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C活动管理制度

QC活动管理制度

QC活动管理制度
QC活动管理制度

QC活动管理制度(草案)

1目的

为确保公司生产的持续有效运行,大力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员工全员性的质量管理活动。

3 职责

3.1 品质保证部是QC质量管理活动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QC小组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指导、检查考核工作。

3.2 各车间、部门负责搞好本部门的QC质量管理活动。

4 术语

4.1 QC:Quality Control(质量管理)的简称。

4.2 QC小组: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围绕公司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组织。

4.3 PDCA:P(Plan)表示计划,D(DO)表示执行,C(Check)表示检查,A(Action)表示处理。

4.4 5M1E:人(Man)、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Enviroment)、测量(Measure)。

5 制度描述

5.1 QC活动计划的制定

5.1.1 品质保证部根据公司的要求通知各部门编制“部门QC活动计划”,各部门按品质保证部通知要求的时间,编制“部门QC活动计划”报品质保证部。

5.1.2 计划的内容:

a、QC活动各阶段的实施方法和时间;

b、小组成员的调整和职责分配;

c、需要公司协调的事项;

5.1.3 品质保证部负责按公司的要求和根据各部门编制的“部门QC活动计划”编制公司“公司QC活动计划”,向企业管理部进行申报。

5.2 QC小组组建程序

由部门或部门间根据需要选择的课题内容或主攻方向共同协商,组建QC小组,并确定组长人选,填写“QC小组注册登记表”和“QC课题评审表”报品质保证部登记。

5.2.1 QC小组注册

5.2.1.1 “QC小组注册登记表”经品质保证部审核后,质量副总经理批准,编上注册号登记注册。

5.2.1.2 品质保证部应每年对QC小组进行重新注册。

5.2.1.3 对于停止活动半年以上的QC小组,应取消其注册资格。

5.2.2 QC课题审批程序

5.2.2.1 QC小组在选择好课题后,开展活动之前,填写“QC课题评审表”,报品质保证部,经过质量主管副总经理批准生效。

5.2.2.3 QC课题获得批准后,QC小组应立刻开展工作。在活动过程中如遇到特殊原因无法继续时,应及时向品质保证部汇报,品质保证部应予以协调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经质量副总经理批准,可更改或取消课题计划。

5.3.3 注册号

ZTZZQC-11-01

小组编号

年度

众泰制造

5.3 QC小组成员

5.3.1 QC小组一般3–10人,设组长、副组长若干名,根据课题的不同,小组成员可跨部门组成。

5.3.2 QC小组组长职责:

5.3.2.1 领导QC小组有效的开展工作;

5.3.2.2 负责办理QC小组的注册登记手续;

5.3.2.3 负责制定QC小组活动计划;

5.3.2.4 负责领导QC小组按计划开展活动;

5.3.2.5 负责QC活动记录的保管工作;

5.3.2.6 负责QC小组成员的质量教育工作;

5.3.2.7 负责QC小组的其它日常管理工作。

5.3.3 QC小组成员的职责

5.3.3.1 负责依据QD活动计划按时做好分配给自己的工作;

5.3.3.2 负责向本岗位周围员工宣传质量管理的意义,发动和发现周围员工的合理化建议。

5.4 QC小组的类型

为了便于对QC小组活动的领导,按照QC小组参加的人员与活动课题的特点,把QC小组分为“现场型”、“管理型”、“服务型”、“攻关型”四种类型。

5.4.1 现场型QC小组

以班组和车间操作工为主体组成,以稳定工序质量,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生产环境为目的。活动的范围主要是在生产现场。

5.4.2 服务型QC小组

以公司不从事基本生产的辅助人员组成,以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提高服务质量为目的,活动的范围主要是在服务现场。

5.4.3 攻关型QC小组

以领导、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三结合组成,以解决技术关键为目的,活动范围包括与生产有关的各个领域。

5.4.4 管理型QC 小组

以管理人员组成,以提高业务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

5.5 QC 小组活动的程序

QC 小组活动应遵循和运用PDCA 循环、统计技术等科学的方法,对所选择的课题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使之不断循环前进,阶梯上升。

QC 活动程序图

A P

C

D

5.5.1 选择课题

5.5.1.1 公司根据实际需要下达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攻关性的课题。

5.5.1.2 QC 小组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自身开动脑筋观察发现和用户(下道工序)提出的不满意问题中选题。

5.5.1.3 选题通常使用的方法有调查表、对比表、排列图、鱼刺图、流程图。 5.5.2 现状调查

5.5.2.1 收集数据,对选择课题的相关数据到现场进行客观、真实、可比性和时效性的收集。

5.5.2.2 采用调查表、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等统计方法,对数

1选择课题

2现状调查 3设定目标 4分析原因

5确定主要原因 6制定对策 7按对策实施 8检查效果 9制定巩固措施 10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目标达到

目标未达到

据进行统计。

5.5.3 设定目标

5.5.3.1 设定目标要与课题相对应,要用具体的数值来表达需达到的目标。课题目标即要有挑战性,又要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

5.5.3.2 设定目标要说明制定目标的依据。可以用文字和图表分析说明。

5.5.4分析原因

运用人、机、料、法、环、测等统计技术,对存在的诸多问题层层展开,进行彻底的分析和研究。

5.5.5 确定主要原因

通过统计分析,在诸多存在的问题中,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

5.5.6 制定对策

5.5.

6.1 针对主要原因,分析、研究和选用合适的对策。分析研究实施对策要有有效性和时效性。

5.5.

6.2 编制实施对策表

序号要因对策目标实施地点时间负责人

5.5.7 检查效果

在所有要因都得到解决或改进后,应对新的生产或经营状况进行数据收集,并与实施前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对比,检查是否完成预定目标。

5.5.7.1 完成预定目标,说明已解决问题,进行下一步骤,巩固取得的成果。

5.5.7.2 未达到预定目标,应从要因和对策是否准确中进行分析和研究。返回到5.5.4分析原因处重新开始进行PDCA循环。

5.5.8 制定巩固措施

5.5.8.1 把“实施对策表”中通过实施已证明了的有效措施(如变更的工作方法、操作标准、工艺参数、规章制度等)初步纳入到有关制度或操作规程中。

5.5.8.2 经常检查是否按照有效措施更改的方法进行工作。

5.5.8.3 确定一定的巩固期,并做好记录,观察效果是否稳定。

5.5.9 总结及今后打算

5.5.9.1 通过此次QC活动,除了解决本课题外,还解决了其它那些相关问题,还需要抓住那些活动中发现而没有解决的问题。

5.5.9.2 总结活动过程中,那些是成功的,那些是不成功的,需要改进的地方和措施。

5.5.9.3 总结通过此次活动所取得的无形效果。如,员工质量意识、问题意识、参与意识、改进意识的提高,个人能力的提高,QC知识的掌握,团队精神的增强等。

5.6 评审和验收

5.6.1由QC课题小组将完整的QC活动资料报品质保证部,品质保证部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该课题进行真实性、有效性和创新性评审。

5.6.2 评审内容

5.6.2.1 QC成果所展示的活动全过程是否符合PDCA循环理论。

5.6.2.2 活动的各个环节是否做的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以及所用的数据是否完整、正确、有效。

5.6.2.3 统计方法的运用是否正确、恰当。

5.6.3 验收:根据评审结果,品质保证部按综合评分进行统计,80分以上为合格QC成果,并做出验收结论。

5.7 评比和激励

5.7.1 获得验收合格的QC课题,由品质保证部初步选择出优秀的课题,报质量副总经理批准后,参加公司举办的QC成果发布。

5.7.2 每年1月份,由质量副总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对上一年度验收合格的QC课题进行评比。

5.7.3 评比标准:课题的符合性(是否符合PDCA循环理论和统计技术使用是否准确)、有效性(问题是否完全解决,解决了百分之几等)、创新性和效果(经

济效果和无形效果)等。

5.7.4评比设一、二、三等奖。并进行奖励。

5.8 检查考核

5.8.1 各部门应严格按计划进行QC活动并保存相关记录。品质保证部每月至少进行一次QC活动的检查。

5.8.2 对于停止活动半年的QC小组,应取消其注册资格。

6 质量记录

6.1 “QC小组注册登记表”

6.2 “QC课题评审表”

6.3 “部门QC活动计划”

6.4 “公司QC活动计划”

6.5 “实施对策表”

6.6 “QC成果评审表”

6.7 “QC活动检查表”

6.8 “各种统计记录表”

QC小组注册登记表

小组名称小组类型注册号组长职务学历

副组长职务学历成员职务学历成员职务学历成员职务学历成员职务学历成员职务学历成员职务学历

品质保证部意见:

主任:日期:副总经理意见:

签名:日期:

课题名称QC小组名称QC课题现状描述:

目标:

措施:

需要协调事项:

品质保证部评审意见:日期:工艺技术部评审意见:

日期:

副总经理评审意见:

日期:

QC小组名称:课题名称:

序号评审

项目评审内容分值得分

1 选题1)所选课题是否与公司方针目标相结合,或是小组现场急需解决的问题;

2)现状是否清楚的了解,数据充分,并通过分析已明确问题的症结所在;

3)现状已为制定目标提供了依据。

4)目标设定不要过多,并有量化的目标值和依据。

15

2 原因

分析

1)是否针对问题的症结分析原因,因果关系是否明确;

2)原因分析是否直接可以采取对策;

3)是否对所有末端因素都进行了要因确认,要因是否在末端因素中选取;并且是用数据客观的证明要因;

4)统计技术运用正确、适宜。

25

3 对策

实施

1)是否对要因逐条制定了对策;

2)对策是否按5W1H的原则制定,每条对策是否在实施后都已检查其完成(达到目标)及有无效果;

3)大部分的对策是由本小组成员实施的,遇到困难能努力克服;

4)统计技术运用正确、适宜。

25

4 效果1)活动前后对比,检查其改进是否有效果,是否达到制定的目标;

2)取得的成果计算真实,无夸大;

3)是否对无形效果进行了描述;

4)改进后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是否已纳入有关制度和规程,并持续实施;

5)改进后的效果是否能持续和巩固在良好的水平。

25

6 特点1)课题是否具体务实;

2)活动过程是否具有创新性和启发性。10

总体评价总得分

评委:

日期:

QC活动检查表

序号问题描述措施方案实施时间小组名称责任人检查人

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1目的 为推动公司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深入开展,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群众性质量管理(以下简称QC)小组活动,激发广大员工奋发进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员 工不断改进质量的思想意识,以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员工群众性的QC小组活动。 3 职责 3.1 综合管理部是QC活动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QC小组活动的策划、组织、指导、协调、检查和考核工作。 3.2 各分厂、部门负责组织本部门的QC活动。 4 术语 4.1 QC——Quality Control(质量管理)的简称。 4.2 QC小组——在生产或管理岗位上从事各种工作的员工,围绕公司的经营 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组织。 4.3 PDCA——P(Plan)表示计划,D(DO)表示执行,C(Check)表示检 查,A(Action)表示处理。 4.4 4M1E法——Manpower(人),Machine(机器),Material(物料),Method(方法),Environments(环境),简称人、机、料、法、环方法。4M1E法告诉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应充分考虑人、机、料、法、环五方面现场管理要素。5 工作内容 5.1 QC活动年度计划的制定 5.1.1 综合管理部根据公司的要求通知各部门编制“部门QC活动年度计划”,

各部门按通知要求的时间编制“部门QC活动年度计划”(见表1)报到综合管理部。 计划的内容:5.1.2 a、QC活动课题及各阶段的初步实施方法和计划完成时间; 小组的负责人;b、 c、需要公司协调的事项; d、需要的资金等。 5.1.3 综合管理部根据各部门编制的“部门QC活动年度计划”编制“公司QC 活动年度计划”,报公司审批。 5.2 QC小组的组建 根据“公司QC活动年度计划”的批复,综合管理部发出通知,由各分厂、部门或部门间根据选择的课题内容或主攻方向共同协商,自由组建QC小组,并确定组长人选,填写“QC小组注册登记表”(见表2)报到综合管理部注册。 5.2.1 QC小组注册 5.2.1.1 “QC小组注册登记表”经综合管理部审核后,统一编上注册号登记注册。 YLQC-04-01 小组编号 年度 运力 5.2.1.2 综合管理部每年初对QC小组进行重新注册。 5.2.1.3 对于停止活动半年以上的QC小组,应取消其注册资格。 5.2.2 QC课题审批 5.2.2.1 QC小组在选择好课题后,开展活动之前,填写“QC课题评审表”(见

(完整版)QC小组活动成果评选管理办法

广西工程建设优秀QC 小组活动成果评选管理办法 1 总则 1.1 为规范广西工程建设行业质量管理小组(以下简称QC 小组)成果的评审和推荐工作,引导QC小组活动的健康发展,保护和调动广大建筑从业人员参与QC小组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广大建筑从业人员积极参与质量创新和持续改进活动,依据中国质量协会QC 小组工作委员会《关于转发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评审标准的通知》(中质协小组字[2000]02号)和《关于开展“创新型”课题QC小组活动的意见》(中质协小组字[2002]5 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建筑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1.2 广西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活动成果奖(以下简称“优秀QC成果奖”)是省行业级别奖项,奖项等级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鼓励奖。 1.3 优秀QC成果奖每年评选一次。 1.4 优秀QC成果奖的评选工作由广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负责组织实施。 2 评选范围 以下QC成果可参加评选: (1)办公地点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施工企业所取得的QC成果。 (2)与QC成果相关的工程建设地点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

3 评选条件 3.1 获取QC成果的时段为申报年上一年的3月至申报年的2月。 3.2 QC小组遵循PDCA循环开展活动,活动过程真实,成果报告按活动程序进行总结。 3.3 成果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为小组所在企业质量管理部门所确认并有认证材料,在本行业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4 申报方式和申报资料 4.1 优秀QC成果奖由施工企业自愿申报,施工企业应按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将成果申报资料送至广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 4.2 QC成果申报资料如下: (1)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9份,采用双面打印,简单装订。 (2)QC小组原始活动记录(参考样式见附件3)和成果效益认证材料(参考样式见附件4)复印件各9份,与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合并装订。 (3)不装订的单面激光打印QC小组成果报告原件1份,A4幅面,30行/页,正文约38字/行,严格按《QC小组活动成果打印样式》(详见附件2)格式编排。 (4)广西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单原件1份。 (5)成果电子文档1份(刻光盘报送,Word或WPS文档格式,含成果报告和成果报告单)。 4.3 对申报资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或逾期申报的QC成

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

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 1 目的 有计划地对质量体系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使之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 2 范围 适用于与质量活动有关的所有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管理。 3 职责 3.1 科主任主持本科人员的配备与考核,批准《人员培训年度计划》,安排人员的外部培训。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人员培训年度计划》的编制,并组织实施。 3.3文控员负责建立和管理人员培训记录、人员档案。 4 工作程序 4.1 科主任进行人员配备及资格确认 (1)根据有关规定和检验工作的需要,确定检验科的各岗位设置和任职条件; (2)通过查看有关证书、进行聘用考核、年度工作考核确认每人的任职资格; (3)根据每人的任职资格情况,确定各岗位人员; (4)对新上岗人员根据岗位任职条件对其进行岗位资格确认; (5)当岗位或岗位任职条件发生了变化,应经培训后,重新进行考核确认。 4.2 人员培训 4.2.1培训计划 (1) 根据各岗位任职条件的要求,科主任拟定各层次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 (2) 技术负责人编制《人员培训年度计划》,交科主任批准后实施。 (3) 未列入年度计划的,技术负责人提出临时培训申请,填写《培训申请表》,经检验科主任批准后实施。

4.2.2培训方式 (1) 安排外出专业学习、学术交流会、进修的培训。 (2) 医院内举办专项讲座、专项培训或专业学术报告会。 (3) 科内举办的业务学习活动。 4.2.3培训内容 (1) 根据人员的岗位,安排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此外,还包括下列培训内容:实 验室认可、标准化知识、卫生法律、法规、实验室安全知识。 (2)实习、进修、新上岗人员的培训内容还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内务管理规定、医疗废物处理规定。 4.3 人员资格和考核 4.3.1 检验人员必须具备规定的相关学历和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4.3.2人员上岗前,科主任组织对聘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应知、应会科目培训和考试,考试合格后准予上岗。 4.3.3贵重、精密仪器设备操作资格考核: 凡使用贵重、精密仪器设备,工作人员以前未使用过该仪器时,由检验科主任组织参加仪器设备供应商举办的使用培训并参加仪器设备的验收和安装调试,或以其它方式进行培训,经检验科主任组织相关组室考核合格后,方可被授权使用该仪器。 4.4 培训记录与个人技术档案 4.4.1员工的培训记录由科主任对培训的有效性评价后归档。 4.4.2文控员负责培训记录和个人技术档案的管理,负责填写和管理《培训记录表》、《员工培训履历表》、《人员档案卡》。 4.4.3《培训记录表》内容: (1) 培训时间、地点、主题等。 (2) 参加培训人员名单。 (3) 培训内容摘要。 (4) 组织部门效果评价 (5) 培训后检验科主任对其能力的确认。

QC小组管理制度

QC小组管理制度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质量管理小组(以下简称QC小组)的组建、管理、培训教育、成果发表与评价及奖励等事项的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本厂QC小组活动全过程的管理。 2、术语 QC小组:是围绕企业的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组织起来开展活动的小组。 3、管理目标 深入开展质量管理,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4、管理内容 4.1组建和管理 4.1.1组建 4.1.1.1 QC小组的组建,必须从实际出发,可以在一个班组、车间组建,也可以跨班组、跨车间组建,可以是:以提高管理水平为目标的管理型QC小组;以提高服务工作质量为目标的服务型QC小组;以攻克技术和质量难关为主要目标的攻关型QC小组;以控制生产因素,保持产品稳定提高为目标的现场型QC小组。 4.1.1.2 QC小组成立后,选举组长,选择课题并填写“QC小组成员登记表”

4.1.1.3 QC小组课题的选择范围如下: a、提高质量(产品质量、工作质量); b、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c、提高工时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强化定额管理; d、提高用户满意率; 4.1.2管理 4.1.2.1 凡登记的QC小组,必须按本标准(4.1.1.1、4.1.1.2、4.1.1.3)的要求审查合格后,注册登记、编号,并在QC小组登记表内签署意见,一份自存,一份保存于厂技术部,同时发给QC小组活动记录本。 4.1.2.2 QC小组要按阶段按步骤开展活动,QC小组活动每月不得少于二次。 4.1.2.3 QC小组活动课题,要选定合适的目标值,制定具体的实施对策,逐项落实及及时总结。 4.1.2.4 QC小组活动,要讲求实效,从实际出发,运用统计方法和其他科学方法,加强课题的实现。 4.1.2.5 QC小组的活动结果要如实的记录在QC小组活动记录本上。 4.1.2.6 QC小组已取得的效果,制定标准化措施予以实施。月底可以参加成果申请评选。 4.1.2.7 各个QC小组组长负责本小组的日常管理,同时填写“QC小组活动现场检查记录”,每月报技术部进行检查。 4.1.2.8 QC小组成果评价,采取成果现场评分和小组日常活动评价相结合,坚持以活动评价为主的原则。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实用版

YF-ED-J415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 职责 1.1 综合部负责《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 及监督实施; 1.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员工的岗位技能培 训。 2 培训内容 根据对从事影响产品质量的活动的人的能 力需要,分别对新员工、检验人员等特殊岗位 人员进行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要求。 2.1 新员工培训 ⑴本企业基础教育:包括企业简介、员工

纪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安全和环保意识、相关法律法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基础知识等的培训。在进厂一个月内,由综合部组织培训。 ⑵岗位技能培训:学习生产作业指导书、所用设备的性能、操作步骤、安全事项及紧急情况的应变措施等,由所在岗位技术负责人组织进行,并进行书面或操作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⑶检验员、特殊工种人员(场内机动车驾驶员、电工、锅炉工等)和关键工作岗位人员须培训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书后,经综合部进行资格确认后持证上岗。 3 培训方式 ⑴参加各类培训班、讲座;

QC小组活动管理制度

中交二公局哈大铁路客运专线 QC小组活动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激发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觉、扎实、有效地开展质量管理小组(以下简称QC小组)活动,不断提高项目工程质量、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程项目质量管理QC小组及其活动管理。 3 职责 3.1 QC小组组长职责:负责QC活动课题的选定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做好QC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强QC小组成员的质量意识和业务工作;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小组活动;制定推进计划。 3.2 副组长职责:在组长的领导下,负责组织QC小组日常活动,日常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负责定期组织相关的理论知识培训,包括活动方法和统计技术等; 3.3成员职责:负责对本项目各QC小组注册登记的备案工作,整理活动记录、成果报告等。 4 工作流程

5 规定和要求 5.1 质量管理小组的定义 凡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围绕公司的方针目标、经营战略和现场存在的问题,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人员素质为目的,组织起来并开展活动的小组,统称为质量管理小组(简称QC 小组)。 5.2 注册登记管理

5.2.1 QC小组的组建应遵循“自愿参加,上下结合”与“实事求是,灵活多样”的原则。可以在本部门、班组组建,也可以跨部门、班组组建。小组的主要类型有“现场型”、“攻关型”、“管理 型”、“服务型”、“创新型”等,各项目可因地制宜,选择类型, 开展活动。注重发展以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为主体的生产、施工、 服务“现场型”和“服务型”小组,同时组织有技术人员参加的“创新型”小组,提倡工人、技术人员、管理干部三结合。 5.2.2 组建QC小组的程序 5.2.2.1选课题 ⑴应根据本项目的方针目标,从调查分析本岗位、班组、项目的现状入手,围绕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管理、班组建设、设备改造、提高效率、安全生产、科技开发、优质工程、增加效益、提高人的素质、创建心情舒畅与团结奋进的集体和整洁文明的场所等方面选择课题。 ⑵小组选择课题要坚持“小、实、活、新”的原则,所谓“小”即所选课题明确具体,能在短时间内通过活动得以实现。“实”即活动做到求实、务实、扎实,切合实际的解决问题。“活”即活动是灵活多样,不机械呆板,能激发成员的活动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新”即活动新颖,有创意,不拘一格,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有创新。 ⑶在选定课题后,发起人应填写“QC小组活动课题申请表”(表式:MR5-3-1),交由项目科技领导小组审核后,报公

员工培训考核管理制度

培训考核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提高对培训工作的管理力度,加强对员工参加培训和培训师的考核管理,保证培训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的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XXXX所有计划内、计划外培训项目。 三、职责权限 (一)总经办负责部门、员工、培训师、培训项目的监督、考核和评价工作,并公布考核结果、保存考核记录。 (二)各部门协助总经办做好考核工作。 四、内容 为督导员工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公司推行对部门、员工培训考核方式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两种,并以不定期抽查为主来推动员工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员工对培训内容的重视程度。 (一)部门考核 各部门于每月30日前将部门的员工培训总结、培训记录评价表(附件1)、员工培训签到表(附件2)、培训教材(资料)、员工培训总结(附件3)、培训相关资料提交至总经办,总经办根据各部门的年度、月度培训计划对各部门培训情况进行考核,填写部门考核检查表(附件4),并在公司

OA系统公布考核结果。 (二)员工考核 1. 新进员工参加完公司级及部门级的培训后,由培训组织部门进行考核,并进行新员工培训考核成绩登记(附件5),有学习层评估的新进员工要参加相应的考试,培训后形成的考试试卷(考试试卷结合培训内容来定)等各项记录交由总经办统一存档备案。 2. 员工参加其他类型内部培训必须提交培训工作总结,以便考查员工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 对于参加外部培训员工的考核,以取得相应参培合格结果证明作为考核依据,外部培训方提供的员工培训相关考核资料作为参考依据。 (三)培训师考核 内部讲师主要从培训课时、培训效果、工作态度、课件开发、等方面进行考核(详见培训师管理制度)。 五、相关记录文件 六、附则

华为员工培训管理制度

员工培训管理制度 1.目的作用 企业组织要使自己的员工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在竞争中保持人力资源的优势,需要加强对员工的知识提升,通过培训、学习,使员工的素质得到提高,确保其价值观念正确、工作态度端正、工作行为适当,在自己现岗位或拟任岗位上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为此,企业必须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工作。为了系统地对该项工作规划,加强领导力度,提高培训质量,规范培训行为,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管理职责 公司人力资源部培训科为公司员工培训归口管理责任部门,据公司经营发展战略、企业生产经营的要求和员工素质水平等因素,分析和预测员工职业培训的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培训实施的管理,做好每次培训的效果评估,不断总结经验,使公司人力资源工作不断优化,做出特色和成效。 3.员工培训工作的管理原则 必须坚持专业技能培训与思想教育培训相结合的原则 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技能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就能得到保障,这是非常必要的,但决不能忽略了思想教育这一方面。员工的价值观、思想意识均会影响到工作的态度和行为,尤其是对新员工更加要灌输公司的宗旨、理念、纪律、制度,使其能适应企业文化并在团队中协调工作、尽快地融入到企业的团队中来。 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培训工作不能搞“花架子”或装装门面的走过场。必须要明确学是为了用,是为了提高企业的基础能力,提高员工在生产经营中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因此培训的组织者要针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来策划培训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使培训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实质性的效果。 必须坚持目前需求与长远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培训组织者除了要注意企业目前经营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培训工作做到为经营服务之外,还应当有超前意识,考虑到企业的发展和未来的需求,变被动的培训为主动的培训,这对企业的发展将会产生积极作用。通过培训使员工提高技术创新和革新的能力,随时迎接未来的挑战。

QC小组管理办法及QC成果案例

QC小组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企业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与企业效益,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自觉、扎实、健康、有效地开展。公司按照《湖北省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管理办法》制订了本公司的QC小组管理办法。 一QC小组的建立和管理 1) 组建QC小组,应遵循“自愿参加、上下结合、实事求是、录活多样”的基本原则。按照小组参加人员与活动课题的特点,可组建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等小组。为便于自主开展现场活动,小组人数一般以3-10人为宜。 2) QC小组活动,应根据中心工作、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及用户意见从分析现状入手,抓住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结合企业的质量目标、质量计划、过程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等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要素主,选定课题和目标,制订活动任务书。 3) QC小组活动,要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体现“小、实、活、新”的特点,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采用PDCA循环的程序、方法开展活动,及时总结活动成果。 4) QC小组活动,要注重实效,注重活动的过程和活动结果,发扬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精神,不断学习、借鉴、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质量管理办法,努力做到专业管理技术和科学方法相结合,确保实现课题目标。 5) QC小组活动,要有真实的现场活动记录和资料,反映活动的全过程,并作为总结活动成果和活动评价的重要依据,现场活动资料应有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和保管。 6) 策划成熟后,QC小组应填写QC小组注册登记表(附表一)和QC小组课题登记表(附表二),报公司主管部门统一编号和管理。每年或在一次课题完成后应重新注册,停止活动持续半年以上应予以注销。 7) 公司主管部门应负责QC小组活动的培训、协调、指导、注册、评审等工作。 8) 公司其它各部门应为QC小组活动提供相关支持。 9) 项目部应鼓励开展QC小组活动,为QC小组活动提供人、财、物方面的支持。项目部为QC小组活动列支的费用计入项目管理成本。

qc部门管理规章制度

qc部门管理规章制度 【篇一:qc管理制度】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qc管理制度 1目的 为确保公司生产的持续有效运行,大力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员工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 3 职责 3.1 技质办是qc质量管理活动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qc小组活动 的组织策划、实施指导、检查考核工作。 3.2 各车间、部门负责搞好本部门的qc质量管理活动。 4 术语 4.1 qc:quality control(质量管理)的简称。 4.2 qc小组: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围绕公司 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 法开展活动的组织。 4.3 pdca:p(plan)表示计划,d(do)表示执行,c(check)表示检 查,a(action)表示处理。

4.4 4m1e:人(man)、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 方法(method)、环境(enviroment)、测量(measure)。 5 制度描述 5.1 qc活动年度计划的制定 5.1.1 技质办根据总公司的要求通知各部门编制“部门qc活动年度计划”,各部门按技质办通知要求的时间,编制“部门qc活动年度计划”报技质办。 5.1.2 计划的内容: a、qc活动各阶段的实施方法和时间; b、小组成员的调整和职责分配; c、需要公司协调的事项;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d、需要资金。 5.1.3 技质办负责按总公司的要求和根据各部门编制的“部门qc活动年度计划”编制公司“公司qc活动年度计划”,向总公司战略管理部 进行申报。 5.2 qc活动的审批 根据总公司《技术创新管理制度》中的规定,投资规模>50万元的由总公司审批。投资规模<50万元的由技质办、供销办、经营办评 审项目的适宜性、有效性和性价比,总工程师、主管副总经理、总 经理审核,董事长批准。 5.3 qc小组组建程序 由部门或部门间根据需要选择的课题内容或主攻方向共同协商,组 建qc小组,并确定组长人选,填写“qc小组注册登记表”和“qc课题评审表”报技质办注册。

项目部-三公司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模板)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公司 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我公司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深入开展,鼓励广大职工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规范QC小组活动的管理,增强职工奋发进取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不断改进各项工作的思想意识,以达到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攻克技术难题、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消耗、创造最佳效益等目的,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和制度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涵盖了QC小组的组建、注册、活动开展及成果资料的撰写、申报、评审、奖励等内容,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 第三条公司安质部是QC小组活动的主管部门,负责QC小组活动的指导、推进工作。 第二章QC小组的组建与注册 第四条各单位根据人员配置情况,须至少组建一支QC小组。QC小组可由员工自发组建,也可由公司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引导组建,其主要类型有“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创新型”。 第五条小组成员人数以3-10人为宜,小组组长负责办理小组及课题的注册登记手续,组织成员制定QC小组活动计划,带领组员按计划开展活动,以及其它相关工作和日常事务的管理;小组组员不受职务限制,要求能按时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 第六条QC小组成立后须填写《QC小组注册登记表》,并报公司主管部门进行

注册登记。主管部门对QC小组进行统一编号,形式为“ZJSD—3—(num1)num2”,其中num1为公元纪年(如:2010),num2为三位阿拉伯数的小组序号(如:001)。 《QC小组注册登记表》一式三份,签字盖章完毕后,一份返QC小组,一份报局安质部备案,一份留公司主管部门存档保管。 第七条各单位QC小组须在每年2月份向主管部门上报《QC小组注册登记表》进行注册登记,以便主管部门掌握小组及其成员变动情况;新开工项目应在正式开工时及时进行登记注册。 第三章活动课题的选择与登记 第八条QC小组应根据企业方针目标和项目管理目标开展活动,从调查分析现状入手,围绕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管理、班组建设、提高效率、安全生产、科技开发、文明施工、优质工程、增加效益、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选择课题。课题不宜过大,应突出“小、实、活、新”等特点,力求时间短、见效快。 第九条为有利于取得活动成果,选择课题可采取小组自选的方法,也可采取项目(部门)推荐或领导指定的方法。 第十条QC小组在开展活动之前须填写《QC小组课题登记表》,并报公司主管部门进行注册登记。 《QC小组课题登记表》一式三份,签字盖章完毕后,一份返QC小组,一份报局安质部备案,一份留公司主管部门存档保管。 第十一条每个QC小组的活动课题须做到逐一登记、依次开展,当上一活动课题结束后,才能进行下一课题的登记注册和活动开展。在进行QC小组注册登记时,若上一年度的活动课题没有结束,应向主管部门书面说明情况。

工作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生产部工作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第一条编制目的 为提高本部门工作人员素质,充实其知识与技能,以增进工作质量及绩效,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实用范围 车间主任、班组长、生产技术人员、储备人员、生产工人等。第三条培训内容: 一、本部门概况的介绍。人员的引见熟悉、本部门承担公司的主要工作,带领员工现场参观。 二、生产规章制度的学习。包括工作安排、服从分工、提案建议、劳动纪律要求。 三、工艺(作)流程的学习。包括工序划分、生产知识、技能要求。 四、安全、卫生知识的学习。包括安全常识、防护知识、注重要点、典型案例教育等。 五、常务知识的学习。包括报道、面试、上岗、领取工作牌、考勤、劳保用品等流程。 六、岗位实地练习的主要内容: 1、知识培训。讲解本岗位的理论知识。 2、技能培训。由生产部培训小组筹划并安排学习内容、技能要求等。 第三条培训管理的实施

一、流程: 培训计划的申报——部门审核——实施——效果评审—— 培训总结。 二、要求: 1、各车间在接到生产部培训通知后,由班组长或者车间主任拟定培训计划。 2、根据生产部培训通知,各车间必须提前3天将培训计划报生产部。 3、组织人员进行培训。 A、严格培训纪律。员工在培训时必须做好笔记,不得在培训中打瞌睡不得做与培训无关的事。 B、严格考勤。不得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勤迟到。如有特殊事情需请假,必须在培训前交书面假条经过班组长或车间主任签字后,经生产部同意后生效。 三、考核。 培训结束后由生产部组织考核,对优秀员工、班组、车间给予奖励,给考核不及格的员工、班组、车间给予处罚。 1、随堂抽问。培训结束后,由生产部组织进行现场抽查、现场考核等渠道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总结。 2、书面考试。由生产部组织,要求考生提前5分钟进入考场,作好考前准备;考试作弊或请人代考的该科考试为“0分”,在部门内通报批评,并记入员工档案内。考试时,如有特殊情况,

道路工程QC管理制度

道路工程QC管理制度 大同市庞大地块道路工程 QC小组管理办法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大同市庞大地块道路工程项目经理部 7>2012年3月 QC小组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激励广大职工自觉、健康、有效地开展QC小组活动,不断提高质量管理和工程、产品、服务的质量水平,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凡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围绕经营管理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及人的素质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统称为QC小组。第三条 QC小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广泛的群众性、高度的民主性和严密的科学性。开展QC小组活动,应与企业的方针目标管理、项目管理、班组建设、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以及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等活动相结合。第四条把QC小组活动的管理,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列入议程,纳入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做好教育、组织和推进工作,并为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创造良好的环境。第二章 QC小组的建立和管理第五条建立QC 小组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QC小组活动的管理。施工管理处是公司QC小组活动的归口管理部门,各单位应设相关部门负责QC小组活动的日常管理工作。第六条组建QC小组,应遵循“自愿参加、上下结合、实事求是、灵活多样”的原则,提倡工人、技术员、管理干部三结合。按照小组参加人员与活动课题的特点,可组建现场型、管理型、服务型、攻关型和创新型QC小组。为便于自主开展现场活动,小组人数一般以5―10人为宜。第七条 QC小组活动,应根据本单位的中心工作、生产经营管理的中心问题及用户意见、过程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等质量管理体系要素,选定课题和目标,制订《QC小组活动计划》(表一),由各单位编制汇总,并于每年1月20日前报施工管理处。第八条 QC小组活动,要注重

(完整版)研发技术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昆明鹏翼达气体产品有限公司 研发技术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一、总则 1、目的 为提升公司专业技术研发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规范和促进技术中心研发工作流程和技术研发水平,提高绩效,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特制订研发技术人员的培训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技术中心技术人员。 3、管理职责 (1)公司技术中心负责统筹培训计划的制订、实施和控制,并负责本部门内部培训工作。 (2)公司综合办协助进行培训需求、培训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估反馈。 4、培训内容 研发技术人员培训内容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职业素养、专业技术培训等5、培训形式 (1)根据工作需要,部门内部组织技能培训、上岗培训及专题讲座。 (2)综合办根据培训需求,联络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委外授课。 二、培训资源管理 1、培训档案管理 培训教材包括外部培训教材和内部培训教材,教材的形式可以是书面文字、电子文档、录音、录像等形式,教材由综合办统一管理。 4、内部培训教材的获取 (1)工作过程中的经验分享与教训总结 (2)公司重大事件案例 (3)内部培训讲师组织开发的培训教材 (4)综合办开发的新员工培训教材 5、外部培训教材的引入

(1)公司聘请外部机构进行培训的,提供的教材由综合办统一存档。 (2)公司员工参加外派公开课程的,应在培训结束后将教材原件或复印件交由综合办归档。 三、培训经费控制 1、公司每年划拨一定经费用于组织培训工作开展。 2、培训费用报销范围包括学费、报名费、资料教材费等。 3、为了便于管理,因培训所发生的交通、餐饮费用在各部门预算费用中列支,按公司标准报销。 四、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1、培训需求调查 (1)根据公司经营发展目标和研究项目开发进程,在每年向综合办提出培训需求,并填写《年度培训需求调查表》。 (2)根据综合办提供的培训信息,征求部门人员个人意见,填写《个人培训需求表》,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给综合办。 2、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根据《培训需求表》反馈内容以及外部培训信息,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3、年度培训计划实施 (1)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工作,按月公布课程安排情况,部门根据培训情况调整工作,让员工有充足时间参加培训。 (2)综合办根据培训安排,确认培训人员以及费用预算,做好培训组织工作并控制培训费用。 4、计划外培训审批与开展 当有需要临时增加培训项目时,应提前三周向综合办提出培训申请,填写培训需求表,经综合办审核后交总经理批准,批准通过后由综合办实施。 5、培训记录 综合办负责对培训过程进行记录,保存培训资料,包括电子文档、录音、录像、PPT等,以此依据建立培训档案。 五、培训效果评价

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XXX公司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标准规定了公司QC小组活动的管理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等。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属部门QC小组活动的管理。 第二章职责 第三条政工部是公司QC小组活动的归口管理工作。负责组织QC小组的注册登记,对全厂QC小组活动进行检查、指导,组织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培训,负责企业QC小组成果发布的组织、评审及表彰奖励等。 第四条人力资源部负责配合政工部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参与QC成果评审工作。 第五条设备管理部负责组织对QC小组活动中有关科技、技术等内容的指导工作,做好有关科技、技术改进活动项目的协调工作,对QC小组成果的经济效益、技术效果等进行论证,参与QC成果的评审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领导应高度重视QC小组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并将这项工作同提高职工业务技术素质、加强班组建设、开展劳动竞赛、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及厂部工作重点等结合起来。 第三章管理内容与要求 第七条 QC小组的组建 1.QC小组的组建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自愿结合或行政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2.各生产性班组至少成立一个QC小组,班组级的QC小组可以在单个班组组建,也可以跨班组组建。班组QC小组的覆盖率应达100%。 3.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组建QC小组。

4.每个QC小组成员一般以3—10人为宜。 第八条QC小组的注册登记 每年1月份由政工部组织对全厂QC小组进行注册登记(小组注册登记表见附录A)。 第九条活动课题的确定 1. 所选课题应是急待解决的生产或工作中的质量问题。不能选择已完成的改造或改进的项目。 2. 班组级QC小组活动要密切联系实际,活动课题侧重选择解决生产现场中的实际质量问题或重复性出现的质量问题。 3. 各公司、部门的QC小组,活动选题侧重于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或综合技术、质量等问题,一般以管理性活动课题为主。 4. 在接到指令(指导)性课题时,小组应优先选择指令(指导)性课题。 第十条活动课题的审定和注册登记 1.活动课题的预审、复审。各小组选择的课题必须经所在部门领导预审(跨部门的小组直接报政工部预审)签章后,由部门汇总交政工部。 2.活动课题的复审。政工部会同设管部、发电部有关人员对“现场型”课题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复审;会同相关部门人员对“管理型”、“服务型”等课题的必要性进行复核。 3.活动课题的审定。活动课题通过复审后报生产副总,从课题的可行性进行审定。 4.活动课题的注册登记。课题通过审定后,由政工部对课题进行统一的注册编号,厂部根据实际情况对各QC小组活动给予相应支持。 5.课题未通过终审的QC小组应按照以上程序重新选题,并依次进行预审、复审、终审。 第十一条QC小组活动程序及要求 1.QC小组活动程序分八个步骤,即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分析原因——确定主要原因——制订对策——按对策实施——检查效果——制定巩固措施。 2.QC小组活动的要求 (1)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小组每个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2)小组活动时间要有保证,可结合日常工作进行活动,一般每月至少活动一次(连续六个月未活动的课题予以注销)。 (3)小组活动时要做好全过程的活动记录。各QC小组活动记录要力求反映当时现场实际情况,为总结小组活动成果和检查活动效果提供原始依据。活动中要根据课题实际需要,正确使用新老七种工具,做到工具使用得当。 第十二条 QC小组活动过程控制及教育培训

新员工培训管理制度

新员工培训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实施日期:_____ 批准发布: _______ 【内部文件严禁复制】第一章总则 第1条目的 为了加强对公司新员工的培训管理,使新员工能够尽快了解公司基本情况及工作岗位职责,并尽快胜任新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使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新入职员工。 第二章培训内容与职责分工 第3条新员工培训内容 新员工培训包括公司整体培训、部门试用期带教。 1、公司整体培训 (1)公司发展历史、主营业务、经营现状及行业地位; (2)公司当季产品知识及科技; (3)店铺服务仪容仪表、服务标准及暗语的使用。 2、部门试用期带教 (1)部门工作流程; (2)员工岗位职责; (3)上岗技术指导。 第4条各部门职责分工 1、人力资源部职责: (1)拟定公司新员工培训制度、新员工培训计划; (2)编制新员工培训预算; (3)设置新员工培训课程; (4)审定培训大纲、教材、考题; (5)做好新员工培训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2、其他各部门职责: (1)制定本部门的员工培训计划; (2)设置本部门专业培训课程; (3)指定本部门新员工的带教人; (4)评估本部门培训效果。

第三章培训组织与实施 第5条培训时间 1、凡公司新员工必须接受入职培训及试用期的部门带教。 2、新员工入职后,先由部门组织带教,公司新员工培训一般为每个月的第二周周四,培训通知将提前一周下发各部门负责人邮箱,若错过本月新员工培训,将自动顺延到下月,顺延不得超过2 次,未参与新员工培训则不得转正。 第6条培训方法 1、理论知识培训主要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 2、专业技能培训采取实地培训方式,由部门根据本部门专业技能要求进行培训。第7条培训师资 公司新员工集中培训的师资由公司内部讲师担任,其他培训由部门负责人及指定的指导老师担任。 第8条培训费用公司因新员工培训产生的费用统一归口人力资源部预算审批及报销。 第9条培训检查与评估新员工培训的各项考评都将纳入新员工转正考评及店铺“优秀之星”的评选。 1、新员工培训考勤与评估: (1)公司新员工参加培训期间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请假,若报名后,培训当天未参加者视为旷课,部门(店铺)将扣除三颗“优秀之星”,如遇特殊情况确实需请假者,需于培训开始前一个工作日上报人力资源部,否则将视为旷课。 (2)培训期间,参训学员应带好纸笔,认真听讲,如遇严重扰乱课堂纪律,影响学员听课者,部门(店铺)将扣除一颗“优秀之星” 。 (3)培训结束后,学员应参加培训考试,考试成绩在90 分以上者,每人将给部门(店铺)赢得一枚“优秀之星” ,若考试低于60 分者,部门(店铺)将扣除一枚“优秀之星”且 延迟转正,经再次培训仍不合格者予以淘汰。 2、部门(店铺)带教评估: (1)新员工报到后,部门(店铺)应根据人力资源部下发的带教计划表制定带教计划,内容应包含具体带教事项、时间节点、考评评价标准。 (2)部门负责人或指定指导老师根据带教具体事项进行带教,并在时间节点日期填写考评评价,该评价将纳入转正考评。 第四章附则 第10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第11条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公司人力资源部。 第12条

技术员培训管理制度

技术员培训管理制度 一、培训的目的和作用 为规范和促进公司技术部培训工作持续、系统的进行,通过知识、经验、能力的积累、传播、应用与创新,提升技术部员工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使之适应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 1.培训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2.培训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三个层次培训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呈金字塔型分布。最基础的作用在于“维持”企业现有的竞争力水平;更高层次的作用在于解决目前企业运作中存在的问题,“改善”企业的运作效率;最高层次的作用在于使企业获得创新的能力和动力。 二、培训原则以符合业务发展与组织能力提升为基本原则,并注意前瞻性和系统性。 三、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公司技术部所有培训活动的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等相关的部门与员工. 四、培训的类别 1.新员工培训(具体细则另附):指新进员工在试用期间须接受的入职培训,包括公司统一组织的集中培训和技术部各部门安排的专业(技术、业务)培训。 综合部入职培训内容包括: 公司介绍基本概况、发展历史、组织结构、各项规章制度、企业文

化、职业生涯发展、职业素养等; 由用人部门(技术部)实施的入职培训内容包括: 部门规章和制度、岗位职责介绍、以及系统性的专业技术、项目业务能力等培训。 2.任职能力:指公司为更新/扩展员工知识面、提升任职能力和晋升职务准备、增进工作效率所组织的各项培训(含研讨会)。主要包括: 中高层管理人员:管理技能、领导力提升、决策思维能力等; 研发人员:项目开发技能、项目业务能力提升、项目团队管 理培训等; 测试人员:测试技能、测试管理理念、测试团队管理培训等;实施人员:项目实施技能、项目业务能力提升、沟通及表达能力以及项目团队管理培训等 三、培训形式 1.内部培训 内部培训是企业员工内部兼职的行为,不能因为培训或授受 培训而影响本职工作。 ①部培训师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②承担相关的培训工作任务; ③负责培训内容的准备、优化、资料的收集,总结实际工作领域的 管理、技术经验,编写培训教材和提高讲授水平;

公司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公司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公司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 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深入开展,鼓励职工积极开展质量管理小组(简称qc小组)活动,增强职工奋发进取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不断改进质量的思想意识,以达到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改进工作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我单位qc小组的组建和成果的评审。行政办公室是qc小组活动的领导机构,负责qc小组活动的指导、推进工作;各部室主管部门负责qc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小组的组建与注册 第四条?各部室应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组建适宜类型的qc小组。 第五条?要着重发展以班组或同一部门职工组成的“现场型”和“服务型”?qc 小组。 第六条?提倡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三结合组成的“攻关型”、“管理型”?qc小组。 第七条?为促进对本单位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研究,积极鼓励开展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新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为主的“创新型”?qc小组。? 第八条?为便于开展小组活动,小组成员的人数一般以3-10人为宜。 第九条?小组组建和活动课题确定后,应向行政办公室申请注册登记,填写“qc 小组注册登记表”?(见附一)和“qc小组课题注册登记表”(见附二)。两表均一式三份。 第十条?小组的注册号由四个字母和二组二个数字组成,前二个为xz,后二个字母为qc,前一组数字为当年年号,如:04则表示XX年,最后二位位数字为注册顺序号,并按注册时间先后,分别从01、02的顺序向下排列。例如:xzqc-**-** 第三章?小组活动与成果撰写 第十一条?小组活动课题应围绕本单位、本部门工作中薄弱环节和急待解决的问

员工培训管理制度

员工培训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建立和健全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管理制度,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员工培训,给员工提供发展机会,鼓励员工成长的同时,激发员工潜能、提高工作绩效,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化水平与岗位技能,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满足公司可持续经营发展的需要,并使培训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的培训。 3、职责 3.1 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培训需求调查,编制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组织或协助完成公司各项培训项目的实施及效果评估,并对各部办、事业部(以下简称部门)培训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3.2各部门负责收集本部门员工培训需求,制定部门年度培训计划,协助人力资源部培训项目的实施和效果评估,同时组织实施本部门的内部培训项目; 3.3公司内部兼职培训师负责编写、整理培训教材、教案及相关资料。 4、培训计划的拟订与预算 4.1每年11月上旬,人力资源部向各部门发出年度《培训需求调查表》,详细了解员工培训需求。各部门收集员工培训需求,然后根据部门绩效目标、员工工作职责及绩效考核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员工培训需求,针对员工在知识、技能、态度方面和公司的要求存在的差异,作为员工培训计划的依据,制定《部门年度培训计划》,经部门领导确认后提交人力资源部。 4.2 人力资源部就各部门所提出的培训需求和《部门年度培训计划》,结合公司整体战略、年度目标任务的实现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同时兼顾员工个人职业发展的支持,于每年12月底汇编《年度培训计划》,年度培训计划包括培训的内容和目标、培训对象、培训课时、培训的组织部门、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培训师的选聘、培训费用预算等,呈报协管副总经理审核,总经理审批。经批准后报送各相关部门。 4.3人力资源部就部门提交的培训计划反馈各培训项目是否组织实施的意见。4.4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经批准后,相关部门应予积极落实执行。未落实执行的培训项目,负责组织实施部门应作出书面解释说明。 4.5因工作情况变化引起培训计划作较大调整时,由人力资源统筹,经负责组织实施部门领导确认,人力资源部协管副总经理审核,总经理审批后重新派发,相关部门按修改后的培训计划进行培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