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第4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

2011年第4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

2011年第4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1](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组)根据全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的最新数据,2011年第4季度全国重点区域和主要城市地价状况分析如下:

一、全国地价总体水平微幅上涨,环比、同比增速持续回调

2011年第4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为3049元/平方米,商服、住宅、工业地价分别为5654元/平方米、4518元/平方米和652元/平方米;环比增长率分别为0.29%、0.69%、0.00%、0.44%;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94%、9.02%、6.58%、3.88%。

本季度,全国综合地价环比增速较上一季度下降1.04个百分点,增速连续四个季度回调;同比增速连续2个季度回调,较上一季度下降2.43个百分点。

重点监测城市中,除工业地价环比增速外,其他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国主要城市平均水平。综合、商服、住宅和工业地价水平分别为4201元/平方米、7176元/平方米、6165元/平方米和807元/平方米;环比增长率分别为0.43%、1.15%、0.15%和0.43%;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74%、9.79%、7.02%和4.96%,环比、同比增速已连续四个季度逐步放缓。

图1 重点城市分用途地价环比增长率曲线图(%)

图2 重点城市综合地价环比、同比增长率曲线图(%)以2000年为基期的重点城市平均地价指数持续上升,2011年末,综合、商服、住宅、工业地价指数分别达到193、202、224、157。

图3 2000-2011年重点城市分用途平均地价指数

二、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综合地价水平由升转降,环渤海地区仍有微涨;三大重点监测区域地价环比、同比增速均呈回落态势

2011年第4季度,三大重点区域综合地价水平均高于全国总体情况。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综合地价水平分别为4582元/平方米、4171元/平方米、3329元/平方米。

图4 2011年第4季度三大重点区域地价水平(元/平方米)

从环比增长率看,三大监测区域的综合地价环比增速均呈回落态势,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相对而言,尽管较上一季度下降了0.65个百分点,环渤海地区仍以0.30%的增速位居第一。

从同比增长率看,三大监测区域的综合地价同比增速明显回落,其中尤以环渤海地区回调幅度最大,较上一季度下降了2.70个百分点。

图5 2011年第4季度三大重点区域综合地价增长率(%)

三、东中西部地区重点城市地价环比增速涨跌各异,同比增速全面放缓

2011年第4季度,全国重点城市中,地价水平东高、西次、中低的局面依然存在。

图6 2011年第4季度东中西部地区重点城市地价水平(元/平方米)

从环比增长率看,东降、中升、西稳的态势与以往有所不同。东部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较上一季度下降1.47个百分点,达到-0.07%;中部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长期以来首次超过西部,为1.21%,较上一季度上升了0.0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则以0.59%的增长率稳定微升。

从同比增长率看,东、中、西部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但增速全面放缓,分别为7.18%、5.31%和7.50%,其中西部地区较上一季度下降了4.48个百分点,变化最为明显。

图7 2011年第4季度东中西部地区重点城市综合地价增长率(%)

四、全国各业用地价格增速深度回调,住宅地价环比零增长

2011年第4季度,全国各用途平均地价增速持续放缓,商服、住宅、工业地价环比增速连续三个季度回调,同比增速连续两个季度

回调。其中,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间接影响,本季度,全国住宅平均地价环比增幅跌落至0(见图1)。

本季度,三大重点监测区域的商服、住宅、工业地价环比、同比增速均呈放缓趋势,且除环渤海外,各业地价在不同区域均有负增长现象出现(见图8),地价的变化侧面印证了在近期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动及调控政策的多重影响下,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反映更为敏感,变化相对显著。

图8 三大重点监测区域分用途地价环比增长率(%)

五、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增幅普降,综合地价环比负增长的城市约占三分之一

2011年第4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的综合地价环比、同比增速较上一季度呈整体放缓态势,增长率为负的城市持续增多。大部分城市环比涨幅集中在-2.0%~2.0%之间,涨幅相对较大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如新乡市(6.57%)、呼和浩特市(3.78%)、荆州市(3.71%)、兰州市(3.16%)、石家庄市(2.90%)、岳阳市(2.64%)、齐齐哈尔市(2.58%)、太原市(2.48%)、西安市(2.41%)、柳州市(2.39%);地价环比下降的城市由上一季度的7个激增到本季度的30个,其中,芜湖市(-6.98%)、温州市(-6.12%)、嘉兴市(-3.64%)、廊坊市(-2.57%)、深圳市(-2.48%)、焦作市(-2.09%)、宜宾市(-1.94%)、南京市(-1.70%)的地价下降幅度较大;温州、芜湖、杭州、廊坊等市综合地价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住宅地价变化与综合地价基本一致,环比增幅超过3.0%的城市仅有5个,分别为太原、邯郸、兰州、石家庄、岳阳;环比负增长的城市由上一季度的12个增加到37个,其中,降幅较大的城市有芜湖市(-9.47%)、温州市(-7.58%)、嘉兴市(-4.71%)、深圳市(-3.70%)、廊坊市(-3.29%)。同比负增长的城市增至8个,分别是温州、芜湖、杭州、廊坊、昆明、哈尔滨、厦门、合肥。

六、当前市场形势分析

(一)国内外经济走势是地价变化趋稳降速的宏观背景。

从宏观经济来看,国际经济复苏缓慢,严峻的外需环境对国内经济辐射力度下降;我国总体经济平稳放缓,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成为政策调控的主旋律,经济基本面的变化是地价走势的内在支撑。数据显示,近年来,GDP与综合地价轨迹基本相同,特别是2010年以来,二者以接近的同比增长率推进,而工业地价增长率与反映宏观

经济景气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走向几乎一致,PMI作为先行指标,其波动对地价的引导作用不可忽视。

图9 GDP同比增长率和主要监测城市综合地价同比增长率(%)图10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和主要监测城市工业地价增长

率(%)

(二)楼市调控持续从紧,多重手段下,房屋、土地市场热度明显下降,价格进入停滞回落通道。

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房地产调控不动摇,各有关部门积极落实,确保实施政策取向一致,调控效果明显好于去年:

土地供应持续放量,保障性住房供地明显增加[2]:初步统计显示,2011年,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为29.73万公顷,同比增加14.62%。全年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3]2.80万公顷,同比增加26.98%,占住宅用地比重达到41.69%(见图11)。

完善招拍挂方式,严格监管“高价地”:各地全年共上报房地产异常交易地块596宗,1-12月分别上报宗数为115、41、81、57、76、81、62、29、27、16、8、3宗,平均溢价率和竞价轮次基本平稳,4季度土地市场热度逐步放缓趋势明显(见图12)。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高位放缓,从需求面直接影响居住地价变化。今年1-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长29.9%,较去年同期下降6.6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5.4个百分点(见图13)。

住宅销售价格下降城市持续增多,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28个月以来首次降到100以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自今年4月份以来,房价下降的城市逐步增多(见图14),11月份房价下降的城市首次超过半数,达到47个,仅有5个城市价格出现未超过0.2%的上涨。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效果在四季度集中凸显,11月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降为99.8,28个月以来首次下降到100以下。房价增长态势的遏制,将引致居住地价的回落。

图11 2011年主要监测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结构图12 2011年各月度异常交易地块上报情况

图13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和主要监测城市居住地价增长率曲线图(%)图14 2011年七十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增减的城

市个数

(三)供给量对地价的短期影响并不明显,市场波动期,土地供应调控作用的发挥需多因素配合。

加大供应,缓解供需矛盾,进而平抑价格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但近年土地市场数据显示,单方面调整供应,并不能直接平抑价格波动,如图15,2009年以来,建设用地供应与地价总体同向变化,在资金等多因素主导市场的背景下,土地供给对地价的影响作用有限。

图15 2008年以来主要监测城市建设用地供应面积与综合地价的环比、同

比增长率(%)

分用途观测显示,商业地价受供给因素影响相对显著,住宅地价影响因素复杂,工业地价与实体经济的相关性更为密切。在多轮房地产调控期,商业物业受到的政策限制较少,市场化程度较高,土地供应增加与商业地价增幅基本呈反向变动(见图16)。这种规律性在居住地价和住宅用地供给间明显减弱,特别是09年以来,充裕的房

地产资本支配居住地价,极大弱化了土地供应的自主调节作用(见图16)。对工业地价而言,受实体经济的主导和地方政府的控制,多年以来,其价格增幅稳定而缓慢,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见图10)。

图16 2008年以来主要监测城市的商业、住宅用地供应与价格环比增长率

变化(%)

(四)市场预期初步扭转,调控效果基本得到肯定,去库存化主导未来一段时期的市场。

进入四季度,多家机构发布2011年房地产市场状况和2012年走势分析报告,数位专家总结当前并预判明年形势。在当前市场形势方面,各方机构发布的数据基本支撑相同观点,即四季度房地产市场“量价齐跌”,陷入低迷。在房地产调控效果方面,多数专家和机构认为调控已达到初步政策预期。在后市走向及预测方面,谨慎乐观与悲观预警同时存在,市场预期初现转向。在未来调控方向方面,人民日报指出房地产调控应坚持不动摇,多数专家认为明年将继续执行从严的楼市调控政策。

七、后期关注要点及走势预判

2011年以来,中央政府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多种手段高压调控房地产业,四季度,市场进入从“量跌价滞”到“量价齐跌”的关键转变阶段,当前形势下,应密切关注以下几方面动态:一是,世界经济复苏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逐步加深,对人民币

持续升值可能引发的输入性金融风险需及早应对;二是,货币政策微调中,房地产业资金压力得以缓解,谨防市场恶性反弹;三是,多个区域规划的全面起动、“铁公基”项目的持续建设、700万套新增保障房项目的落地、地方政府偿债高峰的到来,以及换届效应的叠加下,土地供需矛盾仍然突出,调控政策的前瞻性、科学性尤为重要;四是,持续三年的土地放量供应下,应严格监管已供土地的开发利用,动态分析评价集约程度,避免形成新的资源浪费。

土地市场深受宏观经济环境及调控政策的影响。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将持续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在国民经济增速适度回落过程中,“稳增长、调结构”政策的执行力度将进一步加强,相对可控的外部综合环境有利于促进土地市场稳态发展。

预计2012年一季度,市场谨慎预期仍将漫延,城市住宅地价增速或将进一步下降,而伴随着政策微调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加大,土地市场资金结构性流动,商服、工业用地市场价格仍会微幅增长。

[1]说明:全国主要监测城市指105个监测城市;重点监测城市指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2011年4季度参与全国汇总的城市为104个监测城市,拉萨市未参与全国数据汇总;淮北市地价同比增长率未参与测算。

[2]本部分数据来源于国土资源部土地市场监测监管系统,建设用地面积不含代征地面积。

[3]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及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

江苏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江苏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2017年度) 江苏省地价所 二〇一八年四月

前言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依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总体思路,2017年我省面对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现实压力,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两聚一高”新实践,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2017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900.9亿元,比上年增长7.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71.5亿元,同口径增长4.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53000.2亿元,比上年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173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6%①。 为及时了解全省土地市场运行态势,掌握全省城市地价变化信息,不断提高国土资源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根据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统一部署和组织,江苏省地价所开展了全省2017年度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在此基础上分析汇总编制了本报告。 ①数据来源:2017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目录 一、2017年度全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概况 (1) (一)监测范围 (1) (二)监测时段 (2) (三)工作任务 (2) (四)监测数据采集 (2) (五)监测对象与说明 (3) (六)地价内涵的设定 (3) (七)地价水平、地价指数的测算方法 (3) 二、2017年度全省城市地价状况 (3) (一)全省地价总体状况 (3) (二)三大监测地区地价状况 (5) (三)各设区市市域地价状况 (5) (四)各设区市市区地价状况 (6) 三、2017年度全省城市地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7) (一)宏观调控因素 (7) (二)经济因素 (8) (三)城市设施状况因素 (9) (四)地方政策因素 (9) 四、2018年度全省城市地价变化趋势预测 (10)

2011年四季度主要工作情况0

天府物流信息 TIAN FU WU LIU XIN XI 2011年第5期(总第18期) 物资供应分公司党政办公室主办 2012年1月30日2011年四季度物资供应主要工作情况 物资采购总额:四季度累计采购物资 10140 万元(其 中集团统购 2631 万元,自购 7509 万元),比同期增加2206 万元。其中,材料 7046 万元(其中集团统购 1919 万元, 自购 5127 万元),比同期增加2925 万元;设备购臵 3094 万元(其中集团统购 712 万元,自购 2382 万元),比同 期增加 719 万元。 物资发出情况:四季度累计发出各项物资8203万元, 比同期增加2458万元。其中材料5109 万元,比同期减少 903万元;发出设备3094 万元,比同期增加719万元。 期末库存:截止12月末库存余额833 万元,比同期增 加 34万元。 销售收入:四季度对外销售收入累计709万元,比同期 增加116万元。 计划报送:四季度共报送集团物资公司月计划 971 笔, 其中临时计划 12 笔,计划准确率为98.76 %。 合同管理:四季度共签合同 21 份,合同金额230.21 万 元,均严格按照矿业公司合同管理办法规定签订。

公司各二级单位四季度物资计划报送情况 工作动态 公司开展四季度物资供应系统四项同业务竞赛检查 1月11日至13日,公司机动部、财务部、纪委、物资供应分公司、矿井单位相关人员组成检查组,对公司七个二级单位2011年四季度的物资供应、回收复用、设备租赁、设备大修四项同业务竞赛进行了统一检查。 此次检查小组分成四个小组,以座谈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检查三种方式,按照四项竞赛办法评分标准,对物资计划、采购、回收复用指标、仓库标准化建设、设备修理、成本控制等工作进行了重点检查考核。同时,在检查过程中注

2017 年包头市城市地价动态监测 分析报告

2017年包头市城市地价动态监测 分析报告 一、包头市地价状况分析 (一)地价水平值分析 (1)全市地价水平值分析 2017年,包头市城市综合地价水平值如表1和图1所示,为1751元/平方米(117万元/亩),同比增长4.87%。分用途看:商服用地地价水平值为4360元/平方米(291万元/亩),同比微降1.13%;住宅用地地价水平值为2476元/平方米(165万元 /亩),同比增长11.49%;工业用地地价水平值为351元/平方米(23万元/亩),同比增长1.02%。总体而言,包头市各用途地价水平有升有降,且以小幅上升为主,波动幅度均不大,整体保持平稳态势。 表1 2016-2017包头市城市地价水平值及同比增长率表

图1 2016-2017年包头市地价水平值变化图 从季度分析来看,如表2和图2所示,四个季度包头市地价水平基本保持平稳,一至四季度,综合地价逐季上涨,至四季度涨至最高值,即1751元/平方米;商业用地地价水平微幅上下波动,至四季度为4360元/平方米;住宅用地地价水平逐季上涨,至四季度涨至最高值,即2476元/平方米;工业用地地价水平逐季微涨,至四季度涨至最高值,即351元/平方米。 表2 2017年包头市各季度分用途地价水平值及环比增长率表 (单位:元/平方米,%)

图2 2017年包头市季度地价水平值示意图 从城区内地价水平的分布来看,如表3所示,2017年包头市地价水平呈中心区向边缘区逐渐递减趋势。全市综合地价水平值为1751元/平方米,商业地价水平值为4360元/平方米,住宅地价水平值为2476元/平方米,工业地价水平值为351元/平方米;城区中心的一级商业地价水平值为13645元/平方米,住宅地价水平值为5846元/平方米,工业地价水平值为681元/平方米;二级商业地价水平值为10235元/平方米,住宅地价水平值为3749元/平方米,工业地价水平值为439元/平方米;三级商业地价水平值为6630元/平方米,住宅地价水平值为3491元/平方米,工业地价水平值为344元/平方米;四级商业地价水平值为4448元/平方米,住宅地价水平值为2094元/平方米,工业地价水平值为289元/平方米;五级商业地价水平值为3420元/平方米,住宅地价水平值为1750元/平方米,工业地价水平值为262元/平方米;

中国水利统计年鉴2011_1-142010年主要城市降水量_

江河湖泊及水资源 1-14 2010年主要城市降水量 Monthly Precipitation of Major Cities in 2010 单位:毫米unit: mm 城市City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 Total of Jan. Feb. Mar. Apr. May June July Aug. Sept. Oct. Nov. Dec. the Year 北京Beijing 10.4 2.6 22.2 17.5 29.5 88.7 34.0 177.8 80.8 59.0 522.5 天津Tianjin 5.0 4.4 8.1 7.9 21.0 49.8 124.7 56.4 44.5 32.1 1.5 355.4 石家庄Shijiazhuang 1.2 12.0 16.1 15.7 19.3 15.7 75.8 155.3 109.6 10.4 1.8 432.9 太原Taiyuan 9.8 6.6 27.7 26.5 4.2 52.8 124.8 104.5 19.7 376.6 呼和浩特Hohhot 2.8 2.0 23.8 21.9 75.2 17.1 37.3 97.4 125.6 64.8 1.6 469.5 沈阳Shenyang 11.6 26.2 30.6 72.7 134.8 35.5 149.1 356.9 56.0 52.4 87.1 23.7 1036.6 长春Changchun 7.1 9.6 23.4 42.2 162.0 30.5 276.3 205.9 7.9 41.0 51.7 20.7 878.3 哈尔滨Harbin 4.6 17.6 26.8 44.4 115.6 68.3 184.7 57.8 16.5 13.9 22.2 18.9 591.3 上海Shanghai 40.6 80.2 172.8 96.3 60.9 100.4 124.0 202.0 120.5 81.0 5.0 45.2 1128.9 南京Nanjing 18.8 115.6 117.8 197.9 56.1 62.1 343.2 142.1 181.1 32.1 7.6 24.0 1298.4 杭州Hangzhou 37.1 151.2 300.4 127.9 65.1 163.3 256.5 164.6 212.9 158.0 25.5 65.6 1728.1 合肥Hefei 19.7 84.2 120.7 160.7 91.7 106.5 340.5 150.5 185.7 27.7 8.0 20.9 1316.8 福州Fuzhou 63.4 138.8 166.1 326.2 173.9 315.0 122.8 53.2 132.2 61.7 10.8 40.4 1604.5 南昌Nanchang 86.9 109.4 276.7 302.5 501.0 404.4 144.1 63.1 104.5 55.5 19.6 143.5 2211.2 济南Ji’nan 6.7 21.2 15.7 11.0 37.4 84.1 155.4 421.8 64.6 1.5 1.5 820.9 郑州Zhengzhou 0.2 13.2 15.4 54.6 21.6 18.7 152.6 178.6 141.1 2.8 1.5 600.3 武汉Wuhan 28.5 49.5 150.6 140.3 138.7 152.7 389.7 83.6 91.0 83.5 14.6 15.2 1337.9 长沙Changsha 31.0 63.8 141.2 174.6 323.1 276.4 75.3 141.9 173.6 61.3 36.5 127.7 1626.4 广州Guangzhou 69.5 71.7 19.0 256.7 584.5 322.7 164.9 250.5 558.6 28.9 2.1 24.5 2353.6 南宁Nanning 150.7 3.8 9.1 126.8 168.4 282.1 326.1 103.8 161.5 2.5 10.1 32.0 1376.9 海口Haikou 52.0 22.1 7.5 60.9 136.9 113.1 219.3 424.5 109.3 1212.9 64.9 21.7 2445.1 重庆(沙坪坝)Chongqing(Shapingba) 20.8 13.4 47.4 141.6 121.9 197.1 185.0 105.6 57.2 62.5 56.7 35.5 1044.7 成都(温江)Chengdu(Wenjiang) 0.3 3.1 21.5 29.1 66.1 106.3 238.2 291.9 150.0 16.6 6.2 7.5 936.8 贵阳Guiyang 7.1 6.3 23.3 57.2 95.0 189.9 140.3 144.1 156.7 104.2 38.8 47.1 1010.0 昆明Kunming 3.4 22.1 27.9 43.6 84.3 159.5 215.4 98.8 150.1 34.9 29.1 869.1 拉萨Lhasa 0.1 2.9 5.0 8.8 35.2 86.3 142.7 70.1 8.7 359.8 西安Xi’ an 11.0 18.8 47.1 41.9 25.6 106.4 150.1 72.0 43.4 10.3 0.7 527.3 兰州(皋兰)Lanzhou(Gaolan) 0.8 0.5 0.2 16.0 47.0 44.8 10.3 18.6 31.8 20.6 1.4 192.0 西宁Xining 1.2 1.2 4.2 17.6 99.0 50.8 58.2 65.4 72.6 33.2 0.4 1.2 405.0 银川Yinchuan 10.1 0.6 5.3 31.1 67.8 34.6 4.0 39.4 13.4 206.3 乌鲁木齐Urumqi 15.6 9.5 46.8 30.0 26.2 31.2 13.2 12.5 5.1 32.5 28.3 31.5 282.4 注本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 Note Figures in the table come from China Statistical Y earbook 2011. 19

我国重点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2004年度我国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2005年2月5日 一、2004年我国主要城市的地价状况 (一)地价总体水平继续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 2004年全国各大城市的综合地价水平为1198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6.08%,继续呈现平稳上涨的势头。其中商业用地平均地价为1988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6.67%,增长率上升了0.15个百分点;住宅用地平均地价为1166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8.94%,增长率上升了3.87个百分点;工业用地平均地价为481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1.92%,增长率下降了0.47个百分点。 表1 全国城市地价平均水平历年变化情况(元/平方米)

图1 全国城市地价平均水平历年比较 (二)从区域监测结果来看,东南区的地价水平最高,西北区的地价水平最低,中南、西南、东北区地价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区域平均地价水平来看,在东南、中南、西南、华北、西北、东北等六区中,东南区的地价水平最高,达到了1621元/平方米,西北区的地价水平最低,只有777元/平方米,远低于全国1198元/平方米的平均地价水平。从不同区域的地价增长率来看,与2003年相比,西南区、中南区、东北区综合地价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10.56%、9.24%、7.25%,东南区、华北区、西北区地价也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增幅较小,分别为5.10%、5.11%、2.71%。 表2 2004年全国各区不同用途地价水平(元/平方米)

图2 2004年全国分区不同用途土地地价增长率比较(三)在三大重点地区中,京津两市地价继续处于高位,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价增幅较大,珠江三角洲地区增幅较小 2004年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两市三个重点地区的地价监测结果表明,京津两市的地价水平继续处于高位,综合地价水平为2009元/平方米,远高于全国平均的1198元/平方米,其中商业、住宅、工业用地地价分别为3875元/平方米、1746元/平方米、520元/平方米,但京津两市综合地价增长率为5.76%,基本与全国6.08%的平均增长率持平。 与2003年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价增长率较大,为6.9%。其中商业、住宅、工业用地的地价增长率分别为7.33%、12.16%、2.24%, 均大于全国各类用地平均增长率,其中住宅用地地价增长明显,2004年长江三角洲的住宅用地地价达到1540元/平方米,远高于全国平均的1166元/平方米。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价增长率较低,只有1.84%,地价基本保持稳定。其中商业、住宅、工业用地地价小幅上涨,增长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1.28%、2.31%、1.46%。 表3 2004年重点地区不同用途用地地价水平比较(元/平方米)

江苏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江苏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2015年度 江苏省地价所 二〇一六年四月

前言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实现良好开局。2015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116.4亿元,同比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28.6亿元,同比增长1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同比下降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①。 为及时了解全省土地市场运行态势,掌握全省城市地价变化信息,不断提高国土资源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根据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统一部署和组织,江苏省地价所开展了全省2015年度地价动态监测工作,在此基础上分析汇总编制了本报告。 ①数据来源:2015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目录 一、2015年度全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概况 (1) (一)监测范围 (1) (二)监测时段 (2) (三)工作任务 (2) (四)监测数据采集 (2) (五)监测对象与说明 (3) (六)地价内涵的设定 (3) (七)地价水平、地价指数的测算方法 (3) 二、2015年度全省城市地价状况分析 (4) (一)全省地价总体状况 (4) (二)三大监测地区地价状况 (5) (三)江苏省省辖市市域地价状况 (6) (四)江苏省省辖市市区地价状况 (6) 三、2015年度全省城市地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 (一)在区域经济和土地市场的共同作用下,综合地价微幅上升 (6) (二)政策组合效应初显,一定程度影响地价走势 (7) (三)房地产市场呈现分化态势 (7) (四)受实体经济下行和工业用地政策影响,工业地价增速放缓 (7) 四、2016年度全省城市地价变化趋势预测 (8)

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一一年第四季度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2012年2月15日

内容摘要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国家宏观政策注意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涨幅逐步趋稳,国际收支继续改善,就业形势较好,国民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201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47.1万亿元,同比增长9.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4%。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2011年前三季度,面对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先后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3个百分点,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共0.75个百分点,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引导货币信贷增长平稳回调,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进入10月份以后,针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蔓延、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价格涨幅逐步回落等形势变化,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暂停发行三年期央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调整优化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有关参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三农”和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信贷支持。总体看,稳健货币政策实施成效逐步显现。 货币信贷增速平稳回调,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2011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85.2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上年低6.1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8%,增速比上年低

4.1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7.47万亿元。2011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2.83万亿元,其中债券融资明显增多。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总体稳步上行,12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8.01%,比年初上升1.82个百分点。2011年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3009元,比上年末升值 5.11%。 当前,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也要看到,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仍然极为复杂和严峻。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短期内难以有效解决,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 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部署,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密切监测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协同发挥好逆周期调节功能,在总量适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调节好货币信贷供给,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推动金融市场规范发展,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持金融体系稳定。

201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第三方支付核心数据发布

201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第三方支付核心数据发布 ◆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市场监测方法 通过对行业专家、厂商、渠道进行深入访谈,对相关行业主要情况进行了解,并获得相应销售和市场等方面数据。 桌面研究,对部分公开信息进行比较,参考用户调研数据,最终获得行业规模的数据。 结合艾瑞咨询网民网络行为连续性研究系统iUserTracker分析。 艾瑞获得一些公开信息的渠道:政府数据与信息、相关的经济数据、行业公开信息、企业年报、季报、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 ◆ 2011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整体发展情况 中国支付行业网上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达到22038亿元,增速达到118.1%; 中国移动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达到481亿,用户规模达到1.9亿; 共101家企业获得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支付行业迎来全新运营主体; 多项监管法规待颁布,第三方支付行业全面进入监管时代。 ◆ 2011年中国支付行业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达到22038亿元 2011年中国支付行业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达到22038亿元,增速达118%; 传统电商行业应用占比持续下滑,创新业务模式促进行业快速发展。 整体行业格局稳中有变,支付宝领跑互联网支付市场

◆ 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481.4亿,用户规模达1.9亿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481.4亿; 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到1.9亿。

◆ 2011年移动互联网支付成为移动支付增长主要动力,近端支付潜力巨大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中移动互联网支付占比达到39.8%; 近端支付占比稳步提升,达到3.4%; 短信支付交易规模占比较2010年有明显下滑,下降至56.8%。

2011年第四季度安全工作总结

博山区煤矿二〇一一年 第四季度安全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在区大班子领导和上级监管部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以建设“平安煤矿”、“和谐煤矿”、实现“安全发展”为己任,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446号令)、《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抓好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及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要求,深化煤矿安全集中整治、狠抓煤矿恢复生产验收、煤矿安全管理等工作,并持续开展了以“‘一通三防’、‘防治水’”和“排查事故隐患、落实安全责任”为重点的安全大检查活动;同时,大力开展煤矿“双基”建设和“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奠定了安全生产基础;配合国土局加强了对已取缔无证非法煤井和已关闭煤井的巡查,确保了“平安煤矿”的建设。 一、今年以来主要安全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我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狠抓煤矿恢复生产验收、煤矿安全管理等工作,全区4处煤矿,1处矿井正在技改中,2处正在不确定中。全年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6次,下井100矿次,查出并整改地面、井下隐患1000余条,杜绝了重大事故的发生;组织煤矿职工全员培训2次,培训2000人次,提高了从业人员素质;各煤矿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狠抓投入,在质量标准化建设和安全生产专项集中整治活动中总投资达4500万元,抗灾能力得到明显加强;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为安全

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关”字当头,形势严峻 建国以来,我国共发生死亡百人以上的矿难20起,而2005年就发生了四起,而且都发生在国家安监局升格为国家安监总局以后。四起特大矿难的发生,使全国煤矿安全形势变得空前严峻。广东梅州“8.7”特别重大透水事故发生23天后,《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446号令)便出台了,规定出台速度之快,责任划分之明确,处罚之严厉,操作性之强,均是前所未有。2006年关闭年产量为3万吨以下的煤井,2007年关闭年产量为6万吨以下的煤井,2008年关闭年产量为9万吨以下的煤井,今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11〕67号)“加大地下小矿山关闭力度,推进矿山企业兼并重组。凡是核定能力或生产规模(截至2011年6月,以生产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载明的数据为准)煤矿达不到30万吨/年、铁矿达不到15万吨/年、金矿达不到4万吨/年、石膏矿达不到30万吨/年、粘土矿达不到5万吨/年的,到2015年年底前一律予以关闭。由各市政府和省相关部门结合各矿山实际制定关闭规划,分年度分批组织实施。从现在起,对核定能力或生产规模达不到上述规模要求的矿山企业,原则上不再批准进行扩能改造,确因资源丰富需要扩能改造的,必须按新建矿井程序报批。”“关”字当头,就是我们今天和将来所面临的形势。 三、领导重视,责任重大

江苏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前言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二年,面对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我省统筹推进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各项工作,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增速总体平稳,质量稳步提升,结构不断优化,民生继续改善,物价涨幅回落。 2012年我省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市场微调政策相继出台,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地价增速趋缓。2012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206亿元,同比增长11.5%;商品房销售面积9019.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2%;成交均价止跌略涨。2012年我省严格落实土地供应政策,积极保障发展用地,全年土地供应总量45953.26公顷,同比增长4.61%,为全省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及时了解全省土地市场运行态势,掌握全省城市地价变化信息,不断提高国土资源部门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江苏省地价所受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委托负责全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组织实施和技术分析工作,在全省县城镇以上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汇总编制了本报告。 目录 一、2012年度江苏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概况 (1) 二、2012年度江苏省城市地价状况 (2) 三、2012年度江苏省城市地价变化分析 (4) 四、2012年度江苏省城市地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5) 五、2013年度江苏省城市地价变化趋势预测 (6)

2012年度江苏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一、2012年度江苏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概况 1.工作任务 本次报告主要完成2012年度全省县城镇以上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数据的汇总、分析。主要包括:(1)2012年度江苏省总体地价水平及地价指数测算; (2)2012年度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地价水平及地价指数测算;

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公信力——以2011年第四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为个案

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公信力 ———以2011年第四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为个案研究 余玉婷 (厦门大学) 摘要:微博,社交门户网站等新媒体的出现使网络舆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传播,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对该政府的公信力有深刻的影响。文章采用简易的定量分析和内容分析研究方法,以2011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第四季度地方舆情应对能力推荐榜为个案研究对象,总结出影响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主要指标,从中找出新媒体,网络舆情,地方政府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得出地方政府应理性应用新媒体而不能漠视其强大的舆论监督功能。 关键词:新媒体政府公信力网络舆情 21世纪是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期,互联网成为人们交流信 息,获取资源的重要渠道。随着我国网民的不断增多,新媒体的应用也逐渐的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逐步居于重要位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 )2012年7月份发布了《第30次互联网报告》,指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在普及率达到约四成的同时,中国网民增长速度延续了自2011年以来放缓的趋势,2012年上半年网民增量为2450万,普及率提升1.6个百分点。网民规模的扩大使事件的影响力也急剧上升,很多突发事件上升为公共事件,网络舆论也逐渐难以控制。在这种背景下,地方政府的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受到很大的挑战。微博和新的操作系统的手机的出台使得新媒体日益进入大众的视野,与传统的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舆论的效力更加难以捕捉。地方政府若能充分的利用新媒体应对网络舆情,便会大大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一.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现状描述 在描述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的变化之前,文章认为有必要先对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进行大致的描述,对其数据来源有清楚的认识。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是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舆情监测、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在舆情监测和分析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09年开始,舆情监测室对外发布了“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网络文化热点排行榜”、“央企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排行榜”、“企业网络舆情应对能力与声誉管理研究报告”等定期发布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中国已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突发事件处置“黄金4小时”、地方网络论坛是民意表达的最短路径、培养“体制内”意见领袖等新理念,编写了实用性强的舆情案例库、舆情分析师手册等工具书。 本文将以2011年第四季度地方应对舆情能力推荐榜为个案研究。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从100多家境内外报刊的新闻报道和评论,8家门户网站的新闻跟帖,约30家论坛/BBS ,400余名网络“意见领袖”博客,以及微博客、QQ 群和播客网站中,梳理出了2011年第四季度十件“舆情热点事件”,并按照“官方响应、信息透明度、地方公信力”3个常规指标,以及“动态反应、官员问责、网络技巧”3个特殊指标,对2011年第四季度十件“舆情热点事件”的政府应对、处置能力做出了评估,同时推荐若干个应对网络舆情经验予以推广,具体结论是 : 说明:“官方响应”,即地方党政机构对于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的响应和表达情况,包含响应速度、应对态度、响应层级(是否有党政主要领导人、部门领导人和警方发声);“信息透明度”,即地方党政机构的新闻发布的透明度,官方媒体报道情况,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管理,以及对外媒体的态度等;“地方公信力”,即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发酵前后对政府的信任度、满意度,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地方党政机关形象的综合影响;“动态反应”,即地方党政机构随着舆情的发酵,矛盾的激化或转移,迅速调整立场、更换手法;“官员问责”,即对舆论关注的不作为或无良官员做出处理;“网络技巧”,即很好地运用网络等新媒体进行信息发布和意见沟通,熟悉网络宣传和引导技巧。 本表数据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单学刚等分析师采用“列名小组法(德比克法)”对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表现进行分项评估后得出。其中“官方响应、信息透明度、地方公信力”三项为常规指标,分值区域分别为-10至10分,“动态反应、官员问责、网络技巧”三项为特殊指标,分值区域分别为0至3分。舆情分析师依据以上各项指标对政府表现分别做出评价,政府表现越出色、应对越得体则得分越高,反之则得分越低。最终依据各项表现综合所得总分,得出蓝、黄、橙、红四色级别,警报程度相应由低到高。其中总分 20.00分(含)以上为蓝色,表示政府应对总体较为得体;总分10.00—20.00分(不含)为黄色,表示政府应对有待进一步加强;总分5.00—10.00(不含)为橙色,表示政府应对存在明显问题;总分5.00分(不含)以下为红色,表示政府应对严重失当,存在重大缺 陷。 通过上述表格我们可以发现十大舆情事件下政府的网络舆情能力有较大的差别。2011年第四季度十大网络舆情事件,云南省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最强,陕西,山西,甘肃等次之,江西和河南的应对能力则明显于弱于其他地方政府的应对能力。笔者将每个指标对应的10个数据制作折线图展现变化规律。 具体表格和折线图如下 从数据表和折线图,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指标对应的极差有很大的差别,在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的不同指标下,各地政府有着不同的表现。其中,官方响应指标极差明显,而且数值逐渐降低呈 政治 党政建设41--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和网格点基准地价更新信息管理系统-最新资料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和网格点基准地价更新信息管理系统 基准地价是我国城市地价管理和土地市场管理的重要科学依据。由于基准地价是城市规划控制范围内各个土地定级单元或者用地类型区域土地使用权的平均价格, 其评定工作涉及面广, 并且是在大量土地和房地产交易价格样点资料的基础上, 通过统一地价内涵, 进行交易情况修正、时间修正、区域因素修正和个别因素修正后完成的。如果没有充分的资料积累, 每次基准地价更新将是一个耗时长, 需要投入人力多的工作。 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要求, 国内的主要城市和重点地区需要根据《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技术规范》建立地价监测点的, 并定期上报地价动态变化情况, 目的是全面、准确地掌握地价数据分析地价变化趋势, 为宏观调控土地市场提供决策依据。这是一项长期日常工作,需要不断收集地价变化的相关资料,并按季/年 汇总上报。建立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 使城市土地价格资料的采集、汇总和整理系统化和制度化。有了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 不仅可以掌握每个地价监测点的地价水平, 也可以其为基础进行地价指数的编制,这就为基准地价更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基准地价可以方便地利用地价监测点价格和相应的地价指数进行更新。因此, 有必要构建一个计算机系统,用于城市地价动态监测资 料的输入、汇总、整理, 并将监测点的地价资料作为基准地价更

新的一部分数据来源,配合基准地价更新所需要的其他资料, 快速完成城市基准地价更新。 1 软件系统 1.1系统概述 整个系统实际上包括地价动态监测和网格点基准地价更新两大部分:(1) 地价动态监测包括地价区段划分/ 变更、监测点设立/ 变更、交易样点设立/ 变更、监测点和交易样点价格评估、区段和级别平均地价计算、级别、区段及监测点地价指数计算、土地供需信息采集、房屋供需信息采集、相关社会经济指标信息采集以及季/ 年报告和表格的生成等。(2) 网格点基准地价更新包括地价控制点的布设、网格点基准地价的计算、等值线图的绘制、级别划分、级别/区片/各种用途等地价计算、各种地价指数计算、地价分析所需要的地价水平剖面图、直方图的生成等。以上只是系统的基本需求, 在这些基本需求中隐藏着以下的复杂性。 (1) 地价动态监测技术标准的不确定性。地价动态监测是一项新的工作, 理论研究和技术标准都在不断的完善中。因此要求软件系统必须具有扩展性, 可以由估价师根据需要进行调整。(2) 地价评估方法的不确定性。地价评估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异性。例如不同地方的土地取得成本与地方法规有关, 同时地方法规几年后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要求评估方法和公式不能固化 应该可以由估价师根据需要自己定义。(3) 地价计算过程的重复 性。在地价计算工作中, 价格计算出来后, 还需要与实际情况进行验证,并可能反复调整某些参数。所以地价的计算是个重复性的 工作。因此要求系统能够对地价的计算参数进行快速修改并计算。(4) 网格点基准地价更新过程的复杂性。网格点基准地价更新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 从地价控制点的布设―网格点基准地价的计算―等值线图的绘制―级别划分到级别/ 区片 / 各种用途等地价计算, 整个过程都可能在与实际情况进行验证后重复

我国重点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分析报告

《2004年度我国重点地区和要紧都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2005年2月5日 一、2004年我国要紧都市的地价状况 (一)地价总体水平接着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 2004年全国各大都市的综合地价水平为1198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6.08%,接着呈现平稳上涨的势头。其中商业用地平均地价为1988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6.67%,增长率上升了0.15个百分点;住宅用地平均地价为1166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8.94%,增长率上升了3.87个百分点;工业用地平均地价为481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1.92%,增长率下降了0.47个百分点。 表1 全国都市地价平均水平历年变化情况(元/平方米)

图1 全国都市地价平均水平历年比较(二)从区域监测结果来看,东南区的地价水平最高,西北区的地价水平最低,中南、西南、东北区地价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区域平均地价水平来看,在东南、中南、西南、华北、西北、东北等六区中,东南区的地价水平最高,达到了1621元/平方米,西北区的地价水平最低,只有777元/平方米,远低于全国1198元/平方米的平均地价水平。从不同区域的地价增长率来看,与2003年相比,西南区、中南区、东北区综合地价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不为10.56%、9.24%、7.25%,东南

区、华北区、西北区地价也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增幅较小,分不为5.10%、5.11%、2.71%。 表2 2004年全国各区不同用途地价水平(元/平方米) 图2 2004年全国分区不同用途土地地价增长率比较

(三)在三大重点地区中,京津两市地价接着处于高位,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价增幅较大,珠江三角洲地区增幅较小2004年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两市三个重点地区的地价监测结果表明,京津两市的地价水平接着处于高位,综合地价水平为2009元/平方米,远高于全国平均的1198元/平方米,其中商业、住宅、工业用地地价分不为3875元/平方米、1746 元/平方米、520元/平方米,但京津两市综合地价增长率为5.76%,差不多与全国6.08%的平均增长率持平。 与2003年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价增长率较大,为6.9%。其中商业、住宅、工业用地的地价增长率分不为7.33%、12.16%、2.24%, 均大于全国各类用地平均增长率,其中住宅用地地价增长明显,2004年长江三角洲的住宅用地地价达到1540元/平方米,远高于全国平均的1166元/平方米。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价增长率较低,只有1.84%,地价差不多保持稳定。其中商业、住宅、工业用地地价小幅上涨,增长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不为1.28%、2.31%、1.46%。

第四季度会议纪要

杨安…2011? 16号 杨树岭镇安全生产委员会 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纪要 时间:2011年11月18日 地点:镇政府二楼会议室 主持:管立军 参加:安云成魏景瑞管春清杨景荣管瑞杰宋长春刘宝平李仁杰李乃杰沈树合 王秀娟林方武潘丽平刘玉梅何淑兰 刘艳杰 各企业主管安全生产矿长(厂长) 按照镇党委政府统一安排,结合本镇实际,会上就全镇冬季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上明确:目前已进入冬季,据专家预测,今年可能是千年一遇的寒冬,对此我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冬季是安全生产事故的易发期、高发期,当前又是十一五收关十二五开局的关键期,希望各企业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审时度势,超前谋划,落实举措,立即开展百日安全隐患

整治攻坚活动。活动要重点围绕冬季防寒、防冻、防火、防中毒“四防”展开,排查隐患,确保冬季及两节期间安全生产。 一、防寒 重点抓好矿山生产生活区锅炉、压力管道、压力表、安全阀等冬季供暖设施检验维护,做好防寒鞋、防寒帽、防寒服、手套等劳保用品的发放,解决好冬季生产、生活保暖。 二、防冻 (1)露天矿山 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结合天气特点,合理安排露天采场采剥、排土生产作业,风雪天气不能确保安全的一律停止作业;二是雪后加强对采场边坡、排土现场、穿孔爆破等场所的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各类隐患;三是加强装卸、运输车辆管理。严格实施装卸、运输作业操作规程,加强日常检查维护和保养,及时清除运矿、装卸地段冰雪,遇雪天要对车辆采取防滑措施,保证道路运输安全。 (2)地下矿山 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重点做好井口、井筒防冻、防坠工作,防止井口、井筒结冰影响提升运输安全;二是落实好斜井、平硐、安全出口等主要行人通道的防冻防滑措施;三是加强对绞车、主扇风机、水泵、井架、天轮、罐笼、防坠器、地面轨道运输矿车等设施设备检查维修,落实好各种防冻措施,确保系统正常运转;四是做好通风系统的检查、检测和管理,确保井下温度、风质风量达到安全要求。 (3)尾矿库

2017深圳地价状况分析报告

2017年度深圳市地价状况分析报告 编制说明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是依据国土资源部要求,在全国105个监测城市内,分商服、住宅、工业三类土地用途,分别确定监测范围,划分地价区段,选择监测样点,每季度对监测样点进行调查、评估和统计汇总,通过各项指标对城市地价状况进行全面描述,对城市地价状况做出基本评价和判断,最后生成相关信息向社会发布。动态监测项目中各项指标的内涵定义如下: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的样点地价,是某类用途的土地监测样点在设定条件下的土地评估价值。 商服样点的地价内涵为在正常土地市场条件下,设定土地开发程度为“五通一平”,容积率2.0,出让年限40年的完整土地使用权,于设定基准日的商服用途的土地评估价值; 住宅样点的地价内涵为在正常土地市场条件下,设定土地开发程度为“五通一平”,容积率3.0,出让年限70年的完整土地使用权,于设定基准日的住宅用途的土地评估价值; 工业样点的地价内涵为在正常土地市场条件下,设定土地开发程度为“五通一平”,容积率1.5,出让年限50年的完整土地使用权,于设定基准日的工业用途的土地评估价值。 季度的地价是指以该季度最后一天为基准日,在设定条件下监测样点的评估地价,或各行政区域的某类用途地价。

年度的地价是指以该年度最后一天为基准日,在设定条件下监测样点的评估地价,或各行政区域的某类用途地价。 某类用途地价区段的地价水平,是该区段范围内该类土地用途的监测样点地价的算术平均值。 行政区域的某类用途地价,是区域内该类土地用途的区段地价加权平均值。 行政区域的综合地价,是该区域的商服、住宅、工业三类用途地价的加权平均值。 深圳市的地价动态监测工作,是依据相关技术规范,将城市主城区设为商服、住宅用地的地价监测范围,将工业聚集区设为工业用地的监测范围。2017年度,深圳市三类用途的监测样点共150个,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盐田区、宝安区和龙岗区的样点数量分别为40、23、28、8、25、26个。由于深圳市动态监测范围与行政区域范围不一致,且各行政区内的监测样点数量较少,动态监测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行政区的地价变化趋势,但不能准确代表各行政区的地价水平。 本报告是对2017年度深圳市动态监测成果的汇总与分析,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报告中的“地价”均指土地评估价值。本报告中的社会经济数据来自深圳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商品房销售数据来自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市海洋局)发布的深圳规划国土部门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腾讯公布201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

即时发布 腾讯公布201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 香港,2012年3月14日 – 中国领先的互联网服务和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供应商–腾讯控股有限公司(“腾讯”或“本公司”,香港联交所股票编号: 00700)今天公布截至2011年12月31日未经审核的第四季度综合业绩及经审核的全年综合业绩。 2011年全年业绩摘要: 总收入为人民币284.961亿元(45.225亿美元1),比去年同期增长45.0%。 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30.428亿元(36.57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8%。 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32.708亿元(5.19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4%。 网络广告收入为人民币19.922亿元(3.16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2%。 毛利为人民币185.678亿元(29.46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3%。毛利率由去年的67.8%降至65.2%。 经营盈利为人民币122.535亿元(19.44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6%。经营盈利率由去年的50.1%降至43.0%。 非通用会计准则经营盈利2为人民币132.107亿元(20.96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3%; 非通用会计准则经营利润率由去年的52.8%降至46.4%。 期内盈利为人民币102.248亿元(16.2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0%。净利率由去年的41.3%降至35.9%。 非通用会计准则期内盈利2为人民币110.056亿元(17.46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3%; 非通用会计准则净利率由去年的44.0%降至38.6%。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人民币102.031亿元(16.19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7%。 非通用会计准则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2为人民币109.402亿元(17.36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5%。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5.609元,每股摊薄盈利为人民币5.490元。 董事会建议派发每股股息港币0.75元,此建议需获股东大会最后批准通过。之后将于2012年5月30日派发。 2011年第四季度业绩摘要: 总收入为人民币79.225亿元(12.574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5.7%,比去年同期增长43.4%。 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64.018亿元(10.160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6.6%,比去年同期增长46.0%。 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8.543亿元(1.356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1.1%,比去年同期增长17.3%。 1美元数据基于1美元兑人民币6.3009元计算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