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化部分—96-05对外汉语基础(修改)

中国文化部分—96-05对外汉语基础(修改)

中国文化部分—96-05对外汉语基础(修改)
中国文化部分—96-05对外汉语基础(修改)

2005年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考试

中国文化试卷

一、填空题

1.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属于__旧__石器时代化石,为研究古人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2.通行于西周时期,铸在青铜上的文字,后世称为__金文___文,也叫钟鼎文。

3.儒家经典中的“三礼”是指《仪礼》《周礼》和__《礼记》_____。

4.古代一些帝王曾专程赴___泰山____山祭拜天地,并把这一隆重典礼称为封禅。

5.“民为贵,社稷为重,_君为轻_____ ”是思想家孟子对春秋以来民为本思想的高度概括。

6.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撰的《史记》分为“本”、“世家”等几大部分,其中记述典章制度的部分称为“___书____”。7.中国古代丧服制分成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级,称作“_五服___”,它反映了生者与死者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

8.汉武帝时设立了一种专门的乐舞机构___乐府____,负责搜集、整理民间音乐创作,对后世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9.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有一文一武两位圣人被人们崇拜和祭祀,其中“文圣”是孔子,而“武圣”是_关羽_____。

10.北魏是鲜卑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__孝文______帝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中国北方各民族大融合。11.被尊为“书圣”的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所以后世也称他为__王右军_____。

12.中国的“寒食节”来源于春秋时期介子推的故事。大约到了唐代,寒食节与___清明节______合二为一了。13.为人传诵的《陋室铭》一文是__唐____朝文人刘禹锡所作。

14.北魏时期,__郦道元____撰写的《水经注》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地理学专著。

15.唐太宗的昭陵规模宏大,据记载,原内陵冢四周建有方城并四面开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南有__朱雀___门,北有玄武门。

16.明朝时,意大利传教士_利玛窦____来到中国,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理》。

17.明朝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远达_非____洲东海岸,说明了当时中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技术。

18.对于西藏喇嘛教的“灵童转世”制度,清朝__乾隆___皇帝开始采用“金瓶掣签”的办法产生新活佛,并须经中央朝廷正式批准生效。

19.科举制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弊端丛生,__1905____年,清廷宣布废除了科举制。

20.中国的“五岳”指的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__恒___山、以及中岳嵩山。

21.傣族人民的最大节日是___泼水节____节,也是傣历的新年,时间大致在傣历的六月六日或七日,即公历四月中旬。

22.中国书法、绘画得力于__宣____纸的使用,才使作者的情感和个性充分展现出来。

23.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___郭沫若____创作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新诗《凤凰涅磐》。

24.中国自七十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其基本内容是“晚生、晚育、少生、___优生____ ”。

25.澳门于1999年回归祖国。由此中国建立了“__澳门特别行政________区”(全称)。

二、选择题

说明:第26-50题是选择题,共25题,每题1个空;每个空1

分, 共25分。请仔细阅题,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

确的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26.陕西省县市郊的半坡遗址显示出典型的中国古代___B_____社会的文化特征。

A蒙昧B母系氏族C父系氏族D奴隶

27.商朝最后的国都是殷,就是现在河南的___B_____

A洛阳B安阳C信阳D开封

28.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完善于周代,其核心是___C_____。

A分封制B等级制C嫡长子继承制D家族制

29.古代发现的石鼓文字属于___A_____ 体文字

A大篆B小篆C隶书D楷体

30.《论语》中记载,孔子晚年喜欢读《易》,因为经常翻阅,以致“韦编三绝”,这表明当时书籍的主要形式是__C______ A甲骨B帛书C简册D纸卷

31.在先秦诸子中,法家学说集大成者韩非强调应该把法令、权势、___A_____三者结合在一起加以运用

A权术B刑罚C军功D恩惠

32.西汉在中央朝廷设立由三公九卿等职官,在地方上实行的是____B____ 制。

A郡国B郡县C州府D行省

33.魏晋玄学的早期代表人物有何晏和__D______

A孔融B许慎C郭象D王弼

34.“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是东晋画家___D_____提出的主中表现人物内在精神的绘画理论

A吴道子B阎立本C展子虔D顾恺之

35.东晋道教理论家___A_____著有《抱朴子》,对道家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A葛洪B吕洞宾C张道陵D陶弘景

36.遂炀帝时建成的大运河,北起今天的北京,南至今天的____C____

A广州B潮州C杭州D苏州

37中国古籍按“经、史、子、集”分为四类,始于___C_____朝。

A西晋B东晋C隋D唐

38北魏贾思勰所著的《___A_____》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是古代重要的农学著作之一。

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农书

39.1900年在敦煌发现了唐朝印制的《金刚经》,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___A_____印刷品。

A雕版B石刻C木活字D三色套印

40.北宋著名理学家有“二程”,他们是程颢和__D______

A程元B程伟元C程宽D程颐

41.“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是佛教___A_____宗的特点。

A禅B天台C密D律

42.明代的北京市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的,分为都城、皇城和__A______三部分。

A宫城B城池C郭城D京城

43.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清真教。所谓“伊斯兰”是阿拉伯的音译,有“____B____”的意思。

A歌颂B顺服C赞美D不屈

44.在明清的科举考试中,通过院试的考生叫___C_____,俗称“秀才”。

A贡生B贡士C生员D举人

45清代戏曲家洪升因撰写了《__D______》而闻名于世,该剧描写了唐明皇御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A牡丹亭B桃花扇C梧桐雨D长生殿

46.曾收藏在承德文津阁的整套古代典籍是清朝编写的《___A_____》,现存于北京国家图书馆。

A四库全书B永乐大典C佩文韵府D古今图书集成

47.明朝的国子监既是最高学府,也是___A_____机关。

A教育行政B图书保管C教师培训D教材编制

48.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___狂人日记_____》

A孔乙己B阿Q正传C故乡

49.辛亥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提出了三个口号:个性主义、__D______、民主。

A民权B民生C格致D科学

50.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成立的时间各不相同,其中__B______自治区最晚,是在1965年成立的

A新疆维吾尔B西藏C内蒙古D宁夏回族

三、词语解释题

说明:第51 一54 题是词语解释,每题5分, 共20分。请对词语作出简单明了的解释,并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

1.三纲五常

大致上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答哈,这个答案需要在书上找内容来总结

1、三纲五常与儒家的关系;

2、三纲五常的内容。

3、三纲五常的作用和意义。

2.格律诗

要点:

1、格律诗的特点;

2、代表形式;

3、与永明体的关系和渊源;

4、意义

3.资治通鉴

1、作者

2、编年体

3、起止时间(春秋——五代末)

4、特点

参考答案: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纪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纪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4.晋商

参考答案:

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三多堂等等。

自己看百度

四、论述题

说明:第55、56题是论述题, 每题15分, 共30分。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1.佛教对中国诗歌的影响

2.科举考试的功过

2004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

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卷

中国文学(6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诗经》和《楚辞》合称___风骚_____。

2、《史记》的___本纪_____和列传以记人为主。

3.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收录了(汉魏六朝乐府民歌)

4、___温庭筠_____是晚唐作品最多,影响最大的词人

5、李清照的作品当时被收入(漱玉词)

6、关汉卿、白扑、马致远、郑光祖合称_“元曲四大家”_______。

7、元代有两大戏曲圈,北方以大都为中心,南方以___临安_____为中心。

8、《长生殿》和《桃花扇》的作者合称__“南洪北孔”______。

9、谌容20世纪80年代的中篇代表作是__《人到中年》______。

10、“陈奂生系列”的作家是____高晓声____。

11、近代用文言翻译外文小说的是_林琴南_______。

12、鲁迅的《朝花夕拾》原名__《旧事重提》______。

13、冰心早期的问题小说代表作是_《超人》_______。

14、曾文清是曹禹话剧___《北京人》_____的主人公。

15、有时代鼓手之称的是__田间______。

二、选择(每空1分,共15分)

1、贯穿新月派前后期的诗人是___徐志摩_____。

2、20年代的创造社的艺术倾向是__浪漫主义______。

3、现代最早的新诗集是___《尝试集》_____。

4、《棠棣之花》、《虎符》是__郭沫若______的作品。

5、赵树理的最大贡献是塑造了一大批(翻身农民形象)

6、鲁迅小说通过对下层百姓病态灵魂的描写,尖锐指出了__改造国民性______这一主题。

7、老舍在20、30年代描绘了一个丰富多彩的__北京小市民______。

8、《乡愁》的作者是台湾诗人__余光中______。

9、先秦最早的载言记事散文是__《国语》______。

10、《过秦论》的作者是____贾谊____。

11、左思的__《三都赋》______导致洛阳纸贵。

12、号称“文起八代之衰”的诗文大家是__韩愈______。

13、“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宋代__陆游______的诗句。

14、元杂剧的结构是___一本四折_____。

15、章回小说是由_宋元话本__发展而来。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诗经

2、三言二拍

3、五四新文学运动

4、孤岛文学

四、论述题(需答300字以上,10分)

论述唐传奇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中国文化(40分)

一、填空(10分,每题1分)

1、中国文化发源有不同的区域,河姆渡属于__长江流域______文化区域。

2、秦汉实行的是__郡县制______行政区划。

3、白马非马是哲学家__公孙龙______提出的。

4、在经史子集中,天文历算等是___子_____部分。

5、三大名楼中的__滕王阁______位于江西南昌。

湖北武汉黄鹤楼

湖南岳阳岳阳楼

6、三大崇拜是天地、__祖先______、君师崇拜。

7、从___1861年_____开始,清末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派展开国力自强运动,史称洋务运动。1894年结束

8、宋元有别于官学的私学是__书院教育______。

9、长城由秦始皇修建,后有10个朝代继续修筑,以__汉、明朝______修筑的规模最大。

10古代乐器分吹拉弹___打_____四类

二、选择(10分,每题1分)

10、伊斯兰四大寺为怀圣寺、凤凰寺、仙鹤寺、__清净寺______

11、乾嘉学派以__训诂______和考据为主。

12、四大名旦是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__尚小云______。

13、阿注婚是___彝_____族摩梭人的婚姻形式。

14、南宋四大书院在江西庐山的是___白鹿洞书院_____。

15、《伤寒杂病录》是___张仲景_____写的。

16、最大的类书是明代的__《永乐大典》______

17、1582年来华传教的意大利人是_利玛窦____。

18不是三级行政区划的是_乡_________

…………

20、道教产生于__东汉_____时期。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

1、人民代表大会制

2、岁寒三友

四、论述题(需答300字以上,10分)

论述中国宗教的特点。

2003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

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卷

中国文学(6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见载于古代典籍《山海经》。

2、古人每称“诗有六义”,其所指当为风雅颂赋比兴。

3、魏晋之际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史称“竹林七贤”。

4、南朝乐府民歌中的“吴声”、“西曲”等皆属于《》。

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自杜甫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6、元代散曲在体裁上主要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7、李伯元长篇小说《官场现形记》的结构形式是章回体。

8、近代文坛上梁启超的散文风靡一时,被世人称作“新民体”。

9、茅盾的小说《幻灭》、《动摇》及《追求》,合称“蚀三部曲”。

10、散文诗集《野草》的作者是鲁迅。

11、以描写湘西风情见长的小说《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

12、诗集《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的作者是徐志摩。

13、老舍描写抗战时期北平沦陷区市民生活的长篇小说是《》。

14、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塑造了数学家陈景润的动人形象。

15、贾平凹的小说《浮躁》、《腊月?正月》敏锐地反映了农村价值观念的变化。

二、选择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孔融、巴金、田汉、魏源、冰心、谢朓、鲍照、曹植、湖畔、寒夜、阿英、舒婷、曹丕、北岛、杨炼、饮酒、王粲、尝试集、绿化树、朱自清、关汉卿、俞平伯、黄遵宪、郭沫若、牧马人、黑骏马、周作人、归园田居、山谷体、金瓶梅、龚自珍、王实甫、诚斋体、马致远、铁崖体、昭明文选、天山牧歌、玉台新咏、昨日之歌、西线轶事、醒世姻缘传、今夜有暴风雨、艺文类聚、读山海经、镜花缘

1、汉乐府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最早见载于《玉台新咏》。

2、“建安七子”中创作成就最高的一位诗人是王粲。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的《饮酒》组诗。

4、南北朝时期为七言诗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诗人是鲍照。

5、宋人杨万里作诗独辟蹊径,自成一格,时人称之为诚斋体。

6、元杂剧作家中享有“曲状元”之称誉者是马致远。

7、清初西周生的婚姻家庭题材长篇小说是《醒世姻缘传》。

8、首开近代文学风气的杰出文学家和思想家是龚自珍。

9、诗人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曾出版了《湖畔》、《春的歌集》两部合集。

10、白音宝刀格是张承志小说《》中的人物。

11、周作人的早期散文分别收入《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谈龙集》及《谈虎集》中。

12、四十年代,郭沫若曾创作了《棠棣之花》及《虎符》等历史剧。

13、新时期散文《怀念萧珊》、《小狗包弟》及《说真话》的作者是巴金。

14、章永璘、马缨花是张贤亮小说《绿化树》中的人物。

15、诗歌《神女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舒婷。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春秋左氏传》

2、“临川四梦”

3、文学研究会

4、伤痕文学

四、论述题(需答300字以上,10分)

简要评述《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中国文化(4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的河姆渡文化,最能反映母系氏族公社的文化特征。因其遗物中常有彩陶,所以又称“彩陶文化”。

2、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制成了最初的指南工具司南。

3、是中国第一部研究军事理论的著作。

4、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被后人尊为“医圣”。

5、公元7世纪,佛教从印度和中国内地传入西藏地区,与藏族文化融合形成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

6、东汉和帝时,蔡伦总结民间造纸经验,造出了轻便而又经济适用的纸,人们称这种纸为蔡侯纸。

7、在中国,笔、墨、纸、砚被合称为文房四宝。

8、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是清代编撰的四库全书。

9、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和九华山并称为佛教四大名山。

10、在当代中国,壮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二、选择填空(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到横线上,每空1分,共10分)

1、D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A、李悝

B、吴起

C、商鞅

D、韩非子

2、佛教是在 C 传入中国的。

A、战国时期

B、西汉初年

C、两汉之际

D、东汉末年

3、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的历史是从B开始的。

A、伏羲

B、黄帝

C、尧

D、舜

4、中国古代的科学制度产生于B。

A、汉代

B、隋代

C、唐代

D、宋代

5、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当时他用的是A。

A、泥活字

B、锡活字

C、铅活字

D、木活字

6、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其中“乡试”是在D举行的。

A、乡一级

B、县一级

C、州一级

D、省一级

7、在中国历史上,C是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

A、魏源

B、张之洞

C、林则徐

D、康有为

8、中国现存最大并保存完好的皇家园林是D。

A、颐和园

B、圆明园

C、北海公园

D、承德避暑山庄

9、B是拥有少数民族种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云南省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10、A是中医学最古老而完整的典籍,它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A、《黄帝内经》

B、《脉经》

C、《伤寒杂病论》

D、《诸病源侯论》

三、词语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道教

2、梨园

四、论述题(需答300字以上,10分)

简论郑和下西洋对中外交流的影响。

***********************************************************

2002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

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卷

中国文学(6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先秦历史散文著作《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国别史______。

2、汉末聚集在“三曹”父子身边的一批文人史称__“建安七子”_____ 。

3、代表着南朝民歌最高艺术成就的作品是抒情长诗___《西洲曲》____ 。

4、文学史上山水诗取代玄言诗的重大变化发生在__南朝的宋初_____ 。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盛唐诗人___岑参____的名句。

6、宋元南戏最初流行于浙东沿海地区,被称为__温州杂剧_____。

7、元散曲作家贯云石和徐再思的作品被人合辑为《酸甜乐府》。

8、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金瓶梅》。

9、明代与“公安派”同时起来反对拟古主义的另一文学流派是_竟陵派______。

10、清代影响最大的两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分别是《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

11、“五四”新文化运动量初的阵地是创刊于1915年9月的_______。

12、鲁迅先生的第三部小说集是具有杂文化小说特色的_______ 。

13、后期“新月派”人物中有“雨巷诗人”美称的是__戴望舒_____ 。

14、20年代小说创作的三大潮流是:问题小说、_______小说和乡土小说。

15、茅盾先生曾称赞叶圣陶的长篇小说__倪焕之_____是“扛鼎之作”。

二、选择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苏轼王勃柳永艾青孟郊潘岳田间高明左思陆机白朴施惠藏克家关汉卿杨显之梁启超冯沅君黄遵宪刘长卿郁达夫龚自珍王以仁马致远李清照星空子夜恢复文选前茅幻灭九歌招魂红旗谱童心

说战国策九章神韵说国语性灵说乐府诗集青春之歌晏子春秋玉台新咏小城春秋蚀

1、“鹬蚌相争”的寓言故事出自先秦散文著作___《国语》______。

2、《楚辞》中为祭祀神灵而作的一组乐舞歌词谓之__九歌________。

3、文学史上广受赞誉的《古诗十九首》最早见载于__《文选》_______。

4、以《三都赋》赢得“洛阳纸贵”声誉者是晋代文学家____左思_____。

5、唐代诗坛上被推为“五言长城”的诗人是___刘长卿______。

6、宋代文人中明确提出“词别是一家”见解的是___苏轼______。

7、元代优秀爱情题材剧《梧桐雨》的作者是____白朴_____。

8、元末明初流行的南戏《拜月亭记》作者相传为___施惠______。

9、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李贽的文学创作上倡导__童心说_______。

10、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堪称“诗界革命”先驱是是近代诗人__黄遵宪_______。

11、如果说郭沫若的《女神》是诗的《呐喊》,那么他写于1921~22年间的______就是诗的《彷徨》。

12、通过病态与感伤人格描写揭示“时代病”的小说可以_________的《沉沦》为代表。

13、茅盾是沈德鸿(字雁冰)先生发表第一篇小说__________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14、以《大堰河,我的褓姆》享誉文坛,有“吹芦笛的诗人”之称者是__艾青_______。

15、林道静、卢嘉川是小说________中的主要人物。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元曲

2、拟话本

3、“山药蛋”派

四、论述题(共两题,每题答案不少于300字,共18分)

1、简要评述中唐“新乐府运动”对乐府诗歌的继承与发展。

2、简要分析老舍《骆驼祥子》中祥子的人生悲剧意义。

中国文化(4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2分)

1、距今7000年左右长江流域文化区的代表性文化是__河姆渡______文化。

2、编钟为__商周______时期的乐器。

3、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是中国的__《金刚经》______。

4、“六礼”这一婚俗起始于__周______代。

5、战国时期水工郑国修建的郑国渠位于现在的___陕西_____省。

6、中国姓氏的来源十分复杂,司马这个姓是以___官名_____为姓的。

7、中国在汉代正式形成了封建教育体系,明确规定郡国设学,乡设___庠_____。

8、公元754年,冒死东渡日本成了日本律宗始祖的是中国名僧___鉴真_____。

9、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和____四川盆地____被称为中国的“四大盆地”。

10、通常人们所说的中国“四大菜系”,指的是鲁菜、川菜、粤菜和___淮菜_____。

11、中国的园林大致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宅园林、公共园林和_寺庙园林_______四大类。

12、从总体上说,中国人突出的是对天地、君师与___祖先_____的崇拜。

二、选择填空(将正确的选择写在横线上,每题1分,共10分)

1、宋代在原有十二部经书的基础上加入了____A____,成了后人所说的“十三经“。

A、《孟子》

B、《孝经》

C、《论语》

D、《尚书》

2、茶最早是被人们当作___C_____来使用的。

A、调料

B、饮料

C、药物

D、食物

3、据最新发现,中国在__B_____时代就有了“十二生肖“的说法。

A、周朝

B、先秦

C、东汉

D、魏晋

4、“东南名园之冠”指的是___B_____。

A、扬州的“个园”

B、上海的“豫园”

C、苏州的“拙政园”

D、无锡的“寄畅园”

5、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的人口数量相关很大,人口最多的超过1500万,人口最少的在___A_____以下。

A、一万

B、五万

C、十万

D、二十万

6、经史子集是中国图书的一种分类方法,它起始于_B____,四库全书就是按照这种方法编选的。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7、流芳百世的《兰亭序》是著名书法家___D_____的作品。

A、王献之

B、柳公权

C、颜真卿

D、王羲之

8、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精确程度领先于欧洲____D____年。

A、100年

B、500年

C、800年

D、1000年

9、由张栻、朱熹、吕祖谦和__C_____主持的四个书院是南宋时期全国最有影响的理学学术中心。

A、张载

B、王阳明

C、陆九渊

D、程颐

10、利马窦来华传教大致是在___B_____。

A、明中期

B、明晚期

C、明清之间

D、清初期

三、名词解释(共两题,每题4分,共8分)

1、二十四节气

2、纪传体

四、论述题(需答300字左右,10分)

简析中国古代科学的基本特点。

2001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

中国文学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神话故事出自___《山海经.》___________。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____《离骚》_________中的名句。

1、谢灵运是南朝时期扭转玄言诗风,开创___山水_________派的关键人物。

2、被称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一诗的作者是__王昌龄________。

3、“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出自词人____柳永_______的《望海潮》(东南形胜)。

4、“三言二拍”中的“三言”具体是指《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及__《警世通言》_________。

5、汤显祖的《紫钗记》、《邯鄣记》、《南柯记》和《牡丹亭》合称__“临川四梦”_________。

6、清中叶,代表人物为方苞、刘大木魁、姚鼐的著名散文流派称作___桐城派________。

7、清代传奇的杰作当推洪升的《长生殿》和___孔尚任_______的《桃花扇》。

10、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为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刘鄂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和_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________。

11、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鲁迅小说集是________和_________。

12、“五四”时期出版的中国第一部新诗集是___________。

13、巴金的小说《雾》、《雨》、《电》合称__“爱情三部曲”___________。

14、现代小说史上善于创造“市民世界”的作家是___________。

15、“陈奂生”系列小说的作者是_________。

二、选择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曹操曹植曹丕文心雕龙永明体诗品文章流别论汉江临泛使至塞上白居易张籍刘禹锡韩愈李翱柳宗元杜枚陆龟蒙崔莺莺红楼梦金瓶梅张君瑞红娘贾王史薛侍萍繁漪四凤沈从文许地山天国春秋上海屋檐下周立波赵树理柳青故土人生冬天里的春天

1、汉赋《子虚赋》和《上林赋》是___司马相如_______的代表作品。

2、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乐府诗《燕歌行》系____曹丕______所作。

3、我国第一部专评五言诗的文学批评论著是___《诗品》________。

4、沈约等提出“四声八病”之说,创作___永明体______诗,为律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王维___《使至塞上》______一诗中的名句。

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出自___刘禹锡______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

7、唐代散文作家以山水游记著称的是___柳宗元_______。

8、《西厢记》中____红娘_______的是该剧中对封建礼教最具冲击力的女性形象。

9、中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__《金瓶梅》__________。

10、《红楼梦》写出了所谓“乾隆盛世”具有代表性的__贾王史薛___________四大家族的兴衰。

11、《雷雨》剧中,具有“雷雨”般性格的的人物是____________。

12、____沈从文_________是以描写湘西地区“宁静”生活和“民情淳朴”见长的作家。

13、夏衍的戏剧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

14、《创业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15、孙少平、田晓霞是田遥长篇小说____________中的人物形象。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江西诗派

2、古文运动

3、问题小说

四、论述题(共两题,每题需答300字左右,共18分)

1、简述《史记》对中国文学的影响。(9分)

2、简述《子夜》中的吴荪甫形象。(9分)

中国文化

一、填空(每空1分,共12)

1、封建时代帝王祭祀天地的仪式以___封禅_______最为隆重。

2、甲骨文以后的文字是金文,又叫__钟鼎文________。

3、历史上著名的《春江花月夜》乐曲属于____清商曲______。

4、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作是__《清明上河图》________。

5、京剧的形成,始于清乾隆年间的___四大徽班进京________。

6、素有“东南名园之冠”称誉的私宅园林是____豫园______。

7、楹联又叫对联,起源很早,普及和兴盛则是在__明清两代__________。

6、“流觞曲水”是古人在____修禊______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

7、中国佛教中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宗派是____禅宗_________。

10、在《世界遗产名录》中,中国的黄山属于_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___________。

11、第一部由西方人撰写的介绍中国的著作是_《马可波罗游记》__________。

12、香港特别行政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___新界_________三个组成部分。

二、选择填空(将正确的编号写在横线上,每空1分,共10分)

1、中国古代母系氏社会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是__B_____。

A、龙山文化

B、仰韶文化

C、大汶口文化

D、河姆渡文化

2、从历史记载中可知,我国纸写本书籍最早出现在__C_____。

A、先秦时期

B、东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3、南宋时期“四大书院”不包括____C_____。

A、岳麓书院

B、丽泽书院

C、石鼓书院

D、白鹿原书院

4、我国最早出现的园林属于___D______。

A、寺庙园林

B、私宅园林

C、公共园林

D、皇家园林

5、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是______A__。

A、浙江宁波的天一阁

B、江苏常熟的汲古阁

C、山东聊城的海源阁

D、江苏常熟的绛云楼

6、“变文”是唐代的说唱艺术,宋元时发展成著名的____C______。

A、鼓子词

B、元杂剧

C、诸宫调

D、傀儡戏

7、我国民间三大传统节日除春节、中秋节外还有___D______。

A、元宵节

B、清明节

C、重阳节

D、端午节

8、历史上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的医学著作是___A______。

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伤寒病杂论》

D、《诸病源侯论》

9、我国三大古代建筑群不包括____B______。

A、北京故宫

B、山西晋祠

C、曲阜孔庙

D、嵩山中岳庙

10、中国人民币上共有5种文字,汉字以外的其他4种分别为___D_____等少数民族文字。

A、蒙、满、回、藏

B、蒙、藏、维、彝

C、蒙、藏、维、回

D、蒙、维、藏、壮

三、名词解释(共两题,每题4分,共8分)

1、海上“丝绸之路”

2、“颜肥柳瘦”

四、论述题(需答300字左右,10分)

简要评述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儒、道互补现象。

2000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

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卷

中国文学(6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出自___《诗经.国风.魏风》的《伐檀》________。

2、汉赋正式形成的标志性作品是_枚乘的《七发》_________。

3、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南朝梁昭明太子主持编订的___《昭明文选》________。

4、唐人刘禹锡学习巴楚民歌写成的一批小诗称作___竹枝词_________。

5、唐末诗风衰落,文坛上大放光彩的是____小品文_______。

6、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是____江西诗派________。

7、元代杂剧的基本结构形式是___一本四折_________。

8、“三言”是冯梦龙编选而成的,“二拍”是__《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孔尚任创作《桃花扇》的主导思想是__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___________。

10、近代文坛上___林纾_________曾用古文翻译了大国外国小说。

11、《边城》的作者是___沈从文_________。

12、后期“新月派”人物中有“雨巷诗人”之称的是______戴望舒_______。

13、新时期小说创作,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是_____反思________文学。

14、五四时期的小说创作,形成问题小说、__自我小说___________和乡土小说三大潮流。

15、“开一代诗风”的中国新诗奠基作是以郭沫若的《___女神________》为代表的。

二、选择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冯至艾青徐志摩梁启超龚自珍范仲淹欧阳修黄遵宪王安石国语两都赋赵贞女问题小说市民小说春江花月夜离骚倪焕之胡茄十八拍西昆体二京赋长恨歌台阁体白头吟拾遗记憩园永明体雨村曲话西京杂记第四病室新感觉派乐府传声死水微澜世说新语京派小说家吕氏春秋乡土文学抗战文学闲情偶寄张协状元孤岛文学孔雀东南飞王魁负桂英刺世嫉邪赋左传

1、先秦历史散文著作____《国语》___________曾被后人称作“春秋外传”。

2、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篇幅最长的抒情诗是______《离骚》________。

3、东汉著名辞赋家张衡的代表作品是____《二京赋》《南都赋》__________。

4、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刘义庆编纂的__《世说新语.____________。

5、“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出自唐诗____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__________。

6、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欧阳修___________。

7、高明的《琵琶记》是根据民间南戏__《赵贞女蔡二郎》____________改编的。

8、明代前期百余年文坛上流行的诗风是___台阁体___________。

9、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他的_____《闲情偶寄》_________。

10、清被誉为“诗界革命”一面旗帜的诗人是___黄遵宪___________。

11、以《大堰河,我的褓姆》享誉文坛,被称为“吹芦笛的诗人”是___艾青_________。

12、巴金后期小说创作影响较大的是长篇《寒夜》和中篇《____憩园_________》。

13、以穆时英、刘呐欧为代表的小说流派,被称为____新感觉派__________。

14、一九三O年,叶圣陶《___倪焕之_________》与茅盾《子夜》一道成为现代长篇繁荣的开端。

15、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间,滞留在上海租界内的部分作家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日文艺运动,人们称这一时期的文学为____孤岛文学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敦煌变文

2、话本小说

3、“朦胧诗”

四、论述题(共两题,每题需答300字左右,共18分)

1、简要评述苏轼在宋词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为什么说鲁迅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中国文化(4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

1、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海峡两岸在清朝__康熙______年间又归于统一。

2、喇嘛教是在我国___西藏_____地区流传的佛教。

3、我国四大石窟指的是云冈石窟,敦煌石窟、龙门石窟和__麦积山石窟______。

4、中国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___唐____代。

5、历史上全面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著作是《__黄帝内经______》。

6、中国算学发展有着辉煌的历史,南北朝时的大数学家__祖冲之______把圆周率精确到3.1415926至3.1415927之间,这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

7、中国的茶文化注重茶的意趣,而不注重它的功用,所以在历史上形成了两种风气:品评泉水_和品茗赋诗__。

8、古文经学与_今文经学_____是汉代经学的两大派别。

9、唐代僧人玄奘所著的《_大唐西域记_______》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不朽之作。

10、西方传教士的先行者和奠基人__利玛窦______在明朝官绅和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选择填空(将正确的编号写在横线上,每空1分,共12分)

1、中国佛教的四大禅林,不包括______D____ 。

A.山东灵岩寺B.浙江天台寺C.湖北玉泉寺D.河南白马寺

2、基督教于公元____C______ 传入我国。

A.二世纪B.五世纪C.七世纪D.九世纪

3、下列不属于类书的是____A______ 。

A.《元和郡县志》B.《太平御览》C.《册府元龟》D.《艺文类聚》

4、皇帝作为我国古代专制君主的称呼是从_____B_____ 开始的。

A.周文王B.秦赢政C.刘邦D.孔子

5、在中国史书上记载较早的几座历史名桥中,不包括____A______。

A.浙江的断桥B.河北的赵州桥C.陕西的灞桥D.北京的卢沟桥

6、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把朱熹的《四书集注》作为考试依据,是从____A______ 代开的。

A.宋B.元C.明D.清

7、唐初的四大书法家不包括____B______ 。

A.虞世南B.魏征C.褚遂良D.薛稷

8、我国的民俗传统节日起源于_____C_____。

A.庆贺B.祭祀C.农事D.社交

9、举世闻名的《清明上河图》是画家____B______ 的杰作。

A.任伯年B.张择端C.徐悲鸿D.吴道子

10、“知行合一”的概念是由理学家__C________明确提出来的。

A.程颐B.张载C.王阳明D.朱熹

11、中国古代的服饰最初并没有明确的等级观念,中是到了___B_______代,差别才变得明显起来。

A.商B.周C.秦D.汉

12、由朱熹整理而成的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中庸》与《_____D_____》。

A.尚书B.尔雅C.春秋D.大学

三、名词解释(共两题,每题4分,共8分)

1、纪事本末体

2、孔孟之道

四、论述题(需答300字左右,10分)

简评中国的科举制度。

1999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

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卷

中国文学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汉代著名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又名《__为焦仲卿妻作_____________》。

2、唐代以“苦吟”著称的诗人是____孟郊___________和贾岛。

3、柳宗元山水游记散文的代表作品是《__永州八记_____________》。

4、宋代豪放词派的两位代表词人是苏轼和____辛弃疾___________。

5、元杂剧中最为著名的悲剧作品是《窦娥冤》和《_______西厢记________》。

6、《墙头马上》是元代剧作家_____白朴__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7、“前后七子”是明代文坛上重要的文学流派,他们的文学主张是___拟古主义__________。

8、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创作的四部作品合称为《_____临川四梦__________》。

9、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家庭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___金瓶梅___________》。

1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清人___赵翼_________的诗句。

11、“五四”时期的文学社团中,创造社的基本创作倾向是_____浪漫主义________。

12、现代小说上,茅盾的作品主要创造了__民族资本家和时代新女性_______________两个形象系列。

13、老舍在30—40年代的小说创作中描绘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_____市民______世界。

14、当代小说塑造改革者形象的开篇之作是蒋子龙的《_____乔厂长上任记_________》。

15、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后,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不再使用,而代之以___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杨万里黄庭坚司马相如贾谊宋玉刘向陆游庄子孟子杨雄枚乘郭小川田汉光未然徐志摩田间刘白羽冯至戴望舒艾青唐宋派桐城派茶陵派公安派竟陵派阳湖派短歌行咏怀诗世说新语燕歌行人到中年搜神记晏子春秋故事新编文明小史旧事重提尝试集爱是不能忘记的幽明录相见时难叹息肠内热官场现形记济时肯杀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自计无由生

1、《秋水》和《养生主》是《__庄子__________》中的篇目。

2、《楚辞》的代表作家是屈原和_____宋玉_______。

3、汉赋《子虚赋》和《上林赋》是___司马相如_______的代表性作品。

4、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乐府诗是曹丕《___燕歌行_______》二首。

5、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是干宝的《__搜神记________》。

6、“穷年忧黎元,___叹息肠内热________”是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诗句。

7、北宋后期“江西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_黄庭坚________。

8、明代文坛上倡导“性灵说”的袁氏三兄弟是___公安派_________代表人物。

9、清代中期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派是___桐城派________。

10、晚清谴责小说家吴趼人的代表作是《___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____________》。

11、鲁迅的叙事散文集《朝花夕拾》最初发表时总题为《___旧事重提__________》。

12、“新月派”前期的主要代表诗人有闻一多和___徐志摩__________等人。

13、抗战初期被称为“时代鼓手”的诗人是____田间________。

14、《向困难进军》、《望星空》的作者是____郭小川__________。

15、谌容在80年代写出了著名的中篇小说《_____人到中年__________》。

三、词语解释(每词100字左右,4分,共12分)

1、乐府

2、传奇

3、“反思文学”

四、论述题(每题300字左右,9分,共18分)

1、简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概况。

2、简述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中国文化

一.填空

1、司马迁《史记》记载的历史是从___黄帝_______开始的。

2、汉代经学今文学派的代表人物是___董仲舒________。

3、从总体上说,中国人对天地、祖先、___君师_________三者的崇拜最为突出。

4、在行政区划方面,从唐宋到辽金,主要实行“____道路_________制”。

5、当选为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的人是____何厚铧_________。

6、明清时代国家最高学府叫_____国子监________。

7、现存规模最大、体例最善、用途最广的类书是清代的《___古今图书集成__________》。

8、集宋代理学之大成的学者是____朱熹_________。

9、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品是《__兰亭序___________》。

10、我国___秦始皇兵马俑________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11、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木塔是___山西应县木塔________。

12、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__程砚秋_________和荀慧生。

二、选择填空(将正确的编号写在横线上,每空1分,共10分)

1、明清时代,乡试及格的人叫__C_______。

A.生员(秀才) B.童生 C.举人 D.贡生

2、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____B_____和浙江普陀山。

A.河南嵩山 B.安徽九华山C.江苏栖霞山D.湖北武当山

3、西藏从___C______开始正式划入中国版图。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4、中国火药发明的时间至迟是在___D______。

A.汉代 B.南北朝C.隋代 D.唐代

5、我国最早一部家庭教育专著是__A_______的《颜氏家训》。

A.颜之推 B. 颜渊 C. 颜真卿 D. 颜师古

6、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被称为“画圣”的杰出画家是___A______。

A.吴道子B.阎立本C.顾恺之D.宋徽宗赵佶

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___D______的主张。

A.孔子 B.墨子C.荀子D.孟子

8、据史料记载,郑和七次率船队下西洋,先后到达____C_____余个国家。

A.三十 B.四十 C.五十 D.六十

9、中国保存完好的古城中,面积最大的是___D______。

A. 北京城

B. 南京城

C. 荆州城

D. 西安城

10、通常所说的中国四大菜系,指___B______四大菜系。

A.川、鲁、淮、湘B.川、鲁、淮、粤

C.川、鲁、淮、皖D.川、鲁、淮、闽

三、词语解释(每词100字左右,4分,共8分)

1、经、史、子、集

2、甲骨文

四、论述题(限400字以内,10分)

谈谈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998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

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卷

古代文学

一、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晁错是__汉___代著名的散文作家。

2、建安文学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被后人称为“__建安风骨______”。

3、开创田园诗派的人是___陶渊明_____。

4、中国古代著名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的作者是__刘勰______。

5、北宋初期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人是____欧阳修_____。

6、短篇小说集《醒世恒言》是__冯梦龙________编选的。

7、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是___杜丽娘_______。

8、______唐传奇_________的出现,标志中国古典小说趋向成熟。

二、选择填空(每空1分,共8分)

红楼梦、古诗十九首、淮南子、山海经、陌上桑、尚书、送东阳马生序、聊斋志异、白马篇、卖柑者言、韩非子、救风尘、三戒、儒林外史、汉宫秋、拜月亭、宋濂、孟子、墨子、柳永、李煜、李清照、刘基、柳宗元

1、代表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是《____古诗十九首__________》。

2、杜少卿是古典小说《__儒林外史___________》中的人物。

3、保存中国古代神话最多的古籍是《__山海经____________》。

4、“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___刘基______《___卖柑者言__________》中的语句。

5、除《窦娥冤》外,关汉卿的代表作还有《___救风尘__________》等。

6、《公孙丑》、《告子》是《___孟子___________》一书的篇目名。

7、《漱玉词》是__李清照_________的词作集。

三、词语解释(限120~150字,4分)

《史记》

四、简述唐代诗歌发展概况(400字左右,1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3分)

1、一般认为,道教的创立者是汉代的__张道陵________。

2、明清时期在国子监就读的学生,统称为__监生________。

3、中国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的作者是唐代的___陆羽_______。

4、隋代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在现在的河北___赵县_______。

5、中国历史上正式设立的太学是在___汉武帝_______时期。

6、明清科举考试所举行的“乡试”,因为在秋天举行,所以又叫___秋闱_______。

7、日本佛教律宗是由中国高僧___鉴真_______传过去的。

8、成语“草木皆兵”,是因历史上的___淝水之战________大战而来。

9、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___承德避暑山庄_______。

10、中国书法史上所说“二王”,指的是___王羲之_______、_王献之_________。

11、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是___文殊_______菩萨的道场。

12、皇帝死后在太庙时受祭时享有的称号,称为__庙号_______。

13、宋代编纂的__《册府元龟》_______是一部大型史料性类书。

二、选择填空(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横线上,每空1分,共13分)

1、中国科举制度是___A____代开始建立的。

A.隋B.唐C.五代D.宋

2、学术上所称的“龙山文化”,其发现地在___A____的龙山镇。

A.山东省章丘市B.山东省泰安市C.河南省安阳市D.河南省淮阳市

3、下列名胜古迹全部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一组是__C_____。

A.北京故宫、江西庐山、武汉黄鹤楼、云南丽江古城B.长城、山西平遥古城、西藏布达拉宫、杭州西湖C.北京故宫、西藏布达拉宫、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D.北京故宫、沈阳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四川九寨沟4、苏州狮子林原本为寺庙园林,其始建年代应当是___D______。

A.明代B.清代C.宋代D.元代

5、《四书五经》的四书是____B_____。

A.《论语》、《尔雅》、《孟子》、《中庸》B.《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C.《论语》、《中庸》、《大学》、《礼记》D.《孟子》、《中庸》、《大学》、《礼记》

6、下列对古代书院“讲会制度”的解释,其正确的一项是___B______。

A.请儒学名流到书院讲学B.不同学派之间的论争

C.师生之间的学术讨论D.师生之间的聚会方式

7、宋代大型御书《太平御览》,其“太平”二字是指年号“太平兴国”,使用这个年号的皇帝是_B___。

A.宋太祖B.宋太宗C.宋真宗D.宋仁宗

8、清代皇家藏书楼“文源阁”的所在地是___D____。

A.北京故宫 B.沈阳故宫C.承德避暑山庄D.圆明园

9、下列省市自治区名称完全由境内两地地名合并而成的一组是________。

A.辽宁、吉林、福建 B.福建、江苏、甘肃C.江苏、安徽、陕西D.宁夏、重庆、甘肃

10、通常所说的江南三大名楼是__B______。

A.黄鹤楼、滕王阁、太白楼B.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C.滕王阁、黄鹤楼、烟雨楼

11、宋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是___B_____。

A.木活字B.泥活字C.锡活字D.铜活字

12、利马窦来华传教的时间是___B_____。

A.明中叶B.明晚期C.明清之间D.清初年

13、道教重要著作《抱朴子》的作者是__C_______。

A.陶弘景B.葛玄C.葛洪D.陆修静

三、词语解释(限120~150字,4分)

西学东渐

四、简述书院教育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今天教育的借鉴意义(400字左右,10分)

1996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

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卷

古代文学

一、填空(每空0.4分,共8分)

(一)《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所收作品大致始于_西周___初年,止于_春秋____中期,时间长达五百年之久。

(二)先秦诸子散文中最早的集子是___《论语》______,采用的是___语录_______体。

(三)“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见于__庄子______的_《逍遥游》_______中。

(四)屈原《九章》共有九章,《九歌》共___十一______篇。

(五)汉乐府《陌上桑》中的女主人公是____秦罗敷_______。

(六)汉魏六朝乐府民歌绝大部分收录在宋朝郭茂倩编的___《乐府诗集》_________。

(七)__陆机《文赋》______是继曹丕《典论?论文》后的第一篇系统的文学创作论。

(八)主张“唯陈言之务去”、“文从字顺”的是杰出散文家_____韩愈_____。

(九)宋代号称“三苏”的文学家是_苏洵_______、___苏轼_____、___苏辙_____。

(十)元代“水浒戏”写得最多的作家是__高文秀________。

(十一)明代著名短篇小说集《三言》的全称是__《醒世恒言》_______、___《警世通言》_______和___《喻世明言》_______。

(十二)清代诗人___袁枚_____强调诗是“心之声也,性情之所流露者也”,诗人是“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倡导___性灵____说。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填入空处(每空0.4分,共4.8分)

(一)《国语》和___B______的编写体例相同,都是国别史。

A、《左传》

B、《战国策》

C、《史记》

D、《汉书》

(二)《国殇》是___B______中的一篇。

A、屈原《九章》

B、屈原《九歌》

C、宋玉《九辩》

D、刘向《九叹》

(三)曹操散文的特点是___A_______。

A、清峻通脱

B、豪放不羁

C、雄浑恣肆

D、犀利深刻

(四)南朝吴声歌曲和西曲歌的主要形式是_____A_____。

A、五言四句

B、七言四句

C、长短自由

D、五、七言交错

(五)___D_______是杜甫诗歌最突出的艺术风格。

A、慷慨激烈

B、飘逸自然

C、含蓄深沉

D、沉郁顿挫

(六)唐代诗人王昌龄最擅长____B______这一诗体。

A、五言绝句

B、七言绝句

C、五言律诗

D、七言律诗

(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代词人____C______《雨霖铃》中的名句。

A、秦观

B、贺铸

C、柳永

D、苏轼

(八)著名杂剧___A_______中的唱词“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习,晓来谁染霜林醉,终是离人泪”,一向脍炙人口。

A、《西厢记》

B、《救风尘》

C、《牡丹亭》

D、《汉宫秋》

(九)著名长篇小说_____D____中的重要人物杜少卿、沈琼枝是作者赞美的正面人物。

A、《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B、《官场现形记》

C、《老残游记》

D、《儒林外史》

(十)清代小说《聊斋志异》专喜“谈狐说鬼”,其“谈狐”之篇有____A____。

A、《青风》

B、《白秋练》

C、《小谢》

D、《席方平》

(十一)清末曾抗击日本侵略台湾的台湾籍爱国诗人___B_____,是当时“诗界革命”的鼓吹者之一。A、黄遵宪B、丘逢甲C、夏曾佑D、康有为

(十二)清末反对桐城派古文,作文“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人称“新文体”的是著名的__B______。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柳亚子

三、判断正误(每题0.4分,共4.8分)

(一)“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围”都是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项羽传》中记述项羽经历的几个重要片断。(错)

(二)“建安七子”中诗歌创作成就最高的当推王粲。(对)

(三)诗人谢脁又称大谢,与谢灵运一起人们并称之为“二谢”。(错)

(四)唐朝崔颢《黄鹤楼》曾被古代诗论家推为唐七律中的压卷之作。(对)

(五)在诗歌语言艺术方面,李白主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对)

(六)张养浩的《潼关怀古》是杂剧中的名作之一。(错)

(七)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慷慨悲壮,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家。(对)

(八)郑光祖写过十八种杂剧,《倩女离魂》是其代表作。(错)

(九)元剧《梧桐雨》和清剧《长生殿》都是描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的。(对)

(十)晚明公安派作家张岱擅长小品散文,著有《陶庵梦忆》。(对)

(十一)明代长篇小说《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儒林外史》都是杰出的佳作。(错)

(十二)桐城派古文家方苞在《登泰山记》中描绘了泰山的美景。(错)

四、词语解释(4.4分)

新乐府运动

五、回答问题(8分)

简单谈谈李煜词的特点。

文化知识

一、填空(每空0.4分,共8分)

(一)最早发现甲骨文的学者是___王懿荣______。

(二)__《三国志》______残卷是现存最早的纸写本书。

(三)元朝____王祯_____在《农书》一书中记载了自己发明的制造木活字方法以及一整套印刷技术。

(四)端砚产于我国广东省___肇庆_______市。

(五)中国的姓起源于__母系________氏族社会。

(六)唐朝的国号源于李渊祖父的封号,李渊的祖父李虎曾被追封为___唐国公______。

(七)万历是___明_______朝的年号。

(八)广西的全称是___广西壮族自治区___,新疆的全称是__新疆维吾尔自治区____。

(九)未央宫和大明宫分别是__西汉________和____唐朝______的建筑。

(十)我国著名私家园林个园,建在___扬州_______。

(十一)莫高窟又称___千佛洞_______。

(十二)有人把儒家十三部经典著作及比较好的注、疏、正义合刻在一起,名为__十三经注疏______。

(十三)汉代实行以察举和__征辟________为主的选举制度。

(十四)明清科举考试,乡试又称___秋闱_______。

(十五)辛亥革命前我国采用的历法是___授时____历。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衔接

每月一家 2007.091 文学教育 语言教学的内容是语言要素和文化要素共同组成的,对外汉语教学同样包括这不可或缺的两部分。关于汉语语言教学,目前已经有许多系统而优秀的成果,随着汉语和汉文化的推广和传播,对外汉语教学界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随之出现了一些专门介绍中国文化的教材,如《中国概况》、《中国文化史》、《中国书法》、《中国文化地理》、《中国文学》等,很多院校还开设了相应的文化课。这些文化知识对留学生了解中国、学习汉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除了这种文化课上系统的文化教学,我们认为,文化教学还有很多是应该而且可以在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的。 在对外汉语语言教学中,词汇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同时也是和文化教学关系最为密切的内容,因为汉语的词汇里包含着大量丰富的文化信息。这里要谈的就是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衔接问题。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关于文化的界定。季羡林先生说:“凡人类在历史上所创造的精神、物质两个方面,并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就叫‘文化’”。也就是说文化包括表层的 物质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表层的物质文化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风俗礼仪等,深层的精神文化包括审美情趣、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即文化的精神内核。 以上两种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是有一定层次的。表层的物质文化教学接受起来比较容易,所以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应侧重于表层物质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教学则难度较大,因为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不容易理解,所以,到了中高级再介绍深层的精神文化。这是就文化教学的阶段性而言。(这种划分只是就总体原则侧重点而言,实际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传授在每一个阶段都有所体现。)不管表层物质文化还是深层精神文化,可以说都离不开词汇的教学。这是因为语言中的词汇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不同语言的词义由于历史、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民族特点。因此,从词汇中可以反应很多文化要素,这就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词汇教学来传授文化知识。下面结合实例分阶段讨论一下词汇教学和文化教学的衔接。 在初级阶段进行文化教学 时,可以通过词汇教学传授文化背景知识。如:解释“聘礼”、“迎亲”等词汇时介绍中国的礼俗文化;介绍“姑妈”、“姨妈”这些亲属称谓时,可以对比汉英亲属称谓的不对称性来介绍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解释“龙井”、“旗袍”等词汇时介绍中国的饮食、服饰文化;遇到“中秋”、“端午”等节日的词时,可以介绍与之相关的风俗和节日来历;解释“京剧”、“唐诗”等词汇时介绍文学艺术文化;解释“胡同”、“园林”等词汇时介绍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这样留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又了解了中国文化,既有利于他们了解中国,又能增加学习汉语的兴趣。而到了中高级阶段,再介绍深层的精神文化。 精神内容的教学,比物质文化的教学困难得多,除了讲授词汇和成语的表面意义之外,还要介绍较深层次的引申意义。比如不同文化对同一动物不同的隐含意义,大家所熟知的“狗”在东西方文化中就有截然不同的感情色彩,这样在介绍到相关词或熟语时就要介绍相关的隐含义;同样的例子还有对“鼠”的不同态度,中国文化贬鼠,有“鼠辈、鼠目寸光、鼠窃狗盗、贼眉鼠眼”等;而英语mouse却可喻指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衔接 石 瑛 硕士论坛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课件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课件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课件 一.背景 1.教学内容: 1.1讲解十二生肖的代表 1.2分析中国十二生肖的含义及所含文化。 1.3十二生肖各属相的成语解析。 2.教学目的: 2.1外国学生能鉴别中国十二生肖的代表及象征意义。 2.2外国学生能描述十二生肖的特殊含义及其所包含的文化知识。 2.3能说出十二生肖各属相的成语 3.教学对象:学到一定程度汉语的外国学生 4.教学手段:黑板、PPT 5.教学地点和时间: 二.教学过程 1.讲解十二生肖的代表 1.1你们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吗你能说出来有那些生肖吗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1.2讲解各生肖的来历:(1)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讲故事) 1.3你们知道自己的属于哪一个生肖吗(

5) 课堂活动:12年一个轮回,推测所给出年份的属相 1999兔2004猴1987兔2015羊 2.你们知道每一个属相的含义吗? 十二生肖是的中国人的祖先很实在.我们十二生肖两两相对,六道轮回,体现了我们祖先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 老鼠和牛.老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奋.智慧和勤奋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如果光有智慧,不勤奋,那就变成小聪明;而光是勤奋,不动脑筋,那就变成愚蠢.这两者一定要结合.这是祖先对我们第一组的期望和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一组. 老虎和兔子.老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谨慎.勇猛和谨慎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才能作到胆大心细.如果勇猛离开了谨慎,就变成了鲁莽,而没了勇猛,就变成了胆怯.这一组也非常重要,所以,防在第二位置上.中国人看者这些贵族,补上一句:当我们表现出谨慎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中国人没有勇敢的一面. 龙和蛇,龙代表猛,蛇代表柔韧.所谓刚者易折,太刚了容易折断,但是,如果只有柔的一面就易失去主见,所以,刚柔并济是我们的祖训. 马和羊,马代表勇往直前,羊代表和顺.如果一个人只顾自己直奔目标,不顾及周围环境,必然会和周围不断磕碰,最后不见得能达到目标.但是,一个人光顾及和顺,他可能连方向都没有了.所以,勇往直前的秉性,一定要和和顺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是祖先对我们的第四组期望.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 一、引言对外汉语教学成为一门正式学科的历 史还不到两百年[1],但是学者们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 言与文化关系的讨论却没有停止过。同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一直也是饱受争议的对象。语言教学的研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就已经成为对外汉语学界的探讨话题,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紧密相关,很少有人去质疑它的地位(限于年代久远,本文所涉及到的研究以20 世纪90年代之后的文献为主)。但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文化的渗入,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被推上风口浪尖被迫进行对比,对二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的争论也未曾间断。到21世纪,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关系的研究基本上形成 了定论――将文化作为教学因素导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因此,这时期的研究主要以“如何有效地将文化导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为主。 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与文化关系 的研究中主要盛行着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以纯语言教学为主,忽视了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并且提出语言只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的教学不能离开文化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文化教学。因此,主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提升文化

教学的地位,打破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纯语言教学,以此来建立一种新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语言文化教学 或者称“文化语言教学”。另一种则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本来 就是语言的教学,文化只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因素。主张减少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确保语言教学的首要地位。 21世纪期间,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以及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依然是对外汉语教学以及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领域的热议话题。在这期间,由于孔子学院的开办,使得文化教学的呼声日益高涨。这时期的研究主要以“如何有效地将文化导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为主。总体上看,21世纪在有关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研究中重心已经开始偏移,具体表现为从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争议探讨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研究。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初探阶段 在众多的研究之中,金路(1993)可以作为语言教学地位发生变化的正式开端。文章明确提出了语言教学以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教学为主,语言教学是一种纯语言的教学,是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2]。并且认为这种传统的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存在重语言轻文化的问题,即注重语言本身而轻视语言行为。于是,开始提倡将语言与文化综合起来

对外汉语教学与修辞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与修辞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与修辞文化 语言蕴藏着民族文化的内涵,是民族文化精神的表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修辞特征往往与汉文化思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 为汉语修辞就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修辞现象是一种外部因素影响与制约下的一种内部语言结构的生成活动。外部因素主要指题旨、情境与文化语境;文化语境包括历史 的与现代的,是其中关联紧密、至关重要的一种关系,它决定语言 内部词语与句式的选择和调整。具体到汉语中的修辞文化,我们还 要了解汉文化及汉民族的文化心理。 1.修辞现象的文化心理 第一,炼字与求新求异的文化心理。常用的修辞手段是使词语变异,突破一般词语搭配的习惯,比如临时改变词性,临时仿造词语,成语的活用和翻造。比如我们说一个人是“气管炎”,就是因为 “气管炎”和“妻管严”谐音而有了新的含义。第二,认同与谦逊 的文化心理。受儒家文化影响,谦逊、谦和是汉民族文化心理的重 要组成部分。我们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中国人之间拉家常的时 候常常问一些能拉近彼此距离的问题,来达到一种认同,比如:你 今年多大了?你家孩子多大了?在送别时,我们说:“慢走,走 好!”“别送了,请留步”,突出了谦逊的心理特征。第三,求吉避 凶的文化心理。戴昭铭曾说:“耽于语言幻想大概是因为李泽厚说 的中国人‘乐感文化’的国民性表现之一。”这里的“乐感文化” 体现在汉民族在生活中处处讲究“讨个好彩头”,如短信中的祝福语,命名(人名、地名、商店名)的'含义。第四,追求美辞的文化心理。其中包括以“均衡”为美的审美心态。体现在修辞里的对偶和 排比,诗歌里的平仄和押韵;追求“典雅”“含蓄”的审美心态,体

谈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的结合

谈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的结合 [摘要]中国文化深层次渗透于汉语言中,使汉语成为中国文化的特殊标志,因而学习汉语必须深刻理解中国文化,树立文化习得意识,重视中国文化在汉语释义中的作用,以及汉语词语对中国文化内涵的依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具有渗透中国文化的意识,以提高汉语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中国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汉语技能专业术语 目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怎样把传统文化教育与语言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已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问题。中国文化与汉语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文化深层次渗透于汉语言中,汉语成为中国文化的特殊标志,所以学习汉语必须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否则要学好汉语是不可能的。 一、树立文化习得意识,运用文化语言观来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在长期的语言教学过程中,工具主义语言观在语言教学和研究中起着主导作用,使人们只注意对语言系统内部组织规律的学习和研究,忽视了对制约工具使用的外部因素的学习和研究。其结果是:使语言学习者只能学到静态的语言知识,而不能学到运用语言的知识;使他们只能了解语言符号的语言意义,而不能真正把握言语的语用意义。“文化语言观”是从文化的角度学习语言,不是把语言视为独立于文化系统之外的语符系统,而是把语言系统视为文化大系统的要素之一,是构成文化大系统其他要素赖以存在的基础。它强调,学习语言必须学习文化,要求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时,要大量接触所学语种的文化,注意考虑语言以外的行为和各种环境,养成一种强烈的文化习得意识。 二、中国文化在汉语释义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文化里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有着几种不同的传说和记载。如其中一种是《易经·系辞》上有关八卦产生的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象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者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使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包牺在“仰天”“俯地”以及观察天地之间万物后,

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 近几年来,我国与各国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或出于对我国当前经济持续发展的看好,或出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仰慕,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 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公布的数字, 2006年在华留学生来自184个国家,总人数已超过16万。随着外国留学生规模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的留学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以语言机能训练为核心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各国来华留学生渴望了解中国文化、进行深层交流沟通的需求。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学习语言,掌握语言能力是首要的。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学习者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并培养他们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注重语言教学中蕴含着的文化因素教学。一方面,积极而充分的文化因素教学对语言教学本身十分有利,能起到促进和深化语言能力的作用;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为后者提供传播的方式和手段。因此,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完全脱离文化的语言教学几乎是不可能的。以往的语言教学,重视语言结构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忽视文化的教学,尤其是忽视不同文化在语言上的反映。虽然现在的“汉语热”日渐升温,但是从总体上看,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普遍较低。很多教师在汉语教学中,仅仅教给学生最基础的语言文字知识,就汉语讲汉语,重视了语言结构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却忽视了文化的教学。有的学生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虽然没有什么问题,能说比较标准的汉语,但对汉文化知之甚少,在交际中不懂汉民族的风俗习惯,尤其是不懂交际礼节和规则,常常会使用一些不得体以致不正确的话语。对外汉语教学中这种只重表层因素而忽视其他文化因素渗透和拓展的做法影响了留学生对汉语的深入学习和对中国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应面对这一事实,将汉语教学与汉文化熏陶结合起来,提高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语言教学的同时要进行文化教学,选择恰当的文化教学手段,这一点已逐步成为共识。 那么对外汉语的教学与中国文化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又该如何运用呢? 语言是在人类社会生活日渐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观点、交流思想的符号系统,这套符号系统总是代表一定的意义和内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习者利用汉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一带一路”战略下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

“一带一路”战略下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8.06.016 收稿日期20180311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科学研究课题(2018―2018Y007);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中部地区留学生的学习适 应研究(16NDJC309YBM);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2018年度自设资助项目“来华尼日尔商人迁移行为研究――基于义乌与广州的调查分析” (FYZS201808);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跨文化交流与研究中心项目 陈宇鹏(1979―),男,吉林白山人,副教授,硕士,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从事国际教育研究。 随着中非贸易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非洲人来华交流和学习,汉语学习成为非洲国家来华留学生的重要学习内容。来华非洲留学生不仅是汉语的学习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注重中华文化的传播,对外汉语教学要强化实践教学,优化教学体系。培养知华、友华的非洲朋友,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促进中非关系健康发展。 一带一路;文化传播;非洲;对外汉语教学 H195A10017836(2018)06004403 一、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视角下的对外汉语教学

新中国成立后,中非教育交流重要的方式是中国为非洲国家提供学生培养和派遣援非教师。由于受到国际和国内实际情况的影响,培养学生数量和援非教师数量不多。改革开放以来,中非在政治、经济、贸易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政府加大了对非国家教育支援力度,探索开展多种类型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形式。随着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的成立,中非教育合作与交流逐渐成为一种新形式的南南合作。中国政府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战略,推动孔子学院在全世界范围的建立,孔子学院已经成为海外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同时,中国政府加大奖学金力度,吸引国外留学生来华学习。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定义“对外汉语教学”为在国内对来华留学生进 行的汉语教学,定义“汉语国际教育”为在海外把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立足“请进来”,汉语国际教育立足“走出去”[1]。2018年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 63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中,非洲来华留学生数增长显著,为49 792名,占同年来华留学生总数的12.52%,位居亚洲、欧洲、美洲之后的第三位。2018年非洲来华留学生数同比增长为19.47%。2018年来华留学生中,非学历留学生所占比例为53.53%,而非学历生中大部分是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加上专业中学习汉语言和汉语国际教育的留学生,来华的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数量比例明显高于学习专业的

浅论现代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课 文档

浅论现代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课 一、文化传播与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中国上下五千年中,文化传播曾出现过多种形式,而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则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早在唐朝,日本、大食、新罗等国家就派出遣唐使来学习中国文化。唐代长安国子监曾接纳大批西域国家的留学生,他们学习研究中国古代典籍,接受中国式教育,参加中国的科举考试。这些遣唐使和留学生成了当时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主要力量。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外国人对中国这个神秘大国越发感兴趣,“汉语热”持续升温。据统计,至2013年各类外国留学生已经达到了35万6499名,并且分布在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和部分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毋庸置疑,各国留学生的来华学习将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对外汉语教学应立足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有意识地将汉语知识教学与中国文化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内涵,减少两国文化间的冲突,从而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传统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比较侧重语言结构的学习,忽略了文化教学和学生背景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没有对中国文化进行系统教学。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时代变迁,其背后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没有文化支撑的语言,就如婴孩的随手涂鸦,虽有其形却无其意,亦无人通晓。所以,透彻

理解一种语言必须与其文化背景紧密联系。在平常的对外汉语课堂中,留学生主要学习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在这些知识点中渗透的中国文化比比皆是,教师更应高度重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提高留学生汉语学习效率,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文化教育的内容落到实处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中国文化课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使文化更好地服务于语言教学,在现代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师会在语法教学上进行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学,让学生在不同层面对所学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这种强化式教学方式无疑是一种好方法,但笔者认为,在知识统合方面这种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对中国文化一知半解,对文化零散浅显的认识加上学生主观因素的认知和负迁移的影响,容易造成对中国文化的曲解,所以在汉语学习的基础上,学校及相关教育机构有必要计划性地增设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教学,增加文化教学的比重,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教学,加深留学生的文化底蕴。 针对留学生在学习中国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高校已经有意识地开展文化课程,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为语言学习打下基础。但由于课程开展中出现一些问题,使得教学任务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1.学生个体学习情况 )对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性不强。在华留学生当中,部1( 分学生以学习汉语为主要目的,忽视对中国文化的学习,认为语

如何进行对外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教学

关于如何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的几点感触 拎着重重的行李登机的那一刻,我还是忍不住回头再望了望这个我生活了十个月的地方。2008年的9月,我带着几多好奇几多忐忑,怀着满腔的热情和希望来到这里,以一名汉语助教的身份开始为期十个月的中外文化交流。而今天已经是2009年7月1日,我坐上飞机,把手表调成北京时间,想到国内的同仁们估计此刻也要作学期结束总结了。作为一个中国教师,我本能的也想对自己这十个月与众不同的教学经历作个总结。 在这一年不到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后来的游刃有余,从一开始仅仅是摸索尝试,到后来慢慢有所积累和提高,回想起来,这段经历想必会成为我人生中难能可贵的一页。这次到英国,主要是要进行中国文化的传播,因此如何进行对外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教学也是我一直以来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结合自己十个月的教学实际,我主要想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第一,以生活为载体,重在实用。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语言、习俗、饮食、音乐、建筑……光列举题纲我都觉得有点数不过来了。要让一群对中国几乎 一无所知的英国孩子在十个月里对中华文化有面面俱到的了解,那是不可能 的。与其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倒不如选择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再选择几个重 点,让学生学过并要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生活, 任何经典均来自生活。考虑再三,我给自己十个月的文化交流课定了一个标 准——以生活为载体,重在实用。无论是英国人还是中国人,每天都在衣食 住行的日常生活中穿梭忙碌,所以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在生活中能找到典型 的,应该就是学生们最感兴趣也是最容易理解接受的。至于实用,我就是希 望在将来的某一天,不管是求学还是旅游,当他们来到东方这个美丽古老的 国度,碰到类似的情况时,他们能记起我所讲的点点滴滴,或者说我所告诉 过他们的点滴能够派到用场,那么我就会很有成就感了。在信息如此发达交 通这般便利的地球村,我的这个希望应该不是奢望吧。按照这个标准,我在 准备教学内容的时候主要在中国概况、中国书法、中国传统节日、中国饮食、 中国功夫等几个方面多安排了一些内容。 第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今我们在国内上课也强调不要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从头讲到尾,要有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那么,给外国学生讲课就更是如此。

对外汉语(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

1996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 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卷 120分钟 古代文学一、填空(每空0.4分,共8分) (一)《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所收作品大致始于______初年,止于___________中期,时间长达五百年之久。 (二)先秦诸子散文中最早的集子是________________,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体。 (三)"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见于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中。(四)屈原《九章》共有九章,《九歌》共_________________篇。 (五)汉乐府《陌上桑》中的女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 (六)汉魏六朝乐府民歌绝大部分收录在宋朝郭茂倩编的_________________。 (七)___________是继曹丕《典论·论文》后的第一篇系统的文学创作论。 (八)主张"唯陈言之务去"、"文从字顺"的是杰出散文家_______________。 (九)宋代号称"三苏"的文学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元代"水浒戏"写得最多的作家是_____________。 (十一)明代著名短篇小说集《三言》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清代诗人_____强调诗是"心之声也,性情之所流露者也",诗人是"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倡导_________说。二、选择,把正确答案填入空处(每空0.4分,共4.8分) (一)《国语》和_________的编写体例相同,都是国别史。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汉书》 (二)《国殇》是_________中的一篇。A.屈原《九章》B.屈原《九歌》C.宋玉《九辩》D.刘向《九叹》 (三)曹操散文的特点是__________。A.清峻通脱B.豪放不羁C.雄浑恣肆D.犀利深刻 (四)南朝吴声歌曲和西曲歌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A.五言四句B.七言四句C.长短自由D.五、七言交错 (五)__________是杜甫诗歌最突出的艺术风格。A.慷慨激烈B.飘逸自然C.含蓄深沉D.沉郁顿挫(六)唐代诗人王昌龄最擅长__________这一诗体。A.五言绝句 B.七言绝句 C.五言律诗 D.七言律诗 (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代词人__________《雨霖铃》中的名句。 A.秦观 B.贺铸 C.柳永 D.苏轼 (八)著名杂剧__________中的唱词"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习,晓来谁染霜林醉,终是离人泪",一向脍炙人口。A.《西厢记》 B.《救风尘》 C.《牡丹亭》 D.《汉宫秋》 (九)著名长篇小说_________中的重要人物杜少卿、沈琼枝是作者赞美的正面人物。A.《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B.《官场现形记》C.《老残游记》 D.《儒林外史》(十)清代小说《聊斋志异》专喜"谈狐说鬼",其"谈狐"之篇有________。 A.《青风》 B.《白秋练》 C.《小谢》 D.《席方平》(十一)清末曾抗击日本侵略台湾的台湾籍爱国诗人________,是当时"诗界革命"的鼓吹者之一。A.黄遵宪 B.丘逢甲 C.夏曾佑 D.康有为(十二)清末反对桐城派古文,作?quot;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人称"新文体"的是著名的________。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柳亚子三、判断正误(每题0.4分,共4.8分)(一) "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围"都是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 《史记·项羽传》中记述项羽经历的几个重要片断。()(二)"建安七子"中诗歌创作成就最高的当

最新对外汉语文化课教案设计

关于“文化因素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课 的教案设计 一、课型:综合课 二、课文题目:反义词歌 三、教学对象:中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 四、教学内容:反义词笑——哭胖——瘦高——矮大——小 黑——白高兴——难过好处——坏处减少——增加快乐——忧伤整齐——-杂乱龙飞凤舞 五、教学目的: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初步认识反义词,体会反义词意义上的相反或相对,主动积累词语。教学重点;学会寻找反义词,龙飞凤舞的文化内涵。 六、教学难点:初步认识什么是反义词、积累反义词。 七. 教学准备: 教师:1.生字卡片印有龙凤的图片 2.大小差别较大的纸(课间发给学生,同方的一大一小) 3.美丽的苹果树(每个苹果上都写上要认识的字,共15个) 学生:自己准备生词卡片,把形容词写在上以便讲反义词时用

八、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复习讲解简单反义词笑——哭胖— —瘦高——矮大——小黑——白丑——美,第二课时讲解较难反义词高兴——难过好处——坏处减少——增加快乐——忧伤整齐——-杂乱) 九、教学过程: 1、观察比较,激趣导入 教师拿出黑白相对的纸,提问:同学们,你发现老师手中的纸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说出“黑——白”,教师板书在黑板一角。然后请孩子们拿出老师课前发给的纸,同桌比较,看看两张纸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大——小”并板书。 随后教师小结一下:像“大——小、黑——白”这样的一对对词,反映了事物的两个对立面,意思相对或相反,我们把这样的一组词叫做反义词。反义词是中国汉语中特有的语法概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反义词歌。 2、复习检查 ○1检查是否完成前次课所布置的作业。 ○2 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序号,念简单形容词哭笑、胖瘦、高矮、大小、黑白、丑美、高兴难过、好处坏处、减少增加、快乐忧伤、整齐杂 乱、龙飞凤舞等,一一叫学生上黑板写出来。

汉语与中国文化课介绍自己家乡特色

最 爱 的 城 市 学校:洛阳师范学院 院系:文学传媒学院 专业:对外汉语 姓名:马伊 学号:100124059

特色哈密 作为一名曾经支援过新疆的大学生来说,我本人对新疆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哈密,可算得上是我的第二个故乡,今天我想谈谈哈密这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中国最甜的城市---哈密,一个永远值得我怀念的地方。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维吾尔族人民载歌载舞,热情奔放;喜欢那里的自然风光,蓝天白云,晴空万里。 哈密,顾名思义让人想起哈密瓜,当然,这座城市名字的来源并不仅仅如此。哈密这座城市名字的由来那是特别具有历史说法儿的。哈密最早的名称为:西漠(西膜)、古戎地。《穆天子传》载:“己巳,至于文山,西漠(西膜)之所谓口,觞天子于文山,西漠之人乃献食马三百,牛羊二千…...”意思为流沙之西,《穆天子传》成书于战国时代,由此可见,哈密被称为“西漠”(西膜)是战国之前,如果从周穆王算起的话,时间距今为3000年左右。但是,在查看资料时,《伊犁历史与文化》一书对“西漠”(西膜)就不仅仅是哈密的地名那么简单了,很可能是哈密当时就是以塞人为主要居民的地区了,因而就以自己的人种命名了当时的哈密绿洲。他们和黄种人也就是羌人共同生活在这一片绿洲大地上,造就了哈密三千年前的绚烂多彩而又神秘的游牧文化。这也透露出一个信息,哈密和伊犁都曾是塞人的根据地,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个名称就是“昆莫”。唐朝《元和郡县图志》说:“禹贡九州之外,古戎地。古称昆莫,周穆王伐西戎,昆吾献赤刀,后转为伊吾,周衰戎狄杂居泾渭之北,伊吾之地又为匈奴所得。”现在,哈密地区

还有伊吾县,保留着名称的传承。春秋战国时代以前,从河西走廊到哈密、罗布泊都是游牧民族,包括外来的欧罗巴人种的塞人、大月氏、乌孙。其中,塞人、大月氏、乌孙人都是哈萨克的主体族源。他们都曾游牧在敦煌到哈密之间。有些学者如著名西域史专家苏北海等认为哈密原来的名称应为昆莫,他在他的那本著名的《西域历史地理》中写道:哈密的名字源于乌孙人的首领“昆莫“,伊吾之音是由昆莫转变而来,从而可知昆吾、伊吾、伊吾卢,以及后来释城的哈密、哈密力、哈迷里都是昆莫的一音之转。汉人在古代译兄弟民族名称时,把库木尔译成昆莫,而少数民族则直称库木尔。昆在突厥语中是太阳的意思,莫是统治者的意思,因此,哈密二字是就像太阳一样的统治者的意思。对这个说法,有学者不同意,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傅振伦认为:哈密古为昆莫之地,古籍记载不甚详备。但是,乌孙人和塞人血缘关系浓厚,从某种意义上讲,乌孙人是塞人的后裔。乌孙作为历史上被称为:“游牧于敦煌、祁连山以东”,是不会有问题的。这里的祁连山,大多数专家学者已承认应该是位于哈密境内的东天山。乌孙人与大月氏人、羌人杂居于敦煌至哈密绿洲也是顺理成章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著名维吾尔学者阿不都西库.穆罕木德.伊明提 出的,他认为,哈密二字的意思要从哈密在新疆的位置入手考虑,他经过大量考证,得出的结论是,哈密本意就是新疆东大门之意。 归纳起来,哈密名称沿革为:西漠——昆莫——昆吾——伊吾(汉)——伊吾庐——伊州(唐)、库木尔(维)——柯模里——哈密力(元)——哈密卫(明)——哈密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 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外汉语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文化传播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教师在汉语教学课堂上往往局限于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等基础理论教学,忽视了文化的渗透和传播。 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文化的传播指的是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将涉及文学、历史、哲学、地理、民俗等一切与文化有关的因素贯彻到教学过程之中,在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增加文化传播力度。全面树立文化教学理念,坚持语言和文化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借语言文化的渗透,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传播在对外汉语教育教学中的必要性 1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语言交际能力一部分的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文化教学。文化教学要紧密结合语言教学,着重解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介绍目的与国家的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为语言教学服务。 2要想学好汉语,必须同时学习中华文化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

是语言的内核。马林诺夫斯基指出:“语言是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工具的体系,而是一套发音的风俗及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千百年来,汉语的学习和传播始终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汉语教学中,学生要真正理解中华文化,必须掌握作为该文化载体的汉语;学好汉语,必须同时学习汉语所负载的中华文化。越是深刻细致地了解中国的文学、历史、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至生活细节,就越能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3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教学出现脱节,因此必须强调结合进行 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根本目的往往不只是掌握一种语言而已,而是在掌握汉语的基础上,去深刻地理解和领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及相应的其他自然和社会科学。对文化的了解和掌握,亦即文化适应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文化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汉语教学变成了仅限于传授学生字词句、说话、写作等基本应用知识的技能课,文化内涵的缺失导致了学生对汉语之美认识的严重不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不断下降。教学实践证明,汉语教学必须也只能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同时,积极倡导现代教学理念,才能重新激发其活力,展现其魅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传播的原则 语言教学本质上是交际文化的传授。交际文化的教学必须考虑到四方面的原则:适时性原则,即交际文化教学必须与语言教学的阶段

对外汉语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试卷答案-

对外汉语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试卷答案 【中国文学】 一、填空 1.山海经 2.《离骚》 3.山水诗 4.王昌龄 5.柳永 6.警世通言 7.临川四梦 8.桐城派 9.孔尚任 10.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1.呐喊和彷徨 12.胡适《尝试集》 13.爱情三部曲 14.老舍 15.高晓声 二、选择 1.司马相如 2.曹丕 3.《诗品》。 4.永明体 5.《使至塞上》 6.刘禹锡 7.柳宗元 8.红娘 9.金瓶梅 10.贾王史薛 11.蘩漪 12.沈从文 13.上海屋檐下 14.柳青 15.平凡的世界 三、名词解释 1.江西诗派——以江西人黄庭坚为代表而得名。主张以丰富的书本知识作为写诗的基础,“无一字无来处”。积累古人的“佳句善字”,以备检用。最著名的主张是:"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即或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的一种方法,目的是要在诗歌创作中“以故为新”。还要求诗人以“自成一家”为努力目标,在下苦功掌握艺术技巧的基础上摆脱技巧的束缚而达到"无斧凿痕"的最高艺术境界。成为宋代影响最大的流派。江西诗派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品是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风格是构成宋诗独特风貌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的诗歌理论也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2.古文运动——中唐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文学家,为了挽救文坛危机,打着复古旗帜,提倡写秦汉那样的散文,反对骈文,并提出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以明理的主张,认为写文章应“有为而作”起讽喻和褒贬作用,同时也要重视作家的思想修养。在语言上要“务去陈言”、“文从字顺”。要把秦汉散文作

为典范。这个古文运动打击了骈文的写作,恢复了古文的创作传统。 四、论述题 1、简述《史记》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史记》是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传记文学名著。它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①《史记》为后世的史书编纂树立了楷模。从《汉书》起,所谓“正史”,在体裁形式上都是承袭《史记》的。 ②《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批判现实的求实精神,为后世进步作家树立了榜样。 ③唐宋以来的散文学更无不熟读《史记》。号称“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把《史记》的文章看成为文的规范。当古文学们反对形式主义的繁缛或艰涩古奥的文风时,《史记》常常成为他们的一面旗帜。 ④在文学创作方面,唐以后传奇文以至《聊斋志异》等小说都直接或间接受《史记》的影响。《史记》对明清以来的通俗小说和戏剧创作也有一定的影响。它的艺术方法为通俗小说和戏剧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它的人物、故事为后世的小说或戏剧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中国文化】 一、填空题 1.封禅 2.钟鼎文 3.清商曲 4.清明上河图 5.四大徽班进京 6.豫园 7.清明两代 8.修禊xiu xi 9.禅宗10.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11.马可波罗游记12.新界 二、选择题 1.B 2.C 3.C 4. 5.A 6. 7.D 8.A 9.B D 10.D 三、名词解释 1.海上“丝绸之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因中国丝绸等通过此路大量西运,故名。又因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广州,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2.颜肥柳瘦——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与柳公权并称“颜柳”,颜真卿把篆隶笔法用于楷行草书,又把楷书的横划写得细瘦,把点、竖、撇、捺写得肥壮,世称“颜体”;柳公权有意避开颜体竖划的肥壮,把横竖划都写得均匀硬瘦,把点划写得如刀切一般,独创“柳体”,世称“颜肥柳瘦”。 四、简要评述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儒、道互补现象。 老子思想和孔子思想的差异是十分广泛的,但就其最主要的方面而言,莫过于理论上各有偏重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大体来说,孔子开创的儒家的价值观,以人文主义为基本取向,注重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提升,强调积极进取,投身社会事业。老子开创的道家的价值观,以自然主义为基本取向,注重天然的真朴之性和内心的宁静和谐,主张超越世俗,因任自然。孔、老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儒道互补一直是中国文化历史演进的主要内容。在这漫长的时期中,随着历史文化条件的变迁,儒道两家思想的互补也呈现出阶段性,大体经历了两次高潮。 儒道两家思想的第一次大规模、深层次互相影响和互相补充,发生在战国中后期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中。这一时期的儒道互补,其理论成就主要表现于道家的黄老之学。黄老之学是百家争鸣的重要成果,具有集各家之长于一身的综合性的理论优势。黄老道家(主要是稷下的黄老道家)在伦理思想和政治主张上吸收了儒家的仁义学说和礼治文化,儒家的孟、荀则主要通过黄老之学的中介作用,在哲学上受到了道家的宇宙论和自然观的影响。 儒道互补的第二个高潮,发生在宋明时期。这一时期,儒学对道家思想的进一步引进和吸取,对于重建儒学新体系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宋代以后,儒学复兴,与此同时,道家思想在更深的层面上融入了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学中,成为儒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道家思想融入理学,对于儒家学说有重要的意义,使儒学在哲学思维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并由此建立起完备、深邃而庞大的新儒学体系。以程、朱和陆、王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在当今被称为新儒学。新儒学之新,就在于它不同于较为纯粹的传统儒学,这同道家思想的在更深程度上的介入有很大关系。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与跨文化交际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与跨文化交际 摘要:跨文化交际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讨论的跨文化交际,主要是指不同语言、国家、民族人士之间的交际,这种因语言不同而引起的跨文化交际,集中出现在汉语母语者(如:对外汉语教师)和非汉语母语者(如:留学生)的日常交往中及教学过程中。在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教学中,应当注重当代中国交际文化,尤其是语言交际文化。正确对待中外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对中华文化进行有筛选的介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对外汉语教学 现代语言学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认识大体上是:1、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2、语言是文化的载体;3、语言是文化的凝聚体。是的,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甚至决定着文化,同时又受到文化的影响。脱离了语言,文化就无法实现,脱离了文化,语言就成了空壳。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中既要有语言教学,又要有文化教学,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客观存在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不是语言本体研究的对立物,而是学科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学好汉语的最高境界是能顺利的完成跨文化的交际,立足于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教学,目标就是结合语言教学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扫除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而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全球外语学习标准》在5C(沟通Communication、文化Cultures、连贯Connections、比较Comparisons、社区Communities)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调整和修订,在此次修订中将文化的地位提高到了第二位,这就强调了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二者共同作用才能铸造一个成功的外语学习者。更新的《全球外语学习标准》更加强调语言学者的文化能力和文化理解,也就是说外语学习者应该具有在不同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s)下与人互动、理解口头外语材料的能力。外语学习者与交际相关文化知识的充足,是外语学习中完成“沟通”的重要条件之一,必要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正是完成“沟通”的催化剂与润滑剂。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也可以理解为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s)的导入,在新的《全球外语学习标准》中我们可以深刻的认识到文化语境对语言文化交际与语言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结合语境讲解语言是使学习者得体使

对外汉语中国文化课之中国龙的故事

对外汉语中国文化课之中国龙的故事 Magical Chinese Dragon 对外汉语课程教学对象:此课件适用于中等汉语水平国外汉语学习者。 教学对象:此课件适用于中等汉语水平国外汉语学习者。 教学内容:龙的起源,龙字演变,龙的成语故事,有关龙的歌曲欣赏和游戏等。 教学建议:1.教师身着带有龙形图案的服装。教师身着带有龙形图案的服装 2.准备剪刀、彩纸若干用于教学剪纸游戏环节。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教学素材进行整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教学素材进行整再用于实际教学过程。 神奇的中国龙 Magical Chinese Dragon 主要内容:Dragon 和龙中国人生活中的龙龙的特征龙的历史龙字演变成语故事歌曲欣赏 中国龙的特征: 能腾云驾雾 头上有角 遍身鳞甲尖利的爪身体庞大 中国龙和外国龙的区别 龙是十二生肖中人们喜欢的动物龙是十二生肖中人们喜欢的动物十二生肖 中国龙的特征Features of Loong 蛇身猪头鹿角 龙是以蛇为主体的图腾 Loong is the totem of Chinese nation, originated in ancient time. The image of loong comes from snake. 中国龙起源 在远古氏族社会时,以蛇为图腾的黄河流域的华夏族战胜了其他氏族,后来华夏族又联合了其他氏族,组成了巨大的氏族部落联盟,同时吸收了其他氏族的图腾,组合成龙图腾 龙的起源与农业生产有关

原始农业时期,没有灌溉工程,必须依赖雨水,更怕河水泛滥,于是便渴望有一种控制水的能力。但在当时,他们实在难以具有这种能力,便将希望寄托在所创造的龙的这种神话形象上。1987年在河南濮阳发掘了一处距离今天6000多年仰韶文化早期的大墓,在男性墓主人身边出土了一条用蚌壳堆塑的龙,这是目前我们见到的最早的龙,人称“中华第一龙” 中国龙的历史: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龙是皇权的象征,单词:龙椅龙床龙颜大怒龙床 龙的歌曲:龙的传人 龙的成语:龙飞凤舞叶公好龙龙蟠虎踞望子成龙龙争虎斗龙吟虎啸画龙点睛飞龙乘云

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数千年的时间演变,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屹立在世界东方。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经过了长期的演变与沉淀之后,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积淀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精华。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介绍以及将这种文化引入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的研究,并且以一种节日为例设计了教案,目的是分析传统文化节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从而引导汉语学习者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提高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最终增强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标签:中华文化;对外汉语教学;传统节日;教学原则;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在世代相传中不断发展完善而保留下来的精神文明成果,它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和高深莫测的文化内涵,纵览中华传统文化,包含以下几方面:传统思想、文学艺术、传统服饰、宗教、饮食、建筑等,每一方面都蕴含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深刻的文化观念。 纵观近几年的国际局势,中国显然已经占据重要地位,不论经济的持续发展,还是政治局势的稳定和谐,都促使中国传统文化向外传播。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预料到学生对传统文化方面的渴求,便会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如开设剪纸课、书法课,开展武术、太极的汇报表演活动等,这种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的对外汉语教学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深邃的传统思想、古老文化、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热情。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产生、内涵及影响 节日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和节气有关,以阴历计算。这种“季节气候计算法”到唐代发展较为完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都是按照这种方式计算出来的,它们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中,成为人们农休欢庆的重大事宜。 节日作为一种群体性活动,是中华文明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日益积淀形成的,人们用家人团聚、欢歌达旦、饮酒助兴的方式庆祝节日,从而表达着对美好的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这种习俗经久不衰,扎根在華夏儿女的心中。其中既包括外在的物质文明,分别表现在习俗、饮食、活动等方面,又包括内在的精神文明即占主导支配地位的深层内涵,反映的是长期历史发展中沿袭下来的群体文化,是我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