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13

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13

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13
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13

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侧支;评估;建议

执笔者(按姓氏拼音顺序):黄家星,林文华,刘丽萍,濮月华,谭泽峰,徐安定

通信作者

王拥军

y o n g j u n w a n g 1962@https://www.doczj.com/doc/5f8392805.html,

缺血性卒中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

见疾病,目前被证实有效的治疗方法依然有限,仅包括超早期血管再通和早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而由于治疗时间窗的严格限制,超过90%的患者因为不能及时赶到医院而丧失从超早期血管再通中获益的机会[1]。

近年研究发现良好的侧支循环可减少梗死灶容积、改善预后,减低复发风险[2-5]。

此外,准确而完整地评估侧支循环可能是决定缺血性卒中个体化治疗的前提条件之一[6]。

目前国内对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关注度及其临床意义理解不足,在评估方法、标准和干预措施上也缺乏统一的认识。为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组织

国内部分脑血管病专家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就上述核心问题达成共识,以期促进国内同行对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的关注及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

1 概述

1.1 定义 侧支是指连接邻近树状动脉群的动脉血管结构,存在于大多数组织中,通过改变血流路径而达到对闭塞血管供血区提供逆向血流灌注的作用。脑侧支循环是指当大脑的供血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血流通过其他血管(侧支或新形成的血管吻合)到达缺血区,从而使缺血组织得到不同程度的灌注代偿[5]。它是决定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最终梗死体积和缺血半暗带的主要因素。

1.2 脑侧支循环的代偿机制 人类脑侧支循环

代偿一般通过三级侧支循环途径来建立[5]。

一级侧支循环指通过Willis环的血流代偿。它作为最重要的代偿途径,可迅速使左右大脑半球及前后循环的血流相互沟通。二级侧支代偿指通过眼动脉、软脑膜吻合支以及其他相对较小的侧支与侧支吻合支之间实现的血流代偿。三级侧支循环属于新生血管,部分病例在缺血后一段时间才可以形成。

脑血管狭窄/闭塞发生后,侧支循环代偿随之开始建立或开放,以尽可能满足脑的血液供应,但不同个体、不同状况下差异较大。一般情况下,一级侧支循环代偿起主要作用,如果依然不能满足灌注需求,二级侧支循环随即开放,如颅内外动脉之间开放的侧支通过软脑膜动脉的代偿途径等[7]。

而三级侧支循环代偿因为需要血管新生,所以需在缺血数天后才能完全建立血流代偿。1.3 影响脑侧支循环的因素

(1)血管变异性:侧支循环的结构完整性是发挥其一级和二级侧支循环代偿能力的重要前提,尤其是Willis环,而普通人群中Willis环的完整率仅为42%~52%[8]。

(2)危险因素:高龄、持续血压增高、高脂血症和血糖增高会使血管调节能力和内皮功能下降,从而导致三级侧支循环代偿的建立能力下降[9-11]。

(3)其他:侧支循环血管管径大小和压力梯度对侧支循环代偿有重要影响,一般认为Willis环管径<1 mm,其代偿能力不良,但依

·指南与共识·

然有一定的代偿作用[12-13];狭窄程度越重,狭窄发生速度越慢,侧支循环越好[5,14];脑长期低灌注,可导致多种促血管生长因子浓度增加,进而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和侧支循环建立[15]。

1.4 脑侧支循环与微循环的区别与联系 脑微循环是与脑侧支循环完全不同的概念,是指外径在300 μm(内径100 μm)以内的血管系统,即毛细血管及其连接的微动脉及微静脉[15]。生理状况下,大脑约有20%的微循环是开放的,每30~60 s开放一次。病理状态下,可以通过一些干预措施来增加微循环的开放,从而改善脑组织灌注。脑缺血时首先出现微循环障碍,此时缺血瀑布机制启动,最后引起神经细胞损伤。微循环结构和功能是否完整,对整个脑血供重建至关重要。侧支循环的改善可带来微循环灌注的改善,保护微循环结构和功能。一方面直接通过增加梗死区微循环的灌注,并提高微循环结构的缺血耐受,从而减轻微循环障碍;另一方面可使干预药物最大限度地抵达缺血区,提高治疗效果。

2 临床意义

2.1 预后评估 接受溶栓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研究显示,Willis环结构完整者更容易获得早期神经功能的改善和3个月的生活自理的机会,是3个月较好的功能结局的独立预测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2.32,P=0.01][2],而软脑膜侧枝代偿较好的患者接受溶栓后有更好的疗效[3]。对于颅内或颈部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显示有侧支循环者的预后明显优于无侧支循环者[3]。华法林和阿司匹林治疗症状性颅内狭窄疾病(Warfarin-Aspirin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Disease,WASID)研究资料也发现,侧支循环的程度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供血区内发生卒中事件的独立预测因

素[4]。在急性前循环闭塞的患者中,侧支循环[应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评价的区域软脑膜评分(regional Leptomeningeal Score,rLMC)]与90 d功能预后密切相关,侧支循环越好,临床结局越好[5]。

2.2 疗效评估 在评估血管内治疗的疗效方面,Bang等发现DSA显示的侧支循环的程度可帮助进行血管内治疗决策。在222例接受血管内治疗[包括动脉内溶栓和(或)机械取栓]的急性脑缺血患者中,治疗前侧支循环非常好、较好、较差[神经介入和治疗神经放射学会/介入放射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and Therapeutic Neuroradiology/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ASITN/SIR)侧枝血流分级评分分别为4分,2~3分,0~1分]的患者中,血管再通率分别为41.5%、25.2%和14.1%。而且,血管再通后,侧支循环较差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梗死体积的扩大[16]。Marc等[17]运用基于CTA的软脑膜侧支评分对61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患者进行评估,发现具有较好的软脑膜侧支循环的患者接受动脉内治疗的时间窗可适当延长。

2.3 风险预后评估 在评估出血转化风险方面,侧支循环的程度是血管内治疗血管再通后出血转化的较强的影响因素[OR=2.66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63~6.113,P=0.021][18]。在Willis环不完整的患者中,症状性颅内出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增加≥4分]的比例比Willis环完整组高3倍[2]。同时,侧支循环也是动脉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因素[19]。

专家共识性意见

侧支循环是评估缺血性卒中临床结局的重要预测指标,是影响治疗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推荐尽可能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全面的

侧支循环评估。

3 侧支循环评估方法

3.1 一级侧支(Willis环) 目前普遍使用的评估方法包括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 ple r,TCD)、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和DSA,各有优势和不足。国际上多数临床研究仍使用DSA作为判断Willis环完整性的金标准。然而,DSA为有创性检查,费用较高,临床使用率较低,而且注射对比剂的剂量和压力的差异可影响远端血管的显示。此外,结合无创的影像技术可以形成互补,同时对预测预后发挥重要作用[20]。

TCD在评估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时是一个可靠的工具,其评估前交通动脉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后交通动脉[21]。经颅彩色双功能超声(transcranial color-coded duplex sonography,TCCD)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显示脑实质和颅内血管结构实时情况的无创性技术。由于它可显示小动脉分支和静脉结构,因此与传统TCD相比,能更准确地显示血管解剖结构[22]。对比增强TCCD可增加检查的敏感性。这些检查无创、便捷、廉价,可用于人群筛查或基层医院初步诊断,其主要缺陷是由于颅骨肥厚导致经颞超声束穿透不充分及检查结果易受到操作者的主观影响等。

CTA在评估Willis环的解剖变异时准确性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大于90%),但在描述发育不良的结构时存在一定局限性(敏感性52.6%,特异性98.2%)[23]。

MRA是探测Willis环解剖结构敏感性较高的技术。在MRA原始图像上,最小显示血管直径1 mm,而最大密度投影方法较原始图像特异性更高[24]。研究显示,MRA评估前交通动脉的敏感性为89.2%,评估后交通动脉的敏感性为81.3%[25]。

3.2 二级、三级侧支的评估方法 二级、三级侧支的直观评估方法包括TCD、CTA、MRA 和DSA,目前仍以DSA作为二级、三级侧支评估的金标准。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分辨率有限,妨碍了其对软脑膜侧支和其他二级侧支的评估[24]。CTA原始图像可获得关于侧支循环的有价值信息,但一项系统回顾的结果显示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26]。与原始图像相比CTA后处理图像能提供更多信息。MRA速度编码在图像采集时允许在三个垂直平面上进行血流敏感成像,由于受到解剖分辨率的限制,只能用于Willis环近端血管的评价[27]。

间接评估方法包括:TCD血流储备功能测定、氙增强CT、单光子发射CT、正电子成像术、CT灌注、MR灌注及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这些技术通过评估脑血流状态间接提供侧支循环的信息。然而当父级动脉闭塞时,维持灌注的动脉来源是无法证实的。在灌注的相关研究中,动脉血流的通过时间延长通常提示存在侧支血供。

运用TCD对脑血流储备功能的测定可提供自动调节和侧支循环状态的信息。血管扩张刺激方法包括:二氧化碳吸入、乙酰唑胺注射和窒息[28]。这些血管扩张刺激方法可对血流动力学产生不同程度影响,每种方法都存在一定风险[29-30]。其理论依据是,血流储备功能受损与侧支循环的程度存在相关性。但是TCD的操作和解释主观变异性较大,且其诊断的可靠性仍不太理想[31]。

更细微的研究发现,在CT和MRI平扫图像中血管增强影的出现也可代表侧支血流[32],且这种征象可能持续到缺血发作后数周。磁共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上血管高信号为另外一个提示侧支血流的间接征象。虽然这些侧支循环的间接征象可存在于多种影像技术中,

但仅有一部分可准确地提示侧支循环的存在。

3.3 侧支循环评估分级及描述 侧支循环的常用评估分级为ASITN/SIR血流分级系统[33],此方法为基于DSA的评估方法,具体为:0级:没有侧支血流到缺血区域;1级:缓慢的侧支血流到缺血周边区域,伴持续的灌注缺陷;2级:快速的侧支血流到缺血周边区域,伴持续的灌注缺陷,仅有部分到缺血区域;3级:静脉晚期可见缓慢但是完全的血流到缺血区域;4级:通过逆行灌注血流快速而完全的灌注到整个缺血区域。

另外,还有基于CTA的rLMC评分[4]和软脑膜侧支评分(Pial Collateral Score)[5]。rLMC 评分基于对软脑膜动脉和豆纹动脉的分级(0分:无;1分:较少;2分:等于或多于对侧相应区域),评估的区域包括:6个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区域(M1-6)及大脑前动脉区域和底节区。外侧沟的软脑膜动脉评分为0、2或4。软脑膜侧支评分基于在延迟血管造影图像上闭塞动脉支配区内血管的逆行对比模糊效应。侧支循环的分级如下:

1分:闭塞血管的远端部分有侧支循环重建(例如:若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则M1闭塞远端的部分被重建);2分:侧支重建血管出现在与闭塞血管相邻的近端部分(例如:若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血流重建出现在M2近端);3分:侧支重建血管出现在与闭塞血管相邻的远端部分(例如:如果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重建血管与M2段远端相连);4分:侧支重建血管出现在闭塞血管两段远端(例如:如果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侧支重建血管与M3段的分支相连);5分:闭塞血管支配区无或仅有较少的侧支血管重建。

专家共识性意见

(1)TCD或TCCD可用于对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初步的评估与诊断。

(2)各级侧支循环评价的金标准为DSA,在不适于或无条件进行此项检查情况下,CTA 可用于评估软脑膜侧支,M R A可用于评估Willis环。

(3)目前,针对各项检查的优劣及检查时机与侧支循环的状况的关系,仍缺乏大规模的对照研究。

4 增加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干预措施

4.1 直接干预性措施:颅外-颅内动脉搭桥术 颅外-颅内动脉搭桥术始于1969年Yasargil 等[34]将颞浅动脉与大脑中动脉吻合。但早期的随机临床试验未能显示搭桥手术优于药物治疗[35],失败原因之一被认为是缺少血流动力学和侧支循环的评估。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圣路易斯颈动脉闭塞研究(St Louis Carotid Occlusion Study,STLCOS)利用定量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通过氧摄取指数评价脑侧支循环及灌注。接受药物治疗的症状性颈动脉闭塞患者,脑灌注差的患者(即氧摄取指数增高)相对脑灌注好的患者有较高的卒中复发风险[36]。基于STLCOS,研究颅内外动脉搭桥术的颈动脉闭塞研究(The Carotid Occlusion Surgery Study,COSS)将高危患者(闭塞颈动脉大脑半球同侧与对侧的氧摄取指数比值高于1.13)进行随机分组[37]。计划入组372例患者的COSS实验在入组195例后提前结束,原因是手术组两年的同侧卒中复发率无异于药物对照组,但亚组分析发现手术组术后的两侧大脑半球氧摄取指数比值有显著改善[38]。另一大型临床试验为日本颅外-颅内动脉搭桥实验(Japanese EC-IC bypass Trial,JET),用基线脑血流及脑血流对扩血管药的反应来选择患者,尽管实验中期报道手术组的卒中复发率低于药物组,但未有数据报道其最终结果[39-40]。尽管颅外-颅内动脉搭桥术术后的脑血流证实有所改善,但其是否长期有效仍

需进一步研究,如何选择合适的患者可能是获得显著疗效的关键。

4.2 间接干预措施

4.2.1 体外反搏术 体外反搏(ex t er n a l counterpulsation,ECP)是一种类似于主动脉气囊泵的无创性的新方法。体外反搏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Soroff博士和Birtwell 博士创立的[41]。现代流行的带气囊的体外反搏系统是在1983年由中国科学家研制的,称为改良体外反搏术(e n h a nc e d ex t er n a l counterpulsation,EECP)[42]。EECP有三对气囊分别绑在患者的小腿、大腿及臀部,系统启动是由患者的心电导联触发的,在心脏舒张早期向气囊充入250~300 mmHg气体,充气向下肢血管床加压且充气由肢体远端向近端有序进行以促进静脉血回流,在心脏收缩期前放气,减少心脏的后负荷。舒张早期有序的气囊充气可使血液由下肢向主动脉转移,同时产生一个逆行的压力波增加舒张期血压及平均动脉压。舒张末期的放气取消之前外加的压力,提供较空的下肢血管床以接受收缩期的心脏输出,减少外周血管阻力。ECP能提高心输出量,增加体内重要器官的血流,如大脑、肾脏、肝脏及心肌[43-46]。

国内有学者研究发现通过上肢缺血预适应技术增加颅内血流灌注后能显著降低一年卒中复发率(由26.7%降至7.9%)[47]。

NeuroFlo导管是一个有两个可充气气囊的导管系统,气囊放置在降主动脉,分别位于肾动脉上方及下方。充气的气囊部分阻断主动脉,增加脑血流。大型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NeuroFlo技术对缺血性卒中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Safety and Efficacy of NeuroFlo Technology in Ischemic Stroke,SENTIS)表明NeuroFlo治疗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是安全的,亚组分析提示尤其在发病后6 h内,中等程度神经系统功能损伤(NIHSS为

8~14分),年龄高于70岁的人群临床效果较显著[48-49]。但SENTIS研究的主要终点事件在两组中没有显著差异,同时在操作上对NeuroFlo 技术有一定要求,所以在临床选择上需要谨慎。

4.2.2 升高系统血压 脑自主调节机制是脑血流的主要调节机制之一。当平均动脉压处于50~150 mmHg,在脑自主调控下可保持脑血流相对稳定。但在缺血性卒中患者,大脑自主调节机制受损,脑血流随系统血压的变化而改变,因而适当升高血压(不导致恶性高血压的情况下)可增加脑血流,开放侧支循环,提高脑灌注[50-52]。临床试验表明急性卒中升高系统血压是相对安全的,且能有效改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改善预后[53-54]。血管升压剂的临床效果在具有颅内或颅外血管狭窄患者更加明显[55]。一般应用的血管升压剂包括脱氧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其中脱氧肾上腺素是临床证据最多的升压药,它选择性作用于α

1

受体,脑血管收缩和快速性心律失常等副作用较少。

升高系统血压治疗临床应用仍在研究中,很多问题仍不清楚。例如理论上治疗越早开始效果越好,可以在脑缺血早期挽救缺血半暗带,目前表明临床有效的升压药试验,其开始用药始于卒中发作后数小时至7 d不等,用药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具体的最佳治疗时机及长度仍待定;其次用药的基线血压值及目标血药值不统一,治疗基线收缩压120~150 mmHg不等,多数实验目标是维持收缩压高于160 mmHg或平均动脉压升高10%~20%;血压的升高水平和脑血流增加量的关系未知。升高系统血压治疗仍需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4.2.3药物治疗他汀类药物对卒中的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都起重要作用。大型临床试验——强化降低胆固醇预防卒中研究(The Stroke Prevention by Aggressive

Reduction in Cholesterol Levels,SPARCL)证实他汀药物可显著降低卒中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56-57]。他汀类药物不仅可降低血脂,其作用机制还包括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内皮功能、增加脑血流和促进侧支循环等[58]。他汀治疗可上调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促进内皮原始细胞分化,在动物卒中模型上可体现剂量依赖性神经保护作用[59-60]。脑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前血管造影表明,卒中发作前就使用他汀的患者血管侧支开放程度较非他汀治疗组高,而且使用他汀治疗是卒中后侧支循环开放的独立影响因素[61-62]。

尤瑞克林是从人尿中分离精制的高纯度激肽原酶。激肽原酶水解体内的激肽原,产生激肽,激肽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激肽受体后,通过第二信使转导途径生成一氧化氮和前列环素,在机体内产生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如舒张血管、促进血管新生、抑制细胞凋亡和抑制氧化应激等[63]。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尤瑞克林能促进神经母细胞增生、转移及分化,舒张缺血区皮质软脑膜血管,提高皮层梗死周围的血管密度,提高缺血侧脑血流储备能力[64]。对于卒中患者的研究,国内有报道从临床和影像学角度证明人尿激肽原酶可增加缺血区脑血流灌注,改善脑血流储备能力[65-66],促进侧支循环,减少神经元死亡,改善患者预后[67-68]。

有研究发现白蛋白能够通过增加血容量和脑灌注而达到改善颅内局部循环的作用[69-71]。国内有来自临床和基础研究提示丁苯酞能够改善卒中后局部循环、缩小梗死面积、减轻脑组织损伤,最终达到最大程度地恢复神经功能的目的,其中可能通过解除微血管痉挛、改善血管内皮及线粒体功能、保护血脑屏障等环节,而起到改善微循环的作用[72-73]。但目前有关这些治疗方法的研究和可以参考的证据仍然很有限,在国际指南中也只是较低级别的推荐。有待于更多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来证实其有效性和作用环节。

专家共识性意见

应根据不同病变情况给予个体化治疗,包括直接增加侧支循环方法如颅外-颅内动脉搭桥术;间接增加侧支循环技术包括体外反搏术、升高系统血压、选择性药物等。

缺血性卒中后对侧支循环的评估对于制订治疗策略、预测病灶大小及预后有重要意义,尽管肯定地改善缺血性卒中后侧支循环治疗仍然不明确,许多方法有待于大型临床试验进一步探讨及验证,但对于侧支循环的干预、改善内皮功能、促进侧支开放和新生血管形成,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中值得关注和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参加讨论专家:(按姓氏拼音顺序)

董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杜怡峰(山东省立医院)

冯加纯(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郭力(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何志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贺茂林(北京世纪坛医院)

胡学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黄家星(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

林文华(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

刘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刘丽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罗本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缪中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濮月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谭利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谭泽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滕军放(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少石(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

王伊龙(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王拥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cerebrovascular dysfunction[J]. Cell Metab, 2008, 7:476-484.

11 v a n W V, d e V r i e s M , Vo s h o l P J , e t a l.

Hypercholesterolemia reduces collateral artery growth more dominantly than hyperglycemia or insulin resistance in mice[J].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6, 26:1383-1390.

12 Orosz L, Hoksbergen AW, Molnar C, et al. Clinical

applicability of a mathematical model in assessing the functional ability of the communicating arteries of the circle of Willis[J]. J Neurol Sci, 2009, 287:94-99.

13 Liebeskind DS, Cotsonis GA, Saver JL, et al.

Collateral circulation in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J]. J Cereb Blood Flow Metab, 2011, 31:1293-1301.

14 Kitagawa K, Yagita Y, Sasaki T, et al. Chronic mild

reduction of 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 induces ischemic tolerance in focal cerebral ischemia[J]. Stroke, 2005, 36:2270-2274.

15 del ZGJ, von KR, Hamann GF. Ischaemic damage

of brain microvessels:inherent risks for thrombolytic treatment in stroke[J].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1998, 65:1-9.

16 Bang OY, Saver JL, Kim SJ, et al. Collateral flow

predicts response to endovascular therap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J]. Stroke, 2011, 42:693-699.

17 Ribo M, Flores A, Rubiera M, et al. Extending the

time window for endovascular procedures according to collateral pial circulation[J]. Stroke, 2011, 42:3465-3469.

18 Bang OY, Saver JL, Kim SJ, et al. Collateral flow

averts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after endovascular therap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J]. Stroke, 2011, 42:2235-2239.

19 Christoforidis GA, Karakasis C, Mohammad YP, et

al. Predictors of hemorrhage following intra-arterial thrombolysis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the role of pial collateral formation[J]. Am J Neuroradiol, 2009, 30:165-170.

20 Bang OY, Saver JL, Buck BH, et al. Impact of

collateral f low on tissue fate in acute ischaemic stroke[J].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8, 79:625-629.

21 Mül le r M , He r m e s M , Br ück m a n n H , e t a l.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 in the evaluation of collateral blood f low in patients with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correlation with cerebral angiography[J]. AJNR Am J Neuroradiol, 1995, 16:195-202.

22 S l o a n M A , A l e x a n d r o v AV, Te g e l e r C H ,

e t a l. A s s e s s m e n t :t r a n s c r a n i a l D o p p l e r ultrasonography:Report o

f the Therapeutics and Tech nolo

g y Assessment Subcom mit 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J]. Neurology, 2004, 62:1468-1481.

参考文献

1 Wang Y, Liao X, Zhao X, et al. Using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o treat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 china:Analysis of the results from the Chinese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CNSR)[J]. Stroke, 2011, 42:1658-1664.

2 Chuang YM, Chan L, Lai YJ, et al. Con fi guration of

the circle of Willis is associated with less symptomatic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J]. J Crit Care, 2013, 28:166-172.

3 Christoforidis GA, Mohammad Y, Kehagias D, et

al. Angiographic assessment of pial collaterals as a prognostic indicator following intra-arterial thrombolysis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J].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05, 26:1789-1797.

4 Lie b e s k i n d D S , C o t s o n i s GA , S ave r J L , e t

al. Collaterals dramatically alter stroke risk in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J]. Ann Neurol, 2011, 69:963-974.

5 Liebeskind DS. Collateral circulation[J]. Stroke, 2003,

34:2279-2284.

6 缪中荣.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内科杂志, 2013, 53:1-5.

7 Lee R M. Mor pholog y of cerebral ar ter ies[J ].

Pharmacol Ther, 1995, 66:149-173.

8 Okahara M, Kiyosue H, Mori H, et al. Anatomic

va r iat ion s of t he ce rebr al a r t e r ie s a nd t hei r embryology:a pictorial review[J]. Eur Radiol, 2002, 12:2548-2561.

9 O mu r a -M a t s u ok a E , Ya g it a Y, Sa s a k i T, e t

a l.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i m p a i r s l e p t o m e n i n g e a l collateral growth after common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restoration by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J]. J Neurosci Res, 2011, 89:108-116.

10 Iadecola C, Davisson R L. Hy per tension a nd

徐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徐安定(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杰文(河南省人民医院)

张黎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苏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赵钢(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赵性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朱遂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曾进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3 Ho k s b e r g e n AW,Fül e s d i B,L e g e m a t e DA,

et al. Col lat e r al con f ig u r at ion of t he ci rcle of W i l l i s:t r a n s c r a n i a l c o l o r-c o d e d d u p l e x ultrasonography and comparison with postmortem anatomy[J]. Stroke, 2000, 31:1346-1351.

24 Seidel G, Kaps M, Ger r iets T. Potent ial and

limitations of transcranial color-coded sonography in stroke patients[J]. Stroke, 1995, 26:2061-2066.

25 Stolz E, Mendes I, Gerriets T, et al. Assessment of

intracranial collateral fl ow by transcranial color-coded duplex sonography using a temporal and frontal axial insonation plane[J]. J Neuroimaging, 2002, 12:136-143.

26 Baumgartner RW, Baumgartner I, Mattle HP, et al.

Transcranial color-coded duplex sono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collateral flow through the circle of Willis[J]. AJNR Am J Neuroradiol, 1997, 18:127-133.

27 Koga M, Kimura K, Minematsu K,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dings of conventional and contrast-en hanced t ranscran ial color-coded real-time sonography and ang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J].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02, 23:568-571.

28 Han A, Yoon DY, Chang SK, et al. Accuracy of

CT angiography in the assessment of the circle of Willis:comparison of volume-rendered images an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J]. Acta Radiol, 2011, 52:889-893.

29 Stock KW, Wetzel S, Kirsch E, et al. Anatomic

evaluation of the circle of Willis:MR angiography versus intraarteri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J].

AJNR Am J Neuroradiol, 1996, 17:1495-1499.

30 Patr ux B, Laissy JP, Jouini S, et al.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 A) of the circle of Willis:a prospective 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angiography in 54 subjects[J]. Neuroradiology, 1994, 36:193-197.

31 Grond M, Rudolf J, Schneweis S, et al. Feasibility of

source images of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to detect the extent of ischemia in hyperacute stroke[J]. Cerebrovascu Dis, 2002, 13:251-256.

32 Patrick JT, Fritz JV, Adamo JM, et al. Phase-contras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erebrovascular reserve[J]. J Neuroimaging, 1996, 6:137-143.

33 Gur AY, Bornstein NM. TCD and the Diamox test for

testing vasomotor reactivity:clinical significance[J].

Neurol Neurochir Pol, 2001, 35 Suppl 3:51-56.

34 Yasa rg il MG, K rayenbu h l H A, Jacobson J H.

Microneurosurgical ar terial reconstr uction[J].

Surgery, 1970, 67:221-233.

35 Hof meije r J, K l ijn CJ M, K appel le LJ, et al.

Collateral circulation via the ophthalmic artery or leptomeningeal vessels is associated with impaired cerebral vasore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J]. Cerebrovasc Dis, 2002, 14:22-26.

36 T h e E C/IC b y p a s s s t u d y g r o u p.Fa i l u r e of

extracranial-intracranial arterial bypass to reduce the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Results of an international randomized trial[J]. N Engl J Med, 1985, 313:1191-1200.

37 Grubb RL, Derdeyn CP, Fritsch SM, et al. Importance

of hemody na m ic factor s i n t he prog nosis of symptomatic carotid occlusion[J]. JAMA, 1998, 280:1055-1060.

38 Derdeyn CP, Gage BF, Gr ubb R L, et al. 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therapy for symptomatic carotid occlusion:PET screening before selective extracranial-to-intracranial bypass versus medical treatment[J]. J Nucl Med, 2000, 41:800-807.

39 P o w e r s W J,C l a r k e W R,G r u b b R L,e t a l.

Extracranial-intracranial bypass surgery for stroke prevention in hemodynamic cerebral ischemia:The carotid occlusion surgery study randomized trial[J].

JAMA, 2011, 306:1983-1992.

40 Ogasawara K, Ogawa A. JET study(Japanese EC-IC

bypass trial)[J]. Nihon Rinsho, 2006, 64, Suppl 7:524-527

41 Amin-Hanjani S, Barker FG, Charbel FT, et al.

Extracranial-intracranial bypass for stroke-is this the end of the line or a bump in the road?[J].

Neurosurgery, 2012, 71:557-561.

42 Zheng ZS, Li TM, Kambic H, et al. Sequential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SECP) in China[J]. Trans Am Soc Artif Intern Organs, 1983, 29:599-603.

43 Werner D, Schneider M, Weise M, et al. Pneumatic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A new noninvasive method to improve organ perfusion[J]. Am J Cardiol, 1999, 84:950-952.

44 Arora RR, Chou TM, Jain D, et al. The multicenter

study of 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MUST-EEC P):Ef fe c t of EEC P on exe r cise-i nd uc e d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anginal episodes[J]. J Am Coll Cardiol, 1999, 33:1833-1840.

45 L i n W,X i o n g L,H a n J,e t a l.E x t e r n a l

counterpulsation augments blood pressure and cerebral flow velocities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tracranial large artery occlusive disease[J]. Stroke, 2012, 43:3007-3011.

46 Masuda D, Nohara R, Hirai T, et al. 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improved myocardial perfusion and coronary fl ow reserv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table angina:evaluation by(13)n-ammonia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J]. Eur Heart J, 2001, 22:1451-1458.

47 Meng R, Asmaro K, Meng L, et al. Upper 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prevents recurrent stroke in in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sis[J]. Neurology, 2012, 79:1853-1861.

48 Shu a ib A, Bor n st ei n N M, D ie ne r HC, et al.

Partial aortic occlusion for cerebral perfusion augmentation:Safety and ef fi cacy of Neuro fl o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trial[J]. Stroke, 2011, 42:1680-1690. 49 Shuaib A, Schwab S, Rutledge JN, et al. Importance

of proper patient selection and endpoint selection in evaluation of new therapies in acute stroke:Further analysis of the sentis trial[EB/OL]. (2013-1-3), [2013-2-5]. https://www.doczj.com/doc/5f8392805.html,/search?fulltext=+Importance +of+proper+patient+selection+and+endpoint+selectio n+in+evaluation+of+new+therapies+in+acute+stroke &submit=yes&x=10&y=10.

50 Eames PJ, Blake MJ, Dawson SL, et al. 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 and beat to beat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re impaired in acute ischaemic stroke[J].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2, 72:467-472.

51 Smith H A, Thompson-Dobk in J, Yonas H, et

al. Cor relation of xenon-en 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de fi ned cerebral blood fl ow reactivity and collateral fl ow patterns[J]. Stroke, 1994, 25:1784-1787.

52 Schwarz S, Georgiadis D, Aschoff A, et al. Effects

of induced hypertension on intracranial pressure and flow velocities of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ies in patients with large hemispheric stroke[J]. Stroke, 2002, 33:998-1004.

53 Hillis AE, Ulatowski JA, Barker PB, et al. A

pilot randomized trial of induced blood pressure elevation:Effects on function and focal perfusion in acute and subacute stroke[J]. Cerebrovasc Dis, 2003, 16:236-246.

54 R o r d o r f G,C r a m e r S C,E f i r d J T,e t a l.

Pharmacological elevation of blood pressure in acute stroke. Clinical effects and safety[J]. Stroke, 1997, 28:2133-2138.

55 Rordorf G, Koroshetz WJ, Ezzeddine MA, et al. A

pilot study of drug-induced hypertension for treatment of acute stroke[J]. Neurology, 2001, 56:1210-1213.

56 Amarenco P, Bogousslavsky J, Callahan A, et al.

High-dose atorvastatin after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J]. N Engl J Med, 2006, 355:549-559.

57 Amarenco P, Goldstein LB, Szarek M, et al. Effects of

int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eduction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he Stroke Prevention by Aggressive Reduction in Cholesterol Levels(SPARCL) trial[J]. Stroke, 2007, 38:3198-3204.

58 Reeves MJ, Gargano J W, Luo Z, et al. Effect

of pretreatment with statins on ischemic stroke outcomes[J]. Stroke, 2008, 39:1779-1785.

59 Liao JK. Beyond lipid lowering:The role of statins in

vascular protection[J]. Int J Cardiol, 2002, 86:5-18.

60 Laufs U, La Fata V, Plutzky J, et al. Upregulation

of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by HMG CoA

reductase inhibitors[J]. Circulation, 1998, 97:1129-1135.

61 Ovbiagele B, Saver JL, Starkman S, et al. Statin

enhancement of collateralization in acute stroke[J].

Neurology, 2007, 68:2129-2131.

62 Sa rge nt o-Freit a s J, Pagola J, Rubie r a M, et

al. Preferential effect of premorbid statins on at he rot h rombot ic st rokes t h roug h col late r al circulation enhancement[J]. Eur Neurol, 2012. 68:171-176.

63 Chen ZB, Huang DQ, Niu FN, et al. Human urinary

kallidinogenase suppresses cerebral in fl ammation in experimental stroke and downregulates nuclear factor-kappaB[J]. J Cereb Blood Flow Metab, 2010, 30:1356-1365.

64 Ling L, Hou Q, Xing S, Yu J, et al. Exogenous

kallikrein enhances neurogenesis and angiogenesis in the subventricular zone and the peri-infarction region and improves neurological function after focal cortical infarction in hypertensive rats[J]. Brain Res, 2008, 1206:89-97.

65 李昌盛, 闵, 湛彦强, 等.利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观察

尤瑞克林对脑梗死大鼠脑血流的影响[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 43:732-736.

66 王晓云, 贾支俊. 申景涛, 等. 人尿激肽原酶对兔缺血

后脑血管储备的影响[J]. 中国卒中杂志, 2007, 2:659-663.

67 龚浠平, 司丽萍, 白亚秋, 等. 注射用尤瑞克林对急性

缺血性卒中患者脑血流储备能力的影响[J]. 中国卒中杂志, 2009, 4:581-584.

68 辛秀峰, 杨万勇. 人尿激肽原酶对急性脑梗死侧枝循

环的影响[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1, 37:54-56. 69 Belayev L, Liu Y, Zhao W, et al. Human albumin

t h e r a p y o f a c u t e i s c h e m i c s t r o k e:M a r k e d neuroprotective ef fi cacy at moderate doses and with

a broad therapeutic window[J]. Stroke, 2001, 32:553-

560.

70 Palesch YY, Hill MD, Ryckborst KJ, et al. The

ALIAS pilot trial:A dose-escalation and safety study of albumin therap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II:Neurologic outcome and ef fi cacy analysis[J]. Stroke, 2006, 37:2107-2114.

71 G i n s b e r g M D,P a l e s c h Y Y,H i l l M D.T h e

ALIAS(albumin in acute stroke) phase III randomized multicentre clinical trial:Design and progress report[J]. Biochem Soc Trans, 2006, 34:1323-1326.

72 黄如训, 李常新, 陈立云, 等. 丁苯酞对实验性动脉血

栓形成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J]. 中国新药杂志, 2005, 14:985-988.

73 殷建瑞, 张波, 谭丽华, 等. 丁苯酞对缺血缺糖条件下

血管内皮细胞VEGF 和HIF 1a 表达的影响[J]. 中国病理生理, 2011, 27:643-647.

(收稿日期:2013-03-20)

缺血性脑卒中诊疗常规

内二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的供血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的总称。有四种类型的脑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RIND );进展性卒中(SIE);完全性卒中(CS )。TIA无脑梗死存在,而 RIND、 SIE和CS有不同程度的脑梗死存在。 急性期诊断与治疗 一、评估和诊断 脑卒中的评估和诊断包括:病史和体征、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疾病诊断和病因分型等。 (一)病史和体征 1. 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最为重要。其他包括神经症状 发生及进展特征,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用药史、药物滥用、偏头痛、痫性发作、感染、创伤及妊娠史等。 2. 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体检: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体检。 (二)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 1. 脑病变检查:(1)平扫CT:急诊平扫CT可准确识别绝大多数颅内出血,并帮助鉴别非血管性病变(如脑肿瘤),是疑似脑卒中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2)多模式CT:灌注CT可区别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缺血,因此可识别缺血半暗带。但其在指导急性脑梗死治疗方面的作用尚未肯定。(3)标准MRI:标准MRI (T1加权、T2加权及质子相)在识别急性小梗死灶及后颅窝梗死方面明显优于平扫CT可识别亚 临床梗死灶,无电离辐射,不需碘造影剂。但有费用较高、检查时间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方案指导原则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 (试行) 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卒中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制定《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有关医院可以参照《指导原则》进行建设与管理。 一、二级医院卒中中心 (一)基本条件。 1.二级综合医院或相关专科医院。 2.设置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医学科等与卒中诊疗相关的诊疗科目。 3.从事卒中相关诊疗工作的人员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及其他医疗卫生技术资格。 4.具备满足重症卒中患者救治标准的重症监护病房。 5.具有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康复医学科诊疗科目。 (二)组织管理。 1.成立以医院主管业务领导为主任,以相关职能部门、临床、医技和信息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卒中诊疗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部门职责及工作制度。 2.成立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医师、护士为主体,卒中诊疗相关专业医务人员为依托的救治小组。

3.建立健全保证卒中救治质量和安全的相关管理制度、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4.依据卒中有关疾病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路径制定各类卒中病种的救治技术规范,建立绿色通道,建立并落实定期考核制度及工作流程的持续改进措施,加强继续教育及科研工作。 5.由专人负责,加强卒中患者的随访、健康宣教,加强相关诊疗信息的登记、统计与分析。 (三)建设要求。 1.医院布局合理,开辟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卒中宣传专栏和明显提示标识,配备满足卒中患者救治需求的设备、设施。 2. 急诊应成立包括急诊医师、神经科医师和介入、检验及影像科医师等在内的卒中急救小组,做到24小时/7天在岗。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立脑血管病专病急诊室。 3.卒中救治小组由具备资质的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医师负责(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小组成员由经过相关培训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科、影像科、康复科医师,及掌握颈动脉彩超、TCD、 TCCD(TCCS)、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的超声科医师,以及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团队等组成。 4.卒中救治团队专业人员反应快速,业务熟练,能够为

2016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6 年中国脑卒中大会发布了《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指导规范》,现整理如下,供各位参考学习。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目前超早期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mogen activator, rt- PA) 静脉溶栓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结局最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已被我国和许多国家指南推荐,但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的比例仍然很低。 近期研究显示,约20% 的患者于发病 3 小时之内到达急诊室,12.6% 的患者适合溶栓治疗,只有 2.4% 的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其中使用rt-PA 静脉溶栓治疗为 1.6% 开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溶栓治疗的一个主要难点是,大多数患者没有及时送达医院或各种原因的院内延迟。 为使更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获得溶栓治疗并从中受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普遍进行相应的医疗救治体系改革,包括完善院外医疗急救转运网络,组建院内卒中快速抢救小组,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建立卒中中心和卒中中心的认证体系等措施,其核心就是要让公众都知道卒中是急症,卒中发生后应尽快送达有能力进行卒中溶栓治疗的医院,并获得规范性溶栓治疗。 为使溶栓这一有效疗法能更好、更广泛地在我国使用,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救治率,脑防委特组织全国脑血管病权威专家制定静脉溶栓指导规范如下,其中的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采用《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的标准。 溶栓相关公众教育 为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获得及时救治,首先应能够识别脑卒中的发生。研究显示公众对脑卒中临床表现的相关知识仍然十分匮乏。根据加利福尼亚州急性卒中登记(California Acute Stroke Pilot Registry, CASPR) 报告若所有患者能在发病后早期就诊, 则 3 h 内溶栓治疗的总体比例可由 4.3% 上升至28.6%, 因此开展更多的以教育卒中患者更早寻求治疗的宣传活动是必要的。 有效的社区教育工具包括印刷材料、视听节目、网络在线宣传、社区宣讲、板报以及电视广告。卒中教育不应仅针对潜在的患者,也应包括他们的亲属、公共服务部门比如警察以及医护人员,使他们能够在必要时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公众教育的关键是当可疑卒中发生时应立即拨打120 等急救电话。 推荐:应积极开展针对大众的科普宣传和对医生进行脑卒中规范化诊治的相关培训,加强全社会脑卒中应尽早救治的意识,减少脑卒中就医的时间延误,尽可能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使用率。 院前处理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与侧支循环研究进展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侧支循环;综述中图分类号:R7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238(2014)09-926-05 DOI :10.3969/j.issn.1006-2238.2014.09.065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与侧支循环研究进展 姚德斌综述,万慧审校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南昌330006)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存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其中约60%-80%[1]为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为常见病因。颅内、外 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可出现脑梗死、TIA 或者无症状脑梗,但由于侧支循环的存在,梗死是否出现、梗死面积的大小以及临床症状的轻重及临床预后的转归都有很大的区别,急性脑卒中时侧支循环的建立对改善血流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带、恢复神经功能、治疗方案的个性化选择、临床预后的评估及其减少卒中复发都有重大意义。 1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现状 1.1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理生理改变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复杂多样,病因不同,急性期治疗措施、二级预防的方法、预后的评估都有很大差异性。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的是Adams 等[2]提出的经典TOAST 病因分型。TOAST 分型标准分为:⑴大动脉粥样硬化型;⑵心源性栓塞型;⑶小动脉闭塞型;⑷其他明确病因型;⑸不明病因型。2011年高山[3]提出了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也就是CISS 分型,其主要根据影像学结果对各亚型特别是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进行了分型,将病因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源性卒中、穿支动脉疾病、其他病因和病因不明这5种类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为常见原因。 基于CISS [3]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机制又分为4种亚型,包括穿支动脉闭塞、动脉到动脉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及混合型机制。穿支动脉的闭塞主要以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最常见,动脉到动脉的栓塞主要是动脉易损斑块脱落随血液流动栓塞远端动脉,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主要是颅内大动脉或颈部 动脉明显狭窄,伴微栓子或者血流动力学变化。 当上述机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生时,缺血脑组织中心区已坏死,坏死周边存在一个缺血边缘区,这一区域内神经元处于电衰竭状态,称为缺血半暗带,此时如能恢复血供,神经元细胞功能仍然可恢复正常,若缺血继续加重,细胞进入膜衰竭,细胞膜上Na +-K +-ATP 泵和线粒体功能衰竭,钙和水流入细胞内,细胞内钙超载,血脑屏障破坏,血管通透性均增加,形成血管源性水肿,成为梗死扩大部分。在缺血半暗带外周还存在一个区域为损伤反应区[4],或者称相对缺血区(过渡区),即广义的半暗带或慢性半暗带,从缺血10h 至14d 持续存在于病灶边缘。脑梗死的治疗主要是恢复缺血半暗带血供。 1.2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治疗主要的措施迄今为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都是非常有限的,目前唯一证明有效的措施就是溶栓治疗(动静脉)。但治疗的时间窗非常窄,一般在3h 以内,原则上不应超过6h ,有其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且有缺血-再灌注损伤风险;其它途径是改善血液流变学,如抗血小板、抗凝、降纤脑保护等。近年来,侧支循环作为改善脑血流灌注的一条新途径,可以使缺血区周边的正常血管血流灌注到缺血区,不依赖于已狭窄或栓塞血管血流,从而增加脑缺血区血液循环的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带,提高微循环的缺血耐受,减轻微循环障碍,以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死亡率与致残率,改善预后,降低复发风险。2 脑侧支循环 2.1 概念侧支是指连接邻近树状动脉群的动脉血管结构,存在于大多数组织中,通过改变血流路径而达到对闭塞血管供血区提供逆向血流灌注的作用。脑侧支循环是指当大脑的供血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血流通过其他血管(侧支或新形成的血管吻合)到达缺血区,从而使缺血组织得到不同程 ·综述与讲座·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最新综述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2014最新综述 在英国,平均每年有150,000个人患缺血性卒中,其中大约有20—25%(具体范围为17—40%)为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即累及椎-基底动脉系统供应的脑组织,包括脑干、小脑、中脑、丘脑、部分颞叶和枕叶皮质。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早期诊断可以预防残疾和挽救生命,但与其他类型的缺血性卒中相比,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相对较难诊断,且治疗效果往往不佳。迟诊或误诊均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当急性期治疗或二级预防措施没能及时实施,则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死亡或严重残疾。 据可靠资料显示,澳大利亚后循环脑梗塞的发病率为18/100000人/年(95%置信区间为10/100000—26/100000)。患者有后循环TIA发作史或其他短暂的脑干缺血症状,尤其反复发生,提示即将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时,应尽快寻求合理治疗。针对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寻求新的急性治疗方案和预防策略是当前最热门也是最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综述旨在揭示正确诊断并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包括鉴别后循环与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意义和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文要点: 1、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通常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0—25%。 2、后循环TIA常表现为短暂或轻微的脑干缺血症状,较前循环缺血难诊断。 3、与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相比,后循环缺血性卒中难以在溶栓治疗时间窗内对患者及时进行评估并实施溶栓治疗。 4、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高于前循环脑卒中,尤其是伴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患者,其复发率增加三倍。 5、伴脑积水或颅内压增高的患者需尽快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6、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常伴较高的死亡率或严重致残率,当血供不能恢复时尤甚;如果患者出现急性昏迷、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四肢瘫痪、瞳孔和眼球运动异常等症状时,应立即向卒中专家寻求治疗。 一、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定义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是因椎管狭窄、原位血栓形成、或血栓性闭塞后引起后循环动脉局部缺血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后循环动脉系统包括颈部椎动脉,颅内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完整word版本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 版本word完整2014(南.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近年研究显示我国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个月时病死率约为3.3%~5.2%,3个月时病死率9%~9.6%,死亡/残疾率为34.5%~37.1%,1年病死率11.4%~15.4%,死亡/残疾[2-4]。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应强调6%早期诊断、.率334%~44.早期

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于2002年底开始组织制定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5年初经卫生部批准在全国推广,2007年初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2010年2月中华神经科杂志发表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版。上述工作为规范国内脑血管病诊治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近年不断有新研究证据发表,2010版指南在使用过程中也收集到很好的改进建议。因此在2014年,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脑血管病学组对2010版指南进行了更新修订。撰写人员通过全面查询、分析和评价相关研究证据、征求各方意见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后形成推荐,旨在帮助临床医生为脑卒中患者选择当前相对较好的诊治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医师应参考本指南原则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处理。修订原则与方法. 1.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参考世界卒中组织指南制定方法,结合国情、可操作性、前两版指南使用经验和新研究证据进行更新修订。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标准参考了国际指南和常用标准,并结合国

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的评估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18, 8(10), 1000-1007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5f8392805.html,/journal/acm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5f8392805.html,/10.12677/acm.2018.810167 Evaluation of Collateral Circulation in Ischemic Stroke Xiaolin Ye1,2, Hui Zhang1,2, Liangyu Zou1,2* 1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Jinan University, Shenzhen People’s Hospital, Shenzhen Guangdong 2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Guangdong Received: Dec. 3rd, 2018; accepted: Dec. 18th, 2018; published: Dec. 26th, 2018 Abstract Ischemic stroke is nowadays a common disease threatening people’s lives with high disability, high recurrence and high mortality. Recent researches indicate that the discrepancy of clinical outcomes from ischemic stroke depends mainly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collateral circulation, which is fundamental to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and has prognostic effect on outcomes of the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The present article reviewed the latest researches about the methods of evaluation of collateral circulation. Keywords Collateral Circulation, Evaluation, Ischemic Stroke 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的评估 叶晓琳1,2,张慧1,2,邹良玉1,2* 1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2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深圳 收稿日期:2018年12月3日;录用日期:2018年12月18日;发布日期:2018年12月26日 摘要 缺血性脑卒中是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的常见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及生活质量。 近年来研究发现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疗效存在很大差异,其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侧支循环的形成*通讯作者。

申请创建我院卒中中心方案(讨论稿)

申请创建我院“卒中(防治)中心”报告(讨论稿) 一、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脑血管病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且每年正在以的速度快速增长,位居居民死因的首位。为建立科学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区域协同医疗救治体系,最大限度地缩短早期救治时间,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有效降低疾病负担,于年月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出《关于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能力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网络医院要加强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放射学专业等临床专科建设,提升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救治能力。网络医院要建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绿色通道,按照心脑血管疾病诊疗指南规范开展早期再灌注治疗,须进行心 血管、脑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在规定时间内尽快转运至具备相应诊疗资质的医院。网络医院要逐步完善并形成胸痛中心、卒中中心诊疗模式,缩短再灌注治疗时间,进一步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水平。卒中病人今后将有定点专业救治医院。 自年起,国家卫生计生委脑防委会同各省区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共同组织和指导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积极开展我国卒中中心建设的试点及标准起草工作,并于年月正式启动中国卒中中心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有家

单位通过了专家组的审核,成为“高级卒中中心”(含建设单位)。中国卒中中心建设将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脑防委下一步工作重点。我们将联合各省区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成包括十家以上“国家示范卒中中心”,百家以上“高级卒中中心”,千家以上“卒中中心”的二级卒中中心网络,到年,基本完成覆盖全国的卒中中心体系构建。 二、概述 卒中单元():于世纪年代起源于欧洲,很快传入美国,并且风 靡全球。年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于国内率先开展卒中单元来治疗脑卒中。此后,卒中单元迅速扩展至全国。这一医疗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对于传统的脑卒中治疗概念是一个巨大冲击,它意味着治疗脑卒中最有效的方法将不再只是一种药物和一种手法,而是全新的病房管理模式。虽然卒中单元能够为卒中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但是典型的卒中单元无法为疑难的卒中类型、严重功能缺失或多器官损害患者提供必要的特殊医疗及技术支持。这些患者往往需要经过特殊训练的内科医生和各专业的专家采取先进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卒中中心():基于上述情况年美国脑发作联盟()讨论提出了卒中中心的概念,并推荐了种类型:初级卒中中心()和综合卒中中心()。是一个组织或系统,需要专门的人员队伍、专家、基础设施以及卒中诊治程序,高质量的内、外科医疗、特殊检查或介入治疗。的附加功能是作为该地区其他医疗组织,如的资源中心,这包括提供治疗特殊病例的专家、指导患者分诊、指导的检查与治疗、为该城市 (地区)其他医院和卫生专业人员提供教育资源。年月为进一步规范和

中国卒中中心标准

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标准 (草案) 二○一五年五月

目录 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标准 (3) 一、卒中防治中心 (3) (一)基本条件 (3) (二)组织管理 (3) (三)建设要求 (4) (四)服务要求 (5) 二、高级卒中中心 (6) (一)基本条件 (7) (二)组织管理 (8) (三)建设要求 (8) (四)服务要求 (9) 三、国家示范卒中中心 (10) (一)基本条件 (10) (二)组织管理 (11) (三)建设要求 (12) (四)服务要求 (12) 附录:中国卒中中心流程认证及质控考核指标 (14)

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标准 为进一步规范和促进脑血管病临床专科的建设与管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合理使用医疗资源,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医疗机构对脑血管病的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管理的实际状况,拟定了《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标准》。卒中中心设臵分为“卒中防治中心”,“高级卒中中心”和“国家示范卒中中心”三级。各级卒中中心参照本标准建设和管理。 一、卒中防治中心 “卒中防治中心”是能为卒中患者提供基本的、标准化的诊疗服务,具备必要的卒中专业人员、基本设施设备、专业技术和卒中救治流程的医疗中心。 (一)基本条件 1.二级及以上医院资格。 2.设臵神经内科(和/或神经外科,急诊科)开设床位30张以上。 3.从事卒中诊疗的各级各类人员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质、大型仪器上岗资质等执业许可资格。 4.具备满足重症卒中患者救治标准的重症监护病房。 5.具有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康复科(或专业)。 (二)组织管理

1.成立以医院主管业务领导为主任,以相关职能部门、临床、医技和信息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卒中中心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卒中中心副主任兼任),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明确。 2.成立以神经内、外科医师为主体,卒中诊疗相关专业骨干医师为依托的救治小组。 3.建立健全保证卒中救治质量和安全的相关管理制度、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4.依据国家卒中诊治规范及指南,制定各类卒中病种的救治预案,建立绿色通道,由专人负责卒中相关信息的登记与上报。建立落实定期考核制度及工作流程的持续改进措施。 5.设臵由专人负责的卒中随访、健康宣教、继续教育及科研等岗位。 (三)建设要求 1.医院布局合理,开辟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卒中宣传专栏和明显提示标识,配备满足卒中患者救治需求的设备、设施。 2. 急诊应设立脑血管病专病急诊室。成立包括急诊医师、神经科医师和介入、检验及影像科医师等在内的卒中急救小组,能够24小时/7天在岗服务。 3.卒中救治团队由具备资质的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医师 负责(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具有经过高级及以上卒中中心培训的卒中救治医生(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或介入医师、

2018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简要

2018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简要医脉通临床指南1周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卒中类 型,占我国脑卒中的69.6%~70.8%。《中国急性缺 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是对2014版指南的更新, 突出了院前处理、急诊评估与诊断流程、急性期静脉 溶栓、血管内取栓、影像学评估等方面的进展。关于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前期诊断和一般管理,新版指南 主要有以下推荐。 推荐意见: (1)建议卫生主管部门组建区域脑卒中分级救治系统,医疗机构具备分级开展脑卒中适宜诊治技术的能力,并逐步建立认证、考核和质量改进体系(Ⅰ级推荐,C级证据)。 (2)推荐急救转运系统与医院建立有效联系及转运机制,医院建立院内脑卒中诊治绿色通道,有条件的医院逐步建立规范的远程卒中诊治系统(Ⅰ级推荐,B级证据)。 推荐意见: 对突然出现疑似脑卒中症状的患者,应进行简要评估和急救处理并尽快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Ⅰ级推荐,C级证据)。 推荐意见:

收治脑卒中患者的医院应尽可能建立卒中单元,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尽早、尽可能收入卒中单元接受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推荐意见: 按诊断流程对疑似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诊断,尽可能在到达急诊室后60 min内完成脑CT等基本评估并开始治疗,有条件应尽量缩短进院至溶栓治疗时间(DNT)(Ⅰ级推荐,B级证据)。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1)急性起病;(2)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影像学出现责任病灶或症彬体征持续24 h以上;(4)排除非血管性病因;(5)脑CT/MRI排除脑出血。 诊断流程: 第一步,是否为脑卒中?排除非血管性疾病。 第二步,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进行脑CT/MRI检查排除出血性脑卒中。 第三步,卒中严重程度?采用神经功能评价量表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第四步,能否进行溶栓治疗?是否进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核对适应证和禁忌证。 第五步,结合病史、实验室、脑病变和血管病变等资料进行病因分型(多采用TOAST分型)。 推荐意见:

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指南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6月 第10卷 第6期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指南 【关键词】 脑血管病;卒中中心;指南;建设标准【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5.06.009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课题支持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 划“脑血管病急性期诊疗技术规范化应用和医疗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技术研究”(2011BAI08B02)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脑肿瘤和脑血管病临床诊疗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2013BAI09B03)通信作者单位 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通信作者王拥军 y o n g j u n w a n g 1962@https://www.doczj.com/doc/5f8392805.html, 截至2010年,我国卒中的年龄标化发病率超过336/10万,位列全球第一。每年因卒中死 亡人数达170万,高居全国居民死因首位[1-2]。卒中正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逐年增长的费用对我国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 担,是严重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由于我国卒中流行分布区域广泛,医疗体系复杂多样,卒中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亟待进行规范化防治、全面化建设。为了规范卒中救治医疗机构的准入标准,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合理分配医疗资源,降低医疗成本,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卒中领域专家委员会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基于循证医学基础和国内医疗环境现状,委员会专家组初步形成了中国卒中中心建设的指南。该指南将推动国内医疗机构申请卒中中心认证,为卫生行政部门的医疗资源配置和质量监管提供依据,为卒中患者提供合理、优化的治疗,提升我国的卒中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1 中国卒中中心管理要求 1.1 中国卒中中心资质认证 专家组确立了中国 卒中中心的两个等级:①卒中中心(primary s t r oke c e nt e r,P SC);②综合卒中中心(comprehensive stroke center,CSC)。 PSC能够为卒中患者提供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规范化诊治,并达到卒中中心认证的初级标准。具备更多人员、设备及技术资源的中心在 行使PSC功能的同时,可申请CSC的资质认证。PSC和CSC可申请加盟中国卒中中心建设联盟 (China Stroke Center Union,CSCU)。1.2 目标人群 所有类型的急性卒中患者都应当进入卒中中心进行诊治。对于大面积缺血性 或出血性卒中、不明病因的卒中、需要特殊检查和治疗而PSC无法完成的卒中及需要多学科救治的卒中,推荐直接进入或转入CSC接受救治。 目标人群不受年龄和性别的限制。卒中单元治疗的益处随发病至治疗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所有急性卒中患者(包括就诊延迟的患者)均应获得及时的诊断、急性期治疗、康复、二级预防及并发症预防等规范的干预措施。可疑卒中患者在卒中中心的卒中单元治疗过程中排除卒中诊断后,应移出卒中单元。 2 卒中中心建设标准 2.1 功能 PSC提供[3]:①维持生命体征;②满足基本监护条件;③提供早期诊断检查;④有卒中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措施,特别是静脉重组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溶栓治疗;⑤实施一般的诊断和治疗性干预;⑥规范的二级预防;⑦早期康复治疗。2.2 中心配备 2.2.1 基础设施 必备设施:①急诊室(与院前急救系统紧密合作,按相应流程进行有效接诊、分诊和转诊);②可提供血常规、生化、凝血谱 ·指南与共识·

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

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要点: ①突然短暂可逆性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发作。 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通常在数分钟至1~2h左右,症状和体征应该在24h以内完全消失。 ③可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④常有反复发作史,临床症状刻板地出现。 ⑤发作间隙期无神经系统体征。 ⑥起病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有动脉粥样硬化症。 ⑦无颅内压增高。 2.脑血栓形成 (1)诊断要点: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建议 ①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 ②大多数无明显头痛和呕吐。 ③发病可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展,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见于动脉炎、血液病等。

④一般发病后1-2天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 ⑤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 ⑥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应含血。 ⑦鉴别诊断困难时如有条件可作MRI或CT检查。 (2)诊断标准:采用1982年国际神经系关联病及卒中协会的标准 ①具备下列一项以上神经症状或体征,且至少持续24小时 A.意识障碍。 B.视力、视野障碍。 C.轻瘫或偏瘫,或两侧瘫痪(尤其于脑干损害时)。 D.偏侧感觉障碍。 E.言语障碍。 F.吞咽困难。 G.运动失调。 ②脑脊液无色、透明。 ③至少可见下列一项以上辅助检查的阳性改变:

A.CT扫描可提示脑水肿、脑缺血病变的低密度区域,而无出血性改变。 B.脑血管造影发现一支或一支以上主干动脉高度狭窄或闭塞改变。 C.脑扫描提示脑梗死而除外脑肿瘤。 判断标准:1.确定诊断完全具备第①~③项(倘已行第②项检查时); 2.高度可能具备第①、②项及第③项之C。 3.脑栓塞诊断要点: ①多为急骤发病,数秒钟或数分钟症状达高峰。 ②多数无前驱症状。 ③一般意识清楚或有短暂意识障碍。 ④有颈内动脉和(或)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⑤头颅CT 可见低密度梗死灶。 ⑥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含血,若有红细胞可考虑出血性梗死。 ⑦栓子来源可为心源性或非心源性,也可同时伴有其他脏器、皮肤、粘膜等栓塞症状。 4.腔隙性脑梗死诊断标准:

脑卒中综合防治方案

脑卒中综合防治工作方案 脑卒中就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得一种疾病,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2012年中国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271、8/10万,就是第一位死因,其中脑卒中死亡率为140、3/10万。为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降低脑卒中危害,实现《中华人民共与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确定得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低10%得目标,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加强脑卒中防治体系建设,实施脑卒中综合防控策略与措施,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推动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到2020年,脑卒中发病率增长速度降到5%以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10%。 二、工作内容 (一)深化部门协作,推进脑卒中综合防控策略。将脑卒中防治作为健康中国建设得重点内容,逐步完善防治

政策。依托国务院防治重大疾病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脑卒中综合防控部门协作机制,在政策制定、组织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保障。强化脑卒中危险因素控制,倡导膳食结构多样化,开展控烟减盐控油等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加强幼儿园、中小学得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儿童青少年得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推广全民健身运动,加强群众性体育活动得科学指导,发挥运动在预防脑卒中得重要作用。建设健康得生产生活环境,强化职业防护。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定期开展职工体检,逐步提供集慢性病预防、风险评估、跟踪随访、干预指导为一体得职工健康管理服务。积极发挥中医药在脑卒中防治中得作用。 (二)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积极开展脑卒中等慢性病防治全民教育,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卫生计生部门组织权威专家编制脑卒中防控知识与信息,建立全国脑卒中健康教育媒体资源库,确保信息得科学性与实用性,依托主要媒体提高信息传播得权威性与广泛性,借力新媒体提高信息传播可及性与群众参与度,提升健康教育效果。各地在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等工作中将

缺血性脑卒中诊疗常规解读

内二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的供血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的总称。有四种类型的脑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RIND);进展性卒中(SIE);完全性卒中(CS)。TIA无脑梗死存在,而RIND、SIE和CS有不同程度的脑梗死存在。 急性期诊断与治疗 一、评估和诊断 脑卒中的评估和诊断包括:病史和体征、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疾病诊断和病因分型等。 (一)病史和体征 1.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最为重要。其他包括神经症状发生及进展特征,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用药史、药物滥用、偏头痛、痫性发作、感染、创伤及妊娠史等。 2.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体检: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体检。 (二)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 1.脑病变检查:(1)平扫CT:急诊平扫CT可准确识别绝大多数颅内出血,并帮助鉴别非血管性病变(如脑肿瘤),是疑似脑卒中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2)多模式CT:灌注CT可区别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缺血,因此可识别缺血半暗带。但其在指导急性脑梗死治疗方面的作用尚未肯定。(3)标准MRI:标准MRI(T1加权、T2加权及质子相)在识别急性小梗死灶及后颅窝梗死方面明显优于平扫CT。可识别亚临床梗死灶,无电离辐射,不需碘造影剂。但有费用较高、检查时间

长及患者本身的禁忌证(如有心脏起搏器、金属植入物或幽闭恐怖症)等局限。 2.血管病变检查:颅内、外血管病变检查有助于了解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及病因,指导选择治疗方案。常用检查包括颈动脉双功超声、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血管成像(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 颈动脉双功超声对发现颅外颈部血管病变,特别是狭窄和斑块很有帮助;TCD可检查颅内血流、微栓子及监测治疗效果,但其受操作技术水平和骨窗影响较大。 (三)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 对疑似脑卒中患者应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以便排除类脑卒中或其他病因。 所有患者都应做的检查:①平扫脑CT或MRI;②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和电解质;③心电图和心肌缺血标志物;④全血计数,包括血小板计数;⑤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⑥氧饱和度;⑦胸部X线检查。 部分患者必要时可选择的检查:①毒理学筛查;②血液酒精水平;③妊娠试验;④动脉血气分析(若怀疑缺氧);⑤腰穿(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而CT未显示或怀疑脑卒中继发于感染性疾病); (四)诊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可根据:(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溶栓可参照适应证选择患者);(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五)病因分型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病因分型有助于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和选择二级预防措施。当前国际广泛使用TOAST病因分型,将缺血

缺血性脑卒中与侧支循环

综述 缺血性脑卒中与侧支循环 王雁,孙晓明,张晨 中图分类号 R 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1648(2011)02-0158-02作者单位:266003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王雁,张晨);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孙晓明) 通讯作者:王雁 脑卒中是当今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是首位致残因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全部卒中的70%以上。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关系密切,其狭窄程度越重脑梗死发病的风险就越大[1]。侧支循环不仅可以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甚至可以减轻脑梗死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挽救缺血半暗带,有效防止溶栓并发症的发生[2]。软脑膜动脉开放与否甚至可以作为预测溶栓效果的指标,此外神经保护剂是否能发挥作用也与侧支循环密切相关[3]。因此,侧支代偿是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途径。现就有关侧支循环代偿的研究综述如下。1 侧支循环代偿的途径 机体存在强大的内源性抗脑缺血的功能 脑储备能力 [4] ,指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脑血管通过小动脉和毛细血管 的代偿性扩张或收缩、脑血流量的调节、脑血管侧支循环开放等维持稳定的脑血流能力,包括脑结构储备、脑血流储备、脑功能储备以及脑代谢储备。其中,脑结构储备即侧支储备,主要包含了3个层次的代偿途径。 1.1 初级侧支代偿 W illi s 环是脑部血液循环主要的潜在侧支循环代偿装置,使左右大脑半球及前后循环的血流能相互沟通。正常情况下,前交通动脉(A Co A )和后交通动脉(PCoA )不开放,一旦某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70%)或闭塞,血流量明显减少导致灌注压下降时,ACoA 和(或)PCoA 开放,向病变侧提供代偿血流,可以减轻或避免狭窄血管供血区的缺血或梗死。这一代偿途径在缺血早期发挥作用并作为主要的代偿途径,成为初级侧支代偿。 1.2 次级侧支代偿 当W illis 环的代偿不能满足供血需求时,次级代偿通路开始发挥作用。眼动脉是次级侧支代偿的重要通路,沟通了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如果颈内动脉在眼动脉发出之前出现慢性的严重狭窄或闭塞,颈外动脉血流就会经眼动脉逆流供应颈内动脉。大脑血管皮质支的末梢在软脑膜内形成弥漫的血管网,彼此沟通,即构成了次级侧支代偿另一通路 软脑膜吻合支,特别是大脑前动脉(ACA )与大脑中动脉(M CA )间的吻合血管数量最多。M CA 严重狭窄或闭塞后,ACA 与M CA 之间软脑膜吻合血管的直径增大,来自颈内动脉终末端的血流从ACA 通过软脑膜吻合血管进入M CA 供血区。吕达平等[5,6]提出软脑膜支吻合是最常见的侧支代偿途径。另外还有其他一些侧支代偿途径如枕动脉沟通椎动脉与颈外动脉、脉络膜前动脉与脉络膜后动脉间的吻合、颈内动脉系统的鼓支和颈外动脉系统的上颌动脉间的吻合等 [7-9] 。 1.3 最后的侧支代偿 新生血管 当次级代偿仍不能满足供血需求时,新生血管就成为最终的侧支代偿。这也是目前侧支代偿研究的热点。W e i 等[10]发现,在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期,侧支动脉急性扩张30d 之后,血管的内径可扩展至原来的2倍,长度增加,而且可以看到大量的新生血管。新生血管有助于血流的恢复,从而保证了神经功能的恢复。K rup i nski 等[11]研究证明,梗死区脑组织的血管比对侧正常脑组织明显增加,且缺血半暗带的微血管密度与患者的生存率密切相关。因此,新生血管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动物实验[12]证据表明,动脉狭窄或闭塞使得血流动力学发生了变化,血管剪切力改变及缺氧是血管再生主要的触发因素。血管再生的过程包括内皮细胞的活化,血管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细胞外基质降解,内皮细胞迁移、增殖,管腔形成及平滑肌细胞分裂、增殖等众多复杂的过程[13]。以下介绍几种重要的调节血管再生的分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 EGF ):是多功能的细胞生长因子,是血管再生的关键因素。低氧是诱导V EGF 表达的最重要因素,其生物学活性主要有两种,即促进血管生成和诱导血管通透性增加。研究[14]还发现,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也起一定的作用。此外,VEGF 可诱导趋化的巨噬细胞释放血管生长因子,间接促进血管生成。VEGF 低表达大鼠在围产期出现侧支血管的退化,成年后侧支代偿功能差,结扎大脑中动脉其梗死面积是VEG F 高表达大鼠的2倍;这就说明VEG F 可促进先天的侧支血管形成[15]。Y ano 等[16]也证明连续低剂量的释放V EGF 有神经保护作用和促进血管生成作用。(2)N otch 家族受体及其配体:如果所有的内皮细胞对刺激血管再生的因素都起反应,那么血管网就成为杂乱无章的一团,对组织的血供就发生了混乱。为阻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只有某些特定的内皮细胞会启动血管的再生,这些细胞就叫做 端细胞 。在鼠胚胎发育过程中,端细胞的选择主要依赖于N otch 家族受体和其跨膜配体DLL4[17]。DLL 4激活N otch 受体,后者通过限制内皮细胞的活化程度从而限制了端细胞的数量[18,19]。在大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敲除D LL 4基因就会导致严重的血管发育障碍,从而引起胚胎的死亡[20]。N otch/DLL4选择端细胞的作用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 (VEGFA )的作用密切相关[21],在众多与血管新生有关的研究中,因基因的缺乏导致血管系统发育障碍引起胚胎死亡的只有DLL 4和VEGFA 。(3)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 )家族:血管新生过程中管壁的生成是重要的一步。血管壁主要由周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组成,其生成障碍会导致血管膨胀及通透性增加,使组织水肿。而在管壁形成过程中PDGFB 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血管再生过程中,内皮 158 J C li n Neu ro,l Ap ril 2011,V o.l 24,No .2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 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上段脊髓。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制定了后循环缺血共识,主要介绍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以及临床表现与诊断防治等。 一: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定义和意义 后循环(posterior cerebral circulation)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不部分颞叶及脊髓。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 1:对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历史 上世纪50年代,发现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e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患者有颅外段动脉的严重狭窄或闭塞,推测是由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血管分布区组织仅靠侧支循环供血,处于相对缺血状态,称为"颈动脉供血不足"(carotid insufficiency)。将此概念引申到后循环,产生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的概念。可见,经典的VBI概念有两个含义,临床上是指后循环的TIA,病因上是指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性低灌注。 随着对脑缺血的基础和临床认识的提高,认为前循环缺血只有TIA和梗死两种形式,“颈动脉供血不足”概念也不再被使用。 然而,由于对后循环缺血认识的滞后,VBI概念仍被广泛使用,并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如将头晕/眩晕和一过性意识丧失归咎于VBI、将颈椎骨质增生当作VBI的重要原因,更有将VBI的概念泛化,认为它是一种即非正常又非缺血的“相对缺血状态”。这些情况在我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