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1世纪初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

21世纪初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

电力技术经济

第19卷战略与规划

收稿日期:2007-03-22

作者简介:盛晓萍(1957-),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能源经济、战略规划、企业管理的研究。E-mail:shengxiaoping@chinasperi.com.cn

21世纪初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

盛晓萍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北京100761)

摘要:在对我国2020年以前能源供需形势和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的分析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美国、欧盟、日本、印

度等国家和地区能源安全战略的基本取向,结合国情提出了我国应选择的能源安全战略模式和供应体系的建设构想,即确立自主、开放型的能源安全模式,构建“国内能源勘探开发生产、进口能源供应和国内能源战略储备”三位一体的能源供应体系,采取配套的战略保障措施。关键词:

能源安全;战略选择;能源供应体系

中图分类号:F206文献标识码:

StrategicOptionsforEnergySecurityofChinaattheBeginningofthe21st

Century

SHENGXiao-ping

(StatePowerEconomicResearchInstitute,Beijing100761,China)

Abstract:Basedontheanalysisoftheenergydemandandsupplyandthechallengesoftheenergysecurityatthebeginningofthe21stcenturyinChina,andreferringtothestrategicdevelopmentfortheenergysecurityoftheothercountriesand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s,suchastheUnitedStatesofAmerica,EU,JapanandIndia,thefollowingsuggestionsonstrategicoptionsoftheenergysecurityandsupplysysteminChinaareproposed:establishinganindependentandopenenergysecuritysystem;buildingenergysupplyframeworkofChinawhichdependsondomesticenergyexploration,energyimportationanddomesticenergystrategicstorage;takingeffectivemeasurestoguaranteeenergysecurityofChina.

Keywords:energysecurity;strategicoptions;energysupplysystem

电力技术经济

ElectricPowerTechnologicEconomics

第19卷第2期

2007年4月

Vol.19No.2

Apr.2007

0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

煤、电、运全面紧张,石油对外依存度的快速提高,

国际油价暴涨等现象,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到2020年我国要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基本实现工业化,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本世纪初将是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依赖程度相对较

文章编号:1008-1682(2007)02-0002-05

第2期盛晓萍:21世纪初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

高的时期。我国以煤炭为主的一次能源结构以及能源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地域不均衡的基本状况,使得我国的能源保障将面临产能、运输、环保、贸易等诸多问题。能源安全已成为关系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力求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分析我国未来能源需求、能源资源、能源供应能力和国际能源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对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模式选择和相应的能源供应体系建设提出一些观点,以供有关方面交流参考。

12010~2020年我国能源安全形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公布的数据和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能源安全和能源供应体系研究》报告的分析结果,2005年,我国一次能源的总产量为20.61亿tce,能源自给率为92.3%。依据分析预测,2010年和2020年我国能源需求总量将分别达到24.9亿~26.4亿tce和31.6亿~35.2亿tce,相应的总产能将分别达到22.5亿~23.6亿tce和27.7亿~29.6亿tce,能源自给率将分别下降到89%~90%和84%~88%左右。

从我国能源资源条件、能源产能、能源贸易能力和煤、电、运综合平衡能力看,我国中长期能源安全面临的基本矛盾是“优质清洁能源需求的刚性上升与相应供给能力严重不足所引发的结构性矛盾”,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五大挑战是:

(1)在国际石油市场竞争加剧和国内油气资源不足环境下,我国石油企业国际竞争力和石油贸易能力以及开拓新的廉价油气资源能力面临巨大的挑战。在中东地区集中了61.7%的世界石油剩余可采储量,美国从政治和军事上控制着除俄罗斯以外的世界主要油气资源地和主要海上石油运输通道,“中国威胁论”使俄罗斯对我国存有戒心,导致中俄能源合作受到美、日、俄、中四国的外交博弈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加剧。如果没有新的替代能源,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分别达到51%和60%;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将分别达到28%和50%。届时我国能源自给程度将分别下降到89%~90%和84%~87%左右。

(2)洁净煤技术发展滞后和环境保护压力过大,使国内煤炭的安全生产和清洁利用面临巨大的挑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资源结构和多比例高瓦斯煤矿的地质特点,我国高瓦斯矿的安全生产技术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要降到1以下的难度很大。随着煤炭的不断开采,煤炭矿区生态环境也日益恶化。同时,煤炭的清洁利用亟待加强。2000年我国SO2和NOx排放量分别为2719万t和1988万t,而我国对SO2和NOx的生态系统降解承受能力分别为1620万t和1880万t左右,预计到2010年和2020年,两项排放总量最小值将分别达到4056万t和3521万t,分别是我国对SO2和NOx的生态系统降解承受能力的2.5倍和1.87倍,环境透支问题将日趋严重。

(3)由于我国煤、电、运综合平衡能力不强,我国保证能源供需区域间平衡将长期面临挑战。由于未来我国晋陕蒙地区的调出煤炭占调出总量的90%以上,从铁道部2005年制定的未来中长期发展规划看,2010年和2020年煤炭基地铁路外运煤炭能力存在1亿t以上的缺口,由北到南的综合运煤能力的缺口为8000万t以上。

(4)我国能源资源不足与能源产、供、销环节存在巨大的节能潜力形成鲜明反差,如何尽快有效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效率,我国面临严峻挑战。通过能源体制改革,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效率,减少无效的能源需求,是能源安全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5)国内可再生资源丰富与能源环保问题的突出矛盾,使我国面临加速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挑战。我国幅员辽阔,风能、太阳能、小水电、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各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的拥有量十分丰富。据统计,除小水电外,风能是目前我国最具有规模开发潜力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资源潜力也比较大。

2其他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基本取向

2.1有关国家的能源战略取向

(1)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主要靠自身的资源发展经济,到2002年美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35.14亿tce,一次能源自给率为73.8%,石油和天然气的自给率分别为46%和84.6%,煤炭的净出口量

战略与规划

电力技术经济

第19

呈逐步下降的趋势。美国从主要依靠自身资源发展经济转变到主要依靠进口资源发展经济,一方面是因自然资源的品种和数量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保护本国资源和资源安全方面的考虑。美国历届政府都将能源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目标之一,并实施了“稳定中东,挺进里海,控制中亚,开发非洲”的外向型能源战略。为了保证经济发展所需资源的安全供应,减少能源供应中断的可能或价格剧烈波动,特别是石油供应中断或价格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冲击,美国从外交、运输通道、节能、多元化和战略储备等方面实施了全方位的能源安全战略,并始终力求掌握海湾地区的石油控制权。

(2)

日本是个资源匮乏、能源严重依赖进口的

国家,目前是世界上第4能源消费大国,第2大能源进口国,进口能源占总能源消费量的80%,石油进口依赖度在99%以上。长期以来,日本对能源安全问题高度重视。总体上看,日本能源安全战略以国内外客观环境为依据,以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为战略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以“援助重建或开发”的外交手段谋求石油资源,建立160天以上的战略石油储备,积极开发利用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全方位实施节能政策和增强本国能源企业国际竞争力等战略举措来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

(3)

欧盟27个成员国构成世界最大的单一能源

市场。2005年,欧盟能源的自给率为50%左右,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近80%,天然气和煤炭的对外依存度分别为45%和47%。如果能源资源结构没有大变化,预计到2030年,欧盟的能源自给率将下降到

30%。由于欧盟能源资源极其有限,较大的对外依赖

性使欧盟能源供应面临社会经济、海湾地区动荡等风险,为此欧盟采取内外并举的能源战略。对内建立欧盟一级的能源战略储备,加速能源整合,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大力开展节能、安全利用核能等战略措施。对外实施了“稳定中东、保障俄罗斯、开拓中亚和非洲”的能源发展战略。能源外交方面,欧盟担心美国靠军事手段逼迫和控制伊拉克的行动难以建立对其有利的能源政策秩序,反而引起世界经济所受威胁上升的消极后果,为此,建立了海湾地区“能源政策新秩序”来稳定中东石油供应。通

过建立合作条约和发展良好、稳定的国际关系,改进能源输出国的投资环境,将开采国的利益与欧盟捆绑在一起,将单方面依赖变为相互依赖,实现能源市场的多样化,从而防止油价过度波动和供应中断。除海湾国家外,俄罗斯已成为欧盟最重要的能源供应伙伴。此外,欧盟加强发展同里海国家、地中海与拉美国家的关系。

(4)印度的资源储备相对贫乏,其中油气资源严重不足,目前自产比例为25%;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生产能满足需求并少量出口,由于煤炭供应相对的保证程度高,工业体系基本上以煤炭为基础。20世纪90年代起,印度政府针对能源消费增长面临的压力以及能源工业存在的问题,对能源政策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制定了长期战略和短期战略。长期战略举措主要包括:①通过鼓励资源勘探和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能源企业,提高油气自给能力;②通过印度政府与石油巨头近年在国外进行大量收购来建设石油战略储备;③扩大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④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通过解除政府对能源行业的管制,对能源行业实施私有化,引入竞争机制等手段,以期提高能源行业的效率,增强能源行业的竞争力;⑤积极推进节能和环保,印度计划在12个高耗能行业中推广节能示范项目,并将出台节能法规以保证节能工作的有效推进;⑥在能源进口方面,通过谋求油气来源的多元化和加强国际合作,保证能源进口的安全度。

2.2能源战略模式选择

纵观主要能源进口国的能源安全战略,发现国际主要能源进口国的能源安全战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一种是欧盟的自主性的区域能源安全模式,主要通过新能源开发和国际间的互利合作谋求区域性的能源供需平衡、长远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以保证欧盟整体的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生活安全;一种是美国的单边主义能源安全模式,这种模式排斥国际多边合作机制,致力于建立以自我为中心的单极世界的能源外交政策。这些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共性特征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是由能源外交战略、运输通道战略、能源多元化战略、能源储备战略、能源节约战略组成的战略体系。

一是能源外交战略。通过国家政府、企业及个

战略与规划

第2

人的一系列对外活动,获得对境外能源资源的使用或开发权,确保从国外获得安全稳定、价格合理的能源供应。能源外交的实现方式有两种:一是冲突与斗争型。如通过武力占领油气资源或资源所属国,实现对生产国进行政治、军事与经济的控制,建立垄断性生产或销售同盟以控制市场等。二是合作参与型。这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方式。如通过与能源出口国建立良好双边关系、签署双边或多边能源合作协议、联合勘探与开发、建立生产或进口联盟以维护市场等。

二是运输通道战略。利用多种手段控制和保护最佳油气运输通道的安全和畅通。对于许多国家而言,掌握可靠的石油运输通道与控制大量石油资源同样重要。影响国际石油运输通道安全的因素很多,政治、外交、军事冲突乃至恐怖活动和有组织的犯罪活动等,都可能切断石油运输通道。因此,美国采取了建立境外军事基地网络来强化对中东地区和16个海上要道的军事控制,确保战时能封锁他国的海上航运和海军力量。其中包括: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和马六甲海峡这些从石油主产区通往西欧、亚洲和美国的重要石油运输通道。日本石油的四分之三来自波斯湾,保护油轮通过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等海上运输安全,对日本至关重要。为此,日本一方面对上述海域有关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开展技术合作,加强双边关系;另一方面,提高海上作战能力,将其空军和海军作战半径外延,以更好地保障海上运输线的安全畅通。

三是能源的多元化战略。各国都是在对本国资源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力争能源来源的多元化。一方面,积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寻求多来源、多途径进口油气资源,尤其是降低对中东地区的依赖度。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多种能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如:许多国家加快天然气、核电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并开始实施以气代油、以氢代油的战略。虽然近年来一些国家开始准备全部退出核电,但是资源贫乏且核电自主能力较强的法国、美国、日本仍然坚持合理安全发展核电的战略。欧洲和美洲国家以及亚洲国家也在积极利用天然气,尽管许多国家同样需要进口天然气,但与石油相比,天然气资源在世界各国比较分散,风险相对要小许多。

四是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国际能源机构的成员国按照统一要求建立本国的石油储备,共同防范国际石油市场可能出现的石油供应中断的危机。自建立战略石油储备20多年来,全球范围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1974年的石油危机。目前,发达国家石油储备的类型、储备方式及管理体制等虽因国情各异而有所不同,但充裕的战略石油储备已成为各国能源政策的基石,在维持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05年全球已经有26个发达国家建立了战略石油储备,2003年末OECD成员国的石油储备天数为90天,美、日、德三国的实际储备规模分别为158天、161天和127天。由于爆发全球性石油危机的可能性在减小,战略石油储备的功能也有所扩大,在有些国家已超出了应对石油供应中断的风险,在抑制油价、稳定市场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五是能源节约战略。在保证能源安全中,各国都将促进节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从源头减少能源消费量,提高同样能源供应量条件下的能源保障度。

3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

3.1确立“自主、开放”型的能源安全模式

目前,我国对世界能源丰富地区的外交实际影响力及海上能源运输线路的军事自卫能力有限,若将我国能源安全建立在提高海外依存度的基础上,其风险很大。借鉴欧盟的能源安全模式,我国应采取“自主、开放”型的能源安全战略模式,走“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综合优化,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的能源安全发展道路。其基本内涵是:

(1)“节约优先、效率为本”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基本国策。根据《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精神,我国将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通过结构优化升级、技术改造、价格和财税政策、健全法律法规等措施,改变当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淡薄的节能观念,在全国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

战略与规划

盛晓萍:21世纪初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

电力技术经济

第19

(下转第18页)

战略与规划

从根本上减少能源资源的无效需求。

(2)“立足国内、开拓海外”体现了“自主、开放”的能源安全战略思路。从我国资源条件看,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有条件立足于主要依靠国内来保障能源需求,把它作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基本方针。通过采取稳步发展石油替代产品,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发展核电等多方面措施,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努力增加国内能源供给,继续保持较高的能源自给水平。从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趋势看,我国存在开拓海外能源供应渠道的机遇。目前,世界还有20%的石油可采资源和40%的天然气可采资源有待发现。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各石油资源国的对外开发政策,促使未来世界石油资源市场呈现新一轮调整和再分配的格局。

(3)

“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综合优化”是构

筑我国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的指导原则。“煤为基础”的含义在于:一是基于我国煤多油少的资源赋存特点,稳定国内能源供应;二是随着煤炭液化、气化技术的进步,煤炭可成为我国油气的替代能源;三是保证电力生产用能的基本需求,通过提高煤转电的比重,变终端煤炭消费为清洁电能的消费,促进环保。“多元发展”主要是能源来源的多元化,重点是电力和油气资源来源的多元化。

电力资源不仅包括煤炭、水力、核能,还包括风力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油气资源的多元化,既考虑国内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又考虑扩大境外合作开发,还要考虑煤制油、电代油、气代油和氢代油等替代资源。油气贸易和储备并举。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贸易体系和石油战略储备体系,有效地增强我国抵御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波动和突发事件对石油供应安全冲击的能力,以防止石油供应中断或价格过高对经济产生的危害。综合优化主要是针对我国跨区域能源流动,强化了煤、电、油、运的内在关联性,需要我国重视能源综合平衡的优化,随着我国高效输电技术的开发应用,我国远距离输电将比运煤更具有经济性优势,以高效能源输送技术应用为核心的能源综合平衡规划将是我国能源安全中必须研究的战略问题。

3.2建立

“三位一体”的能源供应体系根据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要求,必须在建设集

约型能源消费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国内能源勘探开发生产、进口能源供应和国内能源战略储备”三位一体的能源安全供应体系,并具备风险程度低、结构合理、经济高效、储备充足的特点。

国内能源勘探开发供应体系应由煤炭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体系,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多元化生产体系,煤、电、油、运综合优化平衡供应体系三部分组成。以煤炭为主体,建设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多元化生产体系,关键是按照经济、清洁、高效和可持续的原则,提高煤炭的清洁和高效利用,加快核电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努力提高我国石油、天然气的产能。煤、电、油、运综合平衡供应体系建设是保证我国能源区域间平衡的关键因素之一,要坚持“输煤输电并举,输电优先”的原则,依托我国特高压输电骨干网架的建设,重点构建输煤与输电合理配置的能源输送系统。进行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电网规划方案对我国2010~

2020年煤、电、运能源综合平衡的影响分析,按照

特高压规划的经济输电能力,2020年可以弥补铁路运煤的缺口。

进口能源供应是市场采购与直接开发相结合的全方位多渠道供应体系。为实现石油进口方式、来源和运输通道多元化,在适当增加国外石油进口的同时,逐步加大参与海外石油资源勘探开发的力度。为避免勘探风险,以近期购买储量和参与现有油田的开发为主,逐步向新区勘探过渡。按照多元化的原则,在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选择几个重点地区同时推进,建立多元的生产供应基地。建立多方位的石油运输通道,提高来自中亚和俄罗斯的石油进口比例,降低海上运油数量。

能源战略储备体系主要包括石油储备体系、油气安全应急体系和能源技术储备体系。储备应实行“实物储备与产地储备相结合”、“国家为主、分级储备、官民结合”的储备体系。建立由国家直接投资和管理的国家级战略储备,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的、辅以鼓励政策的企业储备等。油气安全应急体系应实行有法律和规则约束的分级预警体系。能源技术储备体系应依托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有

电力技术经济

第19

市场机制来解决的,因此需要建立集中规划和市场决策相结合的发展机制。

4.3业务分拆和机制建设都是市场化改革的手段,

需要协调推进

电力市场化改革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来提高效率,建立市场化的价格和交易机制是促进竞争的手段,实行业务分拆是保证市场公平竞争的手段。但是在业务分拆方面,彻底的结构分拆存在较多障碍:一方面是公司的分拆存在着股东利益和政治利益方面的障碍;另一方面完全分拆有利于市场竞争效率的提高,但同时也造成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孰多孰少,争议很多。从欧盟电力改革的经验来看,欧盟

采取了从财务分离到法律分离的渐进过程,通过放开用户选择权并建立相应的竞争机制来推进市场化改革,可以看到欧盟一些国家发电市场和售电市场还属于寡头垄断市场,但是欧盟各国电力市场化后电力工业效率的提高是实实在在的,竞争机制促进了效率的提高。我国实施电力市场化改革以来,已经实现了厂网分开的业务分拆,但适合新体制和市场化要求的新机制建设明显滞后,未来我国深化电力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加快市场准入、价格和交易机制的建设,而是否进一步进行业务分拆、如何分拆,需要深入论证和分析,而不应作为当前改革的重点。

(责

编/叶运良)

(上接第6页)

计划地开展煤变油、生物制油、清洁核能利用、氢能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我国能源供应体系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奠定基础。

3.3采取配套的战略保障措施

第一,实施统一指导、协调规划、严格监管的管理策略。形成国家对能源战略、能源规划、能源建设、能源政策和能源监管统一配套的管理体制。

第二,实施节能战略,制定节能规划。通过节能战略规划的实施,增强全社会节能意识,制定并推广各行业的节能标准,建立节能激励机制和市场机制,通过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监管手段并举的方式,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三,实施多元化战略。积极开展国际化能源合作,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核能,减少煤炭的污染和对石油的依赖。

第四,实施综合能源规划。将能源运输能力建设纳入国家能源总体规划,按照合理配置资源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施“输煤输电并举,输电优先”的能源运输策略。

第五,实施能源储备战略。首先是建立国家石油储备系统和应急系统,加强企业生产储备能力,通过企业和政府共同的力量提高我国石油储备和应急能力;其次是要长期加大勘探力度,包括对石油以及煤炭的勘探力度,增加资源储备量和经济可开采量,保障我国能源长期持续供给。再次,要发展

石油替代储备。充分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形成煤炭液化等石油替代技术储备,保障紧急状况下的燃油供应。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液化技术已经成为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技术,我国也已经开始引进技术建设该项目。煤炭液化是石油的一种替代燃料,目前大规模生产并不符合我国国情,可将其作为一种石油替代的储备。

第六,实施能源科技创新战略。能源工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不论在能源开发还是在利用方面,技术创新带来的能源发展潜力巨大,这已经被世界各国的经验所证明。因此必须重视技术进步对能源供需的影响,通过技术创新来挖掘能源供应潜力、寻找能源替代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特别是关系到未来能源发展的重大课题的研究,如:新型节能技术、高效发输电技术、核技术、燃气轮机技术、煤汽化、煤液化技术和高效储能技术等,坚持产学研结合,加大能源技术研发投入,推进示范项目,促进技术转化。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全球能源大棋局

[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2]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十一五”电网规划及2020年展望[R].

北京:国家电网公司,2005.

[3]马凯,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N].中国经济导报,2005.

电力政策与改革

(责编/雷体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