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传统组合鄂尔多斯在蒙族舞蹈中教学中的意义1

浅谈传统组合鄂尔多斯在蒙族舞蹈中教学中的意义1

传统组合鄂尔多斯在蒙族舞蹈中教学中的意义

内容摘要:

舞蹈的创作者根据生活环境、个人经历、时代要求、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创作出体现自我民族特色的舞蹈,使每一个舞种裂变,得到众多异彩纷呈的舞蹈,形象地展现在舞台上。民间舞蹈是舞蹈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内涵和风格相当的丰富。民间舞蹈在自身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是受时间和空间双重制约的:一方面伴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形态和生存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民间舞自然伴随时代变迁而发生演进;另一方面,地理环境提供了民族的发展基础和生存环境,决定了民族舞蹈风格的形成。蒙古族的舞蹈在我国的民间舞蹈系列中占据着重要地地位,它于草原上诞生,在解放之后经过艺术工作者的加工和提炼走到了世界舞台,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发展过程中,创作出了大批被群众所喜爱和接受的经典剧目,这些剧目不仅反映出了社会的变迁,而且受到时代发展的影响。本文通过组合鄂尔多斯为例,分析其在蒙族舞蹈教学中的意义。

关键词:蒙古舞;鄂尔多斯;特点;教学;意义

前言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蒙古草原地处中国北方,辽阔无垠,生活着中国游牧民族,他们祖祖辈辈在这里繁衍生活,创造出了震惊世界的赫赫武功和优秀的草原文化。他们喜欢在草原上驰骋的骏马,喜爱在蓝天翱翔的雄鹰,也很喜爱天鹅和大雁。于是把民族的性格,感情和来自草原的气势,都和这些富有生命活力,矫健美丽的生灵融汇在一起。在他们所创造的众多舞蹈形象中,也总是不自觉地透漏出他们的神情,动态,心声和灵性。

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历史悠久的民族。因为受到草原文化的影响,舞蹈的风格矫健彪悍。传统的舞蹈有:鄂尔多斯、马刀舞、安代、筷子等。这些舞蹈舞步轻捷、节奏欢快,表现出蒙古族劳动人民热情、纯朴的健康气质。建国后的蒙古族舞蹈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舞蹈的风格也发生了变化,从朴素的捕捉舞蹈形象到创作者个性的升华,风格各异,各有特点。

生活和舞蹈有密切的联系,不同风格特点和不同舞蹈语汇的“标准”是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要想学好一种舞蹈,就需要掌握它全部标准和特点,讲究标准就要谈到‘规范化’;而所谓的谈‘规范化’就是把在生活中产生的,然后在生活中经过了众多民间艺术家长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能明显的体现自己民族性格和生活的舞蹈特点,并将其稳固下来。

在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讲究舞蹈的节奏和韵律,将舞、情、乐等融合成一体,形成自己特有的创作风格。在上世纪50年代《鄂尔多斯》的创作过程中,就认识到舞蹈动作需要从平时的生活中提取并积极从事借鉴、继承的工作。《鄂尔多斯》从游牧民族的生活出发,它基于内蒙古传统民间舞蹈,从牧民驯马、骑马、挤奶、射箭、摔跤等劳动生活中,捕捉、观察、提炼并且创造出新的民族舞蹈语汇,提炼出游牧民族放马的典型形态,正确的把握住了舞蹈形象化的拴马、

套马、骑马、飞驰等典型的动作,表现出游牧民族剽悍英武、朴实粗犷的精神气质,成功地塑造了马术高超、性格豪迈的牧民形象。

一、传统组合鄂尔多斯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饱受磨难的牧民获得了独立和自由,在生活逐渐好转的社会环境下,他们更希望通过舞蹈反应反应自己的新生活。因此,贾作光等老一辈艺术家曾多次到游牧民族的牧区体验游牧生活,经过长达两年的准备,于1953年的春天开始了他们的编创工作。他们通过借鉴苏联艺术家的创作民间舞的经验——民间曲调的舞蹈节奏和他们的民俗习惯的基础上进行创编,来表达“鄂尔多斯”人民热爱劳动的形象和坚强勇敢的性格。蒙古族民间舞,喇嘛舞和日常生活的动作都是作品的动作素材。喇嘛舞动作粗犷,表现力强,编创工作者选取了“鹿神”“散黄金”等等这些动作,并进行整理,发展变化,创造出富有现代感的人物形象。女性的动作中,很多都是通过提炼生活中的骑马,挤奶等劳动动作,然后融合蒙古族一些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展现出游牧民族的生活特色。

使蒙古族的舞蹈第一次呈现在世界舞台是《鄂尔多斯》,创造了中国舞蹈当代新形势的艺术。原生态的舞蹈被贾作光先生提炼加工,从而创作出了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作品,并且在此后建立了一套训练蒙古族舞蹈的动作体系,给蒙古族舞蹈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们从传统舞蹈《鄂尔多斯》中深深地感受到创作是从生活中提炼舞蹈动作,但却不是单纯意义的模仿,是将具体形象动态优化、韵律化、美化,将牧民性格和舞蹈的技巧紧密地凝结到一起。使“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得到真正体现。因此该时期舞蹈的创作不论是模仿还是观察,都更加强调舞蹈形象的“舞蹈本体”和“生活源泉”。

二、蒙族舞蹈的风格及学院派蒙族舞蹈特点

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历史悠久的民族。因为受到草原文化的影响,舞蹈风格稳健有力、热情奔放、彪悍矫健、节奏欢快,具有剽悍、粗犷、庄重、质朴的特点。蒙古族的民间舞蹈总体可分为三类:一为宗教祭祀性舞蹈;二为自娱性舞蹈;三为表演性舞蹈。

蒙古族传统的舞蹈有:鄂尔多斯、筷子、安代、盅碗舞、马刀舞等。安代舞逐步发展成为了一种可以自由地抒发思想感情的集体舞蹈,韵味深厚,曲调悠扬婉转。盅碗舞和筷子舞同属表演性道具舞蹈,在内蒙古伊克昭盟地区流行。筷子舞是喜庆欢庆节日时,由一位舞者在弦乐和人声伴唱下,单独表演的舞蹈形式;盅碗舞也是在喜庆节日由单人表演的舞蹈形式,也叫打盅子。这些舞蹈舞步轻捷、节奏欢快,表现出蒙古族人民热情、纯朴的健康气质。新中国成立后蒙古族舞蹈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品,舞蹈的风格也发生了变化,从朴素的捕捉舞蹈形象到创作者个性的升华,风格各异,各有特点。

生活与舞蹈联系的非常密切,不同风格特点的“标准”和不同舞蹈语汇是在生活中形成的。要想学好一种舞蹈,就需要掌握它全部标准和特点,讲究标准就要谈到‘规范化’;而所谓的谈‘规范化’就是把在生活中产生的,然后在生活中经过了众多民间艺术家长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能明显的体现自己民族性格和生活的舞蹈特点,并将其稳固下来。

在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讲究舞蹈的节奏和韵律,将舞、情、乐等融合成

一体,形成自己特有的创作风格。在上世纪50年代《鄂尔多斯》的创作过程中,就认识到舞蹈动作需要从平时的生活中提取并积极从事借鉴、继承的工作。《鄂尔多斯》从游牧民族的生活出发,它基于内蒙古传统民间舞蹈,从牧民驯马、骑马、挤奶、射箭、摔跤等劳动生活中,捕捉、观察、提炼并且创造出新的民族舞蹈语汇,提炼出游牧民族放马的典型形态,正确的把握住了舞蹈形象化的拴马、套马、骑马、飞驰等典型的动作,表现出游牧民族剽悍英武、朴实粗犷的精神气质,成功地塑造了马术高超、性格豪迈的牧民形象。

三、传统组合鄂尔多斯在学院派蒙族舞蹈教学中的训练价值

蒙古舞文化艺术中的瑰宝:鄂尔多斯作反映了民族的团结与安定,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历史的灿烂文化,学院派蒙族舞蹈教学的重要训练价值如下。

(一)推广头川昭子的图表记录法和拉班的舞谱记录法,正确地认识蒙古舞的其情感因素及空间原理

不仅蒙古舞,甚至是任何民间舞都有自身的动作法则。在蒙古舞、民间舞教学中应推广和引进头川昭子的图表记录法和拉班的舞谱记录法。用头川昭子的图表记录法和拉班的舞谱记录法绘制蒙古舞的舞谱,这是一项需要一定的资金的系统工程,并且需要舞蹈理论家、技术人员、教育工作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它是可以带来巨大成果的一项改革。在充分理解蒙古舞的人体自身的运动空间原理、蒙古舞的动态、蒙古舞的“空间形成法则”、情感等因素后,然后正确地把握住蒙古舞特有的内涵,认识蒙古舞草原风格的意义和价值,科学地培养学生的领悟、认识能力。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风土教育,实现兴趣教学

每一位老师都强调实际与理论相结合。笔者认为,实际与理论相结合应包括生活体验与教学相结合,舞蹈理论与教学相结合,表演与教学相结合。就像前边所说的,民族性是民族民间舞最重要的特点,而民族性与该民族的民族传统、居住环境、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密切相关。不走出校园,就不能正确认识蒙古舞的原生态风格,这就会使蒙古舞的原生态风格落伍。要想体会到蒙古舞站姿的意义就必须站在草原上。要想理解蒙古舞的节奏就需要去看万马奔腾。边欣赏雄鹰翱翔边挤奶、拎奶桶,才能明白手臂翻动、手指变化的奥妙。一个以表现马为主题的舞蹈创作,若演员甚至是创作者都没有去过草原,游牧生活也没有亲自体验过,没有骑过马,这样的作品就没有灵魂。舞蹈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是深入民间,进行风土教育,尤其是民族舞蹈教育。由此,才能使学生的兴趣提高,加强对原生态风格、对作品的理解。

(三)注重民间(蒙古)舞教学中的理论教育,加深学生对蒙古舞原生态风格价值的认识

蒙古舞教学自身与理论教育对学生理论修养、文化素质的培育问题有关。理论修养、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一个以往就经常提起的问题,但至今仍没有很好的解决该问题,在此提出该问题是为了强调除了文化课之外,民间舞教学本身也应承担起提高、培养学生理论修养、文化素质的责任。学生的文化素质跟不上去,一般人们普遍认为是文化课没有学好造成的,将责任全部推给了文化课。其实,

对学生理论修养的培育问题本身就应该包含在专业教学中。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才能真正的使学生加深对民间舞原生态风格认识。

在民间舞教学中使学生对蒙古舞原生态风格价值认识进一步加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与上述的第一个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蒙古舞教学中讲解蒙古舞空间原理时,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用舞谱及图表把老师讲解的原生态风格记录下来,与此同时,学生还需用舞谱及图表记录自己及他人练习中的动作,再由学生自己将3种舞谱(他人为自己记录的舞谱、自己对自身舞蹈动作运动方向之记录、老师讲解的原生态风格之舞谱)进行对比,然后寻找它们之间的差异,从而正确认识蒙古舞的自身及原生态风格存在的不足。专业课的训练在此时也可以进行,同时这也是训练学生的理论修养。

此外,学习传统蒙古族音乐文化等相关的艺术形式,阅读蒙古古典文学作品,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文化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如阅读史诗《江格尔》、《格斯尔》、《蒙古秘史》等,要想正确理解蒙古舞的原生态风格,阅读和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但这一点上我们做的远远不够。

(四)蒙古舞教学中对群体与个人协调关系的重新搭配

群舞在传统蒙古舞中就极为被重视,就好像鄂尔多斯的筷子舞。群体性本身就包含于原生态风格之中。在教学中怎样处理好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保护民间舞原生态风格。

每一个学生的位置以往民间舞教学中总是固定不变的。在排练、教学中如此,在比赛、演出中依旧如此。一个学生所处的位置的特点难以被另一个学生正确了解,优秀的学生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只知道自己的长处,同时也看不到其他同学所展示的魅力和空间,自身所处空间的优点更是不能被成绩稍差一些的学生发现。群体性正是一些传统民间舞的魅力所在,群体的努力才能使某些原生态风格表现得更为突出,如蒙古舞中传统律动特点就是这样的。因此,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安排让学生体会不同空问所展现的价值,尝试不同的位置,去全面领悟蒙古舞特有的原生态风格的内涵。

四、蒙古族教学改进展望

蒙古族舞蹈教学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鄂尔多斯,学生们要想达到一定的水平就必须接受蒙古舞的正规训练。要想跳好蒙古舞就应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们要了解蒙族的舞蹈语汇;了解蒙族的生活习性。提升到美学的角度去欣赏和理解蒙族舞蹈就必须通过一定的学习,这样才能全面掌握鄂尔多斯。以下是在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几个步骤:

(一)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生活习性和居住环境

蒙古族世代从事游牧和狩猎劳动,主要聚居开我国北方,“马背民族”是蒙古族典型写照,茫茫大漠和漫漫草地塑造了蒙古族男性永不言败、勇敢、豪放、倔强、剽悍、伟岸的性格特征,马背游子的足迹遍布穹庐的天宇之下。典型的狂放的生活习俗和游牧文化,造就了不羁的男性个性。马是他们的生活中唯一可以依托与信赖的精神支柱。

(二)蒙古族语汇的训练及要求

在蒙族舞蹈训练中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是肢体训练,使得训练者具备蒙族舞的基本素质就是它的目的,要求训练者全面把握住蒙族舞的动态特征。肩、臂和腕是蒙古舞蹈的风格中在动态上体现的最鲜明、最有表现力的特征部位。因此肩、臂、腕是蒙族舞的肢体训练中着重要求学生们下功夫的地方。蒙族舞中有耸肩、弹肩、柔肩、抖肩、甩肩六种“肩功”,要想练就一番炉火炖青的肩功,就不应去寻求捷径,而应踏踏实实的从单一的硬肩开始训练。因为各种外部形态的肩,具有肢体结构上的体现在肩的外部形态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衍生的统一性,所以必须规定训练步骤。在练习蒙族舞的肩部动作的过程中,必须记住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由简单到困难的艰苦训练中练就丰富的表现力。通过刻苦的训练做到在松弛自如的状态中具有弹性、灵活性和力度韧性。同样,训练者在训练臂碗是,也应该从单一的提压腕开始练起。在练习者肢体的训练中,除了讲究从零开始,稳扎稳打之外,还应学习自身对舞蹈本体的肢体体验,从而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舞蹈的美感效应。对柔肩的审美体验变成一种概念性的反射是对训练者的基本要求,即幅度大、慢延续慢发力、呈连续不断的波浪起伏状,充满延伸的质感,而对硬肩、弹肩则应有幅度小、有棱有角、快发力、瞬间静止的审美意识。在了解各肢体动作之后,还要始终将蒙族舞蹈动作的基本韵律牢记于心,总结如下:肩部动作灵活、富有弹性、丰富;头要稳,上身端庄,身体多为推身、靠身和摆身的动律。腕部动作主要是在掌与腕平直的姿态上,以脆韧相间地上提、下压手腕来带动整个手臂的舞动。做各种步伐时双脚落地扎实,脚下稳重,强调下沉的力量,双膝的屈伸要沉而柔韧。

马步的训练是一种腿与脚与上身相结合的模拟性特性训练,它不仅可以使舞者脚下更加敏捷和灵活,还可以使练习者具备跳跃的能力和完成技巧。在训练过程学生需要一直保持一种蒙古族的精神气质和基本形象,通过这种形态、情感、发力、运气的典型表现,涵概出一种“圆韵、圆线、圆形、”的风格特征。

(三)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蒙古族音乐,自如掌握鄂尔多斯的节奏

节奏在所有的艺术中都有表现,尤其是在表演艺术中更加明显。节奏是舞蹈中舞蹈感情、力度的基础。因此为了凸出蒙族的精神气质,就需要处理好蒙族舞蹈的节奏。并且可以把它视为对舞技意义上的再升华。在对蒙族气质有一定的认识并掌握了蒙族舞蹈的基本动态后,接下来任务就是学会将节奏处理到恰到好处,力求淋漓尽致的发挥出蒙族舞的气质,使蒙族舞的表演达到尽善尽美。如果说把握气质是内容方面的补充,肢体训练是形式意味上的奠基,那么处理节奏就是在前面两者的基础上圆润总体的表演水平。标志着把握肢体的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的就是处理节奏。作为一名舞蹈表演者在跳蒙古舞时,必须不断体会幅度的快慢与动作,力量的对比,不断深化舞蹈意识,圆润舞技。具体来说,在舞蹈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幅度和强弱、快慢、力度、大小、高低、轻重的对比和变化,重复与交替,导致体现出含有各种感情的动作姿态,注意按照表情达意的需要,通过节奏将各种动作有机地组织联系起来,来表现舞蹈的内容,并且增强舞蹈动作的表现力。

生命离不开呼吸,就像舞蹈离不开节奏,聪明的舞者要想构造舞蹈就需要恰到好处的控制节奏,正如使生命顺畅而稳健就必须调整呼吸一样。另外,在学会从舞蹈本体上下功夫处理节奏的同时,也要对对充满节奏韵律的生活的关照以及音乐理论素质的培养,这些都是修炼培养节奏意识的有效手段。

(四)把握气质——动态特征在情感面上提升

蒙族舞的基本动态被掌握了以后,教师要求学生将新的内涵注入到需要对此种只具备形式意义的外壳中。蒙族舞是对风格美的外部形态的蒙族精神化。蒙族人民由草原生活的点点滴滴积淀而成了自己的精神特征,主要表现为热情、勇敢、爽直的性格,将这些精神特征反映在舞蹈中,需要把“天之骄子”的豪迈气质体现的淋漓尽致。同学们要牢牢的把握住这种气质,如果以环境因素作为考点,当然最好能身临其境,将自己置身于“天苍苍,野茫茫”的蒙古草原中去体验、去生活。就像贾作光老师,只有在表演时的完全的投入,才能恰到好处地把握舞蹈的情感表达。我认为所有的学生都应该从关注、学习、体味草原原生态文化做起。只有表演者将蒙古族的原生态草原文化意识在自己的思维的内部扎根,才有可能让学生在舞蹈中表现出蒙族的“那一个”气质来。实际上,舞蹈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民族文化,在这个意义层面上讲,我们在跳着这个民族的舞蹈的同时,我们也在演绎着这个民族自己的文化,舞者对此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对舞蹈演绎的好坏,并且决定能否体现出该民族自身的情感特征。这里所说的“气质”,要想给学生加强蒙族文化意识,我们通过以下两方面进行讲解:一是要把握住蒙族民间舞蹈中的典型动态形象大雁、鹰、马的习性还有它们的神韵气质。比如蒙古民族对大雁和鹰有着非同寻常的感情,并将它们视作理想、生命、吉祥的象征。学生要想了解关于它们的某些生活习性,就要通过书本去学习知识。然后关注这些生活习性和这个民族的生存意识相互关联的东西,例如双臂延伸动作的象征坦荡的性格和宽阔的胸怀。在蒙族舞蹈中,面部表情、眼神、脚步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立体化的视觉,而所有这些都是来源于日常的生活,包含着特定的文化内涵。眼睛时而俯临前方,时而极目远眺,表情坚毅而又明朗豁达,这一切体现出这个民族舞具有悠久的传统文化的素质,另外还要多听、多看、多想、多学、在自己的心里建造一个蒙族民族文化的实体,做到这些后表演时对蒙族舞蹈的气质把握就能做到游刃有余,从容不迫。

综上所述,要跳好蒙古舞,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必经过以上这些阶段:认认真真的学习,踏踏实实的进行肢体训练、气质培养和动作节奏处理的技术把握。通过这些分析,以上几个境界都是层层递进关系,后者是前者的升华,前者则因为某种基础性对后者的训练形成一定的实践规范,各种学习不可偏废,都要稳扎稳打。

结论:

蒙古族舞蹈历史悠久,大家高兴了就要跳舞。蒙古族舞蹈具有粗犷、剽悍、庄重、热情奔放、节奏欢快的特点。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蒙古舞的舞步轻捷,节奏明快,在一扬鞭、一跳跃、一挥手之间饱含着蒙古人的热情、勇敢、纯朴、剽悍和粗犷,表现了他们豪放英武的气质和开朗豁达的性格,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在蒙古族民间,酒和歌舞密不可分。可以说蒙古族是一个以歌舞为伴的民族。

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中一个勤劳勇敢、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因为长期在绿色草原上生活,他们从事着游牧活动,逐水草而居。蒙古族人民在这种生活过程中创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舞蹈艺术。在他们的生活中,歌与舞同他们游牧的生活密不可分,反映着所固有的游牧民族风格和个性。每一个民族的舞蹈都因民族个性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风格特征,它以不同的手足的舞动、动律,表现着不同民族的个性特征和精神风貌。如《鄂尔多斯》等正是在这些作品的基础上为适应时

代发展,不断创新升华从而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上乘之作。由于蒙古民族居住在广阔草原,因而各地舞蹈都有一定的地域性。虽然各地舞蹈风格有一些差别,但总的来看有较强的统一性。在教学中把握这种统一性之中的舞蹈风格,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1]贾作光著.《贾作光舞蹈艺术文集自序》.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2]陈卫业纪兰蔚,马薇编写.《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选介》.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版

[3]罗雄岩著.《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4]《舞蹈杂志》.2007.7

英文摘要Abstract

Dance creators according to personal experience, living environment, religious belief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and other factors made a manifestation of national self dance, let each species fission many colorful repertoire, as bloom on the stage。Folk dance is a da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e, its variety meaning and style is very rich.Folk dance in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is subject to spatial and temporal dual constraints:a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provides a 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foundation, the national dance style formation has a decisive role; on the other hand, with the changes of time, environment and social change constantly folk dance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and the evolution of natural.The dance of the Mongolia nationality in China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folk dance, it was born on the grassland, after the liberation of the art workers extraction processing onto the world stage,In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birth of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s favorite classical repertoire, the repertoire that reflects the social changes, but also influenced by era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Erdos as an example, in its analysis of the Mongolian Dance Teaching significance.

Key words: Mongolia dance; Erdos; characteristics; teaching; significance

鄂尔多斯蒙古族服饰特点

鄂尔多斯蒙古族服饰特点 鄂尔多斯蒙古族的服饰实用、美观,从头到脚都有一定讲究。 在鄂尔多斯地区,未出嫁的女子都有留一条独辫,垂于身后。只有在出嫁的前一天,在隆重的婚礼上,才特邀德高望重的两位长者为“分发父母”,举行庄严的分发仪式,仪式上将姑娘时一条发辫散开,顺着两鬃梳成两根辫子,然后在辫子上系戴上由新郎送来的华丽贵重的首饰。 鄂尔多斯蒙古族称首饰为“陶勒甘久甘”,汉意为头带,头带零用松石、玛瑙、珊瑚以及宝石、金、银等贵重材料组合而成的。己婚妇女捆上这样贵重的饰物,显得高雅、富丽。当然,要准备一付好的头带,价格是相当昂贵的,所以。从头带上完全可以看出一个庭的贫与富,一般家庭的女子或小伙子成亲,只是配备重约三、四斤,价值约三、四百个银元的头带,而富家女子出嫁或小伙子娶亲都要配备重约十余斤,价值可达上万个银元的头带。这样贵重的头带,往往要以几群好马或数百峰好驼才能换取。但头带无论昂贵的还是廉价的,都是鄂尔多斯蒙古族已婚妇女必备而且不可随意离身的饰物,只有到夜晚入睡时方可将头带解脱。平常若是随意取下不带,会被认为是对父母、长辈和邻里客人的不尊敬。团此。头带在鄂尔多斯蒙古族已婚妇女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鄂尔多斯蒙古族妇女的头饰主要以“连垂”和“发套”两大部分组成。连垂,蒙古语称“西布格”,是用布和棉絮制成的两个扁圆形物和其下伸出的两截约五寸长的木棒,系戴在已婚妇女脸庞两侧梳留的发辫上。传说这是成吉思汗时期的遗留物。当初,蒙古各部落之间经常争战不息,战胜者在被俘虏的妇女们的头发上系面很长长的木棒,以防止她们逃遁,久而久之,头发上系木头便成)已婚妇女的礼俗、所不同的是长木棒逐渐变成小巧玲联约五寸长的小木棒。后来。妇女们又在小木棒上制作了精致的圆锥形外套上面还绣有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缀上金、银制作的工艺品,使其成为精美而绝妙的头饰。在小木棒上部的扁圆形物的外面,又加做了蒙古语称“敖日雅德格”的布垫,其上缀满珊瑚、金银制品。 鄂尔多斯蒙古族男女老少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由于气候、自然条件和野外放牧生活的需要,鄂尔多斯地区的蒙古袍与内蒙古自治区其它地区蒙古族的长袍在式样上不同。鄂尔多斯蒙古族的蒙古袍较长,两侧开叉,大襟右边系扣,男式长袍较肥大,穿、时系腰带,前胸腰带上部可装东西。长袍袖手子长,领子高、冬天骑马持缰时可以起到防寒的作用,夏天则可避蚊蝇咬哲。女式蒙古袍则做得比较紧身,以显示女子身材的苗条与健美。男子喜欢穿蓝色或棕色袍,女子喜欢穿红、粉、绿、天蓝色绸质袍。夏季穿的单、夹蒙古袍颜色较淡,有浅蓝、乳白、粉红、淡绿色等。鄂尔多蒙古族认为,象乳汁一样的颜色是最为圣洁的,因此,在隆重场合很多人都穿这种颜色的长袍,以示纯洁、高雅和美好。又说黄色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所以过去除活佛和受到皇帝恩赐的王公贵族穿黄色长袍外,其他人都不能穿。便服一般比汉服宽大,袖子也较长。便服没有穷富之分,但衣服的质料却因贫富而不同;富者多用绸、缎、绢、帛,贫者春夏多用棉布,冬季多用老羊皮袍。蒙古袍不但白天供穿着用,夜间还可当被子盖。腰间带子一束可长可短,骑乘、行走、带东西部很方便。 鄂尔多斯蒙古族穿蒙古袍,不论男女,一般都备有腰带,而且扎腰带有一定的讲究和规矩。未婚女子扎腰带,要在身后留出穗头,一旦出嫁,便成“布斯贵”。布斯贵为蒙古语,汉意是没有腰带,代替腰带的则是紧身短坎肩,以此来分辨未婚与已婚,穿上坎肩就说明这个妇女可以生育了。男子均扎腰带。扎时将袍子向

蒙古族服饰及其风俗习惯

蒙古族服饰及其风俗习惯 ﹝摘要﹞ 本文通过蒙古族服饰的特色及历代服饰的变化,透视其历史文化、社会风俗和审美心理,反映了蒙古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博采众长,推陈出新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 蒙古族服饰色彩文化 服饰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共同产物,是人们装扮自我的“形象工程”或民族文化的“代言人”。通过服饰,人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道德标准。同样,通过服饰的变化,人们也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变迁和转型。蒙古族传统社会在经历了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发展过程之后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始了与现代西方文明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和对话,蒙古族传统服饰也开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革新和变化的征程。 第一次鸦片战争使清朝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失去了主权,中国社会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蒙古族开始了近代社会与西方文化的接触。这一时期蒙古族接触西方文化主要有如下几个途径:首先,随着沙俄的殖民扩张,蒙古族大片土地被占领,随之而来的殖民统治也带来了文化和服饰的巨大变革。这种影响是较为直接和彻底的,同时也波及周边和其他地区的蒙古族。因此,当时生活在俄罗斯境内的卡尔梅克、布里亚特、图瓦等部落的传统服饰纷纷开始西化,尤其是男子服饰尤为明显。其次,西方传教士和探险家的涌入,使当时包括上层社会在内的蒙古族开始接触西方人和西方文化。无疑西方人的语言、生活习俗、科学技术以及服饰都开阔了蒙古族人士的眼界,但这种影响力和影响范围非常有限。再次,一些蒙古族人士走出蒙古草原,到日本、俄罗斯以及内地城市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了西方文化和教育,但这种途径只局限于社会上层、官员、留学生和为数不多的商人,其影响范围和力度也比较有限。不过欧洲人的望远镜、茶色水晶遮阳眼镜、礼帽、西式马靴等较为实用并适合游牧生活的物件引起了蒙古族的浓厚兴趣,而且后来在蒙古草原成为一种时尚迅速传播开来,成为蒙古族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但由于蒙古草原地广人稀,受气候、交通、经济以及诸多因素的制约,总体上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在这一时期基本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尤其是女性服饰。清末开始在很多地区大片开垦草地,蒙古族赖以游牧的草原被开垦成万亩农田,如大青山南麓的土默特、鄂尔多斯的准格尔等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经济模式的改变直接导致蒙古族价值观、生活习俗和服饰习俗的改变。而这种变迁的程度和影响范围是比较广泛和深入的。从事农业生产的蒙古族农民,既受周边民族服饰的影响,又为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在服饰上改长袍为短衣;传统牧业生产所穿的长款袍服已不适应农耕生产的需要,服饰的改变不可避免。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加之流动人口的迅速膨胀、治安管理的薄弱,导致了蒙古族居住地区土匪猖獗,社会秩序十分混乱,蒙古族珍贵的珠宝头饰和其他饰品经常遇到抢劫和掠夺,这也给蒙古族传统服饰走向衰落雪上加霜。 新中国的成立让中国人民摆脱了封建专制,也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和价值观。这一时期蒙古族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以及传统服饰都发生了巨大而彻底的变革。尤其是繁缛的服饰、带有浓厚游牧特征的穿着礼仪渐渐发生了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服饰的功能化特征和大众化趋势上。在蒙古族服饰的功能化演变过程中,生存模式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这种生存模式的制约导致了服饰

蒙古族服饰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价值

摘 要 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文化灿烂。自古至今蒙古族的服饰艺术都存在着较高的审美价值。从蒙古族的出现到后来的建立元朝, 一直发展到现在, 蒙古族的服饰在人民的心中都有一定的地位,现已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蒙古族服饰内部却各具特色。服饰艺术是研究历史和民族风俗的宝贵实物, 从 蒙古民族服饰中, 我们可以透视其历史文化、社会风俗。

目 录 CONTENTS Array 1 . 蒙古族服饰的组成 2. 蒙古服饰的形成影响因素 3.蒙古族服饰蕴含的文化价值 4.蒙古族服饰的传承与保护 5. 图片欣赏

01蒙古族服饰的组成

1.1蒙古族服饰的四个组成部分 01首饰 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 手饰等五大类。头饰主要有头巾、 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 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是 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 02 袍子 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 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 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 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 右衽。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 多以绸缎花边或虎、豹、水獭、 貂鼠等皮毛装饰。 03腰带 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缰 时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 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 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 悍潇洒。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 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 美的身段。 04 靴子 蒙古靴子是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 部件之一。蒙古人爱穿靴子,蒙 古靴分布靴、皮靴和毡靴三种, 根据季节选用。蒙古靴做工精细 考究,靴帮、靴靿上多绣制或剪 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

1.2内蒙古东、中、西部蒙古族服饰的区别1.鄂尔多斯的蒙古服饰主要 与特殊节日以及婚庆、丧葬 关系密切。在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服饰。其中包括款式、面料以及颜色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2.乌珠穆沁蒙古人的帽子、首饰和佩带品有男女老少之别。乌珠穆沁未婚或已婚妇女的装饰和发式也有明显区别。大多数乌珠穆沁部蒙古人偏爱白、蓝、棕、绿、黄色的蒙古袍。部传统蒙古袍的色彩具有一定的社会象征意义。1.鄂尔多斯 蒙古服饰 2.乌珠穆沁 蒙古服饰 3巴尔虎 部落蒙 古服饰 3R 3.巴尔虎蒙古族服饰从整体 款式上看,较多保留着古代 蒙古民族服饰的特点和传统 风格。男子主要穿以蓝、淡 蓝、紫红、深棕色团花缎为 面料的长袍和特尔利克,夏 季穿白色单衫,系桔黄、黄 绿、灰蓝色绸类腰带,腰带 靠下腰系,以上提袍为美; 妇女则穿以红、紫红、绿色 绸缎为面料的长袍和特尔利 克,系紫红、粉红、淡绿色 绸类腰带,以靠上腰系腰带, 使袍子上部贴身为美。

蒙古族传统首饰

蒙古民族饰品有着丰富的历史和许多世纪以来民族的传统艺术。蒙古民族饰品文化与蒙古人民生活的方式、经济的具体特点、与该国的自然条件及其蒙古民族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伴随着蒙古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伴随着蒙古文化的传播而流传。 蒙古民族服饰,特别是蒙古民族内部的各个少数民族的服饰。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特别是欧美文 明的冲击,使得其中一些少数民族的民族饰品渐渐的消逝了,还有的一些濒临消失。现在很多人不知道蒙古的小数民族和他们的饰品配件。 在1930年的时候蒙古政府禁止佩戴蒙古传统饰品。这个政策给民族饰品的传承和发展以毁灭性的打击。到现在,我们只在舞台和博物馆里可以看到蒙古民族服饰,而且是片面的,不全面的,博物馆里也是少数的、个别的服饰在展出。 蒙古传统饰品是想象力的延伸,而且反映了蒙古民族的习俗,从事畜牧业,环境,自然,气候条件 和社会的变化。蒙古饰品是我们祖先给我们的无尚宝贵的遗产。 在无数个世纪发展过程中这些民族服饰工艺变得更完美。 蒙古族未婚女子和已婚妇女的饰品完全不一样。姑娘的配饰比已婚妇女简单,素雅。如,姑娘的佩 饰一般只有耳环和手镯,除此以外没有其他东西。已婚妇女一定戴头饰,尤其是额箍。蒙古族饰品可以传达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年龄大小,婚否等信息。蒙古族饰品发展了其使用价值及功能。与此同时,它还反映蒙古族的生活环境,自然崇拜,图腾观念。所以通过蒙古族饰品可以了解蒙古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19世纪末的饰品的装饰更出色。珠宝的设计和颜色以及装饰品的组合表示蒙古族人民的古老文化。 蒙古族工匠用珠宝和金,银,珊瑚,珍珠,宝石饰品创造了精彩的饰品。 蒙古人民认为创造饰品是一种艺术。蒙古手艺人创造的饰品是艺术品,不仅为了蒙古妇女而且为了 蒙古男士也制作精心的配饰。他们必须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蒙古工匠知道怎样使用色彩搭配和它们的组合。 十三世纪的蒙古诸部落已经有自己的传统饰品。蒙古族重要部落是在达延汗时期形成的。但是现代 意义上的部族饰品特点是从清朝初期开始形成的。蒙古诸部落饰品不仅以多种款式,标志着不同的形象特征,也蕴含着各部落不同的文化背景。其中按部落大致可分为:鄂尔多斯,乌珠穆沁,乌拉特,科尔沁,和硕特,布里亚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哈尔哈,察哈尔,阿巴嘎管是哪个部落的饰品,都是民族文化的沉淀,闪烁着民族智慧和原始思维的光彩。格部族在民间也有一些不同的款式。随后,在元朝,明朝,清朝,直到现在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蒙古族配饰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此同时,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与其他民族杂居共同的生活和互相的影响,使蒙古族饰品即保特了民族特点又突出了地方特色。 本论文从美学角度,历史角度,民族风俗角度研究了清代时期的29个蒙古族(13个外蒙古的蒙古族,16个内蒙古的蒙古族)的20种配饰品和55种蒙古帽子。最基本研究是各个蒙古部族的配饰互相区别,它们的材料,款式,象征,图案方面的不同的地方。

鄂尔多斯为蒙古语

一、鄂尔多斯概况介绍 首先我把鄂尔多斯地区的基本情况做个简单的介绍;鄂尔多斯为蒙古语,汉语意为“众多的宫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南临古长城,东、西、北三面被黄河所环绕,东部为丘陵山区,西部为波状高原,中部为毛乌素和库布齐沙漠,北部为黄河冲击平原,平均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毗邻晋陕宁三省区,与呼和浩特、包头共同构成当前内蒙古最具发展活力的“金三角”。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伊克昭盟,成立鄂尔多斯市。全市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辖七旗二区,市政在康巴什新区。总人口约200万,其中蒙古族17.5万,外来人口44万。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朱开沟文化”“萨拉乌苏文化”“青铜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三万五千年前,“河套人”就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创造了著名的“河套文化”。成吉思汗祭祀、鄂尔多斯婚礼已载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蒙古族传统礼仪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蒙古族长调、筷子舞、顶碗舞等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享誉海内外,被誉为“歌的海洋,舞的故乡”。鄂尔多斯人文景观独特,天骄圣地成吉思汗陵园、世界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神奇的响沙湾等诸多自然人文景观都是知名的草原文化旅游圣地。 鄂尔多斯物华天宝、自然资源富集。拥有各类矿藏50多种,享有“羊、煤、土、气”的美誉,即羊绒、煤炭、高岭土、天然气。其中煤炭已探明储量1600多亿吨,占全区的1/2,占全国的1/6,是全

国产煤第一大市。天然气已探明储量8000多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3,国内最大的世界级整装大气田——苏里格气田就位于我市乌审旗境内。“温暖全世界”的鄂尔多斯品牌服饰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羊绒制品产销规模约占世界1/4,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羊绒产业中心。高岭土等非金属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储量约为65亿吨,在全国硬质高岭土中质量最优。 沐浴着改革的春风,鄂尔多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新型工业化、特色城市化和现代农牧业快速推进。特别是近年来,通过深入实施“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和“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综合经济实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地区要素集聚能力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的跨越式发展。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643亿元,同比增长19.2%,地方财政收入538.2亿元,财政收入总量、增速均居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首位。 今天的鄂尔多斯,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瞄准经济总量更大、产业成长性更强、城市更美、环境更优、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更多的宏伟目标,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食品安全城市,以更加科学、和谐、精彩的形象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 进入“十二五”,为了落实党中央“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持续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改变发展思想,调整发展模式,市政府提出大力扶持和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黑色能源”向“绿色能源”的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其中鼓励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发展物流业,努力构建“两大物流产业体系”和“七大物流园区”,

鄂尔多斯市的民族文化探索

本文作者旺楚格工作单位鄂尔多斯文化局鄂尔多斯各地具有丰 富的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其中包括传统民间歌舞文化、祭祀文化、婚俗文化、苏勒德文化、圣火文化、敖包文化、马文化、 骆驼文化、礼仪文化、民俗文化、漫瀚调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等等。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扎根于这块神奇的土地,形成独具特色、珍贵的文化遗产。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文化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成吉思汗祭典为代表的鄂尔多斯祭祀文化。成吉思汗传统祭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独特、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是 蒙古民族原始文化的集中体现,鄂尔多斯祭祀文化的经典。包括成吉思汗祭典在内的鄂尔多斯传统祭祀,显示着祭祀内容的原始性,祭祀内涵的神秘性,祭祀形式的独特性和祭祀传承的唯一性特点。 鄂尔多斯祭祀包括长生天祭祀、圣主成吉思汗祭祀、苏勒德祭祀、圣 火祭祀、山水神灵祭祀;在祭祀形式上集中体现了古老的奶祭、火祭、牲祭、酒祭、歌祭;在祭祀仪式上,保持了蒙古王朝时期的宫廷祭祀 礼仪,成为举世瞩目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经典。2以鄂尔多斯婚礼为代表的鄂尔多斯民俗礼仪文化。鄂尔多斯婚礼,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婚礼,集民俗礼仪、民间歌舞、传 统祝颂、民族服饰、特色饮食为一体的民俗礼仪活动,成为民间艺术 的殿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包括鄂尔多斯婚礼在内的鄂尔多斯民俗礼仪礼俗渗透到民族民间文化和生产生活当中,使鄂尔多斯民俗文化形成独特的特点。鄂尔多斯祭祀礼俗,外迎路

途迎送、内迎门前迎宾等迎宾礼俗以及问候礼俗、待客礼俗、敬酒礼俗、献全羊礼俗、宰畜礼俗、节庆礼俗、丧葬礼俗等多种多样,显示 出鄂尔多斯蒙古民族民俗文化的魅力。3以宫廷古如歌为代表的鄂尔多斯音乐文化。古如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如歌,是鄂尔多斯蒙古族从十三世纪传承的蒙古王朝宫廷礼仪国歌,在盛大庆典开始时所唱的长调歌曲,它与普通的长调民歌截然不同, 可谓世界唯一。包括古如歌在内的鄂尔多斯民歌,有几千首, 从韵律上分长调和短调。长调民歌悠扬、舒展、豪放;短调民歌欢快、热情、奔放。鄂尔多斯民歌内容丰富,包括赞颂、思念、诉说、讽刺等多方面,曲调优美、语言流长、幽默,流传面广。《圣主的两匹骏马》、《森吉德玛》、《敬酒歌》、《送亲歌》等诸 多歌曲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4以民间《筷子舞》为代表的民间舞蹈艺术。鄂尔多斯民间舞蹈,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筷子舞》,鄂尔多斯人几乎无人不会跳。民间《筷子舞》,一般在婚礼等喜庆场合,兴高采烈的人们拿起筷子、酒 盅等,随着欢快的鄂尔多斯民歌,进行舞蹈。《筷子舞》、《盅子舞》、《盘子舞》、《珠岚舞》、《顶碗舞》等鄂尔多斯民间舞, 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是鄂尔多斯民间文化之精华,蒙古族民间舞蹈 之经典,社会上产生深刻影响。5以民间祝赞词为代表的鄂尔多斯礼俗文化。鄂尔多斯祝赞词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鄂尔多斯传统祝赞词非常丰富,其曲调、韵律、语言等保留着蒙古民 族古老文化特点,以口头文学形式世代相传。鄂尔多斯传统祝

鄂尔多斯名称的变迁

鄂尔多斯名称的变迁 公元1649年(清顺治六年),清世祖因为蒙古鄂尔多斯部落的一些贵族没有参与叛清活动,遂下诏赏封。先赐爵位,随后又将鄂尔多斯部所居住的黄河套中之地分封为六旗:鄂尔多斯**前、中、后,鄂尔多斯右翼前、中、后旗,最后才是会盟。鄂尔多斯六旗会盟于1650年,会盟的地点在伊克昭,这便是伊克昭盟名称产生的由来。 伊克昭,简单可以理解为大寺。大寺的标准称谓叫做“乌哈格尼巴达古拉吃齐寺”,俗称王爱召,位于今达拉特旗王爱召乡,20世纪40年代初遭到侵华日军的焚毁,现在仅能看到残垣断壁。 王爱召建立于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是当时鄂尔多斯地区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建寺所以选择在这里,是因为成吉思汗陵寝八白室(那时是可移动的木制白帐)已经先立在此地。鄂尔多斯部落是以祭祖和守护成吉思汗为向心的特殊部落,王爱召之地,是其中心。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要在王爱召进行六旗的会盟了。 鄂尔多斯**中旗(郡王旗)的封地在今天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及其靠南。王爱召附近则属于鄂尔多斯**后旗(达拉特旗)的封地。会盟之后,成吉思汗陵寝随之向南迁移,到了今天伊金霍洛苏木甘德尔敖包,以体现宗主旗旗王对于成吉思汗祭祀的领袖作用。陵是可移动的,迁走了;但寺庙盖在那里,迁不走;于是便出现这样的问题:在达拉特旗的封地上,留下了郡王旗的寺院,所以叫“王给召”,蒙语误读久了,就成了“王爱召”。

只有内蒙古西部鄂尔多斯地区和土默特地区把寺庙叫作“召”,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召”不是蒙古语,而是藏语。在蒙古语里,寺庙被称作“斯木”;而在青藏地区,寺庙通常叫作“禅林”,西藏地区的拉萨有大召寺和小召寺,但不可称作“大召”和“小召”,只有土默特和鄂尔多斯才这样叫。“召”的本意是兄长,引伸为尊者,寺院中都有佛像,佛像就被吐善人称作“召”。当年松赞干布迎娶的两位外籍女子,唐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下嫁到吐善时,不约而同都带着佛像作为陪嫁物,一个是大召,一个是小召。供奉大召的就是大召寺,供奉小召的就是小召寺。藏传佛教于公元十六世纪中叶传到鄂尔多斯地区,不知为什么,竟将供奉“召”的地方叫做召了。 至二十一世纪元年,伊克昭盟从产生到消失跨越了七个半世纪,而在这漫长的七百多年间,人们从来没有忘记“鄂尔多斯”这个神秘而崇高的字眼。 由于受力于太行山、阴山和贺兰山的影响,黄河流向在这三大屏障之间形成了一个“几”字形状。“几”字的外缘就是“河套——鄂尔多斯”地区。 十五世纪中叶,明王朝稳定了对中原的统治。以长城为界,与北方的蒙古各部形成了对峙关系。但在北边,蒙古部落间展开了争夺权力、封地、奴隶的激烈战争。鄂尔多斯部居于河套肥沃而有利的战争缓冲地带,随着蒙古正主、成吉思汗十五代孙达延汗统一蒙古的成功,鄂尔多斯也同时接受了漠南蒙古右翼三万户领主的指挥,在其强有力的世袭惯性主持下,开始了繁衍生息的漫长生涯。

蒙古族的语言文字

蒙古族的语言文字 蒙古族有其独立的语言文字系统。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语言。和蒙古语同一个语族的语言还有达斡尔语、土语(蒙古尔语)、东裕固语、东乡语、保安语等。全世界蒙古族人口约有700万,由于历史原因,他们分散居住在中国、蒙古国、俄罗斯等国家。在我国内蒙古、新疆、河北、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云南、四川等省区约有400万蒙古族。据有关统计,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等蒙古人聚集地方,70%以上的蒙古人以自己的民族语言做日常生活的主要用语。在保持民族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较好的地区,保持蒙古语的纯正性比较好。我国蒙古语分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里亚特三大方言,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别。 解放以来,内蒙古人民政府非常重视蒙古语言规范化、标准化工作。为了更好地发展与建立蒙古民族共同语,实现语言规范化,于1980年3月31日批准,以察哈尔语音为现代蒙古语的标准音。 蒙古文是中国蒙古族通用的一种拼音文字。中国蒙古文是在回纥文字母的基础上,于12世纪末或13世纪初创制。现在所发现最早的回纥蒙古文文献是1225年《成吉思汗石》碑铭(即也松格碑铭)。蒙古文竖写,从上到下,行款从左到右。最初的字母形式和拼写规则都比较简单。现行蒙古文有29个字母,包括5个元音字母,24个辅音字母。这些字母除个别的不出现在词首外,其余的在词首、词中和词末均有三种不同的变体。 世界范围内的蒙古民族,历史上曾经使用过回纥蒙古文、八思巴蒙古文、托忒蒙古文、新蒙古文四种文字。 蒙古族居住民俗 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民族牧民的传统住所,蒙古语称之为“格日”,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包”是“家”、“屋”的意思。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包的型状、结构、布局、颜色,以及蒙古包的迁居风格,不仅完全适合于草原上的自然环境和游牧经济生活,同时充分体现了蒙古民族的文化风俗和思想智慧。所以蒙古包是草原文化的结晶,是了解蒙古民族风俗民情的一部小百科全书。 (一)构造 蒙古包主要由木材、羊毛、牛皮、驼皮、马鬃等原材料制作而成。传统蒙古包主要由套脑、乌尼、哈那、木门、木柱、围毡、顶毡、毡门帘、拃带、围带、拽带等组成。 套脑是蒙古包的天窗,向上面对着苍天。乌尼是连接套脑和哈那的木杆。哈那是支撑整个蒙古包的网状木墙。

蒙古族服装服饰特点

蒙古族服装服饰特点 2009-12-01 鄂尔多斯蒙古族鄂尔多斯蒙古族服饰主要由服装、头饰、挂饰三部分组成,特点是色泽鲜艳、款式考究、不显臃肿。地域特征非常明显,最主要的是保留了蒙元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的特征,是蒙古服装中高尚典雅、热情豪放的民族风格的典型代表之一。 科尔沁蒙古族科尔沁蒙古族服饰的突出特点是头饰、坎肩、绣花。科尔沁蒙古族妇女头饰由两条缀珊瑚额箍、银质簪钗(一横,二竖、二托钗)和垂链组成。 科尔沁蒙古袍满袍的绣花都是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历史上科尔沁妇女大都善于绣花,而且清宫里也有过很多科尔沁绣花女,绣出很多美丽的服饰。 乌珠穆沁蒙古族乌珠穆沁蒙古族是蒙古民族的一个古老部落,这个部落一直以服饰华丽而闻名。乌珠穆沁蒙古族的服饰多采用绣有纹饰的红、绿、蓝等多种颜色的布料制成,领口和袖口宽大并装饰有他们喜爱的吉祥图案。 在乌珠穆沁地区,蒙古族妇女不戴帽子,常用红、绿绸缎缠头。乌珠穆沁人的蒙古袍比别的地区的要显宽大,长袖高领,钮扣在右侧,衣边用漂亮的花边点缀。腰带多为绸、缎布料,颜色与袍色协调。男子扎腰带,把袍子向上提,显得精悍潇洒;而女子则把袍子向下拉展,显得苗条矫健。 巴尔虎蒙古族巴尔虎蒙古人的服饰从整个款式风格上看,较多保留着古代蒙古民族的服饰特点和部落服饰的传统风格。巴尔虎蒙古人无论男女均穿宽下摆的长袍,男子靠下腰系腰带,以上提袍为美;妇女则以靠上腰系腰带,以贴身为美。陈巴尔虎人穿有开衩长袍,新巴尔虎人则穿无开衩长袍。(内蒙古日报)(E09) 蒙古族服饰特点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蒙古袍的特点:在内蒙古、新疆等地牧区,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 蒙古包可以拆卸搬运,极适于游牧生活的需要。蒙古族的传统服饰是蒙古袍,右衽,镶边,身长宽大,高领长袖,带腰带,配皮靴。夏袍是棉丝质的单夹袍,多红...?? 蒙古族服饰特点四季都穿长袍内蒙古、新疆牧区,蒙古族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 蒙古族的服饰,因性别和年龄而异。中年男子冬天穿大襟皮大衣,布面以黑、蓝为多。无布面的.一般在衣袖和衣边用黑布或蓝布加缝约三指宽的布边,有的用...??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蒙古族女子服饰形制与特点

蒙古族女子服饰形制与特点 蒙古族是中华民族众多民族中的一个,拥有着古老而十分具有特色的蒙古民族风俗习惯,众人皆知的蒙古长调就是别具特色的蒙古民族文化特点的代表之一。更加值得一提的就是蒙古民族的服装配饰,在众多少数民族中也是独具匠心的。由于蒙古民族生活的地理位置和长期生长在草原上养成的生活习惯,造就了蒙古族独特的服饰文化,主要体现在特殊的服装形制上、独特的色彩运用上以及精致的配饰上。 一,蒙古族服饰文化背景概述 1.1蒙古族的生活地域性与地域特点 蒙古族是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之一,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无论从生活方式、地理位置、文化特征、物产贡献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蒙古族由于长期居住于我国的北方大部分地区,包括东北,正北方,以及西北,都有蒙古民族的身影。因为东西地域阔度较大,低于比较辽阔,使得蒙古族形成了独特的不同地域不同的生活风俗习惯。他们的生产生活极具特色,自古以来以畜牧业为主,游牧生活使他们需要经常迁徙,所以在衣、食、住、行别具一格,形成独特的内蒙古民族文化。 1.2蒙古族服饰产生的环境特点 服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团体最有别于其他国家、民族、团体的象征与表现物。不同的民族在各自长期生活的地理环境与文化熏陶环境中都会形成属于他们本民族自己的独具匠心的服装配饰文化。 蒙古族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且已经形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蒙古族服饰文化,蒙古族是生活在草原上的少数游牧民族,经常放牧在草原上,所以就需要以天为被以地为席睡在草地上放牧。宽大的蒙古袍既可以当被子也可以当褥子,这是蒙古袍的实用性。游牧民族服饰的特点为:窄袖宽身长袍、束腰带、穿合祷、登皮靴。这种装束比较适合北方的自然环境。 比如男袍比较宽大,缠在腰间的腰带传统的有一尺多宽,四米长,这是因为有几个作用:第一是为了美观,宽大的蒙古袍系上腰带卓显蒙古族男子彪悍魁梧的身材,第二蒙古族是马背民族,马是蒙古人的伙伴,狗是蒙古人的伴当,长期颠簸在马背上容易造成内脏损伤,所以腰带的第二个作用就是保护五脏六腑。第三,蒙古族的服饰主要是以蒙古袍和长裤为主,装载日常用品就需要有空间存放,腰带系在腰上面就可以把东西直接从蒙古袍右侧开襟的开口处放进去,在胸膛和肚子形成一个“兜子”。 二,蒙古族女子服饰特点

鄂尔多斯打造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旅游目的地

鄂尔多斯打造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旅游目的地 八月的鄂尔多斯草原天高气爽、绿草如茵、风景如画。记者怀着崇敬而好奇的心情,走进了闻名遐迩的鄂尔多斯市,对该市旅游业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鄂尔多斯市旅游局局长乔明在百忙之中,兴致勃勃地向本刊记者就“神奇美丽的鄂尔多斯”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历史文化、未来远景等做了精彩的诠释和解读。 物华天宝资源富集 鄂尔多斯市位于中国正北方,地处黄河“几”字形湾与万里长城的怀抱之中。“黄河环抱,长城相依”的地理坐标,使年轻的鄂尔多斯市在中国的版图上显著而夺目。鄂尔多斯市东临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西与宁夏毗邻;南与山西、陕西接壤;北隔黄河,与“草原钢城”包头市相望。交通通讯便捷,京包、包兰铁路围绕周边,包西铁路贯通南北,109、210国道贯穿市内,并与周边的110、107国道相连成网,鄂尔多斯市已开通到北京、上海、深圳、西安、郑州、三亚、呼和浩特的航线,形成了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鄂尔多斯市

下设七旗一区,东胜区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区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4万,是一个以蒙古 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 鄂尔多斯物华天宝,资源富集,主要以煤炭、化工、天然气、畜产品、建材、药材、旅游等资源为主。有世界级的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东胜煤田、准格尔煤田,以煤为能源的电厂在鄂尔多斯星罗棋布。据说,北京五个灯泡里,就有一个是鄂尔多斯点亮的。这里有世界级的整装天然气田――苏里格气田,有世界最大的羊绒制品加工基地,一句“鄂尔多斯羊绒衫,温暖全世界”的广告语,使鄂尔多斯闻名全中国,走向全世界。鄂尔多斯市是正在建设的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是我国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乘西部大开发的东风,鄂尔多斯市的经济迅速发展,以煤炭、羊绒、化工、电力、天然气、建材等为主的新兴产业成为地区经济的支柱,是自治区经济发展最快的盟市之一,与呼和浩特、包头并驾齐驱,成为带动自治区经济发展的三个火车头之一,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市之一。2007年,全市GDP突破1000亿元大关,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全市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 鄂尔多斯是地球最原始的古大陆之一,在多次复杂的地壳运动和海陆变迁中,最终形成了鄂尔多斯高原。全市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南北向上、中间隆起、两边较低之势,

鄂尔多斯蒙古族及其文化特征

鄂尔多斯蒙古族及其文化特征 鄂尔多斯的蒙古族由于其特殊性的使命和身份,创造出了历史与现代文化的无数亮点。本文试就鄂尔多斯与蒙古族的关系、鄂尔多斯蒙古族文化的特点做一简单的探讨。 蒙古族文化追本溯源,当然是承接中国北方游牧文化的精髓。鄂尔多斯自古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前沿阵地,鄂尔多斯式青铜文化研究表明,作为这一文化的缔造者——匈奴民族,自夏商至汉代,引领了一个漫长时期的草原文化的潮流,首创了草原民族的辉煌历史,奠定了其后数千年,直至今日的中国游牧文化的坚实基础。而这一文化和文化拥有者的匈奴人,据考古资料表明,均源自鄂尔多斯地区。 在蒙古族之前的各个历史时期,继匈奴之后,较有影响的包括鲜卑、突厥、契丹、金、党项等几十个民族或部落,几乎一脉相承地继承和完善了北方游牧文化,虽然各具特色和时代烙印,但其主流文化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在蒙古族十三世纪全民信仰萨满教为主导的原始宗教崇拜方面,表现出了自匈奴文化以来上千年连续不断的文化继承。例如早在匈奴时期的鄂尔多斯青铜器上我们经常发现一类铜饰件:涡纹或旋纹的圆形饰件。这类型的图案如果联想到蒙古族文化,与俯视遍布草原的敖包情景极其相似,也许这就是游牧民族早期崇天、祭天的理念所在,是蒙古族古代长生天信仰的文化源头。 鄂尔多斯地区自匈奴之后,从未间断过的游牧民族的存在,那就是历史上所有曾经称霸草原、雄视中原的北方民族,均在其民族强盛期占据或涉猎鄂尔多斯地区。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大军进入鄂尔多斯,应当是在征服西夏的战争过程中,这一期间,鄂尔多斯的文化主流仍然是游牧文化,据考古资料表明在同一时期内出土的主要有明显特征的金、辽、西夏的器物和遗址、墓葬,同时出土的还有大量的北宋时期汉文化特征的遗存,这都成为鄂尔多斯是游牧民族前沿阵地的重要佐证。成吉思汗在征服西夏的最后时刻病逝,由少数人秘密护送离开战争中的包括鄂尔多斯地区的西夏,与此同时西夏国王交给蒙古统治者的权力、土地、民众,并不意味着随成吉思汗“金身”带到了漠北,蒙古族留下了诸多的军队和随军的各个方面的部众承担起了对收服地的占领和管理,这些留下来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自此就长期居住

蒙古族服饰 第25部分_ 乌拉特服饰

ICS61.040 Y75 备案号:34200-2012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15/T 506.25—2012 蒙古族服饰 第25部分:乌拉特服饰 2012-06-01发布2012-08-01实施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 15/T 506.25—2012 前言 DB 15/T 506 -2012《蒙古族服饰》分为二十九部分: ——第1部分:术语; ——第2部分:巴尔虎服饰; ——第3部分:布里亚特服饰; ——第4部分:呼伦贝尔厄鲁特服饰; ——第5部分:扎赉特服饰; ——第6部分:扎鲁特服饰; ——第7部分:科尔沁服饰; ——第8部分:奈曼服饰; ——第9部分:敖汉服饰; ——第10部分:阿鲁科尔沁服饰; ——第11部分:巴林服饰; ——第12部分:翁牛特服饰; ——第13部分:喀喇沁服饰; ——第14部分:克什克腾服饰; ——第15部分:乌珠穆沁服饰; ——第16部分:浩齐特服饰; ——第17部分:阿巴嘎服饰; ——第18部分:苏尼特服饰; ——第19部分:察哈尔服饰; ——第20部分:四子部服饰; ——第21部分:达尔罕服饰; ——第22部分:茂明安服饰; ——第23部分:土默特服饰; ——第24部分:鄂尔多斯服饰; ——第25部分:乌拉特服饰; ——第26部分:阿拉善和硕特服饰; ——第27部分:土尔扈特服饰; ——第28部分:阿拉善信仰伊斯兰教蒙古人服饰; ——第29部分:喀尔喀服饰。 本部分为DB 15/T 506—2012的第25部分。 本标准的编制依据 GB/T 1.1-2009的规定。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院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标准化院。 参加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服饰协会、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内蒙古汇展文化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兰英、斯庆嘎、那仁夫、刘默、李恒昌、孟克托雅。 I

民风民俗:内蒙服饰作文

民风民俗:内蒙服饰作文 导读:民风民俗:内蒙服饰作文【一】 我喜爱蒙古族的饮食,喜爱蒙古人的热情,更喜爱蒙古人多姿多彩的服饰,这个民族既神秘又多彩。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 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喜穿软筒牛皮靴,长到膝盖。农民多穿布衣,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还有比较有特色的是蒙古族摔跤服。 蒙古族摔跤服是蒙古族服饰工艺。摔跤比赛服装包括坎肩、长裤、套裤、彩绸腰带。坎肩袒露胸部。长裤宽大。套裤上图案丰富,一般为云朵纹、植物纹、寿纹等。图案粗犷有力,色彩对比强烈。内裤肥大,用10米大布特制而成。利于散热,避免汗湿贴于体表;也适应摔跤角力运动特点,使对手不易使用缠腿动作。套裤用坚韧结实的布或绒布缝制。膝盖处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大方庄重,表

示吉祥如意。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我喜爱蒙古族的服饰,我希望有一天能去蒙古感受一下他们神秘的'服饰。 民风民俗:内蒙服饰作文【二】 鄂尔多斯蒙古族的服饰实用、美观,从头到脚都有一定讲究。 在鄂尔多斯地区,未出嫁的女子都有留一条独辫,垂于身后。只有在出嫁的前一天,在隆重的婚礼上,才特邀德高望重的两位长者为“分发父母”,举行庄严的分发仪式,仪式上将姑娘时一条发辫散开,顺着两鬃梳成两根辫子,然后在辫子上系戴上由新郎送来的华丽贵重的首饰。 鄂尔多斯蒙古族称首饰为“陶勒甘久甘”,汉意为头带,头带零用松石、玛瑙、珊瑚以及宝石、金、银等贵重材料组合而成的。己婚妇女捆上这样贵重的饰物,显得高雅、富丽。当然,要准备一付好的头带,价格是相当昂贵的,所以。从头带上完全可以看出一个庭的贫与富,一般家庭的女子或小伙子成亲,只是配备重约三、四斤,价值约三、四百个银元的头带,而富家女子出嫁或小伙子娶亲都要配备重约十余斤,价值可达上万个银元的头带。这样贵重的头带,往往要以几群好马或数百峰好驼才能换取。但头带无论昂贵的还是廉价的,都是鄂尔多斯蒙古族已婚妇女必备而且不可随意离身的饰物,只有到夜晚入睡时方可将头带解脱。平常若是随意取下不带,会被认为是对父母、长辈和邻里客人的不尊敬。团此。头带在鄂尔多斯蒙古族已婚妇

鄂尔多斯概况

鄂尔多斯市概况 鄂尔多斯(汉语意为众多的宫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毗邻晋、陕、宁三省区,三面黄河环绕,南临古长城,全市国土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辖七旗一区,总人口162.5万,其中蒙古族18.3万人。鄂尔多斯地势西高东低、中部隆起,四周递降,境内沟壑纵横,沙漠广覆,年平均降雨量为327毫米,年平均气温5-7℃,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鄂尔多斯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三万五千年前,河套人在萨拉乌素河流域繁衍生息,迈开了人类文明的脚步。鄂尔多斯大地上,汉武帝沿秦直道布略巡查,王昭君怀抱琵琶出塞,赫连勃勃建都立国,隋炀帝索辫赋诗,党项族创立西夏基业,成吉思汗走完人生之旅。 明朝天顺年间,蒙古族鄂尔多斯部驻牧河套,始称鄂尔多斯。清朝顺治六年,鄂尔多斯各旗会盟王爱召,形成伊克昭盟(汉意为“大庙”)。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撤伊克昭盟,设地级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自然资源富集,主要有煤炭、化工、建材、羊绒等资源,是全国重要的新型能源基地。全市拥有各类矿藏50多种,煤炭资源预测总储量7630亿吨,探明储量1716亿吨,占全区的1/2、全国的1/6。天然气、煤层气丰富,已探明储量8000多亿立方米,有全国最大的整装气田——苏

里格气田。化工、建材资源富集,天然碱、食盐、芒硝、石膏、石灰石、高岭土的储量也相当可观,且品位很高。全市耕地面积623万亩,可利用草场7000多万亩,水资源总量29.6亿立方米,黄河流经728公里,年过境水量316亿立方米。 鄂尔多斯文化底蕴深厚,在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大地上,多个民族繁衍生息,匈奴文化、西夏文化、中原文化、蒙古文化等多种文化汇合交融,是蒙古族传统礼仪保留最完整的地区之一。《蒙古源流》、《蒙古黄金史》等文化名作灿若群星、流芳百世。成吉思汗祭典、鄂尔多斯婚礼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草原敦煌阿尔寨石窟、沙漠绿洲恩格贝、银肯响沙、晋蒙黄河大峡谷等人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成为国内外游人驻足观光的文化旅游圣地 一、鄂尔多斯之“最” 经济增长最快:2009年12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内蒙古大学校长连辑在第八届中国企业家领袖年会上表示,世界经济增速最快的是中国,中国增速最快的是内蒙,内蒙增速最快的是鄂尔多斯,人均GDP超过了香港。2009年鄂尔多斯人均GDP已经超过20万元。 鄂尔多斯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扬眉吐气”著称。扬,指羊毛和羊绒制品,现在已经闻名海内外;眉,即

蒙古族妇女头饰发展及其历史

传统鄂尔多斯蒙古族妇女的头饰及其发展 姓名:周瑞雪年级:10级思想政治教育(汉)学号:20101105744 目录 摘要----------------------------------------------------------------------------------1 引言--------------------------------------------------------------------------------1 一从文物看起源--------------------------------------------------------------1, 2 二各个部落的头饰------------------------------------------------------------2,5 三头饰象征的文化含蕴------------------------------------------------------ 5 四当代蒙古族妇女头饰发展的趋势----------------------------------------5, 6 总结----------------------------------------------------------------------------------6 参考文献-------------------------------------------------------------------------------6

传统蒙古族妇女头饰及其发展 摘要:蒙古族妇女头饰,是蒙古族服饰中最华彩的部分。当你亲临那达慕大会、敖包祭祀、隆重的婚礼场合时,总能看见戴着华丽头饰的蒙古族女子。特别是每当姑娘出嫁时,新娘子那银光闪烁、珠宝垂面的头饰,总会让人眼前一亮。蒙古族无论属于哪个部落,还是生息繁衍在何地,妇女的头饰都会成为当地的亮点和人文景观。古韵犹存的头饰,融汇了民族的集体智慧,审美意识和生活情趣,也记述了蒙古族的历史和文化。 关键词:蒙古族妇女头饰发展文化含蕴 引言:蒙古民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民族在蒙古高原从事牧业经济,那穿透力极强的北风,那铺天盖地的皑皑冰雪,那马背上飘泊不定的游牧生涯,使蒙古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服饰风格。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不但谱写了震撼世界的历史,也以他们特有的智慧创造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服饰。多少年来,历经改朝换代,蒙古族服饰基本没有变,就是因为没有离开草原,离开马背,离开游牧生涯。蒙古族服饰文化同蒙古族历史一样悠久灿烂,各历史时期既一脉相承,又不断发展变化。其中蒙古族妇女服饰占有重要的地位。蒙古族妇女头饰是其中最绚丽多姿,最精彩夺目的篇章。它除了装饰功能外,又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一从文物看起源 古族妇女头饰,是部族间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其造型自然淳朴,天成一韵。据有关史料记载,在青铜器时代,蒙古高原就有了头饰的制作工艺。从遗存文物中发现的耳环、耳坠、头戴等青铜装饰品,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可见这一时期人们的想象力和审美观,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从匈奴、鲜卑游牧民族出土的实物中可以看到,头饰多数采用金银、蚌、玉石、水晶、玛瑙、金属和赭石等原料制作。其结构和形制类似于近现代鄂尔多斯和察哈尔妇女的头饰,整个装饰纹样,显示了游牧民族的生活情感和爱好。到了蒙元时期,民间手工技艺的发展更趋进步。妇女头饰以多、以大、以重为美,戴大圈耳环,大的宝石项链。宝石种类、工艺造型,图案纹样在妇女的头饰上体现得最为充分,豪华程度可以说是历史上少有。如今,民间流传下来的妇女头饰,大多是清代的遗存。由于清政府对蒙古族地区实行盟旗制,至使部族间经济状况、文化观念和生活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