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坑围护施工与土方开挖论证方案

基坑围护施工与土方开挖论证方案

金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建2#厂房地下室基坑围护及土方开挖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时间:

编制单位: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

第一节工程概况

第二节场地内工程地质条件

第三节场地水文地质特征

第二章编制依据

第三章基坑围护设计概况

第一节基坑围护设计方案

第二节水泥搅拌桩

第三节钻孔灌注桩

第四节松木桩

第五节土钉墙

第六节钢网喷射砼

第七节压顶梁

第八节土方开挖

第九节基坑围护及开挖施工次序

第十节基坑降排水

第十一节施工监测

第十二节应急措施

第四章施工部署

第一节总体部署

第二节施工组织和管理

第三节施工准备

第四节运输方案

第五节施工机械配备和劳动力组织第六节基坑总体施工顺序

第七节施工进度计划

第八节基坑开挖注意要点

第五章本基坑工程难点和重点

第六章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第一节Φ600水泥搅拌桩帷幕施工第二节钻孔灌注桩施工

第三节土方开挖

第四节水泥搅拌锚管桩施工

第五节钢网喷射混凝土施工

第六节压顶梁施工

第七章基坑工程监测

第八章基坑围护应急措施

第一节应急领导小组

第二节应急材料准备

第三节应急措施

第九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第一节质量保证体系

第二节组织措施

第三节材料和设备保证措施

第十章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第十一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第十二章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第十三章季节性施工措施

附件:

附件1、基坑围护平面布置图

附件2、基坑围护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附件3、地下室土方开挖顺序图

附件4、地下室土方开挖出土坡道收土示意图

附件5、地下室基坑围护施工顺序示意图

附件6、地下室安全通道平面布置图

附件7、基坑围护各剖面节点分层开挖示意图(共7张)附件8、施工平面布置图

附件8、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进度计划

基坑围护设计专家论证意见书(1份)

地质勘探点平面布置及剖面图(1份)

基坑围护设计图(1 份)

基坑围护及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周边环境情况

第一节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金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杭州经纬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围护设计: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

勘察单位: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

监理单位:浙江文华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质量监督单位:杭州市余杭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金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建生产厂房地下室位于余杭区良渚镇良渚开发区,良渚路西南部,杭州金舟电炉有限公司厂区北侧。总建筑面积为17409.66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2020.72 m2。由1幢单层厂房(1#)和1幢6层厂房(2#)组成。厂房均为框架结构,其中2#厂房下设1层地下室,基坑面积约2585.00㎡,周长约275.0m.

工程相对标高为-0.600,地下室底板底标高为-4.300(包括垫层厚度,下同),地梁底标高为-4.700,承台底标高为-5.150,因承台布置较密,基坑开挖深度考虑至周边承台底,开挖深度为4.55m。电梯井所在承台底标高为-6.850,电梯井二次开挖深度为 1.700m,根据《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浙江省标准DB33/T1008-2000),本基坑开挖设计安全等级属二级基坑,基坑工程安全等级的重要性系数γ0为1.00。

本基坑围护工程由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设计,基坑上部采用放坡编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支护;基坑下部采用水泥搅拌桩作止水帷幕和钻孔灌注桩及土钉墙+局部自然放坡打松木桩共同作用形成支档结构。

第二节场地内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提供的地质勘察资料表明,场区地层可分6个工程地质层,10个亚层。开挖影响范围内各层岩土特性及分布特征自上而下分别描述如下:

1-1杂填土:杂色,湿,松散。主要由碎砖、碎石、砼块等建筑垃圾及粘性土组成,主要分布于场地中部地段,层顶标高2.40~6.70m,层厚0.00~3.50m。

1-2耕作土:灰色,湿,松软。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植物根茎。主要分布于场地西部及东侧局部地段,层顶标高2.19~2.50m,层厚0.00~0.90m。

2粉质粘土:灰黄色、灰色,软可塑、局部软塑。无摇震反应,切面光滑,无光泽,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含铁锰质斑点。全场分布,层顶标高0.70~3.20m,层厚0.40~2.00m。

3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无摇震反应,切面光滑,韧性和干强度中等,含有机质斑。全场分布,层顶标高0.00~2.50m,层厚7.30~18.20m。

4-1粘土:褐黄色,软可塑。无摇震反应,切面光滑,有油脂光泽,韧性及干强度高。场地东部地段缺失,层顶标高-10.44~-5.88m,层厚0.00~6.60m。

4-2粉质粘土:褐黄色、灰黄色,软可塑、局部硬可塑。无摇震反应,切面光滑,无光泽,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含铁锰质斑点。全场分布,层顶标高-17.01~-9.87m,层厚2.90~8.50m。

第三节场地水文地质特征

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可分为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基坑影响范围内为孔隙潜水。

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浅部2粉质粘土、3淤泥质粉质粘土中,水量一般较贫乏。场地地下水位埋深较小,勘察期间于钻孔中实测地下水位埋深在0.40~4.50m,相当于国家高程1.90~2.37m。场地地下水主要接受周边河网、鱼塘及大气降水补给,地面蒸发、民井用水和侧向径流是其主要排泄方式。受河道水

场地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具弱腐蚀性。

第二章编制依据

1、根据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2011年09月提供的《金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下室基坑围护工程设计》设计图纸;

2、《金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建厂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5、《锚管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7、《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省标DB33/T1008-2000)。

第三章基坑围护设计概况

第一节基坑围护设计方案

(1)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3.000,场地平整后地面大部分绝对标高2.400,场地自然相对标高-0.600。

(2)基坑上部采用放坡编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支护;基坑下部采用水泥搅拌桩作止水帷幕和钻孔灌注桩及土钉墙+局部自然放坡打松木桩共同作用形成支档结构。

(3)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土性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开挖中利用集水坑或集水井进行明泵降排水。

(4)围护设计考虑坑边堆载15kPa,开挖及地下室施工围护阶段,距坑边10m范围内应尽量不堆载,尤其不允许重车在坑边行走。

(5)基坑围护结构定位应参照地下室底板结构平面图,以围护坡角距底板承台外0.6m为准进行放样。

第二节水泥搅拌桩

(1)水泥搅拌桩直径Φ600,搭接150,采用普通单轴搅拌桩机成桩。

(2)搅拌桩帷幕采用强度等级为42.5MPa的硅酸盐水泥,水灰比1.8,水泥搅拌桩水泥掺入量为被加固土重的15%,被动区为12%。

(3)搅拌桩应从地面开始成桩,并保持均匀、持续;严禁在提升喷浆过程断浆,特殊情况造成断浆应重新成桩施工。

(4)水泥搅拌桩验收措施: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毕后按总数2%且不得少于5根进行钻心取样,确保水泥搅拌桩成桩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泥搅拌桩第28天单轴抗压强度不低于0.8Mpa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第三节钻孔灌注桩

(1)采用φ600钻孔灌注桩作为围护桩,桩距0.9米。桩身砼强度等级C25,充盈系数大于1.05,桩底沉渣厚度不大于300。

(2)桩筋伸入压顶梁内大于35d,桩顶嵌入压顶梁内50。

(3)桩筋保护层厚度为50mm,超灌高度为0.8m。

(4)钻孔桩施工时应注意垂直度,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定位误码率

第四节松木桩

(1)、在没有打设水泥搅拌桩区段打设双排松木桩。

(2)、松木桩稍径≥120mm,桩长≥5000mm,间距350mm。

(3)、采用挖机挖斗压入成桩,桩顶标高第一排约为-1.80m,第二排约为-4.20m。

第五节土钉墙

土钉采用打入锚管注浆做法。土钉在坑壁上呈梅花形布置,在同一水平线上土钉须均匀分开排列,锚管采用Φ48×3.0钢管,施工时应将前端锚头封闭并在管壁上沿管长方向每隔500mm旋转180度钻φ8小孔,圆孔从离基坑壁1.00m处开始设置直到管底。沿管长方向每隔500mm旋转120度焊接倒刺,倒刺从离基坑壁2.0m处开始设置直到管底。钢管设置完成后须在管内进行压力注浆,土钉注浆材料采用纯水泥浆,水灰比为0.5,注浆终止压力控制在0.4~0.6MPa,;每管注浆量为16~20kg/m。

第六节钢网喷射砼

土钉面层为C20喷射混凝土,厚100mm,喷射混凝土配合比宜为1:2:3.5(水泥:砂:碎石重量比),石子粒径为10~15mm,面层骨加钢筋为Φ14,网片钢筋为φ6.5@200*200双向(放坡部分为φ6.5@300*300双向)。

第七节压顶梁

(1)压顶梁采用钢筋砼C30现浇,压顶梁施工时应先对围护桩顶进行清理,凿除桩顶超灌部分及浮浆,然后铺设碎石及砼垫层。

(2)钻孔灌注桩应伸入压顶梁50mm,钢筋笼主筋应锚入压顶梁400mm,压顶梁、连梁采用钢筋混凝土,截面尺寸600X800。压顶梁采用C30砼,保护层厚50mm,钻孔桩及压顶梁达、连梁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进行基坑下部的土方开挖。

第八节土方开挖

(1)、首先清整场地,确保基坑周围自然地坪标高不高于设计图纸各剖面范围的具体要求,地面堆载不超过设计要求。

(2)、土方开挖应分层分阶段进行,具体挖土顺序如下:首先上部分层放坡开挖至平台处,应及时施工平台处坡底水泥搅拌锚管桩和进行编网喷射砼护面作业,待达到强度后再开挖至下道锚杆下300处,打设下道锚杆。注意沿基坑各边每完成15m长度的土方开挖立即进行相应范围的围护施工,锚杆达到设

工作。如此下去直至挖土至坑底。以上次序应严格执行,不得超挖,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不得提前进行下一阶段的土方开挖。

(3)、严格控制基坑内土方开挖时的土坡高差及坡度,应分层挖土防止基坑挖土过程中挤斜坑内工程桩。土方开挖后必须及时外运,不得就近堆放在土坡顶。

(4)、坑底以上30CM及地梁、承台、集水井、桩身周边等局部深处应采用人工修土,并随挖随即浇筑垫层,坑底无垫层暴露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

(5)、基坑开挖过程中挖土机应按指定出入口进入基坑。严禁挖土机碾压坑边并进行挖土操作,严禁运土车辆在坑边任意行走。机械大面积开挖至接近板底标高后,及时浇筑砼垫层,要求垫层沿基坑边开始浇捣,并一次浇捣至基坑边缘。

(6)、基坑开挖过程中,应根据监测信息及时与有关各方进行协商调整挖土顺序。

第九节基坑围护及开挖施工次序

(1)、沿基坑一周先进行场地平整,打设水泥搅拌桩后,在有钻孔围护桩区打设钻孔灌注桩。

(2)、分段放坡开挖至平台处,编钢筋网喷射砼护面并施工坡角水泥搅拌锚管桩,砌筑排水沟及松木桩的植入,对部分有锚杆放坡面按图要求打设锚杆。

(3)、编网喷射砼施工平台砼板,施工浇筑压顶梁,待达至强度后分层分阶段向下开挖至坑底,开挖中严格按锚杆支护要求分段分层进行并及时施工锚杆。对钻孔桩围护区段,严格按分段分层方法进行开挖,打设水泥搅拌锚管桩,清理桩表面,压紧统长加强筋后再向下开挖至坑底。

(4)、开挖各承台、电梯井及地梁基槽,及时对需围护的坑中坑分层打设土钉墙、进行围护施工。

第十节基坑降排水

(1)本工程因基坑开挖土性均为透水性较差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因此不采用井点或深井降水。

(2)基坑开挖中若水量较大时,可挖若干集水坑采用明泵降排水,集水坑数量及分布由现场视挖土情况决定。

(3)基坑底排水根据水量设若干集水井,并沿基坑边缘设排水沟将水汇入集水井用明泵排除,集水井数量由现场决定。

第十一节施工监测

(1)监测内容:

①周围环境的监测:包括地面沉降观察、坡顶水平位移观察和裂缝的产生与发展情况。

②土体侧向位移监测:本工程中主要是土体深层位移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测斜管必须在土方开挖前一周埋好。

(2)基坑监测要求

①开挖前,应对周围环境作一次全面调查,记录观测数量初始值,基坑开挖期间,一般情况下每天观察一次,如遇位移、沉降及其变化速率较大时,则应增加检测频次。地下室底板建筑完成后,可酌情逐渐减少观察次数。

②监测数据一般应当天填入规定的表格,并及时提供给建设、监理、施工设计等单位,挖土至坑底时应增加监测次数。

③工程结束时有完整的监测报告,报告包括全部监测项目、监测全过程的发展和变化情况、相应的工况、监测最终结果及评述。

(3)监测控制值:水平位移,连续3日位移达到4mm,或累计位移达到40mm。

第十二节应急措施

(1)针对基坑变形过大的应急措施,调整土方开挖顺序;放慢或暂停土方开挖速度;坑外卸载、坑底回填土方或堆载砂包等。

(2)场地内保证有一台挖土机可以随时调用,平时备好一定数量的编织袋,一旦发现位移增大不稳定,可用砂袋回填反压。

(3)施工现场配备一定的抢险设备和材料,以及一些砂包、钢管、木桩、水玻璃等,以备急需。

(4) 开挖过程中边坡出现渗漏现象时,可设置φ120排水管用来坡体排水,插入土体50cm,如水量渗漏较大时,可用φ48钢管击入土中引水,不管是排水管和钢管,引水时,应设置过滤网,防止土体流失。

第四章施工部署

第一节总体部署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基坑围护施工队伍进场施工,且进场前充分做好人员、机械设备、材料准备,以便进场后能尽快进入正常施工状况。为配合整体土建、基坑开挖工作,总体上的人员、机具、设备安排按项目部的总体要求进行动态调整。根据工程合同进度要求,合理组织不同机械设备足量、分时、分批进场进行水泥搅拌桩、锚管、编网喷射混凝土及放坡开挖等合理穿插施工,各项目施工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施工技术和质量保证措施。

进场前安排好施工人员住宿、施工用水、电等。

第二节施工组织和管理

该基坑围护采用上部放坡编网喷射混凝土、下部采用水泥搅拌桩结合钻孔灌注桩围护工艺。我公司根据工程重要性及其特点委派具有施工经验丰富、技术过硬、作风硬朗的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同时相应配备有工地生产、指挥、管理经验丰富的工程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管理机构。

第三节施工准备

(1)组织准备

施工任务接手后立即成立项目经理部,并选择技术骨干,组织施工队伍及时进场。

(2)技术准备

根据施工图、地勘报告及有关规范,在开工前编制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施工组织设计。

项目部技术人员参加图纸会审,认真领会设计要求,同时进行内部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承包合同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教育。

(3)现场准备

平整作业场地和临设场地,接通施工和生活用水、用电,安装施工现场照明灯具。查清地下管线、地表和空中障碍物,报请业主及时处理。在必要处设置警示标志。

办理测量基准点和桩位定点资料的交接手续。设置测量控制点并进行保护,

做好各项原材料试验工作及各项报审工作。

根据规划总平面合理编制施工现场总平面图进行临时设施、办公区、生活区建造。

(4)物资准备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已齐备,具备施工条件。

材料采购根据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程序实施,根据不同施工阶段所需材料建立组织管理体系及监测体系。

根据工程进度编制所需材料计划,分轻重缓急保质保量供应。

第四节运输方案

本工程施工队伍多,涉及交叉施工,机械设备繁多,故应合理安排施工运输通道,结合施工顺序还应进行动态调整,拟用东区大门作为设备、施工材料、人员进出口,场地中部作施工便道,根据施工的进度情况,施工便道相应移动,从而保证施工现场道路通畅。基坑开挖后相应地做好上下基坑安全通道及安全防护栏杆,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第五节施工机械配备和劳动力组织

根据实际情况和工期要求,在保证总工期的前提下科学、经济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如表2所示。

其它设备按工程实际需要添置增加。

相关施工队伍及劳动力配备如下:

钻孔桩施工 8人(班长1人)

Φ600水泥搅拌桩 4人(班长1人)

锚管施工、土钉墙 3~6人(班长1人)

喷射混凝土施工 6人(班长1人)

松木桩 4人(班长1人)

挖机 2台(驾驶员2~3名)

并辅以普工若干,视工程进度,适当增加施工人员。

投入主要施工设备表表2

第六节基坑总体施工顺序

基坑围护及开挖施工顺序如下: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功率用于施工部位备注

1 水泥搅拌桩机ST-01 1台套37×1 水泥搅拌桩施工

2 锚管机1台15×1 锚管

3 砼喷射机KP-5 1台7.5×1 喷射混凝土

4 3m3 空压机W3/

5 2台15×2 锚管及喷射砼

5 注浆机ZJ-3 2台5×2 水泥搅拌桩及锚管

6 搅拌机JS-300 2台5×2 制浆

7 污水泵LB-3 3台3×3 现场抽水

8 电焊机BX-300 3台20×3 焊接

9 电缆若干现场用电

10 配电箱若干配电

11 挖掘机2台植入松木桩及土方开挖

12 钻孔桩机GPS-10 2台50×2 围护钻孔桩施工

13 其它辅助设施若干

(1)沿基坑一周进行场地平整,开始水泥搅拌桩和钻孔围护桩施工;即从地下室东北角开始施工,水泥搅拌桩机先进行施工,当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完成80%后,钻孔灌注桩从北面背向进行施工。

(2)水泥搅拌桩及钻孔灌注桩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分段进行上部土方开挖至-2.9的平台下方,编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护面,并打入第一排锚杆及植入第一排松木桩同时浇筑压顶梁,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分层分段向下开挖至坑底,分层开挖过程中同时分层打设水泥搅拌锚管桩。

(4)四周围护施工后,基坑中部土体土方开挖方案顺序进行开挖至坑底,施工地下室底板,施工地下室墙板至顶板。

第七节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总体要求,进度计划为:水泥搅拌桩约拟投入1套水泥搅拌桩机进行施工,预计施工工期为12天,钻孔灌注桩预计工期20天;锚杆

土方开挖等合理穿插、流水平行作业,确保总工期目标。

第八节基坑开挖注意要点

(1)基坑开挖前制订切实可行的挖土和运土路线,指定挖土机和运土车辆进出口,制定严格的现场监督制度,控制挖土施工进度,控制坑边堆载。

(2)挖土过程中挖土机和运土车按指定的入口进入坑内,基坑开挖中严禁挖土机沿坑边随意行走、边挖土边碾压坑边同时严格控制坑边荷载。

(3)开挖中严格控制机械挖土深度,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放坡开挖,距坑底30cm的土应人工挖除,严禁超挖。

第五章本基坑工程难点和重点

1场地地质条件不好,地表土层为杂填土,根据地勘资料,土质分层厚度不均匀且回填前有泥塘等软弱地层,开挖后坑内很容易形成土体滑坡、失稳,甚至对工程桩产生挤压效应,造成工程桩倾斜、甚至断桩。

2该基坑原始地质条件复杂,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土质较差,不利于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后在积水环境下会形成泥泞状态,更不利于施工。必须做好雨季施工防范措施,做好地表排水措施、防止坑内土体被水浸泡。

3基坑北侧为待建的1#厂房,地下室外墙线距厂房墙线最近约为10.0米,基坑南侧为已建厂房,距离已建厂房最近约为13.0米,基坑内水的控制和基坑监测是本工程的重点和关键,做好降排水以及动态监测工作更好指导施工,确保工程的安全、质量。

第六章 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第一节 Φ600水泥搅拌桩帷幕施工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及本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在围护桩施工的初期按设计参数进行成桩试验,以获取地质条件对本围护方案的适用性,并将采取相应的措施,指导下一步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确定桩位

从地面下沉喷浆搅拌

桩机对位

至设计深度

断浆搅拌提升至-2.40

喷浆搅拌至设计深度

制浆搅拌

送 浆 断浆搅拌提升至地表

下沉喷浆搅拌

移位

(1)桩位测放。桩位分门别类做上明显标记,偏差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即误差控制在±5cm内,每次放样不能超过50只桩位。根据放好的围护桩轴线开挖沟槽(宽1000×深500~1000),以利于施工及少量泥浆外溢。

(2)设备安装。桩机在组装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指挥,塔下及起吊范围内不能有人,缓慢起塔一次到位,严禁快速起塔或者冲击性起塔,保持底盘水平,地基坚固,垫木完好,各种电器接地良好,开关箱作防雨保护。

(3)钻头选型。搅拌桩钻头用铸钢焊接制作,其外径最大尺寸≥Φ600,叶片形式为上下十字互错90度安装,根据桩机自身机械参数共安装6个搅拌叶片,确保成桩过程中的搅拌次数。

(4)成孔控制。钻机钻头对准桩位应上下垂直,误差不能大于1%,平面偏差不超过5cm,成孔时不能作停顿自由下降,更不允许采用快速加压下降。

(5)喷浆成孔控制。由于本搅拌桩是为形成止水帷幕,且上部多为回填杂物,为防止浆眼被堵,搅拌桩机喷浆搅拌下沉作业必须从地表开始,直至设计桩底标高,停浆搅拌提升至-2.40标高,再喷浆搅拌至设计坑底标高,最后停浆搅拌提升至地表。喷浆过程中严禁断浆,特殊情况造成断浆应重新成桩施工。

(6)下沉、提升速度小于1.20m/min,水泥采用42.5MPa的硅酸盐水泥,水泥掺量为被加固土重的15%,被动区为12%,浆液水灰比控制在1.8。

第二节钻孔灌注桩施工

围护钻孔灌注桩主要分布在2#厂房地下室北侧。直径600,安排在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成达到强度要求后进行施工。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施工图审核定位测量、桩位放样测量设备校正

护筒就位护筒埋设护筒制作校正

护筒复核钻机就位钻机安装保养

钻杆钻头准备开孔下达开孔通知书

钻杆测量成孔泥浆配制测定

孔深验收

沉渣测定清孔一次

钢筋笼验收安放钢筋笼钢筋笼准备

导管长度计算安放导管导管检查

清孔二次

计算初灌量灌注混凝土商品砼运输

桩身砼养护移位、拔护筒桩顶标高测定(1)成孔准备:

(2)①设备进场前场地做到“四通一平”即路通、水通、电通、通迅通,施工场地平整,按工程分类进行生产道路,水路,电路,施工作业区和工人生活区科学规划并有效实施。

②按施工场地布置图,确定位置开挖泥浆池及沉淀池,所选位置,以不影响运输、桩机的施工、方便泥浆循环及废浆的排放为宜。

③钻机安装就位之后,应精心调平,并支撑牢固,确保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位。作业之前,设备应先试运转检查,以防止成孔或灌注中发生机械故障。

④测量人员将桩位样点放出后,施工员监督钻机工人将样点用十交叉线引出,然后开挖,一般以挖至粘土层为准,即可埋设护筒深度约为1米。

①钻机就位,钻头应对准桩位,钻杆中心、钻头中心、护筒中心三者在同一铅垂线上。

②钻机钻孔过程中必须视钻机钻进情况随时检查掌握各项数据,包括孔深、钻杆长度,泥浆比重。

③在钻进时,如遇到钻具出现跳动、蹩车、蹩泵、孔内严重漏水或钻孔偏斜、缩颈、塌孔等现象时,应及时查明原因,调整钻进技术参数,控制钻速。

④根据地层性质确定冲洗液成份,原则上尽量采用原孔造浆法,清孔后沉渣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3)钢筋笼制作、下放

①钢筋进场按炉(批)号直径分批,热轧钢筋每批由不大于60吨的同级别,同直径组成,并按有关规定检验合格后使用。钢筋按不同品种、规格分开堆放,并做好标识。

②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笼制作,主筋、箍筋及绕筋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焊接或绑扎钢筋笼保护层垫块。

③将制作好的钢筋笼稳固放置在平整的地面上,防止变形。

④在钢筋笼制作完毕后,请甲方代表、监理工程师对成品钢筋笼进行验收。

⑤钢筋笼的吊放应设2~4个位置恰当的起吊点。钢筋笼长度大于6m时,可采取措施对起吊点予以加强,以保证钢筋笼起吊时不致变形。

⑥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应对准孔位轻放、慢放入孔。钢筋笼入孔后应徐徐下放,不得左右旋转。若遇阻碍应停止下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严禁高起猛落、碰撞和强行下放。

⑧钢筋笼全入孔后,应按设计要求检查安放位置并作好记录。符合要求后,可将主筋点焊于孔口护筒上或用铁丝牢固绑扎于孔口,以使钢筋笼定位,防止钢筋笼因自重下落或灌注混凝土时往上串动造成错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