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凡高与高更的自画像较量

凡高与高更的自画像较量

凡高与高更的自画像较量
凡高与高更的自画像较量

凡高与高更的自画像较量

向日葵(凡高作)

写了《巴巴自画像的启示》之后,有网友鼓励我继续写下去。于是,我想到了凡高。

凡高一生油画作品大约有800多幅,令观者困惑的是他面对同一个题材反复描绘,比如《向日葵》。凡高更热衷于自画像,一生竞画了40多幅。艺术家不断描绘自己的面目,无疑具有自恋情结,他们选择了一种封闭的方式来向自己的心灵探索。

早在巴黎时期,凡高就热衷于自画像。

巴黎,这座日新月异而又充满生机;变化无穷而又五光十色的城市吸引住了凡高。这座曾经被一群印象派画家的外光搞的神魂颠倒的城市,令年轻的美术学徒神往。

1886年11月,凡高结识了高更。尽管一个是热血沸腾的人,另一个是冷静钻研的人,但是两个人之间却保持着奇怪的友谊。共同点是好斗的性格。

在巴黎时,同凡高、高更一起画画的还有一个朋友,叫贝尔纳。

他们在一起经常为艺术的事争吵。后来,高更厌倦了巴黎,跑到了一个叫阿旺桥的村子,开始试验新画风。凡高也南下阿尔,在那里定居,他没钱雇模特,站在镜子前,一遍又一遍画自己的肖像。

1888年8月,贝尔纳路过阿旺桥的时候,凡高建议他去看望高更。这次见面,贝尔纳给高更带来新的绘画尝试,即用孩子的眼光画画。

这个时期的梵高极其羡慕老一辈印象派画家组织的群体,内心深处多想也搞一个大家能聚在一起画画的团体。

凡高给贝尔纳写信:“我越来越想说服你,一个孤独的人是不能画出堪与希腊的雕塑、德国音乐、法国长篇小说相媲美的神圣的油画来的。这样的油画将会由一些为实现共同的思想而团结起来的人创作出来。”

凡高完全投入到绘画中,一心想的是颜色的暗示力量,探索色彩的象征意义。追求,苦闷,使他焦躁不安。他不断地与高更通信,诉说他想借色彩来引发诗意。高更回答他说,这也是他奋斗的目标:“我认为到处都有诗意,甚至于在最不可解的,有时是神秘的心灵的各个角落里,也会有诗意。”

高更这句话,使凡高豁然开朗。开始挖掘心灵角落的秘密。他对高更作品追求的诗意表示赞赏,但他认为只有他看到高更最近的画作,才能对他们的追求有更深入的理解,于是建议与高更交换自画像作品。

交换作品的思想在他写给贝尔纳信中表现非常明确:“日本画家常常交换作品,这证明他们是互敬互爱的。他们相互之间显然是兄弟之谊,这完全是自然的,他们不勾心斗角,不搞阴谋诡计。如果我们更多地在这方面仿效他们,我们便会越相处得更好。”

当贝尔纳对高更讲述了凡高的想法和换自画像的要求,起初,高更与贝尔纳决定相互画一张肖像送给凡高。可是,因心中的顾忌,他俩谁也没有画好对方。最后,只好各自画了一幅自画像送给凡高,但在各自的自画像的后景中要画上另一个人的像。贝尔纳把自己的头放在画布左角,后景的中心则是挂在墙上的用灰色画的速写般的高更像。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贝尔纳对高更的尊敬。

贝尔纳赠凡高的自画像(原彩色)

高更也把自己画在左角,而在右上角画了贝尔纳的侧面像。好像是背景的画纸。高更在这幅自画像上把自己画得相当抽象。

高更对自己的这幅画像十分自负,送给凡高时附有一封长信。高更在信中给这幅画起了一个名字《被抛弃的人》:“就像雨果的《悲惨世界》主人公冉阿让一样具有高尚的气质和善良的内心,脸上血管淌着热血,眼睛周围是融铁炉的色调,表现画家的内心炙热。眼睛和鼻子的画法像波斯地毯的图案,导向抽象的和象征的艺术。用小孩的色彩画成柔和的供少女房间中装饰的壁纸背景,这个冉阿让意志坚定,十分可爱,却遭受社会的迫害,被置身法律之外,难道他不也体现了当代印象派画家的形象吗?我画了他,并把他画成我的模样。我送给你的不仅是我的画像,而且是作为不幸的社会牺牲品的我们所有人的画像。”

高更赠凡高的自画像

凡高选了一幅刚画好的自画像,用他自己的话说:“画在浅绿色背景上的灰色画像几乎没有色彩。”

凡高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说:“可以把我送给高更的自画像与高更自画像比较一下。我在写给他的回信中说,如果允许我赞扬我的个性的话,那么我就当仁不让了,我努力在自画像里不仅画我自己,而且还画了所有印象派画家,我把自己画成一个和尚,永生佛的忠实崇拜者。当我把自己的构思与高更构思相比,我发现同样严肃,但较少绝望。”

凡高赠高更的自画像

高更在冷静思考每一个笔触的时候,凡高却在表现发现新天地的快乐。通过两位后印象派新秀在自画像上的较量,他们进一步了解了对方,更重要的是产生了精神上的共鸣。发现自我,坚定信念,那种对艺术完美的追求成其为人生的信念。

过了两个月,高更来到阿尔与凡高同住了。不久两位艺术家因为艺术观点相异,屡起争执,互不相让。圣诞前夜,凡高狂疾初发,之后,高更匆匆离去。各自走各的路。

其实,在他们交换自画像的时候,已经看到了较量的影子。他们太有个性了,世不容彼,而彼亦不容人。绘画大师的命运多么不同啊!相同的是他们的追求。凡高把他的孤独和激情都深埋在一幅幅的自画像里。

附凡高的几幅自画像:

画架前的自画像(1888年初巴黎)

自画像(1886年春天)

自画像(1887年春夏之交)

自画像(1887年春天巴黎)

自画像(1887年冬天巴黎)

自画像(1889年8月圣雷米)

自画像(1886年春天)

自画像(1887年春天巴黎)

自画像(1887年春天巴黎)

耳朵绑绷带的自画像(1889年1月阿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