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与实践_以上海市为例

道路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与实践_以上海市为例

道路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与实践_以上海市为例
道路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与实践_以上海市为例

文章编号:1671-9964(2007)03-0180-09

要:生态设计是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生态设计是随着全球工业

化速度加快、环境问题日益凸现、自然资源短缺和生存危机加剧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问题反思、理论探索、理论发展和设计实践4个过程,持续了近百年的时间。生态设计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产品的生态设计、

建筑的生态设计、城市的生态设计、景观生态设计等领域;景观生态设计大致可以将其分为自然式设计、乡土化设计、保护性设计和恢复性设计4个阶段及其类型;

道路景观生态设计是将道路景观的环境影响控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美学和景观游赏融为一体的设计;按照生态设计的理念,上海道路景观分为4种类型:景观生态型、景观生产型、生态游憩型、生态防护型。关键词:生态设计;景观生态设计;道路生态;上海中图分类号:U411;U418.9

文献标识码:A

TheoryandPracticeofRoadLandscapeEcologicalDesign

———CaseStudyinShanghai

CHESheng-quan

(SchoolofAgricultureandBiology,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1101,China)

Abstract:Ecologicaldesigncanbedefinedas‘anyformofdesignthatminimizesenvironmentallydestructiveimpactsbyintegrat-ingitselfwithlivingprocesses.’Thisintegrationimpliesthatthedesignrespectsspeciesdiversity,minimizesresourcedepletion,preservesnutrientandwatercycles,maintainshabitatquality,andattendstoalltheotherpreconditionsofhumanandecosystemhealth.Thedevelopmentofecologicaldesignundergofourcourses:questionbringingforward,theoryexploration,theorydevelop-ment,designpractice,alongwiththegrowingofglobalindustrialization,environmentworsening,naturalresourcesshortageandsurvivalcrisisoftheworld.Theresearchfieldofecologicaldesignfocusontheproductecologicaldesign,architectureecologicaldesignurbanecologicaldesignandlandscapeecologicaldesign,etc..landscapeecologicaldesignincludesfourtypes:naturalde-sign,ruraldesign,preservationdesignandresumingdesign.

Roadecologicaldesignintegratesroadenvironmentalinfluencecontrol,ecosystemandbiodiversityimprovingwithecologicalrecreation.TheroadlandscapeofShanghaiisdividedfourtypes:landscape-ecologymodel,landscape-productionmodel,ecology-recreationmodelandecology-defendingmodel.

Keywords:ecologicaldesign;landscapeecologicaldesign;roadecology;

Shanghai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以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崛起带动了全球经济

又一轮的高速增长,在全球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凸现,主要表现在:全球温室效应显

道路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以上海市为例

车生泉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201101)

收稿日期:2007-03-14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世博科技专项(05DZ05814)

作者简介:车生泉(1968-),山东临沂市人,博士,副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主持大型规划设计项目20

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4本,研究方向: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JOURNALOF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AGRICULTURALSCIENCE)

Vol.25No.3Jun.2007

第25卷第3期2007年6月

—以上海市为例

第3期车生泉:道路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181著,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其不良后果日益显现,在有些地区给人类带来重大灾难;以能源、矿藏为代表的自然资源日益紧张;环境污染威胁人类的生存,这些都成为制约人类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由此,中国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了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决策,以此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可持续发展。

生态设计是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模式的手段之一,生态设计的定义是: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生态设计的内容主要遵循3R原则,即:reuse,reduce,recycle,具体地说就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物质可以循环利用,污染物的排放最小化,有害物质的极少使用,注重地域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多学科协同等[1,2]。

生态设计在欧洲和北美发达国家有过深入的研究和实践[3~7],朴素的生态设计理念与实践在我国也早已有之,如:著名的都江堰工程、但现代意义上的生态设计源自于西方,在我国,这个领域还刚刚开始,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建筑领域,包括节能技术、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技术、废水生态化处理和循环利用技术、土壤生态修复技术、循环型材料利用技术等[8~15],部分技术已经在实践中进行推广应用。但是生态设计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还不够系统和完善,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我国园林行业对生态设计的广泛倡议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但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实践的案例也不多,在城市绿地中推广的机会少,主要原因是:(1)、生态技术不成熟,(2)、生态技术单一,不系统,意义不大;(3)、生态技术不标准,推广困难等。

1生态设计的理论及其发展历程

社会生态学家认为:人与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文化。人类文化经历了自然文化、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几个阶段。

自然文化是指人类生活既是自然而然的,又是同自然界融为一体的,社会生产采取采集和渔猎的方式,人与自然是混为一体,人们崇敬自然,把自然奉为神,表现为图腾崇拜。

人文文化表现为人类第一次产业革命,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在社会生产中逐渐代替采集狩猎成为社会中心产业,人们第一次享受安居乐业的欢乐,使用和制造着生活用品,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农业文明。

科学文化是以18世纪英国土业革命为起点的,是人类第二次产业革命。工业化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工业代替农业成为社会的中心产业,大量开发利用能源。生产出无比丰富的商品供社会需求,使工业发达国家出现高消费社会。

21世纪是人类史大转折时期,回顾传统文化,都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取向的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反自然的文化,虽然已使人类享受美好的现代生活,但无节制地改造和利用自然,以掠夺式的态度向自然进攻和索取,破坏了大自然的平衡,使人类自己处于生态危机之中,为了从人类的这种“悲剧”中走出来,人们需要新的文化选择。人们逐渐认识到作为自然的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从而,提出了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指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条件下,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创造人类新的技术形式—生态技术。实现社会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生态化。创造新的技术形式和能源形式,保证人与自然的双赢。因此,生态文化是人类而对现实,走可持续道路的选择,生态设计是生态文化具体体现。

生态设计的思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设计理论家VictorPapanek在他出版的《为真实世界而设计》(Designfortherealworld)中,强调设计应该认真考虑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5]。

关于生态设计的定义,SimVanderRyn和StuartCown(1996)是这样界定的: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1]。

在生态设计理论发展和实践的过程中,经历了问题反思、理论探索、理论发展和设计实践4个阶段,具体如下表[3,5~9,16~24]。

生态设计的范围非常广泛,甚至可以说遍及设计的任何领域,各个领域对生态设计的定义和理解有所侧重,有所发展,综合来看,基本定义仍然可以采用SimVanderRyn和StuartCown的定义来全面理解;任

第25卷

时间

Time代表人物或组织Representativepersonor

institute

主要内容Maincontent

1915PatrickGeddesCityDevelopment:AStudyofParks,GardensandCulture提出生态学区域论观点,制定"流域分区图",遵从人-地关系。1925RobertParkTheCity:withaBibliographybyLouisWirth

用生物群落的原理和观点研究芝加哥人口和土地利用问题1932FrankLloydWrightTheDisappearingCity."广亩城"关注城市生态组织

1942ElielSaarinentheoryoforganicdecentralization:

有机疏散论:城市作为一个机体,它的内部秩序实际上是和有生命的机体内部秩序相一致的。如果机体中的部分秩序遭到破坏,将导致整个机体的瘫痪和坏死

1945

LewisMumford

PlanningforthePhasesofLife以人为本",创造性地利用景观,使城市环境变得自然而适于居住

1963VictorPapanek

Designfortherealworld-humanecologyandsocialchange为真实世界而设计:设计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创造商业价值,也不是包装和风格方面的竞争,而是一种适当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元素。设计应该认真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问题,并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

1963V.Olgyaydesignwithclimate:Bio-climaticapproachtoarchitecturalregionalism:注重建筑设计与气候、地域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建筑设计应该遵循气候-生物-技术的流程。1962RachelCarsonSilentspring

"寂静的春天"第一次披露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可能出现的可怕前景,

这部著作对绿色运动的推动起了重要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类对自身的传统行为和观念进行比较系统和深人的反思1969IanL.MchargDesignwithnature:

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并从理论上站住了脚,用生态学的观点,以宏观方面研究自然、环境和人的关系;提出了系统的分析方法。

1969JohnToddFromeco-citiestolivingmachines:principlesofecologicaldesign《从生态城市到活的机器,生态设计原理》:生命世界是所有设计的母体;建设必须基于可更新再生的能源、资源;应有助于整个生物系统,体现可持续性;应同周围自然环境协同发展;应遵从神圣的生态系统。

1970罗马俱乐部(Theclubof

Rome.)"增长的极限"敲响环境危机的警钟,

报告所密切关注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更是引起世界反响的"严肃的忧虑"197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

"生态城市"是恢复城市化带来的人性丧失,

在城市中构建自然环境,创建"自然亲和的城市"。

1985JohnLyle

Designforhumaneco-system:

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

1987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

以布伦特兰(GroHarlenBruntland)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研究与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CommonFuture),报告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87John.O.SimondsEarthscape-AManualofenvironmentalPlanning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以生态原理进行规划运作和设计的方法与模式。

1987JamesLovelockGaia:Anewlookatlifeonearth:提出:为星球和谐而设计;为精神平和而设计;为身体健康而设计。1990城市生态组织eco-cityinstitute城市生态组织在Berkeley组织了第一届生态城市国际会议。1991BrendaandRobert绿色建筑学: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而设计》:节约能源;设计结合气候;循环利用;尊重基地环境;总体的设计观。

1994

LeslieStarrHart

《GuidingPrinciplesofSustainableDesign》:《可持续设计指导原则》,尊重基地的生态系统及文化脉络;体现正确的环境意识;增强对自然的理解,制定行为准则;结合功能需要,采用简单的适用技术;尽可能使用可更新的地方建筑材料;避免易破坏环境、产生废物的材料;减少建筑过程中对环境的损害。1994JohnLyle

RegenerativeDesign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再生设计理论RegenerativeDesign:让自然做功;向自然学习、以自然为背景;整合而非孤立;适当的以适用为目的的技术追求,而非过分追求高科技;提供多条解决途径;创造环境之形来引导功能流;可持续性优先。1996JosephA.Demkin《环境资源引导》:《EnvironmentalResourceGuide》目的:在选择和确定建筑材料时有一个环境方面的资讯和工具;核心概念:生命周期分析;主要内容:建筑材料分析过程,《计划篇》、《应用篇》、《材料篇》1996

SimVanderRyn和Stuart

Cown

Ecologicaldesign:

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

表1

生态设计理论及其历程

Table1

Themaintheoryandhistoryofecologicaldesign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182

第3期

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但是各个领域对

生态设计定义的延伸和发展能够帮助更好的掌握生态设计原理。

生态设计的研究范围涉及各行各业,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品的生态设计、建筑的生态设计、城市的生态设计、景观生态设计等领域。

2景观的生态设计

景观的生态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25]。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是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22]。按照SimVanderRyn和StuartCown对生态设计的论述,可以归纳为:(1)让自然做功;(2)向自然学习、以自然为背景;(3)整合而非孤立;(4)需求多功能的满意或较优而非单一功能的最大或最小;(5)适当的以适用为目的的技术追求,而非过分追求高科技;(6)用信息取代物质和能量消耗;(7)提供多条解决途径;(8)寻求用共同途径解决多个不同问题,而非就事论事;(9)把管理储存(包括资源、能源和废弃物)作为关键因素来对待;(10)创造环境之形来引导功能流;(11)创造环境之形来标识过程;(12)

可持续性优先[1]。景观生态设计随着全球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和城市生态问题的日益凸现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综合其主要阶段和类型,大致可以将其分为自然式设计、乡土化设计、保护性设计和恢复性设计4个阶段及其类型[3,

4,8,14,26~32]

表2传统设计和生态设计的比较[1]

Table2Thecomparisonbetweentraditionaldesignandecologicaldesign

问题Issue传统设计Traditionaldesign

生态设计Ecologicaldesign

能源

通常是不可再生,依赖于化石燃料或核能:设计是基于消耗自然资产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小型水能或生物质能:

设计是基于太阳的输入物质利用

粗犷地利用高品质原料,造成有毒和低质物料弃于土壤、水和空气中可以回复的物质循环,一种生产过程的弃物称为下一生产过程的原料:在回用、循环、柔性、易于维修和耐久性方面开展设计污染多样化和具有地方特征最小化:弃物的多少和组分能与生态系统吸收(同

化)它们的能力相配毒物使用和排放

常见的和破坏性的

极少的、节制使用,在特定的环境中才使用生态规模与经济的关系认为是对立的:短期观点

认为两者是相匹配的:长期观点

设计准则

基于经济学,满足技术上的习惯做法和方便

为了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健康,基于生态经济原理对于生态背景的灵敏度在全球重复许多标准的设计模式,很少考虑文化或地方特征按生态区划做出响应,设计是该地的土壤、植被、材料、文化、气候和地形的集成:解决的办法是在具体地点上培育出来的生物、文化和经济多样性趋向于建设一种均一的全球文化,消除

地方性和公共资产的观点尊重和培育地方的传统知识,地方的材料和技术

知识基础聚焦于狭窄的学科

多个设计学科的集成和广域的各种学科的综合空间尺度(规模)

趋向于一定时间、在一定尺度上工作

穿越多个尺度的集成设计,反映较大尺度(规模)对

较小尺度和较小尺度对较大尺度的互相影响

全系统

沿着各个边界来划分子系统,不能反映系统基础的许多自然过程按全(整个)系统展开工作,生产出能提供最大可能的内部完整性和一贯性程度的服务自然的职能设计必然要强制自然提供控制和按人类的预测满足狭义的人类需求将自然认作一种伙伴关系,无论何时,只要有可能,按照自然的自我设计智慧行事,以减少对物质和能源的过度依赖参与的层面

依赖于专业行话和不愿意与公众对话、缺少社区参与信奉一种清晰的、欢迎公开讨论和争议的氛围,每个人都是有权参与讨论的

车生泉:道路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以上海市为例

183

第25卷

类型Types时期Phases

特征Characteristics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Representativepersonandworks

自然式设计

18,19世纪1、由艺术向自然转变,将自然引入城市。2、与传统的规则式设计相对应,通过植物群落设计和地形起伏处理,从形式上表现自然。

奥姆斯特德(FrederickLawOlmsted),将自然引人城

市———纽约中央公园,波士顿公园系统设计。

乡土化设计19世纪末

1、尊重乡土景观和乡土化过程的设计。2、当地整体环境和地域文化结合。3、结合当地气候、地形地貌,充分使用当地材料和植物,尽可能保护和利用地方性物种,保护场地和谐的环境特征与生物多样性。1、O.C.西蒙兹((0.C.Simonds),

詹逊(DensJenson)以当地乡土植物种植方式代替单纯从视觉出发的设计

方法,创立"草原式风景园林(hePrairieStyleinLandscapeArchitecture)。2、考利斯((HenryChandlerCowls)和弗兰克?沃(FrankWaugh):

全美公路网两侧绿化的乡土化。3、哈普林(LawrenceHalprin):风景园林设计者应从自然环境中获取整个创作灵感,创立手绘"生态记谱"图的方法

保护性设计20世纪中期1、生态学与景观设计相结合。2、对区域的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通过合理设计减少对自然的干预与破坏,以保护现状良好的生态系统。1、19世纪末,

詹逊受生态学家考利斯的影响,积极倡议对中西部自然景观进行保护。

2、20世纪初,

曼宁(WarrenMannin)提出应建立关于区域性土壤、地表水、植被及用地边界等自然情况的

基础资料库以便于设计时参考3、二战后,谢菲尔德(PeterShelpheard)和海科特(BrianHackett)提倡通过生态因子分析使设计有助于环境保护。

4、

麦克哈格(工an.L.MCHarg)于1969年出版《设计结合自然》一书,直接地揭示了风景园林设计与环境后果的内在联系,恢复性设计20世纪中、后期在受干扰的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恢复或重新建立一个具有自我维持能力的健康的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人土生态系统和半自然半人土生态系统)。

1、1970年R.史密森(RobertSmithon)在大盐湖中因石油钻探而遭污染的水面上设计了尺度巨大的"螃旋形防波堤"2、1982年A.丹斯(AgnesDenes)在曼哈顿市区的填海地

上种植了2英亩(约SDDOm2)麦田,3、K.希尔(匆istirmHill):针对德国圣福特堡地区长期煤矿开采所造成的整体环境酸化问题,

在主污染区设计了纵横交错的步行林荫道网络,沿途设置机井并开挖水渠,利用机井抽水促使周边地区清洁的地下水向该区域流动,抽出的污水经透明的净水装置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而行人目睹净水过程,通过水渠日清、大地日绿的鲜明变化得以感受环境质量的提高。

表3

景观生态设计的主要阶段和类型

Table3

Themainphasesandtypesoflandsecapeecologicaldesign

3道路景观生态设计

道路景观生态设计,主要关注的降低道路环境影响和提高道路两侧缓冲区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的内容主要是(1)、道路边缘植被及其他野生生物种群的生物多样性保护;(2)、道路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其控制技术,包括:道路雨水流动特征,雨水侵蚀和沉淀物控制,道路化学污染的来源和扩散特特性,污染物质的管理和控制,交通干扰和噪声;(3)、道路对周边生境尤其是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4)、体现道路景观的生态美和游赏价值[31,33]。3.1

道路生态缓冲区(roadeco-bufferzone)

道路对周边影响的范围称为道路影响生态区,道路影响生态区的宽度受影响的水平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主要受3个方面的影响,一个是道路两侧的坡向,位于下坡向的区域相对于位于上坡向的区域来说,受到道路影响的幅度较大;下风向(顺风向)的区域相对于上风向(逆风)的区域来说,受到道路影响的幅度较

大;生物较为适宜的栖息环境区域比生物不太适合栖息的环境区域,受到道路影响的幅度较大(图1)[34]

在道路影响生态区内,各类生态因子受道路影响的程度随着离开道路的距离道路而呈现梯度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道路对各类生态因子影响的距离效应”,表2[33]。3.2

道路影响生态区植被特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184

第3期

Ullmann等人研究了NewZealand的

Southisland地区的道路两侧的植被构成,发现自然生长状况下,道路两侧植被的乡土性树种和非乡土树种的分布规律,如图3[35]。

3.3道路景观生态设计的特点

道路景观生态设计在设计目标、功能、设计手法、植物群落特征、动物种群类型、生态稳定性、养护管理和投入方面都与道路景观常规设计有所区别,总的来说,其特征表现为:生态系统稳定性、建造材料循环性、环境影响最小性和管理投入经济性。

4上海市道路景观生态设计

上海位于中国长江入海口,面积6400

km2,常驻人口1300万,

是中国综合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际型城市,由于其经济的高增长和人口高密度,导致其各种自然资源短缺,是个资源输入性城市,生态设计的运用显得尤为迫切。

道路景观是构成上海城市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份,模式设计首先必须满足道路交通功能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道路林带的隔离防护、生态维持、景观游赏和结合生产的功能。

按照上海的道路绿化的实际情况和主导功能需求,按道路的性质可将道路两侧绿带综合分为两个大

的类型: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两种类型;按照道路两侧景观特征分为4种类型:

景观生态型、景观生产型、生态游憩型、生态防护型。

景观生态型是将城市道路绿化的景观功能与生态功能相结合,在保障基本生态功能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景观观赏效果,多选择既有好的观赏效果,又有较高的生态价值的植物,体现道路的生态美。

以高大乔木形成背景,以中小乔木形成中景,以观花观叶等景观树种构成前景,乔灌木采用常绿落叶、针阔叶混交方式,在植物选择上可根据道路特色的需要选择观叶观花等景观树种,形成一定的景观序列。

景观生产型主要位于郊区或农村地区,为降低道路景观建造成本和提高土地手艺,道路绿化和生产功能相结合,如:在道路两侧适当位置种植果树和特色花卉等,生态、生产、美化相结合。

以具有防护功能的经济树种为主体,如柿树、枣树、梨树、猕猴桃等,林下种植食用药用多年生草本植物等,形成经济、生态功能并举的经济防护模式。

主要有林-果复合模式和林-圃复合模式、林-竹复合模式、林-牧复合模式等。生态游赏型主要位于休闲度假区或农业观光区等区域,道路景观绿化应该和周边功能相结合,通过乡土化的景观塑造,可以收到使人流连忘返、情归自然的效果。

生态防护型是突出绿带景观的隔离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标种提供迁移(传播)、居住等提供保障)。降低城市自然灾害等相结合,突出生态功能,营造舒适的生活空间、提高城市的生态内涵和环境水平,设计以体现自然、野趣、生态稳定、关系协调、功能高效为目标。

以具有防护和生态效益高的植物构成异龄复层混交群落,群落内部以斑块混交或株间混交的模式,构成多样化的群落空间,突出群落的自然、野趣和生态价值。植物选择突出其隔离防护功能、生态防护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图1道路影响区和决定道路影响区宽度和特征的3个因子

Fig.1Roadeco-bufferzoneandthreemechanismsdeterminingitswidthandform

(引自FormanR.T.T.andL.E.Alexander.1998)

车生泉:道路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以上海市为例

185

第25卷

图3道路距离效应对植物类型分布的影响

Fig.3Effect-distancesfromroadsfortypeofplants:nativenon-native

(引自Ullmann,I.,B.Heindl,andB.Schug.

1990)

表4植被宽度与生态保育功能关系[26,36]

Table4Therelationshipbetweenwidthofvegetationof

roadsideanditsecologicalfunction

植被宽度

Widthofvegetation/m生态功能及特点

Ecologicalfunctionandcharacteristic3~12廊道宽度与草本植物和鸟类的物种多样性之间相关性接近于零

12~30能够包含草本植物和鸟类多数的边缘种,但多样性较低

30~60

含有较多草本植物和鸟类边缘种,但多样性依然很低,基本满足动植物迁移和传播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可以为鱼类繁殖创造多样化的生境

60/80~100

对于草本植物和鸟类来说,具有较大的多样性和内部种,满足鸟类及小型生物迁移和生物保护功能的道路缓冲带宽度,许多乔木种群存活的最小廊道宽度

100~200

保护鸟类,保护生物多样性比较合适的宽度

表5

道路景观生态设计和道路景观常规设计的比较

Table5

Thecomparisonofroadlandscapeeco-designandroadlandscapenormaldesign

项目

Items道路景观生态设计

Roadlandscapeecologicaldesign道路景观常规设计

Roadlandscapenormaldesign目标环境影响控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结合环境影响控制和景观美化相结合功能环境影响控制、生物多样性保育、乡土生境和景观保留环境影响控制、景观美化欣赏

设计手法尊重地形地貌和乡土植被

地形改造,人工化植物群落植物群落乡土植被的特征和种群组成,高的生物多样性

人工化的植物群落,低生物多样性动物种群成为野生动物的庇护地和繁育所,吸引动物进入,动物多样性高较少考虑野生动物的生息,动物逃逸出去,动物多样性低

生态稳定性生态相对稳定,以自我维持为主

生态不稳定,以人工维持为主养护管理动态的目标,低养护管理景观的目标,高养护管理投入

较低的经济投入

较高的经济投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m图2道路对各类生态因子影响的距离效应

Fig.2Effect-distancesfromroadsfordiverseecologicalfactor(引自RichardT.T.Forman,DanielSperling,JohnA.Bissonette,et.al.,2003)

186

第3期

5讨论

生态设计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式的理论和方法,也是人类及时反思自己的行为所作出的战略调整,随着世界经济和生活的全球化,某个地区某个国家的经济生活不再是孤立的行为,人类越来越关注全球的生态问题,随着诸如“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建筑”、“生态园林”,“生态道路”等概念的提出,

中国也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和实践,如,生态城市在1971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第16届会议上"人与生

物圈“(MAB)第11项计划”关于人类聚居地的生态综合研究"中提出来后,我国的北京、天津、上海也中入了研究行列,20世纪90年代中期,

我国学者提出生态城市的建设至少应具备以下5个基本条件:发达的科技技术;发达的生态经济;发达的文化教育;根据生态

学原理精心编制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有效的政府决

策、政策、法规、管理与监控机制[30,37]。同时,由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制定了“生态城市”规划的编制导则和确定了生态城市基本标准,并在深圳市进行了生态城市

的规划实践。

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建设的增量,生态建筑成为生态设计研究和实践的重点,从2003年至今,以上

海和北京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城市的科研人员同时进行了“生态建筑关键技术集成和示范”的研究[10,11,2],研和示范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发电技术、建筑材料节能技术、室内通风技术、雨水综合利用技术、中水回用技术、生态绿化技术、建筑材料循环利用技术、室内生态环境智能化控制技术等,并将其中成熟的生态设计技术迅速推向市场,对我国生态设计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

说明:旷奥度:指空间水平方向的开放性或封闭性的程度;郁闭度:指空间垂直方向的开放性或封闭性的程度;美景度:景观优美程度;游憩度:休闲体验可能性的大小;经济度:经济产出效益的大小;生态度:生态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的高低。表6

上海道路景观生态设计模式

Table6TheroadlandscapeecologicaldesignmodelsinShanghai类型

Types功能Function旷奥度Voidgrad郁闭度Canopygrad美景度Aestheticgrade游憩度Leisuregrade经济度Economicgrade生态度Ecologygrade

景观生态型

主要道路

观赏+生态

ⅡⅢⅡⅠⅢ次要道路ⅠⅢⅡⅠⅠⅡ景观生

产型

主要道路观赏+生产

ⅡⅡⅢⅡⅠ次要道路ⅡⅡⅠⅡⅡⅠ景观游憩型

主要道路观赏+游憩

ⅢⅢⅢⅠⅡ次要道路ⅢⅠⅢⅡⅠⅠ生态防护型

主要道路生态+防护

ⅢⅠⅠⅠⅡ次要道路

表7上海道路景观生态设计指标评价

Table7TheindexevaluationofroadlandscapeecologicaldesignofShanghaiⅡ通透性30% ̄70%Ⅲ

通透性>70%Ⅰ

通透性<30%Ⅱ通透性30%~70%Ⅲ

通透性>70%Ⅰ景观一般Ⅱ

景观比较优美Ⅲ景观很优美Ⅰ

无参与性Ⅱ

较强的参与性Ⅲ很强的参与性Ⅰ

经济产出一般Ⅱ

经济产出较好Ⅲ

经济产出很好Ⅰ生物多样性一般,生态一般

Ⅱ生物多样性较好,

生态较稳定Ⅲ生物多样性很高,生态稳定,乡土性强

郁闭度美景度游憩度经济度生态度分级Ⅰ

特征通透性<30%指标旷奥度车生泉:道路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以上海市为例

187

第25卷

生态园林的思想早在20世纪90年就在上海形成,但研究和实践局限在植物群落的生态化上,而且,由于受到景观设计中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影响,并未得到重视,在诸多的景观设计中仍然把植物看成是设计的附属品,大量的设计由毫无生态学和植物学基础知识的设计师完成,把景观设计机械地看成是城市规划和建筑的衍生品,尽管这些园林表面上为居民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和休憩的场所,但背后,却是需要大量使用杀虫剂、除草剂和人工灌溉等,本身对环境带来了负担,养护管理成为一笔不小的开支。这其中,道路景观设计更是沿袭纯粹传统美学的思想,以灌木高度密植构成大色块为美,以城市道路美化为主题,对道路景观生态设计缺乏科学的研究和实践,导致了道路景观的高投入、强维护、低生态。道路景观设计必须强调其生态性。把道路景观设计与生物多样性维护自然综合利用、城市污染控制等相结合。本文仅从路侧植物绿化角度进行了探讨,而道路雨水综合利用和污染控制也是道路景观生态设计的重要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值得欣喜的是,我国政府充分看到了生态设计的重要性,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想,进入21世纪,生态科技成为时代的标志,人类将从“黑色文明”过渡到“绿色文明”。

参考文献:

[1]SimvanderRynandCowan,Stuart.EcologicalDesign[M].WashingtonDC:IslandPress,1996.

[2]邱江平,车生泉.景观水体设计与构建[A].韩继红.上海生态建筑示范工程[M].上海:上海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Olmsted,FrederickLaw.PublicparksandtheenlargementofTowns[M].Combridge,Mass,1870.[4]IanLMcharg.Designwithnature[M].NY:Johnwiley&sons.Inc,1969.

[5]Victorpapanek.Designfortherealworld-humanecologyandsocialchange[M].AcademyChicagoPublishers,1985.

[6]OlgyayV.Designwithclimate:Bio-climaticapproachtoarchitecturalregionalism[M].PrincetonNJ: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63.

[7]程里尧译.大地景观———

环境规划指南[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8]RobertEPark,EWWormell.TheCity:withaBibliographybyLouisWirth[M].Chicago,1925.[9]LewisMumford.PlanningforthePhasesofLife[M].TPR,1949.[10]侯正华,宋哗皓译.生态建筑[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1]清华大学.海外各国绿色建筑系统对比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2]王样荣.生态与环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13]宋永昌戚仁海由文辉,等.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12(5):16-19.[14]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15]北京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节水新技术与示范工程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6]PatrickGeddes.CityDevelopment:AStudyofParks,GardensandCultureInstitutes[M].Edinburgh,1904.[17]RobertPark.HumanCommunities:theCityandHumanEcology[M].Ill:Glencoe,1952.

[18]RaymondUnwin.TownPlanninginPractice:AnIntroductiontotheArtofDesigningCitiesandSuburbs[M].London,1909.[19]FrankLloydWright.TheDisappearingCity[M].NewYork,1932.[20]HenryWright.Re-HousingUrbanAmerica[M].NewYork,1934.

[21]JamesLovelock.Gaia:anewlookatlifeonearth[M].NY:Oxforduniversitypress,1987.[22]LyleJT.RegenerativeDesign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M].JohnWiley&Sons,Inc.,1994.

[23]ReynoldsJ.Theguidingprinciplesofsustainabledesign[M].Denver,Colorado:AmericanNationalParkPress,1993.[24]OlgyayV.Designwithclimate:bio-climaticapproachtoarchitecturalregionalism[M].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

1963.

[25]LyleJohn.Designforhumanecosystem[M].VanNostrandReinhold,1985.

[26]HowardTOdum,BOdum.Conceptsandmethodsofecologicalengineering[J].EcologicalEngineering,2003,(20):339-361.[27]俞孔坚,李迪华.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17(6):3-10.[28]FormanRTT,MGodron.LandscapeEcology[M].NewYork:JohnWiley,1986.

[29]西蒙兹(俞孔坚、

王志芳、孙鹏等译).景观设计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0]沈清基.论城市规划的生态化[J].规划师,2000,16(3):5-9.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下转第193页)

188

第3期(上接第188页)

[31]车生泉.城市绿地景观结构分析与生态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2]TimothyBeatley.GreenUrbanism-LearningfromEuropeancities[M].WashingtonDC:IslandPress,2000.

[33]RichardTTForman,DanielSperling,JohnABissonette,etal.Roadecology-scienceandsolutions[M].Washington:Island

press,2003.

[34]FormanRTT,LEAlexander.Roadsandtheirmajorecologicaleffect[J].AnnualReviewofEcologyandSystematics,1998,

29:207-231.

[35]UllmannI,BHeindl,BSchug.NaturraumlicheGliederungderVegetationaufstrassenbegleit-flachenimwetlichenUnter

franken[J].Tuexenia,1990,10:197-222.

[36]车生泉.城市绿色廊道研究[J].城市规划,2001,(11):43-47.

[37]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1997.22(6):17-20.

陶诗风格颇近的诗文。公元8世纪左右,陶渊明的作品流传到日本,日本著名诗集《万叶集》里诸多作品就深

受陶诗的影响。陶渊明田园美学思想所蕴涵的隐逸情调、和他所特有的平淡冲和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质无华的气质和情操,与日本园林富有哲理,追求写意的设计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图6、图7)。现代人如今也在找寻心中的“桃花源”,追求能够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正如里尔克(RMRilke)在《致奥尔弗斯十四行诗》中所说:尽管世界急速变化,如同云形之飘忽,但完美万物,归本于原初[10]。这也正是陶渊明田园思想的现实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吕慧娟,等.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周秦汉魏晋南北朝)[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2]高占祥,等.中国文化大百科全书(文学卷)[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4.[3]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吕明伟,胡晓雷.传统园林艺术中文人园的隐逸精神[J].中国园林,2003,(12):63-64.[5]傅

晶.魏晋南北朝园林史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

[6]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7]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8]王

毅.中国园林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9]张凯旋,王

云.魏晋南北朝时期美学思想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J].园林工程,2006,(5):48-51.

[10]海德格尔.海德格尔存在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张凯旋,等:陶渊明的田园美学思想及其对后世园林的影响

!!!!!!!!!!!!!!!!!!!!!!!!!!!!!!!!!

193

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说明

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景观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构成区域文化的灵魂要素。 第一部分现状分析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2.气象概况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但冬夏长春秋短降水和气温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较大。 路线所经区域的气象概况 温度:年平均气温在15.4℃,冬季一月份平均气温0.4℃,;夏季炎热七月份平均气温26.4℃。年日照总时数为2026.80小时,相对湿度54%。 降雨:年平均降雨量580-608mm多集中在夏秋二季。 蒸发量:年蒸发量平均700-750mm. 日照:年日照2058.2小时辐射总量为114.0千卡/平方厘米。 风:主导风向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 结冻:最大冻深为35cm。 3.区域内土壤条件 的土壤主要为泥质潮土和沙质壤土,PH值8.38。 4.区域内水资源 地下水位较高,埋藏深度一般为2—5米,水量丰富,水质清洁,是西安市重要的水源地。 二、区位分析 是陕西制造业整合的重要平台,是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将在3~5年内建成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位于泾河以北,西铜高速公路以东,园区交通便利,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目前累计入区项目101个,总投资368.5亿元,已形成商用汽车、重型机械、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总投资150亿元的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新增产值300亿元,未来将重点培育发展军民结合型装备制造业和精细化工产业。 三、规划设计依据 1、相关的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景观设计】道路绿化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 一、道路绿地率指标 1、道路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 ●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 ●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二、道路绿带设计 1、分车带绿地设计 ●分车带绿地包括行道树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中央分车绿带、路侧分 车绿带 ●分车带宽度为方便用4·5—6·0m,最小的也有1·2—1·5m,这种最小的 宽度只能满足分隔交通的要求。 ●分车绿带宽度小于1·5m的,应以种植灌木为主,并应灌木、地被植物相 结合。 2、行道树绿带 ●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应小于1·5m。 ●行道树绿带种植应以行道树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形 成连续绿带。 ●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最小种植株距为4m,行道 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宜为0·75m。 ●种植行道树其苗木的胸径,快长树不得小于125px,慢长树不宜小于200px。 ●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通透式配置。在此三角 区内不能有建筑物、广告牌以及树木等遮挡司机视线的地面物。在视距三角形内布置时,要使其高度不得超过0·65—0·70m,宜选矮灌木丛生花草种植。 3、两侧分车绿带 ●两侧分车绿带宽度大于或等于1·5m的应以种植乔木为主,并宜乔木、灌 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其两侧乔木树冠不宜在机动车道上方搭接。 4、中央分车绿带 ●中央分车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高度0·6m 至1·5m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倍。 5、路侧绿带 ●路侧绿带应根据相邻用地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进行设计,并应保持路段 内的连续与完整的景观效果。

道路景观论文道路绿化论文

道路景观论文道路绿化论文 浅谈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摘要:道路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城市现代化道路交通的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带来了城市现代化和城 市道路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道路绿化为适应新的功能要求,在不断 的创新中发展提高,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绿化带宽阔、层次丰富、林荫夹道、景观多样、芳草如茵、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现代化城市道路,形成了多行密植、层次丰富,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用大树绿化城市道路等北京城市道路绿化的特点与特色。 关键词:绿化作用存在问题景观营造 一、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园林中的作用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在大部分的城市中,道路的面积约占所有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kevin Ly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 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与它相联系。街道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要素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 资源,构成区域文化表象背后的灵魂要素,上海浦东的世纪大道、南京东路步行街、外滩滨江路景区、苏州观前步行街都是成功的范例。因此,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追求“骨架”与整体的

平衡和谐,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据观测资料,在城市中40m宽的林带能降低噪音10分贝一15分贝,4m宽的绿篱可减弱噪音约6分贝;根据苏联的测定,树木下空气的含尘量比露天广场中的空气含尘量低约42%;又根据北京的测定,多排树木的道路比没有树木的道路能减弱风速约50%。 此外,城市道路是现代化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城市疏散交通的重要功能,是现代化城市必备的重要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在满足交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外,搞好道路的绿化美化,能起到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等作用。 二、道路绿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了绿化与地下管网、架空线路的矛盾。在埋有地下管网的地段上盲目栽植大型乔灌木,结果使植株生长势减弱,甚至因根系无法伸展,吸取不到所需养分而死亡;在有架空电线的下面盲目栽植毛白杨、垂柳等大型乔木,因产生树线矛盾不得不疏枝,影响了美化效果,更严重的是大风季节,因疏枝不及时,造成线路中断,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危害。 (二)片面强调绿化,忽视道路的交通功能。在人行道上栽植树型不紧凑的灌木,影响步行或骑车;在较窄的分车带上密植大量的乔灌木,阻挡了行车视线。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19-05-21T17:21:53.8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作者:赵哲华 [导读] 摘要:道路景观设计的风格和特点是城市的名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发展程度。 棕榈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道路景观设计的风格和特点是城市的名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发展程度。城市道路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交通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我们重视景观设计的协调。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如何提高道路景观的美与道路的完美结合。本文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基本内容 导言:目前,城市道路已不再仅仅是人们出行的基本需要,与之一致的景观设计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保证交通运输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根据其特点和实际情况对道路进行景观设计已成为有关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因此,有关部门应重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规范化、美感和实用性,充分发挥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意义。 1城市道路景观的内涵与功能 1.1城市道路景观的内涵 要了解道路景观的内涵,首先要了解城市景观的内容。城市景观主要包括街道、广场、公园等基础设施。它还包括建筑房屋,如商业商店和住宅。道路景观主要指城市街道周边的景观设计。城市道路有比较宽阔繁荣的路段,适合各种机动车行驶,以及安静的林荫大道,道路狭窄,人行道交错。城市道路景观包括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它由各种商业或住宅建筑、花卉植被、路标、栏杆和供路边休息的长椅组成。 1.2城市道路绿化的功能及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渐走上文明的阶梯,但却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资源,破坏了地球的生态平衡。日益恶劣的环境提高了公众对保护自然环境必要性的认识。在城市交通中,道路是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最重要的语境,贯穿城市主体。公共种植花木将减缓城市热岛效应,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区域平衡状态,逐步凸显道路景观的生态效应。“城市形象”认为,道路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首要要素,起主导作用。其余的环境要素围绕道路设计的核心,相互补充。形成的具体空间性质是:在公共场所和商业区实现迁移时,将居民的社区和办公区相匹配,组合起来表明采用多样化配置具有渗透性特征。基于物质和精神构成,道路相当于城市的血液,也是形成城市印象的主要因素。街道承载着公共生活和精神,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和城市的印记,这就相当于城市的灵魂;例如,浦东世纪大道见证了上海的繁荣,南京东路见证了该市的历史。道路的建设要体现城市文化的内涵,使街道与整体呈现完美的平衡,从而优化城市的功能,塑造城市的良好形象。 2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在当前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中,要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更好地满足道路设计和使用的要求。同时,城市道路的布局必须与道路的功能性质相协调。即城市道路系统规划需要与城市景观系统规则、绿地系统规划等保持协调与整合,以建设城市道路景观,使其成为城市环境中非常美丽的景观。在城市道路景观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还必须保证景观特征与城市景观特征、历史文化特征等相一致。道路景观要保持整体的统一和一致性。针对道路的不同性质和要求,需要设置不同的景观特征,以保证景观在环境中的独特性。即城市道路景观需要布局清晰,空间扩张顺序完整,形式、色彩、纹理协调处理,并根据功能要求和审美原则合理组织各种景观要素,以更好地发挥道路环境的生态绿化作用. 3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内容 3.1道路绿化景观 道路绿化是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在绿化植物栽培过程中,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如在隔离地带和人行道周围种植植物。在建筑物密集的城市,绿化应充分考虑到车辆和行人的方便。此外,在道路绿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空间感和植物分布层,以通过绿化提升道路的美感。同时,它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绿色植被的生态作用,以及对道路的隔离和保护作用。根据我国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适当缩小草坪面积,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不同层次的植被,如树木或树冠较大的树木。从宏观角度看,它有利于呈现城市的轮廓;从微观角度看,它有利于增强道路空间的凝聚力。 3.2道路铺设 道路铺设从直观的角度突出了城市的界面。不同的道路铺装方式可以更直观地体现城市道路的空间特征。因此,在城市道路铺设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景观设计的环保性能及其对城市排水的影响,还要注意其与周围风景的和谐。根据城市的地域、文化等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有特色的铺面材料来引导行人。在铺筑城市道路时,应避免选择俗气的颜色,注意周围事物的着色,并根据道路的位置充分发挥铺筑的装饰效果。颜色、形式和纹理是道路的主要形式。这三种关系的协调可以大大提高道路铺设的效果。 3.3路侧绿带 路侧绿带是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一侧设置的一定宽度可减少人流、车辆的噪声,阻滞灰尘的绿化带。包括基础绿带、防护绿带、花园林荫路、街头休息绿地等。路侧绿带是阻隔建筑与道路的防护屏障,可保护建筑内部不受外界的干扰。对于路侧绿带的设计,不同性质的区域,植物配置方式也会有不同。 商业区的绿地宜采用规则式种植,作为街头休闲绿地,将绿地适当地隔离,创造出不同的休闲或是观赏空间,使绿地与建筑广场形成一个整体。居住区旁的人行道绿带宜采用自然式种植,由于居住区内人的活动较为频繁,为减少道路行车的尾气、噪声对居住环境的影响,可通过种植绿化作为防护措施,既能美化环境,又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空间允许的条件下可设置人活动、休憩的场所,使人们在绿地内,既可以观赏景致或休息片刻,也可以漫步其中。绿地通过不一样的景观设计与建筑、山石、植物灯相映衬,显示出城市的绚丽空间、多复色彩的美学效果。 3.4照明设计和道路公共设施 在照明设计中,选择灯具的灯柱在满足亮度要求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其造型。照明设计要对道路照明、建筑泛光照明和广场绿地照明等综合照明效果进行考虑,确保照明能够满足道路的多种使用需求,具有实用性。为了增强空间环境的文化内涵,可以根据城市的历史、

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报告

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报告 ——海德名园景观规划设计 姓名:张天辰 班级:07级专科环艺一班 辅导老师:张扬 分析海德名园得景观规划 海德名园位于宜兴团氿湖南、北岸与东面(氿滨路沿线)得区域。该区就是目前宜兴最具景观与环境优势得区域。 海德名园所处地理条件优越,自然环境宜人。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离中心商业区仅1公里得距离。南有湖(团氿湖)北有山,自然环境宜人。 此方案区域发展前景巨大。作为宜兴城市与房地产发展得两大区

域之一得团氿板块,既就是城市规划发展得重点区域,又就是当地消费者公认得高品质住宅区。而团氿板块所拥有得自然环境以及区位优势,就是其它区域无法比拟得。 并且此方案产品多样化,最大限度满足了不同得需求。以及此方案得景观设计结合了整个区域得景观设计,从而最终实现整个区域得设计统一性。 此方案得设计者所要表达得设计目标就是重视生活品质,创造具有诗意得环境空间,展现一定得文化内涵,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得理念。为开发者提供一个可以有效控制经济成本得设计,来达到更好得经济与财务回报。并且提出杰出得理念设计配合商业市场运作,彰显出业主在同行业中得超前思维与领先地位。 设计者在研究了整个项目背景与设计目标、市场定位之后,提出以海马”与“花”融为一体,并通过圆形水纹得设计元素来衔接地块,对英式风格作出全新得诠释得设计理念。三者完美得结合,充分得体现了设计者热爱自然,向往自然,展示了设计者以人为本,将自然得

环境引入人们得生活,让人们得生活走向自然贴近自然得设计理念。全新得诠释英式风格,简化了古典得欧式风格,加入了现代得元素,强化了简约这一概念,让人既能欣赏到古典得风韵,又不乏现代得气息。 整套得设计方案包括总体设计图与详细设计图。总体设计图包括总平面图、景观设计说明(小区景观意向图与别墅景观意向图)、总体空间分布图、开放空间分析图、车行流线分析图、地下车库分布图、别墅区分析图、主入口效果图(平面、剖面、透视)、大门廊柱局部平面、立面图、海马组团平面图、中央水景剖面图、海马水景雕塑广场剖面图、花之组团平面图、儿童乐园透视图、商业街效果图(平面图、剖面图、透视图)、联排庭院平面与透视图、典型组团透视与剖面图、别墅得不同设计图与效果图。详细设计图包括地形标高设计图、地面铺装设计图、照明设计图、标识得布局设计图、家具艺术品与特色铺装得设计以及院内得植物得植栽策略与乔木得布局设计图,还有一些材料得列表。最后就是全区得鸟瞰图。 总平面图向我们展示了小区得总体布局,清晰得展示了建筑物、植物、道路与水体得布局。设计说明完整得阐述了设计者得设计理念,说明了设计者得设计策略与设计构想,深化了设计主题。设计这在表达自己得观点得同时采用了一些意向图来展示自己得构想。总体空间分布图清楚得将整个小区划分为5个区域,让人可以一目了然得区分哪里就是什么区域。开放空间分析图展示了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得分布,充分得考虑到了不同人群得需求,扩大了购买群体。交通流线分

道路绿化设计规范

道路绿化设计规范 1.1 道路绿地率指标 1.1.1 在规划道路红线宽度时,应同时确定道路绿地率。 1.1.2 道路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1.2.1 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1.1.2.2 红线宽度大于2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 1.1.2.3 红线宽度在40-2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2%; 1.1.2.4 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1.2 道路绿地布局与景观规划 1.2.1 道路绿地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 1.2.1.1 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2m 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2m;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2m; 1.2.1.2 主、次干路中间分车绿带和交通岛绿地不得布置成开放式绿地; 1.2.1.3 路侧绿带宜与相邻的道路红线外侧其他绿地相结合; 1.2.1.4 人行道毗邻商业建筑的路段,路侧绿带可与行道树绿带合并; 1.2.1.5 道路两侧环境条件差异较大时,宜将路侧绿带集中布置在条件较好的一侧。 1.2.2 道路绿化景观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1.2.2.1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确定园林景观路与主干路的绿化景观特色。园林景观路应配置观赏价值高、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并与街景结合;主干路应体现城市道路绿化景观风貌; 1.2.2.2 同一道路的绿化宜有统一的景观风格,不同路段的绿化形式可有所变化; 1.2.2.3 同一路段上的各类绿带,在植物配置上应相互配合,并应协调空间层次、树形组合、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的关系; 1.2.2.4 毗邻山、河、湖、海的道路,其绿化应结合自然环境,突出自然景观特色。 1.3 树种和地被植物选择 1.3.1 道路绿化应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 1.3.2 寒冷积雪地区的城市,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种植的乔木,应选择落叶树种。 1.3.3 行道树应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且落果对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说明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说明 [2005-12-30 14:41:41] [3737] ---------------------------------------------------------------------------------------------------------------------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说明 (摘要)本文阐述了国道绿化的设计要求、设计理念、树种的选择、施工的技术要求,栽种苗木后应注意的事项,以及绿化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施工绿化绿化工程道路施工规划设计 绿化工程它是树木、花卉、草坪、地被和攀缘植物等植物的种植工程,要依据有关工程项目的工程原理、按照国家批准的文件施工。绿化工程是创造处景色如画,健康文明的绿化景观,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艺术,要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的需要,另一方面,园林又是社会物质福利的事业,是现实生活的实境。 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城市道路绿化条例》 2、《公园设计规范》 3、交通部公路发包(1995)1036号文《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4、交通部发JTJ/T006-98《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5、《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6、河北省园林绿化有关规定 7、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的107国道该路段施工图 8、现场勘察测绘资料 二、设计理念: 1、提高公路绿化层次的差异,从高大乔木、小乔木花灌木、色叶小灌木、地被植物形成多层次、高落差的绿化格局。 2、多栽乔木,少栽甚至不栽草,实现从“路边有绿化,到道路从森领中穿过”设计理念

的跨越,实现公路绿化带长远性与可持续性。 3、提高绿化种植密度(三年后可以移植),极大地提高道路绿化地含绿量,重要路段力求工程竣工时即有很好地效果 4、根据道路绿化的管理难度,本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在城市外围、绿岛、交通转盘,进行重彩浓墨的刻画。 三、园林绿化树种选择: 景观美化工程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物品种的选择是否科学合理,本路段所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要使绿化苗木成活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植物生长的必备条件。 为此,我们继续遵循“适地适树”绿化建设基本原则,加强树木花草生态学特性的考察和研究,在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上应注意当地环境的适应性,种间关系的协调性和互补性,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应用经过试验的适应当地条件的引种树。 107国道绿化的总体目标是:以绿为主,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注意保护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增加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性。植物选择应考虑生物学特性、公路结构特点、立地条件、管理养护条件等诸多因素,具体有以下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抗逆性强,要求耐干旱,抗污水,病虫害少,便于管理。 2、不会产生其它环境污染,不影响交通,不会成为附近农作物传播病虫害的中间媒介。 3、树木根系良好,萌蘖性强,宜成活,耐修剪 4、节约型树种,抗旱,抗寒,适应性强及养护费用低 5、以乡土树种为主,多采用短时间能达到美化效果的苗木。 鉴于此,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结合我公司在类似公路绿化设计中的经验,并考虑到107国道保定至石家庄段自身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特点,经多方面的比较考虑,筛选出60余种绝对优化的植物材料。 四、绿化美化施工技术措施 (一)清理场地

道路绿化设计规范大全

道路绿化设计规范大全 一、道路绿地率指标道路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规定●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二、道路绿带设计1 分车带绿地设计●分车带绿地包括行道树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中央分车绿带、路侧分车绿带●分车带宽度为方便用4·5—6·0m,最小的也有1·2—1·5m,这种最小的宽度只能满足分隔交通的要求。●分车绿带宽度小于1·5m的,应以种植灌木为主,并应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2 行道树绿带●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应小于1·5m。●行道树绿带种植应以行道树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连续绿带。●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最小种植株距为4m,行道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宜为0·75m。●种植行道树其苗木的胸径,快长树不得小于125px,慢长树不宜小于200px。 ●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通透式配置。在此三角区内不能有建筑物、广告牌以及树木等遮挡司机视线的地面物。在视距三角形内布置时,要使其高度不得超过0·65—0·70m,宜选矮灌木丛生花草种植。3两侧分车绿带● 两侧分车绿带宽度大于或等于1·5m的应以种植乔

木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其两侧乔木树冠不宜在机动车道上方搭接。4中央分车绿带●中央分车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高度0·6m 至1·5m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其 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倍。5路侧绿带●路侧绿带应根据相邻用地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进行设计,并应保持路段内的连续与完整的景观效果。●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m时,可以设计 成开放式绿地。开放式绿地中,绿化用地面积不得小于该段绿带总面积的70%。路侧绿带与毗邻的其他绿地一起为街旁游园时,其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的规定。●濒临江、河、湖、海等水体的路侧绿地,应结合 水面与岸线地形设计成滨水绿带。滨水绿带的绿化应在道路和水面之间留出透景线。●道路护坡绿化应结合工程措施栽 植地被植物或攀缘植物。三、交通岛绿地设计交通岛即环岛,凡是4条道路交汇的环岛,直径应在40—50m,是最常见的交通广场;交通岛绿化要点:● 为了安全不设人行横道,不许行人进入广场,绿化的装饰性功能超过功能作用,所以常喻为绿状绿化上的明珠。●植物的高度,自圆心向周边逐渐 减低,设在周边的灌木或花坛不宜超过1m广场地面铺设草坪,各式花坛要求花色、图案纹样精美,管理周到,代表该城市的面貌●市中心或人流较多的交通广场可以在其间增设 喷泉、水池、雕塑等,丰富立体景观。●交通岛周边的植物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论文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论文 引言 道路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开始在路边种树,有了进行道路绿化的意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就命令在所有街道旁都要种上树,地方官吏就遵旨在他出巡行进的道路上,清水泼街,黄土垫道,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XX作为六朝古都,早在元朝建大都之时,就在“市”的道路两旁种植树木;随着“三海”水系的形成,在河岸路旁也植了树,初步有了绿化与湖光山色相辉映、游乐与园林景观相交融的景色。栽植树木不仅给道路增加了艺术感染力,丰富了道路的园林景观。 解放前我国城市道路狭窄,路面质量差,有的人行道虽宽,但很少植树,只有少数几条道路上种了树,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道路绿化的雏形。解放以后,随着城市现代化道路交通的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带来了城市现代化和城市道路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道路绿化为适应新的功能要求,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提高,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绿化带宽阔、层次丰富、林荫夹道、景观多样、芳草如茵、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现代化城市道路,形成了多行密植、层次丰富,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

用大树绿化城市道路等XX城市道路绿化的特点与特色。 一、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园林中的作用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尽情地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各种文明,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人工设施的充斥、机动车辆的增长、自然环境的污染等这些对环境的人为改变,使原有区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热平衡等因素随之改变。平衡被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越来越突出地凸现出来。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在接受大自然赠与的同时,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城市中,特别是车辆拥挤的道路、立交桥和交叉路口等这些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大量种树、栽花、种草能起到人为强化自然体系的作用,利用绿色植物特有的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吸收有害物质,减轻空气污染的功能;除尘、杀菌、降温、增湿、减弱噪音、防风固沙的功能等等生态效益,应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在大部分的城市中,道路的面积约占所有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kevin Lych 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与它

道路交通景观设计分析

道路交通景观设计分析 摘要:为了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改善乘车环境,另一方面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对道路交通景观总体地分析和了解,探讨道路交通景观设计的基本定义,以及道路交通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具体分析了不同类型道路交通的景观设计,加强其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的运用的目的。结果表明随着道路交通建设的快速展开,道路沿线的环境景观问题日益突出,建立科学的符合我国国情的道路交通景观设计及评价理论显得十分迫切。 关键词:道路景观景观设计交通环境以人为本 1.引言 1.1研究背景 随着道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交通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而且要求改善乘车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给乘客以精神上美的享受,所以对城市道路景观的研究变得日益迫切。 1.2国内外研究概况 景观设计概念的提出已经有100 年了,它是一门集艺术、科学、工程技术于一体的应用学科,然而在我国,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还没有被学术工程界完整地接受和理解,我们对道路交通景观设计理论也一直缺少深入的研究。开展道路景观设计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无论设计内容或设计手段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现有的研究也仅限于对城市道路用地范围内的绿地进行绿化美化方面的探讨,全面系统地道路景观问题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必要的重视与关注。 国外的道路景观行业,对于道路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景观绿化非常重视,已由以往的普通绿化发展到目前的生态道路或景观生态绿化。它强调道路景观应综合考虑生态功能、景观美化功能、同周边环境协调功能、交通附属设施功能等多方面的完美结合。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城市道路景观理论的研究上已逐渐成熟,经过经济迅猛发展之后,都已经转到对以往忽视的环境生态问题,生活品质问题的研究上,他们注重从人的行为活动、环境心理出发,创造舒适宜人的城市道路景观环境 2.道路交通景观设计

道路景观绿化工程

道路景观绿化工程 1.1设计原则 1)景观设计满足交通要求,保证行车安全,使司机视线畅通,具有足够的安全视距。 2)景观设计与道路两侧用地相结合,充分利用大罗山隧道及接线两侧的山、水、林等自然资源,创造和谐、统一的生态景观效果。 3)环境设计分区把握,注重植物树型、花期、花色的变化和合理搭配。 1.2设计指导思想 作为滨海新城的副中心,将以打造多元功能与滨海环境紧密结合、体现“滨海风情”的城市新区为目标,并突出“现代风格、滨海特色、绿色生态、传承文脉、以人为本”的特色。构筑一个与当地文化相呼应,美观、便捷、快速、高效的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 1.3景观设计 1)景观设计就是艺术想像力的创造活动,这种创造活动赋予了景观新的语言,沟通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 2)强调节奏感和韵律感,它是产生形式美不可忽视的一种艺术手法,一切艺术都与节奏和韵律有关。节奏,近似节拍,是一种波浪起伏的律动。 3)形式与内容不能分离,形式美是艺术发展和生存的条件,是从形式探索上开始的,美感富于形式之中,没有形式就没有设计,所以对于道路景观设计的形式美,不仅是自然美,还要体现出周边环境的创造美。 4)抽象手法的运用:用理性归纳法,将自然形象进行整理,舍弃一切具体的东西,然后越过具象的界限,达到抽象的境界。 道路景观设计理念是:道路绿化设计以“滨海风情、百花争鸣、绿色长廊”为主题,体现道路的景观特点。在绿化设计过程中,可根据本项目位置、周边环境和基地条件创造特色景观,以生态理论为指导,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展现出大绿色空间环境,塑造具有文化性、参与性的绿色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设计中着重考虑车行及人行的不同感受,本项目绿化设计主要为中央分隔带、机非分隔带设计。 城市家具,是指城市中各种户外环境设施,它蕴含了人们对城市生活的憧憬。“城市家具”是城市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体现着城市的生活价值取向及文化内涵,反映出城市品位的提高,展现着城市生机勃勃的魅力。 城市家具具有最基本的两大功能,一是使用功能,二是装饰功能。它的形态应该考虑城市的文化底蕴、城市的特征性质,与城市的景观相吻合,如:电话亭、书报亭、指示牌等等。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探讨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探讨 发表时间:2017-04-17T09:56:41.8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2期作者:方良英 [导读] 摘要:良好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求我们坚持设计原则,利用发展战略,规划合理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为人们创造一个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东莞市市政园林管理中心,523000 摘要:良好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求我们坚持设计原则,利用发展战略,规划合理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为人们创造一个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本文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概念和意义,指出目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不同要求和应遵循的原则,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宜居的城市环境是当今人们所追求的,科学合理的景观设计可以增加人们对城市的良好印象,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城市绿化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城市道路绿化的景观效果,同时,应用植物的生态功能,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 1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概述 1.1 城市道路 城市的形成产生城市道路,城市道路为人们日常出行提供方便,便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并与城市的外部道路联系。城市道路可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等,它是城市的骨架,连接城市的各个领域。 1.2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指在道路的两侧、绿化分隔带以内等种植树木、花卉等,达到隔离噪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目的[2]。 1.3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意义 城市道路绿化对城市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1) 绿化功能: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提高绿地率。(2) 生态功能:城市绿化景观的主要因子是植物,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取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具有遮阳功能,提高空气湿度,促使城市系统之间的空气流通。(3) 美化功能:植物具有丰富的品种和季节变化,能降噪、除尘、空气净化,具有动感效果,提高城市质量。(4) 规划功能:植物种植具有分化交通路线的功能,使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得到保证。 2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问题分析 2.1 植物品种单一 据调查显示,植物种植单一是普遍现象,特别是行道树一般选择香樟、桂花、栾树,品种单一,植物群落不稳定,缺乏生态效益,同时,观赏性植物缺乏,景观效果差。 2.2 盲目选用外来植物品种 外来植物品种可以增添植物的丰富性,但没有经过深入研究而盲目引进外来植物,由于植物不同的生活习性,导致引进植物存活率低,甚至死亡,浪费资源,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2.3 缺乏丰富的季相景观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四季有景是现在植物种植所缺乏的,春天观赏性的花灌木少,秋天观叶的植物少,植物的观赏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没有展现城市的生机活力。 2.4 忽视城市的安全性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时,没有充分进行现场调查,没有与周边环境进行分析和比较,种植时,植物与电力线路、排水管线发生冲突时,导致植物根系没有伸展之地,导致植物长势慢,甚至是死亡。若在刮风下雨天,有可能导致电线断落,使人们的生命受到威胁。 3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原则 3.1 功能原则 不同等级道路绿化植物的功能有所不同。例如,快速路植物种植以人们的生命安全和保护为前提,绿化带具有适当的分级,建议临路一侧道路绿化带厚度为20~30 m,临边建筑的绿化带厚度为15~20 m,对30 m 范围的中间部分,活动场地衔接环道,穿插其中。同时,深入研究道路的现状,创造一个舒适、合理的道路环境。 3.2 生态原则 植物的生活特性是进行绿化景观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科学挑选植物品种,构成合理的结构。不同的区位环境种植不同的植物,如在医院、疗养院种植具有杀菌和保健功能为主的树木;街道绿化选择易成活,对水、土壤和肥料要求不高,抗烟尘、树干通直、枝叶繁茂健壮的树木;滨水景观选择耐水湿植物,与水景协调等。 3.3 以人为本原则 人是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的主体,任何一种景观设计的物理空间形式都不以环境设计为目的,最终它是针对人们的生活,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要充分考虑行人的存在。在以机动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城市,城市道路绿化的人性化设计主要考虑车行的安全感,同时体验与自然零距离的接触,实现“景为人用,人为景迷”的效果。 3.4 艺术性原则 艺术性是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所追求的,既能展现绿化的美感,又能通过绿化彰显个性,是文化的象征。城市道路作为一个文化内涵的生态走廊,能让人通过行车、步行了解一个城市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特点,实现“车上的路要走,人在画中游”的完美景观效果。 3.5 协调原则 道路绿化的协调原则有2 层含义:一是在不同植物之间的协调,如植物之间的颜色、形状、高度和适应性;二是把控道路的基础设施,如排水、燃气、电力等,控制与绿化之间的距离,以免发生冲突。《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主要内容如下。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浅析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浅析 发表时间:2015-11-30T16:44:48.7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供稿作者:惠凌 [导读]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时,要将道路景观融入到道路整体中,充分发挥道路景观的重要作用,采用合理的设计策略,保障城市道路景观工程建设质量。本文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策略进行简单分析。 惠凌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景观设计属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时,要将道路景观融入到道路整体中,充分发挥道路景观的重要作用,采用合理的设计策略,保障城市道路景观工程建设质量。本文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策略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城市道路;道路景观;景观设计;设计策略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建设规模逐渐扩大。道路景观作为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规模也同时增大。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从引导功能和景观形象等多方面考虑,尽量为城市建设增加感性色彩。 二.城市市政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1.尊重城市历史的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遗产,同时也要向前发展。需要探寻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形式与风格,塑造新的形式,创造新的形象。 2.注重安全性的原则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充分考虑行车视距,满足交通安全的需要。利用植物引导视线的功能,设计出具有引导作用的植物空间,树种上选择根系不破坏路基品种。 3.保持整体性的原则 从城市整体出发,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体现城市的形象和个性;从道路本身出发,将一条道路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统一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绿化、街道设施等。 4.因地制宜的原则 利用现有道路绿化成果,并与现有绿化以及道路整体环境融为一体。根据当地气候和道路环境条件的不同,尽可能减少工程量的前提下,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树木。 5.道路绿化生态原则 在保证生态适应性的前提下,即植物具有抗逆性强、生长发育正常、病虫害少以及易繁殖等性状,又具有水土保持能力强,生物防护性能好的。 6.连续性原则 道路景观设计就是要将道路空间中各景观要素置于一个特定的时空连续体中加以组合和表达,充分反映这种演进和进化,并能为这种演进和进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7.科学性与艺术性原则 道路绿化设计与一般的绿地设计有所不同,它是动态的绿化景观,要求简洁明快、层次分明,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享受到“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意境。 8.经济实用性原则 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在达到绿化、美化目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选择植物时本着易采购、易施工、易管护及造价低的原则。 9.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主张不为局部的和短期的利益而付出整体的和长期的环境代价,坚持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发展相统一。 三.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策略 1.基本设计策略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行人的安全,视觉效果,还要注意交通安全畅通,有引导车流的功能。城市道路景观设计需要从景观和引导功能多方面综合考虑。这样才能给城市注入更多的感性色彩。 城市快速路因为行车速度快,主要承担机动车交通,速度快、流量大、路途广、车距大是这一道路的特征,交叉口多为封闭或立体交叉。景观设计时,就要考虑使用者动态、连续的大宽度视野,应有一种韵律和节奏感,减少行车疲劳。 城市主干道呈现间断流、不连续、短途特点。一般是分出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道这三种隔断,交叉口大多为平面交叉,由红绿灯控制或者由交警指挥,重要街口是景观带最好的布局地点,这样的地点对景观会有很大的影响,也代表这一地方的特点。道路特点是机动车道行车速度高,在交叉口处行车速度低。那么道路景观的设计上,就要把中央分隔带进行安全性最高化的设计,同时也要考虑非机动车流与行人需求。而对于道路两边的景观设计主要考虑慢速车流与行人边走边欣赏的需要,景观设计要体现细腻、细致、能够品味,同时还要体现整体城市特点,不能破坏城市规划与风格。针对城市主干道的道路景观设计,效果图如下,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道路景观设计(附图片)

道路景观设计(附图片) §1 概述 一、景观与道路景观的含义 景观为多义性名词,在建筑、园林、日常生活等许多方面使用,其原意为风景、风景画、眼界等。作为地理学名词,整体概念,兼容自然与人文景观;一般概念指地表自然景色;特定区域概念,专指自然地理区划中起始的或基本的区域单位,是发生上相对一致和形象结构同一的区域,即自然地理区;类型概念,类型单位的通称,指相互隔离的地段,按其外部的特征的相似性,归为同一类型单位,如草原景观、荒漠景观、森林景观、城市景观等。(辞海[M] . 上海:上海 辞书出版社,1999 :3777.) 道路景观指在道路上以一定速度运动时,视野中的道路及视线所及的空间四维景象。如静止时视野所及为道路与环境的三维空间景象。前者为动态,后者为静态。道路景观的内容系含公路与城市道路本体、沿线地形、地貌、山脉、河、湖、田野、绿化、森林、植被、建筑物、附属设施与建筑小品等所组成的自然物理形态与社会历史文物。也包括沿线招牌、广告、雕塑等所组成的线形空间与动态景物。 二、道路景观的要素 所谓景观要素乃形成景观的各个组成部分。 道路景观系由道路本体、桥梁、沿线建筑物、绿化、附属建筑物以及两边广告牌等各种物体构成。这些构成景观的单个物体(象),我们称之为道路景观的要素。道路景观要素包罗很广,宏观方面可以大至自然地形、地貌、山、水、田野、森林的开阔空间,微观方面可小至邮筒、建筑小品、电话亭、座椅等,景观构成要素列于表1。 道路景观构成要素类别表表 1 景观主体要素1.道路本体各级公路、城市道路的路线、路基、路面、专用公路、高架路、桥梁、隧道、平交、立交桥、 排水构造物、行人天桥、地道、停车场等 2.道路沿线建筑物车站、饭店、办公楼、寺庙、道观、宫殿、陵墓、宝塔、图书馆、影剧院、宾馆、商场等 3.道路绿化公园广 场 公园林荫道、街心花园、休闲广场、纪念广场、名胜古迹、花园、植物园、名树园林、行道树 等 景观 辅助 要素 4.道路附属设施交通安全、管理、服务、防护与照明设施、沿线广告、宣传画、围墙、沟渠、隔离栏 5.景观背景江、海、河流、湖泊、山脉、森林、农庄、风车等自然景色,包括天空、云彩、喷泉、瀑布 6.景观动态要素车辆行人的活动(步行人群、自行车队…) 季节天气变化(雨、雾、雪、阴影、倒影…) 信息标志动态显示(交通与商业广告) 三、道路景观的类型与分类 1、景观的类型 一般来说景观可以分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社会景观,他们都是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常因人的年龄、文化教育、兴趣、习惯、心情和知识状况的差异和鉴赏观点、时间、地点、角度的不同,对景观的认识与评价等亦会有所不同。 ⑴自然景观,范围很广,包括山、水、田野、森林、一丘一壑、云雨、雾雪、阳光、月亮等所有可以成景的自然物体。设计者利用得巧妙、得当,都可以成为难得的风景和自然景观资源:山水田林作为景观背景、骨架或衬托的轮廓。而雨、云、风、雪及日、月的光线则可因时间、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成为动态景观,溶洞、奇山、怪石、温泉、瀑布等也可成为美丽的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是自然的造化,是长期宇宙演进的结果,人类自身无法创造,更不应人为破坏或任意改造(图1为利用自然景物美化视轴的一例、图2为利用人工建筑物美化视轴的一例)。我们今天的任务是尽量保护自然与自然景观并充分予以利用。 ⑵人文景观是历代社会时期先人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物,包括各种历史的、现代的建筑物、宫殿、庙宇寺观、碑林石刻、佛像、牌楼、陵墓、有代表性的民居、宅院以及文物古迹等艺术

浅谈道路景观设计

浅谈道路景观设计 道路景观设计是一项新的课题,是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道路景观设计的内容、类型等方面的研究,提出设计的建议。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强调道路景观设计能够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的作用。 标签:道路景观;环境;道路线型 1 道路景观设计的内容 道路景观设计的内容对于不同类型的道路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道路是环境不可分割的部分,如风景区的道路就应减少对风景的改造,将道路和周边环境相融合。 道路按照主要特性可以分为四类:流线型线路;街景型线路;山道型线路;乡村型线路。 流线型线路(如图1所示)是指供车辆高速行驶在沿线景观中的线路。这种线路一方面要求道路的组合在满足车辆行驶的同时还要使人赏心悦目,并满足司机和乘客的精神需求,使人感觉精神愉悦,赏心悦目;另一方面,道路的景观设计要和道路周围的设施、绿化环境等相融合,在远处看时,要保证公路是环境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的个体,这样就要求道路的外部景观、内部景观、动景观和静景观都要统一、完美。因此,这种道路设计应该满足人的视觉需求和车辆行驶需求,一般都是城市快速干道和高速公路等。 2 道路景观的构成 2.1 内在因素 道路红线以内的景观成为内在因素,按照功能可以分为三类: (1)实用性:路障、路栅、路钟、路灯、电话亭、垃圾筒、人行天桥等。 (2)审美性:花坛、街道树、雕塑、喷泉等艺术品,地面艺术铺装等。 (3)视觉传达性:海报、路牌、路标、交通标志等。 2.2 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指背景建筑。背景建筑是形成道路空间的重要因素之一,道路两侧建筑的物质功能、构成形式等都决定着道路的特点。而且建筑物的构成要与道路和谐,它代表着城市的文化和物质,是衡量城市品位的一个重要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