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整财政民生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对劳动报酬的影响_基于CGE模型的收入再分配研究

调整财政民生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对劳动报酬的影响_基于CGE模型的收入再分配研究

调整财政民生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对劳动报酬的影响_基于CGE模型的收入再分配研究
调整财政民生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对劳动报酬的影响_基于CGE模型的收入再分配研究

第37卷第9期财经研究

Vol.37No.9

2011年9月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ep

.2011 调整财政民生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

对劳动报酬的影响*

———基于CGE模型的收入再分配研究

董万好,刘兰娟,王 军

(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上海200433

) 摘 要:

文章通过构建反映财政支出结构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对“行政管理支出和财政民生支出的调整对第一、二、三产业部门劳动报酬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CGE模拟结果表明,在财政支出总量增加、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行政管理部门劳动报酬增长过快,

并且降低了其他部门的劳动报酬占比;其他部门的劳动报酬过低与财政行政管理支出和行政管理部门的劳动报酬增长过快有关;削减行政管理支出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劳动报酬具有正向影响;在财政支出增加的情况下,增大科技等财政民生支出比重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劳动报酬的正向影响较为显著。

关键词:

劳动报酬;财政民生支出;行政管理支出;CGE 中图分类号:F810.4;F2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952(2011)09-0004-12

收稿日期:2011-06-2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08&ZD047

)作者简介:董万好(1975-)

,男,安徽肥西人,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刘兰娟(1960-),女,上海人,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 军(1978-)

,男,四川内江人,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博士生。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

劳动报酬占GDP比重过低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2010年和2011年“两会”期间,劳动报酬等民生议题多次被提及,政府工作报告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要求“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强调要“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学者对此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白重恩和钱震杰(2009)利用省级GDP收入法核算数据和《

中国财政年鉴》调整资金流量表的要素分配份额测算得到,1992-2005年,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下降了5.99%;

并且2005-2007年,受初次分配中生产税净额占比上升的影响,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进一步下降了3%。张长生(2010)测算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

从2001年的51.4%下降到2007年的39.7%,下降了11.7个百分点。另外,

4·

从横向看,2005年11个发达国家的劳动报酬占GDP比重均值为49.6%,同期中国的数据是41%,并呈下降趋势,中国的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与发展中国家平均劳动报酬占GDP比重45.6%相比,我国的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也偏低。

劳动报酬占G

DP比重过低引起了很多问题。居民劳动报酬占GDP过低对消费的影响巨大,

过低的劳动报酬占比会引起消费疲软,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在通货膨胀加快的背景下,劳动报酬占GDP比重过低也会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因此,中共第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加强财政支出对调节劳动收入的作用。市场内部要素配置所导致的国民收入分配缺陷成为政府直接介入予以干预的原因所在,财政民生支出是调节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领域。

表1 各产业部门劳动报酬变动情况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行政管理部门

1997年(

亿元)14 629 15 949 9 302 1 6602002年(

亿元)15 88

5 19 949 19 269 3 847相对1997年变动比

9%25%107%132%2007年(

亿元)32 044 41 131 29 339 7 533相对1997年变动比

86%

188%

215%

354%

数据来源:

1997年、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第三产业不包含行政管理部门,下同(

图1,表2、表3和表4)。 注:

2015年预测值按照1997-2007年各产业部门下降或上升的平均趋势计算。

图1 各部门劳动报酬占总体GDP比重变化(含2015年预测值)

近年来,

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支出上升较快,2007年的行政管理支出高达15 657亿元,分别为2002年10 297亿元和1997年4 491亿元的1.52倍和3.49倍。但是,

行政管理支出的利益归宿却受到质疑。表1所示来自投入产出表的劳动报酬变动情况,2007年行政管理部门的劳动报酬是1997年的4.54倍,而同期的第一、二、三产业则只是1.86倍、2.88倍、3.15倍,行政管理部门劳动报酬的上涨幅度远远大于其他产业部门。图1数据显示,第一、二、三产业的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都呈下降趋势,而行政管理

部门的劳动报酬则占GDP比重呈现较快的增长。以年平均增长比例计算,到“十二五”末,即

·

5·董万好、刘兰娟、王 军:调整财政民生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对劳动报酬的影响

2015年,

行政管理部门的劳动报酬增长将大大超过其他产业部门,行政管理部门与其他产业的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拉大(预测数据是作者根据百分比变动年平均值计算得到,以表示变动趋势)。财政支出的目的在于提供服务,行政管理支出是向社会提供服务而归宿于普通大众,行政管理部门的劳动报酬以远快于其他部门的速度上升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增长的行政管理支出是否以劳动报酬的形式归宿于行政管理部门进而侵蚀了其他部门的劳动报酬?遏制行政管理支出、增加财政民生项目支出是否能缩小这样的差距?

二、相关研究文献与模型选择

国外对劳动报酬占比变化原因的分析角度是多方面的。有从国际化及资

本和劳动的相对地位进行的分析(Harrison,2002;Guscina,2006),有认为统计口径造成了报酬被低估,也有从技术进步及资本深化等角度的分析(Acemoglu,2002等)。国内学者分析的角度也各不相同:李稻葵等(2009

)认为产业结构和劳动者相对谈判能力等是影响劳动报酬的因素。张全红(2010)则认为要素替代弹性、二元经济引发的巨大就业压力和政府一直以来重视资本忽视劳动的产业政策取向是劳动报酬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白重恩和钱震杰(2010)认为产业结构转型、

国有企业改制、垄断增加、国有经济比重和税负水平都导致了劳动收入份额的降低。罗长远和张军(2009)发现FDI、经济发展水平、民营化和产业结构的变化都不利于劳动收入占比的改善。李文溥和李静(2011)从要素比较扭曲和资本深化的角度分析了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原因。以上文献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原因,但是我国政府对经济运行具有强大的控制力,而这种控制力如何通过再分配领域影响劳动报酬则少有研究。本文从财政支出对劳动报酬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本文不同于其他研究的一个方面。

关于财政支出对收入分配及其利益归宿的研究,

相关文献有:Grand(1982)认为职业型家庭、雇主和经理享受的公共保健服务和公共教育服务多于他们在相关人群中所占的合理份额,中产阶级享受更多的国家养老金、国民保健服务和个人社会服务,穷人相对而言享受的公共服务则较少。van de Walle和Nead(1995

)基于家庭预算调查认为,公共卫生支出级别不同,其利益归宿也不同,以预防和治疗为主的基层卫生中心一般比医院更有利于穷人,这与Grand(1982)的结论不一致。Mehrotra(2004)对公共教育支出进行了研究。Callan等(2010)研究了在经济危机背景下,削减爱尔兰公共部门的开支对收入的影响。丛树海和李永友(2008)对中国公共卫生支出绩效的综合评价表明,中国公共卫生支出整体绩效不甚理想,基础性公共卫生服务在起伏中有所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绩效下降,公共卫生支出的整体绩效呈下降趋势。李永友和沈坤荣(2007)认为中国相对贫困的产生和日趋严重主要来自财富初始分配环节中劳动力要素价格在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而财政在减缓初始分配环节造成的相对贫困方面6·财经研究2

011年第9期

作用非常有限。刘穷志(2007)认为归宿于富人的公共安全服务相对不足,文教科卫和社会救济近年更多地惠及了贫困人口,但社会保障则供应不足,贫困人口较多地得到了见效快的经济服务,但着眼于长远利益的经济服务相对较少,公共服务归宿差异原因主要有经济实力、经济缺陷、公民偏好和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体制等。由上分析可知,国外关于财政支出的文献很少提及行政管理支出对劳动报酬的影响,

国内相关文献的结论也并不一致。观点不一的原因与研究采用的数据和方法有关。本文采用CGE分析框架来模拟并分析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对劳动报酬的影响,期望能得到较理想的实证结果。

本文在对现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选取占居民可支配收入主要比重的劳动报酬作为观察变量,聚焦行政管理支出、财政民生支出调整对第一、二、三产业部门劳动报酬占GDP比重的影响,并确定了研究方法与模拟方案。本文的重点在于:一是构建反映财政民生支出结构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CGE),包括针对财政民生支出问题的模型方程组,构建包含民生部门的基期社会核算矩阵(Social Accounting Ma-trix,SAM)

,选择和标定弹性和份额参数等内容;二是针对财政民生支出结构设计模拟方案,

观察财政民生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结构调整对第一、二、三产业部门劳动报酬的影响,

最后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政策建议。本文提及的财政民生支出限定在科技、教育、卫生和社保等领域。本文从行政管理支出和财政民生支出调整的角度进行研究,

观察劳动报酬的变化情况,这一研究角度将行政管理支出和财政民生支出综合考虑,

比较行政管理部门劳动报酬和其他部门劳动报酬的变动情况,观察行政管理支出和财政民生支出的利益归宿。这样的研究角度更加切合中国目前行政管理支出过高、财政民生支出需要调整和各部门劳动报酬不均的实际。

GE模型是一种揭示变量间作用机制的结构性模型,具有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能同时考虑不同市场之间、具有行为最优化的多个经济主体之间以及经济主体与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数值模拟关系。CGE模型把所有经济主体、所有市场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体现了现实经济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普遍联系;它兼容了投入产出、线性规划等模型的方法,能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进行模拟,为政策效应分析提供了一个总量与结构相结合的均衡分析平台,能模拟出政策变化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生的最终结构性影响,能很好地解释经济模拟冲击的原因。因而该模型是对政策变动和外部冲击效应进行模拟的一种有效工具。CGE模型自20世纪60年代产生以来,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广泛用于分析税收、贸易、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收入分配等问题。

三、财政支出结构调整CGE模型的构建

1.

数据准备。CGE模型的数据基础是社会核算矩阵,基期SAM给CGE·

7·董万好、刘兰娟、王 军:调整财政民生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对劳动报酬的影响

模型提供了一致的、真实的、可用于标定的均衡数据。SAM的每一条记录都看做该记录所在列部门对所在行部门的支付,任何行的所有记录代表该部门的总收入,任何列的所有记录代表列部门的总支出。账户分为活动、商品、劳动、资本、

居民、企业、政府、世界其他地区和投资/储蓄。本文分析的财政民生问题包括科技、教育、卫生和社保等方面,涉及的另一个经济主体部门是行政管理部门,因此,我们将活动及商品部门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除科技等5个部门外)、科技、教育、卫生、社保和行政管理等8个部门。数据来源主要有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中国财政年鉴等。其中,

进口关税数据来自2008年中国海关年鉴,个人和企业所得税数据来自2008年中国财政年鉴,政府对居民转移支付数据来自2008年中国财政年鉴,包含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就业补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等。部分数据采用列余量,最后的SAM数据经调平处理。 2.模型方程。民生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在投入产出表上是作为生产部门出现的,政府的民生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是对这些部门的消费支出。民生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生产部门一样,在CGE模型中其产出是由中间投入和增加值这两个投入按照CES生产函数在优化条件下得到。本文的财政支出结构调整CGE模型是在标准CGE模型(L fgren等,2002)的基础上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设定参数和外生变量得到。模型方程参照了张欣(2010)的方程体系。在后面的数学方程中,内生变量用大写字母表示,外生变量用大写字母加上横杠表示,参数用小写字母表示。商品和变量的数量以Q开头,商

品价格以P开头,要素价格以W开头;下标c表示商品,i表示经济主体(机构),a表示生产活动,f表示要素。

假定一个生产部门只生产一种商品,

生产函数嵌套为两层,最上面一层生产函数有中间投入和增值两个投入,而增值部分的投入有劳动力和资本两个生产要素,价格分别为WL和WK。本文所观察的劳动报酬由相应的价格和劳动需求量相乘得到。顶层的生产由CES函数、

优化条件和总量的平衡方程描述: QAa=αaq[δaq QVAaρa+(1-δaq)QINTAaρa]1

ρa,a∈A(1) PVAa/PINTAa=δaq/(1-δaq)QVAa/QINTA(

)a1-ρa,a∈A(2

) PAa×QAa=(1+ataa)×(PVAa×QVAa+PINTAa×QINTAa)

,a∈A(3) 增值部分的生产函数是C

ES函数,投入为资本和劳动力两种生产要素,价格分别为WL和WK。增值部分经济行为方程描述如下:

QVAa=αava[δLava QLDaρava

+(1-δLava)QKDaρava

]1

ρa

va,a∈A(4) WL/WK=δLava/(1-δLava)QKDa/QLD(

)a1-ρa,a∈A(5) PVAa×QVAa=WL×QLDa+WK×QKDa,a∈A(6

)8·财经研究2

011年第9期

中间投入部分的生产函数采用的是Leontief生产函数,icaca为中间投入部分的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也就是需要使用多少c部门的商品才能生产一个单位a部门的中间投入,以下方程描述了这种经济行为:

QINTca=icaca×QINTAa,a∈A,c∈C(7) PINTAa=∑

c∈C

icaca×PQc(8) 国内生产活动的产出商品QA最终分为在国内销售和出口两部分,其替代关系由CET函数描述,以下方程描述了其经济关系:

QAa=αat[δat QDAaρat+(1-δat)QEaρat]1ρ

a,ρ

t>1,a∈A(9)

PDAa/PEa=δat/(1-δat)QDAa/QE

()

1-ρat,a∈A(10) PAa×QAa=PDAa×QDAa+PEa×QEa,a∈A(11) PEa=pwea×EXR,a∈A(12) 国内销售产品也包括进口的部分,国内生产和进口之间的替换关系由阿明顿条件来描述:

QQc=αcq[δcq QDCcρcq+(1-δcq)QMcρcq]1ρ

q,c∈C(13) PDCc/PMc=δqc/(1-δqc)QDCc/

()

QMc 1-ρcq,c∈C(14) PQc×QQc=PDCc×QDCc+PMc×QMc,c∈C(15) PMc=pwec×(1+tmc)EXR,c∈C(16) 居民户的收入为:

YH=WL×QLS+WK×shifhk×QKS+transfrhgov(17) 居民户对商品C的消费需求由C-D消费函数在效用最大化条件下导出: PQc×QHc=shrhc×mpc×(1-tih)×YH,c∈C(18) 企业收入、储蓄和投资分别为:

YENT=shifent k×WK×QKS+transfrentrow+transfrentgov(19) ENTSAV=1-ti

()

ent×YENT

(20) EINV=∑

PQc×QINVc(21) 政府收入、消费和储蓄分别为:

YG=∑

atvala×WL×QLDa+tvaka×WK×QKD

()

a+tih×YH

+tient×YENT+∑

tmc×pwmc×QMc×EXR(22)

EG=∑

PQa×QGa+transfrhg+transfrentg(23) GSAV=YG-EG(24) 市场出清时,所有国内生产国内供应的等于所有国内需求:

QQc=∑

aQINTca+∑

QHch+QINVc+QGc,c∈C(25)

·

·

董万好、刘兰娟、王 军:调整财政民生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对劳动报酬的影响

要素部分出清时有: ∑aQLD

=QLS(26)

∑a

QKD

=Q

LS(27

) 国际收支平衡满足:

∑c

wmc

×QMc

∑a

wea

×QEa

+FSAV(28

) 国外储蓄外生满足: F

SAV=FSAV(29

) 投资储蓄平衡满足: E

INV=∑h

1-mpc(

)h

1-ti()h

×YH+ENTSAV+GSAV+E

XR×FSAV+VBIS(30) 模型闭合的本质是区分系统的内生和外生变量,

确定系统的边界。结合目前中国的实际,采用凯恩斯闭合,国外储蓄外生,实际汇率内生,如方程29所示。政府的消费和投资固定,内生调整储蓄率。这属于储蓄-投资闭合规则中的投资驱动型闭合。我国目前的就业情况较为复杂,已经进入刘易斯拐点,农村劳动力不再是劳动的蓄水池。劳动力供给的边际产出等于劳动力需求的边际产出。基于此,我们将劳动力价格设定为内生、劳动力供给设定为外生。这样的闭合设定是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具体分析得出的结论,

这相对于以往将劳动供给设定为内生的假定,更加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因此有方程: Q

LS=QLS(31

)四、参数选择与标定

GE模型涉及的参数包括弹性参数和份额参数等。对于弹性参数等一般采用经济部门多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用计量方法来估计,或参考已有成果数据。对于份额参数等一般用具有均衡性和一致性的基期数据来标定,即在CGE模型中使用基准均衡的数据集且满足模型的均衡条件来校准估算确定模型参数,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数据不可获得的制约,是CGE参数标定的常用方法。在技术上,校准就是在确定已有数据的基础上,由CGE的方程组导入SAM表中数据计算得到。具体做法参见张欣(2010

)。 鉴于时间序列数据统计资料的不完整性,

我们选取已有研究成果数据作为主要的弹性数据(郑玉歆和樊明太,1999

),份额参数采用校准的方法得到。五、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模拟方案及结果分析

我们设计以下三种模拟方案。一是在财政支出结构不变情况下增加财政

支出;二是财政支出不增加,调低行政管理支出,相应增加财政民生支出;三是增01·财经研究2

011年第9期

加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为遏制行政管理支出、增加财政民生支出。第一、二种方案是观察增加的行政管理支出是否以劳动报酬的形式归宿于行政管理部门进而侵蚀了其他部门的劳动报酬,第三种方案是观察遏制行政管理支出、增加财政民生项目支出是否能缩小这样的差距。假定GDP年均增长8%,到“十二五末”,即2015年GDP将较基期增长85%,财政支出增加参照此增长比例。 1.模拟方案一:所有支出都增加85%。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支出必将增加,如果仍按照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如前所述,行政管理部门将以劳动报酬的形式得到更多的利益份额。我们在CGE模型中模拟财政支出结构不变时,增加财政支出情形下各产业劳动报酬的变动情况。模拟时点是2015年,财政支出结构不变,各项增加85%,财政支出整体增加情形下劳动报酬占GDP比重如表2所示。

表2 财政支出结构不变、整体增加85%情形下部门劳动报酬

占总体GDP比重变化情况(%)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行政管理部门

国民经济总体

基期值12.04 15.46 11.03 2.83 41.36模拟值

11.27 14.32 12.03 4.83 42.45相对于基期变化率

-6.36

-7.38 

9.03 

70.57 

2.63

注:

变化率是指相对于基期劳动报酬占总体GDP比重的变化率。 模拟结果显示,

在财政支出结构不变、整体增加85%的情形下,行政管理部门劳动报酬占GDP比重变化最大,达到了70.57%,而第一和第二产业劳动报酬占GDP比重则分别减少了6.36%和7.38%,

第三产业增加了9.03%,整体劳动报酬占GDP比重增加了2.63%。从数字可以看出,财政支出的总量变化引起行政管理部门的劳动报酬占比大幅增加,

而其他部门的劳动报酬占比减少或很小增长。这与1997-2007年现实数据呈现的趋势一致,验证了行政管理支出的利益归宿以劳动报酬的形式向行政管理部门集中,并且这种趋势将进一步加剧。

模拟结果表明,

在财政支出总量增加、结构不变情况下,劳动报酬向行政管理部门集中,并且其他部门的劳动报酬占比降低。可见,行政管理支出对调节劳动报酬占比具有重要影响。因为行政管理支出传导至经济体中使行政管理部门的劳动报酬侵蚀了第一、

二、三产业部门的劳动报酬,所以减少行政管理支出可以调节劳动报酬在行政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分配,缩小行政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劳动报酬的差距。

2.

模拟方案二:财政支出总量不变,行政管理支出减少,财政民生支出相应增加。模拟情形一表明财政支出结构不变时,

财政支出整体增加,行政管理支出的增加,使行政管理部门的劳动报酬大幅上升,而其他部门的劳动报酬则小幅降低。那么在现有财政支出总量上,削减行政管理支出、增加民生支出是否可以提高其他部门的劳动报酬呢?模拟方案是行政管理支出减少10%,

相·

11·董万好、刘兰娟、王 军:调整财政民生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对劳动报酬的影响

应地科技支出增加108%,教育支出增加21%,卫生支出增加29%,社保支出增加22%,四项合计增加7.9%。见表3所示。

表3 行政管理支出减少10%、

其他项支出增加情形下各部门劳动报酬占总体GDP比重变化情况(%)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行政管理部门

国民经济总体

基期值

12.04 15.46 11.03 2.83 41.36科技增加108%

12.07 15.50 11.21 2.52 41.30变化率

0.22 0.26 1.61-10.80-0.15教育增加21%

12.04 15.46 11.31 2.52 41.34变化率

0.01 0.01 2.56-10.89-0.06卫生增加29%

12.05 15.50 11.16 2.52 41.23变化率

0.11 0.27 1.17-10.91-0.30社保增加22%

12.10 15.52 11.07 2.53 41.21变化率

0.47 0.39 0.33-10.57-0.35四项增加7.9%

12.06 15.49 11.19 2.52 41.27变化率

0.18 

0.19 

1.49

-10.83

-0.22

在5个方案中,

行政管理支出的减少,使行政管理部门的劳动报酬占GDP比重均有所减少,这导致总的劳动报酬占比略有下降,但是5种方案均使第一、二、三产业部门的劳动报酬占比有所提升。其中,增加到科技中的支出使三个产业的劳动报酬占比提升较多,分别提升了0.22%、0.26%和1.61%;增加到社保中,三个产业的劳动报酬占比提升同样明显,分别为0.47%、0.39%和0.33%;增加到教育中则对第一、二产业影响不明显,但是对第三产业劳动报酬占比的影响较大,提升了2.56%,增加教育支出对总体劳动报酬占比的影响也较小;增加卫生支出使第一、二、三产业的劳动报酬占比分别提升了0.11%、0.27%和1.17%;四项都增加相应的数值,则各产业劳动报酬占比分别提升了0.18%、

0.19%和1.49%。增加科技支出使三产业劳动报酬占比增加,反映出科技加深了知识资本的积累,促进了技术创新等经济发展的动力。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可以改善劳动报酬在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分配。总体劳动报酬的降低需要其他原因来解释,如产业结构、资本比例过高等。本模拟结果也说明较快速度增长的行政管理支出侵蚀了其他部门的劳动报酬。

3.

模拟方案三:财政支出增加85%,并进行遏制行政管理支出的结构调整。上述模拟结果表明,减少行政管理支出、增加民生支出可以减缓行政管理部门劳动报酬过快增长,增加其他产业部门的劳动报酬占比。按照GDP增长预期,到2015年财政支出总量增加85%,保持行政管理支出不变,相应地增加科技、教育、卫生和社保支出。观察在财政支出量增且做结构调整的情形下,各产业部门劳动报酬占GDP比重的变化情况。模拟结果如表4所示。 本模拟情形下,由于科技、教育、卫生和社保支出都有所增加,传导至经济体中导致第一、二、三产业的劳动报酬占比都有所增加,分别为0.22%、1.92%和9.60%;而行政管理部门的劳动报酬占比则略有下降,下降的幅度21·财经研究2

011年第9期

表4 整体增加85%、

行政管理支出不变、科技等支出相应增加时各部门劳动报酬占总体GDP比重变化情况(%)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行政管理部门

国民经济总体

基期值

12.04 15.46 11.03 2.83 41.36增加到科技等项目

12.07 15.76 12.09 2.74 42.65变化率

0.22 

1.92 

9.60

-3.28 

3.12

为3.28%,行政管理部门劳动报酬占GDP比重较小的下降幅度对整体经济影响也很小;国民经济总体的劳动报酬占比增加了3.12%。

模拟结果显示,在财政支出增量变化且行政管理支出比重相对弱化的结构调整情形下,行政管理部门的劳动报酬占比有所下降,其他产业部门的劳动报酬占比有所提升,国民经济总体的劳动报酬占比也有所提升。遏制行政管理支出、增加财政民生支出可以缩小行政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劳动报酬差距。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按照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增加财政支出,劳动报酬将继续呈现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表现为行政管理部门的劳动报酬占GDP比重的持续显著增加和其他产业部门的劳动报酬占GDP比重的持续减少。这种在现有财政支出结构下财政支出规模增长导致的行政管理支出增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政府能力的扩大和干预能力的增强,

但是这种增长将行政管理支出的一部分以劳动报酬形式归宿于行政管理部门。尽管这种利益归宿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作为收入再分配此消彼长关系的事实,较快速度增长的行政管理支出必然影响其他部门的劳动报酬增长。因此,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不利于劳动报酬分配比例的改善,

需要通过控制财政行政管理支出规模来解决。 在保持财政支出总量不变的情况下,

减少行政管理支出同时增加财政民生支出对劳动报酬具有正向影响。这从财政支出结构角度再次证明过快增长的行政管理支出使部分利益明显归宿于行政管理部门,

从而侵蚀了其他部门的劳动报酬。出现这样的结果显然是由于行政管理部门消耗了大量的财政经费,导致经济体中其他部门相对缺乏财政资源的支持。换言之,通过改变支出结构,如降低政府行政管理支出并相应增加科教文卫和社保等财政民生支出,对经济发展特别是对增加其他部门的劳动报酬,将起到更为有效的促进作用,模拟中第一、二、三产业劳动报酬占比的增长证明了这一点。

在财政支出总量增加前提下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模拟显示,

增加民生支出,相应控制行政管理支出比重,对三个产业部门的劳动报酬同样具有积极的影响。将各部门劳动报酬占GDP比重的1997年、2002年、2007年以及2015年预测值和模拟值进行对比,如图2所示,增加财政支出且遏制行政管理支出的财政政策调整将缩小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劳动报酬增长的差距。

·

31·董万好、刘兰娟、王 军:调整财政民生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对劳动报酬的影响

图2 各部门劳动报酬占GDP比重变化模拟(虚线为模拟值) 政府机构庞大、

行政管理人员冗余以及浪费、腐败等原因造成行政管理经费使用效益不高;反过来,行政管理支出膨胀不仅引发财政支出结构的扭曲、更多挤占公共资金和社会保障支出,而且进一步诱发政府规模扩

张,

导致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过度干预,从而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的完善,同时可能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产生不利影响,这在上述模拟中已经得到验证。因此,政府应简化职能,精简机构,在控制规模的基础上逐步调整支出结构,努力减少浪费,

提高绩效,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在民生支出上。 科技和教育支出的增加提升了劳动报酬占比,表明由于对经济发展的内生影响,科技和教育加深了知识资本的积累,促进了技术创新等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由于卫生和社保支出加强了社会保障且提高了居民素质、健康水平和社会安全感,其对各产业部门的劳动报酬产生了积极的正向影响。因此,未来财政支出应该向科技、

教育、卫生和社保等项目倾斜。 *感谢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系何立新副教授、

石磊教授、武汉大学刘穷志教授、上海财经大学毛程连教授以及匿名审稿人的宝贵建议和悉心指点。当然,文责自负。主要参考文献:

[1]白重恩,钱震杰.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09,(5):99-115.

[2]白重恩,钱震杰.劳动收入份额决定因素: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J].世界经济,2010,(12):3-27.

[3]丛树海,李永友.中国公共卫生支出综合评价及政策研究———基于1997-2002年数据

的实证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4):53-60.

[4]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J].经济研究,2009,(1):70-82.[5

]李善同,翟凡,徐林.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动态一般均衡分析[J].世界经济,2000,(2):3-14.

[6]李文溥,李静.要素比价扭曲、过度资本深化与劳动报酬比重下降[J].学术月刊,2011,

(2):68-77.

[7]李永友,沈坤荣.财政支出结构、相对贫困与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7,(11):14-26.[8]刘穷志.公共支出归宿:中国政府公共服务落实到贫困人口手中了吗?[J].管理世界,2007,(4):60-67.

[9

]罗长远,张军.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41·财经研究2

011年第9期

[J].管理世界,2009,(5):25-35.[10]张长生.2001年以来我国劳动报酬和居民收入占GDP比重演变分析[J].

岭南学刊,2010,(1):72-76.[11]张全红.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及变化原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J].

财经科学,2010,(6):85-93.[12]张欣.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基本原理与编程[M].

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3]Guscina A.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on labor’s share in national income[R].IMF Work-ing Paper No 294,2006.[14]Mehrotra S.Reforming public spending on education and mobilising 

resources:Lessons frominternational experience[J].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2004,39(9):987-997.The Impacts of the Adjustment in Fiscal Expenditureon Peop

le’s Livelihood and AdministrativeExp

enses on Labor Income:Income RedistributionAnaly

sis Based on CGE ModelDONG Wan-hao,LIU Lan-j

uan,WANG Jun(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Shanghai Universityof 

Finance and Economics,Shanghai 200433,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empirically 

studies the impacts of the adjustment in ad-ministrative expenses and fiscal expenditure on people’s livelihood on labor incomein primary,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by constructing a CGE model to sim-ulate the structure of fiscal exp

enditure.The results of CGE simulation are shownas follows:firstly,under the constant structure of fiscal expenditure with the in-crease in total amount,the labor income in administrative sectors rapidly 

rises,and reduces the proportion of labor income in other sectors;secondly,the low la-bor income in other sectors is related to the rapid increase in administrative exp

ensesand labor income in administrative sectors;thirdly,the reduction in administrativeexpenses has p

ositive effects on labor income in all industrial sectors of the nationaleconomy;fourthly,under the increase in fiscal expenditure,the rise in the propor-tion of fiscal expenditure on people’s livelihood such as technology has a significantlypositive effect on labor income in all industrial sector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 Key words:labor income;fiscal expenditure on people’s livelihood;administrative exp

ense;CGE(责任编辑 许 柏)

·

51·董万好、刘兰娟、王 军:调整财政民生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对劳动报酬的影响

民生财政的思考

民生财政的思考 【内容提要】民生财政是“人本财政”,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内容。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社会保障、就业等民生项目的投资呈现大规模增长,成为我国预算安排的重点和亮点。要推进民生财政,既要增加财政投入,更要加强制度建设。 【关键词】民生财政政府公共服务制度保障 正文: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同时,明确提出了改善民生的六大任务。改善民生既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财政作为国民经济综合管理部门,要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财政改革和财政建设之中,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共享公共财政的雨露。 一、民生财政的内涵 简单说,民生就是与人民的生计有关的、牵涉到每一个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项。民生财政,用经济学的语言表述即促进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国民消费水平提高,防范消费差距过大,推进基本消费平等化,增加社会总福利,提高社会幸福指数的财政。 民生财政是“人本财政”。民生财政以改进民生、提高人民福利水平为目标,它不只是保障基本消费的财政,还是防范社会差距过大,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财政。民生财政关注的终极目标是“以人为本”,促进每一个社会成员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即只要是始终关注社会的终极目标,那就是民生财政;相反,只要是偏离了终极目标,就不是民生财政。政府花的每一分钱都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终极价值理念。政府花钱的方式可以不同,支出用途可以有别,在不同的时期,也可以有不同的支出重点,但最终都要回归算“财政账”,还要算“社会账”;不能只是着眼当前,而且还要看是否有利于民生的长期改善和长期保障。以降低行政成本为例,有的地方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算“财政账”,减少了支出,效果很好;算“社会账”,老百姓的成本增加了,办事情变得不方便了,政府公共服务的可及性降低了。这样的精简机构和降低行政成本,实际上是以增加老百姓隐性负担为前提的,反而有损民生。 二、民生财政的内容 (一)科学安排民生财政的支出预算。 1. 切实保障民众的生存权,要支持加强扶贫开发,切实解决部分群众的温饱问题;大力加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实施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支持义务教育和基本住房建设,建立健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民众的基本生存权得到切实保障。 2. 努力保障民众的发展权,在保障生存权的基础上,解除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后顾之忧,消除压力预期,增强消费信心,扩大当期消费,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准。加强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投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强化社会治安、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效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二)建立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 1. 积极稳妥地推进税收制度改革,税收制度不仅是取得收入的手段,也是调节经济的杠杆,要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在财政中的积极作用,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加强适应民生财政需求的税收制度建设。

财政收入与支出

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 全章概述 社会生活中,无论是百姓生活保障,还是国家的政治活动,经济文化建设,都需要依靠国家提供的财力,因此,国家必须直接掌握一定的收入。国家的收入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国家收入的分配使用有什么作用?这是本课要向大家介绍的有关国家收入分配方面的知识。 本课分为2个框题 一、财政收入与支出 二、财政的巨大作用 新课标基本要求 评议一个政府财政承担的工程项目,说明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新课程学习 8.1 财政收入与支出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含义,我国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种类。 2、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如何正确使用财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 3、运用财政图表、数字分析领会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 ★教学重点、难点 1、财政支出问题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3、财政收支平衡 ★教学方法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9页“上海徐家汇地铁战”材料,议论材料提出的三个问题。 学生活动:讨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明确:地铁耗资巨大,只能有国家出资兴办,国家必须有一定的收入,才能保证其各项职能的顺利实施。 (二)进行新课 一、财政收入 1、什么是财政 教师活动:讲解引导财政的含义 (1)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从这一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财政的实质就是国家在社会范围内获得国家收入,并将它集中性分配使用。 (2)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 教师活动:请大家想一想,财政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做什么工作?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制定收入、支出计划。 教师点评: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叫做国家预算。 上一年度的财政实际执行情况,叫做国家决算。

美国财政支出结构

美国财政支出结构 根据美国统计署(https://www.doczj.com/doc/518314001.html,)分类,美国财政支出分类为: Total expenditure: 1. General expenditure:①Intergovernmental expenditure ②Direct expenditure:Ⅰ. Education. Public welfare. Hospitals. Health. Highways Ⅱ. Police protection. Correction. Natural resources. Parks and recreation. Governmental administration Ⅲ. Interest on general debt. Other and unallocable 2. Utility expenditure 3. Liquor stores expenditure 4. Insurance trust expenditure Government Finances: 2000-2010

General expenditure 占86.124%; Utility expenditure 占1.455% Liquor stores expenditure 占0.280%

Insurance trust expenditure 占12.141% 美国财政结构分析: 按照一般财政项目分类 一.物质投资资本支出 二.国防支出 三.健康保障计划支出

四.研发支出 五.教育与培训支出 六.行政管理费支出 七.利息支出

对财政投入与民生的关联分析.doc

对财政投入与民生的关联分析- 民生的发展对财政的发展壮大也有极大地促进作用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了30年后,经济运行中遇到了环保资源等问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已迫在眉睫,并且已成为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点。生命科学、医疗保健和文化产业成为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方向,是未来国家产业的支柱。这几大产业与民生所涵盖的极大方面恰恰吻合。民生的大发展会为这些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能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刺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而扩大我国的税源和税基,扩大财政的支配范围;另一方面,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也受了很多影响,今年上半年GDP增长仅为7.8%,创近年来新低。八月份财政收入增长仅为4.2%。财政与经济的发展是水与船的关系,水涨则船高。经济发展得放缓主要是由于拉动经济发展得三驾马车中的出口和国内消费不足。目前我国国内消费占GDP的比重仅为36%左右,而美国的比重约为72%。国内消费的不足制约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国内消费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有后顾之忧。由于我国教育费用高、看病贵、养老制度不完善以及住房等民生问题的大量存在,是的热门不得不把资金储蓄起来,以备不时之需,造成国内消费不足,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财政也随之受到影响。加入我国得民生问题得到完善,13亿人民没有后顾之忧,开始消费,这将对我国经济产生难以想象的带动作用,经济大发展,财政也会壮大。 对民生的财政投入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医疗改革的春风吹进千家万户,住房问题也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资,而有关教育的“免学费”及“异地高考”等问题也一

一解决,这一方面展示了我国民生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民生领域内尚且矛盾重重,需要在“高清”监视下才能更好地解决。我们通过研究财政投入与民生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政府的财政投入与人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民生出现问题也反映出了财政投入存在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更好地解决民生难题。(一)投入范围过广,没有重点政府财政投入的范围一直是我国存在争议的问题。从建国初排除一切市场因素,全面宏观调控,到改革开放后又趋于全面市场化的状态,财政投入始终没有定位一个合适的范围。当然这也与“民生”的概念模糊存在关系。民生不是一个专门的学术用语,也没相对应的异域意义,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泛泛而谈的概念,凡是涉及公众、人民利益的都被认定为民生事业。这就导致我国财政对于民生的投入实际上是无所不包的,但是范围过于广泛往往不能有重点地解决问题。另外,财政投资范围问题还包括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不明确,容易造成地方政府滥用职权,滋生腐败。而且宪法、法律中都没有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权的明确规定,更为权力滥用提供了温床。(二)财政投资决策民主化,专业化不足涉及民生的财政投入决策都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在决策时更不能容许差池。我国在对财政投入决策上尚存在着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第一,对重大工程项目,专家论证制度不够完善;第二,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设施项目,没有设立相应的重大公共支出决策听证制度,活着就是设立了听证制度,但是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其作用。最典型的公共交通汽车涨价,却没有广大乘车人参与听证,这从根本上就违反了听证制度的目的。特别是有关民生的财政投入,如果不能更专业化,更民主化,反而会事倍功半。(三)财政投资管理制度不完善近些年,国家对于民生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是关系到民众的住房、医

财政的收入和支出

财政的收入和支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以及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种类。理解如何正确使用财政政策调节经济运行。理解影响财政收入高低的因素、增加财政收入的意义和财政支出的作用。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财政图表、数据,简单评价财政工作报告,结合实际说明财政的巨大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入实例法、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相结合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联系地认识问题的能力和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正确观察、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以及调查研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财政支出教学,使学生增强国家观念,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对学生进行基本国情、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教育学生关心和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为重。通过财政巨大作用的教学,教育学生明确:发挥财政作用、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教学重点、难点] 财政的支出、财政的作用;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财政收支平衡问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新课教学] 导入:(多媒体课件放出三峡工程的图片:激流、大坝、船闸……图片之后打出一则材料)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究竟要有多大的投资呢?按1993年5月末中国的物价水平测算:三峡工程静态投资900亿元人民币,约合110亿美元。其中枢纽工程本身的投资为500亿元人民币,库区移民投资400亿元人民币。到2009年三峡工程竣工时,累计动态总投资约2 000亿人民币,约合240亿美元。这些钱从何而来? 一、财政的含义: 财政是一种分配关系,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财政的目的是保证国家的存在、行使职能的需要。 财政的特点是以国家为主体,在社会范围内集中性的分配关系。 国家的财政是通过国家预算实施的。 二、财政收入: 生: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简单地说,这些渠 道是税、利、债、费。 师:不错,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2003年我国财政收入的构成情况,请大家结合 教材链接的资料,探究一下这四个组成部分与财政收入的关系。生1:税收收入 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特点是征收面最广,最为稳定,在财政收入中居主导地 位。以2003年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为例。2003年我国财政收入21 700亿元,其中 税收收入20 450亿元,占财政收入的94.2%。 生2:利润收入,也是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这主要是国有企业税后利润上缴国家 的部分,还包括国家从参股企业中取得股金分红收入。 生3:债务收入,即国家财政通过借贷方式,从国内外取得的收入。包括向国外或 国际金融机构的借款,还有财政部门在国内外发行的债务,例如我们每年发行的国 债券。 生4:其他收入主要指各种收费以及罚款。此外还有公用事业收入中上缴的一部分。 师:大家归纳得非常好。税、利、债、费四大块构成了财政收入,其中税收是财政 收入的主要来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固然很多,但经济水平和分配政策是主要的

民生财政支出、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18314001.html, 民生财政支出、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 作者:刘欢 来源:《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8年第01期 摘要:基于2007—2014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包含人口流动因素的非线性门槛模型对各地区民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民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随着民生财政支出水平的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人口流动因素则是导致这种结构性变化的重要原因。当地区人口流入规模扩大时,提高民生财政支出水平将带来更大的经济增长效应,但我国仅有少部分地区处于这个区间内,意味着财政资源配置空间失衡。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及建立适应人口跨地区迁移的财政资源配置机制提供了直接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民生财政支出;经济增长;人口流动;门槛模型 文章编号:2095-5960(2018)01-0013-12;中图分类号:F812.45;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有关财政支出的大量相关研究表明,在中国现行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承担了大部分公共投入责任,受财政资源有限性和官员考核机制影响,其支出结构偏向经济生产性项目,消费性公共服务供给出现不足(傅勇,2007[1];付文林,2012[2])①①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公共品供给即指地方政府在环保设施、科教文卫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傅勇,2008)。。尽管近年来政府增加了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但财力分配的重点依旧倾向于经济 建设,且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充分合理的民生财政支出是调节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收入增速急剧下滑的困境下(高培勇,2016)[3],更需增加民生财政支出以提高经济增长效率。因此,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 高民生财政支出比重,以发挥其对经济生产生活的积极作用成了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但这些研究的主要局限在于未将人口流动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尤其在中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背景下,忽视人口流动因素对地方民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影响,将导致估计系数与研究结论均存在偏差。基于此,将人口流动因素纳入二者关系问题的考察,以揭示在人口流动的背景下民生财政支出水平的变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就成了本文研究的主题。 二、文献综述 尽管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但针对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还是近二十几年来的事情(郭庆旺等,2003)[4],且现有研究在 财政支出项目的划分及不同财政支出项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上也未能达成一致(孙文祥,2004)[5]。如将财政支出划分为生产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非生产性支出)一般不存在分 歧,但对于生产性支出包含的内容却存在不同观点,具有代表性的如巴罗将公共教育支出与国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现状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现状 1.财政资金供给范围不规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统收的局面已被打破,但传统的国家包揽一切的分配思想和财政统支的局面仍保持着。财政资金的供给范围未能做出大的调整,缺乏明确、科学的界定。一方面财政支出严重越位,即支出范围过宽,包揽了许多既包不了又包不好的事务,如经营性投资支出过大、各种补贴过滥、各类事业费庞杂、财政供养人员过多、负担过重等。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又严重缺位,即财力过于分散,支出重点不明确,使得在应由财政供给的市场失灵的领域出现保障不足和无力保障的情况,如对社会保障的支持严重不足。2011年中央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03.16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8.1%,但这与发展中国家的25%-30%、发达国家的30%-50%差之甚远。对社会文教、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也不足,2011年在文化体育支出380.52亿元,仅仅占全国财政支出的0.7%。这不仅使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和力度弱化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对社会文教、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也不足。这不仅使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和力度弱化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2.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经济发展,因此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量的50%以上。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的转变,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国家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有所减少。但在“十一五”期间,仍达到38.5%,高居各项支出之首,从构建公共财政的要求看,其比重仍然偏高。同时必须注意到,我国经济建设支出的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在很长

时期内,政府参与竞争性、经营性项目过多,用于生产性的支出偏多,而用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支出不足。近年来这方面情况有所改变,但由于管理方面的疏漏,经济建设支出的总体效益仍不理想。 3.行政管理支出比重逐年上升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而且呈逐年上升态势。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率为年均17.7%,与财政支出平均增长率12.3%相比,高出5.4个百分点。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有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增长的合理性一面;但也有着由于机构膨胀、人员编制过多、经费增长迅速、服务效率低下而不合理的一面。1978年全国财政供养人员为2015万人,到2008年增长至5802万人,增长88.7%。如果把办公设施和公费医疗、离退休保障的因素考虑进去,财政负担更重。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已成了“吃饭财政”,财政支出大部分用于支付人员工资,有的甚至收不敷出,连工资发放都有困难。 4.社会文教支出比重偏低 我国社会文教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81年的18.5%上升到2000年的27.6%,到2011年教育支出2989.82亿元,总体呈增长态势,这是可喜的现象。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速度。其中教育费占GDP的3.66%,而世界教育支出水平平均占GDP的4%以上。我国科技事业支出的比重也一直只占财政支出的4%以下,而且还有缓慢下降的趋势。这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极低水平,也与我国的经济增长极不适应。在医疗卫生支出上,我国也处于程度较低的水平。社会文教事业大多数属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应成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

我国近十年财政支出变化分析电子教案

我国近十年财政支出 变化分析

我国近十年来财政支出变化分析 财务管理 内容摘要:分析我国近十年来的财政支出变化,分析我国近十年来的财政支出变化原因与趋势,探讨财政支出重大变化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 关键词:财政支出变化原因趋势合理性不合理性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the fiscal spending of China in the last ten years and finds the causes and predicts the trends, in the same time, discussing the rationality and irrationality of the major changes. 财政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财政支出是国家实施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手段。中国财政支出大体可分为基础经济建设、一般公共服务、国防、科技教育文化体育费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和其他费用。本文结合国家统计局和中国财政年鉴相关数据,纵观财政支出发展趋势,分析我国财政变化的原因,从根源里寻找出财政支出分布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提出一些关于优化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建议。 一、我国近十年来财政支出变化情况 1、财政支出相关数据

图1:1980-2009年财政各项主要支出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

图2:2001-2012中国经济GDP增长速度走势图 表3:社会保障支出占全国财政总支出比重一览表

2、财政数据分析 回顾中国2003-2013年,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在百分之十左右,国家的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则达到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之间,2007、2008、2009、2011四年均超过百分之二十,2007-2008年,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加大(表1、图1)。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地方财政支出规模高于中央财政支出规模,是中央财政支出的2-3倍,中央财政支出比重逐年下降,地方财政支出比重逐年上升(表1)。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不断下降,但在财政支出中仍占相当大的规模,社会文教支出稳步增长,且增长速度较慢,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比重较大,社会保障支出总投入大量增加,而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表2、表3、图2),可以看出政府虽然对社会保障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可是力度相当偏低,社会保障水平低下,仍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 二、原因分析 根据法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瓦格纳的结论是建立在经验分析基础之上的,他对19世纪的许多欧洲国家以及日本和美国做了考察,认为一国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与本国财政支出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即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扩张及财政支出规模的膨胀(财政支出规模变化趋势的理论依据与影响因素分析,作者不详)。我国近十年来,经济迅速发展,人均GDP稳步升高,我国政府对经济建设的支持作用,导致财政支出不断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家以经济建设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为主,经济建设和行政管理支出在财政支出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我国社会文教费的不断提高是符合国家“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为了适应经济全球

浅谈财政与民生论文

财政与民生 论文题目:财政与广州养老服务 的开发研究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B14工程造价1班 学号:16330327214 姓名:佘晓璇

财政与广州养老服务开发研究 中国是目前世界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截至 201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4.3%。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预计,到2013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2 亿,到2025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3亿,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4亿,即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社会老龄化结构的加剧,使得"银发经济"拥有了庞大的市场。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养老产业规模可达1万亿元,而养老地产在其中占有着不小的比例,这给房地产等相关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据统计,截止目前全国已有超过20余家中、大型房企高调宣布进军或涉足养老地产,如万科、保利、绿城、远洋、花样年等,有的还专门成立了"养老地产事业部"或"养老产业专业管理公司",中国平安等保险企业也纷纷涉足养老地产领域,以期沿长保险产类链。如今,在常规房地产开发竞争日趋激烈,中国"银发经济"日益显示出光明前景的情况下,养老地产已成为市场上的新蓝海。 虽然目前养老地产行业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相信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地产的社会需求将迅速增长,在相关经营方式不断成熟和服务理念更新转变的带动下,养老型地产业将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并拥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广州市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行动方案指出: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建立健全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以养老职业教育为辅,用人单位在岗培训和社会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人员教育培训机制;建成一支具有崇高职业道德、熟悉现代服务理念、掌握先进专业技术和精湛专业技能的人才队伍,养老护理员达到2万名;全市养老服务机构一线从事护理、康复工作人员培训率100%;每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配备具有养老服务职业资格或社会工作者职称的专业人才;养老护理员中级以上职业资格占20%以上、技师占2%,养老服务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二、任务措施 (一)扶持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将老年服务与管理相关专业纳入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城市扶持专业,就读有关专业或方向的全日制学生按《关于印发广州市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规定享受免学费政策。市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专业的职业院校,可向市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申请专项资助,支持就读学生奖学金或生活补贴、课程(教材)研发、实训基地建设等项目,增加招生人数。(牵头单位:市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民政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各区政府)2018年起,我市中等职业教育“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与高等职业教育相关专业建立中高职衔接机制。(牵头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民政局、发展改革委,各区政府) (二)建设养老服务培训实训平台。2017年依托市、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建立全市养老服务培训指导、技能交流平台;各区依托管理水平较高的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并开展家庭老年人照顾者能力培训。2018年全市养老床位达到500张以上的养老服务机构均建有中等以上院校和技工院校实习实训基地。2018年前,推动市属高等医学院校与大

财政收入与支出(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章节名称)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第二节财政收入与支出 学科政治授课年级高一学期上学期预计课时数一课时本案为其中第二课时课型新课选用教材 新人教版(必修1) 参考资料 《高中思政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标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财政收入与支出》是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第三单元第八课的第一框第二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 学过了财政及其作用,这为本框题引导学生认识财政的收入与支出起到了铺垫作用。这一框题在整 个经济常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前面承接了本教材中的财政的作用,后面继续讲到税收方面的 内容。所以,学好本框题能为学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基础。 2、教材内容 本部分内容主要涉及财政的基本理论知识。根据课程标准及现实生活实际,教材共设紧密相连的两目——“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第一目讲财政收入及介绍财政的一般知识。先讲财政的含义、特征,然后讲国家预算的含义,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最后讲影响财政的两大因素,即经济发展和 财政分配政策。第二目讲财政支出,主要讲财政支出的内容,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两种现象,以及 如何运用具体的财政政策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促进经济增长。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学习这一课时,要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将理论和现实生活联 系起来,这样才能便于他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形成相应的能力。

教学方法选择 讨论法、情景设置法、分析讲授法 教学环境、教学媒体选择 多媒体教学、黑板 课前准备 1、上网查询中国2009、2010、2011年财政收入状况,及财政收入的形式和财政支出的具体情况。 2、课前拍摄财政支持的一些工程,让学生对财政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板书设计 定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 的资金。 财政收入分类:税收,利润,债务,其他 税收的作用 经济发展水平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财政收入与支出分配政策 定义:国家队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 财政支出用。 分类:经济建设,科教文卫,行政管理和国 防,社会保障,债务 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财政盈余 财政赤字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财政收入、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含义,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种类。 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如何正确使用财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 应用:运用财政图表、数字分析领会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

基于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分析

基于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分析 一、财政必须向民生倾斜 财政向民生倾斜首先是由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职能所决定的。市场经济下财政的职能主要是纠正市场失灵,解决市场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如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在内的民生项目都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效应,这些项目若由市场提供往往会造成供给不足,这正是市场失灵的表现之一,因此政府应成为这些民生项目的主要提供者,财政必须承担起此类民生项目的支出责任。即使有些民生项目具有私人物品的属性,但由于受个人能力和收入水平的限制,有少数社会成员的基本民生还必须依靠政府财政给予支持。其次是由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世界发展进程规律告诉我们,当一个社会进入人均GDP位于1000~3000美元之间的发展阶段,往往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如果对这些矛盾处理不当,就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而我国人均GDP在2003年就首次突破1000美元,2007年达2600美元。为此,我们必须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财政向民生倾斜,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步伐,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再次,这是“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我们党把执政为民作为最高的价值取向,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的价值主体,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这就是以

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人的全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们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良好的服务。因此,财政作为政府实现其职能的主要手段,应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同时,财政以改善民生为己任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福利。“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认为,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因此,要增加经济福利,在分配方面必须消除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因为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穷人收入增加所带来的效用要大于富人等量收入减少所减少的效用。而财政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正是逐步使民众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缩小贫富差距,从而增加整个社会经济福利的客观要求。 二、现行财政支出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行政经费支出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民生支出 小政府、大社会是市场经济的一个普遍原则。然而我国目前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政府占据过多资源,具体表现就是公务员和政府行政人员作为一个阶层已膨胀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行政经费居高不下。唐斯最早对官僚的目标做了系统地描述,认为官僚追求两方面的目标:一是作为职业主义者,希望获得权力、收入、声望、安全感,等等;二是作为父爱主义者,希望能够忠诚地服务于公共事业。但尼斯卡南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变化情况和原因)一、引言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公共支出占总公共支出的比重,它直接关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总供需结构、产业结构、社会事业各个方面构成等,其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可能比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更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公共支出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应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进行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一般按照政府职能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分类,并按照其分类指标进行研究:一是经济建设费,它是一种生产性支出,为私人部门的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可以提高私人的产出能力;二是社会文教费,形成了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三是国防费,该支出可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对于安全的消费需要,是保卫国家安全及形成和平建设环境所不可或缺的支出;四是行政管理费,是一种纯消耗性的支出,增加政府消费性支出能扩大社会总需求,提高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进而提高利润率,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五是其他支出,包括政策性补贴支出、车辆税费支出、债务利息支出、专项支出等 二、变化情况 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也逐步从过去直接、微观管理向间接、宏观管理转变,与此相适应,财政支出的重点逐步由偏重经济建设转向公共事业和服务方向。 附表1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

从上表可以看出: 1.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比重仍然偏高。经济建设费所占比重从1978年64.1%降至2006年的26.6%。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仍很薄弱,而通讯、能源、交通等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根本保障,需要政府大力投入。所以,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经济建设支出内部结构不合理,其中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呈下降趋势。 2.社会文教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过慢。1978年该项支出所占比重为13.10%,到2006年则达到26.83%,超过了经济建设支出所占比重26.56%,首次成为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最多的一项,这说明我国对教育、文化和社会服务事业发展越来越重视。 3.国防支出比较稳定,并有所下降。1980年国防支出曾达到15.77%,但由于国防支出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较大,从2000年以来,一直维持在8%以下。在和平发展时期,国防费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相对稳定,并以适当的比例下降,有力地支援了经济建设。4.行政管理费增长迅猛。从1978年的4.71%增至2004年的19.38%,增长了近4倍。这与我国政府机构膨胀、公共部门的行政效率低下有关。但2006年有所下降,从2005年的19%降到了18.73%,可见政府机构改革略有成效。 5.其他支出比重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90年代后期开始,升幅明显增加。1997年用于其他支出达10.24%,是1980比重的3倍;2002年更是从2001年的12%突增到17%,到2006年是20.51%,增长趋势相当明显。近些年,国家财政用于政策性补贴、科研经费等支出也逐年增加。 附表2 各个时期财政分类支出结构 以上各类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化而相应产生的: 1998 年中国政府提出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这意味着政府职能由生产建设向公共服务转型, 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对财政支出结构提出了重大的改革要求。多年来经济建设费的持续下降( 由1994年占全部政府支出的41.3%下降到2005年的27.5% ),相应反映了这一改革趋势。不过, 由于期间适逢亚洲金融危机, 对我国出口需求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政府于1998年下半年不得不扩大公共投资以保持经济社会形势稳定, 使得财政支出改革主要停留在规范支出管理方面, 而财政职能的调整则被相应推后了。

财政学第一次作业

《财政学》第一次作业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财政分配2、专卖收入3、特权收入 二、填空 1、国家财政是一个()范畴,同时又是一个()范畴。 2、原始社会末期,在整个社会产品的分配中,分化独立出一种由国家直接参与的社会产品的分配,这就是()。 3、()的发展,()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成为财政产生的()的条件,()和()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条件,财政是因()的产生而产生的。 4、()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机器。 5.封建社会,国家税收主要以()为主,()始终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方式。 6、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政府便利用()的形式取得收入。 7、新民主主义财政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活动来筹集,供应资金或物质资料,以保证革命战争和其他革命任务的需要。 8、奴隶制国家财政收支基本上采取()和()的形式。 三、单选 1、捐税是在()时期产生的。A、奴隶制B、封建制C、原始初期D、资本主义 2、预算最早产生于()。A、法国B、美国C、英国D、中国 3、平准,就是设置一个官方机构来()。A、评估商品B、平抑物价C、买入商品D、卖出商品 4、首次提出“财政赤字”的经济学家是()。 A、亚当.斯密 B、李嘉图 C、萨缪尔森 D、凯恩斯 5、新中国第一个概算编制于()。A、1949年10月B、1949年11月C、1949年12月D、1950年1月 四、多选 1、奴隶制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包括()。 A、王室土地收入 B、贡物收入 C、捐税收入 D、学赋收入 E、掠夺收入 2、人民政府于1950年6月开始对财经工作进行调整,其中对工商业的调整包括()环节。 A、调整产销关系 B、调整供需关系 C、调整劳资关系 D、调整公私关系 3、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收入包括()。 A、专卖收入 B、税收 C、国有企业收入 D、官产收入 E、债务收入 4、在资本主义国家采取()隐蔽手段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A、税收 B、通货膨胀政策 C、发行国债 D、赤字财政政策 五、简要回答1、封建制国家财政特点。2、简述奴隶制国家财政支出内容。3、简述新民主主义财政特点。 六、论述1、论述财政是怎样产生的。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 2、财政 3、公共产品 4、资源配置 5、社会公共需要 二、填空 1、国内生产总值从实物形态考察,它是一定时期全社会各种()、()和服务的总和。 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但主要是()。 3、财政职能是()的本质反映。 三、判断正误并改错 1、财政分配主体是国有企业。 2、财政职能可以概括为: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 3、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不可分割性和非盈利性。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是政府。 四、简答题 1、简述财政的一般特征。2、简述公共产品的特征。 3、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包含了哪些含义。 4、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 五、论述1、从财政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上看财政的职能有哪些主要内容。 第三章一、名词解释 1、财政支出 2、成本-效益分析法 3、购买性支出 4、政府采购 5、转移性支出 二、填空1、()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2、()经常居于财政支出的首位。 3、财政支出按收益范围分类,可分为()和()。 4、衡量和考察财政支出的指标通常是以财政支出的()来表示。 5、()是采购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三、单选1、财政支出在世界各国都呈现出()的趋势。A、上升B、降低C、平衡D、下滑 2、()支出是我国社会后备基金的主要来源。 A、基本建设支出 B、支援农业支出 C、国家物资储备支出 D、国防支出 3、效益分析中,对于那些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支出项目,采用()。

论公共财政与民生财政的关系

论公共财政与民生财政的关系公共财政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财政形态,即政府财政将按社会公共需要的原则来确定其职能和开支。“公共财政”概念的确立正式表明了财政职能的变化。公共财政是指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品和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行为。可见,公共财政的主体是政府;公共财政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公共财政的职责或职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品和服务;公共财政的属性是一种经济行为财政不再是为带来更多收入而支出,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公共需要而进行支出活动,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更加明显。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二是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满足公共需要,三是公众有较高的财政参与度。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以上特征的为非公共财政。 民生财政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出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一个特色。概括来讲,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环保、公共安全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到相当高的比例,甚至处于主导地位的财政,称为“民生财政”。民生财政的两个基本点是;一是从财政支出中划出若干项目界定为民生支出项目,二是这些支出占总财政支出较大比重。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和现代社会发展中,政府行为与居民生活改善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密,特别是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直接

影响个体收入水平、公共福利、消费意愿、理财观念等,民生财政管理水平也必然直接影响公共财政职能发挥的效果。 从公共财政的特征来看,公共财政满足公共需要的目标和机制,也就是满足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即满足民生需要的目标和机制;从公共财政的实践来看,公平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现民众平等的纳税义务和财政分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收入制度设计,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住房、环境等方面,都与民众生活直接相关,用于国防、司法的支出与民众的生存权和财产权亦密切相关。 一、民生领域的界定与公共财政支持原则 ( 一) 民生领域的界定 《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人民的生计问题, 一般指人民群众的吃、穿、住、用、行, 生、老、病、死等方面。孙中山先生则认为, 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 国民的生计, 群众的生命便是”, 他所指的人民的生活已不局限于吃穿住行等基本的物质生活层面, 而且还包括人民群众为获得物质生活资料而采取的谋生之道,还指一个社会为解决“群众的生命”和“国民的生计”而采取的措施和社会经济政策。[1]如果从人的发展的视角来看, 民生领域范围较广,既涉及到人的基本生存、生产、生活方面, 还可以延伸到精神、文化领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 Abraham Maslow, 1908—1970) 将人类需求

财政收入与支出

第五课第一节第二框《财政收入和支出》教学设计(课件下载) 北京市新源里中学李见坤 100027 点击下载:本课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财政、预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财政支出的主要用途。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全面增进学生对我国财政方面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 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财政支出的主要用途。 教学难点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含义。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探究法、归纳法、计算法。 复习提问 国民收入有哪些用途?并举例说明。 导入新课 南水北调工程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建设周期超过50年。南水北调工程不仅是我国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也将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峡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时间17年,如果综合考虑物价、利息等因素,整个三峡工程动态所需投资为2039亿元人民币。 北京为了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在治理环境污染、60项重大工程、新体育场馆建设、奥运会举办、基础设施上总共投资1045亿元人民币,即平均每年增加150亿人民币的投资。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了载人航天核心技术,表明中国完全有能力独立自主地攻克尖端技术,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次载人航天飞行总共花费9亿元人民币,全部由政府投入。 这些资金从哪里来?要依靠国家的投资。那么,国家如何获得收入?怎样进行支出?这就是本节课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讲授新课 二、财政收入和支出 1、财政的产生和含义 国家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履行职能,必须消耗一定的社会产品。国家凭借自身拥有的政治权利,强制性地征收一部分社会产品,以满足各方面支出的需要。这种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可见,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 财政的主体是国家;财政具有强制性;财政的内容是国家对社会产品的分配。 财政是何时出现的?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大到国家建设,小到公民个人的生活,都与财政密切相关。那么,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多少是如何确定的呢?是国家通过制定收支计划来确定的,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就是预算。它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 2、预算和预算体系 预算含义:在每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都要审议通过下一年度的财政收支计划,这种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就称作国家预算。 上一年度财政收支的实际情况就称作决算。 国家的预算体系是怎样的?国家预算一般由中央和地方预算组成。中央预算和各级地方预算就构成了我国国家预算的体系。 财政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国家财政又是通过预算实现的,所以预算也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 3、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1)财政收入 从动态看,财政收入作为财政分配的一个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为组织收入、筹集资金的过程。从静态看,是国家通过一定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看下面的材料分析,取得国家财政收入的形式有哪些?通过计算分析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什么? 中央财政分项目收入(亿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