.古希腊的教育是西方教育的源泉,其城邦国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则成为两类不同教育的典型代表。 统治阶级和谐教育 斯巴达,军事< 雅典,民族政治< 军事教育政治家培养 18.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教区学校。 19.骑士教育是一种融宗教精神和尚武精神于一体的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宫廷学校是设在宫廷之内专门为王族子弟提供教育的学校。 20.现代学校教育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 21.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民教育体系建立的主要措施: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实施义务教育、重视教育立法。22.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的根本标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3.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郎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 24.实现终身教育基本条件:学习化社会的建立。 25.世界教育改革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 教育多元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 26.教育多元化表现为: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管理模式多元化、教学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等。27.教育是研究教员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 28.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儒家文化。 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中。教育主张“有教无类” 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教育内容上教授的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学上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涵义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 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 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承担。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一)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二)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三)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四)三要素的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三、教育 __与发展 (一)教育 __ 1.生物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其代表人物有19世纪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生物起源说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其基本错误是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 2.心理起源说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是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著有《教育史教科书》一书。孟禄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超详)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地理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 七年级上册 与同学们谈地理 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 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⑹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二部分:会考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 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 2、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0°纬线又叫赤道,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 4、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 表示。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5、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6、纬度围:0° 30°NS为低纬度;30° 60°NS为中纬度;60° 90°NS为高纬度。南北回归线约在23.5°S-23.5°N之间。 7、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线半圆(弧形)相等南北方向;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有长有短东西方向 8、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9、七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上。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亚洲是面积最大的。 10、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1、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2、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13、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4、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15、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16、板块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17、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上。

新版教材教育学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四、简述题(每题7分,共21分)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 六、案例分析题(每题12,共24分) 答题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合实际。 复习思考题: 一、基本知识与简述题: 1.教育学发展的阶段及其各阶段主要的教育学著作?24-30 2.什么是教育?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什么?8-9、269 3. 教育发展的两大基本规律是什么?38 4.简述教育与经济、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56-59、71-73 5.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76-79 6.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基本规律?73-75对此教育应有哪些基本策略? 73-76 7. 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3-47 8.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122 9. 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和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31-134、135-137 10.教师专业发展有哪些方面的内容?194 怎样全面地评价教师的社会地位?199-201 11.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95 12. 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前瞻性素质有哪些?210-216 13. 课程的概念和几种主要的课程类型及其特点。219-221 14.如何理解课程编制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基础和创新的 关系?224-227 15.课程现代化包括哪些方面?231-234 16.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编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44-246 17. 教学的概念和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262-263 18.现代教学的基本作用是什么?263 19.如何理解现代教学观的演变趋向。265-267 20. 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什么?教学过程的几个基本关系是什么? 21.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有哪些?278-281 22.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有哪些?各教学原则的基本涵义及其贯彻 要求是什么?291-297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全).pdf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2020)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单○辨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学校教师是教育者主体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3)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4) 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 (3)相对独立性○辨—教育具有继承性 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观点会不同)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超前或者落后) ◆考点 5:教育的起源单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具有目的性,但无严密计划。 (2)无等级性(阶级性);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4)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5)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3)是以古代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4)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考点8:近现代教育的特征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 地球与宇宙 (七年级上第3章) (一) 我们居住的地球 中国人:天圆地方“盖天说” “浑天说” 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印度人:大地是个圆盾 巴比伦人:大地是个空心山 2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帆船的远去和返回 (2)登高望远 (3)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的 (4)麦哲伦环球航行(最早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5)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6) 天涯海角总是走不到边 (7)相同长度的杆子在地球不同地区的同一时间所形成的影子长度不同。 3 .地球概况:地球实际上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并不是正圆的。(形成的原因:地球的自转) 赤道半径:6378千米 两极半径:6357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 地球由三部分构成(从外到内): 地壳 、地幔 、 地核 (二)、地球仪和地图 本初子午线(00经线)(东、西经1800 “一轴两点”:地轴和两极经纬网 经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200W 、1600E ) 赤道(00纬线) 纬线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1.地球仪: 就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 作用:可直观地表现地球面貌和地理事物的分布,能演示地球运动等自然现象。 经纬线的特点: (1)经线是半个地球的大圆,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约为2万千米。 (2)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 (3)由赤道到两极,纬线的长度逐渐减小。 3.经度和纬度的划分方法 (1)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00经线,向东、西各分为1800。00经线以东(右)为东经,以西(左)为西经。 (2)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为00纬线,向南北各划分900。赤道以南(下)为南纬,以北(上)为北纬。 4.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1)东西半球:以西经200,东经1600为界,分为东西半球。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中图版)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中图版)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及知识梳理(中图版) 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 (一) 地球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证明地球是圆的历史事件:麦哲伦环球航行。 2地球的大小赤道周长:4万KM;平均半径:6371KM;地球表面 积:5.1亿KM2 (二) 地球仪 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①指示南北方向;②半圆形;③长度相等 2.纬线------与地轴垂直的圆圈①指示东西方向;②形状为半圆;③长度不相等 (最大是:赤道;最小是:极点) 3. 经度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东经E,西经W) 分布特点:从左往右看,数字越大为东经线, 数字越小为西经线。 4.纬度 (起点赤道为0O 纬线,北纬N,南纬S) ①纬度的分布特点 1) 从下往上,数字越大为北纬度,数字越小为南纬度 2) 从北极到南极,纬度先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②高、中、低纬的划分 0O-30O 低纬度 30O-60O中纬度 60O-90O高纬度 5.半球的划分①南、北半球: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数轴图示法界线②东西半球:以 20OW-160OE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三)地球的运动一、自转(绕地轴) 1.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2.周期:一天或24小时 3.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二、公转(绕太阳)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

期:一年 3.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变化△以北半球为例: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夏季:最热,阳光直射,阳光直射地球的最北界线23.5ON(北回归线) 冬季:最冷,阳光斜射厉害,阳光直射地球的最南界线23.5OS(南回归线)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北半球春季南半球秋季三、五带的划分划分依据:不同地区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23.5ON- 23.5OS之间,约跨47个纬度),终年炎热寒带:最冷,终年严寒温带:南北纬23.5O-66.5O之间,四季分明 (三) 地图一、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1. 方向①一般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指向标:一般箭头指向北方③经纬网定向 2. 比例尺①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②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的关系 1)比例尺的大小:因比例尺分子通常为1,所以比例尺大小多取决于分母,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2)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范围的关系在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3)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初中地理知识点重点考点总结

初中地理知识点重点考点总结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知识网络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其中,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地球运动(自转) 绕什么转: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约24小时 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 地球运动(公转) 绕什么转:太阳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产生的自然现象:四季更替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 【黄赤交角意义】 黄赤交角的存在,具有重要的天文和地理意义。前已述及,黄赤交角是地轴进动的成因之一;它还是视太阳日长度周年变化的主要 原因。 黄赤交角是地球上四季变化和五带区分的根本原因。 ⒈地球自转产生的赤道面与地球公转产生的黄道面之间的夹角为黄赤交角。由于地球公转时斜着身子,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 (66°34′)基本不变,地轴的空间指向(指向北极星附近)基本 不变,故黄赤交角(目前23°26′)也基本不变。 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到达的最北界线是23°26′N, 即北回归线;最南界线到23°26′S,即南回归线,也就是太阳直 射点在23°26′S~23°26′N作周年往返移动。因此地表获得热量 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这样的变化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 时间和空间变化来。假设黄赤交角变大,那么太阳的直射点的位置 也会相应变动,直射点会超过现在的最北及最南界限(23°26′),导致热带变大。极线(66°34′)就会扩大,因此地表获得热量随 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从而使寒带范围增大。既然极地范围的增大,那么极昼的范围也会相应增大。 ⒉在地球上某个特定地点,根据太阳的具体位置所确定的时刻,称为“地方时”。不同经度的地方时是不一样的。 而区时是以每15°经度间隔划分为一个时区,以每个时区中央 经线的地方平太阳时为本时区的区时,比如北京与天津在地理位置 上相距很近,但地方时是不一样的,北京的时间要比天津的晚。但 为了方便两地都会统一采用东八时区的区时即我们所说的北京时间。

⒊地球上每15°经度范围作为一个时区(即太阳1个小时内走过的经度)。这样,整个地球的表面就被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的“中央经线”规定为0°(即“本初子午线”)、东西经15°、东西经30°、东西经45°……直到180°经线,在每条中央经线东西两侧各7.5°范围内的所有地点,一律使用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刻。 ⒋算出中央经线的作用很多,就拿时间来说,算出中央经线就可以推算出所在时区。 总结:“区时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各地时刻的混乱现象,使得世界上只有24种不同时刻存在,而且由于相邻时区间的时差恰好为1个小时,这样使不同时区间的时刻换算变得极为简单。因为时区的划分使每个时区之间只相差一小时,所以时区差就等于时差了。 【初一地理总结之海上龙卷风类型】 当它伸到海面时,能吸起高大的水柱,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小尺度天气系统。 总结:海龙卷的移动路径一般为直线,移动速度平均每小时50千米左右。 【世界之北冰洋暖流】 暖流初中语文,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暖流的水温比它所到区域的水温高。 资料表明,近年来北冰洋海冰融化速度加快,流出北冰洋的洋流增强。同期,墨西哥湾暖流较为稳定,北大西洋暖流速度减缓。据此并读图5,回答下列问题: (1)图5中A处洋流流速的变化表现为(加快或减慢)。 (2)B处海水蒸发量增加,对同纬度东岸陆地造成的影响及原因是 。我国可能受此影响的地区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