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企业的可社会性变迁及其社会履责机制再造

中国企业的可社会性变迁及其社会履责机制再造

中国企业的可社会性变迁及其社会履责机制再造
中国企业的可社会性变迁及其社会履责机制再造

中国企业的可社会性变迁及其社会履责机制再造

摘要:经济学、伦理学阐述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理论即所谓利益相关方理论和三重底线理论等,这些理论没有引导企业把社会责任从自身经营目标的外部关联转移到内部需求上来。社会学从人的竞合关系视野提出可社会性观点,对企业社会责任作了结构化阐释。应用这种观点对中国三类百强企业和一部分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实

践进行分析,明确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除了增强其“自我理解”外,必须先从强化企业可社会性的方向入手,并进一步拓展促进中国企业社会履责机制再造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可社会性变迁;企业履责;机制再造

一、对企业社会责任非社会学文献的评判

经济学、伦理学阐述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理论即所谓利益相关方理论和三重底线理论等,它们的核心在于利益均衡论和利益博弈论。殊不知正是这些理论没有引导企业把社会责任从企业经营目标的外部关联转移到内部环节上来,所以企业始终将履行社会责任看成是对企业内利润的“瓜分”,或者是对企业外的人和事的赠予及捐助,甚至把履责实践当作利益博弈和利益均衡的事项去对待了。这些理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阐释至少存在以下缺陷:⑴理论指向没有明确定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目标是为企业本身的发展还是为有利于社会整体的发展;是处理企业利益分享事宜还是维护社会公益及道德秩序,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如果仅是前一种层次的定

位,那么由此界定的行为准则或游戏规则都是内在于企业经营目标本身的,是以自身的生存效益来作前提和保证的。假如企业经济技术条件不佳,那么其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就相对有限了。一旦遇到企业生存问题与社会公益责任发生冲突时,就难以进行现实指导了。⑵具有名义上平行的双重价值标举。企业有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这样两个并列的价值标举①,在前一责任中,企业应为股东创造最大化价值;在后一责任中,企业又需要尽一个“企业公民”的义务,为社会和国家作贡献。然而当二者产生冲突时,哪一种价值标举为主呢?一般都是前者为主,因为当股东利益或企业生存利益至上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就不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策略,它是为了从长远利益创造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条件,因而不可能在任一时刻把企业社会责任提升到经济责任之上。⑶利益相关方学说具有内部人策略含义。利益相关方理论虽然对股东利益至上论进行了批判和修正,但对企业相关利益方面的确认与管理,仍建立在维系企业内部核心利益及其策略选择的基点上。现实中,许多企业尽管遵循利益相关论行事,可在兑现售后服务承诺或者执行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时,无不作严重顾及企业即时成本承受力的考量。⑷未确立利益相关链接中公共利益优先的秩序原则。企业在与社会建立联系时,确立了以自身核心利益为圆心的“社会资本”差序结构体系,以及凭借该体系与相关方面组成的利益链条。对此客观现象,利益相关论无论从分享利益或分担风险的角度,都没有超越各方以自我利益

博弈为根本互动方式的评判。这就给政府处理企业社会责任危机时建立公共信用造成了障碍。“三鹿奶粉”事件和“瘦肉精”事件中,当地政府最初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极力掩盖事件真相或力控事件对企业和地方财政不良影响的扩大。这就说明,利益相关理论未能突破政府在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时出现“失灵”问题的难点。

总之,上述理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企业社会责任是建立在各个企业或相关利益者“自我理解”的行动基础之上的,而非像社会学家吉登斯所指出的那样,是通过个体范畴“自我理解”和在社会范畴中对“社会世界的理解”的相互作用而确立的

参见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五版),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因此,企业被彼此平行的双重责任标举分别赋予“经济人”和“社会人”两种人格,它们的行动逻辑经常处于相互冲突的内在矛盾之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愿和行为仅由其“自我理解”来支配,缺乏社会结构化的促进和约束。

二、从可社会性看企业的社会责任

德国社会哲学家西美尔提出了社会如何可能的问题。当代中国学者汪丁丁说:“今天,我们或许可以这样回答西美尔问题:社会因个体之间的合作关系而成为可能。……同时,……‘社会因个体之间的竞争关系而成为可能’。”

汪丁丁:《何谓“社会科学根本问题”?——为“跨学科社会科学

研究论丛”序》,载汪丁丁等主编《人类的趋社会性及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笔者理解,汪丁丁的解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人与人之间的某种结构关系导致了社会中人与人的共生现象,这种共生现象甚至可以看作是竞争双方相持不下的均衡形态;也就是说,不管人们是否承认或者如何理解“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合作、互惠、共生的现实社会状态。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相。其次,社会的某种结构关系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相互排斥的竞争现象,但尽管如此,他们又始终摆脱不了特定社会框架的维系,最终这种结构中的人们形成一边合作一边竞争的社会形态。这种社会特征,我们称之为半社会化或者可社会性。

通俗地讲,可社会性概念是指在社会结构化过程中,个体的意愿与行动既是独立于社会的,又是共生于社会的;它们被结构所形塑与再生产结构的具体性状要由其或强或弱的社会弹性特征来决定。可社会性越强,说明人融于社会的机会越多,同时社会的开放障碍或封闭合力越小;反之则反是。

任何群体的社会化程度都取决于他们自身的可社会性状态,倘若社会的习俗、时尚、道德、法律、制度以及秩序有利于其中各种生存群体的可社会性转向或者发展,那么一些群体的社会化就会随之方向更新或者程度加深。可社会性的开放与闭锁,直接影响着不同社会群体社会化演变的趋势和频率。我们之所以运用这个概念工具

观察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现状,是想说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单纯是其主观意识的抉择,而是社会的习俗、道德、信用、法律、制度等机制合力共同作用于选择个体的结果。因此,要想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愿,必须先从拓展企业可社会性的方向入手。

企业是经济组织,同时也是社会组织,它的可社会性是其认知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对具体企业来说,不论规模大小、行业与区域特征如何,它的强可社会性,都能把自身的经济利益摆到社会公共利益的层次之下来考虑。因为在它看来,不仅企业作为“社会公民”与其他企业和社会组织之间存在互惠关系,而且在企业之中雇主与雇员之间也秉持交互和平等关系。企业在与其共生的这些关系主体交往中,即使出于自利目的,也要面对交往各方始终处于同一关系框架内,形成一个直接地、频繁地、多方面地相互接触和相互影响的共同体这一社会现实。这种社会责任源于企业本能,是他们提升共同体集体效力的法宝。企业的可社会性,既是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内在驱动机制,又是企业社会责任规范的外在生成环境。

因为在社会学看来,合作是建立在共同体内当事人通过互惠互让方式共谋集体效力增长这种更积极理念基础之上的,它是共同体运作的集体意识。没有这种集体意识,共同体就会解体。因此,共同体必须建立“强互惠性”来约束内部成员破坏集体合作意识的行为。例如,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公共事项捐献时,假设一些企业不捐,那么其直接后果就是引起当地企业捐献率的下降。为了鼓励或鞭策

其他企业参与捐献活动,某个企业不惜花费成本在当地媒体大肆宣传这一活动的意义与参与单位的名单,间接地给予不参加企业以形象上的“准污名化”压力。这样“做对别人或社会有利的事,而宁愿自己承担成本”的行为,就是共同体内所谓“强互惠性”对卸责个体进行的一种社会惩罚。由于这个强制执行规范机制的存在,使共同体内“合作”的这个公共品供给得以维持。它意味着,将守护强互惠性机制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是比企业个体单独履则所做的诸如捐赠等事项更有“可社会性”价值的东西。它的实施不只涉及参与合作的企业,而且包括共同体内所有初始不打算合作的企业。这是我们对经济学视角“四位一体”地阐释企业社会责任所作的一个重要理论修正。因为“四位一体”阐释模式所强调的核心是仅就单个企业而言的责任管理,但我们以社会学视角所强调的核心内容是指包括单个企业在内的共同体“强互惠性”维系问题。

事实表明,一个区域共同体内强互惠性的增减,直接关系到当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决策前对自身“可社会性”涉入深度的意愿选择。如果地方共同体的强互惠性成立,企业逃避“社会惩罚”的余地就越小,其主动融于社会的“可社会性”姿态也较凸出,结果参与社会责任合作的企业就会不断增多;反之亦然反是。因此,我们可把地方共同体强互惠性背景作为促进当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

社会资本之一。

然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钱成为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中介,企业的某些价值如社会责任就通过金钱被平庸化了。只要企业捐的钱或交的税相对多,就可体现它对社会的贡献或掩盖它对社会的损害。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被物质化、数量化。现在看来,这种以金钱作所有事物价值符号的评价方式是过于简单了,因为金钱代替不了其他事物的特有品质来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需要

参见西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译者导言,第7页。

,尤其是人类及其生产组织的社会性交往需求。企业的社会责任不能由仅做中介的金钱所替代,必须最终事奉有利于社会总体利益的宗旨。

三、国内环境下企业的可社会性及履责机制嬗变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企业经历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大时代背景的发展,其社会性的秉持特征也相继发生重大转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可社会性受到国家计划与行政管理体制的极大抑制,虽然从表面上看,企业在与员工的关系上保持着包办社会的大部分职能,实际上仅保留着生产和分配方面极小范围的社会执行功能,企业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外发展其他横向关系的需求与自主权。这样,企业除生产职能和对内部职工的行政管理职能外,没有分离出真正的履行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职能要求。因此,当时企业的可社会性是非常弱的,尤其是发展不同类型共同体内竞合关系

的需求基本上没有发生。

是什么因素造成企业可社会性的拓展或收敛,并进一步影响他们对自身社会责任实践尺度的把握?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社会责任研究中心2010年度所发布的中国百强系列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评价报告来看

彭华岗等:《中国100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2010)》,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http://www cass-csr org/。

,当今中国大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可社会性呈现如下情况:(一)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可社会性拓展压力主要源于政府治理环境问题

在14家卓越者和领先者中,央属国有企业占主要地位,没有外资企业;他们在责任管理、市场责任、社会责任与环境责任这四大责任板块的得分显著高于所有被评价企业的平均得分。其中责任管理指数得分最高,其次是环境责任指数,二者均达到领先者水平;社会责任指数和市场责任指数相对落后,处于追赶者阶段。它说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落实的可社会性拓展压力主要源于中央政府因应环境挑战的契机和政策启动。

(二)支配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进程的可社会性拓展力量主要由本土企业担当

在排行榜前三个层次中,仍是央属国有企业为先导,民营企业占

其次,外资企业独1 家。说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活动的引领者主要是国有大企业,他们同民营企业一道组成了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中坚力量。外资在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绝大部分处于旁观者和起步者这两个阶段。它表明,来自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外资企业并不天然地具备强可社会性,支配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进程的可社会性拓展具有强烈的地缘影响因素。

(三)推进企业全面履行社会责任的潜力发挥取决于行业可社会性拓展的强度

行业间的社会责任指数差异明显。显著高于其他行业并处于领先地位的是电力供应业;电力生产业、通信服务业、银行业处于追赶水平;保险业、房地产开发业、建筑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与加工业等6个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其余2/3的行业都处于旁观阶段。这表明行业可社会性拓展与企业性质、市场集中度、客户覆盖面等因素有关。国有企业占据电力、通信、金融保险、资源开采等市场集中度和客户覆盖面都较大的自然垄断行业,他们在可社会性拓展中肩负着与当地政府基本一致的责任,因此其执行力一般高于其他不具有上述特性的行业或企业。同理,在竞争性行业,提高市场集中度并相应增加客户覆盖面,对加大可社会性拓展强度和推动中小企业挖掘自身全面履行社会责任潜力应有积极意义。

(四)在地缘和行业结构中整体履行社会责任的可社会性拓展具有一定的“荆轮效应”

从2009年和2010年度比较上看,虽然被评价企业中有些企业发展指数起落幅度较大

据考评者注,这主要是一些企业信息发布不及时所致。

,但从各类企业发展水平看,四个责任板块在同一水平阶段尽管也有落差却基本保持平衡,不存在跨发展阶段的交叉现象。这说明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企业整体履行社会责任的可社会性拓展具有一定的“荆轮效应”,相对地只可进,不可退。

四、当前企业可社会性收敛倾向较强的基本原因

从总体上看,企业可社会性软环境的发展仍处于初始状态,他们履行社会责任的角色距离

角色距离概念由考夫曼在其于1961年出版的《遭遇》一书里提出,是指某人或某个机构的实际行为能力与社会对其角色行为要求及

预期之间所对应的情况或距离。

事实上却较大,这说明当代中国企业可社会性收敛还存在较强的倾向。

(一)社会碎片化趋向成为企业可社会性收敛的首要因素

市场化改革以来,随着放权让利局势的演进和单位制社会的蜕变,每个企业不再作为社会整体的组成部分相共处,而是作为社会中具有极强自我利益的独立个体而存在。各种社会机构与分子都为集聚资源和瓜分利益而展开激烈的竞争,并非实现社会价值的共同体单位。一项有关广东民营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显示,在1002份有效

样本中,近四成企业所在地没有行业协会,67 1%的企业认为行业协会所起的作用很小,还有4 7%的企业甚至认为后者根本不起作用

刘二丽、崔毅:《广东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现代企业》2007年第1期。

。这种社会结构的运转使日常生活方式日趋碎片化,每个经济单位都为自身利益而奋斗。在这种碎片化社会趋向的引导下,企业的可社会性经常被其利益考量所逆转,收敛于它的经济理性选择中。之所以会如此,一个关键的因素是,当一种企业行为同时导致经济收益和社会成本时,维持社会成本的承担者与创造经济收益的获利者可在时空上分离。

(二)行业潜规则盛行成为企业可社会性收敛的次要因素

所谓潜规则就是指背离明规则却公然暗中流行,明显偏护主导一方利益而又为社会交往中被贯彻一方所默认的行为规则。这种规则具有典型的反互惠和反公益特性。

中国自恢复市场经济以来,为了给市场主体正名,作了大量“企业牟利正当”的舆论造势,而对于平等互惠、公开诚信的商业伦理却宣传得不够。尤其在商业贿赂之风兴起、行业潜规则借口与国际接轨而流行之初,监管部门与社会媒体都未及时予以干预。一些信守社会公德的企业反遭受行业内奉行潜规则的利益集团施加巨大

的社会压力。这样一来行业潜规则盛行,必然引致更多的企业加入

到市场逆向选择的队伍,最终引发“劣币驱逐良币”的社会效应。一些大企业甚至政府监管部门也被利益链上的小企业所绑架,成为那些潜规则的默许者或旁观者。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等事件相继又相似地演绎了此类悲剧

李龙:《由谁来打破行业潜规则?》,《广州日报》2009年3月16日。

可以说,在当今中国没有一个企业家不重视社会关系。然而,他们联络社会关系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企业自身牟利所招租或寻租,其中不乏广泛利用潜规则的行为。

(三)缺乏社会记忆的体制运作成为企业可社会性收敛的第三位因素

在当代中国,企业作为社会公民而行动总是在获得社会高度认同之后。而在此之前,一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往往会不惜代价采用一切手段去竞争,甚至为其不合法的“原罪”作足功夫进行开脱。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记忆体制对企业行为摄录的非一体化或不连贯性,只看结果、否认过程,以“成王败寇”的印记做图腾。当社会总拿有着“100强”或者“500强”标志的企业说事时,那些不为众人所熟知的小企业就可大体上甚至完全不把社会记忆当回事。在社会就业压力较大的情景下,政府鼓励老百姓创业,不设进入的道德门槛。只要凑足开公司的最低资本金,谁都可以到工商部门

登记当老板。因此,一些投机者甘冒“道德风险”的代价极低。没有开办企业资格的社会性审查与档案记录,谁会为企业的可社会性做累积投资?即使一些西方国家原本重视社会信誉的跨国公司,一旦遭遇迁徙地社会记忆迷失现象,也会入乡随俗地参与当地的“道德风险”投机。

当然,导致企业可社会性收敛的因素还有一些,但主要是以模仿西方现代性内涵而设计的市场经济系统综合作用所致。这个系统引起社会共同体或个体之间的过度竞争,人们的福利及生活保障与企业等单位组织高度挂钩,最终造成它们对个别单位的依赖远远超过对社会共同体的依赖。

五、促企业社会履责水平提高的路由机制再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可社会性几经变迁,虽在全球化的适应过程中获得跨文化的拓展,但仍未摆脱自发境界的限制,处于较强的收敛状态中。这说明,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对社会承认、同业压力、交往报酬等社会资本的需求还仅仅摆在物质实力方面,缺乏把参与社会责任实践活动作为企业交往的共同经历及标志,以增强彼此承认和相互支援的前提。要扭转这种局面,促进中国企业社会履责水平提高,需从价值观和执行力两方面作出策略选择:

(一)充实社会承认的价值标准

企业社会责任既然是大众普遍赞同的行为规范,可是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它还没有成为中国企业表现的一种内在吸引呢?答案也

许很简单,那就是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还没有完全纳入社会承认的价值体系。

企业以获得社会承认作为参与社会交往并增强自身吸引力的基本目标,因为企业的声望和形象,只有通过其产品或服务的社会认可后才能显现它的品牌价值。曾几何时,那种以拼抢广告和市场份额争取社会承认的早期标准已不敷现实之需了。因此,我们提出企业获得社会承认的新标准首先是从企业的可社会性出发的。它体现出:提供有利于共同体内所有成员的公共物品,如诚信、公平等。企业履责起码是超越其经济责任个体理性的,至少在价值标准上要淡定地排除货币中介的干扰,尤其在特殊时点上必须优先考虑前者,或者在为自身生存奋斗时以不损害共同体生存利益作前提。

从2009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参考iso26000等国际社会责任指数、国内社会责任倡议文件和世界500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标,充实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指标体系,按年度分行业对100强系列企业的相应表现进行了评价,并公布了评价结果。这一活动虽然还有待完善的地方,但毕竟为企业赢得社会承认构建了较完整的价值体系。实践表明,它从树立形象和提高声望的内在需求角度,增加对企业的吸引,因而对引导企业的社会履责行为和拓展企业的可社会性,正在且将要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营造强可社会性的集体行动情景

社会碎片化和潜规则盛行,使市场竞争与社会分化给企业带来的张力更为强烈。这样非常不利于企业通过社会履责来拓展自身的可社会性。据报道,中国企业的坏账率平均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4倍,且还在逐年升高;履约率仅达到每年新签合同的一半,使企业对未来付款表现缺乏信心。另据商务部的统计,中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在征信成本太高,而失信又几乎没什么成本的情况下,违约、造假、欺诈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巨额的信用成本,如同扼住企业喉咙的那只手,在残酷地剥夺着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本就狭小的生存空间

张莫、孙韶华:《中国企业信用缺失代价惊人每年损失6000亿》,《经济参考报》2011年5月4日。

。中小企业因为让人相信他们可社会性的能力差,所以更强烈地感到其自身对社会一体化纽带的需要。可在行动预期上,他们与其说相信大企业的带动,还不如说更在乎同类企业集体意识和从众行为的影响。因此,行业协会、企业协会应扩大组织规模和活动权威,真正成为中小企业摆脱潜规则张力驱使,寻求一体化社会支援的堡垒或靠山。

这就要加强行业中介组织建设。第一是企业联合组织,如行业协会、伙伴俱乐部等,让企业的信用建设除了依赖个体决策和行动外,还必须通过集体组织来标举或强化;第二是社会评价机构,如信用级社、各种责任评价咨询公司等,让企业信用等级可经由行业和社

会的权威机构来评价、公示和记录,以利于政府部门登记和管理。要在企业品牌知名度的创立中,增加参与联合体机构和信用评级方面信息发布的元素,逐步冲淡金钱广告和名人广告的效应。引导企业增加自身的可社会性投资,将组织经费通过中介机构用于共同体内强互惠机制的建设,经常给履责活动中不合作甚至越轨企业以内部警告和社会公示等不同程度的处罚。并在此基础上重整三个层次的共同体:即企业共同体、伙伴共同体和社区共同体,以强化不同层次共同体内的集体行动场景。

(三)整治不完善的社会市场

当今中国企业的社会结构主要以规模、所有制性质等非市场要素来划分等级,处于尊荣地位的多是规模大的国有企业或地方政府通过招商引进的外资企业,他们在融资、招标、分包等诸多环节拥有绝大多数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无可比拟的经营特权。这样,不完善的社会市场给权势部门或高端企业的某些资源比他们能够使用的

要多,给处于社会低端的中小企业的某些资源比他们所需要的要少,形成巨大的运营势差。在产品和服务目标市场分化不大的初始阶段,大量同质化的中小企业只能仰仗市场权势展开激烈的潜规则运用竞争。因此,导致进一步的社会分化不是技术进步和服务优势所带来的,而是通过商业贿赂、寻租等非法方式造成的。这也是很难进行国际化复制的。

要根治社会市场的不完善性,就应排除社会结构的非市场化定位,

给社会交换建立专门的公共平台,让所有企业凭经营业绩和社会诚信进场交易。专门化的交易平台必须作到及时公开关键信息,让社会各界方便监督,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幕后交易,并降低征信成本,控制社会风险。

(四)培植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集体效力

单个企业不论规模多大,其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力都十分有限。可即使是中小企业,只要确立广泛且有效的社会支援机制,他们聚合的社会履责能量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轻视的。在中国经济发展跨过温饱消费而进入选择消费阶段后,以权势经济为基础的资源分配方式将遭到消费者主权日益强烈的抵制,并逐渐陷于被动。这与中国企业跨过模仿而进入自主创新阶段的市场转轨过程是保持一致的。中国企业必须抛弃以现有产品或服务去一味地拼抢和挤占市场的传统做法,而应以ucd设计方式

即(user centered design)以用户或使用者为中心的设计,现许多it企业用这种先进理念改造企业的组织架构和人才队伍,以适应企业基于产品社会功能开发与创新的竞争。

去分析客户、沟通客户,进而创立满足各种客户社会功能及偏好的企业开发战略。后一种竞争可从根源上阻止企业陷于那种仅媚权抢利的困境,而推动企业走上宽广得多的可社会性开发道路。大量中小企业也只有在这种可社会性开发的竞争中,才能赢得自身的差异化市场定位及其社会尊严,并逐步增强他们履行社会责任的集体

效力。

总之,无论选择什么途径再造企业社会履责的路由机制,增强社会一体化纽带对企业的内在吸引,始终是我们发展成熟的企业竞合关系的出发点或归宿点。这是我们对经济学、伦理学相关研究的一点重要补充。

changes of being able to have sociality and rebuilding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performing mechanism in chinese enterprises chen huaiyuan deng zehong

abstract:economics, ethics elaborated the basic theory of enterprise’s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at is, the so-called stakeholder theory and the triple bottom lines theory, but these theories do not guide enterprises to transfer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y from the external association of their own business objectives to internal demand sociology proposed the view point of soci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ople’s competitive and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made structural interpretation to enterprise’s social responsibility applying this understanding analyzed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three kinds of china’

s top 100 enterprises as well as part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nd concluded that for the chinese enterprises to fulfill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y should enhance their “self-understanding” and must start from strengthening the sociality of enterprises, further expand the basic approach for the chinese enterprises to promote the reconstruction of fulfill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mechanism

keywords:changes of being able to have sociality;perform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enterprises; rebuilding the mechanism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第6、7页)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通过条约内容来展现)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勒索白银2100万银元,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有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是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天津条约》又开放了10个口岸,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转口,而不需要重新课税,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开放天津;《中葡会议草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勒索白银2亿两,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中俄《爱晖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定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等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勒索到4.5亿两白银,强迫清政府作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弹压惩办”不力,“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美《望厦条约》取得并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 这些条约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使资本帝国主义渗透入中国社会,使中国社会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书第36页) 意义: (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2)它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分配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措施;《资政新篇》主张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3)太平天国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4)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局限: (1)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2)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 身腐败现象的滋长。 (3) 太平天国领导者不团结导 致自相残杀,以及腐朽昏庸、鼠目 寸光使起义军在起义过程中四面树 敌。 (4)太平天国起义的理论基础是 破碎的神学理论,并不代表时代潮 流。 (5)太平天国对知识分子大加排 斥,使其缺乏知识分子为其出谋划 策、制定纲领。 (6)这场农民起义事件,给中国 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江南由于 地处风暴中心,更是一派劫灰,生 灵涂炭。甚至在狂飙过去许多年之 后,依然满目疮痍,遍地瓦砾。 (7)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 乏理性的认识。 (8) 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表明, 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的代表,虽有巨大的革命潜力,但 注定不能成为近代革命的领导阶 级,单纯的农民战争不能完成反帝 反封建、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5.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与局限 意义: (1)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 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开始了中国 近代教育。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 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 人们打开了眼界。 (2)冲击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 念,使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人们 开始学习和模仿西方的各种技术和 器物。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 社会风气的改变。 局限: (1)具有封建性。指导思想是在 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 条件下发展新的生产力,注定了失 败的结局。 (2)对外国具有依赖性。企图依 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 的,这根本不可能办到。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 性。洋务派所创办的企业虽然具有 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在封建衙 门式的管理方式下,无法维持企业 的运行。 6.戊戌维新的意义和局限 意义: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 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 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 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 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 次进步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 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 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 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 也为我们揭示了必须用革命的手段 推翻腐朽的社会制度,促进了后来 者走上革命道路。 局限: (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在政治 上不敢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 上不敢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 想上无法摆脱封建思想。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虽然 反对帝国主义,但幻想帝国主义能 帮助自己变法维新,而这是不可能 实现的。 (3)惧怕人民群众。维新运动局 限于具有资产阶级思想倾向的知识 分子的狭小圈子里,维新派脱离不 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 视人民群众,因而未能获得深厚的 阶级基础,使自身得阶级相当软弱。 内容: 政治上,主张“以法治国”、舆 论监督和直接选举政府官员,即提 出了初步的民主法制思想;经济上, 它鼓励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提倡保险事业;文化思想上,它反 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 它主张自由往来、平等互利。幻想 通过这套方案来建设一个“新天、新 地、新世界”。 影响: 思想先进、超前,是最早提出 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或 者说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纲领;从 世界范围来看,《资政新篇》的核 心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是 当时亚洲最早的近代化方案,与西 方国家相比,仍是比较先进的。 但太平天国后期严峻的军事形 势,内部的腐化堕落、民心丧失, 洪秀全对他的不信任等一系列因素 导致《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施, 使得影响相当有限。 8.辛亥革命的纲领、意义、失 败的原因及启示 纲领: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 义和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 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的 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 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 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 家”。 民权主义:“建立民国”。即推 翻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建立资产 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通 过平均地权的办法,避免贫富悬殊, 预防将来的社会革命。其核心是解 决土地问题。 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 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 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 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 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 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 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 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中国人民带 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中 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打开了思想进 步的闸门。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 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 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 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 的高涨。 失败的原因: 1、客观上,帝国主义不容许中 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 共和国,从而用各种手段破坏、干 涉中国革命,与国内的反革命派勾 结,绞杀了这场革命。 2、主观上,辛亥革命失败的根 本原因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 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 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 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 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 力的核心。 启示: 揭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 弱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能 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 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9.新文化运动的两阶段及内容 第一阶段:1915年9月到1919 年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 内容: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 争。 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 当时提倡的民主:一是指民主 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资产阶级 民主政治制度。 当时提倡的科学:一是指科学 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 物的科学方法;二是指具体的科学 技术、科学知识。 主要武器:进化论观点和个性 解放思想 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 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 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 矛头集中指向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 —孔学,因而排孔、反孔成为观念 形态革命的起点。 第二阶段:五四以后的新文化 运动 内容: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 段,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 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了。民主 不再是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 是指多数人的民主、劳动阶级的民 主。科学指除自然科学外,就社会 科学而言,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 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 传播逐步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 流。继续并发展了反封建的启蒙运 动。来源:考试大-自考10.中国共 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 阶级相结合的产物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 后,着重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主张中国必须建立工人政党来领导 中国人民进行革命; (2)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 组织工作,使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成了知识分子与工人相结合的运 动,使工人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 在马克思主义领导的斗争中得到了 进一步提高; (3)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 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进行的 这些活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 合。在这个过程中,初步确立了共 产主义信念的知识分子,其思想感 情进一步转变到工人阶级方面来; 同时,一部分工人由于受到马克思 列宁主义的教育而提高了阶级觉 悟。这样,就形成了一批工人阶级 的先进分子,为党的成立作了干部 上的准备。 这种结合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五四运动到共产主义 小组成立为初步结合。第二阶段, 从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到党的成立 为进一步结合阶段。 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 国工人阶级的这种结合,才有了中 国共产党的成立。 11.五四运动的性质及意义 性质:五四运动是有工人阶级、 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 范围的革命运动。它具有反帝反封 建的彻底性、群众性、及促进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 人运动相结合的性质。 意义: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 级显示了伟大的力量,并给予先进 的知识分子以真切的教育,为中国 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 的准备。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 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广大市民 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不仅 规模之大遍及全国,而且斗争方式 是崭新的。在五四运动中,爱国的 青年起到了先锋作用。在五四运动 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 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2.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客观必 然性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客观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产 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一,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 大,为了战胜这个敌人,革命营垒 需要有坚强的领导者、组织者。 第二,面对异常强大的敌人, 软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 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正因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 政党不行,中国革命要胜利,中国 社会要有光明的前途,就不能依靠 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而必须 依靠新的革命阶级及其政党的领 导。中国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 产党,正是适应中国革命的这种要 求而成立的。 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1)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 运动; (2)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 命高潮,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 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 备了必要的条件。 13.毛泽东思想形成标志 1930年1月,毛泽东写成了《星 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标志着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 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 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14.遵义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占领黔北重 镇遵义后于1935年1月15日至17 日在这里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 义会议”。 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 军事问题,又在组织上结束了“左” 倾领导在中共中央的统治。会议的 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 同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的情况下, 独立自主地作出的。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 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 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 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 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 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史上一个生死 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表明:作为一个严肃 的、对人民负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正视自己的错 误,并注意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 习并汲取教训的。 15.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启示 意义) 在革命中必须端正思想路线, 反对教条主义,实行马克思列宁主 义与中国相结合的原则。必须达到 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 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 开具体历史的“左”或“右”的错误思 想。 16.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党内 连续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 (1)八七会议后党内一直存在 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 到认真的清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 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敢于和瞎指 挥; (2)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 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 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 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 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 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 有统一的理解,即不善于把马克思 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 地结合起来。 (3)王明等人破坏党的民主集 中制、压制党内民主,大搞宗派主 义,对坚持正确意见的货不对他们 随声附和的同志,采取“残酷斗争”、 “无情打击”的方针,使“左”倾教条 主义错误无法及时地得到纠正。 17.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的土地 革命路线、方针、政策 路线: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 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 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方针: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 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

2020高考语文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2020高考语文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以前的中国和宋以后的中国有一个不同,那就是从“贵族一士族”社会,变成了平民社会。 在宋代以前,虽然中国人经常抱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事实是确实贵族有种。高门大户往往能传递几百年,底层百姓也永远安于被剥削的命运。除了起兵造反,或者疆场立功,一个人很难突破玻璃天花板,从底层社会爬到上层社会。直至唐代,门阀观念的影响仍然十分严重。而到了宋代,这一切变了。“贫富无定势"“富儿更替做"(宋代谚语)。下层社会的人也可以通过个人奋斗,在短时期内改变自己的命运,即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火箭式升入最高层,“骤得富贵"。 富家大族的传递因此变得极为困难,更为常见的情况是“富不过三代"“朝廷无世臣无百年之家”。阶层之间不再有明显界限。郑樵说:“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通志-氏族略》)下层文化和上层文化开始融合,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境界。 这一切发生的第一个原因,是从中唐到五代一百多年的战乱,使得整个社会天翻地覆,那些从汉代传到唐代的相沿几百年的世家大族在这个空前的乱世中,终于被毁灭了。特别是五代的极度混乱,如同一个炒锅一样,将社会各个阶层颠簸出原来的轨道,上下颠倒,贫富易位。无数个积累了几百年建起的藏书楼被一把火烧掉,相守了无数世代的大家族分崩离析,原来养尊处优的士族们或死或逃或成为乞丐奴仆,士族阶层连同他们创造的士族文化在整体上被毁灭了,社会成了一锅原子粥。 第二个更主要的原因,就是科举制的成熟。虽然科举发明于隋,实行于唐,但科举在隋唐两代都没能成为入仕的最主要途径。况且隋唐两代教育并不普及,只有上层社会才能获得较好的教育环境,因此中举者也都是士族,因此,唐代基本还是一个半世袭的士族社会。 而到了宋代,科举制才真正成为入仕的最主要渠道。宋朝皇帝们的制度设计,是使全社会通过文字而不是刀枪进行竞争。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将其他功名利禄之途关闭,只留下科举这一扇门。他们不仅废除了唐代由当朝显贵公荐举人的惯例,而且打破了唐代科举考试的门第限制,让所有人都能走进考场。在宋代,只要不是残疾之人,皆可应举,甚至以屠牛为业者,也能赴试。对于那些拿不起路费的穷人家孩子,国家还给他们应试补贴。 从上古到中古,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一直是由国家严格控制的,即使是最开明的唐代也是如此。然而有唐到宋,国家对民众生活的控制显著松弛,宋太祖于乾德三年颁布诏令废除夜禁,里坊制也名存实亡。宋代城镇里面基本可以随处开设商铺,因此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商业街,小商贩也可在各处叫卖,城市景观较以前大变。《清明上河图》就是里坊制消亡以后城市面貌的反映。 这些现象都显示,从唐到宋,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进步:由等级森严、阶层固化的不自由的社会,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题: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宁艳梅 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教学目标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服饰变迁和饮食变化的史实。 2.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 3.探讨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4.感受生活变化里的现代化进程。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考情分析 (一)考点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3年12考,05年全国II41题) 2、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3年0考) 3、大众传媒的发展(3年5考,主要以选择题呈现) (二)命题规律 1、重要考点的考查频率较高,主要集中于服饰、 剪辫、礼仪、妇女地位、报刊等。 2、本专题与现实热点的联系主要集中于社会时尚的变化,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时尚变化的规律。 二、复习策略 1.明确一个主题,认识四次变化。近现代的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处于巨变之中,这决定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主题就是“变”。伴随着中国近现代社会结构的四次巨变,中国近现代生活也发生四次变化。 2.把握两个视角。一是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放到整个中国近现代的大背景下去学习;二是从社会生活角度来分析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演进。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决定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民主思潮的推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等)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3.考纲解读:掌握三个内容。 (1)掌握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化及其原因. (2)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知识梳理 ◆合作探究一:近代以来我国男女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特征? (一)、衣(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近现代男女服饰的变化 ⑴中国服饰的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⑵近代男女服饰的变化: ①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②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中西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

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对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这一课内容丰富生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分析剪发辫、改称呼的原因和从服装的变化中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同学即兴表演,不同时期即清朝、民国、当代,不同的服饰及见面怎样打招呼,来体现社会的变迁、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化解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通过调查问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本课相关内容掌握的程度,具备的能力。初二学生基本上已经能使用网络查询和下载资料,加上善于表现的个性和急于探究的心理,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思想新潮、开放,让他们去探究与本课内容中的相关知识,将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照相和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等基本史实,分析其原因。并通过清末民初人们服饰的变化来了解社会的变化。 2、通过对民国初年社会生活变迁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得出这是等级观念和思想观念的改革,是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反映民国初年社会变迁的文字、图片等史料,并对其进行归纳,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生表演不同时期称呼的变化,认识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它在改造着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中开发教材的伸缩点,使学生不但学到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到了教育。 根据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知识、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教学活动将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重视教学过程的学生的参与性、探究性,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更好地体现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和合作伙伴的新型师生关系。 五、(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准备 制作有关课件,剪辑有关录像资料,印发与本课有关的文字、图片等部分资料。 学生准备: 1、利用各种资源(旧服饰、老照片,或图书《老照片》、《百年中国》、《旧中国大博览》)等书籍和资料,或借助互联网,以及观看相应的影视作品如(《西洋镜》、《定军山》等),搜集与本课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加工,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2、采访社区的老人,了解当时社会变迁情况。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和图片等。 (二)教学过程

论述类文本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平民的盛世宋代》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以前的中国和宋以后的中国有一个不同,那就是从“贵族—士族”社会,变成了平民社会。 在宋代以前,虽然中国人经常抱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事实是确实贵族有种。高门大户往往能传递几百年,底层百姓也永远安于被剥削的命运。除了起兵造反,或者疆场立功,一个人很难突破玻璃天花板,从底层社会爬到上层社会。直至唐代,门阀观念的影响仍然十分严重。而到了宋代,这一切变了。“贫富无定势”“富儿更替做”(宋代谚语)。下层社会的人也可以通过个人奋斗,在短时期内改变自己的命运,即所谓“朝为田含郎,暮登天子堂”,火箭式升入最高层,“骤得富贵”。 富家大族的传递因此变得极为困难,更为常见的情况是“富不过三代”“朝廷无世臣无百年之家”。阶层之间不再有明显界限。郑樵说:“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通志·氏族略》)下层文化和上层文化开始融合,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境界。 这一切发生的第一个原因,是从中唐到五代一百多年的战乱,使得整个社会天翻地覆,那些从汉代传到唐代的相沿几百年的世家大族在这个空前的乱世中,终于被毁灭了。特别是五代的极度混乱,如同一个炒锅一样,将社会各个阶层颠簸出原来的轨道,上下颠倒,贫富易位。无数个积累了几百年建起的藏书楼被一把火烧掉,相守了无数世代的大家族分崩离析,原来养尊处优的士族们或死或逃或成为乞丐奴仆,士族阶层连同他们创造的士族文化在整体上被毁灭了,社会成了一锅原子粥。 第二个更主要的原因,就是科举制的成熟。虽然科举发明于隋,实行于唐,但科举在隋唐两代都没能成为入仕的最主要途径。况且隋唐两代教育并不普及,只有上层社会才能获得较好的教育环境,因此中举者也都是士族,因此,唐代基本还是一个半世袭的士族社会。 而到了宋代,科举制才真正成为入仕的最主要渠道。宋朝皇帝们的制度设计,是使全社会通过文字而不是刀枪进行竞争。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将其他功名利禄之途关闭,只留下科举这一扇门。他们不仅废除了唐代由当朝显贵公荐举人的惯例,而且打破了唐代科举考试的门第限制,让所有人都能走进考场。在宋代,只要不是残疾之人,皆可应举,甚至以屠牛为业者,也能赴试。对于那些拿不起路费的穷人家孩子,国家还给他们应试补贴。 从上古到中古,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一直是由国家严格控制的,即使是最开明的唐代也是如此。然而由唐到宋,国家对民众生活的控制显著松弛,宋太祖于乾德三年颁布诏令废除夜禁,里坊制也名存实亡。宋代城镇里面基本可以随处开设商铺,因此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商业街,小商贩也可在各处叫卖,城市景观较以前大变。《清明上河图》就是里坊制消亡以后城市面貌的反映。 这些现象都显示,从唐到宋,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进步:由等级森严、阶层固化的不自由的社会,向一个更自由、更平等因而也更合理的社会转变。(选编自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平民的盛世:宋代》)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代以前的老百姓想要进入上层社会,只能选择起兵造反或是疆场立功的道路。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标内容】 (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通过分析《红楼梦》片段材料,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信息的能力。 (2)讨论西方社会习俗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逐步了解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1)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2)大众传媒的影响 难点:西方生活习俗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方法一:表格教学法 方法二:图片教学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方法一:表格教学法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反映中国社会生活的顺口溜: 交通基本靠走; 通讯基本靠吼; 传媒基本靠手; 见面就是叩头。 提问: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有没有发生改变呢?如果有,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教师展示下表,由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完成: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简表

《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梳理型教案1

《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梳理型教案1 【课程标准】 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变化。 (2)培养学生用数字、图片等资料分析对比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历史发展观和进步观。 (4)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安排学生采访或社会调查,收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为第一手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 (2)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制度,数据。用数字有力说服,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采用“举办小型展览会”、“编写历史小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历史发展观和进步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的胜利。 (2)认识到国家关于就业制度的改革,打破"铁饭碗"是社会进步的要求,人才竞争的需要。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重点】 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 【难点】 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把握。

【教学设计思路】 教师组织学生有“节奏性”的活动,对比观察民国时期、近代的系列照片、社会调查、实物展示等,引导学生主动进入角色,深入理解变化现象及其内涵。 【教学过程】 (导入1)历史老照片对比(或学生家庭照片对比) (导入2)改革开放前后新旧四大件对比引入 (导入3)学生描述自己一家一天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内容,由现在的生活状况,引出学生对以前人们生活探究的欲望(导入4)刘兴民《生于七十年代》中的一段描写引入 一、生活水平的提高 学生分为四组分别通过调查、采访了解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 1.衣 【家庭照片展示讲解】 【服装表演】 【小品表演】《抢购》 【数据展示】1990年城市居民衣着人均消费275.6元;2001年城市居民衣着人均消费537.5元 2.食 【年夜饭调查】(地点、内容、花钱数、原因等) 【实物展示和解说】学生搜集的各类票据 【小故事】伤心往事 3.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学生(或小区)家庭住房情况调查。 (资料展示)国家统计局住房调查统计数据。 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顾云昌“这十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发展规模之大格局变化之快居世界之首。” 4.行 【社会调查】(1)近十年家庭日常交通工具的变化。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检测试卷 (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检测试题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60分) 1.英国人安德鲁?翰德森说:“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的条件。”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B.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商人的利益,英国想报复 C.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 D.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战争,借机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2.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 A.英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英联军 D.八国联军 3.太平天国运动持续14年,严重动摇了清朝统治。其开始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永安封王 C.定都天京 D.天京事变 4.“中国的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持这种观点的派别是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5.面对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仁人志士掀起了救亡图存的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 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6.它是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它是 A.戊戌变法 B. 义和团运动 C. 护国战争 D.新文化运动 7.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的地点是 A.广州 B.武汉 C.日本东京 D.南京 8.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他是 A.秋瑾 B.章炳麟 C.陈天华 D.孙中山 9.“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材料反映的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二次革命 D.护国战争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岳麓版(2001)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课标内容】 ①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②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③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火车、轮船、汽车、飞机逐渐成为时尚的交通工具;近代邮政的开办,电 报和电话的使用;照相、电影、交际舞等成为娱乐新时尚;大众传媒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通过阅读、分析、讨论,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 成在了解信息、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了解产生这 些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 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 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初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影响的结果,是历 史发展的要求。 ②树立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交通、通讯工具、大众传媒等变革的背景、影响。 ●难点:正确认识西方生活习俗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导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领先世界水平,但是,由于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随着列强的入侵,紧闭的国门被迫打开,中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化。 二、学习新课 (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1、显示幻灯片杜牧《过华清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引导学生思考。 中国古代最快捷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是什么?请你估算一下当时用这种工具 从广州到西安最快要多久才能把荔枝或者军情送到。 学生体验后,教师指出:到了清末,这种状况有了改观,新的交通工具、通讯 工具开始出现。 2、自学课文,说说近代出现了那些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 3、学生讨论归纳:新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比传统交通、通讯工具的优势。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讲解:中国古代自古以来就使用驿站和民信局作为传递信息的机构。这种 传递方式就普及程度而言都远不如西方邮政。工业革命后,交通工具的变革带 来邮运工具的革命,使得近代邮政发展更为迅速。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电报和电话等通讯工具的使用,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新型通讯工具能 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容量和范围,因此,对 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幻灯片明确:新的交通、通讯工具更快捷,也更能为大众服务。它的出现,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联系,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 国近代化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4、新的娱乐方式 ①设置问题,比较分析。你知道中国传统的娱乐方式有哪些?近代又出现了那些新的娱乐方式?这些变化对近代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②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多,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娱乐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今天的绝大多数娱乐方式在近代中国已经出现,并逐步成为新的时尚。 (二)大众传媒

近代史国民性报告1

对于中国国民性的思考 国民性指国民共有与反复出现的精神特质、性格特点、情感内蕴、价值观念、思 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的总和,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行为结构。国民性是一国大多 数人的文化心理特征,即在价值体系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性格特征,是国民素质的核 心因素。这是比较官方的解释,但我个人认为解释国民性一句话就可以,就是国民素质。国民性最基本的就是其思想道德素质,或者说国民性与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一 般情况下是通用的。 最近翻阅了张宏杰的《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一书,里面有一句话我看了以后觉 得很有意思。该句如下:“今天中国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答案。当今中国是古代中国的延续,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也是由历史塑造的。——张宏杰”。照此 所说,我国现今社会国民性的变化也能够从历史中找到答案。这就为我们对国民性的 思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那现在就从历史的角度来思考一下我们中国国民性的变化。 国民性并非一成不变的,从春秋到唐宋,再到明清,中国人的性格如同瀑布一样,飞流直下,越来越恶化。春秋时代中国人单纯淳朴;唐代人雄健阳光,有尚武精神; 进入明清之后,流氓气越来越重。而此流变与专制制度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梁启超说:“凡是经过重重内乱的国家是不可能产生纯洁国民性的,内乱会在老百姓 心目中培养起六种倾向:侥幸、残忍、彼此倾轧、虚伪狡诈、冷漠凉薄、苟且”。纵 观我们这泱泱五千年的历史,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战争的不断进行,各种争斗持续,我们民众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复杂,侥幸、残忍、彼此倾轧、虚伪狡诈、冷漠凉薄、苟且,这些都是在我们当今社会存在的。 为了更具体的来看待这个问题,在这主要以元明清以来的历史为主,来细致的分 析一下我们国民性的变化。 中国文明的倒退,参考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我认为是从元朝开始的,宋朝以前中国都是由汉族人统治,中华文明一步一步走向巅峰;而到了元朝,蒙古人 一直比较残暴,靠暴力统治;明朝开国皇帝朱重八先生是农民出身,则是专制集权到 顶峰,他认为凡是威胁到朱家统治的,文人、商人阶级,有目的地进行清除和屠杀, 往往是满门抄斩;到了清朝也是如此,扬州十日屠城,杀死80万人;嘉定三屠,浮尸满河。 清史记载,清朝入关以前,经常跑到关内烧杀抢掠,非常残忍,从东北跑到山东,就是为了抢牲口、抢人,清兵向努尔哈赤汇报时,是把人、马、牛、驴混到一起的, 因为满族人是从奴隶社会直接发展过来的,所以满族大臣喜欢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测试题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有关西式服饰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有 ①民间仿效西式服装之风开始萌动②清政府对官定服饰进行改革③民国政府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④中山装和旗袍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戊戌变法时,社会上流传着一首打油诗说“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对该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诗中涉及服饰改革和不缠足两种社会现象②当时不缠足运动推广普及很快 A.①②都正确 B.①②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②不正确 D.①不正确②正确 3.维新派掀起女权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教会的宣传 B.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C.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D.民族危机的影响 4.辛亥革命对改革近代习俗起到的作用有 ①民国政府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新式服饰迅速走向中下层民众②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③民国之初,为体现民主共和精神,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④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不缠足会草例》,促进了不缠足运动的开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关于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下列正确的是 ①由通商口岸向内地发展②各地之间的变化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③和资本主义的侵略密切相关④反映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6.中国近代航运业最早诞生于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洋务运动军事工业 C.洋务运动民用工业 D.官僚资本企业 7.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是 A.自建的胥唐铁路通车 B.自己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 C.民国时期把商路的建筑权收归国有 D.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修建铁路 8.下列关于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重大事件,正确的先后顺序是 ①京张铁路建成通车②中国近代航运业的诞生③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④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③①④② 9.引起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有①西方列强的侵略②自然经济的解体,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有识之士的推动④西方文化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10.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和风气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舶来的近代西方文明使中西文化碰撞、交汇,是近代社会习俗、风气演变的重要原因②近代文明的传播,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使社会生活习俗趋向西化,对中国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对此应完全肯定 A.①正确,②正确 B.①②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②不正确 D.①不正确,②正确 11.互联网的应用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①打破常规时间、空间界限,使信息知识迅速、便利地传播②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娱乐方式③改变着传统社会生活④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特征 近代,只是一个时间范畴,并不是社会发展史上的历史科学名词。在世界史中,从欧美国家来说,近代时期是指一个国家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时期,标志着西欧各国近代史开端的,是这些国家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如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近代史的开端。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法国近代史的开端等等。但是,中国历史上没有这样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时期,延续了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在1840年进入近代的时候,不是由于中国社会历史内部自然发展的结果,也就是说,不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熟到了要求取代旧的封建的生产关系,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而是由于外来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引起中国社会内部的变化,才把中国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近代社会。所以,对中国来说,伴随着这一历史进程,是中国社会开始步出中世纪,开始了近代化的历史进程。近代社会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历史形态,即在封建社会崩溃中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1840年到1949年,一百一十年,所不同的只是以1919年为界,分为新、旧民主革命时期,所以中国近代史的断限,应到1949年止,1840年到1919年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前期。

1.性质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几乎成为共识。 “半殖民地”这一概念首先是列宁提出来的,1915年《社会主义与战争》,首次提出中国为半殖民地国家;1916年以后又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进一步阐述:帝国主义时代的国家不仅有殖民地占有国、有殖民地,还有各种附属国,其中包括“形式上是独立的,实际上却被财政和外交方面的附属关系的罗网包围着”的半殖民地国家,如中国等。指出:殖民地半殖民地是帝国主义时代的产物。 “半封建”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恩格斯《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1851),分析德国1848年革命前的状况,是“半封建半官僚的君主专制的压迫”。后来,列宁在《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1912年)中将这一概念用于分析中国社会:中国是“落后的、半封建的农业国家”。特征:“农业生活方式和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同时在农民身边已有一个资产阶级成长起来并在向上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