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 矿区土壤复垦的原理与技术

第3章 矿区土壤复垦的原理与技术

第3章  矿区土壤复垦的原理与技术
第3章  矿区土壤复垦的原理与技术

第三章矿区土壤复垦的原理与技术

第一节矿区土壤的问题

一、矿区的环境问题

矿山既是原料、能源的生产基地,往往也成为主要的污染源。矿山开采对环境的污染有以下表现形式:

①矿山开采造成地表塌陷。如我国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面积已达14万hm2,并以每年塌陷2.2万hm2的速度递增。

②矿区生态系统破坏。

③大量侵占和破坏土壤。如我国重点冶金矿山(未包括地方和乡镇采矿企业)占地面积为6.5万hm2,其中露天采场、排土场和尾矿场占地量在70%左右。

④污染空气。如煤炭开采每年排放60亿m3甲烷,仅利用3亿m3,每年抽放未利用排入大气的高浓度瓦斯约1.2亿m3,影响了空气质量。

⑤废水污染。在矿石开采、选矿或洗矿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其中包括矿坑水、废石淋滤水、选矿水及尾矿坝废水等,当这些废水排入地表水体后,不但造成地表水体的有机物污染、酸碱性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往往还会增加水体的混浊度、破坏水体的自净能力。

⑥破坏地下水源。矿山开采往往造成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出现大面积的蔬干漏斗,使水源枯竭或河水断流。

⑦诱发自然灾害。矿山开采可诱发地震、山体开裂、滑坡等多种自然灾害。

二、土壤复垦的意义

开发矿产资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是严重而不可避免的,但在采矿过程中应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土壤的占用,减少对水、大气的污染,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土壤复垦恢复矿区开采所破坏土壤的使用功能,恢复矿区生态环境。

据统计,我国采矿区每年排出废石渣约5000万t,堆放占用土壤6667hm2,全国1500多个露天煤矿及煤矸石占地就达200多万hm2,另外城乡建筑、水利工程、道路桥梁都需要占用大量土壤,但国土是有限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开展土壤复垦,保护现有耕地。

土壤复垦是指对被破坏的土地进行复垦以及采取生物、物理和化学的土壤培肥技术措施而形成的人工土壤.最终目标之一是使复垦土壤达到当地正常农田的土壤质量水平.

英国矿业与环境委员会将土地复垦定义为将废弃的场地改做某种用途,而美国Ohio州将土地复垦定义为恢复采煤影响的土地作林地、草地、农地、娱乐场所、野生动物栖息地或其它高于或相当于采前生产力水平的用途,而采取的回填、平整、土壤重构、植被及其它工作。俄罗斯则将土地复垦解释为恢复被破坏土地的生产效能及以改善环境条件为目标的各项工作之总和。

比较我国与国外在土地复垦上的做法,存在下述两个主要区别:一是土地复垦的目标,国外以恢复生态环境为主,我国则以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为目标,这一点已明确反映在我国与国外立法目的方面的差异上;二是复垦工程措施,国外似乎不惜重金,要求严格,近乎呆板,而我国尤为注重因地制宜,灵活多样,但有时显得过于简单,标准偏低。

三、土壤复垦现状

我国矿区土壤复垦工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一些矿产企业迫于矿区土壤紧缺的压力,陆续开展了不同规模的技术粗放的土壤复垦工作。

到80年代后期,由于国家长期以来没有指导土壤复垦工作的专门立法,没有鼓励企业复垦的优惠政策和正常的复垦经费渠道,全国开展复垦工作的矿山企业不足1%,已复垦利用的土壤不到被破坏土壤的1%。为了保护国土资源、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国务院1988年12月第19号令颁布了《土地复垦规定》,以法规的形式对复垦的实施原则、责权关系、组织形式、规划、资金来源及复垦土壤使用等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提高了全国各行业的复垦意识,使土壤复垦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土壤复垦仍是任重道远,目前我国土

壤复垦率不足10%,远远落后于复垦先进国。

第二节矿区土壤的重构

一、矿区土壤重构

矿区生态重建主要指对采矿引起的土壤功能退化、生态结构缺损、功能失调或退化问题,通过工程、生物及其他综合措施来恢复和提高生态系统的功能,逐步实现矿区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包括3个方面:

一是开采过程中的土壤生态重建。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尽量避免或减少对土壤环境的破坏,采取一种超前预防对策,如开采程序的优化,开采工艺的合理配置。

二是废弃或临近闭坑矿山的土壤生态重建。我国的一些老矿山都具有几十年的开采历史,如抚顺西露天矿、阜新海州露天矿等已进入开采末期,闭坑后,将留下几百米深的露天大坑,几十平方公里的采场与排土场,这使得周边城市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制约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因地制宜地按照生态技术规律,重建一个高产、优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露天采煤技术生态系统,实现人口、土地、自然环境间的共生协调发展。

三是矿区土壤生态重建必须因地制宜,注重综合效益与动态调控的原则。

二、矿区土壤复垦类型

根据用途可以将矿区土壤复垦分为农业复垦、林业复垦、牧业复垦、自然保护复垦、水资源复垦和工业复垦等。由于我国耕地面积有限,复垦的核心便是恢复耕地。

根据矿区土壤复垦的对象不同可分为采空区复垦、地下采矿场复垦、废石场复垦和尾矿场复垦。

根据技术方法可分为工程金属复垦和生物技术复垦两种。

三、矿区土壤复垦工艺技术

1 复垦工艺

1.1有覆土复垦工艺

矿山采空区、排土场、尾矿库的土壤理化性质是错综复杂的。不同矿山的矿石成分有差异,经过采矿、选矿工程处理之后所排放的废料、尾矿及采石场的土壤状况差别很大。采石场因土壤的粒度组成中大粒度矿石的比例往往过大而不适于植物生长,排土场及尾矿场的土壤质地也大多有别于耕地土壤,或因为土壤的理化性状如粒度组成、孔隙状况等不适于生长植物,或因为土壤中含有对植物生长有害的元素和化学物质而使土壤必须加以处理方可种植作物。

因此,在工程处理过的采石场、废石场、尾矿场表面覆土便成为矿山土壤复垦的必要措施之一。有覆土矿区土壤复垦工艺可简单概括如下:表土的采集、储存和复用-岩石的排弃和回填-场地整备-铺垫表土-耕作种植。

1.2无覆土复垦工艺

有些矿山排土场、尾矿场甚至风化较好的采石场,其表层土质与耕作土壤相近,无需进行表面覆土即可种植,或表层土质与耕作土有较大的差别,如酸性或碱性过高、粘粒含量偏低、某些化学物质的含量过低或过高、土壤肥力低等,可以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在无覆土的情况下进行种植。无覆土工艺为:场地工程整备-种植。

2复垦技术

2.1工程复垦技术和生物复垦技术

复垦工作一般含工程复垦和生物复垦两大内容。工程复垦技术是工程复垦中,按照所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和复垦地利用方向的要求,在对废弃地进行回填、堆垒和平整并进行必要的防洪、排涝及环保治理中的处理技术。采场排土中有内排工艺技术和外排工艺技术。覆土时有机械覆土技术和水力复垦技术,根据矿山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工程复垦技术。生物复垦技术的出发点是在新恢复的土壤上选种适宜作物,形成景观好、稳定性高和具有经济价值的植被面。

2.2复垦土壤改良技术

贫瘠土壤可以通过种植速生草本植物,加速腐殖质层的形成来提高土壤肥力。培植豆科植物是获得腐殖层的捷径。

酸性土壤在pH值不太低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施用石灰来调节酸碱性,达到适宜的pH值,但在pH值过低时,一次性石灰的用量会很大,不利于作物生长,因此,选

用磷矿粉来改良酸性,一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二来能在较长的时间内控制土壤pH值。

碱性土壤可以通过合理施肥及施用化学调节剂等来调节酸碱性。重土和轻砂土可以通过加粉煤灰而成为中等结构的土壤,增加了土层的保水能力和孔隙度。

生物土壤改良技术如在复垦区种植多年生草本植物来加快腐殖质层的形成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2.3采煤塌陷地的复垦技术

采煤塌陷地的土地复垦主要包括疏干法、挖深垫浅法、充填复垦、生态工程复垦。

2.3.1 疏干法。指开挖大量排水渠,使塌陷区的积水排干,再加以必要的整修工程,使塌陷区不再积水,并得以恢复利用。

2.3.2 挖深垫浅法。用挖掘机械将塌陷深的区域再挖深,形成水(鱼)塘。取出的土方充填塌陷坑浅的区域,形成耕地,达到水产养殖和农业种植并举的目的。

2.3.3 充填复垦技术。将土地复垦技术与生态工程技术结合起来,综合利用生物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科学、农业技术以及系统工程学等理论,运用生态系统的物种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对破坏土地所设计的多层次利用的工艺技术。

2.4复垦增产技术施肥增产

矿区复垦的土壤营养状况大多十分贫乏,合理施用肥料是矿区复垦增产的有效措施。施肥中化肥品种、营养组份配比、施肥时间、施肥方式、施肥量等对增产效果影响显著。

种子丸衣技术增产。种子丸衣技术发展迅速,抗流失丸衣、微量元素丸衣、促使储水丸衣、农药丸衣、肥料丸衣等可用来增强抗逆性能,提高生物复垦的效果,都很适宜在复垦区的播种。

菌根增产。在植物根系接种真菌菌株(内生菌株或外生菌株),可以促进植物根系对土壤中磷、钾、钙等矿质元素的吸收,扩大根系吸收面积,提高植物抗旱、抗涝能力,增强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

吸水剂增产。吸水剂是具有羧基等电离性亲水基的三维网状结构,具有高吸水性、持水性和保水性的一种高分子聚合物,中性无毒。可以通过拌种,或播种时地面撒施,或移栽前涂根而加以施用,吸水剂可以增强植物抗旱性,减少复垦地灌

溉工程投资。

第三节矿区土壤质量与养分管理

一、矿区土壤质量

土壤质量就是土壤的好坏程度.但正确理解土壤好坏程度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土壤的生产质量(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所以,在土地复垦实践中,所有复垦措施和技术必须在改良和确保土壤环境质量的前提下,才能采取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的措施.

1 土壤的生产质量

土壤生产力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土壤肥力的状况.土壤肥力是土壤养分、水分、热量和空气等方面供应和协调作物生长的综合能力,具体表现在土壤物理特性和土壤养分状况两个方面。

土壤物理特性而言,土壤水分、热量和空气等状况与土壤质地和耕层结构紧密相关,砾石含量高不利于作物根系的穿插和生长。养分因素主要考虑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全钾等因子的含量.

2土壤环境质量

土壤环境质量包括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发展以及农作物的适宜程度。

二、矿区土壤质量养分管理

1 土壤全量养分

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增加。土壤全磷含量随复垦年限的增加呈增大的趋势,但变幅不大,土壤全钾则随复垦年限呈降低趋势,变化也不明显。pH变化规律不明显,变幅也比较小;土壤容重随复垦年限增加呈降低趋势,这与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复垦年限的增加有关。

2 土壤速效养分的变化

新复垦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很低,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其含量逐渐增加,对于速效磷而言,新垦田土壤的含量还是比较高的,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其含量很快增加。有效氮与速效磷的快速增加与大量施用无机肥料直接相关。

3 土壤剖面养分的变化

复垦地块0~20cm土壤的容重随复垦年限的增加逐渐降低,但20~40cm及其以下的复垦土壤明显高于对照土壤。这是由于复垦时大型机械的压实作用造成的,这也使得作物根系难以下扎,水分难以下渗,加之表层质地粘重,下大雨时往往造成地表积水。有机质、全氮量不论表层还是底层,都随复垦年限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全磷、pH则没有明显的变化,从表中可以看出,新复垦为农田土壤的交换量高于对照土壤,而且都是表层和底层高于心土层,这是由于复垦时所用的不同性质的粘土矿物决定的。

4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的变化

铜、锌、铁、锰、硼这五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随复垦年限的变化不明显。这些微量元素主要来源于母质。

5土壤生产力的变化

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由于施用了大量的有机和无机肥料,土壤生产力逐年增加,粮食产量也随复垦年限增加而提高。

第四节矿区土壤-植物关系与复垦

一、土壤和植物的关系

矿山复垦区域土壤,存在着潜在的酸性、重金属污染,植物生存环境具有一定的限制性,适生的植物群落的数量和个体数均受到限制。植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应作为选择采矿与复垦方案的依据之一。

到了90年代,在矿区土地修复问题上更多地强调了生态学方面的观点,包括:选用适宜的表土、植物和肥料;研究先锋植物根的生长模式及根系分布结构;研究重金属的迁移模式;优化回填肥料的性质,例如利用煤炭垃圾或粉煤灰回填或促进植物生长.根据二者的关系,可以利用植物修复矿区土壤.

矿区土地的植物修复是指用绿色植物及其相关的微生物、土壤添加剂和农艺技术来去除、截留土壤中的污染物或使污染物无害化的过程及技术。通常利用对重金属有较高的耐受性、富集性或超富集性的植物来修复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可通过回避或忍耐来达到。回避是指植物具有的防止过量

金属吸收到体内的一种保护机制,而忍耐是指植物应付体内过量积累的重金属的能力。超积累植物能在体内富集相当高或很高浓度的重金属,经过几季收割后,土壤中重金属浓度可显著降低。

1利用重金属耐受型自然植物的植物稳定修复

植物稳定修复是利用耐受性植物来固定矿区土壤中的重金属,主要是通过根部吸收和积累以及根区的沉淀。原位稳定是重金属污染土地修复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式,这包括使用适当的有机和无机添加剂及选用适宜的植物物种。

2利用重金属超积累型植物的植物提取修复植物

提取又称植物积累,包括超积累植物根部对重金属的吸收以及重金属向地上部分的转移和分配。超积累植物可以富集大量重金属。对重金属的超级耐受力是这些植物从土壤中去除金属的关键,液泡的再分配是自然超积累植物重金属超耐受性的基础]。矿区通常是超积累植物的栖身地。有证据表明,植物包括某些树(柳树和白杨)能够从土中去除一定量的重金属,至少能净化低污染水平的土壤。

二、矿区土壤-植物的复垦

1种植密度与林草混交

矿区新垦地植被重建中,必须遵照植物对水热条件的适应性,采取不同的种植密度。喜光而速生的植物宜稀一些,耐阴且初期生长慢的植物宜密一些;树冠宽阔、根系庞大的宜稀一些,树冠狭窄、根系紧凑的宜密一些。

不同立地条件种植密度也不同,在高海拔、高纬度、低温、土壤瘠薄的地区,密度相对应大一些;在栽植技术精细、水分供应良好、管理好的地区,密度宜稀一些。

不同造林目的栽植密度也不同,作为水土保持林可密一些,若作为农田防护林、用材林则宜稀一些。在矿区土地复垦初期,栽植纯林较多。纯林的主要缺点是,利用林地空闲不充分,生物产量不高,生态效益较差,容易发生病虫害和林火等自然灾害,自然景色较单调等。如沙棘、刺槐、榆树等种植密度为9900株/hm2,由于栽植技术精细,成活率提高到80%~90%,随着植株的生长,密度显得过大,水分、养料供应不足,必须进行间伐疏株,但间伐费工,操作相当困难,尤其是带刺的树木。

采用林草混交种植。林草混交有利于营养空间的利用,有利于立地条件的改善,有利于发挥防护效能,有利于提高抵抗灾害的能力等。所用树木栽植密度一次到位,中间套种或间种生命期长短不一的各类牧草。在这些乔灌木树种未长大前,这些混种的牧草可以防止地面的水土流失,维护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随着这些木本植物的生长,牧草将逐渐退化,树木可正常生长。这种种植方式将节省大量对乔灌木树种的间伐费用。

2直播技术

直接播种,植物的生命力强,根系扎入土层较深,地下部根系的伸长经常高于地上部的生长量。此外,直播的林木易发生自然淘汰,天然地进行林分密度调节,形成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的株形,因此这类植物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再者,直接播种所需的成本较低。

矿区新垦地上种植的各种牧草和绝大多数药用植物及农作物都是用直播法来繁殖的,有些灌木植物如柠条、杨柴和驼绒黎等也是用直播法繁殖的。直播种子的前处理视土壤墒情而定,若土壤墒情好,可温水浸种催芽后播种,豆科牧草一般浸种12~16h,禾本科牧草浸种1~2d。种皮薄的用30℃水浸种,种皮厚的用60℃水浸种,种皮坚硬的用70℃以上的水浸种。若土壤墒情不足,就直接把种子播于地内等天降雨。

3移栽技术

移栽与直播不同之处在于移栽的苗木较大,植株生长起来封垄地面快,对于能固氮的植物和有菌根菌的植物,移栽时可把苗圃地内的有益菌带到新垦地内,促使植株健壮生长。有条件的矿区可适当发展自己的苗圃,既可节省资金,又可提高移栽成活率。

苗圃地可选在工场区附近,选择土地较平坦肥沃、可浇水灌溉、排水良好、不西晒、背风向阳的暖和地块。外地购买的苗木,不能堆放,要迅速假植起来,随栽随挖取。栽植时幼苗根部要蘸上泥浆以减少根部在干燥空气中的暴露时间,增加根部土壤含水量。

栽植时一定要除去树苗地周围快速生长的杂草,以免与树木争夺水分。购买苗木的地点最好选择与移栽地气候条件相近的地方,不要把水地培育的苗木移栽到旱地上去,否则成活率将大大降低。

4扦插技术

扦插的适宜环境是温暖湿润的气候,扦插有春插、秋插和夏插,落叶树以春季新芽未萌动以前扦插为好,常绿树以春末夏初或秋天扦插为好。

5 抚育管理

5.1苗木防冻

很多有经济价值的植物都因不能忍受矿区的低温而不能种植,就是较耐寒的植物由于管理水平的不同,最后的结果也不一样。

如冬季来临时栽植者用土把油松由西北方向埋起来,油松在复垦地内安全度过了第一个冬天,第二年春天把土刨开,以后油松就能安全越冬了。

苗木还可采取地表铺撒粉煤灰提高地温来防冻,用塑料膜覆盖幼苗来防冻,植株地上部用塑料布包扎来防冻等,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5.2锄草与施肥

刚建立的排土场由深层黄土堆积而成,其他植物种子与残根很少,种植什么植物长什么植物,没有其他杂草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类杂草在复垦地上出现, ,杂草与植物争夺水分和养分现象日趋突出,在杂草丛中的树木不是抽梢就是死亡。

除草方法不宜采用除草剂,最好连根拔掉。若附近有树木,顺便放在树根周围,这样既防止树根周围土壤水分的蒸发,这些草腐烂后还能当肥料使用。复垦地面积很大,主要靠种植绿肥作物和固氮植物以及植物的枯枝落叶、动物的粪便与尸体等来增加土壤营养物质,也可适当使用少量的无机肥,如在采煤过程中使用硝酸铵作炸药,掉落的硝酸铵可用来对农作物和林草施肥。

对农作物的施肥试验表明,谷子、黍子、玉米等产量均有提高。对牧草的施肥试验看到,禾本科牧草对氮肥反应明显,豆科牧草对磷肥反应明显。城市污泥对药用植物和牧草的试验,也看到有明显的促进效果。在新垦地上种植的亚麻和枸杞,由于没有施肥,亚麻不能长到纤维用高度的标准,枸杞生长不健壮,致使有介壳虫侵入。一般情况下,氮肥促进草本植物的生长,而磷肥、钾肥能促进木本植物的生长,需要哪类植物生长就施哪类肥。给复垦地施肥,可以促使林草植被生长繁茂。

5.3修枝与间伐

在栽植初期因担心成活率不高,故栽植密度较大,随着植株的生长,通风透光

不良,水分供应不足。这些现象都说明水分已不能满足植株生长的需要,必须进行疏株间伐。进行修剪,树形整齐好看,主茎生长也健壮。所以说修枝间伐是木本植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抚育措施。

5.4封山育林

人工林最大的问题是稳定性差,对气候灾害和病虫害的抵抗力低,这与植物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降低有关。

由于人工林多采用生长较快的植物,轮伐期短,长期连栽造成地力下降。通过封山育林,逐渐将消耗地力较强的一年生植物用多年生养地的植物所代替,减轻了地力消耗;封山育林后阻止了人们掠夺植物的光合产物,所有的枯枝落叶腐烂后返还于土壤,增加了土壤的营养物;通过封山育林,各种有经济价值的树种和各类药用植物得以保存,并扩大繁殖群体,进而参与植被的演替;封山育林后,各类野生动物免遭捕杀,使林中的生态系统更加完善,土壤结构得到改良,营养元素更加丰富,草灌乔生长更好,达到良性循环,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6植被配置模式

植物的配置不应是简单的草灌乔组合,所选植物应符合先锋植物或适生植物的选择条件。

6.1平台植被配置模式

在平台地内按农业复垦的要求,铺设1m以上黄土进行网络化整治。在平台的边缘即坡肩部分修筑高1m、宽2.5m的挡水墙,在它的两边栽植旱柳或杨树等。株间种植蜀葵、石竹或波斯菊等多年生花卉植物。这种挡水墙既能挡水又能当道路使用。在平盘的里边即坡麓部分挖深、宽各0.5m的排水沟,在其两边栽植刺槐或杨树等。根据平台的地理位置和使用方向可分为永久性林牧用地平台和过渡性林牧用地平台。永久性林牧用地平台主要分布在公路、铁路、工业广场较近范围内的平台,它们作为永久性林牧用地平台,对矿区环境美化、防止粉尘污染和防风固沙等起着重要作用。其配置模式如下:刺槐×合作杨、群众杨混交林;刺槐×沙柳混交林;沙枣×榆树混交林;油松×刺槐混交林;油松×沙棘混交林;刺槐×旱柳混交林;杨树×沙棘混交林。过渡性林木用地平台主要分布于内排的最终平台,最终的土地利用方向为耕地,但由于内排土场非均匀沉降严重,土壤肥力缺乏,通过种植林草来改良。当土壤肥力提高后,当地对耕地有需求时,除林网外可全部转为

农田。其植被配置模式有下列4种:林网新疆杨×网间豆科牧草;林网刺槐×网间药用植物;林网合作杨×网间柠条林;林网小黑杨×网间沙棘。6.2边坡林木用地植被配置模式

在排土场复垦和生态重建中,最受关注、技术难度最大的是边坡植被工程。根据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复垦的要求,边坡的利用方向是永久性的林草用地。边坡上的黄土不宜铺得太厚,一般以20~30cm为宜,促使植株根系纵深向石砾层发展。其上的植物应以直播为主,栽植为辅。在边坡的底部即坡麓部分修建深、宽各50cm的排水渠,在水渠两边各间植两行刺槐和杨树,其株行距为2m×3m。边坡上的植被配置模式有下列5种:刺槐×禾本科豆科牧草;沙棘×豆科禾本科牧草;柠条×豆科禾本科牧草;油松×柠条;杜松×沙棘。

6.2排土场周边植被配置模式

排土场周边植被包括其周边防护林带、矿区铁路线两侧和公路线两侧闲置地的绿化,调度室、破碎站、选煤厂和储煤库等场地周边闲置地的绿化,沉淀池周边的绿化等。这类植被配置是将其绿化美化功能与水土保持结合起来。

第五节矿区土壤复垦实例

一、唐山开滦矿区生产复垦

唐山市地处华北平原,是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的高产农业区,也是一个人口密度较大、耕地资源紧缺的地区。开滦煤矿已有百余年开采历史(图3-1),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丰富的煤炭资源,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地面塌陷,矿区现有塌陷地面积已达14600hm2,积水面积1800hm2。

为解决塌陷地的复垦利用问题,促进煤城的可持续发展,土地管理部门推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复垦模式:

1稳沉区矸石充填塌陷坑覆土农业利用模式

该模式试验点位于范各庄煤矿的南塌陷排矸场,属稳定积水塌陷地。自1979年开始排水,到1989年底,充填塌陷坑面积达33.3hm2,充填矸石867.7t。从1992年开始整平后进行土壤复垦。

经过前期实验,选择种植了洋槐、香椿、臭椿、桃树、苹果、紫穗槐等各种树木,以及各种蔬菜、大豆、黄豆、白薯、葡萄等。

矸石田每公顷平均投资4.76万元,年经营成本0.40万元,年收入1.07万元,属低投入、低产出类型。由于其立地条件差,人工、灌溉等投入高,产出低,对矸石田这种特别恶劣的土地条件,粗放经营更为有利。

2 稳沉区综合养殖与农业利用模式

该模式试验点位于古冶区南范乡甘义庄采煤塌陷坑北沿,面积约13.3hm2,属典型的稳定积水塌陷地,已弃耕20余年。

其复垦始自1994年,主要采取挖深垫浅平整地面的方式,建精养鱼池10个,存栏1200头猪的养猪场1个和存栏3万只鸡的养鸡场1个,种植水稻0.53hm2,并利用边角地试种大豆、玉米等农作物,还进行了牧草种植试验,由此形成了一个综合养殖小基地。

综合养殖场每公顷平均投资38.40万元,经营成本22.35万元,收益34.65万元,属高投入、高产出的复垦类型,但由于该模式投入较高,可视区域财政能力适度发展,或鼓励采用联户经营方式。

3动态塌陷区移动式大棚蔬菜栽培模式

所谓动态塌陷地是指已有一定程度塌陷,并仍存在塌陷可能的土地。动态塌陷地在开滦矿区占有较大比例,这类土地受破坏程度较低,但随着采矿的进行,土地将持续塌陷。

古冶蔬菜试验场面积 5.33hm2,全部位于动态塌陷区,该场主要针对动态塌陷地特点,采用了可移动式大棚和小棚蔬菜种植技术,生产反季节细菜。

蔬菜试验场每公顷平均经营成本5.46万元,年收入11.08万元,属低投入、高产出类型,具较好的可持续性,因此,只要有一定的地力条件和技术保障,应大力推广。

相比较而言,蔬菜试验场这种技术含量较高的模式更为理想,如果条件合适,比较容易推广。

二、对旅游景点的复垦

并非所有被破坏的土地均适宜复垦为耕地,它随矿床条件和开采方法的不同,不单破坏地貌不同,而且土地性状也会变异。国内外一些采空后的采矿场将之复垦为旅游景点的事例,也不失为一种复垦形式,用作旅游虽然不能生产,但也能创

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绍兴市东湖景点

浙江省绍兴市东湖,距市东郊5km。据历史记载,东湖早在汉代乃是一个开采建筑用材的青石采石场。采石工人手巧心灵、鬼斧神凿,采出了数万立方米的青石板、青石砖、青石条,用在绍兴地区修路、铺桥,筑民宅墙基等。

从现存的悬岩峭壁和沉幽的深潭看,以可推测当年开采过程是将该青石山分成许多半圆长筒状的采区,形似民族乐器“芦笙”,各自从山顶往下逐步开采,一直采到深坑内涌入地下水而无法开采时为止。每个筒状采区宽达数十米,开采完的边帮上不留台阶,形成高约数百米的陡崖,下临深潭。

青石山采石一直延续到清末,后来由会稽人陶浚宜将在露天坑旁流过的绍(兴)曹(娥)运河的上游水引入坑内,在坑沿上筑提蓄水,然后在下游将水送入绍曹运河,东湖深坑水便成为活水。

山侧树木成荫,中间石壁峭立,池中碧波荡漾。堤上筑有粉墙,站在墙边见到的是山青水碧,洞幽岩奇,亭桥错落,绿树掩映。沿山间小径可达青石山半腰,远眺可见到田野河道纵横,绿水晶萤,青山如黛,石桥参差,轻舟(乌蓬船)穿梭,阡陌交通,构成一幅特有的水乡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东湖美景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大盆景”。东湖也许是世界上第一个将采石场改建为旅

2绍兴市柯桥景

绍兴市西北名柯岩之地,原是一座青石山,成了近代人工采石场。石工们有意识的因山凿石,或取或留,于是形成弧岩、

峭壁、洞壑等风格独特的景观,先后辟有“东山春望”、“七岩观鱼”、“清潭碧竹”、“五桥步月”、“石室烹泉”、“炉柱晴烟”、“棋枰残雪”、“南洋秋泛”八景。

绍兴市计划首期改造柯桥景区,面积约35hm2,投资2400万元;预定这一改建将成为集旅游、观光、游乐与中国轻纺城商贸及水乡风景融为一体的景区。

3永城煤矿复垦的水上公园

河南省永城县永城煤矿开采塌陷景响的土地面积为313.4km2,其中积水面积为184.2km2,缓坡地面积129.7km2.积水区水深一般2~4m,缓坡地坡度不超过4%。

对于184.2km2积水区,采取挖深填浅办法因地制宜地改造为桑基地、稻田、

鱼塘、充填煤矸石用作宅基地外,还建立了水上公园。

永城县在80年代有人口百余万,可是县城内尚无一处公园,利用塌陷区积水地段兴建一座水上公园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建成后的水上公园面积巨大,水面浩瀚,沿岸遍植垂柳,游人可沿堤散步,可以垂钓,可以泛舟,也可以进行水上运动。

4开滦矿务局复垦的休憩场所

赵各庄矿是开滦矿务局的一个矿区,它的东区塌陷地面积为13.8km2。已由区政府将部分塌陷地复垦为“北寺公园”,成为矿区职工的文化娱乐场所。

范各庄矿也是开滦矿务局的一个矿区,其南北各出现一个大塌陷区。北大坑有水面90.4km2,积水最深5.3m,平均水深2.4m,坑沿周围地势平坦。由于积水面积大,水质较好,而且塌陷坑不再继续下沉,按唐山市土地局要求,对北大坑进行综合治理,规划建为水上公园。沿堤岸修建了曲径小道,道旁植树栽花,构筑了凉亭、码头,添置了水上活动设施等。每当夏季来临,职工和家属来到公园游泳、散步、锻炼身体等活动。

5淮北市烈山人工湖公园

近年来,素有煤城之称的淮北市,通过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城市工程,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把塌陷区变成的美丽水上公园,并被授予“全国文明卫生城市”称号。

6德国北莱茵旅游区

德国莱茵褐煤公司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科隆、杜塞尔多夫、亚深之间的三角地区,面积为2500km2。莱茵褐煤公司1980年时年产褐煤约1亿t,年剥离岩土4.5亿m3,预先疏干地下水12亿m3。公司在1952年开始对采矿破坏土地进行重新耕种,同时为创造新的矿区景观提供了一个好机会。

在伯赫尔煤田的南部采空区,已经复垦成一个令人神往的森林和湖泊风景区。原先是开采褐煤留下的露天采坑,按其大小不一的轮廓,经过复垦规划逐步建成池塘和湖泊,计40余处总面积达5.9km2。

在湖泊的斜岸和浅滩上种植了芦苇和水草,为野生的飞禽提供了栖息地。伯赫尔风景区还包括了12km2适合于游人娱乐的公园和打猎野生动物的场地,湖上可以泛舟、沙滩可以游泳,林木丛丛,风景秀丽。

采矿时迁走的居民,如今又陆续迁回来定居,到1990年时已经安置了3.6万人。

7美国复垦的旅游区

美国对露天已采区复垦为旅游地者,提出如下几项因素作为判别可否辟为旅游区的依据:

1)的情况,包括水量、水质和水塘的类型;

2)积的大小,包括已采区在内的未开发地段的面积

3)地形;

4)种植情况;

5)揭露的岩石;

6)附近的公路和人口居住中心;

7)通往该地区道路及其内部道路状况。

伊利诺州北部的威尔、格伦迪和坎卡基县的露天坑,先后建立了14个俱乐部,旅游区面积44.5km2,有着会员资格的会员数超过3.3万人。俱乐部给会员提供游泳、滑雪、野餐和徒步旅行场所,冬天开展滑水和钓鱼。“鹅湖”俱乐部是一座经过细致规划按公寓和住宅标准建成的临时住所。由此可见湖面的价值常常超过该区土地的价值。

印第安纳州的林恩维勒露天坑,由皮博迪煤矿公司建成了五个面积为 1.1km2的湖泊和水量达8800m3水库,复垦了3.3km2面积修建成隐蔽的临时性住所和野营地等。如今湖泊已成为优良的渔场、湖滩游泳区和夏季避暑别墅。

哈那煤炭公司在1965年将一露天坑复垦为公园,名叫“萨利野牛公园”,占地面积约1.6km2。公园内有4个湖泊,占地0.11km2,还有可容纳2000顶帐蓬的野营露宿设施,设有9处集体野餐厅,计200个野餐桌;此外公园内还有一个儿童游乐场,及一幢供结婚用楼房。

佛罗里达州磷酸盐矿,在矿床开采完后,矿业主将露天坑改造为一个湖泊,坑沿植树,搭建活动房舍供旅游者使用。昔日的矿业主,如今成为旅游业经营者,可见土地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

8加拿大复垦的旅游区

加拿大北部马尼托巴湖畔的弗林弗伦是一个气候寒冷的矿区。地下350m深处蕴藏着丰富的铜矿和锌矿。一年中,植物的生长期很短。但是现在矿区的居民们都能享受到他们自己生产的新鲜水果,欣尝到常年绿色的草本植物和诱人的玫

瑰花,这是从一项地下花园试验计划获得成功带来的。

地下花园是由哈得孙贝公司策划建立的,花园中安装了高强度的光源、自动喷洒的灌溉设备和监控空气温度的电脑系统。地下花园的温度保持在20~25℃之间。试验进行了3个月,60株玫瑰树就长出了1100朵花。目前,地下花园种植的产品已在当地的市场出售。

三、德国土壤复垦模式研究

采矿业对矿区环境的破坏是不可否认的,但并不意味着这是对生态永久性的破坏。德国的成功经验证明,通过合理的整治和复垦规划,这种损害是可以恢复的。

最早土地复垦的记录出现在1766年,当时的土地租赁合同明确写明采矿者有义务对采矿迹地进行治理并植树造林。系统地对土地进行复垦始于20世纪20年代。

德国的土壤复垦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1945年):主要是试验性地植树、造林。那时人们有意识地进行多树种混种,使重建的林地象原始森林一样,各种树种混杂,能完成多种生态功能。但这充满希望的活动由于二战而中断了。

第二阶段(1946年到50年代末):战后的德国,百业待兴,对煤炭的需求量急剧加大,对土地的占有量也随之加大。这使政府和企业不得不考虑对环境的重建。1950年4月北莱茵州颁布了针对褐煤矿区的总体规划法。同时对基本矿业法进行了修定,将“在矿山企业开采过程中和完成后,应保护和整理地表,重建生态环境”第一次写进了法律。受当时经济状况的影响,北莱茵州的露天矿场回填后,主要是栽种杨树。

第三阶段(60年代初到1989年):60年代前西德对林业复垦的状况进行了改进。一是把早期种植的杨树砍掉,取而代之的是橡树、山毛榉、枫树等。二是随煤炭开采力度的加大和矿场的迁移,土地复垦不再是植树造林,而是兼顾多种用途。

前东德褐煤区的土壤复垦与西德的做法不同。60年代主要是林业复垦,70年代农业复垦受到重视,土壤的经济用途得到强调,土壤的生产力和林木的经济价值成为衡量土地复垦成败的主要指标。生态环境的重建并未受到重视。80年代由

于对煤炭的开采力度不断加大,矿区作为能源基地不断被扩建,采矿所造成的土壤和环境损害也随之加重,但由于资金短缺,土壤复垦被推到“未来”。

第四阶段(1990年——):随着东西德的合并,土壤复垦进入到第四阶段。在北莱茵地区,由于生态意识的增强,重构生态系统的要求受到重视。目标已从以林、农业复垦为主,转向建立休闲用地、重构生物循环体和保护物种上来。

即所谓的混合型土攘复垦模式:农林用地、水域及许多微生态循环体协调、统一地设立在一起,从而为人和动、植物提供较大的生存空间。成功的例子是汉巴赫矿区外排土场的复垦。

莱茵州褐煤公司从1984年开始详细规划,对汉巴赫矿外排土场Sopnienhoenher进行复垦,如今该外派土场已被重建成为一个别具特色的风景区。

四、广西平果铝土矿土壤复垦

广西平果县位于广西西南部,是百色地区的东大门,是我国在西南出海通道上的重镇,滇、黔、桂三省区的交通枢纽和桂西重要物资集散地,是当年邓小平同志创建的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重要的铝工业基地。平果铝土矿的那豆五矿区位于广西平果县城西北,水陆交通十分方便。平果铝土矿位于北纬23°18′30″~23°38′13″,海拔200~400m,属高温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复垦地边坡坡度一般在16~18°之间,土壤质地为粘性生土,虽强酸性(pH值5.03),土壤容重大(1.58g/cm3),塑性指数高(25~30),土层薄,土壤结构性差,微生物活性差。

面对这样的种植条件,必须在复垦当年形成一定的植被覆盖度,以避免降雨直接冲刷秃坡裸地,防止水土流失。

1 工程复垦技术

1.1可供铝土矿复垦利用的各类土壤材料

(1)剥离土:矿层上部现有土壤分别为农田土、地表土和紧靠矿层的顶板土,统称为表土层。表土层是采矿作业中的剥离物,又称之为剥离土,可望成为复垦地再造耕层的最理想复垦材料,但是数量非常少。

(2)底板土:底板土为紫红色胶状粘土,呈强酸性,塑性指数高,遇水易膨胀,干后

极易板结。矿床直接底板为粘土者接近50%左右,用其作为复垦地底层或作为耕层材料的可行性高。

(3)尾矿泥:洗矿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红色粉质粘土为主,偏碱性。可以考虑用作回填石灰岩底板采空区或复垦地基底层材料。

1.2矿区土壤农业性状试验

(1)底板土能够用作复垦地再造耕层的最基本材料,但是需要对其进行改性处理。

(2)80%顶板土加20%地表土处理组(模拟剥离土的组成)表现优良。

(3)尾矿泥不宜作为复垦地新耕层的土壤材料。

1.3新耕层土壤配土模型

(1)粉煤灰添加量为20%~25%时最为理想,此配比中多数植物生长势最好;

(2)大多数适宜在弱酸性或中性土壤生长的作物,在添加粉煤灰的处理组中生

长势比在单纯底板土中好,证明是土壤理化性状有了改善;

(3)再次证明尾矿泥只能用作为复垦区的回填材料,不能作为新耕层的材料使

用;

2复垦生物技术

2.1先锋植被品种

为了在当年迅速形成植被覆盖,必须细致谨慎地选择先锋植被品种,尽早形成人工植被覆盖,再经野生植被自然进入,就可以较快地发展成为长期稳定的复合植被系统。乔灌木4个品种(银合欢、金合欢、任豆、木豆);多年生豆科牧草6个品种(小叶银合欢、大翼豆、距瓣豆、帝纳鲁黄大豆、紫花圆叶舞草、柱花草);多年生禾本科牧草4个品种(宽叶雀稗、苇状羊茅、黑麦草、无芒雀麦);一年生绿肥护坡的豆科作物4个品种(田菁、合萌、豌豆、竹豆)。

2.2复垦平台绿肥作物品种

以选择抗瘠薄、抗旱能力强、覆盖好、肥效快、管理容易、经济性好的一年生作物为目标。成功地筛选出了大豆、田菁和多花黑麦草三个品种,可以在一年内的不同季节配合应用,也可单独使用。

2.3平台耕地作物品种筛选试验

师选是针对放弃农家种改用新选育的优势杂交良种方向进行的。以玉米为例,

选择参试品种的原则是:抗瘠薄、抗旱、抗病、抗倒伏能力强和生育期短。其次是产量表现和根系发育程度,争取选中的品种具有极好的保持水土能力。

3土壤培肥技术

3.1合理使用化肥

(1)正确选用化肥品种

复垦地土壤化学养分含量低、酸性强、严重缺少有机质、土壤质地粘重、板结。因此选用化肥的原则是避开酸性肥料和容易引起土壤板结的肥料。选择该县生产的半有机三元复混肥料为主,配合采用碳酸氢铵、尿素、氯化钾和钙镁磷肥。

(2)施肥制度与施肥方法

以半有机复混肥、氯化钾、钙镁磷肥作为基肥,施用基肥与深耕结合。施用种肥是为满足幼苗阶段需肥临界期的需要,例如,在处理种子时,均匀拌上钙镁磷肥。缓坡地上施用基肥与施用种肥合并进行,条施深埋,减少养分流失,提高肥效。

(3)施用微肥,弥补强酸性红壤中硼、锰、锌微量元素含量低的不足

3.2有机肥的施用

平果铝土矿缺少有机肥源,我们试验开发了有机肥源的三个途径:

(l)购买价格低廉的有机肥原料(塘泥、桐麸、糖厂蔗渣等),加入磷肥一起堆沤;

(2)粮食作物的秸杆和坡地上种植的牧草刈割后进行堆沤;

(3)剥离土是堆制有机肥的基本材料,所沤制的有机肥作为基肥效果很好.

3.3绿肥的使用

种植绿肥作物具有生物学产量高、肥效大、工少、成本低等优点,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和有效养分的数量。尤其降低了土壤容重、酸度和活性铝含量。

3.4微生物培肥技术

复垦地新耕作层的主要土壤是没有经过生物作用和腐植化过程的自然土,即使剥离土中极少数的腐植土也由于机械化剥离作业,严重地破坏了微生物生存和繁衍的条件。

五、山西阳泉矿区退化土壤复垦

山西是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大量的尾矿渣、矸石以及地表剥离的岩土等固体废弃物,不仅压占破坏了大面积土壤和植被资源,

国内外煤矿区土地复垦研究综述

文章编号:1001-8158(2000)01-0006-06 国内外煤矿区土地复垦研究综述 卞正富 (中国矿业大学国土资源研究所,江苏徐州 221008) 摘要:较为系统地比较了我国与主要采煤国家在煤矿区土地复垦方面的差异和差距,对国内外矿区土地复垦的目标、工艺技术及理论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的特点,将我国土地复垦理论研究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提出了我国今后土地复垦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煤矿区域;土地复垦;环境治理;综述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随全球资源、环境和人口问题的日益突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也日益为世界各国所接受。煤矿区域集煤炭资源开采、利用与土地资源占用与破坏为一体,是资源、环境与人口矛盾相对集中显现的区域之一。近20年来,矿区土地复垦逐渐成为世界各采矿大国的热点研究课题。70年代后期,前苏联、美国相继颁布了有关矿区土地复垦方面的全国性法规,我国也于80年代末正式颁布了土地复垦规定,有了专门的法规,矿区土地复垦理论研究空前活跃起来,有关土地复垦理论研究的文献成倍增长,甚至国际上著名的International Jo ur nal of Surface M ining and Env ir onment杂志也更名为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 faceM ining,Reclamation and Environment。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理论研究虽起步晚,但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缩小我国与国外土地复垦理论研究方面的差距,扩大与国际土地复垦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本文对国内与国外土地复垦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成果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比较,并展望了该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景。 1 矿区土地复垦的目标 我国的《土地复垦规定》第二条明确提出:“本规定所称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所以自《土地复垦规定》颁布以来,上述定义是得到社会普遍认同的一个概念,将其延伸至煤矿区范围内,许多理论研究者和复垦工程实践者认为矿区土地复垦即是对煤矿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作者曾将矿区土地复垦定义为“按照土地利用原理,结合矿区开采后土地破坏特点,对挖损、塌陷、压占的土地采取工程和生物措施,恢复土地的生产力和矿区生态平衡的活动。”作者认为矿区土地复垦工艺应当考虑采矿工程特点,采前复垦应将土地复垦看成采矿工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采后复垦也要考虑原有的采矿工艺及其对土地破坏的特点选取复垦工艺。而就复垦的目标来说,不仅是将复垦对象恢复到可供利用的状态,而应包括: 恢复甚至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恢复矿区生态平衡。作者对矿区土地复垦的界定与一般的定义的本质区别在于:一般的定义所涉及的复垦对象仅限于土地物理形态方面,而按作者的定义复垦对象要扩大至除物理形态之外的其它土地属性的整治。 英国矿业与环境委员会将土地复垦定义为将废弃的场地改做某种用途,而美国Ohio州将土地复垦定义为恢复采煤影响的土地作林地、草地、农地、娱乐场所、野生动物栖息地或其它高于或相当于采前生产力水平的用途,而采取的回填、平整、土壤重构、植被及其它工作。俄罗斯则将土地复垦解释为恢复被破坏土地的生产效能及以改善环境条件为目标的各项工作之总和。 第14卷 第1期 2000年1月 中 国 土 地 科 学 CHIN A LA N D SCIEN CE V ol.14,N o.1 Jan.,2000  收稿日期:1999-12-08

矿山土地复垦方案报告-参考大纲

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大纲 项目特性表 1 前言 1.1 编制背景及过程 简要说明方案的编制背景及过程。 1.2 复垦方案摘要 内容应包括:(1)生产建设项目服务年限及土地复垦方案服务年限;(2)方案涉及的各类土地面积,含项目区面积、复垦区面积、永久性建设用地面积、复垦责任范围面积、征(租)地面积等;(3)土地损毁情况,含已损毁和拟损毁土地的面积、地类、损毁类型和程度等;(4)说明土地复垦目标,含拟复垦土地的地类、面积和复垦率等;(5)复垦的投资情况,含静态总投资、动态总投资和单位面积投资等。 2 编制总则 2.1 编制目的 从加强土地复垦资金管理、保障土地复垦实施、合理用地、保护耕地、防止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说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目的。 2.2 编制原则 根据项目自身特点以及当地自然地理、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按照经济可行、技术科学合理、综合效益最佳和便于操作的要求,说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应体现的原则。 2.3 编制依据 应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技术文件、地方规划及当地自然与社会经济资料等。 3 项目概况 3.1 项目简介 说明项目的名称、隶属关系、企业性质、项目类型、生产开采方式、生产规模与能力、生产服务年限或剩余使用年限、项目范围等。列表说明项目用地构成、规模。 应提供国土资源部门批复的项目范围拐点坐标及相应的投影参数、项目总工程平面布置图。 3.2 项目区自然概况 3.2.1 地理位置 项目区的地理坐标、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的位置及交通状况,附项目区地理位置图。 3.2.2 地形地貌 说明项目区的地形地貌类型和海拔高度等,附项目区地形地貌图片。 3.2.3 气侯 说明项目所在地的降水、蒸发、日照、温度、积温、无霜期、风向与风速等气象特征。3.2.4 土壤 说明项目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地带性分布特征。 3.2.5 生物 说明项目区所在地的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附不同植被类型图片。 天然植被包括地带性植物群落类型、组成、结构、分布、覆盖度(郁闭度)和高度等。

煤矿土地复垦中的生态修复

煤矿土地复垦中的生态修复 1煤矿土地破坏情况 根据猴孙八圩煤矿的开发利用方案以及煤矿现场的实际调查,该煤矿的土地损毁主要发生在基建期和生产期这两个阶段。(1)基建期:矿山基建期对土地的破坏主要是指建矿之初,矿区工业场地、矿部(包括矿部办公大楼、生活宿舍区、生产车间、材料库、维修间及配电房等场地)、井筒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场地平整,修建地基,开挖井筒等活动对土地造成的破坏。矿山基建期的建设不可避免地改变了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和地表植被,对土地造成了直接的破坏。基建期对土地的损毁类型主要是矿部办公大楼、生活宿舍区、厂房等对土地的压占损毁和井筒开挖对土地的挖损损毁。(2)生产期:矿山生产期对土地的破坏主要是指煤矿生产过程中原煤和矸石堆放形成的煤场、矸石场对土地造成的破坏;巷道掘进、煤层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可能造成土地沉陷使得土地遭到的破坏。矿山生产期的建设同样也改变了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和地表植被,对土地造成了直接的破坏。生产期对土地的损毁类型主要是煤场和矸石场等对土地的压占损毁和煤矿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可能造成的沉陷损毁等。综上所述,该煤矿损毁的土地包括基建期和生产期破坏的土地,损毁土地的的地类、类型、水准及损毁面积情况见表1。

2煤矿土地复垦中的生态修复技术 煤矿采煤不但破坏了区域的土地,而且破坏了区域的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只有采用生态修复技术才能真正恢复,只有恢复采煤区域的生态环境,煤矿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因为该矿还在开采中,土地复垦工作中的生态修复技术暂时还未实施,本文重点介绍猴孙八圩煤矿经过砌体拆除、场地平整、边坡处理等土石方工程整理后拟采用的生态复垦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改良、植物物种筛选、植被种植技术和管护措施等。 2.1土壤改良土壤条件是生态修复的基础,但是矿区土地仅仅通过相对应的土石方工程整理后,矿区土地存有理化性质、持水保肥水平较差,有机质含量较低等特点,所以在实行生态复垦前,必须对矿区土壤实行改良。土壤改良的方法有客土覆

我国矿区土地复垦问题研究

我国矿区土地复垦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土地和能源的需求日益紧迫。煤炭资 源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煤炭开采支持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然而,矿产资源持 续开发,降低了矿区土地的综合利用率,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在矿区建设的同时,开展矿区土地复垦工作,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 益意义重大。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率比发达国家低50多个百分点,仅为10%,仍有近90%的矿区被破坏土地没有得到及时的复垦。在此背景下,针对我国土地复垦现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研究矿区土地复垦工作意义重大。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矿区土地复垦的理论研究。第 二部分指出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从建立健全土地复垦管理 机构;完善法律法规;扩大融资渠道,保证复垦资金充足方面提出了提高复垦效 率的建议。第四部分是结束语。 关键词:土地复垦理论研究存在问题建议 一、矿区土地复垦的理论研究 我国的《土地复垦规定》第二条明确提出:“本规定所称土地复垦,是指对生 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 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所以自《土地复垦规定》颁布以来,上述定义是得到社会普遍认同的一个概念,将其延伸至煤矿区范围内,许多理论研究者和复垦工 程实践者认为矿区土地复垦即是对煤矿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 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有作者曾将 矿区土地复垦定义为“按照土地利用原理,结合矿区开采后土地破坏特点,对挖损、塌陷、压占的土地采取工程和生物措施,恢复土地的生产力和矿区生态平衡的活动。”笔者认为矿区土地复垦就复垦的目标来说,不仅是将复垦对象恢复到可供利用的状态,而应包括:①恢复甚至提高土地的生产力;②恢复矿区生态平衡。 二、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矿区的开采引发了严重的土地问题,并且这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地 解决,土地复垦的效率很低。造成这种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土地复垦技术的落后,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土地复垦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比如没有复垦管理机构,复垦法律法规不完善,资金匮乏等。 1、管理机构不健全 土地复垦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相对较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复垦工作既 涉及地方政府及农业、水利、环保、林业等多个部门,又涉及大量的矿山企业。 负责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的政府部门职能划分不清,彼此各行其事,之间的利益矛 盾十分突出,导致对出现的问题缺乏统一的管理。《土地复垦规定》指出:“各级 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负责管理、监督检查本行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目前在我国土地复垦工作中组织机构不健全,无论是监管职责还是服务职能都缺少专门的 土地复垦管理机构,这就要求国土部门负责设立专门部门来管理协调,明确该机 构的职责范围,避免形成多个执法主体、多个部门管理,职责交叉,导致相互推 诿扯皮,法律责任不明确,对执法责任的问责制度和违法处罚监管责任追究不到位。在具体的复垦工作执行中还需要相应的众多机构进行全方位、有力度的监管 和服务。

某煤矿土地复垦方案

甘肃省民勤县昌兴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位于民勤县西北直距110公里处,西南距山丹县95公里,东南距金昌市约64公里,西距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25公里,行政区划隶属民勤县所辖。煤矿开采势必占用部分土地资源,不可避免的破坏土地资源和当地的生态环境,而如何把被破坏的土地,通过土地复垦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状态,并恢复和改善项目区及其周边生态环境,使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向着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是编制项目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的必要性所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复垦规定》,《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等国家、甘肃省地方法律法规,结合本项目工程设计文件和项目区自然环境概况,依据《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编写的内容和格式,编制《甘肃省民勤县昌兴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报告书要遵循“统一规划、源头控制、防复结合”的要求及“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的原则,依据项目所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复垦土地要求,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建则建,并做到土地复垦与生产建设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努力实现“边建设、边复垦、边受益”,坚持“谁破坏、谁复垦、谁优先使用”的复垦原则。 1总则 1.1编制目的和内容 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将甘肃省民勤县昌兴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的土地复垦目标、任务、措施和计划等落到实处,为土地复垦的实施管理、监督检查以及土地复垦费征收等提供依据。 甘肃省民勤县昌兴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附近,煤矿目前正处于开采阶段,所以本方案内容主要包含煤矿开采土地破坏情况预测、土地复垦范围、土地复垦方案设计以及复垦投资等,各项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如下: (1)预测煤矿开采过程中土地破坏的类型、以及各类土地的破坏程度和破坏范围,量算并统计各类破坏土地的面积。 (2)根据调查和预测结果,分别统计各类被破坏土地面积,确定各类被破坏土地的应复垦面积和应复垦土地的总面积,并根据各类土地的破坏时间、破坏性质和破坏程度,合理确定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挖填范围,复垦利用类型等。 (3)在复垦规划的基础上,按各类土地复垦技术要求设计复垦方案、复垦工艺,明确要求达到的技术标准和技术参数,计算复垦工程量,合理规划土地复垦工作计划。 (4)根据复垦设计工程量,按照《土地开发整治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和《土地开发整治项目预算编制定额》,结合甘肃省土地复垦征收的有关规定,预算项目土地复垦投资,说明复垦投资来源和安排,评价土地复垦效益。 (5)明确项目土地复垦的组织管理、技术、资金等各项保障措施及公众参与情况。 1.2编制原则 根据甘肃省民勤县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结合昌兴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的实际情况以及位于戈壁边缘的特殊地理位置,坚持以下复垦原则: (1)源头控制、预防和复垦相结合,坚决避免造成二次风沙推进及荒漠化扩展; (2)坚持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3)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4)工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最大限度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5)统一规划、统筹安排; (6)因地制宜,农业优先。 1.3编制依据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引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编制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2016年12月

前言 根据《土地复垦条例》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矿山企业必须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为了切实减少管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矿山企业负担,将现由矿山企业分别编制的《土地复垦方案》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合并编制。为指导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特制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 本指南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方案信息表,第二部分编写提纲,第三部分编写技术要求,第四部分方案格式。

第一部分方案信息表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信息表

第二部分编写提纲 前言 一、任务的由来 二、编制目的 三、编制依据 四、方案适用年限 五、编制工作概况 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一、矿山简介 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 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第二章矿区基础信息 一、矿区自然地理 (一)气象 (二)水文 (三)地形地貌 (四)植被 (五)土壤 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 (一)地层岩性 (二)地质构造 (三)水文地质 (四)工程地质 (五)矿体地质特征 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 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 五、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 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 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

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一)评估范围和评估级别 (二)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分析与预测 (三)矿区含水层破坏现状分析与预测 (四)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破坏现状分析与预测(五)矿区水土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与预测 三、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 (一)土地损毁环节与时序 (二)已损毁各类土地现状 (三)拟损毁土地预测与评估 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二)土地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 (三)土地类型与权属 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 (一)技术可行性分析 (二)经济可行性分析 (三)生态环境协调性分析 二、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一)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 (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三)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四)土地复垦质量要求 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 (一)目标任务 (二)主要技术措施 (三)主要工程量 二、矿山地质灾害治理 (一)目标任务 (二)工程设计

土地复垦方案

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JHTJ-6标段四工区土地复垦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二OO八年四月

目录 一、编制目的和依据 (1) 二、复垦目标 (1) 三、工程概况 (1) 四、临时工程用地的复垦措施 (2) (一)土地复垦的原则和复垦范围 (2) (二)土地利用的现状 (2) (三)复垦的可行性分析 (3) 1. 已破坏土地现状和预测 (3) 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3) 3. 土地复垦的可行性评价 (4) 4.复垦标准 (4) (四)预防控制和复垦措施 (5) 1.预防控制措施 (5) 2.土地复垦的经济措施 (5) 3.土地复垦的技术措施 (5) 五、土地复垦效益分析 (6) 六、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 (6)

一、编制目的和依据 根据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本工程的合同要求,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本工程完工之后,要对临时占用的土地进行复垦和绿化,为达到节约用地,规范复垦行为,特编制本方案。 编制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有关的合同文件及要求。 二、复垦目标 通过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明确土地复垦的目标,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破坏土地面积,同时临建设施所占用的土地在工程完工后通过实施复垦方案,达到重新耕植利用和环保要求。 三、工程概况 京沪高速铁路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对生态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较高。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六标四工区管段(DK1222+017.8~DK1233+442)共11.424公里,地属长三角地带的苏州市相城区,经过太平、元和、黄埭、开发区四个镇,均是经济发达、土地肥沃的地区,人口密集,人均耕地较少,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工业为主。区段内荒地较少,耕地、林地较多,其中经济林、生态园地、绿化园地、鱼塘和河流等众多,对生态环境和土地保护要求较高,施工用地和临建设施用地均须严格控制在业主指定的范围内,并做好复垦计划和方案,工程完工后及时对各种临时用地进行恢复和绿化,以达到保护土地和环保要求。本工程工期四年,土建部分工期为两年,我工区临建设施所占用的土地计划使用期限为两年。临建设施(包括搅拌站、生活区、钢筋加工场、临时施工便道和其它临时用地)计划用地168亩。

土地复垦方案

附件1: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内容和格式) (封面) ****项目 土地复垦方案 报告书 项目单位: 编制单位: 年月日 1

项目名称: 项目单位 (个人): 单位地址: 联系人: 电话: 送审时间: 2

编制单位及人员基本情况 3

目录 1 总则 (5) 1.l 编制目的 (5) l.2 编制原则 (5) 1.3 编制依据 (5) l.4 目标 (6) 1.5 服务年限 (6) 1.6 主要计量单位 (6) 2 项目概况 (6) 2.1 项目简介 (6) 2.2 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7) 2.3 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现状 (7) 2.4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 (7) 3 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7) 3.l 已破坏土地现状 (7) 3.2 拟破坏土地预测 (7) 3.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8) 3.4 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价 (8) 3.5 复垦标准 (8) 4 预防控制与复垦措施 (8) 4.1 预防控制措施 (8) 4.2 工程技术措施 (8) 4.3 生物化学措施 (8) 5 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算 (9) 5.1 工程设计 (9) 5.2 工程量测算 (9) 6 土地复垦投资估(概)算测算 (9) 7 土地复垦效益分析 (9) 8 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 (9) 9 保障措施 (9) 10 成果要求 (10) 附件: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为加强土地复垦工作,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依据土地复垦相关法律法规,指导和规范有复垦任务的生产建设单位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制定以下编制要求。 1 总则 1.l 编制目的 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将生产建设单位的土地复垦目标、任务、措施和计划等落到实处;为土地复垦的实施管理、监督检查以及土地复垦费征收等提供依据。 l.2 编制原则 根据当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按照经济可行、技术科学合理、综合效益最佳和便于操作的要求,结合项目特征和实际情况,体现以下复垦原则: (一)源头控制、预防与复垦相结合; (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 (三)因地制宜,优先用于农业。 1.3 编制依据 (一)《土地管理法》、《土地复垦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复垦专项规划等有关规划; (三)地方性土地复垦相关法规; (四)国家有关土地复垦政策性文件; (五)《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使用)等技术标准。 5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国土资源部20161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方案 方案 编制指南 编制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2016年12月

前言 根据《土地复垦条例》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矿山企业必须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为了切实减少管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矿山企业负担,将现由矿山企业分别编制的《土地复垦方案》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合并编制。为指导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特制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 本指南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方案信息表,第二部分编写提纲,第三部分编写技术要求,第四部分方案格式。

第一部分 方案方案信息表信息表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方案方案信息信息信息表表

第二部分 编写提纲 前言前言 一、任务的由来任务的由来 二、编制目的编制目的 三、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四、方案适用年限方案适用年限 五、编制工作概况编制工作概况 第一章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矿山基本情况矿山基本情况 一、矿山简介矿山简介 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 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第二章第二章 矿区基础信息矿区基础信息矿区基础信息 一、矿区自然地理矿区自然地理 (一)气象 (二)水文 (三)地形地貌 (四)植被 (五)土壤 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矿区地质环境背景 (一)地层岩性 (二)地质构造 (三)水文地质 (四)工程地质 (五)矿体地质特征 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矿区社会经济概况 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矿区土地利用现状 五、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 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及周边矿山矿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第三章第三章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和土地损毁评估土地损毁评估 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资源资源调查概述调查概述调查概述

土地复垦条件实施办法

《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 《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已经2012年12月11日国土资源部第4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 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 (2012年12月11日国土资源部第4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土地复垦的有效实施,根据《土地复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土地复垦应当综合考虑复垦后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生产建设活动造成耕地损毁的,能够复垦为耕地的,应当优先复垦为耕地。 第三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明确专门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土地复垦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城乡规划、铁路、交通、水利、环保、农业、林业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和行业指导监督。 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土地复垦工作的监督和 指导。 第四条除条例第六条规定外,开展土地复垦调查评价、编制土地复垦规划设计、确定土地复垦工程建设和造价、实施土地复垦工程质量控制、进行土地复垦评价等活动,也应当遵守有关国家标准和土地管理行业标准。 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补充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土地复垦工程建设和造价等标准。 第五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土地复垦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对土地复垦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收集、汇总、分析和发布本行政区域内土地损毁、土地复垦等数据信息。

第二章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的复垦 第六条属于条例第十条规定的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在办理建设用地申请或者采矿权申请手续时,依据国土资源部《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的要求,组织编制土地复垦方案,随有关报批材料报送有关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 具体承担相应建设用地审查和采矿权审批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对土地复垦义务人报送的土地复垦方案进行审查。 第七条条例施行前已经办理建设用地手续或者领取采矿许可证,条例施行后继续从事生产建设活动造成土地损毁的,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在本办法实施之日起一年内完成土地复垦方案的补充编制工作,报有关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 第八条土地复垦方案分为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和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 依法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建设用地的建设项目,以及由省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登记的采矿项目,应当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其他项目可以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 第九条生产建设周期长、需要分阶段实施土地复垦的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应当包含阶段土地复垦计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跨县(市、区)域的生产建设项目,应当在土地复垦方案中附具以县(市、区)为单位的土地复垦实施方案。 阶段土地复垦计划和以县(市、区)为单位的土地复垦实施方案应当明确土地复垦的目标、任务、位置、主要措施、投资概算、工程规划设计等。 第十条有关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受理土地复垦方案审查申请后,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根据论证所需专业知识结构,从土地复垦专家库中选取专家。专家与土地复垦方案申请人或者申请项目有利害关系的,应当主动要求回避。土地复垦方案申请人也可以向有关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申请专家回避。 土地复垦方案申请人或者相关利害关系人可以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向有关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申请查询专家意见。有关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依法提供查询结果。 第十一条土地复垦方案经专家论证通过后,由有关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最终审查。符合下列条件的,方可通过审查: (一)土地利用现状明确; (二)损毁土地的分析预测科学; (三)土地复垦目标、任务和利用方向合理,措施可行; (四)土地复垦费用测算合理,预存与使用计划清晰并符合本办法规定要求;

某矿区土地复垦现状综述

徐州矿区土地复垦现状综述 徐州矿区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徐州市,已有100多年的煤炭开采历史,形成了以徐州矿务集团为龙头的煤炭工业格局。矿区总面积2094km2,含煤面积 361.3km2,徐州矿务集团现有15个矿20对井,以徐州市为中心,分东区、西区和丰沛区三个子矿区。近年来,徐州矿务集团煤炭产量基本稳定在1200×104t 左右,该集团尚有总可采煤层储量为8.1×108t,其中东区、西区和丰沛区各占总可采储量的比例分别是19.2%、43.7%、37.1%,西矿区所占比例最大。东部矿区包括贾汪、大黄山、潘家庵、九里山、闸河、利国等6个生产区;西矿区有夹河、庞庄、张集、垞城、义安、新河、卧牛山等7个矿10对井。 1地表塌陷现状及其危害 徐州矿区是江苏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在100多年的生产过程中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在矿山建设和煤炭资源的发过程中,矿山基本建设和煤矸石堆放都占用了大量的土地。更为严重的是因采煤引起采空区上方地表的沉陷(俗称塌陷)形成大面积的采煤塌陷地,截至2003年底矿区塌陷土地25万余亩,塌陷深度0-3.7m,积水深度0-4M,积水水面与陆地之比为1:10,万吨塌陷率平均约为4000m2。 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给矿区周围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主要表现在: (1)对耕地破坏严重,耕地面积锐减。目前因采煤塌陷而遭破坏的土地达25万亩,塌陷盆地因常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造成大量优质农田被淹、盐渍化变成荒滩洼地,绝产绝收。在积水沉陷盆地外边缘区原来平整的耕地变成坡地,并分布大量的裂缝,农业灌溉困难水分和养分流失严重,士壤肥力下降,产量下降。

徐州矿区土地复垦现状综述

矿区土地复垦现状综述 矿区位于省西北部市,已有100多年的煤炭开采历史,形成了以矿务集团为龙头的煤炭工业格局。矿区总面积2094km2,含煤面积361.3km2,矿务集团现有15个矿20对井,以市为中心,分东区、西区和丰沛区三个子矿区。近年来,矿务集团煤炭产量基本稳定在1200×104t左右,该集团尚有总可采煤层储量为8.1×108t,其中东区、西区和丰沛区各占总可采储量的比例分别是19.2%、43.7%、37.1%,西矿区所占比例最大。东部矿区包括贾汪、大、家庵、九里山、闸河、利国等6个生产区;西矿区有夹河、庞庄、集、垞城、义安、新河、卧牛山等7个矿10对井。 1地表塌陷现状及其危害 矿区是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在100多年的生产过程中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在矿山建设和煤炭资源的发过程中,矿山基本建设和煤矸石堆放都占用了大量的土地。更为严重的是因采煤引起采空区上方地表的沉陷(俗称塌陷)形成大面积的采煤塌陷地,截至2003年底矿区塌陷土地25万余亩,塌陷深度0-3.7m,积水深度0-4米,积水水面与陆地之比为1:10,万吨塌陷率平均约为4000m2。 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给矿区周围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主要表现在: (1)对耕地破坏严重,耕地面积锐减。目前因采煤塌陷而遭破坏的土地达25万亩,塌陷盆地因常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造成大量优质农田被淹、盐渍化变成荒滩洼地,绝产绝收。在积水沉陷盆地外边缘区原来平整的耕地变成坡地,并分布大量的裂缝,农业灌溉困难水分和养分流失严重,士壤肥力下降,产量下降。

(2)地面建筑设施被毁。采空区上方地表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地面房屋、水塔、烟囱、高压线塔等地面建筑物倾斜、开裂,甚至倒塌危及居民的生命安全;此外,还引起桥梁的断裂,铁路、地下管线的折断道路和水利设施也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部分地区造成沟渠、河水倒流现象影响农业灌溉。 (3)受地表沉陷影响,塌陷区周围潜水位降低,地表被输干,农业浇灌和用水困难。 (4)地上塌陷导致矿区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地表塌陷造成农林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动物消亡或迁移、居民迁居、原有生态平衡被破坏。 2开展土地复垦工作的必要性 (1)矿区下属各矿区地处省的北部,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农业耕作发达,是我国粮棉重点产区之一。区村庄稠密,人口密集耕地较为紧伴随着土地塌陷面积的不断扩大,矿区周围村庄的人均耕地面积急剧下降,人地矛盾激化。目前,矿区万吨煤沉陷率平均为4000m2,远远高出原煤炭工业部规定标准(2000-3300m2)。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和中央有关“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挂钩”的精神,企业必须组织对塌陷地的复垦,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 (2)因煤炭开采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企业在处理征地、搬迁、安置和补偿等诸多问题过程中,常常要遇到许多难题,造成工农关系紧,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需要增加耕地的数量,来解决当地居民的生活问题。 (3)企业每年需花费巨额的费用对采煤塌陷地进行赔偿,随着征用土地总量的增多势必造成企业的负担越来越重,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复垦能够花

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要点

《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编制要点及注意的问题 第一部分土地复垦概述 土地复垦原则 土地复垦的特点 土地复垦的概念 土地复垦的技术路线 1 土地复垦的概念 国务院1988年发布的《土地复垦规定》中对土地复垦的含义界定为: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2 土地复垦的原则 我国的土地复垦,实行“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这个原则具体体现在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土地管理法》的第42条的规定:“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破坏,用地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复垦;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复垦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缴纳土地复垦费,专项用于土地复垦。复垦的土地应当优先用于农业。” 3 土地复垦的特点 多学科性(地质学、土壤学、土地管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农学…) 限制因素多且复杂(土地破坏方式、政府的政策及法规、复垦资金、复垦技术、自然和社会条件...) 多工序的工程体系(工程技术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 4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要点分析 总则 项目概况 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预防控制与复垦措施 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算 土地复垦投资概算 土地复垦效益分析 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 保障措施 附件要求 编制目的 编制原则 编制依据 目标 服务年限 主要计量单位 1.1 编制目的 问题:篇幅过长、多数报告写成了报告所编制的主要内容。 要点: 概述某项目占地和已破坏土地情况,生产(建设)过程可能破坏土地情况; 按照XXX原则,依据XXX文件的要求,为了控制或减少某项目生产(建设)过程中对土地的不必要破坏,保护耕地及其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将该煤矿的土地复垦目标、任务、措施和计划落到实处;

土地复垦方案

1总则 1.1制编目的 编写《贵州省××(整合)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的目的是提出矿山土地复垦目标、任务、措施、预算和计划等,并将其落到实处。明确土地复垦义务人(贵州省××),为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复垦的实施管理、监督检查以及土地复垦费征收等提供依据,也为业主开展土地复垦提供技术支撑。 1.2编制原则 根据××、××和××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按照经济可行、技术科学合理、综合效益最佳和便于操作的要求,结合××的特征和实际情况,体现以下复垦原则: 1、源头控制、预防与复垦相结合: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修建砌体工程,预留保安煤柱等措施,减少破坏的程度和范围。做到在生产建设的开始就尽量减小破坏的范围。 2、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在土地复垦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的实际情况,协调好××的生产活动和复垦工作的关系,确保复垦工作的开展。 3、因地制宜,优先用于农业:根据矿区内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情况,合理确定复垦后土地利用类型,其中能复垦为耕地的优先复垦为耕地。 1.3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1999年1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3、《土地复垦规定》(国务院1989年1月1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 5、《贵州省土地管理条例》(2008年1月1日)。 1、《全国土地分类(试行)》(2002年1月1日起试行);

2、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2005); 3、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试行稿)(2005); 4、《贵州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标准(暂行)》(2005); 5、《灌溉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7、《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8、《矿区水文地质规程及勘探规范(GB12719-91)》; 9、《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 1、《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 2、《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号); 3、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黔国土资发[2007]79号)。 1、《××开发利用方案》及其图件(单位:贵州宏景矿产资源开发服务有限公司,2008年6月); 2、《××开采设计方案》及其图件(单位:贵州宏景矿产资源开发服务有限公司,2008年7月); 3、《贵州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三级评估)(单位:贵州地矿建设工程施工公司,2007年12月); 4、《贵州省××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单位: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2007年11月); 5、《贵州省××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单位:××国土资源局)。 1.4目标 通过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明确土地复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项目区破坏土地现状,复垦土地面积与复垦率,复垦后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状况。 一、项目区破坏土地状况: ××项目区面积即矿区面积×公顷。××破坏土地总面积20.8428公顷,其中工业场地1.4810公顷,为压占破坏,包括旱地1.2120公顷和天然草地0.2690公顷;预测塌陷区19.3618公顷,破坏类型为塌陷,包括望天田7.2054公顷,旱地9.3532公顷,天然

土地复垦实施方案

土地复垦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土地复垦规定》和新建贵州至广州高速铁路《铁道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铁路建设会议纪要》及贵广铁路公司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签订的《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工程广西境内征地拆迁协议》,结合集团公司承建的贵广铁路ggtj-8标段建设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项目部土地复垦实施方案。 土地复垦的含义: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土地复垦的原则:按照“占多少、垦多少,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规范铁路工程为中心,以合理利用土地为重点,以提高项目整体素质为目标,以强化现场管理为手段,以复垦后的土地用途为目的,土地复垦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树立企业信誉和良好形象。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贵广铁路ggtj-8标段第一项目经理部土地复垦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以项目经理李春中为组长,项目部书记魏作权、安全 环保部部长岳明日为副组长,以及项目部相关部室和各架子队负责人为成员的土地复垦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安全环保部,具体负责组织和指导开展土地复垦工作。各架子队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分工明确,落实责任,积极有序的推进土地复垦工作的开展,确保土地复垦效果。 三、时间安排 为了做好土地复垦工作,结合集团公司贵广铁路建设项目实际情况,对土地复垦工作进行了如下的安排。 第一阶段、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为宣传教育阶段。集团公司贵广铁路指挥部第一项目经理部及各架子队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国家、地方政府及上级有关土地复垦等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大力宣传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爱护资源,爱护土地培训教育,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爱护资源,爱护土地思想意识。 第二阶段、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为复垦实施阶段。项目部和各架子队结合本施工区施工现场实际,制定土地复垦实施细则。项目部要在铁路征地拆迁工作中严格按照2009年1月1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铁路建设办公室、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建设厅、林业局、物价局联合下发的桂铁办发[2009]1号《关于广西铁路建设项目征地拆迁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执行,“施工临时用地是指为项目建设服务的施工便道、料场、施工作业场地、取料场、弃碴场及施工生 活区等临时占用的土地。临时用地所需费用,包括土地及地上物补偿费、土地复垦费、耕地开垦费、森林植被恢复费等,广西壮族自治区按每亩10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计入各市征地拆迁包干费用。”和2009年3月1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杨道喜《关于临时用地补偿标准问题》的指示,严格“铁道部、广西壮族自治区铁路建设协调会议纪要”有关精神,“其中临时用地标准按照10000元/亩实施,复垦责任主体归地方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对铁路临时用地实行的政策是:按10000元/亩对地方政府进行补贴,不足部分由地方政府包干。临时用地的包干标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与铁道部协商的结果,涉及众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覆盖面广,属原则性的问题,临时用地的包干标准任何单位不能随意改变。项目部及各架子队要严格依据贵广铁路公司临时用地审批程序,熟悉政策、掌握标准,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土地复垦工作,项目部将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土地复垦专项检查评比,并将评比情况对各架子队予以通报,对在复垦工作中做出成绩的架子队及各人给予奖励;对土地复垦未达标标准的架子队要给予经济处罚。

矿山土地复垦方案报告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大纲 项目特性表 1 前言 1.1 编制背景及过程 简要说明方案的编制背景及过程。 1.2 复垦方案摘要 内容应包括:(1)生产建设项目服务年限及土地复垦方案服务年限;(2)方案涉及的各类土地面积,含项目区面积、复垦区面积、永久性建设用地面积、复垦责任范围面积、征(租)地面积等;(3)土地损毁情况,含已损毁和拟损毁土地的面积、地类、损毁类型和程度等;(4)说明土地复垦目标,含拟复垦土地的地类、面积和复垦率等;(5)复垦的投资情况,含静态总投资、动态总投资和单位面积投资等。 2 编制总则 2.1 编制目的 从加强土地复垦资金管理、保障土地复垦实施、合理用地、保护耕地、防止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说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目的。 2.2 编制原则 根据项目自身特点以及当地自然地理、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按照经济可行、技术科学合理、综合效益最佳和便于操作的要求,说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应体现的原则。 2.3 编制依据 应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技术文件、地方规划及当地自然与社会经济资料等。 3 项目概况 3.1 项目简介 说明项目的名称、隶属关系、企业性质、项目类型、生产开采方式、生产规模与能力、生产服务年限或剩余使用年限、项目范围等。列表说明项目用地构成、规模。 应提供国土资源部门批复的项目范围拐点坐标及相应的投影参数、项目总工程平面布置图。 3.2 项目区自然概况 3.2.1 地理位置 项目区的地理坐标、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的位置及交通状况,附项目区地理位置图。 3.2.2 地形地貌 说明项目区的地形地貌类型和海拔高度等,附项目区地形地貌图片。 3.2.3 气侯 说明项目所在地的降水、蒸发、日照、温度、积温、无霜期、风向与风速等气象特征。3.2.4 土壤 说明项目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地带性分布特征。 3.2.5 生物 说明项目区所在地的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附不同植被类型图片。 天然植被包括地带性植物群落类型、组成、结构、分布、覆盖度(郁闭度)和高度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