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2013学年度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末检测【带答案】

2012-2013学年度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末检测【带答案】

2012-2013学年度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末检测【带答案】
2012-2013学年度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末检测【带答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三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Cl-35.5, Na-23,Fe-56,Cu-64

一、选择题(以下各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本题包含25道小题,共25分)

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2.空气中可以供给人和其他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下列标识与消防安全无关

..的是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B.铁丝C.酒精D.红磷

5. 2012年4月17日经央视新闻频道曝光的用工业明胶制成的医用“毒胶囊”震惊全国。据悉,其中混有的重金属铬对人体有害,这里的铬是指

A.铬分子

B. 铬原子

C. 铬离子

D. 铬元素

6. 201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不需兴建水利工程

B.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

C.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PM2.5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为实现空气质量达标,合理的做法是

A.煤炭直接燃烧B.秸秆焚烧还田

C.开发清洁能源D.提倡多开汽车

8. 当森林或草场发生火灾时,救火的措施之一是铲除火场周围一定宽度的树木和杂草,形成一道“防火墙”,其目的是

A.隔绝空气

B.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C.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D.开辟道路以利于运水灭火

9.调味品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面调味品加入水中,不能

..形成溶液的是

A. 食盐

B. 蔗糖

C. 芝麻油

D. 味精

10.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镁MG B.铜Cu C.银Hg D.锌Xn

11.锂电池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的电源。已知一种锂原子核内含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 B.3 C.4 D.7

1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核外电子数B.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D.质子数

13.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3 B.﹢4 C.﹢5 D.﹢2

14.根据右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

D.硫的元素符号为S

15.下列微粒中,能够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A.H B.H+C.H2D.H2O

1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7.要量取7ml液体应选择下列哪种规格的量筒

A.10ml

B.20ml

C.50ml

D.100ml

18.下列环境中铁钉最容易生锈的是

A.浸泡在植物油中

B.浸泡在海水中

C.置于干燥的空气中

D.浸泡在蒸馏水中

19.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

...的是

A.氧气助燃——切割金属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气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人工降雨D.铁具有导热性——做炒锅

20.下列不属于

...缓慢氧化的是

A.面粉发酵 B.米醋的酿造 C.镁条的燃烧 D.食物的腐烂

2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4Fe+ 3O2点燃2Fe2O3

B.2C + O2点燃2CO↑

C. 2H2 + O22H2O

D.H2CO3CO2↑+ H2O

22.下列过程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用稀盐酸洗去热水壶内的水垢

B.用洗涤灵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用碘和酒精配制碘酒

D.用汽油擦洗衣服上的油渍

23.如图所示,a、b两只锥形瓶中分别盛放空气和

二氧化碳气体,用带温度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瓶

口,将它们并排放在实验桌上,底部各放一块黑色纸

板。在锥形瓶上方用功率为100 W的白炽灯均匀

地照射,观察两瓶中温度计的读数。正确的现象是

A.两只锥形瓶中温度都没有变化B.a瓶中温度上升比b瓶快

C.b瓶中温度上升比a瓶快D.两只锥形瓶中温度上升一样快

24.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人体内缺少铁元素而影响血红蛋白合

成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贫血症,患者在补充铁元素时要注意

科学补充。右图是某品牌补铁剂的标签,其中服用剂量被污

损,根据医生建议患者每天应补充铁元素150~200mg,请你

计算服用此补铁剂的正确剂量为(按每日服用1次计算)

A.1包

B.2包

C.3包

D.4包

25.下列实验内容中,x(横坐标)和y(纵坐标)的量的变化关系与右图所示的变化趋势

二、填空题(本题共包含5道小题,共30分)

26.(6分)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图所示的3个实验都与水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A 是用来净化河水的简易装置,其中加入活性炭的主要是利用其 性,小卵石、石英砂、膨松棉的作用是 。

(2)B 中试管1内得到的气体为 (写化学式);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

(3)C 中水的变化与B 中水的变化相比,其本质的不同是 (从微观粒子角度回答)。 27.(6分)将宏观、微观用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2)观察A 、B 、C 、D 四幅图,其中B 图中每个分子含有 个原子;可以用来表示混合物的微观构成的是 (填示意图的字母序号)。

(3)在一定的条件下,图A 和B 中的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 和F ,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若F 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中生成的E 和F 的质量比 。 ②若F 为氧化物,且A 和B 的分子个数比为5: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8.(6

(1)表格中“35.7”的含义是 。

(2)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通常采取晾晒的方法,这是因为NaCl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填“大”或“小”)。

(3)向100 g 水中不断加入固体M 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A.溶液①中溶质M的质量分数是;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B.溶液①②③④⑤中为饱和溶液的是;(填写序号)

(4)如右图,烧杯中盛放着30℃的M的饱和溶液,试管中有

适量水,向试管中加入一种固体,过一会儿烧杯底部有少量M

的晶体析出,则试管中加入的固体可能是(填字母序

号)

a 冰块

b 氯化钠

c 氧化钙d硝酸铵e 氢氧化钠

(5)依据上表信息分析,若要在某一温度下,分别配制溶质

质量分数相等的M和NaCl的饱和溶液,则该温度所在的范围是℃。

29.(6分)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币

为钢芯镀镍(Ni),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

锈钢。

(1)以上硬币中含有金属元素Fe、Cu、Al、Ni(镍),其中在地

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写名称或符号均可)。

(2)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

...考虑的因素是(填

序号)。

A. 金属的导电性

B. 金属的耐腐蚀性

C. 金属的硬度

D. 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3)以上硬币涉及到的Fe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把铁矿石中的铁还原出来,右图模拟了其反应过程。

Ⅰ)写出A、B、C装置处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A

B

C

Ⅱ)此实验完成过程中往往要经过以下步骤:①给氧化铁加热;②向玻璃管内通入一氧化碳气体;③装入药品并固定;④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⑤停止通入一氧化碳;⑥停止加热。

其正确的操作过程是(填写序号并排序)。

30.(6

(1)某固体单质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不同的气体。该固体完全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向一个盛有某固体的试管中滴加另一种无色液体,并用一支燃烧着的小木条伸入试管内,若固体为黑色,且实验前后固体的质量和性质均没有明显变化,则此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固体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则试管内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某元素的单质和氧化物均与一种无色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含有此元素的两种化合物,但在这两种化合物中,该元素的化合价不同,写出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题(本题共包含3道小题,共19分)

31.(7分)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标有序号m的仪器的名称为。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欲使用装置E 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4)若用装置D收集一瓶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5)已知实验室制取一瓶一氧化氮气体时选用F作为收集装置,而不能选用D装置来收集,由此可以推断一氧化氮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是。(填字母序号)

①能溶于水②难溶于水③密度比空气大④能和空气中某种气体发生反应

32.(5分)小林同学是化学兴趣小组的成员,一次他在做有关氯气的实验结束后,意外地发现自己的红色外衣的袖口出现了斑斑驳驳的印记,仔细观察发现外衣上弄湿的地方褪色了,这是为什么呢?

【查阅资料】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氯气可与水反应:Cl2+H2O=HCI+HCIO(次氯酸).

(1)小林联想到以前和老师一起做过的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实验(如图32-2),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如图32-1)来解决这个问题。请你帮他完成实验记录表:

骤和现象。

(3)从实验的设计原理上看实验32-1和32-2具有相似之处:都运用了 的实验,但两个实验的实验装置又不完全一样,主要是因为 。 33.(7分)元旦联欢会上,化学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图33-1),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 2O 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棉花上滴了几滴水,棉花立刻燃烧了起来。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起来呢? 【提出猜想】

a )小新认为过氧化钠(Na 2O 2)与水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

b )小海又根据燃烧的条件,对小新的猜想进行了补充 。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如图33-2的实验装置。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水滴加的速度,看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 出口,看到木条复燃,你推测此气体可能是 。

(2)实验中还观察到,烧杯中的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完成了以上实验,同学们又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小新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 2CO 3,小海认为不可能,小海的依据是 。 【老师介绍】

a) 过氧化钠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

b) 过氧化钠不仅可以和水发生反应,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因而,经常被

用于潜水艇和防毒面具中提供氧气。

【补充实验】

确定了以上性质,小海同学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33-3)将一团包有过氧化钠的粉末的棉花塞到漏斗的管中,漏斗下方点燃一支短蜡烛 (蜡烛火焰与棉花不接触),棉花会燃烧起来吗?简要说明理由 。(2分)

【反思】结合上述实验事实,同学们对于运输过氧化钠固体提出了安全建议: 。(至少填写一条) 四、计算题(本题包含2道小题,共6分,最终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4.(3分)汽车尾气系统中使用催化转化器,可降低NO 、CO 等有毒气体的排放,其反应

方程式为: 2CO + 2NO 催化剂

2CO 2 + N 2 ,当有5.6g 一氧化碳被转化时,计算同时被转化的NO 的质量。 35.(3分)小苏打(主要成分为NaHCO 3)中常含有少量NaCl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品牌小苏打中NaHCO 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称量样品置于烧杯中,向其中慢慢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提示:其反应原理为 NaHCO 3 + HCl → NaCl + CO 2 ↑ + H 2O (NaCl 不与HCl 发生反应) 试计算:

3(2)所得溶液中NaCl 的质量分数。

密云县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三化学试卷答案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30分)

26.(1)吸附,过滤(2)H2 ;2H2O通电2H2↑+O2↑,分解反应

(3)B中的分子种类变了,C中的分子种类不变

27.(1)大小、颜色基本符合即可,但是分子个数、分子的构成必须准确

3H2O

(2)4;D

一定条件

(3)①27:14 ②5O2 +4NH3 →6H2O + 4NO

28.(1)20℃时,每100g水最多溶解氯化钠固体35.7g(合理即可)

(2)小(3)A24.4% B:①②⑤

(4)a d(5)20-30℃

29.(1)Al(铝)(2)A

(3)Ⅰ)A:3CO+Fe2O3高温2Fe +3CO B: CO2+Ca(OH)2 == CaCO3↓+H2O

C: 2CO+O点燃2CO2

Ⅱ)④③②①⑥⑤

30.(1)C+O点燃CO2

(2) 产生大量气泡,木条燃烧的更加剧烈, 2H2O2MnO2 2H2O +O2↑;

CaCO3 +2HCl→H2O+ CO2↑+ CaCl2

(3)Fe+2HCl →FeCl2 +H2↑; Fe2O3 + 6HCl→2FeCl3+ 3H2O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19分)

31.(1)铁架台

(2)A , 2KMnO4加热 K2MnO4 +MnO2 +O2↑,a

(3)可以准确的控制药品的添加量,便于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合理即可)

(4)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收集满。(5)②④

32.(1)A:干燥的红布条不退色;B:氯气和水的反应产物使红布条褪色

(2)取一个红布条,向上滴加稀盐酸,看布条是否褪色(合理即可)

(3)对比;氯气有毒而二氧化碳没有毒性

33.猜想b)此反应还会放热

(1)O2 ,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使锥形瓶内压强增大

(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没有碳元素,就不可能生成碳酸钠(质量守恒定律)

【补充实验】能燃烧,因为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都可以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且放热可以使棉花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反思】隔绝空气(隔绝水、防潮、密封保存……合理即可)

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4.解设答过程----------1分

比例方程----------- 1分

结果6.0g -----------1分

35. 4.4g--------------1分

93.3%------------1分

8.0%------------1分

(完整版)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矿石粉碎 C. 蜡烛燃烧 D. 铜丝弯曲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镁条 B. 红磷 C. 木炭 D. 铁丝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Si C. Fe D. Al 5.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化铜 B. 空气 C. 氢气 D. 氯化钾 6. 称量固体药品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托盘天平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温度计7.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钙、镁、锌、硒”是指( )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8.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9.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①② ③ A.B.C.D. 10.右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1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曾被称为惰性气体B.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都是无色无味气体 D.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 12.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中学生的义务。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下列信息中合理的是( ) A.燃放鞭炮,能驱鬼降魔,对空气不会造成污染 B.某机构声称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可使水变成燃油 C.普通的水由“大师”点化便成为“圣水”,饮之可逢凶化吉 D.原子弹的爆炸,是利用了原子核变化时放出的巨大能量 13、下列图示中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4.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15.下列有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在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上倾斜 B.实验前要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C.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在实验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并正放在桌面上 16.据新华社报道,今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厂连续发生氯气(Cl2)泄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随后冷凝器中的氯化氮(NCl3)发生多次爆炸。该事件导致多人中毒、伤亡,15万人被疏散,造成 重大损失。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科学性 ......的是( ) A.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B.三氯化氮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C.三氯化氮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D.化工厂不应建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区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可能是催化剂B.丁是反应物 C.甲和乙是反应物D.乙是生成物 2.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3.已知由CuS、CuSO3、CuSO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3x B.1-2x C.1-x D.无法计算 4.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 A.B.C.D. 5.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410125 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21109 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生成B与C的质量比为21:10 B.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6.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

A.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 B.将相同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C.水的电解 D.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7.小芳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总结整理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生活中的化学B安全常识 ①自行车链条可采用涂油的方法防锈 ②用生石灰吸附水中的异味①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②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室内放一盆水 C化学规律D物质的鉴别 ①高锰酸钾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③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①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②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铜丝和铁丝 A.A B.B C.C D.D 8.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是推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9.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

人教版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14 Cl—35.5 Fe—56 K—39 C—12 Ca—40 Mn—55 Cu—64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其序号填到括号内。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自然灾害发生时,其主要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 A.台风B.雪灾C.山体滑坡D.森林火灾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干冰作制冷剂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煤作燃料 D.发烧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 3.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B.元素名称 C.元素符号 D.中子数 4.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 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5.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6.下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7.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属于阳离子的是() 8.下图所示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9.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泄露。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

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 2C2H5SH + 9O24CO2 + 2X + 6H2O,则X 的化学式为() A.SO2B.SO3C.CO D.H2SO4 10.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对这三种燃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混合物 B、燃烧后都会放出热量 C、都是可再生能源 D、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1.以下是四种常用的危险品标志,在装运乙醇的包装箱上应贴的标志是() 12.如下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是下面的哪一个化学符号() A.HClO B. CO2 C.NO2— D. O3 13.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氢气这三种物质,根据它们的某些共性可将其归为一类,下列物质中也具有这些 共性的是( ) A.CO B.C C.CO2D.O2 14.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 B.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 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15.KClO3、MnO2的混合物10g,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时,得到的残余固体质量为6.8g,则原混合物中MnO2 质量为() A.1.83g B.3.2g C.7.55g D.8.17g 16.用KMnO4、KClO3、H2O2三种物质都可制得氧气,说明这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A.氧元素 B.氧化物 C.氧分子 D.氧原子 17.用右图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A.能杀菌消毒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能得到纯净水D.活性炭主要起吸附杂质的作用 18.有关2 CuO + C 2 Cu + CO2↑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CuO具有氧化性B.C发生了还原反应 C.反应前后铜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19.某物质4.6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如下图所示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前开关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 I.打开K1,通入N2一段时间,点燃酒精灯; Ⅱ.关闭K1,打开K2,通入O2,观察现象; Ⅲ…. 针对上述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由步骤Ⅱ可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步骤Ⅲ,若将装置B中的红磷换成木炭,不能验证燃烧的另一条件 D.本实验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B中的红磷在通入氮气时不燃烧,通入氧气时燃烧 2.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x7.2 2.8 A.x=2 B.d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C.c不是化合物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3.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a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1.4 B.X的化学式为CO C.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 2+2O 2点燃 CO 2+H 2O+CO 4.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 .探究 燃烧的条件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氧气验满 5.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B .蜡烛熄灭时并没有消耗装置内所有的氧气 C .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D .蜡烛燃烧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6.已知:22Mg OH M O (gO+H ) ,CaCO 3 高温 CaO+CO 2↑。取12.9gMg (OH )2和CaCO 3的 混合物,加热,剩余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 考生注意:本卷包括I卷和II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8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Fe 56 Zn 65 Ⅰ卷分)30(选择题共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写在机读卡。每小题1分,共30个小题。) 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葡萄酿酒.蛋糕发霉D.炸药爆炸B.干冰升华CA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铁B.铝C.氧D.硅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4.下图为国家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易拉罐和废弃的塑料瓶属于 .有害垃圾.其它垃圾D.厨余垃圾A B.可回收垃圾C 所运送的气体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西气东输”5.“.CHH C.CO D.AO B.422BaSO,“X”.光透视常用钡餐作造影剂。钡餐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钡,其化学式是BaSO644属于.氧化物 D .单质B.混合物C.化合物A不属于合金的是7.下列物质....青铜.不锈钢D.生铁A.氧化铁 B C8.氧气广泛用于炼钢、焊接或切割金属等,这些应用所利用的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A.氧气不易溶于水 B. D.C.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氧气与某些物质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1 / 10

9.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C.取固体颗粒D.读取液体体积 10.10 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其现象说明 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可以分成原子D.分子的体积很小 11.北京是一座缺水城市。作为北京市民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不仅要节约用水,也要防止水被污染。下列做法应该摒弃的是..A.用盆接水洗菜B.使用含磷洗衣粉 C.更换节水型马桶D.使用透水砖铺设人行便道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丝做导线B.氮气做食品保鲜剂C.点燃方法鉴别纯毛织物D.天然气作清洁燃料 13.下列物质中,含有氢分子的是 A.HO B.HO C.H D.HSO4 2222214.下列反应或作用中,不产生二氧化碳的是...A.蜡烛燃烧B.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A.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C.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D.将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红色固体附着,一段时间后,蓝色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2 / 10 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16.表示2个镁元素A.2Mg 表示2个一氧化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2.“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类分子器件,其长短仅相当于l纳米左右(1纳米=10-9米)。它的驱动方式是通过外部刺激(如电能、光照等)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对外做功。下列关于分子机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肉眼能直接观察到分子机器 B.分子机器驱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分子机器的驱动不需要能量 D.分子机器“发动机”驱动方式与普通发动机相同 3.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x7.2 2.8

A.x=2 B.d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C.c不是化合物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4.在实验室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 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 碳 点燃 B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水,搅拌 C除去混在木炭粉中的氧化铜在空气中灼烧 D鉴别空气、氮气、氧气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A.A B.B C.C D.D 5.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a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1.4 B.X的化学式为CO C.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2O2点燃 CO2+H2O+CO 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一定量过氧化氢在密闭容器中分解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

2019-2020年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卷

2019-2020年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Cu_64 C-12 第一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葡萄酿成酒 C、牛奶变酸 D、天然气燃烧 2 A、金属 B、非金属 C、元素 D、分子 3、下列微粒中,能够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 A、H B、H+ C、H2 D、H2O 4、下列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5.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6、石英钟、电子表使用石英晶体代替传统钟表中摆和游丝,提高了钟表计时的精确度。已知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3 C、+4 D、+6 7、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 ( ) 8宇宙飞船内,用含氢氧化锂过滤网除去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OH + CO2 --→Li2CO3 + X。则X的化学式为( ) A、H2 B、H2O C、O2 D、H2O2 9、下列物质的有关用途,不正确的是( ) A.用氢气作火箭燃料B、用氧气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C.用金刚石切割玻璃D、用干冰作致冷剂 10、今年5月11日-17日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佛山市有关部门呼吁佛山市民“像北方缺水城市一样珍惜水资源”。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 B、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任水流淌 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 D、洗莱、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11、下列四项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1)

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1)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C2H4B.CH4O C.CH4D.C2H4O 2.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4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使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能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A.30g B.50g C.100g D.150g 3.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在空气中点燃该气体,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上出现水雾,将烧杯倒转过来,向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气体成分不可能是() A.CO B.CH4C.H2和CH4D.H2、CO和CH4 4.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5.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b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6.明胶,可以在制药与食品工业中使用。明胶里含有多种蛋白质,其中某蛋白质在人内水解产物之一为苯丙氨酸(化学式为C9H11O2N)。下列对相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苯丙氨酸分子有23个原子构成 B.苯丙氨酸分子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C.苯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质量比为9:11:2:1 D.苯丙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7.已知:2KClO3=2KCl + 3O2↑,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不正确 ...的是 A.A B.B C.C D.D 8.下列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 A.实验一可以证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B.实验二可以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C.实验三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 D.实验四可以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 9.将2.8 g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除去其中的不溶物,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干,最后可得固体( ) A.3.2 g B.7.6 g C.8.0 g D.15.2 g 10.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a-40 一、选择题 1.关于本次月考试卷用的纸张,下列性质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B.不溶于水C.可燃D.易撕碎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食盐水B.冰水混合物C.净化后的空气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3.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4.王羲之是我国宋朝的书法家,他的墨宝保存至今,极其珍贵.你认为他的书法能保存完好的原因是()A.因为王羲之的书法苍劲有力,不易褪色B.因为书法所用的纸质地优良,经久耐用 C.因为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发达,能够把古代书法还原本色5.下列各种符号只有微观意义而没有宏观意义的是()A.Cu B.CO C.3N D. N2 6.氢气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研究发现,镧(音:lán)和镍(音:niè)的一种合金可用作储氢材料.镧(L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57,下列有关镧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57 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 D.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7 7.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爆炸的是() A.厨房中因煤气泄漏遇火而发生爆炸B.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 C.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D.煤矿井中因遇到明火而发生瓦斯爆炸 8.香烟烟雾中含有CO、CO2等气体,这2种气体的共同点是() A.都是无色B.都含有氧分子C.都能燃烧D.都有毒 9.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 C.当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时,二氧化碳分子间不存在间隔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册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下列关于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铁和刚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含碳量不同 B.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 D.金属钠和铝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铝的原子结构不同 2.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 B.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 3.一定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 A.木炭B.一氧化碳C.氧化铜D.氧气 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组成CO和CO2的元素相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B.煤既是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所以煤对人类有利而无害 C.同种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一定条件下,碳和一氧化碳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都具有氧化性 5.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克置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为20.4克。将此剩余固体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后过滤,滤渣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5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氯酸钾质量为25克 B.停止加热后剩余固体中含有两种物质 C.生成氧气质量为9.6克 D.反应过程中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变 6.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C NaCl KNO3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 D CaCl2溶液HCl加过量CaCO3粉末,过滤 A.A B.B C.C D.D 7.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CO点燃 B CO2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C Cu Zn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8.已知:2KClO3=2KCl + 3O2↑,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不正确 ...的是 A.A B.B C.C D.D 9.将2.8 g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除去其中的不溶物,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干,最后可得固体( ) A.3.2 g B.7.6 g C.8.0 g D.15.2 g 10.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B.乙、丙、丁三种物质都属于氧化物C.甲物质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D.生成物中丙、丁分子个数比为2:3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燃烧匙。 (2)测容器--量筒(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3)称量器--托盘天平(左物右码)。 (4)加热器皿--酒精灯。 (5)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6.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第二单元:空气 1.组成: N2占78%、O2占21%、稀有气体占0.94%、CO2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空气中氧气的测定原理:压强差 (1)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红磷。 (2)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操作要求: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3)现象:放热,有大量白烟产生,打开弹簧夹后,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4)结论: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 (5)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镁代替红磷? 不能,原因: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镁会与N2、CO2反应。 ③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 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3.氧气的性质和制备 (1)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铁在氧气中燃烧烧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的目的:吸收SO2,防止其污染空气。 (2)氧气的制备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a.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

(完整版)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育新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如下: Ca 40 C 12 O 16 H 1 Na 23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1、本次化学试卷用的纸张,下列性质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 B.不溶于水 C.可燃 D.易撕碎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B.矿泉水,河水 C.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铜丝可用作导线 D.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5、市政府有关部门提醒大家,冬季燃煤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以免造成人员中毒。这里的有毒气体主要是指 A.二氧化碳 B.氮气C.一氧化碳D.氧气 6、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其中Na元素显+1价)是潜水艇中的制氧剂,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能与物质R 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R=2Na2CO3+ O2,则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 ..的是( ) A.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 B.R的化学式为CO2 C.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D.Na2O2中含有氧分子 7、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B.镁条在盐酸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壁发热 C.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有大量白色气体生成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 8、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可能是催化剂 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b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9、在某化学反应 2XY + Y2= 2Z中,Z物质的化学式符合 A. XY2 B. X2Y C. X2Y2 D. X3Y2

人教版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现将一定质量的铜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最后所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原混合物的质量相同,则原混合物中铜粉与碳粉的质量比为 A.4:1 B.1:1 C.16:3 D.32:3 2.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x7.2 2.8 A.x=2 B.d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C.c不是化合物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3.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探究燃烧的条件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氧气验满 4.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5.将过氧化氢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a和b,只向b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另一份微微加热。则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 A.B. C.D. 6.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方法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鉴别空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炭放入集气瓶中 C鉴别食盐和白糖观察颜色进行区别 D验证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和空气中 A.A B.B C.C D.D 7.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 A.B.C.D. 8.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步骤如下:①通入N2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O2片刻,加热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a中红磷不燃烧,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以证明氮气不能支持红磷的燃烧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2分,共40分) 123% 4567891011\ 12 13141516171819| 20 >>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矿石粉碎 C. 蜡烛燃烧 D. 铜丝弯曲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镁条 B. 红磷 C. 木炭 D. 铁丝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Si C. Fe D. Al 5.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化铜 B. 空气 C. 氢气 D. 氯化钾 < 6. 称量固体药品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托盘天平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温度计 7.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钙、镁、锌、硒”是指( )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8.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①② ③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9.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 A.B.C.D. 10.右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 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1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曾被称为惰性气体B.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都是无色无味气体D.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 12.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中学生的义务。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下列信息中合理的是( ) A.燃放鞭炮,能驱鬼降魔,对空气不会造成污染 B.某机构声称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可使水变成燃油 C.普通的水由“大师”点化便成为“圣水”,饮之可逢凶化吉 《 D.原子弹的爆炸,是利用了原子核变化时放出的巨大能量 13、下列图示中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14.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15.下列有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附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Zn-65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下表中。 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火箭发射 B.煤的燃烧 C.风力发电 D.酸雨侵蚀 2.公安干警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体积极小 D.分子间有空隙 3.最近在我国河北省的海陆交界处发现了大储量的油田。油田中的石油属于( )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4.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 A.生理盐水 B.消毒酒精 C.液氧 D.碘酒 5.“神舟6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则NiFe2O4在该过程中是(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消毒剂 D.催化剂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7.为延缓袋装食品变质,包装时不宜采用( ) A.真空包装 B.充入氧气 C.放入一小包铁粉 D.充入二氧化碳 8.房屋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其主要目的是( ) A.隔绝空气 B.隔绝可燃物 C.改变可燃物性质 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9.下列做法或认识科学的是( ) A.厨房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 B.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效果好 C.防煤气中毒,煤炉上放一盆水 D.垃圾经分类回收处理可转化为资源 10.气相合成金刚石薄膜被誉为20世纪的炼金术。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法制造金刚石薄膜的原理为:CH4 →C(金刚石)+2H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反应 11.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17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门头沟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卷 九年级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S-32 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蜡烛熔化 B. 铁水铸锅 C. 纸张燃烧 D. 海水晒盐 2.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 氧气 B. 氮气 C. 水蒸气 D. 二氧化碳 3.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河水 B. 氯酸钾 C. 三氧化硫 D. 五氧化二磷 4.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 煤 B. 汽油 C. 氢气 D. 天然气 5. 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 A.质子数B.核电荷数C.最外层电子数D.核外电子数6.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滴加液体C.倒液体 D.引燃另一个酒精灯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碳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B. 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是因为所有化学反应都放出热量 C. 在生煤火炉时,可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是为了使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

D. 合金被广泛的使用,是因为合金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具有更多优良性能 9.下列安全标志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 B C D 10.2016年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了“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主题,下列做法 不符合 ...这一主题的是 A.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B. 自带布袋购物 C. 废酸液直接排入下水道 D. 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11. 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A.原子序数是28 B. 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 D. 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g 1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 B. 镁粉用来作照明弹 C.干冰用作制冷剂 D. 乙醇用作燃料 13. 下列关于S+O2=SO2的理解不正确 ...的是 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 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 14.一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和3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4 B.26 C.30 D.56 15.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2H B.2H+C.H2O D.2H2 16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点燃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电解水 B.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 C.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 D.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2.有18.6g的NaOH和Na2CO3固体混合物,已知N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23:3,把该固体全部加入到盛有100g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里残留物质的质量是114.2g。则原NaOH和Na2CO3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是() A.9.2g B.6.9g C.4.6g D.2.3g 3.明胶,可以在制药与食品工业中使用。明胶里含有多种蛋白质,其中某蛋白质在人内水解产物之一为苯丙氨酸(化学式为C9H11O2N)。下列对相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苯丙氨酸分子有23个原子构成 B.苯丙氨酸分子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C.苯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质量比为9:11:2:1 D.苯丙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4.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推测出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5.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克置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为20.4克。将此剩余固体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后过滤,滤渣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5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氯酸钾质量为25克 B.停止加热后剩余固体中含有两种物质 C.生成氧气质量为9.6克 D.反应过程中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变 6.科学实验是人类获取科学知识,验证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其中,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很重要,以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的烟雾 B.CO还原氧化铁,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C.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观察到浅绿色溶液变成蓝色 D.向滴有植物油的水中加入洗洁精,振荡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 7.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像是 A.A B.B C.C D.D 8.完全燃烧2. 8g某有机物,生成8. 8gCO2和3. 6gH2O。下列对该有机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且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 B.该有机物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H4 D.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9.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 B.用MnO2鉴别蒸馏水和双氧水 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H2和CH4 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和CO2 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10.将14.6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19610% 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A.19g B.30.1g C.32.2g D.36.2g 11.纯净物甲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 48g乙充分反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