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走得太远太快,灵魂跟不上了

中国人走得太远太快,灵魂跟不上了

中国人走得太远太快,灵魂跟不上了
中国人走得太远太快,灵魂跟不上了

中国人走得太远太快,灵魂跟不上了

作者:白岩松

1.

走在人群中,我习惯看一看周围人的手腕,那里似乎藏着一个属于当代中国人的内心秘密,从不言说,却日益增多。

越来越多的人,不分男女,会戴上一个手串,这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与安心的意味,这手串停留在装饰与信仰之间,或左或右。这其中,是一种怎样的相信或怎样的一种抚慰?又或者,来自内心怎样的一种焦虑或不安?

手串有助于平静吗?我们的内心,与这看似仅仅是装饰的东西有什么样的关系?人群中,又为什么几乎没有人谈论过它?

沉默之中,埋藏着我们怎样的困惑?

这是一个传统的复归,还是一个新的开始?这是因祈福而产生的下意识行为?还是因不安而必然的求助?

2.

2006年的最后一天,我去301医院看望季羡林先生。到达时是上午,而很早就起床的季老,已经在桌前工作了很久,他在做的事情是:修改早已出版的《佛教十五讲》。他说:“对这个问题,我似乎又明白了一些。”

话题也就从这儿开始,没想到,一发不可收,并持续到整个聊天的结束。

“您信佛吗?”我问。

“如果说信,可能还不到;但我承认对佛教有亲近感,可能我们很多中国人都如此。”季老答。

接下来,我好奇的是:快速前行的中国人,现在和将来,拿什么抚慰内心?

季老给我讲了一个细节。有一天,一位领导人来看他,聊的也是有关内心的问题,来者问季老:主义和宗教,哪一个先在人群中消失?

面对这位大领导,季老没有犹豫:假如人们一天解决不了对死亡的恐惧,怕还是主义先消失吧,也许早一天。

和季老相对而谈的这一天,离一年的结束,没几个小时了,冬日的阳光照在季老的脸上,也温暖着屋内的其他人。

那一天,季老快乐而平静。我与周围的人同样如此。

3.

又一天,翻阅与梁漱溟先生有关的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翻到后记,梁先生的一段话,突然让我心动。

梁老认为,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

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是啊,从小求学到三十而立,不就是在解决让自己有立身之本的人与物之间的问题吗?没有学历、知识、工作、钱、房子、车这些物的东西,怎敢三十而立呢?而之后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女,为人夫妻,为人上级为人下级,为人友为人敌,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你又怎能不认真并辛苦地面对?

但是随着人生脚步的前行,走着走着,便依稀看见生命终点的那一条线,什么都可以改变,生命是条单行道的局面无法改变。于是,不安、焦虑、怀疑、悲观……接踵而来,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还是那一个老问题——我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去哪儿呢?

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

4.

如果更深地去想,又何止是人生要面对这三个问题的挑战?

中国三十余年的改革,最初的二十多年,目标很物化,小康、温饱、翻两番,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是生存的需求;而每一个个体,也把幸福寄托到物化的未来身上。

这些物化的目标陆续实现,但中国人也逐渐发现,幸福并没有伴随着物质如约而来,整个人群中,充满着抱怨之声,官高的抱怨,位卑的抱怨,穷的抱怨,富的也抱怨,人们似乎更加焦虑,而且不知因何而存在的不安全感,像传染病,交叉感染。上面不安,怕下面闹事;下面也不安,怕上面总闹些大事,不顾小民感受;富人不安,怕财富有一天就不算数了;穷人也不安,自己

这个时候,和谐社会的目标提了出来,其实,这是想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力图让人们更靠近幸福的举动。不过,就在为此而努力的同时,一个更大的挑战随之而来。

在一个十三亿人的国度里,我们该如何解决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我们人群中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精神家园在哪里?我们的信仰是什么?

都信人民币吗?

我们的痛苦与焦虑,社会上的乱像与功利,是不是都与此有关?

而我们除了幸福似乎什么都有,是不是也与此有关?

幸福,成了眼下最大问题的同时,也成了未来最重要的目标。

可是,幸福在哪里?

5.

幸福在哪里暂且不说,痛苦却是随时可以感受得到。

这个社会的底线正不断地被突破,奶粉中可以有三聚氰胺;蔬菜中可以有伤人的农药;仅仅因为自己不舒服便可以夺走与自己无关人的性命;为了钱,可以随时欺骗,只要于己有利,别人,便只是一个可供踩踏的梯子。理想,是一个被嘲笑的词汇。

这样的情形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随处可见。

没有办法,缺乏信仰的人,在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里,便无所畏惧,便不会约束自己,就会忘记千百年来先人的古训,就会为了利益,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地狱。

有人说,我们要守住底线。但早就没了底线,或者说底线被随意地一次又一次突破,又谈何守住底线?可守的底线在哪里?

一天下午,我和身后的车辆正常地行驶在车道上,突然间,一辆豪华车逆行而来,鸣笛要我们让路,可是正常行驶的我们无路可躲,于是,感觉被怠慢的那个车主,在车过我们身边时,摇下车窗痛骂一番。那一瞬间,我惊呆了:为这辆逆行而来的车和这个充满愤怒的人。车主是一位年轻女子,面容姣好,像是有钱也受过良好教育,然而,这一瞬间,愤怒让她的面容有些扭曲。

被指责的同时,我竟然没有一丝的愤怒,倒是有一种巨大的悲凉从心中升起。因为我和她,不

如果是简单的坏,或是极端的好,也就罢了,可惜,这是一个人性最复杂的时代。

医生一边拿着红包,一边接连做多台手术,最后累倒在手术台上;教师一边体罚着学生,坚决应试教育,另一边多年顾不上家顾不上自己的孩子,一心扑在工作上;官员们,也许有的一边在腐败贪污着,另一边却连周末都没有,正事也干得不错,难怪有时候百姓说:“我不怕你贪,就怕你不干事!”

其实,说到我们自己,怕也是如此吧。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边是坠落一边在升腾,谁,不在挣扎?

对,错,如何评价?好,坏,怎样评估?

岸,在哪里?

7.

有人说,十三亿中国人当中,有一亿多人把各种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比如选择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还有一亿多人,说他们信仰共产主义,再然后,就没了。也就是说,近十一亿中国人没有任何信仰。

这需要我们担心吗?

其实,千百年来,中国人也并没有直接把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在这方面,我们相当多人是怀着一种临时抱佛脚的态度,有求时,点了香带着钱去许愿;成了,去还愿,仅此而已。

但中国人一直又不缺乏信仰。不管有文化没文化,我们的信仰一直藏在杂糅后的中国文化里,藏在爷爷奶奶讲给我们的故事里,藏在唐诗和宋词之中,也藏在人们日常的行为礼仪之中。于是,中国人曾经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尊重教育,懂得适可而止。所以,在中国,谈到信仰,与宗教有关,更与宗教无关。那是中国人才会明白的一种执著,但可能,我们这代人终于不再明白。

从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所有这一切被摧毁得荡然无存,我们也终于成了一群再没有信仰的孩子。这个时候,改革拉开了大幕,欲望如期而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在没有信仰的心灵空地放肆地奔腾。

于是,那些我们听说和没听说过的各种怪异的事情,也就天天在我们身边上演,我们每一个人,是制造者,却也同时,是这种痛苦的承受者。

钱和权,就越来越像是一种信仰,说白了,它们与欲望的满足紧密相联。

曾经有一位评委,看着台上选手用力地表演时,发出了一声感慨:为什么在他们的眼睛里,我再也看不到真诚和纯真,而只是宝马和别墅?

其实,这不是哪一个选手的问题,而是时代的问题。人群中,有多少个眼神不是如此,夜深人静时,我们还敢不敢在镜子中,看一看自己的眼睛?

权力,依然是一个问题。

个人崇拜减少了,可对权力的崇拜,却似乎变本加厉。

不知是从哪一天开始,上下级之间充满了太多要运用智慧和心智的相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领导面前,下属变得唯唯诺诺,绝对没有主见?一把手的权力变得更大,顺应领导的话语也变得更多,为了正确的事情可以和领导拍桌子的场景却越来越少。

其实,是下属们真的敬畏权力吗?

你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可能并非如此。或许是下属们早已变得更加聪明和功利,如果这样的顺从可以为自己带来好处或起码可以避免坏处,为何不这样做?

但问题是,谁给了下属这样的暗示?

9.

每一代人的青春都不容易,但现今时代的青春却拥有肉眼可见的艰难。时代让正青春的人们必须成功,而成功等同于房子、车子与职场上的游刃有余。可这样的成功说起来容易,实现起来难,像新的三座大山,压得青春年华喘不过气来,甚至连爱情都成了难题。

青春应当浪漫一些,不那么功利与现实,可现今的年轻人却不敢也不能。房价不断上涨,甚至让人产生错觉:“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才算。”后来总经理们太过分,总理急了,这房价才稍稍停下急匆匆的脚步。房价已不是经济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也许短期内房价会表态性地降一些,然而往前看,你会对房价真正下跌抱乐观态度吗?更何况房价动不动就三万四万一平米,它降不降还跟普通人有关系吗?所以,热了《蜗居》。

而《暗算》的另类流行,又暴露着职场中的生存不易,论资排辈经过短暂退却,重又占据上风,青春,在办公室里只能斗智斗勇不敢张扬,不大的年龄却老张老李的模样。

至于蚁族们,在高涨的房价和越来越难实现的理想面前,或许都在重听老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或许逃离北上广,回到还算安静的老家才是出路?

浪漫固然可爱,然而面对女友轻蔑一笑之后的转身离去,浪漫,在如今的青春中,还能有怎样的说服力?

如果一个时代里,青春正万分艰难地被压抑着,这时代,怎样才可以朝气蓬勃?如果人群中,青春中的人们率先抛弃了理想,时代的未来又是什么?

10.

改革三十余年,我们进步了太多,这一切,都有数据可以证明。

而新闻进步了多少?又用怎样的数据证明着?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可以用数据证明的东西,但是,依然有太多的标准,比如,是否有真正优秀的人才还愿意把自己的理想在这里安放;再比如,不管经历日复一日怎样的痛苦,仍然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社会的进步中,感受到一点小小的成就感。

假如并非如此呢?

假如真正有理想有责任的新闻人,永远感受的是痛苦,甚至在领导的眼里,反而是麻烦的制造者,并且这样的人,时常因理想和责任而招致自己与别人的不安全,那么理想与责任可以坚持多久呢?

而如果理想主义者都在生活巨大的压力和诱惑之下,变成现实主义者;

如果现实主义者都变成功利主义者,而功利主义者又变成投机分子……

希望会否变成绝望?理想是否成为空想?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假设。然而,它依然如同噩梦一样,虽然虚构,却会让醒着的人们,惊魂未定。

新闻事业的前行,同样需要信仰。

11.

社会有社会的问题,我们又都有自己的问题。

在2000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上海一家报纸约我写了一篇新千年寄语,当时,我选择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反思,一个是平静。

反思,不难理解。由于生存都堪忧,荒唐岁月一结束,过去一路上的伤口只是草草地遮盖了一下,来不及更负责任地处理,我们就匆匆上路,这没什么可指责的,这是生存遭遇危机时近乎唯一的选择。

然而,三十多年走过,生存已经不再是最大的问题,或许有一天,我们该停下脚步,把伤口上的浮尘擦去,涂上酒精或消炎的东西,会痛会很刺激,然而只有这样,伤口才可以真正愈合,之后才可以真正轻装上阵。

这是对历史与未来负责的一种态度。

而之所以另一个关键词是平静,原因也并不复杂。因为安抚我们的内心,将是未来最大的问题。

上世纪的战乱时代,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而今日,偌大的中国,再难找到平静的心灵。

不平静,就不会幸福,也因此,当下的时代,平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想要平静与幸福,我们内心的问题终究无法回避。

12.

古人聪明,把很多的提醒早变成文字,放在那儿等你,甚至怕你不看,就更简单地把提醒放在汉字本身,拆开“盲”这个字,就是“目”和“亡”,是眼睛死了,所以看不见,这样一想,拆开“忙”这个字,莫非是心死了?可是,眼下的中国人都忙,为利,为名。所以,我已不太敢说“忙”,因为,心一旦死了,奔波又有何意义?

然而大家还是都忙,都不知为何显得格外着急,于是,都在抢。在街上,红绿灯前,时常见到红灯时太多的人抢着穿过去,可到了对面,又停下来,等同伴,原来他也没什么急事,就是一定要抢,这已成为我们太多人的一种习惯。

在这样的氛围中,中国人似乎已失去了耐性,别说让生活慢下来,能完整看完一本书的人还剩多少?过去人们有空写信、写日记,后来变成短信、博客,到现在已是微博,140个字内要完成表达,沟通与交流都变得一短再短。甚至140个字都嫌长,很多人只看标题,就有了“标题党”。那么,下一步呢?

对此,一位老人说得好:人生的终点都一样,谁都躲不开,慢,都觉得快,可中国人怎么显得

13.

在墨西哥,有一个离我们很远却又很近的寓言。

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是啊,我们都走得太快。然而,谁又打算停下来等一等呢?

如果走得太远,会不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中国的筷子文化作文800字.doc

中国的筷子文化作文800字 近日,某意大利知名奢侈品牌创始人,在互联网上发表了对中国筷子、中华文化的不当言论。这一举动,引起了广大中国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而我们想告诉他们:中国筷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 该品牌拍摄了,一个华裔女模特用中国筷子吃披萨的视频。视频中夹杂着中式发音,傲慢的语气,以及各种奇怪的姿势。这无疑是对中国文化的丑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具有它独特的魅力! 基于无知而建立起来的偏见是多么的愚蠢。 筷子,是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文明的产物。筷子,是中国独特的进食工具。秦汉时期称为"箸"与"住"同音,人们怕行船搁浅,变改"箸"为"快儿",希望船行的快,一帆风顺,以图个吉利。汉代筷子又称为"挟提",意为挟住再提起之意,这就十分形象地道出了筷子的实用功能。再后来,由于筷子制作的材料多是竹子,因此在"快"字头上加上"竹"字头。这就成了今天的"筷"字了。 筷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代表。筷子多七寸六分长,代表着人有"七情六欲",是不同于一般动物的情感动物。因此,吃饭时也时时提醒人们要节制不当欲望。筷子圆的一头象征天,方的一头象征地,表示着"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此外,手持筷子时,拇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征,这是中国人对世界的关系的朴素理解。筷子成双出现,与太极阴阳理念相符,代表着万事万物都有两个对立面组成。一双双筷子凝结了多少先祖的智慧,也是对后人的教育。是具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筷子,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映射。在小时候,长辈用筷子喂我们吃饭,那是启迪;小时候,长辈教我们使用筷子时说"我们是中国人,必须会用筷子"时,那是传承;在外拼搏回家,一桌家常饭,挟起的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身在异国,每逢节日对先祖的祭拜,那是对国家,家人的思念;"多个人多双筷子"。一双双筷子挟起的是温暖人心的人间烟火。是逢年过节,吃团圆饭的中国心。一双筷子,蕴含了"启迪、传承、明礼、关爱、思念、睦邻,团结......"。承载的是中华源远流长的文华。 一双筷子承载了多少中华文化。筷子代表的,不仅仅是吃饭的工具。外国

(学习心得体会)读《中国人的精神》有感

读《中国人的精神》有感 在党校学习推荐的阅读书目中,《中国人的精神》一书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不为别的,就因为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民族的精神,历史伟人对我们民族精神的评价与分析极其重要,通过对其学习和认识,我们不仅能对作者所处的社会状态有所了解,还能深入的思考精神对一个民族发展的影响。 自从看了辜鸿铭老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享誉度很高的著作,书里他提及到的几个地方让我印象很深刻,感触很深刻。对于里面的一些观点,有些是表示赞同的,但有些是觉得值得推敲的。 在“人之初性本善”的那一章节里,辜先生写到的“在中国,一个人不觉得需要用自然力量来保护自己,因为他确信每个人都认识到公正和正义是比自然力量更高的力量,因此每个人都认为道德义务是必须得到服从的东西。”,这句话高度的褒扬了中国人民由古至今所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与此同时,他也把中国人的精神与西方的传统文化做了对比,写出了自己对此的看法,我很是赞同。他认为,西方人相信传统“性恶”的理论,进而惧怕上帝和法律,所以需要外在的强制力去进行约束,耗费了大量的财物去供养牧师,军队等,更是对人本身造成了强大的约束,这种约束进而促使人走向极端,延伸到国家机器上就形成军国主义。我想,这也是对20世纪初的列强觊觎中国的一大主因,也是帝国主义历史上发动那么多灾难性战争的一大原因。

但是中国则不一样,中国有“好公民的宗教”,即道德感的自我约束,进而延伸到其最高的义务,即忠诚的义务。中国的好公民宗教不需要通过牧师或警察就可以很好的维持国家秩序。而好公民宗教的第一条法则就是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爱的法则是爱父母,正义的法则是忠诚,忠君。于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既具有博学的智慧,又有最原始的善良,所以中华精神是源远流长,不可磨灭的。 作者另一个关于儒学的观点也十分鲜明。他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但能代替宗教,使人们不再需要宗教。对此,作者将儒学中的“仁”“孝”“礼”“爱”分别与西方宗教中的思想进行对比,并引用了《论语》《中庸》中的大量观点和西方宗教和哲学家的言论进行比较,得出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可以代替西方的宗教和军队来维护国家秩序的结论。需要提出的是,这或许是针对作者当代的社会环境和实际情况作出的对比与结论,但到现代,我个人不很是赞同这一观点,因为我们也有军队的存在,也有法律的约束。西方的宗教对于一些国民来说,起码是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可能只是作为一种信仰,他们信仰了宗教会使他们心理感受好一点,或者这仅仅只是一种传统,而并不因为他们的道德过不去才出现这样的情况。相反,有中国著名作家指出,中国之所以出现那么多的食品安全,生产安全,贪污腐败,恰恰因为中国人缺少了信仰。 诚然,我们需要坚持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来思考问题。或者说,在辜老先生的那个年代,社会情况确切如老先生所说那样,但我们不能排除辜老先生心里上有偏心于自己祖国的爱国情愫,甚至有对西方某些地方不满而将其夸大甚至将其描述成西方普遍出现的问题的情况。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解放日报/2007年/4月/29日/第008版 思想者·连载·广告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许纪霖教授在上海政法学院的演讲 近十年以来,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许多人对当代中国的复杂现象迷惑不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自我认同的?这个时代的精神生活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这个时代的核心价值和公共文化又是什么?这一切,都是我们无法绕过的大时代中的大问题。 为什么富裕地区庙里香火旺 现代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便是神圣的超越世界的崩溃 当代中国,已经全面进入了现代化。所谓现代化,从精神形态而言,按照马克斯·韦伯的经典论述,这是一个世俗化的时代,是一个除魅的时代,是一个价值多神的时代,是一个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的时代。 在前现代的传统社会,无论欧洲还是中国,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上,都有一种超越的神圣价值。这种神圣价值,或者以上帝这样的人格神、造物主、意志主宰的形态存在,或者以天命、天理、良知等形态出现。这个神圣世界,提供了世俗世界的核心价值、终极关怀和生活的意义。然而,现代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便是神圣的超越世界的崩溃。世界进入了一个韦伯所说的祛除神魅的时代。人替代超越之物成为自己精神的主宰。人们的终极关怀、价值源头和生活的意义不待外求,而要从世俗生活本身自我产生,精神生活开始走向世俗化。 当超越的神圣世界失落之后,世俗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公共文化的共同基础是什么?这些本来都不成为问题的问题,如今都发生了问题。 社会的主流思维模式从传统社会的价值理性逐渐转向现代社会的工具理性。人们考量生活和行动的重心,不再是衡量其有何终极性意义,而是作为达到特定世俗目的之手段,是否有效和合理。人的精神生活不再追求超越的意义,达到上帝的彼岸,或成为现世的道德圣人,而是看其在现实生活中占有了多少具有社会象征资本的稀缺资源。由此,个人的自我理解也发生了变化。这一物欲主义的世界观和个人观,在一个生产欲望、消费至上的资本主义市场社会之中,便呈现为消费主义的世俗意识形态。 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这一彻底的、全面的世俗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精神现象,目前正借助经济、文化和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大潮,正在向全世界蔓延,也深刻影响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和全球化大潮中,世俗化大潮铺天盖地,不仅垄断了经济和社会生活,而且也侵蚀到精神生活领域。市场社会的出现,使得市场的金钱逻辑成为生活本身的逻辑,在全球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强烈支援下,物欲主义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倒性优势价值观,侵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为什么一个千年礼仪之邦,一旦进入世俗化社会,物欲主义的出现会比其他世俗化的发达国家更凶猛?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乃是中国在进入世俗化社会的时候,宗教同时发生了衰落。一旦市场经济激发起人性中的原始欲望,那种没有灵魂的、赤裸裸的物欲主义便很容易迅速弥漫。 物欲主义的价值观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即便在当代的日常生活中获得了主流地位,但与以往的宗教、哲学和道德学说相比,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它不具有超越和神圣的性质,无法成为一套进入宪法、教科书、宗教、公民教育等主流建制的冠冕堂皇话语。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的实践层面,它已经被公众默认了,成为不言而喻的“潜伦理”、“潜规则”,但永远无法登堂入室。于是,物欲主义便自我包装。在当代传媒和广告所呈现出来的物欲,都不是直观地、赤裸裸地呈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基础上,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效国之行。 教学重点: 1、中国精神的内涵。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3、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教学难点: 1、如何将爱国主义落实在具体行动中。 2、创新精神如何培养。 一、课程回顾与导入 1、回顾上节课内容 上一节课与大家一起探讨的是理想信念,有了科学的理想信念,我们就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前进的动力,有了指路明灯,有了精神支柱,也就能更好的规划自己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导入本章新课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活得精彩,首先就表现在对自己的外表要求上,每天都把自己打扮的非常精神,也都期望自己将来的另一半能是个高富帅或白富美,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男神或女神,下面咱们就来看看这几幅图片。 展示世锦赛游泳冠军宁泽涛的照片,播放夺冠时的视频,通过解说人员现场的表达与宁泽涛的获奖感言引出问题,什么是中国精神。 二、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1、根据宁泽涛的案例进行小组讨论: 课堂研学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物质与精神哪个更重要?列举出能代表某种精神的典型人物。

展学一:各小组代表展示讨论成果 2、教师总结: (1)列举中国从古至今具有某种精神的人物 (2)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 系的独到理解上。(舍生取义,两肋插刀,金钱如粪土)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也表现在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先天下之忧而忧,心怀天下,利济苍生)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也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 上。(立德立功立言,吾日三省吾身)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见贤思齐焉, 君子圣人) (3)探讨90后身上所体现的中国精神,中国梦在年轻一代身上的体现。 以聋哑女孩曹青菀为例,观看在超级演说家中的演讲《中国精神》。(4)总结升华: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课堂研学二: 什么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都包涵那些优秀品质? 什么是时代精神?时代精神都包涵哪些优秀品质? ?课堂展学二:各组分享讨论结果。 民族精神: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核心:爱国主义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时代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集体意识。 核心:创新创造

中国人的精神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一) 首先不得不说辜鸿铭是一个天才。一个学贯中西、精通九种语言、获得13个博士学位的超人。 这本书是1915年出版用全英文写成的《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用自己的笔维护了中国文化的尊严,改变了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而且此书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正当欧洲文明陷于危机,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陷于危机的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出路。目的,是去尝试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虽然我个人觉得部分思想也有极端之处,但是正如豆瓣ID黎旭所说,在辜鸿铭所处的那个几乎是要全盘否定东方文化的历史条件下,针对一种极端的思潮,或许只有用另外一种极端去予以抵制,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 此书,我看了前面三部分:真正的中国人,中国妇女,中国语言。字里行间透露的作为中国人的名族自豪感,很多精神也的确是我们国人所拥有的。但是辜先生的部分解说也有偏颇,但是在那个时代来说,辜老先生对东方文明的宣传实在是功不可没无可厚非的。此书中表达的和描述的中国人是他过着具有成年人的理性却具有孩童的心灵这样一种生活。即真正的中国人具有成人的头脑和孩子的心灵。因此中国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是民族不朽的精神。不朽的秘密是什麽?难以言表的文雅:善解人意和通情达理的结合产物。什麽是正义的法则?正义的法则就是真实、守信、忠诚。如今在中国,不需要自然力量来保护自己,公正和争议是比自然力量更高的力量,道德义务是必须得到服从的东西。 当然关于中国人的精神,还需要我们来进行更多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二) 近日用零碎的时间读完了辜鸿铭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其中的内容让我更深层次地领悟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真正的中国人的精神。 这本书的作者辜鸿铭先生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可见他当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书中,辜鸿铭认为,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他批评那些“被称作中国文明研究权威”的传教士和汉学家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懂得中国人和中国语言”。他独到地指出:“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此外还有“灵敏”。 他认为中国人是特别讲礼貌的人。真正的礼貌的本质是考虑别人的感受。中国人有礼貌,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生活,他们知道自己的感受,因而也容易考虑别人的感受。中国人的礼貌,虽然没有日本人的礼貌那样周全,却让人舒服,因为它是,正如法国人完美表达的那样,是心灵的礼貌。相反,日本人的礼貌虽然周全,却不那么让人舒服,它可以说是一种排练过的礼貌--类似于戏剧作

筷子文化教案

筷子文化教案 49稿 同学们,想想看,生活中是谁一日三餐为你夹菜送饭,又是谁与你一生相依唇齿相伴。 更是谁与华夏民族有着一段穿越时空的爱恋。猜对了,她就是中华民族三千年的文化符号: 筷子!今天我们就走进这被誉为“东方文明”的——筷子文化。 一、筷子的历史文化 课前我要求大家互拍生活中你使用筷子的照片,上传到我的教学博客相互交流,这不拍不知道,原来同学们拿筷子的手法还真是不拘一格,挑几幅大家看看。那标准的拿法究竟是怎样的呢?好,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筷子跟我做起,首先将下面的一根固定在大拇指和无名指间,上面一根由大拇指、食指、中指同时捏住,后头留出一公分的长度。同学们拿得很好!拿好了筷子咱再关注一下我的这篇博文筷子文化,课前已有同学浏览并跟帖说,到底是谁发明了筷子?怎么就叫筷子呢?为什么我们用筷子吃饭? 要解决这些问题,咱要先从它的历史文化说起,其实古人叫它“箸”。直到明代才改叫“筷”。因为「箸」与「住」谐音,而江南人多以行船为生,忌讳说「箸」,一日三餐喊着箸,船停住了,没生意了,他们更怕船「蛀」了。因此,有人就反其义改称“箸”为“快”,意为舟快如飞顺顺利利。加上南方多竹制筷子,于是,竹子头的“筷”很快流传并取代了“箸”。 说到筷子的发明,无可争议起源于中国,这个独特的餐具被西方赞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唐朝年间传入日本、朝鲜、东南亚,它的出现则要追溯到上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取得火种后开始烧烤熟食,食物烫手,无法抓食,而动物骨头短而脆不好用,住在森林里的原始人就折木取食逐渐演变为筷子。中国自古以仁治国,以和治家,中国人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一家人围坐一起吃顿团圆饭,如果这顿团圆饭不用筷子大家都挥舞着刀叉,那场面一定是相当得惨烈!于是筷子就把中国人的文明与智慧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课程前言 在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征程中,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有一个问题比较突出。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文化、精神世界,这方面的生活水平往往没有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原来我们设想的是人们的经济得到满足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也会越来越高,这样一个伟大的幻想已经破灭了。在现代化的征程中,人们的精神世界出现的问题却越来越多,它没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满足而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近些年来,我一直关注这方面的问题,而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精神世界秩序的问题。精神世界是否需要秩序?它需要什么样的秩序?怎么样建构这个秩序?所以今天和大家探讨的题目是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我们说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秩序井然,显得井井有条,非常有秩序时,一切事物能够有条不紊,且能够循序渐进的发展基本保证,有条理、有顺序,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一个人才能够循序渐进,不断地得到发展,而如果失去顺序,秩序紊乱,往往容易导致混乱、倒退,甚至崩溃。历史上,秩序井然时,这个国家和民族处于发展时期,财富得到很大的积累,人口数量在增多,而在战争和混乱、失序时,这个国家就会倒退,甚至崩溃,被新的朝代所取代。在我们古代朝代更迭时,每一个朝代的初期,往往统治者能够励精图治,并且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建立一个秩序井然,不断发展的时期。然而,封建社会,往往到一个朝代末期开始混乱,开始失序,被新的朝代所取代。所以,“有秩序——没秩序”的一治一乱的循环,这是人类社会。 其实,正如在自然规律支配下的自然秩序,自然规律、自然世界的秩序,它控制自然界运动变化,水往哪里流、风怎么样刮,其实自然界背后有自然规律控制下的自然秩序。那法制伦理规范和纪律规章制度这些人类创造的文明,它约束下的社会秩序也调节着社会历史的持续发展。在自然界有自然规律支配下的自然秩序,在社会界有社会秩序支配的社会发展。在精神世界里边亦是如此,精神直接的欲望、情感、认知、评价、意志和信仰等维度,它在倾向于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也离不开一定的秩序,以避免精神世界的紊乱。在精神世界领域往往向往自由、追求自由,我的欲望、情感、政治,我都想追求自由,不想被束缚,我想主动

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数学科学学院104班张婷20102201215 四川,这个历来固若金汤的天府之国,这个曾经抵御住日寇铁踢践踏的中国大后方,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地动山摇、江河断流、生命涂炭,一场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摧毁了美丽的家园,吹灭了骨肉同胞的生命之火。 温家宝总理:“我只要十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 消防官兵:“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李连杰:“全世界都在关心灾区的事,我们是一家人。” 被救者:“我不知道你们是谁,但我知道你们为了谁。” 成龙《生死不离》歌词:“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割腕自尽的受困老人:“这里危险,放弃我吧!” 这一句句感人的语言,这一幕幕动人的画面,深深地震撼了我,也震撼了全体中国人。地震发生后,一方有难,八方支持,中华大地到处都是爱的声援。一直以来我都不明白,在面对生死磨难时,是什么让他们舍己为人。自从上了梁老师的课后,我明白,是他们的心中有一种精神,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坚不可摧。地震只会折断房屋的脊梁,但不能折断中国人的精神脊梁;灾难只可能摧毁我们的家园,但不能摧毁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是指心灵获得安慰的地方,精神寄托之所。精神家园既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向心力;也具体个体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有了精神家园的支撑,人就有了安顿感、温馨感和光明感,人的生活才有意义;失去精神家园,人就会感到精神空虚而不知所措,甚至发生心灵扭曲和变形。何谓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中指出:“大凡一个国家能够强盛的原故,起初的时候都是由于武力发展,继之以种种文化的发展,便能成功。但是要维持民族和国家的长久地位,还有道德问题,有了很好的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里所言之“道德”,便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里的道德我认为它包含古代的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今天的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中国传统的精神家园的核心价值则体现在“忠、孝、仁、爱、义”;还有改革开放后“开放与包容”的胸怀。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导读:本文《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 作为当代中国青年,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态度去面对生活、面对社会呢。青年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对国家和民族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近,我阅读了有近代中国文化怪杰之称的辜鸿铭先生所著的《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从真正的中国人,中国礼仪,中国语言——以此来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正当欧洲文明陷于危机,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陷于危机的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出路。目的,是去尝试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即儒教传统下的中国文明。 《中国人的精神》原载1914 年的《中国评论》,1915 年更名《春秋大义》在京出版,并很快被译成德文,一时轰动西方。全书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明的价值,在当时中国文化面临歧视、中华民族遭受欺凌的情况下,其影响尤为特殊。 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你必须具备的三个特征:博大、精深、淳朴在这部著作中辜鸿铭把中国人的精神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人的精神第一个就是绅士性。是没有强硬、苛刻、粗鲁和暴力。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丑陋、庸俗、愚昧、狡黠的,但却并不可怕没有侵略性,没有荒唐,没有邪恶。中国人确实有很多缺点,但这些缺点中却又透露出几分可爱。第二种精神就是强烈的同情心。真正的中国人过着一种感情的受人类影响的生活,可能有时会被人说成忽视了应该做的事情但是确是自由的过着一种真实的、感觉的生活。书中还谈到了中国的语言和无法绕开的中国的文明。

作者认为汉语是一种心灵的语言,所以真正的中国人是具有“孩子般的心灵和成人的头脑的人”。而书中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就必要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不可否认,辜鸿铭所强调的那种“中国人的精神”,确实是令人向往和怀念的。老先生对中国人和西方人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中,推崇中华文化、儒家文化,认为中国人是深沉的、博大的、纯朴的和灵敏的。在文中,辜先生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鼓吹儒家文明,救助西方文明等论调里在当时的西方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他看来,西方人惧怕上帝和法律,所以需要外在的强制力去进行约束。耗费了大量的财物去供养“闲人阶层”,更是对人本身造成了强大的约束,这种约束进而促使人走向极端,这也是对20 世纪初的列强觊觎中国的一大主因。如今的中国,尽管有一批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却在日益西化的大众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所以会有人总是觉得“西方月亮比中国圆”,从而忘掉根本。以我们当代人的眼光来看,我们对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须继承和发扬,也要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科技,绝不能有那种民族自大的心态,从而能让我们民族的文化在与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融会贯通中继续发扬光大,造福于我们的中华民族。 辜鸿铭是一个天才。学贯中西、精通九种语言、获得13 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语翻译到西方。曾为六国使节当翻译。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辜鸿铭,是应该被历史记下的。探索中国人的精神,没有也永远不会结束。

筷子的妙用—关于筷子的文化典故及与西方刀叉的比较的高中生作文_议论文

筷子的妙用—关于筷子的文化典故及与西方刀叉的比较的高中 生作文 在中国,最寻常的百姓之家,筷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无论现代文明如何地日新月异,国人似乎对它仍然是爱不忍释。一双竹筷在手,轻松自如,得彼舍此,简捷明了。再则,这种据说有着髙深的物理学原理的竹筷其形相若,大小相等,无论是饭前饭后,都要紧密、平和地站在一起,的确有一种合作的精神。 西方人进食,则擅长刀与叉的运用。现代文明较早的西方人自有他们的文明方式,连进餐也不例外。左手持刀,右手拿叉,面抹餐巾,于盆碟之中取得佳肴,其动作的自如,其神态的绝对从容,的确有种绅士的风度。然而,十足的绅士也免不了哪怕仅仅一次的偶尔疏忽,或许是刀叉相碰,甚至是碰落到地面的金属的轰响,造成了一种吸引人的声音,于是也就破坏了西方人所追求的“和谐为美”的美学效应。但这刀与叉作用、形状的不同,倒较合于西方人所追求的所谓个性的自由。 由此看来,中国人之习惯于竹筷,正如西方人之习惯于刀叉,各有讲究,各有渊源。如若不顾惜这些,免为其难让国人改用刀叉,正如让西方人使用竹筷,必然会让吃者费劲,看吃者费神,故似乎不应强求统一,最好的办法是各就其便。倘若是国人与西人同桌共宴,仍不防你用你的刀叉,我用我的竹筷。 这样,宾主双方才会各尽其饮,不会因为不善假物而羹汁不饱。 然而也有例外。1972年,尼克松总统应邀访华,磋商中美建交。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招待,宴会上使用的是一种江安竹筷,宾主双方概不例外。我们绝对不会认为这是精明的总理的不经意琉忽。此确有深意寓焉。

如果回顾一下历史,华府官员应邀坐在我们的桌前,实属不易。这实质上是两个敌对的阵营,第一次心平气和地聚会。宾主双方此时正是在把历史的背景完全地幅遮,而找寻一个新的开幕式,不见烽火,不见硝烟。 用惯了筷子的民族,正自力更生,百业待兴,迫切地向往他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和平兴盛的人民共和国。而用惯了刀叉的民族,援蒋、侵朝、侵越均告失败,内讧与艾怨四起,从而感到了另一阵营的新兴力量的伟大和战争的无可战胜。因此,它也不得不找寻另一种能维持自己地位的途径。心机过人的总理代表十亿同胞的良苦用心,以髙瞻远瞩的气魄审时度势,以不可逆转的风度左右了必然的趋势。他有意在国宴上安排了江西竹筷这一中国特产,而且宾主概不例外。我想,总理如此安排至少有三层寓意:其一、总理是惯于使竹筷的民族的子民,自然深谙竹筷之道,两支竹筷一协作,才能顺利地获得食物。中美二国恰似竹筷的两支,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共同的目标,干双方有利。其二,两支竹筷形状相似、大小相若,恰如中国和美国,使我之间孰能谁何?其三,虽然是两支竹筷,但它们毕竟平行地放在一起,它们必定有着联合起来的可能。总理的匠心,高明的尼克松不知是否完全理会,这且不论,但他毕竟欣然地接受了总理的安排。这也难怪那位机敏的加拿大记者,在宴会结束后迅速将尼克松用的那双筷子揣在怀里。我想这位记者的举动,可能出自下面两种心理之一:一是一种纯悴的猎奇心想,企图为这次世纪的会晤留下佐证;其二是他凭自已超人的政治敏感,诠释了总理的匠心,预示了必然的结果。倘若是前者的话,我们说他至多只能算一位风光式记者。如果是后者,我们说他还真地懂得了中国筷子的真谛。无论如何,后来的事是2月28日,中美两国正式签署了上海公报。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共7篇).doc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共7篇)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共含7篇,由的***投稿精心推荐,我希望以下多篇范文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第1篇:《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以下是我整理的《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你。 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会不邀游伴,不与父母,必会携我的知心好友——书,来陪我游历明川大河。因为我确确实实被我的这一位良师益友所折服。 何谓“良师益友”?我想阅读书籍将会是最完美的答案。品茗书香,进入我神驰已久的书海,在其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遨游,我把生活的喧嚣抛诸脑后,在天堂飞翔。因为阅读我听懂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明白了“书如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领悟到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中华文明如此多娇,引得无数文人竞折腰。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读书之时,我对古人之云心领神会。我喜欢把指尖轻划在书页上,享受那集富韵味的书质;喜欢口中不断朗诵文中之精髓,让那婀娜多姿的文字在我面前翩翩起舞;更爱让自己的思绪插上翅膀,不断揣摩,思考文学,飞到文学的彼岸……

仍记得往日里,茶余饭后之时,总愿意一个人坐在家门口,看着落日的余晖,带着崇高的敬意欣赏辜鸿铭老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穿过晚霞,我彷佛看到一个世纪前中国文明被“进步”的西方文化冲击的时刻,几乎所有所谓的进步分子都要将西方文化全盘代替中国文明,有一个坚强不屈的声音宛如开天辟地般咆哮,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般捍卫中国传统文化! 他的淳淳细语回响在我的耳畔“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又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淳朴,此外还有灵敏”。我颔首沉思:百年前与百年后,都有人崇洋媚外,谁来传承中华文明和优秀得道德传统?他告诉了我,在许多生活的琐事之中,透其细节我们都能摸索到中国人的精神。平日里,父母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我们注重的礼节孝悌,这难道不是我的中国文化优秀得传承吗? 是否还记得1861年北京的战火,那是从“万园之园”圆明园升起的硝烟。正如雨果反语所言,西方的“文明人”劫掠东方“野蛮人”的圆明园。在丑陋贪婪中,西方人摒弃了他们所谓的道德约束,丧失了他们的信仰,宗教,法律。而我们中国人即使身处在战争年代,“粗缯大布裹生涯”,依然自强不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就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流淌的无可言语的文雅和傲骨。最终战胜艰难险阻,建设美好新中国。 我迷恋着“‘一个永不衰老的民族’,一个‘拥有了永葆青春的秘密’的民族,这个‘像孩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民族”。

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近十年以来,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许多人对当代中国的复杂现象迷惑不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自我认同的?这个时代的精神生活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这个时代的核心价值和公共文化又是什么?这一切,都是我们无法绕过的大时代中的大问题。 为什么富裕地区庙里香火旺 现代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便是神圣的超越世界的崩溃 当代中国,已经全面进入了现代化。所谓现代化,从精神形态而言,按照马克斯·韦伯的经典论述,这是一个世俗化的时代,是一个除魅的时代,是一个价值多神的时代,是一个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的时代。 在前现代的传统社会,无论欧洲还是中国,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上,都有一种超越的神圣价值。这种神圣价值,或者以上帝这样的人格神、造物主、意志主宰的形态存在,或者以天命、天理、良知等形态出现。这个神圣世界,提供了世俗世界的核心价值、终极关怀和生活的意义。然而,现代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便是神圣的超越世界的崩溃。世界进入了一个韦伯所说的祛除神魅的时代。人替代超越之物成为自己精神的主宰。人们的终极关怀、价值源头和生活的意义不待外

求,而要从世俗生活本身自我产生,精神生活开始走向世俗化。 当超越的神圣世界失落之后,世俗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公共文化的共同基础是什么?这些本来都不成为问题的问题,如今都发生了问题。 社会的主流思维模式从传统社会的价值理性逐渐转向现代社会的工具理性。人们考量生活和行动的重心,不再是衡量其有何终极性意义,而是作为达到特定世俗目的之手段,是否有效和合理。人的精神生活不再追求超越的意义,达到上帝的彼岸,或成为现世的道德圣人,而是看其在现实生活中占有了多少具有社会象征资本的稀缺资源。由此,个人的自我理解也发生了变化。这一物欲主义的世界观和个人观,在一个生产欲望、消费至上的资本主义市场社会之中,便呈现为消费主义的世俗意识形态。 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这一彻底的、全面的世俗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精神现象,目前正借助经济、文化和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大潮,正在向全世界蔓延,也深刻影响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和全球化大潮中,世俗化大潮铺天盖地,不仅垄断了经济和社会生活,而且也侵蚀到精神生活领域。市场社会的出现,使得市场的金钱逻辑成为生活本身的逻辑,在全球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强烈支援下,物欲主义以一种前所未有的

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在哪里

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在哪里 ——在神性和俗性之间建构中国文化 房宁 摘要:我们这一切的努力是为了什么?生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难道我们的劳作仅仅就是为了过好日子?什么是好日子?如何定义幸福?这些问题,也就是我们现在重新提出的价值问题。今天,我们正面临着寻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这个大问题,需要进行文化重构。如果文化不能建构,我们只能随波逐流;如果文化能够建构,需要我们在传统与现代、“神性”与“俗性”之间找到一种新的综合。 国内思想界越来越多地谈到传统这个问题,有人甚至在呼吁传统,认为在一个现代化、物质化的时代,需要有一种精神。党的十七大也指出要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问题,这就促使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国家初步实现了工业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华民族百年富强的梦想正在变为事实。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似乎又出现了另外的问题,尤其是价值问题。也许在改革开放之初甚至到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一直就没有自觉地意识到价值问题。这个看似形而上、也就是超越于物质生活、物质生产之外的问题,在改革前期就不是什么问题,至少很不重要,但现在它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在问,我们这一切的努力是为了什么?生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难道我们的劳作仅仅就是为了过好日子?或者进一步提出了一个标准问题,就是什么是好日子,如何定义幸福?这些问题,也就是我们现在重新提出的价值问题。 一、没有传统也就没有价值 价值问题的出现,人们对生活意义的追问,迫使我们思考:什么是价值?而进行这样的思考时,必然进一步思考如何看待传统?因为价值问题并不是什么新的问题,人类自幼年时期开始,就一直在追问这个问题。千百年来的哲人都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思考了价值问题,并对我们后人有所启示。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篇一:《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正当欧洲文明陷于危机,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陷于危机的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出路。目的,是去尝试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即儒教传统下的中国文明。前三章的标题:真正的中国人,中国妇女,中国语言--------以此来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真正的中国人:他过着具有成年人的理性却具有孩童的心灵这样一种生活。即真正的中国人具有成人的头脑和孩子的心灵。因此中国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是民族不朽的精神。不朽的秘密是什麽?难以言表的文雅:善解人意和通情达理的结合产物。什麽是爱的法则?爱的法则就是爱你的父母。什麽是正义的法则?正义的法则就是真实、守信、忠诚,好公民的最高义务就是忠诚的义务,不仅是行为上的忠诚,而且要在精神上忠诚。如今在中国,不需要自然力量来保护自己,公正和争议是比自然力量更高的力量,道德义务是必须得到服从的东西。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你必须具备的三个特征:博大、精深、淳朴。如果学习中国文明,美国人将变得精深;英国人将变得博大;德国人将变得淳朴;法国人将得到所有,以及比现在更精致的优雅。学习中国的著作的文学,对欧洲和所有的美国人都有益。中间两章为补充:被视为权威的一些外国人,他们如何以及不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语言的。对于欧洲的美国,也包括日本和中国,今日向往自由的人们,获得自由的唯一办法:循规蹈矩;学习正确的循规蹈矩。这就是中国文明的秘密,做正确的事并遵守礼法。这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灵魂,是中国人精神的本质。真正或真实的中国女人是贞洁的,是羞涩腼腆而又廉耻的,是轻松快活而迷人、殷勤有力而优雅的,只有具备了这三个特征的女人,才是中国女性的观念。真正的中国妇女。孔子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宁静祥和的心态让我们看清了万物的生命,这就是充满想象力的理性,这就是中国人的精神。最后是一篇关于时政的文章。可以证明中国文明的价值,学习中国文明有助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歌德说:世界上有两种和平的力量:正义和礼法。教导欧洲人爱正义,做公正的人,做正确的事,孔子在四书五经中写道:爱正义,做公正的人,做正确的事------但要合乎礼法。即做守礼的好人自私和懦弱是今日世界真正的敌人:我们的自私和懦弱结合在一起,就是重商主义。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即有所图。只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我们每一个人首先都不要考虑利益、私利-----即有所图,而是考虑正义。因此我们首先要制止重商主义精神,制止懦弱和自私,首先想到正义而不是利益,要有勇气抗拒大众。世界上所有的国家,特别是英国和美国,他们的重商主义精神是今日世界真正的敌人。篇二:《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中国人的精神》是《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译本,是辜鸿铭留下的不多的作品中最为重要的作品。写这篇文章的读后感我认为最好是用英文来写,但是我的英文水平实在太差,无法写出对这本书的感受,所以只能用中文了。说实在话,能够用英文写文章到如此流畅,并且旁征博引中外经典的人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者,估计后人要超越他也是很难的。在这里我想先介绍一下作者辜鸿铭的生平。辜鸿铭少年出洋,游学欧洲十余载,通晓英、德、法、拉丁和希腊等近十门语言,曾获得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和柏林大学土木工程学文凭。回国后,他先是在张之洞慕府作了17年的洋文案,后有督办过黄埔浚治局,清末曾当过外务部的左丞。民国初年,他任北京大学教授,1928年4月病逝于北京,享年72岁。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正当欧洲文明陷于危机,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陷于危机的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出路。目的,是去尝试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前三章的标题:真正的中国人,中国妇女,中国语言--------以此来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真正的中国人:

筷子与刀叉文化对管理有何影响

某个节日的晚上,与数位企业界朋友到西餐厅用餐。发现该餐厅营销方式有些瑕疵,服务方式与国外也有差异,餐间闲谈,自然借题发挥,探讨了与西餐有关用餐规矩;中西餐差别;长期使用筷子或刀叉对人文思维有何影响。。。。。等等,觉得与管理有些牵连,希望利用空闲时间加以整理。我想将筷子与刀叉不同的使用习惯,对东西方人文思维会产生何种影响,做出个人诠释,并在此发表个人看法,与诸位管理先进共享。首先向各位声明我不是文化专业研究的社会学家,关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讨论与影响仅代表个人观点。 首先谈西餐厅用餐规矩,西方人认为在西餐厅用餐是正式场合,服饰、座位、餐具摆放、餐具使用有一定的规矩。为尊重客人,用餐环境设计优雅舒适有情调;为让尊贵客人能悠闲品味美食,食物总是依照规定秩序奉上,待客人用完一道,请下,再呈上下一道食物;餐具的摆放为方便客人使用最适合的餐具,总是配合上食物顺序由外而内放置;这些种种的程序计划,目的在显示用餐人的尊贵,客人在这里用餐可感受到完全的尊重与欢迎,满足人类自尊的心理需要,这就是西餐厅存在的价值。其实大部分东方人与佛教(事实上中国人以前信奉多神教,很多人是佛道不分的)有过接触,从事过农业,为感谢牛工作的辛苦,很多家庭不忍吃牛肉,然为满足人类自尊的需要,如今变成时髦聚餐场所。 但,在国内,有许多西餐厅业者,引进西餐经营模式时,往往忘了引进其服务精神,除了讲话客气外,和吃中餐方式无所差别,全部食物一次端上,服务还不如中餐厅亲切。小小台面放满食物,除了正餐牛排外,要享用其他食物还得歪着身体,用餐人的价值、尊贵如何显现呢?也向餐厅提供改进意见,得到的答案是令人啼笑皆非,服务员曰:老板说的,这样管理方便、省人工又不易出错、别的西餐厅也是这个样,就差没表示爱来不来悉听尊便。其实这不能称为经营西餐厅,准确说应称“吃西方食物的场所”,确是实情。这是严重的营销问题,管理问题。这也是中国企业经营时最容易忽略的问题。如果有一位用心经营者引进正宗西餐服务精神,让这种无形资产满足客人自尊的需要,客人得到愉快服务,他能不再次光临吗?凭着这点,就可快速占据市场,让自己壮大起来,成为这一行业的领导者,当其他经营者觉悟要效法直追,已不容易了。这就是营销、管理价值之所在。 光顾这家西餐厅也有几回,还发现广告与实际供应有相互干扰问题,餐厅外贴着某些促销广告,走进餐厅却发现因为某某原因暂停。这是很粗糙的管理模式,和人们认为在西餐厅可以享受尊贵服务的待遇背道而驰,这也是无诚信表现,虽然老板不是真的要欺骗客人,却患商家大忌,我就看过许多客人失望离座而去。其实只要适时除下促销广告或将其屏蔽,就不会产生上述问题,这是管理问题,也是营销问题。一位朋友是武汉茶界的领头羊,餐间,我向他建议务必将茶文化的精神介绍给武汉朋友,不要只介绍过程,以免众人只知其形而不知其神为何物,如此可提升武汉茶文化,更能提升武汉的管理水平。 谈到主题长期使用筷子与刀叉对文化、管理有何影响。先看其外观、学习有何不同。1.练习方面:中国人很早就会制造陶土盛物器具,为便于使用碗具,筷子是再方便不过了。中国人自小训练使用筷子,要练习到用餐不被长辈纠正,少则数月,多则一两年即可炉火纯青,同时手指练的随心所欲非常灵巧;西方小孩只要拿得稳刀叉,几天即可熟练,手指灵巧不如东方人,但长期双手配合使用,其双手协调性优于东方。2.加工方面:中菜为了方便筷子灵活使用,必须将各式食材加工至大小适中,同时方便厨师加热处理,在加热过程中可以千变万化,制造出各种不同美味,扬名全世界,但是要达到炉火纯青,需要长时间的学习;西餐则以烧烤、浓汤、饮料、甜点为主,制作简单,口味较单一,习作容易。3.餐具方面:充分显示中国人的聪慧与灵活性,筷子准备简单,只要两根竹子即可,且到处有替代品,使用方便;西方餐具含各式刀、叉、汤匙种类繁多,且需不易生锈硬质材料制成,首先工业界要精制餐具,提升制作工艺;餐厅服务人员要提升服务品质;不易有替代品,用餐者双手要配合上菜程序,换新餐具,且需协调使用餐具,表示西方人较熟悉程序与协调性。4。用餐过程:中餐餐间可能会有相互阻碍的情况发生,为了礼节,伸手前须观察桌上情况与他人动作。如有酒类伴餐,且同桌都是平辈,由于互动关系,中餐食客酒易过量,脑力反应渐迟钝,自控力下降,难保口无遮拦,若用刀叉用餐,说不定刀叉满室飞舞,用筷子还是明智之举。长期处此环境,容易养成察言观色与主从权威;西方食客只需照顾自己盘内食物,使用较从容,形态较优雅,长期处此环境,容易养成独

当代中国精神困惑

当代中国的精神困境 童世骏 挪威卑尔根大学博士 前言 王鲁湘:当代哲学大师海德格尔有一句名言,曾经感动过无数的国人,他说: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事实上正是因为我们无法诗意地栖息才被感动。当下的中国正在加速,我们都在被加速,精神被抽空,繁忙是常态。在一个全民大谈经济的今天,我们的精神状态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为什么我们的幸福指数并没有因为GDP的增长而增长?有关这些问题,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上海社科院研究员,著名学者童世骏先生。 童世骏1958年出生于上海,1994年在挪威卑尔根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曾任马尔库塞助手的挪威著名哲学家希尔贝克,此后他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研究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的学术跋涉,卓然自成一家。与其他西方哲学研究学者略有不同,童世骏总对书斋外的社会保持着新鲜与好奇。 王鲁湘:童先生的硕士生导师是我们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冯契先生,说起冯契先生,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冯契先生是我们中国当代少有的建构了一个自己哲学体系的一位哲学家,他已经去世了,我想问童先生的是,就是您在国内师从过冯契先生,又到国外去从事西方实践哲学的研究。那么您为什么会改换门庭,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然后变成对西方的一种哲学的这种继续的深造呢? 童:应该说既改也没有完全改,是改了,就是所谓从中国哲学传统走向西方哲学传统,但是马克思主义本来也是我在冯契先生门下学习的一个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当然我也写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论文的时候,借鉴了不少西方哲学,所以从硕士阶段,其实在本科阶段对西方哲学就比较感兴趣。然后跑到西方以后,我师从的实际上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学术传统,我的导师,希尔贝克他算是一个新马克思主义者吧。 王鲁湘:马尔库塞的弟子是吗? 童:他是马尔库塞1968年最热闹的时候,他是在那里做他的助教。所以基本上还是属于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的这样的传统。 王鲁湘:那么我们很多的学者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也看成是一种实践的哲学,那么这种实践哲学能够给我们当下的情况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思想的或者智慧上的一种指导? 童:那么这个我等会儿还会讲到,实际上马克思在,就是在《费尔巴哈提纲〉就讲那段关于解释世界、改变世界的那个名言,之前他还有一句话,大致的意思就是凡是在理论上导向审美主义的那些东西,实际上它的解答可能就在实践当中,这是一句比较深刻的一句话,等会儿我在讲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时候,还会提到这样一个思想。 当然在今天我们的现实世界本身也是一个高度的由符号构成的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很大程度上本身就是一些意义的创造和解读的这样一个活动。所以严格地来说,在改变世界和解释世界之间,并没有一道截然的鸿沟,我想今天我们理解改变世界,可能要多从这个角度去做点补充。 王鲁湘:有些人对80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和90年代以后的中国知识分子在社会中间发挥作用的这种状态进行一些比较,认为在80年代的时候,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人文知识分子,他站在历史舞台的中央,可是从90年代以后的话,大家突然发现中国的人文知识分子迅速地被边缘化,这种状况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这样? 童:这当然有非常非常复杂的解释,笼而统之地讲,中国知识界在80年代所关心的恐怕比较多的是大而化之的文化类型的比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