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湖南中级园林工程师讲义(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

2016年湖南中级园林工程师讲义(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

2016年湖南中级园林工程师讲义(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
2016年湖南中级园林工程师讲义(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

一、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

第一节园林艺术布局基本原则

按照《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的解释:

园林艺术——在园林创作中,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自然和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园林布局——确定园林各种构成要素的位置和相互之间关系的活动。

因此,在园林创作中,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便有不同的布局原则。从创作的过程看(时间维),园林艺术的布局原则有:功能合理、分区明确;构思与立意(或称意在笔先);空间有序;景观丰富(多样性)。从创作的结果看(空间维),园林艺术的布局原则有:综合性与统一性;因地制宜,巧于因借;主题鲜明,主景突出;园林布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规定性。

第二节园林布局

一、园林布局形式

园林布局形式的产生和形成,是与世界各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地理条件等综合因素的作用分不开的。概括地讲,可以把园林布局的形式分为3类: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当然,随着园林事业的不断发展,新的园林布局形式层出不穷,其中的代表形式就是自由式园林(抽象式园林)。

1、规则式园林

这类园林又可以称之为“几何式”、“整形式”、“对称式”和“建

筑式”园林。埃及不仅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它的造园也独树一帜。从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起到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之前,西方园林主要以规则式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大台地园和19世纪法国勒·诺特平面几何图案式园林为代表。这类规则式园林有以下主要特征。

(1)中轴线:全园在平面规划上有明显的中轴线,并大抵依中轴线的左右前后对称或拟对称布置,园地的划分大都成为几何形体。

(2)地形:在开阔较平坦地段,由不同高程的水平面及缓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及丘陵地段,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水平台地倾斜平面及石级组成,其剖面均为直线所组成。

(3)水休:其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主要是圆形和长方形,水体的驳岸多整形、垂直,有时加以雕塑;水景的类型有整形水池、瀑布、喷泉、壁泉及水渠运河等,古代神话雕塑与喷泉构成水景的主要内容。(4)广场与道路:广场多呈规则对称的几何形,主轴和副轴线上的广场形成主次分明的系统;道路均为直线形,折线形或几何曲线形。广场与道路构成方格形式、环状放射形、中轴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布局。

(5)建筑:主体建筑组群和单体建筑多采用中轴对称均衡设计,多以主体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形成与广场、道路相组合的主轴、副轴系统,形成控制全园的总格局。

(6)种植规划:配合中轴对称的总格局。全园树木配植以等距离行列式、对称式为主。树木修剪整形多模拟建筑形体、动物造型,绿篱、

绿墙、绿门、绿柱为规则式园林较突出的特点。园内常运用大最的绿篱、绿墙和丛林划分和组织空问,花卉布置常为以图案为主要内容的花坛和花带,有时布置成大规模的花坛群。

(7)园林小品:园林雕塑、瓶饰、园灯、栏杆等装饰、点缀了园景。西方园林的雕塑主要以人物雕像布置于室外,并且雕像多配置于轴线的起点、交点和终点。雕塑常与喷泉、水池构成水体的主景。

规则式园林的规划手法,从另一角度探索,园林轴线多视为是主体建筑室内中轴线向室外的延伸。一般情况下,主体建筑主轴线和室外园林轴线是一致的。

2.自然式园林

自然式又称为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

中国园林,不论是皇家宫苑还是私家宅园,都是以自然山水园林为源流,发展到清代,保留至今的皇家园林,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园明园;私家宅园,如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等都是自然山水园林的代表作品。从6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后半叶传入英国。自然式园林的主要特征:

(1)地形:自然式园林的创作讲究“相地合宜,构园得体。”主要处理地形的手法是“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的“得景随形”。自然式园林最主要的地形特征是“自成天然之趣”,所以,在园林中,要求再现自然界的山峰、山巅、崖、岗、岭、峡、岬、谷、坞、坪、洞、穴等地貌景观。在平原,要求自然起伏、和缓的微地形。地形的剖面为自然曲线。

(2)水体:这种园林的水体讲究“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园林水景的主要类型有湖、池、潭、沼、汀、泊、溪、涧、洲、诸、港、湾、瀑布、跌水等。总之,水体要再现自然界水景。水体的轮廓为自然曲折,水岸为自然曲线的倾斜坡度,驳岸主要用自然山石驳岸、石矶等形式。在建筑附近或根据造景需要也部分用条石砌成直线或折线驳岸。

(3)种植:自然式园林种植要求反映白然界植物群落之美,不成行成排栽植。树木不修剪。配植以孤植、丛植、群植、密林为主要形式。花卉的布置以花丛、花群为主要形式。庭院内也有花台的应用。

(4)建筑:单体建筑多为对称或不对称的均衡布局;建筑群或大规模建筑组群,多采用不对称均衡的布局,全园不以轴线控制,但局部仍有轴线的处理。中国自然式园林中的建筑类型有亭、廊、榭、舫、楼、阁、馆、台、塔、厅、堂、桥等。

(5)广场与道路:除建筑前广场为规则式外,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的外形轮廓为自然式的。道路的走向、布列多随地形,道路的平面和剖面多为自然的起伏曲折的平曲线和竖曲线组成。

(6)园林小品:包括假山、石品、盆景、石刻、砖雕、石雕、木刻等。

3、混合式园林

所谓混合式园林,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主中轴线和副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一般情况,

多结合地形,在原地形平坦处,根据总体规划需要安排规则式的布局。在原地形条件较复杂,具备起伏不平的丘陵、山谷、洼地等,结合地形规划成自然式。类似上述两种不同形式规划的组合即为混合式园林。

4、自由式园林

自由式园林是随着园林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一种融传统意象与现代园景于一体的新型园林布局形式,它如园林百花园中正孕蕾绽开的一朵鲜花,已逐步显露出它的艳丽与芳香。自然式园林将园景的美学特点和自然景观加以高度概括,通过变形、集中、提炼,表现为既内含寓意,引人联想——反映表达一种观赏艺术思想主题内涵;又以直观优美的图案造型形式,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这种布局形式采用动态均衡的构图方式,它的线条比自然式的流杨而有规律,比规则式的活泼而有变化.形象生动、亲切而有气息.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景观特质。

园林形式的确定

1.根据园林的性质

2.根据不同文化传统来决定园林形式

3.根据意识形态的不同决定园林的表现形式

4.应根据自然条件、环境条件来决定园林形式

二、园林设计的方法

1.园林设计的特点

园林是一门时间和空间的综合艺术,同其他艺术的创作一样,

园林的构建必须根据园林的性质、规模、地形特点等因素运用地形、植物、建筑、道路广场、园林小品等设计要素,将设计者的思想感情融人其中,创造出舒适、优美的休憩环境。这谓之园林的创造过程。园林设计本身是个复杂的过程,它作为一个全新的内容完全不同于制图技巧的训练。园林方案设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五个特性,即创作性、综合性、双重性、过程性和社会性。

(1)创作性

设计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作活动,它需要创作主体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开放的思维方式。园林设计者面对各种类型的园林时,必须能够灵活地解决具体矛盾与问题,发挥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才能设计出内涵丰富、形式新颖的园林作品。对初学者而言,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应该是其专业学习训练的目标。

〔2)综合性

园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建筑工程、生物、社会、文化、环境、行为、心理等众多学科。作为一名园林设计者,必须熟悉、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

另外,园林本身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有道路、水体、广场、居住区绿地、公园、风景区等。因此,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3)双重性

作为一门设计课程,它的思维活动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之处,具有思维方式双重性的特点,园林设计过程可概括为“分析研究——构

思设计——分析选择——再构思设计——”如此循环发展的过程。在每一个“分析”阶段,设计者主要运用的是逻辑思维,而在“构思阶段”,主要运用形象思维。因此,平时的学习训练必须兼顾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个方面。

(4)过程性

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全面地分析调研,深入大胆地思考想象,不厌其烦地听取使用者的意见,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优化选择方案。设计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推敲、修改、发展、完善的过程。

(5)社会性

园林景观作为城市空间环境的一部分,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这种社会性要求园林工作者的创作活动必须综合平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个性特色二者的关系。只有找到一个可行的结合点,才能创作出尊重环境、关怀人性的优秀作品。

2.方案设计的方法

功能和形式对于设计者来讲,是始终要关注的两个方面。方案设计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先功能后形式”和“先形式后功能”两大类。它们最大的差别主要体现为方案构思的切入点与侧重点的不同。

“先功能”是以平面设计为起点,重点研究功能需求,再注重空间形象组织。从功能平面入手易于把握,有利于尽快确立方案,对初学者较适合。但是这种方法很容易使空间形象设计受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林形象的创造性发挥。

“先形式”则是从园林的地形、环境人手,进行方案的设计构思,重点研究空间组织与造型,然后再进行功能的填充。这种方法更易于自由发挥个人的想象与创造力,设计出富有新意的空间形象。但是后期的功能调整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初学者一般不宜采用。

上述两种方法,并非截然对立的,对于设计者而言,需要两种方式同时交替进行,在满足平面功能的同时,也要注重空间形式的表达。

纵观园林大千世界,各国家、各民族、各地区的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创造了无数的园林佳作。如果究其根本的创作方法,从设计的结果与形式来看,主要有3种方法,一是轴线法,二是山水法,三是综合法。

1.轴线法:轴线法即规则式园林的设计方法。

2.山水法:东方园林,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自然山水园就是山水法设计的典范。日本以及亚洲其它国家也普遍沿用。17世纪以后,英国等其它欧洲国家受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影响,也多有采用。

山水法的园林创作特点,就是把自然景色和人工造园艺术,包括园林五大要素的改造,两者巧妙地结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最突出的园林艺术形象,是以山体、水系为全园的骨架,模仿自然界的景观特征,造就成第二个自然环境。山水法造园,一般“地势自有高低”,那么“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即使原地形较平坦,也“开池浚壑,理石挑山”。用一句话概括,“挖湖堆山”法。“构园无格,借景有因”。所以,山水法的园林布局“巧于因借”,“精在合宜”。

3.综合法:

所谓综合法是介于绝对轴线对称法和自然山水法之间的园林设计方法,又称混合式园林。

第三节园林构图

一、园林绿地的构图原理

1.园林绿地构图的含义

所谓构图即组合、联系和布局的意思。园林绿地构图是在工程、技术、经济可能的条件下,组合园林物质要素(包括材料、空间、时间),联系周围环境,并使其协调,取得绿地形式美与内容高度统一的创作技法,也就是规划布局。这里,园林绿地的内容,即性质、功能用途是园林绿地构图形式美的依据,园林绿地建设的材料、空间、时间是构图的物质基础。

2.园林绿地构图的特点

⑴.园林是一种立体空间艺术。园林绿地构图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规划设计,绝不是单纯的平面构图和立面构图。因此,园林绿地构图要善于利用地形、地貌、自然山水、绿化植物,并以室外空间为主又与室内空间互相渗透的环境创造景观。

⑵.园林绿地构图是综合的造型艺术。园林美是自然美、生活美、建筑美、绘画美、文学美的综合。它是以自然美为特征,有了自然美,园林绿地才有生命力。因此,园林绿地常借助各种造型艺术加强其艺术表现力。

⑶.园林绿地构图受时间变化影响。园林绿地构图的要素如园林

植物、山、水等的景观都随时间、季节而变化,春、夏、秋、冬植物景色各异,山水变化无穷。

⑷.园林绿地构图受地区自然条件的制约性很强。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如日照、气温、湿度、土壤等各不相同,其自然景观也不相同,园林绿地只能因地制宜,随势造景,景因境出。

3.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要求

⑴.园林绿地构图应先确定主题思想,即意在笔先,还必须与园林绿地的实用功能相统一,要根据园林绿地的性质、功能用途确定其设施与形式。

⑵.要根据工程技术、生物学要求和经济上的可能性进行构图。

⑶.按照功能进行分区,各区要各得其所,景色分区要各有特色,化整为零,园中有园,互相提携又要多样统一,即分隔又联系,避免杂乱无章。

⑷.各园都要有特点、有主题、有主景,要主次分明,主题突出,避免喧宾夺主。

⑸.要根据地形地貌特点,结合周围景色环境,巧于因借,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避免娇揉造作。

⑹.要具有诗情画意,它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特点之一。诗和画,把现实风景中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上升为诗情和画境。园林造景,要把这种艺术中的美,把诗情和画境搬回到现实中来。实质上就是把我们规划的现实风景,提高到诗和画的境界。这种现实的园林风景,可以产生新的诗和画,使之能见景生情,也就达到并具有了诗情

画意。

4. 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

(1)统一与变化

园林构图的统一变化,常具体表现在对比与调和、韵律、主从与重点、联系与分隔等方面。

①.对比与调和:

对比的手法很多,在空间程序安排上有欲扬先抑,欲高先低,欲大先小,以暗求明,以素求艳等。现就静态构图中的对比与调和分述如下:

形象的对比:

体量的对比:

方向的对比:

开闭的对比:

明暗的对比:

虚实的对比:

色彩的对比:

⑻质感的对比:

②.韵律节奏:园林绿地构图的韵律节奏方法很多,常见的有:

简单韵律:

交替的韵律

渐变的韵律:

起伏曲折韵律:

拟态韵律:

交错韵律:

在园林布局中,有时一个景物,往往有多种韵律节奏方式可以运用,在满足功能要求前提下,可采用合理的组合形式,能创作出理想的园林艺术形象。所以说韵律是园林布局中统一与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③.主从与重点:

主与从:关于主从关系的处理方法,大致有下列两方面。

●组织轴线,安排位置,分清主次。

●运用对比手法,互相衬托,突出主体。

重点与一般:重点处理常用于园林景物的主体和主要部分,以使其更加突出。此外,它也可用于一些非主要部分,以加强其表现力,取得丰富变化的效果。因而重点处理也常是园林布局中有意识地从统一中求变化的手段。

一般选择重点处理的部分和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以重点处理来突出表现园林功能和艺术内容的重要部分,使形

式更有力地表达内容。

●以重点处理来突出园林布局中的关键部分,

●以重点处理打破单调,加强变化或取得一定的装饰效果,

④.联系与分隔:

园林布局的联系与分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园林景物的体形和空间组合的联系与分隔:

立面景观上的联系与分隔:

上述对比与调和、韵律、主从与重点、联系与分隔都是园林布局中统一与变化的手段,也是统一与变化在园林布局中各方面的表现。在这些手段中,调和、主从、联系常作为变化中求统一的手段,而对比、重点、分隔则更多地作为统一中求变化的手段。

所有这些统一与变化的各种手段,在园林布局中,常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必须综合地,而不是孤立地运用上述手段,才能取得统一而又变化的效果。

园林布局的统一还应具备这样一些条件,即要有园林布局各部分处理手法的一致性。一个园子要差不多一致,如建筑材料处理上,有些山附近产石,把石砌成虎皮石,用在驳岸、挡土墙、踏步等各方面,但样子可以千变万化;园林各部分表现性格的一致性,如用植物材料表现性格的一致性,墓园在国外常用下垂的、攀援的植物(如垂柳、垂枝桦、垂枝雪松等)体现哀掉、肃穆的性格,我国的寺庙、纪念性园林常用松柏体现园子的性格,如长沙烈士陵园、雨花台烈士陵园的龙柏,天坛的桧柏,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油松;园林风格的一致性,如我国园林的民族风格,在布置时就应注意,中国古典园林中还不适宜建小洋楼,使用植物材料也不适宜种一些国外产的树木或整形式的东西。如果缺乏这些方面的一致性,仍可能达不到统一的效果。

(2)均衡与稳定

1.均衡:均衡可分为对称均衡与非对称均衡。

2.稳定:

(3)比例与尺度

(4)比拟联想

园林构图中运用的比拟联想的方法,简述如下:

1.概括祖国名山大川的气质,摹拟自然山水风景,创造“咫尺山林”的意境,使人有“真山真水”的感受,联想到名山大川,天然胜地,若处理得当,使人面对着园林的小山小水产生“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联想,这是以人力巧夺天工的“弄假成真”。

我国园林在摹拟自然山水手法上有独到之处,善于综合运用空间组织、比例尺度、色彩质感、视觉感受等等,使一石有一峰的感觉,使散置的山石有平岗山恋的感觉,使池水有不尽之意,犹如国画“意到笔未到”,使人联想无穷。

2.运用植物的姿态、特性,给人以不同的感染,产生比拟与联想,如:

松——象征坚强不屈,万古长青的英雄气慨。

竹——象征“虚心有节”,节高清雅的风尚。

梅——象征不屈不挠,英勇坚贞的品格。

兰——象征居静而芳,高雅不俗的情操。

菊——象征贞烈多姿,不怕风霜的性格。

柳——象征强健灵活,适应环境的优点。

枫——象征不怕艰难困苦,晚秋更红。

荷花——象征廉洁朴素,出污泥而不染。

迎春——象征欣欣向荣,大地回春。

这些园林植物,如“松、竹、梅”有“岁寒三友”之称,“梅兰竹菊”有“四君子”之称,常是诗人画家吟诗作画的好题材,在园材绿地中适当运用,增色不少。

3.运用园林建筑、雕塑造型产生的比拟联想。园林建筑雕塑造型常与历史事件、人物故事、神话小说、动植物形象相联系,能使人产生艺术联想。如蘑菇亭、月洞门、水帘洞、天女散花等使人犹入神话世界,雕塑造型在我国现代园林中应该加以提倡,它在联想中的作用特别显著。

4.遗址访古产生的联想。我国历史悠久,古迹文物很多,存在许多民间传说、典故、神话及革命故事。遗址访古在旅行游览中具有很大吸引力,内容特别丰富,如北京圆明园将建成遗址公园。上海豫园的点春堂、杭州的岳坟、灵隐寺、苏州的虎丘、西安附近临潼的华清池等。

5.风景题名题咏对联匾额、摩崖石刻所产生的比拟联想。好的题名题咏不仅对“景”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含意深、韵味浓、意境高,能使游人产生诗情画意的联想。如西湖的“平湖秋月”,每当无风的月夜,水平似镜,秋月倒影湖中,令人联想起“万顷湖面长似镜,四时月好正宜秋”的诗句。

题咏也有运用比拟联想的,如陈毅同志“游桂林”诗摘句“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洞穴幽且深,处处呈奇观。桂林此三绝,足供一生看。春花娇且媚,夏洪波更宽。冬雪山如画,秋桂馨而丹”。短短几句把桂林“三绝”和“四季”景色特点描写得栩栩如生,把实境

升华为意境,令人浮想联翩。

题名、题咏、题诗确能丰富人们的联想,提高风景游览的艺术效果。

二、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手法

1.景与景的感受

所谓“景”即风景、景致,是指在园林绿地中,自然的或经人为创造加工的,并以自然美为特征的,那样一种供作游憩欣赏的空间环境。

景是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感官而接受的。没有身临其境就不能体会景的美。从感官来说,大多数的景主要是看,即观赏,如花港观鱼,卢沟晓月;但也有许多景,必须通过耳听、鼻闻、品味等才能感受的,避暑山庄的“风泉清听”、“远近泉声”是听的。广州的兰圃,每当兰花盛开季节,馨香满园,董老赞曰“国香”。名闻中外的虎跑泉水龙井茶只有通过品茶才能真正地感受。景的感受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随着景色不同,以一种以至几种感官感受,如鸟语花香、月色江声、太液秋风等均属此类景色意境。

不同的景引起不同的感受,即所谓触景生情,这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我国传统园林里更为突出。

2.景的观赏

⑴景的观赏

可分为动与静,即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在实际游览中,往往是

动静结合,动就是游、静就是息,游而无息使人筋疲力尽,息而不游又失去游览的意义。一般园林绿地规划应从动与静两方面要求来考虑,园林绿地平面总图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动态观赏的要求,应该安排一定的风景路线,每一条风景路线应达到像电影片镜头剪辑一样,分境头(分景)按一定的顺序布置风景点,以使人行其间产生步移景异之感,一景又一景,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观赏过程。分景设计是为了满足静态观赏的要求,视点与景物位置不变,如看一幅立体风景画,整个画面是一幅静态构图,所能欣赏的景致可以是主景、配景、近景、中景、侧景、全景,甚至远景,或它们的有机结合,设计应使天然景色、人工建筑、绿化植物有机地结合起来,整个构图布置应该像舞台布景一样,好的静态观赏点正是摄影和画家写生的地方。静态观赏有时对一些情节特别感兴趣,要进行细部观赏,为了满足这种观赏要求,可以在分景中穿插配置一些能激发人们进行细致鉴赏,具有特殊风格的近景、特写景等,如某些特殊风格的植物,某些碑、亭、假山、窗景等。

(2)观赏点与景物的视距

人们赏景,无论动静观赏,总要有个立足点,游人所在位置称为观赏点或视点。观赏点与景物之间的距离,称为观赏视距。观赏视距适当与否对观赏的艺术效果关系甚大。人的视力各有不同,正常人的视力,明视距离为25 厘米,4千米以外的景物不易看到,在大于500 米时,对景物存在模糊的形象,距离缩短到250-270 米

时,能看清景物的轮廓,如要看清树木、建筑细部线条则要缩短到几十米之内。在正视情况下,不转动头部,视域的垂直明视角为26-30°,水平明视角为45°,超过此范围就要转动头部,转动头部的观赏,对景物整体构图印象,就不够完整,而且容易感到疲劳。粗略估计,大型景物,合适视距约为景物高度的3.3 倍。

小型景物约为3倍,合适视距约为景物宽度的1.2倍。如果景物高度大于宽度时,则依垂直视距来考虑,如景物宽度大于高度时,依据宽度、高度进行综合考虑,一般平视静观的情况下,以水平视角不超过45°,垂直视角不超过30°为原则。

16.大型喷泉的合适视距约是喷泉高的()倍。

A.2B.3.3C.5D.7

(3)俯视、仰视、平视的观赏

观景因视点高低不同,可分为平视、仰视、俯视。居高临下,景色全收,这是俯视。有些景区险峻难攀,只能在低处瞻望,有时观景后退无地只能抬头,这是仰视。在平坦草地或河湖之滨,进行观景,景物深远,多为平视。俯视、仰视、平视的观赏对游人的感受各不相

同。平视观赏:平视是视线平行向前,游人头部不用上仰下俯,可以舒服的平望出去,使人有平静、安宁、深远的感觉,不易疲劳。平视风景由于与地面垂直的线条,在透视上均无消失感,故景物高度效果感染力小,而不与地面垂直的线条,均有消失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因而对景物的远近深度有较强的感染力。平视风景应布置在视线可以延伸到较远的地方,如园林绿地中的安静地区,休息亭榭,休、疗养区的一侧等。西湖风景的恬静感觉与多为平视景观分不开。俯视观赏:游人视点较高,景物展现在视点下方,下部60 以外的景物不能映入视域内,鉴别如果视线向前,不清时,必须低头俯视,此时视线与地平线相交,因而垂直地面的直线,产生向下消失感,故景物愈低就显得愈小,“一览众山小”,过去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说法,就是这种境界。俯视易造成开阔和惊险的风景效果,如泰山山顶、华山几个峰顶、黄山清凉台都是这种风景。仰视观赏:景物高度很大,视点距离景物很近,当仰角超过13°时,就要把头微微扬起,这时与地面垂直的线条有向上消失感,故景物的高度感染力强,易形成雄伟、庄严、紧张的气氛。在园林中,有时为了强调主景的崇高伟大,常把视距安排在主景高度的一倍以内,不让有后退余地,运用错觉,感到景象高大。旧园林叠假山,让人不从假山真高考虑,而将观点安排在近距离内,好像山峰高人蓝天白云之中。颐和园佛香阁,在从中轴攀登时出德辉殿后,抬头仰视,视角为62°,觉得佛香阁高入云端,就是这种手法。平视、俯视、仰视的观赏,有时不能截然分开,如登高楼、峻岭,先自下而上,一步一步攀登,抬头观看是一组一组仰视景物,登上最

高处,向四周平望而俯视,然后一步一步向下,眼前又是一组一组俯视景观,故各种视觉的风景安排,应统一考虑,使四面八方高低上下都有很好的风景观赏,又要着重安排最佳观景点,让人停息体验。

第六节园林造景

一、造景的手法和类型

造景,即人为地在园林绿地中创造一种既符合一定使用功能又有一定意境的景区。人工造景要根据园林绿地的性质、功能、规模,因地制宜地运用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去规划设计。现就景在园林绿地中的地位、作用和欣赏要求,将造景的手法分述如下:

1.主景与配景

景无论大小均有主景与配景之分,就整个园林而言,主景是全园的重点、核心,它是空间构图中心,它往往体现园林的功能与主题,是全园视线的控制焦点,在艺术上富有感染力。园林的主景,按其所处空间的范围不同,一般包括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指整个园子的主景,一个是指园子中由于被园林要素分割的局部空间的主景。配景起衬托作用,可使主景突出,像绿叶扶红花一样,在同一空间范围内,许多位置、角度都可以欣赏主景,而处在主景之中,此空间范围内的一切配景,又成为欣赏的主要对景,主景与配景相得益彰。突出主景的方法如下。

(1)主体升高

(2)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的焦点

(3)对比与调和

园林艺术原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表现技法 1线条图2水墨渲染图3水彩渲染图4钢笔徒平画5马克笔表现(钢笔+马克,淡彩+马克)6模型制作7彩铅景观表现8电脑绘制平面及效果图 一、园林:广义的园林泛指居住区、工矿区、机关学校、休疗养区等专用园林绿地及 广场街道、花园、儿童乐园、体育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等公共使用的园林绿地而言。 狭义的园林指公共园林而言 定义: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利用并改造自然山水地貌或人为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培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工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适用、经济、美观 3明确问题A园林以山、水体、职务、建筑为要素B园林的功能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C 园林要有文化品位 4相关名词 绿地: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还是人工栽植的,只需要植物这一种要素 绿化:指运用植物材料建成绿地的手段,以取得环境效应为主,包括城市园林绿化、荒山绿化、农园林网绿化 立意:园林设计的总意图,即,造园的设计思想 造景:人为的为园林绿地创造一种既符合一定使用功能,又有一定意境的景区。 障景:园林中凡是能够抑制视线、引导空间屏障的景物的手法成为障景 生态设计:是一种取代有限的、人工的、不经济的传统设计的新途径,其目的就是要创造更自然的景观,提倡用种群多样性结构复杂和竞争自由的植被类型 5、园林与绿地的区别:园林通常包括四要素——地貌、水体、建筑和植物,强调人的使用,这种使用通常以观赏、游憩或居住为主。绿地则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目的和功能,并只包括植物这一要素。 二、园林美 唯物主义的美学观:1、人的感觉是没得源泉2、美感来源于客观世界 园林没事园林设计师在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生活美的高度领悟后所产生的审美意识与园林形势的有机统一。现代园林美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生活没和艺术美的高度统一 (1)自然美来源于自然,任何不加入人工雕琢的自然事物(2)生活没事人们对现实生活的需求的满足程度(3)艺术美是生活美和自然美的高度提炼 2园林美的主要内容 (1)山水地形美:地形改造、引水造景、地貌利用、土石假山 (2)借用天象美:节日月淤血、云吴晓光等天象造景 (3)再现生境美:消防自然、创造人工植物群落和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4)建筑艺术美:园林建筑是画龙点睛之笔 (5)工程设施美:游道廊桥、奸杀水晶、电照光影、给水排水 (6)文化景观美:风景园林常为宗教圣地或历史古迹所在地,其中景名景序、门栏对联、摩崖石刻、字画雕塑 (7)色彩音响美:蓝天白云、花红柳绿、粉墙灰瓦、风声 (8)造型艺术美:用艺术造型来表现某种精神、象征、利益、标志,以及体型、线条美。(9)旅游生活美(10)联想意境美 三、园林艺术 1定义: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艺术 主要研究园林创作的艺术理论,其中包括园林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园林设计的艺术构思和总

05601园林艺术原理

05601园林艺术原理 1.园林规划设计的知道思想? 1).要搞好园林规划设计,必须具备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必须贯彻实用、经济和美观相结合的规划设计原则。 3.继承与创新也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 2.什么是园林?园林,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园林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 3.什么是绿化?绿化泛指除天然植被以外的,改善环境而进行的树木花草的栽植。广义绿化园林范畴。 3.什么是园林四要素?园林四要素是土地、水体、植物和建筑。 名词解释 公共园林:包括花园、街心花园、小游园以及道路绿化等。其中公园包括市公园、区公园、文化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森林公园、雕塑公园、体育公园、科学公园、交通公园、游乐园、纪念性公园、文物古迹公园以及各种专类性花园等。 4.园林学的研究范围是什么? 园林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和大地景观三个层次。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园林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按绘画原则创造的,一类是按建筑原则建造的。 5.什么是园林艺术? 园林艺术主要研究园林创作的艺术理论,其中包括园林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园林设计的艺术构思和总体布局,园景创造的各种手法、形式美构图的各种原理在园林中的运用。 6.园林美的内容(简答) 园林美的内容括规则与不规则的形式。 7.什么是艺术美? 艺术美是自然美和生活美的拨高。 8.园林美是什么? 园林美是艺术美和自然美与生活的高度统一。 9.★园林风格(名词解释) 园林风格指反映国家民族文化传统、地点特点和风俗民情的园林艺术形象特征和时代特征。 10、西方园林代表及特点? 西方园林代表: 意大利:台地式园林 英国:自然风景或景致式园林 法国:几何规则图案或园林 11、园林风格的类型: 中国古典园林最突出风格——山水造景。 园林风格类型分规则式与自然式,规则不对称式和混合式。 12、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力求神似;2、诗情画意;诗情画意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3、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揉; 13、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及时特征?现代园林的特征:1、把过去孤立的、内向的园转变为开敞的、外向的整个城市环境。从城市中的花园转变为花园城市,就是现代园林的特点之一。2、园林中建筑密度减少了,以植物为主组织的景观取代以建筑为主的景观。3、丘陵起伏的地形和建立草坪,代替大面积的挖湖堆山,减少土方工程和增加环境容量。4、新材料、新技术、新的园林机械,在园林中应越来越广泛。5、增加生产内容、养鱼、种藕以及栽种药用和芳香植物等。6、强调功能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进行植物配置。7、体现时代精神雕塑,在园林中的应用日益增多。 ★8、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的异/同? 异:各自特点.同:①以小见大(始终贯穿)②讲究园林的内涵,追求诗情画意的意境;③受审美观的影响,追求颜色朴素(自然色)的素雅;④以古典植物的造景为主; ⑤地形改造模仿自然“景为人作,宛自天开”。 9、园林绿地的规划(判断) 园林绿地的规划就是布局、起战略性的作用; 10、西方园林的代表及地形改造手法有何不同?(简答) 西方园林代表:意大利:台地式园林;法:几何规则式园林;英:自然风景式园林; 地形改造手法有何不同: 意大利传统风格成梯状台地; 法国多平地,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几何形规则式园林。 英国园林多丘陵,是属于自然式。 填空“艮岳”的万寿山已土石兼用,成为摹移山水向写意山水的过滤的标志;为明清的写意山水奠定了基础。 名词解释 假山是从土山开始,逐步发展到叠石为山的。园林中的假山则是模仿真山,创造的风景的手法。 土包石、石包山的含义? 土包石是将石埋在土中,露出峰头,仿佛天然土山中露出石骨一样。多流行于日本庭园传统手法日本的堆山。 ★假山造型艺术的要求(简答) 假山造型艺术的要求:(一)要有宾主;(二)要有层次;(三)要有起伏;(四)要有来龙去脉;(五)要有曲折回抱;(六)要有疏密、虚实。 什么是置石的方式? 置石的方式分为:特置、对置、群置和散置。特置石是太湖石的标准;以太湖石的瘦、透、漏、皱的评价作为品评峰石的标准。标准分为四点:透、漏、瘦、皱。 名词解释 所谓对置并非对称布置,而是把岩石在门庭、路口、道路两侧以及桥头等处作对应布置。作为对置的岩石在数量、体量以及形态上均无须对等,可挺可卧,可坐可偃,可仰可俯,只求在构图上的均衡和在形态上的呼应,这样既给人以稳定感,亦有情的感染。 (名词解释)群置 群置应用多数山石互相搭配点置,称为群置或聚点。 置石的三不等 置石的三不等原则为:石之大小不等、高低不等、间距远远不等。 填空置石要注意石身之形状和纹理,宜立则产,宜卧则卧,纹理和背后均需一致,不要悖其道而行之。 粉壁置石“借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是追求诗情画意的最好佐证。 人工水体的类型是什么? 人工水体的类型是规则式、拟自然式和混合式三种。 人造自然式水体的类型 人造自然式水体的类型分为拟自然式和流线型。 瀑布的类型 按瀑布的形锡和势态分;直落工、叠落式、散落式、水帘式、薄膜式、喷射式。 喷泉的基本类型? 喷泉有喷水式、溢水式和溅水式等三种基本类型。 什么是设计喷水的喷泉的原则? 设计喷水式喷泉的主要原则是:在多风的特点,应使用短而粗的水柱;而欲造成高远和戏剧性的喷水效果,则应选择在弱风地点,以免溅湿游赏者的衣履。溢水式喷泉习惯上都设在有屏障的位置,设计时无须考虑风的因素。 什么是分割水体采用的形式? 分割水体采用的形式是汀步堤、岛、桥廊分割水体单元,增加空间层次和深度增加水体景深层次。 名词解释 风景是以自然物为主体所形成的,能引起美感的审美对象,而且必定是以时空为特点的多维空间,具有诗情画意。 填空 园林和风景名胜,是由许多孤立的、连续或继续的风景,以某种方式组接和流能所构成的空间境域。 判断

园林艺术概论

园林艺术概论 ,一, 颐和园属于廓如亭,占地面积134平方米。紫禁城的护城河——52米 美国近代园林之父——奥姆斯特德。园林定义:用艺术的手段,处理人,建筑与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一门科学。 中国第一位园林工程院院士——汪菊渊 1992年国家级园林城市只有三个,北京,合肥,珠海 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水木,营造建筑和布臵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三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级的皇家公园: 承德避暑山庄——8460亩,是中国现有的最大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清漪园——河水清且涟猗,——4350亩,其中昆明湖为1750年乾隆年间建造 天坛——4095亩, 1、皇家园林 2、私家园林: 苏州园林,渔隐,——1、拙政园 2、留园 3、网师圆,陶渊 明,4、环秀山庄 5、狮子林 6、沧浪亭,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 情,7、藕园 8、艺圃 9、退思园 3、寺观园林: 佛教、佛寺、道观 4、邑郊园林:

1、西安芙蓉园 2、鲁迅故乡,绍兴东湖,郭沫若先生曾提名叫:桃花园, 世界园林的两种规划形式: 1、自然山水园林 2、规则式园林 烈士园林:规则式的园林,营造一种沉痛的氛围 世界园林三大流派: 1、以中国园林为代表的东方自然山水园:颐和园——挖湖堆山 2、以法国凡尔赛为代表的欧洲规则式中轴对称园林 3、西亚热带园林——中东地区被评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泰山、黄山、福建武夷山、四川峨嵋山。 ,二, 园林的要素: 1、地形与水体,在园林艺术中,地形起决定性作用, 扬州“瘦西湖”:护城河演变而成 北京护城河宽52米 湖泊:中国有36个西湖, 杭州西湖福州小西湖,“西湖”:一江春水向东流西高东低北京年降雨量可达500-600毫米 新疆吐鲁番年降雨量仅达3毫米,中国降雨量最小, 台湾年降雨量可达到6000多毫米,最大, 2、水 3、道路: 4、建筑:亭,花架,篮子 5、装饰艺术:书法,绘画

园林艺术原理试题与解答[1]

一、名词解释 1、园林艺术 2、节奏 3、韵律 4、比例 5、尺度 6、框景 7、意境 8、花坛 9、借景 10、绿篱 二、简答题 1、常用造景方法有哪些 2、怎么用植物色彩来造景 3、花坛与花镜的设计要求 4、园林美是形式美与内容美的高度统一,主要内容有哪些 5、园林空间有哪些类型,植物能够成哪些类型 6、地形的功能有哪些 7、俯视、仰视、平视景观的区别与联系。分别适用于什么场所的造景方法 8、前景的处理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9、什么是风景序列,类型有哪些,举例说明 10、意境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解答: 一、名词解释 1、园林艺术:将大自然中风景令人心旷神怡的部分集中起来形成的完美整体,并以建筑的方式来安排花草树木、水池等的一种对环境艺术处理的理论和技巧。 2、节奏:变化复杂,通过强烈的变化,无规律的,能使人产生高山流水的意境。 3、韵律:一种有规律的变化,重复是产生韵律的前提,简单有力,刚柔并济/

有规律,但又自由地抑扬起伏变化,从而产生富有感情。 4、比例:一般只反映景物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数比关系,而不涉及具体尺寸。 5、尺度:指园林景物、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习见的某些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 6、框景:凡利用门框、窗框、树框、山洞等,有选择地摄取另一空间的优美景色,恰似一幅嵌于境框中的立体风景画,称为框景。 7、意境:借景抒情,于情于景,情景交融。 8、花坛: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按照整形或半整形的图案栽植观赏植物以表现花卉群体美的一种园林设施。 9、借景:有意识的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可透视、感受的范围中来,称为借景。 10、绿篱:凡是由灌木或小乔木以近距离的株行距密植,栽成单行或双行,紧密结合的规则的种植形式。 二、简答题 1、常用造景方法有:(1)主配手法:主景是全园的核心与重点,是风景园林的构图中心;配景则是陪衬主题,使主景更加突出。(2)层次与景深:前、中、后景三大层次。(3)借景: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4)对景,分景,框景,夹景,漏景,添景,点景,题景等。 2、(1)单色处理:形成统一的感觉。(2)对比色处理:产生强烈和鲜艳的感觉。(3)调和色处理:温和浪漫的感觉。(4)渐层:一种颜色由浅到深,或色相的逐渐转弯,给人以宁静柔和的感觉。(5)中性色运用:灰白绿等。(6)色

园林艺术原理试题b卷答案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类型: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2. 中国四大名园:避暑山庄、颐和园、拙政园、留园。 3. 我国造园中选石有六要素:质、色、纹、面、体、姿。 4.园林的概念及四要素:山石,水体,植物,建筑。 5. 我国古典园林意识形态: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 三、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借景的种类。 答:〈园冶〉认为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几种。 (1),远借:把园外远处的景物组织进来,所借景物可以是山,水,树木,建筑等。与绘画中的“三远”有密切联系。如颐和园借香山(西山),玉泉山;寄畅园借惠山;济南大明湖借千佛山;避暑山庄借僧帽山,馨锤峰,苏州寒山寺登枫江楼可借狮子山,天平山,灵岩峰等。远借可望不可及,发人瑕思。(2分)

(2),邻借(近借>:借取临近之景,主要指园外临近之景。周围环境是临借的依据,周围景物,只要是能够利用成景的都可以利用,不论是亭阁,山水,花木,塔庙。例如,避暑山庄邻借周围的八庙;苏州沧浪亭内缺水,而临园有河,则沿河做假山,驳岸和复廊,不设封闭围墙,从园内通过漏窗可领略园外景色,园外隔河与漏窗也可望园内,园内外隔为一体。(2分) (3),仰借:系利用仰视所借之景观,借居高之景物,仰借之景物常为山峰,瀑布,高阁,高塔之类。仰观可以体验‘高山仰止”的心情,田而产生肃然起敬的意念。如颐和园佛香阁对于从下而上的仰观者所起的效果。(2分) (4),俯借:指利用俯视所借之景物。许多远借也是俯借,登高才能远望,俯视有“一览众山小”的感受。中国有重九登高之民俗,故不少名胜居高临下,建楼起塔,可以体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效果。如广州镇海楼,高据越秀,乌瞰羊城,珠海若浮,虎门在望;武昌黄鹤楼耸峙江干,俯临九派,一泻千里,气不可挡;(2分) (5),应时而借:利用一年四季,一日之时,由大自然的变化和景物的配合而成。比如一日来说,日出朝霞,晓星夜月;以一年四季来说,眷光明媚,夏日原野,秋天丽日,冬日冰雪。就是植物也随季节转换,如春天的百花争艳,夏天的浓荫覆盖,秋天的层林尽染,冬天的树木姿态。(2分) 2.简述园林意境的创造手法。 答:风景园林意境的创造主要有以下途径: (1)形象:如一峰立石,可以想为美女或仙女;

最新一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

一园林艺术及设计原 理

一、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 第一节园林艺术布局基本原则 按照《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的解释: 园林艺术——在园林创作中,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自然和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园林布局——确定园林各种构成要素的位置和相互之间关系的活动。 因此,在园林创作中,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便有不同的布局原则。从创作的过程看(时间维),园林艺术的布局原则有:功能合理、分区明确;构思与立意(或称意在笔先);空间有序;景观丰富(多样性)。从创作的结果看(空间维),园林艺术的布局原则有:综合性与统一性;因地制宜,巧于因借;主题鲜明,主景突出;园林布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规定性。 第二节园林布局 一、园林布局形式 园林布局形式的产生和形成,是与世界各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地理条件等综合因素的作用分不开的。概括地讲,可以把园林布局的形式分为3类: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当然,随着园林事业的不断发展,新的园林布局形式层出不穷,其中的代表形式就是自由式园林(抽象式园林)。 1、规则式园林

这类园林又可以称之为“几何式”、“整形式”、“对称式”和“建筑式”园林(图2-6、图2-7)。埃及不仅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它的造园也独树一帜。从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起到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之前,西方园林主要以规则式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大台地园和19世纪法国勒·诺特平面几何图案式园林为代表。这类规则式园林有以下主要特征。 (1)中轴线:全园在平面规划上有明显的中轴线,并大抵依中轴线的左右前后对称或拟对称布置,园地的划分大都成为几何形体。 (2)地形:在开阔较平坦地段,由不同高程的水平面及缓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及丘陵地段,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水平台地倾斜平面及石级组成,其剖面均为直线所组成。 (3)水休:其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主要是圆形和长方形,水体的驳岸多整形、垂直,有时加以雕塑;水景的类型有整形水池、瀑布、喷泉、壁泉及水渠运河等,古代神话雕塑与喷泉构成水景的主要内容。 (4)广场与道路:广场多呈规则对称的几何形,主轴和副轴线上的广场形成主次分明的系统;道路均为直线形,折线形或几何曲线形。广场与道路构成方格形式、环状放射形、中轴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布局。 (5)建筑:主体建筑组群和单体建筑多采用中轴对称均衡设计,多以主体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形成与广场、道路相组合的主轴、副轴系统,形成控制全园的总格局。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6版)复习笔记-第6章 园林与风景建设【圣才出品】

第6章 园林与风景建设 一、概说 1.自然式山水田园形成的基础 (1)理论观念 “天人合一”的思想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 (2)自然环境 中国山河壮丽、景象万千的自然环境启发人们热爱自然、讴歌自然的无限激情。 2.唐代之前中国的园林的发展 (1)文明社会初期 人们把自然环境当作是畋猎、渔樵、游娱等物质生活享受的场所,如商、周时期的“囿”、“苑”、“台”等。 (2)汉代时期 汉代的帝苑以长安西郊的上林苑规模最大,也属皇帝的猎场、庄园和离宫的性质,其中除了建有大批宫殿外,还广泛收集了全国各地的珍奇果木禽兽。 (3)汉末至南北朝时期 道家思想则大行其道,人们形成有独立意义的山水审美意识,对山水的认识从物欲享受提高到“畅神”的纯粹精神领略阶段。 ①晋代 a.发展原因 第一,晋室南迁,中原士大夫大量逃亡江南,尽情享受江南秀丽风光并讴歌自然之美。

第二,帝王造园受到当时思想潮流的影响,欣赏趣味向追求自然美方面转移。 第三,名士高逸和佛徒僧侣为逃避尘嚣而寻找清静的安身之地,促进了山区景点的开发。如东晋时以王、谢为首的士族聚居于建康、会稽一带,选择山水佳妙处构筑园墅。 b.发展表现 第一,王羲之等人在会稽兰亭的集会和他们的诗集、陶渊明的田园诗和《桃花源记》、谢灵运的山水诗和《山居赋》,就是讴歌自然美的代表作。 第二,建康(今南京)、会稽(今绍兴)、吴郡(今苏州)等士族聚居之地,私家宅园和郊区别墅相继兴起。 第三,都城建康,苑园尤盛,帝苑以华林、乐游两园为最著名,大臣之园多近秦淮、青溪二水及钟山之阳。 ②南朝 a.发展原因 帝王宗室对山水的欣赏与追求和时尚所趋并无二致,苑囿风格有明显改变。 b.发展表现 第一,开池筑山、表现自然美为目标的园林出现。 第二,出现城郊风景点。这是一种众人共享的公共游览区,既可畅览远山平川之美,又能丰富城市的轮廓线,是继承台榭发展而来的风景观赏建筑。 3.唐宋至明清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发展 (1)理景的普及化 ①总体趋势

园林艺术原理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 ●园林:园林就是由地形地貌与水体、建筑构筑物与道路、植物、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 件、艺术布局等方面综合组成的统一体。 ●园林美:就是以自然形态的物质材料为主题(山、水、植物)创造而形成兼具再现、表现特点的三度空间 的风景美。游赏者的审美活动必须在这一风景空间中完成。 ●景观:由环境形象所构成的可以被人们所感知的形式信息,具有图形性与象征性,能表达出特定环境的功 能内容。 ●动态景观:按一定观赏路线,综合考虑成景因素的点、线、面布局,系统地布置多种景点,让人们在行进中 观赏连续运动变化的景物,步移景异,形成系列景观,如颐与园的排云殿 ●静态景观:视觉空间相对静止,通常以定点观赏,一般要在人流比较集中,易停留的最佳观赏点来组织视点 与景物之间的关系,如浙江的千岛湖。 ●实体:一些空间限制因素,如山坡。虚体:各实体间所形成的空旷地域,如山谷。 ●对比:把两种性质极端不同的形体组合成图画,显示出强烈冲击性而产生美感 ●调与:把性质相同或类似的造型放在一起。 ●节奏:音响运动的轻重急缓形成节奏 ●韵律:在流动的过程中,加以组织与统一,产生运动中的秩序 ●稳定:给人以安定舒适愉快的感觉,园林中常见体量上用下大上小。颜色上浅下深,降低重心 ●对称:保持景物均衡的一种形式(由中心设一中轴线,左右上下完全相同)对称的造型。给人平静,舒适感觉 (静止美),感觉庄重,严肃,有气魄,但显得呆板,不亲切 ●均衡:轴线的左右两边造型不同,但份量感相同,感觉平均 ●不对称均衡(拟对称均衡):造型也有安全感,由于造型可以任意变化,故造型生动活泼(动态美),广泛应用 于自然式园林布置中 ●比例:要素本身、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的长宽高尺度就是否合宜,(空间、形体、体量的关系) ●尺度:构筑物局部或整体与人之间的制约关系。包括:自然尺度、夸张尺度与亲切尺度 ●空间:西方将空间表现为具有一定几何形象的关系,明确的景,东方则表现为不定的,模糊的或把有限空间 象征为一种宏大的空间概念,对空间的理解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主配手法:就就是要突出主景。具体手法有:主景升高、轴线与风景视线、动势法、面向朝阳 ●主景升高:在空间高程上加以突出(为了使构图的主题鲜明、构图更加明确)主景升高对周围景物起控制 作用,不受任何风景的干扰,还可以造成仰视风景,形成特殊的感染力 ●动势:一般四面环抱的空间(如水面、广场、庭院等)、周围次要的景物往往具有动势,区域一个焦点(具有 向心性),主景宜布置在这个点上 ●借景:根据造景的要求,通过视点与视线的巧妙组织,把空间之外的景物纳入观赏视线之中的构景处理 ●园冶(ye):“园林巧于因借,精于体宜”、“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 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疃,尽为烟景”。 ●直接借景:利用有资借取的景物,将其巧妙地组织于画面中,使空间景象层次丰富,景深清晰,视线开展,扩 大空间感受。 ●间接借景:借助平静的水面、镜面的映射与反射物体形象的构景方式。 ●抑扬手法:即就是解决景的藏与露的关系,按照其划分空间的作用与艺术效果分为障景、隔景 ●障景:凡就是抑制视线而又能引导空间转折的屏障景物都可称为障景 ●隔景:根据一定的构景意图,借助分割空间的多种手段,将园景分割成不同的景区与功能区,使景观各具特 色,避免相互间的视线干扰与人流干扰 ●急转:两种不同空间组织中用很实的物体,如密林、山丘、建筑实墙 ●缓转:变画自然,给人感觉平静,如疏林、空廊、漏窗、水面分隔或在两空间中设置过渡空间 ●框景:利用类似画框的门框、窗框、洞框及一些树木的枝条,有选择地摄取一定的另一空间的景色。 ●夹景:运用透视消失与背景的构图处理,在人的活动游览两侧,设抑制视线引导行进方向的景象,把人的视

园林艺术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园林: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2造园学:研究造园的学问。传统的造园学同样是以研究园林的设计,施工与维护为主要内容的科学。 3公共游豫园林:指的是具有天然景观特点并逐渐被开发建成为有大量著名游览点,带有公共性质的游憩场所.。 4囿:中国古代工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 5苑: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有宫室和别墅,供帝王居住、游乐、宴饮的一种园林类型。 6古典园林: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视觉无尽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造的“第二自然” 7皇家园林:古代帝王或皇室享用的,以游乐、狩猎、休闲为主,兼有政治、居住等功能的园林。 8私家园林:古代官僚、文人、地主、富商所拥有的私人宅园。 9寺庙园林:指寺庙、宫观和祠院等宗教建筑的附属的附属花园。 10视点:游人所在的位置称为赏景点或视点。 11视距:视点(赏景点)与景物之间的距离。 12花境:是园林中从规则式构图到自然式构图的一种过渡的半自然式的种植形式。 13基础栽植:凡在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部附近种植植物,都称为基础栽植。 14蹬道:叠置在浓荫林丛,或类似密林之中,用石板或石子叠置而成 15障景:障景又称抑景,是抑制视线,屏障景物并具有引导空间变换、取得意外景观的手法。 16.借景:根据造景的要求,通过视点和视线的巧妙组织,把空间之外的景物纳入观赏视线之中的构景处理。17.对置:(在建筑物前两旁对称地布置两块山石,以陪衬环境,丰富景色(百度)) 18群植:指相同树种的群体组合,树木的数量较多,以表现群体美为主。考虑植物生态习性,模拟自然群落。19透景:美好的景物被高于游人视线的地物所遮挡,须开辟透景线,这种处理手法叫透景。 20《园冶》:明末造园家计成著,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造园专著,全面总结了造园经验,从园林的总体格局到个体设计,从园林要素到建造手法都有详细论述,被外国专家尊称为造园的鼻祖。 21计成:明代,生于万历年间,工诗善画,造园艺术造诣极高,曾经建造过多座著名园林,在扬州寤园之中完成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造园专著《园冶》。 22园林建筑:是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物,常见的有亭、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等建筑物。 23.园林建筑小品:园林中供休息、装饰、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使用的小型建筑设施。一般设有内部空间,体量小巧,功能简明,造型别致,富有情趣,讲究适得其所。 24 石矶:是与水体密切联系的一种叠石,模仿的是自然岩石河床,湖岸略突出水面的景象。 25 花街铺地: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妙构,用的是卵石、碎砖、碎的瓷片等废物,组成图案精美,色彩丰富的地纹。 二、列举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列举叠山石常用的石材类型。 1、湖石类:太湖石、巢湖石 2、黄石类:江浙黄石、西南紫砂石 3、乱圆石类:花岗岩、砂砾岩 4、剑石类:北京青云片、广西槟榔石、斧劈石 5、吸水石或水上石类 6、其他石类:昆山石、宜兴石、灵璧石 2、列举园林中模仿自然界的水体形式。P96-99 ①池塘②湖泊③江河④山溪与古涧⑤濠濮⑥瀑布⑦渊潭⑧天池⑨源泉 3、列举园林单体建筑类型。P104-107 ①厅堂②轩馆③斋台④楼阁⑤榭舫⑥廊桥⑦亭⑧佛塔⑨桥 廊: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楼廊 桥:大水面架桥一般尺度较大,小水面架桥,又处于人流较少之幽静环境是,桥的尺度要小,当桥与假山、岩壁相邻时,桥更应短小而平,以对比的手法衬托山势的高大险峻。 汀步:在池水狭窄处设块石,微露水面,使人跨步而过。

种植设计笔记

总论 1.种植设计的概念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是园林绿化以及园林景观营造的基础。它是根据园林布局或空间整体规划的要求,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综合了美学、生态学以及经济学等各个方面,使植物能发挥出它们的园林功能,充分展示出它们的观赏特性,有效的进行环境的美化与绿化。 2.现代园林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的代表作品有美国纽约中央公园 以美国公园运动的兴起为标志,并把奥姆斯特德尊称为现代园林之父 3.中国古典园林种植风格的形成及其特点 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理念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以及中国人的自然观和社会文化观的折射和反映。中国古代占主流的自然观是“天人合一”,古人认为“人”和“天”存在着一种有机联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古人认为“道”是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普遍规律,世界万物均遵循“道”而变化发展,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哲学思想影响了中国人对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文以明道”成为艺术创作的普遍宗旨。 传统园林种植设计正是在“天人合一”和“文以明道”两大理念的指导下处理和自然、社会文化的关系,由此发展出一系列理性和浪漫交织的设计理法,并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的两大特色:妙造自然的外形和丰富的人文思想内涵。 4.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种植设计两大特色 天人合一文以明道 5.中国园林艺术的总纲领 6.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的营造法式 7.立地温度三基点

每种植物都有其生长的最低、最适、最高温度,称为温度三基点。 8.大气污染导致选择树种的三种情况 ①在污染严重的工厂、厂区等的绿化中避免选择不抗污染树种,应在选择抗污染树种的基础上再考虑景观效果。 ②在居民聚集的地方应适当选择一些指标性种类,以直观测定和了解被污染的情况,及时解决问题。 ③在城市道路绿化中,注意选择抗性较强,且能有效吸尘、净化空气的植物种类。 9.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空间感 10.亨利阿诺德树木的间隔距有关半开敞空间封闭空间垂直空间 亨利阿诺德在其著作《城市规划中的树木》中介绍,在城市布局中,树木的间距应为3-5米,如果树木的间距超过了9m,便会失去视觉效应。 ⑴开敞空间:仅用低矮灌木及地被植物作为空间的限制因素。这种空间四周开敞,外向,无隐秘性,并完全暴露于天空和阳关之下 ⑵半开敞空间:该空间与开敞空间相似,它的空间一面或多面部分受到较高植物的封闭,限制了视线的穿透。 ⑶覆盖空间:利用具有浓密树冠的遮荫树,构成顶部覆盖而四周开敞的空间。 ⑷完全封闭空间:这类空间的四周均被中小型植物所封闭。 ⑸垂直空间:运用高而细的植物能构成一个方向直立、朝天开敞的室外空间。 11.行道围合连接的概念? 围合:完善大致由建筑物或围墙所构成的空间范围。当一个空间的两面或三面是建筑和墙,剩下的开敞面则用植物来完成整个空间的“围合”或完善。 连接:连接是指植物在景观中,通过将其他孤立的因素从视觉上将其连成一完整的室外空间。像围合那样,运用植物材料将其他孤立因素所构成的空间给予更多的围合面。连接形成是运用线型的种植植物的方式,将孤立的因素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完成空间的围合。 12.形式美原理? 植物的形式美是植物及其“景”的形式在一定条件下人的心理上产生的愉悦感反应。它由环境、物理特性、生理的感应三要素构成。形成三要素的辩证统

园林艺术原理讲义

绪论 0.1风景园林学的内涵及主要研究内容 0.1.1风景园林的概念 园林(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 or Landscape Garden) 我国著名学者解释: 陈从周《说园》: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成的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 孙筱祥《园林艺术及园林设计》 园林是由地形、地貌和水体、建筑构筑物和道路、植物和动物,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和艺术布局等方面的综合组成体。 汪菊渊《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 在一定地域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果、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而成的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园林艺术: 按照一定艺术构思,利用特殊材料构成的时、空环境. 如:扬州个园艺术构思,四季假山园。 特殊材料:建筑、植物、山石、水体、道路,气象要素。 风景园林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 是研究人类居住的户外空间环境、协调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一门复合型学科. 研究内容涉及到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是综合考虑气候、地形、水系、植物、场地容积、视景、交通、构筑物和居所等因素在内的景观区域的规划、设计、建设、保护和管理。 0.2 中西方园林的发展

0.2.1传统园林 世界园林三大发源系统——中国、西亚、希腊 东方园林——中国园林为代表,崇尚自然。 西方园林——法国园林为代表,强调轴线、对称,几何图案美。*中国---囿、宫苑、自然山水园。 *西方---古埃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 法国:雷.洛特(A n d r e l e N o t r e)几何式园林。 英国:布朗(L a n c e l o t B r o w n)自然风景园。 0.2.1中国古典园林 *西周的灵囿——园林的雏形 *秦汉的建筑宫苑 *魏晋南北朝——自然山水园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唐宋时期——写意山水园 *明、清时期——山水宫苑和江南私家园林 0.2.1中国古典园林 1)西周的灵囿——园林的雏形 2)秦汉的建筑宫苑 3)魏晋南北朝—— 自然山水园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对园林布局颇有启示。 谢灵运《山居赋》,是其经营山居别业的感受。 4)唐宋时期——写意山水园 a.绘画、文学影响园林。 b.园林创作追求诗情画意。 如:王维的辋川别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5)明、清时期——山水宫苑和江南私家园林 a.集园林之大乘。 清代表作:北京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 b.最早的园林专著问世。 明代计成《园冶》:

江南园林艺术特色分析 以江苏境内沧浪亭园为例

摘要:江南古典园林以其造园多样形式、深远意境、巧妙布局等特色甲于天下。本文以沧浪亭为例,从造园形式、造园意境、规划布局三个方面进行简单分析,尤以沧浪亭漏窗的装饰特色、漏窗的图案象征性、空间美感以及从借景对景的角度来分析沧浪亭漏窗的艺术性,以便突出漏窗这种艺术实体在江南园林美学中存在的不可或缺性。 关键词:沧浪亭;漏窗;意境;形式;规划; 沧浪亭始建于宋代,是江南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家园林之一。取“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之意,名亭曰:“沧浪亭”。沧浪亭和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方式一样,运用地形、建筑、植物、水体、道路、园林小品等要素进行构园 1.选地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占地面积1. 1 hm2。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4年)诗人苏舜钦遭贬谪流寓来苏,因感其原址高爽静僻,野水萦绕,遂以四万钱购得,始在水旁筑亭,取名“沧浪亭”。后园几经荒废。清康熙35五年(公元1696年)重修,改建沧浪亭于土阜之上,并建轩、廊等建筑,临池造石桥作为入口处,成为今日沧浪亭的布局基础。 2.布局 沧浪亭以清幽古朴见长,布局和风格在苏州诸名 园中别树一帜。苏州的其他园林,往往以高墙围绕, 自在丘壑。沧浪亭则不落同响,敢于破格,大胆借取 外景,一反高墙深院的常规,融园内园外为一体,具 有山林野趣,向以“崇阜广水”为其特色。以往这里 “积水弥数十亩”,船只可以自由航行,现在园前水面 仍很宽广,在苏州各园中尚属难得。布局以山为主, 水绕园外,成为外景,建筑环山布置。因葑溪河绕园 而过,故未入其园先借河成景。沧浪亭则外临清池, 一泓清水绕园而过,河流自西向东,绕南而出,流经 园的一半。此布局融园内外景于一体,借助“积水弥 数十亩”的水面,扩大了空间,造成深远空灵的感觉。 3.漏窗 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窗户的作用是通风、采光,而园林中的漏窗除了具有通风采光的作用外,还具有着与一般住宅的窗不同的特色,《园冶》中称漏窗为“漏砖墙”,亦称“漏明墙”。苏州、上海一带通称“花墙洞”。北方称“花砖墙”或“透空砖墙”。漏窗大多分布在园林建筑的分隔墙面上,以长廊和半通透的庭院为多,形式多样,位置灵活多变,使呆板的墙壁充满了生动的气息,使游人在穿过长廊的时候能够跟着漏窗的变化看到不同的景色,产生动观的意境。 3.1漏窗的装饰性 沧浪亭内曲廊壁上嵌有各式漏窗,共有108种式样,无一雷同,在苏州园林中独一无二。穿过走廊各式各样的漏窗让游人应接不暇,漏窗的外观各式各样,漏窗镂空的花纹也是绚烂多彩。

#网上百度-园林艺术与设计原理试题

园林艺术原理试题及答案纲要 一 一.填空(20分,每空0.5分) 1.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适用、经济、美观。 2.园林的形式为四类: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和自由式。 3.颐和园中的廓如亭和南湖岛通过十七孔桥的连接达到拟对称均衡的效果。 4.园林中的墙,常作成漏花墙或栅栏墙,这就打破了实墙的沉重闭塞感,产生虚实对比的效果。 5.园林中小型景物的合适视距约为景物高度的3倍。宽度大于高度的景物,合适视距约为景物宽度的1.2倍。 6.园林组景观可分为“实线”和“虚线”。“实线”是指导游路线,“虚线”是指赏景视线。 7.在水体岸坡角度小于土壤安息角时,可用种植草地和地被植物(或自然护坡)的方法,来固着岸坡;当土壤坡度小于土壤安息角,则须以人工砌筑保护性的驳岸来固着岸坡。 8.园林广场按性质和功能可分为集散方法,休息广场、生产广场。 9.园路的坡度有横坡和纵坡两种,横坡的坡度为1.5-3%左右,纵坡主路一般为0.3-8%,最大纵坡为7-9%。 10.亭主要具有休息、观景和点景的作用。 11.廊通过漏景、框景、隔景以增加景深,对园林风景的展开起着一定的组织作用。 12.假山表现于外的形体之美为瘦、透、漏、皱、丑。 13.园林中常风的种植类型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树林、绿篱、花池、草坪、花坛、花境、花台等。 14.绿篱根据其高度可分为矮篱、中篱、高篱和树墙。 15.汀步附近0.2m范围以内,水深不得大于0.5m。 二.名词解释(20分,每个5分) 园林设计: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布置园路途径,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境域的过程。 立意:园林设计的总意图。即,造园的设计思想。 造景:人为地为园林绿地创造一种,既符合一定使用功能,又有一定意境的景区。障景:园林绿地中凡是能抑制视线,引导空间屏障的景物的手法称为障景。 三.简答题(40分,每题10分) 1.举两例说明苏州拙政园的园主如何寄情于景来创造园林景观的。 答:苏州拙政园园主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还乡而兴建了拙政园,因此在造成园时借景抒情,来表达自己的失意以及平淡疏朗、自身高洁的心境。 例:远香堂前的荷花池、和谁同座轩、听雨轩。(可任选两个并展开论述) 2.以颐和园中的佛香阁为例,说明如何运用园林手法来表达特殊的景观效果。 答:佛香阁处于颐和园的至高点,在看此景时,人们观赏的视角达到630,应采用仰视进行观赏。以达到佛香阁在人们心目中崇高的地位的景观效果。 或者:到佛香阁的台阶每级为40cm以上,以达到拜佛很艰难的景观感受。 3.以德国柏林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墓为例说明如何展开景观序列。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平时作业

2014《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平时作业 1.怎样体现园林植物景观序列的季相与色彩布局? 答:园林植物是风景园林景观的主体,然而植物又有其独特的生态规律,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利用植物个体与群落在不同季节的外形与色彩变化,再配以山石水景,建筑道路等,必将出现绚丽多姿的景观效果和展示序列。一般园林中,常以桃红柳绿表春,浓荫白花主夏,黄叶秋果属秋,松竹梅属冬。 2.简述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与中国园林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 1.中国与英国风景式园林都注重自然美,两者者均以大自然为创作的本源 2.同属不规整的自然式园林, 3.造园风格上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风景式园林都属自然式风格 4.花木等植物是中英风景园林造景的重要材料和手段。花木应用都以自然美为艺术准则,树木多采取不规则的孤植, 丛植, 片植等形式。丛植和片植的林地边缘也呈不规则的形式,常起到隔景、藏景的作用, 以增加景色的层次和变化。不同点 一、特点比较 1.中国风景式园林擅长小中见大、师法自然,还要本于自然而又高出自然,英国风景式园林虽能本于自然但因为没有明确的意境营造未能达到高于自然的境界 2.中式是一种写意自然,更富想像力。中国园林追求“天人合一”的象征创意。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则是一种本色自然,以理性、客观的写实,更舒展开阔与真切生动,英国风景园显示肯定客观世界美的朴野 3. 英国风景式园林对于现代城市的影响比中国古典园林对城市的影响要深刻得多。它所崇尚的疏林草地至今依然是现代城市公园的基本语汇。 二、造园风格的比较 两者之间由于文化背景和民族习性的不同, 差异较大。 英国园林从总体而言面积都较中国古典园林大, 并以天然的真山真水为造园基址。 中国古典园林, 特别是私家园林则面积较小, 景物摹效于自然, 即以精炼概括的手法, 用人工的力量来再现天然的景色, 以达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成”意境 3.简述园林艺术的审美与实用功能的统一性。 答:园林艺术是审美与实用功能相结合的艺术。从园林的定义、与工艺美术类比、园林的游赏功能和精神功能等方面分析。 4.简述园林艺术的特征。 答:(1)园林艺术的综合性。

《园林艺术与设计原理》试题及答案

《园林艺术与设计原理》试题及答案 《园林艺术与设计原理》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适用、经济、美观。 2、园林的形式为四类: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和自由式。 3、颐和园中的廓如亭与南湖岛通过十七孔桥的连接达到拟对称均衡的效果。 4、园林中的墙,常作成漏花墙或栅栏墙,这就打破了实墙的沉重闭塞感,产生虚实对比的效果。 5、园林中小型景物的合适视距约为景物高度的3倍。宽度大于高度的景物,合适视距约为景物宽度的1.2倍。 6、园林组景观可分为“实线”与“虚线”。“实线”是指导游路线,“虚线”是指赏景视线。 7、在水体岸坡角度小于土壤安息角时,可用种植草地和地被植物(或自然护坡)的方法,来固着岸坡;当土壤坡度小于土壤安息角,则须以人工砌筑保护性的驳岸来固着岸坡。 8、园林广场按性质和功能可分为集散方法,休息广场、生产广场。

9、园路的坡度有横坡和纵坡两种,横坡的坡度为1.5-3%左右,纵坡主路一般为0.3-8%,最大纵坡为7-9%。 10、亭主要具有休息、观景和点景的作用。 11、廊通过漏景、框景、隔景以增加景深,对园林风景的展开起着一定的组织作用。 12、假山表现于外的形体之美为瘦、透、漏、皱、丑。 13、园林中常风的种植类型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树林、绿篱、花池、草坪、花坛、花境、花台等。 14、绿篱根据其高度可分为矮篱、中篱、高篱和树墙。 15、汀步附近0.2m范围以内,水深不得大于0.5m。 二、名词解释 园林设计: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布置园路途径,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境域的过程。 立意:园林设计的总意图。即,造园的设计思想。 造景:人为地为园林绿地创造一种,既符合一定使用功能,又有一定意境的景区。 障景:园林绿地中凡是能抑制视线,引导空间屏障的景物的手法称为障景。

园林艺术笔记

本笔记由班长高敏记录 群主本人整理打印 求感谢啊 求人品啊 笔记若有问题 请轻拍 及时反馈

第一章概述 一、园林的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因地制宜的改造地形、正值水系、栽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创作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 二、园林的要素: ①地形(构成园林的骨架、载体) 地形要素的利用与改造将影响至园林的形式、建筑的布局、植物的配置、景观效果、给排水工程、小气候因素。 水体,地形组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水是园林的灵魂,分为动水和静水两部分。静水包括湖、池、塘、潭、沼等形式;动水常见的有河、湾、渠、瀑布、喷泉、涌泉。另外,水声倒影也是园林水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植物 植物是园林设计中有生命的题材,植物的四季景观本身的形态,色彩,方向,习性等都是园林造景的题材,园林植物与地形、水体、建筑、山石、雕塑等有机配置将形成优美静雅的环境和效果。 ③建筑 根据设计的立意,功能要求,造景等需要,必须考虑适当的建筑和建筑的组合, 要求精心构思使园林中的建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④广场与道路 广场与道路、建筑的有机组织,对于园林形式的形成起着决定的作用,广场和道路的系统将构成园林的脉络,并起到园林中组织、联系交通。(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园林道路安排——迪士尼乐园) ⑤园林小品 园林小品是园林构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使园林景观更具表现力。 一般包括观赏性的雕塑、假山石、园林避石。 三、园林的类别 1.古典园林:绝大部分属于统治阶级。 宫苑: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宅园:北京宅园、江南庭园、岭南庭院、川西园林。 寺庙园:少林寺、潭拓寺、卧佛寺、碧云寺等。 2.现代园林 综合性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儿童游乐园、森林公园。 3.以地域区分为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 四、园林的作用 1.作为游憩场所 2.改善城镇小气候条件,调整局部的气温、适度及气流。 3.保护环境,净化城市空气,减低城市噪音,一直水质和土壤污染。 4.结合生产创造财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