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拍印度人坐火车的惊恐场面:人山人海不说,还开错方向

实拍印度人坐火车的惊恐场面:人山人海不说,还开错方向

实拍印度人坐火车的惊恐场面:人山人海不说,还开错方向

实拍印度人坐火车的惊恐场面:人山人海不说,还开错方向

印度人坐火车历来很有名:乘客有的爬上火车顶,有的挂在车门,迎风飞驰——场面壮观,却令人惊恐。图为大批乘客在站台爬火车的情景。在印度,上车无需检票,无票登车监禁1月。上车比中国的春运还人多、拥挤。由于乘车的人太多,一些人被挤得只能一半身体侧出车门,一手搭在门框上。车外除了挂人外,外挂着自行车——奇怪,不需要托运。除了挂人和自行车外,还挂油瓶。售票厅也成了候车室图为印度北方邦的一列火车内。列车上有荷枪实弹的军人巡逻,吸烟的乘客一旦被他们发现,将被罚款。2011年7月10日,印度一列火车驶入北方邦的马尔瓦车站。由于车速太快,10多节车厢和火车头全部出轨,乘客困在侧倒的车厢内,死亡35人,受伤200人。英国人建造的加尔各答火车站像个超级大市场,人山人海。2011年9月7日,印度一列客车从南部蒂鲁伯蒂市开往东部布巴内斯瓦尔,却向印度中部的瓦朗加尔开去,行驶近千公里,到达瓦朗加尔时,才被乘客发现。一名乘客说:“尽管这次旅程令人很苦恼,但我们很幸运,它没有与其它火车相撞。”印度春运的壮观景象,中国绝对比不上他们。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沙特眼中的中国

沙特眼中的中国

我很尊重别人的语言,和拉美人用西班牙语,和德国人用德语,和中东人打招呼用阿拉伯语(我的阿拉伯语只会打招呼那两三个个词),但是如果你能讲汉语,我坚决不和你拽洋文。我没有种族歧视,但是我一贯认为汉语是世界上最出色的语言。 第一次见到我的人大都会问:中国人?我总是很响亮很骄傲说:中国人!有时候还顺便跟他们吹嘘一下我的大学,告诉他们这是中国最好的大学,我们有世界一流的本科生。老外当然都不知道清华,我说你以前不知道,下次就知道了。欢迎你来中国。 有一次和一个2字班的师兄一起吃饭,一个中东人看见我笑着问:中国人?还没等我回答,他又看见了师兄。师兄个头不高,有点清瘦,再加上刚从井上回来,晒得有点黑。中东人看走眼了,改口问:菲律宾人?我当时很严肃地说:你见过这么高大英俊的菲律宾人么?你这是对我们的侮辱!他赶紧道歉。 我不是歧视菲律宾,但是我不允许任何人模糊我中国人的身份。有一次我跟一个委内瑞拉同事用西班牙语简单聊聊,他问我是不是日本人,我说我宁愿死也不做日本人,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一旁的另一个拉美同事赶紧说:在我们眼里,中国日本韩国的人根本没法区别,就像你看不出来我是南美还是北美的,绝对不是有意侮辱你。 习惯了自己打扫自己收拾自己洗涮的日子,来到这突然发现有佣人,还有点不习惯。特别是他们毕恭毕敬地叫我Sir的时候,当我一不小心撞到他们他们却赶紧翻了错误似的赶紧向我一个劲道歉的时候。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我信仰人人生来平等,我不愿使用“佣人”这个词,但是实在找不到其他词汇。如果叫服务员,我们都习惯地认为是餐馆酒店的服务员。 不计其数的印尼/马来/菲律宾/印度人在这工作,大多是佣人,保洁等。司机大多是印度/巴基斯坦的。超市服务员收银员,各单位的前台好多是印度的。我们这个别墅区的前台就都是印度的。一个兄弟问我:你说这些仆说闹鞠蚴鞘裁矗课乙膊恢朗鞘裁矗蛐砭褪腔炜诜钩裕圩骋坏愕木褪茄液凇?/p> 服务业嘛,投行咨询公司也都是服务的,我们这些出来给资本家卖命的也是服务的,我们公司就是世界最大的油品服务公司。区别就是工资不一样。对我而言,和他们不同的是:我在中国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很好的工作,而他们不能。我们也有大批未受教育或者受教育很少的同胞海外打工,但是绝对不像东南亚三国和印巴那样,他们是真的养活不起自己的百姓了,于是大举流落海外。 中国特有的词汇——农民工,待遇和生存状况很可能赶不上这些流落海外的东南亚人,但是他们创造的的价值还在中国,还是在为国家做贡献。说得直白一点,是我们一批富人在利用廉价的穷人来发财,同时我们的穷人得以糊口。中国人还是有骨气的,宁可在家里受苦,也不愿出去伺候别人。

巴基斯坦人眼中的中国

记者在巴基斯坦工作了近3年,切身感受到,巴基斯坦人虽然普遍对中国极富好感,但除了那些曾有机会访问中国的人之外,大多数人并不十分了解中国。 大多数巴基斯坦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还算客观、友好,但明显少于对美国和欧洲的报道。几乎所有的巴基斯坦人都知道最近20多年,中国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但今天的中国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许多巴基斯坦人并没有多少印象。相当多的人过高地估计了中国的实力,甚至认为中国在未来10年到20年内肯定能超过美国,但也有少数人认为中国仍然比较落后。 有一次,记者请一个电脑工程师到记者站来修理宽带网络。办公室墙上挂着一本中国挂历,图案是上海浦东的电视塔和高楼大厦。这个工程师盯着挂历看了好半天,后来终于忍不住问道:“这是中国的照片吗?”当得到肯定的回答时,他十分惊讶地说:“想不到,真是想不到,原来中国也有纽约!” 其实,就算是一些到过中国的人,也不是都对中国很了解。记得有一次,记者曾遇到过一个十分倔强的老大爷,非要说大多数中国人是穆斯林,而且还是他的“亲眼所见”。仔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当过卡车司机的他曾经去过一次中国的喀什,便把自己在新疆看到的当成了中国的全貌。记者告诉他,坐飞机从伊斯兰堡到喀什只需1个小时,但从喀什到北京还得再飞5个多小时,老大爷惊得目瞪口呆。 以前曾听人说,许多西方人看了李小龙主演的电影后,误以为中国人全都会功夫,当时记者还不相信西方人真会这么天真,但在巴基斯坦确实有一些人把银幕上的中国当成了现实。有人看了中国的古装电影,便以为中国人现在还是宽袍大袖,驾着马车在街上奔

跑。一个加油站工人对记者说:“你们中国人真厉害,能在树叶上飞来飞去!”记者哭笑不得地问道:“你刚看完电影《卧虎藏龙》吧?”他一本正经地说:“是呀!是呀!” 许多巴基斯坦人对中国充满兴趣,并希望从与中国人的接触中,尽量揭去一些蒙在中国身上的“神秘面纱”。在巴基斯坦,记者经常遭遇各种各样好笑的问题:“是不是各个阶层的中国人都使用筷子?”“中国年轻人自由恋爱的多不多?”“中国人吃不吃猫肉?”“听说中国文字有3000多个字母,你是怎么记下来的?”“巴基斯坦从英国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中国是从哪个国家的统治下获得独立的?” 任职于伊斯兰堡某中国公司的哈布希曾在中国生活、学习了10多年,说着一口流利的北京话。他说:“与任何一个文明古国一样,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但外国人不可能从经史中去了解中国,而现阶段的中国又变化得实在太快,常常让外国人摸不准中国的节拍。看起来,中国应该试着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诠释自己,”哈布希对记者说,“比如,印度的电影和歌舞享誉世界,让许多对印度一无所知的人也能在提到印度时,自然想起那独特的旋律。” 哈布希对中国在世界多个国家开办孔子学院的做法赞不绝口。“…孔子学院?这个名字富有迷人的中国魅力,现在伊斯兰堡已经有了一所孔子学院,希望像这样的…中国魅力?在巴基斯坦越来越多!”他还建议说,在巴做生意的中国人往往只在名片上印英文,可能觉得即使印上了中文巴基斯坦朋友也看不懂,“其实中国文字就像艺术品一样美妙,名片印上中文可以让对方自然而然地心生崇敬之情,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时又是对中国文化潜移默化的宣传。”

印度人看中国

印度人看中国 在2005年以前,印度媒体常驻中国的记者只有一位,很难将中国 大量的信息传回国内。为了弥补不足,印度媒体大多从西方媒体转载 有关中国的信息,致使信息经常失真。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印度教徒报》常驻北京的记者帕拉维·艾 亚尔在中国生活了5年,写下《烟与镜:亲历中国》。她在书中谈了 自己对中国的见解,可以说是一部很有代表性的印度人看中国的作品。帕拉维·艾亚尔坦言,她原本对中国所知甚少:作为一个在新德里长 大的印度人,家庭中接受的又是英国牛津剑桥式的教育,对我来说,中 国尽管在地理上与我们毗邻而居,却几乎从来没在我脑中的世界地图 上浮现过,有关中国的知识几乎也是一片空白(其实,很多印度人跟帕 拉维·艾亚尔一样,对中国并不了解)。 帕拉维·艾亚尔来到北京之后,她很有感触地把北京与新德里进 行相比:在我看来,中国算是相当秩序井然了。相比起新德里随处走 动的牛和拥挤的白人轿车,以及与耗油高、噪声大的巨大公交车分享 混乱的街道,北京的清洁、树木成排、宽阔的林荫道看上去就像是另 一个世界。 帕拉维·艾亚尔对中国的农民与印度的农民也进行了比较:在中国,所有农民都有一小块土地,土地并不归他们所有,归国家所有,不 过他们有土地租赁权,所以农民不存在没有土地的问题。今天的中国,绝对贫困──那种没有衣裤穿、苍蝇停在嘴角的贫困已经很难找到了,而这样的绝对贫困在印度还大量存在。中国农村的相对贫困依然 存在,收入不公现象也存在,不过穷人也还是在逐渐变富裕。农业用 地的灌溉情况比印度好得多,印度的农民基本上是靠天吃饭。 帕拉维·艾亚尔还就中国和印度的旅游业做了比较:中国是亚洲 最大的旅游输出国。2007年有4000万中国人出境旅行,而印度2007 年只吸引了6.8万中国游客。

解码印度——为什么印度人比中国人幸福

解码印度,为什么印度人比中国人幸福? 为什么,在一个经济蓬勃发展的国家里,人们普遍感觉不安全、不幸福?而在一个经济欠发达、贫富差距巨大、种姓制度影响根深蒂固的国家里,人民却深深地眷恋着这片土地? 编者按:新士界是从本期开始设立的新栏目,希望就新一代士阶层所关心的文化艺术、心灵提升、慈善公益、品质生活等话题,开一扇新视窗。 印度女性对纱丽非常钟爱,即使是最基层的劳动者,也能穿出纱丽的万千风情。 “假如有来生,你想成为哪国人?” 《印度时报》最近公布了该报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调查在印度五大城市展开,即首都新德里、商业中心孟买、“文化重镇”加尔各答、“印度硅谷”班加罗尔和历史名城海德拉巴。结果显示,将近九成的人表示:“假如有来生,还做印度人。” 想象一下,同样的调查如果在中国进行,结果会怎样? 经济学家伊斯特林(R. Easterlin) 在他的论文《中国的生活满意度:1990-2010》(China's Life Satisfaction, 1990-2010),用大量数据说明,与中国近30年突飞猛进的经济发展相对的,是生活满意度的直线下降,多数中国人2010 年的幸福感还不及1990 年。作为“幸福经济学”的鼻祖和奠基人,伊斯特林在

1974 年就提出过著名的“伊斯特林悖论”(Easterlin Paradox),即一国的经济增长未必会换来生活满意度的改善。而来自中国,这个样本量巨大的调查结果,无疑是一个可信度极高的有力亻左证。 如果说数据和论文太抽象,身边越来越热的移民潮也许能给人们以更直观的感受。为什么,在一个经济蓬勃发展的国家里,人们普遍感觉不安全、不幸福?而在一个经济欠发达、贫富差距巨大、种姓制度影响根深蒂固的国家里,人民却深深地眷恋着这片土地? 文化自信,幸福源于历史 “印度人一直很骄傲,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当然,他确实有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深圳大学印度研究中心主任郁龙余教授,师从季羡林,扎根印度研究四十余年,说起印度之优秀,如数家珍。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其篇幅总和是希腊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总和的8 倍;古印度数学很发达,阿拉伯数字其实是印度人发明的;现代科学建立在原子论基础上,而原子论就印度人创立的;棉花的驯化和制棉技艺的发明也是印度人的功劳。 从光辉灿烂的古印度文明一路走来,印度人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在自信的基础上充满自豪。“他觉得西方的东西,太差,好的东西怎么能跟差的走呢?”郁龙余进一步解释道:“比如,印度人就很看不上西装,认为它太简单,而印度纱丽,美得不得了,一块6 米长的布能穿出几百上千种变化。”在印度,处处可以看到印度女性对纱丽的钟爱。即使是最基层的劳动者,用水泥修马路的人,也穿着纱丽,而不穿所谓的工作服。 除了服装,电影也很能体现印度人的骄傲和自信。宝莱坞,从名字就不难看出印度人抗衡好莱坞的决心。印度南部还有一个泰莱坞,因为宝莱坞在孟买,说印地语,而南方主要说泰米尔语。两大电影制作基地,基于本地区的票房市场,生产了大量作品,共同造就了印度电影年产量世界最高的记录。除了产量巨大,在风格上,印度电影也保持着鲜明而一以贯之的民族特色—歌舞,每部影片都一定会有印度歌舞。 “印度人看电影,不在乎情节发展,在乎的是演员在歌舞中的手势、眼神有没有到位。”郁龙余介绍道:“通过歌舞,印度人在想象世界和现实世界中穿越,他们天天穿越,不穿越无法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印度歌舞就像中国戏曲,故事情节都烂熟于心了,依旧百看不厌,讲究的是手眼身法步等更高层次的审美趣味。所不同的是,中国戏曲日渐式微,印度歌舞却是深受爱戴,在影片里,在生活里,在印度人的血液里。 “孟买的精神就是歌舞”,导演丹尼·鲍尔(Danny Boyle) 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作为一个英国导演,他在印度主题的电影《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中也诚恳地加入了印度歌舞,而该片横扫了包括最佳电影在内的四项奥斯卡大奖。 比下有余,幸福不怕比较 种姓制度,在外国人眼里,简直是民主社会的一个毒瘤,但对印度人来说很正常,甚至是社会安定人心平和的一个保护伞。 作为国教,印度教长期提倡种姓制度,历史上虽然受到佛教“众生平等”思想

中国人和印度人沟通篇

中国人和印度人,谁更会沟通? 对于中国人来说,人际关系是门学问,自古以来就很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维护。同样作为世界上最古老国家之一的印度,在古老的社会传统和宗教信仰下,他们也有独特而稳定的人际交往模式和特点。那么,如果将当代中国人和印度人的人际沟通状况做一个比较,又有哪些相似点,哪些差异之处呢? 来自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2007年零点中印居民沟通指数报告》就以独特的国际视角,对中印两国居民的沟通模式和沟通水平进行了跨文化比较。该项目基于2005年中国沟通指数的起始性研究,于2006年10月-2007年1月在中国城乡和印度城市地区,同时进行普通居民大规模的入户抽样调查。并报告中,研究人员选取了中国城市和印度城市居民的调查数据进行定量方式的对比研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印两国城市居民具有相似的“亚洲亲缘小圈”特点,但相比之下,中国居民的人际交往规模明显高于印度居民,对于“熟人维护”也更加擅长,而印度居民在陌生人社交和外圈关系的交往能力方面则更胜一筹。 相似的“亲缘核心”,人际外围空间结构有差异 沟通指数报告表明,中国和印度的人际圈带有相似的亚洲社会文化特点,亲缘关系在整个人际网络中占有绝对核心位置,人们与家人小圈的心理距离最近,和亲缘关系的交往频率、深度及收益均超过了业缘,地缘和其它社会交往。对于中印居民来说,亲缘小圈是封闭的人际交往内核区域。 然而,由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中印居民的社会网络结构也表现出很多差异:在中国,划分鲜明的人际关系网络是一个以个人为中心原点,从家庭亲缘关系——业缘关系——社会交往关系逐渐疏远的一个圈层结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三类关系可以清楚区分,并且亲疏距离有所差异。而在印度,对家庭的依赖和沟通程度更强,但对于家庭亲缘关系以外的人际关系(包括业缘和社会交往关系)之间的区隔并不十分明显,它们共同构成了家庭亲缘关系以外的人际外围空间。 中国人表现出独特的“同学社交”情缘 中国人的社交半径平均长度为43人,超过了印度人的社交半径36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的业缘关系要比印度人更为丰富一些,平均每个中国人经常来往的分别有9个同学和9个同事,而印度人则只和4个同学和6个同事经常来往。 同时调查数据还发现,中国居民同学圈的沟通频率、沟通深度明显高于社会圈,而在印度则正好相反,人们与同学交往的频率、深度最低;中国居民与从同学交往中获益较多,尤其在沟通情感上,同学关系的作用明显高于同事圈和社会圈,而社会圈则并没有发挥很大作用,在事业发展、沟通情感、交流信息的帮助上得分均为最低值。相反,印度居民社会圈帮助明显高于中国居民,而同学圈发挥的作用则不大。 研究人员认为,在中国,同学关系不仅仅是人们在校期间一种短期而特定的人际关系,相当一部中国人在离开学校后的长时间内,都会与同学保持联系。由于结识渠道和感情上的特殊性,同学往往有别于其他人际关系,而在生活中形成一个稳定而特殊的“同学”关系网。可以说,同学关系在中国居民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在人际交往中有一种特殊的“同学情缘”。相比之下,印度社会并没有类似的固定的“同学关系”,同学圈的交往规模、交往频率、交往深度和帮助都要低于其他人际关系。 印度人更善于积累从“社交外圈”积累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将人际网络资本化的一种衡量方式,它展现的是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所能调动的资源。如果对中印社会资本积累情况的比较,我们可以对两国居民的人际网络应用能力进行对比,结果发现, 中国人的社会半径为43人,其中具有社会资本价值的人数为20人(包括现有社会资本11人和潜在社会资本9人);印度居民的社会半径为36人,其中具有社会资本价值的人数为29人(包括现有社会资本16人和潜在社会资本12人)。尽管中国人的社交半径更长(43人),但是在对社交资源的利用上,印度人却更占优势,社会资本转化率更高(81%),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虽然社交规模无法和中国人相比,但印度居民的社交却更“有用”。

印度人如何看待中国

印度人如何看待中国 印度人如何看中国一 在2005年以前,印度媒体常驻中国的记者只有一位,很难将中国 大量的信息传回国内。为了弥补不足,印度媒体大多从西方媒体转载 有关中国的信息,致使信息经常失真。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印度教徒报》常驻北京的记者帕拉维·艾 亚尔在中国生活了5年,写下《烟与镜:亲历中国》。她在书中谈了 自己对中国的见解,可以说是一部很有代表性的印度人看中国的作品。帕拉维·艾亚尔坦言,她原本对中国所知甚少:作为一个在新德里长 大的印度人,家庭中接受的又是英国牛津剑桥式的教育,对我来说,中 国尽管在地理上与我们毗邻而居,却几乎从来没在我脑中的世界地图 上浮现过,有关中国的知识几乎也是一片空白(其实,很多印度人跟帕 拉维·艾亚尔一样,对中国并不了解)。 帕拉维·艾亚尔来到北京之后,她很有感触地把北京与新德里进 行相比:在我看来,中国算是相当秩序井然了。相比起新德里随处走 动的牛和拥挤的白人轿车,以及与耗油高、噪声大的巨大公交车分享 混乱的街道,北京的清洁、树木成排、宽阔的林荫道看上去就像是另 一个世界。 帕拉维·艾亚尔对中国的农民与印度的农民也进行了比较:在中国,所有农民都有一小块土地,土地并不归他们所有,归国家所有,不 过他们有土地租赁权,所以农民不存在没有土地的问题。今天的中国,绝对贫困──那种没有衣裤穿、苍蝇停在嘴角的贫困已经很难找到了,而这样的绝对贫困在印度还大量存在。中国农村的相对贫困依然 存在,收入不公现象也存在,不过穷人也还是在逐渐变富裕。农业用 地的灌溉情况比印度好得多,印度的农民基本上是靠天吃饭。 帕拉维·艾亚尔还就中国和印度的旅游业做了比较:中国是亚洲 最大的旅游输出国。2007年有4000万中国人出境旅行,而印度2007 年只吸引了6.8万中国游客。

印度人怎么看1962年战争:很多人至今想不通_1

印度人怎么看1962年战争: 0位网友发表评论核心提示:当时印度军队都已经冲昏了头脑,居然把前进哨所建在了“麦克马洪线”以北,中国军队发动反击当然占理。但他也认为,“我们是在不停地、主动地挑衅中国,但动作都不大, 可你们最后却给了印度狠命全力地一击,把我们打蒙了”,“西藏海拔那么高,运输条件那么差,你们却能调动这么强的力量,说明你们早在很久以前就暗中准备给我们一个教训了,这点让许多印度人想不通!” 印度尼赫鲁大学的狄博杰教授来自中印边境附近的喜马偕尔邦。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的家乡流传过关于中印战争的歌,他只记得一句歌词———“让我们拿起枪,打向中国”,但他唱起来却有印度民歌特有的婉转,不知道歌词的还觉得挺好听。也许,这种感觉恰恰反映了印度人对1962年那场中印边境战争复杂的、谜一样的态度。 1962,在媒体上热,在书店中冷 在印度媒体上,只要提到中印边境问题,或者中印军事抗衡,通常会提到1962年那场战争。如7月12日的《印度时报》发表题为“印度担心中巴在被占克什米尔联手”的文章,文章称:“印度非常担心中国与巴基斯坦在被两国联合占领的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结成战略联盟,一旦结盟的话,那么就有军事实质意义。在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中国军队侵占了3.8万平方公里的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印度报业托拉斯7月15日的一篇文章题为“印度称:中巴‘边境协议’是非法的”,文章称,提及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立即就想到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的所谓“边境协议”。印度外务秘书普雷尼特·卡奥尔说:“印度政府的立场是,所谓的中国与巴基斯坦的‘边境协议’是非法和无效的,在边境问题的谈判中,我们反复向中国方面重申这点。”还有的印度媒体一提到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立即就想到“中国军事威胁”。如《印度快报》7月15日以“印度应该做好应对中国的准备”为题报道说,印度脑子里应该装着250万解放军正在迅速现代化的念头。说到1962年战争,就要好好想想现在北京拥有的大量武器库,比如说洲际导弹,75艘大型战舰和62艘潜艇,其中10艘是核潜艇…… 与印度媒体经常“温故而知新”不同的是,印度关于1962年中印战争的书很“稀少”。《环球时报》记者去了首都新德里市中心的三家书店。发现只有一家卖法律和相关书籍较多的书店有两本关于中印战争的书,其中一本是英国人尼维尔的《印度的对华战争》,另一本是《中国、西藏、印度———1962年战争和战略军队的未来》,书皮上还印了作者手写的中文名字“国多马”。翻看一下这本书的前言,得知这是一位军官受军队委托研究这场战争后写成的,作者试图不从“对与错”的角度去看这场战争,而是理解双方的立场,如他试图从在印度的中国人群体了解中国对战争的看法。作者个人认为这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战争。另一家书店只有一本中印文化关系的书。第三家最大的书店在国际关系和国防部分摆出来的几本关于中国的书,都是如何在中国做生意的。本报记者问店主是否有1962年战争的书,他皱了皱眉,看了记者一眼,摇了摇头。 对于印度是否有纪念那场战争的轰动性的影视作品,几个印度朋友都对记者说没印象。《环球时报》记者则在新德里一家最大的音像市场找到了一部名为《真相》的电影。据说只有这部电影能算得上与中印战争有关的经典影片。影片描述的是中印战争拉达克地区的战事。印度人在片中特别强调,中国人在战争前天天用大喇叭喊“印地秦尼巴依巴依(中印两国是兄弟)”,给印度人上够了迷魂汤,然后突然袭击,才在战争中占了便宜。此外,片子数次借士兵之口宣称“一个印度士兵就消灭了20个以上的中国士兵”,看了感觉有些滑稽。对于战争的失败,电影中给出的原因是:上层出于政治考虑,要求部队不要恋战、撤出战斗。 教科书中很少提到中印战争 《环球时报》记者曾听中国留学生说起,与同宿舍的印度同学讨论1962年战争和边界问题时

沙特人眼中的中国:没见过这么会抄袭的国家

沙特人眼中的中国:没见过这么会抄袭的国家 2010-10-28 10:15:28.0 出来一个月,对祖国的态度和认识有了很大的修正。 全世界都是中国造的。外国同事经常对我说,中国什么都能造, 全世界都在使用中国制造。跟俄罗斯同事聊历史,我说我们50多年前自己什么都不能产,都靠苏联帮忙,连造原子弹的最初几年也是苏联科学在指导。他说你们现在什么都能造了,我们却不能了。 作为对比,中东这的国家都是石油养活的,就像山西和内蒙的煤老板,没文化没水平,好吃懒做。中东国家自己几乎什么都造不出来。沙特满大街都是私家车,没有公交,也没人冒着50度的气温步行,但没有一辆车是沙特自己产的,没有一个部件是他们自己产的。 几十年后没有油了或者新能源普及了,就是这些国家崩溃的日子。我们都汽车说不上好,但起码我们有奇瑞吉利比亚迪这样的私企能自己弄出车来,卖得还不错,俄罗斯同事说俄罗斯好多中国车。有人说我们是抄袭人家的技术,的确,但是没关系,自己没有技术别人有,为什么不抄袭? 我上校内网,同事问我是啥,我说是中国的facebook ,他说你们中国怎么什么都抄袭,我说:即使是抄袭,我们也有这技术抄袭,逆向工程做得好。你们连抄袭的技术都没有,只能用别人的东西。我们拿过来之后有足够高的技术将其本土化,有足够大的市场来发展壮大,你们有么?我在国内的时候也很瞧不起这种拿来的技术和创意,但是有什么瞧不起的,世界上领头的创新的就那么几家公司几个人,难道我们自己没创造出来就只能放弃么?我们这么大个国家,什么都西都原汁原味一点不变的用美国的,那岂不成了印度? 有一次我说我们人民币升值了,升得很快,我这发美元的工资缩水了。一个非洲同事说:你们为什么不让人民币升值?现在到处都是中国的产品,就是因为你们不升值。我说我们不升值,出口的产品便宜,对你们非洲人来说不是好事么?你们大多是非洲人都支付不起昂贵的商品,没有我们的廉价产品,你们怎么活?他连连点头。他说:人人都知道,中国马上就要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我但愿这天早日实现。 一个沙特的同事说:你们产的东西太好了,那些手机看起来像Iphone ,用起来功能也很强大,却很便宜。我告诉他那时我们的山寨文化,还给他解释什么叫山寨。

真实的中印对比:穷印度让我们中国无地自容

真实的中印对比:穷印度让我们中国无地自容 2011年11月23日07:30华声在线 最近网上有一帖子“印度最新人口12亿,将为1.2亿学生提供免费午餐”。这不免让身在教育行业大半生的笔者内心再起波澜。医疗、教育是国民两大基本的人权保障,可时至今日我们还在用“国情”来搪塞。中国大陆的国人知情权有限,无关于特权阶层利益的知道的也许比自由的美国人知道的都多,可是一涉及特权阶层利益的想知道点就难了。笔者也不想用臆测的一家之说来娱乐读者。就整理一下被允许国人知道的信息,看看我们的那刀枪不入的国情究竟是什么国情吧! 全民免费医疗,听起来是很难的一件事。中国十三亿人口,似乎根本不现实。是这样吗?印度1947年才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就在1949年通过的宪法中确立了全民免费医疗的政策。虽然当时的全民免费医疗还未能完全落实,重大疾病还需要个人负担一部分,可是却规定先看病后补交费用,所以大多数困难患者补交不上的费用,也就都由政府买单了。人家经过与我们“新中国”同样的时间,全民免费医疗已经实至名归了。并且政府办的医院对于所有在印度的人都不收费,无论你是外国人还是印度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民,都享受免费医疗。我们的以人为本是折腾人,人家的以人为本是服务人。被咱们整天吹嘘的医疗保障政绩,是要国民先得忍着病痛,迟误最佳的治疗时机,以牺牲健康为代价自筹昂贵的医疗费,没钱就只能等死。筹到钱后也很难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并且要被折腾个六门到底去报销。还常常被以没钱为由一推六二五,最终也只能报销实际费用中的一小部分。 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的国人大概不知道让许多国人蔑视的穷印度却已经几十年以前就做到有病先看病,治好病再谈钱,而且困难的国民,实际上还都由政府买单,医疗费用的麻烦都留给政府了。即便如此,人家也没有敢称“人民政府”! 德里大学一名社会学教授很为印度这种福利制度感到骄傲,他说:“谁都可能生病,但大部分起初只是得一些小病。如果小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则可有效防止发展成大病,这对于国家来说可以节省更多医疗支出,对于民众来说可以减少对其它相关开支的担忧。从长远来看,是一项小投入大回报的利国利民的好事,最终的结果是人民健康得以保证,国家经济持续发展。” 印度独立以来,尽管人均收入在世界上排名仍不靠前,但全国人口预期寿命已增长了一倍,婴儿死亡率也下降了70个百分点。民选政府拼命讨好民众,印度财政部一位官员对记者说:“政府每年用于免费医疗的费用占政府支出的比例很大,但政府为了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一直在尽力而为。再说,政府的钱也是取之于民,现在以这种形式用之于民,也是用得其所。”他认为,人民的健康高于一切,政府应该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不惜代价、不遗余力。这与我们顽固地用“国情”搪塞国民的健康保障需求形成鲜明的对比。 许多中国特色的阿Q们甚至不惜到印度的犄角旮旯拍些设备简陋的医疗环境来给自己没有医疗保障找借口。笔者有时也比较理解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不这样怎么活呀!与印度比我们的国人特色是什么?难道是没有被完全殖民过(中国只是半殖民地)? 印度虽然不太富裕,并且人口众多,但医疗保障体系还是比较完善的。除了国家级医院、邦(省)级医院、地区级医院、县级医院和乡级医院之外还有各级医疗中心。据统计,印度共有1.2万所医院、2.2万个初级医疗中心、2000多个社区医疗中心和2.7万个诊疗所。固定数量的民众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医务人员。这些遍布全国的政府医疗机构满足了大多数国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印度的医疗体制也与大锅饭时代的中国不同,医疗保障照顾到不同层次的需要。是即遵循价值规律,又兼顾全体国民的福利体制。印度人认识到,医疗卫生体制如果完全按商业化、市场化运作,难以实现医疗保障的公平,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印度医疗保障制度始终坚持“两手抓”:既扶持政府医院稳定运转,又鼓励私立医院健康发展。政府医院不以营利为优先目的,条件相对较差;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很自然地“分流”到条件更好的私立医院。 政府设立的医院条件虽然相对较差,但这种差别是相对的,不是一些国民臆测的简陋得无法保障国民对于医疗保障的需求。距离全印医学院几公里远的私立阿波罗医院看上去就好像一座五星级宾馆,院子里绿草如茵,病房宽敞明亮,各种先进医疗设备一应俱全。私立医院拥有高水平的医务人员,很多医生持有英国皇家医学院等著名医学院校颁发的高级资质证书。在高水准的私立医院就诊,当然比公立医院费用高,但按照一般国际标准衡量,价格仍然是相对便宜的。因此常有大批西方国家的患者不远万里到印度求医。 2008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印度同年度国民生产总值的3.41倍,印度以中国三分一的国土,负担与中国相当的人口,以中国近三分之一的国民生产总值,在相同的时间内,都能为十多亿人口免费医疗,免费义务教育,哪怕这些福利再不完善,我们有脸再去找人家的瑕疵么?然而每当有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上提到教育与医疗问题时,国人的耳旁就时常响起官员们:全民免费义务教育不符合中国国情,全民免费

他们在印度住了800年,长的很像中国人,打仗凶悍一直都想独立!

他们在印度住了800年,长的很像中国人,打仗凶悍一直都 想独立! 在印度东北部住在一群40万人口的特殊少数民族—— 那加人。为什么说那加人很特殊呢,因为他们跟印度人长的一点儿都不一样,反到是长的很像中国人!他们也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印度人,对印度这个国家根本没有认同感,所以一直想独立建国,由于人数太少想独立建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那加人这个印度的少数民族。那加人并不是一开始就居住在印度的,他们是大约13世纪从中国 迁徙过去的。至于是从中国哪里迁过去的,现在不是很清楚,估计是从云南和缅甸的交界处一带。因为那加人不太与印度当地人通婚,即使800年过去了,他们仍然还是华人的面孔,跟印度人的黑皮肤、高鼻梁、深眼窝长相完全不同。那加人一般比印度人更强壮一些,皮肤也要白一些。(长的太像中 国人了!)那加人似乎是天生的战士,他们作战勇猛彪悍, 令敌人闻风丧胆。他们在战斗结束后往往会砍下敌人的头,高高悬挂起来,仿佛战利品似的,这样做一是给敌人以威慑,二是向自己的族人展示荣誉。所以当19世纪初,英国人入 侵这一地区时,看到这种“不文明”的现象大为震惊——看着 自己的同伴的头挂在那里,而昨天他们还有说有笑的……最终,英国殖民者用了半个世纪才征服只有几十万人的那加人。

鉴于他们使用的武器,一个是先进的枪炮,一个是原始的冷兵器,那加人能抵抗英国人半个世纪,由此可见那加人的战斗力和韧性。几十年后英国人还记得那加人的顽强战斗力,所以在二战中,英军启用那加人为他们打日本人。那加战士们果然不负众望,在战斗中表现十分英勇,为英军打了很多漂亮仗,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那么不禁要问了,为什么那加人要帮英国人打仗呢,是英国人逼他们的吗?还真不是,那加人之所以打日本鬼子,一方面是处于保护自己的部落不被侵略,一方面也是感恩英国人。几百年来,那加人跟印度土邦都很不对付,他们受印度人的欺压,当英国人占领那加人的山区后,将这里变成一个独立王国,在那加人看来英国人是他们的救星。而实际上这是英国人利用印度各民族间的矛盾,这样才有利于他们的统治。(那加人战士)二战结束后,印度独立。那加人也要求独立,这当然不被印度当局所接受。于是那加人发起了多次骚乱,要求独立,结果都因寡不敌众被印度军所平息。不过,那加人的诉求还是得到了印度政府的重视,他们认识到那加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民族,不应该与印度其他民族划在一起。1963年,印度政府给那加人居住的地区划为一个单独的邦——那加兰邦。(那加兰邦地图)(印度军收缴的那加人反叛武装组织武器)现在,那加人仍然保持了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与外界接触很少,并且对外来者保存着高度警惕,所以你去那

中国和印度的道德观念比较

中国和印度的道德观念比较 摘要:在道德危机的背景下,本文对中印道德观进行了比较,希望能够在印度道德文明中汲取精华。在相似的发展历程中,不同的文化土壤孕育了不同的伦理文化。首先,最大的区别在于印度的道德内容大多来源于宗教教义,而中国的道德观多来自传统的儒家文化。其次,印度的道德主体相较于中国的道德主体更广泛;道德主体广泛这一特点,极大地影响着印度人民当下的生活状态。第三,印度人的很多道德观念体现出男女地位的及其不平等,而在中国则情况大不一样。第四,印度社会严格按照种姓制度来划分社区,而在中国,各个区域之间则更加奉行平等自由的原则。我们从印度的道德观众虽然看到了一些消极因素,但也看到正是其中“非暴力”和“多元共存”的思想维持着印度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关键词:印度教;种姓制度;非暴力;多元共存 这个摘要是今早起来朦胧中一气呵成,如有语句不通的地方,敬请指正修改! 下面这个摘要是一个学长的,你参考下格式: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 Analysis of Zhejian Agricultural Export Abstract:Zhejiang province is a big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province in our country , the expor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 it good for our province to build a new socialist countyside, increase rural employment and farmers’ income. However, the impact of technical barrier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widely. The agricultural is one of the most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it brinsg a great loss. In addition, it causes a lot financial loss due to the increas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st, lardely with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renminbi. First, this artical research the Zhejiang agricultural export, the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and the export countries. Second, we will analysis the season of the high cost, the lack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single market. Last, on expanding the market,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cooperate each part put forward solutions. Key words:agricultural products;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problem;strategy

印度人对中国的五大心结

印度人对中国的五大心结 读到一位印度人的博客,他在看了英国媒体上看到有关中国农村落后面的视频报道后有感而发:Watch the video, and repeat three times after me: ‘China is an emerging superpower!’ Incredible!’(你们看看这段视频,请跟我重复三遍:“中国是崛起中的强权”、“不可思议”!) 这是典型的印度人心态,对中国有羡慕,也有嫉妒,但以嫉妒为主。这一点连欧洲人都看出来了。最近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发表了一篇文章,把印度人对中国这种复杂情结总结出四条原因,我觉得有些道理。 第一条是历史原因,印度人始终没有从1962年中印军事冲突的阴影中走出来,把这场失败看作是民族的奇耻大辱。一位印度军人居然说:“其实印度人对中国抱有的这种情绪,与中国永远无法忘怀日本帝国主义在二战时期在东亚的所作所为有些相似”。把中印边界冲突与中日战争相比当然是完全错误的,但这确实反映了印度人的心态,值得我们注意。 第二条是经济原因,但也与历史有关。在1947年印度独立时,印度不仅是亚洲的强国,在世界上也数得上,其工业实力位列世界前10名以内,远远超过同时期的中国。60年过后,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超德赶日,排在第三名(2009年有可能超过日本位居第二);印度则排名第12。如果看人均国民收入(名义收入,不计购买力),中国已经超过3000美元,而印度则在1000美元左右。 第三条是意识形态原因,印度被西方媒体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认为印度的发展潜力在各方面都超过中国。这本来是西方世界的宣传手段,但也使得印度自大起来,试图借与西方的“友谊”来遏制中国。 第四条原因与巴基斯坦有关。印度人也多少有点“敌人的朋友亦是敌人”的思维方式,所以对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那种全天候的友好关系心存不满,认为要是没有中国的支持,巴基斯坦根本不敢与印度对着干。 除了上述这四条主要原因以外,我认为还要加上一条次要但不可忽视的原因:印度人大都吃素,从小吃咖喱拌饭长大,见不得大鱼大肉的中餐。如果是欧美人,不管是什么样的反华人士,来中国好吃好喝招待他/她一礼拜,一般来说就“理解万岁”了,成了“知中派”甚至“亲华派”。可惜印度人不吃咱这一套,所以对中国的心结也就难以解开了。

外国人眼中的四种中国形象

外国人眼中的四种中国形象 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世界各国对中国越来越关注。中国在国际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皮尤全球态度项目(Pew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对22个国家公众的民意测验结果显示,中国在国际上实际上有四种不同的形象。 中国在国际上实际上有四种不同的形象:不好不坏、坏、好、超好。事实上,西方国家未必就一定对中国没有好感,而对中国没有好感的有许多是中国的邻邦。 中东国家:“不好不坏”的中国 在皮尤全球态度项目2010年的民意测验中,中东国家对中国的评价褒贬各半。虽然参加民意测验的中东三国有超过半数的人对中国有好感,也有接近半数的人对中国没有好感。黎巴嫩的公众56%对中国有好感,而42%没有好感。在约旦,53%对中国有好感,而46%没有好感。埃及的公众52%对中国有好感,但43%没有好感。 中东各国对中国的暧昧态度或许与中国在中东的政策有关。自从1992年与以色列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中国在中东的政治争端上一直基本保持低调。当问到中国是合作伙伴还是敌人的时候,中东国家大都选择“两者都不是”。

当然,在“合作伙伴”和“敌人”之间,中东国家更倾向于把中国当作是“合作伙伴”而不是“敌人”。在埃及,28%的公众认为中国是合作伙伴,15%认为中国是敌人。在黎巴嫩,认为中国是合作伙伴的占35%,认为中国是敌人的占10%。在约旦,47%的公众认为中国是合作伙伴,13%认为中国是敌人。 中东国家对中国经济崛起的态度与对中国军事崛起的态度截然相反。大多数人欢迎中国的经济崛起,但对中国的军事崛起普遍表示担忧。埃及和黎巴嫩人中认为中国的经济强大对他们国家是一件好事的都占54%,而约旦人有71%持有类似观点。但三国都有超过半数的人认为中国的军事强大对他们本国是件坏事。具体说来,这样的人在埃及占55%,在约旦占56%,在黎巴嫩占59%。 在中东地区,埃及对中国的态度值得注意。埃及不仅是一个中东国家,也是一个非洲和阿拉伯国家。埃及是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同其建交的非洲、阿拉伯国家。1956年5月30日同中国建交,1999年与中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06年两国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关系实施纲要。相对于官方关系的升温,民间对中国的看法却大大回落。2007年65%的埃及人看好中国,而到了2010年只有52%对中国有好感。这种变化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大多数的埃及人对中国的了解依赖于西方媒体,容易产生负面看法。其二,埃及人在同中国做生意时,遇到诸多不便,也影响他们对中国的看法。 此外,波兰——一个东欧国家——也持有类似的看法。在这个国家里,对中国有好感的(46%)和没有好感的(41%)各半;超过半数(55%)的人认为中国既不是合作伙伴也不是敌人。而且,波兰人认为无论是中国的经济崛起还是军事崛起对他们都不是好事。 中国的崛起让“中国威胁论”在西方盛行。 个别西欧国家和邻邦国家:“坏”中国 中国媒体常常喜欢把西方国家归为一类,认为由于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妖魔化报道,使得西方

印度人眼中的中国原来是这么个样子

印度人眼中的中国原来是这么个样子 印度精英忧虑中国威胁 首先,真心忧虑印度入侵中国的华人极少,衷心相信中国威胁论的印度人——特别在精英阶层当中——极多。毕竟印度民族主义和中国民族主义一样,近年也有发酵趋势,虽然今天已没有人民党执政时的由上而下,但“印度也要崛起”依然是印度精英的共同愿望。 一般华人不明白对印度而言,它是被中国“围堵”的。中国故意围堵印度的外交政策,被认为和冷战时代美国围堵共产阵营的敌意战略一样。拿出地图,我们更能了解印度人的忧虑﹕它的东北面是与之曾发生边境战争的中国,西北面是世仇兼中国铁杆盟友兼核技术输出对象巴基斯坦,东面是中国另一亲密战友、独裁军政府统治的缅甸,连北面小国尼泊尔也被亲华势力渗透,其新上台的毛派游击队表面上与北京划清界线,但印度依然不放心。印度愤青认为中国结交这些盟友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终有一天要颠覆印度”,因此印度收容达赖喇嘛作西藏流亡政府大本营,乃反制行为而已。 经济竞争对手互批人权状

印度民族主义者也认为,中国与印度同属金砖四国之一,而印度经济增长不及中国(虽然数字上也颇为可观),只是中国不负国际责任的结果。中国“不断倾销廉价物品来拖垮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本土经济”,是第三世界基层民众的片面观察,成了各国民族主义者的共同语言,这也成了印度对中国投资采取种种限制的理由。更令印度人不满的是,印度唯一能超越中国的就是它的软件工程,中国却不大愿意和印度作优势互补,大企业情愿直接和西方合作,小企业都用盗版,本土又存在全力发展软件业取代印度的呼声,令印度靠软件外包带动的经济发展受阻。 同样为华人忽略的是,中国近年为了与国际常规接轨,经常也评论国际人权。印度传统种姓制度既作为“封建社会的落后文化”,又是按西方标准违反人权的典范,无论是中国的新左派还是自由主义者,都对之大力抨击。在传统势力强大的印度,这成了“中国帝国主义者双重标准”的证明,因为印度人认为中国国内人权问题甚多,华人却偏要对印度人权说三道四,情绪一如华人批评美国对中国人权问题的双重标准。 民族偏见中印和好存障碍

印度人眼中的中国

印度人眼中的中国 印度是一个特别善于表达自我的民族,对于中国,有多少印度人就会有多少种观点。 如同中国对印度林林总总的看法一样,印度人对中国的感情也呈现出多姿多彩:怀疑、同情、震惊、敌对、友好、好奇、害怕、愤怒、敬畏、尊敬、不知所措…… “中国人并不冷酷” 施瑞德哈来自泰米尔纳德邦,他在邦立大学教授国际政治和中印关系课程。在尼泊尔的一个研讨班上,我与他成为了合作伙伴。值得指出的是,我是他有生以来第一个接触的中国人。 当研讨班即将结束时,施瑞德哈悄悄告诉我,回国后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告诉他的学生“中国人并不冷酷”——因为以前他在给学生上课谈到中印关系时,总是给他们讲“中国人非常冷酷”。但他现在觉得,中国人其实非常热情、友好和坦诚。 说实话,第一次听施瑞德哈说“中国人冷酷”时我感到特别不可思议。渐渐地我明白了可能是中印之间的文化差异产生了这种认知隔阂。所以我不断地向施瑞德哈讲述一个观念,即中国人的感情总体来说比较含蓄,对于任何他所喜欢的人或者事物都不会像印度人或者西方人那样情绪激动。这或许是中国人被认为冷酷的直接原因。 其实,在与印度人接触中,我也发现了他们身上有许多与中国人不同的行为方式。例如,印度人喜欢某种东西会表现出很强的倾向性,甚至会直接向对方索要,而这在中国人看来却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印度人被许多中国人指责为贪婪。 其实,无论是“中国人冷酷”还是“印度人贪婪”,恐怕都是不同民族依据自身的文化取向作出的判断,这其中并不一定带有多大的合理成分,然而日积月累,却可能会对人民的沟通产生负面影响。 “昆明简直就是东京”

拉纳是来自印度阿萨姆邦的一位电视工作者。1999年我曾经陪他到通往缅甸的史迪威公路实地考察。我还清楚地记得我们返回昆明的那天正好是晚上。那年,昆明刚好成功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夜幕笼罩下的昆明被一些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装扮得异常漂亮。当我们的车队缓缓驶入城区后,拉纳向我惊叫着:“啊,昆明真漂亮,简直就像是到了东京!” 我笑了,“昆明仅仅是中国的一个中等城市,如果昆明是东京,那么假如你到了北京或者上海,你又能说什么呢?” 其实,我在印度网站上也经常看到那些到中国公干后的印度人撰写的中国见闻,他们一方面惊讶中国现代化程度之高,另一方面则抱怨印度媒体对中国成就的报道太少。也难怪,尽管我的朋友约瑟夫每天都特别勤恳地埋头写稿,可是全印度目前只有他一人作为印度报业托拉斯派出的记者在华工作。 正因为如此,2003年,当随同瓦杰帕伊访华的六七十名记者(许多是首次来华)把他们对当代中国的风土人情认识介绍给印度人时,在印度掀起了一股强烈的中国冲击波:高速公路、摩天大楼、购物中心、霓虹灯光……印度人明白了:在通往富裕的道路上,中国已经把印度甩在后面了! “印度穷人更多” 库马尔在尼赫鲁大学社会学系读研究生,他的父亲因为做生意经常在新德里和上海之间往返,库马尔的中国知识几乎都是父亲灌输的。他向我倾诉了一段心声: “印度很强大,但是我们的生活水平远比中国低。我们仍有很多的穷人。现在西方国家都承认中国正在成为发达国家,可惜印度还不是,最可怕的是印度对中国的先进的漠视,中国的现实同我们想像的完全不同。中国老百姓生活水平比我们要高。虽然印度的富人生活更好,但是印度穷人更多。” 印度一直梦想着要成为一个大国。1998年,印度核试验震惊了世界,现在,印度也正在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但中国经济的崛起使印度领导人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成为一个受国际社会尊敬的大国,仅有核弹远远不够,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力量支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