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划分方法及空间分布特征_刘盛和

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划分方法及空间分布特征_刘盛和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65卷第10期

2010年10月V ol.65,No.10Oct.,2010收稿日期:2010-04-01;修订日期:2010-07-21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2-YW-3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102);国家科技

支撑计划子课题(2006BAJ11B02-04)[Foundation:Knowledge Innovation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No.KZCX2-YW-322;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0971102;National Key

Technology R&D Program,No.2006BAJ11B02-04]

作者简介:刘盛和(1967-),男,湖南衡阳人,博士,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2420M )。研究方向为城市发展与土地利用。E-mail:liush@https://www.doczj.com/doc/5d8418248.html, 1187-1197页

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划分方法及空间分布特征

刘盛和1,邓羽1,2,胡章1,2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摘要:随着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快速增长和影响日趋深远,各级政府在制订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区

域与城市规划等各类重大决策时,亟需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中国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不同

地域类型。本文在综合比较现有流动人口地域类型划分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考虑

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的复合型指标及其修正方法,并根据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区县的流动人

口数据,运用以上多种划分方法实证研制出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多种划分方案,并进行了

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综合考虑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的复合指标法,可以同时测度区域流动

人口的方向性与活跃度,兼具以上两种单一性指标法的特色和优势,特别是能清晰地分辨出区

域流入人口与流出人口的规模均比较大的平衡型活跃区这种独特类型,具有显著的优势。②进

一步考虑份额指标的修正型复合指标法,能有效地消除因区域人口总量过小或过大而导致流动

人口活跃度被高估或低估的偏差,划分结果更加符合实际。③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空间分

布格局与其自然环境、人口密度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关系密切。中国各类流动人口

活跃区主要分布在位处第三阶梯和大于800mm 等降雨线的东部季风区,其人口密度及经济社

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关键词: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空间分布;复合指标法

1引言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增长迅猛,目前已整体上迈入人口流动性社会。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中国流动人口仅为657万人,占总人口的0.65%;而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时,中国流动人口已分别高达1.21亿人和1.47亿人,占总人口的9.55%和11.26%[1-2]。同时,流动人口具有显著动态性和脆弱性。每当社会上出现突发性重大群体性事件时,如在2003年的SARS 和2009年的H1N1等恶性传染病事件中,流动人口既是极易受到严重伤害的脆弱群体,同时也可能成为最不易控制、并导致产生伤害蔓延的群体。显然,如此规模巨大的流动人口及其空间集疏过程,势必将对集聚的城镇地区和流出的农村地区都产生广泛而强劲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等多方面影响,并迫使中国城镇体系、城乡结构及社会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各级政府在制订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区域与城市规划等各类重大决策时,均亟需以准确、及时的流动人口数据作为科学依据,否则极易出现严重失误。

但是,目前中国仍缺乏对流动人口的系统性动态监测。现状数据主要来自于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极少数城市或部门的不定时专题调查、以及公安部门对暂住人口的登记。前者

65卷

地理学报

的精度相对较好,但经济、社会、时间等成本极为巨大、时效性差;后者的时效性较好、成本相对较低,但受体制、统计方式等因素影响,准确性与可信度较差。国内外学术界已对我国流动人口的特征[3-4]、影响因素与迁移机制[5-9]、管理与对策[10]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与地域类型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由于研究数据的限制,目前为数不多的相关研究成果大多为对省级行政区为基本空间单元的宏观性分析[11-13],缺乏对区县尺度的地域类型研究;多采用净迁入率[14-15]、迁移规模[16]等单一指标作为划分依据,且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综合性与说服力较弱。

为此,本文采用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区县的流动人口数据[17],以区县作为基本空间分析单元,构建了由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所组成的流动人口地域类型划分复合型指标体系及其修正方法,划分出净流入型活跃区、净流出型活跃区、平衡型活跃区和非活跃区等4种不同流动人口地域类型,并且综合分析了不同类型区的空间分布特征,有助于科学地认识我国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的区域差异规律,为各地区、各部门把握流动人口的地域特征、因地制宜地制订有针对性的人口政策,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进主体功能区域的形成提供实践指导;也有助于推进应用该类知识来改进我国流动人口监测方法、为构建基于区域差异类型的中国流动人口快速监测网络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2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划分指标与方法

2.1现有的单一性指标划分方法及优缺点

在国内外已发表的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及地域类型研究成果中,常用的分析变量或划分指标多为单一性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二类:

(1)总量或份额类指标。即某空间单元的流动人口数量(流入人口、流出人口或总流动人口)及其在中国所占份额。例如,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广东省迁入人口为2350万,占中国迁入人口总量的17.5%,是全国迁入人口最多的省份。该方法简单直接,应用广泛,但所包含的信息单一、未考虑区域人口总量的影响。

(2)比率类指标。即某空间单元的流动人口数量(流入人口、流出人口、净流动人口或总流动人口)占该区域总人口的比率,尤其以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这两个指标最为常用,其表

达式分别为:

NM i=I i -O i

P i(1)

GM i=I i +O i

P i(2)

式中:NM i为区域净迁入率,I i为区域流入人口;O i为区域流出人口;P i为区域总人口;GM i为区域总迁移率。

净迁移率指标能清晰地辨识出净流入人口区(流入人口大于流出人口)和净流出人口区(流入人口小于流出人口),并可进一步区分出主要与次要净流入人口区、主要与次要净流出人口区。前者常为东部城镇地区,后者多为中西部的农村地区。不过,该指标不能测度区域流动人口的活跃程度,无法分辨出流入人口与流出人口规模均比较大的流动人口活跃区与流入人口与流出人口规模均比较小的流动人口非活跃区。与此相反,总迁移率能比较准确地测度区域流动人口的活跃程度,辨识出流动人口活跃区与非活跃区,但却无法分辨出区域流动人口的方向或性质,即属于净流入区还是净流出区。

总体来看,虽然现有各种单一性指标各有优势,但由于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复杂多样,既有流入人口远大于流出人口的主要净流入区,如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主要城市群地区,也要流出人口远大于流入人口的主要净流出区,如中西部人口密度较大的农村地区,1188

10期刘盛和等: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划分方法及空间分布特征还有流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都较多的平衡型活跃区,如浙江、江苏的许多较发达的农村地区,更有大量的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都较小的非活跃区,如中西部的一些区位较偏、人口密度较低的农村地区,单一指标很难正确地分辨出流动人口的多样化地域类型,为制订因地制宜的人口政策提供科学依据。2.2复合型指标及类型划分

基于以上分析,同时采用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所构建的复合指标,可以在弥补各自缺陷的同时发挥各自的优势,能同时清晰地测度出区域流动人口的流动方向与活跃程度。

对公式(1)、(2)进行运算推导,发现在以GM 为纵坐标,NM 为横坐标的二维空间中,它们具有公式(5)、(6)和(7)所确定的空间关系。根据公式(5),证明了研究单元的分布区间位于直线NM =GM 与NM =-GM 之间,如图1所示。若研究单元的迁出人口等于0时(O i =0),散点位于直线NM =GM 上;当研究单元的迁入人口等于0时(I i =0),散点位于直线NM =-GM 上;当研究单元的迁入人口与迁出人口相等时(I i =O i ),散点位于纵坐标上。实际上,以上三种特殊情况出现的频数极低,各个研究单元对应的散点可以无限接近三条特殊直线,但是绝大部分均位于两两直线的夹角间。另外,根据指标NM 与GM 的函数关系,可以通过单一指标的取值确定另一指标的数值。

NM i +GM i =2I i P i

≥0(5)NM i -GM i =-2O i i

≤0(6)并且:

{GM i ≥-NM i GM i ≥NM i

(7)如图1所示,在以GM i 为纵坐标,NM i 为横坐标的二维空间中,所有空间单元可以被划

分为4种不同的流动人口地域类型:即净流入活跃区、净流出活跃区、平衡性活跃区和非活跃区等。具体包括二个步骤:①根据理论或经验,确定区域流动人口活跃区与非活跃区的阈值(a ),据此可以划分出流动人口活跃区和非活跃区。即当GM i ≥a 时,属于流动人口活跃区;当GM i

识别流动人口的不同地域类型。

但是复合指标并未考虑各空间单元的各类流动人口占全国的份

额,从而导致出现净迁移率总迁移率这两个指标的值在某些区域被高估或低估等误差,如在各类流动人口与总人口都比较小但比值较大的区域(如西部人口稀少

的区县)被高估,而在各类流动人图1基于复合指标划分法的流动人口地域类型Fig.1The regional types of floating population based on the composite indexes method

GM 1189

65卷地理学报口与总人口都比较大但比值较小的区域(如中部人口大县)则可能被低估。

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根据份额指标,即分区县各类流动人口在全国所占份额,对复合指标进行进一步修正,才能更为准确的反映中国流动人口的地域类型与空间分布特点。具体公式如下所示:

RNM i =ìí???????NM i ×I i ∑i =1I i ×1000()当NM >0NM i ×O i ∑i =1n O i ×1000()当NM <0(8)RGM i =GM i ×I i +O i ∑i =1I i +∑i =1

O i

×1000(9)r a =a ×------RGM i (10)式中:RNM i 和RGM i 分别为空间单元i 修正后的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

------RGM i 为全国平均总迁移率。

显然,根据修正后的复合指标,流动人口地域类型仍被划分为净流入型活跃区、净流出型活跃区、平衡型活跃区和非活跃区等四种类型。只是修改后的区域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所取的阈值也需根据公式(10)进行相应调整。3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划分结果及空间分布特征

3.1数据来源

本文所采用流动人口数据是以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区县数据为基础,并据此推算获得,分析的基本空间单元为区县。将各区县“迁入人口”类中的“本省其他县(市)、市区”和“外省”两项之和作为该区县的流入人口;将各区县的(常住)总人口与户籍人口之差作为该区县的净迁移人口;再将各区县流入人口与净迁移人口之差作为该区县的流出人口。空间数据采用的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100万的分县行政区划图(Albers 等积割圆锥投影)。3.2单一指标法的划分结果与空间分布特征

如图2所示,根据2000年中国各区县净迁移率的大小,采用自然断裂点分类法,划分出主要净流入区、一般净流入区、主要净流出区和一般净流出区等4种流动人口地域类型。其中,净流入区共计933个,包括主要净流入区185个、一般净流入区748个,分别占净流入地总数的20%和80%;净流出区共计1482个,包括主要净流迁出区为329个,一般净流出区1153个,分别占净流出地的22%、78%。主要净流入区和主要净流出区的空间单元数量所占比例不大,但其流入人口、流出人口分别占全国总流入人口、总流出人口总数的64%和40%,分别是中国流动人口的主要集聚目的地和主要来源地。

主要净流入区集中分布在珠三角地区、海峡西岸地区、长三角地区、北京市等东部城市群地区和新疆、内蒙古等部分西北部边陲地区,在东北部和中部分布较少。如图2所示,这些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等西北部边陲地区的主要净流入区,因其空间范围广大而致使其图面效果引人注目,远超出了东部地区的主要净流入区。但实际上,这些分布西北边陲地区的主要净流区大多并非名副其实,其净迁移人口的数量及其在全国所占的份额均不大,只是由于其区域人口稀少而致使净迁移率变得虚高而已。主要净流出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农村地区(如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外围地区)、人口密集的中西部地区,如安徽、河南、湖南、广西、贵州等1190

10期刘盛和等: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划分方法及空间分布特征地区,而在西、北部人口密度较小地区分布较少。

3所示,根据2000年中国各区县总迁移率的大小,采用自然断裂点分类法,划分出高度活跃

区、中度活跃区、低度活跃区和非活跃区等四种流

动人口地域类型,其总体空间格局呈南部、北部活

跃度高而中部、西部活跃度低的特点。流动人口

高度和中度活跃区主要集中分布在长三角至珠三

角的东南沿海地区和自黑龙江至新疆的北部沿边

地带;而流动人口低度活跃区和非活跃区大多分

布在我国中部、西部地区。

另外,比较图2和图3可发现:①图2中的主

要净流入区和主要净流出区在图3中大多也属于

高度或中度活跃区,而其他类型间的对应关系不甚明显。②图3所显示的空间格局特征较图2更为显著、明晰。③这两种单一性分类指标均因西北边陲地区的人口稀少而致使其分类时被高估。3.3复合指标法的划分结果及空间分布特征

为了同时测度出区域流动人口的流动方向与

活跃程度,本文提出构建以区域流动人口总迁移

率(GM)为纵坐标、以区域流动人口净迁移率

(NM)为横坐标的复合指标划分方法。

应用该方法时,首先要确定区分流动人口活跃

区与非活跃区的阈值(a )。国际经验认为,当区域

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时即已整体上

迈入人口流动性社会[18-21]。同时根据第五次人口

普查数据,2000年我国流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比重为9.55%。据此,本文确定复合指标中区分

流动人口活跃区与非活跃区的阈值(a )为10%,

并进一步划分出净流入型活跃区、净流出型活跃区、平衡型活跃区和非活跃区等四种不同的流动人口地域类型,具体结果如表1和图4所示。比较复合指标法与单一指标法的划分结果即图4与图2与图3,可以发现:①非活跃区主要分

布在我国中部、西部地区,而各类活跃区则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和北部沿边地带,与基于总迁移率的划分结果(图3)类似。②净流入型活跃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城市群地区和西北边陲的部分地区,净流出型活跃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农村地区和人口密集的中西部地区,分别与基于净迁移率指标所划分出的主要净流入区和主要净流出区(图2)相类似。③平衡型活跃区是该方案的特色,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广东等东部发达城市群外围或农村地区和东北、北部边陲部分地区,它们在基于净迁移率指标的划分结果(图2)中大多属于一般净流入区或一般净流出区,但在基于总迁移率指标的划分结果(图3)中大多属于高度或中度活跃区,因为该类型区的流动人口和流出人口的规模均比较大,相抵之后的净迁移率一般较少,但相加的总迁移率却较高。

显然,综合考虑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的复合指标法,可以同时测度流动人口的方向性与活跃度,兼具以上两种单一性指标法的特色和优势,并能清晰地分辨出区域流入人口与流出图22000年基于净迁移率的中国流动人口地域

类型分布图Fig.2The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types of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based on index of net migration rate (NM)in 2000图32000年基于总迁移率的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分布图Fig.3The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types of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based on index of gross migration

rate (GM)in 20001191

65卷

地理学报人口规模均比较大的平衡型活跃区这种独特

地域类型,具有显著的优势。但是,图4与图2

和图3一样,西北边陲地区因区域总人口基数

过低而导致类型高估的误差仍未得到解决。3.4修正型复合指标法的划分结果及空间

分布特征

为此,修正型复合指标采用将各区县的各

类流动人口在全国所占份额作为权重,对复合

指标进行进一步修正。根据公式(10),区分流

动人口活跃区与非活跃区的阈值经修正后由

原来的10%调整为4%(表2、图5)。

比较表1与表2、图4与图5,可以清晰地

看出修正型复合指标法划分结果及空间格局

与之前发生了如下显著变化:(1)净流入型活跃区的空间单元个数虽然变化不大,但其总体分布格局已发生显著变

化,原来的西北边陲集中分布地带在修改后已被大幅缩减,而东部沿海地区增加较多。如表3所示,经修正后,净流入型活跃区由原来的185个增加至191个。其中:142个未发生变化;但有43个区县单元修正后变为非活跃区(38个)和平衡型活跃区(5个),它们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西北边陲地带,因为其流人口在全国所占份额极小;另有49个区县单元由原来的平衡型活跃区(40个)或非活跃区(9个)新增为净流入型活跃区,它们主要来自于长三角地区和山东半岛重要沿海城市地区,因为其流入人口在全国所占份额较大。

(2)净流出型活跃区的空间单元个数有所增加,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变化不大,但在中西部人口稠密农村地区增加较多。如表3所示,经修正后,净流出型活跃区由原来的329个增加至382个。其中:258个未发生变化;但有71个区县单元修正后变为非活跃区(70个)和平衡型活跃区(1个),它们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因为其流出人口在全国所占份额较小;另有124个区县单元由原来的平衡型活跃区(90个)或非活跃区(34个)新增为净流出型活跃

区,它们主要来自于河南、安徽、湘赣交界处和西部的四川丘陵区等人口密度较高的中西部表1基于复合型指标的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

Tab.1Regional types of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based on the composite indexes method

流入人口 (万人) 流出人口 (万人) 区域类型 指标 个数 (%)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净迁移人口 (万人) 分布范围 

净流入型 活跃区 GM > 10% NM > 10% 185 (8%) 5244.83 64.45 394.56 5.35 4850.27 东部的珠三角、长三角、北京

市等城市群地区,西北边陲的

新疆、内蒙古地区等部分地区 净流出型 活跃区 GM > 10% NM < -10% 329 (14%) 226.64 2.78 2891.02 39.24 -2664.38 东部的农村地区;人口密集的

中西部地区,如安徽、河南、

湖南、广西、贵州及晋冀蒙交

界处等 平衡型 活跃区 GM > 10% -10%≤NM ≤10% 461 (19%) 1373.62 16.88 1808.03 24.54 -434.41 浙江、福建、广东等东部发达

城市群外围或农村地区,东

北、北部边陲地区 非活跃区 GM≤10% 1440 (60%) 1292.89 15.89 2274.47 30.87 -981.58 广大的中部地区,西部的四

川、重庆、云南、西藏等地区,

东部的山东、河北、江苏北部

等地区、东北部的吉林、辽宁

等地区

图4基于复合指标的流动人口地域类型分布图Fig.4Spatial patterns of regional types of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based on the composite index method 1192

10期刘盛和等: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划分方法及空间分布特征

农村地区,因为其流出人口在全国所占份

额较大。

(3)平衡型活跃区空间单元个数大幅

减少,尤其是西部人口密度较低地区缩减

严重,总体分布格局发生多样性变化。如

表3所示,经修正后,平衡型活跃区由原

来的461个减少至141个,缩减约69%。

其中:124个未发生变化;但有40个区县

单元修正后变为净流入型活跃区,主要分

布在珠三角城市群外围地区;有90个变

为净流出型活跃区,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城

市群外围地区;有207个变为非活跃区,

主要分布在西部人口密度较低地区。另

有16个区县单元由原来的净流入型活跃

区(5个)或非活跃区(11个)新增为平衡型活跃区。(4)非活跃区的数量有所增加,但空

间分布格局总体变化不大。如表3所示,

经修正后,非活跃区由原来的1440个增加至1701个,增长约18%。其中:1386个未发生变化;新增加的261个非活跃区空间单元,主要是来自于西部人口密度较低地区,因其各类流动人口在全国所占份额较少,由原来的各类活跃区经修正后变为非活跃区。

表2基于修正型复合型指标的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

Tab.2Regional types of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based on the modified composite indexes method 流入人口 (万人) 流出人口 (万人) 区域类型 

指标 个数 (%)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净迁移人口 (万人) 主要分布范围 净流入型 

活跃区 

RGM > 4% RNM > 4% 191 (8%) 5725.83 70.36 568.22 7.71 5157.61 东部的珠三角、长三角、北京市等城市群地区 净流出型 

活跃区 RGM > 4% RNM < -4% 382 (16%) 451.52 5.55 3709.37 50.34 -3257.85 

东部的农村地区;人口密集的中西部地区,如安徽、河南、湖南、广西、贵州及晋冀蒙交界处等 平衡型 活跃区 

RGM > 4% -4%≤NM ≤4% 

141 (6%) 

612.82 7.53 595.24 8.08 17.58 浙江、福建、广东等东部发达城市群外围或农村地区。 非活跃区 RGM≤4% 1701 (70%) 1347.83 16.56 2495.24 33.87 -1147.41 广大的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的山东、河北、江苏北部等地区、东北部的吉林、辽宁

等地区 

 图5基于修正型复合指标的流动人口地域类型分布图Fig.5Spatial patterns of regional types of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based on the modified composite index method 修正型复合指标法 复合指标法 

净流入型活跃区 净流出型活跃区 平衡型活跃区 非活跃区 总计 净流入型活跃区 

142 - 5 38 185 净流出型活跃区 

- 258 1 70 329 平衡型活跃区 

 40 90 124 207 461 非活跃区 

9 

 34 11 1386 1440 

表3复合指标修正前后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空间分布变化

Tab.3The changing spatial patterns of regional types of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based on the composite indexes method and its modified version

1193

65卷

地理学报总体来看,经修正后,原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北部边陲地带的各类流动人口活跃区(以净流入型活跃区和平衡型活跃区为主)已大幅缩减,有效消除了因区域人口总量较少而导致流动人口活跃度被高估的偏差;同时,不少中西部人口密度较高的农村地区由非活跃区修正为净流出活跃区,有效消除了因区域人口总量较大而导致流动人口活跃度被低估的偏差,据此而划分的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空间分布格局也更加符合实际。

4与区域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分析

4.1自然环境区域差异在总体上奠定我国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和长期态势

中国的自然环境背景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可划分为以丘陵和平原为主的东部季风区、以高山分割的盆地和高原为主的西北干旱区和以高原和高大山系为主的青藏高寒区,并由此在总体上奠定我国人口分布、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和长期态势。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早在1935年所发现以爱辉(黑河)—腾冲直线为界的“胡焕庸线”,即是由年降雨量400mm 等值线和中国地形第二级台阶综合作用的结果,经历次人口普查数据验证至今有效[22]。

如表4所示,中国流动人口各类活跃区主要分布在位处第三阶梯和大于800mm 等降雨线的东部季风区。第三级阶梯集中了74%的各类流动人口活跃区(529个)、全国53.61%的流出人口和全国69%的流入人口。在大于800等降雨线区域,集中了72%的各类流动人口活跃区(512个)、全国56.45%的流出人口和全国63.41%的流入人口。4.2非活跃区与净流出型活跃区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净流入型活跃区和平衡型活跃区相

对较高

图6为不同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区县的人口密度分布频度图。从中可以看出,非活跃区和净流出区的人口密度主要集中分布在0~500人/km 2的低值区,其分布频度远大于其它两种类型,并且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其分布频度急剧衰减,在大于1500人/km 2的高值区的分布频度已减少为0。净流入型活跃区和平衡型活跃区的人口密度分布频度虽然也是在低值区相对较高,但是它们随着人口密度增加的衰减比较平缓,分布范围较广,在中、高值区仍有一定数量的分布,这反映净流入型活跃区和平衡型活跃区的人口密度相对较高。4.3非活跃区与净流出型活跃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而净流入型活跃区和平衡性活

跃区相对较高

本文以人均GDP (即区域GDP 与常住总人口之比)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分属于不同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所有区县人均GDP 的分布频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图7)。非活跃区和净流出型活跃区大多集中分布在人均GDP 小于4000元/人的低值区,尤以非活跃区为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平衡型活跃区和净流入型活跃区人均GDP 的分布频度相对均匀,在低值区虽也有较高的分布频度,但显著地低于非活跃区和净流出型活跃区,并且在中高值区也有

表4不同自然地理类型区的流动人口地域类型分布特征

Tab.4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types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different natural geographical regions in China

空间单元个数 自然地理类型区 净流出型 活跃区 净流入型 活跃区 平衡型 活跃区 

非活跃区 三类活跃区流出 人口占总流出 人口比重 (%) 三类活跃区流入 

人口占总流入 

人口比重 (%) 全国 382 

191 141 1701 100 100 第三阶梯 282 

139 108 799 53.61 69.00 第二阶梯 99 

 48 32 736 12.19 12.58 三大地势 阶梯 第一阶梯 1 4 0 167 0.15 0.75 800 mm等降雨线 315 119 78 761 56.45 63.41 

等降雨线 1194

10期刘盛和等: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划分方法及空间分布特征相当比例的分布。这说明区域经济

社会发展阶段或水平与流动人口活

跃程度及区域类型存在较密切的关

系。当区域经济社会水平较低时,如

人均GDP 小于4000元/人时,其新增

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对流动人口的吸

引力较低,大多属于流动人口非活跃

区或净迁出区;当区域经济社会水平

相对较高时,其新增投资和就业机会

也相对较多,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较

大,流动人活跃程度较高。5结论与讨论(1)综合考虑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的复合指标法,可以同时测度区域流动人口的方向性与活跃度,兼具

以上两种单一性指标法的特色和优势,特别是能清晰地分辨出区域流入人口与流出人口规模均比较大的平衡型活跃区这种独特类型,具有显著的优势。以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区县数据为基础的实证分析表

明,中国流动人口活跃区主要集中

分布在东南沿海和北部沿边地带,

而非活跃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中部、

西部地区。其中,净流入型活跃区

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城市群地区和西

北边陲的部分地区,净流出型活跃

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农村地区和人

口密集的中西部地区,而采用净迁移

率或总迁移率等单一性指标所无法分辨的平衡型活跃区,则主要分布在

浙江、福建、广东等东部发达城市群外围或农村地区和东北、北部边陲部分地区。

(2)以各空间研究单元的各类流动人口在全国所占的份额作为权重的修正型复合指标法,能有效地消除因区域人口总量过小或过大而导致流动人口活跃度被高估或低估的偏差,划分结果更加符合实际。实证分析表明,对复合指标修正后,原分布在中国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北部边陲地带的各类流动人口活跃区(以净流入型活跃区和平衡型活跃区为主)已大幅缩减,原来的北部流动人口活跃带已不复存在;东部沿海的净流入活跃区有所增加;不少中西部人口稠密的农村地区由非活跃区修正为净流出型活跃区。显然,根据修正型复合指标法所划分的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空间分布格局更加符合中国实际情况,有效地消除了因区域人口总量过小或过大而导致流动人口活跃度被高估或低估的偏差。

(3)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其自然环境、人口密度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关系密切。总体来看,中国各类流动人口活跃区主要分布在位处第三阶梯图6不同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人口密度分布频率图Fig.6Distribution frequencies of population density of different regional types of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人口密度 (100人/km2) 

 率 净迁出型人口流动活跃区 平衡型人口流动活跃区 净迁入型人口流动活跃区 人口流动缓慢区 

图7不同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人均GDP 分布频率图Fig.7Distribution frequencies of GDP per capita of different regional

types of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人均GDP (元/人) 频 率

 净迁出型人口流动活跃区 平衡型人口流动活跃区 净迁入型人口流动活跃区 人口流动缓慢区 

频率频率1195

地理学报

65卷1196

和大于800mm等降雨线的东部季风区,非活跃区和净流出型活跃区的人口密度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而净流入型活跃区和平衡型活跃区则相对较高。

总体来看,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和方案比较,证实综合考虑份额指标、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的修正型复合指标法能有效地识别出我国流动人口的区域差异,所划分的流动人口地域类型及空间分布格局比较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同时,也必须注意,本文所划分出的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及空间分布格局仅仅是依据2000年一个时间点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应用于制订区域人口政策或流动人口监测网络布局时,需要根据新一轮人口普查数据对划区方案进行更新与调整。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Population Census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Population Statistics Department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China's

1990Census Data(a total of4books).Beijing:China Statistics Press,1993:1-21,72,502,513.[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共4册).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1-21,72,502,513.]

[2]Population Census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Divis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Population and Social Statistics.China2000Census Data(a total of3books).Beijing:China Statistics Press,2002:1797, 1889,1898.[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共3册).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1797,1889,1898.]

[3]Zuo Xuejin,Zhang Henian,Yang Xin.Research on the Status and Management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ities.Chinese

Population in Transition.Beijing:China Statistics Press,337-359.[左学金,张鹤年,杨昕.城市流动人口的现状与管理方法研究.转型期的中国人口.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337-359.]

[4]Chen Tianhui,Liu Shenghe.Research summary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9,37

(30):14940-14942,14948.[陈天惠,刘盛和.我国人口流动研究综述.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940-14942,

14948.]

[5]Gu Chaolin,Cai Jianming,Zhang Wei et al.Research on the migration law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ese large and

medium cities.Acta Geographica Sinica,1999,54(3):205-213.[顾朝林,蔡建明,张伟等.中国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规律研究.地理学报,1999,54(3):205-213.]

[6]Yao Huasong,Xu Xueqiang,Xue Desheng.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hinese floating population.Urban Problems,2008,

(6):69-76.[姚华松,许学强,薛德升.中国流动人口研究进展.城市问题,2008,(6):69-76.]

[7]Cai Fang.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the causes,trends and policies of floating.China Population Science,1995,(6):8-16.

[蔡昉.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成因、趋势与政策.中国人口科学,1995,(6):8-16.]

[8]Zhang Qingwu.History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loating population.Population and the

Economy,1991,(6):13-19.[张庆五.中国流动人口发展的历程与对策.人口与经济,1991,(6):13-19.]

[9]Ding Jun.The analysis of the blocks of Rural-urban migration system in coastal areas.Urban Problems,1993,(2):21-24.

[丁军.沿海地区城乡人口流动制度屏障分析.城市问题,1993,(2):21-24.]

[10]Li Mengbai,Hu Xin et al.The Influence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loating Popul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Big Cities.

Beijing.Economic Press,1991.[李梦白,胡欣等.流动人口对大城市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北京:经济出版社,1991.] [11]Ding Jinhong,Liu Zhenyu,Cheng Danming et al.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flow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opulation migration.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5,60(1):106-114.[丁金宏,刘振宇,程丹明等.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与流场特征.地理学报,2005,60(1):106-114.]

[12]Zheng Xinzhen,Yang Xianghua.The Situation Analysis of Chinese Inter-Provincial Population Migration:Chinese

Population in Transition.Beijing:China Statistics Press:444-463.[郑锌桢,杨香花.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动态势分析:转型期的中国人口.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444-463.]

[13]Liu Yu.The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floating population.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8,18(1):139-145.[刘玉.中国流动人口的时空特征及其发展态势.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1):139-145.]

[14]Lu Qi,Wang Guoxia,Yang Chunyue et al.Several explanations about distribu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1990and2000).Geographical Research,2006,25(5):765-776.[鲁奇,王国霞,杨春悦等.流动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若干解释(1990、2000).地理研究,2006,25(5):765-776.]

[15]Lu Qi,Wu Peilin,Lu Lixin et al.Floating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Beijing.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4,60(5):851-862.[鲁奇,吴佩林,鲁礼新等.北京流动人口特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区域差异.地理学报,2004,60(5):851-862.]

10期刘盛和等: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划分方法及空间分布特征

1197 [16]Zhu Chuangeng,Gu Chaolin,Ma Ronghua et al.The influence essential factor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floating population.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1,56(5):550-562.[朱传耿,顾朝林,马荣华等.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地理学报,2001,56(5):550-562.]

[17]Population Census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Population Statistics Department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China's

2000Census Data at County Level.Beijing:China Statistics Press,2003.[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2000人口普查分县资料.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18]Huw Jones.Population Geography.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1990.

[19]Caroline B Brettell,James F Hollifeld.Migration Theory:Talking across Disciplines.New York:Routledge,2000.

[20]Chan Kam Wing.Fundamentals of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policy.The China Review,2010,10(1):63-94.

[21]Suzanne Davies Withers.Population geography//Zeng Y.Demography.UNESCO-EOLSS,2010.

[22]Liu Shenghe,Jiang Fang,Zhang Qing.Urbanization in China:Regional diversity and policies fo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Population Research,2007,31(3):7-19.[刘盛和,蒋方,张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协调发展对策.人口研究,2007,31(3):7-19.]

Research on Classification Methods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Regional Types of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LIU Shenghe1,DENG Yu1,2,HU Zhang1,2

(1.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100101,China;

2.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increase of the number and influence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it is urgent to understand the regional types of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their spatial characteristics.After reviewing the current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regional types of floating popula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composite-index method and its further modification method consisting of two indexes simultaneously:the net migration rate and gross migration rate.Further,those methods are empirically tested by using China's2000Census data at county level.The results show:(1)The composite-indexes method is much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single-index method because it can measure the migration direction and scale of floating simultaneously and in particular it can identify the unique regional types of floating population with large-scale immigration and emigration.(2)The modified composite-indexes method,by using the share of a region's certain type of floating population to the total in China as weight, can effectively correct the over-or under-estimated error due to the rather large or small total population of a region.(3)The spatial patterns of different regional types of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ir natural environment,population density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The three active regional types of floating population are mainly located in the eastern China with lower elevation,more than800mm precipitation,rather than in the region with higher population dens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Key words:China;floating population;regional types;spatial patterns;composite-index metho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