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符号_视觉与审美_消费文化逻辑下的建筑现象

符号_视觉与审美_消费文化逻辑下的建筑现象

14

华中建筑 HUAZHONG ARCHITECTURE 08/2011

中图分类号 TU-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2011)08-0014-03

摘 要 消费时代消费成为社会生活的核心,该文从消费文化的层面,对当代建筑设计趋向于符号、视觉和审美的现象进行分析,探讨消费逻辑对建筑实践带来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批判和反思,提出建筑设计应正视消费文化的时代因素,并以适当的策略加以转化,取得建筑设计与消费的协调发展。关键词 消费 符号 视觉 审美 建筑

A b s t r a c t C o n s u m e r i s m h a s b e c o m e t h e c e n t e r o f s o c i a l l i f e i n t h e a g e o f consumption. This article tries to analyze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appearance tend to be symbolic, visual and aesthetic, analysis and criticize the influence of consumption on architecture practice in the eye of consume culture, puts forward that architecture design should have to face up to the consumption culture factor, and transforms it in a proper s t r a t e g y i n o r d e r t o m a k e a h a r m o n i o u s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d e s i g n a n d consumption.

Key words Consumption, Symbol, Vision, Aestheticappreciation, Architecture

先锋论坛

Comments Forum

1 消费时代与建筑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社会富裕程度日益提高,社会逐渐转向法国社会学家让?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所说的“消费社会”——一个从生产主导转为消费主导的社会,一个从文字文化转为图像文化的社会,一个从物质使用消费转为体验自我价值消费的社会。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规模商品化为社会提供了丰盛的产品,为保证经济增长和资本的不断增值,刺激消费成为启动内需和激发生产的必然手段,“消费”因此成为文化和经济活动的核心,消费文化因而替代生产文化成为了社会主导文化。资本增值驱动下的大众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了转变,消费的目的已经不再是为了满足消费者自身的需要,而是成为个人自我建构的手段,实现不断被制造和刺激起来的欲望、情感和梦想。

建筑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无可避免地参与到消费文化的活动中,一方面建筑自身成为消费的对象和消费场所;另一方面建筑的消费活动受社会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消费文化的逻辑影响着建筑的发展(图1)。如果说建筑是一种文化产品,那么建筑创作和建造便是一个生产的过程。随着当代中国的建筑从工业时代平均化生产转向后工业时代个性化生产,建筑的消费从满足物质使用逐渐转向追求符号象征、视觉消费和审美体验。同时,在媒体和消费导向下,建筑创作呈现审美时尚的特征,日益走向“零度化”①的建筑制造和无地方性城市空间。

2 消费文化逻辑下的建筑表现

2.2 符号/象征

在《物体系》中,波德里亚指出“要成为消费的对象,物品必须成为符号”,“它被消费——但(被消费的)不是它的物质性,而是它的差异”②。消费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题以后,符号象征与差异化成为人们以消费来实现与社会认同的途径,生活风格成为个人展现、进行社会身份认同的重要手段。罗兰?巴特对此用结构主义分析消费的象征现象,他把商品分为表达过程和意指过程两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分为能指和所指。建筑在表达过程的能指为建筑实物,其所指为建筑所被赋予的意义,如品味、权力与身份。但当建筑实物与其意义构成符号并成为第二次意指过程的能指时,二级的所指构成了一种意识形态的内容,建筑被抽象化为一种形式符号,对建筑的消费变成对符号的消费,建筑的能指与所指产生了漂移。

消费者的生活风格是建立在对消费品所体现的文化和意义的解读上,人们对建筑的直接消费以及在什么样的建筑环境中消费,成为一种认同表达的方式,建筑的符号和象征意义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生产者利用建筑与符号象征的捆绑关系,营造出“消费=品味=身份”的想象,建筑消费的内容和形式从此成为建构社会身份、形成社会差异的载体,在差异建立的过程中人们可以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同其他商品一样,建筑也具有品牌效应,例如明星建筑师的符号光环可以提升建筑的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明星建筑同样可以给建筑师带来巨大

15

08/2011 HUAZHONG ARCHITECTURE 华中建筑

的广告效应。在消费逻辑和资本增值的推动下,建筑已经成为一个表达权力的符号或者时尚的商品,人们更在乎建筑的符号象征和与众不同的视觉体验,建筑作为消费和欣赏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功能和形式分离;空间和表皮分离;美学与价值分离。在城市层面,建成环境作为城市形象的表征展现城市的定位、经济实力,建成环境被赋予了更宏大的符号象征,在建筑层面,建筑的空间、形式和材料成为消费者形象和身份的符号象征,如企业总部、品牌专门店以及行政办公建筑等。这样可以理解对城市建筑的符号象征的盲目追逐是当前我国城市出现“高、大、新、奇”建筑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图2),而城市建筑的形式、风格和材料化作与当下流行的生活方式相关联的符号,通过不断追逐流行趣味,构成为时尚化的都市与建筑。2.2 视觉/消费

“景观即商品”,这是居伊?德波对当代社会的描述,他指出在“生活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积。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部转化为一个表象③。”随着消费社会取代了生产社会,消费从生理需要转向对感官刺激的快感,追求新奇和贪图轰动,而最容易和最直接满足这些消费欲望的策略便是视觉化,视觉化的转向导致生产的核心由此转向商品形象,这一状况表现为工业社会时代理性思维的语言文化被后工业时代感性思维的图像文化所取代④。从客体方面来说,各式各样的形象成为消费对象,消费者寻求对象化商品来建构自我认同;从主体方面来看,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受到商品及其形象的操控和影响,商品的形象传达特定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建筑艺术是视觉的艺术”⑤,因为视觉在建筑的表达中是最直接和最刺激感官的手段。在文化视觉化的影响下,作为文化载体的当代建筑走向视觉化道路。在消费社会中被时尚创造者(通常是掌握较多文化资本的知识分子)所引导和诱惑下,人们在对建筑方案做决策时,建筑的功能性和经济性成为一个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更多的是指向建筑的外观形象。从宏观的城市规划到微观的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视觉上的形象与图像得到更多重视,这导致如弗兰姆普敦所概括的:“建造商/开发商决定作品的骨架和基本实体,而建筑师的作用只是贡献一个有适当诱惑力的面具。”⑥此外,媒介技术和高新材料的发展为建筑视觉设计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传媒的图像化传播为建筑的视觉消费消除了时空障碍,使建筑形象得到最大限度消费。另一方面,建筑形象消费需要不断的更新来避免视觉疲劳,“图像表皮”、“影像媒介”、“奇观造型”成为建筑创作中被追逐的时尚设计手法,在视觉化的追求中,建筑的三维特性被消解在类似二维的肌理表达中,建筑艺术的“灵韵”化解为瞬间的、刺激的视觉体验(图3)。而过于强调视觉消费的直接后果是城市成为无深度的视觉拼贴,曾经一度连续、和谐的城市被形体张扬设计和不断增高的摩天楼罗列所取代,呈现为广告和展示所需要的物体城市⑦。2.3 审美/体验

随着消费社会大规模商品化及体验业的兴起,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消费内容从物质使用转向感官刺激与享乐体验,满足感官刺激追求的视觉消费使审美表层化和深度意义消解,在此过程中艺术与商业合谋——艺术商品化和商品艺术化,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随之被纳入到审美中。一方面,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日常生活越来越追求品味和格调,无论办公空间、购物空间或是居住空间,人们对物质环境的审美诉求愈加强烈,而这一切又是“体验”的消费需求,通过审美体验来确定人与环境、历史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随着人们个性化消费要求和审美水平的提高,把过去不认为是艺术的日常生活元素视作艺术,如购物、运动、服饰、家居等都标榜了艺术和创造,强调消费的审美体验,而“这类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大都服务于经济的目的⑧。”“经济、适用、美观”是中国建筑在生产力相对低下时期的设计观念,但在今天,人们对“美观”的要求和欲望甚至

图1 消费文化与建筑设计的联系

图3 奥运水立方游泳馆

图4 宁波博物馆外墙

16

华中建筑 HUAZHONG ARCHITECTURE 08/201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510640

1737927@https://www.doczj.com/doc/598593540.html, 2011 03 14

作 者

邮 编电子信箱收稿日期

超越了经济与适用,建筑的审美成为实现个性化消费需求的手段。随着审美与消费的结合,建筑的审美不再处于所谓“自律”的状态,而是重新被定义为快感与满足。建筑的一切,包括体量、形式、构造、材料都成为审美对象,对个性差异的追求常常令夸张的体量、奇观的形式、精致的构造、新奇的材料成为流行的审美标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为迎合人们“生活在别处”的审美体验需求,“包装”成为建筑创作的重要策略,从欧陆古典风格到中式传统风格,从玻璃幕墙到清水砖墙,从工业合成材料到日常天然材料,吸引眼球的建筑形式与风格构建出一幕幕视觉盛宴(图4)。建筑实践中的种种活动,例如集群建筑设计、艺术展览与商业建筑的结合、建筑师与时尚品牌商业活动的结合,把审美体验从建筑实体本身扩大到了与建筑有关的一切活动,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审美体验机会。

3 对建筑现象的批判与反思

3.1 差异趋同

消费逻辑下的建筑创作,对符号象征的追求常常造成资源浪费和城市趋同。在市场机制导向下,建筑行业产业化,建筑创作追求高效率的生产模式,甚至是标准化的生产,建筑创作变为建筑制造,失去本雅明所说的艺术所应具有的“灵韵”。一方面盲目追求高效率的建设带来了环境破坏,也出现了不少质量低劣的工程,建筑往往在没达到使用年限时便由于城市规划的调整而进行拆除,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建筑的流行风尚倾向于从众和明星建筑师的影响,并且有明显地追随国外设计的倾向,建筑的流行化创作导致不断地复制和模仿,制约了创新的动力,对流行个性的普遍追求反而导致原本富于创意的建筑逐渐失去了个性,甚至失去了建筑应有的时代性、文化性和地域性,如适应南方气候的轻巧通透的建筑形式居然在北方出现,欧陆风格的住宅扎根于传统民居当中。消费文化的全球化发展消解了城市的地域认同,依靠符号化、奇观化、均质化的商品建筑去开发城市,城市之间的差异也逐渐被削平,城市风貌逐渐趋同,可以说消费文化催生了“无地方性”都市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重新建立新的城市认同感?如何保存城市空间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的生活传统?3.2 意义零度

对建筑符号和差异的追求,使建筑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出现了漂移,建筑的功能和意义均呈现出“零度化”倾向。建筑创作和建筑体验成为了一种对符号意义的活动,建筑的经济价值单纯地从创造财富的角度衡量,导致各式各样的“奇观建筑”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策略。建筑作品的永恒性和

耐久性被消解,“一切坚固的东西烟消云散了”。建筑创作丧失了深度走向平面化。对形象的追求,使建筑专注于表征化与图像化的视觉设计,建筑外观形象得到更多的重视。我们应该注意到,过度的表征化和图像化常常使建筑走向庸俗,一些建筑过于简单地把符号和形式提取和运用,甚至具象地复制到建筑上,形成短暂的戏剧性效果,这样使建筑容易流于肤浅。简陋、粗俗的商业表征化建筑非但不能丰富城市面貌,反而在城市中制造了大量的“垃圾建筑”。3.3 界限消弭

消费文化逻辑下建筑的美学与消费的结合使建筑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建筑艺术的自律性被消解。首先,建筑艺术与商业之间的界限消弭,商品化与市场化使建筑和商业结合,建筑创作走向商业化道路,甚至建筑的理论研究取向也受消费文化机制的影响,消费的逻辑主导了建筑实践;其次,商业经济的推动下,建筑形式内部界限消弭,建筑设计的传统规则被打破,如“大”建筑成为功能混合的建筑,工作、生活和交通等建筑空间常常融合在一起,消费空间充分与公共空间、办公空间混合;最后,建筑实践的界限消弭,建筑师与别的艺术家之间的实践活动互相交错,建筑与其他门类的艺术交融在一起形成新的实践模式,建筑与其他艺术的结合正是大众需求和文化创新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得力于大众传媒和现代技术。可见界限的消弭一方面给建筑设计带来了冲击,另一方面也扩宽了建筑设计的视野。

结 语

在消费时代,资本增值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消费是资本增值的手段。在消费主导的社会市场机制下,建筑不可避免地打上商品和消费文化的烙印。今天试图逃避消费文化的影响似乎已经不可能,然而建筑师在面对消费文化的冲击时,如何避免建筑实践被动地受制于商业和消费趣味,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对消费文化的一味迎合,过于追求符号象征和视觉刺激,使建筑设计已经等同于“奇观设计”,这在当前一些重点建筑投标方案中屡见不鲜,但建筑与市场的结合并非只能走向媚俗,设计创新也并非只能依靠夸张、新奇和轰动,这取决于采取什么样的设计策略。

我们需要做的是正视消费文化的影响,寻求适当的策略并转化为合理的建筑表达。面对消费文化的全球性扩张,我们应从中国具体的社会与文化状况进行设计思考,协调文化取向和市场取向的关系,从适应市场到创造市场,促进中国建筑的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健康发展,或许从盲目追求资本增值转向经济理性;从短暂消耗转向可持续发展;从封闭自律转向多元、开放、融合的建筑实践机制等策略是值得探索的道路。

资料来源:

图1:消费文化与建筑设计的联系,作者自绘;

图2:央视大楼, 莱姆?库哈斯(Rem Koolhaas)

著,《CONTENT》,美国:TASCHEN,第506页;

图3:奥运水立方游泳馆,中建国际,《DOMUS+78

中国建筑师/设计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420页;

图4:宁波博物馆外墙,王澍,《都市与建筑》2009

年04期,第151页。

注 释

(1) 罗兰?巴特在《写作的零度》中认为,零

度化的状态指物体的意指关系的消失,让?波德里亚延伸其含义为意义的消失。

(2) 尚?布希亚(让?波德里亚) 著,林志明

译,《物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第222页。

(3) 居伊?德波,王昭凤 译,《景观社会》,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3页。

(4) 从传播学角度,人类的文化分口传文化、

读写文化和电子文化三个阶段,对应三个阶段的文化主因是言语、语言和图像。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83-186页。

(5) 吴焕加,《论现代西方建筑》,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109页。

(6) 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一部

批判的历史》,张钦楠 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345页。

(7) 张永和,蒋原伦、史建 编,《物体城

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56页。

(8) 沃尔夫冈?韦尔施,陆扬,张岩冰 译,

《重构美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6页。

参考文献

1 让?波德里亚. 消费社会. 刘成富,全志钢,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 尚?布希亚(让?波德里亚). 物体系. 林志

明,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 詹明信,张旭东 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

辑. 生活?读书?北京:新知三联书店.

4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

5 谢天. 零度的建筑制造和消费体验——一种批

判性分析. 建筑学报,2005(1):27.

6 李翔宁. 图像、消费与建筑. 建筑师,2004

(8):8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