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济南国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部分概述............................................................................................................................ - 2 -

一、项目背景:.................................................................................................................. - 2 -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 3 -第二部分解决方案.................................................................................................................... - 4 -

一、方案.............................................................................................................................. - 4 -

二、功能介绍

1、固定资产的增加.................................................................................................... - 6 -

2、资产变动管理........................................................................................................ - 6 -

3、资产处置管理........................................................................................................ - 6 -

4、原始数据的整理与导入........................................................................................ - 6 -

5、资产清查................................................................................................................ - 6 -

6、查询........................................................................................................................ - 7 -

7、财务管理................................................................................................................ - 7 -

8、统计报表与自定义报表........................................................................................ - 7 -

9、上报数据................................................................................................................ - 8 -

10、统计分析.............................................................................................................. - 8 -

11、基本办学条件分析.............................................................................................. - 9 -

12、精密、贵重及大型仪器设备信息维护.............................................................. - 9 -

三、系统的特点................................................................................................................ - 10 -

1、全面性.................................................................................................................. - 10 -

2、高效性.................................................................................................................. - 10 -

3、严密性.................................................................................................................. - 10 -

4、实时性.................................................................................................................. - 11 -

5、规范性.................................................................................................................. - 11 -

6、先进性.................................................................................................................. - 11 -

7、适用性.................................................................................................................. - 13 -

四、系统应用状况............................................................................................................ - 13 -

1、完善的管理网络............................................... - 13 -

2、严格的经济责任............................................... - 14 -

3、规范的工作流程............................................... - 14 -

4、严密的帐表管理体系........................................... - 14 -

5、全息、多维、实时的状态控制................................... - 14 -

6、灵活调配机制与合理开发利用的自觉性........................... - 15 -

7、科学的维修养护............................................... - 15 -

8、正常的清查盘点............................................... - 15 -

9、严肃的奖惩制度............................................... - 15 -

10、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 15 - 第三部分附录.......................................................................................................................... - 16 -

附录1山东省的推广应用经验........................................................................................ - 16 -附录2典型客户................................................................................................................ - 22 -

第一部分概述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等学校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规模急剧膨胀,其构成日趋复杂,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校际间的合并与调整、学校内部推行的后勤、财务、人事、分配等各项改革的深化,对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断提出新要求。但是,多年来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一直是高校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管理基础工作不够规范,资产安全控制体系尚不完善,家底不清、帐帐、帐实不符、资产流失的现象在不少的学校依然存在,与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新形势很不适应。近几年来,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国内一些地区和学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开发管理软件,开始使用计算机管理教学仪器、设备等,技术上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总的看来,这些软件实现的往往是对原来手工劳动的简单替代,完成的仅仅是单一业务和专门用途资产的管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被动、滞后的局面。因此,必须从有力支撑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高度出发,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真正实现管理水平上的飞跃。

2000年初,山东省教育厅召集省内部分管理专家,对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科学的高等学校固定资产新体系”的战略目标,制定了开发设计《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工作计划,并着手进行调查研究。2001年5月,与济南国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专门的开发团队,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2002年11月,顺利完成了开发任务,并通过了鉴定,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运行一年后,对系统进行了继续完善和再创新,升级为《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2003版)》。

《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一个真正网上管理系统,可以由各级管理

人员在校园网上实施各项管理活动,传递管理信息。管理的对象涵盖了学校各类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及构筑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办公设备、后勤设备、图书及文物陈列品等,并对物质属性不同的固定资产进行多样化管理。系统的功能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活动,包括固定资产验收、增加、处臵、变动、调剂、分布、清查、统计、分析、帐表、上报数据等等,具有十分强大的功能。在吸收先进管理思想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是促进管理手段科学化的新型管理系统。

《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应用实践证明,该系统对理顺固定资产管理体制、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全面监控和有效利用、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并表现出强大的效能。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搭建在一个高水平的管理平台之上,推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不仅彻底改变了被动局面,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无论在管理思想、管理方法还是在技术手段上,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和欢迎。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等学校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规模急剧膨胀,其构成日趋复杂,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校际间的合并与调整、学校内部推行的后勤、财务、人事、分配等各项改革的深化,对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断提出新要求。

但是,多年来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一直是高校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与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新形势很不适应。

一、重视程度不够在一些学校,存在着“重钱轻物”、“重建设,重购臵,轻管理”的错误倾向,没有认识到管好固定资产对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没有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摆到应有的位臵。错误地认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简单的、具体的业务工作,无关紧要,看不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全局性、系统性和复杂性。

二、管理体制不顺多头、分散管理,缺乏统一的领导和协调。管理机构不

明确,不稳定,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各职能部门及有关人员职责不清,权限不明。管理活动有的缺位,有的越位,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

各个资产使用部门、管理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形成不同类别资产之间、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造成统计难、分析难、决策难。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规章制度不全,不能覆盖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有的管理制度过时、陈旧,不适应新的形式;有的空洞,无实质性内容和可操作性。

四、管理基础不规范管理基础不规范集中表现在:

1、帐卡不全,手续不严密,责任不落实,缺乏严格的内部牵制制度;

2、存在大量帐外资产,一些学校资产流失现象依然存在。

3、家底不清,关键时刻犯难(清查难、统计难、对帐难);

4、基础信息不全,难以对固定资产实行有效的监控;

5、管理信息滞后,管理资料与现实脱节;帐帐不符、帐实、帐表不符的现象屡见不鲜。

五、管理理念老化,管理方法陈旧,管理手段落后管理的目标仅限于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未形成合理有序的正常调配机制,闲臵与短缺并存;未形成开放的开发利用机制,资产的潜在效能未得到充分挖掘。不愿改变多年来形成的管理习惯。采用的往往是原来办学规模小、校区集中、资产总量小的情况下的管理方式,不少的学校仍然以手工方法为主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封闭,整理、沟通困难。管理效率低下。

近几年来,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国内一些地区和学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开发管理软件,使用计算机管理教学仪器、设备等,技术上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总的看来,这些软件实现的往往是对原来手工劳动的简单替代,完成的仅仅是单一业务和专门用途资产的管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被动、滞后的局面。因此,必须从有力支撑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高度出发,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真正实现管理水平上的飞跃。

第二部分解决方案

一、方案

2000年初,山东省教育厅召集省内部分管理专家,对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

工作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科学的高等学校固定资产新体系”的战略目标,制定了开发设计《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工作计划。

2001年5月,与济南国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专门的开发团队,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经过调查研究与分析、软件开发、测试、部分高校试运行,于2002年11月,并通过了鉴定。通过对高校应用状况进行跟踪和总结,对系统进行了继续完善和再创新,于2003年底,升级为《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2003版)》。

《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校园网上实现固定资产管理活动,再造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促进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落实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对固定资产进行全息、多维、实时监控,推进固定资产的合理配臵和有效利用,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

《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一个真正网上管理系统,可以由各级管理人员在校园网上实施各项管理活动,传递管理信息。管理的对象涵盖了学校各类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及构筑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办公设备、后勤设备、图书及文物陈列品等,并对物质属性不同的固定资产进行多样化管理。系统的功能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活动,包括固定资产验收、增加、处臵、变动、分布、清查、统计、分析、帐表、上报数据等等,具有十分强大的功能。在吸收先进管理思想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是促进管理手段科学化的新型管理系统

二、功能介绍

《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完全针对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实践活动设计,功能丰富、实用。系统有很强的适应性,结合实际管理活动合理配臵、综合运用,系统一定会发挥出强大的管理效能。基本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十一个方面。

1、固定资产的增加根据实际工作流程,采购部门(或使用部门)录入验收单信息,生成资产卡片并填写相关使用信息,打印出规范的验收单、卡片、条码标签,在校园网上提交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和财务部门审核与记帐,完成固定资产增加手续。不同种类的资产自动生成不同物质属性的验收单、卡片。支持分散采购和集中采购模式。(下图显示的是某一件陈列品的三幅图像资料和三件资产的条码标签样式)

正面背面底部

2、资产变动管理记录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一些主要使用属性的变化,如现状、使用人、使用单位、使用方向、存放地点、单价等。选择要变动的资产,填写并打印资产变动报告单,经过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对于影响资产价值的变动,再经过财务审核与记帐,完成变动。

3、资产处置管理对于报废、报损、出售、无偿调拨的固定资产,填写并打印资产处臵报告单,提交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和财务部门审核,记帐,完成资产处臵。

4、原始数据的整理与导入在系统启用时,学校原有的固定资产信息,经资产清查后,逐条录入系统,经过归口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两级审核和记帐,进入到数据库中;如果学校原已经使用其他软件管理固定资产,可以方便地将其他系统的数据导入本系统加以检查、整理、完善。

5、资产清查利用已有的固定资产数据资源和校园网络资源,实现特

定时点的以帐对物、以物对帐式的资产清查。可以利用条码采集设备,对已粘贴条码标签的资产进行快速清查,准确率高、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也可以对特定单位、特定使用人、特定地点的资产进行清查。

6、查询以简单、直观、方便的操作方式,查询到所需信息,生成各类查询表格,栏目、样式可自行设定。并可以直接得到日常管理活动中最常用的按使用单位、存放地点、使用人的查询表。系统支持B/S方式查询。

7、财务管理通过财务审核和财务帐表,实现财务监督。系统能够自动生成符合现行财务制度的国家教育部十六大类固定资产总帐、分户、分类帐、明细帐,并能自动生成相应的国家财政部十大类帐、六大类帐,保证会计数据与资产信息的协调一致。

8、统计报表与自定义报表根据设定条件,生成各种常见的统计表,包括基本情况总表、固定资产增(减)情况明细表、固定资产(增)减情况明细表、使用方向分户统计表、现状分户统计表、结存表、分户结存统计表、分户明细表、分户分类结存表、分户结存明细表、年代构成统计表、精密贵重及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情况、仪器设备分户增减变动表、仪器设备价值分段统计表、交通运输工具增减变动情况表,等等,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依据。

用户自定义报表是为了满足不同的用户在不同的场合下的特殊需求,用户可

以在全图形环境下,比较方便地做出一个全新的表格并自动生成规定格式的数据,也可以对系统目前已有的表格进行修改使用。

9、上报数据严格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报送高校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统计数据盘及报表的通知》规定的数据结构和文件格式,生成需要上报的有关仪器设备的数据,主要是如下三张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增减变动情况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数据、教学科研贵重仪器设备表。以教育部的要求作为缺省条件,用户可以自己设定数据条件,能够对数据导入、导出、整理、检查、汇总等。

10、统计分析利用系统中的各类数据,根据管理需要,设定各类统计、分析的条件,可以对全校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统计与分析,并生成样式丰富的分析图形和帐表,直观实用,用于资产管理以及统筹决策等。

主要包含资产状况财务统计分析和资产分类分析(十六大类、十大类、六大类)、资产购建年代分析、资产资金来源分析、资产来源分析、资产使用方向分

析、资产现状分析、资产价格分段分析、资产处臵方式分析等;输出图形的方式有柱形图、饼形图、走势图、立体柱形图、立体饼形图。

11、基本办学条件分析根据教育部有关标准,生成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分析表,可用于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等。

12、精密、贵重及大型仪器设备信息维护根据教育部要求的关键信息项,加强对贵重精密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并对其使用信息进行记录,以便更高效、合理地使用,使其充分发挥最大效能。主要包括两方面:精密贵重及大型仪器设备年使用信息维护、精密贵重及大型仪器设备上网信息维护。

三、系统的特点

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根据管理的要求,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业务进行重塑和再造,在整个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中都有独特的设计和创新。

1、全面性本系统通过创新性设计,将物质属性不同的十六大类资产纳入到同一系统来管理,既可以在同一窗口处理不同类别资产的增加业务,又能记录和反映不同类别资产的不同属性。将十六大类固定资产均纳入本系统中进行管理,不仅方便了用户的操作,而且还能生成反映十六大类固定资产全貌的帐表体系,可以全面、正确地反映学校固定资产的总量、结构及变化趋势等。

通过校园网,让全校所有的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使用部门、所有的资产使用人员与管理人员利用同一套软件系统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中来,系统对全部管理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彻底解决了原来不同部门之间管理脱节和对帐困难的难题。

2、高效性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全面革新,通过校园网实施业务管理活动,提高了工作效率。用同一套软件,管理物质属性各不相同的十六大类资产,系统支持教育部十六大类与财政部十大类、六大类资产代码的自动转换。系统以教育部的十六大类为基础实现与财政部的十大类、六大类资产分类的自动转换,使得固定资产管理的使用部门、归口管理部门以及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帐表之间实时保持一致,从而彻底解决了高校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对帐难的问题。

3、严密性根据“人人都管物,物物有人管”的要求,建立严密的帐、表、卡体系,将职责、权限落实到每一个单位和和人员;从业务流程到管理范围,从权限分配到数据库管理,都建立了严格的内控制度。

系统设有全面、规范的数据库安全管理措施,使数据库更为安全可靠,杜绝了任意修改数据库的不规范操作。为保护数据的物理安全(指机器或硬盘损坏、病毒破坏、误操作删除数据等),系统已经采取的和建议用户采用的措施主要有:数据定期备份、备份数据的妥善异地保存、服务器的开机密码、数据库的操作密码、严格的病毒防范措施和上网计算机管理制度等等。为了保护数据的使用安全(指数据的意外修改、超范围使用等),系统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系统登录密码验证、菜单权限管理、归口审核权限管理、财务审核权限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不相容权限控制、操作日志、业务流程控制等等。

学校可以根据管理的需要设臵用户操作权限、数据管理权限以及管理部门权

限等多种类型的权限管理,对操作人员、系统管理人员以及各管理部门的操作权限和管理范围都可以作具体细致的控制,以满足单位内部的管理岗位分工、实施内部控制的需要。系统设臵的权限相斥功能,即一个用户如果具有增加资产的权限就不能再有审核的权限等等,系统中不会有包揽一切业务的超级用户。同时通过系统的流程控制在资产管理部门之间形成了权力制约关系。系统一旦得到规范的应用,学校中就不再有绝对的权力部门,即使是实行统一管理的国有资产管理处也无法在其他管理部门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一项从采购、验收、登记到入账业务的全过程。可以有效地控制滥用职权、营私舞弊的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4、实时性对每一件固定资产从采购验收直到处臵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实时记录管理活动,反映每一件固定资产状态。

5、规范性严格遵照国家有关财务管理与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要求,制定了规范的体系结构、业务流程、管理信息项。

系统根据网络化管理的要求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业务都进行了必要的规范:系统设计出规范的网上管理流程,一项资产增(减)业务须由多个管理部门参与完成,如使用(购臵)单位在任意一个终端提交验收单后,归口管理部门即可进行审核,然后财务审核或国资办审核,这些操作都在网上实时进行,实现了事中的实时控制和事前的前馈控制功能,这是传统管理无法做到的。系统还提供了一整套规范的管理帐、表、卡,无论在哪一个管理环节上都可以随时弹出规范的业务处理表格,如:验收单、变动单、处臵单、资产卡片等,填制完毕或提交审核或随时打印,所见即所得,非常方便。

6、先进性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校园网、资产条码管理、图像无限制存储、软件在级升级、远程维护等等;对软件进行了智能化处理,简单易用。

系统设计的技术定位是充分利用校园网进行固定资产管理,辅助以条形码识读技术、图像采集技术等其他先进技术。通过网上管理使过去集中在归口管理部门的资产增加、变动、处臵等大部分基础性录入操作,分散到各院、系、室乃至具体使(领)用人去做,使得管理重心下移,原来繁重的归口管理工作变得轻松、简单。系统将条码技术应用于固定资产管理与清查,使资产清查工作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管理成本,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系统还对常用操作了智能化处理,如:自动缺省输入与下拉数据窗口选择。将必须填写的常用信息项自动默认在常选项上,减少选择录入的工作量。对于字典类的数据,如“使用单位”、“使用方向”等项目,除系统对常用项自动缺省输入外,还提供了下拉菜单选择的方式,用户只需点击要填写的信息框,直接选择即可。对使用人等常用信息项,可以采用下拉框选择、输入编号、输入姓名等方式录入。这些手段的使用能够省去操作人员过去需要记忆大量代码的麻烦,有效地提高输入速度。另外还有批量处理以及连续追加等功能,使繁琐复杂的基础数据录入工作在瞬间点击几下鼠标即可完成。

学校单位编制是一个规范的树状结构,但树状结构在计算机中的实现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系统根据高校现行的管理体系和普遍存在的单位编制状况,采用了直观的树状结构列表形式,用专用逻辑变量表示单位间的上下级关系,取消级次的限制,可以无限制的增加单位级次。打破了国内其它同类软件所采用的将单位编制必须用单位编号表示、并限定在三级以内的僵化形式。

教育部十六大类资产分类代码为四级八位编码,也是一种树状结构,为了更便于查找某一种资产代码,系统对此也采用了树状结构列表形式,其外观与操作方式与单位编制基本相同。另外为了方便用户按资产的存放地点查询和制表,系统对存放地点也采用了树状结构列表形式,大大方便了用户的日常操作。

7、适用性一系列版本,校园网C/S版、校园网B/S版、部门网络版、单机版、事业单位版、民办高校版,适用各级各类、规模不同的高校,包括普通高校、成人高校、职业技术学院等等。可在校园网(包括跨城市多校区)、局域网、单机环境下运行,可供不同管理机制的学校选择,版本间可自由转换。

四、系统应用状况

在学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坚定支持下,在各部门资产管理人员通力协作下,以《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全面实施和综合应用为契机,创建了一个科学的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新体系。

这一科学的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新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1、完善的管理网络

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理顺管理体制。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财务处)、归口部门、使用部门、使用人五个层次,每个管理层次都有比较合理的管理幅度。不同的部门和有关的人员,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承担不同的管理责任,并拥有不同的管理权限,按照规定的流程,互相沟通、协调、制约、监督。

2、严格的经济责任

要做到“人人都管物,物物有人管”,管理固定资产的不仅仅是有关职能管理人员,而且更重要的是固定资产的使用者,这就要求不但有关的管理人员需要严格履行管理职责,而且要求每一个固定资产使用人都必须对所用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承担经济责任。

经济责任,而非一般意义上的责任,也就是说,如果有关人员因为过失需要承担责任的话,其责任的大小是可以用钞票的多少来衡量的。

经济责任的落实,是按照体系设计的固定结构和程序,严格的手续,逐层逐步落实的。

3、规范的工作流程

从具体的某一项学校固定资产的形成到消失,以及中间的使用活动,都有具体的业务工作规程,增加有增加的规程,处置有处置的规程,借用有借用的规程。学校形成的任何一项资产,都应做到来源清,去向明。一旦出现了资产流失,原因和责任都可以顺藤摸瓜查清楚。

4、严密的帐表管理体系

帐卡的最基本职能是核算全学校以及学校的某一具体部门、单位、人员所管固定资产的数量与价值。新的帐卡体系不同于传统的帐卡体系,其最大区别在于财产保管人所管财产监控上的严密性。学校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设帐控制分类价值。归口部门设帐控制各使用部门所管财产的数量和价值,并与财务帐核对分类价值。使用单位设帐核算所用资产的数量与价值,并通过按使用人建立卡片,落实使用人的保管责任。

帐套种类繁多,相互牵制。帐套协调的依据是清查表、增加凭单和处置单,因此要求一式四联,多套分存。

5、全息、多维、实时的状态控制

每一种固定资产的几乎全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信息记录在案,形成丰富的信息资源。帐(卡)、物、使用单位、使用人、存放地点、性能、完好程度、使用情况实行多维控制,全方位提供状态信息。在任意时点,提供的资产管理信息都应当是资产的真实状态。

6、灵活调配机制与合理开发利用的自觉性

根据需要与用闲状态,科学的进行配臵,提高使用效益,避免投资浪费。在建立部门台帐的基础上,将来可以将固定资产的占用情况纳入学校经费预算,正确的评价内部各办学和科研单位的绩效,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使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成为各内设机构的一种自觉的、主动的意识。

7、科学的维修养护

根据其技术特点定期养护,出现故障及时修缮,并记录固定资产的修缮养护情况,建立技术档案。保障使用的同时,努力延长资产的寿命。

8、正常的清查盘点

对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情况、管理使用情况定期,或根据临时需要不定期进行清点、核实、检查,确保帐卡、物、人、地相符,根据出现的问题研究提出具体的整改和管理措施,总结管理经验。

9、严肃的奖惩制度

真正落实像管钱一样管物,对丢失、损毁行为要求进行经济赔偿和行政处分。

10、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无论多么复杂、困难的管理活动,一些在传统的管理模式根本无法完成的工作,无法达到的要求,都能够通过计算机、校园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轻而易举地实现,各项管理活动更加方便、快捷、灵活、高效。

《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应用实践证明,该系统对理顺固定资产管理体制、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全面监控和有效利用、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并表现出强大的效能。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搭建在一个高水平的管理平台之上,推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不仅彻底改变了被动局面,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无论在管理思想、管理方法还是在技术手段上,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和欢迎。

第三部分附录

附录1山东省的推广应用经验

一、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措施得力

1、印发了一系列政府文件,指导和规范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近几年来,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已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和学校的重视。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山东省教育厅于1998年印发了《山东省教委委属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鲁教财字[1998]42号)。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山东省教育厅、省财政厅于1999年又印发了《山东省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鲁教财字[1999]80号),文件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原则、内容、任务和体制,提出了固定资产增加、处臵、使用、维护以及帐务管理等业务的要求。

2、组织开发了《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但是从实际效果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还比较薄弱,与有关文件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现有的管理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存在着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2000年初,山东省教育厅召集省内部分高校资产、设备、财务等方面管理专家,对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运

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科学的高等学校固定资产新体系”的战略目标,制定了开发设计《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工作计划,并开始了系统的总体构思与框架设计。

2001年5月,与济南国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原山东天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软件开发部)合作,成立了专门的开发团队,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经过需求调研与分析、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然后在山东省部分高校试运行半年。

通过对高校应用状况进行跟踪和总结,对系统进行了继续完善和再创新,于2003年底,升级为《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2003版)》。 3、推广、培训、检查、验收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于2002年印发了《关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鲁教财字(2002)41号),对在全省高等学校推广应用《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进行了周密部署。

2002年底,山东省教育厅财

务处、条件装备处的领导会同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建工学院、山东经

济学院等高校财务、设备、资产、

计算机等方面的教授和专家,对《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和评审,通过

鉴定。

然后,济南国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配合教育厅、财政厅对山东省高校进行了多次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业务知识与《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软件操作的集中培训。

在系统实施过程中,济南国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对每一所高校的院系资产管理员进行了培训。

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多次派出检查指导组,召开交流会,对系统实施情况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调度。

经过多方讨论和征求意见,2004年7月,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对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的通知》(鲁教财字[2004]19号)文件,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