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50TSS以太网包传输理论培训教材

1850TSS以太网包传输理论培训教材

1850TSS以太网包传输理论培训教材
1850TSS以太网包传输理论培训教材

1850TSS数据传输 说明; 课程内容仅作培训参考之用,正确性未作出任何保证。

标准(IEEE802.1-11)系列制定的几种基于共享传输媒介的以太网信号传输方式(同轴电缆),CSMA/CD 载波侦听技术来防止各终端发送信号之间的冲传输速率低传输速率低.(10M).(10M).(10M)

在设备内处理的以太网信号格式如下;

版本的信号帧;

进制12位)

分配给制造商 由制造商分配的唯一地址

位 24

U/G; 0=全局唯一地址, 1=局部唯一地址

帧地址;2 X 6位; 12:59:03:1D:32:1A 广播地址; FF:FF:FF:FF:FF:FF

-;间隔码;

接口( tagged); MTU/MRU== 64--- 1600

标记,则最大的标准帧长度是1522

使用大于这个值的帧.这种帧被称为”JUMBO” (大帧), JUMBO

这种帧的帧结构和标准帧一样, 只是数据域部分比较大而已.大帧的使用可以提高开销/有效数据比例,从而提高传输效率。

10Mbit/s /100 Mbit/s以太网数据在线路传输中,数据传输

- 基于交换式的全双工接口,使用对绞线连接的RJ45

享传输媒介的半双工以太网信号传输方式(CSMA/CD));

- 基于交换式的全双工光接口;

1000BASE-LX (1310nm);

1000BASE-SX (980nm)

1000BASE-ZX (1550nm)

。。。。。。。。。。。。。。。。。。。。。。。。。。。。。。。。。。。。。。。。。。。。。。。。。。。。。。。。。。。。。。。。。。。。。

交换表;

地址交换表分动态交换表和静态交换表。

4.1.1; 动态交换表(DFB)的建立, 由交换设备的自学建立的,建立过程如

- Auto_Learning(网桥自动记录它所看到的所有帧的源地址和端口信息)(自学)

- Flooding[向所有端口转发(除源端口外)一个目标地址不确定(FFFF)的帧信

- Filtering(网桥将帧信号只向符合目标地址的端口转播出去,如果源和目标地址相

- Forwarding(网桥转发具有明确目标地址的帧信号)

地址标中每一条转接地址存活的时间)(老化)

学习’’到该站点的MAC 接收到具有该目的地址的信号帧接收到具有该目的地址的信号帧,,就直接按DFB 表中的每一条转接条件的建立是动态的表中的每一条转接条件的建立是动态的((自动的自动的),通过学习重新建立通过学习重新建立。在同一个广播域内在同一个广播域内,,其中C23和C26- 4。1。2;静态交换表(DFB)的建立;由人工建立。 如果一个交换设备内既有静态交换表(DFB),也有动态交换表(DFB),静态交换表(DFB)优于动态交换表(DFB),一但路由发生冲突,以静态交换表(DFB)为准。

组成员,也就是设定广播域):用于界定该

组成员),不在VLAN广播域内的端口将不能收到任何来自该

在交换机的各端口注册一个(或多个)VLAN-ID

(untagged)在输入接口处由交换设备加上(pop)一个与该端口相同的

交换到输出接口上的上述Q-tagged信号帧,可以去掉加上的

VLAN-ID号输出(tagged)。

S-VLAN。

的堆栈,可扩展VID

1X1,1X2,1X3…….)(采用的‘Q in Q’的方式)。

上图中,只有在C-VLAN号和S-VLAN号都相同的端口在同一个虚拟网内。

- 对于基于802.1s-ad组成的电信供应商的以太网网络(Provider-Network),为完成Q-VLAN在规定的线路上的透传。采用所谓的‘Q in Q’的方式,使得电信供应商的以太网网络(Provider-N)透传全部(或特定的)Q-VLAN信号。

如下图所示;

版本 文件名称

上述两种方式中,都要求在由S-VLAN构成的电信供应商以太网网络(Provider-Bridge)中,对用户侧的C-VLAN的标号(tag)是否能堆栈打上第2层S-VLAN标签(使C-VLAN标签透传通过),在(Provider-Bridge)S-VLAN网络中,MAC帧的桥接就只由S-VLAN的S-VLAN ID号确定。

输入和输出接口的信号帧保持一致。

方式下的交换机,如

设备的定义),才具有对输入的C-VLAN

侧的以太网端口工作于

协议内容的监听(snooping)功能。

层的信号帧传输设备,在完成对

层的‘Internet’ 组管理协议(IGMP),进行监听(snooping)的功能。

是因特网协议家族中的一个组播管理协议,用于管理组播组内的各

机,由组播控制路由器(完成组播控制)管理组播成员的数量,位置。L2

‘BRIDGE’可以通过监听(snooping)IGMP管理帧,了解到某一个

播组内,且连接在什么端口上,如不在,‘BRIDGE’可不向该

帧组播信号。

IGMP 信息封装在 IP 报文中。IGMP 具有三种版本,即 IGMP v1、v2 和 v3;

IGMPv1: 主机可以加入组播组。没有离开信息(leave messages)。路由器使用基于超时的机制去发现其成员不在组内的情况。

local(remote)以太网端口关联到一个

生成树管理协议;

中,有可能产生物理上的环路,如下图所示,这样就形成广播环路,而广播路由环路的广播信号帧将永远不会被丢弃。同时反复广播,其报文数量呈几何级数增

这样一个高冗余度的网络,如果没有 STP 的存在,将会产生大量的广播环路,形成广播风暴,严重占用线路带宽,以致阻塞线路正常信号的发送。

生成树协议(STP,Spanning-Tree Protocol)是一种

算法来发现网络中的物理环路并产生一个逻辑的无环(loop-free)拓扑结构。

如下图所示;一个物理上存在环路的以太网网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