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异体字文档

异体字文档

异体字文档
异体字文档

古籍中常见异体字简表(征求意见稿)

本表以《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为基础,略加补充,选择一部分古籍中常见的异体字,与正体字作对照,试图在古籍重印时逐步统一。正体字基本上以《王力古汉语字典》为准,但也有所增补和变通。整理中采取如下几条原则:

第一,选字以“从众”为主,即选取古籍中常见的正体和异体字。《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收字796组,淘汰异体字1027个(还应減去諂的异体

“謟”、糠的异体“秔”、你的异体“妳”),《汉语大字典》所附《异

体字表》收了异体字共11900组,我们只选用古籍中常见的一部分异体

字,作为试点。选用的正体字也以宋代以来刻本书中常用的为主,不一定

用古字为正体。

第二,大体上以“从古”为辅,即在一定范围内照顾文字史的源流。今天我们所见的古籍,包括《诗经》、《尚书》都是宋代以后的刻本!谁也无法知道

汉代以前的简册、帛书用的字是否正体。所以书证只能说明宋代以来的常

见写法。最早的文字源流只能依靠《说文解字》的解释。王力先生把魏晋

以后产生的字义称为后起义,元明以后产生的字义称晚起义。文字的产生

也可依此分段。即魏晋之前的文字为古字,首先应明白它的古义,就要追

究它的正体。因此为了有助于理解古籍原意,优先采用古字作为正体。

第三,适当地“从简”,即在不发生歧义的情况下,有条件地采用笔画较少的字。今天重印古籍,一般还是用繁体字,以利减少歧义,但也不是都以古

字为准。如“村”、“鬥”、“法”、“尸”等,就采用了笔画较少的

字,而不用“邨”、“鬬”、“灋”、“屍”(1),但我们取舍又与《第

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略有不同。例如本表以“弔”字为正体而不用“吊”

字,就因为它既合乎《说文解字》的古体,又是笔画较少;以“麪”为正

体而不用“麵”字,也是如此。又如不用“溯”字为正体,因为它不见于

《说文》(《说文》作“”),而采用“泝”字,就因为它笔画少而早

见于先秦古籍。“箇”字本义是“竹枚也”,作为量词是晚起义,“個”

是后起字,而“个”字见于《左传》和《礼记》引《秦誓》,又与简化字

统一,因此我们建议用“个”作正体。又如“衆”字,《说文》原作

“眾”,“多也,从众目,眾意”;另有“众”字,“衆立也,从三

人”,是同源字。我们也拟用“众”字为正体。

今天所说的异体字,有的是音义完全相同的,有的只是部分相同,在古籍里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音义。有的完全是錯別字,如“飱”是“餐”的异体,作为“飧”

(sun)的异体字是误会;“祇”刻成“秪”是形訛;“酸馅”写成“餕饀”就是错別字(2)。我们对于只是部分相同的异体字,只采用了极少一部分比较常见的,并加上*号,提请使用时注意分辨。我们建议,对漢代以前(含漢代)的古籍尽量不要改动,所有的异体字保持原样为好。因为漢代以前的古籍产生在许慎之前,所用的字可能更体显了文字的原状和原意。魏晋以后的后起字,代表了魏晋以后的后起义,不一定能说明古籍的原义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收字都不举书证,难以了解它产生的时代和本意。本表收了一些音义部分相同的异体字,作为试用,希望大家谨慎辨別,多删少补。

本表最终的目标是编制一个以异体字为字头的索引,以便查检。

(1)“邨”字《说文》解为地名,本无聚落之义;“鬬”,《说文》解为“遇也”,与“鬥”分为二字;“屍”与“尸”《说文》也分为二字。

(2)见欧阳修《归田录》。

A

鞍鞌坳拗抝翱翶翺

B

霸覇柏栢幫幚幇寶寳

杯盃備俻偹僃奔犇逩綳繃

痹痺袐秘弊獘遍徧

冰氷稟禀(从稟的偏旁可类推)鉢缽脖

C

參叅操撡册冊廁厠

策筞筴* (筴又讀jia,箸類)嘗嚐甞

場塲趁趂癡痴喫吃*

恥耻讎讐酬詶*酧醻(詶又讀zhou,同咒)

廚厨船舩舡*(舡又讀xiang)創刱剏剙

窗牕囪*囱*牎窓窻(囱、囪又讀cong,即烟囱)

牀床錘鎚唇脣淳湻*

醇醕怱匆忩悤悴顇湊凑

粗麤*觕麁麄(《說文》:“麤,行超遠也。”與粗不同)。)

村邨

D

耽躭搗擣島嶋凳櫈橙* (橙又讀cheng,水果)

德悳惪雕彫鵰琱弔吊蝶蜨

疊叠疉曡畳鬥鬭鬬鬪鬦闘閗妒妬遯遁*遁有其它音义

E

峨峩鵝鵞訛譌

F

法灋翻飜繁緐泛汎*(汎有其它音义)

蜂蠭*(蠭又讀pang,姓,不能改蜂)峰峯婦媍

G

丐匃匄概槩皋皐(从皋的偏旁可类推)

糕餻稿稾稁槁槀歌謌

亘耕畊躬躳鉤鈎

挂掛怪恠關闗関閞瑰瓌

果菓

H

函凾圅盍盇恒恆乎虖謼嘑

花芲蘤*(蘤本音wei,古花字。)歡懽孉歓浣澣

回囘囬迴廻廽昏昬(从昏的偏旁可类推)禍旤

J

羈羇覊覉雞鷄鶏?迹跡蹟齎賷賫

箋牋繭蠒劍劎劒劔鑑鑒鋻鍳

叫呌腳脚屆届階堦劫刦刧刼

炯烱迥逈舉擧雋隽(从雋的偏旁可类推)K

侃偘考攷肯肎肻寇冦宼窛

袴褲絝款欵歀況况窥闚* 闊濶

L

臘臈懶嬾琅瑯淚泪裏裡

梨棃(从利的偏旁可类推)匳匲奩籢籨斂歛

吝恡悋鄰隣廩廪留畱畄

柳栁桞桺略畧櫓艣艪

M

罵駡梅楳槑某* 夢夣覓覔

綿緜麪麵渺淼命

幕幙畝畆畒畞畮

N

楠枏柟年秊娘孃*(《說文》:“孃,煩擾也。”不同。)

孼櫱蘖

寧寜寍甯*(甯作願望義,作姓時不改寧)暖煗煖*(煖又讀xuan,同暄)P

毗毘瓶缾鋪舖

Q

棋棊碁鉛鈆*(鈆又讀zhong,鐵也)羌羗羗

牆墻墙檣艢強强彊秋秌

驅敺駈卻却羣群裙帬裠

R

繞遶妊姙飪餁融螎

軟輭睿叡箬篛

S

颯傘繖桑桒膳饍蛇虵

深湥尸屍濕溼時旹

謚諡視眎眡柿柹倏倐儵*(儵本義爲黑色)

疏疎豎竪似佀泝溯遡

歲歳嵗笋筍飧飱瑣璅鎖鏁

T

塔墖壜罈罎糖餹絛縧啼嗁

蹄蹏同仝馱

W

蛙鼀?挽輓碗盌椀玩翫*(《說文》:“翫,習厭也。”不同。)往徃望望吻脗瓮甕污汙洿*

X

溪谿戲戯膝厀仙僊

銜衘啣弦絃綫線笑咲

效傚効脅脇蟹蠏泄洩

紲絏鞋鞵胸胷勗

恤卹婿壻靴韡鞾熏燻

勛勳尋

Y

烟煙驗騐燕鷰檐簷

焰爓燄*(燄本義爲火勢微弱貎)艷豔豓艶妖祅

肴餚窯窑窰夭殀野埜壄

夜亱移迻以因囙

飲陰隂姻婣鶯鸎鷪

穎頴映暎咏詠游遊

逾踰鬱鬰欎欝冤寃猿猨蝯

岳嶽

Z

雜襍灾災烖甾*菑*(甾、菑又讀zi,初耕的土地。不同)

暫蹔*(蹔又讀can,往也。晚起義。)葬塟吒咤

齋亝盞琖氈氊麞獐

輒輙謫針鍼珍珎

卮巵祇秖紙帋稚稺

冢塚众衆眾咒呪詶*譸(詶又讀chou,同酬)

箸筯注註磚塼甎(《說文》塼作專,無磚、甎字。)

撰譔妝粧斫斲斵劚*(劚又有鋤義)

桌槕卓*(卓本義爲高,後世借指桌子)姊眥眦

踪蹤卒最罪辠

[校勘術語]

校勘用不同版本及有關文獻資料對同一種書進行比較核對,以考訂其文字的異同和正誤,加以判斷,並改正其底本的錯誤或只寫成校勘記。校勘不同于校對,需爲要核對不同的版本,並作出評判;校對則只要核對原稿,改正抄寫、排版、錄入中的錯誤。

校讎原意即校勘。一人獨校爲校,二人對校爲讎。劉向《別錄》說:“讎校:一人讀書,校其上下,得繆誤爲校;一人持本,一人讀書,若怨家相對,故曰讎也。”但劉向校書時還做了圖書分類、編製目錄、撰寫敍錄等工作,後人把這一系列工作統稱爲“校讎”。宋人鄭樵在《通志·校讎略》裏論述了整理古籍各方面的問題,就建立起了一門“校讎學”。清人章學誠撰寫的《校讎通義》,更强調了校讎的目的是“辨章學術,考鏡源流”,增加了校讎的學術含量。今人多以狹義的校讎稱爲校勘,以示區别。

對校用一種書的祖本或別本核對,遇見不同的文字,就記在旁邊,或叧寫成校記。這是校書最基本的方法。

本校對本書内容相同或相似的前後文作比較,發現不同的地方,再進行考訂判斷。

他校用其他書裏相同的部分來校本書。或是互相引用,或是同時記載,都可以作爲他校資料。

理校在版本依據不足時,根據事理和文理來判斷文字的是非。使用這種校法必須特別慎重,多方尋求旁證,不可輕易改動。

底本在所見版本中選定一種作爲校勘的基礎,稱爲底本。一般以錯誤最少的、最完善的足本作底本,可以減少校勘的工作量。

校本在底本之外用以校勘的版本,經過初步校勘和考證,在同一系統內可選用其祖本爲

校本,後出的未經精校的版本可以放棄。

祖本在同一系統內最早的版本,一般說應即初刻本或稿本。

工作底本在無法取得善本或其復製本作底本時,可以用後出易得的版本按照善本校改後作爲工作底本,與此本相同的文字就不再出校。

無底本校勘在對校各種版本之後,改成一個定本。凡與定本不同的地方都加校記說明,相同的不出校。

參校在選用重要版本進行對校之外,對書中已校出的異文再查對其他版本作爲參考,即爲參校。

校勘記簡稱校記。對校改的情况和依據或別本的異同,加以說明。

出校把別本的異同寫入校勘記。也稱入校。

訛(譌)指書上的錯誤。主要指因音近、形似而產生的錯誤。

舛指書上的謬誤。

奪也稱爲脫。指書上脫漏了文字。

衍指書上多出了文字。

倒指書上文字顛倒。

脫簡即脫頁。“簡”指古代寫書的竹簡。

錯簡即錯頁。

乙把書上顛倒的文字勾轉。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导读:1955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一致通过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草案》,并建议由新闻出版部门立即实施。同年12月,文化部和文改会联合发布了《》(以下简称《一异表》),要求从1956年2月起在全国实施。该表收异体字810组,根据从简从俗的原则,从中选出810个作为正体,淘汰了1055个异体字。该表发布后,不仅精简了汉字的字数,使汉字系统向规范化方向大大前进了一步,而且有效地遏制了汉字使用中的字体混乱现象。 A B beng绷〔绷〕 bu布〔布〕 C cou凑〔凑〕 cuo锉〔锉〕 D da瘩〔亥〕 E en恩〔〕 F G gen亘〔亘〕

H heng恒〔恒〕 J K 异体字kan刊〔栞〕瞰〔矙〕侃〔偘〕坎〔埳〕kang糠〔穅粇〕炕〔匟〕 kao考〔考〕 ke咳〔欬〕疴〔痾〕克〔尅〕 ken肯〔肎〕 keng坑〔阬〕 kou寇〔宼〕叩〔敂〕扣〔扣〕 ku裤〔袴〕 kuai脍〔鱠〕 kuan款〔欵〕 kuang况〔况〕矿〔鑛〕诳〔诓〕 kui馈〔餽〕愧〔媿〕窥〔闚〕 kun昆〔昆崐〕捆〔困〕坤〔堃〕 kuo阔〔濶〕 L la辣〔辢〕腊〔臈〕 lai赖〔頼〕 lan懒〔嬾〕婪〔惏〕

lang螂〔蜋〕琅〔琅〕 lei泪〔泪〕 leng棱〔稜〕楞〔愣〕 li厘〔釐〕裏〔里〕历〔歴〕暦〔厤〕莅〔莅涖〕犁〔犂〕狸〔貍〕梨〔棃〕隶〔隷轻〕藜〔蔾〕栗〔凓栗〕璃〔琍瓈〕荔〔茘〕lian廉〔亷〕镰〔鎌〕奁〔匳匲籢〕炼〔鍊〕敛〔歛〕 liang梁〔梁〕凉〔凉〕lin麟〔麐〕吝〔恡〕邻〔隣〕淋〔痳〕磷〔燐粦〕 ling菱〔蔆〕 liu留〔畱〕琉〔瑠璢〕瘤〔癅〕柳〔栁桺〕 long弄〔衖挵〕 lu橹〔艪艣樐〕碌〔磟〕戮〔剹勠〕炉〔鑪〕 l绿〔菉〕 le略〔畧〕 lun仑〔崘仑〕 luo裸〔躶臝〕骡〔驘〕虏〔〕 M ma骂〔骂傌〕麻〔蔴〕蟆〔蟇〕 mai脉〔脉衇〕 mang虻〔蝱〕 mao冒〔冐〕帽〔〕卯〔夘戼〕猫〔猫〕牦〔犛氂〕mei梅〔楳槑〕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xx通论 (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一个字原则上只应有一个形体,不需要两种以上的写法。但是汉字是一种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字,使用汉字的人又非常多,在汉字发展过程中,有些字出现了两种以上的写法,那是很自然的。古书上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形体分歧的字。现在汉字简化以后,字的形体统一起来了,这给人民群众学习文化带来了莫大的便利。对一般人来说,只要掌握了简化后的汉字就够了;但对我们学习古代汉语的人来说,如果只掌握现在通行的形体划一的简化字,而不了解那些形体分歧的字,阅读古书时就会遇到不少困难。 不同形体的字可以分为三大类:1.古今字;2.异体字;3.繁简字。下面分别加以叙述。 1.古今字 在上古时代,特别是先秦时代,汉字的数量比后代要少得多。许慎的《说文解字》只收了9353个字,其中有许多是僻字,常用字实际上只有三四千个。例如《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总共只用了4466个字。但我们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 上古的人头脑简单,概念贫乏,只用少数字就够了。上古人的概念无论如何贫乏,决不会比近代人的概念少得那样多。以《康熙字典》为例,虽然它收了47035个字,但丝毫不能说明清代人的概念比上古人的概念多四五倍。汉字增多的原因有三: (一)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产生新字; (二)各个时代逐渐衰亡的字仍然保存在字典中; (三)上古汉字“兼职”现象多,后代不断分化。例如一个“辟”字就兼有后代的避、辟、僻、嬖、譬等字的意义: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左传宣公二年) (后来写作避。)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 (后来写作辟(注: 现在“辟”又简化为“辟”。)。)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同上) (后来写作僻。)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后来写作嬖。)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中庸) (后来写作譬。) 再举两个字来看: 《说文》里没有“债”字,这不等於说上古没有“债”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当时是由“责”字表示的(见《战国策·齐策》)。《说文》里有“舍”字,但是十三经里完全没有“舍”字,这也不等於说先秦没有“舍”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当时是由“舍”字表示的(见《左传》僖公三十年)。 由此看来,“责”、“舍”等是较古的字,“债”、“舍”等是比较后起的字。我们可以把“责债”、“舍舍”等称为古今字(注: 现在“舍”又简化为“舍”。)。但是,我们不要误会,以为“责”、“舍”等字已经被废弃了,它们的职务已经完全由“债”、“舍”等字代替了。要知道,“责”、“舍”所移交给“债”、“舍”的只是它们所担任的几个职务当中的一个,它们还有别的职务(责任,房舍等)并没有卸掉。 古今字很多,现在再举一些例子(古字在前,今字在后,今字不见於《说文》的归a组,见於《说文》的归b组)如下: a.大太弟悌间间说悦孰熟竟境队坠涂涂赴讣冯凭贾价(注: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

五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 【要求】 ①找出下列句中的古字、通假字、异体字; ②写出与古字、今字、异体字分别相应的今字、本字、正体字并解释其义(今字、 本字、正体字字明即义明者,则不再作解); ③说明非通用字与通用字之间的关系。 【说明】 ①古字、通假字、异体字合称为非通用字,今字、本字与正体字合称为通用字。说 明非通用字与通用字之间的关系,即说明它们是属于古今、还是通假、拟或是异正 的关系。关系不属古今、通假、异正者,无须说明。 ②每小题后括弧里的内容为参考答案。 (一)《尚书》二则 1.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彜倫攸敘。(錫——赐,赐给。通假字) 2.土爰稼穡。(爰——曰,此谓具有。通假字) 3.九族旣睦,平章百姓。(平——辨,辨别;章——彰,表彰。均通假字) 4.寅賓出日,平秩東作。(平——辨,辨别。通假字)(注:后文“平秩”之“平”,同此) 5.厥民因,鳥獸希革。(希——稀。通假字) 6.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朞—期,一整年。异体字。有—又。通假字)(二)《〈周易〉六则》之一、二、六则 7.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見——现,显现。古今字) 8.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知——智。古今字) 9.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知——智。古今字) 10.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見——现,显现,呈现。古今字) 11.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說——悦。古今字) 12.齊也者,言萬物挈齊也。(挈——洁。通假字) 13.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薄——搏。通假字)(三)《〈老子〉六则》之一、二、五、六则 14.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已——矣,了。通假字) 15.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殆——怠,倦怠。通假字)(四)《〈春秋繁露〉二则》之《人副天数》 16.是故人之身,首而員,象天容也。(——颁,大头。員——圆。均通假字) 17.腹胞實虛,象百物也。(胞——脬,膀胱。通假字) 18.百物者,最近地,故要以下,地也。天地之象,以要爲帶。(二“要”—腰。古今字)(五)秦医缓和 19.晉侯夢大厲,被髮及地。(被——披,披散。古今字) 20.將食,張,如廁,陷而卒。(張——胀。古今字) 21.於是有煩手淫聲,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忘——亡,失去,丧失。通假字) 22.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分爲四時,序爲五節,過則爲菑。(菑——灾。异体字) 23.主相晉國,於今八年,晉國無亂,諸侯無闕,可謂良矣。(闕—缺,谓失礼。通假字) 24.國之大臣,榮其寵祿,任其大節,有菑禍興,而無改焉,必受其咎。(同22)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89年版)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说明 一、根据1986年10月10日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确认《简化字总表》收入的“?、?、晔、詟、诃、?、?、刬、鲙、诓、雠”11个类推简化字为规字,不再作为淘汰的异体字。 二、根据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国新闻出版署“关于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联合通知”中的规定,确认《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收入的“翦、邱、於、澹、骼、彷、菰、溷、徼、薰、黏、桉、愣、晖、凋”等15个字为规字,收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不再作为淘汰的异体字。 中华人民国文化部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关于发布第一批异体字 整理表的联合通知 (1955年12月22日)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根据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的意见,已经把第一批异体字整理完毕,我们现在随文发布,并且决定从1956年2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从实施日起,全国出版的报纸、杂志、图书一律停止使用表中括弧的异体字。但翻印古书须用原文原字的,可作例外。一般图书已经制成版的或全部中分册尚未出完的可不再修改,等重排再版时改正。机关、团体、企业、学校用的打字机字盘中的异体字应当逐步改正。商店原有牌号不受限制。停止使用的异体字中,有用作姓氏的,在报刊图书中可以保留原字,不加变更,但只限于作为姓用。

A an 庵〔菴〕 暗〔闇晻〕案〔桉〕 鞍〔鞌〕 岸〔?〕 ao 坳〔?〕 鰲〔鼇〕 翱〔翺〕 B ba 霸〔覇〕 bai 柏〔栢〕 稗〔粺〕 ban 坂〔岅〕 bang 幫〔幚幇〕膀〔髈〕 榜〔牓〕 bao 刨〔鉋鑤〕褓〔緥〕 寳〔寶〕 褒〔襃〕 bei 背〔揹〕 備〔俻〕 悖〔誖〕 杯〔盃桮〕 ben 奔〔犇逩〕 beng 綳〔繃〕 bi 痹〔痺〕 逼〔偪〕 毙〔斃〕秘〔祕〕 弊〔 〕 秕〔粃〕 bian 遍〔徧〕 biao 膘〔臕〕 bie 鱉〔鼈〕 瘪〔癟〕 bing 冰〔氷〕 幷〔併並竝〕 禀〔稟〕 bo 鉢〔缽盋〕 博〔愽〕 駁〔駮〕 脖〔 〕 bu 布〔佈〕 C cai 睬〔倸〕 踩〔跴〕 采〔寀採〕 彩〔綵〕 can 慚〔慙〕 參〔叅〕 cao 草〔艸〕 操〔 撡〕 ce 册〔冊〕 厠〔廁〕 策〔筞筴〕 cha 碴〔 〕 查〔査〕 察〔詧〕 插〔揷〕 chan 鏟〔剷剗〕 chang 嘗〔嚐甞〕 腸〔膓〕 場〔塲〕 che 扯〔撦〕 chen 嗔〔瞋〕 趁〔趂〕 cheng 乘〔乗椉〕 撑〔撐〕 澄〔澂〕 塍〔堘〕 chi 吃〔喫〕 翅〔翄〕 耻〔恥〕 痴〔癡〕 敕〔勅勑〕 chou 仇〔讎讐〕 瞅〔矁 〕 酬〔酧詶醻〕 綢〔紬〕 chu 鋤〔鉏耡〕 蹰〔躕〕 橱〔櫥〕 厨〔廚?〕 chuan 船〔舩〕 chuang 創〔剏剙〕 窗〔 窓窻牕牎〕 床〔牀〕 chui 捶〔搥〕 棰〔箠〕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007-04-12 10:50:37)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总是随着语言和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变化的,但同时又受着语言和社会的制约。汉字也是这样。汉语的发展和社会用字习惯的部分移易,总对汉字的符号体系、记词功能和书写形式等不断进行调整。高整的结果,既有代代因循、古今一致的一面(主导的一面),又有因时而异、前后相乖的一面。这后者的历史积存,就形成了古书中的种种不同于今的用字现象。本节只就古代汉语课程的要求,扼要介绍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等几种常见的古书用字现象。 一、古今字 (一)什么是古今字 所谓古今字,是一种纵向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即记录同一个词(实际是词的某一义项),不同时代社会用字有不同,前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古字,后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今字。汉代的经学大师玄在注释“三礼”时最早使用了古今字这个术语。如《礼记·曲礼下》:“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注:“《观礼》曰:‘伯父寔来,余一人嘉之。’余,予,古今字余字在甲骨文中已有,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在西周金文辞中习见;而予字最早始见于战国文字,用为第一代称词晚于余字。于是这两个字在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时构成古今字。“余”用在前,是古字,“予”用在后,是今字。这里所说的古今和古今字都是相对而言的。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的谊字下有一段话说得很清楚: 凡读传,不可不知古今字。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 古今字是记录同一个词古今用字有异造成的历史现象,即“古用彼,而今用此。”古书用古字的例子很多,比如: ①楚始得而新昏于卫。(《城濮之战》) ②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案之战》) ③于是翦其发。(《顺民》) ④臣错茅臣。(《晁错传》) ⑤脉偾兴,外彊中干。(《之战》) 以上加“”号的字所记录的词,在各句中分别表示联婚、擒拿、剪除、草介、强劲的意思。后世再记录同样的这些词时,不再使用昏、禽、翦、屮、彊,而改用婚、剪、草、强了(故意仿古的文章除外)。于是昏----婚、禽——擒、翦——剪、屮——草、彊——强就构成了古今字。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总是随着语言和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变化的,但同时又受着语言和社会的制约。汉字也是这样。汉语的发展和社会用字习惯的部分移易,总对汉字的符号体系、记词功能和书写形式等不断进行调整。高整的结果,既有代代因循、古今一致的一面(主导的一面),又有因时而异、前后相乖的一面。这后者的历史积存,就形成了古书中的种种不同于今的用字现象。本节只就古代汉语课程的要求,扼要介绍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等几种常见的古书用字现象。 一、古今字 (一)什么是古今字 所谓古今字,是一种纵向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即记录同一个词(实际是词的某一义项),不同时代社会用字有不同,前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古字,后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今字。汉代的经学大师郑玄在注释“三礼”时最早使用了古今字这个术语。如《礼记·曲礼下》:“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郑注:“《观礼》曰:‘伯父寔来,余一人嘉之。’余,予,古今字余字在甲骨文中已有,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在西周金文辞中习见;而予字最早始见于战国文字,用为第一代称词晚于余字。于是这两个字在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时构成古今字。“余”用在前,是古字,“予”用在后,是今字。这里所说的古今和古今字都是相对而言的。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的谊字下有一段话说得很清楚: 凡读传,不可不知古今字。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 古今字是记录同一个词古今用字有异造成的历史现象,即“古用彼,而今用此。”古书用古字的例子很多,比如: ① 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城濮之战》) ② 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案之战》) ③ 于是翦其发。(《顺民》) ④ 臣错茅臣。(《晁错传》) ⑤ 张脉偾兴,外彊中干。(《韩之战》) 以上加“ ”号的字所记录的词,在各句中分别表示联婚、擒拿、剪除、草介、强劲的意思。后世再记录同样的这些词时,不再使用昏、禽、翦、屮、彊,而改用婚、剪、草、强了(故意仿古的文章除外)。于是昏----婚、禽——擒、翦——剪、屮——草、彊——强就构成了古今字。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共796组)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是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正体字选字表,原来有810组,淘汰异体字1,053个。但之后经过两次调整,分别是根据1986年10月10日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和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关于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联合通知》,一共恢复使用了26个曾被淘汰的异体字,使异体字减为796组,淘汰的异体字减少为1,027个。是中国大陆现行规范汉字的依据之一。 例子 以下列出一些选用字的例子(当中被废弃的异体字在香港、澳门、台湾仍然很常用)。由于选用字的笔划大部份比异体字少,这些字很多时都会被错认为简化字。 依汉语拼音排列: A 庵[菴] B 霸[覇] 柏[栢] 背[揹] 杯[盃] 并[併並] 鉢[缽] 布[佈] C 采[採] 册[冊] 厠[廁] 鏟[剷] 嘗[嚐] 場[塲] 耻[恥] 厨[廚] 床[牀] 唇[脣] 糍[餈] 匆[怱] 村[邨] D 蕩[盪] 雕[彫鵰琱] 吊[弔] 叠[疊] 豆[荳] 妒[妬] 朵[朶] E 鵝[鵞] 鰐[鱷] F 珐[琺] 峰[峯] 佛[髴] G 秆[稈] 杆[桿] 杠[槓] 扛[摃] 糕[餻] 個[箇] 亘[亙] 粳[梗秔] 够[夠] 鈎[鉤] 雇[僱] 挂[掛] 館[舘] 果[菓] H 蚝[蠔] 和[龢] 恒[恆] 哄[鬨] 糊[餬] 嘩[譁] 獾[貛] 輝[煇] 匯[滙] J 羈[覊] 鷄[雞] 績[勣] 迹[跡蹟] 鑒[鑑] 奸[姦] 减[減] 繮韁] 僵[殭] 脚[腳] 届[屆] 劫[刧刦] 杰[傑] 晋[晉] 徑[逕] 凈[淨] 韭[韮] 厩[廐] 巨[鉅] 局[侷] 决[決] K 疴[痾] 剋[尅] 扣[釦] 况[況] 昆[崑崐] 捆[綑] 坤[堃] L 琅[瑯] 泪[淚] 棱[稜] 厘[釐] 裏[裡] 狸[貍] 煉[鍊] 斂[歛] 梁[樑] 凉[涼] 爐[鑪]略[畧] 侖[崘崙] M 駡[罵] 麻[蔴] 脉[脈] 猫[貓] 幂[冪] 眯[瞇] 麵[麪] 渺[淼] N 乃[迺] 你[妳] 昵[暱] 拈[撚] 念[唸] 娘[孃] P 炮[砲] 匹[疋] 憑[凴] 鋪[舖] Q 栖[棲] 凄[淒] 弃[棄] 潜[潛] 强[強] 墻[牆] 槍[鎗] 丘[坵] 球[毬] 却[卻] 群[羣] R 熔[鎔] S 删[刪] 姗[姍] 栅[柵] 珊[珊] 膳[饍] 膻[羶] 升[陞昇] 尸[屍] 謚[諡] 竪[豎] 蘇[甦] 笋[筍] T 它[牠] 嘆[歎] 罎[罈壜] 掏[搯] 同[仝] 馱[?] 托[託] W 挽[輓] 喂[餵] 污[汙汚] X 席[蓆] 閑[閒] 嫻[嫺] 綫[線] 厢[廂] 效[効] 蝎[蠍] 泄[洩] 携[擕?攜?] 幸[倖] 汹[洶] 凶[兇] 綉[繡] 銹[鏽] 叙[敘敍] 勛[勳] Y 烟[煙菸] 咽[嚥] 檐[簷] 岩[巖] 肴[餚] 异[異] 殷[慇] 咏[詠] 涌[湧] 恿[慂] 游[遊] 岳[嶽] 韵[韻] Z 灾[災] 榨[搾] 扎[紥紮] 咤[吒] 占[佔] 沾[霑] 哲[喆] 志[誌] 侄[姪] 衆[眾] 周[週] 伫[佇] 注[註] 猪[豬] 妝[粧] 踪[蹤] 棕[椶] 粽[糉] 樽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是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正体字选字表,原来有810组,淘汰异体字1,053个。但之后经过两次调整,分别是根据1986年10月10日重 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和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 版署《关于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联合通知》,一共恢复使用了26个曾被淘汰的异体字,使异 体字减为796组,淘汰的异体字减少为1,027个。是中国大陆现行规范汉字的依据之一。 [编辑] 例子 以下列出一些选用字的例子(当中被废弃的异体字在香港、澳门、台湾仍然很常用)。由于选用字的 笔划大部份比异体字少,这些字很多时都会被错认为简化字。 依汉语拼音排列: A 庵[菴] B 霸[覇] 柏[栢] 背[揹] 杯[盃] 并[併並] 鉢[缽] 布[佈]

C 采[採] 册[冊] 厠[廁] 鏟[剷] 嘗[嚐] 場[塲] 耻[恥] 厨[廚] 床[牀] 唇[脣] 糍[餈] 匆[怱] 村[邨] D 蕩[盪] 雕[彫鵰琱] 吊[弔] 叠[疊] 豆[荳] 妒[妬] 朵[朶] E 鵝[鵞] 鰐[鱷] F 珐[琺] 峰[峯] 佛[髴] G 秆[稈] 杆[桿] 杠[槓] 扛[摃] 糕[餻] 個[箇] 亘[亙] 粳[梗秔] 够[夠] 鈎[鉤] 雇[僱] 挂[掛] 館[舘] 果[菓] H 蚝[蠔] 和[龢] 恒[恆] 哄[鬨] 糊[餬] 嘩[譁] 獾[貛] 輝[煇] 匯[滙] J 羈[覊] 鷄[雞] 績[勣] 迹[跡蹟] 鑒[鑑] 奸

[姦] 减[減] 繮韁] 僵[殭] 脚[腳] 届[屆] 劫[刧刦] 杰[傑] 晋[晉] 徑[逕] 凈[淨] 韭[韮] 厩[廐] 巨[鉅] 局[侷] 决[決] K 疴[痾] 剋[尅] 扣[釦] 况[況] 昆[崑崐] 捆[綑] 坤[堃] L 琅[瑯] 泪[淚] 棱[稜] 厘[釐] 裏[裡] 狸[貍] 煉[鍊] 斂[歛] 梁[樑] 凉[涼] 爐[鑪]略[畧] 侖[崘崙] M 駡[罵] 麻[蔴] 脉[脈] 猫[貓] 幂[冪] 眯[瞇] 麵[麪] 渺[淼] N 乃[迺] 你[妳] 昵[暱] 拈[撚] 念[唸] 娘[孃] P 炮[砲] 匹[疋] 憑[凴] 鋪[舖] Q 栖[棲] 凄[淒] 弃[棄] 潜[潛] 强[強] 墻

(完整版)古代汉语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总结

古代汉语》部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列举 第二单元 郑伯克段于鄢》 通假字: 寤:通“ ” , 倒逆。 注 P97 例句: “ 公寤生 , 惊姜氏 , 故名曰寤生 , 遂恶 之。” 无:通“毋” ,不要。注 P99 例句: “不如早为之所 , 无使滋蔓。” 阙:通“掘” ,挖掘。注 P103 例句:“ 若阙地及泉 , 隧而相见 , 其谁曰不然 ?” 古今字 : 大: 今字“太” , 表示尊称。注 P98 例句 : “请京 , 使居之 , 谓之京城大叔。” 辟: 今字“避” , 避免。 注 P99 例句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 厌: 今字“餍” , 满足。 注 P99 例句 : “对曰 : 姜氏何厌之有 ! ” 尝: 今字“ ” , 副词 , 品尝 , 体会滋味。注 P102 例句:“小人有母 , 皆尝小人 之食矣 , 未尝君之羹。” 异体字 : 佗:同“他” ,其也,另外的。注 P98 例句: “佗邑唯命 ,请京, 使居之 ,谓之京城大 叔。” : 同“昵” , 亲近。注 P100 例句 : “公曰 : “不义不 , 厚将崩。” 《公 孙 无 知 之 乱》 通假字: 绌: 通“黜” , 贬低。注 P109 例句 : “衣服礼秩如 , 襄公绌之”。 游: 通“ , 出行 , 乐。注 P110 例句:“齐侯游于姑棼”。 御: 通“ ”, 抵 。 注 P110 例句 : “我奚御哉 ! ” 税: 通“脱” , 解脱桎梏。 注 P113 例句 : “管仲请囚 , 鲍叔受之 , 及堂阜而税 之” 古今字 : : 今字“嫡 ” , 正妻所生长子。 注 P109 例句:“衣服礼秩如 ”。 见: 今字 “现” , 出现。注 P110 例句 : “彭生敢见” ! 坠: 今字“ ”, 坠落。 注 P110 例 句 : “公惧 , 坠于车”。 反: 今字 “返” , 返回。注 P110 例句 : “反, 诛屦于徒人费”。 路: 今字“辂” , 古代的一种大车。 注 P112 例句 : “公丧戎路 , 传乘而归”。 辟: 今字“避” , 躺避。注 P112 例句 : “秦子 , 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 , 是以皆 止” 异体字:

书法常用繁简字、异体字对照表

法常用繁简字、异体字对照表 ?並,并,併:古代完全不通用。并,併 是同义词,“兼并”的意义写作并、 併,不写作並;“一起”的意义写作並,並排;很少写并、併; “依傍”的意义只 写作並;“抛弃”的意义只写作并、併。 ?采,採,寀,埰,棌:“摘取” 寀,埰 例词:寀地,寀邑;“栎树”,又叫“柞树”的意义写作棌。例词:棌椽。 ?彩,綵:古代是两个字;綵仅用于彩色丝织品; “彩色”、“光彩”用彩。 ?抄,钞,杪:“掠夺”,“抄写”之意用抄;“末尾”、“最后”之意用钞(杪) , 读 miao3 声 例词:教行于钞; ?沈,沉:沉古代写作沈,但沈没一般写作沉没。 ?冲,衝:古代是两个字 :空虚、谦虚、年幼之意用冲(沖) 。例词:大盈若冲; 谦冲节俭;方年冲貌 ,, 交通要道、冲击、向着、对着之意用衝。例词:天下之 衝;衝撞;首衝南方,要衝,衝水,衝動,衝撃。 ?丑,醜: “地支” 用丑,子丑寅卯; 美丑、厌恶、丑角等时用醜, 醜陋,醜悪。 ?仇、讎:地名、姓氏用仇;仇恨、仇敵可用讎,報讎,讎人。 ?斗,鬥(鬦,鬭):古代盛酒器、容量單位、星宿名用斗,例字:北斗星、車 載斗量、烟斗、斗膽、漏斗;争斗、战斗用鬥:鬥 牛士、鬥智鬥勇。 ? 厄(戹)、阨、轭(軛):——古代是三个字,厄,困苦意,厄运;阻塞、险 要地势、狭隘等一般写作阨;轭(軛) ,牛马拉车架在脖子上的器具。 ?范,範:古代是两个字,作姓时只能用范,范仲淹;模範、范例则用範。 ?丰,豐:古代是两个字,丰一般只用于形容容貌和神态,例词:丰采、丰姿、 丰韵、丰儀;豐可以用于形容各种事物,豐産,豐收, 豐富。 ?復,複,覆:複,有“夹衣” ,“繁复”,“重复”之意;復,有“回来,回去” , “报复”,“再,又”,“回答”,“免除赋税”之意;覆,有“遮盖” ,覆盖,“翻转 ?“为”统一替换为“爲” ,爲、 為为古异体字。 ?才,纔:“才能”之意,用才; 刚刚”、“方才”、“仅仅” 之意,用纔。 的意义写作採;“卿大夫受封土地”的意义写作

古今字异体字繁体字

附言:拙文是笔者多年地教学讲稿,最大地特点是应用数学地公式表明和概述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地特点和关系,搜集例证很翔实. 摘要:本文比较细致深入地讲述了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地定义、特点、辨别方法、发展变化情况、容易出现地误解和偏差,以及应注意地问题.这是学习古汉语地基础知识,解决一些学生不认识繁体字地困难,应很好地认识和理解此文,才能提高我们掌握文字地水平和学好古代汉语.拙文有自己地见解,并用数学公式表明这三种字地特点.多年来,本讲稿曾多次作为教案和刻印给学生参考,得到不少专家学者和广大学生地称赞..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关键词: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一、古今字 古今字,是指在某一种意义上先后产生地书写形体不同地字.一个字分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对应字,分化字和原来字出现地时间有先后,代表地义项有多少,这种文字现象就叫做古今字.古今字,是古字和今字地省称,古字是指古代使用地字,如甲骨文、金文、籀文;今字是指由汉隶一直通行到今天还在使用地字,如汉隶、宋体、楷体等字.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古今字产生地原因 汉字在发展变化地过程中,随着书写工具地发达,人类社会生活和科学文化地进步,人们逐渐要求文字在记录语言上更精确细致,尽量减少文字兼职过多而造成歧义地现象,因而为适应这种形势地需要,便另造了一批新字,尽量以求一字一职,更好地清楚地记录语言,便出现了古今字.例如“贾”是一个古字,它地本义是“商贾”地“贾”(ǔ),引申为“物贾”地“贾”(à)使用,甚至读音也变了,为了便于区分,人们便另造了一个新字“價”(à)来代表这个引申地意义,形成了古今字“贾價”.又如“说”在先秦具有“解说”、“喜悦”等意义,为了加以区别,人们便造了一个从竖心旁地“悦”来加以区分这两个不同地意义.总之,古今字地产生主要是通假字、同源字地逐渐分化、孪生,以及多义字在书写形式上地分工所造成地,这是一种文字繁化地趋势.设若古字形用“”代表,它有多个义项、、……,新字形为“”、“”等,那么用一个数学公式来表达即为:(、、……)=() +()+()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常见地古今字 古今字实际上也是一种使用有时间先后地异体字,是语言中地同词异形现象.阅读古书时,常见地古字是该词早期地写法,故文字学家又称为“初文”;今字是根据所要代表地意义在古字上添加偏旁造成地,又称为“后起字”.大多数古今字都是一对一地,例如(古字在前,今字在后):大太、弟悌、閒間、說悅、孰熟、竟境、赴訃、馮凴、賈價、屬囑、伯霸、皃貌、康糠、采採、云雲、責債、禽擒、知智、田畋、反返、錯措、戚慼、景影、莫暮、嘗嚐、縣懸、取娶、道導、章彰、虛墟、卷捲、舍捨、斂殮、沽酤、自鼻、其箕、然燃、要腰、奉俸、展輾、原源、昏婚、州洲、內納、見現、志誌、益溢、暴曝、契鍥、冥暝、合盒、兩輛、尊樽、陳陣、為偽、名銘、隊墜,等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有地古字兼职过多,因此同它对应地今字不止一个.例如:敝蔽弊、厲礪勵、或域國、豈愷凱、共供拱恭、辟避嬖僻闢,等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还有一种情况也得注意:有地古字产生今字以后,随着时间地推移,今字又会产生较晚地今字,可称为“再今字”或“再后起字”,形成古今字地一种递变关系.如“猒厭”是古今字,稍后地“厭饜”又成为古今字.“气氣餼”、“或域國”也是这样地关系.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古今字地造字关系 形声字地构字能力最强,故大部分地今字都是用形声字地方法造成地.归纳起来,今字地造字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89年版)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欧阳学文 说明 一、根据1986年10月10日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确认《简化字总表》收入的“?、?、晔、詟、诃、?、?、刬、鲙、诓、雠”11个类推简化字为规范字,不再作为淘汰的异体字。 二、根据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关于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联合通知”中的规定,确认《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收入的“翦、邱、於、澹、骼、彷、菰、溷、徼、薰、黏、桉、愣、晖、凋”等15个字为规范字,收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不再作为淘汰的异体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关于发布第一批异体字 整理表的联合通知 (1955年12月22日)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根据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的意见,已经把第一批异体字整理完毕,我们现在随文发布,并且决定从1956年2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从实施日起,全国出版的报纸、杂志、图书一律停止使用表中括弧内的异体字。但翻印古书须用原文原字的,可作例外。一般图书已经制成版的或全部中分册尚未出完的可不再修改,等重排再版时改正。机关、团体、企业、学校用的打字机字盘中的异体字应当逐步改正。商店原有牌号不受限制。停止使用的异体字中,有用作姓氏的,在报刊图书中可以保留原字,不加变更,但只限于作为姓用。 A an 庵〔菴〕暗〔闇晻〕案〔桉〕鞍〔鞌〕岸〔?〕 ao 坳〔?〕鰲〔鼇〕翱〔翺〕 B ba 霸〔覇〕 bai 柏〔栢〕稗〔粺〕 ban 坂〔岅〕 bang 幫〔幚幇〕 膀〔髈〕 榜〔牓〕 bao 刨〔鉋鑤〕 褓〔緥〕 寳〔寶〕 褒〔襃〕 bei 背〔揹〕 備〔俻〕 悖〔誖〕 杯〔盃桮〕 ben 奔〔犇逩〕 beng 綳〔繃〕 bi 痹〔痺〕 逼〔偪〕 毙〔斃〕 秘〔祕〕 弊〔 〕 秕〔粃〕 bian 遍〔徧〕 biao 膘〔臕〕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释疑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释疑 贺君【内容摘要】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是搞文字学和研究古代典籍文化者常常遇到的问题。其难点主要是如何给这些文字定义,并搞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及各类文字的具体判定原则。古今文字学家对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的研究已经取得不少成果,在继承前人已有的成就上,有必要对这些文字的研究做一下总结并做进一步的探讨,本文拟从最基本的问题做起,对以上文字从概念,成因,特点及判断原则方面做一些探讨。【关键词】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一)古今字何谓古今字,最早提到这一名称的是《汉书·艺文志》“六艺一百三家”中的“孝经十一家”,内有《古今字》一卷,然而由于该书失传,至于对古今字有什么解释就不得而知了。东汉郑玄在古书注释中最早使用这一术语,《礼记·曲礼下》:“予一人。”郑注:“余、予古今字。” 可见古今字这一概念,是古人在注释经籍中文字的意义时提出来的。以后古籍中古今异字的现象引起训诂学家的较多关注。到了清代,古今异字的现象已引起广泛注意。有关古今字的论述散见于各学者的著述中。如王念孙在《广雅疏证》卷三下谈“予”、“与”二字的关系时说:“盖古今异字,必以此释彼而其义始明。”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提到“古今人用字不同”,“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清代另一位学者王筠则有“分别文”的说法:“字有不须偏旁而义已足者,则其偏旁为后人递加也。其加偏旁而义遂异者,是为分别文,其种有二:一则正义为借义所夺,因加偏旁以别之者也;一则本字义多,既加偏旁只分其一义也。”1王氏虽未说分别文就是古今字,但从他分析的字例看,他的分别文大体上相当于人们所说的古今字。稍后,徐灏揉合段、王二家之说,提出:“古今字有二例:一为造字相承,增偏旁;一为载籍古今本也。”2近代以来,一些学者提出了更为科学的概念。王力认为古今字的实质是汉字的孳乳分化,是造字问题。古时汉字数量少,一字多义现象较普遍,后世为了区别,以古字为基础另造一个或几个新字来分担古字的某一或某一些表义功能,如“辟”字本义为“法”,引申指“君”,又假借表示“躲开”、“邪僻”、“宠幸”、“譬喻”等义,后世造“避”、“僻”、“嬖”、“譬”,分别表示“躲开”、“邪僻”、“宠幸”、“譬喻”等语义,“辟”字和它们分别构成古今字。380年代初学术界曾就古今字问题展开过一场讨论,经过讨论,多数学者倾向王力的意见,洪成玉说得更为细致,他总结了古今字的三个特点:(1)古字和今字有着造字相承关系,两者是历时的关系。(2)在语音上都是相同或相通的。(3)在意义上都有这样那样的联系。4张劲秋认为为了区别同源字,应再加一条,即:今字表示的意义在今字未产生之前一直是由古字承担的。5 综上所述,所谓古今字就是文字的一

古今字异体字繁体字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附言:拙文是笔者多年的教学讲稿,最大的特点是应用数学的公式表明和概述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的特点和关系,搜集例证很翔实。 摘要:本文比较细致深入地讲述了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的定义、特点、辨别方法、发展变化情况、容易出现的误解和偏差,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这是学习古汉语的基础知识,解决一些学生不认识繁体字的困难,应很好地认识和理解此文,才能提高我们掌握文字的水平和学好古代汉语。拙文有自己的见解,并用数学公式表明这三种字的特点。多年来,本讲稿曾多次作为教案和刻印给学生参考,得到不少专家学者和广大学生的称赞。。 关键词: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一、古今字 古今字,是指在某一种意义上先后产生的书写形体不同的字。一个字分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应字,分化字和原来字出现的时间有先后,代表的义项有多少,这种文字现象就叫做古今字。古今字,是古字和今字的省称,古字是指古代使用的字,如甲骨文、金文、籀文;今字是指由汉隶一直通行到今天还在使用的字,如汉隶、宋体、楷体等字。 (一)古今字产生的原因 汉字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随着书写工具的发达,人类社会生活和科学文化的进步,人们逐渐要求文字在记录语言上更精确细致,尽量减少文字兼职过多而造成歧义的现象,因而为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便另造了一批新字,尽量以求一字一职,更好地清楚地记录语言,便出现了古今字。例如“贾”是一个古字,它的本义是“商贾”的“贾”(gǔ),引申为“物贾”的“贾”(jià)使用,甚至读音也变了,为了便于区分,人们便另造了一个新字“價”(jià)来代表这个引申的意义,形成了古今字“贾價”。又如“说”在先秦具有“解说”、“喜悦”等意义,为了加以区别,人们便造了一个从竖心旁的“悦”来加以区分这两个不同的意义。总之,古今字的产生主要是通假字、同源字的逐渐分化、孪生,以及多义字在书写形式上的分工所造成的,这是一种文字繁化的趋势。设若古字形用“x”代表,它有多个义项a、b、c……,新字形为“y”、“z”等,那么用一个数学公式来表达即为:x(a、b、c……)=x(a) +y(b)+z(c) …… (二)常见的古今字 古今字实际上也是一种使用有时间先后的异体字,是语言中的同词异形现象。阅读古书时,常见的古字是该词早期的写法,故文字学家又称为“初文”;今字是根据所要代表的意义在古字上添加偏旁造成的,又称为“后起字”。大多数古今字都是一对一的,例如(古字在前,今字在后):大太、弟悌、閒間、說悅、孰熟、竟境、赴訃、馮凴、賈價、屬囑、伯霸、皃貌、康糠、采採、云雲、責債、禽擒、知智、田畋、反返、錯措、戚慼、景影、莫暮、嘗嚐、縣懸、取娶、道導、章彰、虛墟、卷捲、舍捨、斂殮、沽酤、自鼻、其箕、然燃、要腰、奉俸、展輾、原源、昏婚、州洲、內納、見現、志誌、益溢、暴曝、契鍥、冥暝、合盒、兩輛、尊樽、陳陣、為偽、名銘、隊墜,等等。 有的古字兼职过多,因此同它对应的今字不止一个。例如:敝蔽弊、厲礪勵、或域國、豈愷凱、共供拱恭、辟避嬖僻闢,等等。 还有一种情况也得注意:有的古字产生今字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字又会产生较晚的今字,可称为“再今字”或“再后起字”,形成古今字的一种递变关系。如“猒厭”是古今字,稍后的“厭饜”又成为古今字。“气氣餼”、“或域國”也是这样的关系。 (三)古今字的造字关系 形声字的构字能力最强,故大部分的今字都是用形声字的方法造成的。归纳起来,今字的造字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书法常用繁简字、异体字对照表

书法常用繁简字、异体字对照表 ●並,并,併:古代完全不通用。并,併是同义词,“兼并”的意义写作并、併,不写作並;“一起”的意义写作並,並排;很少写并、併;“依傍”的意义只写作並;“抛弃”的意义只写作并、併。 ●“为”统一替换为“爲”,爲、為为古异体字。 ●才,纔:“才能”之意,用才;“刚刚”、“方才”、“仅仅”之意,用纔。 ●采,採,寀,埰,棌:“摘取”的意义写作採;“卿大夫受封土地”的意义写作寀,埰例词:寀地,寀邑;“栎树”,又叫“柞树”的意义写作棌。例词:棌椽。 ●彩,綵:古代是两个字;綵仅用于彩色丝织品;“彩色”、“光彩”用彩。 ●抄,钞,杪:“掠夺”,“抄写”之意用抄;“末尾”、“最后”之意用钞(杪),读miao3声例词:教行于钞; ●沈,沉:沉古代写作沈,但沈没一般写作沉没。 ●冲,衝:古代是两个字:空虚、谦虚、年幼之意用冲(沖)。例词:大盈若冲;谦冲节俭;方年冲貌……交通要道、冲击、向着、对着之意用衝。例词:天下之衝;衝撞;首衝南方,要衝,衝水,衝動,衝撃。 ●丑,醜: “地支”用丑,子丑寅卯;美丑、厌恶、丑角等时用醜,醜陋,醜悪。 ●仇、讎:地名、姓氏用仇;仇恨、仇敵可用讎,報讎,讎人。 ●斗,鬥(鬦,鬭):古代盛酒器、容量單位、星宿名用斗,例字:北斗星、車載斗量、烟斗、斗膽、漏斗;争斗、战斗用鬥:鬥牛士、鬥智鬥勇。 ●厄(戹)、阨、轭(軛):——古代是三个字,厄,困苦意,厄运;阻塞、险要地势、狭隘等一般写作阨;轭(軛),牛马拉车架在脖子上的器具。 ●范,範:古代是两个字,作姓时只能用范,范仲淹;模範、范例则用範。 ●丰,豐:古代是两个字,丰一般只用于形容容貌和神态,例词:丰采、丰姿、丰韵、丰儀;豐可以用于形容各种事物,豐産,豐收,豐富。 ●復,複,覆:複,有“夹衣”,“繁复”,“重复”之意;復,有“回来,回去”,“报复”,“再,又”,“回答”,“免除赋税”之意;覆,有“遮盖”,覆盖,“翻转

通假字 古今字 异体字的区别

如何辨别异体字、通假字、古今字? 2011-7-23 14:09 提问者:匿名 | 浏览次数:1208次 请举例说明。 2011-7-25 10:27 最佳答案一、古今字 所谓古今字,是一种纵向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即记录同一个词(实际是词的某一义项),不同时代社会用字有不同,前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古字,后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今字。汉代的经学大师郑玄在注释“三礼”时最早使用了古今字这个术语。如《礼记?曲礼下》:“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郑注:“《观礼》曰:‘伯父寔来,余一人嘉之。’余,予,古今字余字在甲骨文中已有,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在西周金文辞中习见;而予字最早始见于战国文字,用为第一代称词晚于余字。于是这两个字在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时构成古今字。“余”用在前,是古字,“予”用在后,是今字。这里所说的古今和古今字都是相对而言的。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的谊字下有一段话说得很清楚: 凡读传,不可不知古今字。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 古今字是记录同一个词古今用字有异造成的历史现象,即“古用彼,而今用此。”古书用古字的例子很多,比如: ①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城濮之战》) ②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案之战》) ③于是翦其发。(《顺民》) ④臣错茅臣。(《晁错传》) ⑤张脉偾兴,外彊中干。(《韩之战》) 以上加“”号的字所记录的词,在各句中分别表示联婚、擒拿、剪除、草介、强劲的意思。后世再记录同样的这些词时,不再使用昏、禽、翦、屮、彊,而改用婚、剪、草、强了(故意仿古的文章除外)。于是昏----婚、禽——擒、翦——剪、屮——草、彊——强就构成了古今字。 (二)古今字的来源 古今字来源主要有三个,这就是:由于汉字的分化,母字与后造分化字构成的古今字;同音假借,被借字与借字构成的古今字;古今对异体字的异用构成的古今字。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由于汉字的分化,母字与后造分化字构成的古今字。这里所谓汉字的分化,是指由于汉字记词职务的分化而导致汉字的增益。上古字少,一个字往往承担着多项记词职务,为

书法常用繁简字、异体字对照表

?復,複,覆:複,有“夹衣” 重复”之意;復,有“回来,回去” 免除赋税”之意;覆,有“遮盖” ,覆盖,“翻转 书法常用繁简字、异体字对照表 ?並,并,併:古代完全不通用。并,併 是同义词,“兼并”的意义写作并、 併,不写作並;“一起”的意义写作並,並排;很少写并、併; “依傍”的意义只 写作並;“抛弃”的意义只写作并、併。 ?“为”统一替换为“爲” ,爲、為为古异体字。 ?才,纔:“才能”之意,用才; “刚刚”、“方才”、“仅仅” 之意,用纔。 ?采,採,寀,埰,棌:“摘取”的意义写作採;“卿大夫受封土地”的意义写作 寀,埰 例词:寀地,寀邑;“栎树”,又叫“柞树”的意义写作棌。例词:棌椽。 ?彩,綵:古代是两个字;綵仅用于彩色丝织品; “彩色”、“光彩”用彩。 ?抄,钞,杪:“掠夺”,“抄写”之意用抄;“末尾”、“最后”之意用钞(杪) , 读 miao3 声 例词:教行于钞; ?沈,沉:沉古代写作沈,但沈没一般写作沉没。 ?冲,衝:古代是两个字 :空虚、谦虚、年幼之意用冲(沖) 。例词:大盈若冲; 谦冲节俭;方年冲貌 ,, 交通要道、冲击、向着、对着之意用衝。例词:天下之 衝;衝撞;首衝南方,要衝,衝水,衝動,衝撃。 ?丑,醜: “地支” 用丑,子丑寅卯; 美丑、厌恶、丑角等时用醜, 醜陋,醜悪。 ?仇、讎:地名、姓氏用仇;仇恨、仇敵可用讎,報讎,讎人 ?斗,鬥(鬦,鬭):古代盛酒器、容量單位、星宿名用斗,例字:北斗星、車 載斗量、烟斗、斗膽、漏斗;争斗、战斗用鬥:鬥 牛士、鬥智鬥勇。 ? 厄(戹)、阨、轭(軛):——古代是三个字,厄,困苦意,厄运;阻塞、险 要地势、狭隘等一般写作阨;轭(軛) ,牛马拉车架在脖子上的器具。 ?范,範:古代是两个字,作姓时只能用范,范仲淹;模範、范例则用範。 ?丰,豐:古代是两个字,丰一般只用于形容容貌和神态,例词:丰采、丰姿、 丰韵、丰儀;豐可以用于形容各种事物,豐産,豐收, 豐富。 再,又”,

古今字 通假字 异体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007-04-12 10:50:37)转载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总是随着语言和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变化的,但同时又受着语言和社会的制约。汉字也是这样。汉语的发展和社会用字习惯的部分移易,总对汉字的符号体系、记词功能和书写形式等不断进行调整。高整的结果,既有代代因循、古今一致的一面(主导的一面),又有因时而异、前后相乖的一面。这后者的历史积存,就形成了古书中的种种不同于今的用字现象。本节只就古代汉语课程的要求,扼要介绍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等几种常见的古书用字现象。 一、古今字 (一)什么是古今字 所谓古今字,是一种纵向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即记录同一个词(实际是词的某一义项),不同时代社会用字有不同,前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古字,后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今字。汉代的经学大师郑玄在注释“三礼”时最早使用了古今字这个术语。如《礼记·曲礼下》:“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郑注:“《观礼》曰:‘伯父寔来,余一人嘉之。’余,予,古今字余字在甲骨文中已有,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在西周金文辞中习见;而予字最早始见于战国文字,用为第一代称词晚于余字。于是这两个字在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时构成古今字。“余”用在前,是古字,“予”用在后,是今字。这里所说的古今和古今字都是相对而言的。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的谊字下有一段话说得很清楚: 凡读传,不可不知古今字。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 古今字是记录同一个词古今用字有异造成的历史现象,即“古用彼,而今用此。”古书用古字的例子很多,比如: ①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城濮之战》) ②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案之战》) ③于是翦其发。(《顺民》) ④臣错茅臣。(《晁错传》) ⑤张脉偾兴,外彊中干。(《韩之战》) 以上加“”号的字所记录的词,在各句中分别表示联婚、擒拿、剪除、草介、强劲的意思。后世再记录同样的这些词时,不再使用昏、禽、翦、屮、彊,而改用婚、剪、草、强了(故意仿古的文章除外)。于是昏----婚、禽——擒、翦——剪、屮——草、彊——强就构成了古今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