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76例的疗效观察

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76例的疗效观察

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76例的疗效观察
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76例的疗效观察

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76例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稳心颗粒与胺碘酮对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将自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至我站就诊的室性早搏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给予口服稳心颗粒9 g,3次/d;对照组(36例)给予口服胺碘酮200 mg,3次/d,服用7 d后改为200 mg,2次/d,疗程均为四周,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12例,有效率30%;有效18例,有效率45.0%;总有效率85.0%,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率33.3%;有效14例,有效率38.9%,总有效率72.2%。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稳心颗粒;胺碘酮;室性早搏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1]。其中室性早搏(或室性期前收缩)为最为常见的临床类型之一。其发生人群相当广泛, 包括正常健康人群和各种心脏病患者。临床上应用常规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虽有疗效,但患者长期服用, 存在耐受性差、药物毒副作用大等缺点, 使临床药物选择上受到很大的限制。稳心颗粒是近年来国家批准生产的第一个治疗心律失常的中药新药制剂,其疗效满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取自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至我站就诊的室性早搏患者104例,排除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及中、重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并发早搏;早搏程度分级属重度;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先心病、风心病、肺心病、低血钾、洋地黄或奎尼丁毒性反应、心脏导管检查或心脏手术过程中引发的早搏患者28例,余患者诊断均符合以下条件:无症状或有心悸、失重感等不适;听诊室性期前收缩后出现较长的停歇,室性期前收缩之第二心音强度减弱,仅能听到第一心音;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颈静脉可见正常或巨大的a波;心电图可见提前发生的QRS波群,时限通常超过0.12 s,宽大畸形,ST段与T波的方向与QRS 主波方向相反;室性期前收缩与其前面的窦性搏动之间期恒定;室性期前收缩后出现完全性代偿间歇或有间位性室性期前收缩出现。[1]早搏的轻、中、重分级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1993)中的“中药新药治疗心悸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制定。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 例,男22 例,女18 例,平均年龄为(51.3 ±9.8) 岁,平均病程为(1.6±0.8) 年,分级: 轻度26例,中度14 例。导致室性早搏原因: 冠心病25例,病毒性心肌炎12 例,原因不明3 例。对照组36例,男19 例,女17 例,平均年龄为(52.4±8.7) 岁,平均病程为(1.8±0.5) 年,分级: 轻度24例,中度12 例。导致室性早搏原因: 冠心病22 例,病毒性心肌炎11例,原因不明3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分级、早搏原因等方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临床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临床观察 室性早搏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病症范畴。病理性室性早搏大都存在基础 心脏病,重者可诱发室速、室颤,危及生命,必须进行药物干预。目前可供选择的西药很少,而且不良反应多,如致心律失常作用,抑制心肌收缩力等限制了临床应用,我院应用步长稳 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出品)治疗室性早搏,收到了满意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自我院2008~2009年患者50例,经常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确诊,年龄 40~79岁,其中男36例,女12例,包括频发室性早搏18例,多源性室性早搏8例,频发室性早搏呈二联律、三联律10例,房颤伴室性早搏14例。基础心脏病:冠心病30例,冠心 病并高血压15例,风心病3例,心肌病2例。 1.2 治疗方法在原发病治疗(扩冠、降压、降脂、抗风湿等)药物基础上,停用抗心律失常 西药,加用步长稳心颗粒,每次1~2袋,日3次口服,疗程4周,并观察本组治疗前后患者 血常规,血生化及心电图各1次。 1.3 疗效判断参照1995年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心悸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西医结合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1]。显效:早搏减少90%以上;有效:早搏减少50%~90%;无效: 早搏减少小于50%或无变化。 2 结果 50例中:显效6例,有效3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2%,未发现肝肾不良反应。 3 讨论 病理性室性早搏常见于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病、心梗后心力衰竭患等。病理机制复杂,与 心肌异位激动及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紊乱有关。严重者可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 甚至猝死。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室性早搏的西药,以Ic类及Ⅱ类抗心律失常药为主,但长期 应用都有程度不同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并对心肌收缩力和传导系统有抑制作用,从而限制了 临床应用[2]。中医络病理论认为心悸(包括室性早搏)系气阴两虚导致的络虚不荣和洛脉瘀 阻所致。络虚则心神失养,络瘀则虚火扰神。步长稳心颗粒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 松组成,其中君药党参补中益气、安精神止惊悸;臣药黄精补脾气滋心阴,辅助党参益气生血;佐药三七行瘀止血定痛兼有补益之力,琥珀活血化瘀、平肝安神;使药甘松开郁散滞, 疏理肝脾之气,使君臣药补而不滞,君臣佐使,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 化瘀之功。研究表明步长稳心颗粒对早搏、房颤及快速型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疗效,其作用机 制可能由于步长稳心颗粒具有增加心肌细胞膜钾外流,同时对过度的钠内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经大量临床应用,步长稳心颗粒无明显不良反应,无诱发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证据,口 服安全有效。步长稳心颗粒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心输出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增强心肌顺应性,降低血液粘度、减慢心率、扩张动静脉降低心脏后负荷,能改善冠心病人 心脏功能。本组资料表明,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标本兼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长 期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心悸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 原则[M],第2期,1995:91—94。 2 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11—497。

室性早搏的定位诊断

室性早搏的定位诊断 室性早搏(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VPB),又称室性期前收缩(ventricular extrasy stole)、室性过早收缩(ventircular premature contraction,VPC)等,然而,室性早搏一词则是广为通用的术语。起源于希氏束部位以下过早发生的单个或成对、无保护机制的心搏,称为室性早搏。希氏束电图示V前无H波,为肌性室性早搏;V前有H波,H-V间期缩短者,为分支性室性早搏。 根据起源部位不同而分类: (1)、室间隔早搏 (2)、右室肌性早搏:右室流出道早搏,右室心尖部早搏等。 (3)、右束支性早搏 (4)、左束支性早搏 (5)、左前分支性早搏 (6)、左后分支性阻搏 (7)、左室肌性早搏 (8)、心室前壁早搏 (9)、心室后壁早搏(见表—1) 表—1 室性早搏定位诊断: ——————————————————————————————————————— I、aVL II、III、aVF V1 V5 心电图表现———————————————————————————————————————右室上部上下上类似RBBB 下部下下上类似LBBB 右束支上上下上呈L BBB 左束支主干上上上上呈RBBB 左前分支上下上上RBBB+LPH 左左后分支下上上上RBBB+LAH 前壁下下 室后壁上上 侧壁上下 室间隔与窦性QRS—T波形大同小异 ——————————————————————————————————————— 注:上:指QRS主波向上下:指QRS主波向下 现将发自心室不同部位早搏的心电图特征、产生原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介绍如下: 一、室间隔早搏

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

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 湖南省宜章县中医院心脑血管专科(424200)杨晓恒(电话:3728467) 室性早搏(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s,VPB)是指在窦房结冲动尚未抵达心室之前,由心室中任何一个部位或室间隔的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电冲动引起心室的除极,称为室性期前收缩(ventricular premature extrastolic,VPS),或室性过早收缩(ventricular premature contraction,VPC)。根据起源部位的不同分为:高位(室间隔)室性期前收缩,右心室(或右束支)期前收缩,左心室(或左束支)期前收缩,左心室前壁(或左前分支)期前收缩,左心室后壁(或左后分支)期前收缩,心尖部室性期前收缩,心底部室性期前收缩,后壁期前收缩,前壁期前收缩。根据病情程度分为:偶发性室性早搏;频发性室性早搏;多形性室性早搏;连续性,呈二三联律或短阵室速室性早搏;RonT。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人群相当广泛,包括正常健康人群和各种心脏病患者,普通心电图检出率非常低,仅5%左右;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出率高,据文献资料统计,也只有50%的检出率。其临床症状有很大的变异性,主要症状为患者自觉心脏强力收缩或漏搏,感心悸,胸闷等,从无症状,轻微心悸不适,到早搏频发,持续时间过长引起晕厥或黑朦,心绞痛与低血压。但有的人24h仅发生六七次,就感到胸闷不适;有的人24h发生2万次以上,仍能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其临床预后各不相同,临床症状与预后无平行关系。 室性早搏属西医现代病名,属心电图诊断。中医自古无此诊断,但症状包含在“心悸”,“心动悸”,“胸痹”,“厥心痛”,“心痛”,“心胀”,“心痹”,“心瘅”中。中医认为室性早搏是原有心脏病患者,心气血阴阳不足,、水饮、痰湿、瘀血等病邪内停心脉,导

稳心颗粒对脑心综合征室性早搏及心肌缺血的治疗观察

稳心颗粒对脑心综合征室性早搏及心肌缺血的治疗观察 发表时间:2017-02-09T10:02:16.393Z 来源:《中华高血压杂志(综合临床)》2016年12月作者:张辉1 秦振龙2 徐福生3 张慧娟4 王刚1陈晨1 [导读] 因此,寻求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长期服用不增加患者病死率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1、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北京通州 101113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麻醉科北京丰台 100120 (3、开滦总医院赵各庄医院手术室河北唐山 063100 (4、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科 101300 【摘要】?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脑心综合征患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 80例脑心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稳心颗粒治疗组40例和慢心律对照组40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稳心颗粒9克,3次/d;对照组加服慢心律150 mg,3次/d,疗程2周,观察2组室性早搏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2.5%,症状改善率为95.0%;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2.5%,症状改善率为77.5%;经治疗后血LDH、CK-MB、cTnI含量明显降低(P<0.01)。2组治疗后症状改善率、心电图改善率和心肌酶改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稳心颗粒对脑心综合征患者室性早搏具有较好疗效,并且可以降低血清心肌酶水平。 【关键词】? 稳心颗粒脑心综合征室性早搏心肌缺血 脑心综合征(cerebral cardiac syndrome,CCS)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数脑心综合征患者可以出现室性早搏及心肌酶谱的异常,严重的室性早搏常引起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使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目前临床常用的心律平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常有致心律失常作用,且长期应用可增加病死率。因此,寻求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长期服用不增加患者病死率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本研究观察稳心颗粒治疗脑心综合征患者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以及对血清心肌酶变化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的新途径。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80例均为我院2013年1月—2015年9月急性脑卒中并脑心综合征住院患者。急性脑卒中的诊断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其中出血性脑卒中40例,缺血性脑卒中40例。入选标准:脑心综合征以既往无心脏疾患史,急性脑卒中时24h动态心电图提示单形、多源、多形、成对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早搏次数>4 000次/24 h,伴心悸、气短、胸闷、失眠等症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升高。所有研究对象入组前停用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排除标准: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妊娠、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不稳定型心绞痛、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患者及大量饮酒、吸烟者。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2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卒中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即予脑卒中常规治疗,甘露醇和甘油果糖脱水降颅压,奥美拉唑保护胃黏膜,营养神经细胞,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对症支持处理。治疗组加用稳心颗粒(步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9克口服,3次/d。对照组加用慢心律(上海医药集团信谊制药厂生产)150 mg,3次/d。意识不清者予鼻饲给药。疗程均为14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用药前后心悸等临床症状;入院第1天及14天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了解室性早搏数目,并清晨采血检测血清LDH、CK-MB、cTnI含量变化,检测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指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正常参考值:1、乳酸脱氢酶LDH:100~240 IU/L;2、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0~25 IU/L;3、肌钙蛋白I cTnI<0.3ng/ml 1.4? 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药理基地制订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西医结合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判定效果[2]。(1)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判定标准。显效: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有效:症状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2)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室性早搏消失或减少>90%;有效:室性早搏减少50%~89%;无效:室性早搏减少<50%或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对致心律失常的诊断采用Morganroth制定的标准进行判断[3]。 1.5?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见表1。表1? 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例)

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或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指在窦房结冲动尚未抵达心室之前,由心室中的任何一个部位或室间隔的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电冲动引起心室的除极。 病因病理 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均可发生室早。正常人发生室早的机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心肌炎、缺血、缺氧、麻醉、手术和左室假腱索等均可使心肌受到机械、电、化学性刺激而发生室早。洋地黄、奎尼丁、三环抗抑郁药中毒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之前常先有室早出现。电解质紊乱、精神不安、过量烟、酒、咖啡亦能诱发室早。室早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与二尖瓣脱垂病人。 疾病分类 (1)良性室性早搏:指经各种检查找不到心脏病证据的室性早搏,临床十分常见,对健康不产生太大影响。大量饮酒、吸烟、喝浓茶、咖啡、着急、紧张、睡眠不好等可诱发。治疗上可选用安定,心率快时选用倍他乐克。不主张用太多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免发生较严重的副作用。 (2)有预后意义的室性早搏:是指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出现的室性早搏,最常见的是冠心病和心肌病。除了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外,还应针对以下诱发原因进行治疗,如心肌缺血、心衰、低血钾、低血镁等。 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类似电梯快速升降的失重感或代偿间歇后有力的心脏搏动,有时会有心前区重击感及头晕等感觉。如果触发其它快速性心律失常则可出现黑蒙及晕厥症状。听诊时,室性期前收缩后出现较长的停歇,仅能听到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微弱,或者听不到。如果每次正常心搏后均随一个室性早搏,则形成二联律,多见于洋地黄中毒。 心电图特征: (一) 提前发生的QRS波群,时限通常超过0.12s、宽阔畸形,ST段与T波的方向与QRS 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二) 室早与其前面的窦性搏动之间期(称为配对间期)恒定。 (三) 室早很少能逆传心房,提前激动窦房结,故窦房结冲动发放未受干扰,室早后出现完全性代偿间歇,即包含室早在内的两个下传的窦性搏动之间期,等于两个窦性RR间期之

室性早搏的治疗

室性早搏 室性过早搏动(VPBs)简称室性早搏,亦称室性期前收缩,是指在窦性激动尚未到达之前,自心室中某一起搏点提前发生激动,引起心室除极,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器质性心脏病和正常人均可见到,从胎儿直至高龄者均可发生,但在10岁以下儿童较少见。室性早搏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一)自主神经功能因素 此系室性早搏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当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时,不论是迷走神经兴奋,还是交感神经兴奋,均可使心肌的快、慢纤维的兴奋性失去均衡,可使不应期和传导速度发生改变,引发折返性室性早搏。儿茶酚胺分泌过多使心室自律细胞自律性增高,导致室性早搏等。过量的烟、酒、茶、咖啡等的摄入,精神过度紧张、过度疲劳、长期失眠、进食过饱、神经衰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等因素与室性早搏的发生有关。 应注意的是,一些器质性心脏病早期的患者就合并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导致室性早搏,这给室性早搏的病因鉴别带来了困难。此时应加以分析,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的室性早搏均为器质性的。 (二)左心室内假腱索与室性早搏 在有室性早搏而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测, 56%~75%患者检出左心室内假腱索。假腱索所致的室性早搏系良性早搏,如发作不频繁则不需治疗。 (三)器质性心脏病 室性早搏也多见于器质性因素,例如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等;各种病因的心肌炎、心肌病等,心力衰竭,无论是急性弥漫性心肌病变,还是局灶性病变,均可因缺血、缺氧、炎症损害等导致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高或影响心肌纤维不应期或传导速度,引起室性早搏。 1.心肌炎:室性早搏发生率为34.3%~81.3%,而室上性早搏为8%~28.1%。 2.扩张性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达83%~100%,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LownⅢ级)发生率为58%~87%。尤其是当EF<0.40时易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3.急性心肌梗死:室性早搏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恢复期及晚期心律失常并发症中最带见。尤以起病最初数小时发生率最高。急性心肌梗死在监护期中室性早搏的检出率为63.2%。早年特别强调R-on-T型室性早搏是诱发快速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的“先兆”,据阜外医院报道,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的患者,能证实确由R-on-T型室性早搏促发的仅分别为11%和6%。近年来认为,R-on-P型室性早搏在急性期出现也具有危险性。 4.二尖瓣脱垂:有75%的患者可发生室性早搏,经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后室性早搏发生率可达58%。 5.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在无心功能不全时,室性早搏和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为2%~10%。如有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可明显增高。 6.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约为14%,以室性早搏多见。 7.心力衰竭常:合并各种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多并发于左心衰竭者。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与严重心律失常有一定相关性。 (四)电解质平衡失调 1.低血钾:易引起自律性增高,可出现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性及室上性心动过速及房室传导阻滞。2.低血镁:低血镁时易形成折返性心律失常,也可诱发与触发活动有关的心律失常。低血镁所引起的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律失常最常见。 (五)药物 许多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可致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洋地黄。室性早搏在洋地黄中毒性心律失常中最多见,亦最早出现,发生率为50%~60%.可呈频发、二联律、三联律、多源性等。心房颤动伴室性早搏二联

频发室性早搏如何治疗与护理

频发室性早搏如何治疗与护理 *导读:频发室性早搏是早搏的分类之一,是指一分钟之内发生次数在六次以上的室性早搏。频发室性早搏如何治疗与护理呢?…… 频发室性早搏是早搏的分类之一,是指一分钟之内发生次数在六次以上的室性早搏。发生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通常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如高血压、心肌病或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的危害不容忽视,它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或心脏衰竭。那么,频发室性早搏如何治疗与护理呢? *频发室性早搏的治疗方法 1.如果频发室性早搏患者本身没有患器质性心脏病,发生室性早搏的危害不大,一般不会造成患者死亡,所以不需要服药治疗。 2.若患者本身患有器质性心脏病,伴随频发室性早搏,则应引起警惕,进行静脉注射治疗。常用治疗药物是利多卡因,起到纠正心律失常的作用。病情稳定之后,可以停止注射,服用药物治疗。注射此类药物可能会引发头晕、嗜睡、抽搐等不良反应。 3.有的患者是因为洋地黄中毒导致频发室性早搏,这种情况发生后应立即停药,严重者可静脉注射苯妥因钠或静脉滴注氯化钾,可有效缓解症状。 4.一些人在使用锑剂治疗时发生室性早搏,此时要立即停止

用药,并服用药物缓解症状,常见的治疗药物有慢性率、β受体阻滞剂、心律平、安他心、胺碘酮等。 5.一些治疗早搏的常用药物如苯妥英钠、奎尼丁、异搏定等,也适合治疗此症,但是应注意,若患者本身患有支气管哮喘,发生频发室性早搏时不宜使用β-阻滞剂治疗。 *频发室性早搏的护理要点 发生频发室性早搏之后,患者不要过于紧张和恐惧,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就可以缓解症状。患者切记不要熬夜,保证睡眠治疗,对心脏的恢复有帮助作用。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暂时不要喝浓茶和咖啡,以免心肌兴奋性过高,加重病情。 *【相关推荐】: 早搏患者的日常饮食宜忌 早搏的病因:早搏是如何引起的?

稳心颗粒治疗房性早搏临床观察

稳心颗粒治疗房性早搏临床观察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治疗房性早搏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房早患者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5例,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口服,9g/次,3次/d;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口服,25mg/次,2次/d。4周后复查动态心电图(Holter),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稳心颗粒对房早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5%,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结论稳心颗粒对房早有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稳心颗粒;倍他乐克;房性早搏;疗效观察 房性早搏(简称房早)是临床常见病,常会出现心悸、气短、胸闷、头昏、乏力等症状,从而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故应给予有效的控制,同时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笔者采用稳心颗粒治疗房早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房早患者113例,注意排除有心梗、甲亢、心衰、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等疾病患者,所选患者具有心悸、

气促、胸闷、乏力、头昏等症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其中男35例,女23例,年龄20~80岁,平均51岁;对照组55例,男31例,女24例,年龄21~52岁,平均50.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原发病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稳心颗粒,9g/次,3次/d;对照组口服倍他乐克25mg/次,2次/d,按病情调整剂量,疗程均为4周。两组均于服药后每周复查心电图1次,4周后复查Holter,同时观察症状及不良反应,并在实验前后复查相应的检验和检查。 1.3 诊断标准诊断依据心电图及Holter结果及第5版《内科学》和《诊断学》制定的房早诊断标准。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依据第5版《内科学》和《诊断学》的房早疗效标准评定。显效:症状消失,心电图示房早减少90%,实验室检查正常;有效:心电图示房早减少50%~90%,症状减轻或发作间隙时间延长;无效:症状、房早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见表1。表1 两组治疗结果及疗效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步长稳心颗粒对房早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5%,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2.3 不良反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1%,有恶心、上腹不适、烧灼感等轻度胃肠道反应者2例,轻度头晕1例,均未予特殊处理而自行缓解;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4%,低血压2例,窦性

室性早搏三联律

室性早搏三联律 *导读:室性早搏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均可发生室早。室性早搏是否需要治疗,主要取决于病因。那么室性早搏三联律怎么治疗?…… 室性早搏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均可发生室早。室性早搏是否需要治疗,主要取决于病因。那么室性早搏三联律怎么治疗? 如果是发生于正常人,往往因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度的疲劳、消化不良、吸烟、饮浓茶或喝咖啡所诱发,如无明显症状,不必使用药物治疗。如病人症状明显,治疗应以消除症状为目的。减轻病人的顾虑与不安,避免诱发因素,如吸烟、咖啡、应激等。药物应选用β阻滞剂或美西律,尽量避免应用ⅠC、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室性早搏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与二尖瓣脱垂病人。如心电图上出现以下情况,多提示室性早搏为病理性的:①多源性室性早搏。②成对或连续出现的室性早搏。③室早出现于前一心搏的T波上(即RonT 现象),联律间期小于0.40秒。以上三种情况常易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必须及时处理。④特宽型室性早搏,QRS间期≥0.6 秒。⑤特矮型室性早搏,即各导联中室性早搏畸形的QRS波群振幅≤1.0mV。⑥室性早搏QRS 波群有显著切迹,上升支或下降支不规则。⑦室性早搏的T波尖锐,二支对称,T波方向与QR S

波的主波方向一致,ST段呈水平型改变。⑧并行心律型室性早搏。⑨早搏指数小于1。μ在有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的图形上 出现的室性早搏。 病理性室性早搏的治疗首先要针对病因治疗,早搏往往随着基础疾病的好转而减少或消失。如果症状明显,可选用下列药物治疗: ①利多卡因、普鲁卡因酰胺、溴苄胺,对室性早搏较为有效。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伴有室性早搏。 ②β-受体阻滞剂、苯妥英钠、奎尼丁、异搏定等,对各种 早搏均有效。有支气管哮喘者,不宜用β?阻滞剂。 ③心动过缓伴早搏者,可给予阿托品治疗。 ④洋地黄类药物:对心力衰竭引起的早搏有效。对洋地黄中毒引起的早搏,除停用洋地黄类药物外,给予氯化钾、苯妥英钠等可获得控制。 ⑤心肌梗塞后或心肌病病人并发室早,心脏性猝死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当同时存在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将大大增加。应用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肌梗塞后室早,猝死与心血管总死亡率反而显著增加。原因是这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因此,应避免用Ⅰ类药物治疗心肌梗塞后室早。β-阻滞剂虽然对室早的疗效不显著,但能降低心 肌梗塞后猝死发生率。胺碘酮对抑制室早很有效,但应注意可能发生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治疗

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治疗 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见于正常人和各种心脏病患者。健康人群中,至少发生一次pvc的比例在12导联ecg查出率为0.78 ~6%,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查出率为39~80%[1]。 偶发室性早搏属于良性室性早搏,多由情绪激动、烟、酒、咖啡等引起,心脏无器质性病变。这种室性早搏一般在祛除诱因之后即可消失,对身体没有不良影响[2]。 一般认为有危害的室性早搏指的是有器质性心脏病变基础,如心肌病、冠心病等引起的室性早搏。它的危害多为室性早搏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导致患者死亡率增加。因此,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肥厚、冠心病等患者,出现室性早搏时需要谨慎注意,频发性室性早搏有演变为严重心律失常、或导致心绞痛、心衰的可能。这种有预后意义的室性早搏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还需要针对诱发原因进行治疗。而既往的观点认为,正常心脏的频发室性早搏是良性的,无需处理[2]。正因为如此,临床医生往往对器质性心脏病频发室早关注较多,而对健康人群所发生的频发室性早搏的重视程度相对少。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正常心脏的频发室性早搏并非是完全良性的,也需要积极干预。 1 关于pvc诱发的心肌病样改变 2000年,chugh等报道了一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有频繁发作的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治疗pvc后,心肌功能得到完全恢复,首次证明

pvc会诱发心肌病,其心脏征象和临床表现与扩张型心肌病一致,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achycardiomyopathy,tcm)[4]。后来又有多个临床研究证实,频发pvc可导致心脏扩大、二尖瓣返流、心胸比增大、心功能降低,且与pvc发作频度呈正相关[5,6,14~18]。2008年一个前瞻性研究,共入选108左室功能正常的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均为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且室早>10个/小时,随访5年。结果显示,24小时室性早搏次数在1000次以内的有24例,在1000~10000之间的有55例,大于10000次的有29例,5年后,左室功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4%、12%、34%,研究者认为,频发的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是左室功能异常的独立预测因素[5]。另一报道,入选239例,均为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右室流出道或左室流出道早搏患者,根据早搏次数分组,24小时大于20000次为高危组,5 000~20000之间为中危组,1000~5000之间为低危组,平均随访5.6年。结果显示,高危组左室射血分数(ef)明显低于其它两组,而左室舒张末直径显著增大,提示频发的室性早搏会导致正常心脏的心肌病样改变[6]。 2 pvc诱发心肌病样改变的可能机制 由于目前不易获得频发pvc动物模型,pvc引起tcm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pvc可起源于心脏多个部位,如左右室流出道、心尖部、基底部、侧壁、valsalva窦。据推测,左束支传导阻滞形态的pvc 引起的tcm可能类似于长期快速右室心尖部起搏所致心功能不全。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长期快速右室心尖部起搏可导致心室重构,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专家共识》20150301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专家共识 (讨论版) 中国心律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心律失常临床常见,药物仍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但近20年来,先后证明Ⅰ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有效治疗心律失常的同时,分别能增加死亡率及引发尖端扭转性室速等严重副作用。因此,积极寻求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心血管领域当今迫切期望的热点。 稳心颗粒临床应用及研究已有30多年历史,长期应用与研究结果证实,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安全、副作用小。在心律失常治疗的机制方面,稳心颗粒不仅有明确的中医、中药治疗理论基础,而且经中外学者应用现代心脏及细胞电生理的研究方法证实其有多种抗心律失常机制与作用,并取得满意成果。 为更好规范稳心颗粒的临床应用及深入研究,“中国心律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专家,经过广泛的文献查阅,深入的学术研讨,撰写了“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专家共识”。 一、稳心颗粒研究发展史 稳心颗粒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最初由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以周玉萍为核心的几位中医医生启动这项工作。他们考虑到中医的“心悸,怔忡”常为现代医学的早搏或其他快速性心律失常,其临床常见,求治的病人很多,应当更好的发挥中医中药的优势给予治疗。此后根据中医整体观念,辨证与辨病论治理念的指导下,他们借鉴古方“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主治之旨,以调节机体气血,稳定心悸之法,益气宁心,活血复脉,并注意虚实兼顾。故将前人这些验方理念与广安门中医院多年临床经验相结合,反复筛选研制后,最终确定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五味中药组成治疗心律失常的稳心颗粒组方。五味中药的党参为君药,起到补中益气、安神、止惊悸,黄精为臣药,起到补脾气、滋心阴、辅助党参的益气生血,三七和琥珀为佐药,起到活血化瘀,兼有补气,而甘松为使药,定悸复脉。 稳心颗粒最初为汤剂,后经药理学研究证实,颗粒剂与汤剂疗效相同,后改

室性早搏的诊断与治疗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78647739.html, 室性早搏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贺耀宗 来源:《家庭医学》2005年第08期 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在人的一生中,几乎人人都出现过室早。但人们对室早有较多的认识误区,治疗很不规范。因此,深入了解室早,进行规范化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医生通常将室早分为良性室早和恶性室早。良性室早大部分是功能性的,很多健康人也可以出现,饮酒、浓茶和咖啡,精神受刺激、精神紧张、吸烟等,是引起良性室早的常见原因。恶性室早则大部分是病理性室早,各种心脏病,如心肌炎、心肌病、低氧血症,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洋地黄中毒,以及药物影响等,均可诱发室早。值得提出的是,许多抗心律失常药也可引起室早。近年来发现,脊椎和脊神经病变,特别是脊柱骨胸1~5的错位,常会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包括室早。因此,正确判断室早的性质和原因,对于病人的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判断室早的性质一般根据两个方面:心电图的表现形态、心脏的基础病变以及病人的临床症状。但不可根据一份心电图来判断室早的性质,需要反复观察多份较长时间的心电图。因此,仔细做好临床检查很重要。一般来说,健康人的室早可以完全无症状,仅在体检时被发现,也有一部分人可以出现心悸或失重感。而有器质性心脏病、心脏扩大、心衰、心绞痛,以及发生在老年人或儿童,和运动后、服用洋地黄后出现的室早,则多为病理性的,需要积极治疗。这里需要提醒的是,不可把无证据的老年人室早,都归之于冠心病;也不可把无充分证据的青年人室早,都归之于心肌炎或心肌炎后遗症。实际上,大多数心脏正常人发生的室早,不论频发或偶发,也不论其复杂程度如何,多是属于良性,预后良好。 至于室早需不需要治疗,在大医院可以根据进一步的检查来确定处理方案。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按下列原则进行处理: 1.对无明确器质性心脏病的偶发室早,一般可不必治疗,予以定期观察。 2.对有明确原因者(如心衰、电解质紊乱、缺氧、心肌缺血、心肌炎、药物中毒等),应以治疗病因为主,不宜盲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 3.对于虽为良性室早,但因病人敏感性较高,有明显不适症状者,可首先选用β-阻滞剂治疗;也可选用美西律、心律平,不应选用器官毒性较大的胺碘酮,也不应选用价格昂贵的索他洛尔。

稳心颗粒合炙甘草汤治疗室性早搏疗效观察

炙甘草汤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室性早搏33例 陈友华王征斌陈惠球 (福建省福清市中医院福清350300) [摘要]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选择气阴两虚型室性早搏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以炙甘草汤为基本方治疗,治疗组加服稳心颗粒。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91%,对照组为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疗效显著,两者在治疗中起到协同作用。 [关键词] 室性早搏/中医药疗法;补气剂/治疗应用@稳心颗粒 室性早搏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我院应用稳心颗粒合炙甘草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室性早搏,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7月-2008年12月诊治的室性早搏患者,共65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3例,男性18例,女性15例,其中冠心病26例,心肌炎7例,年龄5-75岁。对照组32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其中冠心病有23例,心肌炎9例,年龄6-73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病例选择 治疗前均经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两组患者均属中医气阴两虚型,以心悸、胸闷、气短、乏力、舌红、少苔、脉结代为主症。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以炙甘草汤为基本方,由炙甘草12g,党参、桂枝、麻仁、阿胶各9g,生地、麦冬各15g,生姜6g,大枣10枚组成,并随症加减治疗,每天一剂,煎熬两次,两次药汤合在一起分早、中、晚三次服,儿童剂量随年龄酌减。治疗组加服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儿童6岁以下每次3g,每日3次;6-12岁每次4.5g,每日3次;12岁以上及成年人每次9g,每日3次,4周为1疗程。 疗效标准 所有的患者均经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复查,按传统法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种类型。显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24小时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减少90%以上;有效:症状、体征减轻,24小时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24小时早搏次数减少小于50%。 4、结果 治疗组33例,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93%;对照组32例,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5、讨论 室性早搏相当中医“心悸”、“怔忡”、“脉结代”等病证之范畴。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失所养,神明被扰是本病的主要病机之一。炙甘草汤由炙甘草、人参、生姜、生地、桂枝、阿胶、麦冬、火麻仁、大枣组成,是中医临床运用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的著名方剂,具有益气养血、滋阴复脉的功用。临床研究表明:炙甘草汤具有正性肌力,增强机体耐缺氧能力,改善心肌代谢等作用。炙甘草汤及其加减方剂治疗频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房颤、窦性心动过速、冠心病、心肌炎伴发的心律失常均有一定疗效。 稳心颗粒是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组成,是90年代中期新研发防治心律失常的中药新药,适用于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病证。临床研究表明:稳心颗粒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是由于其具有增加心肌细胞膜钾外流,同时对过度的钠内流有一定抑制作用,稳心颗粒还能提高冠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输出量。可减少24h室性期前收缩的数量,改善胸闷、心悸、气短症状。研究还表明

室性早搏诊断要点

室性早搏诊断要点 1.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呈宽大畸形,时限成人>0.12秒,小儿>0.10秒,T波与QRS波群的 2.早搏之前无与其相关的P波; 3.逆行性P'波可能位于QRS波群之后,RP’>0.20秒; 4.早搏的QRS波群形态在同一导联相同,且配对时间相等,为单源性室性早搏;如早搏的QRS波群形态为固定的2~3种类型,且配对时间不等,则属于多源性室性早搏,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5.代偿期呈完全性 室性早搏起源点判断 1.起源于右心室早搏:QRS波主波方向在V5及Ⅰ导联向上,在V1导联向下,即类似左束支传导阻滞波形 2.起源于左心室早搏:QRS波主波方向在V1导联向上,在V5及Ⅰ导联向下,即类似右束支传导阻滞波形 3.起源于间隔部的室性早搏:Ⅰ导联QRS波呈双相波; 4.起源于心尖部的室性早搏:Ⅱ、Ⅲ、aVF导联QRS波主波向下,aVL及aVR导联主波向上(若起源于右心室心尖部,aVR导联主波向下); 5.起源于心底部的室性早搏:Ⅱ、Ⅲ、aVF导联QRS波主波向上,aVL及aVR导联主波向下 6.起源于心室前壁的室性早搏:V1~V5导联QRS波主波均向下; 7.起源于心室后壁的室性期前收缩:V1~V5导联QRS波主波均向上; 室早的多少是次要的,主要要看室早的来源和形态。多源性、联跳比单源性危险。来源于左右室流出道的室早且没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多为特发性,可以通过消融根治。长期药物控制的副作用大,有致心律失常作用。 室性期前收缩的Lown分级:(主要对于急性心肌缺血的室性早搏的危险分层) 0级:无室性期前收缩; Ⅰ级:偶发,每小时少于30次或每分钟少于1次。 Ⅱ级:频发,每小时多于30 次或每分钟多于6次。 Ⅲ级: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 ⅣA级:成对的室性期前收缩,反复出现。 ⅣB级:成串的室性期前收缩(三或三个以上室性早搏)反复出现。 Ⅴ级:期前收缩的R波落在前一个窦性激动的T波上。 室性早搏的治疗原则 室性早搏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见于正常人和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其处理原则是: 1、无器质性心脏病,且无心悸等症状不需要药物治疗; 2、无器质性心脏病,但有症状可服用药物治疗; 3、有器质性心脏病,无论有无症状均需药物治疗。 (器质性心脏病常见有: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风心病等) 室性早搏的治疗 室性早搏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均可发生室早。室性早搏是否需要治疗,主要取决于病因。如果是发生于正常人,往往因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度的疲劳、消化不良、吸烟、饮浓茶或喝咖啡所诱发,如无明显症状,不必使用药物治疗。如病人症状明显,治疗应以消除症状为目的。减轻病人的顾虑与不安,避免诱发因素,如吸烟、咖啡、应激等。药物应选用β阻滞剂或美西律,尽量避免应用ⅠC、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室性早搏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与二尖瓣脱垂病人。如心电图上出

频发室性早搏的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频发室性早搏的治疗方法 导语:以下向大家介绍频发室性早博的几种治疗方法。频发室性早搏是指一分钟内有六次以上的室性早博,多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出现,最常见的心脏疾 以下向大家介绍频发室性早博的几种治疗方法。频发室性早搏是指一分钟内有六次以上的室性早博,多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出现,最常见的心脏疾病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频发室性早搏常见发病部位为,心脏常见症状为一分钟内有六次以上的室性早博,无传染性。以下便向大家介绍几种频发性早博的治疗方法。 一、无心脏病的病人,室早并不增加其死亡率对无症状的孤立的室早,无论其形态和频率如何,无需药物治疗。 二、对伴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应对其原发病进行治疗,需紧急处理的室性早搏可静注50-100mg利多卡因,直至早搏消失或总量达250mg为止。心律失常纠正后可按需要每分钟滴入1-3mg,稳定后可改用口服药物维持。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后数分钟内即起作用,持续15-20分钟。治疗剂量对心肌收缩力、血压、房室或室内传导影响不大。副作用有头晕、嗜睡。大剂量可引起抽搐、呼吸或心搏抑制并可加重原有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有肝肾功能障碍或严重心力衰竭者慎用。 三、对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早搏。除停药外,静脉注射苯妥因钠或静脉滴注氯化钾常有效。低钾引起的早搏,应积极去除原因,纠正低血钾。 四、奎尼丁晕厥或锑剂治疗中出现的室性早搏,应立即停用奎尼丁或锑剂。口服药物可选用:①慢心律。②β受体阻滞剂。③洋地黄类;适用于由心力衰竭而非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早搏。④普鲁卡因酰胺。 ⑤胺碘酮、双异丙吡胺、心律平、安他心、常咯啉,室安卡因,乙吗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方法 导语:室性期前收缩的问题会影响到我们身体的方方面面,室性期前收缩会影响我们的我们正常的呼吸及心跳,很可能造成呼吸不均匀或者心跳突然加快等 室性期前收缩的问题会影响到我们身体的方方面面,室性期前收缩会影响我们的我们正常的呼吸及心跳,很可能造成呼吸不均匀或者心跳突然加快等一系列问题,这给我们的患者朋友心里造成很大的心里负担,很多人都不能正视这个问题,认为这种问题会突然夺取自己的生命,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室性期前收缩问题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严重,是可以治疗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策略及方法吧! 治疗方法: 1.经过全面详细的检查不能证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期前收缩可认为是良性的,无需治疗。有器质性心脏病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认为是具有潜在恶性或恶性室性期前收缩,必须治疗:①频率平均≥5/分钟者;②多形性或多源性,但要注意除外房性期前收缩伴差异传导; ③呈二联律或三联律;④连续3个以上呈短暂阵发室速;⑤急性心肌梗死,即使偶发室性期前收缩,亦应及时治疗。 2.治疗:除针对病因治疗外,可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多选用作用于心室的Ⅰ类和Ⅲ类药。对于期前收缩患者,应综合考虑患者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风险和收益,伴有心衰和心肌梗死的患者禁用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潜在致命危险的室性期前收缩常需紧急静脉给药。急性心肌梗死初期可选静脉内使用胺碘酮或利多卡因。心肌梗死后若无禁忌,则常有β受体阻滞剂或胺碘酮治疗。部分单源性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可考虑在电生理检查的基础上行射频消融治疗,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经验总结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经验总结 发表时间:2018-11-16T14:02:05.34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7期作者:尹勇 [导读] 结论对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在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使用。重庆市梁平区明达镇卫生院 405222 摘要:目的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经验总结。方法研究对象选取60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均为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患者,将住院号单号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将住院号双号者设为观察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稳心颗粒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组间数据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对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在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使用。 关键词:稳心颗粒;冠心病室性早搏;临床经验 室性早搏是冠心病常见病症,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易引发心脏性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改善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有临床研究表明,稳心颗粒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定悸复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临床应用于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治疗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本文给予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颗粒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60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均为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治疗的患者,将住院号单号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将住院号双号者设为观察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稳心颗粒治疗。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冠心病室性早搏临床诊断。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中包括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5~77岁,平均(58.7±8.2)岁;对照组中包括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6~78岁,平均(58.8±8.1)岁。两组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的基线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后续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美托洛尔、贝那普利、单硝酸异山梨酯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稳心颗粒(生产厂家: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26)治疗,5g/袋,每日3次,每次1袋,使用温开水冲服。30d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疗效评估标准:显效:治疗后,采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室颤及室速消失,室性早搏收缩次数减少在90%以上;有效:治疗后,采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室颤及室速消失,室性早搏收缩次数减少在50%以上;无效:治疗后检查结果无显著改变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X2检验;P<0.05表明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组间数据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n,(%) 3讨论 心脏性猝死在冠心病患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因此对高危人群给予早期的干预,有利于降低心脏性猝死的病死率。室性早搏的异位起搏点起源于心室,常发生于冠心病患者,患者临床主要有心悸、心跳间歇感、气短、胸闷等表现。室性早搏可表现为二联律或三联律,随着病情恶化可进展为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冠心病在中医学属于“胸痹”、“怔忡”、“心悸”、“心痛”等范畴,临床病理类型主要包括心脉瘀阻型和气阴两虚型。治疗原则应以活血化瘀,益气养阴,养心安神,燥湿化痰为主[2]。稳心颗粒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主要由琥珀、党参、甘松、三七、黄精等中药材组成。其中黄精具有补肾益精,益气养阴的功效;党参有健脾益肺,补中益气的效果;琥珀可“安五脏、定魂魄”;甘松有行气开郁之效;三七有化瘀活血的作用。以上诸药合用可公奏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定悸复脉之功[3]。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在给予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阿托伐他汀、美托洛尔、贝那普利、单硝酸异山梨酯等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与单独使用西药治疗相比较,加用稳心颗粒治疗可显著改善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更为可靠,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梅世静.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经验总结[J].海峡药学,2017,29(5):134-135. [2]董庆生.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36-37. [3]王亚玲,校强.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769-77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