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版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立项及贷款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机构服务流程及案例展示

2014版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立项及贷款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机构服务流程及案例展示

2014版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立项及贷款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机构服务流程及案例展示
2014版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立项及贷款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机构服务流程及案例展示

目录

第一部分博思远略编制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研报告思路 (3)

一、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 (3)

二、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行性研究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的

基本要求 (3)

第二部分甲级资质单位编制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2014发改委标准,具体编制过程中根据项目不同有所调整) (4)

第三部分关于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研不同用途及编制重点差异的说明 (10)

一、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研报告按用途分类构成 (10)

二、用于发改委立项的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注意问题说明 (10)

三、用于银行贷款的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注

意问题说明 (11)

四、用于申请用地的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注

意问题说明 (12)

五、用于IPO上市募投的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研报告编制注意

问题说明 (13)

第四部分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研编制热点问题与专家答疑集锦 . 15

一、企业在项目立项备案过程中需要做哪些工作来提高通过率? (15)

二、哪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具有发改委甲级资质的机构撰写? (16)

三、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投资决策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博

思远略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17)

四、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流程及各阶段提交

材料清单? (18)

第五部分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市场前景+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 (20)

一、“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部分编写要点说明 (20)

二、“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部分编写要点说明 (20)

四、“节能方案分析”部分编写要点说明 (21)

五、“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部分编写要点说明 (22)

六、“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部分编写要点说明 (23)

七、“经济影响分析”部分编写要点说明 (24)

八、“社会影响分析”部分编写要点说明 (25)

第六部分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节选(节选成功案例) (27)

一、项目建设投资估算方案 (27)

二、企业介绍说明(图形数据归纳直观化) (28)

三、项目总平面布置图设计方案(根据要求可做效果图) (28)

四、项目综合能耗方案设计 (30)

五、项目投资构成方案设计 (31)

六、项目设备选型方案设计 (33)

七、项目生产工艺流程方案设计 (35)

八、项目市场数据来源说明(基于大量数据) (36)

九、项目盈利模式分析 (37)

十、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38)

第七部分博思远略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 (39)

一、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研报告涉及关键词 (39)

二、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团队构成 (39)

三、重大项目现场考察及评审会照片 (39)

四、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4版甲级资质)编

制工作流程 (40)

五、博思远略编制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独家优势

(41)

六、项目立项请示与立项备案表示例 (41)

第八部分最新可行性研究成功案例(包括但不限于) (44)

第九部分关于北京博思远略咨询有限公司 (52)

一、公司简介 (52)

二、公司组织结构构成 (52)

第一部分博思远略编制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研报告思路一、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

二、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行性研究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基本要求

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作为工程咨询的重要业务内容,需要把贯彻“十二五”规划中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才能使可行性研究工作符合自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在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过程中,博思远略公司秉承五大基本要求:

第一,从提供投资效益、规避风险的角度出发,更加注重对市场的深入分析、技术的先进适用性评价和产业、产品结构的优化;

第二,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全面关注投资建设对所涉及人群的生活、生产、教育、发展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第三,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投资建设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所产生的影响;

第四,从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综合评价投资建设对城乡、区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第五,从可持续的角度出发,统筹考虑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投资建设中资源、能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以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第二部分甲级资质单位编制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2014发改委标准,具体编制过程中根据项目不同有所调整)

第一章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总论

1.1 项目基本情况

1.2 项目承办单位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4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5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6 经济及社会效益

1.7 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章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3.1 公司介绍

3.2 公司项目承办优势

第四章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4.1 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4.2 市场容量分析

4.3 市场竞争格局

4.4 价格现状及预测

4.5 市场主要原材料供应

4.6 营销策略

第五章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技术工艺方案

5.1 项目产品、规格及生产规模

5.2 项目技术工艺及来源

5.2.1 项目主要技术及其来源

5.5.2 项目工艺流程图

5.3 项目设备选型

5.4 项目无形资产投入

第六章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原材料及燃料动力供应

6.1 主要原料材料供应

6.2 燃料及动力供应

6.3 主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价格

6.4 项目物料平衡及年消耗定额

第七章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地址选择与土建工程

7.1 项目地址现状及建设条件

7.2 项目总平面布置与场内外运

7.2.1 总平面布置

7.2.2 场内外运输

7.3 辅助工程

7.3.1 给排水工程

7.3.2 供电工程

7.3.3 采暖与供热工程

7.3.4 其他工程(通信、防雷、空压站、仓储等)第八章节能措施

8.1 节能措施

8.1.1 设计依据

8.1.2 节能措施

8.2 能耗分析

第九章节水措施

9.1 节水措施

9.1.1 设计依据

9.1.2 节水措施

9.2 水耗分析

第十章环境保护

10.1 场址环境条件

10.2 主要污染物及产生量

10.3 环境保护措施

10.3.1 设计依据

10.3.2 环保措施及排放标准

10.4 环境保护投资

10.5 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一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11.1 劳动安全卫生

11.1.1 设计依据

11.1.2 防护措施

11.2 消防措施

11.2.1 设计依据

11.3.2 消防措施

第十二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2.1 项目组织机构

12.2 劳动定员

12.3 人员培训

第十三章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3.1 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13.2 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十四章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

14.1 项目总投资估算

14.1.1 建设投资估算

14.1.2 流动资金估算

14.1.3 铺底流动资金估算

14.1.4 项目总投资

14.2 资金筹措

14.3 投资使用计划

14.4 借款偿还计划

第十五章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财务评价

15.1 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

15.1.1 参考依据

15.1.2 基本设定

15.2 总成本费用估算

15.2.1 直接成本估算

15.2.2 工资及福利费用

15.2.3 折旧及摊销

15.2.4 修理费

15.2.5 财务费用

15.2.6 其它费用

15.2.7 总成本费用

15.3 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15.3.1 销售收入估算

15.3.2 增值税估算

15.3.2 销售税金及附加费用

15.4 损益及利润及分配

15.5 盈利能力分析

15.5.1 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

15.5.2 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

15.5.3 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

15.5.4 项目资本金财务现金流量表

15.6 不确定性分析

15.6.1 盈亏平衡

15.6.2 敏感性分析

第十六章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

16.1 经济效益

16.2 社会效益

第十七章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风险分析

17.1 项目风险提示

17.2 项目风险防控措施

第十八章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综合结论

第十九章附件

1、公司执照及工商材料

2、专利技术证书

3、场址测绘图

4、公司投资决议

5、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6、开户行资信证明

7、项目备案、立项请示

8、项目经办人证件及法人委托书

10、土地房产证明及合同

11、公司近期财务报表或审计报告

12、其他相关的声明、承诺及协议

13、财务评价附表

《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图表目录

图表项目技术经济指标表

图表产品需求总量及增长情况

图表行业利润及增长情况

图表2014-2020年行业利润及增长情况预测

图表项目产品推销方式

图表项目产品推销措施

图表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表项目新增设备明细表

图表主要建筑物表

图表主要原辅材料品种、需要量及金额

图表主要燃料及动力种类及供应标准

图表主要原材料及燃料需要量表

图表厂区平面布置图

图表总平面布置主要指标表

图表项目人均年用水标准

图表项目年用水量表

图表项目年排水量表

图表项目水耗指标

图表项目污水排放量

图表项目管理机构组织方案

图表项目劳动定员

图表项目详细进度计划表

图表土建工程费用估算

图表固定资产建设投资单位:万元

图表行业企业销售收入资金率

图表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单位:万元

图表借款偿还计划单位:万元

图表正常经营年份直接成本构成表

图表逐年直接成本

图表逐年折旧及摊销

图表逐年财务费用

图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

图表项目销售收入测算表

图表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单位:万元图表损益和利润分配表单位:万元

图表财务评价指标一览表

图表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图表项目资本金财务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图表项目盈亏平衡图

图表项目敏感性分析表

图表敏感性分析图

图表项目财务评价主要数据汇总表

第三部分关于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研不同用途及编制重点差异的说明

一、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研报告按用途分类构成

二、用于发改委立项的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注意问题说明

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规定,凡企业不适用政府性资金投资的建设项目,除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外,均实行备案制。具体实施办法由省级政府制定并实施。

备案制项目由企业自主决策,但须向有关政府部门提交备案申请,履行备案手续后方可办理其他手续。《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明确规定了备案制项目的行政管理程序:实行备案制的企业投资项目,项目单位必须首先向发改委等备案管理部门办理备案手续;备案后分别向城乡规划、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部门申请办理规划选址、用地和环评审批手续。最后,依据相关批复文件,向建设主管部门申请办理项目开工手续。在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过程中,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在投资者提交相关项目文件和报告等资料后,在确定的期限内完成备案手续。备案项目文

件的具体内容和格式等,由各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

博思远略特别提示:根据政策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对备案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进行“合规性”审查,并在规定的时限内向企业出具项目备案确认书。“合规性”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申请备案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标准,是否应由政府核准或审批而不属于备案等。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和产品技术方案等由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

三、用于银行贷款的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注意问题说明

商业银行在贷款前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项目方出具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内银行,该报告由甲级资格单位出具,通常不需要再组织专家评审,部分银行的贷款可行性研究报告不需要资格,但要求融资方案合理,分析正确,信息全面。

博思远略所编制的银行贷款用可研报告一般来说分为国内贷款版和国际贷款版两个版本。国内版可称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国际版可称为“项目投资及市场风险评定报告”。两个版本编制重点基本相同,侧重项目承办企业资金实力、财务报表、项目投资构成、资金使用计划、财务指标、风险控制、偿债能力等方面,具体目录按照银行要求调整。

特别说明:企业经营规模、盈利能力和清偿实力是可研报告中应重点分析的部分。一般来说更大的规模、更强的盈利能力和清偿实力意味着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但是企业规模的影响力并不显著,而更能体现出企业质地的盈利能力和清偿实力的变量则较为显著,体现出了银行授信时,更看重企业本身的质地,即盈利能力和企业提供抵押的能力。

四、用于申请用地的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注意问题说明

因此,一般来说申请用地的《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一、投资密度:通常是指投资总额和所需土地的比率,因为土地紧张,也有部分开发区算作注册资本和所需土地的比率,不同地区对投资密度要求会有所不同,部分开发区还对投资总额有限制,规定注册资本必须在多少以上才可以供应土地。

二、容积率:因为土地供小于求和政府出于节约用地的要求,一般地方政府希望企业能在尽量少的土地上多造厂房,所以容积率会比国家最低要求大大提高。

三、社会效益:各级政府除了从鼓励行业考核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这个企业能给地方带来多大的拉动效益,如果是一个知名品牌必然好于一个普通品牌,如果是一个能带动一个产业链的企业必然好于一个仅仅是做配套生产的企业。

因此,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过程中,博思远略会结合项目投资所在地的实际,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从而为政府机构土地审批提供科学依据。

五、用于IPO上市募投的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研报告编制注意问题说明

一般来说,中小板、创业板募投项目可研报告(上市可研)与一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1、上市募投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纳入上市筹划的总体方案中,因为募集资金的投向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上市的关键问题;

2、上市募投项目可研报告需要上市咨询团队中的各中介机构(券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第三方调查公司)密切配合,特别是应与财务评估机构密切配合,将募集资金项目的投入产出而导致的资金流的变化纳入到总体财务预测中;

3、募集资金只能用于发展主营业务;

4、项目的财务分析应该考虑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具体要求,

5、不再要求就发行人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管理的规定征求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意见。

第四部分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研编制热点问题与专家答疑集锦

一、企业在项目立项备案过程中需要做哪些工作来提高通过率?

第一,尽最大努力认真做好项目申请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有技巧的分析自己企业的优劣势,也就是所说的项目包装。包装不是做假,而是通过详细客观分析、评估本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生产市场方面的优势、劣势,发展潜力,财务状况、把本企业的内在价值充分挖掘出来,特别是与同行企业所比较具有的独特优势,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价值发现。

另外,多注重增加公司的无形资产,如产品的测试和鉴定;企业标准的制订;专利、商标、著作权的申请;高技术人才储备;科技成果鉴定;科技进步奖的评选、企业信用的评级;重点新产品的申请;重信誉、守合同的评比;质量体系认定、高新技术项目(企业)的认定等。

第二,企业决策者或项目管理负责人要对国家各级部门相关政策做深入了解,自己所处的行业国家政策是什么态度,支持鼓励还是限制。什么类型的企业符合政策扶持的标准,有什么具体程序,自己企业是不是符合申请的条件,不够条件怎样创造条件,申请需要什么材料和程序等等。

以上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去获取:通过政府各部门网站,一般来说政府网站会第一时间把重大政策规定进行发布,因此要经常登录政府网站,跟踪政府动态;通过具有发改委颁发甲级资质的专业机构,专业权威的咨询机构具有丰富的案例经验,可以让企业避免走弯路,提高项目申请效率;通过行业协会以及协会举办的活动和讲座;通过业内同行,密切关注跟踪同行的重大项目进展,积极搜集相关信息并分析研究,从中获取所需情报。

第三,在全面相关政策了解和企业基本条件大致满足的情况下,就可以按照规定的程序来提交申请材料,开始进入审核程序。在这过程中,申请材料必须充分准备,把企业的内在价值尽可能地反映出来;同时,要主动与有关政府主管部门的人员接触、沟通,使他们对你的企业基本情况,特别是管理团队有一个比较深的了解。还应该注意,不同类型的项目审批的流程会有所区别,而且审批部门对不同项目的审核要点也有所不同,这一点应充分与政府部门事先进行沟通了解,避免做无用功。

企业必须把自己的优势充分展示出来,也必须做好品牌推广,特别是在争取政府资源这方面。必要的公共关系和信用关系必须建立起来,要使政府了解到企业在行业里技术水平是领先的、财务状况是良好的、企业运作是正常的、市场前

景是广阔的、管理团队是过硬的。

第四,编制优秀可行性研究报告关键要素:方案设计,可研报告的主要任务是对预先设计的方案进行论证,所以必须通过设计研究方案、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最后明确研究对象。项目方案的设计应该遵循注重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原则。数据内容真实,报告涉及的内容以及研究分析所引用的数据,必须绝对真实可靠,注明可供查询的数据来源,不许有任何偏差及失误。报告中所运用资料、数据,都要经过反复核实,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科学准确预测,可行性研究是投资决策前的活动。它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是对项目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结果的估计,具有预测性。

因此,必须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充分地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地预测未来前景,特别是财务预测,一定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情况下,科学合理的分析预测。论证严密精确,必须做到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既要作宏观分析,又要作微观分析,而且前后观点结论必须一致,数据测算科学精准。

重点提示:一份高质量成功的可研报告,需要项目团队各个层面的配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研究功底,更要有把握国家政策深度判断的能力,报告编制需要极高的专业技巧。因此我们希望上文论述的几点对企业编制高质量成功可研报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哪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具有发改委甲级资质的机构撰写?

根据国家发改委推行投资体制改革后的规定(项目备案制与核准制),有些项目需要采用备案制,有些则核准制。对于核准制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可以不需要有资质的单位去编制了(即,适用于核准制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自己编制或委托其他专业公司编制,不需要任何有编制资质单位的盖章);对于审批制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则还需要有资质的单位编制。这个资质叫"工程咨询资格证书",分为“甲级”和“乙级”二个等级,由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审核颁发。还有一个是“丙级”的由各省(直辖市)的工程咨询协会审核颁发。一般的工程咨询公司、工程咨询中心、建筑设计院都有这个编制资质。

如果你的项目不打算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项目),而且也不是国家所列的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那么你的项目适合于备案制。备案制的程序更加简便。除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产业政策禁止发展、需报政府核准或审批的项目外,政府都应当予以备案。国土、规划、环保等部门应按照职能分工,对准予备

案的项目依法进行审查和办理相关手续。

因此,凡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的项目,政府一律不再审批(即只要想政府提交可行性报告进行备案,可行性报告也不需要什么资质单位盖章)。但针对少数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则实行核准制。实行核准制的项目(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仅需向主管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而不再经过批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开工报告的程序。

许多企业对《投资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到底有什么区别还认识不清,其区别主要有2点,第一是用途不一样,第二是报告内容不一样。从用途看,资金申请报告是适合核准制项目所呈报的申请报告,即申请项目核准时提交的是《项目申请报告》,而适合于备案制的项目提交的是《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投资决策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博思远略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一)、投资前期市场调查及项目启动阶段

需要:《项目投资前期细分市场调查报告》、《项目类似案例参考报告》、《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主要作用是鉴别投资方向,选定建设项目,为下一步研究打基础:

1、帮助企业和投资机构充分认识该项目的实际市场价值;

2、初步评估项目的投资风险与收益;

3、提供大量一手调研数据及相关案例资料供决策参考;

(二)、初步可研阶段

需要《项目建议书》、《项目投资计划书》,主要作用是围绕项目必要性展开分析研究:

1、帮助企业对项目投资方案进行设计;

2、对投资必要性及企业资源匹配性展开分析;

3、对投资项目提出的框架性的总体设想;

4、对项目的必要性进行初步判断。

(三)、可行性研究阶段

需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作用是针对项目可行性进行研究:

1、对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详细分析;

2、对项目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进行深入分析;

3、对项目建成以后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

4、对项目可行性提供可操作性的微观建议。

(四)、项目评估及决策论证审批阶段

召开项目投资论证会,聘请相关专家参与项目论证。由项目主管单位或上级审批单位召开论证会议:

1、对项目相关报告展开论证审核;

2、审定项目是否上马,何时建设;

3、统一专家意见;

4、项目投资决策周期结束。

四、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流程及各阶段提交材料清单?

申请材料:

1.建设项目属地区属各部门或计划单列单位的报批函或请示;

2.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3.规划部门出具的规划设计方案审查意见;

4.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5.环境保护部门的环境影响评价意见;

6.对交通产生较大影响的项目,提供交通部门出具的交通影响评价意见;7.政府投资以外的资金筹措平衡方案说明材料;

8.按国家规定内容和要求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9.配套资金已落实的证明;

10.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申请材料。

注:信息化项目应提供上述材料的1、2、6、7、10。

办理时限

收到申请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报单位需要澄清、补充或者完善的内容;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作出审批决定(不含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专家评估论证及上报市政府审批的时间);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办理时限的,由主管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

审批条件

1.取得项目建议书批复,并提供符合国家规定内容和要求的可行性研究报告;2.取得规划部门出具的规划设计方案审查批准意见;

3.政府投资以外的资金筹措平衡方案成熟;

4.配套资金已落实;

5.重大政府投资项目通过专家评估;

6.需征地的项目初步完成征地、拆迁安置方案;

7.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审批条件。

注:信息化项目应当符合上述条件中的1、3、4、5、7。

光气法聚碳酸酯的生产工艺与设备

光气法聚碳酸酯的生产工艺与设备 化学与材料科学系 08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08150119 康颖指导老师:张少华教授 摘要:本文主要是介绍利用光气法来生产聚碳酸酯。 关键词:光气法聚碳酸酯双酚A 通用工程塑料 一、前言 聚碳酸酯结构式: 常用缩写PC(Polycarbonate)化学名:2,2-双(4- 羟基苯基)丙烷聚碳酸酯,它是一种无味、无毒、透明的无定性热塑性材料,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链一类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聚碳酸酯可分为脂肪族、脂环族、芳香族等几大类[1]。双酚A 型聚碳酸酯是目前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聚碳酸酯,也是发展最快的工程塑料之一[2]。本文所述聚碳酸酯即为双酚A 型聚碳酸酯。 PC(Polycarbonate)与PA(尼龙,Polyamide,聚酰胺)、POM(Polyacetal, Polyoxy Methylene,聚甲醛)、PBT(Polybutylec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及改性PPO(Poly Phenylene Oxide,聚苯醚)一起被称为五大通用工程塑料。聚碳酸酯由于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尤其以耐冲击强度高而被誉为塑料之“冠”,是使用范围十分广泛、性能优异、备受欢迎的主要热塑性工程塑料品种之一。聚碳酸酯是五十年代末开始发展的合成材料。聚碳酸酯树脂的可见光透过率在90﹪以上,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能力,耐蠕变,尺寸稳定性好及耐化学腐蚀性,耐热、吸水率低、无毒、介电性能优良,还有自熄、易增强阻燃性等优良性能。被广泛用于电

子电气、电动工具、交通运输、汽车、机械、仪表、建筑、信息存储、光学材料、 医疗器械、体育用品、民用制品、保安、航空航天及国防军工等领域,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产品,也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预测我国聚碳酸酯市场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0.2%,至2010 年工程塑料需求 量将接近400 万t。聚碳酸酯产量年增长可能达到9%,销售量年增长将达10%[3~6]。物理性质: 密度:1.20-1.22 g/cm 线膨胀率:3.8×10 cm/cm°C;热变形温度:135°C。 化学性质: 聚碳酸酯耐弱酸,耐中性油;聚碳酸酯不耐紫外光,不耐强碱。 二、生产工艺 [7~10] 聚碳酸酯(PC)树脂生产工艺分为有溶液光气法、酯交换熔融缩聚法、界面缩聚光气法以及非光气酯交换熔融缩聚法四种。 2.1溶液光气法 溶液光气法是以光气和双酚A为原料,在碱性水溶液和二氯甲烷(或二氯乙烷)溶剂中进行界面缩聚.得到的聚碳酸酯胶液经洗涤、沉淀、干燥、挤出造粒等工序制得聚碳酸酯产品。此工艺经济性较差,且存在环保问题,已完全淘汰。 2.2酯交换熔融缩聚法 酯交换熔融缩聚法简称酯交换法,又称本体聚合法.是一种间接光气法工艺。以苯酚为原料,经光气法反应生成碳酸二苯酯(DPC);然后在微量卤化锂或氢氧化锂等催化剂和添加剂存在下与双酚A在高温、高真空下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低聚物;再进一步缩聚制得聚碳酸酯产品。该工艺流程短,无溶剂,全封闭,无污染,生产成本略低于光气法;但产品光学性能较差.催化剂易污染。副产品酚难以去除,产品相对分子质量低,应用范围有限;再加上搅拌、传热等问题的限制,难以实现大吨位工业化生产。 2.3界面缩聚光气法

聚碳酸酯工艺与市场

宝瑞(国际)塑胶 P https://www.doczj.com/doc/537677846.html, 聚碳酸酯工艺与市场 李飞、王旭峰、崔强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能源化工研究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简述了聚碳酸旨生产工艺,对国内外聚碳酸酯生产厂家做了简要介绍,并介绍了国内外聚碳酸酯的市场需求情况 关键词:聚碳酸酯,工艺技术,应用,市场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m arket of polycarbonat Li fei、W ang xu-feng、Cui qiang (China pingmei shenma group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ergy Chemical Industry.Pingdingshan,Henan,467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reported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p0lycarbonate and provided the statistical materials about the manufacturers in the field of producing polycarbonat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Also,the demand situation of polycarbonate in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was introduced. Key word :Polycarbonate,Production technology,Application,Market 聚碳酸酯(PC)是含有碳酸脂基(-OROCO-)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总称,其中文名字是:2,2一(4一羟基苯基)丙烷聚碳酸酯,化学结构式为: 聚碳酸酯(P C )具有无毒、无味,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同时具有突出的抗冲击性能、热塑性能好(热变性温度在1 35~1 45℃)、并具有较高的耐寒性和耐热性 (一1 35~1 45oC)、优异的光学性能(可见光的透过率超过90%)、尺寸稳定性、白阻燃性及电性能?等。主要用于建材、汽车制造、包装和电子电器、生产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领域。其中光学和电子电气是其最重要的两大市场,各占总消费量的近1/4 J。1 PC的主要生产技术及特点工艺,如表1所示: 1.1溶液光气法 溶液光气法工艺是在含有双酚A (BPA)和酸接受剂的二氯甲烷溶剂中引入光气进行反应,然后从溶液中分离出聚合物。GE公司在其第一套装置中使用此工艺。此工艺经济性较差,且存在环保问题,因此很早即被淘汰_3]。

聚碳酸酯的生产及应用

聚碳酸脂的生产及应用 系(分院):××× 专业班级 : ×××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年5月16日星期三

目录 1.前言 (2) 2.聚碳酸脂的生产工艺 (2) 2.1 溶液光气法 (2) 2.2 酯交换熔融缩聚法 (2) 2.3 界面缩聚光气法 (3) 2.4 非光气酯交换熔融缩聚法 (3) 2. 5 双酚A氧化羰基化法合成PC (3) 3.聚碳酸脂的应用 (4) 3.1用于建材行业 (4) 3.2 用于汽车制造工业 (4) 3.3 用于生产医疗器械 (4) 3.4 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5) 3.5 用于包装领域 (5) 3.6 用于电子电器领域 (5) 3.7 用于光学透镜领域 (5) 3.8 用于光盘的基础材料 (5) 4.我国聚碳酸酯的发展建议[4] (6) 4.1 通过各种途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6) 4.2 加强聚碳酸酯的应用研究 (6) 4.3 合作开发非光气法 (6) 5.致谢! (7)

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论述了聚碳酸酯的各种生产工艺路线, 对其在各种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建设新的聚碳酸酯装置的建议。 关键词:聚碳酸脂,生产,应用,发展建议 1.前言 聚碳酸酯简称PC,是一种无定型、无臭、无毒、高度透明的无色或微黄色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尤其是耐冲击性优异,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高; 蠕变性小,尺寸稳定; 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低温性,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稳定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电性能和阻燃性,可在- 60 ~ 120 ℃下长期使用; 无明显熔点,在20 ~230 ℃呈熔融状态; 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已进入到汽车、电子电气、建筑、办公设备、包装、运动器械、医疗保健、家庭用品等领域。目前, PC 正迅速地扩展到航空、航天、电子计算机、光盘等高新技术领域, 尤其在光盘的应用上发展更快。PC 还可与其它树脂共混形成PC 共混物或PC 合金, 改善其抗溶剂性和耐磨性较差的缺点, 使之性能更加完善, 能适应多种特定应用领域对成本和性能的要求。在五大工程塑料中, PC 树脂是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 2.聚碳酸脂的生产工艺 自从1956 年, 第一个工业化PC 装置投产以来, PC 工业见证了工艺进展的重大变化。 60 年代, 界面光气法、酯交换法( 熔融法) 和溶液光气法是3 个主要工艺路线。由于经济性原因,溶液法不再采用。目前工业上生产PC 绝大多数采用界面光气法工艺。近年来, 非光气熔融工艺也得到迅速发展[1]。 2.1 溶液光气法 溶液光气法是以光气和双酚A 为原料,在碱性水溶液和二氯甲烷( 或二氯乙烷) 溶剂中进行界面缩聚,得到的PC 胶液经洗涤、沉淀、干燥、挤出造粒等工序制得PC 产品。此工艺经济性较差,且存在环保问题,已完全淘汰。 2.2 酯交换熔融缩聚法 酯交换法其实也是一种间接光气法工艺。在该工艺中,酚经过光气法反应生成碳酸二苯酯,然后在卤化锂或氢氧化锂等催化剂和添加剂存在下和双酚A 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低聚物,再进一步缩聚得到聚碳酸酯产[2]品。酯交换法生产PC 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聚碳酸酯的工艺

08级应用化学王芹37号 聚碳酸酯的工艺 1 引言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是一种无色透明热塑性聚合体,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抗冲击强度、优良的热稳定性、耐蠕变性和耐寒性以及良好的电绝缘性、阻燃性,而且可抗紫外线、耐老化。目前使用的工程塑料中,PC的透明性能是最好的,可见光透过率高达90%以上。此外,PC密度低,容易加工成型,是一种性能优良,应用广泛的工程塑料。 PC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主要应用领域如下:①用作光盘材料。聚碳酸酯是光盘基材的首选材料,目前市场上90%以上的CD、VCD、DVD光盘采用聚碳酸酯作为基材。②用作建筑行业的透光板材及交通工具的车窗玻璃。如制作成PC中空阳光板、高层建筑幕墙、候车室及机场体育馆透明顶棚等。③用作电子及电器外壳等。④用作食物包装。由于PC质量轻、抗冲击、透明、耐热洗、耐高温杀毒消毒,对多种食物都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如制作成饮水桶、茶杯及婴幼儿奶瓶等。⑤用作眼镜镜片及照明灯具等。此外在汽车和建筑板材等领域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近两年国内PC消费市场已有了较大变化,电子电器及光盘虽仍为PC的最大用户,但所占比例已有所下降,PC在建材、汽车等领域的应用正在增加。 目前,聚碳酸酯的生产高度集中。世界最大的4家聚碳酸酯生产公司是通用电气、拜耳、陶氏化学和日本帝人,其装置能力分别占2003年世界总生产能力的34%、31%、9%和8%,4家公司产能占世界总产能的82%。除日本帝人外,亚洲企业生产能力均在6.5万吨以下。 PC的消费总量在工程塑料中仅次于聚酰胺(PA)居第二位。2005年全球总消费量已超过450万吨。今后PC的消费量将超过PA。然而,与PC消费市场火热现象呈不协调发展的是国内PC技术开发却始终处于低迷状态,目前只有上海中联化工厂、重庆长风化工厂等8家工厂建有生产装置,年总产能力约5000吨,且品级牌号少,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每年要从日本、韩国、美国等国进口大量产品,2005年国内进口PC及PC合金共63.48万吨,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2 生产技术概况 自1898年Einhorn通过二羟基苯在吡啶溶液中进行光气化反应,首次合成出PC之后,在PC合成工艺的发展历程中,出现过很多合成方法,如低温溶液缩聚法、高温溶液缩聚法、吡啶法、部分吡啶法、光气界面缩聚法、熔融酯交换缩聚法、固相缩聚法等等,但迄今为止,实现工业规模生产的只有光气界面缩聚法和熔融酯交换缩聚法两种工艺。目前,PC生产技术主要有溶液光气法、界面缩聚光气法、酯交换熔融缩聚法和全非光气法,前两者统称为光气法。 2.1溶液光气法 溶液光气法的工艺路线为:光气+双酚A(BPA)→PC。以光气和双酚A为原料,在碱性水溶液和二氯甲烷(或二氯乙烷)溶剂中进行界面缩聚,得到的PC胶液经洗涤、沉淀、干燥、挤出造粒等工序制得PC产品。此工艺经济性较差,且存在环保问题,缺乏竞争力。 2.2界面缩聚光气法 界面缩聚光气法是目前工业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工艺,其与溶液光气法的主要不同在于:双酚A首

综述非光气法制备碳酸二甲酯

非光气法制备碳酸二甲酯 一、研究背景 随着全世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产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碳酸二甲酯(DMC)作为非毒性、“绿色”新型化工原料,已在国内外引起重视。DMC结构中含有甲基、甲氧基、羰基、甲氧基羰基,因而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酚、醇、胺、肼、酯类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许多具有特殊性质的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作为甲基化剂与羰基化剂替代剧毒、致癌的硫酸二甲酯及光气。除了用于生产聚碳酸酯、异氰酸酯、合成新型润滑油等, DMC还是良好的溶剂及清洗剂,在涂料、医药、电池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此外,DMC作为汽油添加剂,可提高辛烷值,增加氧含量,提高燃烧效率,降低尾气污染。因而, DMC的开发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DMC的非光气合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包括甲醇氧化羰基化、酯交换、直接合成等路线,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合成DMC的催化剂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进一步开发高效DMC催化剂提供借鉴。 1、酯交换法 酯交换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一种易得的酯合成较难制备的酯,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方法。在CO2和甲醇反应体系中,引入环氧烷(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为耦合物,以碱金属氢氧化物、醇盐或碳酸盐为催化剂,通过环加成和酯交换两步反应合成DMC。以环氧乙烷为例,反应式如下: 由反应式可看出,酯交换法可联产乙二醇或丙二醇,这也是提高该方法效益的主要方面。酯交换法中所用原料均已实现工业化生产,价格较低,且整个反应过程无毒,反应条件温和,工艺流程简单,对设备没有腐蚀性,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生产方法。目前所报道的酯交换反应所用的催化剂主要包括均相催化剂和非均相催化剂两类。碳酸乙(丙)烯酯和甲醇之间的酯交换反应最早采用的催化剂主要为均相催化剂,包括有机金属化合物和可溶性酸碱催化剂。例如德国Bayer 公司和美国Dow 化学公司开发无机碱为催化剂,如碱金属烷氧化物、碳酸盐、氢氧化物等;美国Texaco 公司开发有机碱为催化剂,如叔胺等。然而,由于均相催化剂存在与产物分离困难的缺点,因此目前对于酯交换反应,非均相催化剂的利用成为研究的焦点。文献报道的非均相催化剂主要有碱土金属硅酸盐、离子交换树脂及分子筛等。酯交换法具有产率高、反应条件温和、工艺流程简单、对设备无腐蚀等优点,但酯交换法的突出弱点在于其两步反应,且反应可逆,从而造成分离过程复杂,反应物循环量大,操作费用高,生产成本较高。 2、甲醇氧化羰基化法 1966 年Fenton 发现采用一氧化碳和醇在气相催化氧化偶联的条件下可制得碳酸酯和草酸酯,此后这方面的研究日渐活跃,成为DMC 研究开发的主要方向。甲醇氧化羰基化法是以甲醇、CO、O2为原料合成DMC,其反应式如下: 氧化羰基化法是最早出现的非光气法,该方法原料易得,毒性较小,副产物为无害的水,且原子经济性高,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甲醇氧化羰基合成工艺根据反应条件的不同,分为液相法和气相法两种生产工艺,工艺的关键之处在于催化剂的选用和产品的分离。所用催化剂以VII、IB、IIB族金属化合物为主,分为铜系、钯系、硒系及复合体系。另外,许多研究者通过加入助剂,如吡啶、聚乙烯吡啶、碱金属溴化物、碱土金属溴化

聚碳酸酯工艺设计

聚碳酸酯工艺设计 摘要 聚碳酸酯是由双酚A钠盐与光气进行反应,产物简聚体进行缩聚反应获得。本设计聚碳酸酯厂工艺设计,主要进行了工艺计算、设备选型,并绘制了全厂平面布置图、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车间的立面图和平面图。关键词:聚碳酸酯,双酚A,工艺一、课题背景聚碳酸酯(简称PC)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根据酯基的结构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脂肪族-芳香族等多种类型。其中由于脂肪族和脂肪族-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机械性能较低,从而限制了其在工程塑料方面的应用。目前仅有芳香族聚碳酸酯获的了工业化生产。聚碳酸酯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通用工程塑料,自问世以来迅速在发达国家形成产业化生产,且技术持续发展,装置规模不断扩大。由于聚碳酸酯光学透明性好、抗冲击强度高,并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耐蠕变性、抗寒性、电绝缘性和阻燃性等特点,使之在透明建筑板材、电子电器、光盘媒介、汽车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聚碳酸酯的应用开发是向高复合、高功能、专用化、系列化方向发展,目前已推出了光盘、汽车、办公设备、箱体、包装、医药、照明、薄膜等多种产品各自专用的品级牌号。我国在聚碳酸酯研发上虽起步较早,先后有不少企业进行研发生产,但由于工艺技术落后、生产装置规模较小、产能低、产品质量差,目前仅剩一家企业维持生产,国内市场所需的聚碳酸酯不得不大量依赖进口。因此,大力加强聚碳酸酯研发,加速实现其规模产业化,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需求。我国聚碳酸酯长期依赖国外进口,2000年进口量为23万吨,到2008年增至101.7万吨,增长了近4倍,2008年国内聚碳酸酯的表观消费量接近80万吨,未来几年将保持10-15%的增长率。中国聚碳酸酯的产能仅为26万吨,而且绝大部分为合资或独资企业,对外依存度非常高。对我国聚碳酸酯生产企业来讲,加快技术进步已刻不容缓。 二、聚碳酸酯产业的现状由于世界金融市场处于混乱状态,2009年亚洲双酚A(BPA)市场,将继续面临困难时期的挑战,除非经济走势上行,来自下游环氧树脂和聚碳酸酯(PC)工业的需求才会稍有提升。一家亚洲贸易商于表示,要使双酚A(BPA)市场上扬,至少在今后6个月以后。随着双酚A(BPA)现货的急剧下滑,该工业处于不景气状态。截至2008年12月,双酚A(BPA)价格与当年7月相比、下降了近40%。由于全球金融市场恶化和经济衰退带来的影响,来自聚碳酸酯(PC)和环氧树脂工业需求的疲软,而导致双酚A(BPA)市场的不振,将可能会持续到年底。虽然新的环氧树脂和聚碳酸酯(PC),生产装置已于2008年投运,但经济的下行趋势和竞争 3 的加剧,已大大挤压了一些公司的边际利润,迫使一些生产商降低开工率或延长装置停工期。双酚A(BPA)发展在2008年也受到一些负面的影响,来自与双酚A(BPA)接触的健康危害的争论,已促使一些国家如加拿大在食品容器应用中禁用这种化学品。鉴于终端用户减少购买量,亚洲地区一些双酚A(BPA)生产商纷纷降低开工率,以减少这种高成本材料不断增多的库存。中国大多数环氧树脂装置,目前开工率都在50~60%。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三井化学公司合资的,10万吨/年双酚A(BPA)装置于2008年12月投产后,又使该地区新增了供应量,预计双酚A(BPA)价格一度会下跌至底线。另外贸易商和终端用户的调查指出,如果需求继续疲软,则对双酚A(BPA)价格的支撑会很小。2009年也会出现一些新的贸易动向,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FTA)将实施,按照新的法则,双酚A(BPA)从ASEAN出口将执行零关税。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有2家主要的双酚A(BPA)生产商:拜耳公司在泰国拥有16万吨/年装置,三井化学公司在新加坡拥有23万吨/年装置。 三、聚碳酸酯市场需求概况20世纪末,世界聚碳酸酯的产量约114万吨,聚碳酸酯按功能特性分为一系列品级,如通用级、透明级、医药食品级等。各品级又可进一步细分为更多的具体牌号。一些大的生产厂商可提供几十个品级、上百个牌号产品。聚碳酸酯的应用开发是向高复合、高功能、专业化、系列化方向发展。2004 年世界聚碳酸酯表观消费量278.2

非光气法聚碳酸酯生产工艺

非光气法聚碳酸酯生产工艺 路辛 编译 摘 要:2002年6月,旭化成公司成功开发出以二氧化碳(CO2)为原料的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生产工艺,并在合资企业旭美化成投入商业化运营。这种新工艺可以降低CO2排放量,而且过程中不产生毒性极大的光气,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还可以制造出高纯度、高性能的PC。本文根据旭化成公司福冈伸典博士的论文,简要介绍了该公司开发的PC工艺。 关键词:聚碳酸酯;光气;二氧化碳;工艺 PC树脂是具有耐热性、抗冲击性、尺寸稳定性、透明性等优良性质的工程树脂,用途广泛,常用于汽车、电器、光学显示仪器、移动电话等领域。1959年拜耳首次实现PC的工业化生产以来,世界只有6大公司拥有PC工业化生产技术,包括通用塑料(GE)、拜耳、陶氏化学、帝人、三菱工程塑料和出光石化。目前全球总产能约为270万t/ a,而且PC产量在工程塑料中最大。PC树脂中的碳酸酯结构由一氧化碳(CO)生成,全球总产能中的约248万t/a采用以CO和氯为原料的光气法生产。 2002年6月,世界第一套以CO2为原料的非光气法PC生产装置,在旭化成和奇美石化的合资企业旭美化成实现商业化运营。新工艺集旭化成多年PC研究的成果,不但克服了光气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缺点,而且可以生产高纯度、高性能的PC 树脂。另外,新工艺将原来需要向大气排放的CO2气体作为原料,每万吨PC约消耗1730吨CO2,因此减少了向大气排放CO2的数量。 由于在环境保护方面作出的贡献,新工艺获得2003年日本第2届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化学奖和第1届日本经济产业省大臣奖。由于在技术进步和发展化学工业方面所做的贡献,新工艺获得第35届日本化学工业协会综合技术奖。 1 光气法简介 光气法也称为表面聚合法,是以二氯甲烷和水的悬浊液作为聚合溶剂,双酚A(BPA)和钠盐与光气进行反应,生产PC的方法。光气法存在6大缺点: ?大量使用剧毒光气 ?大量使用低沸点(40℃)易挥发的二氯甲烷 ?需要处理含大量二氯甲烷等有机化合物的工艺废液 ?回收二氯甲烷的成本较高 ?光气、二氯甲烷和氯化钠(NaCl)等含氯化合物严重腐蚀装置 ?氯等杂质会残留在PC树脂中 光气法的上述缺点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增加装置成本,影响产品性能。 随着社会对环境与安全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业界对化学工业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进一步理解,近年来,各企业、研究机构不断投入人力、物力开展非光气法工艺的开发和研究。但由于单体合成和聚合等关键技术方面的问题,基本上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 2 旭化成非光气法PC工艺及特点 旭化成非光气法新工艺以CO2、环氧乙烷(EO)、BPA为原料,生产高纯度、高性能的PC 树脂,以及高纯度一乙二醇(M EG)两种产品。 在旭化成工艺中,以CO2中的CO作为PC中碳酸酯结构的来源,剩余的一个O成为M EG的一部分,成功地将原来要排放到大气的CO2转化为通用工程塑料产品,并且首次实现了工业化。旭化成工艺中,中间产品碳酸乙烯酯(EC)、二甲基碳 ? 7 ? 《国际化工信息》2004年第3期 行业述评

聚碳酸酯(PC)材料简介

聚碳酸酯材料简介 聚碳酸酯 3.1 简介聚碳酸酯是一种无味、无臭、无毒、透明的无定形热塑型材料,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简称PC。一般结构式可表示,由于R基团的不同,它可分为脂肪族类和芳香族类两种。但因制品性能、加工性能及经济因素等的制约,目前仅有双酚A型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投入工业化规模生产和应用。双酚A型聚碳酸酯是目前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聚碳酸酯,也是发展最快的工程塑料之一。双酚A型聚碳酸酯(Bisphenol A type Polycarbonate,简称PC)的结构式因其具有优良的冲击强度、耐蠕变性、耐热耐寒性、耐老化性、电绝缘性及透光性等,广泛应用于电气电子零部件、机械纺织工业零部件、建筑结构件、航空透明材料及零部件、泡沫结构材料等。随着汽车行业和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对PC的需求空前高涨,世界消费能力已达l100kt/a,其中国内PC消费也已达60kt/a。目前PC的生产厂主要分布在美国、西欧和日本,其中,GE塑料公司、Bayer公司和Dow化学公司的生产能力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80%以上。我国PC的研制开发工作始于1958年,由沈阳化工研究院首先开发成功;发展至今,所有工艺路线均以光气为起始原料,生产规模较小。PC作为一类综合性能优越的工程塑料,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加工流动性差,易于应力开裂、对缺口比较敏感以及耐磨性欠佳等。但随着PC的生产工艺和改性技术的进步,这些方面逐步得到了改进,因此PC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得以应用。3.2 聚碳酸酯的合成技术PC的早期工业化生产方法有酯交换法和溶液光气法两种,这两种工艺现在基本不再使用。目前在工业生产中采用的主要是接口光气法。由于光气毒性大,同时二氯甲烷和副产品氯化钠对环境污染严重,故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光气法工艺发展迅速,1993年第一套非光气法装置在日本投产。 3.2.1 接口光气法接口光气法工艺先由双酚A和50%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双酚A钠盐,送入光气化反应釜,以二氯甲烷为溶剂,通入光气,使其在接口上与双酚A钠盐反应生成低分子聚碳酸酯,然后缩聚为高分子聚碳酸酯。反应在常压下进行,一般采用三乙胺作催化剂。缩聚反应后分离的物料、离心母液、二氯甲烷及盐酸等均需回收利用。该法工艺成熟,产品质量较高。 3.2.2 溶液光气法溶液光气法工艺是将光气引入含双酚A和酸接受剂(加氢氧化钙、三乙胺及对叔丁基酚)的二氯甲烷溶剂中反应,然后将聚合物从溶液中分出。GE公司曾在其美国的第一套装置中使用此工艺。此工艺经济性较差,与接口光气法相比缺乏竞争力。 3.2.3 普通熔融酯交换法熔融酷交换法工艺是以苯酚为原料,经接口光气化反应制备碳酸二苯酯(DPC)碳酸二苯酯再在催化剂(如卤化锂、氢氧化锂、卤化铝锂及氢氧化硼等)、添加剂等存在下与双酸A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低聚物,进一步缩聚得到PC产品。酯交换法生产成本比接口光气法低,但该工艺存在的一些缺陷,阻碍了其工业化应用。如产品光学性能差、分子量范围有限、催化剂存在污染等。目前Bayer公司仍在对该工艺继续进行研究,试图用电解法从副产物氯化钠中回收氯,并将氯循环用于制光气。 3.2.4 非光气熔融法工艺由于光气法毒性大、污染严重,近年来不用光气法生产聚碳酸酯的新工艺已研究成功,并实现了工业化,这是聚碳酸酯工业生产的一大突破。与普通熔融酯交换法的不同之处是,非光气熔融法工艺不使用剧毒的光气生产碳酸二苯酯,而是用碳酸二甲酯(DMC)和苯酚进行酯交换反应生产碳酸二苯酯碳酸二苯酯再和双酸A缩聚得到聚碳酸酯。此工艺中的原料碳酸二甲酯的生产方法一般采用意大利埃尼公司的专利,以甲醇、一氧

聚碳酸酯的技术发展及国内外市场分析

聚碳酸酯的技术发展及国内外市场分析 摘要:介绍了聚碳酸酯(PC)技术进展现状,特别介绍了中国聚碳酸酯研发历程和研发现状,并对改性技术方向做了介绍。对世界聚碳酸酯市场进行了深度分析,对中国市场进行了展望,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聚碳酸酯技术进展 聚碳酸酯(PC)是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抗热性、抗震及加工性能好、有极好的形状和颜色稳定性的透明树脂。它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以掺混物和合金方式使用,在六大工程塑料中消费量仅次于聚酰胺(P A)。 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PC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近年来由于生产工艺和技术的提高,PC材料在性能完善和个性化设计方面取得了更快的进展,PC制品的应用已渗透到建筑、医学、服装、光盘片、汽车材料、建筑材料、包装材料、宽波透光的光学器械等行业之中,正在迅速改善和提升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关于PC新用途的研究报告也不断问世,如,原美国GE全球研究公司推出了一种新的基片技术,可用于柔性有机光发射二极管(OLED);英国塑料电子产品开发商Plastic Logic公司开发了25.4cm的柔性有机基体显示器材;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光伏发电是聚碳酸酯又一个增长中的应用领域;随着首支耐高压的PC针剂管的问世,PC的应用领域更加广阔了。PC可制成用于心脏搭桥手术的充氧器外壳,PC 还被用于做肾透析时的贮血池及过滤器外壳,其高透明度可以保证血液流通的快速检查,这使透析变得简单实用。 除此之外,游泳池底部的自照明系统、太阳能采集系统、高清晰大型电视屏幕、纺织品中可进行织物材料识别的芯片标记纤维等一些全新的领域都少不了PC材料的身影,PC制品正在为各行各业作出贡献,其应用潜力还将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1 技术进展 目前,国际上聚碳酸酯工业化生产技术主要有三种:光气化界面缩聚法(简称光气法)、酯交换熔融

聚碳酸酯的非光气合成法

第27卷第8期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Vol.27,No.8 2011年8月 POLYMER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ug 2011 聚碳酸酯的非光气合成法 荀红娣,王小梅,周宏勇,王家喜 (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130) 摘要:以双酚A(BPA ),碳酸二丁酯(DBC)为原料,制备出双酚A 单丁基碳酸酯(I )和双酚A 二丁基碳酸酯(II),用核磁共振波谱表征其结构。通过I 、II 的熔融自缩聚及I I 与BPA 酯交换反应合成了双酚A 型聚碳酸酯(PC),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和热失重法(T GA)对PC 的分子量和热力学性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I I 自缩聚更易得到高分子量的PC,II 在230 自聚6h 后产物的 M w 可达3 1 104,其主链降解温度(50%)已达475 ,开拓了一种非光气合成聚碳酸酯PC 的途径。 关键词:双酚A;碳酸二丁酯;双酚A 聚碳酸酯;非光气法;环境友好过程 中图分类号:T Q 3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7555(2011)08 0013 04 收稿日期:2010 07 14 通讯联系人:王家喜,主要从事绿色催化及功能高分子研究,E mai ll:jw ang252004@https://www.doczj.com/doc/537677846.html, 双酚A 型聚碳酸酯(PC)是一种无定型、高抗击、具有良好透明性能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工业上通常采用双酚A(BPA)和光气缩合聚合反应制备PC,由于这一过程存在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发展一种环境友好的聚碳酸酯合成方法,成为绿色化学的需要[1,2]。Desi moned [3] 等以BPA 和碳酸二苯酯(DPC)为原料制得PC 缩聚物,Su 等报道了碳酸二甲酯(DM C)和BPA 反应制备聚碳酸酯[4]。由于DPC 大多采用光气与苯酚反应制备,BPA 与DM C 反应活性较低,提高反应温度后很难保持合适的原料配比,制备的PC 分子量较低[5]。考虑到丁醇沸点相对较低及碳酸二丁酯沸点较高,有利于提高BPA 与碳酸酯的反应温度进而提高反应的转化率,本文以高沸点的碳酸二丁酯(DBC)代替DMC 和BPA 反应制备PC,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形成高分子量的PC 的影响。1 实验部分 1.1 原料和试剂 双酚A:化学纯;碳酸二甲酯:分析纯;正丁醇: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碳酸钾:分析纯,天津大学科威公司;二丁基氧化锡:分析纯;单丁基氧化锡: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研究所。 1.2 仪器 GC:山东鲁南瑞虹化工仪器有限公司SP 6800A 型气相色谱仪,SE 30毛细管柱,内径0 25mm,长30m,数据处理采用N2000色谱数据工作站,浙江大学智能信息工程研究所;NM R:瑞士布鲁克公司A VANCE400型核磁共振谱仪;T GA:美国TA 公司SDT 2960热重分析仪,升温速率10 /min,氮气流速为40mL/min,20 ~600 温度范围内记录样品的失重曲线;FT IR:德国BRUCK 公司Vector 22型红外光谱仪;GPC:美国SSI H PLC 公司CS4000;GPC 柱为Agilent PLg el 10 m MZXED B,流动相为THF,温度为30 ,UV 监测器波长259nm 。1.3 DBC 的合成 按文献[6]方法制备DBC 。1H NMR (CDCl 3,400MH z, ):4 16(t,4H ,-OCOOCH 2),1 66(m,4H , -OCOOCH 2CH 2), 1 42 (m, 4H, -OCOOCH 2CH 2CH 2),0 94(t,6H,-CH 2CH 3)。1.4 双酚A 单丁基碳酸酯I 的合成 常压下,将BPA (11 4g,0 05mol),DBC (43 5g,0 25mol),催化剂二丁基氧化锡(0 55g)和三苯基膦(0 55g)置入到三口瓶中,油浴加热190 反应,用GC 跟踪馏分中丁醇的量来计算双酚A 与DBC 酯交换反应的反应程度。当馏分中的丁醇与双酚A 物质的量相等时(10h 后),降低温度,将过量的DBC 蒸出,得到淡黄色粘稠物(16 3g,91%)。1H

聚碳酸酯的合成工艺对比及进展分析

聚碳酸酯的合成工艺对比及进展分析 聚碳酸酯(PC)是一种无味、无毒、透明的无定形热塑性材料,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链一类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 聚碳酸酯可分为脂肪族、脂环族、芳香族等几大类田。但因制品、加工性能及经济等因素的制约,目前仅有双酚A型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投入工业化规模生产和应用。自从1958年聚碳酸酯商业化生产以来,其种类和用途两方面的研发均获得了巨大进展,因此其作为一种主要的热塑性工程塑料而广泛进入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双酚A型聚碳酸酯是目前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聚碳酸酯,也是发展最快的工程塑料之一。本文所述聚碳酸酯即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能力,耐蠕变,尺寸稳定性好,耐热、吸水率低、无毒、介电性能优良,被广泛用于电子电气、电动工具、交通运输、汽车、机械、仪表、建筑、信息存储、光学材料、医疗器械、体育用品、民用制品、保安、航空航天及国防军工等领域,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产品,也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预测我国聚碳酸酯市场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0.2%,至2010年工程塑料需求量将接近400万t。聚碳酸酯产量年增长可能达到9%,销售量年增长将达10%。 在聚碳酸酯的合成工艺发展历程中,出现的合成方法颇多,如低温溶液缩聚法、高温溶液缩聚法、吡啶法和部分吡啶法等等,至今仍不断有新的合成方法报道,但已工业化、形成大规模生产的工艺路线并不多,这些方法或者不成熟,或者因成本较高而制约了实际应用m。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生产厂家普遍采用界面缩聚法或熔融酯交换法,其中80%的生产厂家采用界面缩聚法。 聚碳酸酯工业化生产工艺按照是否使用光气作原料可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使用光气的生产工艺。第二类是完全不使用光气的生产工艺。 1光气法 1.1溶液光气法 以光气和双酚A为原料,在碱性水溶液和二氯甲烷(或二氯乙烷)溶剂中进行界面缩聚,得到的聚碳酸酯胶液经洗涤、沉淀、干燥、挤出造粒等工序制得聚碳酸酯产品。此工艺经济性较差,且存在环保问题,缺乏竞争力,已完全淘汰。1.2界面缩聚法 1.2.1二步界面缩聚法 界面缩聚法合成聚碳酸酯化学原理:参与界面缩聚反应的两种单体是双酚A 钠盐和光气,其化学反应式如上所示。按传统的方法,在实施上述反应时,一般分为两步,即光气化阶段和缩聚阶段,这便是通常所说的“二步界面缩聚法”。 1.2.2一步界面缩聚法 近年来,“二步界面缩聚法”正在向“一步界面缩聚法”发展。 在一步界面缩聚法反应过程中,在反应一开始就加入催化剂,由于催化剂显著地加速氯甲酸酯基团与酚盐酯化的反应速度,故当双酚A钠盐光气化的同时,就伴随着缩聚反应的进行,而且几乎在光气化反应结束的同时,缩聚反应也随之结束。 “一步法”光气界面聚合生产聚碳酸酯,反应速度快,双酚A、光气等原料消耗大大降低。工艺成熟、生产稳定、易于操控,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成熟的合成聚碳酸酯方法之一。 1.3酯交换法

聚碳酸酯文献综述论文

I 聚碳酸酯工艺设计 摘要 聚碳酸酯是由双酚A钠盐与光气进行反应,产物简聚体进行缩聚反应获得。本设计聚碳酸酯厂工艺设计,主要进行了工艺计算、设备选型,并绘制了全厂平面布置图、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车间的立面图和平面图。 关键词:聚碳酸酯,双酚A,工艺,图 Polycarbonate Process of The Technological Design ABSTRACT Polycarbonate is deserved by the Bisphenol-A of Sodium salt and phosgene. This indication is to design for a chemical factory, It include the main equipment computation and the shaping in the technical process of Polycarbonate CHP, entire factory floor-plan, synthetic CHP total flow chart, workshops elevation and horizontal plan. KEY WORDS:Polycarbonate,Bisphenol-A ,Technology ,Chart

一、课题背景 聚碳酸酯(简称PC)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根据酯基的结构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脂肪族-芳香族等多种类型。其中由于脂肪族和脂肪族-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机械性能较低,从而限制了其在工程塑料方面的应用。目前仅有芳香族聚碳酸酯获的了工业化生产。聚碳酸酯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通用工程塑料,自问世以来迅速在发达国家形成产业化生产,且技术持续发展,装置规模不断扩大。由于聚碳酸酯光学透明性好、抗冲击强度高,并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耐蠕变性、抗寒性、电绝缘性和阻燃性等特点,使之在透明建筑板材、电子电器、光盘媒介、汽车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聚碳酸酯的应用开发是向高复合、高功能、专用化、系列化方向发展,目前已推出了光盘、汽车、办公设备、箱体、包装、医药、照明、薄膜等多种产品各自专用的品级牌号。我国在聚碳酸酯研发上虽起步较早,先后有不少企业进行研发生产,但由于工艺技术落后、生产装置规模较小、产能低、产品质量差,目前仅剩一家企业维持生产,国内市场所需的聚碳酸酯不得不大量依赖进口。因此,大力加强聚碳酸酯研发,加速实现其规模产业化,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需求。我国聚碳酸酯长期依赖国外进口,2000年进口量为23万吨,到2008年增至101.7万吨,增长了近4倍,2008年国内聚碳酸酯的表观消费量接近80万吨,未来几年将保持10-15%的增长率。中国聚碳酸酯的产能仅为26万吨,而且绝大部分为合资或独资企业,对外依存度非常高。对我国聚碳酸酯生产企业来讲,加快技术进步已刻不容缓。 二、聚碳酸酯产业的现状 由于世界金融市场处于混乱状态,2009年亚洲双酚A(BPA)市场,将继续面临困难时期的挑战,除非经济走势上行,来自下游环氧树脂和聚碳酸酯(PC)工业的需求才会稍有提升。一家亚洲贸易商于表示,要使双酚A(BPA)市场上扬,至少在今后6个月以后。随着双酚A(BPA)现货的急剧下滑,该工业处于不景气状态。截至2008年12月,双酚A(BPA)价格与当年7月相比、下降了近40%。由于全球金融市场恶化和经济衰退带来的影响,来自聚碳酸酯(PC)和环氧树脂工业需求的疲软,而导致双酚A(BPA)市场的不振,将可能会持续到年底。虽然新的环氧树脂和聚碳酸酯(PC),生产装置已于2008年投运,但经济的下行趋势和竞争

聚碳酸酯技术经济分析及投资建议

聚碳酸酯技术经济分析及投资建议 摘要:聚碳酸酯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产能没有过剩的产品。聚碳酸酯的生产工艺主要有光气法和非光气法。 对聚碳酸酯产业链各环节生产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投资成本测算。结合石油化工产业布局,提出环氧丙烷、 二氧化碳合成碳酸二甲酯、碳酸二苯酯制备聚碳酸酯的路线推荐。 关键词:聚碳酸酯,经济分析,投资建议 1前言 聚碳酸酯(PC)是六大通用工程塑料中惟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耐蠕变性能,较高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刚性,并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耐寒性,很高的电绝缘性、阻燃性以及抗紫外线和耐老化性能。此外,聚碳酸酯密度低,容易加工成型。可与其他树脂共混形成共混物或合金,进而改善其抗溶剂性和耐磨性较差的缺点,使之性能更加完善,能够适应多种特性应用领域对成本和性能的要求。聚碳酸酯广泛应用于汽车部件、电子电气、数据载体、建筑材料、机械零件、纺织、办公自动化设备、包装业、运动器械、医疗保健、航空航天、电子计算机、光盘和家庭用品等领域。 聚碳酸酯的生产工艺主要有 2 种,即界面缩聚工艺( 光气法) 和熔融缩聚工艺( 非光气法) 。界面缩聚光气法是目前工业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工艺,约有 90%的 PC生产采用该工艺,技术成熟。出于环境的考虑,非光气路线一直在被研究开发。工业化的非光气路线是碳酸二苯酯(DPC) 与双酚A(BPA)进行酯交换,这些工艺路线通常被称为熔融法或者酯交换法。少数生产商已将非光气法生产技术推向了工业化,一些使用非光气法的新装置一直在建设中。 苯是聚碳酸酯最基本的原料之一。目前,苯—异丙苯—苯酚—双酚A—聚碳酸酯产业链发展很快,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是拉动纯苯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 2苯酚的生产技术 苯酚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异丙苯法、甲苯—苯甲酸法、苯直接氧化法、苯磺化法。异丙苯法在苯酚生产中占居主导地位,是较成熟的工艺,全球近 97%的苯酚是通过异丙苯法生产的。 异丙苯法生产苯酚,首先苯和丙烯反应得到异丙苯;异丙苯经氧气或空气氧化,生成过氧化氢异丙苯(CHP ) ;CHP分解生成苯酚和丙酮。 以固体磷酸法和AlC13法均为代表的异丙苯传统生产工艺不同程度存在难以彻底解决的设备腐蚀和污染等问题。因此从60年代开始,逐步转向开发无腐蚀、无污染的新型沸石分子筛为催化剂的异丙苯生产新工艺。 新工艺包括UOP工艺(Y型分子筛)、Dow/KBR工艺、Mobil/Badger工艺(MCM-22分子筛)、Enichem工艺(P分子筛)、CDTech工艺。 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在催化烷基化和烷基转移反应中表现出巨大优势,具有高效清洁、转化率高、热稳定性高、易再生、抗积碳能力强等优点,在近几年的异丙苯新装置和扩能项目中得到广泛的工业应用。 2.1 UOP技术 UOP公司Q-MaxTM烷基化工艺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催化剂分4层装填,苯从反应器入口加入,丙烯分别由4段催化剂床层间进料,反应在多层绝热床中以液相进行,产生的热量通过产物移走。催化剂MgAPS0-31具有特殊的三维十二元环孔结构,再生性能良好,使用周期高达18个月,寿命超过5年,可同时用于催化烷基化和转烷基反应。UOP随后推出了更具竞争 力的催化剂QZ-2000,允许低循环苯,异丙苯纯度高达99.96%~99.97%,收率接近99.7%。 UOP在异丙苯氧化分解技术也有独到之处,在氧化单元上采用了典型的低压氧化、双反应器的流程,有利于提高装置的生产能力和降低运行成本;提浓单元采用预闪蒸罐和膜式蒸发器,有效地防止CHP的分解;使用高效活性炭吸附回收异丙苯技术,减少了原料单耗;使用

聚碳酸酯的合成与制备

聚碳酸酯的合成与制备 摘要:主要介绍了聚碳酸酯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几种工艺合成路线和新的合成方法,并在其发展趋势中总结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相应的展望 关键词:聚碳酸酯;合成;光气法;酯交换法;开环聚合法;固相缩聚法 1 引言 聚碳酸酯(PC)是一种无味、无毒、透明的无定形热塑性材料,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链一类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可分为脂肪族、脂环族、芳香族等几大类, 目前仅有双酚A型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投入工业化规模生产和应用。 聚碳酸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能力,耐蠕变,尺寸稳定性好,耐热、吸水率低、无毒、介电性能优良,被广泛用于电子电气、电动工具、交通运输、汽车、机械、仪表、建筑、信息存储、光学材料、医疗器械、体育用品、民用制品、保安、航空航天及国防军工等领域,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产品,也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 2 聚碳酸酯的合成与制备 在聚碳酸酯的合成工艺发展历程中,出现的合成方法颇多,如低温溶液缩聚法、高温溶液缩聚法、吡啶法和部分吡啶法等等,至今仍不断有新的合成方法报道,但已工业化、形成大规模生产的工艺路线并不多,这些方法或者不成熟,或者因成本较高而制约了实际应用m。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生产厂家普遍采用界面缩聚法或熔融酯交换法,其中80%的生产厂家采用界面缩聚法[1]。 聚碳酸酯工业化生产工艺按照是否使用光气作原料可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使用光气的生产工艺。第二类是完全不使用光气的生产工艺。 2.1 光气法 2.1.1 溶液光气法[2] 以光气和双酚A为原料,在碱性水溶液和二氯甲烷(或二氯乙烷)溶剂中进行界面缩聚,得到的聚碳酸酯胶液经洗涤、沉淀、干燥、挤出造粒等工序制得聚碳酸酯产品。此工艺经济性较差,且存在环保问题,缺乏竞争力,已完全淘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