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功能对等理论下公示语的翻译策略

功能对等理论下公示语的翻译策略

功能对等理论下公示语的翻译策略
功能对等理论下公示语的翻译策略

试析功能对等理论下公示语的翻译策略

摘要:公示语在中国随处可见,它起着向人们传达信息的目的和指示人们行为的作用。在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旅游,因此,公示语的翻译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目前而言,公示语的翻译现状却不容乐观,出现了大量的错误。本文以就公示语翻译的错误类型进行分析,并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框架下讨论公示语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公示语;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05-01

公示语是指能够传递给人们信息、指导或者警告人们行为的信息表,它随处可见。公示语带给人们信息、指示或者说明。公示语是一种具有感召功能的文本,以公众的反应和行动为目的,为公众提供信息,指示其行动。公示语的感召功能体现了公示语文本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只有那些让读者产生了反应并且达到了公示语功能的翻译才是有效的公示语翻译。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奈达在广泛的翻译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

提出了著名的功能翻译理论。“功能对等”是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所谓“功能对等”,是指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是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该理论强调准确表达原文的信息,在必要时,可以忽略其文学形式、本来的字、词顺序、原来的语法甚至是时态特征,换言之,就是抛弃两种语言在表面形式上的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公共标识语的翻译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公共标识语的翻译 作者:王子璇 来源:《视界观·上半月》2020年第06期 摘; ;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标识语的使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以清晰、简洁、生动的话语准确地传达信息,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警示性。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各国的密切合作带动了公共标识语的翻译工作。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公共标识语的含义和特征,结合功能翻译理论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公共标识语;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策略 一、公共标识语的分类及特点 公共标识语,属于社会管理用语范畴,是应用于社会公共场合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我们常见的公共标识语主要有站点路牌、公共场所宣传语、特殊情况警示语、旅游简介等,是一种在特定的场所为人们的日常活动提供指示、解释、警告的交际的工具。 二、功能对等理论的内涵 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具体内容就是要让译文和原文在语言的功能上实现对等而不仅仅是语言形式上对应(叶子南,2001)。奈达指出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的对等包括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郭建中,2000,P67) 三、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常见的公共标识语翻译问题 公共标识语的不规范翻译现象随处可见,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的发展。运用公共标识语的社会语用功能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本文将结合课堂翻译实例从词汇不对等,句法不对等,篇章不对等,和文体不对等四个方面分析当前公共标识语翻译现状。 (一)词汇不对等 1. 用词不当 翻译是将源语言的语义转化为目标语语义的活动,讲究完整性及准确性。用词是否得当关乎到了信息传达的准确性。例如“台风”部分,其中介绍到了搭脚手架的架子一词,有些同学直接使用了“shelves”其含义为书架,根据建筑方面的专业词汇翻译,正确的翻译应是“scaffolding”。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翻译对等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翻译对等 作者:热娜·买买提 来源:《成功·教育》2012年第09期 【摘要】本文通过以尤金·A·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在汉译英时怎样运用功能对等理论的几种翻译策略达到翻译对等的效果。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策略;翻译对等 一、引言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在其《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提出了“动态对等”后称“功能对等”的翻译原则,指出翻译就是“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原语信息”的过程。对等的标准就是译文的读者和原文的读者在感受上基本相同。 奈达提出了三类对等,即形式对等、动态对等与功能对等。形式对等关注的是信息本身,包括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动态对等翻译中,译者关注的并非源语信息和译语信息之间的一一对应,而是一种动态的关系。功能对等简单讲就是要让译文和原文在语言的功能上对等,而不是在语言形式上的对应。功能对等理论有九种翻译策略,即音译、直译、增译、减译、改译、加注、意译等。 二、翻译策略在汉译英时的应用 1.音译。有些专有名词如地名、人名以及术语名称等在译语中无对应词时通常用音译,以避免直译或意译带来的误解。例:天津——Tianjin;王晓宏——Wang Xiaohong;秧歌——yangko;饺子——jiaozi。 2.直译。“词语指称意义的直译,关键要做到准确无误。要注意防止两种现象:一是专有名词或专门术语的误译,二是找到‘假朋友’——即两种语言中形式相同,但意义却截然不同的词。”。例如:“新闻照片”不是news photo,而是press photo。“白酒”不是“white wine”,而是spirits。 汉语作品的题目或电视剧名的翻译一般用直译。例:《红楼梦》译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北京人在纽约》译为:A Native of Beijing in New York;一些商标名也可用直译法:“小天鹅”洗衣机“Little Swan”Washer。 3.增译。如从功能对等论的角度分析,翻译中的增词必须在译文和原文之间达成风格上的“功能对等”,更要注重内容上的对等传递,尽可能做到译文的读者和原文读者在感受上基本相

翻译技巧和经验第40期浅谈公示语翻译

英汉公示语是一种公开和面对公众的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特殊文体。其应用范围几乎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路标、广告牌、商店招牌、公共场所的宣传语、旅游简介等等。它或用寥寥数词,或简单明了图示表达一定的信息。其应用功能包括提示性、指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和号召性。此类特性相对其它文体翻译时的语境与意境都要弱的多。语境既包括语言因素,如作品的上下文或说话的前言后语等,也包括非语言因素,如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时代、交际对象以及社会、文化背景、自然环境、语体环境等。所以语境的翻译一般存在于文章体,口头表达当中。因此汉英翻译公示语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对等性。所谓的对等性就是指在相同的应用功能中具有相同或类似的表达方法。英语公示语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因此进行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必须在汉英两种文化中对相同使用功能的公示语进行一对一的英汉对译。翻译公示语时用对等性的方法有利于避免错译、乱译、死译的现象。 一、对等性在英语公示语翻译中的实际运用 1 提示性公示语 提示性公示语没有任何意义,仅起提示作用。几乎不存在语境与意境现象,因此其对等性相对强。笔者最近看到一篇论文中提到“出口”还是用exit更好的段落。作者深入的分析了exit 与way out的用法,但笔者想若是用对等法来分析这问题的话,一切就简单了。因为我们可以查看到外国建筑物的出口一般都用exit而很少有wayout的表达方法。更有甚者泉州汽车站竟“创造性”的用way in来表示“进口”。看了这些中国人自创的英语外国朋友不知有何感想。倘若此翻译者用对等性翻译法的话,就不难发现entrance是“进口”最常用的表达方法。同样若用对等性翻译法,“小心碰头”就不会望文生义的翻译成“take care of you head”? 因为根据英语国家的惯例“小心碰头”的正确表达应该是“mind your head”。再如店里的商品打8折,翻译成80%discount似乎很正确,然而根据对等性原则,英语国家却不用80%discount而是20%off。 2 指示性公示语 指示性公示语体现的是周到的信息服务,其功能在于指示性服务内容。语境与意境相对较弱,对等性强。例如: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中文系、common room教师公用室、office ofthe dean of student教务处、office of the dean of college院长室。此类表达地点指示性的公示语对等性很强,一般可以采用直接引用外国公示语的方法。然而泉州汽车站却将吸烟室翻译成“smoke room”。这不得不让人汗颜。众所周知吸烟室的英文对等翻译应该是“smoking room”。 3 限制性公示语 限制性公示语对相关公众的行为动作提出要求、约束及要求,语言应用直截了当,但不会使人感到强硬、粗暴、无理。例如:slow慢行、stop for check停车检查、give way 减速让行、Stop停车让行。此类公示语动词使用较为频繁,表示仅时常用only例如:Staff only or Employees only游客止步、ticket only凭票入内等。有了对等性翻译的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

[摘要]传统的翻译方法相关论文只围绕直译与意译之争,而奈达从《圣经》翻译提出功能对等即读者同等反应。“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从新的视角提出的新的翻译方法,它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对翻译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是一大贡献。 [关键词]功能对等;奈达翻译;英语论文范文 尤金·A·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从事过语言学、语义学、人类学、通讯工程学等方面的研究,还从事过《圣经》的翻译工作,精通多国文字,调查过100多种语言。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著、250余篇论文。“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他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奈达在中国译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1] 翻译作为一项独立的学科,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翻译?传统翻译理论侧重语言的表现形式,人们往往醉心于处理语言的特殊现象,如诗的格律、诗韵、咬文嚼字、句子排比和特殊语法结构等等。现代翻译理论侧重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以及两种反应(原文与原作读者、译文与译作读者)之间的对比。奈达指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在《翻译理论于实践》一书中解释道,所谓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是指意义和语体而言。但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中,奈达又把对等解释为是指功能而言。语言的“功能”是指语言在使用中所能发挥的言语作用;不同语言的表达形式必然不同,不是语音语法不同就是表达习惯不同,然而他们却可以具有彼此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奈达所强调的是“对等”“、信息”“、意义”和“风格”,奈达从语义学和信息论出发,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正如他自己所说“:翻译就是交际”,目的是要寻求原语和接受语的“对等”。他所说的“信息”包括“意义”和“风格”,着重于交际层面。他实质上要打破的是传统的翻译标准。他把翻译看成是“语际交际”,也就是在用交际学的观点来看问题。交际至少应当是三方的事情:信息源点———信息内容———信息受者,也就是说话者———语言———听话者。奈达注重译文的接受者,即读者,而且都对读者进行了分类。奈达根据读者的阅读能力和兴趣把读者分为四类:儿童读者、初等文化水平读者、普通成人读者和专家。他曾说过,一些优秀的译者,常常设想有一位典型的译文读者代表就坐在写字台的对面听他们口述译文,或者正在阅读闪现在电脑显示屏上的译文。这样,就好像有人正在听着或读着译文,翻译也就不仅仅是寻求词汇和句法的对应过程。运用这种方法,译者就可能更自觉地意识到“翻译就是翻译意思”的道理。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翻译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奈达对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任何东西都可以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尽管不同民族之间难以达到“绝对的”交流,但是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因为人类的思维过程、生产经历、社会反应等有许多共性。他这种思想主要基于他对上帝的信仰和对《圣经》的翻译。在他看来,上帝的福音即是真理,可以译成不同的语言,也可以为不同国家的人所理解。因此,他提出“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 奈达把翻译分为两种类型:形式对等翻译和动态功能对等。翻译形式对等是以原语为中心,尽量再现原文形式和内容。功能对等注重读者反映,以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信息,使译文读者能够达到和原文读者一样的理解和欣赏原文的程度。奈达的形式对等要求严格地再现原语的形式,其实也就是“逐字翻译”或“死译”。奈达本人也不主张形式对等的翻译,他认为严格遵守形式无疑会破坏内容。

国内公示语翻译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与外国游客来到中国,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为了给这些远道而来的客商提供方便,同时也为了很好地传播我国文化,各大城市的公共场所都给出了公示语的汉英翻译。然而作为城市“名片”的公示语汉英翻译错误却屡见不 鲜,给外国客商带来了很多不便甚至造成误导。针对目前公示语汉英翻译的这种现状,积极探索公示语汉英翻译策略对于城市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 关于公示语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从1994年至2004年这10年间,对之研究甚少,仅有3篇相关论文。但最近几年,尤其是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到来和广州亚运会的临近,公示语翻译中出现的错 误问题引起了我国学者的高度重视[1] 。学者们主要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列举了各地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如万正方等(2004)把存在的问题概括为拼音问题、文化误解和语义堆砌等;罗选民和黎土旺(2006)将公示语的英译错误分为指令不清楚、意图被歪曲、语气不和谐、术语不匹配和文化不兼容等五类;另外,王银泉(2006)、赵平(2007)、金其斌(2008)等学者也对公示语翻译错误进行了研究,他们则把错误类型大致归纳为语法错误、语义模糊、语用失误及文化误解。与此同时,研究者们还对翻译原则、方法及策略进行了研究,如吕和发(2005)提出了公示语翻译应遵循简约原则;丁衡祁(2006)提出了“模仿——借用——创新”的翻译原则;贺学耘(2006)在探讨公示语文本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公示语的交际翻译策略;张美芳(2006)提出译者在处理单一功能的标牌语时,可采取语义翻译策略;罗选民和黎土旺(2006)从语用学角度探讨公示语的英译;而张苇(2007)则从社会符号学角度探讨公示语的英译。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错误类型概括得还比较全面,但他们很少关注译文美感的失真问题;在翻译策略的采用上,他们大多只从一个侧面,要么从语用翻译角度,要么从交际翻译角度来探究公示语的英译。本文首先对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个全面的梳理与总结,然后拟采用语义翻译策略、语用翻译策略及美学翻译策略来解决公示语英译中现存的种种问题。 二、国内公示语翻译现存的问题 虽然目前国内公示语的翻译受到了各方的重视,并且也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是存在着这种或那种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的失误 国内很多公示语译文都存在语言失误问题,主要有:一是语言的失当。有些公示语译文由于用词不当,往往让人莫名其妙。如某一城市的地下停车场就有这样一则标牌语“下客处”,译者将其译为“Bottom Guest ”,显然,这样的译文会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而且“bottom ”有“底层(的)”之意,从这个角度考虑,还有侮蔑乘客的意思,此类译文不该出现在公共场所;二是语言的累赘。在公示语翻译中导致译文语言累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逐字对译。如有些宾馆的“前台”被译成了“Front Desk ”,“收银台”被译成了“Cashier Desk ”,“入口”被译成了“Entrance Gate ”等等,这些译文都让人感觉啰嗦累赘,违背了公示语简洁的原则;三是语言的误用。比如“大学城”在英语中的规范说法应是“University Town ”。然而,有些城市的“大学城”却被译成了“University City ”。由此可见,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一定要选词考究,才能使译文准确、规范。 (二)内容的失真 内容失真主要是由于原公示语的信息被篡改或丢失而引起的。如公示语“小心落水”常立在河边或水塘边,以奉告人们注意安全,不要掉进水里,但有人竟然把它译成了“Carefully Fall into the River ”,对于不懂中文的外国人来说,此译文的意思就是劝告人们掉河里时要小心,而不是奉告人们要注意安全[2] 。显然原公示语的内容完全被篡改和丢失。可想而知,这样的公示语译文怎么能起到应有的告示或警告作用,后果令人堪优。又如某公园的标牌语“请注意安全”,其译文为“Ple-ase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虽然该译文看上去与原文丝毫不差,却不符合英语习惯,并且彻底篡改了原文的信息。原文是不符合逻辑的习惯用语,实际上要“注意”的不是“安全”,而是“危险”。再如公示语“宾客止步”的译文“Guests go no further ”,同样很容易引起目的语读者的误解。 (三)文化的不兼容 跨文化翻译不应仅停留在语义层面上,而应考虑到不同民族、不同国度间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在翻译实践中,为了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译者应该尊重不同的文化习惯和文化传 第24卷第6期2011年6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24No.6 Jun.2011 国内公示语翻译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作为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特殊文体,公示语汉英翻译日渐凸显出其重要性。然而,当前的大部分公 示语译文却存在语言失误、内容失真、文化不容和美感失真的问题。在此拟从语义翻译策略、语用翻译策略和美学翻译策略视角来探讨公示语翻译,以期能为解决上述问题及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借鉴。[关键词]公示语翻译;问题;对策;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何建菊(1974-),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及翻译理论与实践。何建菊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从功能理论看公示语翻译——以南京城市公示语为例

2008年4月第5卷第4期 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conomic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Apr.2008Vol.5No.4 从功能理论看公示语翻译 ———以南京城市公示语为例王晓娟,陈 炼,陈丽萍 (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 要:城市公示语是面向现实世界、以传达信息和施加影响为目的,起着宣传、鼓动、指导、警示等功能的实用 文本。功能目的论对包括公示语在内的实用文本翻译提供了客观、可行的原则和标准。本文试图从功能理论的角度对城市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运用功能理论进行恰当翻译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功能目的论;公示语;汉英翻译 公示语翻译是当前我国许多大城市追求国际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建设风貌以及当地的人文素质和文化教育水平。公示语翻译的预期对象是在华外国友人和游客,译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对外宣传的效果和中国在外国友人心目中的形象。针对当前不容乐观的公示语翻译现象,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关注城市公示语翻译,选择恰当的翻译理论,提高翻译质量。 一、目的论———功能理论的核心 作为对传统“等效原则”(PrincipleofEquivalence)的重大突破,德国的卡塔琳娜?莱斯(KatharinaReiss)、汉斯?J?费米尔(HansJVermeer)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Nord)等著名学者先后提出的翻译功能理论为国内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其主要内容有: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预期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 90年代初,诺德又进一步拓展了功能翻译理论,她在原 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功能+忠实”(functionality+loyalty)这样一个概念并给翻译做出了如下定义: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它与其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 根据诺德的观点,这里的忠实并不针对原文,而是指尊重翻译过程发起者、原文作者、原语文化和译文读者。这种尊重不仅意味着忠实传达原文内容,还包括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为实现译文预期功能所进行的必要调整,包括删减甚至改写。同时,诺德明确提出,译者应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使译文在译语语境中具有意义,即被译语语言文化系统所接受,并达到与文本类型和功能相一致的得体性(Nord,1992)。 二、公示语及公示语翻译的理论依据 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所向公众公示须知内容的语言,它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诸多方面,以满足旅游者,社会公众的社会、行为和心理需求,提供信息服务。 公示语具有信息功能(informative)、祈使功能(vocative)、劝说功能(persuasive),面向现实世界,以传达信息和施加影响 为主,偏重实用性和交际目的,起着指导、警示、宣传、劝导、鼓动等作用。 英译公示语,是以来华外国友人为对象,达到指示、引起注意或宣传目的的文字。由于实用文本的现实、甚至功利的译文预期目的及实用文本语言和结构形式相对固定并明显受特定文化制约的特点,译者在翻译时应根据译文预期要达到的目的或功能,使用符合译语文化观念和习用语言结构模式的表达方法,使译文语言对译语接受者发挥良好的影响力。 功能目的论对指导整个翻译实践,包括文学翻译和实用文本翻译,都提供了客观、 可行的原则和标准。相比较而言,它对实用文本翻译的指导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公示语翻译作为实用文本翻译中的一种,同样适用于功能理论。 三、南京公示语实例剖析 汉语公示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但是,汉语公示语英译的预期对象是外国在华友人,要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公示语翻译应该避免使用中式英语,而要尽量采用地道的英语。下面笔者就以暑假在南京实地收集的部分公示语为例,从拼写错误、用词不当、语态不对、词性误用、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等方面结合功能翻译理论进行分析。 (一)单词拼写错误 雨花台“二忠祠”的译文是TempleHonoringFaitkfuland UpightOfficuls,暂且不谈此句功能是否对等,转换是否对应, 仅有的六个单词就有三个出现了拼写上的错误,笔者经过查证,英语中并无Faitkful、Upight、Officuls三个单词,想来应该是Faithful、Upright、Officals吧!雨花台北大门的导游图上“医疗救助电话”则译为First-aidTelephe,正确拼法是First-aidTelephone,常用的缩略形式是Tel。夫子庙附近一名为“大学书店”的书屋被翻译为NuiversityBookstore,正确的应是 UniversityBookstore。 (二)用词不当 南京某连锁超市的一家门店将“付款区”翻译为Payment Area,英语中现成的对应表达为Cashier。南京地铁中还有一 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公示语翻译错误,那就是地铁里的厕所还有“公”“ 母”之分。在鼓楼车站站台东端的两个公共厕所悬挂119??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之“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翻译作为语际交流的桥梁有着悠久的历史。尽管翻译早就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共同进步,但构建系统的翻译理论却显得举步维艰。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国内产生影响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西方翻译理论当是奈达的“功能对等论”、“等效论”和“读者反应论”,以至翻译界形成“言必称奈达”的局面。在奈达40余本著作和250多篇论文中,功能对等理论是其最重要的翻译理论。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翻译界观念逆转,形成“言必批奈达”之势。因此,应该对“功能对等论”进行全面理解和分析,进而对其做出公允的评价。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奈达分析了翻译中译语文化和源语文化关系的三种类型,认为这三种关系是由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的。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出翻译的两种基本导向:等值有两种不同的基本类型—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形式对等关注信息本身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与此相对应的是以“等效原则”为基础的动态对等。 奈达的《论对等原则》一文集中阐发了动态对等思想。他认为语言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对等,必须辨别翻译的不同类型,以确定不同的对等原则,根据信息的本质、作者的目的以及译者的目的、受众的类型等因素,对翻译进行分类。即根据信息的本质,确定内容和形式何为翻译的主要考虑因素;根据作者及译者目的,确定翻译的预期目的是提供知识、引起情感反应,还是建议某种特有的行为举止。他希望读者达到完全的理解,并使翻译完成某种祈使功能。 为防止误会,奈达用“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他希望以此来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这个替换并不是要否定先前的“动态对等”。实际上“功能对等”与“动态对等”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奈达认为,功能对等强调的是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以恰当的方式重新组织信息的形式和语义结构而进行交际。例如翻译white as snow时,如果一种语言里没有“雪”这个字,却有“霜”(frost)字,就可以用“白如霜”来替换。也可用同义比喻如“白如蘑菇”white as fungus 来表达,如果都不行,可以用一个非比喻形式very,very white“白极了”来表达。原作者期望读者看懂作品,通常他会表达的只会是一层意思,而不是几层意思。

校园公示语与公示语的翻译技巧

一、对等性在英语公示语翻译中的实际运用 1:提示性公示语 提示性公示语没有任何意义,仅起提示作用。几乎不存在语境与意境现象,因此其对等性相对强。笔者最近看到一篇论文中提到“出口”还是用exit更好的段落。作者深入的分析了exit 与way out的用法,但笔者想若是用对等法来分析这问题的话,一切就简单了。因为我们可以查看到外国建筑物的出口一般都用exit而很少有way out的表达方法。更有甚者泉州汽车站竟“创造性”的用way in来表示“进口”。看了这些中国人自创的英语外国朋友不知有何感想。倘若此翻译者用对等性翻译法的话,就不难发现entrance是“进口”最常用的表达方法。同样若用对等性翻译法,“小心碰头”就不会望文生义的翻译成“take care of you head” 因为根据英语国家的惯例“小心碰头”的正确表达应该是“mind your head”。再如店里的商品打8折,翻译成80%discount似乎很正确,然而根据对等性原则,英语国家却不用80%di scount而是20%off。 2:指示性公示语 指示性公示语体现的是周到的信息服务,其功能在于指示性服务内容。语境与意境相对较弱,对等性强。例如: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中文系、common roo m教师公用室、office of the dean of student教务处、office of the dean of college院长室。此类表达地点指示性的公示语对等性很强,一般可以采用直接引用外国公示语的方法。然而泉州汽车站却将吸烟室翻译成“smoke room”。这不得不让人汗颜。众所周知吸烟室的英文对等翻译应该是“smoking room”。 3:限制性公示语 限制性公示语对相关公众的行为动作提出要求、约束及要求,语言应用直截了当,但不会使人感到强硬、粗暴、无理。例如:slow慢行、stop for check停车检查、give way减速让行

公示语的翻译问题

摘要:公示语翻译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如公示语翻译的对象不明确,没有区分对内的公示语和对外的公示语,依然按照忠实的原则,采用一一对应的模式来提供公示语信息,而不是从功能的角度考虑等效翻译,甚至以为翻译提供的信息越多越好。此外一味的照搬国外的公示语,甚至抹杀文化差异性的现象也影响了公示语翻译的得体性。还有就是以为翻译使用的语种越多,国际化程度就越高。重文字表述轻图示,群众运动式的纠错,和把不该承担公示语和国际接轨的任务交给公共交通部门和政府部门来承担,也是当前公示语翻译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最好的公示语就是那些不引起人们关注的公示语,它尽职尽责地向人们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而现在公示语翻译所出现的错乱,不但引起公众、学者、国际人士、媒体、政府的关注,而且变成了一场群众翻译纠错运动,几乎成了全民的话题。从公示语翻译中所产生的错乱现状,可以发现人们对公示语翻译的认识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当前公示语翻译中所存在的问题,做了简单的梳理,大致有以下十种错误观念。 1.没有明确的翻译服务对象 人的行为,通常有一定目的性。公示语翻译的产生也是在一定目的支配下的行为,那就是为不懂汉语或者汉语不甚灵光的人提供公示语信息。因此,公示语翻译的服务对象是以英语为母语或者以英语作为交际语言的人群。因此,公示语翻译是因有明确的服务对象需求,才主动提供这种服务,而不是臆想的、抽象的服务对象。公示语译者首先要有明确的公示语翻译的对象意识,即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所强调的“目标文本接受者”。 在一些领域,可能完全涉及不到英语的需求人群,那就没有必要冒充什么国际化,大跃进式地与国际接轨,而是先看清楚是否需要接轨,再确认轨道在哪里才起作用。设立双语标示牌,是因为有明确的需求,是为了给国际人士提供便利,绝不是像乞讨的人也在纸上写上money那样来赶时髦。 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也明确规定,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招牌、广告用字;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等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确实有需要用英文的地方,才加上英文,并不是所有的标牌都加上英文 2.翻译时没有区分对内的公示语和对外的公示语 有些汉语公示语,在人们看来没有任何刺眼的地方,一旦翻译为英语,就会显得过于直露,不得体。英语中,语言的得体性往往产生于间接、含蓄。因此,不能够把一些对内的公示语拿来对外。不同语言文化的人群对警示信息的反应存在差异。汉语中表示警告的公示语,大多语气较重,如含有“禁止”、“不要”、“请勿”等字样,而有些在表达强烈禁止时含蓄委婉,语气不严,而进行友善提示时

从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看公示语的英译-精品文档

从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看公示语的英译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 我国融入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成功举办了2008奥运会和2010 年上海世博会, 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中国工作、学习、旅游、长期居住, 因此, 公共场所标识语 的翻译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译成英文就是要让外国人看的, 如果译得不好, 不但让人看不明白, 起不到提示或帮助的作用, 反而给外国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进而影响到一个城市甚至国家的形象。然而, 当前公示语翻译中存在诸多问题,各种不规范的翻译现 象随处可见, 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对外交流。 本文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 ( Christiane Nord ) 提出的翻译错误分类说为依据, 探讨了公示语的英译问题,选取实例来分析公示语英译中的误译现象,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公示语研究概况 ( 一) 公示语的定义 公示语研究专家吕和发把公示语界定为: “公示语是公开和面对公众, 告示、提示、指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公示语与标识语、标志语、标示语有某些相同的应用特点, 但公示语应用更为广泛, 凡公示给公众、旅游者、海外游客、驻华外籍人士、在外旅游经商的中国公民等, 涉及食、宿、行、游、娱、购行为与 需求的基本公示文字信息内容都在公示语研究范畴之内。”学术界广泛认可这一定义。本文中所指的公示语即采用此定义。 (二) 公示语的翻译研究

在我国, 公示语翻译是翻译研究的新领域。进入21世纪后, 公示语翻译才逐渐成为翻译界关注的热点。2002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立了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心, 开通了“汉英公示语研究在线” 网站(e-signs), 并于2005 年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 , 各个网站也相继开辟专栏研讨公示语翻译问题。这些活动的开展扩大了公示语翻译的影响, 也为此项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基础。 为规范语言环境, 许多专家、学者对公示语英译实例进行调查,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修改建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吕和发指出, 应使用英语中规范和标准语汇进行一对一的汉英置换在无对应译法的情况下, 参照英语公示语的功能要求确定语言风格进行试译。王银泉、陈新仁对公示语英译实例按照错误类型进行划分, 如交际信息失真、实为用意错位、语言礼貌蜕变、译文刻板不够贴切等, 并提出修改建议。贺学耘在探讨公示语文本类型的基础上,提出公示语的交际翻译策略, 认为翻译公示语时,译 者应该熟知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和功能意义, 了解汉英公示语的文化差异, 要将读者的文化习惯摆在首位。这些专家、学者们纷纷从公示语翻译实例出发,对公示语翻译错误进行分析, 并提出解决策略, 推动了我国公示语翻译研究的进 二、诺德功能翻译错误分类说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 世纪70 年代由德国学者提出的翻译 理论。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是德国翻译研究界的 领袖人物,1997年,她发表了英文专著《译有所为一一功能翻译理论阐释》, 全面介绍了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 同时,阐释了她本人的功能翻译观点。 诺德将翻译误差定义为: “不能正确执行翻译纲要中的指示

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原则及翻译策略_以南宁市公示语英译为例_百度.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原则及翻译策略 ———以南宁市公示语英译为例 赵伟飞※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对外宣传和对外交流合作显得日益频繁。以广西来说,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推进、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地永久落户南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家的批准实施以及广西同时享有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沿海沿边开放政策等优惠政策,广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片热土,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的客商和友人前来投资或观光,使之与世界各国尤其是东盟国家的多领域交流合作不断加强。而作为中国—东盟合作前沿地带的南宁市将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的都市。城市中的双语公示语作为一种面向大众的信息交流媒介,在对外交流中 东南亚纵横AROUND SOUTHEAST ASIA 2010.5 摘要:公示语是公开面对公众的标识语、提示语、指示语、警示语的统称。它是一种常见于公共场所的实 用性文体,其目的在于把各种必要的、有用的信息传达给公众,以实现其相应的应用示意功能。翻译公示语是为了用目的语有效地传递源语信息,使公示语译文实现与源语同样的功能和目的。因此,公示语翻译是否规范非常重要,它关系到译文能否准确地传递源语信息、是否会影响对外交流、甚至是否会影响一个城市甚至国家的形象。本文以南宁市公示语英译为例,探讨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目的论对公示语英译的理论指导意义及公示语翻译策略。

关键词:公示语翻译原则翻译策略目的论 On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of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Taking Bilingual Public Signs in Nanning for Example Zhao Weifei Abstract :Public sign is the general term for signs of indication ,reminder ,instructions and warning in public. It is a practical type of writing ,aiming at conveying useful and necessary information to public thus to fulfill its rela -tive function (s .Translating public signs is the practice of conveying the information embodied in the source text for the purpose that the translated text exerts the same function as the source text.It is important to translate public signs appropriately ,for it has a bearing on whether the translated text can convey the information accurately ,whether it would interfere with communication with foreign people and whether it would impair the image of a city and even a country.Taking bilingual public signs in Nanning for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guid -ance of Skopos Theory in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and strategies of translating public signs. Key words :Public sign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 ,Skopos Theory 116 起重要作用。因此,公示语翻译是否规范显得十分重要,它关系到译文能否准确地传达源语信息,实现其应有的应用示意功能、是否会影响对外交流,甚至是否会影响一个城市甚至国家的形象。

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人尤金·奈达(Eugene Nida)提出,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 , P65) 。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 , P67) 。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为了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译者可以遵循以下的三个步骤。 第一,努力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然而,两种语言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类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完全展现原文文化内涵的完美的翻译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译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 第二,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 第三,如果形式的改变仍然不足以表达原文的语义和文化,可以采用“重创”这一翻译技巧来解决文化差异,使源语和目的语达到意义上的对等。“重创”是指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郭建中,2000 , P67) ,也就是将源语文章的文化内涵用译语的词汇来阐述和说明。例如:“He thinks by infection , catching an opinion likea cold. ”“人家怎么想他就怎么想,就像人家得了伤风,他就染上感冒。”(刘宓庆,1998 ,P122)在此句的英文原文中,原文的内涵并不是靠词汇的表面意义表达出来的,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里。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应用文体翻译中的应用

第10卷第1期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1.10No .1 2010年3月 JOURNAL OF CHANGS HA AERONAUTI C AL VOC ATI O NAL AND TECHN I C AL C OLLEGE Mar .2010 收稿日期:2010-01-18 作者简介:朱蓝辉(1982-),女,湖北随州人,助教,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应用文体翻译中的应用 朱蓝辉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河源517000) 摘要:介绍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和应用文的文体特点,论述应用文体翻译应遵循功能对等理论,即译者应准确推测原文意思,充分了解读者的认知语境,用译入语准确写出相应的应用文,达到最佳的功能对等。 关键词:奈达;功能对等;应用英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654(2010)01-079-04 Appli ca ti on of N i da ’s Theory of Functi ona l Equ i va lence to Prag ma ti c Tran sl a ti on ZHU Lanhui (Heyuan Polytechnic,Heyuan Guangdong 517000)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 oduces N ida’s Theory of Functi onal Equivalenc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ag matic English .It als o argues that the Theory of Functi onal Equivalence can be app lied t o Prag matic Translati on . Key words:N ida;Functi onal Equivalence;Prag matic Translati on 应用文体翻译是一种功能性和目的性很强的 翻译品种。它涉及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的各类文字,包括政府文件、新闻报道、法律文书、商贸信函、产品说明书、讲座通知、租房广告、住户须知、景点介绍、借阅规则、商店指南等文本。广告翻译是想把产品卖到国外去;景点介绍翻译,是为了吸引外国游客参观游览;超市的英语翻译,则是为了方便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的饮食起居。一般说来,翻译读者感兴趣的,是产品的性质、功能,景点有哪些个“卖点”。[1] 读者不会在乎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译文文采如何。只要产品卖得好,大批外国游客来了,功能就达到了,翻译也就成功了。这与文学翻译在功能、目的上有很大的不同。 那么如何实现应用文体的准确性交际功能以及用什么样的理论来指导应用文体翻译呢?随着我国应用文体翻译市场急剧扩大,翻译数量与日俱增,这个问题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 功能对等理论,结合应用文的文体特征,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提出了应用文体翻译中应遵循功能对等原则。一、功能对等理论翻译是一项复杂的交流行为。翻译界前辈已创立了许多翻译理论,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新的翻译理论仍在不断地涌现。1969年,在《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奈达提出“功能对等(func 2ti onal equivalence )”概念。翻译意味着交流,它取决于听译文或看译文的人能了解到些什么,所以,谈功能对等最根本的是必须比较:接触原文的人怎样理解原文以及接触译文的人怎样理解译文。奈达认为在翻译中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对等:形式对应和动态等值。形式对应在形式和内容上注重信息本身,与建立在“等值效应原则”上的动态等值不同。他认为形式对应是指代表源语词或句在目的语中最切近的具有对等功能的词或句,在语言对等

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问题与对策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王钢, 贺静 作者单位:王钢(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巢湖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安徽,巢湖,238000), 贺静(巢湖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安徽,巢湖,238000) 刊名: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23(12) 参考文献(11条)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2001 2.Nida E A;Taber C 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1969 3.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2001 4.罗选民;黎土旺关于公示语翻译的几点思考[期刊论文]-中国翻译 2006(04) 5.戴宗显;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以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为例[期刊论文]-中国翻译 2005(06) 6.黄友义从翻译工作者的权利到外宣翻译 2005(06) 7.丁衡祁对外宣传中的英语质量亟待提高[期刊论文]-中国翻译 2002(04) 8.陈淑莹标示语英译的语用失误探析[期刊论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01) 9.张美芳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 2005 10.王银泉汉英公示语翻译及其译学理据[期刊论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06) 11.程尽能;吕和发旅游翻译理论与实务 2008 本文读者也读过(5条) 1.贺学耘.陈水平.刘雪婷中小城市公示语误译溯源——以衡阳市为例[期刊论文]-时代文学2009(11) 2.任静生.王文铃.俞晓平.REN Jing-sheng.WANG Wen-ling.YU Xiao-ping合肥市公示语的汉英翻译问题与对策[期刊论文]-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6) 3.刘白玉公示语汉英翻译策略研究[期刊论文]-素质教育论坛2008(1) 4.韩永庆南阳市对外宣传公示语中英文翻译规范性调查与研究[期刊论文]-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8(3) 5.陈静汉英公示语误译分析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文教资料2010(25)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528929089.html,/Periodical_cqgxyxb-shkxb200912040.aspx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