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婚姻住房不适应善意取得制度

论婚姻住房不适应善意取得制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67559088.html,

论婚姻住房不适应善意取得制度

作者:杨方舟

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16期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11条规定删除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征求意见稿)第12条第1款规定中的“但书”,这一修改是值得质疑的,其忽略了婚姻住房对婚姻家庭的重要性,危及着一方的生存权,并且其在善意取得制度基础不完备以及无婚内赔偿制度的情况下对婚姻住房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是不符合实质公平的。

关键词:婚姻住房;善意取得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11条规定:“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购买、支付合理对价并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另一方主张追回该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然而,在制定该司法解释的过程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征求意见稿)第12条第1款规定:“登记于一方名下的夫妻共同所有的房屋,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将该房屋出售,第三人善意购买、支付合理对价并办理登记手续,另一方主张追回该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该房屋属于家庭共同生活居住需要的除外。”正式稿删去征求意见稿中的“但书”是因为有关人员认为此点违背了我国《物权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笔者认为删去“但书”是值得质疑的,“但书”的规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婚姻住房对婚姻家庭的重要性

(一)从社会基础的角度来分析,婚姻住房仍承载着人的基本生活的功能。

一方面,婚姻住房是夫妻双方以及子女生活的基本场所。虽然我国经济如今发展迅猛,但我国大部分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仍为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而这四个基本需求要得到满足,离不开房屋作支撑。同时婚姻住房承载着夫妻双方对家庭的感情,其不仅仅具有财产价值,还有着不可替代的精神价值,这一点是区别于一般房屋的关键点。因此,法律应赋予婚姻住房以特殊性,对其保护应该有区别于一般房屋。

另一方面,从我国社会现实来看,我国绝大部分家庭只拥有一套住房,并且多数情况其产权归属于男方。根据解释(三)第11条的规定,其立法精神在于保护产权方的自由处分权和交易安全,但却忽略了非产权方的困境以及家庭的稳定性。一旦产权方根据自由处分权,将房屋出卖,非产权方就会陷入无房居住的境地,会导致矛盾激化。而又由于多数情况房屋产权归属于男方,女方的利益受到威胁。在有些婚姻中,女方为了维持其基本住房需求,不得不忍受着男方的种种恶习或出轨或虐待,这不符合《婚姻法》关于理想婚姻的精神,也不符合《婚姻法》中对婚姻家庭中女性的特殊保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