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先秦文化、

先秦文化、

先秦文化、
先秦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 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的是()

A.《论语》

B.《易经》

C.《诗经》

D.《春秋》

2. 先秦散文中,最富文学性的是()

A.《庄子》

B.《孟子》

C.《老子》

D.《韩非子》

3. 以下成语中,不是出自《庄子》的是()

A.邯郸学步

B.井底之蛙

C.朝三暮四

D.举一反三

4. 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

A.孝

B.忠

C.礼

D.仁

5.《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传”是阐释“经”的文字,共有七种()篇。

A.7

B.8

C.9

D.10

6.以下哪个短语不是化自《周易》?()

A.朝乾夕惕

B.九五之尊

C.亢龙有悔

D.破天荒

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一语出自()

A.《易经》

B.《老子》

C.《庄子》

D.《孟子》

8.春秋时代,贵族常常在外交场合引用《诗经》来表达自己的志意,这叫做()

A.兴观群怨

B.以意逆志

C.赋诗言志

D.引经据典

9.《诗经》名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出自()

A.《周南·芣苢》

B.《小雅·采薇》

C.《周南·汉广》

D.《王风·黍离》

10.汉代传授《诗经》的四家诗是()

A.齐鲁毛韩

B.齐鲁韩赵

C.毛鲁魏赵

D.齐鲁韩孔

11.孔子,春秋时期()国人。

A.战

B.鲁

C.齐

D.韩

12. 下列哪种说法体现的不是儒家的思想?()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不语怪力乱神

C.克己复礼为仁

D.天道无为

13.在《诗经》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A.风

B.雅

C.颂

D.赞

14.下列故事哪个不属于中国神话()

A.女娲补天

B.共工怒触不周山

C.夸父逐日

D.诺亚方舟

15.“望洋兴叹、贻笑大方、沧海一粟”的典故出自()

A、庄子《逍遥游》

B、庄子《秋水》

C、庄子《齐物论》

D、庄子《养生主》

16.下面作品中,()不是屈原的。

A.《天问》

B.《离骚》

C.《九歌》

D.《洛神赋》

17.下面成语中,()不是化自《论语》。

A.三十而立

B.成人之美

C.文质彬彬

D.贻笑大方

18.先秦诸子百家中,()提倡的是非攻。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19.《刑天舞干戚》载于()

A.《穆天子传》

B.《楚辞》

C.《淮南子》

D.《山海经》

20.孔子被后人称为()

A.述圣

B.亚圣

C.至圣

D.儒圣

二、填空题。

1.“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

2.“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______对《关雎》一诗的评价。

3.《周易》共有______卦,其中第一卦是______卦。

4.《周易》中每一卦都由六个基本符号组成,这种符号单位统称为“爻”,分为“”和“”。

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从《诗经》表现手法上,属于______。

6.《淮南子》是在淮南王______的主持下编写的。

7.“风、雅、颂、赋、比、兴”在文学史上,被称为______。

8. 地势坤,。

9.南有乔木,。,不可求思。

10. 关于《诗经》的采集和编订,有、、三种说法。

11.学而不思则罔,。

12.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3.“元亨,利牝.马之贞。”中,加点字的读音是。

三、简答题。

1.神话可以分为什么类型?试简要举例说明。

2.请简要说明什么是风雅颂。

3.简要说明,“括囊,无咎,无誉”中所包含的哲理。

4.《汉广》中,“游女”和“汉水”分别代表什么?

5.《庄子·秋水》篇,有何艺术特点?

四、鉴赏题。

《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五、论述题。(请任选一题作答)

1.请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周易·乾卦》中包含的哲学思想和哲理智慧。

2.请结合实际生活,谈谈你对《秋水》中“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拘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的理解。六、写作。(请任选一个主题,展开想象进行写作)

1. 花

2. 离歌

3. 鬓如霜

4. 午梦惊回

5. 青青河畔草

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AADDD 6—10 DBCDA

11—15 BDADB 16—20 DDDDC

二、填空题。

1.春秋周易

2.孔子3 . 64 乾4.阳爻阴爻5.兴6.刘安7.六义8.君子以厚德载物9.不可休思汉有游女10.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11.思而不学则殆1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1

3.pìn

三、简答题。

1.神话可以分为什么类型?试简要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始祖神话:女娲造人

灾难神话:鲧禹治水

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

自然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

英雄神话:夸父逐日

发明创造神话:后羿射日

(答对四种且举例正确,即可给满分)

2.请简要说明什么是风雅颂。

参考答案:

《诗经》由“风”、“雅”和“颂”三个部分组成。关于分类的依据,历来众说纷纭。其中以音乐的不同来解释三者的区别,得到后世多数学者的认同。“风”

指各地不同的音乐,咏唱的内容丰富多彩,多反映民间、劳动、婚恋、风俗、怨怒等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风貌;“雅”有正的意思,主要是朝会乐歌;“颂”则主要是统治者用于祭祀的乐歌。

3.简要说明,“括囊,无咎,无誉”中所包含的哲理。

参考答案:

括,结;囊,布袋子。扎住布袋子,不让里面的东西露出来,比喻言行谨慎。

(观点正确即可)

4.《汉广》中,“游女”和“汉水”分别代表什么?

参考答案:

“游女”,河对岸出游的女子,是文中“樵夫“追求”的对象,她象征着一切求之不得的理想;“汉水”表面上指的是汉江,“樵子”追求“游女”的阻隔,也象征着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遇到的现实的阻碍。这首诗反映的是一种人生的“企慕情景”。

5.《庄子·秋水》篇,有何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

一、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用神话人物之间的形象对话来讲述生涩的道理,化抽象为具体;

二、由景入理,由事入理,层层深入;

三、善于用排比和比喻的手法,语言气势宏大,汪洋恣肆。

四、鉴赏题。

《诗经·郑风·子衿》

参考答案: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

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

末尾的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五、论述题。(请任选一题作答)

1.请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周易·乾卦》中包含的哲学思想和哲理智慧。

参考答案:

(1)人应该自强不息

(2)默默等待时机

(3)谨言慎行

(4)自然的盈亏之理

(可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物,观点明确,论证严密,能自圆其说,便可酌情给分。)

2.请结合实际生活,谈谈你对《秋水》中“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拘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的理解。参考答案:

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它的客观思想意义在于人的认识既然是有限的,人们就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满自足,而应该有自知之明,在比较中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

误,不骄傲自满,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可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物,观点明确,论证严密,能自圆其说,便可酌情给分。)

六、写作。(请任选一个主题,展开想象进行写作)

参考答案:(略)

第二次

一、单项选择题

1、被誉为“群经之首”的著作是( )。

A.《周易》

B.《诗经》

C.《论语》

D.《孟子》

2、《周易》包括“经”、()两部分。

A.卦

B.序

C.传

D.辞

3、阴阳两爻,三个一组连叠成一卦,形成最基本的八卦,八卦不包括( )。

A. 震

B. 离

C.巽

D.丕

4、以下语句不是出自“坤卦”的是( )。

A.括囊无咎

B. 亢龙,有悔

C.黄裳,元吉

D. 含章可贞

5、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最具有神话学价值的著作是( )。

A.《楚辞》

B.《山海经》

C.《淮南子》

D.《庄子》

6、中国上古神话中最具有抗争精神的形象是( )。

A.精卫

B.共工

C. 刑天

D. 女娲

7、《淮南子》保存的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是( )、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

A.女娲补天

B.女娲造人

C.夸父逐日

D.刑天舞干戚

8、下列不属于中国上古神话的是()。

A.刑天舞干戚 B.诺亚方舟 C.精卫填海 D.伏羲造人

9、在《诗经》中,有“周代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之称的是()

A.风

B.雅

C.颂

D.歌

10、“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运用的手法是( )。

A.赋

B.比

C.兴

D.歌

11、《诗经》中“十五国风”共有诗歌( )篇。

A.150

B.40

C.105

D. 160

1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诗经》的风格是现实主义

C.《诗经》共收录了305首诗

D.《诗经》成书于西周初年

13、从()起,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地位得到确立。

A. 春秋战国

B. 秦

C.汉

D.唐

14、下列关于年龄的称法正确的是

A.四十期颐之年 B.六十古稀之年 C.三十而立之年 D.七十花甲之年

15、以下成语出自《论语》的是()。

A.望洋兴叹

B.举一反三

C.贻笑大方

D.大方之家

16、先秦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最善用寓言和夸张手法的著作为。

A.《论语》

B.《韩非子》

C.《荀子》

D.《庄子》

17、下列哪种说法体现的是道家的思想倾向( )。

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C.小国寡民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8、《秋水》开头部分有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寓意是

A.惊叹大自然的多姿多彩

B.赞美祖国江山的壮丽

C.为河伯改变态度作铺垫

D.比照两种不同认识境界

19、以下句子中使用了“定语后置”的是()。

A.闻道百

B.以为莫己若者

C.我之谓也

D.东面而视

20、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作喻来说明()

A.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

B.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

C.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

D.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

二、填空题。

1、《周易》中构成卦的基本单位是,分阴、阳,分别用“”和“六”表示。

2、《周易》中由八卦衍成64卦,每卦一般有句爻辞,《易经》中共有爻辞条,这是因为: 。

3、地势坤,。

4、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5、《诗经》本来只称,或连其诗篇数称,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6、《诗经》中的“雅”分和,共篇。

7、子曰:“,,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体著作

10、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 。

三、简答题。

1.《诗经》中“风”、“雅”、“颂”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2. 简要说明“履霜,坚冰至”的哲理意义。

3.《秋水》阐述了怎样的哲学观点?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是什么意思?

5.我国的神话故事有什么特点?

四、鉴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五、论述题。(请任选一题作答)

请你谈谈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认识。

中西方文化中的神话存在哪些异同?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请阐述。

六、写作。(请任选一个主题,展开想象进行写作)

穿越杨柳依依

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ACDBB CABAB DDCCB DCDAB

二、填空题

1、爻,九。

2、六,386,乾坤二卦中各多一句爻辞分别是“用九”、“用六”。

3、君子以厚德载物。

4、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5、《诗》,《诗三百》。

6、大雅,小雅,105。

7、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8、为人谋而不忠乎。

9、语录。

10、拘于虚也,笃于时也,束于教也。

三、简答题。

1.《诗经》中“风”、“雅”、“颂”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诗歌的来源、内容及音乐的风格

2. 简要说明“履霜,坚冰至”的哲理意义。

因果相连,弱小累积为庞大。

3.《秋水》阐述了怎样的哲学观点?

相对论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是什么意思?

孔子断绝了四种习气,做到了不臆测,不武断,不固执,不以自我为中心

5.我国的神话故事有什么特点?

篇幅短,无专著,相互无关联,不成体系,书面语为主,人物形象不丰满。

四、鉴赏题。

五、论述题。(请任选一题作答)

六、写作。(请任选一个主题,展开想象进行写作)

第一次

一、单项选择题

1、《周易》包括()、“传”两部分。

A.卦

B.序

C. 经

D.辞

2、八卦中,()代表天。

A.乾

B.坤

C.艮

D.离

3、六十四卦每个卦有()个爻

A.一

B.三

C.六

D.九

4、关于《周易》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周易》成书于西周初年

B.《周易》用于占卜。

C.《周易》是四书五经之一

D.《周易》中的"传"有十种,称为“十翼”。

5、中国古代著名神话故事女娲造人、共工触山保存在( )中。

A.《山海经》

B. 《淮南子》

C.《诗经》

D.《庄子》

6、神话产生于人类童年阶段,是运用想象和()对自身及自然界做出的解释。

A. 推测

B.推理

C.推断

D.推求

7、“刑天舞干戚”中“戚”是指()。

A.矛

B.盾

C.斧

D.锤

8、《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古典主义

D.英雄主义

9、在《诗经》中艺术性和思想性最高的是()

A.风

B.雅

C.颂

D.歌

10、“之子于归”中“归”是指()。

A.归还

B. 合并

C. 回家

D.出嫁

11、《诗经》成书之说中,与孔子有关的是()

A.采诗说

B.献诗说

C.删诗说

12、“赋”是“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就是()。

A.说明

B.叙述

C.抒情

D.议论

13、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A.齐

B.鲁

C.燕

D.赵

14、“文质彬彬”出自()一书。

A.《楚辞》

B. 《庄子》

C.《淮南子》

D. 《论语》

15、“四书五经”中不包括()。

A.大学

B.尚书

C.礼记

D.乐经

16、关于孔子及儒家思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人在一生中都要不断学习

B.孔子排斥利、欲,甘愿过贫穷的生活

C.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D.孔子提出了“启发式”的教学思想

17、下列哪种说法体现的不是道家的思想倾向。()

A.无为 B.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C.小国寡民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8、“秋水时至","时"的用法是()

A.名词做状语

B.名词做动词

C.定语后置

D.宾语前置

19、《秋水》一文中,庄子用“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作喻来说说明

A.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

B.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

C.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

D.人的认识受知天素质限制

20、以下成语()不是出自《庄子》。

A.朝三暮四

B.螳臂挡车

C. 举一反三

D.望洋兴叹

二、填空题。

1、被称为“群经之首”,是一部内容深奥而神秘的古老文化典籍。

2、天行健,。

3、直、、大,不习无不利。

4、我国典籍中《》保留神话资料最多,最有神话学价值,

5、神话的类型分为创世神话、始祖神话、、。

6、我国上古神话中创世神话的代表作是。

7、《诗经》原名,或,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篇作品。

8、《诗经》的抒情基调是,。

9、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10、《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风、雅、颂,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

11、《论语》是记录的语录体著作。

12、“少仲尼之闻”中“少”的用法是。

13、庄子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与老子并称为“”。

1、《诗经》在中国文学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周易》是一本怎样的书?

3、《庄子》一书的艺术特点?

4、《论语八则》中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教学思想?

5、请简要谈谈上古神话《刑天舞干戚》中刑天的形象。

四、鉴赏题。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五、论述题。(请任选一题作答)

1、乾坤二卦是天地之卦,结合乾卦、坤卦的卦辞、爻辞,你有哪些哲学思考和感悟?

2、请你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进行比较。

六、写作。(请任选一个主题,展开想象进行写作)

梦回唐朝

激情燃烧的岁月

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CACDB BCAAD CBBDD BDABC

二、填空题。

1、《周易》

2、君子以自强不息

3、方

4、山海经

5、英雄神话,灾难神话

6、盘古开天地

7、诗,诗三百,305

8、哀而不伤,乐而不淫

9、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10、赋,比,兴

11、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12、形容词做意动

13、老庄

1、《诗经》在中国文学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开创了现实主义,中国诗歌自此以抒情为主,创造了几种重要的写作手法:赋比兴

2、《周易》是一本怎样的书?

《周易》是西周初年用来占卜的书,属于中国四书五经之一,被称为群经之首。

3、《庄子》一书的艺术特点?

用寓言讲道理,比喻迭出;语言有气势,多排比、反问句。

4、《论语八则》中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教学思想?

“启发式”教学思想,反对“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地独立思考基础上,在对他们加以启发、开导。

5、请简要谈谈上古神话《刑天舞干戚》中刑天的形象。

四、鉴赏题。

五、论述题。(请任选一题作答)

六、写作。(请任选一个主题,展开想象进行写作)

第四次

一、选择题

1.《诗经·周南·桃夭》是一首()。

A.婚恋诗

B.宴飨诗

C.赞颂诗

D.战争徭役诗

2.《庄子》善于将哲理形象化,形式上多采用()

A 童话

B 寓言C神话D典故

3.在汉四家诗中,一直流传到现在的是()

A.齐诗

B.韩诗

C. 毛诗

D.鲁诗

4.从神话的类型上,共工怒触不周山属于()

A..自然神话

B.灾难神话

C.传奇神话

D.始祖神话

5.“四书”中,不包括()

A.《中庸》

B.《大学》

C.《论语》

D.《礼记》

6.《淮南子》一书,是在西汉淮南王()的主持下编写的。

A.刘向

B.刘安

C.刘歆

D.刘璋

7.八卦中,()代表地。

A.乾

B.坤

C.艮

D.离

8.《周易》中“传”的部分,共有七种十篇,()不属于“传”的部分。

A.文言

B.系辞

C.象

D.爻

9.以下选自《周易》的语句中,()没有断语。

A.见群龙无首,吉。

B.或跃在渊,无咎。

C.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D.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10.收录神话最多的是()

A.《山海经》

B.《穆天子传》

C.《楚辞》

D.《淮南子》

11.下列哪种说法体现的是庄子的思想倾向——

A.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 得而不喜,失而不忧。

C.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D.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2.下列句子中运用了赋比兴中“兴”的写作手法的是

A.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B.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C.硕鼠硕鼠,无食我粟,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D.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13.以下成语中,()是化自《论语》。

A.举一反三

B.掩耳盗铃

C.买椟还珠

D.邯郸学步

14.下列哪种说法体现的不是儒家学派的思想?()

A.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D.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15.以下成语中,不是出自《庄子》的是()

A.邯郸学步

B.井底之蛙

C.朝三暮四

D.掩耳盗铃

16.白居易诗句“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可以用()做注脚A.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B士之耽兮,犹可脱兮。女之耽兮,不可脱兮。

C.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D.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17.鲁迅先生称:“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指的是诸子百家中的()

A.韩非子

B.墨子

C.孟子

D.庄子

18.以下选项中,()不是八卦之一。

A.震

B.兑

C.寅

D.坎

19.以下说法中,()不是关于《诗经》的采集与编订的。

A.采诗说

B.献诗说

C.删诗说

D.唱诗说

20.《诗经》的句式,以()为主。

A.四言

B.五言

C.六言

D.七言

二、填空题。

1.除笙诗外,《诗经》共收录了篇诗歌,从内容和音乐形式看,这些诗歌

可分为风、雅、三个部分。孔子对《诗经》极为推崇,他评价《诗经·关雎》“哀而不伤,”。

2.孔子名丘,字,春秋时期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4.秋水时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5.天行健,。

6. 蒹葭苍苍,。所谓伊人,。

7. ,食野之苹;,鼓瑟吹笙。

8.“之子于归,言秣.其马”中,加点字的读音是。

9.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周南·桃夭》)

10.《周易》的第一卦是,第二卦是坤卦。

11.君子坦荡荡,。

12.在《周易》中,每卦包括、、卦辞、爻名、爻辞五个部分。

三、简答题。

1.请简要解释赋比兴的含义。

2.请简要说明“潜龙,勿用”对你的启示。

3.简要说明中国上古神话中包含了那些思想?

4.什么是“风雅精神”?

5.《论语》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四、鉴赏题。

《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五、论述题。(请任选一道作答)

1.结合自身实际生活谈谈你对“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段话的体会。

2.试论述《诗经》在中国诗歌史上的意义。

六、写作。(请任选一个主题,展开想象进行写作)

1. 蝴蝶的伤口

2. 风雪归人

3. 明月夜

4. 流年

5. 笑

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BCAD 6—10 BBDCA

11—15 BAADD 16—20 BDCDA

二、填空题。

1.305 颂乐而不淫

2.仲尼鲁

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百川灌河

5.君子以自强不息

6.白露为霜在水一方

7.呦呦鹿鸣我有嘉宾

8.mò

9.桃之夭夭灼灼其

10.乾卦 11.小人长戚戚 12.卦画卦名

三、简答题。

1.请简要说明什么是赋比兴。

参考答案:

“赋”、“比”和“兴”是《诗经》三种标志性艺术表现手法。简单地说,赋就是把诗人的情志和吟咏对象铺陈直叙出来;“比”分为比喻和比拟,其特点是以彼物写此物;“兴”即起兴,在一首诗的开头或某一章的开头,不直接说出要写的内容而先言他物。

2.请简要说明“潜龙,勿用”的意思。

参考答案:

潜藏的龙,暂时难有作为。指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我们需要提升自己、等待机会。

(可以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言之有物即可。)

3.简要说明中国上古神话中包含了那些思想?

参考答案:

一、深重的忧患意识;

二、先民的抗争精神;

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

4.什么是“风雅精神”?

参考答案:

《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称为“风雅精神”。

5.《论语》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言简意赅,精辟深刻。如: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二、善用比喻说明深刻道理,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朽木不可雕也;邦有道,如矢等。

三、运用对比,使语义更加鲜明。如: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

四、运用对偶、并列、排比的句式,使语言整饬,朗朗上口。如: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等。

四、鉴赏题。

《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参考答案:

本诗可理解为一首恋情诗,表达在分离时对恋人的思念。全诗三章,采用了重章的艺术手法,反覆吟诵,重叠中只换了几个字:“月”、“秋”和“岁”。从科学时间概念衡量,三个月、三个季节、三个年头怎能与“一日”等同呢?当是悖理的,然而从诗抒情的角度看却是合理的艺术夸张,体现了在热恋中情人对时间的心理体验,一日之别,逐渐在他或她的心理上延长为三月、三秋、三岁,这种对自然时间的心理错觉,真实地映照出他们如胶似漆、难分难舍的恋情。

五、论述题。(请任选一道作答)

1.结合自身实际生活谈谈你对“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段话的体会。

(本题无标准答案,能有理有据地写出自己真实的感悟即可。)

2.试论述《诗经》在中国诗歌史上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一、“风雅精神”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二、“赋比兴”艺术手法为后世作家写作提供典范;

三、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六、写作。(请任选一个主题,展开想象进行写作)

1. 蝴蝶的伤口

2. 风雪归人

3. 明月夜

4. 流年

5. 笑

(参考答案:略)

第五次

汉代文学及古汉语知识(一)

一.单项选择题

1、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A.《春秋》 B.《史记》 C.《庄子》 D.《汉书》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A.纪传体通史

B. 纪事本末体史书

C.编年体通史

D. 编年断代史

3、下列属于汉代民间诗歌的是-----

A.《月下独酌》

B.《上邪》

C.《汉广》

D.《上阳白发人》

4、下列被称为“五言之冠冕”的是-----

A.《孔雀东南飞》 B.史记 C. 《庄子》 D.古诗十九首

5、不属于表现韩信早期的困窘屈辱生活的小故事是-----

A、怒绝亭长

B、亡楚归汉

C、胯下受辱

D、漂母赐食

6、下列哪个故事出自《淮阴侯列传》-----

A.青梅煮酒 B.漂母赐食 C.金龟换酒 D.金屋藏娇

7、下列关于《史记》及其作者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司马迁,因苏武事件遭受宫刑,后发奋著书成就《史记》。

B.《史记》记人物分三等,皇帝记入“本纪”当中。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一直记叙到汉武帝时期。

D. 韩信、萧何、张良都被司马迁记入“列传”当中。

8、下列哪组历史人物不全属于汉代-----

A. 萧何张良韩信

B. 苏武李陵陈豨

C. 滕公樊哙司马迁

D. 贺知章司马相如吕后

9、今文字和古文字的分水岭是-----

A.大篆

B.金文

C.行书

D.隶书

10、象形是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之一,以下属于象形字的是-----

A.一

B.末

C.水

D.比

11、下列选项中全是会意字的一项为——

A.月武休日 B.上下刃闷 C.期桦松鸽 D.盥比从明

12、以下不属于会意字的是-----

A.上

B.囚

C.采

D.从

13、下列各项中的汉字不全属于形声字的是-----

A. 江浆虹

B. 评姘摒

C. 依意冠

D. 识桎挚

14、下列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是-----

A.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B. 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C.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 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15、下列句子中,宾语没有前置的是-----

A.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B.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C.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D.多多益善,何为为我擒

16、下列加点的词属于使动用法的是-----

A. 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

B. 侣.鱼虾而友.麋鹿

C.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D. 项王复引兵而东.

17、下面哪一句中名词未作状语-----

A.舜勤于民事而野死

B.范增数目项王

C.失期,法皆斩

D.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是-----

A.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 臣之所好者,道也。

C. 春风又绿江南岸

D.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19、下列加点的词没有使动或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B.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

C. 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D. 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

20、下列加点的词没有使动或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B. 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

C.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D.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

二.填空题

1、“史家之绝唱,”是鲁迅先生对《》的评价,它分为 12篇、表10篇、书8篇、 30篇、 70篇。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3、文章西汉两司马中的两司马指的是司马相如和。

4、汉乐府是两汉文学中最具有价值的文学样式,主要保存在宋代郭茂倩所编纂的中。

5、“六书”中属于造字之法的是象形、指事、、形声;转注和

则属于用字之法。

6、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

7、狡兔死,高鸟尽,。

三、简答题

1、简述两汉乐府诗歌的特点。

2、《行行重行行》中抒发了哪些思想感情?

3、简述《史记》的艺术特色。

4、“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中的一知己、两妇人分别指谁?请分别简要描述他们与韩信的关系。

5、如何理解《行行重行行》中“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这句话?

四、鉴赏题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五、论述题

1、太史公曰:“假令韩信学谦让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此出,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以上文字体现了司马迁写史的一种什么原则?请结合《淮阴侯列传》以及相关史实评价韩信一生的功过。

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以下问题:这两首诗歌分别出自哪个时代?两者有什么共同之处,又有什么差异?

《蒹葭》(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

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六、写作题

请以“如果我是韩信”为题,写一篇文章。

汉代文学及古汉语知识(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0BABDB BBDDC 11-20DACCB ABBBD

二.填空题

1、无韵之离骚,史记,本纪,世家,列传;

2、纪传体;

3、司马迁;

4、《乐府诗集》;

5、会意,假借;

6、努力加餐饭;

7、良狗烹,良弓藏。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两汉乐府诗都是创作主体有感而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激发乐府诗作者创作热情和灵感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件,乐府诗所表现的也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敏感问题,道出了那个时代的苦乐、爱恨,以及对于生与死的人生态度。

2、答案要点:“与君生离别”的告别之苦;“依北风、巢南枝”的思乡之情;“衣带渐缓”的思君之切;“浮云蔽白日”的怨妇之忧;“岁月忽已晚”的生命迟暮之感;“努力加餐饭”的悲情和质朴。

3、答案要点:①塑造了丰富多彩的、性格鲜明的一系列人物形象。②谋篇布局,独具匠心、善于选择、剪裁和集中史料,善用“互见法”,善写大事和紧张场面,并以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③寓褒贬于叙事,有强烈的抒情性。

④语言生动、准确、灵活。

4、答案要点:分别是萧何、吕后、漂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既是韩信的伯乐,也是最终设计杀死韩信的主要计谋者,吕后政治手段高,最终韩信斯在这一“儿女子”上,漂母在韩信最困苦的时候施恩于他。“

5、答案要点:这是一种比兴手法,浮云蔽日,喻有所惑;游不顾返,点出负心,略露怨意。“不顾返”者,本是游子薄情,不肯直言,却托诸浮云蔽日,言我思子而子不思归,定有谗人间之,不然,胡不返耶?

四、鉴赏题(略)

先秦文化的特点

这个时期的思想斗争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情况,从而促进了哲学的繁荣。 主要派别先秦诸子哲学的主要派别有①儒家。这是创立最早、影响较大的一个学派。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其中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两个派别最有影响。②墨家。创始人是战国初年的墨子,他的哲学中包含有非命尚力和尊天事鬼的矛盾。墨子死后,“墨离为三”。战国后期,墨家的一派克服了墨子学说中的迷信成分,在唯物主义认识论、逻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③道家。传统认为老子是其创始人。他提出了一个以道为核心的系统完整的宇宙观,既有唯物主义的内容,又有唯心主义的成分。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通过相对主义走向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稷下道家则提出“精气”说,对老子的“道”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战国时期道家的一派还和名家、法家相结合,发展成为黄老之学,为后来的汉初统治者所推崇。④法家。其先驱为管仲、子产,真正奠基人是战国时期的李悝、商鞅、申不害等人。到战国末期,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完整的法治理论,他继承了老子和荀子哲学中的合

理因素,形成了自己的唯物主义体系。⑤名家。是战国时期专门讨论名实关系和概念同异、离合问题的一个学派,代表人物是惠施和公孙龙。他们对事物的同一性和差别性问题作了探讨,对古代逻辑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⑥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他把阴阳五行说加以神秘化,用五行生克的顺序来说明王朝的更替,提出“五德终始”说,为新兴封建政权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除上述派别外,先秦诸子百家之学还有兵家、农家、纵横家、杂家等学派。 历史地位先秦哲学是中国哲学的发端,是形成学派和建立哲学体系的重要历史时期,它广泛地探讨了宇宙本原和自然规律问题、天人关系问题、人性善恶问题、认识论和逻辑学问题等,把哲学研究伸展到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内容极为丰富,已包含着以后各个历史时期各种哲学观点的胚胎和萌芽,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 在商代和西周时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已经开始形成,武王伐纣时说“牡鸡无晨,牡鸡之臣,唯家之索。”,伯夷、叔齐事件,都为当时政治文化

先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

先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这个词我并不少听到,但如果不是听了一遍古代史,又借着完成考试作业的机会查阅了些资料的话,恐怕我还是会一听到这几个字脑海里就只能毫不犹豫的蹦出四 大发明、节气风俗、民间手工艺这么几个词,而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远远不止这些。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仁、义、礼、智、琴棋书画、三教九流、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十二生肖、宫廷文化、帝王学等等,是在中华民族悠长的历史中积淀下来的种种我们从来都无法忘记的东西。 从公元前2100年,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建立,一直到公元前221年“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其间1800多年历史,虽被称为是奴隶社会,但所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却是熠熠生辉,照耀着我们一直走到今天。这一时期被称作先秦。 不论是夏商时期的甲骨文,还是殷商的青铜器;不论是屈原的《离骚》,还是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都是先秦所留给我们的人类文明的历史标志。但是关于先秦,更值得说的是它的思想,在先秦这个学术思想自由,文化繁荣,百家争鸣的时期,诸子百家作为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

家争鸣的局面。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这一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诸子百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政治学术思想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诸子百家中以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的成就最为显著。 先秦儒家思想创始人是孔子。他的理论的核心是“仁”,主张“以德为政”,“节用而爱人”,他的思想包括礼乐制度、仁礼思想、孝道、命观等。孔子死后,“儒分为八”。至战国中期孟子成为代表人物。他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的伦理观是“性本善”。另一代表人物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亦则覆舟”,提出性恶论。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并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的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的完整,儒家的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的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的发展达到极致,被历代统治者所尊崇,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封建统治。它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一直被奉为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延续千年,深入人心,直至今日; 发源于山东的“中庸文化”也是孔孟对世界的重要文化贡献,

浅谈先秦时期的饮食文化

浅谈先秦时期的饮食文化 先秦时期,即秦朝建立以前的历史时期,若往前追朔可到远古时代,但有文明可言的,主要是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这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在历史的更迭过程中,中华民族孕育出了辉煌灿烂的文明,积淀下了广博厚重的文化,掀开尘封的历史书卷,仿佛看到了大漠孤烟的剑舞黄沙,也似乎听到了书案茶香边的素手抚琴,这边金戈铁马,那里朗月照花,历史的画面有着惊人的对比,却也出奇的瑰丽。当然,正是这丰富多彩的历史元素构成了中华民族壮阔不朽的文化奇观,令人叹为观止。作为中国文化摇篮的先秦也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此时期的文化犹如绚烂的花朵一样,每瓣花片都色彩艳丽,赏心悦目,而饮食文化作为其中的一瓣却也清新典雅,意味悠长。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礼仪之邦之称,知礼节,重仪式,这已成为千百年来的一种文化符号,并深深的印在炎黄子孙的心中。而最早的礼仪就是从先秦的饮食文化衍化来的,如《礼记·礼运》中所言“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因为在饮食的过程中,有着一整套系统完备的规范礼仪需要遵守,并在日后的演变中,逐渐形成为一种定制。并依此设立了森严的等级,用以区分不同身份,不同阶层人群的差异性,从而达到维护和巩固天子地位的目的,由此可见,在先秦时期,礼仪与饮食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提到饮食,顾名思义就是饮水和进食,这是维持机体活动最基本的能量来源,但就是这么简单的行为,却有着很大的讲究和学问。这些学问就渗透在饮食的具体操作和环节上,那一开始我们就从饮食的器具谈起,先秦的饮食器具一般可分为炊器、饮器、食器等,炊器主要为煮肉或蒸煮谷粱之用,而且根据不同的用途又可分为鼎、鬲、甗等,以鼎为例,其形状多为圆形,三足两耳,底可放薪柴,两耳可执,虽说简单,可在当时确是地位极高的等级器物,如周代列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士三”,不可僭越,等级差异非常明显。除此之外,饮器作为盛酒,温酒的器物,在种类上就较多一些,如爵、角、尊、彝、卣、壶、勺等,现单取爵来介绍,爵在形状上是前有长“流”,后有短“尾”,上有两柱,下有三足,此器为当时地位高之人所用,“爵”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渐转化为贵族地位的名称,如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食器作为进食的器具,主要有豆、簋、俎、盨等,在先秦也是非常重要的食用器具。 其次,先秦的饮食文化还以主食的种类和副食的多寡来区别尊卑之地位,而且各个等级由于社会地位的差异,从而导致所享受的食物也有不同。这一时期人们所食用的主食不外乎黍、稷、稻、麦、粱等,王公贵族可根据适宜的饭菜予以搭配,但对于平民百姓而言,其主食则以豆饭藿羹为主,而这些食物在古代主要是用来救荒的粗粮。在副食上,王公贵族才可享有肉食,所以就有了“肉食者谋之”的说法,对于普通百姓就有很大差异了,如《礼记》上严格规定:“庶人无故不得食珍”,可见,在先秦时期,从食物的享有程度来说,等级制也非常森严。 “筵席”在现代词汇中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名词出现的,而且有着特殊的含义,即宴请宾客饮食的场所,这一词语实际上也是从先秦的饮食文化衍生出来的,先秦时期的人们参加酒宴都是席地而坐,作为铺垫的东西可分为“筵”和“席”,它们是两种不同种类的坐具,一般来说,“筵”是用蒲草或是苇子做成的垫子,比席子小一些。所以,直到现在,仍有将去别人家吃请这一习俗,称为“吃席”或“坐席”。可见,先秦的饮食文化对于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先秦饮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有着其深厚而丰富的历史积淀,它不仅承载着几千年的沧桑,还构建起了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一脉相承,继往开来,生生不息。

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作业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十分频繁,如:孙武,齐人,后为吴将军;荀子,赵国人,游学于齐,三任“稷下学宫”“祭酒”;商鞅,卫人,西入秦,行变法令,相秦十年;李斯,楚人,为秦廷尉,丞相。由此可见,当时的人才流动() A.导致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B.促进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 C.促使井田制向小农经济演进 D.推动了新、旧社会的转型 答案 D 解析诸侯为了争霸而延揽人才,推动人才流动,诸侯争霸是人才流动的原因,故A项错误;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材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十分频繁,且各国任用他国人才做官,推动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故D 项正确。 2.(2019·华中师大附中月考)周公将从远古到殷商的礼仪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范化,孔子也一再强调自己“梦见周公”“吾从周”。但后世普遍认为儒家思想的开创者是孔子而非周公,这主要是基于孔子() A.将血缘纽带注入到政治秩序之中 B.更加注重等级规范和尊卑秩序 C.将礼乐制度改造为封建统治秩序 D.高扬道德自觉并关注人伦亲情 答案 D 解析将血缘纽带注入到政治秩序之中是指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出现于西周而不是孔子所为,故A项错误;更加注重等级规范和尊卑秩序也是指分封制与礼乐制度下等级秩序森严,是孔子从周的表现而不是儒家思想核心,故B 项错误;将礼乐制度改造为封建统治秩序的是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故C项错误;孔子儒家思想既关注了人文道德,也关注了血缘亲情,故D项正确。 3.(2019·中原名校联考)战国时期齐宣王多次向孟子问政,甚至像齐伐燕这

先秦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是指秦统一中国(BC221)以前的文学。包括盘古开天辟地、三皇五帝、夏商周。 第一章古代神话与远古歌谣 一、古代神话 周代以前的文学主要是神话和诗歌。 神话:在人们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马克思)即:1、神话的内容和现实性——反映了当时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2、艺术性——不是科学的反映是艺术的反映,通过幻想对现实进行了形象化的加工;3、不自觉——不是作家有意识的创作,而是受限于生产力、科学水平vs了解、征服自然力的愿望。(区分后来作家自觉运用神话题材、神化手法所创作的作品)亦称古代神话。 Eg.《山海经》《楚辞》《淮南子》 神话是通过幼稚的幻想故事,把自然力和古代英雄神化,表现远古时代人民的斗争精神和可贵的探索精神的一种原始时代的文学形式。幻想形式。Eg.女娲、后羿、大禹治水、刑天、夸父、精卫 中国远古神话Cf 外国古代神话—— 1、记载零散,并多有异说。没有专书。掌握文化的史官只重记实,把神话当做史实来曲解怀疑,思想界排斥神话之倾向(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春秋战国动乱,秦焚书; 2.多被历史化,与传说难分。神话和传说容易混淆,但从产生年代~神话较早传说较晚;从所写内容~神话神奇怪异,传说接近现实;塑造形象~神话是神,传说是人。神话VS迷信:神话表现了人们对自然力的不屈服,引导人积极向上;迷信表现了对自然力的无能为力,甘做奴隶,听从神的摆布,消极,被统治阶级用来制造宗教迷信。 3、从思想上说,比较突出为公为群的精神。大公精神(西方=个人英雄行为,张扬自我) 4、赞美勤劳与创造发明 二、远古歌谣 周代以前,亦即《诗经》之前的时代称远古。三皇时代已有诗歌 反映周代以前的诗歌水平的主要体现在《周易》中。群经之首。《周易》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著作,是占筮的参考书。多叙事个别抒情。已有赋比兴衬托等表情达意之手法,生动形象。 从古代神话和远古诗歌,我们认识到—— 1.文学与劳动有密切的关系,文学起源于以劳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文学中形象、抒情、节奏、对称诸因素,主要是在生产实践中被人们意识到的。 2、文学与宗教关系密切。上古时代的文化基本是神权支配下的文化。认识水平和 生产力低下==母体崇拜=图腾=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神化统治权文学的产生和成长也在宗教中受启发。 3.《诗经》是远古诗歌发展的结果

先秦文化

先秦文学 概说 主要大略介绍先秦文学的大概情况,以及先秦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和近年来学术界的科研成果,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先秦文学的重视,并正确地学习先秦文学。 简要向学生介绍本课程的内容、特点、学习意义、并布置有关参考书目。 重点在于向学生说明先秦文学的概貌、重点及学习的重要意义。难点在于要求和吸引学生去阅读有关参考书籍。 以讲述为主,要求学生抄写有关参考书目。 2课时 概说 先秦文学的概况、特点和地位 一、时间界限 先秦文学指的是秦代以前的人类社会长河,先秦文学指的是秦代建立以前的文学。这一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发生和初创期,对后代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作品类型 先秦文学的体裁主要包括,远古歌谣、远古神话、《诗经》、历史散文、诸子散文、楚辞等。 三、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有《诗经》、《春秋》、《国语》、《左传》、《战国策》、《论语》、《庄子》、《孟子》、《墨子》、《韩非子》、《荀子》、《离骚》及其他的楚辞作品等。 四、地位和影响 先秦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开端,在远古神话、诗歌、散文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文学体裁、表现手法、文学理论等方面对后代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远古歌谣和远古神话 主要大略介绍文学的产生及我国远古时代歌谣和神话的大概情况,分析我国远古时代歌谣和神话的特点,选讲一些代表作品,了解远古歌谣和神话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注意介绍近年来学术界的科研成果。 通过具体作品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程的内容、特点、学习意义、并布置有关参考书目。 重点在于向学生说明远古歌谣和神话的概貌、现存情况等,注意一些词语的理解。难点在于使能够阅读懂有关作品。 以讲述为主,要求学生抄写有关参考书目。 3课时 第一章远古歌谣和远古神话 一、文学的起源 文学起源于劳动。 二、远古歌谣和神话的概况及保存 远古歌谣现存的情况,远古神话现存的情况,保存远古神话的几部著作。 三、远古歌谣

(完整版)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概述 一、先秦文学界定 广义的先秦,指秦统一中国以前直至远古,包括原始社会(从远古传说中的尧、舜、禹的时代)、奴隶社会(夏、商、周、春秋时代)和封建社会确立的战国时代。 至于狭义的“先秦”,则主要指秦统一天下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从文学史的角度,应当说先秦文学是指广义的先秦文学,即上古至战国时期的文学。 二、先秦文学概况 1、上古文学:歌谣和神话 2、诗歌:《诗经》、《楚辞》 3、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三、先秦文学的特征 在这个阶段,先秦文学有三大主要特征: 其一,文学创作主体经历了由群体到个体的演变,个体的身份也不断变化; 1、群体创作时期,主要在文字产生以前这个时期,即群讴唱和。其主要作品当是劳动乐歌(含农事祭舞)。 2、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背景,巫觋作为个体文学创作者开始出现,出于巫术目的而创制的韵文是当时主要的作品。 3、商周之际到春秋人事受到重视,史官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或为新兴文化的代表,记人事,观天象,述旧典的史家散文,是当时重要的作品。 4、西周春秋时期学在官府,文化为贵族所垄断,贵族是此时期文学的主要创作者,他们所献诗、所采诗是这一时期留存后世最多的作品。 5、春秋战国之际到战国时期,在贵族和庶人之间兴起的“士”阶层,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诸子散文”是这一时期最多最具个性

的文学作品。 其二,先秦文学的形态,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是诗乐舞结合,这种状态成为先秦的一大景观; 其三,先秦文学的发展,是与先秦社会文化的发展相表里的。 1、夏商时代文化背景相同,都以巫文化最具代表性,故夏商文学也与原始宗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突出体现为直接为宗教活动产物的诗歌作品,可考资料较多。 2、自西周开始,中国进入了以礼乐为标志的理性文明阶段,社会制度由血亲面宗法,时代精神由敬畏鬼神到敬礼重德,因而周代文学更加关注历史、社会、人生,历史散文借修史来表达对现实的关注。 3、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表现出着眼现实,少及“天命”,自觉创新的共有文化气质,产生了不同于前代又风格各异的散文和诗赋。 上古神话 第一节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一、神话的概念 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二、神话产生的原因 原始人不能解释并掌握自然的规律,在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和无力,于是他们通过幻想,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随后又在生产劳动中塑造出英雄人物和神的故事。这就是古代神话产生的原因。 三、上古神话的记录和保存 我国古代神话没有得到完整系统的记录和保存。现存先秦及汉代古籍中,除《诗经》、《尚书》、《易经》、《左传》、《国语》、《墨子》、《庄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等书各有少量片断记载以外,以《山海经》、《楚辞》和《淮南子》保存较多,

先秦文化的特点

先秦文化的特点

先秦时期社会的哲学 奴隶社会及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的哲学。始自商周时期,至秦统一中国之前。 历史背景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中国进入奴隶社会,殷商和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中国奴隶社会保留了公社共同体形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土地属奴隶主国家所有,强迫奴隶集体耕作,春秋至战国初,由于铁器和耕牛的使用,产生了用个体生产代替集体耕作、用地主土地私有制代替奴隶主土地公有制的经济条件,宗族奴隶制在奴隶和平民的反抗斗争中逐渐瓦解。 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进行了反复的斗争和较量,封建制终于战胜了奴隶制,先后建立了魏、赵、韩、齐、楚、燕、秦7个封建国家。秦国实行封建化改革最晚,也最为彻底,商鞅变法的成功使秦国一跃而为战国后期的强国,奠定了后来统一中国的基础。封建制度的确立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生产的发展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先秦哲学随之产生和发展。 发展过程先秦哲学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中国哲学的萌芽、诸子前哲学和诸子哲学3个阶段:①萌

这个时期的思想斗争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情况,从而促进了哲学的繁荣。 主要派别先秦诸子哲学的主要派别有①儒家。这是创立最早、影响较大的一个学派。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其中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两个派别最有影响。②墨家。创始人是战国初年的墨子,他的哲学中包含有非命尚力和尊天事鬼的矛盾。墨子死后,“墨离为三”。战国后期,墨家的一派克服了墨子学说中的迷信成分,在唯物主义认识论、逻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③道家。传统认为老子是其创始人。他提出了一个以道为核心的系统完整的宇宙观,既有唯物主义的内容,又有唯心主义的成分。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通过相对主义走向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稷下道家则提出“精气”说,对老子的“道”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战国时期道家的一派还和名家、法家相结合,发展成为黄老之学,为后来的汉初统治者所推崇。④法家。其先驱为管仲、子产,真正奠基人是战国时期的李悝、商鞅、申不害等人。到战国末期,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完整的法治理论,他继承了老子和荀子哲学中的合

古代文学先秦文学名词解释

1.神话:是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时期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以“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中国在远古时代有过丰富的神话传说,但在中国古典文献中,除了《山海经》等书中记载神话比较集中外,其余则散见于经史子集等各类书中,往往只是片断,有故事情节的不多。 2.《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根据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而成,实际上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等方面的资料。神话“鲧禹治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就保存在《山海经》中。 3.神话历史化:所谓神话历史化,就是把神话看成是历史传说,通常的做法是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并把神话故事当作史实看待,构成了一些虚幻的始祖以及它的发展谱系。这一文化现象在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史中或多或少都出现过。这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之所以散失的一个重要原因。神话历史化的方法主要是删削和改造。在我国,神话的历史化在春秋早期就已出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提出“不语怪力乱神”。 4.《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作品内容十分广泛,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无论是在形式题材、语言技巧,还是在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 5.笙诗:又称“六笙诗”,是《诗经。雅》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诗的合称。据《仪礼》记载,这六篇诗用笙演奏,

1、中国文学史 先秦和神话

中国文学史 总绪论 第二节中国文学的演进 1、中国文学演进的原因 a)外部因素:()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汉代——汉赋、汉散文 汉末——建安文学 南北朝——南北文风 隋唐——文化繁荣(唐诗) 宋代——理学 元代——士人(元杂剧) 明中叶——商业经济、市民(小说) b)内部因素: i.文学发展不平衡 1.文体发展的不平衡 a)()和()是最早形成的两种文体,商代已经有用文字记载的诗文。 b)魏晋南北朝有时初具规模的()。唐代中期有了成熟的()。 c)宋金两代出现了()和(),标志着中国戏曲的形成。 2.朝代不平衡 a)汉代的赋、唐代的()、宋代的()、元代的()、明清两代的 ()。 3.地域的不平衡

a)不同的朝代,各地文学的发展不同: b)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体孕育生长,文体带有地方体色:()带有明显的楚 地特色;五代词带有鲜明的江南特色,()带有强烈的北方特色,()带有突出的南方特色; ii.相反相成的因素互相作用 ①俗与雅之间的转变 1.《诗经》中的( )本是民歌,经过孔子整理,到汉代被儒家奉为经典并加以解 释之后,就变雅。“国风” 2.南朝民歌产生于长江中下游的市井之间,引起梁陈宫廷文人的兴趣,促成了梁陈 宫体诗的产生。 3.词在唐代本是民间通俗的曲子词,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变得雅了起来。 ②各种文体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4.诗赋:诗者缘情,赋者体物。魏晋以后赋吸取了诗的特点,抒情小赋兴盛起来, 这是(赋的诗化);而在初唐,诗又反过来吸取赋的特点,出现了(诗的赋化)现象。 5.诗词:苏轼 6.词赋:周邦彦 7.文词:辛弃疾 8.传奇小说与诗词:词话、诗话 ③复古与革新之间的交替 9.初唐:齐梁诗歌——( )复古:推动盛唐诗歌的发展 10.唐中业:六朝骈文——()复古(三代两汉的古文):建立一种与道合一的文 学语言和文体。陈子昂、韩、柳 ④文与道之间的离合 11.文与道合,出现过诸如( )等优秀的作家。

先秦文化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 题库 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史教研室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2、神话的历史化 三.填空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 和,它保存在中。 四.简答 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五.论述 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 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2、赋比兴3、四家诗 三.填空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年间的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或连其诗篇数称,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 、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 、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 和。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毛诗正义》是西汉传,东汉笺,唐疏。《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 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 ,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阶段一课时3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作业)

课时3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山东德州期末)有人认为百家争鸣:“正是(战国时期)政治混乱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由此可见() A.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开始出现 B.诸子百家的主张一致 C.社会变革推动百家争鸣产生 D.诸子都认同民本思想 解析据材料“正是(战国时期)政治混乱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得出社会变革推动百家争鸣产生,故C项正确。答案 C 2.(2019·山西太原模拟)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 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 D.是宗法制瓦解的产物 解析据题干可知,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分化,士的分化与活跃,推动了百家争鸣的兴起,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改造世界,从而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故选C项。 答案 C 3.(2019·山东烟台模拟)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政见各异,但其理论目标都在论证“治道”。这说明诸子学派() A.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 B.具有相似的政治诉求 C.主张对社会革故鼎新 D.高度重视社会伦理道德 解析诸子百家虽政见各异,但都在论证“治道”,即治理国家的方法,说明诸

子学派都关心国家发展,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故A项正确。 答案 A 4.(2018·山东潍坊期末)《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孟子主张“民为贵,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反映了先秦儒家() A.主张以人为本 B.强调君民共治 C.强调贤人治国 D.提倡礼法并用 解析A项与材料中“民为贵,君为轻”“君舟民水”不符,故A项错误;君民共治指领导或者皇帝与民众一起治理国家事务,材料中“民惟邦本”“民为贵,君为轻”“君舟民水”都是从君民共治角度治理国家,故B项正确;C项与材料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不符,故C项错误;提倡礼法,与材料中“先秦儒家”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 5.(2016·10月浙江选考,3)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 A.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 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 C.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D.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 答案 B 6.(2019·山东滨州期中)面对战国时期社会秩序的重建,某思想家把希望寄托在发自每个人内在心性的,具有善良、忍让、尊敬、畏惧的良知良能上。为此,该思想家主张() A.知行合一 B.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C.实行仁政 D.以“兼爱”消除亲疏、贵贱 解析孟子主张“性本善”,与材料中“把希望寄托在发自每个人内在心性的,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二)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含答案

课时检测(二)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石家庄模拟)春秋后期,自由讲学蓬勃兴起。在齐国,国君还筑有宏大的稷下学宫,容纳数百千人,专供各派学者到此“不治而议论”。当时的自由讲学() A.均主张社会变型B.得到了各诸侯国的支持 C.否定了传统观念D.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解析:选D春秋后期诸子百家自由讲学,各派思想论争,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故D 项正确。A、B、C三项说法均太绝对,故排除。 2.(2018·昆明一中检测)春秋时期,孔子重新诠释了周礼,他并未将礼制规范强加于人,而是引导人们以血缘亲情为基点,推己及人,以此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将礼从外在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转化成了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据此可知,孔子() A.淡化了礼制中的等级观念 B.试图推动宗法制度的复兴 C.努力使礼制与时代相适应 D.对墨家思想的吸收与转化 解析:选C孔子主张“贵贱有序”、“爱有差等”,并没有淡化礼制中的等级观念,故A项错误;“以血缘亲情为基点”是为了“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而非试图推动宗法制度的复兴,故B项错误;孔子重新诠释了周礼,以血缘亲情为基点,强调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以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使礼制与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相适应,故C项正确;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墨子生活在战国时期,故D项错误。 3.(2018·孝义摸底)老子的名言有“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是,治国如同烹小鱼,不能急,不能用大火,不能总翻个,要用慢火适当烹饪。这反映了老子() A.以德治民的思想B.向往小国寡民的生活 C.休养生息的思想D.反对社会变革和战争 解析:选C以德治民是儒家的思想主张,故A项错误;材料中呈现的是老子的治国理念,不是老子的社会理想,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急,不能用大火,不能总翻个,要用慢火适当烹饪”即无为而治,故C项正确;材料“要用慢火适当烹饪”,并不等同于反对社会变革和战争,故D项错误。 4.荀子主张,上天降生百姓不是为了伺候君主的,相反,上天立下君主是为了人民。这一主张体现了() A.法治思想B.礼治思想 C.仁政思想D.民本思想 解析:选D荀子认为“上天降生百姓不是为了伺候君主的”,“上天立下君主是为

先秦历史文化学习感想

在商代和西周时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已经开始形成,武王伐纣时说“牡鸡无晨,牡鸡之臣,唯家之索。” ,伯夷、叔齐事件,都为当时政治文化的体现。然而当时的政治文化发展尚未成熟,各种思想激烈碰撞。各地部落的普遍现实存在和分封制的施行,加之政治军事兼并的不断发生,各国寻求治国之法,使得在东周时期各地各国学者们持有大相径庭的各种思想。交相辩难,百家争鸣。这是中国政治文化迅速发展并趋于成熟的时代。就中国的实际政治文化发展而言,百家之中对后世影响巨大的主要是儒家、法家、道家三派。除了儒、道、法三家以外,先秦还有阴阳家、名家等其学派。如阴阳家的代表人物邹衍提出的五德思想,是后世帝王统治国家的重要理由理论根据。每个朝代,都会宣扬五行中的“德”,以五德相克相生之理,确定其统治的合法性。再如名家的代表人物是公孙龙、惠施,名家研究名辩之学,启迪各派围绕“名”和“实”的问题反复辩难讨论,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的源流之一。 应该说,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虽成为后世政治文化发展的基座,但后人并不再像先秦这样竞相创造流派,而是以先秦各流派为基础,杂糅其他外来思想,或者相互融会贯通,进一步发展;或者借先秦流派的名与理论,阐述自己观点。 先秦诸子围绕人与、人与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重大问题,通过激烈的论争,首先提出了人道原则、自然原则、个性原则和群体原则。这些重大价值原则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所在。先秦诸子在价值问题上的论争,对中国文化有奠基之功。 而先秦诸子之所以能率先提出这些重大的价值原则,与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密不可分,先秦诸子能在这些重大问题上展开激烈的论战,也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首先,从社会性质来说,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学术上提倡百家争鸣,迎来了文化的空前繁荣。其次,这个时期由于铁器的广泛应用,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促使社会分工加剧,出现了一个知识阶层——士阶层。士阶层打破了奴隶社会的“学在官府”局面,大兴私人讲学之风,著书立说,创立学派,从而促使学派林立,学说各异。再次,在这一时期中华文化已经经历了长达几千年的积累,从仰韶文化,经过夏、商、周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突变时期。最后,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四分五裂,没有统一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思想可以自由地进行论争。就像庄子所说:“道术将为天下裂”。原来统一的“道术” 分裂了,于是诸子百家纷纷创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并就一些重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深深扎根于悠久的长河之中,在社会历史长河之中,有一个历史阶段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奠基阶段,这就是先秦时期。先秦诸子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些重大问题来展开论争,并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人道原则和自然原则,在群己关系上提出个性原则和群体原则,从此开启了一扇古代中国价值问题探讨的大门。 先秦诸子在价值问题上的论争主要围绕以下两方面展开: 一、人道原则和自然原则。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古代哲学主要通过天人关系来探讨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天既被赋予自然的因素,又被赋予道德因素。儒家倡导“天人合一”,这里的“天”侧重于天的道德因素,所以,儒家教化人要做“圣人”;而道家更多强调天的自然因素,所以,道家提倡人要做“真人”。 二、个性原则和群体原则。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先秦儒墨重视群体利益倡导人要过社会性的生活。与儒墨相对立的是道家杨朱的“为我”、“贵己”说,道家杨朱把个人的生命与社会的利益对立起来,主张“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这显然是避世之士的主张。 应当承认,先秦诸子各家在这些问题上的探讨,一开始并非十分合理,各派各家各有所偏,儒墨强调人道原则,老庄侧重自然原则。先秦诸子各家在激烈的论战中既相互攻击,构建自己的学术观点,同时又相互融合、吸收其他学派的合理观点,最终形成了比较合理的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第3讲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后作业含解析人民版

第3讲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十分频繁,如:孙武,齐人,后为吴将军;荀子,赵国人,游学于齐,三任“稷下学宫”“祭酒”;商鞅,卫人,西入秦,行变法令,相秦十年;李斯,楚人,为秦廷尉,丞相。由此可见,当时的人才流动( ) A.导致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B.促进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 C.促使井田制向小农经济演进 D.推动了新、旧社会的转型 答案 D 解析诸侯为了争霸而延揽人才,推动人才流动,诸侯争霸是人才流动的原因,故A项错误;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材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十分频繁,且各国任用他国人才做官,推动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故D项正确。 2.(2019·华中师大附中月考)周公将从远古到殷商的礼仪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范化,孔子也一再强调自己“梦见周公”“吾从周”。但后世普遍认为儒家思想的开创者是孔子而非周公,这主要是基于孔子( ) A.将血缘纽带注入到政治秩序之中 B.更加注重等级规范和尊卑秩序 C.将礼乐制度改造为封建统治秩序 D.高扬道德自觉并关注人伦亲情 答案 D 解析将血缘纽带注入到政治秩序之中是指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出现于西周而不是孔子所为,故A项错误;更加注重等级规范和尊卑秩序也是指分封制与礼乐制度下等级秩序森严,是孔子从周的表现而不是儒家思想核心,故B项错误;将礼乐制度改造为封建统治秩序的是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故C项错误;孔子儒家思想既关注了人文道德,也关注了血缘亲情,故D项正确。 3.(2019·中原名校联考)战国时期齐宣王多次向孟子问政,甚至像齐伐燕这样的重大决策,也向孟子征求意见。后因彼此政见不合,孟子要离开齐国,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这反映出( ) A.齐国学术氛围日渐宽松 B.孟子的思想在齐国受排斥 C.儒学无法迎合社会需要 D.士阶层的社会地位受重视 答案 D 解析材料未反映战国时期齐国政治氛围的宽松,故A项错误;材料“彼此政见不合”是孟子离开齐国的原因,与其思想受排斥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齐宣王多次向孟子问政”反映出儒家思想仍然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故C项错误;由齐宣王“向孟子问政”“重大决策

古代文学史(先秦文学和秦汉文学)

1、先秦文学的基本特征 ?应用性与现实性(诗乐舞结合) ?原创性与经典型 ?地域性(<<庄子>>是南方文化的代表) 2、上古神话的主题:自然神话,创世神话,英雄神话 3、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步是个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词。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订成书大约在公园钱6世纪。 ●诗经的采集:采诗说,汉代人认为周代设采诗之官到民间采诗,献于朝廷以了解民 情; ●献诗说,贵族、士大夫,针对朝廷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批评; ●删诗说 4、风: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共160篇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容诗乐舞合一,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5、今文三家诗: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 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晚出,盛行于世,今本《诗经》就死“毛诗”。 6、诗经的思想主题 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农事诗、燕飨诗、征役诗、怀人诗闺怨诗、婚恋诗、弃妇诗、怨刺诗 7、诗经的艺术成就 原创性和经典性 艺术创造有 ?、赋比兴的成功应用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即铺陈直叙。赋法可叙事、写景、抒情、如《豳风。七月》《卫风。氓》《郑风。溱洧》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和拟人。。比喻形式多种多样,有明喻、暗喻、正喻、反喻、借喻、博喻。如《卫风。硕人》《大雅。常武》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所谓兴,是指借助某种个别的、具体的物象或事项,通过类比联想,以借助起兴或托物起情来阐明特定情感意志的艺术表现手法。 ?、重章叠句 7、兴的三种情况:①、起协韵起头的作用,与下文在内容上无关。如《小雅。鸳鸯》《秦 风。黄鸟》②、起渲染环境、烘托环境的作用《郑风。风雨》③、具有比喻和象征的含义,并与全诗意境融为一体《周南。桃夭》桃花具有原创性;《秦风。蒹葭》以景衬情和叙事言情,凄婉朦脓的意境 8、诗经语言特点 ①、准确生动精炼,丰富多彩,特别是动词和形容词运用的相当精确 ②、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和音乐美 ③、或刻画形态,或模拟声音,或形容色彩,或表示内心活动,都能以少总多,情 貌无疑 9、诗经的艺术贡献 ⒈开创了古代抒情诗的优良传统; ⒉“风雅精神,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意识、道德意识

2020届高三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题: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一、选择题 1.(2018·福建福州一中模拟)甲骨文的“法”字,由去、水、鹿三部分构成,“法”字最早来源于母鹿产仔季节动物迁徙的启发,由此可以推断“法”字最早的本质内涵是( ) A.参天察地天命所归的正义思想 B.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办事准则 C.关注人类生命共同体的生存之道 D.古先民长期野外活动的生命感悟 解析到一定季节母鹿产仔要进行迁徙,这是“法自然”的结果,现代意义上的“法”意指标准、规范,人们必须按照“法”来行事,即体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办事准则,故B 项正确。 答案 B 2.(2018·吉林省吉林调研三)下表为有关甲骨文与金文的比较。据此可知( ) B.金文的造字方法来源于甲骨文 C.商朝的史料只有金文和甲骨文 D.金文作为载体是有历史意识的 解析甲骨文是商周时期的文字,不是记述商王朝兴亡的史书,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金文记载的内容,不能体现出金文的造字方法来源于甲骨文,故B项错误;金文与甲骨文是商周记载史实的文字,不是史书,故商朝的史料只有金文和甲骨文表述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金文是商朝记载史料的文字,记载了商朝的史实,故D项正确。 答案 D 3.(2019·山西太原模拟)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

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 ) 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 D.是宗法制瓦解的产物 解析据题干可知,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分化,士的分化与活跃,推动了百家争鸣的兴起,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改造世界,从而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故选C项。 答案 C 4.(2018·四川绵阳诊断一)《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这反映了孔子( ) A.经世致用的修史观念 B.会通古今的历史视野 C.秉笔直书的勇敢精神 D.高尚的学术道德修养 解析针对春秋战国分封制逐渐走向瓦解,为维护等级秩序,孔子作《春秋》,体现了经世致用的观念,故选A项。孔子作《春秋》体现作史为服务现实,B项错误;材料主要提及现实政治的变化促使孔子作史,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孔子的道德理想和政治诉求,D项错误。答案 A 5.(2018·博雅闻道联测一)孔子编订的鲁国编年史《春秋》始于鲁隐公元年,开篇第一句是:“元年春,王正月。”“王”即周天子。对孔子这样的书写,理解正确的是( ) A.诸侯国都采用周天子的统一纪年 B.表达了尊崇周天子的大一统思想 C.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要求 D.分封制度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 解析据题干“王(周天子)正月”可知,孔子依然强调尊崇周天子的大一统思想,故选B 项。孔子的《春秋》描写的是鲁国的历史,因而材料仅体现鲁国的纪年,A项错误;孔子时期,此时还不存在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要求,C项错误;春秋时期分封制度逐渐瓦解,D项错误。 答案 B 6.(2018·江苏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期中)面对战国时期社会秩序的重建,某思想家把希望寄托在发自每个人内在心性的,具有善良、忍让、尊敬、畏惧的良知良能上。为此,该思想家主张( ) A.知行合一 B.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C.实行仁政 D.以“兼爱”消除亲疏、贵贱 解析孟子主张“性本善”,与材料中“把希望寄托在发自每个人内在心性的,具有善良、忍让、尊敬、畏惧的良知良能上”相符,故选C项。 答案 C 7.(2018·山东日照校际联测)春秋晚期,孔子(前551~前479年)的弟子们因政治主张分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