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宇辰网_武大测绘凭什么撑起全国测绘的半壁江山?

宇辰网_武大测绘凭什么撑起全国测绘的半壁江山?

武大测绘凭什么撑起全国测绘的半壁江山?

上周五(5月19日),在武汉大学信息学部开办了“免像控大比例尺无人机航测系统技术培训班”,吸引了超过200名学员。此次培训班由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继续教育中心联合举办。为什么是武大来办?

武汉大学郭丙轩教授在培训班上授课/图来源宇辰网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唯一的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培训班合作方之一的武汉讯图也参与了授课,武汉讯图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武汉撑起了全国测绘的半壁江山,现在测绘局相关的企事

业单位,基本是武汉大学测绘学员的人在掌舵。而武汉航测软件的开发人员也基本被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的人承包了。

这与记者心中的武汉有相当的差别。尽管武汉一直被当做中西部的龙头城市培养,但武汉乃至整个湖北省在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上并不像深圳那样突出,上周五在武汉举办的航空植保应用技术论坛上,湖北省植保总站方国斌还指出,近两年,航空植保在湖北刚开始发展。

测绘作为一门古老的行业,是无人机给其注入了新的生机。而武汉作为测绘行业的半壁江山,在硬件制造和软件开发上都紧跟着时代的脚步,目前已成引领趋势。

人才齐聚,打造世界测绘教育之都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在测绘界有一个称号:亚洲第一,宇宙第三,至于武测为何如此厉害,需要追溯它的历史。

1956年,武汉测量制图学院成立,这是一所以测绘学科为主干的学校,直属国家教育部。

1958年,学院划归国家测绘局管理,并易名为武汉测绘学院。

1978年,武汉测绘学院被国家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1980年被国务院认定为首批具有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单位之一;1985年10月,学院更名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2000年8月,国家教育部把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原湖北医科大学与原武汉大学合并重组,成立了新的武汉大学。在新的武汉大学建制下,2001年9月,学院更名为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如此算来,武汉大学测绘学科(以下简称“学科”)发展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

并不是时间长就能硕果累累,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有一大批优秀的专家学者汇聚于此,为学科建设添砖加瓦。

学科创建伊始,就汇聚了当时中国测绘界最优秀的人才,囊括了5位国家一级教授,以夏坚白、陈永龄、王之卓、金通尹、叶雪安为代表的一批著名学者和30多位正副教授,成为第一代学科带头人,奠定了学科高起点发展的根基。

王之卓院士/图来源网络

紧随其后的第二代测绘人将测绘学科带入了世界先进水平,陈俊勇、李德仁、刘先林、宁津生、刘经南、张祖勋先后当选院士。其中,李德仁是湖北省惟一的两院院士,并于2012年被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授予“荣誉会员”称号。这是该领域的国际最高荣誉,仅授予全世界在世的最具影响的10名杰出科学家。李德仁是中国获此称号的第二人,获此称号的第一人是李德仁的老师王之卓院士,于1988年获得。

李德仁院士/图来源网络

随后,龚健雅、李建成和校友郭仁忠当选院士,以他们为代表的学术骨干成为第三代学科带头人,和老一代学者一起,带领学科走向国际测绘界的最前沿。

难能可贵的是,在武大测绘学院,这些学者都是带本科生的。据测绘学院的毕业生回忆,本科期间,几乎所用的每一本教材的编写者都站在讲台前给学生授

课。大一开设的一门测绘学概论,只有十章,却一共安排了五位院士以及五位资深教授授课。

正是集齐了如此优质的教师资源,在教育部组织的历次学科评估中,武汉大学测绘学科才能一直稳居全国第一;2012年,武汉大学获得地理空间信息科学“全球领袖奖”,推动测绘学科成功跻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行列。

截止目前,学科培养出9名“两院”院士,人才队伍中有7位院士,武大测绘学科的“院士现象”,在业界传为佳话。

政策倾斜,将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打造成千亿产业

正是由于武汉大学测绘学科的佳绩,现在武大测绘学院已被认为是“世界测绘教育之都”。而现代测绘技术已成为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体现,地理信息产业也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湖北政府有志于将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打造成湖北省的下一个千亿产业,推动湖北省实现跨越式发展。

早在2007年,湖北省就提出要制订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推动地理信息资源社会化应用,并要求省财政厅要整合相关资金,调整支出结构,逐步加大对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投入。省政府试图通过政府引导性投入,加大科研专项投入,支持具有示范及带动作用的测绘技术创新和地理信息产业项目,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现实生产力。

为此,湖北政府还提出要求,在地理信息产品政府招投标中,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测绘项目(含建设工程测绘项目)要优先采购湖北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

理信息软硬件和数据增值服务产品,努力提升湖北省地理信息产业的竞争力。这为本地的地理信息软硬件企业提供了繁荣发展的土壤。

另外,省政府为了充分发挥湖北省在数码航空摄影、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导航定位服务、地理信息系统软硬件、测绘仪器制造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决定推进地理信息技术进步和产业化,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地理信息开发利用和增值服务,把地理信息产业培育成为湖北省服务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省政府决定积极扶持优秀企业发展壮大,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并延伸拓展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加快形成地理信息产业集群。响应该号召,一大批开发航测软件和提供航测服务的公司依托武大的测绘优势创立了。

湖北省政府还要求省测绘行业协会积极推动建立地理信息产业联盟,协调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的关系。要求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适时组织举办有国际影响力的地理信息产业博览会,提升湖北省地理信息产业的优势地位。

湖北省测绘局还表态,将大力支持地理信息产业联盟和国家地球空间信息武汉产业化基地建设,从授权许可,测绘资质,资源共享等方面为地理信息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鼓励测绘科技创新,努力将地理信息产业建设成为湖北省构建中部战略支点的重要支撑。

产学研结合,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工厂

科学研究转化成为产品是高校一直头疼的事,这也是为何高校孵化器越来越来多的原因。德国的产学研结合做的很好,或许可供借鉴。

19世纪,柏林洪堡大学的建立开启了德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德国成为最早将“科学研究”纳入大学基本职能的国家,对世界各地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德国社会对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需求不断增加,高等教育同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成为主流。

而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道路上,非常精准的践行了“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武汉精神。科技企业依托学科优势组建工程研究中心,研究中心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企业则为研究中心提供科研课题、经费及新的市场信息,使研究活动和学科发展更贴近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

近两年,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校办产业年收入一直雄踞湖北省高校产业排名榜的前三名。

武汉大学测绘学科率先打开围墙、利用自身学科优势和优越地理条件,大力兴办高新技术产业。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充分利用自己“世界测绘教育之都”的影响和地位,先后与日本索佳、拓普康,瑞士徕卡及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大公司进行合作研究与开发,直接引进外资上千万美元,不仅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而且加快了科技成果走向市场的步伐。

1999年4月,“武汉大学测绘学科泰通产业化基地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估。这标志我国首家GPS产业基地在武汉正式兴建,武汉大学测绘学科成为我国GPS产业的领头雁。

由学科王之卓教授、张祖勋教授主持研制的“全数字化自动测图系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以这项技术为核心成立的适普软件有限公司生产的软件广泛用于基础测绘、城市规划、军事测量、交通、能源、环保、电信等众多领域,其拳头产品“全数字化自动测图系统软件”以其国际领先的创新技术跻身国际三大知名品牌之列,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极少的能独立发展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国家之一。

武汉吉奥工程信息技术公司是学科联合社会力量组建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自行研制开发的“吉奥之星”系列软件,在国家科技部组织的历次全国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测评中均名列前茅,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其很多功能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国家测绘局等有关部门因此将其列为重点推广软件。“吉奥之星”已成功地用于多项重大项目,其中为广西北海市创35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使天津市平房改造的工期提前几个月完工,节省人民币5000多万元。

武汉大学测绘学科与湖北清江开发公司合股成立的湖北普赛高新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其产品“GPS自动化监测系统”可广泛用于大坝、高边坡、矿区、码头、大桥等高精度、全天候、自动化、实时的安全监测。该产品的监测精度、自动化程度、可靠性以及反应速度等项指标在国际上均处于先进水平。

依托于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先进技术创办的武汉讯图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航空摄影测量、无人机影像处理、大比例地形图(DLG)生成、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生成、制定飞行方案、布控设计、相机标定等业务。日前,在北京宣布与成都纵横联合研发成功1:500免像控无人机航测系统,是国内首家完成该项技术的项目。

高新科技的发展最核心的永远是人才,培养数量足够多、质量足够高的人才,再辅以政策支持,并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将科研成果转化未产品,必将推动行业的发展。而集齐了这三个要素的武汉测绘行业,也涌现了一批颇有潜力的软硬件公司,借助无人机这个平台,测绘行业将迎来大爆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