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测逻辑推理预测题及其解析答案()

行测逻辑推理预测题及其解析答案()

行测逻辑推理预测题及其解析答案()
行测逻辑推理预测题及其解析答案()

本文中为100题行测逻辑推理,其中包括行测真题及行测预测题,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

1.某市口腔医院的一项统计结果显示,65岁至74岁老年人中,10人中就有一个全口无牙,调查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人,全口无牙的比例越低,这说明这些老人对口腔保健比较重视,而大部分人受旧观念的影响认为人老了就应该掉牙,因此忽视了中老年人的口腔保健,使简单易治、痛苦小、治疗费用较低的龋齿、牙龈炎发展成治疗复杂、令人痛苦、治疗费用较高的牙髓病和牙周炎。

如果这段文字所表述的内容是真实的,则以下哪一项也一定是真实的?

A.某些观念、卫生习惯的改变,会影响一个人年老后患牙齿疾病的风险

B.如果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年老后患牙齿疾病的风险就比较大

C.定期检查,发现疾病及时治疗是老年人的预防口腔疾病有效方法

D.80岁的老人至少应有20颗功能牙,也就是20颗能够正常咀嚼食物、不松动的牙齿

2.联合国粮农组织拉丁美洲地区代表日前表示,全球投资基金和美元疲软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对世界食品价格高涨负责。近来从面包到牛奶在内的各种食品都出现了全球性涨价,并在一些国家推动了通胀,他说:“这场危机是由投机造成的,并将持续下去,对美元的信心不足已经使得投资基金转向商品寻求更高回报,首先是金属,然后是食品。”

由此可以推出:

A.投资基金投机行为造成全球食品上涨

B.投资基金原来的投资对象是美元

C.加拿大食品价格上涨与美元疲软有关

D.投机行为也导致全球金属价格提高

3.有以下几个条件成立:(1)如果小王是工人,那么小张不是医生;(2)或者小李是工人,或者小王是工人;(3)如果小张不是医生,那么小赵不是学生;(4)或者小赵是学生,或者小周不是经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可得出“小李是工人”的结论?

A.小周不是经理

B.小王是工人

C.小赵不是学生

D.小周是经理

4.乒乓球单打决赛在甲、乙、丙、丁四位选手中进行,赛前,有些人预测比赛的结果,A说:甲第4。B说:乙不是第2,也不是第4。C说:丙的名次在乙的前面。D说:丁将得第1。比赛结果表明,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预测错了。

那么,甲、乙、丙、丁四位选手的名次分别为?

A.2、3、4、1

B.1、2、4、3

C.1、3、4、2

D.4、3、1、2

5.9个人组成的投票体,民主地决定各种议案,议案获得通过需要5票或5票以上。此时每个人的权力均等。一旦其中出现5个或5个以上的人结盟,那么其余的人实际上已被出局。若9个人形成4个联盟,人数分别为3、3、2、1,每个联盟的权力不再相等。

由此推出结论:

A.人数分别为3、3、2的权力相等,人数为1的联盟的权力为0

B.若9个人形成3个联盟,这3个联盟的人数分别为4、3、2

C.若9个人形成3个联盟,各联盟所拥有的权力均等

D.人数分别为3、3、2的权力相等,人数为1的联盟的权力为1

1.【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受教育程度高的老人注重口腔保健,因此全口无牙的比例低,因此A项符合题意;B项过于绝对;C项题干中没有提到定期检查的问题;D项无法由题干信息得出。

2.【答案】D。解析:由题干中“全球投资基金和美元疲软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对世界食品价格高涨负责”可知A项并不准确;题干中只是说“对美元的信心不足已经使得投资基金转向商品寻求更高回报”,并不能说明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就是美元,因此B项错误;题干中说的是全球食品涨价,而不能推出加拿大食品价格上涨与美元疲软有关,故C项错误;D 项由题干最后一句可以推出投机也会导致全球金属价格提高。故答案选D。

3.【答案】D。解析:考查复言推理。要推出小李是工人,由(2)和选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只有否定一个选言肢才能肯定另一个选言肢,所以要求“小王不是工人”为真。由(1)和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规则,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所以要求“小张是医生”为真。同理,由(3),要求“小赵是学生”为真。再由(4),要求“小周是经理”为真。故答案选D。

【考点点拨】此题先给出结论,要求前提,考查的是复言命题的逆向推理过程,考生在解题时要注意推理规则的逆向运用。对这类题目考生也可使用代入法。

4.【答案】D。解析:假设A预测错误,则甲不是第4。根据只有一个人预测错误可知,B、

C、D三人的预测为真。因此,乙、丙、丁也都不是第4,则没人第4,假设不成立。所以A 预测正确,甲第4,排除A、B、C三项,故答案选D。

【思路点拨】此题为分析推理题,由四人的预测无法得出预测错误的是谁,需要使用假设法或代入法来解题。显然此题用代入法较为繁琐,可以用假设法结合排除法来解题。

5.【答案】A。解析:人数为3、3、2的联盟,任意组合都可以形成5个或5个以上的人结盟,权力均等。而由“一旦其中出现5个或5个以上的人结盟,那么其余的人实际上已被出局”,可知人数为1的联盟被踢出局,权利为零。故答案选A。

6.已知:(1)如果甲和乙是肇事者,丙就不是肇事者;(2)如果丁是肇事者,那么乙就是肇事者;(3)甲和丙都是肇事者。

由此推出:

A.乙和丁都是肇事者

B.乙和丁都不是肇事者

C.乙是肇事者,丁不是肇事者

D.乙不是肇事者,丁是肇事者

7.假定一个人群只有两个人A、B构成,A、B均知道一件命题p,p是A、B的知识,但此时p还不是他们的公共知识。当A、B双方均知道对方知道p,并且他们各自都知道对方知道自己知道p……这是一个无穷的过程。

由此推出:

A.p与A、B之间是公共知识

B.p与A、B之间是基础知识

C.p与A、B之间是通用知识

D.p与A、B之间是同一知识

8.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2007年度科学研究十大突破之一是:通过对人和老鼠的研究,科学家提出,记忆力和想象力均植根于人类大脑的海马区,该区是大脑重要的记忆中心。

由此推断:

A.大脑的记忆也许能重新梳理过去的经历

B.大脑的记忆也许能产生关于未来的想象

C.科学发现人类大脑的重要记忆中心

D.科学家发现挑战人类智力的记忆程序

9.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后,生物学家便一直在绘制碱基上的小差异,即单核苷酸多态性,这些小差异成为2007年十余个研究项目的关键内容。在这些被称为广泛关联基因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数千名患病或无病个体的DNA进行了对比,以确定哪些小的基因差异会给人类

带来疾病风险。

由此推断不出的是:

A.今后更多的人将会拥有自己部分或全部的基因组

B.今后更多的人将更准确地了解自己存在患何种疾病的风险

C.发现人类基因组个体差异

D.发现人类基因组集合体差异

10.已知:(1)只要甲被录取,乙就不被录取;(2)只要乙不被录取,甲就被录取;(3)甲被录取。已知这三个判断只有一个真,两个假。

由此推出:

A.甲、乙都被录取

B.甲、乙都未被录取

C.甲被录取,乙未被录取

D.甲未被录取,乙被录取

6.【答案】B。解析:考查复言命题推理。由(3)和(1),否定前件就能否定后件,所以乙不是肇事者,再由乙不是肇事者和(2)可以推出,丁不是肇事者。所以答案选B。

7.【答案】A。解析:题干只提及了“公共知识”这个概念,再结合A、B不知道对方知道p时,p不是他们的公共知识;而A、B均知道对方知道p且知道对方知道自己知道p时,可以推测此时p成为了A、B的公共知识。B、C、D三项中的概念题干都没涉及。故选A。

8.【答案】C。解析:结论型题目。题干中提到“该区是大脑重要的记忆中心”,因此C项正确,而A、B、D三项在文中均未提及。

9.【答案】D。解析:结论型题目。题干中未提及人类基因组集合体差异问题,所说的是通过不同个体的DNA对比发现差异,从而了解容易带来疾病风险的基因,故A、B、C三项正确,D项不能推出。

10.【答案】B。解析:考查复言命题推理。(3)为真则(2)为真,由“只有一个真”可知,(3)为假,即甲未被录取。则可推出(1)为真,所以(2)为假。(2)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否定命题是肯定的前件和否定的后件组成的联言命题,即乙不被录取,甲也不被录取,故选B。

11.古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例如:泰勒斯是天文学家,他确定了1年有365天,曾预言不定期一次日蚀;阿那克西曼德制造过日晷等仪器,还制作过海陆地图。

据此,可以推出:

A.有些自然科学家是古希腊哲学家

B.有些自然科学家不是古希腊哲学家

C.古希腊自然科学家都是哲学家

D.古希腊哲学家都是天文学家

12.明代学者王阳明训示儿子说:现在人的病痛,大多是因为傲;千罪百恶,都是从傲上来的,事实也说明,所有的人都不会相信自傲的人,也没有一个愿意与他不相信的人合作。

据此,可以推出:

A.谦虚的人总能避免人生的病痛

B.谁都不愿意与自傲的人合作

C.谁都愿意与谦虚的人合作

D.谦虚的人会获得所有人的信任

13.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其官方网站推出“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通告”专栏,要求汽车厂商在新车挡风玻璃上贴上燃料消耗量标识。该消息一出,引发了热议。某记者试图再次登录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时,发现原来可以查询油耗的网页已经瘫痪。他断言,有车族都对汽车油耗问题高度关注。他同时也发现,也有很多个体商户根本不关心汽车油耗问题。假定该记者的断言和发现都是正确的。

据此,可以推出:

A.有些个体商户高度关注汽车油耗问题

B.有些有车族并不关注汽车油耗问题

C.有些个体商户并不是有车族

D.有些个体商户是有车族

14.今年中国南方地区出现“民工荒”。究其原因,或者是由于民工在家乡已找到工作;或者是由于南方地区民工工资太低,不再具有吸引力;或者是由于新农村建设进展加快,农民在农村既能增收,又能过上稳定的家庭生活。今年中国新农村建设确实进展加快,农民在农村既能增收又能过上稳定的家庭生活。

据此,可以推出今年南方地区出现“民工荒”的原因:

A.是由于民工在家乡已找到工作

B.可能是由于民工在家乡已找到工作

C.不是由于民工在家乡已找到工作

D.是由于南方地区民工工资太低,不再具有吸引力

15.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没有经过登记就共同生活在一起了,结果由于种种原因在发生财产等民事纠纷时,不能得到法律上的承认和保护。因此,结婚登记有避免两人感情关系破裂后导致的很多无谓纠纷的作用。

以下哪一项最能加强上述论点?

A.现代婚姻越来越不稳定,离婚率越来越高

B.并非每一对非婚同居者都会发生民事纠纷

C.现代年轻人更看重男女之间的感情

D.有些非婚同居者后来也去领了结婚证

11.【答案】A。解析:考查直言命题推理。题干第一句换位推理可得,“有些古希腊哲学家是自然科学家”,即A项。

12.【答案】B。解析:考查直言命题推理。由题干最后一句可知,“自傲的人”包含于“不相信的人”,可推出所有的人不愿意与自傲的人合作,即B项。A、C、D三项都涉及“谦虚”,无法由题干推出。

13.【答案】C。解析:考查三段论推理。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则结论是否定的。所以“有车族都对汽车油耗问题高度关注,很多个体商户根本不关心汽车油耗问题”,可推出“很多个体商户不是有车族”,即C项。

14.【答案】B。解析:考查相容选言命题推理。肯定相容命题的一个选言肢,无法确定其余选言肢的真假情况,只有B项是可能性推理,故答案选B。

15.【答案】A。解析:加强型题目。论点是“结婚登记可以避免两人关系破裂后导致的纠纷”,论据是“许多没有结婚的在发生纠纷时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和承认”。A项说明现代婚姻很不稳定,两人感情关系破裂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所以结婚登记的必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加强了论点;B项和C项削弱了论点;D项属于无关项。故答案选A。

16.音乐欣赏并非仅仅作为音乐的接受环节而存在,它同时还以反馈的方式给音乐创作和表演以影响,它的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往往能左右作曲家和表演家的审美选择,每一个严肃的

音乐家都不能不注意倾听音乐欣赏者的信息反馈,来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艺术创造。

根据以上材料,可以推断:

A.音乐欣赏就是音乐欣赏者理解创作者对音乐美感演绎的过程

B.所有音乐家以及作曲家都很注意音乐欣赏者们的反馈

C.音乐欣赏者的审美观对于音乐家来说也很重要

D.音乐创造实际上是集体劳动的过程,而不是某个人单独完成

17.有关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对超级女生这个娱乐节目不感兴趣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最近某学院的一项问卷调查报告表明,在3500份寄回问卷调查表的老年人中,83%的老年人说自己非常喜欢看超级女生这个节目。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该学院的问卷调查缺乏权威性,其准确度值得商榷

B.填写并寄回调查问卷的老年人很可能是对超级女生感兴趣的老年人

C.有少数寄回调查问卷的老年人实际上还不到六十岁

D.大部分寄回调查问卷的老年人同时喜欢看其他娱乐节目

18.群众对领导干部的不满,不仅产生于领导的作为和业绩,而且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领导的期望值与实际表现之间的差距。因此,如果竞选任何一个单位或部门的领导,竞选者在竞选过程中一味向群众许愿、夸海口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

从以上议论可以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只要群众对领导的期望值足够低,即使这个领导在职期间无所作为,群众也不会产生不满情绪

B.只要领导的作为和业绩出色,群众就不会产生不满情绪

C.由于群众的期望值高,尽管领导的工作成绩优秀,群众的不满情绪仍可能存在

D.聪明的领导竞选者在竞选时不应向群众承诺什么

19.某工厂进行结构重组,计划减员25%,撤销三个生产车间,这三个生产车间的人数正好占工厂总人数的25%。计划实施后,上述三个生产车间被撤销,整个工厂实际减员15%。此过程中,工厂内部人员有所调整,但整个工厂只有减员,没有增员。

如果上述判定为真,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Ⅰ.上述计划实施后,有的生产车间调入新成员。

Ⅱ.上述计划实施后,没有一个生产车间,调入的新成员的总数,超出工厂原来总人数的10%。

Ⅲ.上述计划实施后,被撤销的生产车间中的留任人员,不超过工厂原来总人数的10%。A.只有ⅠB.只有Ⅰ和ⅡC.只有Ⅱ和ⅢD.Ⅰ、Ⅱ和Ⅲ

20.在期末考试结束后,班长想从老师那里打听成绩。班长说:“老师,这次考试不太难,估计我们班同学的成绩都在60分以上吧。”老师说:“你的前半句话不错,后半句话不对。”

根据老师的意思,下列哪项必为事实?

A.少数同学的成绩在60分以上,多数同学的成绩在60分以下

B.多数同学的成绩在60分以上,少数同学的成绩在60分以下

C.有的同学的成绩在60分以上,有的同学的成绩在60分以下

D.如果以60分为及格,肯定有的同学的成绩不及格

16.【答案】C。解析:结论型题目。由题干信息无法得知音乐欣赏的准确含义,故A项错误;B项过于绝对,错误;由“每一个严肃的音乐家都不能不注意倾听音乐欣赏者的信息反馈,来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艺术创造”可知C项正确;D项也无法由题干信息得出。故答案选C。

17.【答案】B。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的结论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对超级女生这个娱乐节目不感兴趣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其论据是问卷调查的结果。

A项犯了“诉诸权威”的错误,不能削弱结论;B项说明对超级女生不感兴趣的老年人可能没有寄回调查问卷,削弱了样本的代表性,从而削弱结论;C项说明问卷结果不一定能代表六十岁以上老年人的态度,但“少数”对结果的影响不大,削弱程度不如B项;D项属于无关项。

18.【答案】C。解析:“群众对领导干部的不满,不仅产生于领导的作为和业绩,而且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领导的期望值与实际表现之间的差距。”这说明要群众对领导干部满意,就必须做到:①良好的作为和业绩;②领导的实际表现与群众的期望没有差距。选项AB分别只强调一方面,错误;选项D明显错误。故选C。

19.【答案】A。解析:计划减员25%,实际减员15%,那么肯定有生产车间调入了新

成员。所以I正确。“工厂内部人员有所调整”,所以有可能整个车间的人都调整,即调入的新成员的总数可能会超出工厂原来总人数的10%。所以Ⅱ错误。计划减员25%,实际减员15%,那就是说工厂里还有10%可能是原工厂人员,这部分被裁掉的人员既可能来自这三个车间,也可能来自其他车间,所以Ⅲ不正确。故选A。

20.【答案】D。解析:“我们班同学的成绩都在60分以上”这句话不对,即意味着“我们班有些学生成绩在60分以下”,等价于“至少有一个学生的成绩在60分以下”。D项中的界定“60分才算及格”,可得到“肯定有的同学成绩不及格”的结论。对于C项而言,存在这种可能性,但不是必然的,存在一种可能即所有学生的成绩都在60分以下,故C项错误。A、B项以“多数”、“少数”划分显然错误。

21.近来,某品牌洗衣粉的销量有明显的增长,同时,该品牌用于广告的费用也同样明显增长。业内人士认为,该品牌洗衣粉销量的增长,得益于广告的促销作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注意到该品牌洗衣粉广告的人中,很少有人购买它

B.该品牌洗衣粉的购买者中,很少有人注意该品牌的广告

C.该品牌洗衣粉的广告费用,并不多于其它品牌洗衣粉

D.消协收到的对该品牌洗衣粉的投诉,多于其它品牌洗衣粉

22.运动会上男子10000米比赛,辽宁、北京、广东各派了三名运动员参加。赛前甲断言:“辽宁是传统强队,这次比赛前三名非他们莫属。”乙说:“北京或者广东能够进前三名。”丙预测:“第一名如果不是辽宁队的,就是北京队的。”丁坚持:“前三名辽宁队最多能占一席。”比赛结束后,发现四人中只有一人的预测是正确的。

下列哪项最可能是该项比赛的结果?

A.第一、二、三名都是辽宁队的

B.第一名辽宁队,第二名广东队,第三名北京队

C.第一名北京队,第二名辽宁队,第三名广东队

D.第一名广东队,第二、三名都是辽宁队

23.如果阿根廷参加联盟,则巴西和智利将抵制联盟。如果巴西和智利有一国抵制联盟,那么联盟就会名存实亡。而联盟没有名存实亡。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巴西没有参加联盟

B.巴西参加联盟

C.智利或巴西至少有一国没有参加联盟

D.阿根廷没有参加联盟

24.所有硕士研究生都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有的来福州的硕士毕业生当上了大学老师;有的来福州的博士毕业生也成为了大学老师;因为某种原因,所有来福州的博士毕业生的妻子户口都没有迁入福州。

根据这段文字,不能判断正误的是:

A.所有硕士研究生都能够进大学当老师

B.有些大学老师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

C.有些大学老师的妻子户口没有迁入福州

D.有些硕士毕业生的妻子的户口也没有迁入福州

25.对医生来说,依据体检结果比凭借行医经验诊断疾病要可靠得多,医生可能因此要求一些出现轻微或非病理性症状的患者接受不必要的医学检查。但是,体检项目和次数的增多也增加了误诊的可能性,体检仪器误差造成的某些指标异常可能使医生作出错误判断。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医学体检作为一种保健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B.并非所有的疾病都能够通过体检检查出来

C.对于病人来说,体检并非越多越好

D.医生依据经验诊断比依据体检结果要更加科学

21.【答案】B。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结论是该品牌洗衣粉销量的增长,得益于广告促销。为了削弱该结论,就应该论证该因果关系不成立。B项“该品牌洗衣粉的购买者中,很少有人注意该品牌的广告。”这说明广告的支出对销量的提高没有太大促进作用,最能削弱结论。

22.【答案】D。解析:代入排除法。若A项正确,则甲、丙断言都是正确的,故排除。若B项正确,乙、丙、丁断言都是正确的,故排除。若C项正确,则乙、丙、丁断言都是正确的,故排除。若D项正确,甲、丙、丁断言错误,乙断言正确,故选D。

23.【答案】D。解析:考查复言命题推理。题干中为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律,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联盟没有名存实亡→巴西和智利没有一个国家抵制联盟→阿根廷没有参加联盟。所以应当选D。

24.【答案】D。解析:考查直言命题推理。不能从“有的”推出“所有”,所以能判断出A 项是错误的。再从“凡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人都能够进大学当老师”推出大学老师中有研究能力较强的人,即有些大学老师具有较强研究能力,所以B项正确。同理,根据题干“因

为某种原因,所有来福州的博士毕业生的妻子户口都没有迁入福州”可以推出C项。硕士毕业生的妻子在题干中没有提到,所以D项不能从题干中判断正误,所以选D。

25.【答案】C。解析:结论型题目。A项、B项的内容均没有在题干论述中提及,都不能够推出;由题干“体检项目和次数的增多增加了误诊的可能性,体检仪器误差造成的某些指标异常也可能使医生作出错误判断”,可推出C项对病人来说并非体检越多越好;D项与题干的说法恰好相反。因此,答案选C。

26.一直以来,我国传统社会道德教育强调的都是服从和义务,如果传统社会和计划经济体制下需要的是履行义务、遵守服从的“老百姓”,那么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要求人人做积极参与公共生活、敢于捍卫自己权力的公民。

最能支持上述论断的一项是:

A.新时代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

B.事实证明,传统的服从和义务教育是不适应现代社会的

C.传统的道德教育与新时代的道德教育是相冲突的

D.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需要国民更多地参与公共生活和公共事务

27.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如果人们自觉而明智地去塑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就能激发科技创新的社会潜能,就能缩减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运用的时间进程。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实力最关键的体现

B.人才是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决定力量

C.科技创新需要充分的财政支持

D.环境决定着科技创新的进程

28.所有向日葵都是向阳的,这棵植物是向阴的,所以这棵植物不是向日葵。

上述推理的形式结构与以下哪项最为类似?

A.所有职业短跑运动员都穿钉鞋,小李不是职业短跑运动员,所以小李不穿钉鞋

B.所有纳税人都有存款,这位姑娘有存款,所以这位姑娘是纳税人

C.所有法警都在法院工作,小王在法院工作,所以小王是法警

D.所有铅笔的外壳都是木头做的,这支笔是铝做的,所以这支笔不是铅笔

29.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则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据此可知:

A.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

B.善于提出问题的人更善于解决问题

C.只有提出问题才标志科学的进步

D.缺乏创造性的想象力的人不善于提出问题

30.从现象上看,幽默是对事物一般逻辑的某种扭曲,但必须是一种有意识的理性的倒映,它离不开人的正常思维和健康的心理,所以幽默是人类健康心理的一种反映。

根据上面陈述,可以推出下列哪一结论?

A.幽默的本质即是将毫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使之产生逻辑混乱而产生喜剧效果

B.幽默所包含的逻辑性往往与正常逻辑有着不同之处

C.幽默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D.人的正常思维和健康心理构成了幽默的充分条件

26.【答案】D。解析:加强型题目。论点为:“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要求人人做积极参与公共生活、敢于捍卫自己权力的公民”,D项直接加强了论点;A、C两项是无关项;B项为真则说明现代社会的要求与传统的不同,但不足以推出结论,加强程度不如D项。故答案选D。

27.【答案】D。解析:考查复言命题推理。从题干“如果人们自觉而明智地去塑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就能激发科技创新的社会潜能,就能缩减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运用的时间进程”这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得出,环境影响着科技创新。“国家实力”、“人才”、“财政支持”在题干中都没有涉及,所以A、B、C三项都应排除。所以选D。(注:D项中的“决定”也欠妥)

28.【答案】D。解析:评价型题目。题干中推理形式为:所有S是P,a不是P,所以a不是S。A项的推理形式为:所有S是P,a不是S,所以a不是P,与题干不同;B、C项的推理形式为所有S都是P,a是P,所以a是S,与题干也不同;D项的推理方式与题

干一致,所以本题选D。

29.【答案】D。解析:结论型题目。根据提出新问题,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可得到D。文中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而不是更难,A属于主观判断;B也是属于主观判断,善于提出问题的人未必更善于解决问题;C过于绝对,从文中无法推断是不是只有提出问题才标志科学的进步。

30.【答案】B。解析:幽默只是对一般逻辑的某种扭曲,而不是产生逻辑混乱,A错误;既然幽默是对一般逻辑的某种扭曲,那么它包含的逻辑当然跟正常逻辑不一样了,所以B正确;从题干中无法得知幽默是否需要丰富的想象力,C属无关选项;D把必要条件当成了充分条件。

31.中国目前进行的改革意味着社会结构的重组与创新。经济的市场化与政治民主化是现代社会前进的两个车轮。但民主政治的发展不仅仅依托于民主体制的构建,还要立足于民主体制在文化上的认同。无此,民主政治既缺乏根源,又会出现操作失效的情况。

因此:

A.建设民主政治,首先要构建民主体制

B.建设民主政治的前提条件是具有民主政治文化

C.只要经济发展了,就可发展民主政治

D.民主政治在任何情况下实施都有利于社会进步

32.实验发现少量口服某种安定药物,可使人们在测谎的测验中撒谎而不被发现。测谎所产生的心理压力能够被这类安定药物有效地抑制,同时没有显著的副作用。因此,这类药物可同时有效地减少日常生活的心理压力而无显著的副作用。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题干的论证所假设的?

A.任何类型的安定药物都有抑制心理压力的效果

B.如果禁止测试者服用任何药物,测谎器就有完全准确的测试结果

C.测谎所产生的心理压力与日常生活人们面临的心理压力类似

D.越来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日益加重的心理压力

33.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大学毕业生的过度供给,过度的供给使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年收入降到了比只持有高中文凭的工人仅高18%的水平。到了20世纪80年代,大学毕业生的平均

年收入比只持有高中文凭的工人高43%,尽管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大学毕业生的供给量没有下降。

下面哪项,如果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正确的,最好地调节了上述明显的分歧?

A.经济放慢了,从而使对大学生的需求减少了

B.高中教育的质量提高了

C.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更多的高中为他们提供了职业指导计划

D.20年来第一次出现了仅有高中文凭的求职者的过度供给

34.如果二氧化碳气体超量产生,就会在大气层中聚集,使全球气候出现令人讨厌的温室效应。在绿色植被覆盖的地方,特别是森林中,通过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空气

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的破坏,就意味着在生产二氧化碳。工厂对植物生成的燃料的耗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些燃料包括木材、煤和石油。

上述断定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

A.如果地球上的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受到了严重破坏,将使全球气候不可避免地出现温室效应

B.只要有效地保护好地球上的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那么,即使工厂超量耗用由植物生成的燃料,也不会使全球的气候出现温室效应

C.如果各国工厂耗用的由植物生成的燃料超过一定限度,那就不可避免地使全球气候出现温室效应,除非全球的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得到足够良好的保护

D.只要各国工厂耗用的由植物生成的燃料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就可避免全球气候的温室效应出现

35.所有切实关心教师福利的校长,都被证明是管理得法的校长;而切实关心教师福利的校长,都首先把注意力放在解决中青年教师住房上。因此,那些不首先把注意力放在解决中青年教师住房上的校长,都不是管理得法的校长。

为使上述论证成立,以下哪项必须为真?

A.中青年教师的住房问题,是教师的福利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B.所有管理得法的校长,都是关心教师福利的校长

C.中青年教师的比例近年来普遍有了大的增长

D.所有首先把注意力放在解决中青年教师住房上的校长,都是管理得法的校长

31.【答案】B。解析:结论型题目。A、C选项属主观判断;D选项过于绝对。根据题干认为民主政治的发展要立足于民主政治文化,所以B是唯一可得到的选项。

32.【答案】C。解析:前提型题目。题干由口服安定药物可以有效抑制测谎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同时没有副作用,推出这类安定药物可以减少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压力而无显著副作用。

题干的推理在前提和结论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因此要使题干论证成立,需要在前提和结论之间建立联系,即要假设测谎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和日常生活中人们面临的心理压力类似,故答案选C。

33.【答案】D。解析:解释型题目。题干中的分歧在于大学毕业生的供给量没有下降,但是与只持有高中文凭的工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增大了。

D项指出80年代后期出现了仅有高中文凭工人的过度供给,从而造成了两者之间的收入的差距加大,解释了产生分歧的原因。故答案选D。

34.【答案】C。解析:考查复言命题推理。题干中作出了三个断定:①如果二氧化碳超量产生,则会出现全球气候的温室效应;②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吸收二氧化碳;③工厂产生二氧化碳。

从上述三个断定可以得出结论:如果工厂产生的二氧化碳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并且没有足够的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那么就不可避免地使全球气候出现温室效应。这正是C项所断定的。A项过于绝对;B项显然错误;D项也不能从题干推出。

35.【答案】B。解析:考查三段论推理。题干结论等值于“所有管理得法的校长,都是首先把注意力放在解决中青年教师住房上的校长”。即管理得法→解决中青年教师住房。

又由题干信息可知:关心教师福利→管理得法;关心教师福利→解决中青年教师住房。因此要推出结论,还需要条件:管理得法→关心教师福利,故答案选B。

【思路点拨】此题也可通过画文氏图来帮助解题。

36.人们对于搭乘飞机的恐惧其实是毫无道理的,据统计,1995年全世界死于地面交通事故的人数超出80万,而在自1990至1999年的10年间,全世界平均每年死于空难的还不到500人,而在这10年间,我国平均每年罹于空难的还不到25人。

为了评价上述论证的正确性,回答以下哪个问题最为重要?

A.在上述10年间,全世界平均每年有多少人采用地面交通,有多少人采用航运

B.在上述10年间,我国平均每年有多少人采用地面交通,有多少人采用航运

C.在上述10年间,我国平均每年有多少人死于地面交通事故

D.在上述10年间,1995年全世界死于地面交通事故的人数是否是最高的

37.有的地质学家认为,如果地球的未勘探地区中单位面积的平均石油储藏量能和已勘探地区一样的话,那么,目前关于地下未开采的能源含量的正确估计因此要乘上一万倍,如果地质学家的这一观点成立,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地球上未勘探地区的总面积是已勘探地区的一万倍。

为使上述论证成立,以下哪些是必须假设的?

Ⅰ.目前关于地下未开采的能源含量的估计,只限于对已勘探地区

Ⅱ.目前关于地下未开采的能源含量的估计,只限于对石油含量

Ⅲ.未勘探地区中的石油储藏能和已勘探地区一样得到有效的勘探和开采

A.只有ⅠB.只有ⅡC.只有Ⅰ和ⅡD.Ⅰ、Ⅱ、Ⅲ

38.“高山流水”是任何人都极为欣赏的古典音乐,而每个人对任何一种古典音乐的态度是要么着迷,要么不欣赏。

由此可见:

A.任何人都欣赏古典音乐

B.任何人都不欣赏古典音乐

C.任何人都对“高山流水”着迷

D.有些人对“高山流水”不着迷

39.在一次机关作风检查中,当场发现有四人上班期间在办公室打牌。单独进行身份询问时,戴眼镜的说:“我们都不是该单位的。”年轻的说:“至少有一人是该单位的。”黑脸的说:“我什么都不知道。”穿皮夹克的说:“至少有一人不是该单位的。”经核实,四人中只有一人讲了真话。

由此可见:

A.戴眼镜和穿皮夹克的不是该单位的

B.黑脸的是该单位的,但年轻的不是该单位的

C.年轻的不是该单位的,而戴眼镜的是该单位的

D.年轻的和穿皮夹克的都是该单位的

40.一则公益广告劝告人们,酒后不要开车,直到你感到能安全驾驶的时候才开。然而,在医院进行的一项研究中,酒后立即被询问的对象往往低估他们恢复驾驶能力

需要的时间。这个结果表明,在驾驶前饮酒的人很难遵循这个广告的劝告。

下面哪项如果为真,能最有力地支持以上结论?

A.医院中被研究的对象估计他们恢复驾驶的能力通常比其他人更保守

B.医院中被研究的对象也被询问恢复对安全驾驶不起重要作用的能力所需要的时间

C.一些不得不开车回家的人就不饮酒

D.一般的人,对公益广告的警觉比医院研究对象的警觉高

36.【答案】A。解析:评价型题目。题干通过10年间死于空难和地面交通事故的人数比较得到“对于搭乘飞机的恐惧其实是毫无道理”的结论。

要评价上述论证的正确性,首先要清楚10年间全世界平均每年有多少人采用地面交通,有多少人采用航运,从而得出地面交通事故和航运的死亡概率,如果概率相当或地面交通死亡概率较小,则削弱题干结论,如果乘飞机死亡概率较小,则加强了题干论证。故答案选A。

37.【答案】C。解析:前提型题目。题干由“如果地球的未勘探地区中单位面积的平均石油储藏量能和已勘探地区一样的话,那么,目前关于地下未开采的能源含量的正确估计因此要乘上一万倍”为前提,得出“地球上未勘探地区的总面积是已勘探地区的一万倍”的结论。

要使上述推理成立,必须假设能源含量的估计只限于已勘探地区和石油含量,即条件Ⅰ和Ⅱ;而由于题干不涉及开采问题,所以条件Ⅲ不是题干推论成立所必须假设的。故答案选C。

38.【答案】C。解析:必然性推理题目。题干中“要么着迷,要么不欣赏”是不相容选言命题,由题干第一句可知“所有人都欣赏‘高山流水’”,即否定了不相容选言命题的一个选言肢,根据其有效的推理规则,可以推出“所有人都对‘高山流水’着迷”,故答案选C。

39.【答案】D。解析:此题可以运用矛盾法。戴眼镜的和年轻的说的话是矛盾的,二者必有一真一假。所以,黑脸的和穿皮夹克的说的话都是假的,可推出所有人都是该单位的。正确答案是D。

40.【答案】A。解析:加强型题目。选项A中的“保守”这个词的含义理解很重要。选项A说明其它饮酒的人可能会比医院中的那些研究对象更冒险,也就是更加低估他们恢复驾驶能力所需要的时间。支持了题干的结论。B项和C项为无关项,D项削弱了题干结论。

41.某领导在一次工作会议上说:“我们首先要有‘亲民’意识。有了‘亲民’意识,我们就能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就能负责地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我们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那么干群关系就拉近了。”

从领导的这句话,我们可以推出:

A.如果有“亲民”意识,那么干群关系就拉近了。其结果必然是,我们能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B.如果有“亲民”意识,那么干群关系就拉近了。但是,其前提是,我们能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C.只有具备“亲民”意识,我们才能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才能负责地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其结果必然是,我们密切了干群关系

D.如果我们能负责地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就具备“亲民”意识。但是,其前提是,我们必须重视干群关系

42.因为青少年不应当吸烟,所以提案禁止向青少年出售香烟是十分合理的。但是,禁止使用自动售烟机,就如同在交通要道上设置路障,堵住100位驾驶员,仅仅只是为了逮捕其中的一位无证驾驶者。路障阻碍的不仅仅只是那些违法的人,而是所有的人。

下列哪一个问题的答案,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评价以上所提出的禁令,即对禁止使用自动售烟机所提出的反对意见?

A.自动售烟机比其他自动售货机更容易出错吗?

B.目前是否有法律规定,禁止将成人专用的东西出售给青少年?

C.提高香烟销售税能阻止青少年购买香烟吗?

D.禁止设置自动售烟机是否给许多成年买烟者带来了不便?

43.我国许多企业都缺乏应有的“网络意识”,不懂得借助网络来开展经营活动,不懂得通过注册域名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中国网络报最近对1000家企业网络域名注册工作的一次调查表明,已经注册了域名的企业仅仅只有30%。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全国有许多未被调查的企业注册域名

B.一些企业不知道如何注册网络域名

C.不注册域名的企业不一定就没有健全、敏锐的“网络意识”

D.目前注册域名还太麻烦,收费又高,不少企业认为不合算

44.“草原酒家”是大草原上一家远近闻名的老字号饭店。但它有一些不成文的“规矩”:如果“草原酒家”在某一天既卖红焖羊肉,又卖羊杂碎汤,那么它也一定卖烤

羊。该饭店星期天从不卖烤全羊……人们都熟悉这些“规矩”,也习以为常。此外,我们还知道,只有当卖红焖羊肉时,王老板才去“草原酒家”吃饭。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A.星期天王老板不会去“草原酒家”吃饭

B.如果“草原酒家”在星期天卖红焖羊肉,那么这天它一定不卖羊杂碎汤

C.“草原酒家”在星期天不卖羊杂碎汤

D.“草原酒家”只有星期天不卖红焖羊肉

45.药检局对于五种消炎药进行药效比较,结果如下:甲与乙药效相同;丙比甲有效;丁副作用最大;戊药效最差。

因此:

A.丙最有效

B.丁比戊药效好

C.甲比戊副作用大

D.甲和乙副作用相同

41.【答案】B。解析:复言命题推理,题干逻辑关系是“有亲民意识”→“站在老百姓角度考虑问题”→“为老百姓解决问题”→“干群关系拉近”。所以本题选B。

42.【答案】D。解析:属于评价型题目,题干中对禁止使用自动售烟机提出反对意见的理由是妨碍了成年人购买香烟,而D项的答案如果是肯定的则支持了题干中的反对意见,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削弱了题干中的反对意见,因此D项最能够正确评价题干提出的禁令。A 项的“容易出错”和C项“提高香烟销售税”文中没有提到,属于无关项。B项并不能正确评价题干中的论证。因此答案选D。

43.【答案】C。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结论是许多企业缺乏网络意识,原因是根据调查只有30%的企业注册了域名,要想削弱该论证,只要说明其原因并不能证明结论,即不注册域名并不代表不具有网络意识,因此C项最能够削弱论证,A、D项也削弱了论证,但程度不如C项。B项加强了论证。

4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根据题干可知“a(卖红焖

羊肉)且b(卖羊杂碎汤)”是c(卖烤全羊)的充分条件,星期天不卖烤全羊即非c可推出非“a且b”,而“非‘a且b’”相当于“非a或非b”。A项存在一种情况即卖红焖羊肉而不卖羊杂碎时,星期天王老板会去“草原酒家”吃饭。故A错误。B项由不卖烤全羊推出“不卖红焖羊肉或不卖羊杂碎”,如果肯定了一项(卖红焖羊肉)则必定要否定另一项(不卖羊杂碎汤),故B正确。同理可知C项错误,可以在星期天卖羊杂碎汤,只要不卖红焖羊肉即可。D项显然错误。

45.【答案】B。解析:由“戊药效最差”可推出B项正确。而由于丁的药效不确定,因此不能由丙比甲有效推出A项;C、D两项中甲、乙、戊的副作用大小题干没有交待,也无法由题干中推出。

46.韩国人爱吃酸菜,罗艺爱吃酸菜,所以,罗艺是韩国人。

能证明上述推理荒谬的是:

A.所有的阿肯特的人都说谎,汤姆是阿肯特人,所以汤姆说谎

B.会走路的动物都有腿,桌子有腿,所以,桌子是会走路的

C.雪村爱翠花,翠花爱吃酸菜,所以,雪村爱吃酸菜

D.所有的金子都闪光,所以,有些闪光的是金子

47.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否则,即使是当事人双方自愿签订的合同,非但不能受到法律保护,还要根据情况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与以上论述等值的是:

A.如果双方当事人的行为都是自愿的,就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B.如果双方当事人的行为都是自愿的,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C.只有双方当事人的行为合法,才能产生预期的法律后果,受到法律的保护

D.如果双方当事人的行为合法,就会产生预期的法律后果,受到法律的保护

48.专业的选择对一个人事业的成功非常重要。近年来,很多人认为“学计算机编程一定会有光明的前程”。实际上,这一看法与几年前流行的下述观点类似:“学法律最有可能取得事业成功。”而现在法律专业毕业生明显是供过于求了。

从上述信息中,可以推知如下哪项结论?

行测逻辑推理解析题

一、找到条件之间的逻辑矛盾,真假自明 考试中有这样的试题: 试题1: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因涉嫌而被传讯。四人的供述如下: 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 乙:我们中有人作案;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 丁:我没作案。 如果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 A.说真话的是甲和丁B.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C.说真话的是甲和丙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 这是典型的利用分析矛盾解析的试题。历年至今,在全国各地考试中屡见鲜见。解析这类试题,关键要找到条件之间的逻辑矛盾,然后真假自明。 什么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断定,必有一个真,一个假。比如:“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而“这马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一一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了解了这些常识,可以利用分析矛盾的方法,解答上题。 [解析] (1)四人中,两人诚实,两人说谎。 (2)甲和乙的话有矛盾! 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 乙:我们中有人作案; 可断定:甲和乙两人一个诚实一个撒谎。剩余丙、丁两人中也必然是一个诚实一个撒谎。 (3)假设:丁说的是真话,那么,可推出丙说的话也真!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 丁:我没作案。 显然,丁说真话不成立,于是推出:丁说假话,丙说真话。 (4)断定了丁说假话,就推出甲说的也是假话,乙说真话。 答案B。即: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试题2:军训最后一天,一班学生进行实弹射击。几位教官谈论一班的射击成绩。 张教官说:“这次军训时间太短,这个班没有人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孙教官说:“不会吧,有几个人以前训练过,他们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周教官说:“我看班长或是体育委员能打出优秀成绩。” 结果发现三位教官中只有一人说对了。 由此可以推出以下哪一项肯定为真?( ) A.全班所有人的射击成绩都不是优秀B.班里所有人的射击成绩都是优秀 C.班长的射击成绩是优秀D.体育委员的射击成绩不是优秀 [解析] (1)三人中只有一个说的对。 (2)张、孙二教官说法矛盾: 张教官说:“这次军训时间太短,这个班没有人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孙教官说:“不会吧,有几个人以前训练过,他们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断定:张孙二人一对一错。因仅有一人对,第三个人周教官必错无疑。 周教官说:我看班长或是体育委员能打出优秀成绩。 这是错话,所以班长和体育委员都不优秀(任哪一个优秀周都不会错了)。 答案D。 试题3:某律师事务所共有12名工作人员。 ①有人会使用计算机; ②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 ③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 上述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以下哪项正确表示了该律师事务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 A.12人都会使用B.12人没人会使用 C仅有一个不会使用D.仅有一人会使用 [解析] (1)假设条件③真,那么条件②也必然真,这和题中“只有一真”矛盾。 ②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 ③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 显然③必假,即所长会使用计算机为真,那么“①有人会使用计算机”是真话。 (2)我们找到了惟一真的条件是①,剩余的条件“②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必然假,推出:12人都会

适合高段小学生的逻辑推理题,精选。附答案

1.某小学四年级数学智力游戏竞赛共10题,每做对一题的8分,每错一题(或不做)倒扣5分,最后得 41分。总共对了多少题? 答案:设做对了X题每错一题(或不做)(10-X)题 8X-5(10-X)=41 总共做对了7题 2.如果题目是1000只狗,从第一头起算,每隔一头杀一头(数到底后从第一头重新开始算),最后只留一只是活的,请问这是第几只狗? 那么楼上答案:“因为每次其实第一只都不被杀,所以不管进行N次,最后留下的总是第一头。”是正确的。这就只是小学一年级水平了啦。 现在对题目说明如下: 1000只狗,从第一头起杀,每隔一头杀一头(数到底后从第一头重新开始杀),最后只留一只是活的,请问这是第几只狗?第512头没有被杀。 “现在对题目说明如下: 1000只狗,从第一头起杀,每隔一头杀一头(数到底后从第一头重新开始杀),最后只留一只是活的,请问这是第几只狗?”----#3楼说: 第512头没有被杀。小学三年级也难了一点吧。 若隔第一頭先殺第二頭,以此類推,即所有偶數的狗都被殺,怎麼可能留下512頭呢? 若先殺第一頭隔第二頭,以此類推,即所有奇數的狗都被殺,推算應留下第976頭。 这里要求的知识是:奇偶数关系、1000以内数的认读、乘法(其实只要会乘二就行喽)及倍数关系。 首先再次确认题意: 从第一头起算,每隔一头杀一头,即先杀1、3、5、7……,这时乘下的是偶数2、4、6、8、10…… 接着数到底后从第一头重新开始再杀,即2、6、10……,剩下4、8、12…… 最后只留一只是活的,请问这是第几只狗? 问题解答方法可以是这样,先想象10只狗的状况,发现规律。然后推广到1000只。 因此,只有10只时: 1。10只中杀1、3、5、7、9 共5只剩2、4、6、8、10共5只全是2的倍数; 2。5只中杀2、6、10 共3只剩4、8 共2只全是4的倍数; 3。2只中杀4 剩8 是8的倍数。 发现规律了吗?剩下的是8,是2x2x2 即每次都是杀单留双,剩下的是2的n次幂。 如果还没有理解,那你不是个好学生。 下面就可以解1000只的问题了。 答案:因为每次都杀单留双,所以计算如下: 1。1000 杀500 剩500 全是双数即2的倍数;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试题带答案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试题带答案 在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的不少题型中都有广泛的矛盾关系应用,考生应多进行试题练习提高做题能力,以下就由本人为你提供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试题帮助你练习提分。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试题(一) 1、“五岳归来不看山”,以下选项与上述推理方式最相近的是( ) A、疑是银河落九天 B、山水甲天下 C、稻花香里说丰年 D、二月春风似剪刀 2、旅行社刚刚为三位旅客预定了飞机票。这三位旅客是荷兰人比尔、加拿大人伯托和英国人丹皮。他们三人一个去荷兰、一个去加拿大、一个去英国。据悉比尔不打算去荷兰,丹皮不打算去英国,伯托既不去加拿大,也不去英国。 以下哪项,从上述题干中推出最为恰当?( ) A、伯托去荷兰,丹皮去英国,比尔皮加拿大 B、伯托去荷兰,丹皮去加拿大,比尔去英国 C、伯托去英国,丹皮去荷兰,比尔去加拿大 D、伯托去加拿大,丹皮去英国,比尔去荷兰 3、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这座深山,谁也不会发现“平儿沟”这个小村庄。若如此,它和生活在那里的乡亲们,会始终被掩藏在大山深处。 如果以上为真,则以下哪项为真?( ) A、有了火车就一定能够将铁轨铺进大山

B、没有火车,就不可能发现“平儿沟” C、没有火车和铁轨,“平儿沟″的乡亲们会生活得很艰难 D、其他没有被发现的村庄之所以未被发现是因为铁路没有修到那里 4、世界粮食年产量略微超过粮食需求量,可以提供世界人口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食物。那种预计粮食产量不足必将导致世界粮食饥荒的言论全是危言耸听。与其说饥荒是由于粮食产量不足引起的,毋宁说是由于分配不公造成的。以下哪种情形是作者所设想的?( ) A、将来世界粮食需求量比现在的粮食需求量要小 B、一个好的分配制度也难以防止世界粮食饥荒的出现 C、世界粮食产量将持续增加,可以满足粮食需求 D、现存的粮食供应分配制度没有必要改进 5、任何小说在写完之前,都和作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总是努力使它完美无缺。而一旦出版之后,一切可用的心血都已用尽,个人已再无力量去改动它,剩下的事情就是让别人去评说。 由此可以推知( )。 A、任何小说都不是完美无缺的 B、小说作者能做的就是把小说写好 C、小说作者不关心别人的评说 D、出版之后的小说与作者无关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试题答案 1、答案: B 解析:

行测判断推理常见题型分析及详解

行测判断推理常见题型 分析及详解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三、判断推理 一)、图形推理 (1)数量型图形推理:数量型图形推理一般包括点(交点)、线(线条数、笔画数)、面(角、图形种类、图形的封闭区间)等数量关系。 例题: 解析:数量型图形推理,所给字母都为三条线段组成;故答案为D。(2)对称型图形推理:对称性图形推理考查图形的对称性,一般包括翻转、平移、轴对称、中心对称等。(最常见图形:九宫格) 例题:二、 解析:对称型图形推理,此题为隐藏了九宫格的平移图形推理,其中每个小块围绕九宫格的中心顺时针进行向上、向下、向左或向右的平移,且平移一个格;故答案为A。 (3)叠加型图形推理:叠加型图形推理考查图形的叠加性,一般包括两个或几个图形相加/相减、去同存异、去异存同等。 例题: 解析:叠加型图形推理,前四个图形相加能够组成B项图形;故答案为B。

(4)空间型图形推理:空间型推行推理考查图形的空间逻辑性,一般包括图形的空间立体图形与平面展开图形。 例题: 解析:空间型图形推理,从图形平面图可以看出,两个阴影正方形的位置只能是相对的,所以A、C、D可以排除;故答案为B。 二)、类比推理 一、造句法:将所给词语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造句,所造词语逻辑关系最为相似的一组即为答案。 例题:例1、()对于行动相当于()对于航行 A.目标灯塔 ? ? ? ? ? B.信心风帆 C.激情桅杆 ? ? ? ? ? D.毅力水手 解析:利用造句法,目标是行动的方向,灯塔市航行的方向;故答案为A。 二、词义法:根据词语的词义关系选择最佳答案,一般包括近义词、反义词、同意异名等。 例题:例2、寡对于()相当于利对于() A.孤弊 ? B.少害 ? C.众钝 ? D.多益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反义词对应;故答案为C。

经典逻辑推理题附答案

经典逻辑推理题(你能做起几道)(附答案) 2008年12月27日星期六下午 11:32 一、 Q先生和S先生、 P先生在一起做游戏。 Q先生用两张小纸片,各写一个数。这两个数都是正整数,差数是1。他把一张纸片贴在S先生额头上,另一张贴在P先生额头上。于是,两个人只能看见对方额头上的数。 Q先生不断地问:你们谁能猜到自己头上的数吗? S先生说:“我猜不到。” P先生说:“我也猜不到。” S先生又说:“我还是猜不到。” P先生又说:“我也猜不到。” S先生仍然猜不到; P先生也猜不到。 S先生和P先生都已经三次猜不到了。 可是,到了第四次, S先生喊起来:“我知道了!” P先生也喊道:“我也知道了!” 问: S先生和P先生头上各是什么数? 二、 有一个牢房,有3个犯人关在其中。因为玻璃很厚,所以3个人只能互相看见,不能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 有一天,国王想了一个办法,给他们每个人头上都戴了一顶帽子,只叫他们知道帽 子的颜色不是白的就是黑的,不叫他们知道自己所戴帽子的是什么颜色的。在这种情况下,国王宣布两条如下:

1.谁能看到其他两个犯人戴的都是白帽子,就可以释放谁; 2.谁知道自己戴的是黑帽子,就释放谁。 其实,国王给他们戴的都是黑帽子。他们因为被绑,看不见自己罢了。于是他们3个 人互相盯着不说话。可是不久,心眼灵的A用推理的方法,认定自己戴的是黑帽子。您想,他是怎样推断的? 三、 有一个很古老的村子,这个村子的人分两种,红眼睛和蓝眼睛,这两种人并没有什 么不同,小孩在没生出来之前,没人知道他是什么颜色的眼睛,这个村子中间有一个广场,是村民们聚集的地方,现在这个村子只有三个人,分 住三处。在这个村子,有一个规定,就是如果一个人能知道自己眼睛的颜色并且在晚上自杀的话,他就会升入天堂,这三个人不能够用语言告诉对方眼睛的颜色,也不能用任何方式提示对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而且也不能用镜子, 水等一切有反光的物质来看到自己眼睛的颜色,当然,他们不是瞎子,他们能看到对方的眼睛,但就是不能告诉他!他们只能用思想来思考,于是他们每天就一大早来到广场上,面对面的傻坐着,想自己眼睛的颜色,一天天过去了 ,一点进展也没有,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个外地人,他到广场上说了一句话,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他说,你们之中至少有一个人的眼睛是红色的。说完就走了。这三个人听了之后,又面对面的坐到晚上才回去睡觉,第二天,他们又 来到广场,又坐了一天。当天晚上,就有两个人成功的自杀了!第三天,当最后一个人来到广场,看到那两个人没来,知道他们成功的自杀了,于是他也回去,当天晚上,也成功的自杀了! 根据以上,请说出三个人的眼睛的颜色,并能够说出推理过程!

行测题库:逻辑判断练习及答案解析(.)

行测题库:逻辑判断练习及答案解析(10.19) 1.依据知情者提供的信息,某单位职工甲、乙、丙年终考核为“基本称职”、“称职”和“优秀”各一人,三个人中乙的好友是最低档次,丙不是最高档次。 如果上述信息准确,那么三人的考核结果分别是( )。 A.甲一优秀,乙一基本称职,丙一称职 B.甲一优秀,乙一称职,丙一基本称职 C.甲一基本称职,乙一称职,丙一优秀 D.甲一称职,乙一基本称职,丙一优秀 2.当今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会违法违纪,经受不住考验,走上蜕化变质的道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放松或拒绝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在世界观上出了问题。 这说明( )。 A.自发产生的世界观会把人的活动引入歧途 B.世界观是影响人生道路选择的重要因素 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D.世界观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近年来我国私营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至2009年底,私营企业户数占企业总数的60%以上,在全国工业增加值中私营经济产值增长率居首位。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私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私营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 C.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D.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4.在科学技术极其落后的2000多年前,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感觉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如果地球不是球形的,那么月食时就不会显示出弓形的暗影,但这弓形的暗影确实是存在的。每月的月相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是半圆形的,有时是凸形的,有时是凹形的;但月食时暗影的界线始终是凸形的。因此,如果月食是由于地球处于日月之间的位置,那么暗影的形状必定是因地球的圆周而造成的,因而地球必定是圆形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亚里土多德的结论?( ) A.月食时暗影界线不是凸形 B.月食不是地球挡住了日光 C.月食时不显示弓形的暗影 D.每月月相不是多种多样的 5.美国人能够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刻意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 中美两国的差异表明( )。

行测逻辑推理答题技巧

行测逻辑推理答题技巧 20天行测81分申论75分(经验)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 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

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

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题带答案

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题带答案 公务员备考考生想要在逻辑推理部分中取得高分,试题练习尤为重要,以下就由本人为你提供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题帮助你练习提分。 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题(一) 1、所有河南来京打工人员都办理了暂住证;所有办暂住证的人员都获得了就业许可证;有些河南来京的打工人员当 上了门卫;有些武术学校的学员当上了门卫;所有的武术学校的学员都未获得就业许可证。 如果上述情况是真的,无法断定为真的选项是( )。 A、有些河南来京打工人员是武术学校的学员 B、所有河南来京打工人员都获得了就业许可证 C、有些门卫有就业许可证 D、有些门卫没有就业许可证 2、某公司在选派与外商谈判的人员时,有甲、乙、丙、丁四位候选人。为了组成最佳谈判阵容,公司有如下安排:如果派甲去,而且不派乙去,那么丙和丁中至少要派一人去。 如果公司没有派甲去,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A、派乙去,不派丙和丁去 B、不派乙去,派丙和丁去 C、乙、丙、丁都没派去 D、乙、丙、丁都派去 3、S市一所小学的学生户籍情况比较复杂,所有三 年级学生的户籍都在本市,有些二年级学生的户籍也在本市,有些一年级学生是农民工子弟,而农民工子弟的户籍都不在本市。

据此,可以推出( )。 A、所有二年级学生都不是农民工子弟 B、有些农民工子弟是三年级学生 C、有些户籍在本市的学生是三年级学生 D、有些一年级学生不是农民工子弟 4、如果天气晴朗,小刘就去郊游,如果老婆不与他同去,小刘就不去郊游;如果单位有急事,小刘就不去郊游;如果今天不是星期六,小刘就不去郊游。 假设以上说法正确,那么,如果小刘去郊游,则不能判定下述哪项正确?( ) A、老婆与小刘同去郊游 B、天气晴朗 C、小刘单位没有急事 D、今天是星期六 5、所有甲公司的员工上班时都穿制服,小李上班时穿制服,所以小李是甲公司的员工。下列选项中所犯逻辑错误与上述推理最为相似的是( )。 A、所有得病的同学都没参加此次运动会,小明没得病,所以小明参加了此次运动会 B、所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都不高,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所以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C、所有的鸡都不会飞,会飞的动物都是鸟类,所以鸡不属于鸟类 D、所有的酒类喝多了都对身体有害,可乐不属于酒类,所以可乐喝多了对身体无害 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题答案 1、答案: A

行测逻辑判断解题技巧

逻辑判断分为三种题,形式推理、分析推理和可能性推理。 形式推理考查基本的命题特点和推理规则,这种题的难点是理解这些推理规则。切莫死记硬背,因为很容易忘记、混淆,我觉得应该举生活中最常见的,自己能够理解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推理规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做题时直接运用推理规则,就无需纠结了。 分析推理可以说是逻辑判断中最难的,因为它不考知识,只考分析推理能力,能力的培养要比知识学习难得多,实在不能掌握复杂的技巧,那就学会代入法、排除法、假设法三大万能利器,学会借助列表、假设和列不等式做题。 具体技巧 一、当题中已经给出某个确定条件时,这个既定的条件就是切入点,继续搜索与其相关的条件关联推演。然后,把推演的结果再作为确定条件,继续寻找相关条件推演,直到完成求解。这样的方法称做“关联推演法”。既定条件是指直接断定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或特征的条件。如:上海人是编程工程师,北京人是翻译。凡属假设的语句或否定的语句,都不是既定条件。 如:若上海人是编程工程师,则北京人是翻译。(假设的条件未确定) 上海人不是医生。(否定的条件未确定) 例:甲、乙和丙,一位是山东人,一位是河南人,一位是湖北人。现在只知道:丙比湖北人年龄大,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 由此可以推知( )。 A. 甲不是湖北人 B. 河南人比甲年龄小 C. 河南人比山东人年龄大 D. 湖北人年龄最小 答案: D 解析:(1)先根据两个与“河南”相关的条件: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可推断:甲和乙都不是河南人,继续推断:丙是河南人。 (2)通过题干中两个“否定的条件”,推断出确定条件“丙是河南人”。再从这个确定的条件入手,找相关的条件推演。 (3)已知:丙比湖北人年龄大,比乙年龄小,可推出D:湖北人年龄最小。如图: 湖北人丙乙→右侧为年龄大者 (甲)(河南人)(山东人) 以上排列可见,甲是湖北人,年龄最小。 提示:关联推演法在逻辑推理中是最基本的方法,是解决分析问题从哪里入手的重要思路。概念关系推理、充分命题推理等都要用到这个方法。 总结:快读——发现确定条件,搜索与其相关; 快解——绕过其余干扰,连续推出答案。 二、条件有矛盾真假好分辨。 公务员考试中,都有如下思路的试题: 甲说:我会游泳; 乙说:甲不会游泳; 丙说:乙不会游泳; 丁说:我们有三个人会游泳。 以上只有一个人说假话,那么究竟谁说真话,谁说假话?谁会游泳,谁不会游泳?

行测逻辑推理假言命题的核心知识总结

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 假言命题作为命题当中最复杂、最难以理解的命题,包含的推理规则有很多,其中做题作为常见的两个推理规则是:逆否规则和传递规则。 传递规则:“如果A,那么B;如果B,那么C”。可以得出“如果A,那么C”一定也成立。简记为:“AàB,BàC”可以推出“AàC”。 我们把假言命题的传递规则也叫做“假言三段论”,这个名字说明假言传递规则和三段论的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这个形式非常像三段论的形式“A是B,B是C。所以,A是C”。与三段论不同的是,这里的A、B、C都是表示“条件”,而三段论的A、B、C都是表示概念。 逆否规则是:假言命题“AàB”和另外一种形式是等价的,即“非Bà非A”。 例如:“如果你长得很漂亮,那么我一定会娶你的”这句话的等值命题是“如果我没有娶你,那么一定是你长得不漂亮”。 逆否规则是一种非常符合日常语言表达的推理规则,在这里提供两种记忆的方法。 第一,联想记忆。我们知道,在不等式中,如果A>B,那么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一个负号,不等式的方向要变号,即-A<-B。同理,对于假言命 题,AàB的两边同时进行否定,那么推出的箭头负号也应该变号,即非A?非B。 第二,口诀记忆。对于AàB的形式,我们把A叫做“前置条件”,简称“前件”,B 叫做“后置条件”,简称“后件”。AàB,称为“前件推后件”。 如果“前件推后件”成立,那么“否定后件推出否定前件”,简称为“否后推否前”,即“非Bà非A”也成立。我们把“AàB”叫做原命题,“非Bà非A”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即进行了两步操作,首先是把原命题的两个条件逆过来,其次再分别否定。例如,“如果跳下悬崖,那么就会死去”能推出“如果没有死去,那么一定没有跳下悬崖”。 如果“前件推后件”成立,那么“否定前件推出否定后件”,即“否前推否后”不一定成立。我们把“非Aà非B”叫做“AàB”的否命题,即推出符号两边的条件分别否定掉。例如,“如果跳下悬崖,那么就会死去”不能推出“如果不跳下悬崖,那么就不会死去”。 如果“前件推后件成立”,那么“肯定后件推出肯定前件”,即“肯后推肯前”不一定成立。我们把“BàA”叫做“AàB”的逆命题,即将两边的条件互换掉,或者说把推出符号的箭头呼唤掉。例如,“如果跳下悬崖,那么就会死去”不能推出“如果死去了,那么就是跳下悬崖了”。 例题:语言在人类的交流中起重要的作用。如果一种语言是完全有效的,那么,其基本语言的每一种可能的组合都能够表达有独立意义和可以理解的词。但是,如果人类的听觉系统接收声音信号的功能有问题,那么,并非基本语言每一种可能的组合都能够成为有独立意义和可以理解的词。 可见: A.如果人类的听觉系统接收声音信号的功能正常,那么一种语言的基本语言的每一 种可能的组合都能够成为有独立意义和可以理解的词 B.语言的有效性导致了人类交流的实用性 C.如果基本语言每一种可能的组合都能够成为有独立意义和可以理解的词,则该语 言完全有效 D.如果人类的听觉系统接收声音信号的功能有问题,那么语言就不可能完全有效

行测逻辑推理题库

考试中有这样的试题: 试题1: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因涉嫌而被传讯。四人的供述如下: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 乙:我们中有人作案;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 丁:我没作案。 如果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 A.说真话的是甲和丁B.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C.说真话的是甲和丙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 这是典型的利用分析矛盾解析的试题。历年至今,在全国各地考试中屡见鲜见。解析这类试题,关键要找到条件之间的逻辑矛盾,然后真假自明。 什么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断定,必有一个真,一个假。比如:“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而“这马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一一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了解了这些常识,可以利用分析矛盾的方法,解答上题。 [解析] (1)四人中,两人诚实,两人说谎。 (2)甲和乙的话有矛盾! 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 乙:我们中有人作案; 可断定:甲和乙两人一个诚实一个撒谎。剩余丙、丁两人中也必然是一个诚实一个撒谎。 (3)假设:丁说的是真话,那么,可推出丙说的话也真!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 丁:我没作案。 显然,丁说真话不成立,于是推出:丁说假话,丙说真话。 (4)断定了丁说假话,就推出甲说的也是假话,乙说真话。 答案B。即: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试题2:军训最后一天,一班学生进行实弹射击。几位教官谈论一班的射击成绩。 教官说:“这次军训时间太短,这个班没有人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教官说:“不会吧,有几个人以前训练过,他们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周教官说:“我看班长或是体育委员能打出优秀成绩。” 结果发现三位教官中只有一人说对了。 由此可以推出以下哪一项肯定为真?( ) A.全班所有人的射击成绩都不是优秀B.班里所有人的射击成绩都是优秀 C.班长的射击成绩是优秀D.体育委员的射击成绩不是优秀 [解析] (1)三人中只有一个说的对。 (2)、二教官说法矛盾: 教官说:“这次军训时间太短,这个班没有人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教官说:“不会吧,有几个人以前训练过,他们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断定:二人一对一错。因仅有一人对,第三个人周教官必错无疑。 周教官说:我看班长或是体育委员能打出优秀成绩。 这是错话,所以班长和体育委员都不优秀(任哪一个优秀周都不会错了)。 答案D。 试题3:某律师事务所共有12名工作人员。

行测逻辑推理常考题型解题技巧

行测逻辑推理常考题型解题技巧 (一)因果倒置 因果关系是事物间的普遍联系的一种方式。它是指一个现象A的发生,引起了另外一个现象B的发生,A就是B的原因,B的发生又引起了C的发生,那么B就是C的原因。因果联系具有相对性,比如B既是A的结果,又是C的原因。因果关系另一方面又具有绝对性,对于因果链条的每个环节来说,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如果认为B是A的原因,就犯了因果倒置的逻辑谬误。 【示例1】老师:小光同学因为喜欢逻辑,所以他的逻辑学的非常好。 小光:我是因为学的好,才喜欢逻辑。 在这里,学得好是原因,喜欢逻辑是结果。老师犯了了因果倒置的逻辑谬误。 【示例2】体育老师:篮球队的队员都非常高,可见经常打篮球可以长高。 生物老师:其实是长得高的同学才能加入篮球队。 下面我们看看在考试中,命题人是怎样因果倒置的。 【真题示例】 2008江苏B-94.最近举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师大附中的学生对滚轴溜冰的着迷程度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游戏,同时调查发现经常玩滚轴溜冰的学生的平均学习成绩相对其他学生更好一些。看来,玩滚轴溜冰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面的推论? A.师大附中与学生定长订了协议,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名次没有排在前二十名,双方共同禁止学生玩滚轴溜冰 B.玩滚轴溜冰能够锻炼身体,保证学习效率的提高 C.玩滚轴溜冰的同学受到了学校有效的指导,其中一部分同学才不至于因此荒废学业

D.玩滚轴溜冰有助于智力开发,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分析】本题是典型的因果倒置型题目。选项A说明经常玩滚轴溜冰的学生是被筛选过的,是因为成绩好才能玩,而不是因为玩才成绩好。本题的答案为A 选项。 2009年浙江-88.相比那些不踢足球的大学生,经常踢足球的大学生的身体普遍健康些。由此可见,足球运动能锻炼身体,增进身体健康。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断? A.大学生踢足球是出于兴趣爱好,不是为了锻炼身体 B.身体不太好的大学生一般不参加激烈的足球运动 C.足球运动又一定的危险性,容易使人受伤 D.研究表明,长跑比踢足球更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分析】本题属于削弱由果溯因题型。题干的推理过程是:身体健康,是因为足球运动,B选项认为身体好才踢足球,说明题干翻了因果倒置的推理谬误。所以正确答案为B选项。 2011浙江-100.有人说看电视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可是对于一所学校的调查发现,该校看电视时间较长的学生比看电视时间较短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好。由此看来,看电视不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面的推论? A.该被调查学校的代表性不强 B.看电视可以开阔小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有助于学习 C.该学校小学生的父母经常让于孩子看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 D.该学校小学生的父母只在孩子取得了好成绩的时候才允许他们看电视 【分析】本题属于削弱由因推果题型,推理过程是:看电视时间长的学生成绩好,因此看电视不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即看电视也能学习好;而D选项表明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让看电视,说明题干犯了因果倒置的逻辑谬误。所以正确答

(完整版)最全逻辑推理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一旦你创业了,你就变成了所有人的孙子,员工是你大爷、客户是你大爷、市场是你大爷、ZF更是你大爷。。。。而你自己,就只能是小心翼翼的孙子。——牛文文 第一部分题目开始: 1.有两根不均匀分布的香,香烧完的时间是一个小时,你能用什么方法来确定一段15分钟的时间? 2.一个经理有三个女儿,三个女儿的年龄加起来等于13,三个女儿的年龄乘起来等于经理自己的年龄,有一个下属 已知道经理的年龄,但仍不能确定经理三个女儿的年龄,这时经理说只有一个女儿的头发是黑的,然后这个下属就知道了经理三个女儿的年龄。请问三个女儿的年龄分别是多少? 3.有三个人去住旅馆,住三间房,每一间房$10元,于是他们一共付给老板$30,第二天,老板觉得三间房只需要$25 元就够了于是叫小弟退回$5给三位客人,谁知小弟贪心,只退回每人$1,自己偷偷拿了$2,这样一来便等于那三位客人每人各花了九元,于是三个人一共花了$27,再加上小弟独吞了$2,总共是$29。可是当初他们三个人一共付出$30那么还有$1呢? 4.有两位盲人,他们都各自买了两对黑袜和两对白袜,八对袜了的布质、大小完全相同,而每对袜了都有一张商标 纸连着。两位盲人不小心将八对袜了混在一起。他们每人怎样才能取回黑袜和白袜各两对呢? 5.有一辆火车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离开洛杉矶直奔纽约,另一辆火车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从纽约开往洛杉矶。 如果有一只鸟,以3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和两辆火车同时启动,从洛杉矶出发,碰到另一辆车后返回,依次在两辆火车来回飞行,直到两辆火车相遇,请问,这只小鸟飞行了多长距离? 6.你有两个罐子,50个红色弹球,50个蓝色弹球,随机选出一个罐子,随机选取出一个弹球放入罐子,怎么给红色 弹球最大的选中机会?在你的计划中,得到红球的准确几率是多少? 7.你有四个装药丸的罐子,每个药丸都有一定的重量,被污染的药丸是没被污染的重量+1.只称量一次,如何判断哪 个罐子的药被污染了? 8.你有一桶果冻,其中有黄色,绿色,红色三种,闭上眼睛,抓取两个同种颜色的果冻。抓取多少个就可以确定你肯 定有两个同一颜色的果冻? 9.对一批编号为1~100,全部开关朝上(开)的灯进行以下操作:凡是1的倍数反方向拨一次开关;2的倍数反方向又 拨一次开关;3的倍数反方向又拨一次开关……问:最后为关熄状态的灯的编号。 10.想象你在镜子前,请问,为什么镜子中的影像可以颠倒左右,却不能颠倒上下? 11.一群人开舞会,每人头上都戴着一顶帽子。帽子只有黑白两种,黑的至少有一顶。每个人都能看到其它人帽子的颜 色,却看不到自己的。主持人先让大家看看别人头上戴的是什幺帽子,然后关灯,如果有人认为自己戴的是黑帽子,就打自己一个耳光。第一次关灯,没有声音。于是再开灯,大家再看一遍,关灯时仍然鸦雀无声。一直到第三次关灯,才有劈劈啪啪打耳光的声音响起。问有多少人戴着黑帽子? 12.两个圆环,半径分别是1和2,小圆在大圆内部绕大圆圆周一周,问小圆自身转了几周?如果在大圆的外部,小圆 自身转几周呢? 13.假如每3个空啤酒瓶可以换一瓶啤酒,某人买了10瓶啤酒,那么他最多可以喝到多少瓶啤酒? 答案: 1.香a点燃一头,香b点燃两头。等香b烧完时,时间过去了30分钟。再把香a剩下的另一头也点燃。从这时起到 a烧完的时间就是15分钟。 2.三女的年龄应该是2、2、9。因为只有一个孩子黑头发,即只有她长大了,其他两个还是幼年时期即小于3岁,头 发为淡色。再结合经理的年龄应该至少大于25。 3.典型的偷换概念。事实上3人只付出了27元,老板得了25元,小弟拿了2元。 4.将每对袜子拆开一人一只。

公务员考试行测之逻辑判断六大题型分析-推荐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之逻辑判断六大题型分析 逻辑判断部分一直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测查重点,一般考查10道题目,强调对逻辑关 系的正确把握,综合考查考生对逻辑知识的理解、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能力。许多考 生对此感到头疼,因为逻辑判断这部分考试题目有很强的迷惑性,考生稍微不注意,很可 能就掉入命题人的陷阱中。文都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从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总结出这部分 最为常考的题型主要包括六大类。只要广大备考考生对各种题型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集中 训练,还是可以在考试中获得高分的。 一、 逻辑判断类 解题关键: 矛盾关系:都是和可能不是,都不是和可能是,为矛盾关系。特征:不能同真也不能 同假,即必有一真一假。 上反对关系:都是和都不是。特征: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但是可以同假。 下反对关系:可能是和可能不是。特征: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但是可以同真。 从属关系:都是和可能是,都不是和可能不是。特征:全称真则特称真,特称假则全 称假。 1.性质判断推理 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命题或者直言判断,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性质判断通常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个要素组成。性质判断根据量和性质共分为全 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和单称否定判 断。这类题目是逻辑判断中常见的考点。 【例题】通过调查得知,并非所有的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12道逻辑推理题(含答案)

12道逻辑推理题(含答案) 1.世界级的马拉松选手每天跑步不超过6公里。因此,如果一名选手每天跑步超过6公里,它就不是一名世界级马拉松选手。以下哪项与上文推理方法相同?(A)跳远运动员每天早晨跑步。如果早晨有人跑步,则他不是跳远运动员。(B)如果每日只睡4小时,对身体不利。研究表明,最有价值的睡眠都发生在入睡后第5小时。 (C)家长和小孩做游戏时,小孩更高兴。因此,家长应该多做游戏。 (D)如果某汽车早晨能起动,则晚上也可能起动。我们的车早晨通常能启动,同样,它晚上通常也能启动。 (E)油漆三小时之内都不干。如果某涂料在三小时内干了,则不是油漆。2.19世纪有一位英国改革家说,每一个勤劳的农夫,都至少拥有两头牛。那些没有牛的,通常是好吃懒做的人。因此它的改革方式便是国家给每一个没有牛的农夫两头牛,这样整个国家就没有好吃懒做的人了。 这位改革家明显犯了一个逻辑错误。下列选项哪个与该错误相类似?(A)天下雨,地上湿。现在天不下雨,所以地也不湿。(B)这是一本好书,因为它的作者曾获诺贝尔奖。(C)你是一个犯过罪的人,有什么资格说我不懂哲学?(D)因为他躺在床上,所以他病了。 (E)你说谎,所以我不相信你的话;因为我不相信你的话,所以你说谎。

3.有一天,某一珠宝店被盗走了一块贵重的钻石。经侦破,查明作案人肯定在甲、乙、丙、丁之中。于是,对这四个重大嫌疑犯进行审讯。审讯所得到的口供如下:甲:我不是作案的。乙:丁是罪犯。 丙:乙是盗窃这块钻石的罪犯。丁:作案的不是我。 经查实:这四个人的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那么,以下哪项才是正确的破案结果?(A)甲作案。(B)乙作案。(C)丙作案。(D)丁作案。 (E)甲、乙、丙、丁共同作案。 4.古代一位国王和他的张、王、李、赵、钱五位将军一同出外打猎,各人的箭上都刻有自己的姓氏。打猎中,一只鹿中箭倒下,但不知是何人所射。张说:"或者是我射中的,或者是李将军射中的。" 王说:"不是钱将军射中的。" 李说:"如果不是赵将军射中的,那么一定是王将军射中的。" 赵说:"既不是我射中的,也不是王将军射中的。" 钱说:"既不是李将军射中的,也不是张将军射中的。" 国王让人把射中鹿的箭拿来,看了看,说:"你们五位将军的猜测,只有两个人的话是真的。"请根据国王的话,判定以下哪项是真的?(A)张将军射中此鹿。(B)王将军射中此鹿。(C)李将军射中此鹿。(D)赵将军射中此鹿。(E)钱将军射中此鹿。 5."赵科长又戒烟了。" 由这句话我们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川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及答案逻辑判断

川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及答案逻辑判断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2018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及答案:逻辑判断()行测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 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测判断推理之逻辑判断主要测查的是报考者对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演绎和归纳的能力,其中理解是基础,演绎和归纳是重点,需要报考者有清晰的思维。 [行测逻辑判断题] 1.人类中的智力缺陷者,无论经过怎样的培训和教育,也无法达到智力为正常水平者能达到的智力水平,同时,新生婴儿如果没有外界的刺激,尤其是人类社会环境的刺激也同样达不到人类的正常智力水平,甚至还会退化为智力缺陷者。 下列哪项作为上述这段叙述的结论最为恰当?( ) A.环境刺激接近的条件下,人的智力直接取决于遗传的质量 B.人的智力主要受环境的制约 C.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会对人的智力产生长远的影响 D.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决定了人的素质状况的优劣 2.某调查显示:82%的小学生每天都会上网,84%的每天都会使用QQ,78%的每天都会使用QQ空间,65%的每天都会使用微博。据此有人认为,小学生已从媒介被动的受众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是:( )。 A.小学生的QQ好友或微博关注对象大多限于同学 B.大多数小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被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C.大多数家庭的电脑中都安装了学生上网监控软件 D.大多数小学生使用QQ空间和微博只是浏览信息 3.某分公司向上级人事部门打报告,要求新进几名工作人员。但是上级人事部门否决了该分公司的要求,理由是工作人员的数量必须与工作任务相匹配。根据该分公司目前的工作任务,现有的工作人员已经足够了。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支持上级人事部门的决定?( ) A.该分公司的工作效率比较高

行测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技巧

行测指导:公务员考试之逻辑推理技巧 逻辑判断题是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难点之一,虽然题量不大,但往往占据了考生大量的时间。事实上,解逻辑判断题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掌握了这些技巧,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对正确地解题有很大的帮助。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将为考生介绍解逻辑判断题时常用的一些方法,并结合例题对各方法进行了深入讲解,希望给予考生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一、概述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逻辑判断的题目分为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两种题型。必然性推理题目较少,方法性较强,涉及的理论较多;可能性推理题目数量较多,难度较大,并且在近年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考查力度逐渐加大。 必然性推理又叫演绎推理,是指从真前提能够必然地推出真结论的推理。如果前提为真,则结论必然为真。包括:各种直言推理,三段论,联言推理、假言推理,选言推理以及模态推理。可能性推理又叫或然性推理,是与必然性推理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前提和结论不具有蕴涵关系的推理,主要分为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逻辑推理常用的解题方法有文氏图法、图表法、排序法、代入法、计算法、假设法、排除法、矛盾法、反对法、抽象法、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剩余法、寻找因果联系和寻找逻辑漏洞等。下面我们将选取最重要、实用性最强的几种方法为考生做出讲解。 二、代入法 代入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常在题目信息比较繁琐或对题目的解答没有思路时,都可以用代入法。代入法在必然性推理(由前提必然推出某个结论)和可能性推理(前提与结论之间没有必然的推出关系)的题目中都可使用。 1、必然性推理 在必然性推理中,当题目涉及由多个条件推出结论常用代入法,一般采用正向代入,即将选项代入题干,如果与题干相矛盾,则为假。 例题1:有人问甲、乙、丙三人的年龄。甲说:“我22岁,比乙小2岁,比丙大1岁。”乙说:“我不是年龄最小的,丙和我差3岁,丙25岁。”丙说:“我比甲年岁小,甲2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