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二章 法律的作用

第十二章 法律的作用

第十二章   法律的作用
第十二章   法律的作用

第十二章法律的作用

一、法律的作用的概念

二、法律发生作用的对象

三、法律的规范作用

四、法律的社会作用

五、法律作用的限度

法律当然是有“作用”的,道理很简单:假如法律没有什么“作用”,世界各国的历史上就不会存在“法律”这种特殊社会现象;假如法律没有什么“作用”,世界各国的现实中也同样就不会有“法律”这种特殊社会现象存身的余地。因此,研讨法律的作用,似乎是一个多此一举的本不成其为问题的“假”问题。

然而,事情往往并不如此简单。试想:就是这么简单的问题,在法律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中却使思想家们的见解和主张尖锐对立,一些人认为法律毫无用处,另有一些人却认为法律的“作用”极大、甚至无所不能;古今中外各国历史上和现实中在法律的理论和法律的实践中存在的种种分歧和争论,往往都是因为人们对法律的“作用”的不同看法而产生的,这些分歧和争论也只有在人们澄清了法律的“作用”之时才有可能得到共识;再进一步想一想,我们对于法律的整个理论探讨——对于法律的本体论问题、法律的价值论问题、法律的方法论问题、法律与其它社会现象的关系问题、法学的基本范畴问题等等的探讨,实质上也都不过是基于对法律的“作用”的认识以及为了对这种“作用”加以准确地揭示!

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法律的“作用”的确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法律实践价值的法理学主题。

一、法律的作用的概念

所谓法律的作用,指的是法律通过对于其效力所及的法域范围的社会主体及其行为的直接影响,而最终对于整个社会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秩序所实际产生或者应当产生的影响。从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的结合的角度来理解,法律的作用所表达的基本内涵包括:

第一,法律的作用是法律通过对一定社会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实际调整而对社会中的社会主体和整个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从法律的价值诉求和社会的存在旨趣来看,这种影响始终都是积极的。所谓法律的“消极”作用,只具有形式比较的意义,并不具有价值评价意味。只有在法律存在“瑕疵”或者直接就是“恶法”时,法律的作用才体现为对于社会的真正的消极作用。

第二,从表面的和形式的直观意义来看,法律的作用一方面体现的是社会中占据优势的支配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对于社会生活的全面影响,另一方面体现的是国家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及其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三,从更深层内涵来看,由于法律本身就是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即一定的生产方式的产物和表现,因此,法律的作用实质上体现了社会生产方式自身对于社会发展的现实影响。

所以,法律的作用并不仅仅只是某一个具体的法律规范、某一个具体的法律制度(比如合同法律制度、物权法律制度等等)对于具体的社会主体及其行为、对于整个社会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秩序的影响,而是包含了这些影响在内的一个社会的整体的法律制度对社会生活和社会秩序的影响。而且,法律的作用中的一个

一个具体的方面,虽然直接地可能只是某一个具体的法律规范或者法律制度对具体的主体及其行为、进而对整个社会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秩序所发生的影响,但它们同时也是、当然也不能不是以该社会的整体法律制度对社会发生影响为前提的。

二、法律发生作用的对象

直观地看,法律发生作用的对象就是法律上的人或者社会主体,因为很简单,在任何时候,法律上的人就是法律责任的承担者。但我们并不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谈论法律发生作用的对象的,这里所指的法律发生作用的对象,表征的是法律究竟是通过对于何种社会因素的直接影响而发挥作用的。所以,我们这里所说的法律发生作用的对象,实际上也就是法律的调整对象。

一直以来,我国法理学界的基本共识就是,法律以社会关系为自己的调整对象,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法律发生作用的对象就是社会关系。这当然不错。但是这种说法过于笼统、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仍然没有把法律发生作用的对象的特殊性揭示出来。至少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关系都是法律的调整对象或者法律发生作用的对象,比如朋友之间的友谊关系、恋人之间的爱情关系就不是法律的调整对象或者法律发生作用的对象。

我们认为,可以从如下角度来进一步加深对于法律的调整对象即法律发生作用的对象的认识。

(一)法律发生作用的对象的直接的浅层内涵:社会主体的行为。

我们同意社会关系乃是法律的调整对象,也是法律发生作用的对象。但社会关系的实质不过是社会中主体与主体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行为或者行为互动,没有这种双向的行为,很难设想还有什么所谓的社会关系存在。因为,从根本上说,所有的社会关系,既是在人们的活动和行为过程中孕育产生的,又表现为这些活动和行为。也正是因为人的行为的基础作用、中介作用和表现作用,社会关系才充满生机与活力。这足以说明,法律对于社会关系的调整是通过对人们之间的行为的影响而实现的。法律发生作用的对象的最直接的内涵在于社会主体的行为。

(二)法律发生作用的对象的间接的深层内涵:重大的社会利益关系。

实际上,法律的的确确不是将全部社会关系纳入自己的调整范围、对其发生作用,而是只将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利益关系的一部分(也不是全部社会利益关系),即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直接影响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维护的那一部分社会利益关系,作为自己的调整对象、作为自己发生作用的对象。这部分重大的社会利益关系之所以重大,关键在于它们对于个体的人、群体的人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意义重大。这部分重大的社会利益关系又可以具体化为如下几方面:第一,社会生活的公共领域中以政治性公共权力为核心的公共权力关系,包括公共权力的界分与限定、公共权力架构、公共权力运作及其责任等。

第二,社会生活的公共领域中非权力属性的社会利益关系,以及社会生活的私人领域中的普遍的社会利益关系和特殊的社会利益关系。

第三,社会生活中与上述公共领域之公共权力关系、非权力属性的社会利益关系、私人领域之普遍的社会利益关系和特殊的社会利益关系直接相关的,社会主体的身份关系。

三、法律的规范作用

为了更为深入地认识和把握法律的作用,并在法律实践中充分发挥法律应有的作用,法理学一般都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法律的作用进行分类。这些分类大体上有法律的一般作用与具体作用、法律的整体作用与局部作用、法律的预期作用与实际作用、法律的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法律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法律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其中,当代西方最杰出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家之一、英国籍以色列人、英国牛津大学教授拉兹(Joseph Raz)博士对于法律的作用的研究是最为精深和系统的,他将法律的作用划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两大类别,并分别对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1]拉兹教授对法律的作用的这种区分及其研究对于我国法理学学者影响至深,我国现行法学理论对于法律的作用的认识和见解实际上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导源于拉兹教授的理论主张。

拉兹认为,每一种法律制度都是必然地既具有规范作用又具有社会作用,法律的规范作用只不过是达到法律的社会作用的目的的手段。法律的规范作用是由法律作为特殊的社会规范的规范属性所决定的,它具体表现为两种作用:第一,指引作用(又称指引行为)。法律发挥这种作用的唯一方式就是确定特定行为的法律后果。这类法律后果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人们一般不希望的后果(比如剥夺自由、财产等),以及一般说来不是人们不希望的后果(比如获得财产)。

当法律规定的是人们一般不希望的后果时,法律所提供的是确定的指引,这种确定的指引是由设定义务的规则来实现的;当法律规定的是一般说来不是人们不希望的后果时,法律所提供的是不确定的指引,这种不确定的指引是由授予权利的规则来实现的。

第二,评价作用(又称评价行为)。也就是说,法律的规范属性表明,作为一种人们的行为规范,它同时为人们提供了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的标准与尺度,人们可以依据法律这种规范判断一定的行为(作为或者不作为)在法律意义上是有效还是无效、是正确还是错误。法律的这种评价是一种综合性的权威性的评价,而且,就法律作为一种非人格化的规范而言,这种评价还是一种具有客观性的评价。

在法律的上述规范作用认识的基础上,我国法理学界普遍认为法律还具有另外四种规范作用。这就是:

第三,告知作用。法律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行为规范,其所表达的乃是国家以明示或者默示的方式传达出来的,关于人们应当如何行为的权威性意见和态度,它表明了国家对于人们的具体行为的赞成与认可、反对与禁止的鲜明立场,其态度展现对于人们而言就是一种确切无疑的信息告知。

第四,预测作用。依据法律规范,人们可以预先知晓或者估计到人们应当如何行为、人们的具体行为的法律意义及其法律后果,并以这种较为可靠的预知对自己的相应的行为作出合理的计划与安排。

第五,教育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为法律对于具体的社会主体的具体行为及其法律意义的权威认定和归结,对于该具体社会主体以及一般的非特指的全部社会主体将来的相应行为的积极影响。

第六,强制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对于具体的实施了违反法定义务或/

[1]本章关于拉兹教授对于法律的作用的见解主要依据张文显:《当代西方法学思潮》,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1—64页;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00—103页。

和约定义务的违法(犯罪)、违约行为的社会主体予以法律责任追究,甚至适用法律制裁措施,而强制性地回复或/和补偿已经受到损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法律的这种强制作用实际上也就是用法律这种特殊的社会符号,实现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法律矫正与社会纠偏。

四、法律的社会作用

拉兹认为,法律的社会作用指的是法律的预期的或者实际的社会效果。法律的社会作用可以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一)法律的直接社会作用

法律的直接社会作用是由法律的遵守和适用所保障实现的作用。这种直接的社会作用又由主要作用和次要作用构成。

1、法律的主要的直接社会作用

法律的主要的直接社会作用是外向性的社会作用,它对于一般的社会主体发生影响,而法律存在的理由和根据也就隐含在这种影响之中。法律的主要的直接社会作用包括:

第一,防止人们不希望出现的行为和保障人们所希望的行为;

第二,为私人的各种安排提供便利;

第三,为人们提供服务和重新分配财富;

第四,解决没有受到现行法律调整的社会纠纷。

2、法律的次要的直接社会作用

法律的次要的直接社会作用也就是维护法律制度的作用,以使法律制度的存在和适用成为可能。因此,法律的次要的直接社会作用与法律规则的适用有关,旨在保障法律规则的适应性和效力,使之顺利地和不中断地运行。法律的次要的直接社会作用主要是由立法活动来实现的。这种次要的直接社会作用包括:第一,确定制定和改变法律规则的程序,以此来管理法律自身的创制活动;

第二,管理适用法律规则的国家机关的活动,即,通过创设法院等法律适用的机关和创制管理这些机关的活动的规则,以此来管理法律自身的适用。

(二)法律的间接社会作用

法律的间接社会作用是由于人们了解和/或认同法律的存在的合理性,而通过并存在于人们的态度、感情、观点和行为方式之中的作用,它基本上是从法律的遵守和适用中间接地产生出来的。

我国法理学著作和教科书在论及法律的社会作用时,一般的思路是,把法律的社会作用划分为剥削阶级(或者私有制)社会法律的社会作用和社会主义社会(或者当代中国)法律的社会作用。剥削阶级(或者私有制)社会法律的社会作用体现为维护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两方面,社会主义社会(或者当代中国)法律的社会作用体现在:保障、引导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引导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引导和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进对外开放、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1]这种认识有其道理,但这样的区分也有不尽妥当之处,因为以社会的阶级性质区分其法律的社会作用,不可避免地就降低了法律的社会作用的理论与逻辑的统一性,使法律的社会作用失去了其理论意义的普遍性、概

[1]参见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3—207页;郑成良主编:《现代法理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8—162页;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56—357页。

括性和抽象性。

我们认为,在一般意义上,古今中外任何社会的法律,其社会作用都不能不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即执行社会公共事务和维护阶级统治。其中,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是法律最为基本和基础的社会作用,意在保障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使最低程度的社会秩序的存在与持续存在成为可能,从而维护社会自身的存在,这是法律的首要的社会作用。在此基础上,法律的社会作用才体现为维护阶级统治,也就是保障政治国家中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处于控制与支配的优势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意志,并以此为标准和尺度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进行全面调控。但在任何时候与任何社会,法律的执行公共事务和维护阶级统治的社会作用都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彼此并不能完全分开,它们是相互渗透、相互表现的,都同时体现在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侧面之中。在这种综合的意义上,包括当代中国在内的现代社会的法律的社会作用在主要方面体现为如下内容:第一,以财产权的平等确认和平等保护为核心,一方面为社会主体的合法财产的安全保有、流转和增值提供平等的基本的规范与制度架构积极地予以保护,另一方面为社会主体的合法财产的安全保有、流转和增值提供平等的障碍排除与纠纷解决的基本的规范与制度架构消极地予以保护,从而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促进经济的发展。

第二,以基本人权保障和公共权力的合理有效限制与制约为核心,通过为政治性公共权力的获得、保有、更替确立基本的法律原则,设置必要的合理规则与程序,同时确立公民平等地、充分地获取和利用社会的政治性公共资源与信息,建立和维护宪政架构下的民主政治体制并使之有效运作,促进政治发展。

第三,在以制度化的机制充分保障统治阶级的政治意识形态、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的主流地位,实行意识形态统治的同时,以思想独立、精神自由和社会责任为核心,通过制度化机制促进和排除相关障碍来平等地保护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念,促进思想文化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

第四,以平等的正义为核心标准和尺度,通过对社会弱势群体和弱势个体的制度化的补偿与救济,实现最基本和最起码的社会公平。

第五,以开放而宽容的心态平等地参与国际事务,尤其是通过广泛的法律交往与法律对话,寻求基本的最低限度的法律共识与社会共识,促进全球性社会问题的法律解决方案的获得并使之得到执行。

五、法律作用的限度

在现代社会,法律的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法律的作用在任何时候都是有限度的。原因在于:

第一,所有的法律,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的判例法还是大陆法系国家的成文法,作为历史与现实的人们的理性的创造物,都始终是有局限性的,它们只是、也只能是对人们本来就具有局限性的社会生活经验的并不完美的表达。这在根本上又缘于,在任何情况下,人的理性能力以及智识水平都是极其有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具有不可克服、根本无法完美弥补的局限性,这本身就是法律的特点与本性,所谓的法律漏洞的补充、法律局限性之克服,只不过是对法律的完善的一种极为相对和暂时的状态的描述。

第二,法律的规范性、抽象性、概括性特点要求具有较大程度的稳定性,这也不可避免地使法律在运作过程中,相对于纷繁复杂和变化万千的社会生活现象

来,逐渐变得保守和僵化,其对于变化着的社会生活现象的作用也就存在局限与不适应。

第三,在任何情况下,法律都不能对任何社会问题都发生作用,其作用的范围都始终是有限的,比如对于观念、思想、信仰问题法律就不能或者不应该发生作用。

第四,法律只是全部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而且,在所有规范性的调整方法中,法律往往也不是成本最低甚至可能还是比较昂贵的方法。而且,当法律对社会加以调控而不能与其它各种社会调整方法密切配合、形成良性互动时,法律的作用的局限性就体现得更为充分。

第五,在任何条件下,法律发挥作用都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条件,比如法律实施的主体条件、物质条件、社会文化氛围等等,一旦这些社会条件不具备或者发生某种变故,都会影响法律的作用的发挥。这一点在我国现阶段体现得极为明显。

【阅读与思考材料】

1、法治:“权力”“礼”让,“法律”先行

姚建宗

作为一个理论上的常识,我们这些信奉民主、法治与宪政并以之为业的人,时常挂在嘴边且到处向人宣讲的一句话就是:民主、法治、宪政是三位一体的东西,其共同的核心理念乃是法律的至上权威地位的确立和对公共权力的严格法律限制。由于“权力”先天就具有无限扩张的“侵略”性质,而以建立和维护一定的秩序为己任的“法律”却是自然地倾向于保守,所以,“权力”和“法律”天生就是一对冤家,彼此在明里暗里都较着劲,相互谁也不服谁。虽然民主、法治、宪政要求法律至上和权力受限,但假如“权力”真的与“法律”狭路迎面相逢,谁该“礼”让谁?谁该先行呢?这本来自明的答案在实践中可真就难说了。

据2001年3月9日《东亚经贸新闻》报道:2001年3月7日,澳大利亚某州的交通部长阿拉纳?迈克蒂尔南就自己驾车超速行驶一事向公众正式公开道歉,并承认这已是自己第二次被吊销驾驶执照。阿拉纳?迈克蒂尔南作为本州的交通部长,专门负责该州的路况安全和交通事务。最近,她驾驶着州政府新近给她专派的小轿车超速行驶被交通警察发现,警察当即吊销了部长的驾驶执照。迈克蒂尔南在公开道歉的同时还承认,这已是她自1994年以来第二次被吊销驾驶执照。几年前,她就因为酒后驾车而被吊销过驾照。

这恰是一个“权力”与“法律”狭路相逢的故事:作为交通部长,迈克蒂尔南女士无疑是有“权力”的,而且这“权力”也足以管住交通警察;而交通警察手中握着的只是作为“法律”的交通法规。当交通部长迈克蒂尔南超速驾车时,交通警察居然毫不犹豫地将其拦下并当即吊销了部长的驾驶执照,而并没有因为驾车者是交通部长而赶快给她打个立正,赶快检讨自己眼神不济没有看清是部长大人从而冒犯了部长,在诚惶诚恐地反复致歉的同时赶快恭请部长上路,等等,等等……这的确体现了“法律”的至上地位与权威,体现了“权力”对“法律”的尊重和“权力”对于“法律”对自己所给予的限制的无条件的服从:而当自己被交通警察拦住以后,作为交通部长的迈克蒂尔南女士不仅完全服从并接受了交通警察的处罚,而且不顾这一事件可能会给自己的声誉所造成的巨大的负面影响——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说法,迈克蒂尔南女士极有可能“失面子”(俗称“丢面子”、“丢人现眼”或者“丢人”)——她竟然为自己的违法行为而向公众作了公开道歉!这难道就是我们所苦苦寻觅的“法治”?——当“权力”与“法律”迎面狭路相逢的时候,是“权力”“礼”让,而“法律”先行?

不错,这的确就是法治的基本要求。然而,“权力”“礼”让、“法律”先行并非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通行。就拿我们自己身边每一天都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故”(作“过去”解)事来说,大致就恰好相反:我们的执法人员绝对不会依法处罚那些比自己行政级别高的违法人员尤其是自己的直接上级官员,我们的执法人员一般也很少真正严格依法处罚那些违法的同事;上级官员根本不会想到当然更不会真心服从下级执法人员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罚;我们的司法部门(当然包括其官员)未曾有过不随时要听从比自己级别高的或者与自己同样级别的党组织及其领导人的指示来处理某个具体案件的时候;我们的司法部门(当然包括其官员)也未曾有过不随时要听从比自己级别高的或者与自己同样

级别的政府及其首脑的指示来处理某个具体案件的时候;而我们的各级党组织及其领导人、我们的各级政府及其首脑也从未怀疑过自己对司法部门及其官员的具体司法活动的指示、要求、意见的正当性,相反,倒觉得怀疑自己的这类指示、要求、意见的正当性本身的正当性值得怀疑;我们的司法部门及其官员也在事实上(不管其内心意愿如何)一致认可、接受比自己级别高或者与自己的级别相同的党政部门及其领导人对其具体司法活动的指示、要求与意见;更耐人寻味的是,我们的民众在其日常生活中始终都是把党和政府及其领导人作为解决自己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当然包括纯粹的法律问题)的唯一诉求对象与绝对权威,法律机构及其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几乎从未真正进入他们的“法”眼!……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总归一句话,从我们观察到的上述现象来看,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似乎通行的原则正好相反:恰是“法律”“礼”让“权力”,是“权力”先行!

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建设法治的一个重要理由,这当然也是为什么我们坚持认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将是一个极其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的主要原因。从“法律”“礼”让“权力”、“权力”先行,到“权力”“礼”让“法律”、“法律”先行,决不仅仅只是两个词语的简单调换,而是一个涉及从具体的社会规范、制度、体制到全体国民的思想、观念、意识和精神状态等因素在内的全方位的长期社会变革过程。

我们希望在这一过程中,全社会能够普遍地确立起这样一个比较稳定的观念共识:当“权力”与“法律”狭路迎面相逢的时候,“权力”真诚而谦恭地对“法律”“礼”让,并真诚地说:“您请。”

(2001年9月1日)

2、法律的“声音”和“影子”

姚建宗

“法治”者,“rule of law”,即“法律的统治”也。虽然这“法律的统治”的前提和基础乃是广泛的社会“自治”,但法治社会的关键性标志之一乃是社会主要根由符合正义原则的法律即良法来治理,却是一个不争的共识。既如此,在一个法治社会或者正在努力试图成为法治社会的社会,经常听到“法律”的“声音”,时时看到“法律”的“影子”,应当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而极其不正常的恰恰反倒是,在应该听到“法律”的“声音”的地方,“法律”竟然寂然无声;在应该出现“法律”的“身影”的地方,“法律”却踪影全无。“法律”如此的“羞赦”与“腼腆”、如此的“谦卑”与“猥琐”,这实在是一个正在建设法治的社会的最大不幸和悲哀!

2000年3月27日《足球》报在头版头条独家详尽报道了深圳平安足球队6名队员在昆明与云南红塔足球队进行2000年全国足球甲A联赛一场比赛的前夜集体召妓女嫖娼,并且说有当时宾馆摄像机拍下的录像为证。报道称,此事由当时的平安足球队主教练巴西人塔瓦雷斯首先向媒体披露。报道一刊出,深圳平安足球俱乐部反应强烈,措词强硬地指责《足球》报凭空污人清白,侵犯了俱乐部的名誉权,剑拔弩张地要与《足球》报打官司;而全国各地各级大小媒体也争相评论报道此事,全国球迷也议论纷纷。很明显,这在中国的任何地方都不失为一件非常严重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治安事件。可令人奇怪的是,作为事件发生地的昆明的警方竟然自始至终保持着沉默,我们没有听到任何来自昆明警方代表“法律”的“声音”,也没有见到“法律”的任何“影子”。法律以如此令人尴尬的“失语”和“失踪”的方式擅离了自己的“职守”!这不能不是中国法治的悲哀与不幸。

令人略感欣慰并因而可以对我国的法治建设抱有信心的是,法律既不是一直“沉默无语”也不是始终隐藏自己的“行踪”了,它也在逐渐变得自然、大方、威严和自信。2001年,著名歌星毛宁在北京遇刺,一时间也引起了极为广泛的社会关注。事件发生后,毛宁签约工作的公司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就毛宁遇刺的“经过”向媒体进行了“说明”。几天后,北京市公安局也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依据公安机关的调查逐一反驳了毛宁签约公司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对毛宁遇刺“经过”的惊险“故事”般的“说明”,北京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的说明完全依据作为国家专门负责社会公共安全保障的国家机构的公安机关的实地调查,可信度与说服力自然比毛宁签约公司新闻发言人的“说明”要高得多,从而对有关此事的各种传言与“故事”版本进行了最权威的纠正与改正。在这里,我们极其欣喜地看到了“法律”的矫健“身影”,也听到了“法律”的宏亮的“声音”;而且,这“法律”的“声音”和“影子”出现的时机与场合又都恰到好处。

从法律的始终寂然无声和踪影全无到法律的适时“现身”和准确恰当的“发言”,这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形式改变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恰恰是一个观念与行动的实质性变革。这是一个可喜的标志,是一个意义不可低估的中国法治建设进步和发展的象征。

但是且慢,在像我们中国这样的社会,要真正使“法律”始终直起腰来走路,坚定地站着高声讲话,或者说,要真正使“法律”变得“自信”、变得“坚强”、

变得“有骨气”,最起码的,要使“法律”变得不要如现在这样的“羞赦”、“腼腆”、“谦卑”与“猥琐”,这也实在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甚至唾手可得的事情,这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培养与积累。比如,时下的中国足球界的“假球”与“黑哨”已经成为过街老鼠人人都在喊打,可恰在这个时候,“法律”不幸又变得那么“羞赦”、“腼腆”、“谦卑”与“猥琐”起来,它又令人失望地“隐藏”了自己的“身影”、并一如往常般地“闭了金口”而“沉默寡言”了。每到此时,我几乎都有一种对“法律”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而作为法治的信奉者和鼓吹者,我们唯一能做的可能就是,真诚地为每一次在恰当的场合、恰当的时机适时出现的“法律”的“声音”和“影子”而欢呼与喝彩。

(2002年1月1日)

法律语言特点和法律翻译

法律语言特点和法律翻译 我国的法律语言学研究已经开始。作为法律语言学主要研究内容之一的法律翻译,包括口译和笔译,在国内、国际社会生活中将起日益重要的作用。法律翻译工作除了对译员及相关的条件提出较高的要求外,还受制于法律语言本身的特点。因此,根据法律翻译的基本要求分析法律语言特点对法律翻译的影响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法律翻译中与法律语言相关的问题的解决无疑会提高翻译的质量。本文以法律语言学的研究为基础,论述法律语言特点和法律翻译的关系。 1 法律翻译的基本要求 1.1 法律翻译的本质 由于普通翻译的作用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由于法律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人们对法律翻译的重要性似乎不难形成一致的看法,但如果人们从法律翻译的本质进一步探究,就会意识到法律翻译是一种由译员为主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交际过程,是译员进行主动决策的过程,是译员在既定的框架内创新的主动思维过程;就会意识到法律翻译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译员将法律文本(或话语)转换成不同的语言,译员也不是被动的中介人。法律翻译这一涉及到作者(或讲话人)、读者(或听话人)、译员本人以及其他一系列因素,译员是其中最主动、最活跃的因素,是调节者。法律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解决问题(如帮助法官作出判决),因此法律翻译无疑是一种交际过程。在作者(或讲话人)和读者(或听话人)之间,除了语言的因素以外,还有复杂的法律行为的表现,有诸多未知、未定的方面需要译员临时作出决定。译员的决定直接影响到译文使用者(如法官)的决定,因此翻译本身是决策过程。法律翻译涉及到两种语言,也有可能涉及到两种法律体系、多种文化、不同的法律观念。在这些复杂的条件下,很难寻求完全的统一或对应,需要译员发挥创新能力,在允许的范围内能动地解决问题,因此法律翻译是译员创新的主动思维过程。在确定法律翻译本质的情况下去考察法律语言特点与法律翻译的关系,就会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1.2 基本原则 法律翻译除了遵守普通翻译的一些原则以外也应该遵守特定的原则,这是由于法律翻译的法律框架所决定的。法律的最重要准则是公正性,因此法律翻译也必须体现这一原则。法律翻译涉及到诸多因素,译员被赋予一定的决定权,因此法律翻译又要靠合适性原则制约。准确性是法律语言的生命,准确性也应是法律翻译的重要原则之一,因此,考虑法律翻译的基本原则时,至少应该考虑公正性、准确性和合适性三项原则。 公正性(impartiality)是法律专业人员要遵守的最为基本的原则。法律翻译是法律行业工作的一部分,因此公正性也应是法律翻译的最为基本的原则。就法庭翻译来看,译员是在讲话人双方之间传达信息,是双方共同的沟通渠道。表面看来,公正性似乎不成问题,但在很多情况下,译员被看成发言人的“语言和心理的避难所”,就是说发言人力求从译员获取支持,或者寻取解脱,译员也难受到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译员也有可能主动地扮演保护者

法理学试题A

学院201 —201 学年度第 学期 《 法理学》课程期末考试 A 卷 该试卷使用范围:年级专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最佳答案) 1、法与道德的关系是( ) A、 道德是法的一种形式 B.法与道德一致  C.法与道德无关 D.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一致 2、拿破仑主持的法典编纂中影响最大的是( ) A.刑法典 B.民法典 C.宪法典 D.商法典 3、当代中国法律体现了( ) A.统治阶级的意志 B.中国人的意志 C.全国人的意志 D.全国人民的意志 4、关于法的产生、消亡问题的正确看法是( ) A.法自古以来存在 B.法是与人类共始终 C.法将会永恒存在 D.法是随阶级和国家而产生,并随之而消亡 5、法的规范性是指( ) A. 法对人的行为的指导作用B法为人们提供了是非标准 C.法为人们提供了行为模式D法总结和概括了统治阶级的胜利成果6、狭义的法律是由什么机关制定的(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B.国务院 C.地方权力机关 D.国务院各部门 7、法律调整的对象有( ) A.行为关系 B.思想关系 C.意志关系 D.同学关系 8、对法学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 ) A. 社会调查的方法 B.历史考察的方法  C.语义分析的方法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9、中国古代将“律”字解释为“均布”,其含义是( ) A.准则 B.刑罚  C.公平 D.正义 10、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来源于( ) A.古希腊 B.古罗马  C.英国 D.美国 11、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属于法的构成中的( )

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班级:计113班 姓名:吕国厅 学号: 113113028 评分标准: 1.思想正确,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理念与法治理念。 (60分)得分: 2.有自己的新见解,新观点。(15分)得分: 3.语言通顺连贯,逻辑性强。(15分)得分: 4.理论联系实际,重点突出。(15分)得分: 总分:

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我们的理念中,法律是一个神圣的词语,是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利益的重要工具,是维护社会生活的利工具,是需要我们不断认识和运用的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效武器,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法律的出现,也规定了一定得范围,既保护了国家的权益,也维护了公民的共同利益。 我们在现实的行为是受到法律的约束的,法律限定了我们行为的范围。而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权利又是法律给与我们的,所以可以说没有法律我们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而法律的产生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又是基于我们逐渐发展的道德观念的,就是法律也是从我们千百年来养成的道德习惯中产生的,所以说法律是出自人们的,从这点来说法律与人们也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法律的出现解决了许多解决不了的纠纷,就像生活中的财产问题、婚姻问题、事故问题等等的没有制约的行为有了规定,使得法律以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人们,什么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违法者将要受到怎样的制裁等。法律所具有的明示作用是实现知法和守法的基本前提。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制约违法行为的产物。另外我还觉得法律的制定是通过人们生活中行为,因为制定法律的权力属于人们,执行法律的权力属于人们,从种种角度来说法律与生活都是紧密相连的。 法律的种类很多,从法是一种社会规范看,具有规范作用,规范作用是法作用于社会的特殊形式;从本质和目的看,法又具有社会作用,社会作用是法规制和调整社会关系的目的。这种对法的作用的划分使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相区别,突出了法律调整的特点;同时,又明确了各个时期法律目的的差异。法的规范作用可以分为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五种。法的这五种规范作用是法律必备的,任何社会的法律都具有。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在不同的法律制度中,由于法律的性质和价值的不同,法的规范作用的实现程度是会有所不同的。 法律的出现,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有了一种保障,一种感觉自己安全的、自己有权利作或不作的现实存在的东西。人们的行为可以认作为是生活的一种表现,对人行为,可看作为规范性指引,是通过一般的规则对同类的人或行为的指引。个别指引尽管是非常重要的,但就建立和维护稳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而言,规范性指引具有更大的意义。从立法技术上看,法律对人的行为的指引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确定的指引,即通过设置法律义务,要求人们作出或抑制一定行为,使社会成员明确自己必须从事或不得从事的行为界限。一种是不确定的指引,又称选择的指引,是指通过宣告法律权利,给人们一定的选择范围。法律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作用。这里。在现代社会,法律已经成为评价人的行为的基本标准。通过教育,让人们认识到法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五11《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习题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1.1法的本 质、 特点和作用课后知能检测新人教版选修5 一、选择题 1.从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观点来看,法的本质具体表现在() ①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②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 ③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④经济以外的其他社会因素对法的产生和发展也有一泄的影响 Ao ?@?Bo ①?④ Co ?@?D。?@@ 【解析】①是对法的产生的认识,不符合题意,题干要求从法的本质角度进行分析,排除:②③④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法的本质,故选D项。 【答案】D 2.有个别网民在互联网上特别是微博中编造、传播等谣言,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2012年3月30日北京市公安机关迅速展开调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在网上编造谣言的李某、唐某等6人依法予以拘留,一批传谣网站被关。这表明()

Ao法律是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B.法律由国家制泄或者认可 Co法律是人们的行为规范 D.法律具有强制性 【解析】国家依法关闭造谣网站及惩处相关责任人,体现了法律具有强制力,靠国家强制力保证法制实施,故选D项。 【答案】D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这主要表现在() ①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②任何人都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③任何人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④不允许任何人超越于法律之上 A.①?③Bo②?④ C.@?Do ③④ 【解析】①②③④都体现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朿力。 【答案】D 4o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表现在() ①进一步协调社会各方而的利益关系 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 ③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④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与法律相互影响 A.①?Bo ?@? Co ?@?Do @?@ 【解析】??③都是法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的表现,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B

法学综合的试卷(分类篇)

2005行政法部分 一、辨析题 1、行政相对人与行政第三人 2、派出机关与派出机构 3、行政行为与政府行为 4、行政许可与行政登记 5、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 6、违法拘留与非法拘禁 (五)行政法 一选择题 1.下列何项行政法权利不得被抛弃() A公务员领取工资的权利 B 公安局的治安处罚权 C 企业的排污权 D 公民的采伐权 2.下列何项属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A行政法定原则B行政效率原则 C 行政正当原则D 行政均衡原则 3.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地方性法规有权设定() A行政拘留 B 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C 吊销个体户营业执照D 较大数额的罚款 4.下列何项属于行政程序() A行政系统内部各部门公文办理程序 B行政机关裁决民事纠纷的程序 C 行政复议程序 D 人民法院解决行政纠纷所遵循的程序 5.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何项抽象行政行为可予复议() A国务院的规定 B 国务院部门的规定 C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 D 行政规章 二辨析题 1.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 2.假行政行为与违法行政行为 3.行政不作为与行政不能行为 4.应申请行政行为与双方行政行为 5.行政强制执行与行政强制措施 6.行政行为的违法与无效 7.行政立法与立行政法(注:本小题只限于宪法专业的考生做答,其他专业的考生不做)(三)行政法 选择题 1、某环保局任意改变了其所颁发的排污许可证中确定的排污量,从行政法学上说,该环保局违反了行政行为的下列何项原理。() A、先定力原理 B、公定力原理 C、确定力原理 D、拘束力原理 2、教育部和某市某区某街道办事处都属于() A、地域行政主体 B、公务行政主体 C、授权行政主体 D、职权行政主体

法律法规的作用

法律法规的作用 一、法律法规的作用 1、法律法规具有明示作用。法律法规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人们,什么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违法者将要受到怎样的制裁等。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立法和普法工作来实现的。法律所具有的明示作用是实现知法和守法的基本前提。 2、法律法规具有预防作用。对于法律法规的预防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的明示作用和执法的效力以及对违法行为进行惩治力度的大小来实现的。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们知晓法律而明辨是非,即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绝对禁止的,触犯了法律应受到的法律制裁是什么,违法后能不能变通,变通的可能性有多少等等。 这样人们在日常的具体活动中,根据法律的规定来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来达到有效避免违法和犯罪现象发生的目的。严格及时有效的执法也可以警示人们,未违法,违法必受罚,受罚不可变通也。这样可以在每一个人的心底上建立起一道坚不可崔的思想行为防线。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收到欲方则方,欲圆则圆的良好的规范效果。 3、法律法规的校正作用。也称之为法律法规的规范作用。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的强制执行力来机械地校正社会行为中所出现的一些偏离了法律轨道的不法行为,使之回归到正常的法律轨道。像法律所对的一些触犯了法律的违法犯罪分子所进行的强制性的法律改造,使之违法行为得到了强制性的校正。 4、法律法规具有扭转社会风气、净化人们的心灵、净化社会环境的社会性效益。理顺、改善和稳定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提高整个社会运行的效率和文明程度。作为一个真正的法制社会则是一个高度秩序、高度稳定、高度效率、高度文明的社会。这也是法制的最终目的和最根本性的作用。 1/ 1

民事法律关系

第三章民事法律关系 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与意义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基于民事法律事实,由民法规范调整而形成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换言之,当社会关系被民法调整时,便形成一种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而这种权利和义务又是受国家强制力保障实现的,从而形成了约束双方当事人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社会关系的具体法律形式。 (一) 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法律规范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 当社会关系被民法调整时,便形成一种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而这种权利和义务又是受国家强制力保障实现的,从而形成了约束双方当事人法律关系,即民事法律关系,它是民法调整社会关系的具体法律形式。 (二)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民事法律规范公布后,他指抽象的表明国家保护什么,不保护什么,只有民事法律事实的出现才能使民事法律关系设立、变更和终止。如甲乙结婚的事实,才能确立甲乙之间的夫妻关系。 (三)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民事法律规范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是通过讲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转化为民事权利和义务来实现的。民事权利的实现、民事义务的履行是以国家的强制力为保障的。这种具有民事权利和义务的社会关系,就是民事法律关系。 综上所述,民事法律规范是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的依据,民事法律事实是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的原因,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法律规范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结果。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 (一)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平等性质,决定了民事法律关系的平等性。 (二)民事法律关系大量的是民事主体自主形成的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虽是国家制定的,反映国家的遗志,但民事法律关系在通常情况下大都是在民事主体自主自愿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也体现了当事人自己的意志。 (三)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通常是对等的、相互的民事法律关系有物权法律关系、债权法律关系、知识产权法律关系、人身权法律关系、婚姻家庭法律关系及继承权法律关系等。

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知识目标 1,识记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理解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分析】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包括"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 和"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两个层次. 第一层"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我国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什么权利,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予以制裁.使公民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法律正是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行为的. 第二层"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在我国,任何公民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都有权根据法律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向有关部门,机关和团体寻求法律保护.可以通过协商和解,提起诉讼等途径,依法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从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法律正是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的. 教学重点: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两部分内容 教学难点:法律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 因为:法律正是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而法律如何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涉及的知识比较专业,深入.这对于法律知识了解不系统,不全面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学重难点突破方法: 借助具体案例,让学生充分分析讨论,由感性认识到归纳出理论知识点,再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由教师精讲点拨.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讨论探究法,归纳法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 教师准备:了解学生对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的认识水平;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播放Flash歌曲《法律是我们的好朋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悟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教师导入新课:法律是一棵大树,茂盛的树阴为我们把风雨遮挡;法律是一盏引航灯,明亮的光芒为我们指引方向.学习法律让我们拥有智慧的头脑,运用法律让我们快乐健康成长,法律在我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探究的主要内容. (二)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教师: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个小知识,法律的含义 学生:法律是由国家制定,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教师: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那它的作用应该是用来规范人的行为的,这就是法律的第一个方面的作用.(教师多媒体展示板书: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 教师:法律是怎样规范人们的行为的呢大家翻开课本92页,阅读课本第一部分. 学生回答:(略) 教师:下面我来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讲之前,大家先来看一张照片,大家猜猜她在干什么(多媒体展示) 教师:咱们看她的眼神,是多么渴望上学啊,她为什么没有上学的机会呢咱们来看这个真实的故事 江西十三岁的农村女孩谢友兰以优异成绩升入初中.可是,她的父亲谢明军却要求女儿辍学在家务农.谢友兰自小就渴望长大后上大学,没有办法的她,只好找法院帮忙,法院会怎样判决呢

法律的可诉性_现代法治国家中法律的特征之一

理论法学 法学1998年第8期 法律的可诉性:现代法治国家中法律的特征之一 ●王晨光 长期以来,我国法理学界公认:法律作为最有效的社会整合机制之一不同于其上层建筑中的其他社会规范;它具有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强制性、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等特征。与之相适应,法律具有指引、预测、强 制、教育和评价等规范作用。 1笔者认为:这些特征和规范作用确实真实地反映了法律的属性,但是它们仅从一个角度反映了某些重要方面的属性,而忽略了其他的角度和方面,不能完全反映现代法治的要求。此说根据有二:(1)从法律概念层面上看,上述特征的出发点和运作中心是国家和政府。而现代法治国家不仅强调政府的推动作用,更强调 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人民主权的落实。 o(2)从法律运行层面上看,无论是规范性、国家意志性、还是强制性都暗含着一种自上而下的运行模式,即法律是由国 家制定的、用以治理民众的、具有强制性的规范。 ?因此这些特征表述的不过是这种自上而下的运行模式,即由国家制定,民众执行的单向运行模式。制定法律规范的目的在于用其规范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 徒法不足以自行。由文字和规范构成的法律规范不可能自动运行,而要靠法律关系的参与者通过各种主动或被动的行为来实施法律规范,推动其运行。按照上述单向性的法律特征的观点,我国法学界一般将法律规范在社会中的运行纳入法律实施这一范畴,即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和实现。它包括:法律执 行,即由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实施法律的专门活动;和法律适用,即国家司法机关按照法定的 职权和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在这样一个运行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公民、法人和法律关系的其他参加者似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如果有的话,他们的作用通常被归入守法这一范畴之中,即社会上的一切组织和个人严格遵守国家现行法律规定,严格 依法办事的活动方式。?如此而言,公民、法人等不具有 公权力的法律关系参与人所能起到的作用不过是被动地遵守规则而已。 由此可见,传统理论对法律特征和作用的论述建立在法律单向运行的模式基础之上,没有为一般民众积极参与法律运行提供充分的理论根据和说明。如果从传统的法律是国家专政的工具、社会控制或狭义的依法治国的角度而言,这样一种单向的、以国家作为立法、执法、适用法律和监督守法启示者的法律运行方式似乎也无可挑剔。事实也确实如此,在社会主义民主受到压制和忽视的时期,这种观念长期被人们所接受。然而,它显然忽略了法治的一个重要方面,且在法律实践中产生了某种偏差和失误。在高扬社会主义法治旗帜的新时期,这种法律概念和运行模式显然无法准确地表述社会主义法治的内涵。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观念的变革)和我国经济体制在市场化道路上的改革(客观环境和社会结构 1o???有的教科书讲:“一国执政者特别看重法律、制度的作用,以法治国,即为通常所说的法治。”这种观点显然是这种仅反映从上而下运行方式的法律特征的逻辑归宿。 在近期发表的众多文章和1997年法理学年会中,不少学者对以法治国的主体进行了深入探讨。虽然观点不尽相同,但人民作为法治的主体(至少是主体之一)则是多数学者的共同看法。 北京大学法学理论教研室:《法学基础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其他同类教科书,如国家教委和司法部组织编写的教材、各大学自行编写的教科书,都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这种观点。

法理学简答题全

法理学简答题全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简述法的转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1、社会发展和法律的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法的移植具有必然性。 2、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根本特征决定了法律的移植的必要性。 3、法制现代化既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过程和途径,也是社会现代 化的动力,而法的移植是法制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必然需要。 4、法的移植是对外开放的应有内容 在法的渊源转变为法的过程中,其价值实现的基本情形有哪些1、自觉性。是在理解和认知法的渊源价值及其实现的基本理念、 知识和方式的前提下,自觉地发现、整合和实现渊源价值,从而实现预期的法或法制度。 2、自发型。是盲目地、被动地在某种动因的促动下,消极地实现 某些法的渊源价值,形成了某种法或法律制度。 简述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的区别 1、法律责任针对的特定的主体;法律义务针对的是一切社会主体 2、法律责任通常具有惩罚性;法律义务一般不具有制裁性 3、法律责任的产生是以法律义务为前提,没有主题队义务的违反 就不会产生法律责任 简述法律传统与传统法律的关系 法律传统是有传统法律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法律文化和精神,它与传统法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传统法律是法律传统得以孕育和形成的母体。传统法律是作为一种法律状态,即是一种制度规范体系,也表现为一定的法律观念。作为制度规范体系的传统法律只能在其生长的社会中发挥作用,一旦传统社会解体,它就要退出历史舞台。而传统法律制度中蕴含的精神或文化,则可以与后世的法律制度相结合,成为现代法律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怎样理解法律责任的竞会 法律责任的竞合—是指由于某种法律事实的出现,导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法律责任产生,而这些责任之间相互冲突的现象,同一行为同时符合不同法律责任间的冲突。特点: 1、数个法律责任的主体为同一法律主体 2、责任主体实施了一个行为 3、改行为符合两个或连个以上的法律责任构成要件 4、数个法律责任之间相互冲突 现代法治的主要标志有哪些 1、国家生活、社会生活和公民生活的各个基本方面或绝大多数环 节,都依法运行。 2、这种法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宁,有利于保障人 类的生存权、自由权、平等权、财产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3、所制定的法律在国家生活、社会生活和公民生活中具有最高的 地位和权威,获得普遍的服从,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凌驾于其上,任何个人和组织违反了法都要受到应有的追究。 简述法的基本特征 1、法首先是为主体即个人和组织提供行为标准的社会规范。这是 法首要的基础性的特征。 2、法是以国家政权已知形式存在的社会规范。这是重要特征 3、法是作为司法机关办案主要依据的社会规范。 4、法是普遍的、明确的和肯定的社会规范。 5、法是以全身内力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规范。 简述法的继承的原因 1、法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独立性。 2、法是一种极为重要且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它的存在自然是一 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也自然会表现出历史的连续性。 3、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法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表 现形式,它的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文化积累过程。 简述法的形式的价值 1、法的形式是区分法和其他社会规范的一个重要标志。 2、不同的法律的形式由不同国家机关或主体产生。 3、不同法的形式可以表现不同法律的效力等级 4、不同法的形式适用于调整不同社会关系。 简述法律责任的免除情形 1、时效免责 2、不诉免责 3、因履行不能而免责 4、协议免责、辩诉交易免责 5、自首、立功免责 5、试论述立法种类的多样化 1、从立法的主体上看。 2、从立法的效力等级和效力范围看。 3、从立法的内容看。 4、从立法的方式看 试述法的渊源价值与良法美制的关系 1、法的渊源的范围是广阔的,不是所有法的渊源都能转化为法, 最基本的选择就是:把法的渊源向法的转化同形成良法美制结合起来。 2、从法的渊源中选择和提炼有关要素以形成法,不能脱离现实的 的世界,去做徒劳的事情。 3、法的渊源的价值实现,其效果如何,同法所规定的制度是否属 于应当由法调整的事项、是否适合人的行为密不可分。 4、善于把握不同法的渊源的特质或禀性,把这种特质和禀性同法 的特质和禀性加以融合,也是法的渊源价值得以有效实现的一个保障。 5、法的渊源差不多都有可能被选择和提炼为相关这部提所需要的 要素,以形成法和法律制度,从而能实现其价值。 6、从各种法的渊源中采集和提炼有关要素以形成法,还需要注意 适度。 简述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主要区别 1、调整的方式不同。 2、适用的范围不同。 3、发生效力的方式不同。 简述法的继承的主要内容 1、执行社会公共职能的法律制度或法律规则是可以继承的。 2、反映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一般规律或基本规则的法律制度或法 律规则是可以继承的。5、人类在法律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果。 3、凝聚法律实践的成功经验的法律制度或法律规则是可以继承的。 4、体现法的基本价值的法律制度或法律规则是可以继承的。 简述法的渊源价值 主要价值在于法的形成方面。 1、法的渊源是某些法的直接来源。 2、法的渊源是某些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制度的来源。 3、法的渊源是某些法的精神品格、文化特色、社会特色、先进经 验的来源。 4、法的渊源中的立法、行政、司法等进路性渊源,是法和法律制 度得以形成的基本途径。 5、法的渊源也包含着使法得以形成、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根本动因。 为什么要对权力资源实行法律调控 1、法治是一种以法为依据的社会调控方式。 2、权利资源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可以支配社会主体和其他社会资源 的强制性力量。 3、法在法治国家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 试述法律论证理论 P498 试述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特质 1、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法的基本内容 2、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构成了法的内在机理 3、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之间的关系也是各部分法调整的重要内容简述法对经济的作用机制

法的规范作用包括

1.法的规范作用包括( D) A.指引,评价,惩罚,强制,教育作用 B.指引,评价,教育,预测,惩罚作用 C.指引,教育,强制,鼓励,预测作用 D.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作用 2.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 A.法律体系由法律部门组成 B.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尚不完备 C.中华体系也即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法律体系是一国法律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3我国对法律溯及力问题,实行的原则是(D) A.法在任何情况下均溯及既往 B.法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溯及既往 C.法在一般情况下均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D.法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4.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原则,要求(ABC) A.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平等地承担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B.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受到法律保护 C.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要受到制裁D.任何公民都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5.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的后果,实施制裁的机关,方法的不同,法律制裁可分为(AC) A.司法制裁 B.民事制裁 C.行政制裁 D.刑事制裁 6.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关于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国家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实行男女同工同酬 B.年满18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均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不包括公民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时的物质帮助权 D.国家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保护归侨的侨眷的合法权益 7.我国<宪法>所规定的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是(D)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各级人民政府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8.我国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主体,限于(A) A.国务院 B.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 D.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及较大市的人民政府 9.下列机构中,有权依法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的是(D) A.某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 B.某省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 C.某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某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10.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构成违宪或违法的行为是(B) A.国家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 B.某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本自治州的<自治条例> C.国务院某部发布<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通知> D.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减征个人所得税 11.行政主体资格的法律要件,是指对即将成为行政主体的组织在法律上所设定的条件。它也可以视为行政法律规范对行政主体的具体规定。一般说来,行政主体资格的法律要件有三项,享有行政职权,能以己之名义开展行政活动和(B) A.独立承担政治责任 B.独立承担行政责任 C.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D.独立承担社会责任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泾阳县年级:8 科目:政治班级:年级班组别:第组姓名: 编写人:陈晓娟审核人:审批人:上课时间:2014 年9 月22 日导学案编号() (约2分钟)导(学)补充 课题: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 1.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2.理解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3.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预习案】 【自学导航】阅读课本p92-p95内容,自主完成以下内容。 1.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1)法律人们的行为。法律正是通过规定和来规范人们行为的。 (2)法律维护公民的法律正是通过解决公民之间和制裁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 2.对于公民享有的种种合法权益,我国和都予以保护。 3.规定公民的和是法律的重要内容。 4.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应该怎样维护合法权益?(1)任何公民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都有权根据,按照向有关部门、机关和团体寻求法律保护。 (2)可以通过、等途径,依法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从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5.诉讼通常分为、、。 【探究案】(约18分钟) 【探究一】 小强认为:法律是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 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的。自己不会违法犯罪,所以就不需要学习法律知识了。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中张中学导学案2014—2015(上) 【探究二】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小斌背着书包去逛街,不知不觉到了一家图书超市。小斌在里面逛了一圈,摸摸羞涩的钱包,没钱买书,便背着书包往外走。不料,当他走到出口时,报警器突然想起,保安拦住他,将其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但并未找到“赃物”。 (1)保安拦住他将其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是否侵犯了他的权力? (2)小斌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当堂检测】 1.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A.可以杜绝一切违法犯罪 B.能够起到规范人们的行为的作用 C.是纸上谈兵,起不到任何作用 D.义务限制了公民的权利 2.张某在商场买了一件劣质商品,他向“消协”投诉,经过“消协”依法调解,张某获得了赔偿;某派出所抓到了一个偷自行车的小偷,将该小偷拘留3天;某公安局抓到一个抢劫5万元钱的罪犯,由检察院提起诉讼,该罪犯受到刑事处罚。这些事例告诉我们() A.我国法律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B.只有严重的违法行为才受严重处罚,平时一些小偷小摸无所谓 C.我国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D.违法就必然受到刑罚处罚 【训练案】 背诵并默写: 1、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2.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犯时,应该怎样维护合法权益?

法律的本质和特征

法律的本质和特征 一、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奠基于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有什么样性质的社会,就有什么样性质的法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归根结底都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及其发展程度所决定的。 现阶段我国法律的性质所以是社会主义的,并同资本主义法律在性质上根本不同,首先在于初级阶段的法律是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它的内容和发展方向主要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决定的。 (一)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是马克思关于法律本质的基本观点,是纵观人类社会历史和运用唯物史观进行阶级分析所得出的正确结论。 (二)法律是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法律所表现出来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有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三)法律是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既然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那么统治阶级制订法律的根本目的就是建立、维护和发展有利于自己的社会 关系和社会秩序,从而顺利的实现统治,巩固统治。 "阶级性"是法律的本质属性,法学带有阶级性,法学政治化,给中国法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从积极方面看: 第一、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觉悟,认清剥削阶级法的本质,推动人们反抗旧的制度,摧毁旧的法学体系,建立全新的法学体系。 第二、法学具有阶级性,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镇压反革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增强了人民的法制意识、法律意识。 因而,阶级性在一定时期内对我国法学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它曾使中国法学在1949年-1957年间出现了短暂的繁荣,为中国能成功消灭剥削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奠定了基础。然而,过分的强调阶级性,也对我国法学发展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它严重阻碍了中国法学的发展。 二、法律的特征: 我们把法律的一般特征归纳为四个基本方面,即: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一)、凋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1)行为关系是法律的调控对象 法律不是通过对人们思想的调整来调整社会关系的。在法律上,行为是极为重要的。马克思说过:"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找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Ⅲ这就是说法律一般不以主体作为区分标准,而是以行为作为区分标准。法律是针对行为而设立的,因而它首先对行为起作用,首先调整人的行为。对于法律来说,不通过行为控制就无法调整和控制社会关系。这是法律区别于其它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之一。比如道德规范是通过思想控制来调整和控制社会关系的,政治规范是通过组织控制或舆论控制来完成社会调整的。概而言之,法律是以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的规范。

法律原则的结构与功能

法律原则的结构与功能 一、窗户隐喻:法律原则的图像 一般地,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础性真理、原理,或是为其他法律要素提供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原理或出发点。近些年来,法学家们分别从哲理的、规范的或裁判的角度,对法律原则进行了诸多有价值的研究,但是,关于它的构成、认定、适用和职能等方面,仍有许多未解的难题。因而,对法律原则问题,既需要沿着以往的路径做更深入的研究,同时也需要拓宽理论视野,选取新的认识进路,运用新的分析工具,以期获得新的洞见。 在隐喻学的视角下,如果将法律看作建筑物,法律原则的存在形态、作用方式,很类似于房屋的窗户。以窗户为喻体,来理解法律原则,将会开启人们思维的另一扇窗户,产生许多丰富的联想与灵感。《说文解字》对窗的解释是,在墙曰牖,在物曰囪。象形。钱钟书先生曾就窗户的功能做过生动的描述:墙上开了窗子,收入光明和空气,使我们白天不必到户外去,关了门也可生活。屋子本是人造了为躲避自然的胁害,而向四垛墙、一个屋顶里,窗引诱了一角天进来,驯服了它,给人利用,好比我们笼络野马,变为家畜一样。从此我们在屋子里就能和自然接触,不必去找光明,换空气,光明和空气会来找我们。所以,人对于自然的胜利,窗也是一个。这里,关于窗户功能的描述,为我们理解法律原则提供了一幅较为清晰的思维图画。基于隐喻学的思维与方法,如果将法律比做房屋、堡垒、大厦等建筑物的话,那么,法律原则就是介于法律空间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窗户,它同时发挥着与隔离这两种相反相成功能的作用,它既能将法外的社会道德价值等引入法律体系内部,也能将其阻挡于法律体系之外,使法律成为相对独立但并非自我封闭的体系,为人类社会生活营造惬意的法律世界。美国法学家弗里德曼指出:为了富有意义地讲述现代法律的故事,我们不应仅仅谈论法律本身,即那种法学家视野中所看到的法律。运用法律所特有的语言和范畴也不能很好地讲述这种故事。我们必须从别处即从法律自身之外开始讲述故事。由于隐喻具有明显的图画性、日常性,用它对法律原则的结构与功能进行解释,比较形象生动、通俗易解。 基于窗户的隐喻,法律原则就是法律规范和社会生活之间的中介。恩格斯指出: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转移,。辩证的思维方法同样不承认什么僵硬和固定的界线,不承认什么普遍绝对有效的非

法理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专科)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法理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法 2.法律义务 3.法律关系 4.法律行为 5.归纳推理 6.法律效力 7.立法 8.立法技术 9.司法 10.部门法 11.法律事实 12.准用性规则 13.法律权利 14.法的实施 15.法的渊源 16.法的移植 17.法律意识 18.国家赔偿责任 二、简答题 1.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及其种类。 2.为什么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简述法律与宗教的关系 4.简述人治和法治的区别。

5.简述司法解释的作用。 6.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包括哪些内容? 7.简述法律规范的特征。 8.简述我国审判机关适用法的基本要求。 9.试述法律解释的概念和特点。 10.什么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如何贯彻这项原则? 11.什么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有几种方法?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12.简述法的继承的依据。 13.简述法律责任的免除。 14.简述法的规范作用。 15.法律责任的功能有哪些? 三、论述题 1.试述法制的民主化和民主的法制化。 2.试述我国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的政策的一致性和主要区别。 3.在我国立法工作中,如何做到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立法原则? 参考答案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的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生活关系和生活秩序。 2.法律义务:作为法律关系主体即义务主体或承担义务人应该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的一种限制或约束。 3.法律关系:是指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4.法律行为:指能发生法律上效力的人们的意志行为,即根据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形成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它是在社会生活中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最经常的事实。 5.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在法律适用中运用该推理之典型是判例法制度。法官审案时,将案件事实与以前类似案件的事实加以比较,从中归纳出一个比较抽象的法律原则或法律规则。 6.法律效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效力,是指所有法律文件的效力,无论是规范性法律文件还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均具有法律效力;狭义的法律效力,是指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

1、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权利

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权利 1、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肩并肩共同面对法律,对立面是特权)、自愿(面对面,针对意思表示,承担后果)、公平(二次调整,是针对交易结果的配置来讲的,它是对民事法律关系的二次干预,不是等价有偿)、诚实信用(遵约守信、与人为善)、公序良俗原则、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2、民法调整平等的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非法人组织之间及他们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总合。 3、民事法律关系:具有权利和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的要素:主体、客体(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和内容。主体有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和国家。 4、法律关系的权利和义务的来源具有二元性,法定和约定。 5、民事权利:人格侵权包括生命侵权、健康侵权、身体侵权、人身自由侵权、肖像侵权(肖像再现,能锁定人,擅自加营利)、著作权、照片所有权,隐私侵权、名誉侵权、姓名侵权、个人信息保护。没有个人信息权这个概念。 谁创作,谁版权;谁盈利谁侵权;拍摄谁,谁肖像;交付谁,谁物权。 我无权处分给你,讨论善意取得,属于原始取得;我有权处分,讨论继受取得,不问善意恶意,有偿无偿,等价不等价。 原则上所有权转移,上面附着的著作权不转移,两个例外,约定例外,法定例外(展览权)。 名誉侵权构成要件,一是行为要件,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违背公序良俗二是后果要件,导致了他人社会评价的降低。隐私侵权要件是窥探或擅自公开。姓名侵权三要件,干涉假冒盗用,擅自加营利。商事人格权理论被用在姓名侵权上被得到了认可。 个人信息侵权有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和非法交易公开。 以作用为区分对象的权利: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 支配权是人支配于物,排除他人非法干预的权利,像物权、知识产权、人格权。支配权的义务人不特定,义务人承担不侵害他的绝对权的义务,支配权的实现不需要他人的协助,具有排他性。支配权又叫对世权和绝对权。 请求权是一个对他人发号施令的权力。义务人是特定的,又叫相对权或者对人权,请求权的实现必须以义务人的履行行为为条件。不具有排他性。请求权分三类:物权请求权、债权请求权和占有保护请求权。债权请求权是要人家东西的权利,既包括人家的财产,也包括别人的劳务。物权请求权是要的自己的东西。包括三个内容,返还原物、排除妨害、消除危险。钞票是最一般的种类物,最一般的消耗物,占有即所有。占有保护请求权要自己占有的东西。也包括返还原物、排除妨害、消除危险。抵押权和地役权不能主张返还原物。返还原物向谁要,在谁手里问谁要,即无权占有人(直接占有人和间接占有人)。排除妨碍,消除危险向谁主张,向行为妨害人(租客)和状态妨害人(业主)主张。有返还原物的效益物权仅限于具有占有权能的物权(有权占有标的物)。抵押权人和地役权人不能主张返还原物。 抗辩权是拒绝请求权的权利,是一个消极的抗辩权,双务合同抗辩权里有一个同时履行抗辩权,两个人有一个双务合同,比如买卖,约定你交钱的同时我交货,抗辩权是说不给。抗辩权承认对方有请求权,拿出请求权依据以外的其他的理由来拒绝这个请求权。否认是不承认请求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