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

潜 能 开 发

论 文

系别 工商管理系

班级 P09物流管理四班

学号 0909130411

姓名 李光辉

分数

二O 一O 年 十一

月二十二日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3)

一、职业素养的概述 (3)

二、职业素养内容 (4)

三、什么是大学生职业素养 (5)

四、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构成 (6)

五、如何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 (6)

六、职业素养在工作中的地位 (7)

七、大学生职业素养现状 (8)

八、高校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 (9)

(一)、高校应充分认识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 (9)

(二)、高校职业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0)

高校教育管理应认识到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地位,及时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充实职业素质内涵。 (10)

1.大学生应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10)

2.大学生应具有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10)

3.大学生应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康心理素质 .. 10

4.大学生应具有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11)

5.大学生应具有服务意识和服从意识 (11)

6.大学生应具有优秀的职业岗位认同意识 (11)

九、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 (11)

(一)、明确职业方向,培养职业意识 (11)

(二)、配合培养任务,获取职业技能 (12)

(三)、参与集体活动,增加职业道德 (12)

(四)、参与团队合作,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12)

(五)、培养自我学习,提高获取信息能力 (13)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3)

摘要: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强,他们苦于找寻不到中意的落脚点;企业等用人单位却频繁流连于各类招聘市场,苦于找不到中意的所需人才。人才供需双方不对接的现状已成为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突出问题之一。就业链条的阻塞和不良循环为企业、大学生和学校带来巨大的困扰而且为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阻碍。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有所欠缺。所以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迫在眉睫,我们应该养育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场行为习惯、提高知识型劳动者岗位成才效益、增强企业竞争软实力、这样才能提高大学毕业生就

业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一、职业素养的概述

职业素养是个很大的概念,专业是第一位的,但是除了专业,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很多企业界人士认为,职业素养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敬业精神就是在工作中要将自己作为公司的一部分,不管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好,发挥出实力,对于一些细小的错误一定要及时地更正,敬业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好公司分配给的每一份工作。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好的态度比如负责的、积极的,自信的,建设性的,欣赏的,乐于助人等态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

所以,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职业素养量化而成“职商”(英文career quotient)简称CQ,也可以说一生成败看职商。

二、职业素养内容

职业素养概括的说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一)职业道德

(二)职业思想(意识)

(三)职业行为习惯

(四)职业技能

前三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而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在衡量一个人的时候,企业通常将二者的比例以6.5—3.5进行划分。

前三项属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产物。从出生到退休或至死亡逐步形成,逐渐完善。而后一项,是通过学习、培训比较容易获得。例如,计算机、英语、建筑等属职业技能范畴的技能,可以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令我们掌握入门技术,在实践运用中日渐成熟而成专家。可企业更认同的道理是,如果一个人基本的职业素养不够,比如说忠诚度不够,那么技能越高的人,其隐含的危险越大.那当然做好自己最本质的工作,也就是具备了最好的职业素养所

以,用大树理论来描述两者的关系比较直接。

每个人都是一棵树,原本都可以成为大树,而根系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素养。枝、干、叶、型就是其显现出来的职业素养的表象。要想枝繁叶茂,首先必须根系发达。

三、什么是大学生职业素养

简单的讲,大学生职业素养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使大学生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具体讲包括:大学生职业素养包含职业道德素养、大学生职业素养行为规范和大学生职业素养技能三个部分内容。

大学生职业素养(Professional Quality)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大学生职业素养是个很大的概念,专业是第一位的,但是除了专业,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大学生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养或者道德修养。大学生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可以说,大学生职业素养是人才选用的第一标准;职业素养是职

场致胜、事业成功的第一法宝。

四、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构成

“素质冰山”理论认为,个体的素质就像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水上部分的知识、技能仅仅代表表层的特征,不能区分绩效优劣:水下部分的动机、特质、态度、责任心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因素,鉴别绩效优秀者和一般者。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也可以看成是一座冰山: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只有1/8,它代表大学生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养,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而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占整体的7/8,它代表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共同构成了所应具备的全部职业素养。由此可见,大部分的职业素养是人们看不见的,但正是这7/8的隐性职业素养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是隐性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因此,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着眼于整座“冰山”,并以培养显性职业素养为基础,重点培养隐性职业素养。当然,这个培养过程不是学校、学生、企业哪一方能够单独完成的,而应该由三方共同协作,实现“三方共赢”。

五、如何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经成为比较重要的社会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难题。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先不说找到好工作,即便

是找到一份工作就已经比较困难了。高校把毕业生的就业率做为考察学校教育效果的一大指标: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同时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招生及培养计划。而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很多企业又在叹息“招不到合适的人选”。很多事实表明,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学生的职业素养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有关。“满足社会需要”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既然社会需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的毕业生,那么,高校教育应该把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其重要目标之一。同时,高校也不是关起门来办教育,社会、企业也应该尽力与高校合作,共同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六、职业素养在工作中的地位

一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职场要成功,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而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养。提出,一个人在职场中能否成功取决于其“职商”,而职商由以下10大职业素养构成:

工作中需要知识,但更需要智慧,而最终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素养。缺少这些关键的素养,一个人将一生庸庸碌碌,与成功无缘。拥有这些素养,会少走很多弯路,以最快的速度通向成功。前面已经提到,很多企业之所以招不到满意人选是由于找不到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毕业生,可见,企业已经把职业素养作为对人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如成都大翰咨询公司在招聘新人时,要综合考察毕业生的5个方面:专业素质、职业素养、协作能力、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最基本的,好身体是工作的物质基础;职业

素养、协作能力和心理素质是最重要和必需的,而专业素质则是锦上添花的。

职业素养可以通过个体在工作中的行为来表现,而这些行为以个体的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意志等为基础。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企业必需的,是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是大学生进入企业的“金钥匙”。

七、大学生职业素养现状

有人统计,目前中国企业的效率是美国的1/25,是日本的1/26,问题出在那里?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制度制定的再完美,没有职业化的队伍去贯彻执行无异于一堆废纸。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员工的职业化逐渐成为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因素,企业也越来越注重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将人才视为]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资源。许多企业竞相从高校中选拔优秀的应届毕业生作为人才储备。应届毕业生在工作中的表现却常令管理者头痛:大学重视理论教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普遍自我价值认知很高,认为自己应该从事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工作。而实际上由于毕业生缺乏实操技能,只能从基层做起。这种强烈的心理落差使得应届毕业生常常抱怨自己得不到重用,在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中,他们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达到自己考上一所好的学校,或是拿一个好的成绩等个人目标。进入到企业后,这种个人导向的行为习惯与企业追求的团队协作要求格格不入,所以他们常常因和周边的同事产生冲突而受到挤压。80后的一代多为独生子

女,成长的环境比较优越,形成了这一代人鲜明的特点:耍个性、喜欢被关注、习惯被安排、受不了大的挫折。当他们进入到企业里后常表现为:不服管,经常和领导顶着干;目光短浅,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乱跳槽,反正家里条件不错;常在同学间攀比工资,并向企业要求加薪;遇到困难就叫苦连天、退缩…在企业中的“不得志”使得很多刚进企业不久的大学生纷纷离职。有统计显示,50%以上的企业接收的应届大学生一两年内流失率在30%。一些企业招收的应届大学生流失率更是高达70%,甚至像联想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也认为他们为大学生高流失率“交的学费太高”。而离职并没有带给大学生多大的利益,相反毕业后前一两年的黄金时间都浪费在了跳槽上,也给应届毕业生留下越来越多的负面评价。

八、高校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

(一)、高校应充分认识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是高校实施教育活动的最基础的目标和使命。高校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具不具备社会各层次岗位所需要、成为必求之才,就成为衡量高校教育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准。

高校是社会先进知识的聚集地,应紧随社会进步,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以使教育成果顺利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高校充分认识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可以有助于高校教育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市场需求;有助于降低人才培养周期、人才培养成本、提高人才培养效益;有助于为大学生成为“社会准职业人”做好准备。

(二)、高校职业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高校教育管理应认识到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地位,及时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充实职业素质内涵。

1.大学生应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科学精神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的习惯,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刻苦钻研,为科学献身的人格精神和创新精神。大学生具备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只有运用科学精神掌握前人积累的科技成果,运用创新能力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转化成生产力和社会财富,我们的国家在才会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

2.大学生应具有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完成学业步人社会,无论在社会各个行业各个岗位,首先都是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基层劳动者。对事业的奉献精神和对集体、个人的责任感,可以让社会放心大胆的使用和依靠大学生,增强他们的可信度,获取社会各个用人单位良好的信任,在岗位上担当重责。3.大学生应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康心理素质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康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成为有人格魅力的人。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发挥聪明才智;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合理的面对人生的挫折、困难,增强自信和面对一切的勇气;有助于大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成为对社会需求之人。

4.大学生应具有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学校是培养学生团队的最佳场所,良好的团队意识是任何一个集体、组织都必需具有的意识。而任何一个行业和职业工作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团队的协调运作。同时,在竞争中生存、发展是每一个从业者都要面临的现实。

5.大学生应具有服务意识和服从意识

服务意识是现代社会的需要,各类人才都要通过服务社会大众而获取合理合法的报酬,并在服务中实现自身价值,追求成功。服从意识是社会组织所必需的,是一个组织正常运作的保障。这两种意识往往是大学生最为欠缺的,也是职业素质的要点。

6.大学生应具有优秀的职业岗位认同意识

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一个认同感,这是学生在校期间学好专业,毕业后热爱专业并为之奋斗的前提。高校通过教学、社会实践、职业教育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和认识自己毕业后要投身其中的行业和职业,继而引入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荣誉感的教育。九、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

(一)、明确职业方向,培养职业意识

大学生可以从入学开始,就多了解所学专业,并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求和用人要求,了解各种职业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并为此有的放矢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增加知识储备。

学校应该通过班主任、辅导员向学生灌输职业意识,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往届优秀毕业生就业经验交流会,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

设,邀请企业的相关人士开设讲座,结合实验实训课进入企业,让学生实地考察。

(二)、配合培养任务,获取职业技能

各院校都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有较高的要求,当你确定了你的职业方向后,在校学习期间,要配合学校的培养任务、培养计划,认真完成学习任务,获取本专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证书。除此之外,为了丰富自身的专业内涵,也要不遗余力地学习并获取其他非职业技能证书,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参与集体活动,增加职业道德

对一名学生来说,可以在日常的班级活动中培养集体主义、团结协作的精神;可以在日常的寝室生活中培养勤俭节约、互助友爱的精神;可以在日常的学习中培养刻苦学习,勇于竞争,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要从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注重日常的积累,有意识的培养自身的优良品质,增强自身所欠缺的职业道德。当你具备这些优良品质时,必将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出类拔萃。

(四)、参与团队合作,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学生在校就读就是一个参与集体活动的过程,学校为学生创造了各类活动的机会,当你积极的参与其中就能获得人际交往的能力。例如可以根据兴趣、爱好、特长或专业等参加学生社团,在社团活动中可以培养和提高,组织管理、人际交往、团结协作、情感管理、情绪控制等能力。

(五)、培养自我学习,提高获取信息能力

大学生要提高就业竞争力,就在培养自我学习,提高获取信息能力上努力。要培养自我激发学习动机的能力,激发“我要学”的学习动机,做自主学习的主人。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自主决定学习内容,灵活选择学习材料。在学校期间可以利用校园的一切资源,例如,教师、图书馆、实验室、实训工厂、社团,甚至是周围的同学,利用这些资源培养自我学习。

大学生要想在职业生涯里获得成功,就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完善自我。除了要有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人际交往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等这些职业素养外,还应该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健康的身体素质,健全的心理条件,等等。这些都需要有意识的去培养、提高的。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是其能否在职场取得成功的关键,怎样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成为了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仅仅有学校和社会资源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学生自身积极主动提升。这样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一帆风顺。

参考文献:

[1]高宏.英国职业教育中的核心技能及其提升研究[D].河北大学比较教育学,2004.

[2] 刘永滨. 对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的几点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

[3] 董睿.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

[4] 张红,李国俊. 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取向和职业素养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

[5] 苗喜荣. 加强职业生涯指导,提高学生职业素养[J]. 考试周刊, 2009

[6]黄日强,黄勇明,核心技能——英国职业教育的新热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4,165(2):82-85

[7]魏景荣. 论隐性职业素养与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J]. 职业教育研究, 2009

[8]许亚琼. 职业素养:职业教育亟待关注的课程研究领域[J]. 职业技术教育, 200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