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

绪论

一、“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所指及研究对象

1、时间所指。从时间上讲,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指五四至1949年这一时期在中国出现的“文学思潮”。这里特别提到“时间”的所指,是因为,“现代”这个概念,在中国文学中是一个特指,特指五四至1949年这一时期。

2、内容所指。从“内容”上讲,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指的是什么呢?

这一点国内学术界普遍的看法是,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指现代中国文学中出现的某种社会思想倾向。

但在实际研究中又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内容的所指理解得很宽泛,认为,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指五四以后中国各种文学事实中出现的有一定影响的思想倾向;

另一种则将其所指理解得相对狭窄,认为是指五四以后中国现代文坛出现的各种有特色、有一定影响(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文学主张。

由此也就形成了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和不同的研究格局。

前者(即宽泛的理解),既从理论形态出发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又注意结合一定时期有影响的、能体现某种文学主张的创作进行阐述,在两者的结合中揭示现代中国各种“文学思潮”的内涵、特点、规律。

后者(狭义的理解),则主要以各个时期有影响、有特色的文学主张为研究对象,着力从理论形态中剔析各种文学思潮的特点、规律。

体现这两种格局的代表性著作:

1、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

上海生活书店1939年。(后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再版。)

这可以说是最早系统地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专著,影响也很大。本专著就认为“文学思潮”主要指文学主张。本书的研究对象就主要是理论主张。这部著作,保留了很多有价值的原始资料。值得参考。

2、魏绍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年7月。主要以理论主张为研究对象。观点则代表了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大陆学术界“社会学与历史批评”的基本倾向。

3、许怀中《鲁迅与文艺思潮流派》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也主要以理论主张为研究的对象来阐述“文学思潮”的特点。本书标上一个“流派”,是很有匠心的。在研究理论时,主要谈“思潮”;研究创作时,又注意谈创作。

4、马良春等《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讨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既研究理论主张,又注意创作。因为是“思潮流派”的论集。

5、刘增杰等《19—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史》(1-6卷)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包括《悲壮的沉落》、《晨光微明时分》、《从新潮到奔流》、《战火中的缪斯》、《风雨历程》、《喧哗与骚动》。这套书,也是既注意研究理论主张,也结合创作。

6、邵伯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学林出版社1993年。也是将理论与创作结合起来阐述的。

7、贾植芳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收入的是国外现代文学学者的文章。既谈理论,也谈创作。

8、黄曼君《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主要是理论主张的论述。

还有一些专题研究的著作,也标有“××文学思潮”,也无非是上面两种研究格局,如艾晓明的《中国左翼文艺思潮探源》侧重理论方面。

罗成琰《现代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则主要以创作为主而结合一定的文学主张展开论述。

那么,“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内容的所指到底应当怎样界定呢?要界定它,我们先来看看“思潮”这一名称的外文。“思潮”这一概念本身就是外来的。

“思潮”的英文名是:a trend of thought . (or an ideological trend)

“文学思潮”:a trend of thought in literature.

从“文学思潮”这一概念本身的所指来看,我们发现,它的范围主要是指文学的“思想倾向”。而文学,我们知道,它又主要有两种形态:

一种是理论形态,包括文学的一般原理,文学的主张及在原理与主张指导之下所进行的文学批评。

一种是创作形态,包括一切以人为本源,以生活为基础的表情达意、叙事写人的语言艺术。 我们所说的“文学思潮”,就是指由以上两种形态所显示出来的,在一定历史时期有一定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的个性特色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不管它具有什么价值内容(好的,坏的,善的,恶的),也不管它具有什么价值形态(历史价值形态,现实价值形态,艺术价值形态—用形象来表达思想倾向,唤起人的想象,给人美感等,理论价值形态—逻辑、推理,讲道理的形态,文化价值形态——一定民族文化精神与文化传统的弘扬与反叛),它的存在,或曰,它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能成为一种“思想潮流”,都必然具有三个条件: 一是,一定的哲学基础。或唯物,或唯心,人本主义、唯意志论(战国策派的)、生命哲学、科学哲学与新人文主义(梁实秋)。不管倡导者自身是否意识到,在客观上,都是有哲学基础的。

二是,较为明确和大致相同的文学主张。这些主张的形态、内容可以是五花八门的,复古、革新、唯美、为人生、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等,但一定必须是“明确”的,有的即使自身存在一定的矛盾,如“创造社”的浪漫主义主张,但在主要倾向上却必须是一致的。 三是,有代表性的理论文章或创作。

由此,我们可以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所指”作一个小结了: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指从五四时期到新中国成立这一阶段,中国文学的理论形态,或创作形态中出现的、有一定影响的思想倾向。

3、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研究对象

“五四”至新中国成立这一阶段,中国文学领域中,各种以理论形态,或创作形态出现的、有一定影响的思想倾向。其中,“理论形态”又是主要的,这是因为,它明朗、确切,在思想倾向上的规范比较严谨,而相对来说,创作中的思想倾向就较为“多义”,不那么严谨。这主要是由创作的特点决定的,因为,一部作品的思想倾向,往往不会只有一种(如《阿Q正传》、《女神》等)。同时,从中国现代文学的实际考察,有一些思想倾向鲜明的“思潮”,往往是有理论没有创作(如“复古主义文学思潮”),有的即使有几篇创作,却难成气候,如,以林纾为代表的复古派,30年代的“民族主义文学”等。而有创作没有理论的“思潮”,则几乎没有。

所以,从理论形态,我们完全可以有效地窥见中国现代文学的各种思潮的基本面貌。

4、“思潮”与“流派”的关系

“文学流派”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是在文学主张与文学创作方面倾向大致相同的人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派别(school)。一般说来,流派,一定具有“思潮”的内容(如文学研究会),而“思潮”,则不一定以流派的形式出现。如个别人提出的主张,有影响,并成为了一种潮流,但它(这种潮流)和它的倡导者,却不属于哪一派。最典型的是鲁迅。

两者的外延是有区别的,这也就决定了两者的研究对象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文学思潮”主要研究“文学的思想倾向”,“文学流派”,则既要研究思想倾向,还要研究相应的艺术倾向、艺术风格等等。

关于两者的区别,我们不妨提一下勃兰兑斯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1—6)。它的英文是Main currents in Nineteenth century literature。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其译为“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是十分准确的。Current一词,虽然也有“倾向”的意思,但原意和主要意思是“流”——水流、电流、趋势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从本书的研究对象看,它既研究了思想倾向,更注重研究了作家及其创作的风格、个性特征等。

二、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本质及特征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是一事物区别它事物的主要特征。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本质是什么呢?概言之,是在特定时空中,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文化思潮。在这个问题上,人们过去一般认为,所谓文学思潮,它的本质是“社会思潮”的一部分。(如陈辽《新时期的文学思潮》第1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孙书第《当代文艺思潮小史》前言1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陈辽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讨论集》41页也如此认为)。

这种观点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太宽泛了。

因为“社会思潮”太杂,一切思潮都可说是社会思潮,如下海、追星等。我将文学思潮的本质界定为“文化思潮”,在我看来是较为切合文学思潮本身特点的,因为,文学本来就是文化的一个部分,它具有文化的各种品格,而不一定具有“社会”的各种品格。加上文学,主要是一种特殊的意识文化,所以,如此界定更好些、更明确些。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它具有什么特点呢?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它有崭新的历史与逻辑的基点

(或曰它是建立在崭新的历史与逻辑基点上的文化思潮)。

这个历史基点就是“人的发现”;逻辑基点就是“人的意识”。这一点是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最根本的特征。它与传统文学和文学思潮的不同就在这里,它的现代化的内在规定性也主要在这里。历史的比较和回顾告诉我们,中国现代文学和思潮,在它兴起的时候,引导它与传统决裂的路标就是“人的发现”与“人的意识”。

中国传统文学思潮与整个传统文学的发展一样,都是建立在一个永恒不变的原则基础上的,这就是“文以载道”,而中国现代文学与思潮却从一开始就反这一原则。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对这一原则的批判最为猛烈。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这篇文学革命的“宣言”中就说,所谓“须言之有物”,“吾所谓‘物’非古人所谓‘文以载道’之说”;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以更激烈的言辞说道:“文学本非为载道而设”;刘半农在《我之文学改良观》中也说,古人以为文当载道,其实“不知道是道,文是文,二者万难并作一谈”。

那么,新文学的基点在哪里呢?1918年,周作人的《人的文学》一文的发表,已将这一问题点明了,那就是人。以人为中心展开新文学的追求,以人为起点,让新文学走向新世界。正是从人的发现开始,新文学和文学思潮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方面:唱出人的赞歌、人的欢歌、人的悲歌、人的哀歌、人的壮歌;正是从人的意识出发,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与中国传统文学思潮分道扬镳了。

所以,要谈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特点,我认为,这是一个最根本的特点。以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包括展开的针锋相对的斗争,都与这一根本问题有联系。如,“复古主义”文学思潮与新文学思潮的斗争就是如此(是载道,还是写人)(这一点,过去人们还没有深入研究过)。

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否注目人,成了现代中国各种纷纭复杂文学思潮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则构成了现代文学各种思潮社会价值与文学价值最内在的尺度。“怎样看人、写人、为人”和“是否注意人”,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学思潮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五四是‘个人’;30年代是‘阶级’;40年代是‘民族’。)它也直接的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和思潮的发展。

2、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直接受到了外国文学思潮的影响。这也就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又一个重要而明显的特征:开放性特征。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形成、发展的整个历程,它的各种理论形态与创作形态,它的所有成就与存在的缺憾,可以说,都与外国文学和文学思潮的影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多元性、持久性、紧密性,就赋予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与以前所有中国文学思潮很不相同的“开放性”特征。只要扫描一下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些思潮,我们就可直观地发现这一特征的重要。“五四文学革命”中各种“新思潮”,无不是外国文学影响的结果;30年代左翼文学思潮、现代派文学思潮等也多是如此。这种“开放性”的特征,是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始终葆有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能够走向世界与世界文学思潮对话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里我们应当注意的是,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这种“开放性”特征的几个规定性:

一是,它是自觉地吸收外来文学思潮,自觉地“开放”,不是被动的。

这种自觉开放、自觉地向外国文学和思潮学习倾向的产生,主要有客观与主观两个原因。客观原因是国门已洞开;主观原因是新文学的先驱们具备了自觉接受外国文学和思潮的主体条件,这个条件就是他们的“双重智慧”。正因为他们具备了这一条件,也就使他们有了这个信心。这一点与近代文学有重要的区别。

二是,它是在全面地“开放”中又有选择。这种选择的标准非常特别:它常常不是以文学自身的需要为标准,起码可以说,主要不是以文学自身的艺术需要为标准,而恰恰是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为标准。如“五四文学新潮”;“左翼文学思潮”等等。

具体的还有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等。这是因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同人大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倡导、引进新思潮的直接目的,往往是为了使文学更好地为时代和社会服务。

三是,“开放”的局面曾因各种原因被中断过,特别是当“抗战”以后,中国分成了两个政治空间,这种中断就更明显了。

但不管怎样,中国现代文学和思潮的“开放性”,仍是一个重要的特征,这也决定了我们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不可能不研究它们与外国文学和思潮的关系。

3、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反传统,一方面又割不断对传统的眷恋,这也就构成了它自身的矛盾。这种矛盾反映在“文学思潮”中,也就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民族化”的复杂特征。

这种复杂特征的基本内容就是: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中,有两种“民族化”的思想倾向:一种以鲁迅为代表,是在现代化的基础上的民族化思潮;一种以赵树理为代表,是在粗糙的民间文艺基础上形成的、以“为工农兵”为特征的文学思潮。这两种文学思潮也都直接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发展。

4、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政治化、社会化特征十分明显。

考察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我们可以发现,一种思潮的兴起,往往不仅具有社会原因,有时,还有鲜明的政治原因,如“左翼文学思潮”、“工农兵文学思潮”。这也许是现代中国文学和思潮的一个最复杂的特征,也是一个最难谈清楚的特征。同时,又是应当给予澄清的特征。对这一特征,简单地肯定与否定都不能有效地说明问题,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应当说,这种特征既有积极的价值,也有消极的价值。积极性价值表现在,它使中国现

代文学思潮能在社会、政治的背景下得到考验,检验出那些更符合中国社会、文学发展的实际,从而得到长足地发展,也使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切积极的文学思潮,都有一个较充分发展的政治、社会环境。而各种积极的思潮由于满足了一定时期的政治、社会的需要(如抗战),自身的活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保证,如工农兵文学思潮等。消极性表现在:在一定范围内抹杀了文学思潮的个性,也带来了文学现代化与民族化的一些失误,最明显的是左翼文学思潮、工农兵文学思潮。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个特征?除了显在的社会原因外,更深层的原因是:

①哲学的贫困。②宗教的缺席。

三、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基本矛盾

就是现代化与民族化。

这与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矛盾是一致的。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价值目标几乎都是这“两化”。引进外来文学和思潮,为了现代化;面向民族文学吸取营养,面对大众展开艺术的追求是为了民族化。这“两化”的处理、协调,一直是左右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杠杆,而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取得的成绩与留下的缺憾,都是由于这两者关系协调的结果。(例子:五四、左联、解放区文学思潮。)这“两化”的处理与追求的根本目的又是为了人,即,是围绕着“为人”(个体、群体)展开的追求。在这个目的的制约下,艺术上的这“两化”,都被自觉或不自觉地“人化”了。(如,白话文学思潮——用白话是一种艺术形式的现代化,但,用白话的目的是因为,①便于人表情达意;②便于人接受……。“左联”、工农兵文学思潮等。)

这一对基本矛盾,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在自己发展过程中的两条线索,也犹如人的两条腿,那一条腿的步伐不对,或那一条腿出了毛病,就直接影响这种文学思潮的价值。相反,当这对矛盾处于协调状态时,文艺的园地就是百花盛开的,文学思潮的发展也是蔚然壮观、美不胜收的。而中国现代文学中,真正具有世界意义、真正能被人们接受、真正代表中国现代文学主流的思潮,都是这一对矛盾处理得较好的思潮。如,人本主义思潮(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所代表的)。反之,则缺乏生命力,如,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主义文学思潮”,一味模仿外国,丢掉了“民族化”,有人说,李金发只有“现象”意义——我们讲中国现代文学和思潮要讲到他,但,他的很多创作没有文学的价值。人们之所以如此说,关键可能就在这里。(这一方面过去研究得不充分。)

四、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与两代知识分子

1、与以鲁迅为代表的第一代知识分子

这一代知识分子既是文学思潮理论方面的倡导者,又是文学思潮创作方面的实践者,所以,他们掀起的文学思潮,具有丰富的内容。加之,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主体条件,他们所掀起的文学思潮往往具有世界意义,与世界各种现代性的文学思潮一脉相承。他们的主体条件就是双重修养、“双重智慧”。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二代知识分子

这一代知识分子因为主要是从事实际社会革命活动的政治思想家,他们主要是从社会政治的需要出发看待文学问题的,而且,主要是以政策、方针的形式提出文学的价值目标的,所以,他们所掀起的文学思潮,在理论形态上十分单纯,而创作形态方面所形成的文学思潮面目又较为复杂。而这种复杂不是与“丰富”相联系的复杂,而是常常呈现思想与艺术二元分离的状况。同时,这种文学思潮往往呈现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民族、地域色彩,与世界文学思潮没有什么联系。如,工农兵文学思潮就是如此。(over)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

第一章批判与启蒙的文学思潮

第一节批判的文学思潮

批判的文学思潮,首先是以理论形态出现的,是理论上对旧文学及旧的文学观念的批判。批判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建设新的文学和新的文学观。也就是说,批判文学思潮的兴起,内在的动力和原因是出于建设新形态的文学与文学理论,两者的联系十分密切。

一、理论形态中的批判倾向

1、批判倾向出现的必然性。

黑格尔曾经说过,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从物质到精神,都是通过否定的形式获得发展的。这种“否定的形式”在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就是批判。康德在对洛克、休谟的批判中,确立了自己唯心主义哲学的方向;谢林又在对康德和费希特的批判中,完善了自己的“同一”理论;而黑格尔自己也正是在对前人的批判中垒起了自己的理论大厦。

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新文学先驱们,在建构自己的文学理论体系时,其理论的起点首先也是对传统的中国文学观念的批判。这种批判意向的形成,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是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中国现实的必然要求,“光明之前有混沌,创造之前有破坏。新的酒不能盛容与旧的革囊”,因此,“我们的事业,在目下的混沌之中,要先从破坏做起”。

从观念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看,新旧不能并存,这是新文学先驱们的共同信念,“要晓得旧思想不破坏,新事业断断不能发生的;两种相反对主义,一时断不能并行的。”正是在时代的要求与理论发展的需要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下,新文学的先驱们将文学革命的第一步确定为“推倒旧文学”。

2、批判倾向的前提

然而,任何理论批判的进行,都必须首先确定两个充分的前提:

一个是批判展开的理想,即衡定批判对象是非的尺度;

一个则是批判所要达到的目的。

前者是批判展开的基础,后者则是牵引批判发展的导线。新文学先驱们在“推倒旧文学”的过程中也不例外。

不过,他们所确定的这两个前提,却有着重合的倾向。从批判的尺度来看,这个尺度就是西方文学和文学观,“我们主张新文学,自然也得借鉴于西洋的新文学”。而实际上,新文学运动批判的展开,本身就是西方文学及其观念与中国文学及其观念比照的结果。因此,尺度是不言而喻的。

从批判的目的来看,很显然是建设新的文学观,而这个新的文学观,恰恰又不是别的理论形态,而是以西方文学观念为参照,以对传统文学及其观念的批判为“反题”,融合成的理论形态。所以,批判所使用的尺度与批判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基本吻合的,但“吻合”并不就是等同,这是因为,作为批判的出发点的“正题”——西方文学观,与作为批判终点的“合题”——新文学观,有着“反题”——批判的成果的中介作用,而使它们在性质上自然地区别开来。这种“批判”的特有格局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批判走向,也就内在地决定了“批判的文学观”的色彩和内容。

揭开这个批判序言的“宣言”是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在这篇文章中,胡适以“八事”为内容,而八事中无处不是直接针对传统文学及其观念的弊端而言的,同时,也就在这种批判中昭示了新文学“应当怎样”。不过,由于他那温和而谨慎的态度,使得这篇“宣言”蒙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但是它毕竟启开了新文学运动批判的闸门,正是从这个启开的闸门里,奔涌出不可遏止的急流,以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为先锋,掀起了蔚为壮观的批判的高潮。

3、批判的内容

批判在三个方面同时展开:

一个是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原型”批判;

一个是对这种文学观念原型所产生的“影响”的批判;

最后一个是对形成传统文学观念的思维方式的批判。

(1)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原型”批判,主要集中于对传统文学观的核心命题“文以载道”的批判。

胡适率先发难,他在《文学改良刍议》中将自己文学改良的第一事“须言之有物”中的“物”界定为:“吾所谓‘物’非古人所谓‘文以载道’之说也”,在自己的主张与传统文学观之间划了一条界线。

之后,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以激烈的言辞论道:“文学本非为载道而设。而自昌黎以乞曾国藩所谓载道之文,不过钞袭孔、孟以来极肤浅空泛之门面语而已”。

刘半农在《我之文学改良观》中也说,古人以为文当“载道”,其实,“不知道是道,文是文。二者万难并作一谈”。

值得注意的是,如此众口一辞地对“文以载道”的否定,其批判的重点其实并不在“文以载道”这个命题形式,而在“道”的内涵。陈独秀认为,“文以载道”之“道”,在主张“载道”的人眼中“实谓天经地义神圣不可非议之孔道”,而“孔道”在先驱们的意识中,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又是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弊害的魁首,所以,一切革命,特别是思想、文化革命,首先就必须推翻这个魁首,这也正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标。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新文学运动及新文学观找到了与整个新文化运动的契合点,这也说明,在文学观念上所进行的批判,从一开始就带着文化批判的色彩。这正是批判文学观的一大特点。但是,否定了“道”,并不等于就否定了“文以载道”这个命题的形式,正如倒掉了水而保留了盛水的容器一样,新文学先驱们批判了“道”的内容,却保留了曾装载过这一内容的形式。

从当时先驱们对“文以载道”的论说来看,他们大多数主要着眼于“道”本身。胡适所谓“‘物’非‘文以载道’之说”,不过是以“情感”、“思想”代替了“道”,划清了自己的“文”的内容,与传统“文”的内容的界线。陈独秀的观点就更为明显了,他说,文学之本义“原非为载道有物而设”,“何谓文学之本义耶。窃以为文以代语而已。达意状物、为其本义”,可见,在他看来,文学只是不应“载道”,却不应该无所“载”。

郭沫若在三十年代回顾这段批判的历史时曾说:“古人说‘文以载道’,在文学革命的当时虽曾尽力的加以抨击,其实这个公式倒是一点也不错的。道就是时代的社会意识。在封建时代的社会意识是纲常伦教,所以那时的文所载的道便是忠孝节义的讴歌。近世资本制度时代的社会意识是尊重天赋人权,鼓励自由竞争,所以这时候的文便不能不来载这个自由平等的新道。这个道和封建社会的道根本是对立的,所以在这儿便不能不来一个划时代的文艺上的革命。”

虽然他对文学革命性质的解说存在着一些偏颇,但是,他对“文以载道”这一“公式”的肯定,对这一公式在文学革命时期的实际状况的表述,却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周扬在1961年说得就更为明确了:“五四的时候,反对文以载道,提倡文以言志,其实言志也是载道,言志还不是宣传你的所谓道吗!”

以上种种论述,都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新文学先驱们对于“文以载道”这一文学观念的批判,应该说,主要是对“文”的出发点的批判,也就是文学应从什么出发,是从“人生”、“情感”、“志”、“意”出发呢,还是从“道”出发。他们坚决反对从“道”出发,而主张为人生等等,其目的显然就在于用新的思想、新的出发点来代替“文以载道”这个命题中那个陈腐、僵化、古旧的“道”的出发点。

因此,我认为,新文学先驱们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原型”批判,表面上看去,似乎一目了然,批判的命题、对象似乎很明了,实际上,这个批判很复杂,其复杂性就在于他们因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欲罢不能的心理。从这一个“点”上,似乎也反映出了双重智慧的矛盾。

不过,我认为,这个矛盾并没有产生消极的结果,相反,“为人生”,“表情达意”等文学观的出现,在直接的意义上,正是新文学观与传统文学观决裂的内容之一,而且,这些观念也是具有鲜明的新文化内涵的文学思想,因为,它们都是直接与僵死的传统伦理教条敌对的新观念,又是与新文学的核心内容——“人”直接联系的新观念,它们真正使文学回到了它的本义上。

(2)对“影响”的批判

在新文学先驱们对传统文学及其观念的批判中,我们可以发展一个很独特的现象,即他们对汉以前的文学及元以前的文学观很少批判,相反,他们认为“周秦以前的文章很有价值”,而唯独对于明代前后七子及八大家文派的归方刘姚等“十八妖魔”和“选学妖孽,桐城谬种”,不惜施以重火力,从创作到观念给予了猛烈的批判。

而其中批判的焦点,又集中于“十八妖魔”等对待“远传统”即元以前文学的态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文学倾向上。出现这种批判态势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建设新文学的需要,而在现实性上,这种批判又是“历史进化的文学观”与“复古”的文学观在对待传统问题上尖锐对立的结果。

一般来说,文学传统,总是在一定环境、一定时代中形成的,但是,它的影响又总是源远流长的。这种影响可以产生两种完全对立的效应,一种是对传统的弘扬、创新,这就是发展,这就是进化;一种则是恪守传统,囿于古训,其结果是走上“复古”。新文学先驱们属于前者,“十八妖魔”等属于后者。新文学先驱们从进化论出发,认为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今人当造今人之文学。

而“十八妖魔”却反其道而行,“当此之时,‘今文’之趋势已成,而明七子之徒乃必欲反之于汉魏之上”,这就构成了他们“复古”的倾向。正是在这点上,新文学先驱们对这种“复古”的倾向给予了猛烈的批判,认为其“罪不容辞”。这种结果,并不是一种意气用事,它是文学进化规律的一种必然结论。

传统文学既是一定时期形成的文学现象,它必定带着那一时期特有的规律,如果把彼时彼地的文学传统和规范照搬于此时此地并以此为楷模进行模仿,不仅会出现东施效颦的效应,而且也从根本上违背了传统的性质。《晏子春秋?内篇》有一则深刻的寓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传统在那一时期也许是辉煌的,如果不顾它的具体规定性硬性照搬于另一时代,必然会发生质变。

这恰恰是“十八妖魔”,以“复古”的态度对待传统所必然形成的局面。而这种局面与新文学先驱们所倡导的“历史进化的文学观”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是对立的,它在根本上也直接阻碍着新文学观的建设。

正如新文学先驱指出的一样:

“然则吾辈又何必攻击古文家乎?曰,是亦有故。吾辈主张‘历史的文学观念’,而古文家则反对此观念也,吾辈以为今人当造今人之文学,而古文家则以为今人作文必法马班韩柳。其不法马班韩柳者,皆非文学之‘正宗’也。吾辈之攻击古文家,正以其不明文学之趋势而欲作一千年二千年以上之文。此说不破,则白话之文学无有列为文学正宗之一日”。

艾略特曾经深刻地指出:凡是不能创造新东西的民族,也将要丧失欣赏旧东西的能力。而,不以“创造新东西”为目的的流派,不仅会“丧失欣赏旧东西的能力”,在根本上还会损害“旧东西”(传统)的价值,“十八妖魔,尊古蔑今,咬文嚼字,称霸文坛,反使盖代文豪若马东篱,若施耐庵,若曹雪芹诸人之姓名,几不为国人所识”,他们自己的作品“其伎

俩惟在仿古欺人,直无一字有存在之价值,虽著作等身,与其时之社会文明进化无丝毫关系”。

凡此种种,都在最显然的意义上向我们表明了,为什么新文学先驱们对元以前的文学相对宽容,而对明七子等“十八妖魔”不惜以全力给予批判的原因。

对这种“复古”、守旧趋向的深入一步的批判,则是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批判。

(3)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批判

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就是“我注六经”。这种弊端一开始即被先驱们抓住了,“我国文人,以模古为特长。人物事故,虽极新者,必以古名名之,以旧态状之”,“故文章家必依附六经以矜重”。这种泥古不逾矩的思维方式,有如希腊神话中的那张坚硬的普罗克鲁斯的床:专横、固执、守旧。

一方面,消纳一切传统规范为自己的先验尺度,另一方面,又以此尺度来界定所有的新思潮、新学说、新理论,其结果是:凡是不合传统规范的理论学说,一概被斥为离经叛道;凡是希图站住脚的学说都必须被同化为传统的规范方才被接纳。如此一来,“文人思想既不能推陈出新,而所用事物之名,亦相承不变”,“遵行还怕不及,怎敢说到改革”。

人的灵气,人的创造热情,人的新思想,统统被扼杀在这张“普罗克鲁斯的床”上,“富于思想者,思力不可见,博于学问者,学问无由彰。长于情感者,情感无所用”。由于这种长期的束缚,必然使人的眼光只能向后看,从而形成一种思维的定势:“贵古贱今”。在这种思维方式下,复古,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而“复古”在事实上和逻辑上又不可能超越“古”,那么,文学的发展就只能以退化的结果告终。

因此,这种“我注六经”的思维方式,从根本上说,是一切复古者的心理机制,也是传统文化僵化的内在原因。不从根本上推倒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无以发掘传统文化,也不可能有新文学观的诞生;“此种观念不去,则学术思想尚有进步发达之希望耶!”以是观之,我们可以看出,比起前两个方面的批判内容来,这一个批判更深沉,更接近本质,它不仅有力地深化了对“复古”倾向的批判,而且,从根本上保证了新文学观从“中世纪”的泥潭中脱颖而出。

作为对这种“我注六经”的思维方式批判的直接收获之一,是对新文学“应当是怎样”的预言。这种预言形式本身就是离经叛道的,是超越传统的,它的“新”是显然的。不过,这种新文学“应当是怎样”的预言,应当说,在对传统的文学观念、思维方式的批判中就已经以“肯定”的形式包含在其中了,因为,批判展开的前提,本身就是新文学观,所以,破与立在事实上是同时并存的。

而作为这种并存的最显著形态和这一时期最杰出的成果,是陈独秀的文学革命的“三大主张”。他要“破”的是“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山林文学”;而要“立”的则是“国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两相对举,了了分明。他所“立”的三种文学,显然是从西文文论中得到的启示,不过,他所“立”的三种文学,也主要是预言新文学“应当是怎样”的,而不是预言“新文学是什么”,事实上他也没有解说“国民文学”等是什么。

这种预言“新文学应当是怎样”的特点,正反映出在批判意向引导下建构新文学理论的一种模式,它在批判旧文学和旧文学观中,为新文学指出了一个方向,但还来不及完善它,可是,已显示出了借鉴西方文学观建构新文学观的强大生命力,同时也预示着另一个更为辉煌阶段的到来。

这就是启蒙的文学阶段。

二、创作形态中的批判倾向

以上讲的是理论形态中表现的批判倾向。现在来看创作形态中的批判倾向。创作形态中的批判倾向,是批判文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理论形态的批判内容相比,创作形态中的批判自有其独特的内容。理论形态中的批判我们讲了三个方面,而创作形态中的批判内容,则更为广泛。概括起来,批判内容主要

在以下层面上展开:

1、社会政治的层面(这种批判最尖锐)

(1)对政治制度的批判。如杨振声的创作,文学研究会的“乡土小说”。

(2)对政治革命的批判,如,辛亥革命。鲁迅的《药》、《阿Q正传》等。

2、社会心理与国民精神的层面

这种批判的内容最丰富。它既是社会政治层面批判的扩展,也是社会政治层面批判的深入。因为,一定的政治制度、政治革命,总要一定的社会心理来支撑。

这种批判,主要是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中起指导作用的各种意识的批判。如,理想(幻想)、意图、情感、动机、性格、风尚、习惯、道德(如婚姻观的批判,孝道的批判等)。

3、传统文化层面的批判

如,《狂人日记》。这种批判最深刻。此批判是前两种批判的深入,它触及到了前两种批判对象形成的原因。

正是在批判中,一种新的文学思潮形成了,这就是启蒙的文学思潮。

第二节启蒙的文学思潮

启蒙文学思潮,是批判文学思潮的延伸,也是批判文学的成果,因为,批判是启迪智慧的钥匙,而“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1、启蒙文学思潮兴起的背景

(1)对传统和传统文学批判的深入。

(2)在引进西方文学中,“人”的发现。

(3)历史的启示与现实的需要。

新文学先驱们对传统文学及文学观批判的结果,是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人从来没有人的观念”(周作人《人的文学》),表现在文学思想上就是见物不见人。“文以载道”,以千年不变的道为圭臬,“复古”则以既定的物的规范来限制人的创造,而“我注六经”的思维方式,则使人完全沦为“经”的奴仆。

所以,旧文学观念的每一种形态,无一不是压抑人性的,“我们所以不满意于旧文学,只为他是不合人性,不近人情的伪文学,缺乏‘人化’的文学”?,比照西方文学,旧文学及其观念的这种非人化的弊端就更为明显,“西洋近世的文学全遵照这条道路发展:不特他的大地方是求合人情,就是他的一言一语,一切表词法,一切造作文句的手段,也全是‘实获我心’”ˉ。

生机勃勃的西方文学的发展,就是因为充满了人的信念,人的色彩,人的情调。而以西方文学为楷范的新文学的倡导者们,从对中西两种文学的正反比照中,引出了一个崭新的思想,“我们现在应当提倡的是‘人的文学’”°。于是,人,这个万物的灵长,第一次鲜明地出现在了中国文学旗帜上。

在睿智而神俊的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神奇而悠韵的传说,神秘的斯芬克司向所有经过它面前的活物提出同一个谜语,即: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凡是解答不了这一谜语的活物,都将被它吞没。世界充满了恐怖,而聪明而富有智慧的俄狄浦斯却解开了这个谜底,他肯定地回答,这是人!

人的发现,成了智者走向胜利的起点,也成了挡路者羞愤地摔下万丈悬崖的原因。而新文学先驱们对于人的发现,正是新文学走向新生的最伟大的宣言。几千年的中国文学思想,之所以都被美学的司芬克斯吞没了,就在于没有认识到人,没有解开斯芬克司之迷,而新文学第一次解开了这个迷。世界仿佛充满了阳光,一切存在似乎都变得清晰起来了,文学也在人的光芒下好象显出了前所未有的活气。

然而,事情远没有如此简单。人的发现,并没有使先驱们惊喜若狂,因为,智者的天才发现,并没有成为社会的普遍意识,也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中国人从来没有人的观念”(周作人《人的文学》),现在,人的世界也仍然被愚昧、森严、僵化的文化氛围笼罩着,中国人仍然睡在“铁屋子”里,一片沉寂,满脑迷惘。如此的国民,如此的情景,向新文学先驱们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既然中国人“最不懂得的是人”(付斯年语),那么,当务之急就是要让他们认识人,认识自己。

启蒙的问题就这样必然地被提了出来。“什么是我们改造的手段——态度和方法呢?我们的改造的方向,是向下的——把大多数中下级的平民的生活、思想、习俗改造起来……,一边启发他们的解放的心理,一边增加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道德观念”-。而启发国民的心理,改造国民的魂灵最有力的工具“当首推文艺”(鲁迅语)。启蒙的文学观,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这种文学思潮也有两种形态:理论形态与创作形态。我们主要分析理论形态。

2、启蒙文学思潮与“人的文学”观

很显然,启蒙是直接与人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的,那么“人的文学”理论就成了启蒙文学观最显著的标志和理论展开的基础与前提。新文学先驱们是在对人的全面认识中展开“人的文学”理论的。这种对人的全面认识,就是把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与社会存在物来全面把握,其直观抽象就是“灵与肉”的统一。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中说:“我们所说的人不是世间所谓‘天地之性最贵’或‘圆颅方趾’的人。乃是说‘从动物进化的人类’”是“灵与肉一致”的存在物。”

这种认识,没有疑问,是直接从西方思想宝库里吸取来的,因为“中国讲到这类问题却须从头做起,人的问题,从来未经解决”,而西方从文艺复兴旧就有了“关于这‘人’的真理的发现”,并在以后的实践与追求中建构起了关于人的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产生了一系列物质效应。新文学先驱们在对西方思想的吸收和融汇中,让“人的文学”观,渐渐地伸开了自己的触角。

值得注意的是,“人的文学”这一命题在客观上是包含着“文学是人学”这一文学本质的深刻内涵的,虽然,这种内涵只是作为一种潜在因素包含在其中,而没有得到充分舒展,但是,作为对自己价值的一种补偿,这个命题却在另一个层次上散发出了自己的韵味,“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是人的文学”。

这一段话,以由外向内解说为基点,以理性、思想为原则,在客观存在与主观自觉的对应中,勾勒了构成人的文学的各种因素,而其中作为根基的“人道主义”,无疑是人的文学的理性前提。在西方文艺上,把理性作为艺术生产前提的主张,正是启蒙文学的特点,而我们也正是从这一种倾向上,看到了“人的文学”观所具有的明显的启蒙性质。

这个性质在于:它更注意文学与人的直接关系,即文学与人的解放的关系,而相对忽略文学与人的直接关系,即人作为创作主体的关系;更注重文学的社会作用而不太驻足于文学的美学意义。如此一来,就在理论上产生了一种明显的倾斜:对文学历史价值的论述,重于对文学本体的论述;对文学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认识,多于对文学内在结构的认识。从而形成了文学的道德意义,重于文学的审美意义,文学的精神意义,重于文学的知识意义的局面。

用一个判断来表示就是:文学主要是启蒙的工具,是散布关于人的思想的工具,“改革的作用是散布‘人‘的思想,改革的武器是优越的文学”?。这种对于文学的思想和认识,在建设新文学观方面,虽然仍处于文学“应当是怎样”的层次上,但是却比批判阶段的意向周详、深入。新文学先驱们在这一阶段,除强调了文学应当是怎样的之外,也具体地论述了文学实现这种“怎样”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文学自身的规律。在先驱们看来,文学的规律主要包括“第一要明白清楚,第二要有力能动人,第三要美”?,而“动人”又是实现文学功能的主要途径,无论这种动人具有什么属性,是喜,是怒,是憎,是爱,是哭,是笑,它都通向文学的目的:启迪人的智慧。

这个目的是文学最神圣的使命,“人的解放的根本标志和现实的途径,便是以艺术——文化为手段的心理——本能压抑的消除”(马尔库塞)-。这种所谓“心理——本能压抑的消除”,就是人的精神与个体生命的全面解放,在现实关系中,人的“心”的解放,不仅是人解放的最高尺度和最后目标,也是最为丰富和最为迫切的。

因此,对人的精神解放的重视,就天然地构成了启蒙文学观最引人注目的内容。这种精神革命的第一声春雷和最为热门的话题,就是个性解放。这既是科学精神对人的启示,也是民主意识的具体化。新文学理论以自己最敏感的神经也首先将触角伸入这一领域,全面地展开了对这一闪光憧憬的追求,大力提倡“个人的自大”(鲁迅语),要求文学全面地表现个人的欲求,并以此为尺度首先引进了一批表现“个人的自大”的外国文学。

易卜生是最受青睐的一个,当他在《国民公敌》中发出惊世骇俗之语“世界上最强有力的人就是那个最孤立的人”时,整个五四文坛和思想界都被震动了,个性主义的思潮漫卷世界,个性解放的信念深入人心,文学观念也抓住了这一闪电,在自己的园地上空放出现代的光芒,文学是否表现了个性主义,成了新文学先驱们衡量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最简明的标准。

周作人在《新文学的要求》中认为,传统的文化和文学,主要以“群性”为特征,而现代的文学则主要是“个人性”。他在这里所说的“个人性”,既指文学的“创造色彩”,又主要是指文学所表现的个人的情感、个人的价值、个人的思想。新文学先驱们积极倡导文学表现个性主义的结果,在很大程度是,使新文学初期的大量创作几乎全淹没于这一主题。

全面的来看,这种提倡是有成绩的,但也留下了明显的缺憾。这个缺憾在于,由于启蒙只是一种精神的革命,缺乏实践的内容,因此,他们也就没有为自己所提倡的个性主义建立起相应的理论实体和实践模式。

从理论上看,无论是胡适的“健全的个人主义”,还是陈独秀的“个人本位”,是直接从西方思想宝库中借鉴来的,在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在哲学思辨与民族文化的理性观照中将其理论化的时候就投入了使用,因此,这种只具有感性认同的主张,由于缺乏哲学与文化意识的整合,使它有如散沙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实体。

从实践来看,当时所谓个性解放主要集中于婚姻自由,而婚姻自由,也不过是用两性结合的民主形式(自由恋爱),代替包办婚姻的形式,而没有使这种“个性解放”获得更广泛的意义,只成为了一个美好的理想,而这个美好的理想,在鲁迅尖锐、深邃的论文《娜拉走后怎么办》和明快深刻的小说《伤逝》中得到了全面反省和最深刻的否定,也在鲁迅的理论与创作中得到了终结。

3、启蒙文学思潮的价值取向

这就是要求文学成为改造国民性的利器。从根本上看,这一理论,强调的也是精神的启蒙,而不是物质的救济。周作人在《平民文学》一文中明确地指出:“平民文学所说,近在研究全体的人的生活,如何能够改进到正当的方向,决不是说施粥施棉衣的事”,而且,启蒙文学不应以迁就大众为目的,而应以“提高他们为目的”(平民文学),这种提高的最佳境界,就是使人不仅在个性上得到解放,还应使人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马尔库塞曾经说过,在萨特的哲学中,作为人的解放之杠杆的物化状态,出现在两个不同的层面:

(1)个体层面

(2)社会层面ˉ

如果说,新文学的启蒙,是以个性主义的张扬为开端的话,那么,新文学启蒙的归宿则是启发人的社会责任意识,这既是个性主义主张的深化,也是整个精神启蒙的必然目标。胡适当时就曾指出:“发展个人的个性,须得有两个条件。第一,须得使个人有自由意志。第二,须使个人担干系,负责任”?。这种“负责任”的精神表现在文学上,就是要求“用手段高强的文学,包括着‘人的’思想,促动大家对人生的自觉心”-,从而在个性解放与

社会进步的凯歌中,实现文学的价值。

在这里,应当反对两种倾向:一种是“爱国的自大”;一种是“合群的自大”(鲁迅语)。这两种倾向虽然也带着社会意识,然而,却不是新文学先驱们所提倡的社会责任意识,从根本上说,是对社会责任意识的扭曲,在这两种倾向下,不仅“外来的思想自由平等的气息,互助共存的思想”(鲁迅)会被无情地抹杀,而且也在根本上与新文学的目的背道而驰,启蒙文学观正是要用文学的力量,从人们的思想中清除这种两种扭曲意识,鲁迅等几乎是以反对旧文学的同等态度在理论上猛烈抨击这两种倾向,正说明了这一点。

现在再来看看启蒙文学思潮在创作领域的特点。

在创作中直接表现了启蒙倾向的是小说与杂感。小说,以鲁迅的小说为代表。鲁迅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改造国民性”。为表现这一主题,鲁迅着力塑造了具有“双重悲剧”的人物形象。如孔乙己、阿Q、祥林嫂等(解释这些形象的“双重悲剧”)。

这种具有“双重悲剧”的人物形象,是启蒙文学思潮中,思想、艺术价值最高的形象。叶绍钧的描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灰色生活的小说,如《饭》、《校长》、《潘先生在难中》等,批判了怯弱、麻木、自私等国民的劣根性,也具有揭示病苦,引起疗救之希望的倾向。正如他自己所说:“当时仿佛觉得对于不满意不顺眼的现象总得‘讽’它一下。讽了这一面,我期望的是在那一面,就可以不言而喻”(中国现代文学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91页。)在随感(杂感)方面,李大钊、鲁迅、周作人等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略)。

应当说明的是:启蒙文学思潮与批判文学思潮是紧密相关的,我分开讲述,主要是为了叙说的方便。

思考题:

1、批判文学思潮与西方文学及文学思潮的关系

2、启蒙文学思潮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

第二章白话文学思潮

所谓“白话文学思潮”,是指五四时期以倡导和创作白话文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学思潮。它是在批判文言文的过程中萌芽并发展的一种文学思潮。这种文学思潮是先于批判与启蒙文学思潮而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同时,也是与批判和启蒙文学思潮一同发展的文学思潮。

一般说来,批判和启蒙的文学思潮主要关涉的是五四新文学思想内容,白话文学思潮所关涉的则主要是新文学的形式本体;批判、启蒙文学思潮主要是在批判旧文学及其文学观念,倡导新文学与新的文学观念中形成的,白话文学思潮则主要是在批判旧文学的用语—文言,倡导新文学的用语—白话的过程中形成的。从成效来看,白话文学思潮是发展得较为完备的文学思潮,也是成效更为显著的一种文学思潮,它的理论形式很完备,而创作形态则更为成功(创作形态就不谈了,主要谈理论形态。)

第一节白话文学思潮兴起的原因

一、社会历史原因(3个方面)

1、新思潮的不断涌进,使中国传统文学的正宗用语——文言,越来越无力承担反映社会历史变革的现实,表达新思潮内容的任务,越来越难以满足新时代对文学的新要求(如,新概念、新词汇的大量出现,而文言难以找到对应的词语;人们的生活观念社会节奏的变化,要求文学的用语也相应地简洁、明了等)。即时代的需要及文言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矛盾,是白话文学思潮兴起的最直接的社会原因。

陈独秀在《科学与人生观?序》中指出:

“常有人说,白话文的局面是胡适、陈独秀一班人闹出来的。其实这是我们的不虞之誉。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

2、五四时期“人的发现”,使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特别是留洋的知识分子思考中国文学发展的问题时,往往从人的需要出发来考虑文学的问题。当他们将文言与白话这两种文学用语与人的需要放在一起考虑时,他们发现,白话更有利于人表情大义;文言与白话相比,其效果就差得多,不仅“差得多”,有时简直就不利于作家表情达意,甚至在描写人时笑话百出(在下一节中我要具体论述。)

我们知道,人在表情达意的时候,从构思到表达的过程,都需要借助语言这个工具,如果用文言作“表达”的工具,那么作家从构思到表达,就是这样一种局面:“思维”时,运用的是“白话”;

“表达”时,则要翻译成“文言”。

思维运用白话翻译文言完成表达

付斯年所说的,用文言进行表情达意时,当作家“得到一个新思想的时候”,他是“先有白话的意思”,即作家在思维时所用的是白话,而当思维成熟时,他要“表白的时候,自己翻成文言”。如此一来,在思维与表达之间就经过了“二度翻译”。付斯年说:“自思想转为言语,经一度翻译,思想之失者,不知其几何矣”,“自言语转为文辞(文言)经二度之翻译,思想之失者,更不知其几何矣。”总之,用文言来表情达意,不可避免地要扼杀情与意的内容。

相反,用白话来表情达意就方便多了。从思维到表达,它是始终如一的,基本不会损伤思维的成果。正如付斯年所说:“我以为白话是最能有想象,感情,体性,以表现和批评人生的,最能传布最好的思想而无阻碍的。何以故呢?因为我们人生日日所用的都是白话,我们日日所流露的所发生的种种感情,都是先从日用的白话里表现出来的。所以用白话来做文学,格外亲切,格外可以表现得出,批评得真。”

用白话:

思维运用白话完成表达

用文言:

思维运用白话翻译文言完成表达

同时,从描写人,塑造人物来看,文言,使所有的人都用一种固定的腔调说话,而白话却可以让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腔调说话。胡适在指出用文言写人物的弊端时就曾指出:“明明是乡下老太婆说话,他们却要叫他打起唐宋八大家的古文腔儿;明明是极下流的妓女说话,他们却要他打起胡天游洪亮吉的骈文调子”,这种悖于人情的窘态,正是文言不近人情的必然结果,在形式上,它虽然也能把某种意思表达出来,然而,这种“意思”已经不具有文学的意味了,文学视为生命的“真”与“美”的意境,都被那不近人情的滑稽腔调扫得荡然无存,而文学的动人性,它的“善”意也就无以附丽了。

与之相比,白话的优势就显而易见了,“白话做的文学,则一字一字之间,都可经写得入微,写大总统说话的口吻,决不会变叫化子;叫化子不同大总统一样,口里文绉绉的。其余无论写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情、什么境,都可运用自由,不生阻碍,并且可以为各人各事保存他们的个性”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提倡白话和白话文。

3、当时中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西方式的“学校”教育,代替了中国的“学堂”教育体制。学习的内容也不仅仅限于中国的古典文化,大量西方文学的内容,使人们无法再一味强调用文言来作文。同时,文言作文也不是衡量人的才能的唯一标准了。所以,白话文运动也就在这样的一种教育背景下出现了。

二、文学发展的启示

我们知道,五四新文学先驱们是一批具有“双重智慧”的人物,当他们立足于中外文化的基础上,向中外文学的历史进行扫描时,他们发现了这样的历史事实:在外国文学史上,“欧洲三百年前各国国语的文学起来代替拉丁文学时,是语言文字的大解放;十八十九世纪法国俄国英国等人们提倡的文学改革,是诗的语言文字的解放;近几十年来西洋诗界的革命,是语言文字和文体的解放”?。

在中国文学史上,从三百篇到明清小说,从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的“文从字顺”,到近代梁启超等的“新文体”等等,每一次文学革新莫不以语言为改革的先导,“一代文辞的风气,必随一代语言以为转变”-。

面对这些历史的事实,以及从这种历史变革的规律中所得到的启示,使新文学先驱们几乎不能自制地激动起来了.胡适说:“我到此时才敢正式承认中国今日需要的文学革命是用白话代替古文的革命,是用活的工具代替死的工具的革命”(逼上梁山)。这可以说是白话文学思潮兴起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三、语言对人、对文学的重要意义,是白话文学思潮兴起的内在原因

从语言对人的重要意义来看,如果说,生产工具的制造,是人摆脱动物性的标志的话,那么,应当说,文字、语言的出现,则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起点。

大家一定还记得《圣经》“旧约”第一篇故事“创世纪”中的“神创造天地”。上帝从第一天开始创造,第一天创造了“光”,第二天创造了“空气”,第三天创造了“树木”等植物,第四天创造了“星体”,第五天创造了各种“动物”,第六天,上帝按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这万物、天地的主宰,第七天就休息了。

在上帝前五天的创造中,它把世界上的一切都造好了,可却忘了将开启智慧的钥匙——语言交给人。《人论》的作者恩格斯?卡西尔面对这一切是多么感慨,他虽然不敢冒犯“神”,当他却以自己的渊博和睿智,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人类智慧的起点是语言。具有“双重智慧”的新文学的先驱们,正是认识到了语言对人的重要意义,所以,在五四人的发现的同时,提出了用白话代替文言的主张,掀起了白话文学思潮。

从语言对文学的重要意义来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胡适在《什么是文学》一文中说:“文学不过是最能尽职的语言文字。”他用“不过”一词表明了这一判断的不容论证性。在新文学先驱们看来,文学要现代化,首先就必须使文学的用语现代化。胡适说,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那一时代也当然要有适应这一时代文学的用语。胡适说:“今日之文言乃是一种半死的文字”,而“死文字定不能产生活文学,故我们主张若要造一种活文学,必须用白话来做文学的工具”(尝试集自序)。

第二节白话文学思潮的否定性内容

——对文言的批判

对文言的批判是全面进行的:从文字到词汇,从语法到实用功能,犹如剥笋似地一层层裸露出文言衰老、迂腐的面目。对文言不合理性的揭示也是多方位展开的,既有从外向内的透视,也有又内向外的引申;既重视对它本身不合理性的批判,更将这种不合理性放在社会进化的背景下来审视。同时,这种批判,还由纯粹的语言批判,上升到一种文化的批判。这是对文言批判的最显著的特点。

先看对“文字”本身的批判。

文字,是语言的物化形态或物质外壳,它的难与易,不仅标志着一种语言发展的水准,而且在现实性上,它制约着一个民族智慧的发展。作为表意系统的中国字(汉字),由于它的音、形、义三者是分离的,这就构成了它最大的弊端:难。“中国字的难学,实在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这种“难”不在字的多少,而在它的性质,“字者既然离字形而独立,字形又弄得不成形”,如此一来就导致了对它掌握的难上加难,“青年儿童必须一字一字牢记字音和字形,必须消耗十年功夫用在求得这器具上,等到这器具取得了,精力也消耗一大半了所以付斯年认为,汉字,“不仅妨害大多数教育的普及,并且阻止少数人智慧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新文学同人虽然是在一般文字意义上阐述中国字的弊端的,但是,他们的意图却是明确的,从这里揭示文言是怎样使这种“难”变得更难的。

从词汇上看,文言的基本词汇与白话有着很大距离,加上大量古雅的典故和层层叠叠的藻饰,弄得晦涩难解。而且,特别是当今天的人用文言词汇作文作诗时,往往不仅面目可憎,而且常常笑话百出。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举了胡先骕作的一首文言词:“荧荧夜灯如豆,映幢幢孤影,凌乱无据。翡翠衾寒,鸳鸯瓦泠,禁得秋宵几度?么弦漫语,早丁字帘前,繁霜飞舞。缈缈余音,片时犹绕柱。”

并且分析说,“翡翠衾”,“鸳鸯瓦”,用之白香山“长恨歌”则可,以其所言乃帝王之衾之瓦也。“丁字帘”,“么弦”,皆套语也。此词在美国所作,其夜灯决不“荧荧如豆”,其居室尤无“柱”可绕也。至于“繁霜飞舞”,则更不成话矣。谁曾见繁霜之“飞舞”耶?在时代的尺度下,文言无一不是“退化”。因此,面对着文言的种种弊端,身处20世纪之初的新文学先驱们强烈地感到,在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文言“实在不足以发挥新时代之学理事物”?。

由此可见,身在现代社会而强写古人之感,本为新的时代,却偏用文言之词,不仅不伦不类,而且笑话百出。在这里,胡适抓住了词汇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一关键,强烈的历史意识,使他仅仅用一个例证就鲜明地揭示了文言词汇中大量“套语”的不合理性。

从语法上看,文言的文法“极不精密”(钱玄同),因为它仍处在意会的阶段,靠代代相传的经验,通过耳濡目染自然地领悟.而且它又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没有相应“平等的语言文字相互比较”(胡适《国语的进化》),这就在客观上制约了文言语法的发展,也就在实用功能上导致了文言各种功能的退化。

无论从表情达意,还是从教育实践上;无论是证事写人,还是作为社会的媒介物,胡适认为正是在对文言全面解剖的基础上,一个众所公认的结论提出来了,文言“不特妨害

知识的普及,并且阻止文化的进化”1。于此,新文学先驱们对文言的批判,也就从语言的批判自然地过渡到了语言的文化学批判。而这种过渡既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语言批判的合逻辑的发展,因为,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对文言弊端的揭示,不可能从纯粹语言学上达到目的。

从语言的本质来看,每一种语言系统都有自身的规律,它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要说明它的好或坏,只有在社会的实践中进行考察,方可证明其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以及合理还是不合理。人们固然可以离开社会潜心地对语言进行“为语言而语言”的研究,但是,语言却离不开社会,它本身就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的活力,它的光彩,是社会赋予的,它天然就负载着社会的思想与文化的精华,只有在社会的实践中,它才能散发出五颜六色的火焰。

新文学的先驱们正是从这一方面来认识语言的本质的。他们认为:“文字为一切文化教育之结晶”o,“思想依靠语言犹之乎语言依靠思想”?,而文言,这种言语系统当然也负载着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思想文化,而且它所负载的这种思想文化就象它本身的历史一样古老、沉重。从中国思想文化系统形成的春秋、战国,到清末皇权的坍塌时期,几千年沉积的林林总总,几十代一以贯之的孔孟之道,在它的身上无处不显示出来。因此,对文言的文化批判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新文学先驱们从这里找到了一种对文言批判的更为宽宏的角度。

钱玄同认为:“现在我们认定白话是文学的正宗,正是要用质朴的文章,去铲除阶级制度的野蛮款式”(《大系?建设理论集》224)。因为这种“野蛮款式”所包容的是一种野蛮的、充斥了封建等级观念的内容,这种等级观念在语言、文章上的表现是一种贵族的心理:“文章做到难懂,工夫就深极了,人家不懂,我独能懂,所以可贵”?,从而使大多数人与文学、文字隔离,文章也就成了少数人的专利。

同时,这种以贵族形态出现的语言文字,由于经年累月的贵族化,也就使本身不带任何阶级意识的语言工具,也涂上了极为强列的阶级色彩,以至成了贵族思想的某种表征。周作人在《思想革命》一文中最明快地揭示了这种状况:

这宗儒道合成的不自然的思想,寄寓在古文中间,几千年来,根深蒂固,没有经过廓清,所以这荒谬的思想与晦涩的古文,几乎已融合为一,不能分离。我们随手翻开古文一看,大抵总有一种荒谬思想出现,便是现代人做一篇古文,既然免不了用几个古典熟语,那种荒谬思想已经渗进了文字里面去了,自然也就随处出现。

这种状况,对于作为一般交际工具和表达思想的语言来说,等于是将其推到了狭窄的道路上,其直接后果是导致文化的僵化与文学的贵族化。文化僵化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语言所载的仅仅是圣贤之言,而文学中“古文多是贵族的文学”(平民文学)。所以,从文化的角度审视语言,新文学先驱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文字为一国文明之符号,欲政治修明,必先正其文字”?;

“我们反对古文,大半原为他晦涩难解,养成国民笼统的心思,使得表现力与理解力都不发达”?。

由此可见,对文言的批判,也就不仅仅是一般文化意义上的批判,而是将这种批判由外在的社会批判,引入到了对内在的思维意识的批判,由一般文化形态的反省,进入到了对人的反省。于是,我们看到,新文学先驱对文言的批判,随着批判深度的加强和批判视角的转换,批判的意义也随之得到了显而易见的扩展。语言这个曾经被文言死死缠着的灰姑娘,终于从这里走向了一个崭新的天地,这个天地就是白话的天地。

思考题:

从文学思潮的角度看,新文学先驱们对文言批判的意义何在?

第三节白话主张与人的尺度

我们知道,白话文学思潮是以主张白话作文学工具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学思潮,所以,我们应特别注意白话主张问题。

新文学先驱对文言的批判,其直接的积极收获就是白话的主张。白话作为汉语的一个言语系统,在先驱们看来,它与其语言的性质一样具有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特点。

从形而上出发,他们认为“言语本为思想之利器,用之以宣达者”,白话就是宣达思想的利器。

从形而下出发,他们认为,“那所谓‘引车卖浆之徒’的俗语是有文学价值的活语言,是能够产生有价值有生命的文学的”。

但是,无论是从形而上还是从形而下出发,新文学先驱对白话本质意义的探讨,是以人为尺度的。

在形而下的意义上,很显然,他们的落脚点是在一般大众,而在形而上的意义上,他们也抱定这样的宗指:“表白各种思想,白话更容易明白”。1这种“明白”的指向,当然是让人明白。正是这种以人为出发点的特征,使先驱们所主张的白话,与文言形成了泾渭分明的界线。

文言,是以晦涩的外衣,养成国民“笼统的心思”,以贵族的姿态,垄断语言的专利,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而白话的提出,其目的就在于使语言真正成为人交际的工具,以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无论这种沟通以什么形式实现:文学的、口头的,它的指向都是明确的。

这种将人作为白话价值尺度的主张,既使白话回到了语言本体的意义上,也将时代的光辉纳进了自己的模式,白话的意义于此也得到了鲜明体现。

从语言的本体意义上看,语言本来就是人创造又为人服务的。无论它以什么形式出现——书面的、口头的,都应当是以为人服务为宗旨。以人人都能懂,都容易接受的白话作为思想文化的载体,等于是将开启智慧的钥匙还给了人,从而也使白话这种言语真正成了人的智慧的起点。

戏剧家曹禺说过,语言是“人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是人的镜子”。这面“镜子”既可映出人的内在思想活动,也可映出人的知识、智慧的境界,人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通过语言进行的,有了语言,人对于世界的认识才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也才能更好地从事创造,在此基础上,也才能真正地实现一句古老的箴言:认识你自己。新文学先驱们积极倡导白话,正是从根本上使语言这一工具回归到了人自身的这种需要,也使语言回归到了它自身的境界。

从白话的时代特点看,它的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它切合了最广大民众的需要。这对广大民众需要的重视,无疑是五四人的觉醒与人的发现的积极成果在语言观中的显现.林纾曾经竭力攻击白话文,认为白话和白话文粗俗、简陋,登不了大雅之堂,胡适则反驳说:“所谓‘俗’其简单的意义便是‘通俗’,也就是能够深入群众”(胡适的自传)。这种深入群众,在一般社会意义上,就是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教育普及”,有利于启蒙与人的解放。

而在文学上,则表现了这样一个简明的道理:“文章是人人会做的”?,不是独夫与人妖的专利。这种“人人会做”的主张,它的内在根据就是“做文章是直写自己脑筋里的思想,或直叙外面的事物”?。这种主张无论是从社会意义上,还是从文学创作的规律上来看,无处不显示出对人的价值的首肯和重视,这种首肯和重视既为白话的合理性找到了广泛的社会基础,也使白话作为新文学的工具这一主张显示了它的时代意义。

事实上,在人的觉醒时代,随着民主意识的普遍化,新文学同人的每一主张都不可避免地深深地印着这种特点。陈独秀在高张文学革命旗帜的时候,就提出了我们的目标是“文

学的德莫克拉西”(民主)”,周作人在论白话与新文学的关系时就提出了“白话多是平民的文学”。人,指示了新文学先驱们倡导白话的出发点,人也给予了他们完善这一主张的勇气和信心。于是,白话在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全面泛滥,最后终于被定为国民教育的正宗用语。白话,在文化领域彻底地战胜了文言,白话,以它的神采使语言这个灰姑娘得到了新生。

不仅如此,白话的时代特点除了它能满足最广大民众需要这一特点外,还由于它与口语接近的性质,使它的种种规范都符合人的情理。而且,这种合人情,还不是普泛的,没有时间意义的合人情,而是“切合今世人情”(《大系?建设理论集》第124页),切合五四时代那要求解放自己的人的人情。鲁迅在批判文言时曾说:“汉字的艰深,使中国大多数的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而白话的近人情正是要使大多数的人与前进的文化相联系,从文化的前进中得到自我解放,实现自我的创造。

这种前进,就是进化,而这种进化既包括着人的进化,也当然包括着白话自身的进化,这种进化的规律既是白话代替文言的必然性的有力论据,也是白话葆有青春活力的内在依据。白话进化的目标,在形而下的意义上,是要使它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如“用今语达今人的情感”,在形而上的意义上,既“负了长进国语的责任,更负了借思想改进语言,借语言改造思想的责任”?。

但是,无论这种进化具有怎样的特点,它在出发点上,都是为着人的需要。紧紧地把握这一点,不仅使白话始终葆有活力,面且它的价值也就由此而能够得到实现。这正是新文学先驱们白话主张与人的尺度的真谛。

在社会绝对进化的环节中,白话的进化,从理论和可能性上讲,它也应是绝对进化的,但是,白话自己的语言属性又决定了它的进化并不是如社会的进化一样,可以突变的,从一般性质来说,它是渐进的,约定俗成的。

第四节白话文学思潮的两大特征

——现代化与民族化

一、现代化特征

五四时期兴起的白话文学思潮是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学思潮。从它的内容看,其现代化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直接地反映了时代对文学的要求。不过,考察历代中外文学的发展,应当说,每一个时代的文学思潮相对于那一个时代而言,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现代”特征。

如唐代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近代梁启超等倡导的“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

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白话文学思潮的现代化的个性特征何在呢?从总的方面讲,这个个性特征是鲜明而浓厚的“人的意识”,具体来讲,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从新的文学史观出发,明确地提出了“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的正宗”的观念。

这种观念是一个与传统的文学观念对立的“新”观念。因为,传统文学观念认为,文言文学才是文学的正宗。它的“新”不仅“新”在它否定了传统文论对“白话文学”的文学地位的否定,“用一种新的文学史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导言26页),代替了传统的文学史观,而且,“新”在它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主张。

正如胡适所说:“这一千年来,中国固然有了一些有价值的白话文学……因为没有‘有意识的主张’所以白话文学从不曾和那些‘死文学’争那‘文学正宗的位置。”而五四新文学先驱们却第一次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意识”地、自觉地提出了这一主张。他们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发现白话文学价值的群体。

瑞典历史学家雅克布?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曾说:“真正的发现者不是那个第一次偶然碰到任何东西的人,而是那个找到了他所寻找的那个东西的

人”。新文学先驱们提出的这一新观点表明,他们就是“那个找到了他所寻找的东西的人”,他们是自觉寻找那个东西的人。

2、从文学形式本体出发,明确地提出了“新文学就是白话文学”的主张。

这一主张彻底叛离了传统文学观的体系,既不从文学“经国之大业”的社会价值入手,也不从文学“美出于心灵”的文学创造论开题,而是着力于从文学形式入手来界定“新文学”的本质和特征,从而在最基本的意义上切中了文学的本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的确是一个新观念,而且是一个由“新思维”(从文学的形式)产生的新观点。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种新观念,虽然是从文学形式本体出发对新文学的界定,但是,它又内在地与五四时期的其它新文学的观念,如“人的文学”观、“平民文学”观、“国民文学”观、“社会文学”观等,有密切的联系。这个联系就是“白话”。事实上,谈论五四文学的任何新观念,都不能不涉及白话的主张,而谈论白话的主张,又不可能离开整个新文学观,它们原来就是一个整体。

虽然表面上我们看不出白话与“人的文学”、写实文学等观念的关系,但是,正如蒲伯所说:“所有的不和是谐调尚未被理解”(转引自鲁宾斯坦《从莎士比亚到奥斯丁》第263页)。一旦我们理解了这种“谐调”,那么就会有“一林的玫瑰,妆点冬天的阴郁”(裴多菲)。

人们已经形成了一种普遍的看法:陈独秀、周作人等是主张文学内容革新的先驱,而胡适等是主张文学形式革新的闯将。不错,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这种判断都是中肯的,正如我们观察一座大山时,首先注意的是它的主要特点和一般轮廓,但是,在下这种判断的时候,人们却忽视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任何从内容方面谈论文学的理论,从来也不可能忽视形式问题,这正如任何从形式入手谈论文学的理论不能无视内容一样。

胡适曾说:“我最初提出的‘八事’和独秀提出的‘三大主义’都顾到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钱玄同先生响应我的第一封信也不曾把这两方面分开”?。事实的确如此,而尤其应当注意的是,在他们的理论和主张中无论是以谈内容为主的文章,还是以论形式为宗旨的理论,他们都没有离开过语言这个文学的基本因素。

先看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在他大书特书的“三大主义”中,哪一处离开过文学的语言问题呢?

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曰,推到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曰,推到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他所概括的“贵族文学”、“国民文学”等的基本属性,无一不是由语言风格体现的。

“雕琢”与“平易”对举,“铺张”与“新鲜”并提,“迂晦、艰涩”与“明了、通俗”相左。语言这个幽灵,一次次将“晦涩”、“雕琢”等附于古典文学、山林文学等之上,塑造出它们僵化的形象。与此同时又一次次将“明朗”、“新鲜”的色彩奉献给国民文学等,刻画出它们那充满活力的形象。

所以,在这些以内容为主的文学观念中,无处不见语言风格的影子。而“国民文学”所具有的平易、抒情的特征,“写实文学”所具有的新鲜的特征,“社会文学”所具有的明了、通俗的特征,又恰恰是“白话”的风格特征(关于白话的风格我将在第四节专门论述)。

所以,我们虽然还不能很明白地体会“国民文学”的整体面貌,也未能窥见“社会文学”、“写实文学”的确切内涵,然而,透过修饰这三种文学的文词风格,我们却可以感受到它们浓厚的时代气息,它们与白话的那种不可分割的关系。

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这些新的文学观念与白话的这种联系,才使它们那本来十分含糊的概念透露出了可见可感的时代气息,如此将这些新的文学观与白话的联系切断,不仅会完全泯灭它们那清新、明朗的形象,而且,我们也不能不怀疑这些所谓“新”观念会不会是传统文学观的翻版。

中国现代文学的简答题..

1、中国现代文学的含义? 答:(1)1917年1月《新青年》杂志刊出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为标志,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2)所谓“现代文学”,不仅是时间概念上所划定的1917——1949年这一通常所说的“现代”阶段的文学,更是“现代”性质意义上所指的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从性质来看,“现代”是相对于“传统”中国文学而言的。“现代”作为时间的标志,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联系性,说明了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到20世纪出现的一种形态的文学;“现代”作为性质的标志,则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是与中国传统文学有着本质区别的一种新型的文学。 2、中国现代文学的分段 P25 答:从1917年开始,到1949年为止,大体上每十年为一个发展阶段 (1)1917-1927年期间的文学,叫五四文学,也叫20年代文学。其主要特点是文学革命和文化启蒙。从整体上看,五四文学具有一种活跃、开放的青春气息。 (2)1928——1937年左翼革命文学、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30年代文学是20年代文学的发展和变化。其整体特点是走向成熟。具体标志有两点:第一点,文学多元化。第二点,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家和作品。 (3)1937——1949年以全民族的抗战文学为开端以及继承、发展的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40年代文学。 3、第一个十年中重大事件发生的背景 答:①1915年五四新文化运动,②1917年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二者者互为因果),③1919年的五四运动(爱国的政治运动)。由于前两项而形成了文化统一战线: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封建文化。后来随着五四文化运动的深入,这个统一战线逐渐分化。④出现了新文学的代表作——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郭沫若的诗歌《女神》。⑤出现了许多文学社团,主要的有文学研究会、创作社。 ⑥在1926年北伐大革命前后出现了革命文学。 4、现代文学的主要特征 答:(1)白话代替文言。古典文学中占主流的文学是诗歌、散文,是用文言进行写作,小说、戏剧不被视为正宗文学;而现代文学则提倡白话,提倡小说、戏剧的创作。 (2)人性意识的觉醒。古典文学是非人的文学,现代文学是人的文学。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 (3)世界性。指现代文学由于时代的原因而纳入世界文学的范畴中。它不是孤立的,是在吸收其他国家文学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5、五四新文化运动 P25-26 答:(1)开始的标志: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 (2)口号:民主与科学 (3)思想启蒙工作: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4)本质: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6、五四文学革命的历程及发展 答:(1)1915——1918年是五四文学革命的“首倡期”。发端是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这篇文章为文学革命发难之作。同年2月,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提出了著名的“三大主义”,对整个封建旧文学宣战。随后钱玄同、刘半农等人也相继响应,文学革命形成了一定的声势。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朱希祖、蒋百里、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叶绍钧等十二人发起。会刊为《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文学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创作多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写法上倾向于现实主义,重视并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2.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张凤举、徐祖正、陶晶孙、何畏等。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作月刊》、《洪水》等十余种刊物。他们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的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追求文学的美感,同时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后期转向提倡“表同情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创作方法上倾向浪漫主义,侧重自我表现,有浓重的抒情色彩。 3.新月社:1923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多为英美留学生。最初开展戏剧活动,1925年以徐志摩为核心逐渐形成新月诗派。重要刊物有《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前期新月派提倡新格律诗,因此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他们致力于新诗艺术形式的探索,促使新诗艺术上走向成熟,创作上倡导新格律诗,对中国新诗发展有较大贡献。 4.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办有《语丝》周刊。主要成员有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冯文炳、俞平伯等。语丝社的文学主张是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创造的着重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又称为“语丝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三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徐志摩写过一首爱情诗( D 《雪花的快乐》),其中化用了冰雪红梅的典故。 [A] 《我的失恋》[B] 《我不知道风——》 [C] 《小河》[D] 《雪花的快乐》 2、在丁西林的话剧《酒后》中,丈夫是一个( D现实主义者)。 [A] 理想主义者[B] 颓废者[C] 浪漫主义者[D] 现实主义者 3、巴金创作的《家》塑造了多种青年的典型形象,其中的(B觉慧)是作者给青年“应该怎么做”提供的“榜样”。 [A] 觉新[B] 觉慧[C] 祥子[D] 天保 4、《诗八首》中对爱情复杂性的思考达到了很高的程度,而它的作者在写作时仅仅24岁,这位作者是( C穆旦)。 [A] 冯至[B] 徐志摩[C] 穆旦[D] 戴望舒 5、在1920年代后期的中国文坛,女作家( C丁玲)脱颖而出,以迥异于五四时期女性作家婉转低回的笔墨,大胆书写五四之后知识女性的苦闷,她的自叙传小说是对五四郁达夫开创的自叙传小说的总结和结束。 [A] 冰心[B] 凌淑华[C] 丁玲[D] 淦女士 6、巴金的《家》是其( D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A] 《春秋三部曲》[B] 《雷电三部曲》 [C] 《风雪三部曲》[D] 《激流三部曲》 7、《自己的园地》是作家( D周作人)的散文集。 [A] 朱自清[B] 冰心[C] 梁遇春[D] 周作人 8、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文前有一篇用( A文言)写成的小序。 [A] 文言[B] 白话文[C] 文白夹杂[D] 韵文 9、1933年,23岁的曹禺在大学读书期间创作了自己的戏剧处女作(B雷雨),出手不凡,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A] 《日出》[B] 《雷雨》[C] 《原野》[D] 《北京人》 10、1932年9月,林语堂开始主编(B论语),创刊号即一鸣惊人。 [A] 《莽原》[B] 《论语》[C] 《人间世》[D] 《语丝》 11、曾和废名共同创办了《骆驼草》的作家是( C周作人)。 [A] 鲁迅[B] 茅盾[C] 周作人[D] 钱钟书 12、鲁迅曾经把冯至称为( A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A] “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B] “中国优秀的抒情诗人” [C] “有后劲的年轻诗人”[D] “中国抒情诗人” 13、《酒后》中没有出现的人物是(B孩子)。 [A] 妻子[B] 孩子[C] 一个男子[D] 丈夫 14、下列作家不是《语丝》杂志主要撰稿人的是( C何其芳)。 [A] 鲁迅[B] 周作人[C] 何其芳[D] 林语堂 15、关于《死火》的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色彩华丽)。 [A] 色彩黯淡[B] 色彩华丽[C] 平直淡泊[D] 通俗明快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记知识点及作品作家人物

中国现当代文学常识填空题 现代文学部分 1.1915年9月,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1916年9月第二卷更名《新青年》)。 2.《青年杂志》1915年第一卷第3、4号上连载陈独秀的《现代欧洲文艺史谭》,揭示了文艺进化论是文艺发展的基本规律。 3.文学革命正式发难的标志是1917年1月《新青年》上发表的胡适论文《文学改良刍议》,深入地阐述了他的“八事”,提出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作为新文学的工具。 4.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5.1918年4月胡适发表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革命文学的宗旨,强调“国语的文学”也就是文学工具的革命,是新文学建设的第一步。 6.林纾连续发表了两篇文言文小说《妖梦》和《荆生》,以影射的形式痛骂陈独秀、胡适、钱玄同等人的文学革命的主张。 7.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潮时期的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是新文化激进派的大本营,五四退潮后南京的东南大学和《学衡》杂志是新文化保守派的根据地。 8.胡适在1920年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 9.周作人的《小河》被胡适称为“新诗的第一首杰作”,是新诗摆脱旧诗集窠臼的标志性作品。 10.1918年4月《新青年》第四卷第4号上开始设立《随感录》栏目,从此诞生了中国文学体裁的一个新品种—杂文。 11.1919年3月,胡适的独幕话剧《终身大事》在《新青年》上发表,宣告了中国自己创造的第一部话剧剧本的诞生。 12.1921年1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纯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在北京诞生。 13.王鲁彦是“乡土写实派”的代表,废名是“乡土抒情派”的代表。 14.在中国的话剧史上,第一个值得纪念的话剧团体是春柳社,由李叔同、曾孝谷、欧阳予 倩等组成。 15.1922年,田汉创办了《南国》半月刊,从此进入了他的长达8年之久的“南国”艺术时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大纲(修订)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大纲(修订) 1学分/学时(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1.1 三年制:96 (90/6 ) 2先修课程:无 3使用专业: 3.1三年制:初等教育(中文) 4教育目标(含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 4.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础知识,精读重点作家的重点作 品,廓清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基本线索,熟悉本学科的最新学术动 ^态O 4.2能力目标:提高查找、阅读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的能力并初步掌握写作文学研究论文的 技能和方法,。 4.3素质目标:通过精细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著,培养学生高层次的审美鉴赏力。通 过课程学习,进一步确立起科学、求实的学术精神及培养创新的精神。 5教学基本要求: 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认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借助电子课件,以更加活泼、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5.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范畴、性质、基本特点及分期、本学科发展概 况;明确学习的方法及要求。 5.2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是二十世纪初中国新的经济、政治 因素的必然要求;了解“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内容。 5.3通过学习,深入理解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了解鲁迅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 度的艺术成就,正确地评价鲁迅的伟大精神与贡献。 5.4通过学习,了解文学研究会诸作家(叶圣陶、冰心、庐隐等)的创作。 5.5通过学习,了解创造社诸作家(郁达夫等)的创作。 5.6通过学习,了解郭沫若的生平与创作;了解《女神》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历史 地评价郭沫若的创作。 5.7通过学习,了解其他社团流派的创作。语丝社和周作人的创作;乡土田园小说。 5.8通过学习,了解中国新诗的发展过程与主要诗人。 5.9通过学习,了解革命文学、无产阶级文学及左联文学。 5.10通过学习,了解文艺大众化的三次讨论主要问题和观点;了解现实主义文艺思潮。 5.11通过学习,了解茅盾及《子夜》。 5.12 通过学习,了解30 年代的小说。左翼新人新作;丁玲(1904-1986);“东北作家 群”;“京派”和“新感觉派”小说等。 5.13了解巴金、老舍、沈从文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5.14了解曹禺戏剧创作及艺术成就。 5.15了解30年代诗歌、30年代的散文的创作。 5.16了解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孤岛”及沦陷区 文艺运动。 5.17了解艾青的创作道路,主要成就及艺术特色。 5.18了解田间及其他诗人、胡风及“七月”诗派的创作 5.19了解解放区文艺与国统区文学

2013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业4 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4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曾获得广泛赞誉,他的几乎所有作品都备受推崇,只有一篇小说除外。这篇小说是( A )。 A.《邪不压正》 B.《小二黑结婚》C.《田寡妇看瓜》D.《李有才板话》 2.李云龙的形象出自长篇小说( B )。 A.《英雄无语》 B.《亮剑》C.《历史的天空》D.《激情燃烧的岁月》 3. 描写了文革刚刚过去,黑子、蜜蜂、小号三个各具经历的年轻人、老车长与车匪在一节夜间行驶的列车守车上发生的一段遭遇的实验话剧是(C)等。 A.《正红旗下》B.《车站》C.《绝对信号》D.《野人》 4. 1978年12月由芒克、北岛等在北京创办的“民间刊物”是(A)。 A.《今天》B.《星星》C.《诗刊》D.《萌芽》 5.延续了孙犁优美清新的荷花淀派风情的作家是沉浸于“运河文学”的创作的(D)。 A.浩然 B.汪曾祺 C.李凖 D.刘绍棠 6.女性文学中也有诗歌作品,比较优秀的有( A )等。 A.舒婷的《致橡树》B.铁凝的《哦,香雪》C.张洁的《祖母绿》D.残雪的《山上的小屋》 7.残雪先锋创作的起点是( B )。 A.《突围表演》B.《山上的小屋》C.《思想汇报》D.《黄泥街》 8.刘震云“生活流”小说的代表作是( D )。 A.《太阳出世》 B.《烦恼人生》C.《不谈爱情》D.《一地鸡毛》 9.奠定金庸武侠小说大宗师地位的小说是( D )。 A.《倚天屠龙记》B.《天龙八部》C.《书剑恩仇录》D.《射雕英雄传》 10.潦倒的钱夫人去台北参加窦夫人的盛宴华筵。宴终席散,昔日的风云人物只能站在窦夫人的院子中可怜兮兮地等着窦夫人的小轿车折返回来送自己。这个内容出自小说( A ) A.《游园惊梦》B.《永远的尹雪艳》C.《思旧赋》D.《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孙犁以描绘青年妇女的优美形象而著称,其中,主要有( ABD )等。 A.小满儿 B.双眉C.范灵芝 D.妞儿 2.《三家巷》围绕着周炳的成长,作家再现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有(ABD )等。A.沙基惨案B.省港大罢工C.南昌起义D.广州起义 3.《茶馆》所描写的“三个时代”是(ABD)。 A.从戊戌政变失败后清政府的腐朽黑暗B.袁世凯死后的军阀混战

《中国现代文学》答疑二

《中国现代文学》答疑二 十九、论文学革命の主要内容、成就和历史意义。 要点:①内容:A、在文学语言和形式上,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复古、拟古、师古の形式主义倾向,提倡文学の现代体式和多样化の表现手法。B、在文学观念上,批判和否定“文以载道”和消遣游戏等传统文学思想,提倡表现人生,反映时代の积极の现实主义の文学思想。C、在文学内容上,反对封建旧文学和鸳鸯蝴蝶派一类文学,提倡人の文学,表现个性解放和民主主义思想,反映反帝反封建の主题。②成就:A、产生了新文学,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并具有社会主义思想因素,出现了新の主题,新の题材,新の人物。B、新文学用白话代替文言,使白话文学立于文学正宗地位; C、进行了新诗の创建和小说形式の革新,并引进了话剧等新文学体裁。③意义:A、文学革命是一场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の彻底の反对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の革命,是文学观念、文学思想内容和文学语言形式の大解放和大革命。B、文学革命使中国从禁锢状态走向自由开放,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新の时代。C、文学革命批判旧传统の革命精神,面向世界,勇于吸收の开放意识,冲破旧の束缚の自由创造精神,对新文学の发生和发展都具有重要の意义。 二十、新月诗派关于新格律诗の提倡对新诗发展の作用是什么? 要点:①新月诗派提倡新格律诗,要求创造诗の新格式,新音节以表现完美の精神,最有代表性の作家是闻一多和徐志摩。②在理论上,徐志摩认为诗与音乐、美术是同性の,闻一多则主张诗应有音乐の美、绘画の美和建筑の美,这三美主张是新月诗派理论主张の核心。 ③在创作上,他们卓有成效地实践了自己の理论主张。④新月诗派以自己の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对新诗の艺术形式进行了积极の探索,使新诗在艺术技巧上得到了丰富和提高,为提高新诗の艺术性以及为新诗の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の贡献。 二十一、语丝社对现代散文の发展有哪些贡献? 要点:①语丝社の主要刊物是《语丝》周刊,该刊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等。②主要从事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③形成一种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幽默泼辣の“语丝文体”,对后来の散文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对现代散文の发展做出了重要の贡献。代表作家有孙伏园、周作人、鲁迅等。 二十二、初期革命文学倡导の主要主张及其意义和偏颇是什么? 要点:①主张:A、肯定文艺の上层建筑性质。在此基础上强调文艺の社会作用,要求

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大学现代文学史分析题 1、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各个阶段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一般把1919前后到1949年之间的大约30年的文学发展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 1)1917-1927年,五四文学运动时期。文学革命开端时间,开创性的作品: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郭沫若《女神》、胡适的白话新诗,戏剧、小品散文的出现,最早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现实主义)、创造社(为艺术、浪漫主义),特点:奠基性,开创性。 2)1928-1937年,开始的标志是革命文学运动的开始。创造社、太阳社于1928年正式发起革命文学运动,革命文学标志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刻变化。重要内容:(1)左翼革命文学的发展,集中出现了一批革命文学的作家作品,左联五烈士、东北作家群、蒋光慈、叶紫、鲁迅后期、茅盾前期的创作,都看作左翼时间的创作。(2)左翼之外,风格独立、卓有特色的艺术大家有: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等。特点:从思想到艺术都进入成熟阶段,整个文学创作呈现繁荣、复杂、多元的格局。 3)1938-1949年,开端标志:抗战爆发进一步深化的阶段。特点:(1)抗战爆发,形成全国规模的抗战文艺运动,使现代文学又出现一次深刻的变化,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现代文学密切配合社会发展。(2)由于政治变化,出现国统区、解放区。解放区与国统区已经是不同的社会制度,解放区已经是不同于国统区的“新天地”,局面更复杂,流派更多。关键字:抗战文艺运动、国统区、解放区。(内在联系我没有写,再听录音) 4、以郁达夫、萧红、沈从文、孙犁等人为例,论述分析现代作家在追求小说的散文化和诗化方面有哪些共同的特色和个性的差异? 几个人的小说的共同点:不注重情节的连贯,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情节淡化。不同点:‘郁’以情绪的流动结构作品,感情的放纵,听任感情的宣泄,抒情方式不讲究节制,不注意分寸,是非常外在的,不含蓄的。如《沉论》;从郁到孙,抒情表现在小说这种文体上,有一重要特点,即小说的散文化,故事性不强,不以情节取胜,而重在抒情。‘萧’主要是着力描写散点的透视的,是零星的感受,有奔放的一面,也有内在的一面,处于前二者之间,如《小城三月》;‘沈’精心构造了一个田园牧歌、诗一样的王国,在结构上大幅度跳跃,善于采用虽断若续的表现方法;到孙梨的笔下,小说的散体化与诗化已经进步了许多,达到了一种融合,一种更高的意境,进一步开拓了小说文体的空间,使其更宽阔,更自由,融叙述、抒情、议论为一体,结构灵活,讲究节制的美,讲究分寸,如《荷花淀》。 5、简单叙述丁玲和张爱玲的小说各自在哪些方面达到了对时代社会的深刻揭示? 二人都以思想深度见长。但深度的视角不同。‘丁’对社会问题分析(包含阶级)表现思想的深度大胆。‘张’对人性的分析显示出其深度,来源于对生活痛惜的体验。她们都擅长于对人物内心深处的描写,擅于把人性放在心里深处来表现。丁玲表现的是农村中的阶段关系,写的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农民夺取土地和长久拥有土地之间的问题,农民自我阶级间的斗争,丁玲就是在后一个问题上看得最深刻最准确,显示了独立而深刻的思考,达到了一个很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0秋

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平时作业一及答案 1.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C)。 A.鲁迅B.陈独秀C.胡适D.李大钊 2.体力劳动和人生磨难没有摧垮她,关于地狱之有无,是否会在死后被两个男人用大锯锯开,以及作为再嫁的寡妇是否有资格参加祭祖祝福,才是她的精神支柱。这个人物是(D)。 A.阿Q B.孔乙己C.闰土D.祥林嫂 3.1919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B)。 A.青年杂志社B.新潮社C.文学研究会D.创造社 4.诗界第一位发难者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的第一人”的(B)。 A.郭沫若B.胡适C.刘半农D.鲁迅 5.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D)。 A.汪静之B.胡适C.朱自清D.冰心 6.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C)。 A.《呐喊》B.《朝花夕拾》C.《野草》D.《坟》 7.与冰心同为“小诗运动”重要诗人的是(B)。 A.汪静之B.宗白华C.徐志摩D.郭沫若 8.1929年11月,率先提出无产阶级戏剧口号的是沈端先、郑伯奇等人发起成立的(A)。 A.上海戏剧协社B.民众戏剧社C.上海艺术剧社D.南国社 9.1923年,丁西林因独幕剧《一只马蜂》而一举成名,而他早期话剧的代表作则是创作于1925年的(C)。 A.《酒后》B.《亲爱的丈夫》C.《压迫》D.《北京的空气》 10.标志着夏衍的话剧创作成熟的代表作是(D)。 A.《赛金花》B.《法西斯细菌》C.《秋瑾传》D.《上海屋檐下》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1.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孽海花》和(ABC)。 A.《官场现形记》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C.《老残游记》D.《新中国未来记》 12.《新潮》的小说作者主要有汪敬熙、罗家伦、欧阳予倩和(BCD)等。 A.郁达夫B.俞平伯C.杨振声D.叶绍钧 13.以鲁迅为领路人的乡土文学作家群,主要有王鲁彦、许钦文(ABC)等。 A.彭家煌B.许杰C.蹇先艾D.茅盾

2013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业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图文

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在描写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的小说中,赵树理的作品是(C A.《村歌》 B.《禾场上》 C.《登记》 D.《耕耘机》 2.《创业史》中“中间人物”的代表是( B 。 A.“糊涂涂” B.梁三老汉 C.“亭面糊” D.陈先晋 3.“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周立波的( D等。 A.《三里湾》 B.《铁木前传》 C.《艳阳天》 D.《山乡巨变》 4.《三里湾》中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代表是( C 。 A.刘雨生

B.梁生宝 C.王金生 D.李月辉 5.“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等情节出自作品(A。 A.《林海雪原》 B.《红旗谱》 C.《皖南事变》 D.《三家巷》 6.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故事为线索的小说是(D。 A.《林海雪原》 B.《三家巷》 C.《皖南事变》 D.《红旗谱》 7.90年代以后,重写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邓一光的( A 等。 A.《我是太阳》 B.《激情燃烧的岁月》 C.《历史的天空》 D.《亮剑》

8老舍以其对旧时代底层市民的人文关怀、创新的戏剧结构和精湛的舞台语言取得巨大成功的作品是(C等。 A.《考验》 B.《关汉卿》 C.《茶馆》 D.《龙须沟》 9.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交响音乐是( C 。 A.《白毛女》 B.《红色娘子军》 C.《沙家浜》 D.《智取威虎山》 10. 《暗恋桃花源》的作者是(B。 A.孟京辉 B.赖声川 C.高行健 D.何冀平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当时农村合作化运动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除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外,还有周立波、柳青、浩然的(ABD 等。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教学要求: 1、历史分期与各时期的总体特点; 2、各时期的主要文学现象和文学成就。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室 教学过程: ★一、中国现代文学及其历史分期 P1 (一)中国现代文学史 借用钱理群的话说:现代文学“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指从1917年的文学革命到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所发生发展的历史。 (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 最新的分法,是用“三个十年”把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十年:五四时期,1917—1927年(20年代) 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30年代) 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40年代) 二、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一)前五四文学时期 1898年戊戌变法:梁启超、康有为 梁启超:创办《清议报》,开始“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严复:翻译英国赫胥黎《天演论》,宣传达尔文的进化论; 林纾:开拓“汉译小说”,翻译了近180种西方名著。 (二)新文化运动 P3 序幕: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办《新青年》 主要内容:“拥护德先生”、“拥护赛先生”、“打倒孔家店”,是思想革命

和文学革命的统一。思想革命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三)文学革命的兴起及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主张的评价 1、文学革命的兴起及其原因 1917年1月1日,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同年2月1日,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一文,正式举起了文学革命大旗。在胡、陈旗帜下,钱玄同、刘半农等也纷纷撰文表示支持和赞同,并不断补充和丰富文学革命的内容,一场破旧立新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坛上逐步兴起。 文学革命兴起的原因是:适应当时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的要求而兴起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适应中国文学前进发展的要求而兴起的,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外国文学的启蒙和影响。 2、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主张的评价 ①胡适的文学主张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有着开创性的作用。关于文学内容、社会作用的重视与提倡,所持的“历史进化的文学观”,对控制当时文坛的陈腐的封建旧文学,形成了很大冲击。特别是白话文学的主张,有力地促进了语言的现代化变迁。但主张多为形式上的点滴改良,且有较大的妥协性。 ②陈独秀的文学主张从彻底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立场出发,不仅反对旧文学的语言形式,更反对旧文学的反动思想内容,从而鲜明地举起了文学革命大旗。主张文学革命的态度较之胡适,也要坚决和激进的多。但在否定了封建旧文学后,建立什么样的新文学,回答却欠具体。从西方汲取来的文学观念,本身也存在着某些矛盾和混乱。 ▲3、文学革命的实质 (1)文学语言的革命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中的“八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2)文学观念的革命P4 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

全国统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u试卷(最新)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 1、小说《断魂枪》中,王三胜的性格特征是()(1分) A:争强好胜,目光短浅 B:豪爽磊落,与时俱进 C:固步自封,偏执狭隘 D:老成持重,处事周全 2、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形象是()(1分) A:20世纪20年代受“五四”个性解放思想影响成长起来的知识女性 B:20世纪30年代活跃于上海的东北女作家 C:20世纪40年代任职于重庆某银行的女职员 D:20世纪40年代任教于三间大学的女教师 3、散文《鹰之歌》表达对女友的怀念之情所采用的艺术手法是()(1分) A:反讽 B:对比 C:象征 D:排比 4、话剧《屈原》中虚构出来的道义美的化身是()(1分) A:南后 B:婵娟 C:郑詹尹 D:张仪 5、形象地表现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主题的作品是()(1分) A:《北京人》 B:《升官图》 C:《上海屋檐下》 D:《白毛女》 6、小说《桃园》的艺术特色主要是()(1分) A:视角灵活多变 B:故事结构环环紧扣 C:明暗线索交织 D:散文化和诗化 7、下列表述中,对诗歌《纤夫》中“纤夫”形象理解正确的是()(1分) A:讥讽了追名逐利的生活方式 B:传达了人生悲凉的生命体验 C:象征着坚韧强劲的古老民族精神和顽强生命力 D:象征着英勇无畏、同仇敌忾的战斗精神

8、话剧《南归》精心选取的“桃花落了满地”的舞台背景是()(1分) A:华北农家小院 B:江南农家小院 C:天津周公馆 D:上海公寓 9、报告文学《包身工》着重刻画的三个被殴打、被侮辱的人物形象是()(1分) A:芦柴棒、小福子和不知名的小姑娘 B:芦柴棒、拿莫温和荡管 C:芦柴棒、拿莫温和不知名的小姑娘 D:拿莫温、荡管和小福子 10、20世纪40年代活跃于国统区的女作家陈敬容、郑敏是()(1分) A:七月派诗人 B:九叶派诗人 C:新月派诗人 D:现代派诗人 11、小说《绣枕》中,小姐精心绣制的“绣枕”最后的下落是()(1分) A:泥牛入海,去向不明 B:被人践踏而落入下人手中 C:高价售出,被人收藏 D:被人赏识而作为艺术品陈列 12、散文《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引用并做了辩证分析的观点是()(1分) A:钱玄同“废汉文”的主张 B:郁达夫把小说当作作家自叙传的主张 C:林语堂生活艺术化的主张 D:鲁迅用文艺改造国民性的主张 13、小说《金锁记》用以引出全篇,贯穿始终,给小说涂上一层苍凉色调的意象是()(1分) A:枷锁 B:月亮 C:死水 D:风雪 14、散文《钓台的春昼》中,“我”游历的两个景点是()(1分) A:金燕村、雷峰塔 B:前庄、后庄 C:桐君山、严陵台 D:白洋淀、荷花淀 15、小说《潘先生在难中》所叙故事的历史背景是()(1分) A:20世纪10年代的张勋复辟 B:20世纪20年代的军阀混战

中国现代文学试题

系别: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1-----------------------装--订--线-------------------------━━━━━━━━━━━━━━━━━━━━━━━━━━━━━━━━━━━━━━━━━━━━━━━━━━━━━━━━━━━ 中国现代文学(第一学期)试题(五) 一、填空(20分) 1.1917年《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________和陈独秀的________掀起了文学革命运动2.《彷徨》收集作品从________到1925年12月,共收小说________篇 3.冰心的小说________中的人物是颖石 4.《惨雾》的作者是________ 5.许地山早期出版的小说集是________充满着宗教色彩 6.《海滨故人》是________的代表作 7.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包括《沉沦》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短篇 8.闻一多出版的诗集________和________分别出版于1923年和1928年 9.我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1907年由留日学生组成的________社 10.周作人在继承明代公安派及其以后的名士派性灵小品的基础上又借鉴了外国散文,“漂亮”和“缜密”的写法,形成了作品的________风格,________的特色11.《子夜》中的地主阶级形象有吴老太爷,________和________等人 12.“如残叶溅血在我们脚下,生命便是死神唇边上的笑”是李金发的________ 一诗中的名句 13.《风波》是鲁迅小说集________中的一篇,《孤独者》中主人公________ 二、单选(10分) 1.《太上政府》的作者________ A.陈独秀B.李大钊C.周作人D.鲁迅2.《冲击期化石》的作者________ A.郑伯奇B.成仿吾C.张资平D.张恨水3.“自由人”是指________ A.胡秋原B.苏汶C.陈西滢D.梁实秋4.下列成员中,属于湖畔诗社的成员有________ A.冯至B.潘漠华C.徐志摩D.刘大白5.黄大傻是哪部剧作的主人公________ A.《咖啡店的一夜》B.《泼妇》C.《获虎之夜》D.《压迫》6.“颖铭,颖石”是哪部小说的主人公________ A.《超人》B.《去国》C.《斯人独憔悴》D.《悟》 7.王统照的作品有________ A.《湖畔儿语》B.《海滨故人》C.《斯人独憔悴》D.《缀网劳蛛》 系别: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 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沈雁冰、叶 绍钧、许地山等12人。刊物:有《小说月报》、《文学旬刊》、《诗》月刊等。以研究介绍外国文学、整理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强调文学与人生的意义, 被称为"人生派"。受19世纪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影响,注重写实主义创作方法。1932年《小说月报》停刊,终止活动。 2、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成员是留日的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以及后来加入的彭康、朱镜我、冯乃超等。出版《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等。强调创作"本着内心要求",崇拜天才,讲求文学的全与美,宣传文学的无目的性,提倡为艺术而艺术,被称为艺术派。受欧洲启蒙主义、浪漫主义、颓 废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影响,创作方法上倾向浪漫主义。1929年2月该 社被国民党当局查封。 3、湖畔诗社:1922年4月,应修人、冯雪峰、潘漠华、汪静之在杭州西湖湖畔成立的新文 学团体。他们的作品主要有诗歌合集《湖畔》、《春的歌集》和汪静之的《蕙的风》、《寂寞的国》等。其创作以抒情诗特别是爱情诗见长。风格清新质朴、坦白率真,以自由诗为主。 4、五四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一、现代理性精神的张扬;二、感伤的精神标记;三、个性化 的追求;四、创造方法的多样化探索。 5、郁达夫浪漫抒情小说的主要特征:一、自我的写真;二、感伤的抒情;三、结构的散文化;四、流丽、清新的文笔。 "病状",因封建思想没有完全从人们头脑中清除,加上中国反封建的思想革命尚不十分彻底,因此将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存在。它将作为一面镜子,使人们从中窥测这种精神的病 容且时时警戒。 7、美文:即艺术性散文,通常称为"散文小品"。它不是批评的,也不是学术性的,而是艺 术性的。不管是叙事还是抒情,都是为了表达作家自己真实的"思想"。其风格是"真实简明"。"美文"在周作人看来,就是个人的"言志"之作。由于这种文体更能适应思想启蒙,又具有较 强的随意性,因此五四时期的新文学家们几乎没有不从事散文小品创作的,所以这一时期无 论从创作数量,文体品格还是艺术风格上都达到了空前的繁盛和成熟。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201910真题(含解析)

2019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试试题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晨报副刊》以连载的形式刊出的鲁迅小说是 A.《阿Q正传》 B.《铸剑》 C.《彷徨》 D.《狂人日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阿Q正传》以连载的形式发表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的《晨报副刊》,小说成功塑造了阿Q这一艺术典型。P25 2.下列各项,关于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表述正确的是 A.最早表现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有共同命运的小说 B.最早表现女性冲出家庭,实现婚姻自由的小说 C.最早表现留学生活的小说 D.最早表现北京市民日常生活的小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春风沉醉的晚上》写于1923年,是最早表现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有共同命运的小说。小说里的“我”和女工人陈二妹同住在贫民窟里,两人由相识、猜疑最后走向相互了解相互同情。P34 3.小说《萧萧》描述的生活场景所在地城是 A.东北农村 B.江南农村 C.湘西农村 D.广州郊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萧萧》写于1929年,表现的是湖南湘西农村的生活场景。小说塑造了萧萧这一悲剧的形象。P52 4.小说《春蚕》揭示造成农村经济崩溃的根本原因是 A.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榨和盘剥 B.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 C.民族资本家对农村自有经济的破坏 D.农民自身的懒惰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春蚕》反映了“一·二八”战争后江南农村经济凋敝、农民貧困化的现实,形象地揭示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是造成农村经济崩渍的根本原因。P65 5.被茅盾称赞为“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的作家是 A.废名 B.路翎 C.台静农 D.叶圣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茅盾曾称赞叶圣陶:“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借助人物自身动作和心理过程,在冷静的描写中寄寓着讽刺、批判的含义,这是小说的另一艺术特色。P44 6.小说《断魂枪》中,王三胜的性格特征是 A.固步自封,偏执狭隘 B.豪爽磊落,与时俱进 C.争强好胜,目光短浅 D.老成持重,处事周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王三胜是沙子龙的大徒弟,性格外露,争强好胜,是其性格的主要特征。他对武艺没有超功利的追求,只是拿武艺混饭吃,当武艺“被狂风吹走了”之后,他便在土地庙拉开了场子,练起了武艺,但不白练。他对沙子龙由崇拜、吹嘘到后来的贬低、蔑视,目的都是为了自己。对沙子龙前后态度的变化中表现了他们肤浅短视的一面。P86 7.小说《小城三月》中翠姨的性格特征是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 导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1、文学史,就是在创作主体、创作对象(文学形象)、接受主体(阅读与批评)的三个层面上,实践与表现着对人的不断发现。 2、“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革命观念都是有梁启超倡导的。 “诗界革命”在梁启超1899年的《夏威夷游记》中提出。 “小说界革命”在梁启超1902年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 3、清末小说四大杂志《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 4、民初小说以鸳鸯蝴蝶的言情结合休闲通俗的《礼拜六》风格为主流。 民初言情小说的代表作:徐枕亚《玉梨魂》 鸳鸯蝴蝶派作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五虎将”):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其作品“四大说部”《玉梨魂》、《广陵潮》、《江湖奇侠传》、《啼笑因缘》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 1、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究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2、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陈独秀把晚清以来的文学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3、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以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刘半农与钱玄同(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 4、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倡导新文学内容要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在另一篇《平民文学》中提出“人生的艺术派主张”,又提出“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创作准则。 5、文学革命的实绩最主要在于创作,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面的革新与解放。 6、20年代的三次文学论争: (1)1919年3月,北京大学旧派人物刘师培、黄侃等人办《国故》杂志,与《新青年》、《新潮》相抗衡,近代翻译文学家先驱林纾,旧文学观念顽固,视文学革命为洪水猛兽。 (2)1922年,新文学阵营与《学衡》派进行了斗争。 【《学衡》派: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重点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新闻学专业 《中国现代文学》重点内容整理 2012级新闻学专业一班杨洋 1、文学革命: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学形式和文学内容的大变革活动。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诌议》,是文学革命开端的标志。文章提出要以“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的正宗。1917年2月,《新青年》又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举起“文学革命”的旗帜,提出以“国民文学”取代“贵族文学”,以“写实主义”取代“古典主义”,以“社会文学”取代“山林文学”。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国民学校采用,成为文学革命成功的标志。 2、文学研究会(艺术倾向) 1)主张“为人生”的文学,意思是文学要书写现实人生,表现人生,对人生有现实的意义。就是很重视文学的现实功能。反对游戏文学观念,反对消遣的文学态度。 2)文研会作家在创作方法上多注重现实主义。这在沈雁冰的文论和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创作中显示出来。 3)文学研究会注重翻译东欧、西欧现实主义名著,介绍普希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易卜生、莫泊桑等人的作品。 3、创造社:1921年7月,创造社宣告成立,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张资平等。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中华新报》副刊发行)、《洪水》、《创造月刊》。 艺术倾向: 1)崇天才,重神会,讲求文学的全与美,强调创作的无目的。通常被歧视为“艺术派”。 2)富有浪漫主义特色,大都尊崇个性,表现自我,富有强烈的反抗色彩。 3)在翻译方面,主要翻译介绍歌德、雪莱、海涅、济慈、惠特曼、泰戈尔、王尔德、波特莱尔等人的作品。大多数为浪漫主义,也有现代主义作家。 4、郁达夫:名文,是创造社的发起人和最重要的小说家。在散文、旧诗词、文学理论、翻译等方面也有独到的贡献,以小说创作影响最大。《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三篇小说于1921年结集为《沉沦》发行,是郁达夫自己第一部、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但其在轰动一时的同时也毁誉参半。褒者认为它真实地抒写了青年的时代病,开创了小说的新体式,标志着“自我小说”的兴起;贬者攻击它为“诲淫”,是不道德、不端方的文学。《过去》、《迷羊》形成了郁达夫创作路向的转折。 郁达夫小说对于青春性苦闷、性心理的描写,从思想意义上说,体现了强烈鲜明的反封建精神和个性解放的要求;从文学创作上说,则开辟了现代小说创作的新的题材领域。郁达夫的小说无论是在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对现代小说的创作发展都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郁达夫抒情小说的特点: 自我的写真。小说大多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一个以“自我”为原形、渗透着作者本人强烈主观色彩的“零余者”的文学形象。小说以自我的个人经验、情感生活为单纯的线索,宣泄着一己的情怀,推崇个性自由和自我尊严的思想。 感伤的抒情。轻视情节的营构,注重情绪的倾诉:借助于人物心理的细腻描摹,讲究外在景物的恰到好处的衬饰。或自言自语,或宣泄倾诉,或捕捉外界刺激下感觉心理的微妙动荡,或以“情”景化,或以“景”情化,或精细地把捉隐而无形的潜意识、幻觉…,都让读者听到了人物的心声,成功的刻画了人物的性格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因事件的单纯(甚至杂乱)可能造成的性格的贫瘠与偏枯。人物心灵奥秘的连续自白,以其真率中夹带着感伤的倾向,表达着作者的社会态度和对人生的悲剧感情,呼应着五四这个青春时代的社会心理氛围。 结构的散文化。郁达夫的小说既以抒情为中轴而轻视情节的营构,也就必然造就其小说的散文化倾向。他的结构不是以情节为中心,而是以情绪为中轴,依人物感情的波澜起伏结撰成篇。 流利、清新的文笔。 5、新月诗派:1926年4月,闻一多、徐志摩等在北京《晨报副刊》上创办了《诗刊》,围绕该刊聚拢了许多诗人,饶孟侃,杨振声、胡也频、朱湘等,形成了新月诗派,除创作之外,提出了新格律诗的理论主张。该刊于1926年6月停刊,共出11期。1931年《诗刊》在上海创办了季刊,主要由徐志摩、邵询美主编。这一时期的上海的活动,被称为后期新月诗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